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苏轼的思想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苏轼,字子瞻,号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画家 词人 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 词 赋 散 文,均 成 就 极 高,且 善 书 法 和 绘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苏轼一生经历了宦海沉浮,既屡受打击又名满天下。进退出处、贵贱穷皆无滞于心,成就的辉煌业绩,与他自身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本文就苏轼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构成苏轼思想的主要有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他坎坷的一生和创作中,都对其起到了指导作用。
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在苏轼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济世精神,这一点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汉代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的典故表示自己渴望得到重用,到边疆抗敌、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苏轼出任地方官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猛力抨击北宋“苛政猛于虎”,说北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他质问“百姓何由安生?”(均见《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他主张对内行宽仁之政,通上下之情,使“百官之众,四海之广”,“关节脉理,相通为一,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决壅蔽》)。除了诗词以外,苏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积极倡导现实主义文风,苏轼主张诗文要有为而作,文章要有内在的思想,反对没有现实内容的只讲究形式的空洞诗文。儒家积极用世精神成为苏轼思想的一部分,并一度影响着苏词的创作。苏轼在不断流放过程中,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1101年苏轼从岭南北返回朝,苏轼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中写道:“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桴意,初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轼政治上自我平反的宣言书:政敌们想尽一切办法致我于死地,但终没有实现,他们的种种诬灭像久下不停的雨,像终日不止的风,像阴霾的浮云,统统离我而去,我是清白的。我依然有远大的政治前途。由此看来,苏轼思想中儒家思想的一部分确实是对他的创作起到了指导作用,处处为国家人民考虑是苏轼不断创作的源泉,并以此为创作主要内容,引起有志之士的注意,从而达到救世济国的目的。
另外,苏轼还吸收了佛家思想有益的成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了苏轼文学作品的豪放风格。佛家思想主张在现世求得一种自由解脱,而要在现世求得解脱,关键在于“自性真空”,使心灵处于一种空虚的境地。也就是说,要摆脱人世间的有无、生死、得失等功利欲望的束缚,根本解决人本性中绝对自由之追求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佛家所崇尚的这样一种超然玄悟的心性正好被苏轼应用于文学创作中来。如其《薄薄酒》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珠擂玉种万人祖送归北邝,不如悬鹑百结独坐阳。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色万世忙,夷齐、盗路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柞忧乐两都忘。这里把上层社会所向往和夸耀的富贵功名贬得一文不值,显示出绝然不同于世俗的人生价值观念。苏轼认为人生贵适意,他的“薄富贵”、“轻生死”都是为此 他希望摆脱尘世的一切束缚,实现人生的最大自由。诗的结尾一句是要求在醉中达到这一境界,紧接着第二首又对这一点做了否定“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终于以一切皆空的领悟获得更为彻底的超脱。这些思想无疑烙有佛禅及老庄的印记。当然,这里的消极成分是应该批评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思想也表现了一种以超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仕途上重重忧患的信条。因此,即使在处境最困难的时候,他也能泰然自若,自得其乐,并创造出最乐观、最淡泊的诗文。苏轼作品中追求一种自然、朴实、幽远的艺术意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禅诗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相互关联的。其《西江月》一首“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骋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敬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给读者描出一个虚幻空灵的境界 在一派皎洁月色之下,词人酒醉乘月夜行,人爱芳草欲眠,而马也在待,卸掉身上的鞍裕,以至终于醉卧桥头,直待杜宇啼晓了这真是达到了万物与我同归,自然与人合一的境界。这首词与白云禅师所写的诗一样,同是写景,僧人和诗人的用意,都是要从字句之外去体会,尽管两首无一字讲佛,无一字参禅,但充溢着禅境,是不言而喻的。再如其《书嘉佑壁》“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轼始至惠州,寓居嘉佑寺松风亭。杖履所及,鸡犬皆相识。明年三月迁于合江之行馆,得江楼阔彻之观,而失幽深窈窕之趣,未见其所欣戚也。南岭北亦何以异于此’,。诗人从有湖光山色之美的钱塘移官到荒凉僻远的胶西,从自己所熟悉了解的北方被贬滴到生地疏的岭南,但由于他对此持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所以这种生活上的重大变迁,非但没有他产生精神上的苦闷和痛苦,反而使他生活得更加愉快。有如此旷达的胸怀,他才能超脱自己人生仕途上的种种不幸,写出了淡泊自然的绝境。
苏轼创作还有意参照佛家的思维方式,参禅的静坐、沉思默想在苏轼作品中得到了展现。如《题西林壁》就直接表现出一种“禅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诗包含着佛家的禅理,写出了一种超然静观的认识方法,即人只有外在于事物,才能真正认识事物。这里面包含了佛家常用的辩证的相对的思维方法。苏轼一生都在与禅派高僧频繁交往,他的创作必然会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表面的放荡悠肆、沉缅酒色只是他这种内在禅理的外观,而文学作品所表现得豪迈而又不缺细腻的思考才是他内心真实感受的阐释。
按理说,无论谁遇到苏轼所面临的这些困难,都会选择避世颓败。但苏轼却在道家思想的否定尘世, 追求超然旷达的心境中获得了精神慰藉。正是在这种无欲无求、恬淡释然的心境下坚定了人生的追求, 完善了对现实的思考。最能体现苏轼这种随遇而安的心态的词莫过于《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词人手执竹杖脚穿草鞋, 顶风冒雨前行, 一个“轻”字传达出作者的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句更进一步, 从眼前的风雨联想到整个人生, 在风雨中前行都能这样轻松豪迈, 那人生的起起伏伏又算得了什么? 乌台诗案后,作者对人生有了一种通达的感悟, 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情怀。尤其是“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 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间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 不管是自然界的雨晴,还是政治上的沉浮, 且用平常心去对待。不随着物悲喜, 不让外界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
在后期思想中,苏轼将儒家的安民思想与老庄的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揭露结合起来,一起构成了他后期思想中的积极的批判精神。这种判精神是随处可见的:“而今风物哪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贱血流千载”(《荔支叹》)。诗人反对统治者骄奢淫靡,痛斥官府的横征暴敛,痛斥汉唐宫廷贵族为了使“宫中美人一破颜”,为了“致养口体”,不顾人民死活,“颠 ”、“仆谷”、“惊尘贱血”,而命令各地飞车驰传,进献新鲜荔枝。因此招致人民极大愤慨,以致于“至今欲食林甫肉”。以此来警告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并指名道姓的批评前辈丁谓、蔡襄和钱惟寅。诗人并提出了自已的美好的理想:“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可见,他对社会的批判是与爱民联系在一起的。
当然,苏轼没有如老庄、释伽那样走上虚无主义道路,还与他的性格,及遭贬逐后与劳动人民的广泛接触有关。正因为他的佛家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主要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存在于他思想中的儒家济世思想的结合,所以在他的后期作品中才能写出反映劳动人民疾苦,揭露封建官吏残暴的具有进步意义的作品来。并且因为他没有把这种批判引向虚无主义,所以是有力的;正因为他大脑中保存的是老庄处世待物的随缘而足、清静无为的思想,所以他才能在“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答程天侔》)的海南岛,居然能以吃芋,饮水,观棋,钓鱼、和陶渊明诗等为乐,用积极的态度回答了章惇等对他的迫害,唱出“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儋耳》)的诗句来。
如果就苏轼思想进行分期,那么可以将“乌台诗案”作为一个分水岭,前期指导其进行创作的是儒家积极用世的济民思想,后期便开始不断渗入佛家禅理和道家旷达、清净的思想。当然,他的创作还会受到柳宗元、柳永等人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创作方面的影响,但贯穿苏轼整个创作道路的、并成为影响其创作的主流思想的,就是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合。从苏轼给我们留下了丰厚文学遗产来看,他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他的思想更是多样的。他的人生阅历和思想构成成就了他的辉煌业绩,让我们能够在他的文学作品中领悟到他的人生态度,从他身上学到处世之道,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第二篇:论佛教思想对苏轼杭州时期诗歌的影响
论佛教思想对苏轼杭州时期诗歌的影响
2011-5-20 08:45 |作者: 杨晓玲|来自: 佛缘网站 论佛教思想对苏轼杭州时期诗歌的影响
杨晓玲
摘 要:由独尊儒术走向三教鼎力,这是北宋以来学术思想的一般趋势,这种趋势为佛教这个原本与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的舶来品提供了发展的土壤,而苏轼在杭州时期的佛教思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
关键词:佛教思想苏轼 杭州时期 诗歌
从小就“奋厉有当世志”的苏轼在一般人眼里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儒家形象,殊不知他任杭州通判时,佛教的思想在其脑海里膨胀,使得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深深地打上了佛教思想的烙印。那么,为什么杭州时期的苏轼从信奉儒家思想突然转变为佛教思想了呢?佛教思想又是如何影响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的呢?下面就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
一
许多文人在受到严重打击排挤后就会以佛教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古代文学的发展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有“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的白居易,有“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的王维,当然也有“只有弥勒为同龛”的苏轼。
苏轼从小接受正统儒家“经时济世”的政治理想的教育,刚成年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企图通过“学而优则仕”的途径为百姓谋福利,但是走入仕途后的苏轼看到的是社会的黑暗、官场的倾轧。以神宗皇帝为首的北宋统治者推行政治革新,企图改变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是在苏轼的眼里,这些新法存在着许多弊病。王安石主张理财以扩大国库收入,苏轼主张“节用以廉取”,这就与朝廷的主流思想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正直刚烈的苏轼不愿与革新派同流合污,无奈之下请求外任,任杭州通判。这次的经历对苏轼的打击是很大的,初出茅庐想要大展拳脚,残酷的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从众星吹捧到万夫所指的这种经历让他彻底绝望,故整个杭州时期的诗歌都充满着一种企图“离苦得乐”的佛教思想,他想要借佛教思想发泄内心积郁已久的苦闷。佛教主张人们脱离苦海、寻求快乐,这些思想都迎合了苏轼这一时期的心理状态,故而这一时期的他创作了大量的富有浓重佛教思想的诗歌。
二
苏轼在杭州时期创作了许多描写寺庙景色以及与僧侣交往的诗篇。
首先,佛教思想主张人们“离苦得乐”。佛教的基本教义中有四谛说,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其中的灭谛就是强调人们要消灭造成痛苦的原因。苏轼杭州时期的诗歌所流露出来的归隐田园的思想正是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如《游金山寺》中的“有田不归如江水”,再如《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金山楼观何耽耽,撞钟击鼓闻淮南。
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
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
我来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怀惭。
同游尽返决独往,赋命穷薄轻江潭。
清晨无风浪自涌,中流歌啸倚半酣。
老僧下山惊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谈。
自言久客忘乡井,只有弥勒为同龛。
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
山林饥卧古亦有,无田不退宁非贪。
展禽虽未三见黜,叔夜自知七不堪。
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
诗人在情绪低沉时独游焦山,遇山中僧人,触发归隐之心,并运用“展禽”、“叔夜”二人的典故来坚定自己归隐的决心。这种超越尘世纷扰、不受世俗羁绊、淡泊名利、远离官场的佛教思想正与苏轼游焦山时的心境不谋而合。又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五首绝句当中前四首都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磅礴气势,唯独这一首格调低沉且含退隐情怀,让人不觉心生辛酸之情。表达归隐之情的还有《佛日山荣长老方丈》:
陶令思归久未成,远公不出但闻名。
山中只有苍髯叟,数里萧萧管送迎。
千株玉槊搀云立,一穗珠旒落镜寒。
何处霜眉碧眼客,结为三友冷相看。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幽咽走金沙。
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苍龙浴渥洼。
食罢茶瓯未要深,清风一榻抵千金。
腹摇鼻息庭花落,还尽平生未足心。
日射回廊午枕明,水沉销尽碧烟横。
山人睡觉无人见,只有飞蚊绕鬓鸣。
此诗中苏轼以陶渊明自况,希望像他一样隐居田园,不为五斗米而腰。苏轼热爱“千株玉槊搀云立,一穗珠旒落镜寒”般怡然自得的自然环境,并且向往“山人睡觉无人见,只有飞蚊绕鬓鸣”的悠然生活。这种思想深受佛教的影响。
其次,佛教崇尚心性纯净,以无念为宗,物我相忘,身心皆空,这种观念影响了苏轼在杭州时期的诗歌创作。他笔下的景物格外清澈淡然,犹如“水清石出鱼可数”那么清新怡然;他笔下的人物都能够随遇而安、安贫乐道,正如“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的惠勤、惠思。体现苏诗意境奇丽幽远的还有《夜泛西湖五绝》其一: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这首诗描写西湖幽远的夜景,被陈衍评为“末句未有人说过”(《宋诗精华录》卷二),可见其写景的独特性。
又如《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
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
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
这首诗描写了梵天寺秋夜幽深清远的境界,此时王安石等人正雷厉风行地推行政治革新,而苏轼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摆脱外界的纷繁吵杂,幽静古朴的寺庙正是他这一时期所一心向往的地方。謦音缭绕、古松苍劲的寺庙与官场的尔虞我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再如《游道场山何山》:
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我従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
陂湖行尽白漫漫,青山忽作龙蛇盘。
山高无风松自响,误认石齿号惊湍。
山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瑶席。
阶前合抱香入云,月里仙人亲手植。
出山回望翠云鬟,碧瓦朱栏缥缈间。
白水田头问行路,小溪深处是何山。
高人读书夜达旦,至今山鹤鸣夜半。
我今废学不归山,山中对酒空三叹。
从“阶前合抱香入云”到“碧瓦朱栏缥缈间”,描写道场山的幽远环境,犹如仙境,令人向往。只有心灵澄澈的人才能达到如此境界。
苏轼笔下的人物能安贫乐道、及时行乐,北山清顺僧人能“拾薪煮药”、“扫地焚香”、“洗足关门听雨眠”;於潜县令能“来往溪水间,上友麋鹿下凫鹥”;更有“曷不劝公勤秉烛,老来光景似奔轮”直接在诗中揭示了及时行乐的情怀。而“幽人起朱阁,空洞无一物”则是他这一时期的心灵写照。
最后,佛教强调普度众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王安石等人推行的新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暴露出许多的缺陷,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苏轼担任杭州通判期间,频繁接触下层百姓的生活,故他的诗歌经常表现出对百姓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批判。最为典型的是《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
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这首诗暗讽养尊处优的官员毫不关心百姓的生活。勤劳的农民与不劳而获的官吏形成强烈的对比,批判之情溢于言表。
如《吴中田妇叹》: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鎌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当时的江浙一带秋雨成灾,百姓毫无收成,但还必须“卖牛纳税”。这首诗以吴中田妇的悲惨生活映射当时整个社会下层百姓的苦难,具有典型性。“惟有悯农心尚在”(《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才能做到“为匹夫匹妇代言”,这也反映了佛教普度众生的思想。
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漂泊无依,而佛教“离苦得乐”、“宅本无心”的思想为苦难中的苏轼提供了良好的精神寄托,使他能够看穿忧患、因缘自适,在逆境中也能保持旷达的心境。故苏轼杭州时期的诗歌深刻、隽永,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邓绍基.中国古代十大诗人精品全集[M].大连出版社,1997.[2]王启鹏.苏轼文艺美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3]王洪.苏东坡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林语堂.苏东坡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5]刘乃昌.苏轼文学集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2.[6]刘丽娟.论苏轼的佛教思想及其诗词中的般若空意识[J].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杨晓玲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330000)
出自: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2010年10期
第三篇:苏轼及其作品讲义
苏轼及其作品
简介: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市)。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伟大作家,现存诗2726首,词398阕,开创了北宋豪放词的先河。散文4800余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
苏轼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第二节 苏轼诗词 第三节 苏轼轶事
一、苏轼的生平生平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今属四川)人。他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由发愤读书而入仕,他受父亲影响,走上了同样的道路。仁宗嘉祐二年(1057)二十一岁时,受到欧阳修的赏识,考取进士,嘉祐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开始了他一生坎坷的仕宦生涯。坎坷一生
苏轼的政治生涯大致可分为四期:
(一)转任地方
(二)乌台诗案
(三)东山再起
(四)被贬海南
一、转任地方。
苏轼首任官职是凤翔府判官。
三年后,苏轼即由凤翔来到中央任职,担任判官诰院。
36岁时苏轼首先被派往杭州任通判。接下来被任命为密州太守,徐州知州、湖州知州等职。在地方为官共八年。
一、转任地方。苏轼首任官职是凤翔府判官。
三年后,苏轼即由凤翔来到中央任职,担任判官诰院。
36岁时苏轼首先被派往杭州任通判。接下来被任命为密州太守,徐州知州、湖州知州等职。在地方为官共八年。
二、“乌台诗案”。
苏轼被下狱,关押了130多天后,得以释放,但被贬为黄州做团练副史。苏轼在黄州居住了四年零两个月后被改派汝州,后来又允许他在常州居住。苏轼被下狱,在狱中给弟弟苏辙写下了绝笔诗,其中写到: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三、东山再起
1085年3月5日,哲宗之母高太后垂帘听政。5月6日苏轼被起用任登州知州七品,被调回中央先后任礼部郎中,起居舍人六品,1086年3月14日,升任中书舍人四品。9月12日又升任翰林学士正三品。先后任杭州、颖州、扬州以及定州知州。
四、被贬海南
1093年,哲宗亲政,苏轼被贬广东英州,还未到达英州,就又被贬到广东惠州,后又被贬到海南儋州。《荔枝叹》等作写于此时。1100年哲宗病逝,徽宗继位,在儋州生活三年的已经65岁的苏轼,渡海而回,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病逝于常州。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说明:当风烛残年的苏轼从海南岛儋州贬所北归途经润州(镇江)时,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北宋名画家,苏轼好友)所画东坡像,回顾一生,心潮难平,感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
三次贬谪 1、1080年~1084年:44岁时谪往黄州
※神宗死,哲宗立。太后高氏执政,东坡还朝、外任。(1085~1093)
2、1094年~1096年:58岁谪往惠州。※哲宗长大成人,为新党党徒挟制。3、1097年~1100年:61岁谪往海南儋州。
※宋徽宗即位,太后陈氏执政,召苏还京。1101年北返途中病逝于湖州,葬河南郏县。
苏轼的人生曲线
宋神宗、哲宗期间的残酷党争 变法派阵营
宋神宗(雄心万丈的皇帝)
王安石(拗相公)
吕惠卿(巨奸大恶,富有险谋又极具说服能力的小 人,声名狼藉,追随王安石,后出卖王安石。)
李定(母丧不奔,后弹劾苏东坡。乌台诗案中力主判 处苏东坡死刑。有“名言”:“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 自为之”)
舒亶(乌台诗案的策划人,罗织东坡罪证高手。与邓 绍一同弹劾苏东坡)
曾布(活跃的政客)
王雱(王安石之子)
章谆(后为苏东坡敌人)反对派派阵营
司马光(反对派之首,大史学家)
韩琦(元老重臣)
吕晦(第一个发动攻击的人)
曾公亮(脆弱宰相)范镇(元老重臣,苏家“叔伯”辈好友)
苏东坡
苏子由(东坡之弟)
富弼(老宰相)
欧阳修
范仲淹(早期改革家)
吕公著(曾与王安石为友)王安礼(王安石弟)
王安国(王安石正和吕惠卿商讨政事,弟弟安国在外面吹笛子,王安石向外面弟弟喊道:“停此郑声如何?”弟弟应声回敬道:“远此佞人如何?”刘挚(独立批评者,后与东坡为敌)郑侠(宫廷门吏,呈给皇帝《难民图》,画了带着脚镣的难民在砍树挣钱,用以付还官家的青苗贷款。太后动怒。王安石始失势 乌台诗案(7月28~11月29入狱)
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东坡由徐州调任太湖滨的湖州。他作《湖州谢上表》,其实只是例行公事,略叙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但他在后又夹上几句牢骚话: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讽刺青苗法: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出自《山村五绝》)讽刺农田水利法: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地)变桑田(出自《八月十五日看潮》)讽刺贡举法: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出自《戏子由》)讽刺均输法: 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出自《盐诗》)
揭发“大逆不道”: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出自《桧树》)
给弟弟苏辙绝笔诗中有:
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给妻子王闰之绝笔诗中有: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东坡居士”和“东坡雪堂”
高中课文(必修、选修)《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轼在黄州在作品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
《定**》(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方山子传》《游沙湖》
初 到 黄 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初到黄州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俊。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
古思绪。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大江东去,淘空一切,唤起我们所有的向往。“浪”怎能冲洗千古风流人物呢?显然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无数杰出人物在诗人的视野里都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这三句写景和抒情议论结合得天衣无缝。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几句具体写赤壁之景。先写江岸石壁,“乱”写出险怪,“穿”写出高峭。再写江面波涛,“惊”写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状。“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声音、色彩、姿态,无不逼真。这几句,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承上启下,呼应开端,又勾起下片。眼前所见,美不胜收,难以尽述,故总赞之曰“江山如画。”“多少”句呼应“三国周郎”句,又启下片,由写江山而折入人事。“多少”,是兼孙、刘、曹三方面而言。
定**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hú])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关于《临江仙》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九月,蛰居于黄州的苏轼,在一次夜饮大醉之后回到位于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住宿。但夜已很深,家童鼻息雷鸣,听不到词人的敲门声。于是词人依杖门外,静听那滔滔不绝的江流声。就在这万籁俱寂的瞬间,一种思想的火花突然闪现,他的心灵似乎获得了顿悟,超然物外的逸想联翩而至。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理趣的《临江仙》。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
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
下片即是词人“倚杖听江声”时的哲思。
“长恨”二句,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由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
“夜阑”一句,亦景亦情,既是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也是词人此际宁静超然心境的象征,并从而引发出尾二句的渴望和遐想。
“小舟”二句,写词人面对平静的江面,幻想着能如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自己的馀生。
体现了作者当时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上词之后,“挂冠服江边,拏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根本未去“江海寄余生”。这则传说,生动地反映了苏轼求超脱而未能的人生遭际。
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黄州时期的传世书画
《赤壁赋》:行楷,就是我们课本封面上的书法。
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第一第二为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
《枯木怪石图》:独树一帜的,充满了奇思妙想孤傲险怪之气,与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抒写了胸中的磊落不平。苏轼《赤壁赋》手迹 天才诗人来到传奇之地 寂寞让苏轼如此美丽,寂寞让苏轼如此成熟。与其说是苏轼成全了赤壁,不如说是赤壁成全了苏轼。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那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 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朗读课文
壬(rãn)戌(xū)之秋,七月既 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 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 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 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 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 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 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 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 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 兮溯流光。渺渺兮予 怀,望美人兮天一 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â)之。其声 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 袅,不绝如缕。舞幽 壑之潜蛟,泣孤舟之 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 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 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 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 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 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 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 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 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 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ã)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 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 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 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 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 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 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 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 是永存的,又羡慕它们什么呢?再 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 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 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 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声 音,眼睛看到了就成为景色,占有 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 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 藏,而我能够同你共同享用。”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酌
(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 狼籍(jí)。相与 枕藉(jiâ)乎舟 中,不知东方 之既白。
猪肉 颂(打油诗两首)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yǎn,覆盖)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
黄州赤壁
东坡制造
黄州现存的“东坡赤壁”有二赋堂、挹爽楼、栖霞楼、剪刀峰、留仙阁、碑阁、酹江亭、坡仙亭、睡仙亭、放龟亭、喜雨亭、问鹤亭。黄冈赤壁、二赋堂
凭吊江山,恨人生之如寄 流连风月,喜造物之无私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惠州美食 东坡制造
盐焗鸡 :皮脆、肉滑、骨香、味浓。
推广“高科技”农具-----秧马
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篙其首以缚秧。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
为广州建造清洁饮用水系统
惟蒲涧山有滴水岩,水所从来高,可引入城,盖二十里以下耳。若于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缠之,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不过用大竹万余竿,及二十里间,用葵茅苫盖,大约不过费数百千可成。然须于循州置少良田,令岁可得租课五七千者,令岁买大筋竹万竿,作筏下广州,以备不住抽换。又须于广州城中置少房钱,可以日掠二百,以备抽换之费。专差兵匠数人,巡觑修茸,则一城贫富同饮甘凉,其利便不在言也。自有广州以来,以此为患,若人户知有此作,其欣愿可知。喜舍之心,料非复塔庙之比矣。然非道士至诚不欺,精力勤干,不能成也。
闻遂作管引蒲涧水,甚善。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绿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道远,日久,无不塞之理。若无以验之,则一竿之塞,辄累百竿矣。仍愿公擘划少钱,令岁入五十余竿竹,不住抽换,永不废。
国画《苏东坡在海南》
不善饮酒的酿酒大师
黄州期间:在朋友杨世昌道士启发下,酿“蜜酒”,并作《蜜酒歌》。(“柑橘酒”不成功)
惠州期间: “罗浮春”(即桂酒)、“万家春”。(“予家酿酒,名罗浮春”,“余近酿酒,名万
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美酒玉色、香味超然 ”,掌故“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海南期间:酿“天门冬酒”、“真一酒”。
东坡的饮酒观
饮酒不求酒量,但求酒趣。他反对泥醉,而主张“半酣” :“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值得推荐的东坡养生术
吃饭黄金法则:已饥方食,未饱先止。
需谨慎采用的东坡养生偏方
雨水泡茶熬药:时雨降,多置器广庭中,所得甘 滑不可名,以泼茶煮药,皆美而有益。
服食阳丹:以三十瓷器皆有盖,溺其中已,随手 盖之满三十日开视,其上当结细砂,如浮蚁状,或黄或赤。密绢帕滤,取新汲水,净淘澄无数,以秽气尽为度,净瓷瓶合贮之。夏至后,取细研 枣肉,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吞下,不限丸数,三五日后取尽。夏至后仍依前法采取,却候冬至 后服。
另:服食阴丹、辟谷。食疗秘方
麦门冬饮 :“一枕清风值万钱,无人肯卖北窗眠。开 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有口腔保健、安 神催眠、益阴养胃、润肺清心的功能。
茯苓糕:《东坡杂记》中载,“用蜜和如湿香状,蒸 过食之尤佳。”茯苓甘、淡、平,具有健脾和胃,宁 必安神的功能,用茯苓粉蒸服是中药食疗的一种良方。雪羹汤 :用荸荠、大米、适量生姜和清水煮成即可。
茶艺高手 医生药师
治风湿奇方:尊麻含有尊麻素和黄体素,像毒 藤一样,皮肤碰到就肿疼。他说把尊麻敷在风 湿初起的关节上,浑身其他关节的疼痛都可以 停止
嫩肤妙方:在文火上,把苍耳的叶子灰,加热 约二十四小时,即成白色粉末,若内服,能使 皮肤软滑如玉。
破天荒
儋州原建学堂,但无老师,都不愿支教,黎家子弟读书较少。这天下第一文豪来了,读书人人趋之若鹜。苏老师悉心指导,自编教科书,出了个关门弟子姜君弼。赴考前老师书扇曰:“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学生真的高中,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破天荒”原出于此。
苏轼于绍圣元年十月才到惠州,四年四月又贬琼州(今属海南)别驾,安置在昌化军(今儋县)。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东亭 次韵子由
仙山佛国本同归,世路玄关两背驰。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谁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风雨看纷披。
被酒独行
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别海南黎民表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二、苏轼其它诗词赏析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悼朝云诗(并引)
绍圣元年十一月,戏作《朝云诗》。
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亡于惠州,葬之栖禅寺松林 中东南,直大圣塔。予既铭其墓,且和前诗以自解。朝云始不识字,晚忽学书,粗有楷法。盖尝従泗上 比丘尼义冲学佛,亦略闻大义,且死,诵《金刚经》 四句偈而绝。
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袢。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1、写景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苏轼轶事
《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
3、人生态度
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深度阅读
高峰体验
参考书目 《东坡志林》、《东坡杂记》、《东坡乐府》 《苏东坡传》(林语堂)
《苏东坡的千年人生智慧》(叶飞)《东坡常州奇缘》(包立本 邵玉健)
《西湖太守苏东坡》(赵遵生)《天才诗人:苏东坡传记》(日·横田辉俊)《苏东坡大传》(台湾·李一冰)
《解读苏东坡:女性情感卷》(东方龙吟)
第四篇:苏轼人生态度及其作品
论苏轼人生态度的豁达及其文学
作品的旷达
【内容提要】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伴随着统治阶级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调整,在文化领域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这样一个文学多方面丰收的时代,苏轼做为北宋文学变革中一位影响极大的人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一生屡遭贬斥,坎坷多艰。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走向了旷达清放。人们对苏轼的作品及其人格所表现出来的清旷豁达赞赏不已。本文拟结合北宋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联系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政治观点,深刻分析其人生态度的豁达和文学作品的旷达及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苏轼
人生态度
豁达
文学创作
旷达
引言
中国古代文人中, 苏轼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他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在由盛而衰的特殊时段,他将传统文人出仕与入仕、进与退完美地协调在一起。作为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他历经磨难而笑对人生,具有坦荡坚贞的品格、随缘自适的文心和风流洒脱的气度,其豁达的人生态度令人叹服,而其作品则在传统的阳刚与阴柔之外,形成一种旷达的艺术风格。研究苏轼的人生态度及其作品风
格,对我们认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和作品的艺术内涵有很大的意义。
一、宋代的文化背景和文人的价值取向
㈠、宋代的文化背景。宋代的文化背景集中体现在封建统治阶层方面。由于自古以来两种生产方式的冲突(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达到极其激烈的程度,所以无论是对宋代的文化还是文人的价值取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代周而起,虽然他建立了赵宋王朝,但国力并不强大,燕云十六州始终没能收复,卧榻之下也只好听任辽和西夏等强邻酣睡,所以两种生产方式的冲突并没有因为宋王朝的建立而平息。但不管怎样,毕竟北宋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二百余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农耕文明则自然成为主导,但依然呈现的是守势而非绝对的强势。在此基础上,统治阶级的心理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由进取渐趋内敛,由拓僵开国的豪情,逐渐变为治国守业的冷静。于是“杯酒释兵权”的出现,显得如此自然而随意,但却是极具深意的标志性事件。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宋代的文化顺应统治阶级需要,采取了最为稳妥,最有利于调和矛盾的方式,即“三道并重”。对儒、释、道的并重很好的调节了文化界的纷争,而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则进一步从精神上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束缚,同时,适应当时统治阶级娱宾遣兴、歌舞升平的需要,由晚唐五代以来形成的浮靡文风继续发展。
㈡、文人的价值取向。宋代政治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士大夫人格的独特性。宋代社会可以说是大变于唐,他有两大特点,一是君主专
制的强化。二是文人政治。这种制度实际上强化了文人士大夫对君主政权的依赖性。①宋代士大夫人格的特质突出表现在他们人生价值取向的狭窄和单一。因为宋王朝是个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社会,文人出路并不多,他们不能脱离中央集权的巨大引力。这样宋代文人只能在忠君,报国的位置上确定其政治人生的价值。理学以儒家伦理纲常的所谓道统为基础,杂以为政教所利用的道、佛思想,建立了一套为巩固专政政权服务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这样的思想对于强化君主专制统治是非常适合的,理学的最大作用是将儒家外在伦理规范变成对人的行为。思想的约束变成内在心性的自觉要求。在这种自觉的意识下,宋人士大夫的文化人格已是大不同于唐人了,他们收敛了内心深处放荡狂放的欲望,至情至性的浪漫,而是老成正经规矩。宋代诗文较少有至情之作,却充满了强烈的政治关怀与忠君的道德意识。但是骨子里,文人士大夫所以失去自己创功建业的理想,没有失去自己“达则兼济天下”的梦想,所以在进取与隐退、入仕与出仕、社会与个人的矛盾间徘徊。中国的知识分子是极具韧性的,也是极具自我奉献精神的,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思考自己在整个社会的价值实现。在宋代的历史大背景下,文人们没有失去社会责任感,也没有失去自己主动地、理性地理想追求。然而,当建功立业注定只能成为美丽的憧憬,当兼济天下的理想注定只是泡影,很多文人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要么遁隐以逃避,要么变化以迎合,但也许都不是他们本意的抉择。
㈢、苏轼的典型性。于是,苏东坡走来了,带着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带着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带着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
言观色的从容,带着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带着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带着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②所有的人都停止了争吵和喧闹,静静地看着他。喜欢的,惊为天人,恨之者,斥为妖魔,但是,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时候出现,苏东坡的典型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上述地主阶级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隐退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③政治上,苏轼向来是积极的,饱含热情的,他所到之处,多有善政,受到人们的欢迎。他到了杭州,修葺了“苏堤”,他到了徐州,亲自率军民参加黄河防堵抢救工作,保全了一城人的生命财产。在琼州三年,他多方鼓励、培训当地后一辈的学者、文人,始终保持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旺盛的创作力。苏轼一直坚守自己除弊救民的政治理想,却不赞成王安石比较激进的变法;他与司马光等旧党集团交谊很深,但也不同意他们尽废新法。苏轼在新法推行时虽上书神宗表示反对,但对裁抑贵族特权、增强国防力量等措施,却表示赞同。多年来做地方官的经历,使他对社会矛盾和新法的某些好处有进一步了解。这时司马光要废除一切新法,他则主张:“较量利害,参用所长”(《辩试馆职策问札子》第二首)。”反对执政大臣一意孤行。随着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苏轼的厄运也就接踵而来,屡遭贬谪,越贬越远。一个被文史家称为“乌台诗狱”的案件,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即便站在朝廷的立场上,这也完全是一个莫须有的可笑事件,一群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硬要说在和很多诗中流露了对政府的不满和不敬,方法是对他诗中的词句和意象做上纲上线的推断和诠释,搞了半天连
神宗皇帝也不太相信,在将信将疑之间不得已地判了苏东坡的罪。④但是,伟人就是伟人,进退维谷之间,遭遇坎坷之时,他依然保持着自己可贵的人生热情和豁达的人生态度。不是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吗,那我就认真的自省调整,诚恳地自我剖析,不断完善自我,于是顿悟后的苏东坡成熟了,于是黄州赤壁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这样光照千秋的旷世奇作,其中展现的旷达和乐观的情愫一直被人所称道。然而,事情还远没有结束,到了晚年,哲宗亲政,大反元祐党人,苏轼又成为新贵打击的对象,又被一贬再贬,从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荒僻的儋州(今属海南省)。“海南连岁不熟,饮食百物艰难”、“药物、酱等皆无”、“然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与元老侄孙》)。可见他在恶劣的环境里生活虽然艰苦,苏轼却能“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仍然一如既往,关心国事民情。⑤作者以旷达的人生态度地对待人生的曲折、苦难和不幸,正如他诗中所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他一生磨难跌起,但即使在艰难危苦之中,他也能苦中作乐,活得有滋有味。苏轼,不要富贵,不合流俗,在当时的“太平盛世”,苏轼却喜欢任侠居山,超然物外却又积极入仕,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二、苏轼能够做到这些的原因
任何真正的文学家都是深刻的思想家,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观察、思考和感慨,苏轼当然也不例外。他的思想比较复杂,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在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是既矛盾又统一的。政治上他从儒家思想出发,排斥老庄为异端,生活上要求以安然的态度应物,“听其所为”,而“莫与之争”,更多表现佛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态度。然而他从儒家出发的比较现实的生活态度,又使他对佛家的懒散和道家的放逸有所警惕。因此他一生在政治上虽屡受挫折,但在文艺创作上孜孜不倦,没有走向消极颓废的道路。总体而言,苏轼的思想特点在于:他能博采儒、道、佛三家之长,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佞佛,这使得他在政治挫折和生活坎坷中从来不放弃自己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并以此实现从现实人生到艺术人生的转化与飞跃。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具体是怎样结合的。
首先,他作为一位有抱负的学者,苏轼从小研读经史,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最大,也一直是他的主导思想。他汲取了其中积极的进取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并以此来治世,始终不失自己的生活理想。他的一生中,对国家的政治事务,不管其见解是否正确,总是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尽言无隐”(《杭州召还乞郡状》),“不顾身害”(宋孝宗《御制文集序》),不肯做圆滑的官僚,不盲从,不徇私,始终保持黑白分明、表里如一的精神。⑦而另一方面,经历多年宦海**和人生挫辱的苏轼,也清楚地看到政治斗争中不可避免的阴暗、卑琐和险恶,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他参悟佛法,用其中的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化解现实的苦难,求得内心的平衡,并以此来治心,用超然恬淡的心境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再次,他又研习道家法则,注重“回归自然”,关注今生如何度过,并以此来治身,指导自己的处世态度,把自己经受的一切都看做自然而然的事情,“知其无可奈何而安其若命”。
公事之余,苏轼博览佛道两家典籍,与许多和尚道人交往,并热衷于道教养生之术,尤其当他贬官在野时,佛道思想时有冒头,但儒家思想也并未泯灭。佛老思想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当然,苏轼并不是简单的杂合,他扬弃了其中部分消极的遁世思想和懒散的无为念头,汲取了其中恬淡而有为的积极因素,加以整合,融会贯通,加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极具代表性的典型文人特质。一般来讲,各家思想对苏轼都有吸引力,然而,他是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的,又大致以“外儒内佛”的形式将二者统一起来,儒家的淑世精神与佛、道化解人生苦难的虚幻意识互补,使他的人生观没有发展到对社会人生的厌恶和伤感,他在以佛老庄禅超物我齐生死的空无思想化解人生忧患的同时,亦含有一种儒家士大夫在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挺立的意味⑧。苏轼一生,并未隐遁,也从未真正归田,然而他的很多作品又如此超然和洒脱,豁然和达旷,仿佛将人世的一切苦难都看透,这是他的独到处,也是他思想特点的外在体现。
三、豁达人生态度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苏轼“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懂得生活的艺术,具有坦荡坚贞的品格、随缘旷达的文心和风流洒脱的气度,他豁达的人生态度对他的艺术创作影响极大,他的诗、词、文等所展现的旷达,正是这一人生态度的外在体现。
㈠、苏轼文学作品总的风格。概括的讲,苏轼的文学作品总的风
格就是旷达。在人们通常的认识里,苏轼是豪放派(当然这主要针对他的词作而言),其实在他的作品里,真正可以称为豪放的只有寥寥几首,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更多的以周瑜年少风发反衬自己的失意,但总体格调依然是旷达的,绝不是一味的消沉。还有那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的矛盾过程。此外,在他的诸多散文和诗作中,也表现出旷达的艺术风格。
㈡、旷达文学风格的形成。苏轼文学作品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他的人生态度关系很大,也深受其人生经历的影响,最后才成为一种自觉的风格,在所有的作品中得到体现。
1、苏轼对于宇宙,人生、社会彻悟后形成了正确的人生态度,他“远去了刀光剑影,暗淡了鼓角争鸣”,用一种旷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所以对宇宙的探讨,奠定了其作品旷达的基调。
当种种不幸袭来之时,他都以一种旷达的宏观心理来对待,把这一切视为世间万物流转变化中的短暂现象;他不愿以此自苦,而更多地在“如寄”的人生中寻求美好的、可以令人自慰的东西。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人到中年的苏轼,流落黄州,与好友两游赤壁,极目渺渺苍穹,感慨人生短促,多少壮志随风消逝,多少期许转头成空,他却未言失意沮丧,反以豁达胸怀写成前后《赤壁赋》,纾解胸臆苦闷,重寻人生快乐之源。下面,就让我们以他的前《赤壁赋》为例,来见
证其作品的旷达吧。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清风明月,水光接天,本就是用来赋闲邀客的,箫歌奏和,诗酒相发,原也是借以寄情抒傲的,前两段写眼前美景自是实况真事,为全篇渲染气氛、酝酿情绪。一乐一悲,后先相应,人生之无常难测、世路之乖舛多戾不正如此吗!作者睹物兴情,情以物兴,两段叙事、写景、引情,意在铺陈,提起下文,是本赋的基础。作为“乌台诗案”受害者的苏轼,内心肯定有一定的矛盾与挣扎:一是他太出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为当路者沮之”;二是他的性格和遭际,早已练就了他处惊不变、逆势顺迎的本领。他不乏诗友过访,亦不缺野老相问,但是“望美人”垂顾的期望还不可能消弭,为朝廷所用的执着会时时撞击心扉。三四两段借赋之本体,主客问答,即景怀古,畅论
变与不变的哲理,这是全文的重心。这里主也是客,客也是主,互为参照、相为表里。之所以采用此种形式,一则行文上显得奇崛多变,有助开掘,生发义理;二则与此前山川风物、心绪起落后先映照,好似此苏与彼苏在意气相斗相和、自说自话,正是如此,被排挤、遭贬谪的心中郁结苦闷,就在这轻松的对答中得以消解缓释。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世之雄的曹操何等气魄;雄姿英发、指挥若定,少年得志的周郎何等风流。赞耶羡耶,抑或兼而有之,但借客一声“而今安在哉”的反问,一下子使诗人苏轼的精神空间提升到一个超迈古今、独步天下的舒阔境界:伟大与渺小原是一回事。执迷也罢,超脱也罢,出将入相也罢,临渔问樵也罢,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不过是短短的一瞬。既然非凡的世事都将转空,横空的人物终成过客,人还必要去执念一物,不托意于箫音、不纵情于酒歌吗!人事如此,造化亦然。水月之属,变是永恒的,不变也是长久的。人作为大千世界的一分子也是与时俱进,与物相生,不会总是一种姿态和面目。在苏子看来,既然“万物皆备于我”,既然人事上所取有限,人为何不拜自然之赐,尽享清风之爽、明月之洁呢?借眼前景,因当前情,作者以旷达的胸怀、超然的态度,不滞于物,无碍于事,让自己的思想休假,精神散步,谁人能有此等襟怀和能耐?而且全篇景、情、理水乳交融、相互应发,笔端寄兴,兴尽而止。无论内容或形式此赋均堪称登峰造极之作,垂之永久。其实,英雄豪杰之悲,不一定是嬴不得全世界的凄惨,而是窒碍难圆、赔上性命的死呆。生命的来临与消逝,即使盖世英雄也无法过问,不能预知。平凡人物的悲哀,是生无补于
時,死无伤于世,而生死动静,只不过与蜉蝣寄予天地无异。至于挟飞仙以遨遊的乐趣、抱明月而长终的梦想,不论伟大的圣贤,抑或卑小的渔樵,都无法实现。苏轼正是参透这一至理,他在精神上才占据了常人难及的高地,无论何种风浪,百般刀剑,都不能动摇他思想的迈勇、精神的高贵。这就是苏轼。
2、作品无论写大材小事,都有一种旷达的艺术风格。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他的作品,无论是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还是描写宏大的历史事件、自然景物,无不体现了作者乐观的生活态度、豁达的人生态度,其旷达的艺术风格表现得极其鲜明。比如这首《独觉》。
瘴雾三年恬不怪,反畏北风生体疥。朝来缩颈似寒鸦,焰火生薪聊一快。红波翻屋春风起,先生默坐春风里。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倏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流放岭南之时,把谪居荒凉之地生火取暖的窘困生活,写得如此富有诗意,如此生机盎然,意趣高远而超凡脱俗,作者旷达的艺术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再看看那首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绵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苏轼由出猎联想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
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词中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史弥珍的名篇。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表现得极其突出。
3、旷达的文学风格,是苏轼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不断自省、反思、调整、总结形成的。“乌台诗狱”之后,他痛不欲生,到黄州之后他反思历史,观察现实,调节心态,形成这种旷达。苏轼一生,饱经磨难,然而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财富。苏轼那种谈笑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那种经历磨难而始终乐观向上的精神,和任性逍遥、随缘自适的创作个性,是在贬谪黄州之后才真正树立起来的。尽管他说自己“自得罪后,不敢作文字”(《答李端叔书》);然而正是在他到达黄州,自号“东坡居士”之后,才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形成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譬如他被贬到当时为远恶之地的岭南时,吟道:“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再看看他的《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也很穷困,但他依然很坦然乐观。从这首
词里,我们便能看到他的开朗的性格、豁达的胸怀及超脱的人生观。词前有一个小序,介绍作者写作此词的缘由。三月七日这一天,作者和一些人因事到沙湖,回归途中遇雨,不巧的是雨具已被前期拿走,同行的人都因无法避雨而狼狈不堪,只有苏轼毫不介意,好象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不一会儿,雨过天晴,一切都又复归如常。作者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借此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展示了作者不为外界的风云变幻所干扰,总是以自己的定规行事的生活态度。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不但如此,还要吟着诗句悠然信步,这里隐含着对生活厄运的挑战。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接下来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这里有点调皮的味道。别看我穿者草鞋,拄着竹杖,在这风雨横行的沙土路上,要比骑马舒服自在多了。这种幽默不仅是苏轼个性的反映,而且是他从多年的政治**中总结出来的处世之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点小小的风雨有什么值得可怕,人的一生不知要经过多少风风雨雨呢!在这两句中作者已点明了穿林打叶的风雨实为生活中的灾难和不幸。不要把风风雨雨看得太重了。他本人就是以这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来对待坎坷不幸的遭遇的。正是这种稳定的心态结构,才使他度过一次次的难关,始终没有垮下来。下片两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是指一阵料峭的寒风吹在他湿淋淋的身上,使他略有寒意。正在他冷冻难捱的时候,“山头斜照却相迎。”温暖的阳光已为他驱走了寒意,真是“柳岸花明又一村”,他终于送走了厄运,迎来了光明,怎不使他心花怒放呢!厄运过去了,回头看看厄运发生的地方,“回首向来萧瑟处,”作者看到的是什么呢?“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象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反映了他不随物悲喜的思想,和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一样也反映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在遭受挫折时,不要悲观失望;在境遇顺达时,不要沾沾自喜,而要永远保持自己内心平静和超脱,只有这样,才能在世态炎凉、瞬息万变的社会里生活下去。词序中说:“已而遂晴,故作此词。”八个字闲闲写下,却是点晴之笔。没有这个“已而遂晴”,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写晴,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惯见;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机,但必定有雨过天晴时候。遭受风吹雨打的人都是要望晴的吧,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更好。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如何得到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⑨如此洒脱,如此旷达,几人能够。他从老庄哲学、佛禅玄理中追求超越的解脱,他把老庄哲学从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的立场看待人生的苦难与欢乐及世间是是非非的观照方法,与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顺乎自然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求得个人心灵的平静。
苏轼的朋友、诗僧参寥在《东坡先生挽词》中写道:
峨冠正笏立谈丛,凛凛群惊国士风。却戴葛巾从杖履,直将和气接儿童。
正是从两方面归纳了苏轼的人格精神。他既严正又平和,既坚持了士大夫积极入仕、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士大夫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人格理想,把两者融为一体,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仕与出仕、社会与个人那一类在士大夫心灵上历来相互纠结缠绕的矛盾,并在其文学作品中加以充分的表现。⑩苏轼为后来在类似社会条件下生存的文人提供了一种典范,因而获得他们普遍的尊敬。
结束语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苦难难以避免,面对苦难,垂头丧气无济于事,不如高昂头颅在无路出找路,用豁达的心态化解人生的苦难,这样才不至于迷失自我,这样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自我。苏轼以其人生经历和创作实践,对这一哲理做了最好的诠释。人生总是在反复和挫折中前进,我们必须微笑着看生活,于无路处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第五篇:诗品如人品-李白对苏轼的影响
诗如其人——李白、苏轼的比较
内容摘要:盛唐时的李白为人狂傲洒脱,不拘于与世俗,不屈于权贵,不忍于世事。文如其人,诗文真性情的书写自我情感,表达个人见解。文风浪漫飘逸,内容繁杂多类。其人其文深深影响着苏轼,苏轼性格豪放旷达,居于庙堂施展才华为国为民的理想被现实破碎后,醉迷于山水,以超脱物外的平常心对待着周遭的一切,活得依然乐观充满色彩。他的诗词文大都浪漫豪放,与李白诗文文风相似。其一,苏轼对李白甚是喜爱,他的诗词文都有化用李白的诗词的成分。其二,苏轼与李白的诗文都擅用奇特的意象,寻常的事物来抒发个人情怀。其三,苏轼与李白所关注的焦点有所不同。
关键词:诗品;人品;传承。
李白和苏轼存在的历史时间虽差距三百多年,但无疑他们都是文豪大家,无论诗抑或文都是多产儿,而且内容含包生活的诸多层面。他们有着相似的出生背景,都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且都积极入世渴望自身才华能被认同却一再遭受被被贬的打击。他们周遭的人事物都极其的相似,甚至他们的人生态度和创作风格都有传承和接受的痕迹。
一、旷达苏轼的谪仙情节
苏轼对李白可谓情有独钟,李白洒脱不羁的性情和虚幻缥缈、的文风深受苏轼的喜爱。北宋时期李白的诗品和人品被王安石等人质疑,苏轼曾多次进行辩护,他在《李太白碑阴记》里言“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雄节迈伦,高气盖世。可谓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 苏轼人为李白“从璘”是被迫之举并非出于自愿,维护之意溢于言表。李白在苏轼的心目中是不屈于权贵依然保持真我的性情中人。苏轼随时随地毫无掩饰地彰显着自己对李白的欣赏崇尚之情,他表露“我居青空里,君隐尘埃中。声形不相吊,心事难形容。欲乘明月光,访君开素怀。”时间空间的距离阻止了苏轼和李白的相遇,却未能阻止苏轼对李白那种心心相契的感觉,未能阻止苏轼对李白无以言表的喜爱。英雄的际遇在诗文中得以成全。
苏轼深受儒家经世济民思想的影响,入朝堂为官一展自身才华,为民请命为朝廷出力是每一个有能力有作为的人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苏轼也有这样的想法,他为人正直,出发点一直立足于社会现实,但他不知道处世的方法,苏轼曾戏称“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因此苏轼无论是在王安石例行新法还是司马光当朝总是与朝廷的大趋势南辕北辙,致使他一再遭贬,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朝堂之外游荡,正如他自己所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看似自嘲的言语却也是苏轼自身乐观旷达的思想体现,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对文人而言,不被重用不被肯定亦是令人感到挫折的事情,很多文人至此悲悲戚戚,郁郁寡欢。苏轼却深受李白的影响,有着超凡脱俗的自娱精神,老庄的无所为和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使得他的诗文总基调都透漏着沉着乐观的积极精神。苏轼被贬岭南,崎岖的路途,远离家乡亲人,他却依然可以自我寻找生活的乐趣,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官场的不如意,生活的艰难都被他化成柔情融入了平淡如水的生活之中且过的有滋有味。如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苏轼始终都渴望着能够建功立业,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苏轼始终保持着做一个文人应有的士气。李白被尊为“诗仙”,苏轼被称为“坡仙”,苏轼对李白的情感甚是深厚,他的诗文都有李白的气息。他曾自比李白说“潇洒谪仙来作郡,风流太守为开亭”借着李白来抒发内心的愤懑与不平,许是相同的经历,才能只能自用来孤芳自赏,李白在苏轼的生命当中特殊的存在着。苏轼不仅欣赏李白的为人,而且甚是喜爱模仿李白的诗文。苏轼曾临摹李白的《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写下“当时挹明月,对影三人足。”,“免使谪仙明月下,狂歌对影只三人。”以及“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来表现自身的孤独情绪,这个世界怕是没有一个人能够陪你走过人生的每个环节,生活之中总会有某个时候是需要自己度过的。他亦曾模仿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创作自己的“霜鬓绕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与“多情白发三千丈,无用苍皮四十围。”苏轼深切的领会得到李白的感觉如身临其境。苏轼对李白的钟爱,使得化用李白的诗词亦成为了他诗词文的一大特点,对李白是熟悉使得他引用诗词信手拈来,如自己所有的东西一样,用来顺手还贴合自身。
二、真放李白与浪漫苏轼的诗歌创作
李白诗文擅用奇特的想象,明月、山河、鸟鱼虫兽等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他笔下富有灵性,他的诗歌起始无端之境,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歌开头就高调的抒发自己所感之情,毫无阻拦之势,充沛的激情如江水奔腾而来,翻腾着巨大的能量之力,让人们不得不深刻的体会诗人的情感。夸张的手法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发色有黑变白的那一瞬间,看到了指间流逝的蹉跎岁月。又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毫无拘束的写法让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了诗人有多愁,化虚幻的缘愁成具体的三千丈白发,让人顿感真实可触。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里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的天才之资让人赞叹,诗歌极具个人特色,像是李家独传,李白的诗意境奇幻莫测超出常人的想象却似乎又在常理之中,激烈的情感在跌宕流畅的诗词中得以抒发。
苏轼亦受李白影响,善于运用特殊的意象来结构全文,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月亮就是常用的意象之意,阳是男性,刚强坚韧;月是女性,阴柔唯美。女性的向来敏锐细腻,时时会觉得孤单和寂寞。李白的《把酒问月》放自己与明月的对话情景之中,本应属于群居的人却闲下来与月亮诉说心里话,自是因为无人可以理解和体会自身的情感,只能把对世间人物的感受诉与月亮来听。苏轼亦用月亮来寄托自己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思,以月亮的阴晴圆缺来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以月亮的独挂苍穹来烘托月圆佳节自己的孤独情感并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望。李诗曰:“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独坐花间的孤独之人,偶尔抬头望见的月亮也似人一样拥有自己的情感,是孤独寂寞,是无人问津的冷落。苏诗也题“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良辰美酒客相伴,依然难解诗人心中的孤独和忧伤,诗人仿佛进入无人之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独自默默品尝着人间的孤寂情感。苏轼诗歌意境清晰,宛如一幅幅的画卷,一幕幕的接连呈现在眼前,让人若置身其中,见证着诗人的生活。
三、书写自我的李白与描摹现实的苏轼
李白和苏轼诗歌取材都很广泛,形式亦是多样化,但每当人们谈起李白,首先映入脑海的总是他那不事权贵的气节,不苟于世俗的独立个性,强大的自信心。如李诗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诗歌重在书写自我情感世界,自己的生活往往凝结着诗人最敏感的话题,因此在第一时刻夺取人的感官,赢得人们的喜爱。苏轼却更多的关注到了社会现实的生活,如描写北方遭受蝗害的农民生活写到“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人饥肠痛。”又如“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廪,饱不及黎元。”平淡的叙述饱含诗人对所见的人间疾苦读的同情和无让我们深刻的了解到农民生活的不易。赵翼评苏诗说:“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苏轼诗虽为平常之事,却也是堪比李杜之作,既有李白诗歌特点又不乏杜甫创作的求实之作。
苏轼和李白的生活遭遇、诗歌创作都有相似之处,苏轼甚是喜爱李白的为人,亦欣赏他的诗歌创作的风格,因此深受李白的影响。正如世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一样,苏轼的诗歌又独具特色,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文坛的两颗巨星,生存时代的悬差在诗文中找到了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