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忆当年初遇时》读后感
《最忆当年初遇时》读后感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讲诉钱钟书和杨绛年少相识乃至幸福相守一生的那段被埋藏在历史风尘中的一段岁月。
最一开始看这本书的第一章节,只觉得朱云乔这位作者是无病呻吟,虚填字数却无实际内容只为谋求以量计算的稿酬,简直是要对这本书嗤之以鼻,弃之不顾了。幸而专业课内容实在枯燥乏味且看不出有何益处,使得我无聊至极,转而课上续读此闲书。
书中从两位少时便讲起,一位是书香门第翩翩好儿郎,一位是苏州名门,大家闺秀。原本我以为,哪怕是再出彩的文学大儒,少时也该是顽劣不堪,丝毫不沾书边。原来竟是我想错了,钱钟书小时起便对书籍迷恋阅读,可谓海量阅读,只泡在书海里。我看作者写道钱老看书不太忌口,却尤为钟情古文学史。想到自己前两年逼迫自己专看什么世界名著畅销书籍,往往看得自己烦闷不堪,更不知书籍所云为何。其实现在回头想,又何必呢?到书馆转转,挑几本感兴趣的,哪怕不怎么出名,只是小众化读物,如若作者能写到我心坎里引起我的共鸣,那才真真是叫做书中知己。偏只追求一个看过的虚名,到底也没获得什么,赞赏奖励没一个来到(当然,也不是为了这个而读书),不如循着兴趣,最起码能落得个自己开怀乐浸书中的结果。今后,还是对自己爱好兴趣之物表达地更为坦诚些的好。
年少时光里,他俩相遇相知。现在去看那时,简直就是有命运在前牵着线一般。如果钱钟书不是一副书呆子气,凭着自身才气家室,怕早就被其他女子妥妥定下,如果不是杨绛汲汲要入清华园读研,二人无法在最美岁月相遇,又怎能此后牵手一生?在这些文字处,我颇有些感慨。首先一点就是,这年头,就是个看脸的时代,甭说这年头了,就钱老那年头。如果杨绛杨先生长的泯然众人甚至蓬头垢面,如何吸引得了这位埋首书本嫌少抬头的大书虫一见钟情?而杨绛爱的是钱钟书的书卷气,清华园内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青年才俊来来往往必是络绎不绝,杨绛相中钱钟书,怕也是情之所至,知其必是自己爱的那一款。想来我这至今桃花未表一朵的老姑娘也合该放宽点儿心,没准我那独爱我这款的男子也正在某研究生院或某处做着自己的事儿,无意识地等待着某日和我的相逢呢。
随后两人先是携手牛津,后又留学巴黎。在民国那样的时代能有这番财力供其四处游历,甚至求学国外高等学府,这也非是寻常人家所能做到的。可见家庭里经济宽裕,的确是为子女提供了极好的生长学习环境。再想到如今21世纪某些骄纵跋扈的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有着普通人所不能持有的资源却不善加利用,白白辜负自我成才名垂千古的机会。随后,钱钟书回国教书。在这里,我却颇感伤怀,在国外荣耀无尽,回到国内依然要为五斗米而折腰。就如我们大学生,不论在校内何种职务,如何熬到第三年让学弟学妹仰之鼻息,毕业日一到,立即被学校扫地出门,被公司单位挑挑拣拣,接着又是一个慢慢熬的过程。钱钟书惊才,深爱古文学,通三四国的语言,这样的人在如今的被金钱虚荣渲染的大学校园里了无踪迹了。过于优秀和倨傲都会被大众排挤,钱钟书两者都占了。不愿屈服于人情世故的他,游走在默默无名的校园,再不是清华的任教老师了。如今钱钟书的名流传于中国文学史中,百世流传,当时诋毁排挤他的人们又被化作多大的沙粒掩埋于历史的长河中呢?任他当时如何权势滔天,在后世亦不过是个无名乃甚至不曾存在的人罢了。
最后,是钱钟书和杨绛在文革中所遭遇的的一些令读者闻之气愤却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历史事实。红卫兵的羞辱唾弃,思维丧失,道德沦丧,使得这个三口之家的生活风雨飘摇。女婿王得一不堪受辱,自尽身亡。要是什么样的羞辱逼迫,才会让一个七尺男儿舍下自己的妻子,抛下自己的家庭?这我们无从得知。我们知晓的,不过是现在还活着的受文革迫害的那些人口中的一个十年。我所存活的的这个时代,这个大小环境,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端看是和谁的比。对我们而言,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有着何种际遇姻缘,看的也端是我们自己。
第二篇:《当法律遇见爱》读后感
《当法律遇见爱》读后感
法律学子
生命中,不能没有爱。
生活中,迟早要与法律打交道。
爱与法律相遇,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文学伟大的杰作之
一、已流芳四百年的《李尔王》,满载莎士比亚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耶鲁法学院教授Paul Kahn解读其中的密码。
法律是文明社会的产物,生活中,总是有形无形地与法律接触,它可以维护社会的秩序,让我们不去碰触到它的边缘。这样看来,法律不失为一种美好的东西。都说:法律是最底线的道德,道德是最高标准的法律。的确法律眼中的人是一个中人,这个人可以不做好事,但是不能做坏事;这个人可以在法律的范围内随心所欲,但是不能超越法律为所欲为;这个人不需要有多么高尚的情操,只要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就行。这就是法律对人的基本要求。
法律是最底线的道德。那么,爱便是道德的产物了吧!生命中,不能没有爱,倘若爱缺失了,我们的社会将是冷漠无情的,人与人之间将会多么地可悲。如果说法律是冷酷无情的,那么爱便是晴天,带给人温暖。但法律与爱相遇,会发生什么呢?
在刚开始看时,我还在幻想,法律无聊爱时,大概会更公正,公平些吧,毕竟爱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但当看到第一章“以爱为名的审判”时,两者之间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李尔王让他的三个女儿在庭审现场公开表达她们对父亲的爱,说出的爱越深,便可得到越多的领土。听到这些,人的私欲便被勾了出来,大女儿,二女儿都说出了自己对李尔王的爱,得到了大量的国土。等到李尔王最钟爱的小女儿时,她迟疑了,她不明白,爱为何要嘴上说出来才更真实,违背了父亲的意愿。当然,她便没有了封土。领土的分封,也即代表了权力的分割,就这样,李尔王被两个不孝女赶出家门。当李尔王被赶出时,才明白单凭一个人的言语是无法了解和证明爱的真相的,但已悔之晚矣。
爱遭遇放逐,李尔王的不堪下场在他的臣子身上也有同样的局面。葛洛斯忒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私生子,没有地位,嫉妒他的哥哥,并欺骗他的父亲说他的哥哥想杀葛洛斯忒。这位臣子和李尔一样,没有思考,顿生大气,认为这是逆子,便将其放逐。却不曾想自己的私生子才是逆子。两人都是将权力和爱即法律与爱混在一起。没有让爱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李尔王和葛洛斯忒的行为值得我们思考。当法律与爱相遇是否会有更好的产物呢。我们无从得知,正如爱是一种天性,而法律是为了抑制坏的天性。二者就像冰与火一样。
当法律遇见爱,这是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法律。法治是西方文明的核心成果,奉行法律,无往不利,真的吗?其实,法律的领悟之外,另有一片爱的天空。爱,作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始终挑战着法律的王道。
第三篇:《最忆少年时》读后感
《最忆少年时》读后感
少年时期是每个人人生道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少年时期是美好的,也是令人难忘的。其中充满了酸甜苦辣各种滋味。
初遇这本书,感觉它是那么亲切自然,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如朵朵奇葩,散发着淡淡的墨香。随意找一篇来读都能获得精神的愉悦,让人流连忘返。这本书,似乎像老朋友一样,打开了我久闭的心扉。
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有《万卡》、《一千张糖纸》《和生命的真谛》。
《万卡》中的小徒工万卡受尽老板的欺压和剥削,令他感觉无生活下去,他利用圣诞节老板一家做晨祷的机会,给自己乡下的爷爷写信。谁都可以想到那封寄托着万卡希望的信,爷爷是收不到跟是看不到的。但心中对爷爷的真情流露是那么迫切,感人至深。
《一千张糖纸》中“我”和世香在表姑的欺骗下好不容易攒够了糖纸,却没有得到“我们”渴望的到的电动狗,这种伤害让我们年幼的心灵无法承受。此后每逢看见“欺骗”二字总是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一千张糖纸——孩子可以批评,可以责罚,但绝不可以欺骗。
《生命的真谛》中玲玲的自杀和行为使我感受到生活就像是一条溪流,有平坦也会有激进,更会有阻碍。生活如同大海有风平浪静
也会有波糖汹涌的海浪和海啸!而现实中的我何必去追求不现实的东西呢?
当死神对我露出狰狞的面孔时,我会操起自信的矛和坚强的盾,因为自信与坚强才是战胜挫折最有力的法宝。而怯懦和退缩只能助长挫折的气焰。当在遇到挫折时,我不再哭泣,我要操起自信和坚强的心灵武器毫不犹豫地迎上去„„
这本书的出现如同灯塔一般,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使我有了明确的目标,更如一位导师带着我徐徐前行。
第四篇:当一切改变时,改变一切读后感
当一切改变时,改变一切~~~
法则1:放下“独自面对”,获得支持比孤军奋战对你更有益
法则2:重新选择如何体验情感
法则3:跳出观念的陷阱
法则4:远离想象中的真相
法则5:不要抗拒,改变并不是一件坏事情
法则6:记住,所有的改变都是为了你变得更好
法则7:让灵魂参与未来的改变
法则8:明白你是身体、心智、灵魂三者的总和,并且还要多
法则9:与生命更大的源头保持联结
作者曾是电台的主播、报社的记者和主编,并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关和市场营销公司。正当事业蒸蒸日上时,突然的车祸和失败的婚姻使他跌入了人生的谷底,不得不流落街头,以乞讨为生。痛苦起伏的人生使他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我从这本书中也受到了感触,在我们身边也许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不同的改变,有些改变对我们来说根本微不足道,有些改变却一生不想再经历第二回,可是我们变了,随着改变而改变,我们经历着每一个必经之路,我们承受着每一个无法承受,我们害怕改变却无时无刻不再改变,改变我们的习惯,改变我们的快乐,改变我们的朋友,改变我们的工作,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有些改变将我们打倒在地,然后狠狠的踩踏着我们,我们能做的却只能承受,承受着每一次的疼痛,然后从改变中改变,变得更强,变得更加适应这个社会。
我们每一个人都一直在改变,如果有一天想想自己过去的经历,才发现自己已变成了另外一个自己,也许对自己来说每一个留下印象的改变都是一夜之间的,就像一夜之间长大一样,这种变化似乎只有自己知道,他们都是有原因的留下,因为痛过所以留下印记,因为痛过所以印象深刻,因为痛过所以改变……
而我们能做的就只有接受,接受这所有的改变,但既然都要接受,为什么我们还会有这样或那样不同的感觉呢?我们因为改变而欢笑,因为改变而落泪,最终我们都在承受,然后任由一切去改变,然后我们就会成熟进步,然后再去面对更多的改变……
可是,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变得麻木,变得任由改变去改变?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就无法承受改变了?到了那时候我们会不会变得害怕改变呢?到了那时候……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改变的磨砺之后,我们的心智已经变的足够强大,我们可以有足够的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足够的胸怀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同时又有足够的智慧去识别两者,而这,就是我们不断追求完美的人生。
第五篇:当上帝沉默时——《无语问上帝》读后感
当上帝沉默时——《无语问上帝》读后感
读完《无语问上帝》这本书后,心中充满的是感恩,感谢主在我需要信心的时候使我能够阅读这本书。在本书中作者以三个问题“上帝公平吗?”、“上帝沉默吗”、“上帝隐藏了吗?”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帮助读者面对信仰的困境,重建对上帝的信心。
每一个诚实面对信仰的基督徒都承认,在我们向上帝祷告的事情中,很多事情神没有给我们成就,包括我们向神祈求病得医治、求神给我们成就美满婚姻、求神给我们一个好工作等。我们想以祷告阻碍事情向坏的方面发展,但是事情还是向坏的方面发展。我们想以祷告促进一件事情的成功,但是祷告后事情还是没有成功。我们认为神成就某一件事情对各方面都有好处:荣耀神的名,使我们能够对神建立信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益处,成为未信主人的见证。但是使我们困惑的是,向神祷告后,甚至禁食祷告后神还是没有医治我们的疾病或者神还是没有成就我们的事情。怎么回事?难道我们的祷告不符合神的旨意吗?我们的祈求是妄求吗?我们向上帝祷告的确实是实实在在的难处啊!
就如作者在书中所举的一个例子:在一个冬天天寒地冻的晚上,刮着大风并且路面上因下雪结满了冰,作者的汽车突然抛锚了,他修理了半天,车子还是修理不开。他祷告希望上帝能够帮助他,但是当他祷告了又祷告,车子还是发动不起来,上帝也没有派别的人来帮助他,最后他不得不在一件破旧的餐车里面等拖车把他的车子拖走,然后在汽车修理厂修理了几天才修好,此次车的抛锚不仅花费了他的金钱,时间,还耽搁了他参加聚会。作者问:“上帝到底在不在乎我的挫折?或者上帝在不在乎我浪费这么多的精力和金钱?”
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我想在我们基督徒的生活中也许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面对亲人的病危,我们祈求上帝医治;面对就业,我们祈求上帝给我们一个好的工作,祈求上帝能够给我们一份稳定的工作等,但是当我们苦苦向上帝祷告后,上帝却没有垂听我们的祷告,我们信仰的上帝在我们需要他的时候,他好像隐藏了,不帮助我们了,这个时候就会对信仰失望,就像本书中所提到的查理德在对信仰失望的时候所说的:“每当我面对重要决择时我都会读经、祷告求上帝带领,我想你也是。
《无语问上帝》这本书就是站在上帝的角度和站在人的角度两个方面探讨上帝的“不公平”、“隐身”和“沉默”问题,从而使我们有新的发现。当作者站在上帝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看到上帝对待我们称为信心伟人的亚伯拉罕、约瑟、保罗等信仰伟人的时,上帝对他们的人生是更多的“不公平”、“隐身”、“沉默”。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学会了对上帝的顺服和信靠;在以色列民族历史上,上帝也曾“不公平”、“隐身”、“沉默”:上帝“不公平”是因为怜悯,神不愿意立刻惩罚犯罪的以色列民,忍耐等待她悔改;上帝“隐身”的原因是以色列民族不再遵守上帝的教导;在以色列民被虏异邦,受苦的时候上帝“沉默”,其实上帝和他的子民一同受苦。后来上帝以人的样式来到人间,上帝不再隐身和沉默。按理说,这个时候的人类应该全部都相信和顺服上帝吧!但是上帝的现身和说话并没有使人人都相信他,他在世的时候反而遭到很多人的抵挡,和他在“隐身”和“沉默”的时候一样!所以人对上帝的信靠不是上帝是否隐身和沉默,乃在于人是否有一颗愿意信靠他的心。
总之,《无语问上帝》是一本很好的属灵方面的书籍,使我们在上帝隐藏、沉默的时候,我们同样能够对神信靠和仰望,与神建立良好的关系。
注:作者简介:杨腓力(philipYancey),当代美国最重要的基督教思想家和作家之一,他也是著名福音派杂志《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Today)的主编。杨腓力曾12次获得美国ECpA(福音派基督徒出版联盟)图书金奖,代表作有《无语问上帝》、《有话问苍天》、《恩典多奇异》、《耶稣真貌》等。著名的布道家葛培理曾评价说杨腓力是他在福音派中最欣赏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