第一篇:浅谈家庭莫忽视儿童的心理健康
浅谈家庭莫忽视儿童的心理健康
浅谈家庭莫忽视儿童的心理健康
新《纲要》健康领域的目标要求将:“身心和谐”放在首要位置,这更加明确了健康的真正含义:“健康”除了生理正常无病痛外还包括心理健康。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隐患,如社会危机和压力所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工作中,家长一般比较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往往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遗传、社会、家庭、学校及个体的偶然经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环的影响则具有特殊的意义。家庭环境对儿童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是以一种多因素、多侧面的复杂方式来实现的,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稳定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家庭结构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结构。在家庭人口结构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结构的健全完整程序。由于父母离异,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孤僻、冷漠、心神不定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及反社会行为,这主要是因为破裂的家庭结构给儿童带来了过分紧张的生活气氛和感情冲突,家庭缺乏温暖和关怀,致使他们失去了生活目标,于是在思想观念、情感、行为、性格等方面出现动荡,易于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因此,动员各种力量稳定家庭结构,对于保证下一代身心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家庭氛围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赖依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是幼儿启蒙教育的第一站,个体社会化的第一步,对人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儿童遭遇到最初的经验,这将决定他是否有安全感、被爱等情感,或者是焦虑、憎恨等情感。我们认识到:家庭氛围中有一些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1、生活在一个气氛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处于极大程度的情绪紧张状态,他们常常是烦恼不安、性情暴躁、言语粗鲁,对长辈缺少孝敬甚至虐待。对于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完全依赖父母的儿童来讲,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容易情绪紧张,为父母关系失调而慌乱、憎恨;为忠实父亲还是母亲而烦恼和疑惑。紧张的家庭人际关系破坏了应有的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孩子长期处在负性情绪中,又缺少温暖和关爱,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一个健康的家庭,父母双方应该彼此相爱,热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兴趣、能力和志趣,愿意设法帮助孩子,使他了解父母。家庭成员之间能互相尊重爱护、以理相待,为人处世通情达理,使家庭气氛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儿童对一种家庭气氛的心理承受力表现在他对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形象的适应和接受,父母在家庭生 活中扮演的角色最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因而父母们时刻要意识到身旁有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在瞅着 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多示范、少说教。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既是长辈,也是教师和朋友,切忌把“社会角色”带进家门;要学会理解和 尊重子女,站在子女的角度,才能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千万不能按家长自己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拔苗助长 ;家庭内出现矛盾和分歧时,切忌急躁、粗暴,尽可能地热心肠、冷处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总之,丰富健康的家庭生活、和谐融洽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稳定。
三、家庭的教育态度与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应该为幼儿营造爱的氛围,其核心是对幼儿人格的尊重与友爱。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也是造就儿童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然而,对孩子锝尊重不等于放纵,关爱更不等于溺爱,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权衡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对子女的教养态度。现在许多家长都热衷于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实际上这样会使孩子失去实践的机会。例:妈妈对华华说: “ 儿子,你是妈妈唯一的宝贝,是妈妈的一切,妈妈愿意为你做最大的牺牲结果,华华 4 岁了,妈妈还是整天喂他吃饭,给他穿衣穿鞋。华华上幼儿园了,他却这也不会做,那也不愿学,而妈妈还是一如既往的替他做事,渐渐地会使华华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他将面临一个陌生的世界,而逃避应负的责任,使他缺乏责任心和自信心。家庭教育有以下几种表现类型: 专横型家庭的家长要求孩子必须一切听从家长,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他们得不到应有的爱和尊重,长期在父母的高压政策下孩子易形成利己、缺乏安全感、对人不能宽容质,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差,有些幼儿可能变的更加依赖无主,有些则可能变的更加反抗、暴烈。溺爱型家庭中父母不懂得爱的分寸,过度包容孩子的行为和要求,致使孩子易形成任性、放纵,给日后的教育带来困难,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极为有害。
放任型家庭中父母与孩子往往各自为政,互不干涉,放任自流,养成孩子冷酷、自由散漫、自以为是、缺乏纪律观念等心理。在民主型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尊重孩子,家长与孩子能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对孩子不成熟的行为进行限制,并坚持正确的观点,使平等尊重与适当限制相结合,有利于儿童独立性、自信心与能动性的养成,具有直爽、亲切、爱社交、能与人合作、讲友谊、爱探索等特点。因此,父母要爱孩子,理解孩子,并用合理、科学的教养方式和教养态度来对待孩子。民主权威型的教养态度是比较可取的教养态度,父母只有充分尊重孩子,从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个性差异出发,因材施教,这样才有可能达到你所期望的教育效果,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四、家庭成员的期望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长的期望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作用。从心理学来讲,期望是一种心理定势,家长对子女的态度激励着儿童不断向前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研究表明:教育者的期望对受教育者有重大影响。因此,父母对子女的美好期望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家长的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激励越大,就越能强化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儿童意志品质的锻炼,形成远大的抱负。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期望是有一定限度的,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合儿童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一对孪生姐妹竟然用老鼠药杀死了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要求她们一定要考上重点中学,而她们的成绩与重点高中的分数线相距甚远,父母平时又经常责骂她们成绩不好,却忽视了女儿成绩不好有多方面原因,没有和孩子沟通,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关心,没有耐心和细心,一昧责怪和数落女儿,以至于被父母 “ 贬 ” 得无地自容后滋生的自卑感深深地笼罩着她们,于是就想到把父母整死以争取自由,悲剧就这样发生了。可见,如果家长盲目攀比,过分拔高对子女的期望,不但起不到积极促进作用,反而会使孩子屡遭挫折,丧失信心,形成消极心理。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科学合理的期望应该是长远与阶段目标相结合,还要联系孩子的兴趣爱好,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父母所要求孩子做到的应该是孩子经过一定努力可以达到的,并在孩子遭遇挫折时不断给予鼓励,增强孩子的勇气和自信,这样逐渐提高要求,并且将父母的关心、爱护渗透其中,就会使孩子从父母长期的美好愿望中吸取力量,不断进取,从而促进和维护儿童心理健康。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一切善良、美好的品质和优良的素质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芽的。任何一位家长都不应低估这种“潜移默化 ”的巨大力量。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为了家庭的幸福美满,父母应努力追求合理、积极的教养态度,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我们“不怕做不好,只怕想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虽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但只要拥有这种精神,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人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使每位幼儿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二篇:发展家庭农场莫忽视普通农户
发展家庭农场莫忽视普通农户
2014年02月28日08:28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北京2月27日讯(记者江宜航)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今日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得“谁来种地、谁来务农”问题日益凸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任务。但必须充分认识到,在相当长时期内普通农户仍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在发展家庭农场的同时,不能忽视普通农户的地位和作用。
张红宇说,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应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亟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以承包农户为基础发展家庭农场,一方面可以培育专心务农的商品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另一方面,能够保留农户家庭经营的内核,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符合农业生产特点,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促进农民就业和农村繁荣。“从地方实践来看,相对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有三大基本特征。”张红宇说,一是家庭经营。家庭农场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即使有雇工也只发挥辅助作用。这使其区别于以雇工劳动为主的公司制大农场。二是专业务农。家庭农场专门从事农业,主要进行种养业专业化生产,经营者大都接受过农业教育或技能培训,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示范带动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商品农产品生产能力。这使其区别于以农业为副业,粗放经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兼业农户。三是规模适度。家庭农场有较大的种养规模,能够使经营者获得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当、比较体面的收入。这使其区别于超小规模经营的传统承包农户,确保家庭农场作为一个职业具有吸引力,把较高素质的人才留在农村发展农业。
张红宇说,根据《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一是针对家庭农场处于起步阶段,确立了鼓励发展、支持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规范的总基调。二是明确发展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重点是鼓励和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三是明确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
张红宇表示,发展家庭农场的意义十分的重大。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在相当长时期内普通农户仍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在发展家庭农场的同时,不能忽视普通农户的地位和作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农场与其他经营主体都有各自的适应性和发展空间,发展家庭农场不排斥其他农业经营形式和经营主体,不只追求一种模式、一个标准。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农场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要靠农民自主选择,防止脱离当地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的倾向,人为归大堆、垒大户。
第三篇:莫忽视企业信息化发展
莫忽视企业信息化发展
管理部:陶荣
在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资料中,我清楚地记得潍柴未来发展的六大战略工程,即人才第一工程、结构调整工程、核心技术转型工程、信息化提升工程、国际化工程、体制与机制创新工程。其中信息化提升工程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由于我大学所学专业即为信息管理,所以我对企业信息化发展也自然敏感,同时也深知企业若是“鱼”,信息化便是“水”。
信息化,顾名思义,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企业信息化管理便是将企业的生产、采购、制造、财务、营销、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从而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库存、快速应变的目的,进而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现如今,我国部分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已卓有成效,然而也有相当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岌岌可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各个企业追求利益的步伐也在加快。我曾经关注过一个制造业企业,公司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投入大量资金在采购、生产方面,而用于信息系统数据处理、信息数据采集的资金却微乎其微,导致决策者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能利用原有的信息系统及时地获取与决策相关的数据,造成产品积压,最终面临倒闭。所以说企业高层领导者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是最为关键的。另外,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存在思想上的错误定位,信息化不代表计算机的数量;不代表应用软件的好坏;不代表网络建立与否,而真正的信息化是能否通过信息系统获取自己想要的数据;能否及时了解市场发展状况;能否满足客户需求;能否实现数据充分共享,使员工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相应问题。客车制造业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大到高层次的决策系统、辅助系统,小到客车的订单管理、物流配送,其中无一不包含着信息化建设所不可或缺的内容。而提高信息化水平确实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就拿我们所熟知的ERP来说,做成一个好的ERP能够帮助公司更好地集成业务,将公司资金流、物流通过信息流得到有效记录。当然,想要快速地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加入,需要充足的资金,需要稳定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未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市场在等待着企业逐步提升信息化水平,打造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第四篇: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问题
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问题
摘要:近年来,中国离婚率呈现持续走高之势。父母离婚,受伤害最重的是孩子,他们会有被遗弃和不安全的感觉,并由此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离异家庭的儿童往往容易愤怒、悲观和消沉的情绪,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得较为自卑、孤僻和粗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不仅仅是因为父母离婚后抚养环境的改变,还和父母之间的冲突、社会支持等多方面有关。儿童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过度时期,这一时期的身心发展对儿童今后的人生至关重要,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父母离异对儿童造成的伤害。
关键词:离异 心理 子女监护 社会支持
引言:近年来,国人离婚率不断提升,这不仅打破了家庭的和谐,也使儿童的身心在家庭失和中遭遇震荡,诸多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接踵而至。在一定意义上说,子女是父母离婚最大的受害者,因而加强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保护和疏导,培养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需要。
正文:
一、现状
婚姻家庭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社会制度,它为人类的繁衍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西方社会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离婚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据民政部相关统计报告显示,从2002年以来,中国离婚率一直呈现持续走高之势。随着离婚率的持续上升,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不断扩大的特殊群体——离异家庭子女。
父母离婚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孩子,受伤害最严重的也是孩子,父母的离异行为给孩子带来了被遗弃和不安全的感觉,对子女造成了一种永远不可弥补的伤害,由此产生的消极影响是十分广泛和深远的。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智力、性格、情绪和社会性的正常发展,甚至会导致孩子精神异常和心理失衡。
离异家庭儿童的情绪普遍存在不稳定、负性情绪主导的问题。主要体验的情绪是容易愤怒、悲观和消沉。经历家庭的不顺利,如果负性情绪长时间得不到疏解,对儿童的情绪发展会有严重的阻碍作用。而且,离异家庭儿童的性格缺陷较其他儿童更为严重,如自卑、孤僻、粗暴等。因此,提高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是离异家庭子女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二、原因
离异家庭儿童出现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的原因很多,大体可概括为抚养者类型不适合、父母冲突、亲子关系疏远和社会支持不足四个方面。
1.抚养者类型不适合这是离异家庭儿童出现心理问题最主要的原因。
离异家庭的子女大致有三种抚养类型:隔代抚养、单亲抚养和亲戚抚养。其中最主要的是隔代抚养和单亲抚养。
1)隔代抚养
即使在父母没有离婚的前提下,由祖父母抚养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不是很好。也就是说,不管这种隔代抚养是因为离异导致的,还是因为父母长期出差在外导致的,由于老人和儿童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往往造成家里类似“真空”的环境,这十分
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以及社会适应。
不良的隔代抚养对离异家庭孩子的发展产生了种种不利影响,主要包括:娇惯孩子,导致其任性和不良行为习惯的发展;不管孩子,导致孩子缺乏必要的关爱和互动,影响其人际交往技能的形成和依恋的发展维持;教师难以与其沟通来共同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且难以与老师沟通,一些由祖父母抚养的儿童也会觉得家里很冷清、很无聊。没有足够的互动和交往,影响到儿童的人际关系发展。
2)单亲抚养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单亲家庭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由于其情感生活的特殊性,形成了儿童社会化环境的一些独有特点:家庭权利关系缺乏调节力量,即由父、母、子女所构成的三角形,在单亲家庭中变成了直线型,家庭角色形态缺乏平衡机制。
通常,离异后不同住的父亲或母亲,对孩子的照顾和养育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即亲职被简化为经济支持。这时,与孩子同住的父亲或母亲就再孩子的心理发展、社会适应上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履行这一角色。
首先,一些单亲父亲或母亲不关注子女的教育,或者不懂得如何去教育子女。有些父母也很关心孩子的教育,但是他们表达这种关心的方式,就是不停地向孩子强调好好学习的重要性,这样的方式引起孩子巨大的反感,并没有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有些父母关心孩子的教育,但是因为工作的关系,自己一个人不能每天都陪着孩子读书做作业,所以很无奈地接受孩子成绩下降的现实。
其次,单亲父亲或母亲缺少对儿童的陪伴和照顾。人的热情是有限的,如果父母把自己的精力都耗费到自己的婚姻上,那么自然难以顾及孩子。在生活上缺少的关心和照顾,心理上也缺少父亲和母亲的关爱,这就会使儿童存在一些偏激的心理。
此外,父亲单亲亲职与母亲单亲亲职在对子女的陪伴和教育上存在差异。女户主单亲家庭,较男户主单亲家庭的亲职资源更丰富,这不仅由于女性家长较多的亲职资源投入,而且因为她们比男性家长更善于利用亲职资源的社会支持。母亲的心思更细腻、对孩子的关注和沟通较多,而父亲的心则较粗,更多地只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方面。
2.父母冲突
大量的研究证明,无论是完整家庭还是离异单亲家庭,父母冲突和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之间都有很大的关系。不幸的是,父母之间的婚姻冲突,作为导致父母离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会随着婚姻的结束而结束。
不同的孩子对父母冲突的反应不同。一种是卷入型,即去劝说父母不要再争吵,或者做出一些让父母和好的事情。父母在争吵时,脾气暴躁,会在不同程度上迁怒于孩子,这时,卷入型的孩子反而成了受气筒。一种是远离型,就是因为害怕父母吵架,父母吵架就躲起来,但是即使躲开了,他们心里仍然会关心、记挂这件事。孩子会因此陷入父母的事情,而不能把注意力用在完成自己的发展任务上。同时,父母冲突会影响到孩子和异性之间的关系,要么过分亲密,要么是敌视、惧怕或者疏远。
3.亲子关系疏远
亲子关系式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表现为父母是否关心子女,更多地同子女游戏、交流;子女是否愿意与父母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是否喜欢、尊敬父母。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信任父母。
有些离异家庭儿童和父母双方都非常疏远,这基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亲抚养者再婚,另一种则是由祖辈抚养。还有些儿童则是和父母中的一方疏远,这主要是因为和父母中的一方不同住。不管是何种原因造成的何种疏远,都容易让儿童产生不安全感,觉得父亲或母亲不关心他,不喜欢他。
同时,儿童还是希望父母能够重新在一起,他们心中对离开的一方或双方非常怀念,只
不过在现在的抚养者面前不提及。
4.社会支持不足
离异家庭儿童的社会支持主要包括亲戚的支持、同伴的支持和老师的支持。
有研究者曾指出,如果离异家庭的孩子得到姨妈、姑妈的支持很充足,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就会好得多,但是亲戚如果不是孩子的抚养者,那么所能给予的支持就变得十分有限。
好朋友可以对利益家庭儿童起到很大的支持作用,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代沟,容易沟通。可是有些儿童不愿对同伴提起父母的离异,而是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隔绝了同伴的支持。
老师通常会对离异家庭儿童表达出更多的担忧,更多时间上的投入和情感上的照顾,但老师所能起到的作用并不乐观,因为他们所能给予的帮助和关爱只是一点慰藉,仅仅不让问题继续恶化。而且,老师的工作压力较大,如果想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需要大量的工作时间,这又是不太可行的。
三、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离异家庭儿童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应对措施。
1.创造良好的抚养环境
1)促进隔代抚养质量
上文中提到不良的隔代抚养,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还有一部分良好的隔代抚养。负责人的祖辈能够孩子提供良好的照顾和支持,孩子可以与其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这能够帮助孩子去面对父母离异的现实。我们需要促进隔代抚养的质量,发挥其对儿童巨大的支持作用,避免它可能给孩子带来的缺失。
2)改善单亲抚养
虽然有良好的隔代抚养存在,祖辈毕竟不是父母,父母角色的缺失,不可避免地会给孩子长大以后的心理发展带来一定影响,父母在儿童抚养中扮演的角色始终不可忽视。
一方面,社会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与离异父母交流、沟通,让他们明白对子女的抚养义务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持。
2.给予离异的父母适当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支持
很多离婚后不和子女同住的父母与孩子的联系减少了,我们要看到他们没有承担起亲职方面的责任,更要看到他们行为表现背后的原因。
这可能与他们把精力用于经营自己的婚姻,而无暇顾及孩子有关,也可能和他们的经济困境有关。很多家庭夫妻离婚之后,他们的经济状况让他们照顾自己的生活都恨拮据,很多人因此而远离孩子。
我们与其责怪他们没有尽到责任,不如帮助其获得与人建立婚姻及亲密关系的能力,帮助其学会如何协调单身、再婚生活,以及与抚养孩子之间的关系。我们应当通过支持离异家庭的父母,来支持和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3.促进提供离异家庭儿童需要的社会支持
在父母已经离异的现实下,儿童从父母处只能得到有限的支持,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因此凸显出来。但是,我们无权要求儿童的亲戚、同伴、老师为其做出改变,虽然我们可以促进他们去发生一些改变,但是从孩子最需要的帮助来看,和处境不利儿童的交流,对他们的理解和同情,才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
不过,这样的工作由老师来做,可能是有很多困难的,一方面,老师所受的专业训练不够;另一方面,老师的本职工作已经占据了其大部分的时间,他们无暇顾及到每个孩子。所以应当在学校配备心理咨询和教育人员,与这些离异家庭的儿童进行交流和沟通,以团队的形式纳入他们的同伴和老师的力量,这将是给学校中离异家庭儿童提供支持和疏导的有效途径。
4.引导儿童自我调节,调高情绪智力
离异家庭的儿童对情绪的知觉和理解,都比完整家庭的孩子发展得更早一些,不利的社会处境,也会有积极的因素和积极的作用存在。关注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我们比应只关注他们的痛苦和所受到的不良影响为目标。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应该提供更专业、更切实、更具体的帮助,引导孩子去知觉、理解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情绪智力。
四、结论
都说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可是在父母离异的现实下,这些花朵过早地接受了风雨的洗礼。虽然很多父母在处理自己的婚姻问题时都会考虑孩子的感受,但是在实在无法维持婚姻的情况下还是会选择离婚。对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疏导需要父母、亲戚、老师、教育机构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尊重、关心、理解孩子,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考虑,才能提供他们最需要的帮助。相信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帮助下,离异家庭儿童也可以克服自身的不利处境,经历风雨,看见彩虹,最终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尚晓援 王小林 陶传进.中国儿童福利前沿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10:76
2.申继亮.透视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世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6、3.柳华文.儿童权利与法律保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90
4.北京青少年研究所 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青少年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北
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60
5.章辉美.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116
6.张美惠.父母离婚后孩子走过的内心路[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107
第五篇:求职信莫忽视的九大细节
莫忽视这九大细节
1.为投寄 的所有单位建个档,这样要是某天接到某家单位的应聘电话,就不会手忙脚乱,不知东家为谁。
2.利用手头便利,一个“邮资已付”就不费一文寄去,省是省矣,可这样损公肥私、贪小便宜的人你会要吗?
3.在电脑打印出的求职信上别忘了最后用手写体签上自己大名,以示尊重。
4.为增加保险系数,一些求职者爱在同一家单位应聘多个岗位,这样反而会暴露出自己能力不突出、自信心不强的“特点”。
5.你中意的求职 并非就是“万能钥匙”,适用所有单位和职位,最好能针对不同企业、不同应聘岗位设计不同。
6.一个没有页码或没有装订的求职材料,会让某个粗心的人事专员弄得杂乱无章。
7.手写体最好亲历亲为,为追求美观效果请人代写,会弄巧成拙,不真实。
8.材料证明人要及时进行核实,要是证明人换了单位或联系方式有变,后果怎样你不难猜出。
9.简语过多会让用人单位不知所云,如“湖大”,是湖北大学、湖南大学,还是东湖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