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思修课学习中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
从思修课学习中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
不知不觉,这一学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只是一个学期十六周的时间,但我还是从这门课中我学到很多很多,而其中我最想了解的是国民对“爱国主义”这一名词的理解。据我所知,爱国主义是指个人和集体在思想和行动上对祖国高度的热爱与忠诚,它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自己的国家和爱国家的灿烂文化,前面三点我认为几乎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做到了,但对于最后一点我提出质疑。
伴随着年轻人疯狂过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的同时,殊不知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正在被人们所淡化乃至遗忘,甚至成为别国的专利,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算是韩国申请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事情了吧!中国人义愤填膺,说韩国人怎样的不对,但是为什么就不自我反省一下呢?为什么别国会那么重视这些传统节日,而我们却只是一味地崇洋媚外呢?一个来自韩国的留学生说,中国人根本就不重视端午节,没有它应该有的那种气氛。端午节在韩国是一个全民性的民俗大节,早就被国家定为国家级文化遗产而受到保护。
中国人民啊!我们还在沉迷于什么呢?国家的文化正在流失啊!他们沉痛地呼唤着我们来挽留它、保护它,而我们都干了些什么呢?韩国对端午节遗产的申请只是一个开始,只是无数个传统文化被遭到侵害的一个典型,如果我们还不加以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流失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受到的损失就会越来越大。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因此,要爱国,不仅要在客观上做到热爱国家,更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从主观方面的爱国,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才能做到真真正正的爱国。
种种事实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再让民族文化传统受到忽略了,它应当成为民族发达兴旺的精神支柱。要想让我们珍贵的传统文化不再受到流失,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应该树立一个保护国家传统文化的理想,并坚定保护传统文化的信念; 其次,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继承民族文化,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这应该是我们年轻一代的责任与义务;
接着,还应该把保护传统文化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不仅能够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同时也能促进自身与社会和祖国的和谐;
然后,还要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家庭自古就是传统美德的代表之一,所以树立好家庭美德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最后,要增强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制度,在国家传统文化受到侵犯时,我们就可以利用法律知识保护并弘扬传统文化了!
在现实生活中,在这个发达的时代,在这个地球村里面,在这个越来越难以生存的社会,或许很多人都会背井离乡寻找机会继续生活下去,或许很多人也会跟家人甚至祖国彼此隔绝,但是祖国的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认同都会把一个民族甚至每一个国民的心连在一起。
我们的行动不仅仅只是针对传统节日,还有一些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有为我们这一代所熟知的雷锋精神都是我们应该培育和弘扬的,这应该在我们80、90后这一代得到传承的。不能让社会上那些认为我们90后“没心没肺”的人看扁,我们也是能够承担责任尽到义务的一代,请相信我们。
另外,在维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和道德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断丰富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时代内涵,使其得到大力弘扬。我相信在全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使中国文化继续良好的发展下去。
以上就是我学习这门课后最主要的感想,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这里就不赘述了。这门课的学习对我真的有很大的影响,感谢老师!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
前几天,我看了一场辩论赛的视频,辩题是——本土文化流失的原因是/不是崇洋媚外。那时候我便联想到了中国文化导论这门课。在大学开设中国文化的导论课,一是表明了教育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暗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逐渐陨落。因此,我想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谈谈看法。
在辩论赛的视频中,正方认为文化流失主要是对本土文化的不自信导致,中国人民族自卑感以及对外国文化的盲目崇拜——即崇洋媚外——造成了本土文化的流失。而反方则提出了另一个观点:本土文化的流失是权力精英阶层的选择,例如秦始皇崇法家的焚书坑儒。
其实,权力精英的选择是一种强制引导,多出现在封建、半封建统治时期,现在基本不怎么行得通了,而文化流失依旧越发严重,必然还有深层次原因。崇洋媚外必定是存在的,但是是否真的这么严重很难判定。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一个人喜欢日本动漫,到底是盲目喜欢还是个人偏好?关键就在于其是否盲目,而盲目有并非表面现象,因此难判定。那么,崇洋媚外到底是现在的人真正存在的问题,还是被扣上的一顶大帽子也是很难判定的。
近来,我找出了钱慧丽版的越剧红楼梦来看,以前对越剧并没有什么了解,但是一下就被它的唱腔惊艳到。想到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上映后与87版红楼梦比较后的众多责骂声,也不知其中真正出于对文化崇敬的有多少。正巧也是最近,看到一个戏曲大家去给后生指导,在场的人屈指可数。戏曲文化的流失可以说是比较严重的正在消亡的文化之一了,但是这么美的东西有什么理由越来越得不到人们的喜欢甚至关注呢?
我思考后的总结有两点——求新、求快,两者皆是信息时代的特点。新,即变、即新事物,人的创造能力可能逐渐减弱,但是对新鲜的喜爱是不会变的。快,即快节奏中的快消品。求新、求快在科技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时期当然是必要的,但在传统文化领域,可能就要添上一点悲凉了,最近的许多历史剧、名著改编剧就是极好的例证。
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也会导致大众审美与艺术感知力的下降。中国古代人在非信息化的时代,以文化作为娱乐,是何其浪漫;思考并有能够自成一派的思想,使得中国的文化底蕴何其之深,何其繁盛。在现今浮夸、乖张的现状下,人们对文化的感知力渐渐减弱,更少能有人有自己的思想,更别说创造出可被传承的新的文化了,亦不可谓不可惜。
第三篇:思修课学习心得体会(推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得体会
思修是一门组织形式相对轻松,内容涵概广,重在自我认识与塑造的学科。如今,课结束了,但留给自己的思考却是永远的。
以前总觉得思修课没有专业课重要,但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才明白,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语文学得再好,如果品德不好,只能是有害于社会和人民的人。思修课是不可缺少的。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走入了生活。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关注了时代的脉搏,同时也解决了许多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
学完了思修这本书,我深刻了解了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修身养性、崇尚道德的民族。我们都应当做个有教养的人。五千年来,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勤俭、忠义、谦让、孝顺都是恒古不衰的美德,多少古圣先贤更是视之为传家宝。小事业的成功靠机遇,中事业的成功靠能力,大事业的成功就完全靠品格、看操守。大凡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德行高尚的人。所谓教养,就是应该知深浅、明尊卑、懂高低,识轻重,应该是讲规矩、守道义。有教养的人,往往不以术而以德,往往不以谋而以道,往往不以权而以礼。有教养的人在自己独处时,超脱自然,会管好自己的心,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则为他人着想,与人为善,淡然从容,管好自己的口。方圆做人,圆通做事,宁静致远,自我反思,则事事放心、顺心。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温暖、最美丽、最让人感动的一缕。老师给我们课上放的片子,都在告诉着我们,人生不一定人人都很成功,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英雄豪杰,但一定要善良仁慈。善良是和谐、美好之道,心中充满慈悲、善良,才能感动、温暖人间。没有善良,就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就不可能有世界的祥和与美好。爱是基本的善良情感,遇到乞讨者,我们就施舍他点钱,遇到老弱病残、孕妇,我们就主动让座,遇到迷路的小孩,我们就把他送回家,为他指点方向。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发自内心的问候,这对我们并不难做到,却可能因此帮助别人走出困境。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相连的,在施予他人的时候,你实在是利益自己,当伤害另一个生命时,实质是在伤害自己。所谓善良,无非就是拥有一颗大爱心、同情心,不害人、不吭人、不骗人。有了善良的品性,就有真心爱父母、爱他人、爱自然的基础和可能。一个善良的人,就象一盏明灯,既照亮了周遭的人,也温暖了自己,善良无须灌输和强迫,只会相互感染和传播。所以,我们不一定要活的顶天立地,过的轰轰烈烈,但一定要善良真诚。
思修课实际上是一门教我们如何为人的课程。它重在内心诉求,更重在知行结合。作为一名电子科大学生,应具有健全的人格与文明的素质,也就是要认识自己,懂得身心协调,关注自己全方位的发展。拿破仑有云:“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毛泽东也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如何做人?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
学习完此课程,我懂得了做人应该有信仰,应该有信心。信仰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航灯,自信是达到人生顶峰的动力。美好的前途来自于自强、自立、自信,不达目的不罢休,咬定青山不放松,打跨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不要把一次的失败看成是人生的终审。逃是懦弱的,避是消极的,退就显得更加无能。成功的道路得靠自己闯,做人有困惑,做事有困境,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只有坚强不倒的信心与毅力。男儿立世,自己拍板,不怕失败,不言放弃。
老师说,为理想而不断奋斗的人,是幸福的。我的理想,我知道很难达成,我却仍然觉得幸福,因为那是我真正想做的事,即是超越我现在的所有可能性,我仍会去争取,我不后悔,因为我没有骗自己。我觉得很放心。老师的每一节课,都在敲打着我们,让我们时刻谨记我们来到这里,存于这里的理由。《老男孩》中有这样的歌词: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任岁月风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抬头仰望这漫天星河,那时候陪伴我的那颗,这里的故事你是否还记得.光阴易虚度,岁月难回头.每当听到这首歌,总是激励着自己不断奋斗,不要等到老的时候才追悔莫及.戴老师的每一节课都在告诉我们如何充实的度过大学生活,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有意义。来到如今我已明白,珍惜着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如何使自己的的生命有意义。如今我已明白,珍惜着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珍惜这一纵即逝的光阴,珍惜这美丽的生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为自己的理想打拼。“没有人为我们准备了一切,而我们是为了一切而准备,立志是从此岸到达理想彼岸的心路。”这句话伴随我度过初中和高中,如今我又在大学继续坚持着,克服眼前的困难,人生中的挫折难免会有,拍拍土,站起来,微笑前行,不灰心,不丧气。偶尔我会成功,但不会迷失自我,为自己的理想奋力前进!
再有,思修这门课教导我们做个智慧的人。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加以应用,知识就失掉了价值。学习了思修,我知道了什么时候“为”,什么时候“不为”。知道我在做什么事,知道热爱做什么样的事,知道能把什么事做成什么样。要用自觉端正态度,用学习积累经验,用勇气放弃包袱。对弱者,光关心不够,要帮助;对下属,光公正不够,要善良;对别人的失误,光原谅不够,要忘记;对自己的未来,光梦想不够,要行动。空才能生慧,学才能生智,心宁智生,智生事才成。每一个人都有值得尊重及学习的地方,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横蛮的人教授忍辱之道。如果一个人缺少智慧,又不愿意流汗水,那么谈何成功。
思修课也倡导我们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新一代的人才如果不懂法的话,那么社会的治安会是什么样子呢?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我们不能简单的用武力解决,那是对法律的无视,也是对自己的伤害。用法律武装自己,不要头脑发热,坚持法律的公正。法律是给我们许多益处,但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我们同样也要遵守法律。知法懂法守法,我们才能建设好自己人生大厦,不要因为自己的疏忽或者轻视甚至无知而触犯法律,那样后果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是我国公民应当提高的一项新的学习项目,我们大学生也是应当参与学习的一员。对我们大学生而言,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应该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只有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才能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做一个知法守法懂法的合格公民。
我想这门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准则,智慧的花朵在思修课中悄然绽放。这将使我们终身受益。老师把课堂还给我们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创造力还给学生,让我们的受教方式充满智慧挑战。谢谢戴老师的教导,您是个很好的老师,您让我坚定了我的信念,您让我对祖国有了更大的希望,您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我现在,也有我的未来。
当然思修课感受颇深的还有戴老师的教学方式,用一个个精彩的ppt向我们传授知识,没有其他的课堂的昏昏欲睡,有的是大家的积极参与。思修这么课程要结束了,但思修课传授我的知识,给我人生的启发没有结束......泛黄的书页散透着谆谆教导,鲜明的事例启发着内心思考,短小的字符击打出人生轨迹......篇二:思修课心得体会
思修课心得
姓名:黄丽娜
学号:1123130220 班级:国贸111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型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设计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学习这门课程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从而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还能使我们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更能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通过这门课程,我深刻了解了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修身养性、崇尚道德的民族。我们都应当做个有教养的人.五千年来,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勤俭、忠义、谦让、孝顺都是恒古不衰的美德,多少古圣先贤更是视之为传家宝.小事业的成功靠机遇,中事业的成功靠能力,大事业的成功就完全靠品格、看操守.大凡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德行高尚的人.所谓教养,就是应该知深浅、明尊卑、懂高低,识轻重,应该是讲规矩、守道义.有教养的人,往往不以术而以德,往往不以谋而以道,往往不以权而以礼.有教养的人在自己独处时,超脱自然,会管好自己的心,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则为他人着想,与人为善,淡然从容,管好自己的口.方圆做人,圆通做事,宁静致远,自我反思,则事事放心、顺心。
思修这门课教导我们做个智慧的人.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加以应用,知识就失掉了价值.学习了思修,我知道了什么时候为,什么时候不为.知道我在做什么事,知道热爱做什么样的事,知道能把什么事做成什么样.要用自觉端正态度,用学习积累经验,用勇气放弃包袱.对弱者,光关心不够,要帮助;对下属,光公正不够,要善良;对别人的失误,光原谅不够,要忘记;对自己的未来,光梦想不够,要行动.空才能生慧,学才能生智,心宁智生,智生事才成.每一个人都有值得尊重及学习的地方,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横蛮的人教授忍辱之道.如果一个人缺少智慧,又不愿意流汗水,那么谈何成功.以前总觉得思修课没有专业课重要,但学习之后才明白,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思修课是不可缺少的.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走入了生活.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关注了时代的脉搏,同时也解决了许多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
思修课实际上是一门教我们如何为人的课程.它重在内心诉求,更重在知行结合.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应具有健全的人格与文明的素质,也就是要认识自己,懂得身心协调,关注自己全方位的发展.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毛泽东也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学了这门课程,我明白了很多: 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做人应该有信仰,应该有理想.信仰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航灯,自信是达到人生顶峰的动力.美好的前途来自于自强、自立、自信,不达目的不罢休,咬定青山不放松,打跨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不要把一次的失败看成是人生的终审.逃避是懦弱的表现,退显得更加无能.成功的道路得由自己去开辟、去铺平,世事变幻莫测,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只有永恒的信心与毅力,坚持自己的信仰才有可能找到成功的方向.老师说,为理想而不断奋斗的人,是幸福的.我很幸福,因为我从未放弃过对理想的追逐.老师的每一节课,都在敲打着我的心,让我时刻谨记我来到这里的理由。《老男孩》中有这样的歌词: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任岁月风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抬头仰望这漫天星河,那时候陪伴我的那颗,这里的故事你是否还记得.光阴易虚度,岁月难回头.每当听到这首歌,总是激励着自
己不断奋斗,不要等到老的时候才追悔莫及.从学习与事业角度讲,要有执著的事业追求,高尔基曾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会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的确如此,但一个人如果只是空有理想,而不去追求,没有一种执着的精神,那么理想也永远只能是理想.我们大学生一定要树立为国家崛起而氍毹的信念,并为之奋斗.胜不骄,败不馁,不怨天尤人,面对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关卡,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用信心去克服一切困难,才有可能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达.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甘于寂寞,立下自己的理想,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心在哪里,路就在哪里.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为我们积淀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未由于时间的推移而失去色彩.相反,在新时代越发的彰显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在于它数量的多寡而在于它的民族精神,它是一个民族的精髓所在.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中国这条巨龙在世界的东方腾飞.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正确的人生观就是人生罗盘的代名词,有了它我才能顺利远航。从小的方面讲,我想首先要做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古人所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善成德就是这个道理.黑格尔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的固定要素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其次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把困难当作机会,有积极的心态每天鼓励一下自己,并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四.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如果说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生存的硬件设施的话,那么道德品质便是软件设施.能力固然重要,但没有道德做后盾的能力只是一种盲目的付出.一个人,只有遵守道德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使社会生活有秩序的进行.而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做一个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大学生,更能在踏入社会时站立一席之地.五.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就是一个由人与人组成的大家庭.如果每个人都只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么这个社会便会成为一盘散沙,一片混乱.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就是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知荣明耻,自觉履行社会公德和法律义务.它是锤炼人的思想品德,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有责任为维护社会和谐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六.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处于大学阶段的我们马上就要进入社会,在我们步入职场之前学习有关职业精神的知识,可以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为我们将来在职场走的更远做好铺垫.社会大家庭是由一个个小家庭组成的,只有保证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确保社会成员的心理素质,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七.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奋斗目标中有一项非常特殊,那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被提到日习议程上来.我国现阶段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国民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只靠社会道德来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将法制与人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八.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法律是约束我们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学习法律,严格遵守法律,并且善用法律武器维护我们自身的权益,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养.我们只有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才能在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立志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此,我们应该开拓视野、刻苦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打下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功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修养、磨练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拍样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并且脚踏实地、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在服务祖国、在服务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我想这门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准则,智慧的花朵在思修课中悄然绽放.这将使我们终身受益.老师把课堂还给我们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创造力还给学生,让我们的受教方式充满智慧挑战.谢谢老师的教导,您是个很好的老师,您让我坚定了我的信念,您让我对祖国有了更大的希望,您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我现在,也有我的未来.篇三:思修课学习体会 思修课心得体会 进入大学以后,有些熟悉的课程又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其中就包括以前一般被成为政治,而在大学一般被称为思修的这门课程。
相对于中学阶段的政治课,大学的思修内容更加充实,其中就包括了法律的一些相关知识。相对于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思修学的东西不如它们实在,所以许多人认为它的作用相对较小。但是,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 思修课是不可缺少的。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走入了生活。它解决了许多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关注了时代的前沿。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思修起了引路标灯的作用。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时代。在新的天地里我们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我们应该有心理准备。
作为新生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思想情绪不计其数,陌生的环境、全新的生活、繁重的学习,在这个时候蜂拥而上,加之我们的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沮丧,失去信心,进入误区。我认为思修这门课程能从某些程度上缓解我们的压力,对我们的观念培养有很大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树立信念。
通过学习这么课程的内容,我了解了一些法律上的知识,这是很大的收获,加强了我的法律意识。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虽然思修不能直接带给我像专业课和基础课那样实在的知识,但是学习这门课程后,我认识的人生应该务实,不能好高骛远、空谈理想。这对我学习其他课程有了很大的帮助。老师的讲课内容也让我感受到人生积极的一面,沈老师的讲课风格也使我感觉到非常轻松愉悦。引发我进行了一些思考,我认为要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讨论人生目的的问题,是为了认识生活应有的意义。这样才能有意义的生活。同时我认为人生应乐观,对自己充满自信。大学生处于人生特定的成长阶段,面对学习、就业、恋爱等各种实际问题,大部分学生都会感到困惑,也会进行思考。我觉得思修会帮助我们正确的面对这些问题。
学了思修后,我觉得一个大学生应该把理想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动力。我想思修这门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怎么样树立自己的理想,树立什么样的理想,还有做人的准则。有人说,为理想而不断奋斗的人,是幸福的。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迷茫的生活是无聊乏味的,而且回首时也会让人痛苦。每次上完思修,我都感觉在敲打着我,让我时刻谨记我们来到这里,存在于这里的理由。而且每次上完政治课,总能引起我的遐想,对一些迷茫的问题的思考。还会让我反思,光阴易虚度,岁月难回头。这将使我终身受益。思修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我现在,也有我的未来。
上完思修后,总能感觉一种智慧的目光在闪烁,它不同于数学的技巧,编程的复杂,英语的语言美。它看不见但能感觉到,它总是引导我们进行正确的思考。
我觉得思修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所以我们要把思修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能空谈那些知识。思修的一些事例教会了我很多生活中该注意的东西,比如做人不能没有原则。没有了做人的原则,也就没有了衡量对与错的尺度,那么,就很容易走入歧途。很多人走入歧途就是因为没有原则,在利益驱动前不知道退却。同时我认为思修对我学习其他课程的帮助也很大,因为它帮助我建立了强大的信念。对于学习来说,我认为毅力是最重要的。有了信念和理想,毅力才能发
挥到极致。大一上的思修我接触了一些法律知识,我觉得生活在一个法制的社会,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对于以后思修这门课的学习,我觉得应该主动去看一些道德方面的书籍,可以提高道德修养,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生活。并希望能多和老师以及同学交流,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观念。
第四篇:从唐诗中看中国月文化
从唐诗中看中国月文化
从三岁孩童咿呀之时就能说出“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这样家喻户晓的名句。便流传着“熟读唐诗三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样的说法。在众多的唐诗中,有关月亮的诗句为数不少,有人说是唐诗使这个自然之物有了更多的内涵,也有人说是月亮丰富了唐诗的内容。中华民族是一个对月情有独钟的民族,与月结下不解之缘的民族,因此月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显赫的地位,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这种显赫的地位和深厚内涵又集中体现在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唐代的诗歌中。月亮作为一种自然物象,在诗人笔下是富有特征的东西,她被一代代文人墨客修饰润色,形成她独有的审美价值和含义。既是缠绵的爱情,也是悲欢离合的亲情;是相思相牵的友情,也是难舍难弃的乡情;是朦胧清新的美景,也是旷远高洁的志情。
一、时间意象之月
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所以月光是有生命的,时间的。南唐后主李煜发出这样的感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在“春花秋月”时间的流逝中他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回忆。
杜牧《润州二首(其一)》说:“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对于时间而言,我们都是过客而已。无论是南朝士人旷达,还是东晋名宿的风流,于它而言,都不过是历史舞台上得匆匆过客。岁月悠悠,天地茫茫,千年万年,世事沧桑。人作为天地间万物的灵长,仰望夜空,明月皎皎,自然引发无穷的思考,思考宇宙的起源,思考历史的兴衰,感悟人生的意义。
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朦胧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不到今时的月亮,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们不觉感慨系之,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探求。诗人由月想到古人,由古人折射到现实。丰富的想象,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勾连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浑然一体。
封建专制的社会本质是吃人的,而文人骚客他们自己的豪情壮志聪明才干也无可奈何的随着月光的流逝而流逝。李白《苏台览古》中说“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冥王宫里人”。他们的生命逸致常常在“月光如水”的流逝中被淹没,被抛弃。刘禹锡说“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旧时月”再次引起世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在这里,月再一次把千古亘远,深邃浩淼的宇宙意识贯穿到现实当中。
二、边塞意象之月
一轮明月遥挂边塞,既有开朗壮阔,雄浑苍茫之境,也有幽怨悲亢,悲凉凄清之情。边塞意象的月是对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的点缀,是对征夫思妇的一种心理慰藉。唐代的边塞或处大漠,黄沙漫漫;或据高山,偏僻苦寒。往往人烟稀少,凄凉萧条。漫漫长夜里和边关、戍楼、长城、羌笛相伴相和的只有那空中的明月,它是那么晶莹,它是那么明亮,引起诗人或美好、或凄凉、或悲壮的感情激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雄浑苍茫。“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
羌笛戍楼间”,隽朗壮阔。“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悠远绵长。这里,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地理名词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从而赋予边塞诗更加博大阔远、混溶丰腴的意境,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不仅如此,月还是那些戍边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的一种寄托和倾诉对象,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
沈如筠的《闺愁》中的“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在皓月当空的夜晚,她独处空闺,而丈夫戍守南疆。举头看见一轮孤月挂在天际,她不禁暗想,斯人是否也如她一样看着月,心系着她?“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于是她很自然地就想到自己像月光一样倾泻在他的身上,像月华一样陪着他。
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没有战事,戍楼独坐,夕阳西下,晚风轻拂。边境上特有的暂时的平静,静谧中潜伏着肃杀和紧张。在这样的情景下,战士想家是极自然的。于是写他吹起笛子,吹的是寄托着“伤离别”之情的《关山月》曲调。通过笛声,我们已体察到这位战士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末句却从反面写来:不直说战士对妻子的思念有多苦多切,而说他想到妻子在万里之外因为挂念自己而忧愁伤心,夫妻两人对长久的别离、无望的等待都同样地无可奈何。这就把广大守边战士的苦闷心情典型地表达出来,并取得了令人感动和同情的艺术效果。
李白的《关山月》中“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此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了一幅辽阔的边塞图景。天山虽不靠海,但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得,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常见的云海苍茫的景象和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了一起,显得新奇而壮观。
沈全期的《杂诗三首》中“可怜闺中月,长在汉家营。”此句看月抒怀,说今夜闺中和营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短短十个字,既写出了夫妇分离的现在,也融及夫妇团聚的过去。既轮廓鲜明地画出了异地同观一轮明月的月下相思图,也使人联想起夫妇相处月下,月影双照的动人景象。诗人不露声色的写出了闺中人和征夫相互牵念的深情。
李益的《过五原胡儿饮马泉》中“几处吹笳明月夜,何时倚剑白云天。”明月当空,空旷的原野上,隐隐传来哀婉的胡笳声,烘托出一种悲凉气氛,又蕴涵着一种忧伤情调,微妙地表达出五原一带形势依旧,边防尚未巩固的感慨。
三、愁绪、情爱意象之月
看着月,最容易想到月宫,月兔,桂树,吴刚,当然还有嫦娥。嫦娥奔月,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似乎自从有了嫦娥奔月的传说后,月亮就和爱情有了割舍不断的情怀,那或圆或缺的月亮就成了情人们寄托情感的美好事物。月被用来写爱情的甜蜜,写思乡的愁怨。月光溶溶,让约会的情人尽享生活的美好;月色朦胧,让离别的爱侣感受思念的煎熬;月影幢幢,让游子的心头平添无限的感伤。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圆象征团聚,月缺寓示别离,团聚也好,分离也罢,诗人常常借月把一腔愁绪挥洒得含蓄凄迷。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霜露漫天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后句也是写景,却不同与上句,这里作者的客观实景中融入了主观情感。明明是普天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举得于情理不合,那正是诗人的微妙心理,突出了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得“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诗中
点题之句,而且推己及人扩大望月者情思范围。但诗中秋思落谁家,把诗人望月怅然,与家人的离散,深切思念家人的真挚情感巧妙地传递出来。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诗人将自己对月怀远的情感表达的深沉含蓄。
孟浩然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中“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虽然诗中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广陵友人之作,但此句中语势趋于自然平缓,而风吹木叶发出的鸣声,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映衬江中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被触动的更加深沉。
孟郊的《秋怀》中“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诗从秋月写起,既是比兴也是比喻寄托。此刻诗人感觉连秋月也是脸色冰冷,寒气森森;以月自比的老客是诗人自己,也是一生壮志消磨殆尽,景况极其不堪。“老客”二字包含着它毕生奔波仕途的失意遭遇,而秋月之下的他一个“单”字更透出了人孤势单、寂寞之情。对月相思,久不能寐的愁意表达地自然流畅。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温馨缠绵;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这是回忆的酸楚。爱情由于凄迷月色朦胧月光的推波助澜,在唐人的诗歌里成为永恒的传奇。“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用最浅显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思妇盼归图——痴心的女子斜倚在雕梁画栋的阁楼窗外,仰望月空,形单影只,百无聊赖,一腔思念和怨恨绵绵无绝期,只有到心上人回来的那一刻方才能罢休。这里的月是相距千山万水的恋人唯一能共同欣赏的景物,满怀心事只能与月诉怀。月是相思之物。
情到深处,月便自然与情爱相连了。“晓风残月”的悲凉,“月照高楼”的孤寂。但是,月更使一种表达情与爱的最佳寄寓和祝愿: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月赋》);孟郊“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古别怨》);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深挚的情与爱,化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凄美祝愿。
月下爱的禅意、爱的见证。无论是狂羁洒脱的李太白,情意绵绵的李义山,还是忧患郁抑的少陵野老,都拒绝不了月光的见证,在月光的温抚下,还原出人的本真。一时骚客的失落,才子的多情,诗圣的千虑,都一一呈现在纤尘不染的月光下„„倾听爱情的下落和心音。在爱情的情感世界里,唐人的情怀、渴念,甚为壮阔、更为轻灵,情爱也甚是挚烈、浓烈。“待月西厢下”的痴心迫切,“落月满屋梁”的空虚落寞,“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的痴恋情深。月光皓照下地浩茫天穹,还是相思的成因和巨大空间。分别之后,“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得惆怅和迷惘。“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端居》);月明之夜,风雨之夕,情人各在一天涯,而且“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时,又添了几多愁苦!于是凄迷广浩的月下便成了无尽的相思的时空:“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李商隐《代赠二首》),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李商隐就是一千次一万次,也道不完,“欲说还休”。当然,随着时间而逝去的月华也见证消磨和冲淡的爱情“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暇《江楼感旧》)。那个相偎相依的月下倩影,哪里再可寻回?即若唤回,恐也不是彼时情怀。好梦已去,往事如烟,空留丝丝缕缕的旧踪。若如此,在伊人已逝的情人眼里,只余下“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苍凉萧瑟的景观。爱情在凄迷的月色、催人肠断的铃声的烘托下,更为凄婉欲绝。在月光温抚的天际中,所飘荡的只有在诗歌中我们能看见那些悲怆千古的爱情了。
四、自然意象之月
美丽的月亮洒在山间,朦朦胧胧、斑斑驳驳,静谧之中有清新,清新之中有情趣。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出了皓月当空,清新幽静的山间景致。皎洁的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洒下斑驳的影子,星星点点,格外明净清幽。清冽的山泉,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熠熠发光,诗中透出了一种幽静明净的自然美景。再看他《白石滩》中还有“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诗中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都是在那皎洁的月光之下,或者正是这些物象的清晰可见,更见月光之明亮,尤其是后两句,一群少女,趁着明月之夜,不约而同的来到白石滩浣纱洗衣,明月下流动着一幅清新纯美的画面。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诗先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秋高气爽,月色明朗。又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之妙,月只“半轮”,就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幽美之境。次写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更加突出在静谧的夜晚中青山吐月的那种美妙情致。
刘方平的《月夜》中前两句“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暗影中,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色的静谧祥和。诗人同时还写到北斗星和南星都正横斜,把读者的视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让人感到那碧海南天之中也笼罩着一片夜的静寂。
戴叔伦的《兰溪棹歌》中“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抬头仰望天空,“凉月”二字,既写出了月色的秀朗,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氛。“挂柳湾”使人想象到月挂梢头,光泻兰溪,溪月相映增辉的情景。后一句中的“镜”比喻溪水,也暗示出月光的皎洁,并使人看到月下溪水的倒影摇曳生姿,朦胧而飘渺,如仙境一般。
唐代诗坛大师云集,名篇层出不穷。诗人们把自己对理想的讴歌,对未来的向往,对爱情的礼赞,对生命的叹息,对命运的无奈都融入到月的世界里,在月光笼罩下倾诉一腔情怀。不论悲、欢、离、合,都融入到了朗朗的明月中,在物我合一中达到灵魂的飞升。我们读唐诗,从中发现月的清新,月的壮美,月的相思,从而对它产生更多丰富的联想。月这个自然之物被唐代诗人赋予深厚无比的情思,也给后来的文学作品渲染了一层浪漫绵邈之色,凄婉哀怨之情,也极大丰富了文学作品的意境。
第五篇:思修课学习心得体会
思修课能让人约束自我行为,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和思想体系,加强自我修养建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思修课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思修课学习心得体会1
在选课的时候,发现思修课每周开设了两节大课,与学习数学英语课程的时间比肩了,足见学校对于思修课的重视,这对于刚从高考走来的一名学生,确实感到挺惊讶的。带着期待我走进了第一节思修课堂,默默的倾听着与高中老师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和体会,使我在思修某些内容即使与高中相同也听听的津津有味,下面就说说我的体会吧。
1、提高了我们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进入大学就意味着独立地走上社会,走上生活。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我们谁是都可能遇到过去所没有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而思修课上我们学会了如何同过去没有接触过的人交往、如何去做过去没有做过的事、如何去解决过去没有遇到的问题,那就是尽快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经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生活的实践中,我们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一定可以得到提高。
2、大学的思修课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德育、法律。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迁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充分说明了“德”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只有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我们的国家要正常有序发展,我们人民的权益要得到保障,就离不开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其中老师重点想我们讲解了劳动法,这对于在三年后就要从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并走上职业岗位的我们,真的是太重要了,这有助于我们明白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以及当自己权益受损时如何利用法律武器即以维护。
3增强了自我定位的能力。怎样定位自己对每个大学生必修好好把握的,这关系到我们的大学三年时光如何度过、自己以后的人生如何才意义。依稀记得老师在课堂上我们未来希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有何尝不是一个自我定位,我想每一个现在一直在为自己未来理想而不断奋斗的人是幸福的;反观那些从不自我定位,从不思索自己以后人生的,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因为他们不知道存在这里的理由,只能虚度光阴。这是我们每一人要引以为戒的。
总之思修课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能感觉的到,真的感谢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和思修老师对我们的付出,同时对于思修课我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对于思修课堂,老师好可以再严格一些,比如有的同学吧电脑带到教室玩游戏,这样给周边同学造成了不好影响。然后就是感觉学生参与度不够,每次回答问题就那么几个人,这当然很大程度上还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是老师这方面有点要注意的是:应该让学生“开第一次口,”万事开头难,相当一部分同学就是没有迈出“第一次”这关键性的一步,所以就体会不到参与的快乐,慢慢的就觉得老师提问与他“无关”,干脆就一直不参与了。最后我想说的是老师点名这项制度要继续严格坚持下去,同时对于逃课的同学给予相对应的措施,这样才能杜绝个别同学的侥幸心理,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有序进行。
思修课学习心得体会2进入大学以后,有些熟悉的课程又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其中就包括以前一般被成为政治,而在大学一般被称为思修的这门课程。
相对于中学阶段的政治课,大学的思修内容更加充实,其中就包括了法律的一些相关知识。相对于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思修学的东西不如它们实在,所以许多人认为它的作用相对较小。但是,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思修课是不可缺少的。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走入了生活。它解决了许多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关注了时代的前沿。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思修起了引路标灯的作用。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时代。在新的天地里我们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我们应该有心理准备。
作为新生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思想情绪不计其数,陌生的环境、全新的生活、繁重的学习,在这个时候蜂拥而上,加之我们的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沮丧,失去信心,进入误区。我认为思修这门课程能从某些程度上缓解我们的压力,对我们的观念培养有很大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树立信念。
通过学习这么课程的内容,我了解了一些法律上的知识,这是很大的收获,加强了我的法律意识。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虽然思修不能直接带给我像专业课和基础课那样实在的知识,但是学习这门课程后,我认识的人生应该务实,不能好高骛远、空谈理想。这对我学习其他课程有了很大的帮助。老师的讲课内容也让我感受到人生积极的一面,沈老师的讲课风格也使我感觉到非常轻松愉悦。引发我进行了一些思考,我认为要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讨论人生目的的问题,是为了认识生活应有的意义。这样才能有意义的生活。同时我认为人生应乐观,对自己充满自信。大学生处于人生特定的成长阶段,面对学习、就业、恋爱等各种实际问题,大部分学生都会感到困惑,也会进行思考。我觉得思修会帮助我们正确的面对这些问题。
学了思修后,我觉得一个大学生应该把理想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动力。我想思修这门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怎么样树立自己的理想,树立什么样的理想,还有做人的准则。有人说,为理想而不断奋斗的人,是幸福的。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迷茫的生活是无聊乏味的,而且回首时也会让人痛苦。每次上完思修,我都感觉在敲打着我,让我时刻谨记我们来到这里,存在于这里的理由。而且每次上完政治课,总能引起我的遐想,对一些迷茫的问题的思考。还会让我反思,光阴易虚度,岁月难回头。这将使我终身受益。思修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我现在,也有我的未来。
上完思修后,总能感觉一种智慧的目光在闪烁,它不同于数学的技巧,编程的复杂,英语的语言美。它看不见但能感觉到,它总是引导我们进行正确的思考。
我觉得思修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所以我们要把思修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能空谈那些知识。思修的一些事例教会了我很多生活中该注意的东西,比如做人不能没有原则。没有了做人的原则,也就没有了衡量对与错的尺度,那么,就很容易走入歧途。很多人走入歧途就是因为没有原则,在利益驱动前不知道退却。同时我认为思修对我学习其他课程的帮助也很大,因为它帮助我建立了强大的信念。对于学习来说,我认为毅力是最重要的。有了信念和理想,毅力才能发挥到极致。大一上的思修我接触了一些法律知识,我觉得生活在一个法制的社会,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对于以后思修这门课的学习,我觉得应该主动去看一些道德方面的书籍,可以提高道德修养,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生活。并希望能多和老师以及同学交流,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观念。
思修课学习心得体会3这学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让我收获很大,不仅让我学习了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了我心理上很大的帮助。我觉得这门课程对我们大学生很有针对性,对于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价值理念、奋斗目标等都提出了正确的导向。这门课程教了我们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告诉我们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促进自己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背负着承担者建设中国特色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要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的目标,确立为国家、为名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才。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首先我们应该敢于迎接挑战、战胜挑战,才能把握和创造机遇,才能把握和创造未来。确立远大志向,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磨砺意志、砥砺品格,是我要成为一个合格大学生所应该努力做到的。
我想,我们之所以来到大学学习,不就是想为自己理想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吗?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而科学的理想信念,正是我们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我是一名免费师范生,我记得开学时老师说过,我们要为成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而奋斗,说得很对。我希望在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在大学这几年,我相信,这个信念就是我的奋斗目标,给予我前进的动力,我会坚定这个信念,在大学里努力学习,为将来的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前段时间轰动一时的大学生驾车肇事并残忍捅死伤者的案件,着实让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了怀疑,尽管那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但无疑是一个警钟。而今,大学校园里充斥着的物质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或多或少影响着当代的大学生。毋庸置疑,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是相当必要的。我很高兴来到了西大。这里不仅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更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坐在绿荫下看书的同学,处处都洋溢的浓浓的学习氛围。
思修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准则,智慧的花朵在思修课中悄然绽放,这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我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我们无时无刻都应该记住我们是谁,我们要干什么,以及我们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