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意蕴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意蕴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而这一思想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发轫并由恩格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理论体系。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1](p374-375)。其实,“我们连同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2](p519)同时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 [3](p374-375)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由 “两次提升”[4](p275)。到“两个和解”[5](p603),诠释了人类生态文明问题根本诱因的制度性和彻底解决生态文明问题的制度超越性。由此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基础--唯物辩证法的生态优先论,厘清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选择--唯物辩证法的生态实践论,阐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制度条件--唯物辩证法的生态制度论。毋庸讳言,我国在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内省。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我国当前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不断解决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邃的实践意蕴。
首先,跳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窠臼,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心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跳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抽象辩论的窠臼,厘清自然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在生态问题上,学界对于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可谓旷日持久。人类中心主义即“反自然的人道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即“非人道的自然主义”,实际上“两极相通”,都不足取。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一方面,在理论层面,两者都将“人”从自然界中抽出,主张“人”“物”有别,都是从“人”的视域出发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逻辑上都将自然界降低到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天然联系,因而也就缺失了协统人与自然关系的先定维度;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在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时,前者不顾人的主观能动性,后者则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实两者在面对自然时都不能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也就难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在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时容易漠视、否认甚至贬损人的主观能动性,都容易滑向“自然主义的历史观”。跳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窠臼,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心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恩格斯对自然主义的历史观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进行了有力地抨击:“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例如,德莱柏和其他一些自然科学家都或多或少有这种见解)是片面的,他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他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2](574)如果否定人在构建生态文明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认识与利用和改造与修复自然生态的能力,则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会走上了另一个极端,这也是不可取的。恩格斯在审视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时,就批评了那种只看到自然界作用于人,而没有正视人能够能动地反作用于自然界即两者双向协动的观点。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既有别于古代社会以人对自然的依附、适从、无为为主要内涵的生态文化观念,又不同于近代工业文明社会的以人对自然的占有、支配、豪夺为利益取向的生态文化观念,而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根本旨趣,并引领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社会。在生态问题上,学界对于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可谓旷日持久。人类中心主义立足人道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人的价值至高无上;反之,非人类中心主义基于自然主义,倡导人与自然界统合--自然界与人的价值并无二致。实际上,反自然的人道主义和非人道的自然主义是“两极相通”的,都不足取。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一方面,两者都将“人”从自然界中抽出,主张“人”“物”有别,都是从“人”的视域出发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逻辑上都将自然界降低到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天然联系,因而也就缺失了协统人与自然关系的先定维度;另一方面,在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时,前者不顾人的主观能动性,后者则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实两者在面对自然时都不能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也就难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在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时这一观念极易滋生被动、悲观的情绪,容易漠视、否认甚至贬损人的主观能动性,都容易滑向自然主义的历史观。诚然,尽管当下人们高度重视并采取诸多积极有效措施来破解生态环境问题,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及其惯性,这一问题恐怕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消弭。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只要人们能够摆正心态正确对待这一问题,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加之认识到位、制度跟进和技术得力,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程度就会越来越低,生态修复的水平也会越来越高,距离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也就会越来越近。在当下,生态文明是一个新的科学概念,它的提出并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不仅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的指南。建设生态文明应端正心态,树立信心,积极应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其次,社会政治制度安排对于构建生态文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充分发挥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治优势
从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必然”到“两个决不会”的理论认识,结合实践来看,社会主义制度将会与资本主义制度在较长时期内共存,应正确看待和处理与资本主义的“生态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率先进入工业化而首先遭遇并因其固有的社会基本矛盾又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即生态不文明。在实践中,我们应通过政治、经济等外交手段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博弈”,利用国际生态环境协议遏制强势资本主义国家“资源掠夺”的生态破坏与“污染转移”的环境危害,尤其是要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由先发国家在国际生态治理中承担相应的责任。
社会制度对于构建生态文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充分认识、把握和彰显社会主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治制度优势,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充满活力和张扬公平的政策制度体系供给。社会关系规定和制约着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恩格斯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痼疾,人与自然的“和解”首要的是人类本身的“和解”即变革社会制度并以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化、协同发展,必须首先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取向的社会制度,即确立社会制度的生态化取向,以此获得国家主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优势。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明显的政治优势,主要包括我国执政党的先进性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群众积极参与的政治动员优势、社会主义社会道德优势和国家生态形象优势等。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诉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不断锐意进取,结合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观念、路径和模式。极具权威的中国共产党具有政治动员体制和能力的优势,可以随时把握时机进行有效的政治动员,充分发掘和调动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以全新的姿态全身心投入这一宏伟事业中。事实证明,人民群众有着令人鼓舞的爱国主义传统,建构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国家政治行为并获得广泛认同与实际认可。同时,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形成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的适当关系,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充分展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1992年邓小平为了进一步廓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社会主义社会是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居于平等地位,享有同等权利。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人们能够自觉地对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生产模式、生活模式和消费模式进行彻底的变革,同时对涉及生态的伦理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进行自我反省和调整,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发展与生态之间的和谐状态,保证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共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所蕴涵的实际上是一种公平理念,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等。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社会公平,达到生态文明所需要的上述要求。以至于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一切要求社会进步的政治力量也在努力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努力为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不公道、不合理现象直至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而斗争。”[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胜信念。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全球化进行资本全球化运作,致使其高能耗工业向欠发达国家转移,最终让这些国家为他们的环境污染“埋单”。在生态危机呈现多元化、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隐蔽化的21世纪,他们通过生态危机来转嫁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导致的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对生态文明的破坏更为隐蔽。我们所倡导和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离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也即生态文明的最终归宿还有相当距离,但它仍然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要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赢,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再次,科学发展观与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也必将在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定不渝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不断丰富和创新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因此,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定不渝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定不渝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也必将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理论构想,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日益鲜明地凸显出来。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并且不断丰富和创新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将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中国化。科学发展观与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与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精神完全契合,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交换,要求实现人、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均强调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要求,每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因此,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定不渝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首先,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的生态自然观。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或者重人轻物的发展理念。其次,实现资源投入理念更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在投入、生产、消费的整个链条中,将传统依靠大量资源消耗的经济转变为主要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生产模式的根本特征是循环经济,通过关注生产和生活的源头,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生活模式和消费模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全社会倡导“新的消费观,提倡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物质的循环生产和循环消费。”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按照“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要求,将经济行为纳入“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轨道,努力提高生产与消费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再次,确立科学的投入观和排放观,努力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顺应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现状应运而生。能源需求增长较快,以煤为标志的能源结构特征明显,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发展低碳经济迫在眉睫。应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低碳经济的先进理念,加快构建和形成低碳经济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将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逐步纳入国家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法律体系;高度重视发展低碳技术的战略意义,确定低碳技术重点研究领域,积极鼓励低碳技术的发展;应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参与低碳化的国际合作。建立低碳经济体系,就是要使产业空间布局合理,着重发展低碳农业,低碳高新技术产业和低碳新型工业。应摒弃“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实现增长模式向发展模式的转变,努力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实现经济向低碳化、生态化转型,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以项目带动发展,但必须严把项目关,做到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上马,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和职工安全的项目坚决不上马,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与消费模式。
最后,充分发挥政策安排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充满活力和张扬公平的政策制度体系供给
人类对于生态问题的认识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生态问题既是一个科学问题,又是一个环境问题,更是一个发展问题,生态问题涉及政府、社会和科技,生态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政策设计尤为重要。体现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的制度支撑体系建设是生态保护与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一,逐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设立生态经济股权投资基金、生态文明建设基金和行业性创业投资基金;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加大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入,用于支持民生项目与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第二,确实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分,分类实施政绩评估考核体系。探索绿色GDP的指标核算,改变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强化对调整产业结构、节能降耗减排等工作成效的评估,综合考评质量效益、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指标。第三,不断建立与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设立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为辅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专项用于生态维护与修复。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完善区域合作,对直接获益者收取适当费用以充实生态补偿基金。健全有利于地区生态保护的税费制度,尽快完善按照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量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征收机制,适当提高资源占用税率和收费标准,促进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对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特色产业,应给予减免税收待遇,以此支持生态产业体系的建立健全。第四,进一步加强生态经济立法工作,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支撑体系。尽快出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法规和重点领域的综合性法规与专项法规,如《低碳经济条例》、《绿色政府采购条例》、《生态经济区建设条例》等,以法律保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意蕴深刻,极富实践价值,在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版第3卷第374-37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5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275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65版第1卷第603页。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8.On Engel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s and Their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s朗读 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Engels expounded the thoughts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enlightenment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ecological practice theory,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and ecological social theory, that of building a knowledge bas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actical path to political conditions and codes of conduct, demonstrated a profound ecological Engels theoretical aims to civilization ,Meanwhile, not only did Engels' thought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ot become a thing of the past history, but so far still has a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s and practical meanings.1
第二篇:梁希的群众林业建设思想及其当代意蕴
梁希的群众林业建设思想及其当代意蕴
摘要:梁希作为新中国首任林垦(业)部长,为新中国林业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梁希的林业建设思想的最大特色在于从群众出发、依靠并最终服务群众的群众林业建设思想,其内涵主要包括坚持走以群众利益为核心的群众林业路线,注重宣传动员、典型示范、调查研究,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新中国林业事业等。梁希的群众林业建设思想,对当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梁希;群众林业;建设思想
梁希是新中国的首任林垦(业)部长。1949年新中国成立,年近七旬的梁希不顾年老体弱,勇于挑起了领导全国林业建设的重担。从1949―1958年短短9年中,梁希领导新中国林业事业迅速拨乱反正,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构建了林业建设管理组织机构,完成了林业基础普查,确立了林业建设发展方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新中国林业建设指明了方向,使新中国林业建设走上了良性的发展道路,对中国林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作用。因而,梳理和总结梁希的林业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这一工作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梁希的林业建设思想的最大特色在于从群众出发、依靠并最终服务群众的群众林业建设思想。
一、梁希群众林业建设的思想渊源
梁希生于1883年,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封建教育,但梁希天资聪颖,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少年时期,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使得梁希对国家社会的发展有着天生的责任感。面对当时国家外受屈辱、内民不聊生的状况,年轻的梁希积极思考国家、民族的存亡和图强。22岁时,受当时社会上武备救国思想的影响,梁希没有承继家族教书的传统,毅然报考浙江武备学堂,并赴日本接受军事技术教育。然而,动荡的社会环境使得梁希并没有实现自己武备救国的理想。在军事报国无门的情况下,梁希又把目光投向了实业救国,并毅然再次东渡日本,学习日本先进的林业技术,后得知当时德国的林业技术先进,梁希更是自费赴德国学习林业技术,以期能通过技术救国。但由于当时的种种状况,技术救国也缺乏实现的土壤,梁希便潜心林业教育事业,为林业事业的发展作储备。
在专注林业教育事业的同时,梁希时刻不忘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积极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经常与一些关心时局的教授相聚议论时局。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梁希接触到了许多新鲜事物,听到了共产党的声音,开始汲取马列著作中的新营养。梁希学习马列主义后,思想境界大为开阔,他认识到民族复兴唯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才能取得,唯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所以他真诚地拥护马克思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梁希对于马克思主义不但领会其精神实质,而且创造性地将唯物主义、辩证法与林业事业相结合,解释森林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更在新中国的林业事业发展过程中,运用马列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方法,为林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途径。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是群众路线的实践基石。梁希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中,对群众路线有了明确而真切的感知。1951年梁希在讲到新中国的林业时,指出:根据长时期的实际工作,我们找出了一条发展新中国林业的光明大道,这就是群众路线。他提出:“只要善于把群众发动和组织起来,善于把国家的利益与群众的利益密切结合起来,就可以使我们今后的成绩与日俱增,就可以使我们的理想和计划有实现的希望。”2梁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观点,丰富了新中国林业建设的理论,开阔了林业建设的思路。
二、梁希群众林业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说到遗产,中央与各级人民政府已经接收了或正在接收国民党无法搬走的各种各样东西,其中关于林业可以接收的算是最贫乏了。”3这是梁希在1949年12月18日林业座谈会上的报告中所描述的新中国林业基础状况。近代以来,由于外敌的入侵和内乱不断,政权频繁更迭,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时代导致了对森林只有毁坏、没有建设。新中国面临的林业状况是,除了少数交通阻塞、人迹罕至的原生林外,就是近3亿公顷赤裸裸的荒山,全国只留下百分之五的残破林相。当时,仅华北五省合计山荒、沙荒、碱荒、堤荒就有286 200万亩,全国荒山荒地达43亿多亩。同时,建国时不仅林业基础薄弱,由于各方面资源匮乏,生产、生活对木材的需求量又很大,人们对于森林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够,因此,对林业的破坏一直在持续之中,更加剧了新中国林业建设的艰巨性。
面对几乎为零的林业基础,66岁高龄担任林垦部长的梁希,没有畏惧困难,而是像他对周总理承诺的那样――“为人民服务,万死不辞”。作为林业方面的专家,依据多年在林业战线上的亲历亲为,梁希对林业事业的发展和规律有着准确的认识。根据当时全国森林已被严重破坏且还在继续破坏的客观情况,以及国家当时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主观力量,梁希实事求是、科学地提出了建国初期林业建设的总方针:以普遍护林为主,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走群众路线进行造林工作。
正是依照客观、科学合理的总方针,新中国的林业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从1950―1956年,可以说是新中国林业事业的春天,千疮百孔的大地开始披上绿装。期间,全国造林面积逐步增加,从1950―1952年,全国总计造林135万多公顷,封山育林361万多公顷。其中,1951年的造林面积就超过了国民党政府22年造林面积总和的两倍以上。从1953―1956年共造林817万多公顷。此外,在护林方面,各级护林组织逐步完善,护林效果显著;在森林工业方面制定了生产改革措施,森林工业基础和结构逐步建立并取得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当时林业工作方针的正确以及方法的得当。
新中国林业事业的良好开端,与梁希对林业事业的熟悉和热爱是密不可分的,更与梁希密切依靠群众的实践路径是紧密相关的。在新中国林业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梁希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护林、造林等方式,不断地取得事业发展的新成就。在林业建设逐步走上正轨的情况下,梁希向新中国的林业人发出了令人振奋的号召:“走吧!让我们稳步前进,让我们对准目标,在我们面前有四大任务:护林,造林,森林经理,森林利用。一条光明大道:群众路线。一个美丽的远景: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新中国的林人,同时是新中国的艺人。”1梁希的这一号召,为新中国林业事业的发展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三、梁希群众林业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
(1)以群众利益为核心。“如果不提出经济要求,不直接而迅速地改善劳动群众的状况,劳动群众是永远也不会同意去考虑什么全国共同‘进步’的。”2通过对马列主义的学习,梁希认识到,只有在改善群众经济状况的前提下,群众才会积极投入到林业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林业是离不开群众的,从栽植、成长以至采伐,始终与群众的血汗相关联,如果不依靠群众而要搞好林业建设,那是不可想象的事。”3因此,在新中国的林业事业建设过程中,梁希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牢牢把握群众利益这一核心,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迅速而有效地拉开了新中国林业建设大幕。首先,在相关政策制定过程中,梁希强调:正确的政策是发动群众的坚实基础,而正确的政策一定是建筑在结合群众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基础上。只有想尽一切办法为群众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服务,群众才会相信我们,工作才容易推动。其次,在具体工作落实过程中,梁希强调:要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与当前的困难,在执行各项任务时要以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出发点,避免单纯的任务观点和生硬的命令主义。第三,在如何协调群众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个别利益关系中,梁希强调:要力戒片面的群众观点,反对那种把伐木生产和烧荒开垦当作满足群众利益而不加制止反而鼓励的做法,这种做法满足了少数人的眼前利益,却破坏了森林,损害了多数人的长远利益与整体利益。也要避免那种只强调水土保持,强调长远利益,不顾及群众目前的迫切需要的做法。梁希把公私利益和群众间的利益很好地协调起来,大大地鼓舞和调动了群众的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建国初期林业事业的发展。
(2)注重对群众的宣传动员。群众路线的核心是群众利益,在实践过程中如何贯彻好群众路线,让群众认识到所从事的活动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还要提高认识,要使群众对各项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宣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和一项重要工作。“梁希大半生都在为绿化中国而疾呼。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怀着满腔热情向人们述说造林绿化的重要性。”1梁希在践行群众林业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宣传工作。他在1950年华北春季造林总结会议上的报告中就专门提到宣传教育工作,他指出:有了正确的政策,还得要干部和群众很好地了解和掌握,必须广泛进行宣传教育,使政策成为群众的实际行动。1951年林垦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中指出:“林业工作的好坏,宣传教育工作是重要的关键。今后我们的任务益形繁重,工作面愈来愈广,为使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加深和提高,就必须把我们的政策方针和广大群众见面,使千百万人得到鼓舞与教育,从而积极地行动起来,加入我们建设的行列。”2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为了扩大林业宣传阵地,梁希提议创办了《中国林业》杂志,并亲自为杂志题写刊名和撰写发刊词;在杂志的发展过程中也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重视,他先后在《中国林业》上发表了30多篇文章和报告,对宣传林业,促进林业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林垦部的组织下,中国第一部森林影片《白山黑水话森林》于1954年与广大观众见面,它走遍大小城市和乡村,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森林,重视森林,爱护森林。1955年,梁希亲自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撰写广播稿《做好春季造林工作》,向全国人民宣传林业建设的意义以及具体的造林技术和注意事项。梁希着眼林业事业的未来,重视向青年宣传林业工作,他认为,号召广大青年参与林业建设工作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伟大力量。1956年他深情地向广大青年发出了“青年们起来绿化祖国”的号召,积极向高中应届毕业生介绍林业和林学,号召广大学子勇敢、果断、愉快地加入林业队伍,为新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3)率先垂范,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效应。在加强林业宣传工作的同时,梁希在实际工作中也总是亲力亲为。1958年春天,梁希在身体十分虚弱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参加首都植树活动。梁希不仅率先垂范,还注重培养和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积极总结宣传推广各地在发动群众造林护林工作中好的做法,通过英雄模范带动林业工作的开展。梁希指出:我们不仅要有计划地培养英模,还要不断地使其提高,必须把培养英模工作列为林业工作者的经常任务之一。1950年6月,梁希与林业劳动模范石玉殿同志的合影就充分说明了他对典型示范效应的重视。注重发挥英模的典型示范效应来带动群众积极性,充分体现出梁希对群众路线工作的深刻把握和娴熟运用。
(4)重视调查研究,注重全面协调。梁希在新中国林业建设事业中,从维护国家和人民总体利益出发,坚持实事求是、重视调查研究。“科学工作者必须有实地的调查和确切的根据,发言才有力量。”1为摸清林业基础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发展规划,梁希不顾年老体弱,坚持走在林业调查实践的第一线,几年的时间里,足迹遍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解决小陇山伐木问题的过程就充分体现了梁希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的精神。当时,在接到西北农林部两次公函,要求开发小陇山森林、铺设轻便铁道、架设铁索道的情况下,梁希依然没有轻易决策,他认为:对小陇山的情形如不了解,是不能决定方针的。随后,他亲自带队进行实地考察,最终根据实际情况,从全国林业建设的大局着眼,通盘考虑,尤其是协调东北林业建设对西北林业建设的支持,决定停止建设轻便铁路,贯彻护林政策,实行统一伐木、统一木材调配等工作方针,切实维护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梁希部长亲临小陇山林区视察,经历了一次艰苦的旅行,我始终是梁希骑队的马前卒。梁希纠正了我们准备筹建窄轨铁路工程措施的不当,端正了我们经营林业的指导方针,收益极大。”2
四、梁希群众林业建设思想的当代意蕴
生态文明是后工业社会人类文明演进的新形态,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新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作了深刻阐述,并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而且首次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体现了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优秀品格以及对子孙和世界负责任的宝贵精神。林业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这个意义上,梁希群众林业建设思想具有极为明显的当代意蕴。
(1)尊重、满足、协调群众的利益诉求。梁希的群众林业建设思想,其核心就是尊重、满足群众的利益诉求,并主动协调好群众的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更多群众的利益已不只是解决生计问题,而是向更高的小康水平迈进。这种情况下,要发动群众,做好工作,推进事业发展,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样要协调好群众的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理清群众的现实诉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只有群众的现实利益有了保障,才能更好地集中精力为长远利益而努力奋斗。
(2)打破信息不对称,满足群众知情权。虽然我们处在异常发达的媒介化时代,而且信息也成裂变式增长和扩散,但由于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群众对信息的掌握仍然具有不平衡性,甚至不同类型的群众之间仍然存在“信息鸿沟”。在特定条件下,如果“信息鸿沟”得不到填补,就可能引发社会冲突和摩擦。当前,许多社会冲突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群众对于一些工作并不了解其开展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因此就容易产生误解和曲解,为了维护自身的当前利益,人们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在现实工作中应当注重事前的宣传工作和信息公开工作。只有打破信息不对称,满足群众知情权,才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3)顺应时代变化,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党和政府在宣传动员群众方面具有优良的传统和宝贵的经验,进入新时期,由于社会条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之前的宣传动员方法不但难有作为,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梁希坚持实事求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巧妙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宣传动员的做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尤其是在今天,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迅猛发展,已是名副其实的信息社会,对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应顺应时代变化、技术变化的新形势,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向群众解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既解决好当前利益又不忽视长远利益。
总之,梁希的群众林业建设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渊源,是在林业领域深入践行群众路线所取得的精神成果,不但体现了新中国林业建设的规律,而且对当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作者单位:侯波,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红)
Liang Xis Masses Forestry Construction Thought and Its Contemporary
Connotation
Hou Bo
Abstract: Liang Xi, as the first minister of forestr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ade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 Chinas forestry construction.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view and summarize Liang Xis forestry construction thought.Its connotation includes adhering to the forestry route of the masses, regarding the public interests as the core, focusing on propaganda and mobiliza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ypical demonstration,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firmly relying on the masses to develop the forest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Liang Xis forestry construction thought of the masses has important inspiration value to Chinas pres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Key words: Liang Xi;forestry of masses;construction thought
1收稿日期:2013-12-27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7页。
2梁希:《两年来的中国林业建设》,《梁希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第274页。
3梁希:《目前的林业工作方针和任务》,《梁希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第194页。
1梁希:《新中国的林业》,《梁希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第269页。
2列宁:《列宁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25页。
3梁希:《在一九五零年华北春季造林总结会议上的报告》,《梁希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第223页。
1林业部:《中国林业的杰出开拓者――梁希》,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第76页。
2林垦部:《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关于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国林业》,1951年第5期。
1梁希:《西北林区考察报告》,《梁希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第247页。
2魏辛:《梁希部长小陇山林区视察记》,《梁希纪念集》,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第146页。
第三篇: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体会发言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体会发言
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党在建党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第一次形成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门学说,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及其自然辩证法。*是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发源地和实践地。同志在*工作期间形成了许多既领先那个时代,又与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的观点、理念和思想。
生态之树体现与生俱来的马克思主义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多次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生态资源是*最宝*的资源,生态优势是*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了生态省建设的战略构想。长汀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在指导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把植树造林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源头性工作来抓,形成了中国水土治理的“长汀经验”,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必须以系统思维、系统观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提升生态文明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人民之树彰显始终如一、念兹在兹的民生情怀,必须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态脱贫、生态扶贫是生态文明思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性举措和原创性贡献,也是生态文明思想对人类贫困事业的历史性贡献。这一将生态保护与扶贫脱贫创造性结合和转化的思路,得益于三十多年前到闽东上任后,用脚步丈量闽东的山容海纳所开启和探索的闽东因地制宜的脱贫之路。带领闽东人民以践行“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的精神摆脱贫困,提出“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要把林业发展放在闽东脱贫致富的战略地位当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之路、发展道路。
改革之树反映勇于改革、善于改革的强烈使命担当和巨大的政治作为,以问题为导向,立足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全国森林资源最丰富、林业生态环境最好的省份之一,但在过去由于广大林农收益水平低,导致生产积极性不高,保护意识淡薄,林木盗砍滥伐现象很普遍。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产权不清,要从根本上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第四篇:读《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有感
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基本思想》有感
——1103020312
——黄英杰
读了这篇文章我更加领悟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三、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和阶段
四、对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和重要特征的科学预测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多方面的和非常深刻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是一个完备而严谨的体系。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是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无产阶级的经济理论是它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学说是它的核心。它的三个组成部分各自内部的思想观点也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要特别注意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为工人阶级的解放而创作、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在斗争中创新科学理论等真髓。
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应的意义上,使用“科学社会主义”概念的。它的基本含义是“无产阶级必须采取政治行动。必须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达到废除阶级并和阶级一起废除国家的过渡”。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两个必然”的原理先后有过两条基本思路:一是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层面阐述的思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找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能够除旧布新的力量是时代提出的课题。当时社会主义者就是要了解:究竟哪种社会力量因其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关心社会主义的实现,并使这种力量意识到它的利益和历史使命。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唯物主义,看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同一切自然现象一样,也是受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制约的。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人们在生产人类必需的产品时彼此所发生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本质规定的思想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也有深刻的论述。这就是著名的两个“提升”的思想。恩格斯认为,第一个提升是指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把人类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第二个提升是指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把人类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恩格斯认为,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即劳动成为人们有意识的活动时,人类就实现了第一个提升。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但是达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是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过长时期的努力。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共产主义的发展速度,实现的前提是劳动生产率和人们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总的概括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在斗争中创新理论的品格,教育和影响着一代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激励着他们在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奋斗中,在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划清是非界限,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新思想、新结论、新公式、新体系。
第五篇:生态文明思想体会研讨发言
生态文明思想体会研讨发言
党的*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探索推进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创新,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从战略地位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地位;从制度建设上,生态文明“四梁八柱”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从示范创建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等工作,完成五批*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创建,五批*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探索了一批典型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经验。
从国际合作上,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逐渐从本土走向国际社会,2021年在*召开的COP15会议主题即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从支撑能力上,成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落实“党政同责、一岗2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协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更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工作在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推进,经济、能源、环境逐渐脱钩,发展模式逐步实现向高质量发展转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得到加强,治理能力快速提升,大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基本形成。
“十四五”时期要科学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是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尤其是疫情期间要克服困难,始终守住环境达标底线、生态安全红线。二是稳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政策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深化探索,不断取得新成绩。
三是坚决抓好减污降碳工作,稳步推进碳达峰,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努力实现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基本建立等。
四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继续完善生态环境责任与监管体系,健全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市场与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五是抓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示范创建工作,启动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绿色低碳示范创建等,继续探索并推广行之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