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大全)
校 本 教 学 计 划
单位:古都希望中心小学 姓名:张彩迎
时间:2015年3月
校本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四年二级32名学生,因为我们学校校本课程已经开展几年了,虽然说经验不多,还处于边走边摸索的阶段,但是大部分学生有了教浓的学习古诗的兴趣,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古诗,会吟诵,会积累,并且许多同学能够积极从课外搜集相关资料,吟诵本上,一首首工整的古诗,一幅幅精美的配画,都成为孩子们乐于交流的宝贝。通过开展古诗吟诵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本学期四年级的古诗吟诵教学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发兴趣。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认真备课,对于古诗中的典故、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导课时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介绍诗人的经历、特点、贡献等引领学生去读相关的课外书,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同时让学生配乐朗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功感。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学生背诵累的时候,让学生古诗配画,既理解了古诗,又深化审美情趣。让学生劳逸结合,对古诗不产生烦躁、厌烦的情绪。编故事剧,欣赏flash动画,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玩中学,学中玩。举行班级对抗赛、评选吟诵小明星、男女生对抗赛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兴趣。以鼓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加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朗读、理解、诵读、表演“经典”的过程中,与一位又一位的思想家进行了跨越时空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二、保证数量。
首先把上学期学过的古诗进行复习巩固,然后把没学过的12篇经典古诗文背熟,及时掌握扎实。再从《唐诗三百首》中耳熟能详的知名古诗背熟,增加背诵数量,使学生养成背诵习惯,形成背诵能力。对有余力的同学提高要求,结合自己实际,每学期要制定出自己的背诵计划和具体目标。增加数量,争取让每个孩子吃饱、吃好。
三、抓好质量。
每节课及时检查背诵,把每个学生的背诵情况一一记录,对没背过的或没背熟的及时督促。在家长会上,让家长体会古诗吟诵的必要性和前瞻性,积极配合老师,严格要求孩子把每首古诗背熟、背好,家校携手,争取一个不落地背熟
四、加强指导 一方面加强教师的范读指导,上网搜集相关配乐朗诵,另一方面培养尖子生,加强领读训练,使学生体会古典诗文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提高学生的有感情朗读能力、吟诵能力、感悟能力。
总之,这学期通过多种形式的吟诵活动,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人生真谛,懂得做人道理,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四年级校本教学工作总结
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陶冶高尚的情操,也为了拓展学生知识面,丰富语文知识的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自2013年下学期以来,学校开设了以《古诗吟诵》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一学期结束了,特将本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1、趣味校本课的开展。
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语文老师,这样在原有的文学功底和对语言文字通彻的理解感悟基础上,设计整堂课,将吟诵和提高语文素养有效结合起来,将声、色、画、艺融为一体,课上学生学习一首古诗后,还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古诗,或自吟自诵,或表演诵,或换调改唱,或改写文体,或古诗配画……把古诗吟诵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位位小诗人,一本本精美的吟诵本就展现在大家眼前。使学生一节课40分钟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首古诗,更重要的是受到古文化的熏陶,自主意识上去喜爱上古文化,在知识、能力、情感上“三”收获,这样也更加提高了教师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文学修养。
2、一天诵读一首诗。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的时间,值日生自主选择诵读内容,抄在黑板“古诗角”上,利用课前带领同学们诵读,所以课前几分钟从每一楼走廊经过,总会听到琅琅的读诗声;学生们也乐于把每天一诗抄在自己的“百宝箱”摘抄本上,设计编画,常常在小伙伴之间交流翻阅。这样学生不但有了积累,而且养成了吟诵的好习惯。
这样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使古诗教学得到了有益的扩展和延伸,孩子们语言文明、说普通话,自主吟诵,已蔚然成风。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诵古诗—写新诗—赏对联”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诵古诗—写新诗—赏对联”的校园文化是本学期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特色。我们利用校本课程时间,培养学生阅读大量的经典诗文;利用综合实践的部分课时进行儿童新诗的写作指导和创作实践,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1)、诗香雅韵满校园。在活动之前,我指导学生选择两首古诗,充分展现班级特色,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古诗意境。学生们对这种形式喜闻乐见,表演者神形惧到,吟诵着一首首动听的古诗,小听众们听得、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也不由自主地吟上一吟,整个活动场面其乐融融,诗香四溢……
2)、儿童新诗传校园。
如果说感受古文化是一次情感的熏陶,情操的陶冶,那么新诗创作就是一 次创新火花的迸射,是体验诗文化的延伸。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我不但会吟诗,我还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也俨然成为一个小诗人了。
3)、文化楹联溢校园。
对联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融诗歌艺术与书法艺术于一体,学生平常生活中接触对联教多,例如春联、喜联、寿联等等,但是认识了解却不够深,本学期通过各位副班主任早晨的领读欣赏和作为班主任的我的指导和学生的课间积累,此次活动,学生在对联知识的抢答、对联故事表演中都表现出了高涨的热情参与性。
通过这样富有创意而有实效性的活动,我和学生的知识丰富了,感受更深了,校本教学工作已经走入正轨,当
第二篇:四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高峰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科目:校本 年级:四年级 任课教师:韩绪彦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校本课程具有浓厚的兴趣,校本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在校本课上学到有趣的知识。校本课的开设,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能开阔视野,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本学期校本课的教学中,应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经过本学期的努力,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应有所提高。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初步掌握一些诗律等简单结构以及古体诗的对仗、压韵等。
3、掌握几种古诗吟诵的方法
4、营造吟诵诗文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5、会赏析、吟诵一定数量的经典古诗词。
6、通过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古诗的感受,大胆表现自己,积极培养学习古诗的乐趣和愿望。
三、具体措施:
1、“读故事学古诗”。因为故事中的一些句子是与诗句一一对应的,这些句子又恰好是诗句的最好的解释。让学生在轻松的过程中理解古诗,达到熟读成诵。
2、“重吟诵增积累”。老师让学生反复地读,读出节奏和重音。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情感。
3、“做比较深感悟”。通过比较吟诵,让学生从中产生移情体验,进行知识牵引,拓展视野,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
4、后期力求让学生“在吟诵中学会唱”。老师利用“半吟半唱”伴随手语的方法来进行尝试教学,帮助学生领略诗境的美,陶冶情操。
5、在黑板一角上,开辟“古诗角”,由值日生上课之前带领同学吟诵,要求学生每周背一首,并且抄写在自己的摘抄本上,让古诗词的吟诵声充满校园。
6、通过丰富多采的诵读形式,引领学生从读诗、背诗、赏诗中培养读书兴趣。
第三篇:四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四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们四年级本学期有学生32人。我班学生总的说来集体荣誉感还不是太强,活动能力也不太好,师生关系还算比较融洽吧。班上同学成绩较为平衡,只有几个不合格现象。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但也有不少同学厌倦学习,畏惧困难,或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学习习惯较差,积年累月,致使学习基础薄弱。
二、教材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充分体现了课改的指导思想,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一种教材,体现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需要在实验中不断地学习、求知,根据学校特点,四年级以爱家乡为主要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和爱乡教育,增强学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断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使学生懂得家乡物产丰富,自然风光好,从而引导学生热爱家乡,树立建设家乡的远大理想。
四、能力培养侧重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爱家乡的乐趣。
五、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丰富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与体验,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建立多元、互动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形成学生认同乐于参予的激励评价形式。
3、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确实组织好活动,不留于形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进度:
内 容 周 次 课 时
1、生活中的电视
广告知多少 2------3 2
2、综合实践活动
探访神秘的动物世界 4 1
3、我们过节
怎样进行观察 5-----6 2
4、信息
环境保护 7-----8 2
5、对联教案 9 1
6、认识花卉 11------12 2
7、认识小动物 13------14 2
8、饮料种类的调查 15-------16 2
2013年9月
第四篇:四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四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孤山子小学 刘金海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活泼可爱,具有较强的想象能力,课堂上他们大多是爱提问的孩子,孩子们对于老师介绍的有关童谣的知识非常感兴趣。特别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对农村有浓厚的兴趣,童谣凝结着人民生活感情和人文理想,也显示着人的个性与精神。童谣的编写有意识拓宽了孩子视野,增长了孩子的知识。我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童谣编写能手。面对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和地方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我以极大的热情,尝试着将童谣引进地方课程课堂,用以弥补教材的生硬和不足,拉近课堂和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地方课程教学更加风趣、更加生动,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二、课程分析。
根据我班学生实际情况,自主教学,教学内容以“学用普通话”和“培养创新能力”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热爱生活,了解社会。把编写童谣作为一份伟大的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和发展。
三、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以“学用普通话”和“培养创新能力”为主题。校本特色课程的一大主题。在开展“诗词欣赏”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孩子们对童谣编写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也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和感情。在生活中,孩子们常随着似懂非懂 似准非准地娓娓朗诵,但对其所描绘的内容和蕴含的意境又常常难以理解。一为培养孩子对民间童谣的兴趣,有利于优秀的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二为孩子提供轻松学习普通话的良好氛围,使童谣得以传承。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使孩子掌握基本的童谣特点。2.初步体会童谣意境,理解民谣所蕴含的情感和道理。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课件、视频、录音机等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2、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童谣的困难。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4、玩玩、做做、学学,切实提高学生劳动能力。把科普教育与游戏、比赛、表演等方法相结合,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六、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所需课时数 14 讲文明懂礼貌 2 58 热爱祖国 2 913 美好的生活 2 1215 讲诚信 2 16-17 美丽的家乡 2
第五篇:四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四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基本掌握的知识相对较少,虽然可能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二、全期教学目标总要求:
(1)双基:
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了解屈原文化和九畹溪旅游文化。
思想教育: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2)具体目标
学生对树与环境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理解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屈原文化和九畹溪旅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三、各单元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教学内容:
1、环境保护教育。
2、古诗文化教育
四、具体的措施
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五、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