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生观5、理想与现实
哲学常识一轮复习课教学案
理想与现实
编写 顾立志
【教学目标】
1、树立崇高理想
2、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预习导读】
1、理想是人生的_____,按理想的性质划分为,、的理想;、的理想。按理想的内容划分,、、、理想。我们说的有理想,主要是指有科学的、崇高的社会理想。还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
2、树立崇高的理想
(1)崇高的理想的出发点是为了。
(2)不同性质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不同的作用。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 _________。②崇高的理想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_______。③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__________。
3、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1)理想和现实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理想属于社会意识,现实属于社会存在。理想高于现实,比现实更美好。
联系:①理想_______现实。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关系的产物,都要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对职业理想的追求要符合客观实际。
②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____现实,又可以_____为现实。
(2)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条件,而从主观方面来说,特别需要。
①艰苦奋斗的含义。
②理想的实现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艰苦奋斗是一切有志者应有的______。其次,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们的________决定的。
【重点难点分析】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理想与现实的本质区别:理想属于社会意识,现实属于社会存在,理想高于现实,比现实更美好。
(2)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第一,理想来源于现实,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关系的产物,都要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关
系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对职业理想的追求要符合客观实际。第二,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对
人们的社会存在有巨大影响。第三,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这个转化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最重要的是艰苦奋斗。
2.全面理解、把握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
(1)艰苦奋斗,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艰苦奋斗作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本色和中华民族 的优良传统,不仅是指埋头苦干、勤俭节约,更重要的是指不畏艰难困苦、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在生活上就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表现在事业上就是不怕困难、不避艰险、敬业守职、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等。(2)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首先,这是由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决定的。艰苦奋斗是一种生活作风。更是一种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无论是实现社会理想还是实现个人理想,无论是搞好我们的学习还是成就我们的事业,都离不开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因此,我们必须消除“艰苦奋斗过时”的误解。其次,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多,底子薄,科技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必须靠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
(3)如何去艰苦奋斗?第一,要保持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这是战胜人生旅途中重重困难和挫折不可缺少的主观条件。第二,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艰苦劳动的结果,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要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第三。要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典型例题】
(2003年全国文综卷)2003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西柏坡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牢记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
有人认为,时代变了,“艰苦奋斗”已经不是当代所应提倡的精神。应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点拨】本题考查“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这一知识点,属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该题在回答时首先要表明自己对这一观点的看法,这一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艰苦奋斗应该继续坚持,然后再阐述继续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的原因,回忆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即可。
【答案】(1)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当前,虽然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但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应继续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3)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是事业成功的保证。【热点点击】
●背景材料
中国第一位“太空使者”杨利伟儿时的梦想是飞行。他参军成为飞行员后,严格要求自己,爱钻研,肯奉献,协同意识强,被选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后,经过五年多的艰苦训练,掌握了飞行动力学、地球物理学、天文学、宇宙航行学和航天医学等方面的知识,训练的强度比他当飞行员时大得多。他在回答香港中学生提问时说:“千年飞天梦圆,说明我们的中华民族是完全有志气、有智慧、有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分析点拨
①杨利伟的事迹说明,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有着苇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它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成为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和成就事业的精神动力。
②实现崇高的理想,特别需要艰苦奋斗。一个人树立了崇高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在一起,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就能成就一番事业,在工作中展现人生价值。杨利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第一人就是最好证明。【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人说:“理想不能当饭吃”。这种观点
(B)
A.有正确性,因为理想属于社会意识
B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理想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作用
C.有合理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应辩证地看
D.没有认识到理想有崇高与庸俗、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2.“天下皆穷我独富,我富也穷;天下皆富我亦富,此富为真富。”江苏华西人的致富观蕴含的人生哲理是(A)
A.把实现个人理想和实现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人生才有意义
B.实现个人价值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只有发展市场经济才能坚持集体主义
D.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是相互联系又相互排斥的
3.下列关于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关系的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C)
A.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都是社会理想
B.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的基础和必经阶段
C.实现了共同理想,也就实现了最高理想
D.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根本方向
4.“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精神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这告诉我们
(D)
A.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有了崇高理想,就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C.任何理想都是鼓舞人们为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D.崇高理想是鼓舞人们前进的精神动力
5.2005年5月20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这表明
(C)
A.崇高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B.崇高理想是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物质力量
C.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D.崇高理想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归宿
6.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这一理想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这表明
(C)
A.理想与规律不可分
B.共产主义理想是崇高理想
c.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科学的社会理想
D.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统一的
7.有些人在青年时代,尤其是学生时代怀有远大理想。但当他们走上社会,看到种种丑恶、不合理现象时,便认为一切理想都是假的、空的。这些人
(D)
①没有把理想与现实区分开来
②没有超越现实
③没有认识到正是因为现实中有假、恶、丑的一面,才需要我们追求真、善、美
④讲求实际,有利于我们从实际出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①
D.①③
8.俄国寓言大师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这一比喻告诉我们
(A)
①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亲身实践
②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③理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
④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④
9.理想要变为现实,从主观方面讲,特别需要
(C)
A.立足现实
B.勤俭节约
C.艰苦奋斗
D.提高自身素质
10.一位哲学家说,生存是一种伟大的革命,每一个人都不是“法定幸运的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奋斗,而奋斗使生命更具有价值。一个幸福的人应该是经过奋斗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这就是说
(D)A.经过奋斗,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
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有百折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11.愚公移山、卧薪尝胆、凿壁借光的故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的格言警句,共同表明
(D)
A.身处困难条件下有利于办事情取得成功
B.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精神支柱
C.理想的实现需要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D.理想转化为现实特别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
2005年10月12日至l 7日,神舟六号这次多天航天飞行,不仅标志着中国首次开展了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更意味着中国人的太空探索之旅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人类探索太空的队伍中稳步走来了一支富于创造性的力量。据此回答12~13题。
12.嫦娥奔月、大闹天宫,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始终不渝的梦想。伴随着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跨入太空的脚步,新中国的科学家们不知攻克了多少个技术难关,经历过多少次故障分析和付出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将千年飞天梦铸造成眼前的现实。这说明
(B)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
c.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13.开展载人航天工程,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和人才培养等社会发展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面对现实存在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能够体现自身强大实力的本领,才有可能为和平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发挥相应的影响与作用。上述材料蕴涵的政治学道理是
(D)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③维护世界和平是发展经济的重要保障
④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捍卫本国利益和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14.2005年5月20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理
想,需要一个漫长的奋斗过程。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定理想信念,最重要的是用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埋头
苦干,自觉地把理想信念付诸实践。这表明
C
A.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B.理想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C.理想的实现离不开人们的艰苦奋斗 D.只要积极实践,理想都会转化为现实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人们总是不断地从当地的社会存在,提出一个又一个理想,总是在一个奋斗目标实现之后,又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不断地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的奋斗中前进的。”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ABC)A.理想既能反映社会存在,又能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人类对理想的追求经过了漫长道路
C.崇高的社会理想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D.人类社会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西邻五子》的寓言中说,“西邻”有五个儿子,一个聪明伶俐,~个驼背,一个质朴老实,一个双目失明,一个跛足。他们的生活出路何在?“西邻”让聪明伶俐的去经商,质朴老实的去务农,双目失明的去做按摩先生,驼背的搓麻绳,跛足的去纺织。结果各得其所,安居乐业。从这 则寓言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道理
(ABD)A.理想源于现实
B.对职业理想的追求要符合客观实际 C.社会理想是职业理想的指导
D.在选择职业理想时要服从社会的需要
3.如果没有精神、理想和信念的支持,一个人的生活,只能是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甚至会造成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这告诉我们
(AC)A.人类进行活动,除需要物质资源外,还需要精神资源
B.理想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C.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4.2004年11月30日,中纪委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向牛玉儒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强调,向牛玉儒同志学习,要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因为
(BCD)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B.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C.崇高理想能够成为人们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5.“离开工作,离开斗争,共产主义小册子和著作中关于共产主义的书本知识可以说一文不值。”这就告诉我们
(ABC)
A.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努力工作
B.共产主义只是一种需要实践的理论
C.只有理想而不去斗争和工作,理想就成为空想
D.共产主义知识必须在工作中加以运用,才能成为科学
6.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之所以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因为
(ABC)
A.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B.它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
C.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D.是我们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7.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段话说明
(AC)
A.理想实现的过程,是艰难曲折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B.只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任何理想都是可以实现的C.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巨大的代价
D.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今天的理想就是明天的现实 8.2005年6月13日是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陈云同志高度重视执政党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他特别强调共产党员要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人生观。他认为要树立这样的人生观,必须做到三件事:一是要把握这个客观真理;二是要为实现这个客观真理而奋斗;三是在奋斗中要有决心,要干到底。陈云同志之所以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是因为(ABC)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B.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C.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D.理想作为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
9.依据上题材料,陈云同志的三点要求表明
(BD)
A.最高理想、共同理想是一种客观存在B.理想的实现特别需要艰苦奋斗
C.任何理想都是可以转化为现实的D.精神状态对于理想的实现有着重大影响
三、简答题
1.理想问题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过理想。可很多人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目标.原因是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理想,而是把一闪而过的美好想法当成理想,或者只是不切实际地空想。不愿付出艰苦劳动。理想是一种愿望,但并非所有的愿望都是理想。你如何认识理想? 参考答案:
(1)理想要源于现实。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必须有现实的根据,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个人面临的条件。
(2)理想是一种精神支柱,能激发人们去追求、去奋斗,能指导现实的发展,对人们的行动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那些一闪而过的美好想法不是理想,那些不能激励人们为之奋斗的美好想法也不是理想,只有人们为之而奋斗的美好想法才是理想。
(3)理想必须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高于现实,但经过奋斗可以转化为现实,那些脱离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的美好愿望不是理想。
2.江泽民说,我们是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官,千万不要把升官发财作为人生的目标。从人生观角度,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①江泽民同志这段话指出,共产党人要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而不是庸俗的甚至非科学的理想。
②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③一个人应树立远大的、崇高的理想,并为远大理想的实现而艰苦奋斗。反对把庸俗的甚至非科学的理想作为人生的目标。
四、辨析题
1.(2004年南通一模)1942年,刘东生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决心从事黄土研究,一干就是60年。从20世纪50年代起,刘东生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说”,平息了1 70多年来的黄土成因之争,被誉为“黄土之父”;80岁上下,探索的足迹仍遍布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等“地球三极”„„2002年获国际最高环境科学成就奖;2003年获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
辨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有了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进步。
命题立意:本题要求学生能够对理想有一个全面的、辩证的认识和理解。理想是人生的精神 支柱,要求学生结合教材的知识进行辨别、分析;对理想有多大的作用、理想的性质都要学会辩证地分析。
解题思路:理想是人生的支柱是正确的,并作具体分析;理想的作用再大也只是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不同性质的理想有着不同方向的作用,起促进或阻碍作用,都要作辨别、分析。
参考答案:
(1)树立崇高的理想,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进步。因为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2)有理想的人,未必就能实现人生价值。因为要实现人生价值,不仅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而且还需要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
第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第二,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第三。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只有在实践中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积极地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3)有理想的人,未必就能推动社会进步。庸俗的、非科学的理想只能导致社会的倒退。同时,离开了艰苦奋斗,理想也不能转化成现实。
2.背景材料:2005年8月14日,新华社《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为题发表评论指出近年来,在党政领导干部中超标准配备小汽车的问题有所抬头。无论是贫困落后或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都要时刻牢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狠刹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把精力用在带领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
辨题:理想靠奋斗去实现,艰苦奋斗就是吃苦受累。参考答案:
①我们的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科学文化比较落后,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必须靠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个人理想的实现也必须通过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顽强的毅力,付出艰辛的劳动,脚踏实地,点滴积累,才能成功。故理想靠奋斗去实现”的说法是正确的。
②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它不仅有。艰苦”的含义.更有“奋斗”的要求,它强调精神上要振奋.行动上要努力,不屈不挠,顽强拼搏,永不言败。故“艰苦奋斗就是吃苦受累”的说法不准确。
五、论述题
1.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中指出,在全民族要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这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②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③现在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的必经阶段,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也是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的强大动力。④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及消极颓废人生观的影响,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袭。
2.材料一:江苏省吴江市为“国家级卫生城市”,吴江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在改造自我。他们提出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第一素质就是要有“远大理想”。
材料二: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之一的吴江青年王平,几年来带领伙伴们疏浚河流100多条,复垦造田近5。00亩。这位“精卫填海我挖河,愚公移山我造田”的青年农民,正是把做“挖泥大王”当作自己的理想。
运用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为什么说“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第一素质就是要有远大理想”?(2)王平的事迹对我们青年学生选择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有哪些重要启示? 参考答案:
(1)理想作为思想观念和价值目标,它可以构成人们自觉行动的动机,成为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一个人树立了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就有了坚定正确的奋斗方向,就能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命运结合起来,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有了崇高的理想,也就能激发起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气和毅力,就能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2)我们青年学生在选择理想时,必须把个人志向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统一起来,将自己的一切同祖国、同人民、同人类的命运永远结合在一起。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顽强的毅力、艰辛地劳动、脚踏实地地奋斗,才能最终取得成功。青年王平的事迹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篇:理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
一、主题活动目的和意义
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四有”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周恩来在中学时曾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毛泽东也曾在中学时用一首律诗表达自己的雄心抱负,秋瑾女士更是用剑胆琴心来表达报国雄心,虽然时世造英雄,市场经济讲究个人价值最大化,作为年轻人,爱国奉献、民族自尊、社会责任等美好理想是断然不能缺失的。我们在强调个人权欲的同时,不能总是忽略自己作为高尚人应承担的义务。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是我们的事业与生活的精神支柱,加强对少年儿童进行理想教育,家庭、学校、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有一定文化技能的人,更是需要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灵魂、有追求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这也是我们开展理想教育主题活动的目的及意义之所在。
二、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有关的活动,进行一次寻找理想、探究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从而认清理想对人生的作用和意义。青少年学生应树立起人身奋斗的目标——立志从现在开始,并落实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
三、活动准备
1、小品
小品1概要:
有两个小孩求教一位老人:“如何才能实现理想 ? ”结果,老人给他们一人一颗种子说:“谁能把它保存最好,便能通达理想”。几年后,老人去看他们;结
果,一个把种子放在锦盒里,样子仍和以前一样;另一位则把种子种在地里,每天浇水,现已长出遍地的果实。最后老人说:“?”
小品2概要:
有一名学生常立志,立短志。(冲动型,常受外界影响,结果一事无成。)
2、每人写下自己的理想,折叠后备用。
3、主题班会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总结前一阶段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对理想与现实问题作进一步地探讨。
4、随笔《“理想与现实”之我见》(活动后的延续)
主题班会教案:
理想与现实
师:今天,我先给大家讲一件真实的事情:在美国,一位小学教师退休后拿
出当年孩子们留下的“我的理想”作文,逐一找到那些已长大成人的孩子,“核对”他们理想的实现程度,结果发现有近半数人实现了当年的理想,还有两成人接近于实现理想。于是他得出结论:理想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说,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是我们的事业与生
活的精神支柱。那么,我们在座的各位是这样认为的吗?经过前一阶段的活动,我想大家对理想一定有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同时,对理想与我们今天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关系也有了自己的想法。让我们请出今天班会的主持人,一起来作进一步的探讨吧。
主持人:大家好,让我们先以一首短诗开始我们的主题班会吧。(配乐)理想是石,敲击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多媒体课件)
那么,看看我们的同学有些什么样的理想呢?
第一部分谈一谈
从同学们写的理想纸条中随机抽取,请大家谈谈对它们的看
法。(主持人根据大家的发言即兴评论。注意不能喧宾夺主。)
小品《常立志,立短志》
学生发言(略)
主持人(或请同学)简单小结
第二部分议一议(小组讨论交流、小结。)
马加爵临刑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时候想过当科学家,长大后就没有什么理想了,可能在初中就消失了。理想很重
要,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成为没什么理想的人了……”“没
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 “很多大学生的生活是失败的”;
“希望每个人都过得充实一点,有所追求”。你对他临刑前的这番话怎么看?
小组发言交流(略)
现在还没有理想怎么办?
(一时还不能明确说出自己长大了要干什么的人,不等于没有理想。先请听名人的理想,想想对自己有哪些启示。)
第三部分想一想
小品《一粒种子》
老人说:“理想只有用汗水浇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理想应当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又有一定的现实性,二者融汇在现实的发展台阶之中,才能铺就一个个不断提升和发展的阶石。脱离现实的理想是幻想,没有真实的力量;没有理想的现实是僵土,不可能有生机与活力。
朗诵:《最低的一级石阶》
我是山脚下最低的一级石阶。
所有的远眺和俯瞰,全都远离了我。
我也想欣赏苍茫的云海,想领略一收眼底的万千风光;但为了那么
多旅游鞋的攀登,我甘愿在这里默默地卧守一生。
虽然旅游者的纪念册里往往只有一挂飞瀑,万丈深渊,却没有
我,但我依然有我的自豪;那些到达顶峰的微笑,在他们山路般冗
长的记忆里,我是最初的一层铺垫。。主持人: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们追求的理想不管有多高远,总离不
开一步一步的攀登。也就是说:理想离不开平时持之以恒的努力。
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但有些人却无法实现,原因是这些人都不愿意去付出、努力,只想不劳而获,或怕困难就放弃了;但也有许多不怕辛苦默默耕耘的人,在日复一日的奋斗中实现着自己的愿望。所以,能不能实现你的理想,全看你如何做了……
第四部分做一做
现场采访(有目的地采访身边有理想的同学,让他们谈谈在生活中怎样以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理想的,理想对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又有哪些的影响。)
每人绘制一份从现在到自己设定的理想(目标)的行动图表。
(简洁、明了、可操作。)
主持人:现实在此岸,理想在彼岸,中间隔着一条湍急的河流,这个追求的过程便是人生的乐趣所在......。(归纳小结)
布置任务:每人完成随笔一篇《“理想与现实”之我见》。
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附:
背景资料:
当前在未成年人理想教育问题上有两个值得注意和克服的极端倾向:一是不讲理想,任其随波逐流,游戏人生;二是空谈理想,强制灌输,追求一律,脱离实际,事倍功半。这两极相通,都误解了理想,也无法有效地进行理想教育。
作为教师,我们平时经常对学生们说的是,“努力学习,考个高分数”;“成绩才是你的骄傲,分数才是你的资本”。我们的教育行为围绕着功利性,而那些与成绩无关的副科、美术音乐、生活乐趣、个人奉献、做人境界却没时间讲述,没心思讲述。刚开始还知道讲,久之,被作业弄得头大眼昏,也就没了心思。什么理想,都比不上考上重点校更让人觉得光彩!教育更多地关注眼前蝇头小利,忽视发展性和远期效果,更不关注学生未来、潜在的发展前景,这已经是不争的教育事实。
若有时间,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周围的学生,尽管学习是紧张的,但追星
族并未减少;尽管课堂纪律是严格的,但动漫一族还是“冒险”与老师捉迷藏;尽管他们都知道网吧害处多多,但并未阻止部分孩子的脚步。当我们感叹学生们道德问题时,有没有考虑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主导着学生们的生活?他们了解自己、有自己的追求吗?
我曾经对本年级的学生作过一次课堂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请问你的学习目的是什么?他们给我的答案可谓高度的一致——为将来有好工作、赚大钱。(几乎占了调查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当然,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但他们毕竟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过多现实的考虑埋没了应有的纯真,正确与错误、美好与丑陋都在功利面前失去了分明的界限。人生不能没有精神的追求,他们缺少的不正是这一点吗?所以,帮助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胜于再多的知识积累(当然知识是基础,非常重要)。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愿望与想象,现实生活中,人生的理想往往与某些在社会中受到广泛尊重的职业有密切的联系,正如学生们把好工作作为自己的学习目的一样,但我们不能把人生理想仅归结为某种职业。一些人生的理想可以通过对某种职业的向往表现出来;但向往某种职业不等于就是有理想。理想应作为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而对一个人的成长起激励作用。
人生的理想应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合理的人生理想是个人的最大兴趣点与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理想既有一定的共同性,体现着社会对个体的普遍性要求
与规范,又有相当的具体性和现实性,只有为个人所真正认同并能自觉为之所奋斗才能发挥作用。同时理想应当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又有一定的现实性,二者融汇在现实的发展台阶之中,才能铺就一个个不断提升和发展的阶石。脱离现实的理想是幻想,没有真实的力量;没有理想的现实是僵土,不可能有生机与活力。理想教育的任务,不仅在于提出与实施一个一个的具体理想,更在于激发人性中的开拓需要与创新能力,养成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去挑战现实中的自我与社会。在这种意义上,只有让理想的光辉照亮脚下的阶石,眼前的每一步才能成为趋向未来理想世界的坚实基础,理想也才能最终实现!
理想是自由的,可以是幻想,也可以是梦想,但当理想转化为我们的使命后,就成为一个确定的行动,它不可动摇,不能放弃。永远处于求变之中是追求理想的必然,一个心中存在理想的人必然也是不满足于现实,力求超越现实的人。
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都满怀理想,生活目标明确,那么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就会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学生们从心底认可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变被动的“听”为主动的“学与做”。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当然,这是很理想化的教育愿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为之而努力的。
第三篇:理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
现实的确会比理想骨感,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坚持我们的理想也未必会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很多人的理想是看上去不可实现的梦想,比如爱迪生发明灯泡、毛泽东解放中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哥白尼建立日心学说、孙中山推翻满清等等。结果,你都看到了,他们坚持了,并且成功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
那么面对这个骨感的世界我们要怎么坚持自我呢?这也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了。首先,人的本质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事物,与其现实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要实现理想的第一步应该是要解决复杂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人正是由于这种客观性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改造自我,成为真正的现实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人。成为一个乐观,快乐的人,眼中的现实就不会如此的骨感,则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就不会那么大。
其次,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所经历的事情瞬息万变,总会遇到许多大小各异的矛盾、挫折和冲突,给人带来烦恼与困扰。这时就必须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积极性,通过自我调节和控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才能掌握与各种致病因素作斗争的主动权。人生观是对人生的价值、目的、道路等观点的总和,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而且调节人的行为、活动方向和进行方式。
人生观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它以观点、信念、理想、需要、动机、兴趣等具体形式,表现在人的个性的意识倾向中,而这种作为心理的稳定倾向的人生观,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对人的心理功能起着调节、支配的作用。树立正确人生观,就能够为大众的利益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不会陷入“自我中心”而难以自拔;就能够为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积极努力作出成绩,奉献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大众共享幸福之乐。实际上,树立正确人生观,也是人们的一种信念。在大干世界中,许多事情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信念对人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对人的健康有着奇特的作用,信念在人们无能为力时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无论是来自思想意识或宗教信仰,还是来自丰富的经验,都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取得最好的结果。因此面对疾病或困扰,首先要树立信心,战胜疾病和困扰。如果无法战胜时,也决不要失望,承认并乐观地接受现实,这才是聪明之举。
再者,就是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实现人生价值。一个人是价值的主体,他把自己和社会作为自己的价值客体,他是价值的主体,有其价值的需要,他需要依靠他人和社会活动及社会成果来满足其自身需要,这是我们对社会所说的社会的索取,或社会对个人的满足和尊重,这种满足让人得到生存与发展。从个人角度说,这是他的自我价值,总而言之,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的劳动,和他人进行交换,变成你的生存和发展等资料。相实现经济全球化那样。实现自我价值,就像开出租车的,每拉一位乘客,就会实现一份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尊重和应有的工资。要搞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像一张巨大的资源网。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主,会阻碍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社会的评价就不同。价值观的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向就不同。价值观不同人们选择的人生道路就不同,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坚定的信念,尽管人们都认为你错了。
最后,要科学的对待人生环境。有梦想,又有追求。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应该有合理的心理定位.比如说大学生,这是一个高智商的群体,所以他们有一种优越感,在大学生找工作.择业时,形成了好的工作得不到,低不就的局面,有的干脆在家闲着,成了恳老族.在大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憧憬时,正确地自我评价与估计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大学生年轻是一个资本,其次大学生却缺乏经验,你们的专业等等,合理调整自己不符和实际的就业取向,例如:与他人攀比,面子主义等等.总之要使你的择业目标与你的心理定位相统一,不要成为过分的理想主义者,而要培养脚踏实地的从小事做起的能力。良好的交际能力。开集体与社会,如果你要想获得成功,你必须尽快融入你所在的单位团体或工作单位,做好自己的工作,伴好自己的角色.与他人协调地工作,完美的沟通,是一种基本的能力,一个人要想被集体所接受容纳,就必须有集体荣誉感,同时要尊重他人,接受集体的价值观念,决不能有个人英雄主义,更不能目中无人.与他人交往应遵行四大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人际交往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影响。这就是说交流的双方都具有主体性,都有合理的利益,这决定了在集体中你不但要利己,而且要利他。做到投桃报李,礼尚往来。遵行四大原则,形成无形的人格魅力。实践能力。行动高于一切,当今某些中国优秀人才,到了外资企业,忽然觉得自己的能力还不如一个技工,由此可见当当今的大学生应缺乏动手能力而失去许多机会与挑战.我们要学历,但不唯是学历,我们更要重视我们的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动,我们现在单纯强调学历与文凭的观念将会改变,学历与技能[动手能力]并重的观念将回被社会所接受.学历与技能并重的观念将会是一个潮流,我们必须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即很好的动手能力..拥有一颗平常的心。勇于面对是良师,是益友,因为挫折与失意在人生路上是少不了的.当一个大学生从学校走上社会,一定会有许多不适应,加上工作的压力与挫折,会产生一种不平衡的心态,如何找到心里的平衡点?就需要自己的调整与勇敢面对.对自己不满得人和无加以客观的对待,不要怨天尤人,因为发牢骚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勇敢面对,并从挫折中汲取教训,自己才能吃一趼,长一智.以后才会有长途的发展,才有进步..拥有一技之长。人们都说要样样通,更要几样更通,坚决反对样样通通,样样松.由此可见,一技之长是必须的.在人生路上如果一人用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那么他们肯定会有自卑心理,觉得技不如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因为经营自己的短处回是你的人生贬值,发挥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灵感,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做一个成功的人士.。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在社会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做到既敢于竞争有善于竞争。面对日益变化的竞争社会,大学生应增强竞争意识,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提高参与竞争能力。正确认识竞争,正确的竞争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力,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在科技与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竞争必不可少。正确的竞争一定是合法的道德的竞争。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从形式说,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具体来说,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主角与配角的关系等。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无规不成方圆,但规则又离不开道德的维护。当今社会科技与经济日益全球化,要立于不败只地,良好的道德修养遇法律意识是必不可少的。道德是上层建筑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他通过社会形式,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严格程序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第四篇:理想与现实
玉和月
有些书看到最后,你回顾的就已经不只是书的本身
——题记 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它已经不再是一本小说这么简单的事了。
刚开始接触穆斯林的葬礼,是在初中某节语文课上。那是正好是我初中第7个语文老师
第一节课。由于换了这么多老师,我对新语文老师的兴趣已经几乎和路边跳广场舞的大妈一样了,没多少注意力的,等待着老师走进来。
当时心里应该是还是有点期待的吧。
第一节课当然没什么出彩的,只不过觉得老师的眼神很是独特。(后来问起来才知道没习惯地形,大腿撞桌角了)和老师一起来的,是他的名著阅读,也是第一次让我知道除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叫名著的这书单上还可以有《家》,《春》,《秋》,《人生》和最重要的,《穆斯林的葬礼》。
“这段时间我想主要带领大家接受一点文学的洗礼。。。”随着这句话的开始,我最快乐的语文时光来了。老师会在一段时间内让我们看一本书,然后这一段时间都用来讨论这本书。这种方式不知道为何让我觉得很惬意。
“玉和月分别是故事中两个女主角,梁冰玉和和韩新月,一对母女。她们也确实是故事的的关键。在玉的这一条线中,梁冰玉两次被爱情所困„„”
“我认为不仅是如此,玉还是……”
从此以后的每节语文课上,我们就开始了这样的讨论。我们认真地分析《穆斯林的葬礼》这种讨论让我开始有了思考,开始真正对语文是什么感到了好奇。如何遣词,如何组句,对我来说都十分有意思。头一次,我感觉到语文在我的掌控中。
可惜,我的第七任老师很快也走了,只完成了他书单上的第一本。在最后,老师说:“这本书我最后有一个终极问题要向你们提问,玉和月究竟指的是什么。”可是和往常不一样,老师直接给出他的答案:玉是指事业,而月是指爱情。然后就离开了学校,没有讨论,只有自己的思考。
后来我一直在想老师为什么会给我们这个答案。对他来说为何事业算是玉,而爱情是月。难道说前者对老师来说是可以把玩却易碎,而后者是远在天边但是永存的么。我开始回想,老师是不是有一个想韩子奇一样的父亲,或者是有梁冰玉一样的母亲,或者他有像新月一样的恋人。。。
我最后发现这个终极问题没有答案。或许对韩子奇,是一个答案,或许对我的老师又是另一个答案。对我的同学们也全都是是不一样的答案。玉和月,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个对人生的终极思考。无论是在天边触不可及的永远,亦或是在手边任把玩的易逝,对我们来说都是我们所追求美好。我们的答案是什么,其实就在某种以上判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霍达在书的最后对编辑说,拿着这本书,就仿佛抱着一个婴儿。
此书奥妙如此,此话必然不假。
第五篇:理想与现实
~-6-10 字数:1615如果说堂吉诃德的存在于他本身是一出悲剧,那么堂吉诃德临终前的清醒则是对于我们所有人的悲哀。“你的运道决对不可能久长,转眼之间就会处处遇灾殃,你的喜悦不过是梦中幻想…”也许是天意,或者更像是注定了的,公爵家的女仆一时戏言唱出的词句,竟成了拉曼查的绅士堂吉诃德骑士生涯的真实写照。而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则以前所未有的清晰与残酷展现在世人面前。
主角拉曼查的绅士,“好人”阿隆索.吉哈诺,因阅读骑士小说而萌发成为游侠骑士,行侠仗义助弱扶贫扬名万世的念头,更名堂吉诃德,从此开始为人所耻笑而又艰辛的生活--第一次出行被人打得动弹不得,被驮在驴背上回到村里;第二次出行最终以被人装在木牢里带回村里告终;第三次出行在被同村学士装扮的骑士打败后郁郁寡欢地重回故里,直到最终一病不起。路然而,堂吉诃德所走的道路,之所以为世人所惊诧,不仅在于其艰辛,更主要在于其脱离现实。这其中,如果说“艰辛”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我要说它的“脱离现实”是有现实意义和讽刺意味的—在当时或是今天,当一个人为之奋斗的希望无法达成时,我们怎么说?--“深表遗憾”,而如果他依然走自己的路,我们又怎么说?--“他是个疯子!”现实不像软土可以随意塑造,而活在现实中的人却又不像钻石那样善于包持本色,更何况在今天让钻石发生变化也并非难事。堂吉诃德在见到上古骑士的圣像后曾说过这样的一番话—“……这些圣人和骑士在世的时候跟我是同行,也就是行侠仗义。我同他们的区别在于:他们是圣人,为神道而战;我是凡人,为人道而战。他们凭借自己的骁勇赢得了天国,因为天国是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进入的;而我,直至今日,我还不知道自己付出的辛劳换回了什么……。”是的,凭这样的梦想是不会换回太多荣耀或幸福的,然而,有着这样的梦想难道是一种罪过吗?试问一句,作为人就不应该有这样的理想吗?然而现实却又告诉我们什么?它说,“不”。所得就让我们来看看他究竟得到了什么吧—伤痕,这只是他所得的一小部分。其它部分难以言表,不是不能,而是不忍。不然,就听听这位好先生是怎么说的吧—“噢,先生!但愿上帝能饶恕您,因为,想让世界上最为幽默的疯子恢复神智无疑是对天下人的冒犯。先生,您难道不明白一个神智正常的堂吉诃德可能有的益处绝对抵不上他的疯癫言行带给人们的乐趣吗?……他的每一言每一行可是都足以化愁苦为欢颜啊……”这算什么?对他的感恩还是赞叹?但这就是世人给他的赏赐。再来看看他的侍从又是怎么说的吧—“说实在的,说实在的,我端详过您老人家好多回,从脚尖一直到头发梢,没发现您有什么招人爱的地方,反倒觉得您挺吓人的…您老人家无美可言…”…无需再看别的,以上就足以说明人们对他的感情而我们的骑士他的所得又是多么的丰厚。最终有哲人说,以为世事能够一尘不变纯粹是痴心妄想,恰恰相反,一切都像是在轮转,确切地说是周而复始。春去而夏来,夏初则酷暑至,继酷暑的是清秋,接清秋的有寒冬,冬过重又见阳春,岁月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循环不止。唯独人生有限,犹如流光般地倏忽,去而无返,直抵永无尽期的冥世。如果说堂吉诃德的存在于他本身是一出悲剧,那么堂吉诃德临终前的清醒则是对于我们所有人的悲哀。“去年的雀巢,今年没有鸟。我过去是疯子,如今头脑已经清醒;我曾经是拉曼查的堂吉诃德;如今,只是好人阿隆索.吉哈诺。但愿我的悔悟和真诚能够换回诸位从前对我的尊重。……”堂吉诃德的这番话出现在他生命的终点似是所谓的清醒却更像是他对现实的一种妥协,这其中包含了一切的辛酸与凄凉,讽刺与无奈。当堂吉诃德的最后时刻终于到来时,他遗嘱的公证人刚好在场,他说,从未在任何一部骑士小说中看到过任何一位游侠骑士能像堂吉诃德那样安祥而平静地死在自己的卧榻之上。然而事实上,他却是一对矛盾中极大的一个受难者,不平的冤魂。“这倒是很符合其赖以孕育的监狱环境,那里包藏着一切哀怨,汇集着一切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