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作品中看苏轼的旷达人生
从作品中看苏轼的旷达人生
——洛阳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了苏轼在面对逆境时所表现的旷达胸怀,并从其作品中概括出处变不惊,执着追求,随缘自适,超然物外,寄情山水,力求超越,热爱生活,善处人生等四点诠释为旷达胸怀,且浅谈了苏轼的旷达精神
关键词: 苏轼; 旷达;逆境
中图分类号: I056文献标识码: A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他的诗、词、文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苏轼一生坎坷, 多次被贬,九死一生, 但他虽处逆境, 然而独立不依, 刚正不阿, 以乐观豁达的态度直面人生, 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这里结合苏轼的作品分析他面对逆境时超然自适、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
一”苏轼的逆境人生
苏轼的一生都处在政治的暴风雨中,宦海沉浮,屡遭贬谪,居无定所,奔走四方。以莫须有的罪名卷进了文字狱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一腔忠君爱国之心,却被见疑流放。苏轼 历经磨难,终于在四个多月后被营救出狱,贬至黄州,然而厄运没有到此为止,59时苏轼又受到了政治迫害,被流放到时为瘴疠之地的岭南,三年后,再贬到荒僻异常的海南。直到65岁才遇赦北归,此时的苏轼已经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年。综观苏轼的一生,他自嘲之:“心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问汝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是虽然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他却依然保持着旷达的心胸,傲岸的心性,从容面对,淡然处之。他在黄州所写的《定**》中有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王国维曾评价“ 东坡之词旷”(《人间词话》)。文如其人,一个没有旷达胸襟的人很难想像可以写出如此旷达的作品。二”苏轼面对逆境的旷达
1处变不惊, 执着追求
古人说: 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苏轼一生光明磊落, 为人正直率真。不投机取巧。当风雨袭来的时候, 苏轼没有见风使舵, 也没有惊惶失措,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因此他履险如夷, 泰然自若。“ 乌台诗案”使苏轼受尽凌辱和折磨, 尝尽世态炎凉,身心受到重大打击, 从监狱出来后, 来到黄州, 在这最落魄的日子里, “ 回首向来萧瑟处”在他看来却已是“ 也无风雨也无晴”。晚年他被放逐到更为荒远的岭南,然而苏轼来到了惠州却吟道: “ 报道先生春睡足, 道人轻打五更钟”, 悠然自得地酣然入梦,尽管不幸接踵而来, 他却从未放弃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无论处庙堂之高, 还是处江湖之远, 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渝, 不管历经多少磨难, 九死不悔。对国家, 对社会, 对人民的责任感, 对理想、对抱负的追求成为他一生的精神支柱。在任何环境下, 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刚贬到黄州时, 在定惠院寓居, 他作了一首《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这只“ 拣尽寒枝不肯栖” 的“ 孤鸿” 正是苏轼独立不倚刚正不阿的政治操守的象征。
2..随缘自适, 超然物外
苏轼有兼济天下之志, 也有经世报国之才。他的诗词广为传诵, 文坛领袖欧阳修也赏识他的才华, 就连神宗皇帝也喜读其文, 称他为“ 天下奇才”, 苏轼在文坛中的声望, 达到了“ 士大夫不能诵东坡诗, 便自觉气索, 而人或谓之不韵”的地步,可谓是当朝第一名士, 而且也曾经位极人臣, 显赫风光。然而, 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苏轼一次又一次地抛上抛下。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苏轼没有产生愤世嫉俗, 悲观厌世的念头, 他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 去适应环境的变迁, 人事的调动。我们来看他的“初到黄州” : 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 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 尚费官家压酒囊。他嘲笑自己“ 老来事业转荒唐”,从现实局促的功利之心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 去欣赏当地的鱼肥水美、竹茂笋香。苏轼自号东坡居士, 也许是因为东坡这段山路就像是他的经历和遭遇一样曲折坎坷。他在黄州有《东坡》一诗: “ 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走在这个荒凉偏僻的小山坡上, 苏轼没有发出行路难的感叹, 而是悠然自得地欣赏着自己的竹杖敲击山路的声
音。由于苏轼超然物外,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忘怀得失,所以能做到“ 无往而不
乐”, 无论身在何方, 总能随缘自适, 自得其乐。苏轼晚年遭贬, 一次比一次远, 最后被流放到野蛮的天涯海角-海南, 几乎没人相信他能生还, 然而65 岁的东坡老人
居然奇迹般的等到了遇赦北归的那一天,这与他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是分不开的。
3.寄情山水, 力求超越
虽遭贬谪, 苏轼并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 他常常登山临水, 怀古凭吊, 去感受
大自然的雄奇美丽, 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 在苦闷中寻求超越和解脱。在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 苏轼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黄州, 坎坷的经历, 艰难的处境, 让他在无
所事事、被人监督的日子里, 感到苦闷和矛盾: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在这首《临江仙· 夜归临皋》中苏轼诉说着“长恨此身非我有”的辛酸和无奈, 多想能够抛开功名利禄, 逃遁山林, 返归自然: “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但是这种消极避世的念头在面对赤壁古战场时, 却化作了豪迈奋发, 从苏轼的心中喷涌而出: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
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一开始就从宏大的时空环境中展开, 写得雄浑豪放, 气势磅礴。面对奔腾
不息的长江水, 诗人心潮澎湃: 遥想当年, 雄姿英发的周瑜在这里谈笑间歼灭了强
大的敌军, 何等的风神潇洒, 何等的豪气冲天!作者自己也不禁欣然神往, 想象他
那样开创一番事业。可是想想自己空有满腔抱负, 却英雄无用武之地, 直落得“ 早生华发”, 又不禁茫然。但是作者并没有沉湎于此, 而是跳出了个人狭小的圈子, 超脱地看待这一切: 人生如梦, 世事无常, 又何必在意一时的荣辱得失, 是非成败呢?然而生命毕竟是短暂的, 即使像曹操、周瑜那样一世称雄的人物, 如今也早已灰飞烟灭了, 何况是年岁渐老, 事业无成的自己呢? 身处逆境中, 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
人生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苏轼在问着自己。在《前赤壁赋》中, 作者运用了辩证的观点来看待政治失意和人生无常的苦闷, 从而消解内心的痛苦。自变者观: 盈虚、消长、荣辱、得失, 一切事物在不断变化;自不变者观: 水、月、人、我, 一切都无增减, 没有变化。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 自己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但即使在逆境中, 有为的生命仍具有永恒的价值。况且, 大自然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慷慨,馈赠给你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无穷无尽, 任你享用。不必强求尘世间的功名利禄, 只要精神上充分理解大自然的规律, 顺应自然, 寻求心灵的自由,那么美好的东西就会长期属于超脱的灵魂。贬居黄州, 放逐领海不是苏轼的不幸, 而是时代对他的磨炼和造就。正
因为苏轼在逆境中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所以他无论处在何时何地, 照样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 登山览胜, 临渊赋诗, 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
4.。热爱生活, 善处人生
他是一个政治上的牺牲品, 但是他不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因为他热爱生活, 拥
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因此他总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笑对人生。在“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雪剑严相逼”的艰难岁月中, 他仍能体会到生活的甘美, 处处发现美好的事物: 有“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的欣慰;有“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洒脱;有“ 忽然浪起, 掀舞一叶白头翁”的优游;有“ 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的潇洒。在凄凉孤独的晚年, 他仍乐观地吟出了“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等的豪迈, 更不像是出自一个逆境中的老人之口?苏轼也曾想过要抛开一切, 然而他终究没有成为隐士, 对于生活的热爱, 对于人生的眷恋, 使他直面逆境, 善处人生。他也想乘风归去, 不问世事, 然而对于人间的热爱, 使他不能独善其身, 纵然人间有那么多缺憾, 亦无须伤感, 因为“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是大自然的规律, 既然认识到“ 此事古难全”, 所以更“不应有恨”, 又何必对月伤怀呢? 诗人由超尘思想转化成了热爱人间, 并许下了美好的祝愿: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用旷达的态度转化了自己的苦闷。
三”浅谈苏轼的旷达精神
苏轼 是以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来从政,以佛道两家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乐观
洒脱来养身,以致在平生遭受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的情况下对沉浮荣辱、对人生持有乐观、旷达的精神。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他一蹶不振。他在贬逐穷荒之地,亲友疏绝,生活艰窘的情况下,不但能以坦然的心态自救自立,顽强生存,自得其乐,而且信念不倒,“默默以待其变”,相信总有云散月明的一天。他直入本根,看透本质,拿得起,放得下,能因地制宜地调整自己的心态,“退一步海阔天空”,把自己当成土生土长的普通人,一切从头开始,知足常乐。苏轼的旷达精神,使我们看到一种新型的人生范式,这是后人于苏轼得到更多感动的地方。这份气度, 这份胸襟, 让苏轼在最危险, 最艰难、最应该悲观的日子里还能笑得出来。这种凌驾于一切成败祸福之上的豁达态度也让苏轼笑到了最后。苏轼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遗留下来的像大海一样的文化世界,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珍贵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 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第3 卷[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5.[ 2] 罗宗强, 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2 册[ 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5.[ 3] 徐中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70.[ 4] 章培恒,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85.Title:Sushi seen from the broad-minded works of life
Author: Huang Cheng zhen B10010208Luoyang Institut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ushi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shown by the broad-minded mind, and are summarized in a panic from their work, pursuit, revel adaptive, aloof, always
focussed on landscapes, and strive to go beyond, love life, good life at the four-point interpretation, etc.as broad-minded mind, and On the broad-minded spirit of Su Shi.Key words:SuShi;broad’minded;
致谢辞
本课题在选题及写作过程中得到q老师的悉心指导。Q老师在写作过程中多次
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他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使我终生受益。另外,我的同学黄若伦、贾宏伟、郭伟磊等人也给予了我论文写作的极大帮助,这里一并致谢。
第二篇:从东坡作品观苏轼人生
论文题目:
学号:S121100874 姓名:张叶
从东坡作品观苏轼人生
摘 要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他的诗、词、文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苏轼一生坎坷, 多次被贬,九死一生, 但他虽处逆境, 然而独立不依, 刚正不阿, 他在出仕与退隐间彰显个性, 理想与现实间困顿排徊, 宇宙与人生中淡定通达,以乐观豁达的态度直面人生, 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这里结合苏轼的作品,从他坎坷的人生境遇,分析他面对逆境时超然自适、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从而更加透彻的进行作品研究。
关键词: 苏轼 人生境遇 作品研究
引 言
苏轼的豪放词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他的婉约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旷达词代表了他深刻思想和宽广胸襟及性格特征。苏轼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除了文学创作之外, 还有他崇高的人格魅力。苏轼的人格魅力,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奋厉有当世志。他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地位和事功, 而是爱民和为直道而献身, 处穷时仍不忘兼济天下之志。二是忠言谠论, 直而不随, 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表现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的高风亮节。三是超然物外, 旷达乐观, 身处逆境而能保持心境的安适, 超脱于世俗的苦乐和生死之外, 追求进入一种超功利、超世俗的自由的精神境界。四是和诗歌共着生命。他对自己平生功业的评价表现出独特的人生价值观。他有诗能穷人的深切体验, 却认同诗穷而后工的观念, 自觉地在穷蹇的境遇中追求诗艺达到新的境界, 表现出极可宝贵的气骨与诗胆。而这些作品特征都和他坎坷波折的人生境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章 苏轼的逆境人生极其文学创作
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 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积贫积弱, 内忧外患。为了富国强兵,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但是新法的实行抑制了一部分人的特权, 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因此遭到了强烈反对。朝野之中, 一时分成两派: 一派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 一派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苏轼既反对因循守旧, 又不支持王安石激进的改革措施。但是并不是说在这场党派之争中, 苏轼是个折中主义者, 或者说他毫无主见;实际上, 他一向立场鲜明,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诚然,作为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他有自己的阶级局限性,所持的观点也未必正确。但是作为一个正直的文人士大夫, 他在作品中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以使君元是此中人的身份和角度, 将耳闻目睹的民生疾苦反映出来, 在《送黄师是赴浙宪》中:“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禀,饱不及黎元。”描绘了洪灾过后民不聊生的惨状;在另一首《吴中田妇叹》中他写道:“官今要钱不要米, 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对当时赋税沉重, 谷贱伤农的现象进行了批判。然而这一切却遭来了新进官僚的攻击和诬谄, 苏轼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投进了监狱。在这场牢狱之灾中, 苏轼九死一生, 历经磨难, 经过4个月的审讯和折磨后, 侥幸获释, 谪贬黄州。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一腔忠君爱国之心, 却被见疑流放。在黄州的这段时间, 是苏轼最失意的日子, 也是一段生活上穷困潦倒的时光。
但是,黄州时期作为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低潮, 同时却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期。虽然处在恶劣的环境中, 他却保持着旷达的心胸, 傲岸的心性, 从容面对,淡然处之。正像他在黄州所写的《定**》那样: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虽然苏轼在历次党争中都是处于被排挤、受打击的处境, 但苏轼并没有苟容取合。当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大刀阔斧地进行变法时, 他不顾自身安危, 屡次上书, 反对骤变, 认为欲速则不达, 尤其当看到新法推行中的弊端时,时时缘诗人之义, 托事以讽。因此遭到新党排斥, 通判杭州。他离京时, 友人文同曾劝他说“北客若来休问事, 西湖虽好莫吟诗”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 但苏轼并没有听从朋友好意的劝告。从通判杭州到湖州的九年间, 针对当时新法的流弊, 他写了一系列的政治讽刺诗, 如《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山村五绝》《吴中田妇叹》等。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是持反对态度的。但他在任地方官期间, 看到了新法的某些利民之处, 于是改变了对新法的态度, 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在元丰年间写给朋友的信中, 他坦率地说“ 吾挤新法之初, 辄守偏见, 至有异同之论。虽此心耿耿,归于优国, 而所言差谬, 少有中理者。今圣德日新, 众化大成, 回视向之所执, 益觉疏矣。若变志易守, 以求进取, 固所不敢,若晓晓不已, 则优患愈深。”《东坡续集》卷《与滕达道》> 反省了自己对新法的偏激态度, 但他并未利用自己认识缺点的机会去谋求上进。旧党专权后, 苏轼批评司马光“专欲变熙宁之法, 不复较量利害, 参用所长。”《东坡奏议集》卷《辩试馆职策问札子》> 因而又遭到旧党排挤。无论受到多大的打击, 苏轼始终坚持自己的节操。苏辙《东坡墓志铭》说苏轼“ 临事必以正, 不能俯仰随俗。” 就连他的政敌也不得不敬仰他的品格。与苏轼的蜀党相对立的朔党人物刘安世说“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 才意高广, 惟己之是信。在元丰则不容于元丰, 人欲杀之。在元佑则虽与老先生王安石> 议论, 亦有不合处, 非随时上下也。”见马永卿辑《元城语录》卷上> 苏轼在《与杨元素》里说“昔之君子,惟荆是师,今之君子, 惟温是随。所随不同, 4 其为随也。老弟与温相知至深, 始终无间, 然多不随耳。”《苏轼文集》卷 > 我们从“非随时上下”、“ 然多不随耳”可以看出, 苏轼始终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而对外界强加于他的打击、压迫, 苏轼都忍不住要在作品中发泄 不满, “ 如食内有蝇, 吐之乃已。”《曲淆旧闻》> 其性格真是率真得可爱。《东坡事类》记载“ 苏子瞻泛爱天下, 士无贤不肖, 欢如也。尝自言上可陪玉皇大帝, 下可陪田院乞儿。子由晦默, 少许可, 尝诫子瞻择交, 子瞻日Α ‘ 吾眼前天下无一个不好的人。”在这一点上, 苏轼更近于道家的“ 真” 的本质。道家对儒家的“礼”、“仁义”的批评, 和苏轼批评程颐如出一辙。苏轼并非不知道这种真率个性给自己带来的麻烦。他也曾努力地晦藏自己的个性。尤其是在“乌台诗案” 后被贬黄州期间, 过着“ 深自闭塞, 扁舟革履, 放浪山水之间, 与渔樵杂处” 的生活《答李端叔书》>。苏轼欲学阮籍“ 口不藏否人物” “君不见阮嗣宗减否不挂口, 莫夸舌在齿牙牢, 是中惟可饮醇酒。读书不用多, 作诗不须工, 海边无事日日醉, 梦魂不到蓬莱宫。”《送刘海陵》>他的朋友滕达道常写信嘱咐他要“ 益务闭藏而已”。苏轼对此深有领悟, 以为“终日无一语一事, 则其中有至乐”,还把这称之为“奇密”之法,“惟不肖与公共之,不可广也 ”清人周心如《纷欣阁丛书》本《东坡先生翰墨尺犊》八卷收苏轼给滕达道之书简第<封>。他在黄州可谓是缩着头过日子。但他的努力似乎并没有起很大的作用。一离开黄州,他的个性就又露出来了。“空肠得酒芒角出, 肝肺搓牙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回, 吐向君家雪色壁。”《郭祥正家, 醉画竹石壁上> 一旦有了牢骚, 苏轼还是忍不住要发出来“我本不违世, 而世与我殊。” 《苏轼诗集》卷8 《送岑著作》> 苏询当年对两个儿子的看法是对的, 他担心苏轼“不外饰” ,将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麻烦。苏轼始终不能做到象子由那样深藏不露, 所以他一生受到的打击也就比苏辙要大得多。他自己说“予尝有云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 茹之则逆予。以谓宁逆人也, 故卒吐之。与渊明诗意不谋而合, 故并录之。”《东坡题跋》卷三《录渊明诗》>宁可得罪人, 也要一吐为快。他胸中毫无芥蒂, 因此也不在乎别人对他的意见。秦观《答傅彬老简》对比苏轼、苏辙的文章风格时说“ 中书之道, 如日月星辰, 经纬天地, 有生之类皆仰其高。补胭则不然。其道如元气, 行于混沦之中,万物由之而不自知也。”《淮海集》卷)> 这其实就是两人不同性格在文章中的反映。
“三十三年, 飘流江海, 万里烟浪云帆。”其退隐的内在要求自然格外强烈。而一旦被朝廷“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 “ 老去君恩未报, 空回首, 弹铁悲歌。”可见词人仍在出人之间徘徊。在词人看来, 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功成身退“何日功成名遂了, 还乡”。
然而政治上的风雨也往往是变化无常的。元佑年间,旧党得势,朝廷起用司马光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委以重任。但是苏轼在地方官任上,发现王安石的新法有一部分是行之有效的,他没有顾虑自己的名望和地位而隐瞒自己的看法,而是承认新法中的可取之处,不同意一概废除,这就引起了旧派疑忌,受到他们的排挤。在绍圣年间,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屡受旧党排斥的苏轼被作为旧党要员受到二度迫害,流放到时为瘴疠之地的岭南(广东惠州),3年后,再贬到荒僻异常的海南(海南儋州)。直到65岁才遇赦北归,此时的苏轼已经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年,长期的流放生涯,恶劣的生存环境,使苏轼在1年后就病逝了。
第二章 从东坡作品看苏轼旷达的处世态度
纵观苏轼坎坷的人生境遇和他的经世之作, 我们就可推衍出如下两点认识: 一是苏轼广泛地吸收了儒、佛、道三种思想,为我所用地建立了自己/ 混合的人生观0;二是, 虽然苏轼彻悟到人生的短暂和虚空, 但他最终却仍以其热爱生命和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观主义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并以其善于解脱忧患的达观的处世态度倾倒了无数的中国读书人。
1、处变不惊, 执着追求
古人说: 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苏轼一生光明磊落, 为人正直率真。明知政见与当权者相左,仍保持独立见解, 不阿附权贵, 不投机取巧。当风雨袭来的时候, 苏轼没有见风使舵, 也没有惊惶失措,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他相信风雨总会过去, 太阳总会出来。因此他履险如夷, 泰然自若。在任何环境下, 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正因为如此, 他从不趋炎附势, 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气节。刚贬到黄州时, 在定惠院寓居, 他作了一首《卜 算子》: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笔者认为, 这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正是苏轼独立不倚刚正不阿的政治操守的象征。2.随缘自适, 超然物外 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苏轼一次又一次地抛上抛下。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 很容易使人产生愤世嫉俗, 悲观厌世的念头, 苏轼没有, 他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 去适应环境的变迁, 人事的调动。我们来看他的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 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 尚费官家压酒囊。逆境中的苏轼和其它农夫一样, 春至而耘, 秋至而收, 完全融入当地生活。一代文学巨匠, 默默无闻地田间劳作而能自得其乐, 是因为他超越了物质的追求, 那么他淡泊名利, 随遇而安的态度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超然台记》中他有这样一段话: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漓, 皆可以醉;果蔬草木, 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 吾安往而不乐?!苏轼知足感恩, 他认识到 人之所欲无穷, 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所以选择安贫乐道, 澹泊自持。由于苏轼超然物外,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忘怀得失,所以能做到 无往而不乐。无论身在何方, 总能随缘自适, 自得其乐。苏轼晚年遭贬, 一次比一次远, 最后被流放到野蛮的天涯海角, 几乎没人相信他能生还,然而65岁的东坡老人居然奇迹般的等到了遇赦北归的那一天, 活着渡海回来, 这是一个奇迹, 连他自己也觉得很得意, 这与他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是分不开的。3.寄情山水, 力求超越
虽遭贬谪, 苏轼并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 他常常登山临水, 怀古凭吊, 去感受大自然的雄奇美丽, 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 在苦闷中寻求超越和解脱。在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 苏轼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黄州, 坎坷的经历, 艰难的处境, 让他在无所事事、被人监督的日子里, 感到苦闷和矛盾: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在这首《临江仙.夜归临皋》中苏轼诉说着“长恨此生非我有!”的辛酸和无奈, 多想能够抛开功名利禄, 逃遁山林, 返归自然: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但是这种消极避世的念头在面对赤壁古战场时, 却化作了豪迈奋发, 从苏轼的心中喷涌而出: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 7 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苏轼在逆境中以超脱的态度面对人生, 创作了大量的名篇, 奠定了他在北宋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地位。
东坡词所作的人生思考超出凡俗,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人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 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 通, 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另一个重要原因, 是作者对审美的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 企图达到对人生功利境界的超越,无论是春风得意, 还是身处逆境, 都是如此。苏轼在其词文中表达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沉思, 无疑体现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 能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以至精神的滋养。
参考文献
[1]林语堂《苏东坡传》[M]上海书店,1989 [2]《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 王水照,崔铭.《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办《中国苏轼研究(第一辑)》[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5]刘乃昌.苏轼文学论集[M].济南: 齐鲁书社, 1982 [6]陶文鹏.苏轼诗词艺术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5 [7]高孟平:《试析苏轼散文中的哲理特色》,载《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6-2
第三篇: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生姓名:郭婷 学号:20030214366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指导老师:张振龙 职称:教授
摘 要: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位杰出的文人。他受到了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影响。虽然苏轼一生坎坷,但是他从自身的生活经历出发对社会和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融入到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苏轼;旷达;乐观;人生态度
Abstract: On Chinese history of culture, Su Shi is distinguished one man of writers.He has accepted Confucian explaining the effect saying that three grow thought.He sets off from self's the experience living although Su Shi has bad luck all one's life, having carried out the thorough thinking on society and life , this is thought deeply and melting to enter the attitude creating middle to literature , showing Broad-minded , Optimistic life.Key word: Su Shi;Broad-minded;Optimistic;Life manner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位杰出的文人。他在当时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诗,文,词,赋)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同时,他又是经历磨难最多,生活起伏最大的作家之一。但是历经宦海**的苏轼看穿了社会和人生的一切,他对社会和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融入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形成的原因
苏轼作为宋代的文人,他接受了儒释道三种思想。儒家的兼济天下,经世致用;释家的虚静明达,智慧通脱;道家的清静无为,返朴归真。儒、释、道三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构成了一种文化心态上的统一互补,给中国古代文人深刻的影响。苏轼融合了三家思想,但是他并不是把互相矛盾的诸家教义简单的混杂在一起,而是在经过了他独立的选择和思考之后,兼取各家之长,并加以融会贯通,化为自己生命意识的一部分,进而表现出独特的人生态度。
苏轼对于人生的思考和看法,表现在他的诗《和子由渑池怀旧》中有如下名、[1](P113)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其意在表达人生行踪之无定犹如雪泥鸿爪一般飘忽偶然。诗文发自性灵,表现了带有普遍性的人生体验,蕴涵了深邃的哲理。而在词中,最为著名的则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四字,比起诗中的人生如“飞鸿踏雪泥”来,词中的“人生如梦”似乎显得更加透彻和格外沉重。尽管“浮生若梦”之类的话前人如庄子、李白等早就说过,但是苏轼词中的“人生如梦”非人云亦云的简单 抄袭或沿用,而是受儒、释、道多种思想的影响和从他自身的生活经历出发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所得。
据苏辙为苏轼所撰的墓志铭中说,苏轼的母亲程氏自幼就教育苏轼向东汉的良吏范滂学习,由于接受了儒家思想的熏陶,苏轼人生观的基点是“有所作为”的“入世”的思想,这种思想使他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社会责任感和坚贞的道德操守。同时,苏轼又借助释、道的思想在他的一些作品中也表现出“人生如梦”的感触来。在他的《十拍子》中有“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2](P207)的诗句。其中的“傥来”和“无何乡”源于庄子。庄子在《缮性》篇中有“轩
[4](P264-265)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意思是说荣华高位并非真性本命,不过是偶然得来或无意得来的暂寄之物。庄子《逍遥游》中有“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4](P14)《列御寇》篇中又云:“彼至人者,归精神呼无始,而甘瞑乎无何有之乡?”[4](P557)苏轼深受道家的影响,在短短的两句之中,借用了《庄子》两个词语来表达他的“人生如梦,醉即吾乡”的思想。在他的《前赤壁赋》中有“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P91)的语句。当年曹操挥师南下,那千军万马和那火烧赤壁满江红的辉煌业绩,现今也早已灰飞烟灭和烟消云散了,那么每个普通人的微不足道的人生难道不是更加如梦似幻般的飘忽和渺茫?而“灰飞烟灭”四个字并非苏轼的妙手偶得,而是受释家思想影响的产物。苏轼词中屡见人生“如梦”、“如寄”(《西江月》:“须信人生如寄”[2](P199))之类的话语,就是吸收了佛、道思想并经过自己的一番感悟后产生的。
此外,从苏轼的人生经历来看:苏轼才华横溢,青年得志,苏轼平步青云并非难事。可谁料世路多艰,**迭起。他的大半辈子却在宦海中跌了两大跟头,一次是被贬黄州,另一次是被贬到更远的岭南,差一点穷老送终于天涯海角的海南岛。命运对他这样的捉弄,加之生活遭遇的瞬息剧变,自然回引发他“人生如梦”的感触。除了在《赤壁怀古》中有“人生如梦”的词句外,在苏轼其他的《西江月》中也屡见相似的表达,如“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2](P199)等等。若要数其感触最深和悟性最高的词句便是《永遇乐》中的“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2](P211)他从燕子楼的人去楼空,徒存其名说起,推衍出这样一番人生道理:古往今来无数代人的离合遭遇和悲欢之情,说穿了不过是一连串旋生而又旋灭的梦境。可叹世人不明此理,因此只如大梦未醒。然而即便是梦醒之我,今日在此动情赋词,抒发浩叹。在后人看来,也不过是新梦一场或梦中说梦,所以清醒到这般地步,透彻到这般境界,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感悟是非常深刻的。比起李煜在《浪淘沙》中“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5](P80)等主要因身世巨变所引发的“人生如梦”的感触来,苏轼的“人生如梦”就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哲理性。苏轼曾评论李煜词说:“李后主好书神仙隐遁之词,岂非遭罹多故,欲脱世网而不得者耶?”[6](P112)这个“欲脱世网而不得”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苏轼本人的精神苦恼:人生在世,极不自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具体情况如 政治、经济、法律、礼教等像一张有形的大网将人束缚,而在冥冥之中又有“天命”这一长更大而无形的大网将人罩住(如其《哨遍》中说:“此生天命更何疑?”[2](P214))因此无奈之下,他只有依靠“人生如梦”的思想才能看破这红尘世界,并在某种程度上主要以这种思想境界超越世俗之网的束缚。
从总体上看,苏轼“人生如梦”的感悟是他受儒释道思想和人生经历的思想结晶。既然已经认定人生不过是一场梦,那世间还有什么事情不能看穿,还有什么烦恼不能解脱呢?再换一个角度来说,人生虽在总体上说不过是场梦,但是人却又要在这场梦中生活几十年光景,并且还须脚踏实地和具体的处理一个又一个接踵而来的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总不能让自己总处在忧患和梦幻般的境界吧,于是苏轼终于又从“我欲乘风归去”的出世。返回了“何似在人间”的入世。从而形成了他珍惜人生和依恋人生并又努力享受人生每一时光的人生景观。他从容的面对人生困扰,并从中得到解脱,从而体现出一种尽心任性,随缘自适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这种人生态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通晓事理的睿智和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的智慧
在人们心目中,苏轼常以一位乐观主义者的形象出现。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就称他为“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其实,苏轼是一位有着深重忧患意识的人。他的一生经常产生着大苦闷和大烦恼。但是,苏轼的可贵之处却在于他透彻通晓事理的睿智和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的智慧,这就赋予了他解脱忧患和经常保持乐观的非常人所及的能力。以那首非常有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这首词写于苏轼密州上任之时,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分离七年。苏轼是一位极重人伦的性情中人,他在词中通篇咏月,其实抒发了一种在月圆之夜不得与弟弟团圆的苦闷情怀。所以词中出现了“照无眠”的语言,吟出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2](P196)的怨艾之语。但是,就在这深陷于烦恼,几乎不能自拔的时候,苏轼那种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便开始发挥作用了。于是词人又吟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P196)的词句。月在今夜虽然是那样的晶莹圆满,但它也有阴天不出和亏损残缺之时,就连着永恒的月亮尚且如此,那么多情而年寿有限的世间凡人,他们的悲欢离合,不也更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吗?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又何必因为求“全”不成而产生遗憾怨嗟的心情呢?这样,在透彻的通晓了万物盈亏有常的道理之后,苏轼就自我消释了内心的苦闷,降而求其次的发出了如下的祈愿之辞“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P196)。尽管与弟弟苏辙相隔千里之遥,身处异地但仍处于同一轮圆月之下,这也足以自我宽慰了。结尾两句将离别怀人之情归结到美好的祝愿,所慰藉的不是词人自己,而是世上一切因离别而哀伤的人们。苏轼真是一位十分睿智的文人,[7](P11)他在深刻的认识到“难全”乃是世间万物的规律的基础之上,便转而变换角度看待和处理人生诸多问题,亦即在那种永远存在着种种缺憾的烦恼人世中,寻求可能获取的生活的快乐和生趣。
再以苏轼在黄州时所写的另一首长调《哨遍》为例: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云出无心,鸟倦知还,本非有意。噫!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岖,返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念寓形宇内复几时?不自觉皇皇欲何之?委吾心,去留谁计?神仙知在何处?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殇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成乘流,遇坎还止。[2](P214)这首词虽然是基本隐括陶渊明《归去来辞》而成,却又融注了苏轼自身的人生感受和处世哲学。词的上片开头几句表达了对“为米折腰”弃家出世举动的悔恨,然后以断然的口吻写出了自己的醒悟。以下则写想象中的归隐之乐:这里有人情的温暖,琴书的乐趣,大自然的美景„„,他们任何一种都比在官场奔波更为舒心舒意。在词的结尾几句,词人更明确表达了他随欲而安的处世态度。“此生天命更何疑?且成乘流,遇坎还止。”意思是“我”这一生,只要认准“天命”就是,一切的一切且服从老天的安排吧。正因为苏轼有了这种思想,才使他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求得心灵的自适和安慰,形成闲适宁静的处世态度。而苏轼的这种人生态度,则仍与他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P196)的事理的彻悟有关。
同时,苏轼又有着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的智慧。他在《定**》中这样写道:
长羡人间琢玉郎,天应起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花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2](P203)这首词是苏轼为王巩的侍妾柔奴而作。王巩受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岭南,五年后才得放归,柔奴一直与王巩同行。苏轼见到柔奴之后,发觉她不仅不见憔悴,反而是“万里归来年愈少”,更显年轻娟丽,于是很惊奇的问她:“岭南地方如何?到了那里想不想家?” 想不到这位名为“柔奴”的姑娘却一点也不显柔弱,回答说:“有什么必要想家?此心安处,即是吾乡!”苏轼就以此为题材,写下了这首轻快、风趣的《定**》,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苏轼善于变换角度看人生的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虽然“此心安处是吾乡”发自柔奴之口,也尽管白居易在《种桃杏》中说过“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安心即是家”[8](P102)的话语。但“此心安处是吾乡”却变成了带有苏轼思想特色的警句,即他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苏轼在咏庐山的诗《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1](P120)观察一座岿然不动的庐山都是如此,那么观察复杂多变的时间万物就更应该持这种转换角度看问题的方法了。所以他在《前赤壁赋》中就劝导那位“哀吾生之须臾,羡 长江之无穷”的友人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3](P92)这就以“变”和“不变”两种角度看待水与月而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巧妙的化解了友人的哀愁。再如苏轼在《超然亭记》中,也使用过这种转换角度看问题的方法。他说“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3](P218),二者发生矛盾就必然会使人感到“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3](P218),但这一类人其实却是一种“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的人。因此,他们只能自内而观物,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3](P218)的痛苦。而只要变换角度,从“游于物之外”的超然角度来看问题。那么,“凡物借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糟啜,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3](P218)所以,只要轻轻转过身来重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原先令人烦恼的人生就顿时变得快乐起来。可见,只要角度一变,人生境遇就常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全新景观。人们习惯的认为被贬他乡,流落异地是件痛苦的事情。古往今来许多迁客骚人都要为之痛哭流涕,但苏轼却能变换角度来重新认识这一问题。他认为人生本如逆旅,又何必执着于故乡不故乡?(《临江仙》中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2](P200))故乡之所以可亲可恋,在于它能使“我”的心得到安宁和温馨。现在,只要能抱定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努力使“我”的心保持宁静和自足,又何必去问是否身在故乡?所以,虽然“此心安处是吾乡”看似出自柔奴之口,但它实际是苏轼心中酝酿已久的思想。正是凭借着这种旷达的人生态度,他才能安然度过被贬黄州的五年艰苦生活,后来又帮助他度过了更为困苦的远放岭南生涯。
(二)坦荡达观,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在宦海中沉浮,他经历过巨大的政治风浪。在被贬黄州之时,他在[2](P198)《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这样的词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流露出词人内心那种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情怀。此外在《寒食雨》中有“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1](P116)的诗句。诗人在春雨濛濛中谪居荒村,破灶空庖,穷愁潦倒,进不能见君王,退不能守祖坟,身陷这穷徒末路的绝境,不由令人心死如吹不起的灰烬!此诗表现了苏轼极度失意时的痛苦心境。然而,苏轼并非一位生活意志脆弱之人,就在这常人不易忍受的境况中,他坦荡达观的人生态度又帮助他勇敢的从逆境中站立起来,写出了这样一首旷达的作品《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P202)元丰五年春天,苏轼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相看新买的农田。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狼狈不堪,独有苏轼从容不迫。事后,他写下了这首 词记述这次经历。题下有小序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2](P202)途中遇雨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情,但苏轼从这件平常的生活小事中悟出了一番人生的道理。上片“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苏轼不畏权贵,坦荡达观的人生态度。词人直面暴风骤雨,一袭蓑衣,漫步在崎岖的旅途上,任其自然。这里,一个在人生旅途上泰然自若、宠辱不惊的词人形象便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几句话描绘了这样的情景:一边是料峭春寒,一边是阳光温暖。虽然是写实,同时也寄予了作者的人生体验。人生也是这样的,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寒冷中有温暖。既然这样,人生的寒冷、挫折又有什么可怕呢?骤雨以过,云开天情,春风料峭,略带寒意,前路山头,夕阳斜照,词人原来的酒意经过风雨的洗礼,早已烟消云散了,他沐浴着雨后的凉爽,回望刚刚走过的风雨萧瑟之处,已经是云消雾散,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经过阵风骤雨,得来的常常是轻松平静。自然界是如此,人生的旅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里所写的是词人历经风雨的真切感受,却也是他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政治风云的内心体验和反省。“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顾来程中所遇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司空见惯,毋庸置疑。宦途中风雨的袭击却很难料定有怎样的变化。在苏轼看来,风雨、微冷不会让他愁眉苦脸;阳光、温暖也不会让他欣喜若狂。他对一切泰然处之,世界上的一切现象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正所谓“也无风雨也无晴”。既然世间的一切是无差别的,那么人生道路上的忧患和喜悦、官场上的得意与失意由有什么不同呢?虽然苏轼在政治上和生活上都经历了不少磨难,但他的心胸却像一片汪洋大海,对风雨变化虽然敏感的不时泛起涟漪,但总体上却能维持着自己的平衡。这首词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抒写了苏轼独特的人生体验与处世态度,反映了他潇洒从容的精神气度和坦荡旷达的胸怀。
(三)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是他却能尽情的享受人生,尽量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刻寻觅人生的乐趣。以《满庭芳》为例: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浩月,苔茵展、云幕高涨。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2](P196)
这首词是苏轼在痛定思痛中对人生的大彻大悟,认识到追名逐利的虚幻和蝇营狗苟的委琐庸俗,更认识到得失荣辱、祸福生死自有因缘,不必强求。人应该超越这些物质与精神的束缚,尽情的享受生活!因此词人在下片描写了这样一幅与快乐共舞的画面:面对着清风皓月,席地幕天,举杯吟唱,获得心灵的自由解放!源于这首词中所表达的思想,苏轼在日常生活中尽力的寻觅着欢乐。比如,他在徐州农村的田野里尽情地享受了阳光、鸟鸣、新鲜空气和庄稼特有的芳香。他在《浣溪沙》中这样写道: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具睢盱。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2](P220)
词中描写了照彻深潭的红日,自由活泼的小鱼,连村深绿的树林,欢乐啼鸣的乌鸦,喜笑颜开的黄童白叟,表现了山乡的淳朴风俗,更衬托出谢雨场景的欢乐气氛。这一幅色彩丰富,意境清丽的山乡谢雨图给苏轼带来了无尽的心灵之娱。
又如《浣溪沙》中还这样写道“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2](P220)词中茂盛的青麻叶在艳阳下润泽闪光,整个村庄飘荡着煮茧的清香。这样一幅农家的图画岂是久困于场屋和自闲于歌宴舞席环境的人所能享受到的?
再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描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新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P128)诗中把西湖比作越国的美女西施。这个比喻既空灵又贴切,既巧妙又新奇。传达出西湖的神韵,是才情横溢的诗人妙手偶得的神来之笔。在此,苏轼再一次的展示了他宽广的胸襟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苏轼的善于享受人生不仅表现在他努力向外部世界寻觅欢乐,而且还表现在他对自己心境的玩味和欣赏。通过这种精神活动,他也同样使自己获得了愉悦和满足。比如那首《南乡子》:
凉簟碧纱橱,一枕清风昼睡馀。卧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2](P204)词的上片写其昼寝和醒后的读书之乐,显得从容和闲适。下片虽有几分牢骚,但总起来仍是对自己疏懒闲适的心情作孤芳自赏式的玩味。我们可以在这种品位玩赏自我心态的精神活动中感受到词人自得其乐的消遣心态。又如《行香子》: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2](P211)词中虽然有较多的说理成分,但总体上还是在勾勒自己的心境:在这样如梦似幻的生命诗境中,就让“我”彻底地摆脱浮名虚利的牵拌,在本真自然的精神状态中领略人生的乐趣吧。再如这首《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难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2](P218)
词中写出了溪水的澄澈,兰芽的鲜嫩,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之美。下片借景抒情,以反诘句式发出人生能再少的奇想。继之以兰溪水西流的特殊自然景象巧妙作答。结句一反白居易诗黄鸡催晓①的悲观。唱出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 ①《黄鸡》是白居易《醉歌示伎人商玲珑》诗,其中有云:“难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其意在嗟叹时光的流失和衰老的不可逆转。苏轼在这里反用其意。歌。表现了苏轼坚强的生命意志和乐观向上的思想倾向。
苏轼就像俗语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那样,自我扩展了享受人生的乐趣的心灵空间,营造了自得其乐的精神家园。虽然忧患经常来临,他却能做到一笑置之,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时光。鲁迅先生说过“泪和笑只隔一层纸,恐怕只有尝过泪的滋味的人才真正懂得人生的笑”。只有站在苏轼的角度上,才能认识到他那种乐观的力量。再那特定的人生困境中,苏轼正是以他特有的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缓冲了命运的打击,淡化了灾难的阴影,从而使他没有在激烈的党争、人生的坎坷、生活的艰难中垮掉,而是表现出了一种正视人生忧患,笑傲人生磨难的豁达与豪迈。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化所孕育出来的一位智慧人物。他的人生态度与诗歌风格互为表里,融合为一。伟大而不幸的苏轼,由于在沉重的苦难中品尝了人生百味,领悟了人生底蕴,所以他能以清醒的头脑直面人生现实,不为世间的纷纷扰扰所左右,对任何事情都处之泰然。他那种睿智的理性风范,洒脱飘逸的生命气度,笑对人生盛衰的超旷与自适,对于现代人不堪重负日益枯瘠的心灵来说,必定是有无穷至味的精神盛宴。人类在困境中的不断超越,是历史与人生的永恒主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轼成了典范。苏轼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仅在于他文学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的真实人生,而更在于他的人生态度。他在平凡的生活中追寻生命的亮丽与庄严,活得充实、自在、愉快、潇洒。这便是苏轼带给我们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 高克勤.宋诗三百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 唐圭璋.全宋词[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64.[3] 曾枣庄.苏轼诗文词选译[M].四川: 巴蜀书社,1990.[4] 马恒君.庄子正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5] 周殿龙,樊远生.词综[M].呼和浩特: 远方出版社, 2005.[6] 阮阅.诗话总龟后集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7] 林语堂.苏东坡传[M].张振玉,译.吉林: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8] 白居易全集[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9] 苏轼文集[M].北京: 中华书局,1986.[10] 陶文鹏.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卷[M].郑州: 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11] 钟来茵.苏东坡三部曲[M].上海: 文汇出版社,1999.[1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 杨海明.从苏词看苏轼的人生感悟与处世态度[J].山西大学学报,1999(2)[14] 谭广旭.漠然自定任平生[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6)
第四篇:从作品《人生》看路遥
从作品《人生》看路遥
摘要:任何艺术描写都必然浸润着作家自己的人生看法和审美选择,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家思想意识的外化结果。《人生》是路遥的成名作,在这部作品中,路遥明显地表现了他的创作思想,使我们能够通过作品的分析,来窥探路遥的内心世界。这部作品对路遥的意义重大,使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作品的分析,来对作家路遥本人进行全方位的扫描,从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到他对黄土的浓烈情结。从五个方面分析后发现,路遥的思想文化传承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正宗——儒家文化。
关键词: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黄土情结
陕西著名作家路遥逝世已经14年了。对于一个伟大的作家而言,肉体的存在与否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的作品生命的延续。路遥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在他生命终止之后,持续而强烈影响着广大读者。
文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艺术描写都必然浸润着作家自己的人生看法和审美选择,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家思想意识的外化结果。在作品《人生》中,路遥投入了大量的热情、倾诉了大量的心血,可以说,他几乎将自己的一切融入到了这部作品中。
正因为这部作品对路遥的意义如此重大,使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作品的分析,来对作家路遥本人进行全方位的扫描,从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到他浓烈的黄土情结,扫描之后,我们会发现,路遥,这位从浸透了中国深厚传统文化的黄土地上走出来的作家,其思想深受受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的影响,是一位地道的“传统文人”。
一、人生观:积极入世
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强调积极入世,投入生活,做生活的强者,绝不能消极避世。在路遥的人生观中,很明显地流露出儒家积极入世自强不息的思想。在《人生》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作品人物人生观的表现,作品主要描写了高加林的人生经历,虽然没有写完他的整个人生,但已经足够让我们观察他们的人生观了。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高加林在对待人生态度上是积极入世的,他与苦难命运抗争,勇敢执着地为改变命运而奋斗的行为,正是民族传统中最可宝贵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儒家风范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宝贵精神。
然而高加林的经历也颇具悲剧色彩。高加林读完高中后,当上了小学教师,但最终却被大队书记的儿子顶替,成为一个面朝黄土北朝天的农民。他不甘心在土地上生活,总想有所作为,想见识外面的大千世界,这个愿望如此强烈,以致都产生幻觉了。终于来了一个机会,他在军队的伯父专业到地方当了干部,间接地依靠这个关系,他得以进城,成为国家工作人员记者。对于城里的生活,他十分满意,并凭借他的才能活得有声有色,俨然成了那个城市的明星。然而,好景不常,正当他如鱼得水,尽力施展自己才华的时候,他依靠关系端上国家饭碗的事被告发,命运将他无情打回了农村。仿佛命运让他画了一个圆,转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原点。
从高加林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作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他始终以积极入世的态度面对人生,力争做生活的强者,即使面对失败,他也不会选择道德式的“逍遥”,而是永怀希望,永不放弃地走自己认定的路,正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二、价值观:道德至上
在读这《人生》部著作时,我们时时能感觉到作者正高扬着一把尺子,作为观人衡物的基本准则,作为价值判断的主要标准,这把尺子就是伦理道德。作者在写作中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对于作品中的人和事,作者往往直接或间接地作出自己的评价,是褒扬还是贬抑,则取决于是否合乎这个道德标准,这种对伦理道德的极度强调,其实表明作者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正宗儒家文化,而对伦理道德的高度重视,正是儒家文化的特点之一。孔子说:“仁者爱人。”冯友兰解释说:“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但这些义务的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
路遥在这部著作中,许多人都具有传统美德中“仁爱”“济世”等思想,难能可贵。刘巧珍被高加林冷酷抛弃后却以德报怨,尽力帮助高加林;张克南在得知他妈妈以卑鄙手段报复高加林之后,痛苦万分。路遥对这些行为进行了热烈的赞美,甚至不时以作者的身份站出来歌唱。
把道德作为价值判断的尺度,还体现在人物结局安排上,道德高尚的人,都能幸福地生活,而违背道德必然遭受惩罚。高加林之所以打回农村的悲惨命运,就是因为他抛弃了刘巧珍,转而与黄亚萍恋爱――如果没有抛弃刘巧珍,也就不可能和黄亚萍恋爱,张克南的妈妈也就不会去告状。高加林再次回到农村时,作者安排小孩唱道:“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对高加林进行了沉重的道德谴责。
在作品中,路遥时时强调传统伦理道德的审美规范。路遥这无疑深受中国传统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的影响。伦理道德是数千年来中国文学价值评判的主要标准,路遥是中国文学文以载道传统的自觉继承者,他的作品中,不可避免的体现出了他的价值标准。
三、爱情观: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对爱情的描写,是《人生》的重头戏。路遥在作品中描写了高加林与刘巧珍、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爱情故事,在这部作品中,纯粹的爱情往往没有好结果,而没有爱情的结合,却往往非常幸福。路遥对这些爱情的描写和结局的处理,表现出了他思想中具有深刻的男权社会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意识。
作者在爱情描写上出现了一对矛盾:一方面是纯真爱情的的无比美好,炽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令人着迷;另一方面,是美好爱情的无情终结,让人惋惜,心痛不已。高加林与刘巧珍的感情纯真美好,超越了世俗的观念,是我们所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爱情,然而他们的爱情却破灭了。这是为什么呢?
路遥在《人生》里,对待爱情的态度,表面上看,非常现代,可以说是前卫而大胆。高加林刘巧珍不顾各自父母的恼怒和阻挠,执着而坚定地确定了他们的恋爱关系,甚至敢于公开挑战长辈的权威和世俗的眼光。他俩在追求爱情的时候,都大胆热烈,能冲破传统樊篱,超越世俗的观念,仿佛表明了作者思想的现代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路遥在写这些爱情的时候,其内心显然是充满矛盾的,现代爱情思想的背后,是更加强大的传统思想,因此,这些美好的爱情都最终不可避免地消亡了。对脱俗的美好爱情的赞美和这些爱情不幸结局的安排,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的矛盾。
路遥在爱情婚姻家庭问题上,把是否合乎道德放在第一位,而且是使用传统的伦理道德标准来进行评判的,对道德和责任的强调往往胜过了爱情本身,并且作品中人物的爱情都无比纯洁,完全剔除了性的因素,可谓“发乎情而止乎礼”的典范。作品中,男女青年的爱情含蓄而纯洁,颇符合荀子关于“礼”的论述:“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辩,辩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
作者写爱情的美好,但如果爱情和道德相遇冲突的时候,作者的安排往往是牺牲爱情而维护道德的完美,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伦思想。这些爱情,实际上承载了太多的考虑、责任、出身等因素,爱本身,反而退居其次了。这种对道德的强调,尤其是在爱情中对道德的强调,正是儒家文化在表现方式之一。
对于高加林的爱情,路遥在描写的时候,给我们留下的是这样的映象:作者认为,高加林在农村的时候适合与刘巧珍恋爱,在城市的时候适合与黄亚萍恋爱,但是,即便是到了城市,高加林也必须与刘巧珍恋爱。这就是爱情与道德的冲突,在这个冲突中,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道德。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路遥在对待爱情的问题上,表现出了他的思想中极为传统的一面,对道德、对女性的定位,以及门第观念,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路遥的思想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儒家传统思想,那些美好的爱情之所以一一破灭,要么是因为不合乎道德规范,要么是门第观念的牺牲品,而且,女性在这些爱情中,往往不能有所作为,他们所能做的,只是顺从——这是路遥在强调他们的妻性。
四、黄土情结
在《人生》中,路遥表现出了深重与浓郁的“黄土情结”。对黄土地的热情讴歌和赞美,和黄土地上生活的人民的生活和乡土文化的描写,表现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的热爱。
路遥的笔触几乎完全固定在那片热情的,古朴的,有着浓厚感情的黄土地上,读来撼人心魄,心肺俱烫。路遥对黄土地上人们的生活,不回避土地上的艰难,不掩饰土地上的落后,更多的是对土地生活和土地上人们的赞美和歌唱。我们不会忘记贫困农民们的艰难生存,同时也对刘巧珍的婚礼、双水村的“打枣节”、田五的段子,还有富有乡土气息的信天游,秧歌留下深刻的映象。
路遥的黄土情结,正是其所承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在作品中的表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历来强调土地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十分看重故乡观念,有所谓“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周易》)和“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礼记》)的说法。在对《人生》作出分析后,我们发现,路遥的人生观,秉承了儒家的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价值观上,是以伦理道德作为其观人横物的基本准则,爱情观上,则有男权思想的痕迹,并且具有强烈而浓郁的黄土情。可见,路遥,这个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作家,其思想文化观念,所承袭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这种承袭,在《人生》里集中展示了出来。
参考文献:
[1] 何小青.《试论路遥的创作思想》[J].《彬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8月第24卷第4期
[2] 胡辉杰.《路遥:德性的坚守及其偏至》[J].载《作家作品研究》
[3] 韩玉珠.《路遥作品的传统美》[J].载《陕西教育》1997年第4期
[4] 丁红梅 王坚.《男权思想统照下的女性世界》[J].载《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月第18卷第一期
[5] 陈正义.《土,是难以忘记的》[J],载《重庆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6] 马容.《论路遥作品中的儒家思想》[J].载《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6月第24卷第2期
[7] 蒋霞.《激情的文本叙事与深刻的理性思考》[J].载《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月15卷第3期
[8] 赵洁婷.《超越世俗的爱情观念》[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2月第19卷第12期
[9]路遥.《平凡的世界》[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0]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第五篇:苏轼及其作品讲义
苏轼及其作品
简介: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市)。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伟大作家,现存诗2726首,词398阕,开创了北宋豪放词的先河。散文4800余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
苏轼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第二节 苏轼诗词 第三节 苏轼轶事
一、苏轼的生平生平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今属四川)人。他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由发愤读书而入仕,他受父亲影响,走上了同样的道路。仁宗嘉祐二年(1057)二十一岁时,受到欧阳修的赏识,考取进士,嘉祐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开始了他一生坎坷的仕宦生涯。坎坷一生
苏轼的政治生涯大致可分为四期:
(一)转任地方
(二)乌台诗案
(三)东山再起
(四)被贬海南
一、转任地方。
苏轼首任官职是凤翔府判官。
三年后,苏轼即由凤翔来到中央任职,担任判官诰院。
36岁时苏轼首先被派往杭州任通判。接下来被任命为密州太守,徐州知州、湖州知州等职。在地方为官共八年。
一、转任地方。苏轼首任官职是凤翔府判官。
三年后,苏轼即由凤翔来到中央任职,担任判官诰院。
36岁时苏轼首先被派往杭州任通判。接下来被任命为密州太守,徐州知州、湖州知州等职。在地方为官共八年。
二、“乌台诗案”。
苏轼被下狱,关押了130多天后,得以释放,但被贬为黄州做团练副史。苏轼在黄州居住了四年零两个月后被改派汝州,后来又允许他在常州居住。苏轼被下狱,在狱中给弟弟苏辙写下了绝笔诗,其中写到: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三、东山再起
1085年3月5日,哲宗之母高太后垂帘听政。5月6日苏轼被起用任登州知州七品,被调回中央先后任礼部郎中,起居舍人六品,1086年3月14日,升任中书舍人四品。9月12日又升任翰林学士正三品。先后任杭州、颖州、扬州以及定州知州。
四、被贬海南
1093年,哲宗亲政,苏轼被贬广东英州,还未到达英州,就又被贬到广东惠州,后又被贬到海南儋州。《荔枝叹》等作写于此时。1100年哲宗病逝,徽宗继位,在儋州生活三年的已经65岁的苏轼,渡海而回,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病逝于常州。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说明:当风烛残年的苏轼从海南岛儋州贬所北归途经润州(镇江)时,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北宋名画家,苏轼好友)所画东坡像,回顾一生,心潮难平,感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
三次贬谪 1、1080年~1084年:44岁时谪往黄州
※神宗死,哲宗立。太后高氏执政,东坡还朝、外任。(1085~1093)
2、1094年~1096年:58岁谪往惠州。※哲宗长大成人,为新党党徒挟制。3、1097年~1100年:61岁谪往海南儋州。
※宋徽宗即位,太后陈氏执政,召苏还京。1101年北返途中病逝于湖州,葬河南郏县。
苏轼的人生曲线
宋神宗、哲宗期间的残酷党争 变法派阵营
宋神宗(雄心万丈的皇帝)
王安石(拗相公)
吕惠卿(巨奸大恶,富有险谋又极具说服能力的小 人,声名狼藉,追随王安石,后出卖王安石。)
李定(母丧不奔,后弹劾苏东坡。乌台诗案中力主判 处苏东坡死刑。有“名言”:“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 自为之”)
舒亶(乌台诗案的策划人,罗织东坡罪证高手。与邓 绍一同弹劾苏东坡)
曾布(活跃的政客)
王雱(王安石之子)
章谆(后为苏东坡敌人)反对派派阵营
司马光(反对派之首,大史学家)
韩琦(元老重臣)
吕晦(第一个发动攻击的人)
曾公亮(脆弱宰相)范镇(元老重臣,苏家“叔伯”辈好友)
苏东坡
苏子由(东坡之弟)
富弼(老宰相)
欧阳修
范仲淹(早期改革家)
吕公著(曾与王安石为友)王安礼(王安石弟)
王安国(王安石正和吕惠卿商讨政事,弟弟安国在外面吹笛子,王安石向外面弟弟喊道:“停此郑声如何?”弟弟应声回敬道:“远此佞人如何?”刘挚(独立批评者,后与东坡为敌)郑侠(宫廷门吏,呈给皇帝《难民图》,画了带着脚镣的难民在砍树挣钱,用以付还官家的青苗贷款。太后动怒。王安石始失势 乌台诗案(7月28~11月29入狱)
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东坡由徐州调任太湖滨的湖州。他作《湖州谢上表》,其实只是例行公事,略叙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但他在后又夹上几句牢骚话: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讽刺青苗法: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出自《山村五绝》)讽刺农田水利法: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地)变桑田(出自《八月十五日看潮》)讽刺贡举法: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出自《戏子由》)讽刺均输法: 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出自《盐诗》)
揭发“大逆不道”: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出自《桧树》)
给弟弟苏辙绝笔诗中有:
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给妻子王闰之绝笔诗中有: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东坡居士”和“东坡雪堂”
高中课文(必修、选修)《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轼在黄州在作品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
《定**》(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方山子传》《游沙湖》
初 到 黄 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初到黄州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俊。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
古思绪。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大江东去,淘空一切,唤起我们所有的向往。“浪”怎能冲洗千古风流人物呢?显然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无数杰出人物在诗人的视野里都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这三句写景和抒情议论结合得天衣无缝。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几句具体写赤壁之景。先写江岸石壁,“乱”写出险怪,“穿”写出高峭。再写江面波涛,“惊”写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状。“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声音、色彩、姿态,无不逼真。这几句,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承上启下,呼应开端,又勾起下片。眼前所见,美不胜收,难以尽述,故总赞之曰“江山如画。”“多少”句呼应“三国周郎”句,又启下片,由写江山而折入人事。“多少”,是兼孙、刘、曹三方面而言。
定**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hú])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关于《临江仙》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九月,蛰居于黄州的苏轼,在一次夜饮大醉之后回到位于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住宿。但夜已很深,家童鼻息雷鸣,听不到词人的敲门声。于是词人依杖门外,静听那滔滔不绝的江流声。就在这万籁俱寂的瞬间,一种思想的火花突然闪现,他的心灵似乎获得了顿悟,超然物外的逸想联翩而至。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理趣的《临江仙》。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
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
下片即是词人“倚杖听江声”时的哲思。
“长恨”二句,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由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
“夜阑”一句,亦景亦情,既是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也是词人此际宁静超然心境的象征,并从而引发出尾二句的渴望和遐想。
“小舟”二句,写词人面对平静的江面,幻想着能如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自己的馀生。
体现了作者当时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上词之后,“挂冠服江边,拏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根本未去“江海寄余生”。这则传说,生动地反映了苏轼求超脱而未能的人生遭际。
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黄州时期的传世书画
《赤壁赋》:行楷,就是我们课本封面上的书法。
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第一第二为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
《枯木怪石图》:独树一帜的,充满了奇思妙想孤傲险怪之气,与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抒写了胸中的磊落不平。苏轼《赤壁赋》手迹 天才诗人来到传奇之地 寂寞让苏轼如此美丽,寂寞让苏轼如此成熟。与其说是苏轼成全了赤壁,不如说是赤壁成全了苏轼。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那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 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朗读课文
壬(rãn)戌(xū)之秋,七月既 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 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 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 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 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 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 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 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 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 兮溯流光。渺渺兮予 怀,望美人兮天一 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â)之。其声 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 袅,不绝如缕。舞幽 壑之潜蛟,泣孤舟之 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 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 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 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 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 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 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 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 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 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ã)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 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 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 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 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 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 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 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 是永存的,又羡慕它们什么呢?再 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 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 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 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声 音,眼睛看到了就成为景色,占有 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 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 藏,而我能够同你共同享用。”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酌
(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 狼籍(jí)。相与 枕藉(jiâ)乎舟 中,不知东方 之既白。
猪肉 颂(打油诗两首)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yǎn,覆盖)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
黄州赤壁
东坡制造
黄州现存的“东坡赤壁”有二赋堂、挹爽楼、栖霞楼、剪刀峰、留仙阁、碑阁、酹江亭、坡仙亭、睡仙亭、放龟亭、喜雨亭、问鹤亭。黄冈赤壁、二赋堂
凭吊江山,恨人生之如寄 流连风月,喜造物之无私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惠州美食 东坡制造
盐焗鸡 :皮脆、肉滑、骨香、味浓。
推广“高科技”农具-----秧马
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篙其首以缚秧。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
为广州建造清洁饮用水系统
惟蒲涧山有滴水岩,水所从来高,可引入城,盖二十里以下耳。若于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缠之,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不过用大竹万余竿,及二十里间,用葵茅苫盖,大约不过费数百千可成。然须于循州置少良田,令岁可得租课五七千者,令岁买大筋竹万竿,作筏下广州,以备不住抽换。又须于广州城中置少房钱,可以日掠二百,以备抽换之费。专差兵匠数人,巡觑修茸,则一城贫富同饮甘凉,其利便不在言也。自有广州以来,以此为患,若人户知有此作,其欣愿可知。喜舍之心,料非复塔庙之比矣。然非道士至诚不欺,精力勤干,不能成也。
闻遂作管引蒲涧水,甚善。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绿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道远,日久,无不塞之理。若无以验之,则一竿之塞,辄累百竿矣。仍愿公擘划少钱,令岁入五十余竿竹,不住抽换,永不废。
国画《苏东坡在海南》
不善饮酒的酿酒大师
黄州期间:在朋友杨世昌道士启发下,酿“蜜酒”,并作《蜜酒歌》。(“柑橘酒”不成功)
惠州期间: “罗浮春”(即桂酒)、“万家春”。(“予家酿酒,名罗浮春”,“余近酿酒,名万
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美酒玉色、香味超然 ”,掌故“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海南期间:酿“天门冬酒”、“真一酒”。
东坡的饮酒观
饮酒不求酒量,但求酒趣。他反对泥醉,而主张“半酣” :“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值得推荐的东坡养生术
吃饭黄金法则:已饥方食,未饱先止。
需谨慎采用的东坡养生偏方
雨水泡茶熬药:时雨降,多置器广庭中,所得甘 滑不可名,以泼茶煮药,皆美而有益。
服食阳丹:以三十瓷器皆有盖,溺其中已,随手 盖之满三十日开视,其上当结细砂,如浮蚁状,或黄或赤。密绢帕滤,取新汲水,净淘澄无数,以秽气尽为度,净瓷瓶合贮之。夏至后,取细研 枣肉,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吞下,不限丸数,三五日后取尽。夏至后仍依前法采取,却候冬至 后服。
另:服食阴丹、辟谷。食疗秘方
麦门冬饮 :“一枕清风值万钱,无人肯卖北窗眠。开 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有口腔保健、安 神催眠、益阴养胃、润肺清心的功能。
茯苓糕:《东坡杂记》中载,“用蜜和如湿香状,蒸 过食之尤佳。”茯苓甘、淡、平,具有健脾和胃,宁 必安神的功能,用茯苓粉蒸服是中药食疗的一种良方。雪羹汤 :用荸荠、大米、适量生姜和清水煮成即可。
茶艺高手 医生药师
治风湿奇方:尊麻含有尊麻素和黄体素,像毒 藤一样,皮肤碰到就肿疼。他说把尊麻敷在风 湿初起的关节上,浑身其他关节的疼痛都可以 停止
嫩肤妙方:在文火上,把苍耳的叶子灰,加热 约二十四小时,即成白色粉末,若内服,能使 皮肤软滑如玉。
破天荒
儋州原建学堂,但无老师,都不愿支教,黎家子弟读书较少。这天下第一文豪来了,读书人人趋之若鹜。苏老师悉心指导,自编教科书,出了个关门弟子姜君弼。赴考前老师书扇曰:“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学生真的高中,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破天荒”原出于此。
苏轼于绍圣元年十月才到惠州,四年四月又贬琼州(今属海南)别驾,安置在昌化军(今儋县)。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东亭 次韵子由
仙山佛国本同归,世路玄关两背驰。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谁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风雨看纷披。
被酒独行
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别海南黎民表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二、苏轼其它诗词赏析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悼朝云诗(并引)
绍圣元年十一月,戏作《朝云诗》。
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亡于惠州,葬之栖禅寺松林 中东南,直大圣塔。予既铭其墓,且和前诗以自解。朝云始不识字,晚忽学书,粗有楷法。盖尝従泗上 比丘尼义冲学佛,亦略闻大义,且死,诵《金刚经》 四句偈而绝。
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袢。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1、写景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苏轼轶事
《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
3、人生态度
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深度阅读
高峰体验
参考书目 《东坡志林》、《东坡杂记》、《东坡乐府》 《苏东坡传》(林语堂)
《苏东坡的千年人生智慧》(叶飞)《东坡常州奇缘》(包立本 邵玉健)
《西湖太守苏东坡》(赵遵生)《天才诗人:苏东坡传记》(日·横田辉俊)《苏东坡大传》(台湾·李一冰)
《解读苏东坡:女性情感卷》(东方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