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政治复习要点
高中政治《积极参与 重在实践》教学设计与反思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2、正确理解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问题。
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分析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二)能力目标
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教学重点
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教学难点
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探究、思考,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但明确的目的是在于参与、重在于实践,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交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置身于政治生活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1-12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阅读课本,讨论课本提出的问题。
教师点评:这些中学生以热情的态度,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的我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就要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事务,学习政治知识、提高政治素质,以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13页内容,说明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
学生阅读后先回答,教师再总结:
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这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我们重要的政治生活内容。
3、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是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维护国家利益,关注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也是我们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内容。
教师过渡:通过学习我们明确了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但明确的目的在于参与!
三、我们总要参与 我们总会参与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3页图表,思考所提的问题。
学生:阅读课本,积极思考。
作为我们中学生要怎样参与政治生活呢?
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是相辅相成的。政治生活直接影响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影响人民利益,也会影响我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必须关心国家大事,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
2、学习有关政治知识
学习政治知识有助于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有助于紧扣时代脉搏,开阔眼界;有助于树立国家观念,维护国家利益;有助于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有助于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教师活动:同学们参加过什么政治活动?你还知道有哪些可以参与的政治活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无论什么方式,重要的是参与,在实践中才能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和中学生在于参与政治生活这一重要内容,这对我们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战演练
[例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
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C.坚持依法治国
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
答案:D
[例2]有人说:“政治是政府的事,与我无关,参与不参与无所谓。”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不正确地是()
A.错误,政治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B.错误,这样必然损害全体人民的利益
C.错误,这是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的表现D.正确,因为公民有自己的自由
答案:D
[例3] 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有助于:(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3)维护国家利益(4)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
A.(1)(2)(3)B.(2)(3)(4)C.(1)(2)(4)D.(1)(2)(3)(4)
答案 D
★教学反思
本节学习《政治生活:积极参与重在实践》的有关知识,涉及的学生实际生活内容较多,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身边的政治现象和政治生活出发,让学生感悟到我们离政治生活并不遥远而是置身在政治生活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便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由此,内容以学生自读、自探、思考、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成果为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从生活现象中明白有关政治道理从而达到教学的三维目的。
第二篇:四川省普通高中政治毕业会考考试标准复习要点整理
四川省普通高中政治毕业会考考试标准复习要点整理(1)
一、时事政治(10% 1—10月)(略)
二、经济常识(20%,第1、2、7课)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二者成正比;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二者成反比;而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发生怎样的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两种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另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通货膨胀。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4.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其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其作用有:一是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二是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导致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5运用经济学知识谈谈如何正确认识本轮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本轮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首先是价值规律作用或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结果。(2)首先,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成本的增加和供求偏紧必然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其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世界市场一些产品价格的变化也会导致国内市场相关产品价格的变化。(3)农产品价格的合理回升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可能导致价格全面上涨,引发通货膨胀,而且物价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负担。(4)因此,对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要理性对待,国家要采取相关的宏观调控来防止物价的不合理上涨。
6.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这一制度从根本上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求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的所有制形式可以而且应当为社会主义服务。
7.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对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国有经济要增强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中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8.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国家之所以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因为:①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财税,活跃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9.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行原因:①这是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根本原因)。②这是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0.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要求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主要通过市场来实现。
11.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12.运用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知识说明《物权法》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意义。①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一般特征。②《物权法》的实施有得于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性,有利于维护市场主体的竞争,有利于协调和处理市场竞争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13.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原因: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让市场调节;即使市场发生作用的领域有其自身的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宏观调控目标有:促进经济增长(最主要),扩大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基本特征有:首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再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5.商品服务市场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服务市场构成。
16.遵守市场交易原则原因:①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②可以维护消费者利益,提高经营者的信誉给其带来效益;③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题中之义。其原则有:自愿、平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是市场交易的重要原则)、公平(市场交易的灵魂,是衡量市场交易活动是否有序规范的试金石)、诚实信用(现代市场活动的基本精神)。
17.家庭消费按内容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按目的分为生产资料、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根本上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主要因素有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人口数量。
18.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是: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水平和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也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
19.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①提倡适度消费,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②注重精神消费,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③提倡科学消费,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④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20.消费者的主要权利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等。怎样保护:经营者要提高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消费者要增强权利意识,权利受损时要依法保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公检法、广播电视等要保护其权益。途径有: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请求行政部门处理、提请仲裁机关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1.分析国家开展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经济学依据。答:(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价值。(2)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等弱点和缺陷要求国家加强宏观调控。(3)是遵循市场交易的原则,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需要。
三、哲学常识(20%,第1、2、8课)
1.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2.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3.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还突出表现在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4.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的原因最根本的是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主观原因有: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两个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6.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原因:是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的要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7.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任何事物内部各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着的;任何事物同周围的事物是相互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8.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9.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是: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其方法论意义是:首先,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其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10.物质与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首先,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的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
11.发展的实质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关键是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要如实地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②要弄清事物在发展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③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12.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含义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
13.“实事”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14.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三种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活动(最基本,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推动作用)、科学实验(作用集中表现在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上)。
15.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点)。
16.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是如何体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1)实践决定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会不断扩展、深化和向前推移。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发展观念的创新。(2)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全局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17.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18.为什么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9.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怎样?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1)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在改造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处于核心地位。(2)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3)二者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20.从唯物论、认识论的角度分析说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的正确性。答:(1)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反映。党的十七大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必将促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
四、政治常识(50%,全一册)
1.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阶级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2.我国对内职能方面有:政治职能(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经济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组织职能(如:搞好社会治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兴办各种公共工程、保护生态环境等)。对外职能方面有:防御外敌的入侵和颠覆,捍卫国家主权完整;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3.国体决定着政体,政体反映着国体,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制根据立法机关(议会)和行政机关(政府)关系的不同分为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政体类型:日本、英国是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美国最早实行总统制共和制;印度是议会制共和制。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县、不设区的市、乡镇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以上间接选举。人民代表权利有:发言、表决免责权,提案权,质询权;义务有: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等。民主集中制是人大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我国的政体、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为: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其优越性有: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总之,符合人民当家做主的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
5.国家结构形式包括联邦制和单一制。中国、法国、日本、蒙古是单一制国家。美国、俄罗斯、德国、印度是联邦制国家。
6“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除外交和国防事务权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还可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处理某些涉外事务。意义: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继续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武力。
7.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职能是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根据,国家机构是实施国家职能的载体。我国的中央国家机构有:①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②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③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④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8.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有:(1)民主集中制原则。(2)对人民负责原则。(怎样:密切联系群众;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接受人民的监督;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3)依法治国原则。(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权威。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怎样: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切实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9.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政治权利)(2)言论、结社、出版、游行、示威的政治自由。(3)监督权。包括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公民的基本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怎样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2)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在我国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公民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相辅相成: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使公民更加自觉地履行公民的义务;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必然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10.运用政治常识说明《物权法》的制定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①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物权法》的制定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②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物权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③《物权法》按照立法程序制定,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可见,《物权法》的制定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
11.政党是指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为目的政治组织。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判断政党的阶级性主要是看它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的阶级利益,政党同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的根本标志。
1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
13.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 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4.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方式有: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科学执政就是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最重要的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民主集中制,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来体现,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15.怎样加强党的建设?第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第二,全面加强党的基本建设。突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第三,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16.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7.贯彻“三个代表”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8.资本主义两党制起源于英国,后扩展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以英美最为典型;多党制起源于法国,以法国和意大利最为典型,大多数国家实行。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工具,表现在: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政治统治;排斥和压制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调节资产阶级内部矛盾。
19.我国共有8个民主党派,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其基本内容是: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他们是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②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③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的准则。
20.人民政协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职能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21.为什么实行多党合作制度?第一,适合我国的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第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
22.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最显著、最稳定)。
23.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关系是: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4.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实行原因: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有着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第一,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二,我国民族分布状况“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决定。第三,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政治认同。第四,具有极大优越性: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25.宗教的本质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宗教主要起消极作用。我国五大宗教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和土生土长的道教。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保护人们信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教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6.为什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符合宗教自身规律。②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③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迷信以欺骗群众、索取钱财为目的必须依法惩处。邪教的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
27.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相悖则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28.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是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义务有: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外交,和平解决国家争端等。国际组织可分为政治性、专业性;世界性、区域性;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等类型。例如:联合国是世界性、政治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非盟、东盟是区域性、政治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9.联合国是当今最大的国际组织,10月24日为“联合国日”。宗旨是: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安理会由中、法、俄、英、美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对国际问题的裁决实行五大国一致原则,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由安理会推荐,经大会任命,任期5年。
30.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其内容是:政治相互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安全上相互信任,共同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二者相辅相成: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
31.当前两极格局被彻底打破,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多极化有助于扼制美国高单极世界由它来领导国际社会的图谋;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32.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当今和未来世界,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综合国力最终决定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33.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是: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④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⑤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五项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34.分析我国提出建立“和谐世界”新理念的政治意义。答: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推进多极化进程;有利于向世界昭示我国坚定不移地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有利于展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第三篇:高中政治会考复习检测
《生活与哲学》选择题专练
1.“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这句格言的寓意是()
A.学习小鸟快乐生活 B.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 C.人的尊严在于思想 D.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①指鹿为马 乐极生悲 ②形谢神灭 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3.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①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心外无物 ⑤存在即被感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⑤ 4.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5.下列成语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A.掩耳盗铃 B.望梅止渴 C.画饼充饥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6.中国古代哲学家探讨的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谁依赖谁的问题。他们思考的是()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问题 C.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
D.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7.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一说法()
A.既看到了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运动 B.既看到了绝对运动,又看到了相对静止 C.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观点
D.只看到了绝对运动 8.“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种观点()
①把具体形态归结为世界的本质,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②与“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包含同一本原 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④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9.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为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完美之外,还因为()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D.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10.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敢于好高鹜远,善于实事求是。据此回答题。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鹜远”是指()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不切实际的幻想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嘲笑“杞人”是“天上本无事,庸人自忧之”。一个由世界226位知名气象学家组成的考察组,公布了一份当今“天”的状况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210亿吨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有50亿吨矿物变成燃料粉尘、烟雾、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有几百万吨氟利昂挥发升腾到天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温室效应加剧,酸雨等异常气候。据此回答10^-11题。10.“杞人”的错误在于不懂得()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11.今日之忧“天”不再是无稽之谈了。现在的天空不再让人欢喜而让人忧,这因为()A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B.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D.以错误认识引导下的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12.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的共同点是()A.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B.他们都是一个知识体系 C„客观事物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
13.依法每10年开展一次人口普查,是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从哲学角度看,我国开展人口普查工作,这是因为()
①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②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③通过调查就能把握客观实际的本质 ④主观决策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走进一所学校,看树木葱茏,青砖绿瓦,桃红柳绿,学生朝气蓬勃,来访者感觉这真是育人的所在。当看到一个学校遍地垃圾,学生行为习惯与成长要求不一致时,来访者又会觉得学校管理很滞后,存在很多要改进的问题。这可以说明()
A.人们对不同事物的反映是主体性的、有差别性的反映 B.人们对事物的反映受客观事物自身的影响和制约
C.人的生活经历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 D.人们不能形成对事物的一致看法
15.一位书法家说:读书法作品,我们可以不记得作品的文词,不记得每一笔画怎么写,留在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作品的情性,富于“形质”的情况是书写心声的最深刻的表露„„可见()
①人们可以通过一定“形质”来把握“情性” ②“情性”可以剥离文词、笔画等形质而存在 ③人们可以排除一切“形质”来表露“情性” ④“情性”可以通过文词、笔画等形质表露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最近科学家在对神经元的研究中发现,轴突可以将信号传回到神经元的细胞体,不同神经元的轴突之间也能互相“交流”,神经元还能在较长时间内将外部刺激存储和整合在轴突内,这些新发现颠覆了传统教科书的理论。这表明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2010年7月,圣元奶粉被疑导致女婴性早熟,8月15日卫生部通报圣元奶粉检测结果,各项检测值符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含量范围,证实食用圣元奶粉不是导致女婴性早熟的原因,这说明()
A.错误的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D.认识的正确与否最终要靠实践证明 18.“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A.实践出理论,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 B.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知识既来自实践又源于书本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变”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来第三者,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他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认识到()
A.真理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 D.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0.与2007年的“嫦娥一号”相比,2010年10月1日发射的“嫦娥二号”直接进入绕月轨道,奔月时间也缩短为112小时,飞行的高度也由嫦娥一号的200公里变为100公里,距月球更近。这表明()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旧事物的质变就是新事物
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是—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21.发展珠三角高效生态经济,要立足该地区的具体情况,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体现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②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③人为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科技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到上海世博会的场馆建设和世博筹办等各个领域,上海世博会进一步提升了上海的 自主创新能力。对“创新”理解正确的是()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③创新是辩证否定的实质 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要求我们()A.想问题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B.办事情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看问题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4.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局息息相关。“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只在举手之劳间:换用节能灯、使用再生纸„„我们能否逃脱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灾难?答案由你我的行动决定!”这告诉我们()
①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 ②必须重视局部作用,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④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5.前几年我们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是运用货币政策有效地抑制过热的总需求;当前我们对付通货紧缩,需求不旺,则主要是运用财政政策进行调节,从哲学上看,主要体现了()A.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要全面地把握客观实际 B.共性和个性是相互联结的,要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 D.事物不断发展变化,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6.当前,我国对国有小企业采取放开政策,鼓励大企业对小型企业进行兼并。在这个改革过程中,有的兼并只是进行简单的组合,结果并没有改变亏损状况;而有的进行资产重组,优化组合,转换经营机制,结果扭亏为盈,焕发了生机。这说明()
A.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
B.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C.只有把事物统一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D.局部必须服从整体,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 27.“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28.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29.“先进典型的经验值得推广,放到哪里,哪里就出成果。”这个看法()A.懂得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B.懂得按规律办事是成功的前提
C.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不懂得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30.“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2005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当中。促进中部崛起,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体现的哲理是()
A.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B.要重视飞跃,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D.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31.汇率变化好比一柄“双刃剑”,对经济、金融有利有弊。权威人士认为,如果人民币盲目升值,将对中国的经济、金融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可谓弊大于利,得不偿失。权威人士的观点说明()A.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D.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2.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规范市经济秩序,信用是关键。这体现的哲理是()
A.次要矛盾解决的好坏,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B.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主攻方向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D.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 33.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在于()
①前者反映了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不平衡性,后者反映了具体矛盾中矛盾双方的不平衡性 ②前者要解决的是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后者要解决的是事物的主流、支流和性质问题 ③前者要分析的是不同事物之间诸多矛盾的关系,后者分析的是同一事物矛盾双方的关系 ④二者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34.近年来,一些网站大量盗版上传影视剧,传播色情低俗内容,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不少家长禁止小孩上网。从哲学角度上看,家长的做法()
①没有坚持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②没有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③没有抓主要矛盾 ④没有分清主流和支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5.心理学家提出“一万小时定律”,认为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练习的人,如莫扎特6岁开始作曲,但直到21岁才写出堪称伟大的作品,这时他已经写了10年,超过1万小时。下列选项与“一万小时定律”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C.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D.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36.《伊索寓言》中的一则故事说,一只愚蠢的驴子有一次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浸在盐袋上,盐化了,驴子一下觉得很轻。后来,当为主人驮棉花过河时,它就故意让棉袋往水里浸泡,结果棉花袋越来越重,压得驴子站不起来。这只驴子错就错在()
①不懂得事物是联系的,孤立地认识问题 ②把个性当成了共性 ③把个性与共性对立起来 ④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待事物,脱离客观实际
A.① B.② C.②④ D.①③
37.当前,拥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我国正在迈向汽车社会。汽车社会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一一如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酒驾等。从唯物史观看,“汽车道德,的出现体现()
A.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8.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体。这表明人民群众()A.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人们 B.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39.据报道,重庆云阳县和湖北巴东县同处三峡岸区,但在对待生长了几十年的森林却采取了不 同的方式.形成了鲜明反差。云阳县千方百计为护江的柏树治虫治病,巴东县却巧立名目砍伐连片的杉林。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A.不同的价值观对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B.同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也会产生不同的后果 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让会存在的反映 40.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无臂钢琴师刘伟的颁奖词为:“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命运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了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换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这作证了实现人生价值()
①要学会拒绝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② 要用坚定的理性信念支撑自己③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④ 取决于社会对个人创造价值的承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1.唐代柳宗元在(敌戒)诗中写道:“敌存灭祸,敌去召过。”意思是:有敌人存在可以促使人们去消除祸患;没有敌人,则往往使人丧失警觉,从而导致错误。说明敌人存在是坏事也是好事,没有敌人是好事也是坏事。可见()
A.人们不要过分认真地去区分什么好事或坏事 B.好事和坏事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C.好事和坏事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本质的区别
D.各人所站的立场不同和各人的需求不同,对好事和坏事的标准就不同
政治主观题专练
1.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2.当今网络购物、网络教育、网络服务、刷卡消费等已经走进百姓生活。公民还可以通过网络发帖子、留言、在线交流等方式,就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等国计民生问题,向各级政府决策部门进言献计,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评议和监督。网络的发展及其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探讨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服务于社会生活。
3.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
4.材料:《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动力。但是,当前我省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坚持全省文化发展统筹安排。广州、深圳市要发挥中心城市的文化引领和辐射作用,重点发展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传媒集团。珠三角其他地区要结合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产业集群。粤东西北地区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与珠三角地区文化建设优势互补的文化发展新格局。
各地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把广东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广东省是如何建设文化强省的。
5.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于2010年9月6日上午在深圳隆重举行。回望过去,深圳的发展里程和未来要求表明:深圳特区最可贵的品质是实事求是;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科学发展;站在新起点、面临新环境,深圳要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要抢抓机遇,推动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善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要立足于“干”,勇于实践,敢于开拓,用干事创业的实绩,把特区的旗帜举得更高。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深圳是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6.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青少年来说,它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有益信息,拓宽了他们知识面,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黄色信息的传播等。不少家长怕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反对孩子上网。可是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存在,不让孩子们公开接触,孩子出于好奇,往往会偷偷接触。加强网络建设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7.2010年11月19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李长春指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深刻领会中央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增强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的意识和能力;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切实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的奋斗上来。材料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如何体现辩证唯物论的道理?
8.2010年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对2010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作出了适度调整:在通胀压力逐渐加大的背景下,稳定物价将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我国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向稳健转变;出于“保增长” 的需要,考虑到我国国债余额和赤字占GDP的比例依然可控,因此我国的财政政策依然保持不变,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变”与“不变”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9.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
10.2011年我国党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格外引人注目。各地提出的 “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中,都突出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方面的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充分表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意义十分重大。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空气污染特征发生了新的变化,再加上我国部分城市和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与人民群众主观感受不完全一致,先行标准中分区分段要求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管理需求,这要求我们必须尽快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我国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依据。
12.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l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10月15日起至18日在北京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会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全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依据。
材料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少峰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表述是公报的最大亮点,将国家重大战略推向新的高度,并细化了部署。三十多年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但文化发展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国际影响力却不相称,全会提出的部署意味着中国强化了文化在国际竞争中重要性的自我意识,理清了以经济强国推动成为文化强国、经济与文化并重的思路。(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
14.材料一:2011年12月11日,德班气候大会在德班落下帷幕。会议各方显示了相当的政治诚意去推动气候谈判进程,致力于“拯救未来于当下”,坚持了国际气候谈判的“双轨”机制,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但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歧难以消弭,德班会议未能全部完成“巴厘路线图”谈判。
(1)德班气候大会取得了积极成果,但与会各方也存在难以消弭的分歧,这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材料二:2012年1月28日,耗资2亿美元、由中国援建的非洲联盟(非盟)会议中心在埃塞俄比亚举行落成典礼。中国和非洲各国同属发展中国家,非洲有丰富的资源,中国有技术和成熟经验,双方互补性强,应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全面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成果,重点加强双方在基础设施、制造业、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提升合作水平。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发展中非关系的认识。
15.材料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这是日方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伤害中国人民感情、损害中日关系的又一严重事态。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11日就日本政府实施所谓钓鱼岛“国有化”发表谈话时表示,中国军队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定意志和决心的理由。
16.2012年3月1日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安徽进行考察。这次考察的重点之一是只有13年历史的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自主品牌轿车研发、生产企业,轿车出口量连续多年占全国轿车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在总装厂忙碌的生产线旁,胡锦涛带着浓厚的兴趣观看了轿车组装的全过程。他深有感触的对公司干部职工说,你们企业发展壮大的实践充分表明,自主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成为一流的企业,关键是要培育一流的自主品牌。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在新形势下,发展品牌经济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意义。
17.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于2011年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 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该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从而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温家宝总理强调,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阶段性变化,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政策。各地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可根据自身实际和能力确定更高的本地扶贫标准。要全面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将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并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提高扶贫标准的意义。
(2)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请结合材料说明。
1.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统筹考虑产业结构、环境等诸多要素。③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不断优化组合影响经济发展的各要素,以实现系统的更大功能。2.①从联系的观点看,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人们应当利用网络与社会生活广泛而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发挥网络便捷的功能。②从发展的观点看,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人们应当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网络服务于社会生活的新形式、新途径。
3.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山东省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山东省委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山东省委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4.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广东省在建设文化强省时既看到了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又注意到存在的不足。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东省文化建设针对广深、珠三角其他地区、粤东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要求。③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为此,广州、深圳重点发展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传媒集团,粤东西北地区重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坚持一般和个别、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广东省文化建设把突出地方特色和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结合起来。5.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面对新的起点、新的环境,深圳从变化发展的形势出发,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②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结合起来。深圳人敢创敢干,大胆创新,又坚持科学发展。③重视质变,抓住时机,促成质变。深圳人抢抓机遇,推动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善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④重视实践,在实践中实现创新。深圳人立足于“干”,勇于实践,敢于开拓,用干事创业的实绩。
6.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互联网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②联系具有客观性,它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互联网虽然也会对人产生不良影响,但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存在,禁止青少年上网是行不通的,关键是要正确引导。③联系有多样性,它要求我们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青少年来说,它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有益信息,拓宽了知识面和沟通渠道,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青少年应该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2分)它要求我们办事情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加强网络建设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7.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材料中“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增强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的意识和能力等”体现了这一点。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人们要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材料中“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的奋斗上来” 体现了这一点。③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人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材料中“要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要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8.①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我国的货币政策“变”是依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作出的;而财政政策“不变”则是考虑了“保增长”的需要。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的货币政策“变”是针对 “通胀压力逐渐加大”的特点而制定的;而财政政策“不变”是考虑了“我国国债余额和赤字占GDP的比例依然可控”这一实际情况。④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它要求我们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变”与“不变”是应对新形势作出的调整。⑤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在通胀压力逐渐加大的背景下,稳定物价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9.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这一问题。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推动 民生水利建设。
10.(1)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科学发展观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是党中央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做法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科学发展。(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保障改善民生的措施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依靠人民,才会拥有不竭的强大动力。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 1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我国依据空气污染特征发生的新变化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修改。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国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是再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做出的。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我国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依据客观形势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作出的正确行为。
12..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13.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全会强调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体现。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强国的实质是建设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新文化体现了这点。④中国共产党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全会确定的文化建设的主题、根本任务、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14.①文化对经济有重大影响,与经济相互交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助于提升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助于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强国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让我国自尊、自信、自强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④文化塑造人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能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发挥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用,有助于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15.①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具有管辖权。②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钓鱼岛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完全正当、正义的。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基本目标,也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的体现。④当前国际竞争是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定意志和决心的重要依托和保障。16.①发展品牌经济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途径。品牌是依靠无形资产获利的有效手段。②发展品牌经济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品牌竞争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推动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③发展品牌经济有利于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形象,减少国际贸易摩擦,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8.(1)①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高扶贫标准意味着直接改善低收人人群的生活,让更多民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②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推动社会公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③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既改善民生。又刺激消费,对我国经济均衡发展发挥助推作用。(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央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阶段性变化,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政策,提高扶贫标准。②主次矛盾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全面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又要选择其中的重点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2分)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各地区可以在中央确定的扶贫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实际和能力确定更高的本地扶贫标准。扶贫攻坚可以率先进行试点再推广。
第四篇:高中政治会考复习(政治常识)
政治常识
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
1、国家: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利机关。它包括主权属性、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国家性质: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位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
2、民主和专政: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物的国家制度。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民主和专政的关系:区别:二者适用的对象不同;联系: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3、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国家职能包括对内职能(政治统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和对外职能(保卫职能、交往职能)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的结合起来。
2、我国的国家职能:对内职能: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对外职能:包括保卫职能、交往职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
3、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日)、议会制共和制(德、意)、总统制共和制(美、俄)
4、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5、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国家和地方国家权力的统 一;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10、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按照国家权利集中程度的不同,当代国家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单一制(中、法、意、日)和复合制(主要是联邦制,美、德、俄)两大类型。
11、一国两制:主要内容:前提是“一国”,即中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主体是社会主义
制度;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意义: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
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12、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国两
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二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下)
1、国家机构:是指统治阶级为行使国家权利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总和。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
构的性质,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当代世界各国一般都设有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
2、我国的国家机构:按类别分为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有:全国人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国家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中央军委(最高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3、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自己去注意其要求)、依法治国原则。
4、依法治国原则:
① 含义: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物,管理经济文化事物和管理社会事物。
② 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③ 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④ 要求: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立法,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要切实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监督权、政治自由(民主政治的基础,包括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6、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应坚持三大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的原则。
第三课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1、政党:是指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夺取、行使或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目标 的政治组织。阶级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在现代,各国一般是由政党掌握、领导国家政权。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①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一个理想和目标、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四个指导思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因:一个根本、三个只有。。才。(请大家自己去记清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
4、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核心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
6、“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①内容略②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7、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内容: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②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③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④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性质: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9、我国的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①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③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实现
10、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的原因:
①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决定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②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③主张在中国实行西方多党制,实质就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这必将造成社会倒退。
重大时事:“两会”(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十届政协二次会议)召开、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等。
第五篇:高中政治学习复习要诀
一、政治学习要诀
学政治,要宏观,知识网络记胸腔 明观点,站立场,基本原理要常看 重点热点勤涉猎,精辟要句要备忘 时事洞明皆学问,习题练达即文章
二、政治复习要诀
记目录,背原理,网络要点看仔细 学专题,做模拟,随时翻阅备忘处 抓基础,寻要句,循序渐进莫心急 听从老师导复习,明暗两线都兼理
三、政治答题要诀
做选择,先排异,题肢正确看题意 做简答,要直叙,拖泥带水白费时 解辩析,找关键,说明理由误改直 答论述,审题意,多用术语谈联系 主观题,适宜述,依问条理要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