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甘肃省兰州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

时间:2019-05-14 21:2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甘肃省兰州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甘肃省兰州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

第一篇:【历史】甘肃省兰州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

兰州二中2014年高考第一次月考

历 史 试 卷

一、选择(每题1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制的推行

2.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 君权神授

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不断加强

4.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制

5.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有的答:“功成名就。”朱元璋不以为然,当大臣万钢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不科学 C.万钢强调对专制君权的服从 6.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 A.秦

B.汉

C.明

D.清

7.假如你生活在古希腊民主制的全盛时期,你可以看到

①梭伦通过陶片放逐法放逐民主威胁者 ②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出任法官③外邦移民享有雅典公民权④伯利克里发放“观剧津贴” A.②④ ③④

8.在公元116年的某一天,定居小亚细亚(属罗马帝国)的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了严惩。这表明当时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③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通行于帝国范围内 A.①② ③④

9.《权利法案》全称为《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由威廉三世于1689年签署。威廉三世被确立为“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王的前提,就是必须接受由议会提出的这部《权利法案》。这部宪法

A.平息了长期以来国王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B.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B.朱元璋用人标准混乱

D.其他大臣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 1 C.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权利 D.标志着虚位君主制的确立

10.华盛顿被誉为“18世纪离去的最后一位伟人”,人们在他的遗嘱中发现一条规定,要求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他当总统时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的原因是 A.他是种植园主,内心不愿解放奴隶 会

C.新成立的联邦政府无力解决国内重大问题

D.他家中的奴隶他有权解放

11.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B.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12.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日本“宪法考察团”在德国考察期间,柏林大学的一教授对他们说:“在欧洲各国中,德国情况与日本最为相似,“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下列有关说法不符合德意志帝国政治特点的是 A.皇帝主宰议会,权力巨大

C.帝国议会权力较小被讥讽为“绵羊脑袋”

B.宰相由皇帝任命但不是政府首脑 D.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延续

13.“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林(则徐)的方法是否过激,而在于其方法是否有效……只要英国商人在鸦片贸易中遭受损失,英国政府就必然会作出强烈反应。”(《天朝的崩溃》)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政府维护本国资产阶级利益

负有全部战争责任 C.英国侵华是偶然的 任

14.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南京条约》 丑条约》

15.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使馆大街”,兵部街改名为“马可·波罗路”……东长安街被改名为“意大利街”,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 A.鸦片战争 联军侵华战争

16.“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制制度

17.五四运动时期,天津一公园中的亭柱上,贴有如下一幅对联:“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联中的“国敌”是指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18.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战争

19.“因此,我坦白地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召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B.林则徐在禁烟过程中行为过激,D.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没有任何责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

B.辛亥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舞前方士气……”。中共代表林伯渠的这段话可以用来研究

A.中共“一大” 国的成立

20.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大军挺进大别山

21.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发展。下图能够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

B.国民大革命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新中(A)

(B)

(C)

(D)22.《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②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④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3.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马克思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巴黎公社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府

C.巴黎公社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

D.巴黎公社宣布废除私有制

24.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撰写的《震撼世界的十天》中提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布尔什维克党的下列文件最能反映当时他们愿望的是 A.《四月提纲》 C.《和平法令》 你拥有的权利是 A.选举国家领导人 党的领导人

26.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C.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

C.参与制定修改宪法

D.选举

B.《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土地法令》

B.巴黎公社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25.假设你作为一名民主人士,参加了1956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一次会议.在会上27.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28.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29.“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马歇尔计划 的分裂

30.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民主德国成立

31.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 上关系紧密

32.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一次演说中说:“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他们”指的是 A.俄国和东欧各国 和拉丁美洲

3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③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④加速了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进程 A.①②③ ③④

34.2010年5月31日,以色列袭击试图驶入加沙的载有人道主义物资的船队,造成19人死亡。巴以战争由来已久,这场战争最能说明当今世界政治 A.多极化趋势 C.两极格局被打破

B.一超多强

D.区域性冲突比冷战时期增加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B.日本和西欧各国

C.中国和东南亚各国

D.德国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

B.成立经互会

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

B.杜鲁门主义

C.北约的成立

D.德国35.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制度

36.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

户开放”政策

B.片面最惠国待遇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37.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38.右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注: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符合其主题的是

①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③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④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9.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做了详细规定。这表明 A.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C.洋务运动正式展开

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 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

4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主导

4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42.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A.直接民主 数居民的民主

43.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贵族滥用权力

44.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代议制民主

D.大多45.“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政

46.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 A.君主专制 阶级专政

47.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无产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48.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多极化正在形成

50.20世纪最后30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样的制度不同的结局主要说明了 A.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时期 C.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自我完善 历挫折

二、材料解析(50分,共四道大题)5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材料二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材料三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6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6分)

B.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D.日本军国主义占上风

49.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物中“决不

B.苏联已经解体

C.中美关系好转

D.世界

B.社会主义无法抗衡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必然要经(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4分)5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

——伯利克里

材料二 社会主义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发达到比较发达,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一是推进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是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任何地区和国家,民主制度的状况、优劣,都要以实践为标准。

——温家宝答记者问

(1)写出材料一所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主要成就和特点。(6分)5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摘编自徐中约《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4分)(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4分)

(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5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二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指出:美国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美国的基本价值观念要得到保存,并且要发扬光大”。“美国的责任不仅是保护我们的公民和我们的利益,而且还要帮助创造一个新世界,使我们的理想不但能生根,而且能开花结果”。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具有真正的才能。”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的特征。从国际局势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4分)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阶段简述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6分)

兰州二中2014年高考第一次月考

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每题1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 BCDCC 6-10 DADCB 11-15 ABACD 16-20 DDACD 21-25 BDCCB 26-30 CBAAB 31-35 ABDDC 36-40 ABDAB 41-45 AADDD 46-50 CCAAC 51.(16分)(1)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6分)

(2)问题:政治上的松散状态(邦联制)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2分)解决:召开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联邦宪法);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4分)

(3)中国: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独立的权力;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国家主权属于联邦,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4分)52.(10分)(1)特点: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注重个人才能等。(4分)(2)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3分)特点:民主政治的完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要同步;民主制度的建立必须结合本国实际。(3分)53.(14分)(1)态度: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他国平等交往。影响: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4分)

(2)变化: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

原因: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4分)

(3)鸦片战争以前为朝贡外交: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

鸦片战争以后为屈辱外交: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上升。(6分)54.(10分)(1)特征:以谈判为主要方式(处于守势)。原因: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欧共体的发展、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等冲击两极格局)。(4分)

(2)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6分)

第二篇:高一2017-2018学第一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一2017-2018学第一学期历史第三阶段阶段测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

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2.在君权和相权的矛盾运动中,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但历史的发展有时会出现反复的情况,相权出现反弹发生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3.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殷之宗庙,以子能继父者为大宗,身死而子不能继位者,虽长于昆弟,亦降为小宗。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昭穆亲疏之法也。”材料主要强调的是()A.宗法制起源于嫡庶之制 B.宗法制与周公制礼无关 C.宗法制商代已经存在 D.宗法制起源于宗庙祭祀制度

4.古代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任何人不能因为思想而受惩罚”。这说明()

A.古罗马人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B.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 C.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 D.古罗马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如图所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人物为希腊民主制度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

②克利斯提尼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 ③克利斯提尼为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了陶片放逐法 ④伯利克里时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实行民主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他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A.雅典是城邦小国 C.国家发放参政津贴 B.雅典公民高涨的参政热情 D.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

7.程汉大在《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英国国王在(光荣)革命前保证“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文件”,而革命后保证“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这主要表明 A.崇尚法治是英国一贯的传统

B.革命前后英国民主制度无实质性的变化 C.革命后国王成为可有可无的虚君

D.革命前后英王权力来源发生了重大改变

8.2016年11月9日在美国大选中,特朗普击败了希拉里赢得了选举。下面关于美国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统不能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第1页,共5页 B.总统可以任免大法官,而且大法官任职终身 C.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任期四年

D.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还是军队的总司令

9.因为欧陆的各国革命只是一些起义和随之而来的权力调整而已„„实际上对社会的根本触动、改变不大。若以调整大的政治格局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而言,并不能和英国的(1832年)议会改革相提并论。这意味着1832年议会改革对英国的影响是

A.英国完全的改变了政治制度 C.较大改变了议会议员的组成 B.君主立宪制被彻底改变 D.工人农民得到更多席位

10.一年前,郑观应出版《盛世危言》,“危言”前一定要加上“盛世”,不敢说已是衰世;一年后,严复却在《救亡决论》中响亮地喊出“救亡”的口号,自这时起的半个世纪内,“救亡”成为中国人最关注的问题。导致这一剧变的重大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1.孙中山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说到:“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据此反映了()

A.孙中山认为反革命的专制阶级是皇帝势力 B.孙中山认为资产阶级主动采取了灵活措施 C.孙中山找到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真正原因 D.孙中山分析了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12.史学界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也是近代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的开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主要表现在 A.中国的政治制度开始趋向民主化 B.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传统文化被西方文化所取代

D.中国成为世界外交舞台上重要的一员 13.1838年6月,英国外务大臣巴麦尊在给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训令中写道:“关于鸦片走私贸易,英国臣民破坏他们前去贸易国家的法律,女王陛下政府不能够为此进行干预。这些人(鸦片商)遭受的损失,必须由自己承担。”这反映出当时 A.英政府承认鸦片贸易的非法性 B.英女王支持立即发动战争 C.中英两国军事实力差距不大 D.林则徐多次挫败英军进攻

14.有史学家认为:“德源(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文中的“这个方向”是指()

A.借用西方的基督教和儒家大同思想发动群众 B.坚持将反封建与反侵略结合起来挽救民族危亡 C.发展资本主义,追寻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D.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社会

15.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

A.提出了彻底地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口号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它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D.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

第2页,共5页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6题20分,17题20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王位继承法》,被看作是《权利法案》的补充,这两个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迈向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一步,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百度百科

材料三1866年对奥地利战争胜利后,为了使新成立的北德意志联邦“有章可循”,惯于专断的普鲁士首相竟然像签发公文一样,将他拟定的宪法草案送给北德意志联邦议会强行通过。故而有人称这部宪法是俾斯麦的个人“著作”。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就是在这样一部宪法的基础上形成的。——邢来顺《略论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发展趋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体现的政治制度的实质是什么?(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是什么?(4分)说明这一政治制度是怎样在英国确立的?(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出台形式和内容的特点。(6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对于正在酝酿的中央政府组织机构是取美国式的总统制还是取法国式的内阁制,同盟会内部存在着分歧和争

第3页,共5页 议。经多次讨论,孙中山同意行内阁制,并拟议以黄兴为内阁总理。12月下旬,南京各省代表会议上,多数代表赞成总统制,会议通过《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维持总统制。清帝逊位(1912年2月12日)后第二天,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推荐袁世凯继任大总统。同年,3月11日正式公布参议院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政治的组织形式为内阁制。

材料三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6分)

(2)材料三反映了当时革命党人的争论焦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有何目的?(6分)

(3)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评价辛亥革命。(10分)

参考答案

第4页,共5页 1--5 ACDCA 6--10 ADDCD 11--15 DBACB 16.(1)唐朝君主专制制度;美国民主制度

(2)特点: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

确立: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两个法案(3)形式上不是制宪会议或国民议会民主讨论的结果;

内容上带有深厚的封建专制色彩。

17.(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6分)

(2)焦点:政体之争(或总统制和内阁制之争)

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4分)

(3)进步性:

①政治: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定的民主和自由;(3分)

②经济:制定颁布了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分)局限性

③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4分)

第5页,共5页

第三篇:教师版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丝绸之路与中西方文明交流 刘敏 岳亮

在文明初起的时代,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星光熠熠,照亮了各处的夜空。一边天生仲尼,万古长夜将尽;一边柏拉图走出洞穴,迎接明媚的阳光。虽然两个大陆中间的广漠横无际涯,峻岭层峦叠嶂,但声声驼铃却串起了东西文明汇聚、世界民族交融的动人故事,一卷卷绮丽的丝绸渲染了沿途壮美的风景。这条沟通中西、美丽而又沧桑的文明纽带就是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实际通道,丝绸之路有着多条路线和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古代游牧民族的脚步,东西方之间贸易往来已经开始,其路线被称为“草原之路”。这就是丝路的前身。草原之路,从黄河中游,北上经蒙古草原,越阿尔泰山脉进入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直达多瑙河流域。正是通过这条道路,当时为中国所独有的丝绸进入西方世界。到两汉时期,张骞受命西进通使西域,正式宣告了陆上丝路主干道的形成。及至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国来华贸易,陆上丝路弦歌不绝,海上丝路也逐渐建立起来。

丝绸之路是一条鲜活的道路,它不仅加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还加强了彼此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中国与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使者不断,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多彩,不论是作为波斯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撒马尔罕壁画上手捧丝绢的唐朝使者,波斯、阿拉伯文献对中国物产、工艺传入的记录,以及大量瓷器、丝织品的考古发现,都说明了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事实上,古代中西之间的交流,不论是丝绸、玉器、香料、陶瓷、珍禽等物质层面的物品,还是佛教、景教、伊斯兰教、儒家思想、道教等思想层面的结晶,都是通过这条东西交往的道路双方交流的。

在丝绸之路汇聚的多种宗教文化既相互碰撞,又和平共处,和谐共存。汉唐时期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思想观念以佛教的影响力最为巨大。中华王朝不论迎佛也好,辟佛也罢,都展现了佛教对代表中国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的新塑造。西域的于阗王国是丝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是商人驻足之处,也是西行东来的僧侣歇脚所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的佛寺,宝殿主尊是佛像,佛像两边上方都是千佛,而下方则往往描绘地方神祇,其外部特征有似祆教神祇。由此可以看出,丝路上的诸神之间并没有战争,而是安然地保佑着各自的信徒。

按照塞缪尔•亨廷顿的观点,不同文化由于自我认知身份的差异而存在着激烈的冲突。但历史经验表明,在冲突之外,文明之间还有着更为广泛的交流和竞争。公元751年,唐王朝与大食爆发战争,史称“怛罗斯之役”。这件小小的战事插曲迅速被和平交流取代,唐朝大量被俘工匠随大食军队西归,直接导致了以中国造纸术为代表的科技西传。随后,中亚撒马尔罕形成了一个造纸中心,并在以后的岁月中将造纸术从西亚传入欧洲,埃及人的纸草和羊皮纸开始退出舞台。可以说,怛罗斯之战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极具象征性。抛开军事上的胜败不论,中国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在怛罗斯之外的广阔空间里竞争并共生,对双方文化的发展都极具积极意义。文化多元、文明交往、和谐共存,这正是丝绸之路留给我们今天最可宝贵的财富。

(节选自《丝绸之路与中西文明交流》,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西文明初起时代都诞生过开启文明的巨星,丝绸之路则突破了地域隔阂使不同文化走向交融,成为穿越时空的文明长廊。

B.春秋战国时的“草原之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前身,两汉时期张骞受命通使西域,使其发展为主干道,唐代时它变得更加繁忙。

C.一些西方的现存壁画、文献记录及考古发现,都印证了中国文化曾经有过西向传播的事实,而且对西方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

D.尽管中华王朝或迎佛或辟佛,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之后,依然对代表中国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B(依据文意,成为主干道的不是“草原之路”,应是张骞出使之路。)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草原之路”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商贸之路,是春秋战国时期由沿丝绸之路各国古代的游牧民族开拓而成的。

B.隋唐时期,中国与波斯的交流持久而友好,双方既有众多物品的交易,更有精神层面上的多种宗教文化的交流。

C.丝路上往来于东西方的商人和僧侣以于阗王国为停驻地,其佛寺的佛像和神祇见证了多种宗教文化的共生共荣。D.“怛罗斯之役”的影响,相较于以中国造纸术西传为代表的文化交流的意义,其军事层面的胜败显得微不足道。2.D(根据文意,“其军事层面的胜败显得微不足道”过于绝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方文明的重要纽带,千百年来始终充满着活力,至今仍然对沿路的国家和民族的交往有着积极影响。

B.与陆上丝路的形成一样,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国,使海上丝路得以在唐代逐渐建立起来。

C.塞缪尔•亨廷顿认为,不同的种族因为文化的差异会产生一些激烈的冲突。不过即便是冲突,也无法阻止不同文明的交流。

D.中亚撒马尔罕造纸中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历史原因,更离不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多元性、文明交往及和谐共存的大背景。

3.B(陆上丝路是双方贸易互动的结果,而海上丝路则是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对世界各国吸引的结果。)(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丢脸。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去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朗丹先生,马具商,他看见您捡到啦。”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

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来。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馆里向喝酒的人讲,星期天在教堂门口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他好像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克里格多村的一位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故事每天都长出一点来,每天都加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

他眼看着消瘦下去。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年初,他含冤死去。临终昏迷时,他还在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一根细绳„„乡长先生,您瞧,绳子在这儿。”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描写集市广场的人物和气味,为人物出场营造背景,集市广场也是一个容器,是小说的结构要点,贯穿始终,成为小说的线索。B.小说通过叙述奥士高纳大爷捡到绳子,被冤家陷害,受众人奚落,最后忧郁而死的故事,表现了人物的命运悲剧源自其自身性格的主题。

C.本文起伏跌宕,一波三折,经过乡丁发布丢失皮夹子通知和对质、搜身后乡长还不相信等铺垫转折后,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交还皮夹子使情节发展到高潮。

D.虽然是“克里格多村”的“老农民”的一推一吼,把高纳大爷最终推向了死亡境地,但他并非是导致高纳大爷死亡结局的最为关键的人物。

4.D(A.集市广场没有贯穿始终,也非小说的线索。B.“人物的命运悲剧源自其自身性格”不是本文主题,本文通过绳子的故事表现了诚实淳朴者的死亡结局,反映了重大的道德和人性主题。C.小说的高潮是“克里格多村”的“老农民”一推一吼的情节。)5.请简要分析奥士高纳大爷的形象特点。(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是一个因捡了一段绳子被人诬告、误解最后含冤而死的老实人形象。(2分)②有勤俭精神,捡起一段绳子。(1分)③真诚质朴,(1分)捡绳被人看见,颇感丢脸,有羞愧感,(1分)因别人误会而生气恼怒,为自己反复辩解以明清白,因愤怒和羞耻而含冤死去。(1分)6.阅读本文后,你在为人处事方面获得了哪些道理和启发?(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①只要自己清白,不必向他人多作辩解;②为人品质如何,交给时间验证;③不要诬陷他人;④应相信他人,不要无端不信任;⑤政府应有所作为来纯化人性,提升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一点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在京出席两会的人大代表、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介绍,扬子江药业始终把创新放在突出位置,联合国内外高校院所组建了江苏省新药研究院,并在京沪宁等地成立分院,借助一批国字号研发平台,广招海内外顶尖专家、博士领衔研发,全力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扬子江药业近年来用于研发创新的投入年增幅达20%,针对重大疾病在研的各类药物有近200个,初步形成了“研发一批、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的全能型产品梯队。为推动中药走向国际,集团正致力于药材自动化前处理——智能投料——原辅料、成品无人输送——机器人码垛——自动控温立体高架库储存等技术攻坚,全力打造中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中药智能工厂。

(摘自2016年3月6日《新华日报》)材料二 “开放式创新”可以大大节约新药研发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研发效率。“封闭式创新”主要是在企业内部进行,最终通过企业内部的纵向整合资源完成商业化。这一模式主要是受专利保护驱使,产品开发在企业内部秘密进行,不需要借助太多的外部资源。相反,“开放式创新”模式主要借助开放的药物开发者和信息技术公司等外在资源进行新药的研发,具有更加灵活和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进行产品开发和商业化的特点。“开放式创新”商业模式即通常所说的“众包(Crowdsourcing)”,公司利用整合大众网络的外部专家,帮助进行产品开发,从而作为内部观点的源泉。

穆诺斯曾在2006年《自然》杂志发表的第一篇科学论文,披露了采用Linux软件来辅助药物开发。在过去的几年里,礼来、默沙东和辉瑞等都开始在早期的药物开发中采用众包理念。礼来在这一领域尤为活跃,它借助InnoCentive、YourEncore和礼来表型药物发现计划(PD2)开展3个开放式创新项目,在短短18个月内筛选得到32000万种新的候选药物。(摘自《中国制药网•制药巨头新药研发的创新模式》2016年5月20日)材料三 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人大代表、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继续提交议案,呼吁加大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让中医药这一瑰宝造福更多人。美国FDA对食品药品的准入审核是非常苛刻的。专家们不停地提出各种问题:“你们中药里为什么有这些成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药效?如何保证有效成分的稳定性?”„„ 张伯礼说:“这就是国际化给中医药提出的全新课题。这一系列课题,也倒逼中医药的科技创新。”

“要让世界接受中医药,就必须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他说,“将传统知识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才是中医药国际化的正途,也才能让世界真正认识中医药。”

有专家认为,中药国际化的关键是复方制剂的标准化、规范化。97%的中药是复方,单方只占极小比例。目前,许多单味药材和中药提取物的疗效在国际上已被普遍认可,但这并不表明中药国际化之路已走通,因为复方才是中药精髓所在。(摘自《今晚报》2016年3月7日)材料四 25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审表决,明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立法保护,对中医的发展至关重要。近代以来,随着西医的传入,中医的地位不断受到挑战,甚至有存亡之危。鉴于中医的生存环境堪忧,中医学家董建华院士1983年提议中医药立法,通过法律来保护中医药的发展空间。

某种程度上讲,拥有中医和西医两种方法,才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一味地否定中医,等于是从两条腿走路,变成一条腿走路。近年来,中医药界通过持续发挥特色优势,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同。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因为在中医药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实现中国大陆科学家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在中医药法三审前,现代中药国际化实现重大突破,复方丹参滴丸成为全球首个完成美国药监局Ⅲ期临床试验的复方中药。

立法保护中医药,不只是出于民族情感,更是现实需要。因为,中医药在海外的传播发展,已经对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形成了挑战。国际标准化组织收载针灸针、中药材重金属限量等7个标准;13个中药46个标准被美国药典收载;丹参、三七等66个中药标准收入欧洲药典。再不立法保护中医药,中医药的国际标准都有可能不再是我们说了算,到时候恐怕悔之晚矣。

(摘自《人民日报》2016年12月27日)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扬子江药业集团的研发创新模式为组建研究院,借助平台广招海内外顶尖专家、博士领衔研发。

B.礼来公司主要是采用众包理念,借助外在资源开展创新项目,通过筛选得到众多新的候选药物。

C.开放式创新模式能更灵活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进行产品开发,可以节约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

D.封闭式创新模式主要是受专利保护驱使,产品开发在企业内部秘密进行,研发的成本相对较高。

7.B(礼来公司是在早期的药物开发中采用众包理念。)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扬子江药业集团为打造中国现代化中药智能工厂,正致力于形成全能型产品梯队,并致力于药材自动化前处理等技术攻坚。

B.美国FDA对食品药品的准入审核是非常苛刻的,他们认为中药的成分、药效应该有清晰的说明,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应该有科学的保障。

C.因为国际化标准组织、美国药典等收入了针灸针、中药材重金属限量及丹参等多个中药标准,对我们在中医药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形成了挑战。

D.复方丹参滴丸成为全球首个完成美国药监局Ⅲ期临床试验的复方中药,实现了现代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对《中医药法》三审表决通过起到了重要作用。

E.董建华院士和张伯礼院士先后为中医药发声建言,前者鉴于中医的生存环境堪忧提议立法,后者希望中医药这一瑰宝造福更多人而提交议案。8.BE(A.“正致力于形成全能型产品梯队”有误,原文有“初步形成了„„全能型产品梯队”;C.因果关系不成立;D.强加因果,文中并未提及“重要作用”。)9.如何加大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①创新新药研发模式,将传统知识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复方制剂的标准化、规范化等;(3分)②立法保护中医药。(1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苏循,不知何许人也。为人巧佞,阿谀无廉耻,惟利是趋。事唐为礼部尚书。是时,梁太祖已弑昭宗,立哀帝,唐之旧臣皆愤惋切齿,或俯首畏祸,或去不仕,而循特附会梁以希进用。梁兵攻杨行密,大败于珝河,太祖躁忿,急于禅代,欲邀唐九锡,群臣莫敢当其议,独循倡言:“梁王功德,天命所归,宜即受禅。”明年,梁太祖即位,循为册礼副使。

苏循,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为人巧言谄媚,阿谀奉承,没有廉耻之心,唯利是图。在唐担任礼部尚书。那时,梁太祖已经杀掉了昭宗,另外拥立哀帝,唐的旧臣都愤恨得咬牙切齿,有的因为害怕灾祸就屈服,有的辞官离去,然而苏循却特意依附巴结梁太祖,希望得到重用。梁的军队攻打杨行密,在珝河被打败,梁太祖急躁大怒,急着进行禅让一事来代替唐,想先得到唐代的九锡之礼,群臣都不敢当面进行劝谏,只有苏循首先陈述自己的看法:“梁王有功业德行,是天意注定的,应该立即接受禅让。”第二年,梁太祖开始做帝王,苏循担任册礼副使。

循有子楷,乾宁中举进士及第,昭宗遣学士陆扆覆落之,楷常惭恨。及昭宗遇弑,唐政出于梁,楷为起居郎,与柳璨、张廷范等相结,因谓廷范曰:“夫谥者,所以易名而贵信也。前有司谥先帝曰‘昭’,名实不称,公为太常卿,予史官也,不可以不言。”乃上疏驳议。而廷范本梁客将,尝求太常卿不得者,廷范亦以此怨唐,因下楷疏廷范,廷范议曰:“臣闻执事坚固之谓恭,乱而不损之谓灵,武而不遂之谓庄,在国逢难之谓闵,因事有功之谓襄。请改谥昭宗皇帝曰恭灵庄闵皇帝,庙号襄宗。”

苏循有个儿子叫苏楷,乾宁年间(894~897),科举考中进士,昭宗派学士陆扆去复试,结果苏楷落榜,苏楷经常因此惭愧又痛恨。等到了昭宗被杀害,唐的政权实际上由梁王控制,苏楷担任起居郎,跟柳璨、张廷范等人互相勾结,苏楷就对张廷范说:“谥号是用来改变称呼并以诚信为贵。以前主管官吏给先帝起的谥号叫‘昭’,名号与实际不相符合,你是太常卿,我是史官,不能不说。”于是上奏疏进行批驳议论。张廷范本来是梁王的负责外交礼仪的官员,曾要求担任太常卿没有得逞,张廷范也因此怨恨唐,因此苏楷把奏疏交给张廷范,张廷范议论说:“我听说做事坚守制度叫作恭,处乱世却不能减少(减轻)乱的局面(有争议的翻译:处乱世不损坏根本)叫作灵,用武力却不成功叫作庄,遭逢国难叫作闵,借助别的事情有功劳叫作襄。请求改变昭宗的谥号为恭灵庄闵皇帝,庙号就是襄宗。”

梁太祖已即位,置酒玄德殿,顾群臣自陈德薄不足以当天命,皆诸公推戴之力。唐之旧臣杨涉、张文蔚等皆惭惧俯伏不能对,独循与张祎、薛贻矩盛称梁王功德,所以顺天应人者。循父子皆自以附会梁得所托,旦夕引首,希见进用。敬翔尤恶之,谓太祖曰:“梁室新造,宜得端士以厚风俗,循父子皆无行,不可立于新朝。”于是父子皆勒归田里,乃依朱友谦于河中。其后,友谦叛梁降晋,晋王将即帝位,求唐故臣在者,以备百官之阙,友谦遣循至魏州。是时梁未灭,晋诸将相多不欲晋王即位。晋王之意虽锐,将相大臣未有赞成其议者。循始至魏州望州廨听事即拜谓之“拜殿”及入谒蹈舞呼万岁而称臣晋王大悦明日又献“画日笔”三十管晋王益喜因以循为节度副使。已而病卒。庄宗即位,赠左仆射。

梁太祖已经登上帝位,在玄德殿摆设酒宴,回过头来看着群臣自行讲述自己德行浅薄,不足够来担当重任,都是各位大臣拥护爱戴的功劳。唐的旧臣杨涉、张文蔚等人又惭愧又害怕,都低着头不敢说话,只有苏循与张祎、薛贻矩极力赞美梁王功德,这就是顺应天命符合人心的地方。苏循父子都自认为依附梁王就得到了依托,早晚伸长脖子,希望被提拔重用。敬翔特别厌恶他们,对太祖说:“梁朝才建立,应该得到正直人士来使社会风气淳厚,苏循父子都是没有德行的人,不能让他们在新朝当官。”于是父子二人都被勒令告老回家,(父子二人)只好到河中去依附朱友谦。后来,朱友谦背叛梁投降晋,晋王将要登上帝位,寻求还健在的唐的老臣,来防备百官之缺位,朱友谦派遣苏循到魏州去。那个时候,梁还没有被消灭,晋的将相大多不想晋王登上帝位。晋王的态度虽然坚决强烈,但是将相大臣中没有人赞成他的想法的。苏循才到魏州,望见州官署就拜,叫作“拜殿”。到了进见时,就称臣跪拜喊万岁,晋王非常高兴。第二天,他又献出三十支“画日笔”,晋王更加喜欢,就任用苏循担任节度副使。不久,苏循病死。(晋王)庄宗继承皇位,追封(苏循)官爵为左仆射。(节选自《新五代史•唐六臣传第二十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循始至魏州/望州廨听事/即拜谓之/“拜殿”及入谒/蹈舞呼万岁而称臣/晋王大悦/明日又献“画日笔”/三十管/晋王益喜/因以循为节度副使

B.循始至/魏州望州/廨听事即拜/谓之“拜殿”/及入谒/蹈舞呼万岁而称臣/晋王大悦/明日/又献“画日笔”三十管/晋王益喜/因以循为节度副使

C.循始至魏州/望州廨听事即拜/谓之“拜殿”/及入谒/蹈舞呼万岁而称臣/晋王大悦/明日又献“画日笔”三十管/晋王益喜/因以循为节度副使

D.循始至魏州/望州廨听事即拜/谓之/“拜殿”/及入谒/蹈舞呼万岁/而称臣/晋王大悦/明日又献“画日笔”/三十管/晋王益喜/因以循为节度副使 10.C(循始至魏州,望州廨听事即拜,谓之“拜殿”。及入谒,蹈舞呼万岁而称臣,晋王大悦。明日又献“画日笔”三十管,晋王益喜,因以循为节度副使。)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受禅,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亦作“受嬗”。后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B.起居郎,古代官职,隋代隋炀帝时始置,称起居舍人,属内史省。以后各个朝代均有设置这一管职,它所负责管理的事务一直都是一样的。

C.庙号,庙号是皇帝被供奉于庙中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它能显示出后人对皇帝的评价,有对君王盖棺定论的意味。

D.廨,即官署,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州中有州廨,郡中有郡廨,常称郡廨、公廨。廨田,就是公廨田,它是隋唐时给各官署的田地。

11.B(“所负责管理的事务一直都是一样的”错,不同朝代,起居郎的职责要求不一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循为人巧言谄媚,阿谀奉承,没有廉耻,只知道追逐利益,做了礼部尚书。很多人因此看不惯他,对他不满。

B.苏循为求重用,罔顾忠义。梁王想要称帝,苏循首先称颂,认为梁王有功业德行,天意注定要称帝。因此被新帝委以重任。

C.苏循一心攀附,谋求官职。梁太祖即位后,设宴款待群臣,唐的旧臣们都不敢说话,只有苏循等人盛赞他的功德。

D.苏循品行不端,被同僚厌恶参奏而回归田里,在河中依附朱友谦,后来又随朱友谦投降晋国,才最终得到新的职位。

12.A(“很多人因此看不惯他,对他不满”于文无据。)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是时,梁太祖已弑昭宗,立哀帝,唐之旧臣皆愤惋切齿,或俯首畏祸,或去不仕,而循特附会梁以希进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后,友谦叛梁降晋,晋王将即帝位,求唐故臣在者,以备百官之阙,友谦遣循至魏州。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那时(当时),梁太祖已经杀掉了昭宗,另外拥立哀帝,唐的旧臣都愤恨得咬牙切齿,有的因为害怕灾祸而屈服,有的辞职离去(离去不再当官),但是,苏循却特意讨好巴结梁太祖来希望得到重用。(“弑”“愤惋切齿”“不仕”“附会”四个点各1分,句意通顺1分)(2)后来(这之后),朱友谦背叛梁投降晋,晋王将要登上帝位,寻求还健在的唐代过去的臣子,来防备百官之缺位,朱友谦派遣苏循到魏州去。(“即”“唐故臣在者”“以”“阙”四个点各1分,句意通顺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太原早秋① 李 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②。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秋天。这年夏季作者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数月,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诗。②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歌开头两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季节。从律诗的结构来说,这一联是起,以写景起头,是诗歌创作常见模式。

B.颔联中“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处指秋霜很浓。“塞”指边塞,“河”指黄河。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自然气候。

C.镶嵌是一种修辞手法,指在词句中镶嵌有特定意义的字,具有突出和强调意义的作用。颔联即运用了该手法,巧妙照应标题。

D.颈联形式上相对,意义上层层递进,转入对边关国事的挂念,写的是诗人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

E.诗人心绪很高,此诗格调更高,且带山水诗之淡远自然,后半写怀归之意,意重而不觉其重,语直而不觉其直。

14.DE(D.颈联在上面描写“早秋”的景色中,转入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梦绕边城月”写的是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心飞故国楼”写梦醒之后的状况。E.诗人虽心绪不高,而此诗格调自高,且带边塞诗之雄健。)15.本诗尾联颇受称道,请赏析其妙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诗尾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流水的意象,以水喻情,也是“流水”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之一。(2分)“悠悠”本就是忧郁的意思,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联系“思归若汾水”来看,“悠悠”也有绵延不断的意思。这两句是说,我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2分)在这首诗里,诗人为了强调自己的“思归”之情的深远,通过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为喻,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日夜思归的情怀。(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张载《剑阁铭》中有“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之说。李白化用其意而翻新,唱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李白《蜀道难》)(2)放任我们的一苇轻舟自在而行,越过茫茫无边的万顷烟波。作者夜游时,用下面句子来表达上述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3)琵琶女终于出场了,却是“__________________”。将此句和前面“琵琶声停欲语迟”相结合,就会明白不是琵琶女在自抬身价,实是有难言之隐,不便也不愿倾诉于人。(白居易《琵琶行》)16.(1)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2)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3)犹抱琵琶半遮面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这次在师大召开的学术研讨会,大师云集,不光专业人士表示收获盆满钵满,就连我们这些门外汉也获益匪浅。

②根据监控,在某餐厅用餐时,有小偷明目张胆地偷走某正在用餐女孩的手机,希望周边商家对此人提起注意。

③与会嘉宾就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形势和政策、航运创新与风险管理等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的意见。

④第三季《奔跑吧,兄弟》中,李晨一身披风,两手豪举超大哑铃,略显傲气的眼神侧目而视,一派武林盟主的气势。

⑤如果总想左右逢源、四平八稳、皆大欢喜,把具体的改革方案磨成一个个圆蛋蛋,带来的只能是变味、走样的改革。

⑥大学生暑假扶贫一线真给力,他们坚持“在岗一分钟,大干六十秒”,为助力精准脱贫,个个忙得不可开交。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17.B[①盆满钵满:形容赚的钱很多。句子语境是学术研讨会,用错对象。②明目张胆: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③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成语中包含“意见”这个义素,不应该再加“意见”。④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⑤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可褒可贬)⑥不可开交:形容没法解开或无法摆脱。]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经过认真考察,我校优秀的两位有30多年教龄的语文老师被推荐为区人大代表候选,并在区里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市人大代表。B.关于易中天的《品三国》,粗略地看,似乎与其他同类书籍没有区别,但细细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余韵无穷。

C.中日甲午战争,对大多数中国人是非常熟悉的,它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直接引起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高涨。

D.此次阅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是野战化、实战化的沙场点兵,是人民军队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后的全新亮相。

18.D(A.定语语序不当,正确语序为“我校两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语文老师”。B.主语缺失,滥用介词引起的主语缺失,删去“关于”。C.主客颠倒,应该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中日甲午战争是非常熟悉的”。)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敬请广大读者赐稿,来稿请寄:长沙市玉兰花路88号《读书》编辑部郭亮敬启。B.您的文章我已经拜读了,另外这文章里有几处错误,我已经给您斧正了。C.在信的最后,该公司的人事主管恭敬地写到:“经理一职,尚祈俯就。” D.苏先生说:“今日有缘相聚,实在不易。您是马齿徒增,我是碌碌半生,怎不让人感慨!” 19.C(A.敬启:敬辞,用在编辑自身不妥当。B.斧正:请对方修改文章,敬辞。C.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种职务,敬辞。D.马齿徒增:称自己白白增长年岁。)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小说”这个概念在人们的意识中一向总是与“故事”联系在一起的。但是随着整个文学的发展,现代小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小说家认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其实,对小说家而言,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故事。

20.①渐渐和故事产生了分离(2分)②故事模式已经开始制约小说发展(2分)③重要的不是是否采取故事模式(2分)(其他符合大意,且不超过15个字的均可得分)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城市绿化是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中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城市绿化好,它的生态系统就一定很好,居民各方面的生活环境也就一定很好。好的生活环境一定能提升一个城市的品质,也就意味着这个城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①不是城市绿化好就能说明城市的生态系统好。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②不是城市绿化好就能说明居民各方面的生活环境好。(2分)③不是好的生活环境就能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分)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②据《湖南日报》2017年8月15日报道:湖南发力精准扶贫,2017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达75.97亿。怀化洪江市,2016年整合涉农财政资金,扶持冰糖橙、黄桃、中药材等支柱产业,带动1万多个贫困户脱贫。

③本可当教授的海归博士柴生芳选择到甘肃临洮县当县长。3年中,他走遍了281个行政村,写下29本工作日记;临洮县贫困人口,从他来时的11万人,减少到5万人。2014年8月15日,在连续工作超过17个小时后,45岁的他和衣睡在办公室里,再也没有醒来。身上的被子只盖了一角,一旁的萝卜只咬了一口。

④贵州省织金县核桃寨地处群山深处,行路艰难,整体贫困。2011年核桃寨青年杨学文拿出在外打工挣来准备回家建房的13万元用于修路,两个月资金用完后,又带领当地22位青年外出打工挣钱。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奋斗,两公里的连寨路终于竣工。通路两年多来,当地的养殖和特色种植产业已成规模。

要求不脱离材料的含意和范围,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四篇:甘肃省庆阳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7-2018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l卷(阅读题 共67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家是游子的心灵港湾,是浓得化不开的情结。然而古往今来,少小离家建功立业,几乎成为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人生选择与内心情感逆向行驶,并非是因为不眷顾家园亲情,而在于炽烈情怀早已从乡土走向家国。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在传承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正家风、齐家规中砥砺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在履行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自我圆满,不应忘了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从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到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慷慨赴义,再到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为民情深,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见证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和无私情怀。以伟岸人格承接伟大担当,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使命自觉。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意义。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有了它的丰润,我们必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

(选自2016年01月20日《人民日报》)1.根据文中“家国情怀”的阐释,下列经典名句不能体现“家国情怀”的一项是()A.顾炎武《日知录》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D.刘邦《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人们的意识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情怀就是生命自觉或家教传承。

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俘后,妻子没水而死。

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经艰险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三、诗歌阅读(11分)

镜子

艾青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为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 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已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有的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8.这首诗歌中的“镜子”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请结合原诗简要赏析。(6分)9.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5分)

四、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3)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4)樊哙曰:“如今,我为鱼肉,何辞为? ”(5)《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临行前高唱“,!”(6)《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语句是:。(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3题。

想 飞 徐志摩

我们吃了中饭出来到海边去,云雀们也吃过了饭,离开了它们卑微的地巢飞往高处做工去。瞧着,这儿一只,那边又起了两!一起就冲着天顶飞,小翅膀动活的多快活,圆圆的,不踌躇的飞,——它们就认识青天。一起就开口唱,小嗓子动活的多快活,一颗颗小精圆珠子直往外唾,亮亮的唾,脆脆的唾——它们赞美的是青天。瞧着,这飞得多高,有豆子大,有芝麻大,黑刺刺的一屑,直顶着无底的天顶细细的摇,——这全看不完了,影子都没了!

切齿拊心(fu)樊於期(wū)..D.杞子(qi)皆为戮没(lù)被八创(chuāng)...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红楼》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经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八十回。

②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址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③在对待利比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

④王校长的一席话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与会的人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⑤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写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一时间网络平台的文坛泥沙俱下,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⑥读古代典籍,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否定古代的一些人士,其实我们没有资格对古人嗤之以...鼻,因为我们现在自以为是的观念意识又有多少不属于发昏之列呢?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法国尼斯的恐袭事件备受关注,事件发生几小时后,各个网络媒体关于这一事件报到的新闻的点击量都超过了6万次以上。

B.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发布的百城房价指数显示,2016年6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564元/平方米,环比在经历连续8个月下跌后,本月微涨0.21 %。C.由于最近一段时间球队成绩不佳,俱乐部经过与亚森友好协商达成一致,从2016年7月15日起,亚森不再担任石家庄永昌主教练一职。

D.近日,工信部发出通知,移动终端经营商要本着“谁拥有谁管理”的原则,对微视频、微记录、微电影等视听节目推进先验后播的管控制度。1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左丘明所撰,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著作,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是对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B.编年体史书是按年代顺序记录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史书,特点是时间概念清楚。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被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劳苦功高”“图穷匕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五个成语,均出自《鸿门宴》。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按照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 ②群臣怪之 ③此其志不在小 ④越国以鄙远 ....⑤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⑥素善留侯张良 ⑦ 吾得兄事之 ⑧项伯杀人,臣活之 ....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A.①⑦/②③/④⑤⑧/⑥⑨⑩ B.①⑦⑩/②⑤/③④/⑥/⑧⑨ C.①③⑩/②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⑨⑩/⑦⑧

七、语言运用(每空 2 分,共8分)

19.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根据上下文,横齐补线上空缺的句子。要求想象合理,语言流畅、连贯。

613.①在作者看来,人原来都是会飞的,但因各种缘故,多数人“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而不能飞是件可怕的事;飞上天空,就能将世界“看一个明白”,彻悟做人的意义和价值。②可以从做人要志存高远,不懈追求等角度谈积极意义。(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14.C 15.B【呕心沥血:用尽心思;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顺风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抛砖引玉:敬谦错位,这是谦词,不能用于别人;泥沙俱下:指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和事物混杂在一起;嗤之以鼻:指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

16.C【A.成分赘余,去掉“以上”;B.结构混乱,去掉“据”或“显示”; D.搭配不当,“推进先验后播的管控制度”中的“推进”改为“推行”】 17.D 18.B 19.(1)还有绿洲在不远的前方等待(2)只要希望还在

20.(1)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2)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 【参考译文】

花云,是怀远人。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勇猛无比。至正十三年,他提着剑到临濠拜谒太祖。太祖认为他是奇才,让他带兵攻占城邑,所到之处便被攻克。太祖打算攻取滁州,带领几个骑兵前去,花云跟从。突然遇到数千个贼兵,花云掩护太祖,拔剑跃马冲入敌阵。贼兵大惊说:“这个黑将军勇猛非凡,不可正对他的锋芒。”大军到达,于是攻克了滁州。太祖带部队渡长江,花云一马当先。攻克太平以后,因为花云的忠勇,太祖让他做了身边的警卫。被提升为总管。领兵征战于镇江、丹阳、丹徒和金坛,都被攻下。经过马驮沙时,遇到数百名凶悍的强盗拦路挑战,花云边打边行军三天三夜,将强盗全部擒杀。太祖在太平设立行枢密院,提拔花云做院判。花云奉命赶赴宁国,部队陷在山泽中达八天之久,众多强盗结伙阻拦。花云手持长矛,呐喊出入敌阵,杀敌千百人,而自己身不中一箭。花云回军驻扎在太平。陈友谅带着水军来攻城。花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朱文逊战死。贼寇进攻三天没有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城被攻陷,贼兵捆绑了花云。花云身体一振,大吼一声,绳索全部绷断,他跳起来夺了看守的刀,砍死了五六个人,骂道:“贼兵本来就不是我主上的敌手,为何不快点投降!”敌人大怒,打碎了他的脑袋,把他绑

第五篇: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定稿)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5个,50分)

1.2014年在索契举行的第22届冬季奥运会增强了俄罗斯的民族自豪感,提升了其国际地位。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本届冬奥会,彰显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牢固。这说明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 B.民族凝聚力越来越成为文化发展的源泉 C.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D.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洋插队、新能源、电子污染、北漂、贪腐”等词语3000个,真实记录了当代的社会生活。这表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②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A.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4年10月24日,文化部在京召开文化系统专题座谈会,进一步学习领会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并结合工作实际共议贯彻落实思路和举措。这是基于

①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 ②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③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④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当前最流行的成语产生于中国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互联网。“喜大普奔”是最受亲睐的一个,表达极度激动和热情。它把“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词语揉合在一起。这个新成语也逐渐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体现了 A.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 B.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D.互联网成为了当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5.每年的母亲节在5月份,在2014年的母亲节中,日本人送给母亲的是红石竹,泰国人送茉莉花,大多数国家通常是送康乃馨,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而中国人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浓浓的亲情:在母亲节这一天,人们会送给母亲鲜花、蛋糕、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礼物。这说明 ①世界各民族文化渐趋融合 ②世界各民族文化没有差别 ③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④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 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这说明 A.终生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人对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8.《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A.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B.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 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见贤则思齐,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9.近来,一篇名为《老外吐槽娶中国老婆的下场》的博文非常红,该文以美国丈夫的经历描述了娶中国太太的痛苦下场。其中包括“逼着孩子学习,不把自己的孩子当人”,“鸡爪子、猪耳朵等啥都敢吃”。一位中国人写了博文《谁说娶中国老婆很痛苦》对此逐条批驳。他认为,为孩子前途着想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虽然下手“狠”但恰恰体现了奉献精神,啥都敢吃意味着会烧菜不挑食。产生这种差异的文化原因是

A.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10.有人说“可以写在纸上的规则叫制度,不言而喻的规则叫文化”,“必须打领带上班是制度,不穿背心上班是文化。”更有认为“笑得甜的女人,一般运气都不会太坏”,这主要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A.潜移默化的 B.深远持久的 C.积极主动的 D.相对稳定的

11.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2.“人倒了咱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充满正能量的央视春晚小品,引发了国人的共鸣。《扶不扶》小品之所以能引发国人共鸣,是因为

①优秀文化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②优秀的文化作品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召开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不同于古建筑、古遗址的申遗,是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对这类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尚属首次。我国积极申请并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大运河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 ③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必须先继承后发展 ④大运河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4.林则徐在查禁鸦片期间,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中上联是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如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说明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则表明 ①要学习不同民族的文化成果

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借鉴

③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的基础上,融汇出具有新质的文化

④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和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春运,不是迁徙,而是情感的回归;春运的列车无论驶往哪个方向,都是开往回家的路上。在步入现代生活方式的今天,春节民俗依然活跃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每年的这个时刻,无论身处何方,都会燃起人们对“家”的渴望。这表明 A.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一成不变 C.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16.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创造了一个兴趣接近的跨国界受众群体,中国传统文化在那些同样尊崇传统的国家具有独特的传播魅力。由此可见 ①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②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③不同国家人们的文化价值认同趋于同一 ④传统文化主导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作为在中国举办的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头戏之一,“2014中法文化之春”文化节于4月11日至7月10日在中国的40余座城市举行,文化节邀请近1000名艺术家为观众献上一场场文化盛宴。这彰显了()A.我国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外来文化 B.我国积极学习外国一切文化成果 C.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D.世界文化一体化趋势加强

18.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正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收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从《文化生活》角度,这句话告诉我们 A.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B.要继承传统的文学艺术

C.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D.传统文化应该全部抛弃,重新创造新文化

19.鼓为我国传统打击乐器,古时被广泛运用于战场及各类节日庆典,以鼓舞士气、烘托气氛。以鼓作为设计元素,既体现出浓郁的中国特色,又给人以参赛运动员勇往直前、武搏盛会鼓乐喧天热闹非凡之感。从文化创新角度,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并运用到现实的实践中 B.要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C.要加强民族文化的融合

D.完全用传统文化指导当前社会发展

20.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传播的时代。这说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现代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享 D.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2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是一位生物学家,他曾经解剖过几百种动物,从外部结构、生活习性、生殖方式,到毛发、血液、皮肤、筋、肉都进行详尽的研究。通过研究,他发现他的老师柏拉图的“理念论”是错误的。有人批评他背叛师门,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可见 A.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B.文化创新必须推翻前人的观点

C.真理比老师更重要 D.亚里士多德从柏拉图的学说中得到了启发

22.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兼容中西、个性突出,具有创新意识和时代特色。下图是吴冠中的作品《家》,岸上白墙黑瓦的民居,用黑色错落地点出,强调了一派和谐而静谧的江南景象。整幅画将东方审美的内涵、韵致与西方的技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中国画的特有意境。这说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B.画家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C.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博采众长 D.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23.徽商纵横明、清两代300多年,其从商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商业资本之大、延续时间之长,一度居十大商帮之首。徽商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塑造了极具特色的贾儒结合、义利相兼的理念,这说明

①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③服务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④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4.在文化创作上必须坚持“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的道路,与之相对应的有效做法是 ①深入基层,立足社会实践 ②加强交流,推动文化传播 ③高举旗帜,引领先进方向 ④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

A.④-③-① B.①-③-④ C.①-④-② D.②-④-③

25.2014年10月18日-20日,2014第四届中国(临沂)茶博会圆满成功。在茶博会上,各大参展商向人们展示了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4道题,共50分)。

26.《宋史•地理志》把浙江人的文化气质概括为:“人性柔慧,尚浮屠之教,厚于洋味,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这种洋溢着浓郁商业气息,讲求实效,富于自强拼搏、开拓创新精神的浙江区域文化传统,始终流淌在浙江人的血液之中,构成了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赋予了浙江人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实效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浙商的文化基因是保持浙江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浙商的文化基因是保持浙江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14分)

27.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保留村庄原始风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化意义。(12分)

28.材料一:孔家店在五四运动时期曾被砸烂,孔老二在“文革”期间曾被批倒批臭过。但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却一直生生不息,像是变成了我们的血液,在我们的全身奔涌流淌„„

材料二:韩国人十分重视长幼尊卑,家长在家里仍然是绝对的权威。一些韩国人每年二月和八月初一,都要按照从中国传过去的传统方式到文庙祭祀孔子。人们头戴儒冠,身穿黑色古代祭服,毕恭毕敬地向孔孟行礼。中国封建时代的县学和书院,现在都已荡然无存,而韩国还完整地保存着281所乡校和84所书院。他们在这里设立“忠孝教育馆”,开展有关儒学的学术活动。至今,韩国的社会共同道德仍然是中国宋代时期提出的“八德”:“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中国的《朱子家礼》在元代时传入朝鲜,现在仍然是韩国人家庭伦理的规范基础。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12分)

29.在《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韩国版权综艺节目火爆中国之后,韩国综艺节目缘何火爆?中国综艺节目在购买版权的同时,又如何学会“拿来”?成为不少国内电视人思考的问题。有人认为,每一个电视节目人都希望自己的节目可以走向全球,但要与国际市场接轨并被认可,首先就要学习国外的节目,这样才能“走出去”。但在海外获得成功的节目模式,在国内并不一定就可以如法炮制,还需要我们充分立足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摒弃传统文化而盲目的发展。你赞成中国的电视节目引进海外模式吗?请说明理由。(12分)6

高二月考一政治答案2015.9 1.D试题分析: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本届冬奥会,彰显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牢固。这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D正确且适合题意;A正确但不适合题意,应排除;文化发展的源泉是社会实践,B说法错误;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C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C试题分析: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答案为C 3.C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的作用,③观点错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不是文化产业,是经济实力。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故 7

①④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C。

点评:本题是四选三的组合选择题,考生可以运用排错法或者排无关选项法作出,本题就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③观点错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工业不是文化产业,难度适中。4.B试题分析: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腐朽落后之分,先进健康的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腐朽落后的文化起阻碍作用,A错误;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不是被动的,而是通过主动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而自觉接受熏陶的过程,C错误;互联网是文化创新的重要物质条件,不是重要途径,D错误;网络语言的文化创新是在网络使用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答案为B 5.D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的差异性,题干说大多数国家通常是送康乃馨,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说明文化具有共性,但不同国家对母亲节的过节方式又不一样,说明文化有个性,也说明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故③④观点正确切符合题意,①观点正确但是与题意不符,没有体现融合,②观点错误,世界各民族文化是有差别的,故答案应选D 6.D试题分析:题中材料“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天人合一,顺时而食’的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的时令点心广受消费者欢迎”,既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也说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由此可见,③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故①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②项表述不科学且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7.B试题分析: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等突出对文化的感受,应积极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故本题选B项。AC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8.D试题分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A和B强调了事物本身性质的坚定性,不符合题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强调了哲学生活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C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

9.C试题分析:中外人士对同样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外国人认为“逼着孩子学习,不把自己的孩子当人”。中国人认为为孩子前途着想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虽然下手“狠”但恰恰体现了奉献精神。这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文化素养也不同的观点错误;D项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本题正确答案为C。

10.A试题分析:题干中的现象意味着文化于无形中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了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11.C试题分析:题中在微信公众号上,几万人一起读诗,微信公众号属于大众传媒,因此体现了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④符合题意;“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体现了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深远持久的特点,因此①不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答案C正确。

12.C试题分析:《扶不扶》小品之所以能引发国人共鸣,是因为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①④正确且适合题意;②说法错误,错在“决定”; 文化有优秀和落后之分,应是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③说法不准确;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13.A试题分析:我国积极申请并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因为大运河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大运河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④正确且适合题意;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是中华民族节日,①说

法错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先后之分,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

14.B试题分析:①学习的是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④矛盾说法不对

15.D试题分析:春节是中国的传统民族节日,对春节的重视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D正确;A与题意不符;B“一成不变”错误;C指的是文化遗产。

16.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加强文化交流等知识。③本身说法错误,④中“主导”的说法错误。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17.C试题分析:题中材料“‘2014中法文化之春’文化节于4月11日至7月10日在中国的40余座城市举行,文化节邀请近1000名艺术家为观众献上一场场文化盛宴”,表明了文化在交流中不断传播,故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项中“尊重外来文化”、B项中“学习外国一切文化成果”、D项中“世界文化一体化”的表述均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

18.C试题分析:“正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收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从《文化生活》角度,这句话告诉我们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正确且适合题意;本题说的是古今文化的关系未涉及中外文化的关系,排除A;B与材料主旨不符,应排除;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部抛弃,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19.A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在武搏会上人们将传统的用于鼓舞士气、烘托气氛的“鼓”,融入了勇往直前、热闹非凡的现代之意,故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而不是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故B不选;材料没有涉及民族文化的融合,故C不选;D说法明显错误。

20.C试题分析:本题材料“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的时代”,体现了大众传媒推动了现代文化的传播与共享,故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故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崇高与庸俗之分,故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21.A试题分析:B中“推翻”不对,C、D材料没有体现。

22.C试题分析:他的作品兼容中西、个性突出,具有创新意识和时代特色。整幅画将东方审美的内涵、韵致与西方的技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中国画的特有意境。这说明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博采众长。C正确且适合题意;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A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B说法错误;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D说法不准确且与题意不适合;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

23.D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塑造了极具特色的贾儒结合、义利相兼的理念,这说明①④,② ③没有体现。

24.C试题分析: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下去,是指文化创作要深入基层、立足社会实践;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进去,是指文化创作要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出去,是指要加强文化的交流、推动文化传播。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④―②,该题选C。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

25.C试题分析:材料旨在表明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形成于人们长期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这表明实践和人民群众对文化创新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与材料中心不符。

26.[答案] ①浙商的文化基因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浙江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4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并给予经济以重大的影响。浙商文化作为一种优秀文化,能够推动浙江经济的持续发展。(4分)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浙商的文化基因赋予了浙江人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实效观念和行为方式,促进了浙江经济的持续发展。(3分)④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浙商的文化基因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充分体现了宝贵的浙商品格和浙江精神,是浙江经济保持活力的重要动力。(3分)27.[答案]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保护古村落有利于人们感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3分)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只有通过一定物质载体才能存在,乡村是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3分)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3分)④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传统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3分)28.[答案]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2分)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分)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使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分)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4分)③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反对复古的守旧思想和彻底割断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2分)29.[答案] 示例一:赞成。(1分)①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学习和吸收海外节目的成功经验,能促进我国综艺节目的创新。(4分)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引进海外成功的节目模式有利于促进我国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4分)③只要在引进的过程中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就不仅不会丧失自己的个性特色,而且能促进我国原创电视节目的发展。(4分)示例二:不赞成。(1分)①文化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盲目跟风引进海外节目模式,可能会忽略对我国自身电视节目优点的继承和发扬,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4分)②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电视节目的创新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引进的海外节目模式可能不符合我国观众的审美情趣。(4分)③盲目跟风引进海外节目模式,有“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会导致中国电视原创节目缺乏,不利于我国电视行业的长远发展。

下载【历史】甘肃省兰州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甘肃省兰州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