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崛起的深层因素是文化自觉

时间:2019-05-14 21:2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什么说中国崛起的深层因素是文化自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什么说中国崛起的深层因素是文化自觉》。

第一篇:为什么说中国崛起的深层因素是文化自觉

为什么说中国崛起的深层因素是文化自觉?

为什么说中国崛起的深层因素是文化自觉? ——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问答之四 贾 陆 英

问:为什么说中国崛起的深层因素,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

答:当前,中国正在迈开雄健的步伐崛起于世界东方,那些老牌的西方大国也正在怀着矛盾而复杂的心态采取应对之策。一些有远见的西方战略家却深信不疑地指出:“中国崛起成为一个大国,将是21世纪国际关系中最为确定的发展趋势之一。” 15世纪以来,地理大发现开启了世界不同区域的国家相互对话、相互竞争的新时代,从而使人类历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在内的9个世界性大国,相继崛起。虽然它们崛起的历史时期不同,具体方式不同,体现出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也不同,但是有些规律是相通的,其中一个最深层的因素,就是深刻的文化变革和文化进步给了它们观察世界、认识自己的锐利武器,使它们能够根据本国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正确的战略判断和战略抉择。

在全球化、网络化的当今时代,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跨国流动,把人类从自然经济的熟人社会带入市场经济的契约社会,人们生活的环境经常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由于文化的差异,人们必须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我是谁?我属于哪个群体、哪个国家?”这就是所谓身份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全球化和网络化引起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交锋、碰撞和冲实,也促使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把坚守文化传统、夯实认同基础,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意识,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我们之所以强调中国崛起不仅需要经济、科技、国防等硬实力方面的条件,而且需要政治、文化等软实力方面的条件,就是因为只有强化国家意识,才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唤起人们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的真诚愿望。而国家意识的强化,其最具影响力、亲和力和感召力的因素,就是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正如温家宝总理同西班牙文化界人士、青年学生座谈时所说:“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我们要进一步“走出去”,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进行经济、科技、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和贸易。试问,我们拿什么去和别人打交道?是拾人牙惠、搞“内销转出口”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如果我们拿不出自己的核心技术,拿不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拿不出体现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产品,我们还有什么自主权可言?还有什么话语权可言?

费孝通先生曾经大声疾乎地提出中国人要有“文化自觉”的问题。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们,对其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和充分的自信。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就是我们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

由于一百多年以来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批判和否定,致使几代人对祖国的优秀文化知之甚少,心存种种误解。有些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严重缺失。这是导致目前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精神空虚、理想淡化等诸多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正因为如此,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的观点,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和认同。前不久,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先生做客人民日报“文化讲坛”,他在讲演中指出:“中国要崛起,没有文化上的准备,很难实现。或者说,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国家,一定不可能成为大国,更不能有什么所谓的崛起。”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进一步发展,必然是以中国现代化为中心,围绕着中国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开的。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是对百年来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而得出的正确结论。我们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中国崛起提供不竭动力,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重大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取其精华和去其糟粕的关系。鉴于百年来的历史教训,我们应当慎言糟粕。因为精华与糟粕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只有进行历史的辩证的具体的分析,才能做出恰当的判断。我们常讲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是指要把被实践证明的基本原理以及贯穿于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那些具体结论和个别论断加以区别。具体结论是依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发的,一旦时间、地点和条件发生了变化,就可能成为过时的东西。个别论断也可能是不确切的。然而,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却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永恒价值,是我们行动的指南。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古人说:“文以载道”,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道”,就是文化之魂,是贯穿于文化之中的普遍性哲理和价值观。所谓“器”,就是文章论及的实际内容以及由此得出的具体结论。孔子所说得“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就是强调他的学说有一个贯穿始终、统领全篇的“道”,这就是以“忠”、“恕”二字为重点的仁爱之道,就是礼乐仁和的理想。我们讲取其精华,主要是从“道”这个层面去抓住它的核心,抓住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给予新的诠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关于精华与糟粕、继承与创新的问题,近年来有许多探讨的成果,形成了一些重要共识。上世纪50年代末,冯友兰先生针对当时极左思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所造成的“否定的多,继承的少”的问题,提出了一个被称为“抽象继承法”的主张。冯先生认为,所谓哲学继承,就是对历史上积累的知识宝库中的哲学思想,加以分析、批判和改造,以为新时代、新社会的理论基础,并为其服务。中国古代哲学命题可以区分为抽象意义和具体意义,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对其具体意义或特殊意义予以舍弃,而对其抽象意义或一般意义予以继承。他特别强调了自己所说的一般意义、抽象意义,是那些具有科学性、民主性、人民性与进步性的东西。这一主张在提出的初期,曾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但是近年来,它的合理性被重新认识,并引起重视。曾长期担任孔子基金会名誉会长的谷牧同志,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出,孔子学说中可为今用的部分,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可以直取而用之的。孔子关于教育、学习的许多论述,至今仍很有光彩,可直接拿来为我所用。第二是可以剖取而用之的。孔子的政治思想,总体来说,是为了维护剥削阶级统治的长治久安服务的,但其中某些具体部分却具有某些普遍合理性,可以将其原来的意义加以扬弃,剖取出合理的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借鉴运用。第三是可以借取而用之的。孔子有许多关于道德修养的主张,是从属于孔子的政治主张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我们可以借为改造使用之。这些意见是很有见地的。我认为,我们应当从“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角度出发,把着力点更多地放在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上。我在《智慧.人生.境界---国学哲理古今谈》一书中,列出了以下十一个方面的要点:

(1)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传》)的阴阳思想,这是典型的中华民族认识世界,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2)关于“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传》)的变易、变革思想,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文化在世界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根本所在。(3)关于“天人合一”(张载《正蒙.乾称》)的整体思想,这是中华文化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宇宙观。

(4)关于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这是中华文化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伦理型“人学”,是和西方文化最显著的区别,因此也是中华文化最显著的一个特征。

(5)关于“中庸”“和谐”的处世思想,这是中华文化强调把握事物合理的度,以“和而不同”的辩证思维待人处世的基本主张。(6)关于“修身克己”、“知行统一”的诚信思想,这是中华文化重视个人修养,主张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道德信条。

(7)关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民本思想,这是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尚书..五子之歌》),重视民众力量的积极政治因素。尽管在长达数千年的旧社会中,“民贵君轻”思想不可能真正地贯彻执行,但是它非常宝贵,对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8)关于尊师重教、有教无类、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是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深深融入民族血脉之中,成为维系民族精神的纽带的重要原因。孔子首开聚众讲学之先河,再加上我们有“科举制”等等,中华文化才得以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9)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这是中华文化以天下为己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人生理想。

(10)关于“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良好风尚,这是中华文化“与人为善,兼济天下”的博大胸怀。

(11)关于“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这是中华文化的铮铮铁骨,是我们民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

今天看来,以下几点也是十分重要的:

(12)关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的进取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积极进取、刚健有为,历经磨难而不倒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民族品格。

(13)关于天下一统,团结和睦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文化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境内的各个族群之间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共同开发了祖国的河山。从秦朝以来就形成了幅员广阔的统一国家。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两千多年间,中国历史上虽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现象,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14)关于亲仁善邻,爱好和平的对外政策,这是中华文化始终秉承的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协和万邦精神的体现,也是今日之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兼收并蓄、博采各种文明之长,以合作谋和平、促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外交思想的文化渊源。

(15)关于“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的追求真理精神,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滋养了中国人民做人要讲良心,要维护正义,扶正祛邪的优良品德。

二是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和适应现代的关系。广义的传统文化,大体包括观念、制度、器物、习俗四个方面。传统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社会习惯力量,它对于社会、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无形的影响。但是,传统又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对待传统,我们既要反对复古主义,又要反对虚无主义。要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找到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具体路径、形式和方法。总结社会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二,在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进程中,注重发挥儒学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对儒学中关于忠孝、仁爱、诚信、道义、廉耻、礼敬等基本价值,进行转化和提升,注入现代意识,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作为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整饬世道人心,指导人生道路,提高人生境界,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第三,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制,进入中、小学课堂,作为国民教育的基本内容,落实到学校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中去。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存在于《三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周易》等经典篇章之中。两千多年的实践证明,文化经典教育是行之有效的人伦教育、修身教育、人格教育,对于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和精神命脉,维护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至关重要。应通过教育立法、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教学实验、考试考核,抓紧推进,落到实处。

第四,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体,利用各类团体举办的讲堂,在中、小学生和城乡广大群众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各类人文讲座和研讨活动、各类征文竞赛活动等,推动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促进中华文化的精髓入心入脑,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第五,在全国高等学府中,进一步推广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具有招生计划和教学任务的教学单位---国学院的经验,加强国学的学术研究,培养高水平的国学专业人才。把高校和社科研究机构的国学专业队伍更好地整合起来,打造国学教育、研究和对内对外学术交流的前沿阵地和重要平台,为国学的普及和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六,积极组织引导广受群众,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我国政府顺应民意,把清明、端午、中秋纳入法定节假日。包括春节在内,这些传统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是广大群众普遍重视的节日。做出这样的调整,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追求。我们应当充分运用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传承功能,革除陋习,树立新风,使传统节日更加具有吸引力、亲和力和民族凝聚力。第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鼓励文化创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生产更多体现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同时,更加注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一步发挥其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第八,广泛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培育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民族文化品牌,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把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介绍给世界人民。同时,敞开胸怀学习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丰富和发展自己。

三是要处理好保持民族性和体现时代性的关系。中华文化凝聚着我们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蕴涵着我们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性是中华文化之根,是它独立的品格和独特的魅力。尤其是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严峻挑战面前,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保护本民族文化作为基本国策的当今时代,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就显得格外紧迫而重要。中华文化又是在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比如佛学,原本是外来文化,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来与我们本土的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儒、释、道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长期共存、共同发展的格局。近代以来,中华文化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在与西方文化进行碰撞、交流的过程中,也吸取了西方文明中许多好的东西,比如科学、民主、自由、平等、法治、人权、竞争、公正等新的理念,获得了新鲜血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中华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沿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实现着一次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学习和借鉴,已成为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要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既要保持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使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和国家强盛的文化软实力。

阅读全文(215)| 回复(1)|反映问题 | 引用通告(0)| 编辑

第二篇:从家与城的视角说城管文化的“自觉”

从家与城的视角说城管文化的“自觉”

黄石市城市管理局局长 黄学杰

一个几口之家的主妇,常有喋喋不休的唠叨,相夫教子,照顾公婆,清理鞋袜,洗衣做饭,抹桌洗碗,拖地收拾,家务繁重。袜子穿臭了,免不了几句怨言;衣服穿脏了,免不了几句催换之怨;鞋子乱丢了,免不了几句责备之声;衣服弄乱了,免不了几句指责话语。总之,家庭主妇是做好不现好的角色,也难有人为之懊叹!

一个城市亦如此。数以百计的区区城管人,每天都要面对一个80万人的城市管理工作,与一个几口之家的主妇相比,无论是任务还是责任、要求,永远有过之而不及,其艰难程度不言而喻。

家庭主妇做怨了,可以发发唠叨;城管人做怨了,须得自我加压和鼓气。家庭主妇受气了,可以主人的角色排气解闷;城管人委屈了,须得自我调整和理性排泄,因为他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于是,对跪执法、举牌执法、缓冲执法、献花执法等种种执法形式创新,如雨后春笋!城管人追求的是“管好城市,造福市民”,努力为市民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城管人盼望的是市民的理解和全力配合!家庭主妇在管家中,难与家人引起暴力冲突,而城管人在管城中,却容易与被管理对象发生冲突,甚至是暴力冲突。究其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城管有少数工作人员在执法中有时出现冲动、方法失当,有待培训提高,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城管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被执法对象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无偿占用公共场地,尤其是黄金地段,牺牲公众利益,争夺生意,以致妨碍行人交通,影响市容市貌。同时,“乱丢乱扔,乱抛乱撒”的情况亦然如此。于是,所形成的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长期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即使城管人嘴皮子磨破了也难济于事,管重了,执法对象对抗,花样百出;管轻了,城市失控,市容失色,市民不许!最后,城管人成了左右为难的角色,以至于目前有20多位城管员辞职不干了!

家与城,似“小家”与“大家”。“管家”与“城管”理之相符,不亦而同,都体现的就是一个“管”字,管理者理应德才兼备,被管理者更应自觉服从、积极配合,理性对待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关系,这就是城管追求的和谐文化之根!

第三篇: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软实力”是相对于一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资源实力等“硬实力”而言的。“软实力”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在他看来,软实力就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或者利诱的方式改变他方的行为、从而使己方得偿所愿的能力;构成软实力的有三种主要资源: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软实力体现为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外交策略等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基础,软实力的说服作用、渗透能力和吸引力主要通过文化来体现。因此,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文化软实力”概念由“软实力”概念衍生而来。在现实中,人们对于“文化软实力”的涵义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和运用方式。一种观点认为:“文化软实力”的意思是“文化这种软实力”,或者说“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作为软实力的文化”。作为这种观点的体现,人们会说:“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见2006年1月5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论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软实力”也便是“以文化为基础的软实力”,或者说是“文化所产生的软实力”。这种理解方式与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载体的界定有关。奈认为,软实力主要来自三种载体或者说资源基础: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和国内政策(当这个国家在国内外努力实践这些价值观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认为合法且具有道德威信时)。

第四篇:【文化】你知道“人不可貌相”说的是谁?

【文化】你知道“人不可貌相”说的是谁?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中国人挂在嘴边的一句古语,那么你知道这句话里“不可貌相”的人是谁吗? 这个人复姓澹台,名灭明,不过他可不是武侠迷们熟悉的《萍踪侠影录》中的那个武将,他这个真实的澹台比那个虚构的澹台足足要早1900多年。

澹台灭明是春秋末期的鲁国武城人,比大圣人孔子晚生三十九年。他天生异相,面貌丑陋,据说长得“额低口窄,鼻梁低矮,不具大器形貌”,所以,当他去拜孔子为师时,孔子虽然为了信守自己“有教无类”的理念没有拒绝他,却总对他爱答不理,让人家坐冷板凳。澹台灭明对孔夫子以貌取人的态度颇为失望,毅然决然离开孔子,开始了漫长刻苦的自学历程。以貌取人的孔子没把“恐龙男”澹台灭明当回事儿,他非常喜爱的弟子子游(即言偃)却对澹台灭明颇为欣赏。子游从武城宰任上回到曲阜看望孔子时,孔子问他:“你在那里得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借机赞美了澹台灭明的高尚品格:“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用现代话说,就是“做事从不投机取巧走捷径,没有公事从来不到我屋里来。”澹台灭明自学成才后,独辟蹊径,南下吴楚游历讲学。

澹台灭明虽相貌丑陋,却胸怀宽广,他并没有因为在孔门受到冷遇而对孔子怀恨在心,而是仍以孔子为师,积极传播儒家学说。他不但像孔子那样释《春秋》,习“六艺”,教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而且在教学中提倡孔子提出的“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态度,“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风气,“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方法等等。

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澹台灭明在江南地区受到了人们的爱戴,当地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他在几十年内为江南地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他的名气也传遍了当时的各个诸侯国。孔子听到这些消息,幡然悔悟,不胜感慨: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澹台灭明字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凭长相判断人,看错了子羽;凭语言判断人,看错了宰予)。澹台灭明后来在他聚徒讲学的南昌百花洲畔去世,当地人民千百年来一直在纪念缅怀这位积极传播儒家文化的先贤—南昌城内有进贤门,东南有进贤县,进贤县有栖贤山,都是因澹台灭明而得名的。澹台灭明曾因相貌丑陋而被孔子所轻,但他最终凭借自己取得的突出成绩获得了老师的认可,而且在孔门七十二贤中名列前茅。

第五篇: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

目录

书屋相关成立背景 成办意义 农家书屋图书 发展基金设立原因 基金用途

农家书屋光盘书屋相关 成立背景

成办意义

农家书屋图书

发展基金 设立原因

基金用途 农家书屋光盘

展开 编辑本段书屋相关 成立背景

【关于农家书屋】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工程。

农家书屋工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大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障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农家书屋工程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组织实施,把各部门、各地区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类似项目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同步推进,实现资源整合,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国内外各界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捐助,农家书屋建立之后,将按照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进行管理和运行,具备条件的书屋,政府将鼓励支持其开展出版物经营活动,通过经营收入进一步支持“农家书屋”的良性发展。工程计划“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立20万家农家书屋,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的行政村。成办意义

【农家书屋工程是政府为农民办的实实在在的好事】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突出抓好农家书屋工程。2007年4月5日下午2时30分,新闻出版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柳斌杰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农家书屋工程的相关问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网民发展不息]文化是应该人人享受的,农民也一样。现在很多地方都举办农民读书节,有的还成立农民读书协会,可以说农民读书蔚然成风。我想请问柳署长,您怎么看待让农民读书的意义。我们国家有没有对农民的读书情况做过统计,请您介绍一下农家书屋工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有什么样的意义?

柳斌杰:这位网友说得很好,现在是农民渴望读书,需要用知识改变他的命运,这是一个共识。所以群众有很多自发组织起来的读书活动,往往使我们很感动。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据我们了解,图书在农村还是非常贫乏,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和城市还有一定差距。比如图书,据我们调查,农村农民人均拥有图书量,如果不包括小孩的课本,人均0.1册书/年,也就是10个人一年才有一本书。许多地方的农民,尤其是西部农民,有十年没有买过一本书的家庭。这样来看

农家书屋,他们缺少条件读书、缺少文化知识的情况普遍存在。

正是为了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国家一直非常关心如何解决农村文化共享的问题,就是享受文化的成果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如何使农民的权益得到保护。所以从2003年开始,我们提倡新闻出版业面向农村,为“三农”服务,探索一些能够给农民提供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的办法。在总结这些年来图书下乡、农民文化服务各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农家书屋工程的设想,先后在甘肃、贵州等西部省市做了两三年试点,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现在各地方农民普遍都感觉到,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是政府为农民办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我们在策划实施这项工程时,正好是国家大的战略决策方面非常关注解决农村的协调发展问题。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讲,先进文化提高到治党治国的高度来认识。从科学发展观来看,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中央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包含了文化建设。从这个全局出发,从农民的需要出发,我们认为建设农家书屋是非常必要的。从试点地区来看,农民非常欢迎。他们认为,这给他们找到了一个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自身命运的文化平台。发展基金 设立原因

为推动农家书屋工程的规模化实施和持续性发展,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决定设立农家书屋工程发展基金。该基金将有效地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广泛地募集资金和

农家书屋 物资,为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提供保障,并将社会文化资源与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对接。基金用途

1.购买农家书屋所需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

2.对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3.对管理规范、运行效果良好的农家书屋实施奖励等。

甘肃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情况

农家书屋工程最早发起于甘肃省,2005年开始建立网点,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也摸索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运行模式。截至2007年底,甘肃省14个市(州)已建成560个农家书屋(其中,省直接投资建设279个,各地改建281个),累计投入资金达320多万元(含中央财政资金96万元,不包括各市县两级的投入)。

甘肃省新闻出版局申请了“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办公室”编制,省局抽调骨干人员充实力量,全面负责农家书屋建设管理,使农家书屋工程有了专职的工作机构。建立正式编制的农家书屋工程办公机构,甘肃省是全国第一家。此举也带动了甘肃全省市县两级农家书屋工作机制的建立健全。为了紧密工作联系,甘肃省新闻出版局以一次性支持工作经费2万元的方式,引导各县文化局更名为文化出版局,加强了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力度,提高了基层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保障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提高了工程质量。省局还创办了甘肃农家书屋网,加强信息管理工作。定西市李家堡镇李家堡村农家书屋

平凉市泾川县王村乡敦台村农家书屋

1.2005年12月17日,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在总署支持下,在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村、天

水市秦城区焦李村、兰州市榆中县周前村等15个行政村建起首批试点的农家书屋。这也是全国第一批建成挂牌的农家书屋。

2.甘肃省局在2005年7月决定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时,就在总署有关部门指导下,制定了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标准及要求。其中提出的“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参与,农民自我管理服务,市场运作推动发展”的建设原则,是我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原则要求中最早的版本,后来也基本成为全国的范本。镇原县农家书屋建设情况: 农家书屋管理制度 制定一套易于操作、贴近实际、方便村民的农家书屋服务制度,一方面能够使管理人员明确职责,提供良好的服务;另一方面能够使广大村民了解借阅规则,自觉接受管理。

农家书屋必备的服务制度主要有两个: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度和村民借阅制度。1.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度

这是为管理员规定的工作内容。这个制度可对管理员的日常工作起到指导作用,也便于村民对管理员是否尽职做出监督与评判。

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职责

1、认真学习和宣传有关“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制度。

2、负责书屋设施和出版物的保管、维护和有效利用。

3、做好出版物的接收、登记、分类、编目和借阅工作。

4、严格遵守书屋开放时间,保持书屋整洁。

5、热情接待村民,主动为读者服务;引导村民看书学习,经常组织读书活动。

6、严格执行书屋管理制度,妥善处理丢失或损坏出版物的赔偿问题。

7、随时了解村民读者的学习需求和收获,并做好记录,及时向上反馈信息。

农家书屋管理制度

一、书屋工作人员应热爱图书室事业,树力“读者第一”的思想,虚心听取读者的意见,不断改进服务质量。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完成本职工作。认真执行农家书屋的规章制度,服从组织安排,保持室容整洁。

二、书屋负责人对书屋所进图书、期刊杂志必须加盖公盖,图书要进行登记、分类、编目,做好上架工作。

三、工作人员必须对当日报刊及时登记上架。

四、图书、杂志借出必须办理借阅手续,每证交押金20元。

五、借书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使用或代为借书。借书证遗矢,应及时向书屋声明作废。

六、借书证每证只限借文学类、综合类图书1-2册,借期为一个星期;期刊、科普类图书每次限借2-3册,借期为半个月。

七、村民借书要办理借书证,对所借图书如有损坏、遗矢,按原价5-10倍赔偿。

八、及时做好书屋防潮、防尘、防蛀、防火及搞好卫生等工作。

各地的农家书屋管理员可参考这个示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村的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制定好岗位责任制后,农家书屋管理员就要认真执行,重点是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熟悉工作的基本步骤。管理员要认真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全面具体地反映书屋的图书添置、分类、借还、损坏丢失等情况,做到登记本账目清楚,账物一致。

第二,要为村民提供良好的服务。要热情、耐心、积极主动地为村民讲解、介绍图书有关情况,最大限度地为村民看书、借书提供方便,使书屋成为村民家门口的图书馆、信息交流站及精神文化生活园地。管理员要主动了解村民需求,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使书屋越办越好。

第三,要保证书屋按时开放。在规定的开放时间内,管理员要坚守岗位,做好一系列服务工作。可以考虑不同季节村民的空闲时间来确定具体的开放时间,如农忙时暂时关闭,农闲时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可以根据村民每天的习惯来确定具体的开放时间,如村民下午或晚饭后爱出来转转,这时管理员就应该开门提供服务。农家书屋管理员每天一定要抽出固定的时间保证书屋开放,而不能是随意性的,有人借书管理员才去开门,其他时间书屋就像仓库一样。如果村民来书屋碰到的总是一把大锁,找不到人开门,空手而回,就会挫伤来农家书屋看书的热情。

第四,管理员要为村民提供良好的阅览环境,每天要打扫卫生,保持桌椅书架干净,图书报刊排列整齐;要有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每天形成良好的习惯,下班时切断电源,关好门窗。

来书屋看书、借书是村民的基本权利,管理员一定要保证。但同时村民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村民借阅制度就是让村民了解自己可以享有哪些权利,必须尽哪些义务。这样他们才能积极配合管理员,按照制度规定借还图书,从而使书屋的图书减少丢失、损坏,使书屋能够长久地运转下去。管理员可参考下面王村农家书屋村民借阅制度,制定一个《村民借阅须知》。农家书屋图书借阅制度

一、农家书屋陈列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等出版物全部实行开架借阅,在书屋内读者可自行取阅,每次取阅一册(盘、盒),阅毕放回原处。

二、外借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等出版物,须凭本书屋借书证,办理外借登记手续后方可带出室外。未办理外借手续私自带出室外的图书等出版物,一经查实将按有关规定处理。

三、报纸、工具书只供现场阅读及查阅,一般不外借,有特殊需要的,凭借书证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外借时间不超过3天。

四、借阅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要按期归还,如需续借,应按规定重新办理借阅登记手续。

五、自觉爱惜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等出版物,不得折页、勾画圈点、撕割,如有损失、损坏,按原价1至5倍赔偿。

农家书屋图书阅览制度

一、不准带书包和私人杂志、报纸进入农家书屋

二、期刊、资料、报纸只供在农家书屋阅览,概不外借,不得携带出室外。

三、自由取阅杂志时要讲文明,一次只取一本,看后放回原处。

四、进入农家书屋须衣着整齐,穿背心、拖鞋、响底鞋者谢绝入室。农家书屋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谈笑喧哗。

五、农家书屋内不得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丢纸屑、不吃东西。

六、凡撕破、涂写、剪裁、撕毁杂志者一经发现,按本馆《农家书屋图书借阅制度》处理。

七、对偷取杂志、报纸者严格处理,除行为罚款外,报村委会通报。

八、进入农家书屋后,手机请调至震动,以免影响其他读者阅览。

政府建立农家书屋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农民有书读,在读书中受益。所以,来农家书屋看书、借书是每个村民的基本权利。管理员一定要让每个村民知道,他们有权借阅农家书屋的每一本书。

管理员要向村民耐心解释图书借阅制度。规定村民借阅图书必须登记,本人签字,是为了让村民爱惜图书、按时归还;规定借书期限,是为了保证图书的周转,提高利用率,让更多的村民能够读到更多的书;规定损坏丢失图书要赔偿,是因为农家书屋的图书是集体财产,它和其他集体财产一样,丢失或损坏都应该赔偿。管理员应主动建议村委会针对损坏图书及书屋其他设施的行为制定出赔偿标准与办法,以便于在发生具体损坏时有据可依地提出赔偿要求,以保护集体财产。

管理员要让村民知道,只有每个村民都遵守借阅规定,才能保证其他村民的借阅权利,书屋才能长久发展,村民才能长久受益。

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

□王峰(新泰市图书馆副馆长)

对农家书屋的建设,笔者曾有幸参与。以山东省新泰市为例,在农家书屋建设规模化、上层次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但是,从中也看到了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图书的来源。农家书屋的图书来源于政府出资从新华书店采购,另外还有社会团体、个人的捐赠。虽然这解决了农民无书可读的问题,但是图书数量相对少,品种相对单一,很多图书与农民的阅读需求不相适应,发挥的作用有限。而且,捐赠的图书大多是脏、破、旧的,也没多少利用价值。此外,就是后期没有新的图书及时补充。

其次是读者群体脆弱。农家书屋的建设数量不断增长,但真正拥有的读者却并不多,因为农村里的青年大多数在外打工,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加上农民的阅读习惯尚未养成,农家书屋的宣传力度也不够,造成少人光顾。

再次,目前农家书屋在管理上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一些基层组织对于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并不是很热衷,不少农家书屋缺乏专人管理,名义上的“专人管理”往往是兼职代管。有些农家书屋虽有专人管理,但管理人员素质低,服务形式单一。农家书屋一般都建在村委会或文化中心。管理人员一般由村干部或热心的老人担任,但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管理人员没有经过图书馆专业知识的培训,缺乏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懂得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和图书管理的基本规范,导致书屋管理混乱,服务形式单一,只能满足简单的借借还还,谈不上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农民群众很难享受到书屋的好处,从而逐渐远离书屋。

此外,在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有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重经济、轻文化的不利氛围,也有搞形象工程的敷衍心态,反映出部分基层组织文化意识的淡薄。对管理人员的相关培训有时流于形式,培训不够具体、专业,必要的图书分类、登记、保管和借阅等方面的培训并不到位。在此背景下,农家书屋的开放时间也得不到有效保证,农民借阅图书不便,图书损毁和丢失现象时有发生。

除上述外,农家书屋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地区仍对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担心工程为“一阵风,不长久”,存在消极应付思想。一些地区在书屋建设过程中协调力度不够,部门之间相互扯皮和推诿,导致农家书屋建设进展缓慢。一些地区则急于求成,只重数量,不重质量,难以达到农家书屋建设的最低标准。部分地区仍存在重建不重管,忽视书屋可持续发展的现象。此外,由于中国农村乡土社会的边缘性和民间性,文化品位相对不高,具有朴实和粗鄙、健康和落后并存的状况。而在现代各种传媒的影响下,文化的感官化、娱乐化、浅显化甚至庸俗化对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利用也有着现实的影响。这些,都需要引起管理部门、建设部门和社会力量的足够重视。

下载为什么说中国崛起的深层因素是文化自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什么说中国崛起的深层因素是文化自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