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这么慢,那么美》有感
简约,幸福的另一种方式
——读《这么慢,那么美》有感
如果我告诉你,在地球上有这样一个地方:
这里的人们提倡均贫富,重视人的劳动价值。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各行业收入相差不多,以兴趣做为就业的第一选择,不必把工作当做被迫讨生活的饭碗;在孩子两岁前,妈妈每天会有200块的“妈妈金”,孩子也享受着“宝宝牛奶金”的补助,直到她年满16岁;爸爸在孩子6岁以前,可以随便选择一年,享受长达一年的带薪“爸爸假期”,尽享与孩子亲密相处的美好成长岁月,为的就是避免孩子在婴幼儿期缺少爸爸的关爱;从小学到大学都是真真正正的免费教育,最大限度地保证好学的人在知识的殿堂里自由自在地翱翔;诚信与守则,一键到底的个人户籍制度,全国联网的户籍信息有效约束了人的道德价值,使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个人信誉;阅读、咖啡和音乐构成了这里人们骨子里狂爱的“一个人的社交”,在这里阅读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习惯,他们几乎一生都从未离开过书籍……
你相信吗?憧憬吗?
是的,这就是北欧!一个美丽、静谧的桃源仙村,全球幸福指数第一的地方。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罗敷,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女士,通过她笔下的《这么慢,那么美》一书,走进北欧,走进北欧人的生活里,去体会他们独特的生存魅力!作者谈到行走在北欧,你会真真切切地感到,人,是真正享受生活并凌驾于生活之上的。大家可以自由从容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工作时就工作,休息时就休息。就像萧红笔下那超自然的“倭瓜生活态度”一样。我异常羡慕也越发追求!
北欧包括五个国家:瑞典、芬兰、挪威、丹麦和冰岛。这些国家都是全球贫富分化最小的国家,无论用哪项经济指标去衡量,这些国家都能排在全球前几位。以挪威为例,在过去几年中,挪威一直是联合国评选的全球生活水平最高、最适于人类居住的地方。事实上挪威土地贫瘠、地貌多变,白天季节性变化非常大,还包括每年几个月的极昼和极夜现象,但正是在这种天然生存环境中,养成了挪威人珍惜资源、勤俭节约和爱好户外活动的传统。
北欧信奉传统经济学:视节俭、勤奋工作和生产为美德;认为生产才能带动消费;北欧诸国踏踏实实的发展生产,靠储蓄、节俭成为全球福利最完善,人均GDP最高、老百姓最富有的国家而令世人瞩目。例如在丹麦,人们万一失业,立刻就能领取失业补助(相当于失业前工资的80%),前提是必须参加求职培训计划,失业补助金可以连拿四年。稳定的福利保障使得北欧人从不惧怕失业,失业对他们而言只是新的开始,失业了就接着找自己喜欢的工作,找不到就去学习,学习一门以前一直希望却没机会从事的新职业。比如瑞典,自从约50年前取消了高考,进大学就和出门买菜一样方便,所以很多瑞典人穷其一生都在工作、学习,学习、工作。
北欧是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高平等性和高均衡性发展模式的国家。他的福利保障制度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全民免费教育(小学到大学)、大病免费医疗、带薪病假、福利育儿假到失业保障金、长久租房保障体系等等,可以看到人们的生活不再需要为住房、子女上学、就医等一座座大山压着,政府早已通过高税收、高福利的经济模式把这些压力通过完整的社会保障系统化解掉。唯如此,当个人收入不再成为奋斗与论输赢的目标之后,人们才能静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事,为兴趣与爱好做事,而不是为了金钱。作者在书中举例说当你要让一个北欧人做某件事时,如果只是强调能有多少收入,绝大部分北欧人对此不会感兴趣,而当你告诉他这件事有哪些有趣的地方,大多数人会对此更有兴趣。所以在北欧,人个性中的特质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创造和发明比比皆是也就不足为奇了。
北欧人看书之风盛行,一本书、一杯咖啡便是绝大多数北欧人休闲的意义,在我们看来他们的休闲娱乐生活远不如我们的丰富多彩,似乎仅仅是音乐、书籍、咖啡、再加上旅行,但这些在北欧人眼中绝对是完美的休闲时光。北欧人的阅读场景随处可见,他们喜欢轻纸型口袋书,方便携带,连男士的休闲裤膝盖上都会专门设计能装下一本书的口袋,以方便人们在生活各个间隙都能有书可读。和北欧人交往,书籍是最好的媒介和谈资。如果恰巧谈论的书两人都看过,即便萍水相逢的人也能谈兴渐浓,渐入佳境。而如果阅读量远低于对方,缺乏交流的谈资,就无法和对方流畅愉快的交流下去,这其实也是我们觉得难于和北欧人交往的症结所在,而并非一些人认为的北欧人性格冷漠孤僻。和孩子的睡前阅读几乎也是北欧父母们的必修课而非个案,每一个家庭都会在孩子们睡前半小时陪伴孩子度过快乐的亲子共读时光,这些美好的共读时光,培养出一代代热爱阅读的北欧人,也培养出一个爱读书、善读书的民族,同时也让一代代北欧人把这个优良传统自觉地遵循下去。
除了爱读书,北欧人对咖啡的热爱也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人均每天三五杯咖啡那都不是事儿,生活中时刻都有咖啡的陪伴,似乎只有在充满咖啡豆的盈盈香味里,北欧人才能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宁静与专注。他们是崇尚慢节奏的民族,凡事习惯于计划,习惯于预约。把生活和工作绝对分开,他们的阅读丰富多彩但一定不会和工作充电有关,如果在休息时间和对方谈论工作,对方会非常反感。工作时所有人的工作间都是透明隔断,谁在干什么一目了然,然而下班后回到家的个人时间,不经过预约贸然到访,对方会直接拒绝你的来访,只因为你没有预约,而他的家庭时间不愿意任何外人打扰,那怕他只是在家看孩子、换尿布。因为在他们看来,生活,是为了来享受的,而温馨的家庭时光是不愿意被任何人和事所打扰。
在北欧诸国都提倡人们骑单车出行,北欧人几乎都爱跑步,爱骑单车,这其中尤以丹麦人更甚,单车骑行成了一种最酷的健身风尚。如果说丹麦的名言是:不在骑行,就在准备骑行的路上。那么瑞典名言则是:不在度假屋,就在去度假屋的路上。北欧人热爱旅行,期中瑞典人更甚,作者举例到:每年从6月底到8月初,一个半月的长假瑞典朋友几乎全部失联,因为都在世界各地度假,在这一个半月大家都会陪伴孩子和家人尽享悠闲愉快的旅行度假时光。在他们的生活中,如果夏天不出门度假几乎算是夏日虚度,连8月上班后和同事的谈资都没有。
北欧人非常提倡勤俭节约,这与我们中国的优良传统不谋而合,难能可贵的是北欧人在这一点上身体力行,做的非常好。例如,在北欧街头会有很多勤俭商店(旧货商店),很多人会去勤俭商店淘一淘自己需要的物品。朋友的孩子出生或者过生日会把自家孩子穿过的旧衣服洗熨干净,装到礼物盒送给对方,这种互赠旧衣物的习俗在当地司空见惯,大家习以为常。可是第一次读到这些的我,足足惊讶良久,一方面觉得这种做法是多么朴实自然和节约,另一方面想到如果这样的情景出现在咱们生活中,人们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北欧人认为物品物尽其用才是最好,任何东西只有适合与不适合,自己不适合的东西送给别人,别人觉得适合能用就是好的,这确实是一种最时尚的节约方式。
半年极昼、半年极夜的生活使北欧人分外珍惜夏日的阳光时间。而土地资源的贫乏,又让人们深刻体会到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真谛。如此苛刻的天然环境,养成节约成了必须。
北欧是孩子们的天堂,没有太多地方,能像北欧诸国一样蹲下身来聆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沐浴在自由舒展的亲情教育里,一代代长大。尊重、倾听、耐心与爱,是孩子们成长的基石。在这里,国家会把最好的房屋用来开办幼儿园、学校,任何形式的体罚在学校教育中都是不被允许的,那怕家长也不能打骂孩子,如果被学校老师或其他人发现孩子身上胳膊上有可疑瘀伤,立刻会询问家长,如果家长含糊其辞说不清,对方会立刻报警,没得商量。
北欧孩子们业余生活最重要的就是玩!各种各样的玩,在玩中释放孩子的天性。每天保证孩子们两个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已上升到法律规定的高度。学校一般在下午两点课程就结束了,接下来的时间学校会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项目供孩子选择。亲近大自然也是北欧孩子们最主要的功课。北欧随处可见开放式公共儿童游乐场,甚至在森林深处因地制宜修建许多主题乐园。虽然天气多变,时常刮风下雨,但孩子们外出活动风雨无阻,家长只需要给孩子配足防水保暖的衣帽即可,其他一切不用担心。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对大自然熟悉又亲切,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大自然,热爱户外运动,喜欢旅游。北欧森林、湖泊星罗密布,宛若仙境。蓝天、碧水、野鸭、闲鹤相映成趣。人们热爱大自然、珍惜大自然,讲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从来无意改造大自然原本的天造地设。所以这里鲜有大兴土木,如果在城里,新建永远不会是第一方案,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废物利用”,才是城市规划者们的工作重点。再加上北欧人素来提倡并严格执行的垃圾分类,以及近年来的“绿能小镇”建设,使得北欧整体环境从外到内都堪称典范。
读完此书,跟随作者阅览北欧诸国的方方面面,发现北欧人的幸福,确实并非单纯来自生活物质的富足,相反,北欧人的生活一切都讲究一个恰到好处,够用就好。他们的幸福感,更多来源于简约、自然、宁静的心态,以及家庭的温暖、个人价值的努力和实现。简约、真实,就是幸福的核心!而这一点,相信读完此书的你、我,都能做到,真诚的学习北欧人的生活智慧,更好的完善自我,我们都能在各自的生活中富足心灵、修养身心、简约生活、获得幸福!
第二篇:《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
《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
最初拿到这本书时,看封面和背后的推荐语,我以为是心灵鸡汤似的的教科书。细读之后才发现,实际内容与推荐相去甚远,我甚至怀疑推荐者究竟有没有认真看过书。但是,静心想想,这本书虽然满满地都是在介绍北欧人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理念,但这些隐藏于简单生活细节之下的不正是幸福二字吗?
北欧国家的政府的绝对透明化,使得政府及其官员的任何一个行为都处于民众的监督之下。政府之于公民,官员之于百姓都是平等的,民众对于国家发展及自身利益的参与感和责任感都很高,在这里国家利益,政府利益和民众的利益是大体一致的。
众所周知,北欧国家的高福利吸引了大批移民。殊不知正真成就北欧国家高福利的是高度自律的北欧人以及北欧人深以为意的高税收政策。因此,高福利并没有养懒人,北欧都深深地明白,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勤劳的工作和按时自觉地交税才能使他们自己享受到高福利所带来的优质生活。
北欧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也是我所羡慕的。在北欧人眼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婚姻没有门当户对之说,这两种观点,并行存在又互为因果。如果非得说门当户对的话,那么北欧人眼中的门当户对讲究的是两个人之间小宇宙的兴趣爱好、个人修养与性格上的合拍与否,而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室背景,财力多寡。这一切都是因为北欧人的平和心境,而这么难能可贵的平和心境就要归功于高税收所带来的高福利。北欧国家通过高税收有效的拉低了贫富差距,平衡了民众的收入。当个人收入不再成为奋斗与论输赢的目标之后,人的心境怎能不平和。
在北欧,当你对现时的工作厌倦时,随时可以停下来回到学校重新学习一门新的技艺,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完全没有任何顾虑。这在其他任何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平和的心境也造就了北欧人化繁为简的生活方式及理念。不工作的时候,阅读和一切在大自然中的运动构成了他们的业余生活。阅读已经成为北欧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新统计,北欧人的人均读书量是一年24本,相当于一个月2本。而如今人人都是低头手机族的中国人的年人均读书量却只有0.7本,这么巨大的差距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以上这些是我读这本书的最深感触,其实书中还有很多内容是我没有表达出来。当然我也相信北欧人的实际生活也许并不像书中描述的那么美好,一定也有不完美的存在。
虽然因为国情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我们无法复制北欧人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北欧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理念,这些一定会使我们受益匪浅!
第三篇:《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
《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1这几天把《这么慢,那么美》读完了。这是一本介绍北欧人和北欧生活的书。主要讲述的是北欧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的经济模式,北欧人如何平静、自觉地推动这一政策运行,同时又安然享受这种制度带来的各种福利。作者10年北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浓缩在书中。通过阅读,有几个问题需要思考。
1、为什么北欧福利高?
(1)木材、钢铁、石油等资源在二战后使国家大量获利,有能力建立巨型福利国家制度。
(2)高税收,透明税收,促使社会均富。这又让公平的观念深入人心。
2、如何保持高税收—高福利的制度?
(1)宗教和天性使然,从小的教育,深入民心的规则。
(2)这种模式一旦开启就不能减少或者取消,这是一种惯性,否则会引起大动荡。
(3)高度民主意识,政党想上台必须随从民意加强这种制度,否则没有选票。
3、高福利为什么不养懒人?
(1)主要是思想上的荣誉感、社会价值观。
(2)因为有高福利,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主动性较强,工作效率高。
(3)为了得到良好的退休金(工作工资的80%),维持社会医疗、高质量的教育。
4、高税收—高福利制度面临的挑战?
(1)当政政党为得到选票降低中产阶级税收,破坏了高税收—高福利的平衡
(2)难民涌入,享受高福利,没有提供对应的高税收。加速了经济失衡。
思考过这几个问题后,发现北欧的经济制度其实就是人们自觉工作,收入大部分交给国家,国家统一安排基本生活的模式,这种模式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适合人口少、经济分化小的国家。我国是大国,不论经济水平还是思想境界,各个层次都有分布。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北欧人宁静淡泊的对事心态,尤其精神层面上的自律最重要。纵观全书,作者不止一次用中国传统思想来类比北欧人的思维状态。中庸、勤俭、善良、朴素这些词用的很多。可见中国不是没有好的、先进的思想,是很多人看错了方向。
学了个箴言“存在,但不可见”。恩,很低调的贵族感。
《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2世界愈繁,此心愈简。书名很美,随手翻阅,一场邂逅。幸福,是一种心态的选择。你所向往的生活,总有人每天在过,但这种生活的本质,却未必和你想象的一样。慢一点,才能发现幸福的所有细节。物质很重要,但仅仅是“够用”就可以了。北欧人的幸福感,更多于简约、自然、宁静的心态,以及家庭的温暖、个人努力,而这些是我们可以学会,可以身体力行的`,也是我们自古传统一直倡导的。
本书描绘了作者北欧尤其是瑞典的所见所闻所思,读完后才知道北欧国家(五国)福利的特点,与目前互联网上流传的对高福利国家认知:只关注了高福利,殊不知正真成就北欧国家高福利的是高度自律的北欧人以及北欧人深以为意的高税收政策。高福利并没有养懒人,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勤劳的工作和按时自觉地交税才能使他们自己享受到高福利所带的优质生活。
在北欧人眼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婚姻没有门当户对之说,这两种观点,并行存在又互为因果。北欧人眼中的门当户对讲究的是“两个人之间小宇宙的兴趣爱好、个人修养与性格上的合拍与否”,而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室背景,财力多寡。这一切都是因为平和心境,而这么难能可贵的平和心境就要归功于高税收所带的高福利。通过高税收有效的拉低了贫富差距,平衡了民众的收入。当个人收入不再成为奋斗与论输赢的目标之后,人的心境怎能不平和。
平和的心境也造就了北欧人化繁为简的生活方式及理念。不工作的时候,阅读和一切在大自然中的运动构成了他们的业余生活。阅读已经成为北欧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北欧人的人均读书量是一年24本,相当于一个月2本。
印象深刻的一个节是:为了教育孩子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竟然每周会让一个大布偶充当不会说话,不会吃饭,不能行动的小朋友。然后教会其他小朋友如何跟其正常相处,如何去帮助他。从小就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每个以不同形态存在的生命个体都是值得尊重的。当你对现时的工作厌倦时,随时可以停下回到学校重新学习一门新的技艺,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完全没有任何顾虑。这在其他任何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为什么书名叫做<这么慢,那么美>?慢,是因为做事有计划,所以才能从容不迫;简,是因为内心有节制,所以才能泰然处之,而最后的美,是精神境界到了一定水平之后才能体会到的。简单生活更需要我们克制自我,完善自我。最后以书中两句原结束书评。
1、一杯咖啡、一本书、一个桌旁阅读的自己,再加上咖啡的气息和低低流淌的音乐,完美。
2、三个半:每天晚上十点半睡觉、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每天(早上)读半小时书
《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3花了近3个月时间看完这本书,为什么这么久,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懒惰,及不自律。
这本书说得是罗敷移居瑞典后,对这个国家及这个国家土地上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赞美。
在中国,一个普通人的生命轨迹大致都无异。从出生开始基本由母亲在家抚养长大,参加九年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家庭会迫使孩子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补习班、写作外语班或是兴趣班,忙碌的在父母的规划下走进大学,读着父母选好的或自己不知因为何种原因选择的专业,度过了一边完成学业,却不能自律的疏于进取,一边焦虑着未来的道路,毕业后在社会苦苦挣扎,花费自己所有时间只为多挣钱补贴家里买房买车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走上自己走过的轨迹。一代代周而复始。
这样的生活,我们真的对得起自己吗?
现在讯息如此发达,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生活方式不断碰撞,很多国人都已经意识到了,国外有很多国家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那些社会发展先于我们的国家,有很多值得借鉴的观念和精神。
从《这么慢,那么美》中,我认识到的是目前社会体制已经相对完善的很多欧洲国家他们有一套非常优秀的体系,是我之前略知的优秀以外,让我意想不到的。
瑞典,在男女平等、个人的自律、价值观、对工作的看法、阅读的习惯、对尊重的理解、教育等等的方面,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素养和优雅。这个国家不仅仅看上去像个童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像活在童话里,尊重、真诚、公平、正义,简直可以惭愧的说,没有孔子儒家思想上千年的熏陶,却将“仁义礼智信”贯穿得漂亮。
说实话,在看这本书的这段时期,是本人非常迷茫的时期。一年多前与自己本专业的职业发展规划脱轨,进入了一家家庭烘焙馆学习烘焙,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我又回到了自己的轨道上来。我迷茫的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回到轨道是自己迷茫过程中觉得保守不出错的做法,可能是为了能有一份养活自己,又不被社会觉得低人一等的工作。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什么,我的消极已经不满足于和挚友交心的对话。也因为这个原因,我放下顾虑,重新联系以前和我聊得很好的一个朋友,内心中地位无可撼动的朋友,但或许以前些许事情都还在意,想象中最后的救命丹却是消逝的迷烟。所以一定程度上这本书,这里面所描述的生活方式给了我一点力量和思考。
苦于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刚刚看完这本书的我也还没总结出个所以,我没法完整或稍带调理的说明这么书好在哪,瑞典是如何做到幸福地追求本质纯真的生活。我也没想好要摘抄那句话来概括。就用这空心的灵魂和空白的大脑结束读后感吧。
《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4瑞典,北欧。一个冬季长夏季短的国家,一个缓慢而悠长的区域。总是傻傻分不清瑞典和瑞士,朋友去了瑞典,不只一次问过,你去的是瑞典还是瑞士?终于,翻看完这本书,记住了瑞典这个北欧国家。它容易被与瑞士混淆而忽略和遗忘,更多时候我们会问自己为什么我没有知道关于瑞典更多呢?
记录一个国家生活常态的书比行纪更容易激起让人出去旅行的愿望。因为想要的并不是某一次出游的激情,而是享受旅行、生活的舒适。以高税收支撑的高福利代代延续,稳定的中产阶级,少有人为自己支出的高额税收不满抱怨。因为纳税是义务,有了税收才能享受福利。冬季漫长并不减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一旦有假期,或自己或陪伴家人去林间小屋、阳光海滩享受生活的美好。出海、骑行、滑雪,各种运动是他们生活的常态,保持健康的身体,享受生活。
蒙特利尔的缓慢悠长,曾被质疑在如此高速发展的社会慢慢会被淘汰,缺少支撑重工业要如何发展?瑞典也同样,早早关门的店铺,更多的时间用于陪伴家人。但瑞典社会发展并不缺少动力和能量,因为从小的教育培育出了更多有发明创造能力的瑞典人,有以自己兴趣为出发点的工作能量,有为了个人发展进行的各种培训。有了兴趣支持,怎么不保证工作的高效?强大的发明能力在这个知识就是生产力的时代更具力量。
孩子从小的教育除了培养兴趣和创造能力,还被赋予更多社会责任意义。幼儿园模拟让小朋友如何对待智障人士,从小让他们平等对待所有人,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长大后的他们才不会露出异样的眼光。巴士停车后可以像侧方倾斜,便于使用轮椅等不便人士便利上车。诸如此类,更像弘扬着我们的传统美德,从生活细节对人进行关照。
高税收产生高福利,高福利保障人们从事自己想做之事,并积极为社会创造贡献,促进社会更多产出。如此良性循环,也就难怪瑞典可以这么慢却那么美。
《这么慢,那么美》罗敷著,标注生活细节,向往悠长生活。
第四篇: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
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
(一)金文慧
午后闲暇时间,随手翻阅,这本书使我久久不能挪眼。它详细的介绍了北欧的教育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深深的震撼了我,领悟到中国和北欧国家有很多不同。就拿学校教育来讲,创新教育从小就被注入小孩子的意识中。打个比方,北欧国家的老师,根据不同的主题,比如“牛奶从哪里来”先是组织孩子们去奶牛场参观,参观前农场主讲解奶牛的“饮食起居”,之后孩子们被邀请到农场餐厅品尝奶制品,走时还有一个印着奶牛宝宝的小牛奶杯赠送。回来之后,老师们这才要求孩子们自己创作有关奶牛的作品,体裁不限。
一趟奶牛之旅,激发孩子们强烈的创作兴趣,从本真开始创作,这与和中国一样大多数国家的“老师黑板上画一头吃草的奶牛,学生作业本上画一头吃草的奶牛”的灌输式教育是如此不一样。模仿惯了,就难出创造的天才。北欧的小孩,从小被鼓励创造发明,孩子手工上自己设计的珠子手链和项链是妈妈骄傲戴着出席聚会最闪亮配饰。以至于诺贝尔奖项得主大多是北欧国家的人。
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是北欧国家的标志,但这并不代表国家会养懒人,一切都要靠北欧人民的信誉和自律,北欧人民讲究三个半:晚上十点半睡觉,早上五点半起床,半个小时看书。可见他们生活的规律。
现在我们的国家是那么的不足,整日的快节奏使人错过了许多。北欧国家的慢节奏都可以这么美,难道我们不可以吗?取长补短一向是中国人的做事箴言,我们是时候行动了。
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
(二)慢悟人生,慢出精彩
文:焉灵之
《这么慢,那么美》是瑞典作家罗敷所著,讲述的是慢出精彩慢出美丽。慢一点,才能发现幸福的全部细节,以慢博快,以简博繁,有舍方得。
本书里有你关于生活的所有梦想。跟着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女生来看看,世界这么大,一定会有另一种幸福的方式。
你所向往的生活,总有人每天在过,但这种生活的本质,却未必和你想象的一样。慢一点,才能发现幸福的所有细节。
幸福是什么?物质很重要,但仅仅是“够用”就可以了。北欧人的幸福感,更多来源于简约、自然、宁静的心态,以及家庭的温暖、个人努力,而这些是我们可以学会,可以身体力行的,也是我们自古传统一直倡导的。
幸福是一种选择,我们不必去远方适应别人的生活,不必为了他人的价值观而将自己累得喘不过气,体会那些真正能获得幸福的自信心态、简约的生活方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和温馨治愈的家庭观念。
众所周知,北欧国家的高福利吸引了大批移民。殊不知正真成就北欧国家高福利的是高度自律的北欧人以及北欧人深以为意的高税收政策。因此,高福利并没有养懒人,北欧都深深地明白,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勤劳的工作和按时自觉地交税才能使他们自己享受到高福利所带来的优质生活。
北欧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也是我所羡慕的。在北欧人眼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婚姻没有门当户对之说,这两种观点,并行存在又互为因果。如果非得说门当户对的话,那么北欧人眼中的门当户对讲究的是“两个人之间小宇宙的兴趣爱好、个人修养与性格上的合拍与否”,而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室背景,财力多寡。这一切都是因为北欧人的平和心境,而这么难能可贵的平和心境就要归功于高税收所带来的高福利。北欧国家通过高税收有效的拉低了贫富差距,平衡了民众的收入。当个人收入不再成为奋斗与论输赢的目标之后,人的心境怎能不平和。
在北欧,当你对现时的工作厌倦时,随时可以停下来回到学校重新学习一门新的技艺,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完全没有任何顾虑。这在其他任何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平和的心境也造就了北欧人化繁为简的生活方式及理念。不工作的时候,阅读和一切在大自然中的运动构成了他们的业余生活。阅读已经成为北欧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新统计,北欧人的人均读书量是一年24本,相当于一个月2本。而如今人人都是低头手机族的中国人的年人均读书量却只有0.7本,这么巨大的差距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以上这些是我读这本书的最深感触,其实书中还有很多内容是我没有表达出来的。当然每个国家也有每个国家的特别之处,与北欧相比,我们国家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我也深深的相信,中国一定会越来越好,这篇读后感希望给看到的你带来一点启发。
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
(三)瑞典,北欧。一个冬季长夏季短的国家,一个缓慢而悠长的区域。总是傻傻分不清瑞典和瑞士,朋友去了瑞典,不只一次问过,你去的是瑞典还是瑞士?终于,翻看完这本书,记住了瑞典这个北欧国家。它容易被与瑞士混淆而忽略和遗忘,更多时候我们会问自己为什么我没有知道关于瑞典更多呢?
记录一个国家生活常态的书比行纪更容易激起让人出去旅行的愿望。因为想要的并不是某一次出游的激情,而是享受旅行、生活的舒适。以高税收支撑的高福利代代延续,稳定的中产阶级,少有人为自己支出的高额税收不满抱怨。因为纳税是义务,有了税收才能享受福利。冬季漫长并不减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一旦有假期,或自己或陪伴家人去林间小屋、阳光海滩享受生活的美好。出海、骑行、滑雪,各种运动是他们生活的常态,保持健康的身体,享受生活。
蒙特利尔的缓慢悠长,曾被质疑在如此高速发展的社会慢慢会被淘汰,缺少支撑重工业要如何发展?瑞典也同样,早早关门的店铺,更多的时间用于陪伴家人。但瑞典社会发展并不缺少动力和能量,因为从小的教育培育出了更多有发明创造能力的瑞典人,有以自己兴趣为出发点的工作能量,有为了个人发展进行的各种培训。有了兴趣支持,怎么不保证工作的高效?强大的发明能力在这个知识就是生产力的时代更具力量。
孩子从小的教育除了培养兴趣和创造能力,还被赋予更多社会责任意义。幼儿园模拟让小朋友如何对待智障人士,从小让他们平等对待所有人,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长大后的他们才不会露出异样的眼光。巴士停车后可以像侧方倾斜,便于使用轮椅等不便人士便利上车。诸如此类,更像弘扬着我们的传统美德,从生活细节对人进行关照。
高税收产生高福利,高福利保障人们从事自己想做之事,并积极为社会创造贡献,促进社会更多产出。如此良性循环,也就难怪瑞典可以这么慢却那么美。
《这么慢,那么美》罗敷著,标注生活细节,向往悠长生活。
第五篇:这么慢 那么美 读后感
《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
最初拿到这本书时,看封面和背后的推荐语,我以为是心灵鸡汤似的的“教科书”。细读之后才发现,实际内容与推荐相去甚远,我甚至怀疑推荐者究竟有没有认真看过书。但是,静心想想,这本书虽然满满地都是在介绍北欧人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理念,但这些隐藏于简单生活细节之下的不正是幸福二字吗?
北欧国家的政府的绝对透明化,使得政府及其官员的任何一个行为都处于民众的监督之下。政府之于公民,官员之于百姓都是平等的,民众对于国家发展及自身利益的参与感和责任感都很高,在这里国家利益,政府利益和民众的利益是大体一致的。
众所周知,北欧国家的高福利吸引了大批移民。殊不知正真成就北欧国家高福利的是高度自律的北欧人以及北欧人深以为意的高税收政策。因此,高福利并没有养懒人,北欧都深深地明白,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勤劳的工作和按时自觉地交税才能使他们自己享受到高福利所带来的优质生活。
北欧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也是我所羡慕的。在北欧人眼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婚姻没有门当户对之说,这两种观点,并行存在又互为因果。如果非得说门当户对的话,那么北欧人眼中的门当户对讲究的是“两个人之间小宇宙的兴趣爱好、个人修养与性格上的合拍与否”,而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室背景,财力多寡。这一切都是因为北欧人的平和心境,而这么难能可贵的平和心境就要归功于高税收所带来的高福利。北欧国家通过高税收有效的拉低了贫富差距,平衡了民众的收入。当个人收入不再成为奋斗与论输赢的目标之后,人的心境怎能不平和。
在北欧,当你对现时的工作厌倦时,随时可以停下来回到学校重新学习一门新的技艺,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完全没有任何顾虑。这在其他任何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平和的心境也造就了北欧人化繁为简的生活方式及理念。不工作的时候,阅读和一切在大自然中的运动构成了他们的业余生活。阅读已经成为北欧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新统计,北欧人的人均读书量是一年24本,相当于一个月2本。而如今人人都是低头手机族的中国人的年人均读书量却只有0.7本,这么巨大的差距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读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我理想的生活方式。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那么多人,过着你一直想要的生活。北欧,一共才五个小小的国家: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2010年国际经合组织根据加拿大“商业繁荣潜力指数”,对未来10年经济发展呈现繁荣景象的30个国家进行了预测,依据各地区的人口、贸易、能源、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指标,在这些未来将获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中,瑞典、挪威和芬兰名列前三甲,美国排在第十二位。
首先来说说北欧的社会福利制度: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以瑞典为例,政府每个月对新出生小孩免费发放1000克朗左右的“牛奶金”。一直到孩子16岁成年那天,期间不会中断,两岁以前,妈妈会有每天200多克朗的“妈妈金”,中小学时期享受免费教育、免费巴士和免费午餐,读大学时享受学习津贴。医疗方面除了门诊费之外,其余一切后面的检查诊断费都是免费的。养老金也是人人有份的,并不是有工作的人才有。越是高收入的工作,交税比例越高,所以各类工作收入水平差别不大,人们选择工作全靠个人兴趣爱好。
没有了育儿、教育、医疗、养老几大压力,人们只需要专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甚至完全不做事都可以生活得不错。可是北欧的社会却鲜有懒人,因为北欧人良好的修养和自律。事实上,也只有靠工作劳动创造社会价值,政府才能有能力将这个福利制度推行下去。人创造了福利制度并用行动支持福利的运转后,福利才会服务于人,也即人在养人,而非福利养人,这个逻辑关系很多人都会看颠倒。
北欧人的工作时间很短,商店早上10点开门,晚上6点左右就会关门,上班还有一天两次一次20多分钟的休闲时间,每年6月底到八月初,有一个半月的长假,瑞典朋友几乎都会失联,因为都在世界各地度假。新生儿爸爸和妈妈共同享有480天的80%带薪育儿假,夫妻双方协商决定谁休这个假。不要以为上班时间短,工作效率跟不上。事实上,对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良好的工作状态会造就高效率。中学大学就有各种实习机会,让你自己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甚至工作后想要转行,也有提供学习和实习的地方,可以留几年的空档期来学习一门新的专业。大学只要申请就可以进去,但是毕业就没那么容易,门门成绩的评定,都是以平日里大大小小的考试和小组作业作为参数的,强调小组作业与人协调合作是贯穿整个北欧教育体系的一个基础教育方法。人若有能力,播种下一颗自己喜欢的种子,守护种子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北欧人的工作和生活完全分开,工作的时候心无旁骛,下班了也绝不欢迎工作打扰,在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也不欢迎朋友不预约的贸然拜访。那么多闲暇的时间,他们用来看书、听音乐、陪伴家人,假期用来旅行,或者在度假屋享受自然。他们把阅读养成习惯,街头随处可见拿轻便的书阅读的人们,几乎每个父母和孩子每天都有半小时的睡前阅读。他们的幸福感,来源于简约、自然、宁静的心态,以及家庭的温暖,个人价值的努力和实现。我们许多人一直活在别人以为的生活里,唯独忘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我想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陪着自己爱着的人,享受这慢慢的、暖暖的、舒适的每一天。以上这些是我读这本书的最深感触,其实书中还有很多内容是我没有表达出来。当然我也相信北欧人的实际生活也许并不像书中描述的那么美好,一定也有不完美的存在.虽然因为国情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我们无法复制北欧人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北欧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理念,这些一定会使我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