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政治专题复习——科技创新的意义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①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③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④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源泉。
⑤ 科技自主创新能提升出口产品的层次,增强自力更生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
⑥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企业为什么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① 企业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决定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③ 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培育自主品牌,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更好的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④ 有利于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劳动者技能。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2008北京奥运会秉承“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请分析科技对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 科技是成功举办绿色、人文奥运的关键因素和有力支撑,为北京奥运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使科学技术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也大大地促进了我国科技以及产业化的发展。
② 围绕“绿色奥运”建设和节能减排目标,重点开展了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这也是对世界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具体贡献。科技的作用还体现在能更好地促进食品安全。
奥运安全保证方面采用的新技术,为观众提供便利的服务。运用科学技术帮助运动员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确保奥运食品安全,也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精神。(4)科技创新对企业落实节能减排目标有何作用?
① 科技是企业落实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支撑,是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和根本动力。
② 科技有利于企业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企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发展路子。③ 科技可以促进企业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④ 科技有利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5)建设创新型国家政府应该怎么做?
① 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技术研发上也应该用市场来配置技术研发的资源。
② 加强宏观调控,落实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创新环境,提供相关服务,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③ 坚持对外开放,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坚持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相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6)企业应怎样做到自主创新,提高经济效益?
① 科技进步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所以企业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相结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企业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② 实施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③ 企业要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素质,不断强化职工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人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④ 坚持对外开放,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自主创新的依据。
①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体现党的先锋队性质的要求。体现了党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着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统揽全局、深谋远虑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对当今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体现了党的科学执政。
② 政府应履行经济职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政府应履行文化职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采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应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府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政府更好地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③ 意义: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
(2)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政府在促进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① 履行经济职能,统筹规划,制定扶持政策。
② 履行文化职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战略,重视科技人才培养,促进科技事业发展。
③ 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 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行政的原则,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继续增加科技投入。【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1)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①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怎样进行文化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①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② 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体现时代精神。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④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永葆文化生命力,提升文化竞争力。
⑤ 进行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⑥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⑦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结合我国国情,在不同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创新方法。
② 要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树立创新意识。
③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形成正确地认识,又用正确地认识指导实践,不断进行自主创新。
④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实行自主创新。
⑤ 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创新的关键是集中力量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⑥ 要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⑦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要引进吸收,更要自力更生,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⑧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①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③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④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源泉。
⑤ 科技自主创新能提升出口产品的层次,增强自力更生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
⑥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企业为什么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① 企业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决定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③ 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培育自主品牌,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更好的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④ 有利于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劳动者技能。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2008北京奥运会秉承“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请分析科技对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 科技是成功举办绿色、人文奥运的关键因素和有力支撑,为北京奥运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使科学技术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也大大地促进了我国科技以及产业化的发展。
② 围绕“绿色奥运”建设和节能减排目标,重点开展了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这也是对世界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具体贡献。科技的作用还体现在能更好地促进食品安全。
奥运安全保证方面采用的新技术,为观众提供便利的服务。运用科学技术帮助运动员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确保奥运食品安全,也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精神。(4)科技创新对企业落实节能减排目标有何作用?
① 科技是企业落实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支撑,是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和根本动力。
② 科技有利于企业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企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发展路子。③ 科技可以促进企业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④ 科技有利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5)建设创新型国家政府应该怎么做?
① 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技术研发上也应该用市场来配置技术研发的资源。
② 加强宏观调控,落实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创新环境,提供相关服务,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③ 坚持对外开放,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坚持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相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6)企业应怎样做到自主创新,提高经济效益?
① 科技进步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所以企业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相结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企业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② 实施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③ 企业要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素质,不断强化职工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人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④ 坚持对外开放,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自主创新的依据。
①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体现党的先锋队性质的要求。体现了党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着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统揽全局、深谋远虑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对当今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体现了党的科学执政。
② 政府应履行经济职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政府应履行文化职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采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应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府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政府更好地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③ 意义: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
(2)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政府在促进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① 履行经济职能,统筹规划,制定扶持政策。
② 履行文化职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战略,重视科技人才培养,促进科技事业发展。
③ 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 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行政的原则,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继续增加科技投入。【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1)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①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怎样进行文化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①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② 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体现时代精神。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④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永葆文化生命力,提升文化竞争力。
⑤ 进行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⑥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⑦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结合我国国情,在不同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创新方法。
② 要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树立创新意识。
③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形成正确地认识,又用正确地认识指导实践,不断进行自主创新。
④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实行自主创新。
⑤ 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创新的关键是集中力量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⑥ 要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⑦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要引进吸收,更要自力更生,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⑧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科技创新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① 科技实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提升科技力和文化力有利于维护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② 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文化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能够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③ 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运用现代科技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繁荣;④崇尚科学、鼓励创新,能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第二篇:科技创新专题复习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
专题五: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时政要闻
●庆祝建国60周年的阅兵仪式,彰显了我国国防科技自主创新之路。威武的16个陆军装备方队,从火力强大的自行火炮到威武先进的主战坦克,全部实现自主研制;由中航工业制造的总计15个机型151架飞机中,新机型占了95%以上。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说是两会的一条红线,用总理的话说“刻不容缓,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获批我国第二个自主创新示范区
1、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原因: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②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③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④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只有实施这一战略,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⑤发展教育、科技,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2、请结合教材知识,围绕创新的意义,发表自己的看法。(书P62/P123/P141)①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④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⑤发展教育、科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3、请你从国家的角度,为“落实这一战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说说我们青少年应怎么做?
(1)国家(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
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等
(2)个人(青少年):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积极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
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积极参加创新素质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第三篇:科技创新的意义
科技创新的意义
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培养人才是基础,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和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增强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发展教育与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有助于发展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我们国家的四代领导人都很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领袖毛泽东在一篇题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的文章里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过去我们打的是上层建筑的仗,是建立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建立这些上层建筑干什么呢?就是要搞生产。搞上层建筑、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邓小平同志在他的《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里说: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江泽民执政时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强盛。”
这一时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建设国际创新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更好的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而作出的重大决策。„..现在,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我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必须大大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认真抓好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技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
个人在学习中应当主动积极的学习科学知识,学为所用;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科技前沿的技术,宣传科学知识。关键是多动脑,勤于思考,在学习和工作中有意识的寻找更易行的方法。
什么是科技实践活动?
“科技实践活动是青少年以小组、班级或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等组织名义,围绕某一主题在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和科普意义的综合性、群体性科技实践活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上看,科技实践活动应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按国家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奖申报要求,申报者须以学生集体名义进行申报。人数可以是班级中的实践活动小组:不能和科学论文混淆,科学论文人数要求是1~3人;学校的科技实践活动组:二十人以上;学校以上的实施单位,参加活动的学生应占学生总数的30%以上。“优秀科技实践活动”是指取得较好成绩的普及性的集体活动项目。实施这些项目的集体,必须具有班级或校级课外活动小组以上的规模。优秀活动侧重该活动的普及性、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和对当地社区的积极影响。表彰主题创意新颖、社会反响强烈、组织实施有力、活动操作规范、符合教育规律、具有区域示范意义的优秀青少年科技活动。
意义在于:尽管优秀活动的科技含量没有优秀科技论文和发明创造项目高,但它是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的主体和普及的基础。优秀的普及性的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可以引导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正确发展方向,提高普及性科技活动的水平。
中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选题五要素
引导中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要想科技创新实践教育活动要取得显著成效,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选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选题要具备:科学性,前沿性,趣味性,价值性,可操作性等五大基本要素。
一.科学性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
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目的是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所以选题的科学性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前提,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
在科技教育过程中,首先,要教会学生进行实践创新的科学方法,所以,选题必须要有科学性,要在科技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如何科学设计试验方案,怎样科学安排试验对照,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试验过程中要学会科学的操作方法,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过程中都要求学生做到科学、规范。并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运用科学理论进行推理的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进行实践的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科技创新都必须有严谨的态度,不管是设计实践方案,还是进行实践操作都要做到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所以,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态度。再次,由于科技实践道路十分曲折,绝不会一帆风顺,同时充满挑战,在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活动中,要让学生不断培养起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敢于面对失败的勇气。
二.前沿性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关键要素。
科技创新就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是探究没有人探究过的科技领域,也是科技探索的一个新的起点。所以,科技创新教育要具有前沿性。在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选题时,要全面了解该课题的研究动态,要查一查是否有人做过相关的研究,如果有人已经进行过探究,还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他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我们进行科技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不是走别人的老路,不是重复别人的工作,否则就不会有创新成果,不会有科技的进步。三.趣味性是中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核心要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使学生不断去探讨和研究新事物的主要动力源泉,所以趣味性是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核心要素。
在学生科技实践活动选题时,我非常注重创新实践活动的趣味性,选择当地常见的生物或学生感兴趣的生物现象,让学生从喜闻乐见的事物中产生探究的冲动,如;娃娃鱼吃什么?山蕨含有那些营养物质?如何开发当地野生资源?从这些学生常见的感兴趣的方向引导中学生关注科学,培育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探究科学的兴趣。
四.价值性是中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必须要素。
科技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创造财富,创造经济价值,从而有效的为社会,为人类服务。在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时,应把科技课题的探究价值摆在重要位置来加以考虑,使科技创新实践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选题中,始终要求学生考虑该活动项目是否有意义,是否可以创造财富,是否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始终把科技创新的价值观作为活动的重要因素,贯穿实践活动的始终,如:开发山蕨资源创造特色经济;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建立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等。从这些科技创新实践课题的探究让学生体会到:科技创新活动必须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五.可操作性是中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要素。对于开始进行科技实践活动的中学生来说,实践活动的操作性显得十分重要。科技实践活动要有方案,有操作步骤,有实验操作具体方法,有实验结果分析。否则,学生会就会感受无从下手,无所适从,从而失去科技创新兴趣。
在指导中学生进行科技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会教会学生如何查找相关资料,怎样设计探究方案,然后如何进行分步实践操作,并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分析,最后还要指导学生撰写实践活动小论文。做到每一个步都让学生心中有数,使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实践活动,避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操作的随意性。
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选题过程中,为了使活动具有操作性,应该注意选题范围不能太宽太广,尽量做到具体。同时,注意选题的可行性,学生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设备就能够完成所有的实践探究过程。
科技实践活动题目的选择
1、科技实践活动的来源(1)来源于生产生活
(2)来源于教育教学活动
(3)来源于师生的思想意识、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
2、科技实践活动遵循的原则
(1)科技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
(2)科技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实用性原则(3)科技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开放性原则
(4)科技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创新性原则 科技实践活动对象的选择标准
1、学生对活动主题有兴趣
2、师生有能力完成活动内容
3、能得到有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优秀科技实践活动评选标准
科技实践活动是青少年以小组、班级或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等组织名义,围绕某一主体在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和科普意义的综合性、群体性的科技实践活动。
一、申报“优秀科技实践活动”条件
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在校小学、中学的学生群体,形成科技实践 活动成果者,均可以集体的名义申报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奖,指导教师 或指导机构不得以申报者的身份出现。
二、优秀活动奖必须具备的条件
1、明确的选题目的。所设计的活动、主题应根据当地的条件并具有可行性,有利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普及;有利于青少年通过 活动学习科技知识、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对当地教育、生产、经济和科学文化等其中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意 义。
2、完整的实施过程。活动在实施时,有系统完整的活动计划、进度安排、组织方法、实施步骤和总结评价。
3、完整的原始材料。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参加人数)、照片或录像、新闻报道材料等,用以反映该项活动的真实性。
4、确切的实施结果。由活动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以文字的 形式,将活动结果叙述清楚。文字应简练,可根据条件辅以必要的实物、照片、录像等。在上报之前,各地应对该结果的可靠性加以确认。对于学校以上的实施单位,参加活动的学生应占学生总数的30%以上。
5、实际收获和体会。包括青少年参加活动的体会、活动的宣传 教育覆盖面,活动体现的社会效益,对今后有关工作的建议等。
三、评审标准(1)、真实性。活动符合参与者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符合当地的客观条件,有活动记录、活动总结(包括书面材料和纪实材料等)。(2)、示范性。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当代科技发展方向,围绕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活动设计和组织形式科学、有新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利于推广普及,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能为其他区县开展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的经验。
(3)、教育性。活动符合教育规律,能够对参与者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思想和道德的教育,有利于参与者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4)、完整性。活动已经完成或阶段完成。活动过程清晰,有明确的活动目标,系统周密的活动计划、实施步骤和活动结果。
四、资料上报要求(上传电子版):
(一)、申报书: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服务平台上下载)符合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定的申报书,不符合参赛要求的申报书,该项目不得参与实践活动的评选。
(二)、活动报告:活动报告的编辑过程如下:(1)、活动背景(2)、活动的目的(3)、活动过程:计划-开展活动(穿插情景图片)(4)、活动收获:活动成效重在学生的收获(5)、活动安全预案
(三)、附件材料:(扫描打包上传)
1、活动日志(手写,必须有)
2、活动图片
3、问卷材料(根据课题设定,一般的调查活动应该有问卷)
4、学生心得体会(手写)如何撰写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1、活动方案的结构要素(1)方案名称(2)背景与意义(3)活动目标
(4)活动的对象、人数、需求分析
(5)活动的主体部分(内容、重点、难点、创新点、过程与步骤、可能出现问题与解决的预案、活动结果及呈现方式、评价的标准、活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6)申请者实施活动方案的有利条件(曾经开展过类似的教育活动、个人相关知识和经验积累、可以得到的各种资源)(7)活动经费预算
(8)活动安全预案和安全责任书
2、把方案上交学校批准(1)听取意见和建议(2)争取活动资金(3)寻求安全保障(4)成立活动领导机构 如何具体开展科技实践活动
1、把活动内容细化分配到各个小组,确定教师、学生、家长培训时间、地点和具体的内容(实验技巧、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实验报告、科学小论文)收集相应的照片或视频
2、指导各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团结协作、交流讨论完成活动任务。教师安排特定的时间,监督检查,注意收集照片,心得体会,活动报告等
3、开展活动总结会,展示活动成果(主要包括实验操作、科学论文、实验报告、黑板报、心得体会、视频等)评比颁奖对学生的活动结果进行肯定,收集整理规定的资料上报。
完整的科技实践活动资料应该具备以下五大要素
1、明确的选题目的。所设计的活动具有可行性,有利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普及,有利于青少年通过活动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
2、完整的实施过程。活动在实施时,有完整的活动计划,进度安排,组织方法,实施步骤,总结评价。
3、完整的原始材料。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参加人数、照片)等。
4、确切的实施结果。由活动负责人以文字形式将活动结果叙述清楚,文字应简练,可附实物、照片、录像等
5、实际收获和体会。包括青少年参加活动的体会,活动的宣传覆盖面,活动体现的社会效应,对今后工作的建议等。我校近年来科技实践活动及获奖情况
(一)大型师生科技实践活动类 1、2008年《一杯水和两支管的科技活动》全国一等 周从强 2、2010年《水之验竞赛活动》遵义三等 周从强 3、2011年《戏蛋活动》赤水一等 周从强 4、2012年《丹霞石林探秘活动》赤水一等 周从强 李民贵 唐玉琴 5、2012年《调查元厚镇蕨类植物科技活动》赤水一等 遵义一等 贵州省三等 彭清祥 刘敏 李民贵 6、2014年《弘扬长征精神
承载青春使命》赤水一等 遵义一等 贵州省二等 张秋华 张利华
(二)教师活动方案类 1、2009年《探究测量物质密度方法的方案》贵州二等 周从强 2、2010年《水之验竞赛活动方案》遵义三等 周从强 3、2011年《戏蛋活动方案》赤水一等 周从强 4、2012年《丹霞石林探秘活动方案》贵州二等 周从强 5、2013年《旧节能灯电子元件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应用方案》遵义二等 周从强 6、2012年《调查农村中学周边蕨类植物科技活动方案》赤水一等
遵义一等 贵州省三等 彭清祥 7、2014年《弘扬长征精神
承载青春使命》赤水一等 遵义一等
贵州省二等 张秋华 8、2014年《注射器在初中理化生实验的应用方案》获省二等奖;周从强 9、2015年《“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拓展活动方案》获遵义市三等奖;周从强
(三)教师、学生制作发明类
1、周从强老师
①在2004年制作“大气压强测量仪”获赤水市第一届自制教具三等奖
②在2006年制作“液体密度计”获赤水市第二届自制教具二等奖,同年被评为赤水市实验管理和实验教学先进个人
③在2009年制作的“环保洒水车”获赤水市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奖,“改变物体内能的仪器”获赤水市第三届自制教具三等奖
2、学生
①在2009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获贵州省一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
②2009年指导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杯水和两支管的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获全国一等奖 ③“探究物质密度测量方法的实验”获2009年遵义市“青春动力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辅导员提名奖 ④2010年“水之验竞赛活动方案”获遵义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三等奖。2011年“戏蛋活动”获赤水一等奖
2012年指导学生徐济泓制作的玻璃窗胶条卡钳获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壹等奖,指导学生曾毅制作的矿泉水桶卡夹和王孝梅制作的菠萝撬获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贰等奖。
(四)论文类
①在2001年,撰写《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获贵州省物理教育学会二等奖 ②在2004年,撰写《多帮一转化物理差生》获贵州省教育学会三等奖;③2004年,撰写《利用列名小组法开展物理课外实验研究》获全国第十一届中学物理论文一等奖
④在2009年撰写的《初中物理总复习的问题与开放试学习策略》荣获贵州省教育协会科研论文三等奖
2014年《利用实验导入物理新课应注意的问题》获赤水市三等奖 2015年《利用有错误的习题培养学生实验创新能力》获遵义市三等奖论文类
(五)科幻画类:师生共25人次获市、县级一、二、三等奖
第四篇:科技创新于学生的意义。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指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近现代世界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发展之路,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
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如果人们自觉而明智地去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没有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就很难形成科技创新能力生长的土壤。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此时提供适当的环境,让学生在多种尝试中去发现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创新活动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极强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浓厚的兴趣、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和和谐的沟通能力。
我们在学校里提倡科技创新活动,能够营造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氛围,让学生更全面地去接触科技、了解科技,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关键不在于结果,而重在过程。在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意识,培养一种精神,能使一个人受益终生。
第五篇:科技创新的意义所在
从地理上、人口上来看,中国都是大国,区域间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复杂多样的联系,各区域尽显潜力、和谐发展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指向。目前,中国各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对不平衡,发展速度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看,各地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以少数中心城市为主导的大都市圈在沿海地区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区域经济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前各地区都在抢抓机遇,谋求快速发展,区域间竞争将会变得日趋激烈,而今后区域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将更多地体现为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相互促进的,经济的强盛将为科技的发展提供资金、设施、人才等保障,而科技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实力的根本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有很多影响因素,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要求来看,众因素中各地区科技水平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中国部分城市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经济走在了科技的前面,一些城市已经初步具备了作为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并能够实现其部分功能,在其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中,势必将对科技创新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心城市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集聚地。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中心城市是培育财源的关键所在,是增强发展后劲的最主要源泉。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特征和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开始突现出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一是中心城市的发展使整个区域的基础设施环境不断优化,如交通、信息网络建设等;二是一些中心城市的企业达到了一定的饱和度,开始逐渐向周边地区溢出;三是随着中心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很多周边企业充分利用总部经济,借助中心城市的城市品牌和环境条件,吸引人才,打开产品服务市场;四是中心城市庞大的市场需求不断地为地方资源开发、产品加工和配套提供发展机遇,是周边地区企业发展成长强有力的保障;五是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周边地区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内研发、生产、服务、销售等方面的互动交流;六是中心城市是先进知识、先进文化、先进技术的重要开创地,是重要的信息源,对提高周边地区民众的思想意识和综合素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见图1)。另外,周边地区在中心城市发展的影响下,实力不断增强,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相对优势,进而同中心城市发展成为更紧密、更广阔、更具活力的经济体,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进一步强化。
2中心城市对促进科技创新的超越优势
科技创新是城市突出的功能需求,是一个城市的活力和动力源泉。“十一五”开局之年,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号召。一些城市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宏伟目标,相对于一般城市而言,中心城市是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广泛交流和传播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重要基地,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上有着巨大的优势。
2.1基础力量雄厚
城市功能的强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产业发展为基础的,随着主导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层次的升级,主要经济功能将沿产业链延伸,并产生对相关产业的巨大功能需求,刺激相关功能的完善发展。中心城市具有众多实力规模巨大的知名企业,一些产业已经具备坚实的基础优势,产业链不断延伸。一旦达到相当可观的经济规模和实力,必然形成分工细致、协作紧密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布局合理的产业结构。
中心城市是先进生产力的聚集地,是区域人才、技术、科研、设备以及科研交流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中心城市拥有水平较高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相当数量的科学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制中心。相对来说,其技术、设备较为先进,高级人才较为充足,处于科技领先地位。
2.2能够不断吸纳各地优秀的科技资源
中心城市的招引优势主要因为,它具有强大的聚集功能,在区域中总是处于“领导潮流”的地位,其产业结构层次和外向度较高,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条件较好,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示范功能。这样有利于为城市招引来优秀的企业、先进的技术成果,以及优秀的人才,特别是优秀的创业团队、研发团队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陈兵:中心城市对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研究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主要源于它的规模效益、市场效益、信息效益、人才效益、设施效益等,它们有效地将区域中包括第二、三产业、人才、原材料、资金、科技和管理等资源要素聚集起来。中心城市的示范效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某些政策法规的试行过程,为城市营造出了独特的机遇期;另一个则是城市取得的先进成果和骄人成绩,为城市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2.3制度设施更为完备便捷
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产权意识淡薄是阻碍科技创新、影响市场作用机制的重要因素。相对而言,中心城市的知识产权体系更为完善,产权保护工作力度更大,民众的产权意识更强,使得企业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点集中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创新欲望更为强烈,这已成为中心城市不断凸显的优势。
中心城市不仅具备众多的高校院所、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各类企业孵化器,还拥有众多专业性的信息、法律、培训、评估、检测、认证等中介企业和咨询机构,为各组织机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促使科技更好的同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提供了全面、便捷的服务,特别是在不断的交流合作过程中,社会的协作合力更强,优势更为突出。
.4信息化水平较高、社会舆论效果较好 中心城市除了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组织方面处于领先外,其民间信息设备的普及面、民众对信息检索的能力、多样及时的信息通道等方面,都在某种程度上要优于区域中其他地方,而这些方面是目前信息化水平提高的瓶颈所在。此外,由于中心城市在区域中居于主导地位,政府、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更为广泛,政府打造出的信息网络平台知名度较广,组织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商业会务、会展、交流会、论坛等的场次较为平凡,这些优势条件有利于城市及时消化掌握最新的重大信息。
中心城市最大的一个无形优势在于广大人民对该城市品牌的认可。由于先进城市在产品检验考核上要求较高,在服务理念上更为先进,特别是其产品服务在食品卫生、质量安全、时尚流行等方面拥有更为人性化的技术设计要求,社会大众将对城市的认同感遍及到了城市中的各企业机构之中,甚至对其技术工作人员也有潜在的认同感和好评。
2.5企业、民众的开创意识更强
中心城市在城市影响力不断提高的同时,社会大众的追求和品味也充满了时尚流行的气息,前卫和高品味的消费需求极大的刺激和推动了新产品的开发和潜在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其次,高价位的产品服务是创新的动力所在、是产品技术存活改进的必须阶段,中心城市人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能够有效地支撑前卫产品的消费。中心城市的竞争环境,相对来说,更为激烈,因为在员工生活成本和企业运转成本相对较高的压力下,企业要维持良好的生存发展态势,必须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另外,中心城市充裕着争创一流品牌的氛围,企业的进取意识较强,在组织和激励团体或个人开展开创性研究方面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策划和安排,整个城市的创新文化氛围不断增强。
2.6具备先进的经营管理水平
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将企业培养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被确立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目标,正是由于企业在科技投入上能够自主管理,具备成果转化和产品经营的良好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创新已经同企业的经营管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经营管理工作正不断地渗入到科技工作之中,并对其影响越来越大。
中心城市集聚了较多的世界知名企业和国内先进企业,它们有效地影响着同行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带动了整个城市经营管理水平的发展。各企业在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不断克服障碍,改革落后的机制体制问题,着力提高了科技活动的效率和成效。另外,中心城市在经营过程中还积淀了一定的基础优势,不少企业已经拥有自身完备的营销渠道、企业连锁店等,它们保证了总部科研成果的迅速产业化。
3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失效的原因分析
中心城市的形成,只需要对区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得到区域中各组织的认可即可。当前我国各大区域基本都形成了各自的中心城市,一些“副中心”也开始凸现,有的区域甚至已经形成了若干个中心,它们的中心作用主要体现为商品流通中心、交通运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科教文化中心等等[4],它们在经济、文化、科教等方面各有所长,相互间已经展开了一定的竞争。但从各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来看,全国很多省份普遍存在着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强、城市功能偏弱,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未能更好地发挥等诸多问题。特别是中心城市本应该发挥出来的中心效应,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对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不能释放出其巨大的潜力。综合来看,主要有如下原因:
3.1企业类型结构不合理,城市发展较为消极被动
企业是市场主体,也是我国未来自主创新的主体,中心城市的活力与企业活力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大中型企业来说,国有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外部环境的改善,将直接增强其经营、管理、科研等工作效率,必将促使中心城市蕴藏的巨大潜能充分地释放出来。企业集团的规模化扩张,势必将形成庞大的企业网络,形成以中心城市或骨干企业为高附加值环节,以周边城镇或企业为中、低附加值环节的价值链,促使产业链不断延伸发展。然而部分中心城市,缺乏这类机动灵活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企业发展相对封闭保守。
对民营企业来说,民间开创性潜能的释放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是城市发展的后备力量,是城市新陈代谢的食物源,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是城市活力的亮点所在。然而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城市全心专注于招商引资,谋求快速发展,忽略了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甚至在一些政策条件上,给予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条件远远优于民创企业,造成民营企业等基础支撑力量不足,发展缺乏后劲,中心城市的很多优势条件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3.2城市内部缺乏竞争效率,科技资源利用不均
竞争是调节配置资源最为有效的方式,地方的政策环境条件应按照市场发展规律,以有利于资源配置,有利于规模经济,有利于城市功能发挥为标准,规范竞争秩序,提供相对公平的竞争条件,以提高城市竞争效率。一些中心城市在政策条件上要求较高,带有一定的外向性,使得骨干企业在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绩,但不利于城市弱势组织的成长发展,并助长了一些企业在其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遏制了地方势力的发展。
除了政策因素,城市内部企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员工身上也凸现了出来。随着员工收入、个人福利条件差距的拉大,资源的价值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发上了扭曲,一些知名大学的本科生甚至成了名牌企业的清洁工,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
3.3城市的发展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更多地是为了追求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城市的中心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人而产生作用的。知识技术、开创意识、机会意识、风险意识等内在活力因子都体现在人的身上,并随着人一起流动,而且,优秀人才的素质相对更高,对城市活力的作用价值更大。优秀人才的流向在很大程度上真正代表了中心城市的中心地位是否可靠。
尽管中心城市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人们心目中向往的地方,但部分中心城市的生存条件已经开始恶化,物价、房价问题顺势发展,地方的工资水平、福利条件、服务质量却发展缓慢,娱乐休闲设施发展落后,生态居住环境不见改善。这些人性化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和应对,相应的法律法规不能及时下达并落实,将严重影响了城市的良好形象和声誉,中心城市的地位也将在人们心中不断地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