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轼对词境的开拓
苏轼对词境的开拓
景婷婷
【摘 要】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宋人王灼曾说,词到了苏轼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的确如此,他以雄大的才能,开阔的胸襟,豁达的人生态度进入词的创作领域。“以诗为词”使词和诗同样具备言志抒怀的作用,从而解放了词在内容题材和语言音律上的束缚,拓展了词境,形成自是一家的词风,增加了词的表现功能;同时,他有意力辟柳词词风,提高了词的格调。
【关键词】苏轼词 词境的开拓
Su Shi to word boundary development
Jing Tingting
Abstract:When the history of,Chinese words have special status.The notebooks of Wang Zhuo said, only to Su Shi's term “ pointed out that all the way up to the eye, the new world is not enough, get free vibration Foom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That's true ”, he first enroll to male large can, honest, and open-minded attitude toward life into the words in the field of creation.“ to poetry as CI ” make words and poetry with the role of expression and ideal to liberated the words in the content of the subject matter and language rhythm bonds, the literary forms from is a style, increased representation of the word;at the same time, his intention to force adopted the practice of willow words in the wind, raised his words
Key Words:Su Shi;Words;Word boundary development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仲和,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及豪放派词人代表。他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集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身,成就了其虚静高洁的心灵和淡薄超逸的人格。他一生虽然升沉不定,备受历险磨难,却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苦难到来才醒悟,醒悟后才有超越,特殊的境遇让他狂,一次次的贬谪使得他内心的傲进而变为处世的旷。他的词也是他的人格及一生经历的表现,内容涉及政治生涯,人生遭遇等,含有广阔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的知识,形象鲜明生动。
苏轼对词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题材内容到风格,都打破了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改变了“诗庄词媚”的局面,使宋词能与唐诗并列而无愧色。正如词之有苏轼,犹如诗之有李白。他运用天才般的创造力,采集新的题材,开辟新的词境。
一、对题材内容的开拓
苏轼对词境的开拓首先体现在题材和内容方面。这是他改革词体最为主要的表现,词到苏轼才开始有意摆脱传统题材的束缚,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放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可以像诗文一样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可以更为充分广泛地描写外在世界和内心世界。正如元好问所说,苏东坡的词是“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他一生作词可考证者有350多首,大约有一百多首可以看到晚唐五代词留下的影响,这是词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不是苏词的主要方面。他在词境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他在保留传统词的畛域时充分拓展词的新境界。可谓“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①。
(一)在传统题材中注入大量新鲜的成分。爱情是一个古老而经久不衰的话题,为历代的人们所歌颂。但历来词中的情感除了闺情、爱情几乎不涉及其它的方面。然而苏轼借此写成的作品却是另一番景象,他写情感,写伤感的词委婉而细密。如那篇著名的悼念亡妻王弗的词作《江城子》(乙卯正月儿时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 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
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这首词的感情内涵要比写一般男女之情的词来的厚重,文意凄美,感人至深,痛彻心扉,然而文笔萦绕回环,细密绵密又近似之。此词从悼念亡妻而写到自己的身世,上片从“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在”的凄凉景象,联想到在坎坷的人生中挣扎的“尘满面,鬓如霜”的自己,回肠荡气,一往情深。所以即使可以超越常理,求得一见而不能相识的难堪更让人悲痛欲绝,因而每读至此,令人潸然泪下。与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曲径庭花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虽是一词一诗,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下片造就了一个无声有泪的境界,既符合生活的真实,又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地。另外,他怀念弟弟子由的佳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真挚美好祝福为后人代代传颂,有“中秋词,自东坡一出,余词皆废”②的美论。他使词中的情感不再仅仅局限于爱情及闺情狭隘的范围,而拓展到了亲情等方面。还有《蝶恋花·春景》借传统的伤春题材来写自己贬谪途中的心情:虽然是花褪去了残红,柳絮越吹越少,春天也随芳草走到了天涯的尽头,但是“天涯何处无芳草”给人们留下的感觉不是春天完结的悲伤,而是处处充满希望的启示,既深情而又爽朗豁达。下片对墙内外的描写,与前人所写女子显然不同。由此可见他的闺中之词,词品和词境都较前人高出一筹。此外,《贺新郎》(乳燕飞华屋)刻画了一个甘于寂寞,具有较高精神追究的美人形象。这就间接表现了作者冲淡的胸襟,进而提高了传统题材的词品,境界也随之而开阔。
(二)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进行横向的拓展。他以自己旷达不羁的性格入词,开拓词题材的宽广境界,并且将词的境界雅化。苏轼认为诗词同源,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是一致的,故“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使诗歌能介入的境界词都能介入,一改词的狭小空间,而使其茅塞顿开,古有诗言志,而东坡提倡词亦可言志。举凡咏物,咏史怀古,登临,忧国忧民,记游,说理,悼亡,送别,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前人入诗的境界意绪,无论是外部世界还是内心情感,他都随手拈来摄入词中,真正做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③,为宋词的创作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他的咏史之作《和刘道原咏史》描写了不同历史人物的不同境遇,其中包 含了作者自身对历史境遇的理解和感受之情。写的生动且情感充沛,令人深思。苏轼的咏物词与柳永的咏物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一种传承关系。如苏轼 《定**》第十一首(好睡慵开莫厌迟)与柳永《瑞鹧鸪》(天将奇艳与寒梅);苏轼《诉衷情》(海棠珠坠一重重)与柳永《木兰花》(东风吹露千娇面)词的题旨与意境构思,以及具体词语的运用都有相似之处。而柳词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到致词缺乏深沉的寄托和丰厚的社会意义。苏轼经过一段时间的摹拟后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最终使词在题材寄托,语言、意境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为后世提供了创作经验,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词咏物善于略取神貌,烘托渲染,拟人映衬与抒情叙事说理相结合,从而提高了咏物词的境界,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苏轼在咏物的创作上都有开拓之功。而他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被王国维评为“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
送别词《临江仙送王缄》: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此词将送别的惆怅,悼亡的悲痛,政治的失意,乡思的愁闷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人词人极度伤感悲痛的心绪。上片写悲痛的由来,发展和不能自控的情状,下片写送别的情怀及内心的自我排遣,有情有理,生动而感人。尤其一句“归来欲断无肠”道出作者的“愁”之深,即使今后再次遇到伤心之事,也无肠可断了。
在宋代词人中,苏轼最具有哲学意识和宇宙意识,他带着哲人的睿智的微 笑了来谛视人生。他创作哲理意境的关键在于提升和超越,即将日常生活和具体景物的抒写升华到人生哲学的高度。他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探索人生哲理,抒发人生感慨及人生态度,以理化情,表现出一种高逸旷达的精神。同一首词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可以得到不同的理解,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既属于在传统题材中注入新鲜成分的范畴,也属于在传统题材横向基础上拓展的范畴。此词本为怀念弟弟子由而作,但由于作者旷达的胸襟,丰富的想象和奇妙的艺术构思,使得这篇词大大的超出了平常人赏月怀人的范畴,而反映了作者所体验到的天上和人间;出世和入世;幻想和现实;悲欢和离合等多种矛盾。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既不是悲愤激昂的,也不是沮丧灰暗的,而是从宏大的时空意识中寻找超越。政治的失意使他面对神奇永恒的现实世界产生了出世的想法,想乘风飞上月宫,而对人间的热爱又使他从浪漫空幻的世界回到现实,这就通过短暂与永恒的哲理宽解了失意和离愁。“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古今往来的普通规律中总结出人事与天道的相同规律,同时也体现了他乐观旷达的性格。“古难全”的事实与“人长久”的希望,两者本对立却统一在作者衷心美好的祝愿中,这种美好的祝愿不只是对弟弟一人而发,是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们的共同希望,浓厚的人情味和人生哲学交织在一起,丰富和深化了词的意境。其它如《定**》(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等中都蕴含了哲理性。
总之,他多方面多角度的揭示了普遍而深湛的人生哲理,表达了对人生的祸 福,荣辱,形神生死的理性思考和深切感受,运用多种说理艺术手法,把情景事理融于一炉。构造出高原而深邃,峻拔而洒脱的意境,从而深化了词的意境,提高了词的品位。
怀古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气势奔腾而雄厚,怀古而思今,将各种矛盾的思想感情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一开始就在上下几千年,绵亘数千里的宏大境界上展开,在这样浩大的时空框架中,发出人生短暂,功名虚无的感慨,把人生挫折的懊丧引向高远之处,这种哲学虽然缺乏激烈的抗争力量,却也反映出作者不甘沉沦的高傲性格,并以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段对词境做了最宏大的开拓。
此外,还有描写田园生活,寄托隐遁愿望的词,但却终其一生都未能归隐。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人。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田园山水的乐趣,所著《浣溪沙》五首,首次将田园诗的风味引入词中,就像陶渊明首次把田园农村风光摄入词坛一样,都使文学的境界大大拓展,使文学的气韵清新自然,充满生机。这五首词涉及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将雨后农作物的生机盎然与农人的喜悦之情一并写出。其中写农家妇女争看太守下乡的场面最为生动: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鸟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妇女们匆匆忙忙打扮为看太守,三三五五拥挤在篱笆旁边,以至于推来挤去踏破了罗裙,抓住了几个细节和动作,传神地刻画出村姑们天真好奇的神情,写的淳朴而自然。男女老幼活跃的姿态,都细致而有声有色的写入词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苏轼开创了新的词风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所以必然带上作家自身的思想 感情和个性特色。因此,苏轼自身的因素是他的豪放词风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并成为豪放派的开拓者。他在开拓题材内容的同时,带来了风格的多样化。
(一)超迈豪放的词风
他最早的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卿发少年狂,左牵黄,又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词笔势豪迈,格调雄健。上片写出猎的阵装扮及阵容,写的洒脱豪放极有声势。开篇一句“老夫卿发少年狂,”“狂者”,豪情也,而“狂”字贯穿全篇,为此词的字眼。“左牵黄,又擎苍”写出词人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也是“锦帽貂裘”的装扮。“千骑卷平岗”可见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展现出一幅很壮观的出列场面。“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告诉全城人随他去打猎的豪情壮志,亲射虎的胆略壮举。孙郎射虎时风华正茂,而此时,词人并未对自己的年龄示弱,而以孙郎自比,更显示出“老夫卿发少年狂”的狂劲来了。下片写自己两鬓染霜而依旧胸怀开阔,壮志不衰的豪迈神情,表现出作者报效国家,消灭敌人,建立功勋的雄心壮志。“酒酣胸胆尚开张”,苏轼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鬓微霜,又何妨”,头发白了些,又有什么关系呢?“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现了作者多么想效力朝廷,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加以任用,派以委任,像魏尚那样报效祖国。“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三个动词“挽”“望”“射”写了三个连续的动作,刻画出词人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誓为国效力,驰骋沙场的豪情。“射天狼”进一步道出词人抗击敌人,保家卫国的志向。是继范仲淹《渔家傲》之后,让那些充满进取心,胸怀远大理想的仁人志士走进词的世界,改变了词原有的柔软情调,把写女性恋情、柔情及闺情的词,用来写男性的胸怀理想,使词慢慢走向“士大夫”化,沿着正规健康的道路发展,改变了词处在“小道”的卑微局面,从而开拓了词境。此外,前后《赤壁赋》也表现了豪放的词风,一洗北宋词中绮罗香泽的脂粉闺情气息,开启了南宋词的豪放先河。
(二)放达深广的词风
说起人生态度的旷达,苏轼首当其冲。他在海南时期的生活相当困难,但 却以旷达的人生态度泰然处之,对于“乌台诗案”中陷害自己的人也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他的词多写人生如梦,所谓人生如梦,其中包含了对生命短暂和对命运如梦般难以把握的感叹,但却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力求超越,始终保持着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如所作《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晴。
写途中遇雨之事。上片见其修养有素,不为忧患所动,泰然处之的生活态度。不要听那穿林的叶打声,不妨吟啸慢慢地行走,“竹杖芒鞋”胜过骑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可见作者在人生道路上履险如夷,不为风雨所忧的坦然和坚定。下片则为其对人生经验的深切体会,以及处变不惊,忧乐两忘的豁达胸襟。微寒的春风吹醒了酒意,但是山的那头却有斜阳出来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身处风雨之中,既不觉风雨相扰,雨过之后也不为晴而喜。这就使人联想到苏轼在政治上走过的虽是一条风风雨雨,阴晴无常的道路,但他能以忧乐两忘,心平气和的旷达态度泰然处之,晴雨变化也就自然置之度外了。再如《临江仙·夜归临皋》,上片写酒醒后又醉归家的情景,下片感叹不能把握命运。然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却仍然表达出达观超脱与磊落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隽永清逸的词风
所作《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为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上片写苏轼作为过路人的所见所闻:衣巾上不断地落下枣花,发出“簌簌”的声音,运用“簌簌”一词,可见枣花的繁多。村南村北到处响着缫丝车的咿呀声,身穿粗布衣的乡下人在古老的柳树下叫卖黄瓜,可见人们勤于劳作的场面。下片言路途漫长,酒后困倦,昏昏欲睡,太阳高悬,口干舌燥想喝茶,便敲门试问好客的乡下人家,写的淳朴亲切,意念无穷,开拓了词的新领域,表现了多方面的才华。《蝶恋花·春景》亦属此类。
(四)至情深婉的词风
他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全词以杨花比喻思妇,字字摹写杨花的形状,却处处流露出思妇之情,把思妇的哀怨借杨花表现的淋漓尽致。上片从杨花似花又非花,并不为人珍惜入手,设想杨花看似无情却是有思之物。全篇以“惜”字出发,分六层描写。“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写其态,惜杨花飘落无处可归,看似无情,却是有思之物,也即落花有意。“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三句写其神,以人写花,惜杨花忽飞忽坠。“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惜其忽往忽还。下片就杨花飞尽来表现春光易逝,也写其归宿。“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曲笔传情,写春事已尽,杨花飘坠并不恨,惜西园群芳凋零。“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惜杨花遇雨。“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惜杨花沾泥落水,零落成泥者多半,随水漂流者少半。结尾“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用离人之泪比喻杨花,从而前呼后应,显得新颖。全词构思巧妙,刻画细致,咏物拟人,浑成一体,情思缠绵,柔肠千结,既描绘出烟雨朦胧的意境,又将一缕惜花深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故称它“真是压倒古今”④。另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全篇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如陈师道《妾薄命》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总之,苏词内容博大,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语言格调清新,表现功能丰 富,词句多为脱口而出,妙手偶得,自然而成,并且以大量优秀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词作,对词境做了全面的开拓,提高了词的地位,并成为词史上开宗立派的人物。
注释:
①刘辰翁《辛稼轩词序》
②胡子《苕溪渔隐业话后集》(卷三)③刘熙载《艺概》 ④张耒《词源》 参 考 文 献:
[1]章培恒 骆玉明《古代文学史(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孙望 常国武《宋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9).[3]王永照 朱刚《苏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9).[4]张晶《禅与唐宋诗》[M].北京:北京人命出版社,2003(6).[5]郭杨《千年词》[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6).[6]路成文《宋代咏物词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7]郭晓音《唐宋诗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
第二篇: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
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唐五代以来,词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抒情主人公,即唐五代时的红粉佳人,北宋时的失意文士和难度初年的苦闷志士。辛弃疾横刀跃马登上词坛,有拓展出一类虎啸风生、气势豪迈的英雄形象。下面我们主要谈谈辛弃疾在词境开拓方面的成就。
1)辛弃疾的词无论作长调或小令,都体现出他的才情和人格,继苏轼之后他极大地拓宽了词境,具有豪放而凄美的风格。稼轩词豪放之中蕴含着一种婉丽凄美情致,形成豪放而凄美的风格。如《永遇乐》(千古江山)、《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摸鱼儿》(更能消)等,悲壮激烈之情,洋溢纸上。豪放之中,又能沈咽蕴藉,空灵缠绵,深得浑融深厚之妙。
2)辛弃疾以散文句法入词,以经子诗赋入词,以词说理,带来了词体的大解放。他的词在形式、格律、语言手法上大胆创新。
3)辛弃疾艺术成就最卓越的是以雄健之笔抒发沉郁情思的英雄词,提高了词的品位,极大地开拓了词境。
4)辛词的基调是英雄主义,坚定的抗战决心,炽热的爱国热情,顽强的斗争精神,豪迈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辛弃疾最有价值的优秀歌辞的基调。他善于创造多种生动的抒情艺术形象,是前代词家所没有的。这些形象大都体现了上述基调。抒情主人公具有鲜明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的特色。如:《破阵子》中“挑灯看剑”的将军、《水龙吟》中登赏心亭的江南游子。
5)他写的关于农村田园生活和隐逸情趣的作品对词境也是一种开拓。如《清平乐》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词人用剪影式的手法,平常清新的语言素描出一幅幅平凡而又新鲜的乡村风景画和人物速写图。傲然独立的英雄竟如此亲切地关注那些乡村的父老儿童,体现出辛弃疾平等博大的胸怀和多元的艺术视野。这在唐宋词史上,也唯有辛弃疾展现过如此丰富多彩的乡村图景和平凡质朴的乡村人物。
第三篇:苏轼对词的发展贡献
苏轼对词的发展贡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代文豪,是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他在诗、词、散文里表现出的豪迈气魄,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他在词境扩大,词风变革等方面,开创了词创作的新阶段,为词的发展做出
了卓越贡献,从而奠定了他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扩大了词的题材
(一)悼亡之词在传统的抒情诗所表达的个人情感中,最动人的是生离死别之情,以词写悼亡,是由苏轼首创。在东坡夫人王弗逝世十年之后,他写下了流
传千古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以凄厉的音响,不断变换节奏的句式,恰当地表现心潮的激荡和抑郁不平的情怀,是中国词史上第一次把
悼亡题材引入词中,另一首《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将咏梅与悼亡合写,以花喻人,含蓄空灵,感情真挚,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农村之词 与山水诗一样,描写农村风情、景物的田园诗也一直在中国诗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苏轼不仅注重内心世界的开拓,还注重外在世界的拓展。
苏轼之前的词作,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很狭小,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
户、亭台院落。而描写农村人物,反映农村风情,以农村题材入词,于文
人词中则始于苏轼。
(三)言志之词 宋朝几乎从立国起就一直受强悍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和侵扰,但宋朝皇帝却制定并推行了重文轻武,重内轻外的基本国策,这就造成了在宋朝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怯弱苟安、及时行乐的厌战心理。因此,盛唐那种描写边塞的奇异风光、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歌颂将士们奋勇杀敌的英雄主义精神的诗篇在北宋文坛中是极其少见的。
然而,在东坡集中已有了某些抒发自己在政治上的抱负以及感慨的词篇,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实际上已经将词涉足于中国传统诗歌的最高境界--言志的境界了,为南宋词人言志词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开拓词之境域,丰富词之内容,苏轼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除了开创词的悼亡题材、农村题材、言志题材之外,他还在词中大量描绘了自己的日常交际、闲居读书以及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为我们研究苏轼以及宋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赠答词、送别词、田园词、爱情词、咏物词、咏史词、谐谑词等都蕴含于苏轼的词中。这样一来,苏轼不仅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而且更有助于丰富词的情感内涵,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使词从 “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平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二、诗词一体、以诗为词的创作主张。
(一)诗词一体 是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突破了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诗庄词媚” “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新词,此古人之长短句诗也”。苏轼不仅将词与诗相提并论,而且认为词就是诗,只不过词与诗在外在形式上存在差别,但它们二者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该是一致的。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的文学地位提高,使词与诗具有同等的地位,所以,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将诗的题材与风格引入词中、实现诗词的相互渗透与沟通,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以诗为词 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手段就是“以诗为词”,也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主要体现在:以诗入词,运用题序和典故。
1.以诗入词 以诗入词也就是取意于诗,在苏词中,以诗入词的词作并不少见,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取意于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起舞弄清影”取意于李白《月下独酌》中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在词的创作中取意于诗,就会使词的创作不拘谨,不受束缚,有较高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古人的诗被信手拈来随意放入词中,自然地表现创作主体的心灵世界、性情怀抱,让我们不能不感叹苏轼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才能,为后代文人的词创作提供了学习的范本。
2.运用题序 苏轼之前的词,大多是应歌而作的代言体,只要词有调名,表明其唱法即可,所以,绝大数词并无题序。苏轼则把词变为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所以,词人所抒的是何种情志,词是因何事而发,苏轼以题序的形式在他的词作中都有所交代和说明。他在词中与诗一样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使词的题序和词本文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例如:《水调歌头》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不仅交代了创作的时间、缘由,也确定了词中所抒情感的指向,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
3.运用典故 词中用典既是一种代替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
婉的抒情方式,词中用典始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在苏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较浓厚的叙事性和纪实性。词中两处用典,上阕用孙郎射虎之典,以孙郎自喻,不仅显示出自己的胆略和勇气,而且表达了为国立功的雄心。下阕用持节云中之典,以魏尚自比,希望被朝廷起用,实现自己许身报国的愿望。这两处用典表达了词人深厚的爱国热忱。这样一来,以典入词,以典中之事融为己事,以典中之情化为己情,不但扩大了内容,增加了词的容量,使词能总揽古今之事,而且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风格的突破,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人”,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
(一)追求豪放风格 虽然苏词仅存362首,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近,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例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是苏词中第一首豪放词。词的上阕写出猎,场面热烈,气概豪迈。词的下阕写请战,壮志豪情,慷慨豪雄。一方面表现了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又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样的壮志豪情一洗绮香罗泽之态,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儿女情词的局限,使词从花间月下、浅斟低唱之中,走向广阔的生活天地。
(二)扩大婉约意境除了豪放风格的词作,苏轼在婉约词的创作上,也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就反映了东坡词的另一种风格,情调幽怨、缠绵。苏轼着墨写扬花的神态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借写扬花描绘出一副闺中少妇怨春、思春、柔肠愁断的图画,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甚至我们也可以认为:此词是以扬花比拟人的飘零沦落,隐约地寄托了词人个人身世的感慨。
第四篇:论苏轼对宋词的开拓与创新)
论苏轼对宋词的开拓与创新 朱德才
(一)诗至唐,已臻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境,颇有难乎为继之势。宋人欲与抗衡,唯有另辟蹊径,自创新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再次给人启迪:沿袭和模拟仅能勉强维持命脉;蓬勃的生机,只有来自不断的开拓与创新。
词,作为一种新兴诗体,原有着强烈的生命力。可惜晚唐温庭筠等人在发展令词艺术卓具贡献的同时,却把词引向了“艳科”的小径。及宋,囿于传统偏见,词坛依然沿承五代遗风。代表时风的晏欧词被目为“词中西昆”。柳永创制慢词,又变雅为俗,有一定的开创之功。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艺术魄力及其他原因,毕竟未能为宋词开出一条宽广的革新之路。
苏轼来了。他雄风千里,使词坛快然一新。其何能如此?一则,就文艺思想说,苏轼一贯反对俯伏前人脚下,一贯反对模拟因袭;主张不断开拓创新,主张每个作家应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二则,他本人才华横溢,魄力过人,形诸文艺实践,则不仅诗歌散文,乃至书法绘画,都有戛戛独到的艺术造诣。据此二则,我们很难想象苏轼一旦提笔为词,竟肯寄人篱下。从现有材料看,苏轼进入词坛较晚⑴,那正是“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⑵的年代,但苏轼居高临下,并不以为然。他从事词的创作仅四年,就在《与鲜于子骏》的一封信中这样说道: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近却颇作小词”,当指熙宁八年所作《江城子·记梦》、《雨中花·初至密州》等词,“郊外”一阕,无疑是指《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段话表明:第一,即便写婉约言情词,也要有别于柳永,自见特色。第二,已写得一阕绝无柳七郎风味的、别开生面的壮词。第三,尤为重要的是,苏轼在此公然向传统的词风挑战,向风靡天下的柳词挑战,提出要在词坛上“自是一家”,别树一帜。由此可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正是苏轼以他那非凡的艺术魄力和艺术才力,在词坛上掀起一股革新的浪潮,使宋词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二)苏轼对宋词的开拓与创新显著的标志是“以诗为词”,而“以诗为词”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凡能入诗的内容,均可入词。“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入也。”⑶此说虽不无夸大,但针对宋初词坛实际,他能从题材与内容的开拓上来评价苏轼的创新精神,可谓卓有见地。
首先,苏轼以词抒发爱国的豪情壮志。众所周知,终赵宋王朝三百年历史,边患不断,爱国精神也就始终贯串两宋文学。然则,北宋诗坛虽不乏关心国事之作,而于词坛却绝少反响。为此,苏轼这类爱国词章在开拓宋词园地上有重要意义。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免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⑴,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朝若用西凉薄,白羽犹能效一挥。
——《祭常山回小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这两篇作品写于同时,无论描绘出猎的场景,抒发豪纵的情致,表达爱国的壮志,乃至用事的手法都极其相似。而且词中不伏老的爱国形象,直抒胸臆的气势,似乎较诗更为突出。这样,苏轼就在内容上打破了诗词界线,把却敌报国的时代主题引进了词坛。
在这类词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当推《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对周瑜形象的刻划,英气勃勃,光采照人,为中国词史上的空前之笔,是苏轼对北宋词坛杰出的贡献。显然,这里寄托着作者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对这首词,近来颇多议论。有人以为是一种“失败者的心理”,有人则以为是“一支胜利的凯歌”⑷。我以为这首词的内容比较复杂,不宜用“失败”或“胜利”来简单概括。全词咏景、怀古、抒情融汇一气,咏景怀古固是为了抒情,但作者的现实之情,也深深寓于雄壮飞动的如画江山之中和雄姿英发的风流人物身上。结处的虚无和沉郁悲壮,掩盖不了通篇热情洋溢、激越健壮的基调。上溯范仲淹的《渔家傲》,下视辛稼轩的爱国词章,此词有不容忽视的奠基和枢纽作用。
其次,以农村田园入词。从《诗经》开始,我国诗坛就不乏描写农村生活的作品。但囿于诗词分流的偏见,中唐以来的词坛绝少农村词。偶有渔父、浣女、莲娃等形象出现,那也是美化了的,缺少泥土缺息。如张志和的《渔歌子》,其中所谓的“渔父”,不过是号称“烟波钓徒”的作者——隐士的自我化身罢了。
苏轼的《渔父》四首,分别写渔父的“饮、醉、醒、笑”,新意不多,但他的一组农村词《浣溪沙》五首,却开创了宋词的新天地。词中不惟景色宜人:绿阴绵延的村庄,软草平莎的沙路;日照桑麻,水光如泼,风吹蒿艾,香气似薰;庄南村北,qiān@⑵车欢唱,几家煮茧,满村清香。而和这雨后清新爽目的农村风光水乳交融的,则是一派喜庆丰收的欢乐景象:“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人们吃着喷香的新麦,喝着舒心的米酒,有的甚至醉卧黄昏路边了。活跃在这一幅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图景上的,不仅有卧黄昏的醉叟,还有古柳树下的卖瓜者和隔篱娇语的蚕妇,更有那三五成群、踏破罗裙看使君的农村少女。当然,词中的中心形象是“使君”——诗人自己。他一路行来,怡然自得地欣赏着眼前的这一切。一会儿,乐陶陶地询问农家“豆叶几时黄?”一会儿醉悠悠地人渴思茶而“敲门试问野人家”。最后,他居然乐而忘返地动了归田的念头:“何时收拾耦耕身?”“使君元是此中人。”
这组农村词写于元丰元年初夏,时词人在徐州任上。是年春旱,苏轼应民俗至城东石潭求雨。既雨,二麦丰收⑸,作者于谢雨道上作此词。所以说,这组词中所表现的丰收之景和作者的欢快之情,以及由此而组成的一幅“官民同乐图”,自有其值得珍视的生活基础和思想缘由。以后,即便身处逆境,他也没有忘怀农事和人民的生活。元丰四年,他在黄州贬所,又作《浣溪沙》五首。面对友人的深情厚意,面对美酒歌舞,面对满天大雪,他不仅想到了自身的生活困境:“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珍”,更写道: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据傅干注:“公有薄田在苏,今岁为风涛荡尽”。一方面,置个人的生计不顾,一方面推己及人,但愿瑞雪丰年,民生安足,则己百愁全无。这又是何等高尚的胸怀与情操!把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新制布裘》乐府诗中关怀人民生活疾苦的优良传统,带进向以轻柔婉约见称的令词“小技”中,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和创举。
再次,对传统题材的开拓与创新。诗言志,词言情。言情,是词的传统题材。苏词中写男女之情的作品不少。其间自有他继承《花间》遗风的一面,甚至偶涉@⑶狎,但确有某些“自是一家”有别于传统的情词,如其《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既无五代词华美香艳的词藻,又没有柳秦词那种放纵@⑶狎的恶态。上片写暮春初夏的郊原之景,清新明丽,生意盎然。“枝上柳绵”两句,情景交融,意境隽永,且蕴含深厚的人生哲理:纵然风雨无情,枝上柳绵日见稀少,但“十室之内,必有忠信”,芳草天涯,何愁知音难觅,表现出一种既缠绵又达观的胸怀。下片写墙里“佳人”的笑声和墙外“行人”的愁态,两相对照,极富谐趣。“佳人”翩然归去,不知“行人”中心之既恼。明明自作“多情”,反怪“佳人”之“无情”,读罢令人忍俊不止。但细加玩味,又颇似承《离骚》余韵,别有深意寓焉。张炎说:“词须要出新意。能如东坡清丽舒徐,出人意表,不求新而自新,为周秦诸人所不能到。”⑹当指此类情词而言。
苏轼的言情词不仅别具风味,自有特色,而且“以诗为词”,扩大了言情词的范围,把传统的男女之情扩大到手足之情、师友之情。
苏氏兄弟并具文才,政见与经历也大体相似。他们常有诗词唱和,而又不局限于狭小的手足之情,常饱和着广阔的社会内容,如其《沁园春·赴密州早行寄子由》下片: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先是回忆嘉yòu@⑷初年二苏至汴京受知于欧阳修的情景,可谓风华正茂,才名初展,满腹经纶,以“致君尧舜”相许,大有为国立业的壮志豪情。“用舍”以下,化用《论语》,实寓不满新法之意。然则,词人却能以旷达出之,使作品不致落入感伤的泥沼。苏轼爱弟心切,当其弟不胜逆境之苦时,常寄词相劝,如其《水调歌头》一词,就是由于苏辙的别词“其语过悲”而写的。上片劝以谢安“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州”为鉴,一旦壮志难酬、不若及早引退。下片便设想归隐后的相从饮酒之乐:“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乐天知命中夹杂着无限的政治酸辛,循循诱导中饱和着深挚的手足情谊。至若其“兼怀子由”的名篇《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不仅词意健朗乐观,而且由于诗的高度概括力,更把劝慰手足之情扩大到普天下中秋之夜的“无眠”之人了。
唱和酬答,互通友情之作,在诗来说,并不罕见。但在苏轼前的词坛,却几呈空白状态。苏轼以诗为词,弥补了这一不足。他的友情词,一般说来,具有语新意浓,一扫陈词浮调的特点。“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南乡子·送述古》)这是设想别后孤灯独处的情景。“与余同是识翁人,唯有西湖波底月。”(《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这是对前辈师长欧阳修的深沉缅怀。尤应称道的是,他在赠别词中还以政事国事相勉,如“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终不忘桐乡”(《浣溪沙·赠陈海州》),“上殿云霄生羽翼,论兵齿颊带风霜”(《浣溪沙·彭门送梁左藏》)。这实际上已开南宋爱国词人以词唱和、相互激励的先河。又,赠别词最忌流于感伤,不能自拔。苏轼独能以理遣情,在真切的友情中,表现出一种豪放而清旷的风韵: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起句即景起兴,“突兀雪山,卷地而来”⑺,气势非凡!但海潮之涨落,亦如时代之更迭、人事之聚散,古今皆然。上片借景喻理,已为下片抒情张本。过变由理而情。人未登程,先约归期,盖海角天涯,知己难觅。既然约定他年同返西湖山水,以尽“白首忘机”之乐,则今日暂别,又有何伤?通篇清旷飘逸,没有头巾气,不作儿女啼,全凭至情豪气感人。其寄意遥深处,亦足发人深思。
(三)独出新意境和新风格,也是苏轼对宋词开拓与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宋初词坛以晏欧为代表,由于偏重模拟五代,往往少真情实感,个性不分明,因而也就缺乏独特的艺术风格。苏轼与之不同,一方面,他强调“文理自然,姿态横生”⑻一方面,他的词中分明活跃着一个富有个性的“我”。可以说,独到的文艺观和强烈的个性化,正是苏轼开拓宋词新境界,开创宋词新风格的重要内在依据。
论苏词的豪放,切不可泥于前人之见,把它的意义仅归于冲破音律的束缚,甚至视为“要非本色”⑼,或称以“别格”⑽。豪放,作为一种新风格、新流派的产生和发展,是就传统的婉约风格和婉约词派相对而言的。无论选择题材上,表现手法上、语言运用上乃至美学意义上,两者都有明显的差异。而它的出现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打破了先前词坛上那种一花独放、一鸟独鸣的沉闷单调的旧格局,迎来了百花齐放、百鸟争喧的新天地。
至于具体论及苏轼豪放词作,应包括两类。第一类为激越雄健、慷慨悲壮之作。第二类属狂放不羁、清旷飘逸之作。舍掉前者,就舍掉了苏轼豪放词的精华;扬弃后者,则不能全面反映苏轼豪放词的本质特色。两者缺一不可。
第一类代表作如《江城子》。词在千骑卷冈、万人空巷的壮阔图景上,活跃着作者自身的形象。他酒酣兴豪,大声疾呼“鬓如霜,又何妨!”他不仅有牵黄擎苍、“聊发少年狂”的出猎壮举,更渴望出使边塞,西北“射天狼”,铲除边患,报国立业。风格豪而壮,雄而健。《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较《江城子》深沉得多。作者凭吊古战场,在对雄伟壮丽山川的描绘和颂赞中,激荡着词人汹涌澎湃的壮志豪情,缅怀古英雄,则在神采飞动,功垂千秋的风流人物身上,倾注着作者无限仰慕之情,遥寄着“致君尧舜”之思。但古今对照,面对壮志不酬、白发早生的严峻现实,不免心中悲愤,这就导致词作在激昂慷慨中带出一种沉郁苍凉的情调。总起来说,这类词更多地反映出苏轼思想中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热情奔放的一面。虽然为数不多,却是苏轼豪放词中的珍品。
《念奴娇》的开端与结拍,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苏轼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和人生观。这种思想其来有自。早在青年时代,苏轼就写过“百年豪杰尽,扰扰见鱼虾”(《荆州十首》)、“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出峡》)等诗句,这正是苏轼豪放词中出现大量狂放不羁、清旷飘逸之作的思想基础。对这类词,我们不能简单地一笔抹杀。因为在此类作品中,儒、道、释三者,消极出世和积极用世,超脱与执着,颓唐与乐观,冷漠与热情,常是复杂地交织融合,既相互矛盾而又奇妙地统一的。试读其名篇《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面对一轮团@⑸明月,诗人浮想联翩。从把酒问月而幻想“乘风归去”——摆脱这恼人的尘世,追求那美好却又飘渺的精神超脱。但他又有清醒、现实的一面,认识到高处清寒,不若人间温暖。于是他高唱“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既脚踏人间泥土,又带出一种飘飘欲仙的风韵。这便是活脱的苏轼!手足阔别,中秋思亲,难免使人感伤。但苏轼却能以理遣情:人之有悲欢离合,犹如月之有阴晴圆缺,此宇宙、人生之常理,自古而然,非自我始。以达观者观之,则人生无限美好,只要彼此健康长驻,即便远隔天涯,仍可藉明月而互寄遥思之情。愿普天下今夕对月“无眠”之人都得到宽慰,都美好地生活下去吧!咏物抒情,如此水乳交融,人间天上、理智感情的矛盾和统一,被渲染得如此诗意盎然而又乐观开朗,词人的独特个性,得到如此生动鲜明的表现,通篇雄放清旷,正是苏轼这类词的独到成功之处。
“乌台诗案”以后,苏轼思想中固有的佛老意识也随之有所发展,因而在词作中也就益发向往超逸清空的境界,以求自我精神解脱。如同是中秋抒怀,其谪居黄州时写的《念奴娇·中秋》便与“丙辰中秋词”有异。上片“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飞鸾来去,人在清凉国”,纯属一派虚幻空灵之境。下片写他月下的狂歌、豪饮、醉舞,写他“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直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羽化而登仙”的形象。
随着黄州之贬、而后一再远贬惠州而儋州。但他却没有在精神上一击即溃,而是人也不改其乐,词也不易其风。他的《定**》词,借他人之事,抒自身之情。其下片云: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看。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爽朗的微笑驱散了岭南的瘴气,豁达的胸襟迎来了心中的故乡。简直不以贬谪为苦,反以“远游”为乐了。此种境界和风格,在词坛上是前无古人的。
咏恨山怨水、惨红愁绿之景,抒生离死别、伤春悲秋之情,向被视作词中的“当行本色”,然这类传统篇章,毕竟境界狭小,风格靡弱,不能敞人胸怀,给人以健康的美感。苏轼的咏景之作,大多能别开生面,自成境界,如:
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水调歌头》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满江红》
小舟横截大江,卧看翠壁红楼起。
——《水龙吟》或雄山奇水,穿空裂岸,撼人心魄;正明净倒影,却骤然浪起舟舞;或江水滔滔西来,翻滚着阵阵乡情;时而又梦渡春江,回望云间翠壁,都能表现出苏词不同于晏欧柳秦的独到风格:坦荡的胸怀,阔大的境界,鲜明的色彩,奇思妙想而又势豪气壮,给人以一种健康明朗的美的艺术享受。
苏轼咏景词不仅以雄奇阔大见称,尤喜陶情山水,表现出对自然美的强烈追求,进而造就一种忘我自乐的艺术佳境。试读其《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派皎洁月色,空灵晶莹,实“非尘世”之景。词人酒醉,乘月夜行。马惜障泥而骄,人爱芳草欲眠,已微露怡情山水,乐而忘返之旨。下片更是妙思横溢,奇笔生春。白璧美玉喻月光水色,已觉新鲜,用“踏碎”坐实,尤为奇特,因不忍搅乱“一溪风月”,竟不教马踏“琼瑶”,对月下美景真是到了酷爱的程度,以致终于醉卧桥头,直待杜宇啼晓了。——这样,苏轼就为宋代咏景词开出了一条新路。
苏词豪放而清旷的独到风格,有时在一些平凡的生活小事上也表现得相当出色,能出前人难具之情,步前人未到之境:如其《定**》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前又有小序云:“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中途遇雨,本系寻常细事,词人偏能就此写出不寻常的生活情操和人生哲理。风狂雨骤,众皆狼狈,唯独词人“吟啸徐行”,表现出一种泰然自若、悠闲潇洒的风度。人生风雨无常,政治风云尤难逆料,但作者却豪迈地宣称:“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展示出他坚持操守的崛强品格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旷达情怀。读此,顿觉一股豪气迎面扑来,使人心胸为之一舒。下片先写自己对“春风”和“斜阳”的亲身感受——冷暖莫辨,喻理于景,为下文张本。结拍转出主旨:“也无风雨也无晴。”以晴雨喻忧乐:自然界既无风雨冷暖可言,则人世间又何必斤斤计较于沉浮忧乐?他所孜孜以求的就是这种忧乐两忘的无差别的精神境界。诗人晚年远贬海南时,作《独觉》诗结云:“@⑹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足见他对这种境界的酷爱之情。
虽然,读苏轼豪放词,我们对其骨子里的人生如梦、超尘遁世、虚无缥缈的哲理思想,应有足够的戒心和清醒的认识,但总起来说,苏词感情之坦率真切,个性之鲜明活脱,胸怀之旷达开朗,运笔之挥洒自如,词风之豪纵飘逸,确能开人心胸,新人耳目,具有开一代新风的巨大作用。
(四)晚唐五代词,较少咏物,而《东坡乐府》中的咏物词,无论数量之多,咏物面之广,都是空前的。苏轼对咏物词的开拓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荷花媚》)。不妨认为这是苏轼对咏物词的一项艺术要求,即无论咏什么,务必写出它们各自的独特风貌。这个“风流标格”,不仅指形态,更指精神。其《定**·咏梅》,即可谓以神取胜之作: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⑾石曼卿有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句,苏轼以为皮相,故言“诗老不知梅格在”。苏轼在这首词中,不仅自出新意,以传神之笔写出了红梅独特的“风流标格”,而且生动地展示了作者高洁不阿的品格。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其所以“偶作小红桃杏色”,是因为“自怜冰脸不时宜”。尽管如此,她那种不随时物的“闲雅”之态,“孤瘦雪霜姿”的本质,却绝不可变。这才是真正的“梅格”!也正是“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苏轼那种不随波逐流、坚持高风亮节的“人格”的自我写照。刘熙载慧眼独具地指出:“‘雪霜姿’,‘风流标格’,学坡词者,便可从此领取。”⑿
第二,运用拟人化手法,充分展开想象,对所咏事物从形到神作多层次的描绘,如其被许为咏物“最工”⒀的《水龙吟·杨花》: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此词遗貌取神,“和韵而似原唱”⒁,说明词人才力过人。“似花还似非花”,起句便自高妙无比,奠定一篇咏物宗旨:“似花”,“非花”,两者不即不离,若即若离。唯其即,方能使种种比兴,不离本体,有迹可求;唯其离,方充分展开想象,而不失之呆滞。以下写杨花离枝坠地,犹如思妇被弃,貌似“无情”,实是“有思”。而思妇的柔肠百转、娇眼困酣,恰犹如柳枝的细软婉曲,柳叶的飞坠无定。“梦随”三句化用唐诗《春愁》入词,杨花随风飘舞,起落往返;思妇离魂寻郎,飞越万里,莺呼梦回,既摄杨花之魂,又摄思妇之神。相形之下,原作名句“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就不免黯然失色了。下片,作者另辟蹊径,想象越发奇妙。词以落红陪衬,写出春事已尽,却又一往情深,从“晓来雨过”着笔,去追踪杨花的最终归宿。不想唯见池萍零乱,三分春色,委身黄土,付于流水,了无踪迹。至此,思妇的惜春、恨春之情,连同“美人迟暮”之感,就被发掘得淋漓尽致了。结句画龙点睛,遥应首句,说明花人合一的题旨,于舒卷自如中,亦见严密之章法。咏物至此,可谓神化之工。
第三,“词源于诗,虽小小咏物,亦贵得风人比兴之旨。唐五代北宋人词,不甚咏物,南渡诸公有之,皆有寄托。”⒂一般说,北宋咏物词重在自然明快和涵浑的意境,不甚寄托。南宋兴咏物词,重在字句的工巧和典故的运用,尤重寄托。苏轼的《卜算子》咏雁,既体现了北宋咏物词的艺术风格,又开南宋咏物寄托的先声: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上片写鸿见人。“幽人独往来”,是实写,但亦如飞舞于月空的缥缈孤鸿,此实中有虚。“缥缈孤鸿影”,是虚写,但亦如静夜徘徊于小院的幽人,则虚中见实。总之,虚实映衬,人鸿合一。换头专就鸿写,但仍语语双关,由鸿见人。其间孤鸿的形象从行动上的惊起回首、拣尽寒枝、终栖沙洲,到心灵上的有恨无诉、自甘冷寞,形神十分鲜明丰满。此词有所寄托,古今公认,但对所寓内涵,说法不一⒃。其实,词作反映的是作者贬黄时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词人月夜难寐,独步静院,偶见孤鸿掠影,一时景与情会,遂将无限眷恋、哀怨、幽愤之情,清高自守,自甘寂寞之志,尽借孤鸿形象倾吐而出。全词情与景、人和物高度融合,自然涵浑,已达有寄托入、无寄托出的艺术胜境⒄。
总之,苏词在思想上艺术上虽不无缺陷,但苏轼对宋词的开拓与创新之功却是空前的,影响所及也是深远的。以后,辛弃疾承流接晌,而又别开新境,将宋词艺术推向又一新的高峰,固赖时代及个人因素,但推本溯源,实亦得力于苏轼。注:
⑴按朱qiáng@⑺村《东坡乐府》编年,首篇《浪淘沙》(“昨日出东城”)作于熙宁五年正月,则苏轼已三十七岁,诗文早负盛名。
⑵叶梦得《避暑录话》
⑶⑿均见刘熙载《艺概》
⑷见《齐鲁学刊》80年第一期
⑸苏轼又有《浣溪沙》云:“惭愧今年二麦丰,千歧细浪舞晴空”,亦见词人欢庆丰收之情。
⑹张炎《词源》
⑺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
⑻苏轼《答谢民师书》
⑼陈师道《后山诗话》
⑽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⑾苏轼又有《红梅》诗,主旨与此相同。
⒀⒁王国维《人间词话》
⒂蒋敦复《芬陀利室词话》
⒃或附会男女情事,见龙辅《女红余志》;或主《考pán@⑻》说,见《类编草堂诗余》引@⑼阳居士语,但失之逐句索隐。
⒄参见周济《宋四家词选》和《介存斋论词杂著》
【外字】@⑴原字为山右加献
@⑵原字为红繁体字的左半部右加操右半部
@⑶原字为女右加蝶右半部
@⑷原字为社左半部右加右
@⑸原字为口里加栾
@⑹原字为修的右下半部改为羽
@⑺原字为 强字的繁体字
@⑻原字为般下加木
@⑼原字为鱼的繁体字右加同
原载:《文史哲》198304
第五篇: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译:大江滚滚向东流,波浪中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遗弃了的旧营垒西边,人说是三国周瑜大败曹公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峭壁耸人云霄;惊涛骇浪汹涌澎湃,日夜将江岸冲击撕裂;波滔水涡翻滚腾跃,像似卷扬起千堆白雪。江山如图如画,一时引出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周郎公瑾,那时乔家小女初嫁归门;他英姿雄健睿智卓越,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执羽扇,头著纶巾;从容潇洒笑谈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浮想万千。可笑我如此多怀古幽情,竟未老先衰鬓发斑白。啊,人生如一场梦幻,还是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长存的大江明月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 与欧阳修合称“欧苏” 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与陆游并称“苏陆”
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
生于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其祖父名为苏序因而苏轼所有文体中“序”都改为“引”。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苏轼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生于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其祖父名为苏序因而苏轼所有文体中“序”都改为“引”。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母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政绩显赫,深得民心。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苏轼,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三品),知礼部贡举。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1091年(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109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第二年6月,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1097年,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昌化军,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1101年(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1101年8月24日(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四岁,御赐谥号文忠(公)。
一起:步入仕途。l057年苏东坡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年录取进士388人,苏东坡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苏辙名列第五。他的“高考”限时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后来收入《古文观止》,使他名震京师、脱颖而出。考中进士后,苏东坡第一个职务是陕西风翔府判官,品级不高,从八品,扎扎实实干了将近3年。被召回朝廷后,他任职史馆(国家图书馆)。在那里读了很多书。神宗熙宁四年(1071),下派到杭州做通判,做了2年零9个月。然后到密州任太守(1074),当时38岁,属于“年轻干部”。后来又转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个月。可以看出,苏东坡步入仕途后,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被提拔重用。
一落:大难临头。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03天。乌台就是御史台。为什么叫乌台?唐朝时御史台内有几棵大柏树,乌鸦在上面筑巢,所以把御史台叫乌台。一直沿用下来。案件是因文字而起的,所以叫“乌台诗案”。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李定和舒亶等人千方百计迫使宋神宗给他定罪。政敌一心置他于死地,但神宗一时举棋不定,太祖早有誓约,除叛逆谋反罪外,一概不杀重臣、不杀士大夫。宋神宗又特别爱惜人才,所以就用了一个折衷的办法。贬。贬到哪里去呢?黄州。黄州当时是下等州。贫穷落后。长江自北向南折向东绕城而过,巴河自北向南注入长江,长江和巴河一起把黄州围得像一口井,苏东坡说:“黄州真在井底”,相信是有感而发的。但苏东坡毕竟人才难得,宋神宗也不想太亏待他。好在黄州离开封不远,基本生活还有保障,就把他贬到这里来了。
二起:东山再起。1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哲宗继位,英宗皇后也就是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变法,史称“元祜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跃升了12个官阶
二落:知难而退。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觉得不开心,一再主动请辞外放。1089年7月至1091年2月,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个月。三起:再回朝廷。苏东坡1091年3月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从苏东坡频繁的上下左右调动,反映了朝廷当时极端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太后对苏东坡极为赏识,希望他作为与新党制衡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又恨铁不成钢,对苏东坡爱也不是、恨也不是。三落:一贬再贬。1093年9月,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哲宗的心灵已经有些扭曲,太后摄政时,他基本上是个局外人,大事小事与他无关,他很郁闷,刚一亲政,就变本加厉地进行政治反扑,无情打击元祜党人。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上任1个月又被贬到遥远的惠州,在那里住了2年零6个月;再贬,被贬到更远的儋州,就是今天的天涯海角。现在海南岛经济发达,古代却是极其落后、没有开化的蛮荒之地。贬谪至此,就再无处可贬了。这就是苏东坡三起三落、跌宕起伏的人生。诗词风格:
1、豪放风格 :豪放派是由苏轼创立的,这种豪放风格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达雄壮的场面取胜。
2、旷达风格: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表达了诗人希望隐居、避开乱世、期待和平的愿望。
3、婉约风格: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fā)少年狂,左牵黄,右擎(qíng)苍,锦(jǐn)帽貂(diāo)裘(qiú),千骑(jì)卷(juǎn)平冈。为(wèi)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bìn)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qiǎn)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译: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近、横、侧四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比喻对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就能得出答案。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克制自己的思念,却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