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诗中看中国月文化

时间:2019-05-13 12:1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唐诗中看中国月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唐诗中看中国月文化》。

第一篇:从唐诗中看中国月文化

从唐诗中看中国月文化

从三岁孩童咿呀之时就能说出“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这样家喻户晓的名句。便流传着“熟读唐诗三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样的说法。在众多的唐诗中,有关月亮的诗句为数不少,有人说是唐诗使这个自然之物有了更多的内涵,也有人说是月亮丰富了唐诗的内容。中华民族是一个对月情有独钟的民族,与月结下不解之缘的民族,因此月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显赫的地位,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这种显赫的地位和深厚内涵又集中体现在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唐代的诗歌中。月亮作为一种自然物象,在诗人笔下是富有特征的东西,她被一代代文人墨客修饰润色,形成她独有的审美价值和含义。既是缠绵的爱情,也是悲欢离合的亲情;是相思相牵的友情,也是难舍难弃的乡情;是朦胧清新的美景,也是旷远高洁的志情。

一、时间意象之月

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所以月光是有生命的,时间的。南唐后主李煜发出这样的感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在“春花秋月”时间的流逝中他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回忆。

杜牧《润州二首(其一)》说:“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对于时间而言,我们都是过客而已。无论是南朝士人旷达,还是东晋名宿的风流,于它而言,都不过是历史舞台上得匆匆过客。岁月悠悠,天地茫茫,千年万年,世事沧桑。人作为天地间万物的灵长,仰望夜空,明月皎皎,自然引发无穷的思考,思考宇宙的起源,思考历史的兴衰,感悟人生的意义。

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朦胧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不到今时的月亮,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们不觉感慨系之,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探求。诗人由月想到古人,由古人折射到现实。丰富的想象,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勾连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浑然一体。

封建专制的社会本质是吃人的,而文人骚客他们自己的豪情壮志聪明才干也无可奈何的随着月光的流逝而流逝。李白《苏台览古》中说“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冥王宫里人”。他们的生命逸致常常在“月光如水”的流逝中被淹没,被抛弃。刘禹锡说“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旧时月”再次引起世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在这里,月再一次把千古亘远,深邃浩淼的宇宙意识贯穿到现实当中。

二、边塞意象之月

一轮明月遥挂边塞,既有开朗壮阔,雄浑苍茫之境,也有幽怨悲亢,悲凉凄清之情。边塞意象的月是对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的点缀,是对征夫思妇的一种心理慰藉。唐代的边塞或处大漠,黄沙漫漫;或据高山,偏僻苦寒。往往人烟稀少,凄凉萧条。漫漫长夜里和边关、戍楼、长城、羌笛相伴相和的只有那空中的明月,它是那么晶莹,它是那么明亮,引起诗人或美好、或凄凉、或悲壮的感情激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雄浑苍茫。“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

羌笛戍楼间”,隽朗壮阔。“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悠远绵长。这里,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地理名词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从而赋予边塞诗更加博大阔远、混溶丰腴的意境,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不仅如此,月还是那些戍边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的一种寄托和倾诉对象,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

沈如筠的《闺愁》中的“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在皓月当空的夜晚,她独处空闺,而丈夫戍守南疆。举头看见一轮孤月挂在天际,她不禁暗想,斯人是否也如她一样看着月,心系着她?“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于是她很自然地就想到自己像月光一样倾泻在他的身上,像月华一样陪着他。

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没有战事,戍楼独坐,夕阳西下,晚风轻拂。边境上特有的暂时的平静,静谧中潜伏着肃杀和紧张。在这样的情景下,战士想家是极自然的。于是写他吹起笛子,吹的是寄托着“伤离别”之情的《关山月》曲调。通过笛声,我们已体察到这位战士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末句却从反面写来:不直说战士对妻子的思念有多苦多切,而说他想到妻子在万里之外因为挂念自己而忧愁伤心,夫妻两人对长久的别离、无望的等待都同样地无可奈何。这就把广大守边战士的苦闷心情典型地表达出来,并取得了令人感动和同情的艺术效果。

李白的《关山月》中“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此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了一幅辽阔的边塞图景。天山虽不靠海,但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得,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常见的云海苍茫的景象和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了一起,显得新奇而壮观。

沈全期的《杂诗三首》中“可怜闺中月,长在汉家营。”此句看月抒怀,说今夜闺中和营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短短十个字,既写出了夫妇分离的现在,也融及夫妇团聚的过去。既轮廓鲜明地画出了异地同观一轮明月的月下相思图,也使人联想起夫妇相处月下,月影双照的动人景象。诗人不露声色的写出了闺中人和征夫相互牵念的深情。

李益的《过五原胡儿饮马泉》中“几处吹笳明月夜,何时倚剑白云天。”明月当空,空旷的原野上,隐隐传来哀婉的胡笳声,烘托出一种悲凉气氛,又蕴涵着一种忧伤情调,微妙地表达出五原一带形势依旧,边防尚未巩固的感慨。

三、愁绪、情爱意象之月

看着月,最容易想到月宫,月兔,桂树,吴刚,当然还有嫦娥。嫦娥奔月,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似乎自从有了嫦娥奔月的传说后,月亮就和爱情有了割舍不断的情怀,那或圆或缺的月亮就成了情人们寄托情感的美好事物。月被用来写爱情的甜蜜,写思乡的愁怨。月光溶溶,让约会的情人尽享生活的美好;月色朦胧,让离别的爱侣感受思念的煎熬;月影幢幢,让游子的心头平添无限的感伤。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圆象征团聚,月缺寓示别离,团聚也好,分离也罢,诗人常常借月把一腔愁绪挥洒得含蓄凄迷。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霜露漫天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后句也是写景,却不同与上句,这里作者的客观实景中融入了主观情感。明明是普天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举得于情理不合,那正是诗人的微妙心理,突出了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得“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诗中

点题之句,而且推己及人扩大望月者情思范围。但诗中秋思落谁家,把诗人望月怅然,与家人的离散,深切思念家人的真挚情感巧妙地传递出来。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诗人将自己对月怀远的情感表达的深沉含蓄。

孟浩然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中“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虽然诗中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广陵友人之作,但此句中语势趋于自然平缓,而风吹木叶发出的鸣声,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映衬江中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被触动的更加深沉。

孟郊的《秋怀》中“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诗从秋月写起,既是比兴也是比喻寄托。此刻诗人感觉连秋月也是脸色冰冷,寒气森森;以月自比的老客是诗人自己,也是一生壮志消磨殆尽,景况极其不堪。“老客”二字包含着它毕生奔波仕途的失意遭遇,而秋月之下的他一个“单”字更透出了人孤势单、寂寞之情。对月相思,久不能寐的愁意表达地自然流畅。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温馨缠绵;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这是回忆的酸楚。爱情由于凄迷月色朦胧月光的推波助澜,在唐人的诗歌里成为永恒的传奇。“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用最浅显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思妇盼归图——痴心的女子斜倚在雕梁画栋的阁楼窗外,仰望月空,形单影只,百无聊赖,一腔思念和怨恨绵绵无绝期,只有到心上人回来的那一刻方才能罢休。这里的月是相距千山万水的恋人唯一能共同欣赏的景物,满怀心事只能与月诉怀。月是相思之物。

情到深处,月便自然与情爱相连了。“晓风残月”的悲凉,“月照高楼”的孤寂。但是,月更使一种表达情与爱的最佳寄寓和祝愿: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月赋》);孟郊“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古别怨》);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深挚的情与爱,化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凄美祝愿。

月下爱的禅意、爱的见证。无论是狂羁洒脱的李太白,情意绵绵的李义山,还是忧患郁抑的少陵野老,都拒绝不了月光的见证,在月光的温抚下,还原出人的本真。一时骚客的失落,才子的多情,诗圣的千虑,都一一呈现在纤尘不染的月光下„„倾听爱情的下落和心音。在爱情的情感世界里,唐人的情怀、渴念,甚为壮阔、更为轻灵,情爱也甚是挚烈、浓烈。“待月西厢下”的痴心迫切,“落月满屋梁”的空虚落寞,“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的痴恋情深。月光皓照下地浩茫天穹,还是相思的成因和巨大空间。分别之后,“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得惆怅和迷惘。“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端居》);月明之夜,风雨之夕,情人各在一天涯,而且“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时,又添了几多愁苦!于是凄迷广浩的月下便成了无尽的相思的时空:“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李商隐《代赠二首》),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李商隐就是一千次一万次,也道不完,“欲说还休”。当然,随着时间而逝去的月华也见证消磨和冲淡的爱情“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暇《江楼感旧》)。那个相偎相依的月下倩影,哪里再可寻回?即若唤回,恐也不是彼时情怀。好梦已去,往事如烟,空留丝丝缕缕的旧踪。若如此,在伊人已逝的情人眼里,只余下“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苍凉萧瑟的景观。爱情在凄迷的月色、催人肠断的铃声的烘托下,更为凄婉欲绝。在月光温抚的天际中,所飘荡的只有在诗歌中我们能看见那些悲怆千古的爱情了。

四、自然意象之月

美丽的月亮洒在山间,朦朦胧胧、斑斑驳驳,静谧之中有清新,清新之中有情趣。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出了皓月当空,清新幽静的山间景致。皎洁的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洒下斑驳的影子,星星点点,格外明净清幽。清冽的山泉,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熠熠发光,诗中透出了一种幽静明净的自然美景。再看他《白石滩》中还有“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诗中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都是在那皎洁的月光之下,或者正是这些物象的清晰可见,更见月光之明亮,尤其是后两句,一群少女,趁着明月之夜,不约而同的来到白石滩浣纱洗衣,明月下流动着一幅清新纯美的画面。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诗先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秋高气爽,月色明朗。又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之妙,月只“半轮”,就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幽美之境。次写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更加突出在静谧的夜晚中青山吐月的那种美妙情致。

刘方平的《月夜》中前两句“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暗影中,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色的静谧祥和。诗人同时还写到北斗星和南星都正横斜,把读者的视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让人感到那碧海南天之中也笼罩着一片夜的静寂。

戴叔伦的《兰溪棹歌》中“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抬头仰望天空,“凉月”二字,既写出了月色的秀朗,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氛。“挂柳湾”使人想象到月挂梢头,光泻兰溪,溪月相映增辉的情景。后一句中的“镜”比喻溪水,也暗示出月光的皎洁,并使人看到月下溪水的倒影摇曳生姿,朦胧而飘渺,如仙境一般。

唐代诗坛大师云集,名篇层出不穷。诗人们把自己对理想的讴歌,对未来的向往,对爱情的礼赞,对生命的叹息,对命运的无奈都融入到月的世界里,在月光笼罩下倾诉一腔情怀。不论悲、欢、离、合,都融入到了朗朗的明月中,在物我合一中达到灵魂的飞升。我们读唐诗,从中发现月的清新,月的壮美,月的相思,从而对它产生更多丰富的联想。月这个自然之物被唐代诗人赋予深厚无比的情思,也给后来的文学作品渲染了一层浪漫绵邈之色,凄婉哀怨之情,也极大丰富了文学作品的意境。

第二篇:从豆腐渣工程中看中国的监理制度

从豆腐渣工程中看我国的监理制度

从豆腐渣工程中看我国的监理制度

方平

3110103076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摘要: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连续发生了数起安全质量方面的重大事故,这些“豆腐渣”工程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恶劣。从事故调查结果上看,监理在其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涉案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也得到了相应的处罚。本文从一个重大工程事故为案例,来分析我国监理制度和法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字:监理;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建设法规

1.引言:

建筑工程监理,是指按照一定条件,经过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取得资格证书的工程建筑咨询、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标准和合同条款,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协助招标、评标、监督勘察、设计和施工的一种有偿服务(1)

法规上看,监理和建设单位是委托和被委托的关系,监理单位一定程度上要保障委托单位的利益,但同时监理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在法律上这三者的关系和职责是明确的,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并不是如此的明确。本文将选取几个典型的重大工程事故,分析监理单位或个人在其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从这些违法现象解读监理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规范监理行业。

2.案例介绍

2007年8月13日16时45分左右,湘西州正在建设的凤大公路Al标段堤溪沱江大桥坍塌,造成死亡64人,重伤4人,轻伤18人,直接经济损失3974.7万元(简称为“8.13”事故)。经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查,认定该事故是一起由工程质量问题引起的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造成这一特大责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1)大桥土拱圈砌筑材料未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一是未按照“60号块石、形状大致方正”的设计要求控制拱石规格,实际多采用重50―200kg且未经加工的毛石,坍塌残留拱圈断面呈现较多片石。二是主拱圈砌。我国的工程监理始于1983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鲁布革水电站引水工程。经过了30年的发展,监理制度在工程中得到了推广和发展,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断发展和完善。从最早的《关于开展建设监理工作的通知》,到后来的《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试行管理办法》、《工程建设监理规定》、《建筑工程监理规范》、《建筑法》、《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范》、《注册监理工程师管理规定》等相应的法律法规不断推出,有力地保障了监理行业的规范安全发展。但由于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监理行业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监理的权利和义务还未得到很好的理解,导致了监理在施工过程中很难发挥其监督者的作用,监理的第三方地位变的十分尴尬,甚至很多工程委托监理单位只是为了符合国家规定,走形式的而已,这也导致了很多重大工程事故的发生。监理在工程中需要面对的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从法律

从豆腐渣工程中看我国的监理制度

体未完全按“20号小石子混凝土砌筑60号块石”的要求施工,部分砌体采用了水泥砂浆。经现场取样测试,主拱圈大部分砌体小石子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规范要求值,其中1号孔1―2号横墙之间主拱圈砌体小石子混凝土平均强度不足5Mpa,与设计指定20号小石子混凝土强度相差甚远。三是经现场取样检测,机制砂含泥量较高,最大值达16.8%,超过了不大于5%的要求。碎石含泥量为2.6%,超过了不大于2%的标准。四是现场抽检的吉首市大力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等级32.5),其烧失量在5.22%一5.98%之间,不能满足不大于5.0%的标准要求。(2)砌筑工艺不符合规范规定。一是设计要求主拱圈砌筑程序为“二环、三带、六段”,施工更改为“三环、五带、六段”,实际施工按“田”字形或分割为更多条块的方式无序砌筑,导致砌体整体性差。二是主拱圈、横墙、腹拱、侧墙连续施工,并在主拱圈未完全达到设计强度即进行落架施工作业,造成砌体缺乏最低要求的养护期,拱圈提前承受拱上荷载,降低了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三是拱圈砌体强度尚在发展中,弹性模量较低,腹拱侧墙及填料等加载不均衡、不对称,导致拱圈变形及受力不匀。四是各环在不同温度无序合龙,造成拱圈内产生附加的永久的温度应力,也削弱了拱圈强度。(3)拱圈砌筑质量差。砌缝宽度极不均匀,最大处超过10cm(设计要求不大于5cm)。部分砌筑不密实,未进行分层振捣。砌体存在空洞(大的空洞达15cm以上),下雨或洒水养护时桥下漏水现象较普遍。主拱圈施工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的达13项,其中,0号台拱脚处大约4m多宽范围内的砌体质量最差。

其间接原因是:(1)施工单位施工管理混乱,监管不力。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技术管理不到位,主拱圈施工组织设计不完整;没有必备的拱圈配料图,拱轴线变形观测不连续,资料不完整;施工人员技术素质低,缺乏建造石拱桥的经验。事

故当班152名作业人员中,有148名是农民工,这些人员大多不熟悉拱圈砌筑工艺和技术要求。民工上岗前,未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2)监理单位监理人员缺乏石拱桥施工与监理经验,不能及时发现质量隐患,难以胜任高墩、四跨连拱石拱桥工程建设的需要。在建设单位同意大桥第一环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就砌筑第二环时,监理未能予以制止。当涉及到材料规格、支架验收、主拱圈砌筑质量及加载程序等重要质量安全指令无力执行时,监理处未直接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在本案的调查和审理中,约四名上诉人应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行为负直接责任。

夏友佳,作为凤大公路A1标段项目部经理,按照《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关于项目经理负责制的规定和项目经理岗位职责规定,是包括堤溪沱江大桥在内的整个A1标段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项目的全面组织施工和综合管理、其应对擅自与业主更改沱江大桥主拱圈砌筑设计方案,沱江大桥的施工组织管理混乱,未保证原材料和施工质量,将大桥主拱圈等上部施工砌筑劳务分包给不合格的农民队伍等方面负直接责任。

曾伟,作为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按照《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管理手册》、《湖南路桥道路七公司管理岗位职责汇编》的规定,其职责是主持编写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施工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组织项目技术和质量管理。其应对参与更改沱江大桥主拱圈施工砌筑设计方案,施工过程中未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交底,未进行质量自检等方面负直接责任。

贺杰,作为项目部机务材料部门负责人,按照《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管理手册》、《湖南路桥道路七公司管理岗位职责汇编》和《项目部岗位职责》的规定,其职责是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管理工作。其应对采购不合格原材料,材料保管不规范等方面负直

从豆腐渣工程中看我国的监理制度

接责任。

李泽军,作为项目部试验室负责人,按照《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管理手册》、《湖南路桥道路七公司管理岗位职责汇编》和《项目部岗位职责》的规定,其职责是负责原材料进货检验,施工过程质量检验。其应对不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工作,未保证原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等方面负直接责任。

王政,作为项目部工程科技术员,按照《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管理手册》、《湖南路桥道路七公司管理岗位职责汇编》和《项目部岗位职责》的规定,其职责是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指令的落实整改及回复。其应对参与更改沱江大桥主拱圈砌筑设计方案,不认真落实监理指令的要求等方面负直接责任。

3.案情分析

2.1施工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

2003年12月6日,路桥公司与湘西州凤大公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凤大公司”)签订了凤大公路建设路基工程施工合同(A1合同段),并成立了凤大公路AI标段项目部(以下简称“项目部”)。项目部代表路桥公司履行合同中有关施工方的权利和义务,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综合管理。但项目部在堤溪沱江大桥施工过程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二十六条、国家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三十条等相关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由于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监理制度,施工单位的违法情况就不再赘述。

2.2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

2003年12月6日,胡伟代表金衢公司与凤大公司签订了凤大公路建设施工监理合同,随后组建了金衢公司凤大公路监理处。2006年12月8日,胡伟再次代表金衢

公司与凤大公司签订监理补充协议。在堤溪沱江大桥修建过程中,监理单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二十六条、国家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等规定,致使大桥工程质量下降。具体事实如下:

(1)、监理人员不足,驻地高监无相应资质。根据监理合同,金衢公司应当在凤大公路监理处配备监理人员23人。其中驻地高监1人,副驻地高监1人,专业工程师11人,监理员10人。但在实际履约过程中,金衢公司未按约定派足监理人员,且监理处人员变动频繁。在堤溪沱江大桥主拱圈施工期间,监理处仅有监理人员10人。其驻地高监李宏广不具备驻地高监的相应资质。监理处实验室无具备相应资质的试验工程师。同时,监理处人员均缺乏石拱桥施工监理经验,无一人从事过高墩、连拱石拱桥监理。

(2)、未严格按监理规范要求对施工方上报监理处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查,默认施工方将原堤溪沱江大桥主拱圈砌筑设计方案中的“二环、三带、六段”更改为“三环、五带、(七、五、三)段”,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要求施工方按更改的施工方案施工。

(3)、未按规范要求施工方在每道工序完工后进行自检,监理人员未对工序检查认可。对施工方在砼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要求的70%,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违规行为未予制止。

(4)、未按其职责要求对施工队伍的资质、经历进行严格审查。堤溪沱江大桥施工的民工队伍无一具备资质条件和石拱桥砌筑经验。

(5)、对已发现的施工工艺、材料不合规范等严重问题,虽下达了相关指令,但未严格监督施工方落实整改。在监理指令未能落实的情况下,未进一步采取措施,致使事故隐患未予排除。在大桥主拱圈施工前期,于2007年5月2日、5月8日分别下达的两份暂停施工指令,在该指令未得到执行,工

从豆腐渣工程中看我国的监理制度

程仍在继续施工的情况下,未向质量监督主管部门汇报,且默认施工方在未得到监理复工指令的情况下继续施工。

(6)、弄虚作假应付政府质量监督职能部门的检查。2007年5月21日,监理处开会研究,为迎接六月份省质监站的检查,李宏广、余阳要求监理人员完善监理处资料。此后,蒋平在施工方的施工方案、施工图纸及《检验申请批复单》、《现浇砼构造物模板安装质检表》、《混凝土施工过程质检记录表》中补签自己的名字,在监理意见栏中签注工程符合规范的结论,许小平亦在施工方试验资料中,补签了监理意见。

2.3监理违法分析及法律条文解读

监理单位金衢公司并无相应监理资质。这一点,违反了国务院发布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工程监理企业应当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担工程监理业务。禁止工程监理单位禁止工程监理单位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或者以其他工程监理单位的名义承担监理业务。禁止工程监理单位允许其他工程监理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担监理业务。”金衢公司在无监理资质的情况下,承接超过自己资质的工程,需要承担相应的处罚。《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三十四条的条文,是对监理制度最基本的规范,也是对监理单位最基本的要求,若没有该条文的限制,很多不够资质的监理单位就会胡乱承接工程项目,而自身没有能力进行较好的监理,会导致监理市场的混乱,工程事故自然也会经常出现。所以,该条文是具有重要规范作用的,有力的保证了监理市场的有序性、安全性、明确性。

监理单位未按规范对施工方进行监督,未对施工中每一道工序未进行自检,对施工方违反规定的做法未予以制止,并且弄虚作假应付政府质量监督职能部门的检查。根据《建筑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工程监理单位不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履行

监理义务,对应当监督检查的项目不检查或不按规定检查,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建筑工程监理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并对工程质量承担监理责任。”监理单位在实际的建立过程中明显违法了上述的两条法律条文,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在我国的工程监理制度中,上述两条法律条文是其中基本法律规范,明确了监理的基本义务和责任,是监理制度的基石。监理单位工程监理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上述法律法规,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和权利,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的负责人收受施工方的贿赂,降低工程质量。根据《建筑法》

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工程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串通,为承包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与承包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监理单位违反了这一条法律法规,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建筑法》的该条法规明确地定义了监理单位与承包商相互串通的行为是属于违法行为,从法律层面上制止这种行为的发生,规范了工程监理和施工单位的关系,保证了建设方的利益和工程的质量。在秩序混乱、不透明的中国建筑行业,该条法律规定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

监理单位为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损失。该行为违反了《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了《刑法》就是刑事案件,量刑和处罚会比一般的民事法律重得多。这也是对从事工程

从豆腐渣工程中看我国的监理制度 的人员或单位的一种威慑,使得工程人员能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工程建设,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4.对案件及法律的思考

本案中,建设监理单位不符合监理资质,未履行好监理职责,收受贿赂,导致工程质量降低,最终造成了重大工程事故。毫无疑问,监理单位违反了多项建设法律法规及刑法,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但从本案的审理和判决过程中,对监理单位的处罚力度并不大,很难起到警示和威慑的作用。从这点上看,监理单位的违法成本比较低,那么,其违法的概率和动机就会上升。监理单位作为监督方监督施工单位施工过程,施工单位的每一步工序都需要监理单位的验收和签字,所以监理单位有了寻租的条件,就很有可能接受施工方的贿赂,和施工方串通,对施工方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事故发生后监理单位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责任相对较小,处罚的力度也不大,所以监理单位在考量受贿收益和违法成本时,受贿收益远远超过了违法成本,追求利益的监理单位就可能选择铤而走险,受贿违法。因此,提高监理单位的违法成本是很有必要的。当监理单位的违法成本较高,超过了受贿带来的收益时,监理单位就会重新考虑,选择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收受贿赂。而对施工方来说,想要让监理方受贿,则需要给更多的好处,而更多的好处可能远远超过了自己偷工减料、降低工程质量所带来的收益,所以施工方不会愚蠢到做亏本买卖,施工方也就不会去行贿,而是按照规范接受监理方的监督,保证工程的质量。所以,现行的法律对监理单位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了监理市场的混乱,也使得监理制度未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要想保证监理制度的透明和有效,必须提高监理的责任,同时出台相关法律规范其行为,并提高对违法的监理单位的处罚力度。

当今的法律都是以犯罪结果为判罪标

准的,建设法律法规也不例外,在相关的建设法规中我们经常看到这些语句“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等,这些语句的“结果导向”特别明显。如果本案“豆腐渣工程”中没有发生重大工程安全事故,那么施工方偷工减料、监理方玩忽职守,是不是就不违法,不用受到惩罚了呢?从法律的公正性上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法律惩罚的是主观上的“恶”,而非“恶”产生的结果。所以对于工程中“很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违法行为,其处罚力度应该向“重大安全事故”的处罚力度靠拢,因为这两种行为主观上的“恶”都是相同的,只是结果不同罢了。国内很多工程中施工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的关系混乱、不透明、水份大已经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大多数的工程法律案件都是等到工程中出现了事故,才去调查,结果常常查出一大批违法人员,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却缺乏有效的司法、行政监察力度,从而导致了施工方和监理方违法成本的降低。施工方或监理方在工程中通过违法行为,比如偷工减料,受贿等获益,如果该工程在今后的使用中没有出现问题,那么施工方和监理方就不用支付违法成本。从某个层面上来说,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司法调查和判决,不能很有效地抑制违法犯罪动机,反而促成了工程人员的侥幸心理。所以,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政府监察和司法监察是十分重要的,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在施工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应该及时制止和处罚;同时,建议在法律条文中取消以结果为导向的相关规定,法律的量刑和处罚规定从违法犯罪的动机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出发,这样更符合法律的公平性。虽然这短期内难以实现,但这是法律发展的必然趋势。

5.总结

“8.13”事故是国内比较典型的由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违法监督和建设带来的工程事故,其中的多项违法行为都触及到了建

从豆腐渣工程中看我国的监理制度

设法律法规及刑法中的基本条文,对于该案例的研究有助于对相关法律的理解,同时也能从中看到目前我国监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比如法律对监理的量刑处罚太小;法律结果导向太明显;司法及政府对施工过程的监察还很不到位等,所以对相关建设法规制度的完善是势在必行的,对工程监察的投入也需要加大。同时,除了加大对监理单位的惩处力度,还有制定更多细化的法律来规范监理单位行为,提升其监察工程的职能及作用,为防止其权利垄断,让其更多的受制于政府和司法部门,形成多重监管体系,让工程管理而后施工更加透明。

6.参考文献

【1】.《建筑法规工程与案例》,金国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6

【2】.《浅谈对监理第三方地位的认识》,韩先亮,改革与探索,2003.6

【3】.《工程监理寻租行为博弈分析》,殷红春、曹玉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三期,2006.5

【4】《浅谈监理与施工单位的关系处理》.,金敦军,管理咨询,2008

第三篇:从“非典”中看中国的公共安全管理

“非典”——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警钟

一、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现状

第一是我国公共卫生管理面临着巨大压力。作为管理对象的国民的公共卫生知识薄弱甚至缺乏,例如对一些疾病的致病原理和传播途径不太清楚,大多数人遇到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不知怎样有效地配合政府和医疗单位处理,甚至产生排斥和扩大事态的情况。还有对食品安全法律知识淡薄,制造大量不健康的食品,使用大量不符合规定的添加剂,盲目追求利益,无视他人的生命健康等等。第二是我国公共卫生管理者自身也存在不小的问题。作为公共卫生管理的发起者,例如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公共卫生管理规定执行,执行力不够,甚至存在腐败现象。再者相关部门的监察力度不够,一些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现象依旧存在。还有就是国家出台的政策不够完善和针对对方公共卫生特色管理不够多。

二、“非典”给政府在相关方面管理带来的影响和转变 第一是观念上的影响和转变。“人的安全”的概念和观念得到真正的重视和关注,人的地位、身份在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显得没有区别,人人的生命健康都是那么的重要和关键。人们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可怕性、突发性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对公共卫生安全意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国家认识到了是不是不应该盲目地追求GDP,而忽视人民的生命健康,是否应该加大对人民生命健康保护的投入,是否不要形成国家的畸形发展等等问题。

第二是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制定措施、完善措施、增设部门机构的影响和转变。“非典”发生后的两年时间里,中国加速建成应急管理体制。中国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以及预案》,我国政府确立了国家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它包括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地方机构、专家组。

三、如何完善我国医疗体系建设

1加强医疗市场监管,改善就医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目前我国医疗市场仍存在医疗资源浪费、药品回扣及收受红包现象,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市场调控政策,加强行政干预和管理,制定严格监督及处罚政策,改善就医环境。这样医疗市场有良好的环境氛围及风气,既有利于我国医学的发展,又使有效的医疗保障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使医疗机构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认准航标,全心全意为人们的健康服务,共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摆脱公众信任危机,使医疗市场秩序健康发展,这是市场化初期必须做到的,不然我国的医疗市场会畸形发展。我们应积极宣传医疗技术及优秀医务工作者,宣传良好的医疗服务,使人们重新认识我们人民医院为人民的高尚理念,使人们充分相信和信任医院和医务工作者,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2构建合理医疗教育和人才流动体制

建立健全严格的专科人才培养制度,医师教育必须是正规的5 a以上临床医学培养。实习毕业后进入二级临床医院进行工作锻炼,在较好医术及医德的带教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专科工作训练,全面考察初级医师的综合素质,合格并取得相应专科医师资格后才能独立工作,然后进行优胜劣汰。二级医院定期选送优秀医生进入三级医院进修或帮助工作,采取竞争方式,工作成绩突出并医德良好的,调入三级医院工作,构成人才梯次,增强我国难重病的救治和医疗科研能力。医师工作取消终身制,不能胜任医师工作的实行坚决强制淘汰,不得从事医疗服务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从二级、三级医院调派医务人员到社区和农村进行服务保障工作,提高其工资及福利待遇,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及发展机会,吸引优秀医务工作者到社区和农村工作,还可以进行定期调换岗位,提高我国整体的保障能力及水平。“流水不腐”这样既能使优秀人才更好的发展,由能提高我国医疗服务的整体保障能力和水平。医院应按需设岗,按岗取酬,公开竞聘,激活人员合理流动。实行对重要管理人才、骨干技术人才实行特别高薪、特殊待遇及岗位津贴制,吸引国内外的高尖人才,使他们发挥主导作用。因为一个骨干人才的工作,可以造就一个高水平的学科、带动一个部门的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现有的高尖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促进、激发今后的人才培养。3构建合理的医院层次及体制制度 我国医院现在实行分等级制度,笔者认为,加强三级甲等医院在医疗科研及技术革新上的投入,紧跟医学前沿,提高疑难杂症的治疗水平;积极展开中小医疗机构,进行常见病的诊治;大范围的开展社区和农村医疗保障,保障人们的基本健康与疾病防控。这样不仅解决难重病的救治,提高了我国的医疗水平,又使常见疾病得到及时治疗,更好的做到疾病防控,有效的阻止黑诊所存在。中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建立广泛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降低老年人的往返成本,将有助于增加其对医疗服务的利用。卫生行政部门应选拔具有良好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来负责医院管理,打破必须是医疗专家才能当院长的固定规律,更好的使人尽其才。目前我国医院院长大多数是从临床一线的医学技术专家中选取,一般没有经过专门的正规的系统的管理学理论培训和学习。且有的院长还参加部分专科业务工作,这种“双肩挑”甚至是“一头沉”的院长既管不好医院,又浪费人才,对国家、对医院简直就是一种损失。

4构建医疗补贴、保险和社会救助相协调的保障制度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必须把握和处理好制度改革与保障投入、加强管理与改善服务的关系,特别是要把改革的进度、保障的程度和财力支撑的可能结合好[5]。国家应制订明确的长远发展规划和详细的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开展农民的医疗保险,使一病致贫和无钱放弃治疗的悲剧消失。政府在规范医院医疗收费的同时,构建平价医院,建立专项基金对特殊疾病患者进行医疗补贴,并建立相应的医疗保险制度及法律来更好的保证人们生命和健康,这是我们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应积极发动社会的力量捐助或其他形式帮助那些因没有钱无法得到医治的患者,虽然这只是当前我国经济不够发达的权宜之计,但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使部分危重贫困患者得到救治。

5构建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和疫情预警制度 当前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我们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医疗行业应尽快建立医疗资源的共享机制,使我们有限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最大可能的为人类健康服务。让先进医疗信息及医疗技术尽快流通共享,不仅在大的三级医院共享,更应让中小医院及社区、农村医疗系统能够资源共享,提高我国整体医疗水平。我国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制度,要使我国综合性国家大医院应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医学前沿技术的同时,不断创新医学技术来引领全球医疗技术水平,并全国的医院实行资源共享,为我国的卫生事业服务,为人们群众服务。医疗技术虽然不断进步,但并不能阻止一些灾难性的疫情的发生,比如2003年我国“非典”流行,当今禽流感的蔓延态势,都使我国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虽然医务工作者在一线工作,但仅仅接触的是就医的患者,我们政府也正在积极探索制定疫情预警制度,积极宣传和发动群众来配合医院和医疗行政部门来更好的完成疫情预警和防御工作。

6构建医疗多元化市场,提倡全民“健康消费”理念

构建医疗多元化市场,提倡健康体检或保健服务,使疾病尽早发现治疗,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倡”健康消费”理念。加大宣传“健康消费”,使我国群众定期到医院检查、咨询、了解自身健康情况,或进行定期的医疗保健,了解响应的医学保健知识来为自己的健康服务。医院应积极挖掘市场潜力,调整经营策略、改善经营模式,增加服务项目,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和谐病患、顾客与医疗服务的关系。全面品质管理(totadqualitymanagement,TQM)概念最先是应用在制造业,其导向是提高产业的生产力、效率和效益,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顾客、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TQM用于医疗机构,就是希望医院建构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安全有效的医疗环境”,提供全面的、优良的医疗与保健服务,使之满足病患需求,开拓医疗市场,减少成本,提高竞争力。1992年台湾医院自觉引进TQM管理理念,卫生主管也积极推动。TQM推动后,医院不再局限于医疗是医院唯一服务,顾客将医院作为一个与医疗、保健有关的消费场所,享受更有品质、更舒适的特殊医疗服务、保健服务等。总之,我们医疗改革最终目的是更好的保障人们健康,解除患者的病痛。让我们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积极投身医疗改革事业,为中国的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只要我们不断发展、不断改革、完善自己、提高水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会不断进步,医疗市场逐步走上正轨;我们的和谐社会与文明才会不断进步。

四、改革性方向

第一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制定和改革出的医疗体系制度必须满足人民的实际生活需求,突出以人为本。第二是技术更科学、人力物力资源更优化。

第三是加强对公众宣传和教育力度,使公众的卫生医疗知识丰富,有利于医疗机构和体系的建设和快速发展。

第四是政府的执行力度的加强和腐败问题的消除。

第四篇:从中西对比中看中国旅游文化的特点

中国旅游文化结课小论文

何为旅游文化而此于中国又何为?

——从中西对比中看中国旅游文化的特点

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伸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它既包括旅游者的文化品格、文化需求以及对旅游地文化的感受,包括旅游资源科学而正确的开发,也包括旅游业文化的构建,如为旅游者提供的旨在满足他们心里文化需求的各种旅游产品、专项旅游、各种富有民族和地方风味的服务设施等。

关于旅游文化的特点,理论界诸说并出,论述颇异。大致说来,旅游文化从其自身的范畴、结构和规律来看,主要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地域性,二是延续性,三是民族性,四是实用性,五是多样性,六是广泛性,七是思想性,八是时代性。其中,地域性、延续性、民族性、实用性和多样性,是旅游文化最为显著的特点。

受中国文明和中国旅游发展道路的影响,在中国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的制约下,中国旅游文化形成了不同于异地他邦的类型和特点,如宗法性、封闭性、伦理性、尚近游黜远游、好群游慎独游的特点,它们贯穿于中国古代旅游文化的始终,对今天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仍有着这样那样的影响。

以下则以中西对比来看中国旅游文化特点:

一、在差异的旅游主体文化中见。不同的民族处在各自不同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中,因此,必然具有不同的社会风尚和审美标准。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民族文化是相当显著的。西方旅游者都具有主动、热情、不畏艰险的外倾性特点,因而喜欢攀岩爬壁、驾船冲浪、跳伞蹦极、拳击赛车等,与保守稳健的中国人颇为不同。即使同是中国人,处在同一社会环境中的不同社会层次,其旅游爱好、旅游性格和旅游观念等也会因经济收入、教育程度、职业性质、居住环境、出游工具和闲暇时间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异。相对来说,上层社会的旅游个性较为矜持和稳健;中层社会比较自信和富有冒险精神;下层旅游者比较保守,通常会以较为狭隘与惶恐的眼光看待世界。

二、在差异的中西文化下不同的旅游文化中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可以用两种颜色来表达,用黄色来代表大陆文明的中国文化,以蓝色象征海洋文明的古-1-

中国旅游文化结课小论文

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所以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中。在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旅游文化中最突出的差异是审美观上的差异。旅游文化可分为精神性的和物质性的,中国的旅游文化比较多涉及的是两者的结合,如园林强调的是“虽由人作,宛如天成”。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往往将精神性和物质性截然分开。一类是人工的公园、娱乐场所,另一类是纯自然的森林公园、动物园。正因为这样不同的审美对象,因此也就造就不同素养、不同心态的审美者。由于中国旅游审美对象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因此就需要浏览者具有综合的文化修养才能真正游出水平和领悟各种各样的美。西方人一般不是这样,他们玩是玩、游是游、学是学、识是识,不要求相互融合和渗透,共同在旅游中发挥作用。相反,中国人是将玩与学紧密结合起来的,就连很简单的一次春游、秋游或游园活动也不例外。

三、在差异的民族旅游性格中见。一个民族的旅游性格,无不遵循着该民族的文化模式。濒海的西方民族善于旅行、喜欢旅游,而陆居的中国人则不好远游,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给自足的农耕型自然经济,具有高度稳定的发展定势,形成了相对内向稳健、安土重迁、摒弃冒险的民族旅游性格,成为最怕旅行的民族。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文化强调道德伦理,集中表现为家庭本位和家族本位,与西方的强调个人主义相去甚远。

四、在差异的旅游消费文化中见。在内倾型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量入为出,储蓄意向强烈,其不消费动机与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家庭观念等密切关联。中国传统的家庭注重追求家庭生活的和睦美满、延承久远、重视天伦之乐和子女培养,提倡勤俭持家、未雨绸缪,有别于西方以事业和消费为中心的家庭。在物质基础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其他物质消费和饮食消费的旺盛需求,必然对旅游行为的实现产生很大的阻抑作用。因而中国人的旅游动机总体上相对疲弱,在旅游消费上注重经济实惠,重视有形物品的消费(如购物、吃喝),不愿意进行劳务性和发展性消费(如不愿意花钱聘请讲解员,不太愿意参加各种形式的修学旅游);而西方人则对以旅游的形式参加不同的修学班和科学考察活动十分用踊跃,且他们的超前消费观让他们更注重精神消费的满足。

第五篇:从美国的理财教育中看中国教育体制

从美国的理财教育中看中国教育体制

一、理财教育的来源

自1957年以来,美国绝大多数州政府先后采取了在中学开设经济学和理财教育课程的政策。美国学者安德森(Anderson)于1982年首次科学系统地提出了理财教育的概念,他指出,理财教育就是能够让人们学会如何设立理财目标、认识个人收入基础、制定详尽的达到目标的理财计划、应用理财计划、调整理财计划、评价理财目标和理财过程的一系列环节。此概念的提出为理财教育在美国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美国经济学教育国家委员会(NCEE)建议将经济学和个人理财教育与学校的专业相结合,使学生们从中受益一生。根据2003年美国经济学教育国家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有48个州将经济学课程纳入中学教育标准,其中有3个州要求学校开设经济学课程,14个州要求学生学习一门经济学课程后才能从高中毕业;有31个州将个人理财纳入教育标准,17个州要求学校开设个人理财课程,有4个州要求学生完成个人理财课程后才能高中毕业。自美国经济学教育国家委员会在1998年做类似的调查以来,将经济学课程与个人理财课程结合起来的州有所增加。(美国经济学教育国家委员会 2003)B.Douglas和BermheimDaniel M.Garrett对美国中学理财课程教育在长期内对学生进入成年后的储蓄行为的影响的实证性研究表明,中学的理财教育对学生进入成年后的财产积累有重要的、渐进性的积极影响。

(B.Douglas和Bermheim Daniel M.Garrett,1997)1

网络杂志《EnGauge》在2003年发表的《21世纪数字化时代人们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中,把理财素养作为21世纪的重要素养之一,文章界定经济素养(Economicliteracy)为对经济问题界定、选择对策、消费、从中营利以及分析工作动机的一种能力,又指能通过收集组织经济事件,对经济形势和公共政策变化进行原因分析的一种能力。

1997年,美国学者德·万尼(DeVaney)以加利福尼亚州2000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一项有关理财能力的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涉及的内容为:构思个人金钱管理目标、撰写个人金钱管理目标、实施个人金钱管理目标、开发合适的花销计划、记录好收入和花销、制定节约计划、与别人一起讨论有关理财的相关事宜等。调查中,学生面对以下关于理财问题的相关提问显得很茫然:1)你是否会对你的花销作一个全面的记录?2)去商店买东西时是否会比较价格?3)是否知晓用信用卡买东西与用现金买东西的区别在哪里?4)你认为个人理财能力是否会影响到自己的未来发展?看似简单的问题高中生竟然无言以对。

上述问题可以说体现的是学生基本素质的缺失,这些基本素质直接影响到其将来的生活质量,并会对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很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德·万尼向加利福尼亚州的高中学校建议开设理财教育的相关课程。通过两年的理财教育课程的开设,类似的问卷在高中生中已经有了令人满意的答案,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学校教育对于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尽管两年后的调查并没有与先前的控制组进行精细的比较,样本也不足够大,但从被试对于理财知识的掌握和理财技能技巧的精通就可见一斑。由此,德·万尼从1997年的调查1肖璐:“美国个人理财教育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金融与经济》,2006(4),32.问卷的分析中总结认为,学校教育能明显增加理财知识,影响理财态度,是理财素养提升的关键环节。

据了解,国外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越早接触钱、学会有计划地花钱、挣钱,长大后生存能力越强。比如美国就有专门针对少儿理财教育的目标要求:小孩从3岁起要学习辨认硬币和纸币;5岁时知道钱是怎样来的;7岁时能看价格标签;8岁时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并且把钱存在储蓄账户里;10岁时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以备大笔开销使用;11-12岁时就知道制定并执行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据英国《泰晤士报》2007年7月9日报道,英国教育部门为中小学生开设理财课,以从小培养他们的理财观念。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国务大臣埃德.鲍尔斯的话说,面对竞争激烈、节奏飞快的社会环境,学生必须学会处理财务问题。他说:“金钱是我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我希望青年人尽早学会赚钱和存钱。一旦他们开始工作,这些技能就能派上用场。”

鲍尔斯说,学校应在培养学生理财技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向学生传授一些日常技能,比如怎样开账户、买房子,并教会他们尽早存钱养老”。英国政府最近又公布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改革计划,根据这一系列计划,从2011年秋季开始,储蓄和理财将成为英国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

美国儿童理财教育最主要还是来自家庭和学校。从孩子踏进幼儿园起,孩子们就会接受有关理财概念。他们会知道钱是什么以及钱在生活中是何等重要。

许多学校都在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鼓励学生研究证券市场、投资理财、信贷业务。美国“股神”巴菲特还亲力亲为教儿童理财。去年,他在美国在线主持了一个卡通节目《神秘百万富翁俱乐部》,专门教孩子理财,小朋友可在其中“学习理财课程,在商业领域中探险”。据悉这是巴菲特自己想出的点子,并亲自为节目定名。

美国理财教育学者玛沙(Marshall)和玛格路德(Magruder)把孩子理财知识和行为的发展与不同地区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他们在肯塔基州的乡村和城市随机抽取了500个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来进行相关的调查,以此来研究孩子的理财知识和不同地域下父母的理财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采访了7岁至12岁的孩子,内容包括让他们说出硬币的购买力,孩子们自己花钱、送礼物以及挣钱的经历,还有自己的态度等。玛沙和玛格路德研究发现,孩子们用钱的经历以及对硬币购买力的认识与其父母的理财行为和知识呈现出正相关,同是这一结论,在乡村和城市又存在很大的差别。由此,玛沙和玛格路德推断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对孩子的理财知识和理财行为存在重要影响。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背景的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一因素也在影响中小学的理财教育。2002年8月,美国教育学博士露西,托马鲁·安德森(Lucey Thomas Andrew)就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理财素养与文化背景的内在相关度在文章《小学四年级学生个性理财素养研究》中进行了分析,他同样也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的,地点是在高加索等15个地区。调查发现高收入地区学生的理财素养好于低收入地区。

二、理财教育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1、将个人理财教育列为中小学必修课。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没有开设理财教育课程,青少年的学校理财教育处于严重落后状态。据杭州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少年儿童都有零花钱,但90%以上的孩子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有相当数量的年轻人属于“月光族”。我们对孩

子的金钱教育观却与国外截然不同。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教育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绝大多数孩子从小就被埋在各种益智书本里,即使现在“减负”和提倡素质教育,我国应重视早期理财教育,把个人理财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理财教育是孩子从小必修的生存技能课,学校从理财价值观的教育,涉及对金钱、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和价值认同;理财基本知识的传授,包括经济金融常识和个人家庭理财技能和方式;理财基本技能的培养,包括理财情景教育、实际操作训练和理财氛围的营造等方面,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有关理财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掌握理财的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支配金钱的习惯。

犹太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很有一套,特别是北美的犹太人。犹太家庭教育中关于钱的教育有几大基本原则是要遵循的:首先是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物权概念,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要保护自己的财产,同时要尊重别人的财产,损害要赔偿,倾占要付出代价。第二,对于钱或者个人财产要知道珍惜,不可以浪费,犹太人讲究节俭,生活基本功能得到保障就可以,不炫富,不追求豪车和奇装异服。第三,知道钱怎么来的。培养孩子自己从劳动中获得收益,体会赚钱的过程,从根本上懂得为什么要理财。第四,要知道钱财是有限的,智慧是伴随终身的。

瑞士的小学里虽没有理财课程,但是却有一些实习内容,比如一个学期里专门有那么一天让小学生到任意一家公司或店铺里去打工,体验工作挣钱的艰辛。另外,学校还会定期组织模拟市场,让同学们从家长那儿“进货”,当然,也就是一些吃的喝的和小玩意儿,然后再拿到学校来卖。孩子们挣到的钱就用作出去露营、参观等活动的经费。每逢节假日,瑞士的一些中小学生会拿着自制的小食品和手工艺品到集市或大街上叫卖,路人一般也都很支持他们,多少会买一些。这叫勤工俭学也好,叫体验生活也罢,总之瑞士的家长从小就会给孩子灌输自食其力、勤俭节约的思想。实际上,这也是瑞士的一大民族特色。

在南京一些中小学了解到,有的学校也曾开办过技能班,尝试教孩子进行模拟股市操作,反响不错,孩子在玩乐中学到不少知识。但大多老师仍是不会与学生讨论如何挣钱、花钱,最多是教孩子不能浪费。专家认为,教育孩子不要浪费只是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念和基本的理财技巧,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家长可以在逛街时给孩子一点钱,鼓励他去购物付款,既练胆量又可以明白金钱的实际价值;孩子大一点了,还可以尝试在假日带他一起实地炒股、买保险和货比三家等等,这些正确的理财教育可以让孩子在今后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终身受益。

我们的理财教育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从思想上引导人们关注理财教育,如通过相关数据引起人们对理财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并通过社区讲座的形式来提高理财意识;2)呼吁社会组织加入到中小学理财教育中,为理财教育提供经济资助;3)在学校中开设理财教育课程,并培训专业教师来组织教学。同时学校还要加大与社会组织和学生家长的合作,共同对学生的理财能力负责。

2、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提升其理财能力

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理财能力的形成,对理财素养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但在性格相似的人类共同体中又呈现出一个个有着鲜活个性的个体。美国学者很注重这一点,他们在关注到个体性格的同时,还要在这一前提下充分考虑每个个体的特殊性。这里借用个性来说明问题。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质,其外在表现就是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只有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开展的理财教育工

作才是有效的,而非徒劳。既然能力相对于人的气质和性格是容易改变的,因此应该在不断变换的情景中训练其理财能力,给孩子更多的机会。

3、早期的家庭理财教育

美国有很多家庭学校,孩子会在家庭中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家长仍然与学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学校也会给孩子提供一些家庭中无法满足的需要.社会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很强,成为教育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学校还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场所,家长教育孩子的意识有待提高,社会更应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1年,美国社会学者布赖恩·格利·米勒(Bryan Gayle Miller)在文章《理财行为与早期家庭经验的关系研究》中指出,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将来的理财品质特征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并能通过早期的家庭经历预测出孩子将来的理财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第一,孩子有否参与家庭活动。据调查民主型的家庭,孩子对于家庭活动的参与程度高。民主型家庭中,孩子会主动参与家庭活动,并在其中开动脑筋对相关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面对父母的质疑会说明自己内心的想法,可见他们的表达相对较为流畅自然。专制型家庭中,孩子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尽管他们内心很有想法。面对父母的提问时,他们会显得很小心,表情很紧张,害怕受到批评。通常情况下,在专制型的家庭中,孩子的想法是不被重视的,家庭活动很少能够听到孩子的声音。孩子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这样才会让他形成健康的心理,与父母是相对平等的关系,由此,孩子也就具有了参与家庭事务的意识,无论其观点是否值得商榷,但就其精神来说是值得提倡的。由此,米勒指出,民主型家庭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理财行为。

第二,父母的关系如何。父母的关系紧张是孩子不能自然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他也就很难去理解父母对他的爱和父母之间的不和谐应该怎样去处理。同时,赖恩·格利·米勒提出了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孩子的成长需要依赖父母,因此,开展理财活动或提升理财意识,与父母有直接关系。比如,一些零花钱要由父母给孩子,并由他们教导和引导孩子应如何处理这些钱。父母的紧张关系会减小他们教育孩子的精力和耐心。同时由于他们态度的变化会与孩子之间产生一种陌生感,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理财能力的提升。

第三,父母亲分别对孩子的影响。父母被社会化的方式和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对孩子的影响也会各有侧重。父母在消费过程中给孩子带来了一整套价值、态度、标准、规范和行为的影响。父母的学历、性格以及人际关系都对孩子有影响。学历相对高、性格较中性的父母对孩子的理财能力一般会有正向引导。

第四,父母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理财知识的关注情况如何。孩子的发展都有一个关键期,理财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感性认识阶段的教育如果存在断层,理性认识阶段的教育一般也很难开展。

4、重视法律法规的建立

我国立法相对于西方国家还很不完善,教育立法就更捉襟见肘。近些年,我国教育立法也在摸索中前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来看,还有很多缺陷,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度,但确保自由的前提就是有相应完善的法律保障,这一点我们必须学习。1973年4月27日,里根政府指任蓝带委员会制定了划时代的教育报告《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把理财教育作为数学和阅读部分的重要内容被保存了下来,确保了它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乔治·布什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法案,此法案第一次把经济素养教育作为整个教

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了出来,美国州理财素养立法中指出美国有18个州尝试,通过不同形式确保理财素养教育内容入课堂。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中,规定在中小学设立基金以保证顺利将经济素养教育整合进基础教育中。

三、小结

理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知识和技能,理财基本技能的培养应该包括理财情景教育、实际操作训练和理财氛围的营造等,良好理财习惯的形成、责任意识与诚信意识等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理财实践不断的强化。也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才能将理财行为的外在约束内化为自觉的个人品质。此外,勤工俭学和兼职是学生理财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既可以增加学生收入,又可以使他们理解父母挣钱之不易,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道德品质。通过理财实践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财富增值的理解,熟悉各种投资品种,积累实际操作经验,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格。理财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理财习惯,而且可以改变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

下载从唐诗中看中国月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唐诗中看中国月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数字成语中看中国人的数字文化心1

    从数字成语看中国人的数字文化心理 摘要 成语作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一个大类,就像语言中的活化石,历史悠久而又具有价值,其自身蕴涵的深刻内涵为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研究中国人的......

    从故事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故事 中 看 中 西 文 化 差 异 一、课 程 目的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考方式。 【能力目标】: 1 .通过故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归纳问......

    从功利主义中看基督教传播

    从功利主义中看基督教传播 一、基督教与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有广义、狭义的分界。广义上的功利主义强调的是功利价值、以功利为衡量事物价值尺度的价值观。而狭义上的功利主义......

    从联系中看MOOC(推荐五篇)

    从联系中看MOOC、微课和微课程 2010年8月,比尔·盖茨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Techonomy Conference)上预言:“未来五年,网络将成为最好的学校”。不到三年,MOOC(Massive Open O......

    从思修课学习中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范文大全

    从思修课学习中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 不知不觉,这一学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只是一个学期十六周的时间,但我还是从这门课中我学到很多很多,而其中我......

    从秦歌中看中国精神1(共5篇)

    从秦歌中看中国精神 乔犁秦歌,就文字的字面意思来说,小学生都能解释出“秦歌”就是秦这个地方产生的歌。然而,秦歌中具有着一种浓郁的天然美和不可夺志的中国精神。 秦,拿今天的......

    中国诗歌文化(教案)——以唐诗为例

    中国诗歌文化——以唐诗为例 教学对象:外国留学生(中级水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古诗的形式、特点等。使学生熟悉一些有名的唐诗,认识有名的诗人,并能......

    从《论法的精神》中看孟德斯鸠

    从《论法的精神》中看法律的真谛 梦回18世纪启蒙时代的法国,有这样一个人,他既是一个时代的儿子,也是一个时代的战士。他拥有着媲美周树人先生的犀利文笔,在那个封建王公腐朽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