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版)学会分析事实论据
学会分析事实论据
训练目标:
1、学会事实论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2、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重点难点:
1、论据分析的三种方法:假设分析法、探因分析法、意义分析法。
2、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认识水平。
一、请看一段例文。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自古英才出寒家”。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里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思考:这段文字在论据的使用上存在什么问题?
明确:这段文字犯了“例而不议”的毛病。由于对所举事例缺少具体的分析,论点仍然是论点,材料仍然是材料,油水分离,这叫做材料堆砌。这也是我们同学现在的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摆事实,不讲道理,不重视对论据的分析。
二、事实论据分析1 范文:有志者事竟成
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作者为了论证“有志者事竟成”这个论点,选取了王羲之的事例,之后对这个事例进行了分析,这段文字是如何对论据进行分析的?
明确:这段文字在叙述完论据后,从假设的角度对论据进行了分析。假设他没有立志会怎么样。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进行假设,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 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来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方法叫假设关系分析法。
标志性词语:假如、如果、试想、倘若 „„
小试牛刀:运用上面的方法对下面的事实论据进行分析 论点: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
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然导致失败。燕国寿陵的少年觉得赵人走路好看,便远行到赵国的邯郸来学步。但他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燕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举止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型。真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吞进肚里。
范例:倘使燕国的寿陵少年能在学步之时,融进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燕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被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就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拜倒。
小结:
上面文字所举的是两个反面论据,接着用“倘使„„就„„”、“假若„„就„„”两个复句从正面假设分析,从而很好地论证“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这一中心论点。
三、事实论据分析2 范文:自信,但不能盲目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这段文字在叙述完论据后,是如何对事例进行分析的?
明确:是从因果关系上对论据进行的分析。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由果索因,使内容逐步深化。这种方法叫做因果关系分析法。
标志性词语:“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 为„ ”。
小试牛刀:运用上面的方法对下面的事实论据进行分析 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研究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范例:他们为什么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呢?因为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什么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如果真是千里马,又不失千里之志,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小结:作者在列举爱因斯坦和华罗庚的事例后,运用探因分析法,一层深入一层地揭示了他们冲破“埋没”的原因:不甘被埋没,坚信能冲破埋没,努力拼搏奋斗,从而使事例很好地论证了论点。
四、事实论据分析3 范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都要高贵。
这段文字在叙述完论据后,是如何对事例进行分析的?
明确:文中两个例子的角度又各有侧重,一是生命将被别人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这样就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在这些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力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这种在列举事例之后,分析人物或事情的意义的方法叫做意义分析法。标志性词语:表明了„„、体现了„„、充分说明„„ 小试牛刀:运用上面的方法对下面的事实论据进行分析
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文天祥当面叱责前来劝降的叛将吕文焕,最后在狱中不屈不挠.从容就义.实践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徐悲鸿面对洋学生的诬蔑,勇于向洋学生挑战,勤学苦练,在多次竞赛和考练中一直名列前茅.使那位洋学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富有聪明才智。朱自清宁愿饿死,坚决签名拒绝美援和拒绝接受配售的美国洋面粉,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不妥协的反帝精神。华罗庚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毅然决然地抛弃了洋楼、汽车,带着全家登上邮船,回到祖国的怀抱。
范例: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真正表现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气概,他们是有骨气的中国人,他们的凛然正气将永远名垂青史,永远为人们所敬仰。
小结:例文在列举概括性事例之后,用意义分析的方法,揭示出出四个人行为的共同特点: 3 他们都具有一种浩气四塞的凛然正气!四个人虽是出自于不同的朝代,经历着不同的遭遇,但相同的一点便是他们都是中国人,都具有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和傲然正气。从而证明了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运用意义分析法,正面的可以分析其闪光点,而对错误的行为则分析其丑陋处,揭示其造成的危害后果,给世人以警醒。
五、事实论据分析4 范文:勤能补拙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自幼家贫,不畏世俗和现实的压迫,刻苦勤奋,写出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不朽的戏剧大作;齐白石从小刻苦勤奋,对绘画的学习和创作能持之以恒,终成一代国画大师;华佗自小立志医学,对医学难题不断地思索与实践,终成一代医学名家。由此可见,一个天资并无优势的人,只有勤奋不懈,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才能变得聪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段文字在叙述完论据后,是如何对事例进行分析的?
明确:这段话以中外名人大家取得重要成就为例,强调一个普通人要想有作为、出成就,就必须以刻苦勤奋为条件,这种在列举事例之后,分析人或事情成功的条件的方法叫做条件关系分析法。
标志性词语: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
小试牛刀:运用上面的方法对下面的事实论据进行分析 论点:有志者事竟成
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败,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复仇,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美谈;明代徐霞客年轻时立下走遍三山五岳的志向,后来虽历经磨难,但一直旅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完成巨著《徐霞客游记》;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面对“没有数学头脑”的斥责而确立志向,虽然连初中毕业文凭都没有,但最终成为数学领域的巨人。
范例:古今名人的事例足以说明,一个人只有确立志向,并坚持不懈,至死不渝,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六、总结 :分析必须结合论据,紧紧围绕论点展开。同一论据,可以采用多种分析的方法,到底用哪一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拓展思维:这段在上面运用因果关系分析法的段落,能不能用假设分析法分析论据? 论点:自信,但不能盲目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范例:假如当初马谡不狂妄自大,不盲目自信,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选择有力地势防守,那么司马氏又怎么能在这次战争中轻易取胜呢?他自己又怎么可能身首异处呢?可见,人不能盲目自信。
小结:这段文字同样适用假设分析法。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也就是说写作议论文要学会说“理”。不说理的文章不叫议论文,说理,就要从分析论据开始,这是说理最基本的手段。我们只有拿起理性的解剖刀,细致人微的剖析事物的原因、意义、本质,才能使我们的议论文写作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七、习作训练:生活需要微笑,因为:微笑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面部的武装已经解除,嘴上的哨兵已经撤岗;微笑是一种宣示,它宣示着:与人疏远的沉默已经结束,与人接近的叙说已经开启;微笑是一面旗帜,它表达着:吾心谦和,与人为善;相逢一笑,重金胜玉。请以“生活需要微笑”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文题自拟,学习使用一定的方法分析事实论据,不少于800字。
第二篇:学会分析事实论据
学会分析事实论据
课题:事实还需雄辩
——学会结合事例分析说理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分析事实论据的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议论、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掌握分析事实论据的方法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循序渐进的能力提高,激发成就感,体会学有所得的喜悦与自我价值
一.因果分析法
论点:自立自强
例①: 一支箭直射而出,超越了冲向长空的老鹰。回望身后的老鹰,箭得意洋洋。可好景不长,箭飞了一阵径直向下栽去,跌落到了地面,而老鹰依然在天际翱翔。
因果分析法
含义: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事例的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学生练笔:运用因果法分析事例
(论点:自立自强)
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11岁时就经历重大家庭变故,稚嫩的肩膀承担起生活的重负。从读高中开始,他把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带在身边,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直到背着妹妹上大学。
•参考示例:洪战辉为什么赢得大家的赞扬,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他努力拼搏,用
双手撑起自己和妹妹的一片天。因为自立自强,他感动了万千国人;因为自立自强,他收获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例②:欧立希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试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试验了六百零六次,才获得成功,制出了以试验次数命名的新药“六0六”。
假如欧立希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即使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可以说,坚持就是胜利。
假设分析法
含义:假设相反情形及结果,与原事例进行比
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进行假设性的分析,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进行假设性的分析,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的,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
学生练笔:运用假设法分析事例
(论点:立志)
王羲之从小就立志要做书法家,他九岁就开始练字,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最终练就一手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
参考示例: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
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
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
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
为我们后人所知。由此可见,立志
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例③:曹雪芹悼红轩中踏实地批阅十载成就千古奇书;齐白石老人印章的遒劲功底是从前不分昼夜踏实地千刻万磨练就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有达芬奇幼时踏实画鸡蛋的刻苦„„总之,大凡拥有极高艺术造诣的人,其出神入化的表现力皆来自于踏实的功底。因此,可以说,艺术殿堂精美的纹饰是用踏实雕刻成的。
归纳分析法
含义: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 上。学生练笔:运用归纳法分析事例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出身贫寒;心怀天下的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19世纪人类杰出的艺术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靠着弟弟接济;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到处漂泊„„
参考示例:这些历史名人都饱受贫的困扰,也正是幼时的贫困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使他们更积极去改变现状,最终成就别样人生。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综合练习:请选用以上任意一种方法评析事例
[论点: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然导致失败。]
燕国寿陵的一少年觉得赵人走路的姿势好看,便远行到邯郸来学步。但他盲目模仿,既学不到好步伐,还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步伐,落得最后只得爬回燕国的下场。
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举手投足尽态极妍,连捂胸皱眉的神态都惹人怜爱,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举止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她学来的动作不但使原来就不漂亮的自己更难看,更成为了做作的典型。
分析:倘使燕国寿陵的少年能在学步之时,融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特点,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赵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拜倒。
•分析:倘使燕国寿陵的少年能在学步之时,融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
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特点,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赵国了,说不
定还会走出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
是盲目模仿,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
下拜倒。
第二课时
例① 观点:人性的光辉与黯淡
汶川大地震,展现了人性的美丽光辉,也折射出极少数人人性的黯淡。在南京,一位衣衫褴褛的乞讨老人在捐出5元钱后,又找遍身上乞讨来的零钱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放进了募捐箱。与之相反的是,有极少数人,哄抢救灾物资,甚至将其作为商品高价出售;有些人利欲熏心,居然盗卖受灾婴儿„„一个靠乞讨为生的老人,当废墟下的生命更需要帮助时,他把赖以生存的105元全数捐出,人性的善良在这一刻闪烁出最明亮的光芒。而这极少数人,他们把利益建立在别人的生命之上,他们丑陋的人性践踏了人类的良知,势必受到谴责。
正反对比分析法
含义:根据论点,选择正反事例,并对事例进行正反比照分析,再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思路:正反事例—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关键:围绕事例进行对比,在正反对比中张彰显观点。
正反对比有两种情况:一是摆出一正一反两个例子,同时还要对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分析。
一是只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里面含有正反两种因素,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性分析,重在分析,不是例子。
学生试笔:运用正反对比法分析事例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了“贞观盛世”;
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真的是“从谏如流”势在必行!(《论“从谏如流”》片段)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②:论点:看待问题要全面客观,更不可以己之长攻人之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哲学家乘渔夫的船过河,他嘲笑渔夫不懂数学失去三分之一的生命,不懂哲学又失去一半的生命。风浪来,船即将沉没,渔夫说,你不会游泳,全部的生命将没有了。在这故事中,哲学家确实知识渊博,他懂数学又精通哲学,这是他的长处。而渔夫呢,这类知识贫乏,对数学、哲学一窍不通,这是他的短处。但是,哲学家虽有长处,也有短处,而且他的短处恰恰是渔夫的长处。哲学家没有全面地看问题,片面地用自已的长处来攻击他人的短处,其结果自然被渔夫反唇相讥。
比较分析法
含义:将所举两个事例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分析,能够透过表象,指出实质。
(总结)面对同一个话题,总能找到正、反两方面的人物素材,运用对比手法将这两种人物放在一起做一个深入的比较,优与劣、好与坏、美与丑自然会更加鲜明突出。这种方法可以广泛运用于各种文章的写作中。
学生试笔:运用比较法分析事例
(论点:个人的品质和心理决定成败)
2000年奥运会上,面对枪靶,44岁“高龄”的王义夫在最后关头显示出过人的老练,终于用金牌洗雪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遗憾。而英国网球运动员亨曼虽然一直保持在世界一流选手的行列之中,但从未拿过一项大满贯赛事冠军。同样是一流高手,结果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个人的品质和心理起了关键的作用。参考分析:王义夫因为有了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镇定,所以在一枪
失准的情况下,能快速调整心态,重振旗鼓,在下面的几次射击中
打出最好的成绩,赢得了金牌。而英国网球运动员亨曼却因为往往
在最后关头丧失了意志力,结果惨败连连,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练习:根据论点,结合论据运用这两节课所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说理。(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论 点:顽强的意志成就人生巅峰
论 据:★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从此再也听不清任何声音。但是他没有向命运屈服,凭着顽强的意志与病魔斗争,终在逝世前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爱得蒙一名登山爱好者,他一生的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征服珠穆朗玛峰。他连续三次尝试登
峰,却因伤病告终;但他没有气馁,在第四次终于登上了世界之巅。
★松之上明为了设计出高性能的软件,将自己关在屋里,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饿了就吃一包方便面,最终,他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当他出来时,连母亲也认不出来这个满脸胡子的儿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发表你的见解,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一个人应该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差的。”这是新华社著名记者唐师曾的一句话。正是有了这种对人生的理解,他才能冒着生命危险,写下了《我从战场归来》和《我钻进了金字塔》等精彩的文章。
第三篇:学会分析事实论据(教师版)(范文模版)
——学会分析事实论据 整理:吴玉清 2017.1.16
训练目标:
1、学会事实论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2、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难点:
1、论据分析的几种方法。
2、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认识水平。
一、请看一段例文。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自古英才出寒家”。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里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思考:这段文字在论据的使用上存在什么问题?
明确:这段文字犯了“例而不议”的毛病。由于对所举事例缺少具体的分析,论点仍然是论点,材料仍然是材料,油水分离,这叫做材料堆砌。这也是我们同学现在的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摆事实,不讲道理,不重视对论据的分析。
二、事实论据分析1
有志者事竟成
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作者为了论证“有志者事竟成”这个论点,选取了王羲之的事例,之后对这个事例进行了分析,这段文字是如何对论据进行分析的?
明确:这段文字在叙述完论据后,从假设的角度对论据进行了分析。假设他没有立志会怎么样。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进行假设,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来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方法叫假设关系分析法。标志性词语:假如、如果、试想、倘若 „„ 小试牛刀:运用上面的方法对下面的事实论据进行分析
论点: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
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然导致失败。燕国寿陵的少年觉得赵人走路好看,便远行到赵国的邯郸来学步。但他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燕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举止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型。真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吞进肚里。
范例:倘使燕国的寿陵少年能在学步之时,融进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燕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被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就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拜倒。
小结:
上面文字所举的是两个反面论据,接着用“倘使„„就„„”、“假若„„就„„”两个复句从正面假设分析,从而很好地论证“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这一中心论点。
三、事实论据分析2
自信,但不能盲目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这段文字在叙述完论据后,是如何对事例进行分析的?
明确:是从因果关系上对论据进行的分析。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由果索因,使内容逐步深化。这种方法叫做因果关系分析法。
标志性词语:“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小试牛刀:运用上面的方法对下面的事实论据进行分析 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研究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范例:他们为什么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呢?因为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什么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如果真是千里马,又不失千里之志,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小结:作者在列举爱因斯坦和华罗庚的事例后,运用探因分析法,一层深入一层地揭示了他们冲破“埋没”的原因:不甘被埋没,坚信能冲破埋没,努力拼搏奋斗,从而使事例很好地论证了论点。
四、事实论据分析3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更
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都要高贵。
这段文字在叙述完论据后,是如何对事例进行分析的?
明确:文中两个例子的角度又各有侧重,一是生命将被别人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这样就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在这些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力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这种在列举事例之后,分析人物或事情的意义的方法叫做意义分析法。
标志性词语:表明了„„、体现了„„、充分说明„„ 小试牛刀:运用上面的方法对下面的事实论据进行分析 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文天祥当面叱责前来劝降的叛将吕文焕,最后在狱中不屈不挠.从容就义.实践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徐悲鸿面对洋学生的诬蔑,勇于向洋学生挑战,勤学苦练,在多次竞赛和考练中一直名列前茅.使那位洋学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富有聪明才智。朱自清宁愿饿死,坚决签名拒绝美援和拒绝接受配售的美国洋面粉,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不妥协的反帝精神。华罗庚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毅然决然地抛弃了洋楼、汽车,带着全家登上邮船,回到祖国的怀抱。
范例: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真正表现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气概,他们是有骨气的中国人,他们的凛然正气将永远名垂青史,永远为人们所敬仰。
小结:例文在列举概括性事例之后,用意义分析的方法,揭示出出四个人行为的共同特点:他们都具有一种浩气四塞的凛然正气!四个人虽是出自于不同的朝代,经历着不同的遭遇,但相同的一点便是他们都是中国人,都具有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和傲然正气。从而证明了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运用意义分析法,正面的可以分析其闪光点,而对错误的行为则分析其丑陋处,揭示其造成的危害后果,给世人以警醒。
五、事实论据分析4
勤能补拙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自幼家贫,不畏世俗和现实的压迫,刻苦勤奋,写出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不朽的戏剧大作;齐白石从小刻苦勤奋,对绘画的学习和创作能持之以恒,终成一代国画大师;华佗自小立志医学,对医学难题不断地思索与实践,终成一代医学名家。由此可见,一个天资并无优势的人,只有勤奋不懈,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才能变得聪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这段文字在叙述完论据后,是如何对事例进行分析的?
明确:这段话以中外名人大家取得重要成就为例,强调一个普通人要想有作为、出成就,就必须
以刻苦勤奋为条件,这种在列举事例之后,分析人或事情成功的条件的方法叫做条件关系分析法。标志性词语: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 小试牛刀:运用上面的方法对下面的事实论据进行分析 论点:有志者事竟成
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败,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复仇,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美谈;明代徐霞客年轻时立下走遍三山五岳的志向,后来虽历经磨难,但一直旅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完成巨著《徐霞客游记》;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面对“没有数学头脑”的斥责而确立志向,虽然连初中毕业文凭都没有,但最终成为数学领域的巨人。范例:古今名人的事例足以说明,一个人只有确立志向,并坚持不懈,至死不渝,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六、总结 :分析必须结合论据,紧紧围绕论点展开。同一论据,可以采用多种分析的方法,到底用哪一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拓展思维:这段在上面运用因果关系分析法的段落,能不能用假设分析法分析论据?
论点:自信,但不能盲目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
范例:假如当初马谡不狂妄自大,不盲目自信,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选择有力地势防守,那么司马氏又怎么能在这次战争中轻易取胜呢?他自己又怎么可能身首异处呢?可见,人不能盲目自信。
小结:这段文字同样适用假设分析法。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也就是说写作议论文要学会说“理”。不说理的文章不叫议论文,说理,就要从分析论据开始,这是说理最基本的手段。我们只有拿起理性的解剖刀,细致人微的剖析事物的原因、意义、本质,才能使我们的议论文写作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第四篇:怎样分析事实论据
怎样分析事实论据
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论据的三种方法:假设法、探因法、意义法,提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2、以典型的段落为例,由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教学重点难点:论据分析的三种方法:假设分析法、探因分析法、意义分析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分析点拨法综合运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来上论据分析课,请同学们看两则例文。比较论据的使用上哪一则存在问题?你觉得存在什么问题? 教师投影 材料一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
“自古英才出寒家”。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里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
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师生交流,明确:材料一犯了“例而不议”的毛病。由于对所举事例缺少具体的分析,论点仍然是论点,材料仍然是材料,油水分离,未融在一起,所以没有说服力。
材料二的事实论据紧扣论点进行了分析议论,使论点与论据融为一体,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例而不议”这也是同学现在的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摆事实,不讲道理,不重视对论据的分析。
二、方法学习
(一)假设分析法:(出示投影)
在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进行假设,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
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来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师(出示投影)材料三 有志者事竟成
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教师范读
分析:作者为了论证“有志者事竟成”这个论点,选取了王羲之的事例,之后对这个事例进行了分析。作者采用了什么句式? 迁移训练题
材料四 论点:“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 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然导致失败。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举止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型。真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吞进肚里。假若 上面文字所举的是反面论据,体会这个段落的特点。并用“假若„„就„„”复句从正面假设分析
教师小结:这两段例文,一个正面举例,反面假设;一个反面举例,正面假设,都是由我们写作的具体情况决定的。标志性词语:假如、如果、试想、倘若
(二)探因分析法 对论据进行的分析,紧扣论点,探寻原因。
材料五 自信,但不能盲目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指名朗读
教师提示:请同学们讨论,这段文字在叙述完论据后,对其从什么思路上做了分析?
明确:形成一个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在探因的时候就朝论点的方向考虑,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使论据证明论点。
标志性词语:“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
迁移训练:运用探因分析法分析王羲之的论据 材料三
拓展思维:用假设分析法分析论据(材料五)
(三)意义分析法
即在举出实例之后,提炼出事件或行为意义,揭示出价值、影响或者危害。
材料六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文天祥当面叱责前来劝降的叛将吕文焕,最后在狱中不屈不挠.从容就义.实践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徐悲鸿面对洋学生的诬蔑,勇于向洋学生挑战,勤学苦练,在多次竞赛和考练中一直名列前茅.使那位洋学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富有聪明才智。朱自清宁愿饿死,坚决签名拒绝美援和拒绝接受配售的美国洋面粉,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不妥协的反帝精神。华罗庚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毅然决然地抛弃了洋楼、汽车,带着全家登上邮船,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真正表现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气概.他们是有骨气的中国人,他们的凛然正气将永远名垂青史,永远为人们所敬仰。
分析:在列举概括性事例之后,用意义分析的方法,揭示出出四个人行为的共同特点:他们都具有一种浩气四塞的凛然正气!四个人虽是出自于不同的朝代,经历着不同的遭遇,但相同的一点便是他们都是中国人,都具有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和傲然正气。从而证明了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总结:运用意义分析法,可从正面分析其闪光点,也可对错误的行为分析其丑陋处,揭示其造成的危害后果,给世人以警醒。(正面:
分析闪光点 反面:指出其危害)
思考:这段论据能不能用其他的分析方法,请同学们试一试。(口头表达)三总结:
在运用论据分析的方法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1、分析必须结合论据,紧紧围绕论点展开。
2、同一论据,可以采用多种分析的方法,到底用哪一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3、同一论据,可以提出不同的论点,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四、检测:
指出下段文字在分析论据方面的毛病,并加以改正。
失败是成功之母。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六百二十八项发明,经过多少次失败且不去说,仅在发明电灯的试验中寻找一种适合的灯丝,就试用了一千六百多种材料。试想,假如爱迪生没有顽强的毅力,遇到困难而却步,那么,电灯的出现,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板书设计 事实论据的分析
假设分析法 标志性词语:如果---就 假如-----就 倘若----就
探因分析法 标志性词语:之所以-----是因为 “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
意义分析法 正面:分析闪光点 反面:指出其危害
学习赠言——从分析论据开始,细致人微的剖析事物的原因、意义、本质,才能使我们的议论文写作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第五篇:关于学习事实论据
理想与立志:
1周恩来上小学时回答校长为什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明代李时珍,发现以前药物书中有很多错误,立志要编写一部药物书籍。走了上万里,用了三十多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医药巨著――《本草纲目》。3司马迁写《史记》 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勤奋治学:
1司马光是宋史学家,主持编撰了《资治通鉴》,历时19年之久。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取名“警枕”,意在警惕自己,切莫贪睡。当他枕在这圆木上睡觉时,只要稍一辗转,“警枕”就会翻滚,将他唤醒。然后,立刻坐起,继续奋笔疾书。2西汉学者匡衡家贫而好学,夜晚无灯,凿壁偷光,终成知识渊博的学者。3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如果把他20岁后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4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成就与汗水
1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2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3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4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
学习与思考: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考,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积累与知识:
1蒲松龄于大树下,准备好茶、烟,热情地邀过路人讲述自己的见闻。如此历二十余年,终成《聊斋志异》。
2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品行谦虚:
1.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接到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陈景润的信,信中指出华罗庚文章中的错误,非常兴奋。
爱我中华:
1鲁迅为了国家的利益,弃医从文。
2钱学森毅然放弃了美国优越条件,不顾美国当局的阻挠和威胁,来到了刚刚成立的祖国,为祖国国防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会奉献:
1两弹元勋――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博士学位后回国,离别妻儿,隐姓埋名,走向大戈壁。因癌症,病逝。临终前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死而无憾!”
珍惜时间:
1.欧阳修平生做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
腐败与惩恶:
1.包公以廉洁著称。在晚年制定了一条家训:后代若是做官,一定要清明廉政,决不允许伤天害理,贪赃枉法;否则就不是包家子孙,死后不得葬入祖坟。
环境对人的影响
1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2司马迁受宫刑,著《史记》。捍卫真理:
3哥白尼不顾教会的迫害,大胆发表了《天体运行论》,确立了太阳中心说。4布鲁诺坚持和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
诚信与守信:
1“狼来了,狼来了!”的教训。在小事上经常失信于人,在大事上人们就会对你持怀疑态度。
自尊
1.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人折腰”,辞官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