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轼作品《浣溪沙》共46首大全
苏轼作品《浣溪沙》共46首
苏轼作品《浣溪沙》共46首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异乡风景却依然。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茱萸仔细更重看。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涛江烟渚一时无。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冻吟谁伴拈髭须。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馀力染夭红。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长记鸣琴子贱堂。朱颜绿发映垂杨。如今秋鬓数茎霜。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沈闲事莫思量。仲卿终不避桐乡。道字娇讹苦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风卷珠帘自上钩。萧萧乱叶报新秋。独携纤手上高楼。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香生雾縠见纤柔。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傅粉郎君又粉奴。莫教施粉与施朱。自然冰玉照香酥。有客能为神女赋,凭君送与雪儿书。梦魂东去觅桑榆。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临皋烟景世间无。雨脚半收檐断线,雪林初下瓦疏珠。归来冰颗乱黏须。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顺风环佩过秦楼。远汉碧云轻漠漠,今宵人在鹊桥头。一声敲彻绛河秋。画隼横江喜再游。老鱼跳槛识清讴。流年未肯付东流。黄菊篱边无怅望,白云乡里有温柔。挽回霜鬓莫教休。几共查梨到雪霜。一经题品便生光。木奴何处避雌黄。北客有来初未识,南金无价喜新尝。含滋嚼句齿牙香。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料峭东风翠幕惊。云何不饮对公荣。水晶盘莹玉鳞赬。花影莫孤三夜月,朱颜未称五年兄。翰林子墨主人卿。罗袜空飞洛浦尘。锦袍不见谪仙人。携壶藉草亦天真。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醉归江路野梅新。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买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倾盖相逢胜白头。故山空复梦松楸。此心安处是菟裘。卖剑买牛吾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愿为辞社宴春秋。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璧醉佳辰。一番红粉为谁新。团扇只堪题往事,新丝那解系行人。酒阑滋味思残春。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芍药樱桃两斗新。名园高会送芳辰。洛阳初夏广陵春。红玉半开菩萨面,丹砂浓点柳枝唇。尊前还有个中人。霜鬓真堪插拒霜。哀弦危柱作伊凉。暂时流转为风光。未遣清尊空北海,莫因长笛赋山阳。金钗玉腕泻鹅黄。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桃李溪边驻画轮。鹧鸪声里倒清尊。夕阳虽好近黄昏。香在衣裳妆在臂,水连芳草月连云。几时归去不销魂。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惟见眉间一点黄。诏书催发羽书忙。从教娇泪洗红妆。上殿云宵生羽翼,论兵齿颊带风霜。归来衫袖有天香。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徐邈能中酒圣贤。刘伶席地幕青天。潘郎白璧为谁连。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恨无人借买山钱。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蒨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下蔡困嫣然。凭君莫唱短因缘。雾帐吹笙香袅袅,霜庭按舞月娟娟。曲终红袖落双缠。雪颔霜髯不自惊。更将翦采发春荣。羞颜未醉已先赬。莫唱黄鸡并白发,且呼张丈唤殷兄。有人归去欲卿卿。雪里餐毡例姓苏。使君载酒为回车。天寒酒色转头无。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莫教便唱水如天。我作洞霄君作守,白头相对故依然。西湖知有几同年。一别姑苏已四年。秋风南浦送归船。画帘重见水中仙。霜鬓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夜阑相对梦魂间。一梦江湖费五年。归来风物故依然。相逢一醉是前缘。迁客不应常眊矂,使君为出小婵娟。翠鬟聊著小诗缠。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糜鹿逢人虽未惯,猿揉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炙手无人傍屋头。萧萧晚雨脱梧楸。谁怜季子敞貂裘。顾我已无当世望,似君须向古人求。岁寒松柏肯惊秋。珠桧丝杉冷欲霜。山城歌舞助凄凉。且餐山色饮湖光。共挽朱幡留半日,强揉青蕊作重阳。不知明日为谁黄。醉梦醺醺晓未苏。门前辘辘使君车。扶头一盏怎生无。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清香细细嚼梅须。
第二篇:浣溪沙 苏轼
文
浣溪沙
苏轼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编辑本段 注释
①蕲qi水:县名,今湖北浠水镇。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②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沙路润无泥”。
③潇潇暮雨,白居易《寄殷协律诗》自注:“江南吴二娘曲词云,萧萧暮雨郎不归'。”子规,布谷鸟。
④此句当为写实。但“门前”云云,亦有出处。《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一行传》,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他说:“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至。”一行进去请业,而门前水果却西流”。
⑤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这里反用其意,谓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1]
编辑本段 译文
游历在蕲水的清泉寺,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
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溪,松林间沙路干净得没有泥,傍晚细雨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啼叫声。
谁说人老就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着奔向西边!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1] 编辑本段 作者 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 苏轼
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个人生平
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余.苏轼为人宽大如海。苏轼是苏洵的次子,嘉祐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并非完全不同意,还是有部分认可的,前期反对,后期深入民间,了解到新法的好处,转而赞成新法的好的方面。),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
第三篇:苏轼 浣溪沙
《浣溪沙》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理解词人情感主线。背诵全词。2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
3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培养乐观旷达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想象把无形的意境转化为有形的画面,以此来品味词的妙处。(重点)
2、体会词的意境,进而把握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教学步骤:
一、课前交流苏轼,并导入。多媒体出现苏轼的介绍。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苏轼的《浣溪沙》。二.解题
“浣溪沙”是我们这首词的词牌名。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词和其他的词有什么样的区别?
明确:多了一行小字。这行小字在词中叫小序。小序相当于“引言”,它的作用是介绍时间、地点和背景。这首词中的小序交待了写作的背景,告诉了我们苏轼是去蕲水的清泉寺游玩。三.一读二读,读准字音和停顿
好,下面和老师一起来走进词的正文部分。老师读题目作者和小序,同学们一起来读上下两阙。
同学们朗读的很好,可是老师想要知道每位同学的朗读情况,所以我们以小组单位,来朗读一下这首词。小组活动一
要求:1.小组成员每位同学大声朗读2遍。
2.第一遍朗读能够读准字音,第二遍朗读能够读出停顿。注:好的同学可以试着带有感情来朗读。
3.小组展示时,小组全体同学起立,其中1位同学读题目作者和小序,其他成员读正文部分。
4.1个小组展示完成后,其他小组可以点评:点评的角度可以参照第2个要求。然后点评的小组再展示。
四.三读,读出诗词意境
A、一首词的意境往往是由画面构成的。下面听老师来朗读一下这首词的上阕,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苏轼为我们描绘了清泉寺怎样的景色?试着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上阕的三句话。小组活动二
要求:1.请每个小组自由朗读词的上阕。
2.任务分配:1-2组第1句,3-4组第2句,5-6组第3句
3.一个小组展示后,其他小组可以针对自己小组不懂的地方向他们提问,并指明前一个展示小组中的一个同学来回答。
明确:词人独自漫步在山间小路上,山下溪水潺潺,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阵阵啼鸣。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
全班同学来朗读上阕,读出这种幽美宁静的意境来。五.四读,读出苏轼感情
B、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苏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这么幽美宁静的山林精致,那么你们觉得苏轼在游清泉寺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明确:由轻松愉快向淡淡的忧郁转变。潇潇暮雨和子规这个两个景物。
“子规”即杜鹃,它那“惯作悲啼”的鸣叫,能使许多愁肠百结的人心酸肠断。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他死后化鸟仍对故国念念不忘, 每每深夜时在山中哀啼, 其声悲切, 乃至於泪尽而啼血。
自唐代以后,杜鹃鸟就被汉族称为“冤禽”、“悲鸟”、“怨鸟”,无数文人墨客为其吟咏诉冤。天长日久,杜鹃鸟被推上了“文化鸟”的宝座,定位为一种可怜、哀惋、纯洁、至诚、悲愁的象征。
C、苏轼的心情为何会有这样的转变呢?
多媒体播放苏轼的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D、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种情感的变化。
E、但是苏轼有没有被这个打击打倒呢?在词的下阕中请找出理由。我们全班同学再来朗读一下下阕的三句话。
小组活动三
要求:1.每个小组自由朗读词的下阕
2.小组展示时,用下列的句式:
我们小组认为苏轼(有)(没有)被困难打倒,从下阕的 中可以看出,因为
,表达了苏轼的情感。
3.一个小组展示完后,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或补充。
明确:黄鸡白居易在《醉歌示妓人商玲珑》一诗中,称“黄鸡催晓”,“白日催年”,人就是在黄鸡的叫声、白日的流动中一天天变老的,因此他慨叹“腰间红绫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苏轼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休将白发唱黄鸡”。“白发”,指年老,“黄鸡”,指代白居易诗中的年华易逝的感慨。
小结:“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长歌行》)。“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乃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
林语堂先生说:苏轼的唱,在于历经是非之后的大彻大悟,在于历经世间沧桑之后的真率超然。
全班再次朗读这首词,要求带着苏轼的乐观豁达。老师读题目作者和小序,同学们读正文,将下阕重复读2遍。
第四篇:浣溪沙——苏轼
家长会的苏轼《浣溪沙》
我们办公室里的语文老师们聚在一起,商讨下个星期的家长开放日讲些什么内容。各有各的看法,不过都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作业以思维导图展示。最后我决定选《浣溪沙》这一首,借此机会向孩子们介绍我最欣赏的诗人-----苏轼,这首词还可以延伸出很多文学知识,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让他们知道,宋词相当于我么现在的流行歌曲,先创作出曲调,然后有人根据曲调填词,以曲调为基准,可以填写出上万首词。苏轼就是根据《浣溪沙》的词调,填写了十几首词。而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正是他因“乌台诗案”被诬陷,然后贬谪到黄州,到黄州任职期间,生病身体不佳,于是跟着几个三朋好友,一起到了蕲水游玩。说是游玩,更多是散心排解心里的忧郁。
小序部分不仅道出了地点、写作原因,其中暗含语言玄机,顶针手法的发现更是让孩子们欣喜若狂。上阙的景,动静结合,栩栩如生,白描与细描的写法对比,体会到了不同描写方法的好处(不过孩子们还是比较喜欢细描写法,说是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更优美,词句更丰富,表达更明朗。但对于喜欢写诗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发现了新大陆,去粉饰,少做左4的白描写法可以囊括更多的景,只言片语就能将全景图描绘出来,这是最有诗意的方法了。)以景抒情的写法,他们并不陌生,但是这里的情,学生没能读几遍就感知到。这和我预设的一样。我先让学生将“休将白发唱黄鸡?”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改完后,他们恩间明白过来。原来苏轼这里是跟常人说的“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是相反的说法,但为什么苏轼要唱反调呢?哦,原来是想告诫世人不要因为年老而悲观失意,老年人也可以有宏伟志向,55岁的曹操还说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45岁的龚自珍也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以年老时不该自暴自弃,还可以有一番大作为。
虽然这节课最后没有家长来聆听,但是我看到孩子们比以往上课还认真,积极做笔记,让我很欣慰。希望他们有所收获吧。
第五篇:浣溪沙苏轼
浣溪沙苏轼
内容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注释
1.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簌簌,花朵飘落的样子。
2.村南村北:泛指整个村庄。
3.缫(sāo)车:纺车。缫,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4.牛衣:蓑衣之类。《汉书·王章传》“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二《牛衣》条:“案《食货志》,董仲舒曰:'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然则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或谓本作“半依”,如曾季貍《艇斋诗话》:“予尝见东坡墨迹作'半依',乃知'牛'字误也。” 5.欲:想要。
6.漫:随便。因为十分渴,想随便喝点茶,所以不管哪个人家,都想去敲门试问。苏轼《偶至野人汪氏之居》:“酒渴思茶漫扣门”,与此两句意同。皮日休《闲夜酒醒》:“酒渴漫思茶”,盖即此语所本。译文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子里响起纺车织布的吱呀声。身着蓑衣的农民在老柳树下叫卖着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不可以给碗茶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