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9:39: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

第一篇: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

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仁宗景佑三年12月19日出生于四川眉山镇的诗书世家,因而从小耳闻目染,故品德、学识都相当好,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的影响最深。苏轼因散文写得出色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是一个文艺全才的人,诗、散文、词、绘画、书法都有杰出成就。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均对当时与后世有深远影响。由于他一生屡遭贬谪,阅历复杂深广,其作品往往视野开阔爽朗,风格豪迈豁达,意趣横生,思想上常常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失意时仍不绝望,而流露出达观放任、忘情个人得失的倾向。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根源。

二、思想根源

苏轼的思想根源来源于他的家庭文化背景。苏轼出身于一个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在《三字经》里有个说法,“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轼受父亲的示范影响,7岁知书,10岁能文,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打下了浓厚的文学功底,儒学也成了他生命的底色。母亲程氏识文断字,深明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正是因为父亲的培养,母亲的教育,让苏轼从小就打下了独特的思想基础。

因此,苏轼在苦难中完成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苏轼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是我们中国读书人的儒家思想的一个美好的理想,这种理想来源于家庭文化的链接,也是儒家文化的显现。例如《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苏轼的《浣溪沙·徐门石潭》共五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在这首词的下片,我们在读的过程中,看到苏轼的思想与他所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在古代,封建官员对待人民都是作威作福的。可是这里的太守却不一样。他们想要口茶喝,还得“敲门试问”呢,在这一“敲门”、一“试问”里,既让我看到了他们的谦让,也看到了他们的文明。历史已经证明,苏轼一生的政治活动,基本上按照儒家的仁政爱民行事,在他长期的地方官任上,确实为人民做了些好事,如救灾、治水、请免赋税、整顿军纪等,得到了人民的普遍好感。所以他的“敲门试问”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思想根源的。这种处事待人的思想与苏轼的家庭文化有关。有一次,母亲教他念《后汉书》,读到《范滂传》时,他感慨颇深,不自觉的叹息起来,并对他的母亲说:“他日儿作范滂,母亲能作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倘若能作范滂,我怎么不能作范滂的母亲呢?”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明,因此他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得非常快。

这些都是苏轼人生志意的一面。他曾用“坦荡之怀”来概括自己的性格特征,所以他才能在王安石的新党当政的时候,不苟从于新党,司马光的旧党当政的时候,他也不苟从于旧党。他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政治迫害,只要是回到朝庭上来,仍然是坚持政治上的理想,不盲从那当权一派的人物,也不愿随波逐流。因此,他才遭受到那么多的贬逐,但自己的理想、操守始终一致。关键时候,总是忍不住要说真话,用他的话说就是:“如蝇在口,不吐不快。” 笔者认为,苏轼的思想根源的产生来源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文化的熏陶,母亲教育与父亲的指点,形成了性格耿直,敢说实话的个性特征;二是长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内化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品牌,两者整合,形成了苏轼的思想根源。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根源”支配着人生的行动,从而导致了他坎坷的人生。

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

坎坷人生

苏轼少年时期,一直受到儒道两家的美好品格的熏陶,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从不对封建势力谄媚从就,真正做到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式的胸怀,对那些看不顺眼的,扰民害民的举动,他能直言不讳地痛斥当朝权贵,这种豪放不羁的性格才导致他屡遭贬谪。例如:熙宁元年,神宗即位不久,为了挽救面临的国家财政,任用王安石为相,并推行其所提倡的新法。当时,苏轼出任监官浩院(掌管官吏辞令书的官)。政治思想较为保守,他虽不满当时的现状,但也不完全支持王安石的改革思想,他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法制,而在于吏治,他希望以较缓和的方式改革,若要改革也应逐步进行,而非王安石的变法般急于求利。因此他不断上书神宗,呈奏《谏买浙灯状》,后又上《上皇帝书》及《万言书》,不但未被神宗接受,反而成为当时反对王安石等新法派的旧法派的一员,在政治上受到排挤„„ 熙宁四年,苏轼见变法大局已定,反对也没有用,也不愿陷入新旧两派斗争的漩涡中,便请调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心中虽有些难过和挫败感,但当看到杭州的湖山之秀丽,街道之繁华,庙宇之闳壮,他甚至感到了一种归宿感,他刚到杭州便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魂牵梦萦的故乡竟比不上仕途驿站之一的杭州,就是这不经意的一瞥,杭州俊秀的湖山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以至于要在这里安家落户。

因此,苏轼在办完公务后,换上便服,或在湖滨小亭里坐坐;或在荒山幽涧中走走,累了,在虎跑寺沏茶品茗。倘若兴致犹盛,就会邀几位同僚泛舟湖上,吟诗作画,尽情挥洒在青山绿水之中,无忧无虑地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从而也形成了忧乐两忘,放荡不羁的性格。这一时期的作品更显现了他潇洒的生活,如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

又如:神宗元丰2年3月,苏轼因著名的“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初到黄州时,苏轼陷入了不能维持家人生活的困境。他在给秦少游的信里说:“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省,日用不得百五十。”一个堂堂的文化名人,携妻带子地来到黄州,生活状况却到了“日用不得百五十”的地步。

此时的苏轼,不得不脱去文人的长袍,摘去文人的衣巾,改穿农人的小褂子,在耕作之暇,偶尔喝得微微醉意,躺在草地上便悄然熟睡,直到暮色降临,好心肠的农人把他叫醒。生活虽淡泊名利,但他并没有放弃学术研究。农田式的耕作生活使他的诗情勃发,半公半作的闲暇生活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思古通今,在这一时期,中国词史上豪放词的奠基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还有散文名篇《前后赤壁赋》。„„

像这样的经历可以列举很多,如果再列举下去似乎有点繁琐,读者再看下去,心情也越发的沉重。在苏轼流放的历程中,他的路途一次比一次难走,以至于在他年逾花甲的时候,还被远谪到儋州(今海南岛儋县)。苏轼在海南岛居留三年后遇赦北归,归途中吟出了这样的诗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两句诗可作为他坎坷仕途的总结,在此,我们也不难想像苏轼的悲壮而又诗情澎湃的一生。如果说儒道两家的思想播洒了他诗情的种子,正是由于“种子”的萌芽,让苏轼在坎坷的人生中打造了留传千古的诗篇。

第二篇:苏轼诗词

苏轼诗词大全

1.《西江月·闻道双衔凤带》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著鲛绡。夜香知与阿谁烧。怅望水沈烟袅。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莫教空度可怜宵。月与佳人共僚。

2.《菩萨蛮·娟娟缺月西南落》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娟娟缺月西南落。相思拨断琵琶索。枕泪梦魂中。觉来眉晕重。华堂堆烛泪。长笛吹新水。醉客各西东。应思陈孟公。

3.《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4.《菩萨蛮·城隅静女谁人见》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城隅静女谁人见。先生日夜歌彤管。谁识蔡姬贤。江南顾彦先。先生那久困。汤沐须名郡。惟有谢夫人。从来见拟伦。

5.《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裛香泉。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

6.《虞美人·持杯遥劝天边月》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7.《菩萨蛮·雪花飞暖融香颊》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融暖飞花雪。欺雪任单衣。衣单任雪欺。别时梅子结。结子梅时别。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

8.《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月明谁起笛中哀。多情王谢女,相逐过江来。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凭陵急桨两相催。想伊归去後,应似我情怀。

9.《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10.《满江红·清颍东流》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

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第三篇:苏轼诗词

苏轼诗词

《上堵吟》

台上有客吟秋风,悲声萧散飘入空。台边游女来窃听,欲学声同意不同。君悲竟何事,千里金城两稚子。白马为塞凤为关,山川无人空自闲。我悲亦何苦,江水冬更深,鲂鱼冷难捕。悠悠江上听歌人,不知我意徒悲辛。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主要是想表达诗人对往事的眷念。用“雪泥鸿爪”来比喻人无意中留下的踪迹,就如飞鸿在雪地上踏出爪印一样。感叹人生无定无常,但是往日各种坎坷遭遇,仍然留在人们记忆中,心上的爪痕是难以磨灭的。然后,整首诗里,苏轼认为,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若不经过一番艰难困苦,又如何能够实现抱负。既深究人生底蕴,又充满乐观向上,苏轼的整个人生观在此得到了微缩的展示。

《新城道中》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全诗散发着泥土的馨香、生活的气息,反映诗人无比欢快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此诗描写作者出巡时途中所见的美丽景色,愉快地赞美了山村人家和平的劳动生活。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四句组成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远景,用的是比喻手法:山峰戴上洁白的絮帽,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锣,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后两句描写近景,用的是拟人手法:山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神态举止,真是妩媚极了。诗的开头两句:多情的东风很会察言观色,猜透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并且立即慷慨相助,吹得雨散天开,这怎能不使诗人喜出望外呢!所以进得山来,桃花笑,柳条舞,一路喜气盈盈。新奇的比喻,巧妙的拟人,不仅描绘出山野花木之美,而且烘托出诗人山行之乐,内心之乐和景色之美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这就是人们最爱追求的那种艺术境界:情景相生。《吴中田妇叹》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诗中描绘了江浙一带农民的悲惨生活情景和作者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苛税弊政的揭露抨击。全诗分为二大段,前八句为第一大段,写雨灾造成的苦难,后八句为第二大段,写虐政害民更甚于秋涝。这首诗叙事抒情,间用议论,写得真实动人,含蓄而情深。首先叹息稻熟苦迟,其次哀叹秋雨成灾,复次喟叹谷贱伤农,末以嘲讽官吏,逼民投河作结,更令人怵目惊心。整个诗篇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对劳动农民苦难遭遇的深切同情,尽管这是与反对新法的偏见交织在一起,也是不能轻易抹煞的。《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寻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怳如梦遽遽。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以下诗入题,写访僧。先写未见僧人所居时,说明自己腊日不和妻子儿女团聚,特地入山访僧,是为了陶冶性情,自我娱乐。僧人住在山中,山路盘曲纡回,正是自己想去的地方。“纸窗”二句,写见到僧人所居后。僧人所居只是纸窗竹屋,僧人则拥褐而坐。轻轻点染,写出景物的幽旷与僧人淡泊的生活,揭示了僧人高尚的品藻;诗人访僧的经过,与僧人的交谈,就隐藏在会心之处,不写而写了出来。

“天寒”句起写回程。天寒路远,所以天未晚就回家。自己与二僧谈得很投机,依依不舍。出山一看,只见云木回合,野鹘盘旋在佛塔之上。云木合,说雪意更浓,垂暮光线更昏暗,树木隐在迷雾之中;野鹘盘空,又在迷离之中点染一二清晰之景,使画面饶有深趣。这一景色,与起首四句相呼应而不重复。

结末四句,写到家后的感受。“欢有余”应接前“实自娱”而来,说明不虚此行,游之乐及游之情都表达了出来,自己的人生观及僧人的清净无为也得到了再次肯定。而火急作诗,更加深了自己的欢快感。“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不仅写了自己的心情,也是苏轼文学创作观形象的表达。

《望云楼》

阴晴朝暮几回新,已向虚空付此身。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

这首诗写登楼所见的壮景。诗人用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用画笔写诗,意境更加开阔,景物别出情趣,是画,而又情出自然。四句诗都有“楼”字,而“满楼云一色”,就成了“楼”外之“楼”了,既将诗意点透,也添加了平淡诗风中的浓味。全诗句句紧扣主题,丝毫不显重复,俨若一首题画诗,堪称宋诗中的佳作。头两句放开,由近及远,拉开距离,使境界骤然开阔,烘托出望云楼周围的自然环境;后两句收拢,由远及近,拉近距离,近到楼上、楼中、楼云天浑然一体的景色。归宜兴留题竹西寺①(其三)此生也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西斋》 西斋深且明,中有六尺床。病夫朝睡足,危坐觉日长。昏昏既非醉,踽踽亦非狂。褰衣竹风下,穆然濯微凉。起行西园中,草木含幽香。榴花开一枝,桑枣沃以光。鸣鸠得美荫,困立忘飞翔。黄鸟亦自喜,新音变圆吭。杖藜观物化,亦以观我生。万物各得时,我生日皇皇。

《仙都山鹿》 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怅望层城霞。至今闻有游洞客,夜来江市叫平沙。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夜鸣白鹿安在哉,满山秋草无行迹。

9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①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陇隔,唯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诗首句用问句,是感叹:我并没有喝酒,为什么像喝醉了一样,浑浑噩噩?下接着是答句,说自己的一颗心已经随着弟弟的归马而去。诗起得突兀而有意味,飘忽之极,为下面叙事抒情作了铺垫。接首二句,诗说明此心为何逐征鞍的原因,是回到父亲身边去的弟弟尚且非常想念父亲,而我这个离家的人,能以什么办法来安慰父亲的寂寥呢?这两句不直接写自己思亲,却从弟弟一面写,加重了对亲人的思念。

以上四句是第一层,写别离思父。以下四句是第二层,转到写自己与弟弟的感情,仍接与弟别离而来。诗说别后,自己赶忙登上高坡,目送弟弟远去,但前面有山坡阻隔,只见到弟弟戴的乌帽时隐时现。这四句写得很深沉,惜别的情感十分浓郁。“登高”二句,把很复杂的心情很巧妙地表现出来,历来受到称赞。写送人时一直看到看不见,心中十分感伤。苏轼这诗就是从此化出,但增加了登高眺望的细节,更为感人。

《红 梅》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融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这首词紧扣红梅既艳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独特品格,抒发了自己达观超脱的襟怀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傲骨。全词托物咏志,物我交融,浑然无迹,清旷灵隽,含蓄蕴籍,堪称咏物词中之佳作。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法;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 “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

第四篇:苏轼诗词读后感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诗词读后感。”苏轼虽被贬到密州,却不以己悲,在铁沟、黄茅冈尽显雄姿。“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等豪情,氤氲于苏轼胸中,厚积薄发,彰显自己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决心,不禁令人慨叹。

广阔的绿野,放眼望去,雄鹰展翅翱翔。苏轼驾驭铁骑,马儿嘶鸣,疾驰而去,且学天骄弯弓射大雕。这,是洒脱的快乐!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莫听穿林竹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又被贬入了万丈深渊。把酒独饮,岂能自甘颓废耶?此乃苏轼也,虽屈于偏远之地,岂可自弃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是不羁的,甩开不尽的烦恼,用最旷达的胸怀接纳一切。在乡间小院,他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于田间小路,他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自由豪放的快乐,在苏轼心底蔓延……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反复的进宫与贬谪,苏轼选择了释怀。心中保留了一方快乐的净土,那是在乡间修来的气度。忘却宫中的阿谀奉承、权权相争,忘却诸侯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忘却当年的乌台诗案,只待闲看时,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这,是过眼烟云的浮华万千之下的超然的快乐!

苏轼是锦绣大宋中的一代才子,自是一家的他,把烦恼抛之脑后,总会在诗词之中渲泄心中的快乐。这快乐积攒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坦然,凝聚着“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激昂。把握这份快乐,我的心中也似有一股豪迈之气荡漾开来……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文。这篇《前赤壁赋》是韵文,从头至尾换了十二次韵;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为“赋”这种文体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可以称得上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统一的佳篇,对辞赋体的发展与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读后感《苏轼诗词读后感》。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泝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前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前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前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第五篇:从陶渊明的人生经历解读其诗作

从陶渊明的人生经历解读其诗作

摘要魏晋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中国诗坛的一颗明星,他是继屈原之后对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

陶渊明的诗歌以纯朴的语言风格和高雅的生活情趣,描绘出了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与生活。纵览陶渊明丰富的人 生经历,其诗歌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艺术地再现了他的生命内涵。关键词:陶渊明诗歌诗歌艺术

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出身官宦之家,从小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功名事业心甚烈,早年就立下了“大济苍生”之壮志。但从少年时期起就经历了政治上的倾轧争斗、时局紊乱的纷扰。诗人在世的几十年中,曾三易朝代,几次废立皇帝,而每次变化无不伴随着一场清洗和大屠杀,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其时是一个门阀势力强固统治的社会,门阀士族为了把战争造成的经济危机转嫁给百姓,于是大量兼并土地,加重赋税徭役。陶渊明在29岁抱着明君贤臣的理想步入仕途,欲通过出仕实现理想成就大业,但黑暗现实使他碰了壁。41岁时,他从彭泽令任上决然辞官。为官12年中,他抱着希望出仕,结果碰壁、失望、归隐,再抱希望出仕,再碰壁、再失望、再归隐…… 这样三仕三隐,最高也只是做到参军、县令这样的小 官,故而叹息“求之靡途”,很难向上发展。他看不惯当时政治的卑劣和腐败,也鄙视那些士族们的腐烂生活“,代耕本非望,所以在田桑”,他宁愿归隐种田。这种情形就使得他逐渐从士族中游离出来,和普通农民倒有了“共话桑麻”的可能性。他自己的确“躬耕自资”,“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由于他经历了穷困和劳动的艰辛,不只使他和劳动人民之间的距离拉近,同时他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在农村生活的体现中发生裂变,诗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乡间普通百姓,和他们建立了不带功利的亲密关系,这是陶诗人民性的一个重要来源。陶渊明归隐以后“,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出仕之念完全寂灭。弃官务农,谋生维艰。晚年,他贫困尤甚,竟致“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但他对自己的归隐之举毫不后悔。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携厚礼上门拜谒陶渊明,劝他复出做官,尽管他当时已“偃卧瘠馁有日”,但檀道济的劝说并未使其动心,反而被他连人带物“挥而去之”。由此可见,陶渊明的归隐是出自真情,并非是“诱我松桂,欺我云壑”的沽名钓誉之举。自此他静守园林,老死田亩。那么,为何陶渊明对出仕的态度前后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原因颇多,但其中最主要的恐怕在于世风颓败、官场腐朽的黑暗社会现实,毁灭了他早的幻想。这一点,他在《感士不遇赋》里说得十分清楚: “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 之心……“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 亮!”因此,他的归隐可以说是他的觉醒,是他与黑暗现实决裂的一种方式。

陶渊明看到了黑暗世道已经不可改易,自己的政治抱 负难以实现,为了保持自己耿介的品格和志节,不与浊气蒸 腾的社会同流合污,毅然走上了岩栖归隐的道路。这是他鄙 弃仕途、彻底归田的一种表示,同时也显示了他洁身自好的 高尚人格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孤傲个性。但是一分为二看,陶 渊明一方面热爱隐居生活,另一方面又总觉得这样做有所 欠缺,与心不甘,这在他50岁时所作的《杂诗》中可窥见一斑,迟暮的诗人感到自己终将默默无闻地度过余生,不禁悲从中来。少年时代的壮志已成梦幻,却还常常搅扰他的灵 魂。自己心中的这种矛盾、痛苦也无人理解,又感到多么孤 独!他也独自悲叹贫苦,忧念死亡。总之,正如鲁迅所言:陶渊明决非整日整夜地飘飘然,决非“浑身是静穆”。读陶渊明的作品,应该全面地读,了解其复杂的心理和思想上许多消极的成分。陶渊明的诗歌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一平淡自然,情真味永

陶诗平淡自然,是指其诗无论是叙事、状物、写景、抒情 都朴质无华,毫无人工雕琢的痕迹。陶诗题材内容贴近生 活,思想感情真切深厚。其作品多以农村的日常生活为内 容,以普通的乡村景物为题材,写的都是平平常常的、习见 日闻的事物,如宅院、草屋、鸡鸣、狗吠、树林、小溪、春风、冬雪、松菊、飞鸟等极普通的田园景物,以及劳作、憩息、饮酒、读书、邻里往来等日常农村生活。

平凡无奇的乡村景象,第一次被作为重要的审美对象,出现在文人的笔下,而且是几经险恶黑暗官场生活的陶渊明的笔端。于是诗人强烈地把田园作为腐败官场、污浊社会的对立面着意描写,并进行赞美。极其普通的景物,他体味到其中难以传达的真意,经过他的笔触,便变成了一幅和平、宁静的田园风光图,字里行间欢快地流淌着诗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喜悦之情。不必进行刻意的雕琢,不必加以过分的渲染,那种对生活的真情美意便从诗人的心中汩汩溢出,充斥于诗之始终了。农业生产劳动在诗人这里,也有一种“欣慨交心”的感受,如“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看到新苗茁壮成长,感受春风的拂面,有着星月的陪伴,诗人的内心该有多么惬意!田园那欣欣向荣的景象,诗人那披星戴月之形象,又让我们感到几分亲切和质朴!苏轼称“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元好问评他的诗是“豪华落尽见真淳”,都抓住了陶诗艺术上“平淡中蕴深厚,自然中见真切”的重要特点。诗人脱口而出的完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使读者也在朴素平淡的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深意。二浑融完整,意境深远

陶渊明的诗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诗句,林庾先生称其 为“历史上最优秀最朴素的白描诗人”,他用家常话写家常 事,写得诗意盎然,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象。诗人在创作时,善用白描和写意的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并且注意意象 的整体把握和构图的和谐统一,因而能够创造出似浅而实 深的高远意境。如前举《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以下八句是写景,前四句写近景,后四句写远景:近景是一种素淡的环境,用“桃李”略加点染,便使整个景色跃然纸上,灵动起来;远景乃一幅静态画面,用“狗吠”“、鸡鸣”点缀,使整个画面充溢勃勃生机。而从全诗看,这一田园景象如此幽静而美好,与“尘网”般的世俗、“樊笼”般的官场,形成鲜明对照,生动地表现了“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复得返自然”后的喜悦。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出,在陶诗中,景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往往寄托着情,很多时候也是理、情、景三者的有机统一,这是陶诗超出同时代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巨大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陶诗或理随景深,或寓理于情,绝无单独说教之意味。如“望云渐高鸟,临水愧游鱼”等诗句,这些都是既有田园的幽静风光,又有诗人的恬然心境,还有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阐释。前文所举《饮酒》(其五)中,该特点更为突出。诗的前四 句主要阐述“心远地自偏”的道理,但其中也不乏客观之景 的写照和主观之情的抒发:这里的景乃大环境———“结庐在人境”,情是超尘脱俗的心理感受———“而无车马喧”。诗人着意刻画看似矛盾的环境与心理,让读者领略、回味“心远”则自觉“地偏”的道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四句是写景,也是抒情“,南山”之景,则是“采菊东篱”的诗人在“悠然”自得的情况下“见”到的,诗人怡然自得的淡泊心情与大自然清幽静谧的优美环境浑然无间,融为一体。最后二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抒情,也是说理。在这里,诗人直接抒发了自己在隐逸生活中产生的内心实感,这种无须辩说的大彻大悟的境界,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真正理解。同时它也说明,只有返璞归真,归隐田园山林,才能真正理解人生意义的道理。在作者的笔端,傲岸的秋菊、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诗人心中构成一道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自此酒和菊也成了诗人的化身,成了文学里象征情致高远的意象。

三语言质朴,构思精妙

陶渊明的诗句语言质朴,构思精妙。陶渊明在语言锤炼 方面有很深的功夫,在语句构思方面又独具匠心,如《时运》 中写春风“: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翼”字描画新苗在微风中摇曳,动态形象。《和郭主薄》写夏日树阴,“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树阴似乎如清水一样可随时贮存,使人解暑,朴实而有情味。《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写冬雪:“倾身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将雪的轻虚洁白描写得十分传神。这些均能以少总多,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生动性。陶诗的这一语言特点,在“金刚怒目”式的诗中体现得 更为简劲英拔,与诗的内容完全统一。如《咏荆轲》中“,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的“指”与“冲”,突出其豪气冲天“,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的“哀”与“寒”“、萧萧”与“淡淡”渲染其慷慨悲壮,都极具有艺术感染力,其锤炼词语之功往往令人叹服。直机关

陶渊明诗歌的主要风格是自然冲淡。尤其是在那些田 园诗中,描绘的是清幽、静谧、平和、优美、安闲的田园风光,抒发的是恬静淡泊、悠然自得的思想感情,阐释的是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人生哲理,这种风格特别突出。陶渊明诗中还有一种抑郁悲戚的风格。陶渊明早年也 把人生价值的实现寄托在政治方面,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岁月流逝,功业无成,他的内心也常怀苦闷与矛盾。如他 50岁所作《杂诗》之五曰:“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这里概括了诗人悲剧性的一生。少年远志,何等壮伟!岁月绵绵,青春转瞬,惜气力已衰。虽归耕无疑,但仍惜寸阴,这里包含着诗人壮志难酬之深恨。《杂诗》之二“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等等,都是这种情绪和风格的再现。陶渊明所作咏史诗,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传统,既咏史又抒怀,有一种雄健豪迈之气,表现出慷慨豪迈的风格。代表 作《咏荆轲》写荆轲刺秦王,既赞美荆轲不畏强暴、义无反顾的豪迈之举,又表现了诗人对勇士的无限惋惜之情,《读〈山海经〉》其十咏颂“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均为奇卓悲放,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之慨叹,是“金刚怒目”式诗的杰出代表。陶渊明的赠答诗颇能见其对友人的敦厚之情。行役诗表现宦游时苦闷的心情。

陶渊明正是有了以往文人所不曾经历的田园生活和实 际劳动,而使他的诗具有与当时一般文人不同的新鲜真实的 内容。元好问曾在《论诗绝句》中称赞陶诗为“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下,未害渊明是晋人”。陶渊明的作品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为摒弃骈俪文风做出了 杰出的贡献,很多作家都从其诗品中悟出文道。陶渊明的后 半生是在田园里度过的,他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归 宿;离开了官场的喧嚣和污浊,诗人获得了自由、宁静、畅 快、舒坦的心境。他把田园风光作为文学的主要表现对象,并在艺术上卓有成效,成为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参考文献:

[1]程郁缀:《唐诗宋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 月第1版。

[2]隋慧娟编:《〈唐诗宋词〉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3]郭兴良、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4]赵治中:《论陶渊明的人生境界》,《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5]赵治中:《陶渊明生死观剖视》,《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6]顾农:《陶渊明对佛教的态度》,《山东师大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7]龚斌:《陶渊明“忠愤”说平议》,《华东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8]曹丽环:《论陶渊明思想性格的矛盾性》,《黑龙江教 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9]郝清菊:《浅论陶渊明诗歌的感伤特征与审美价 值》,《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10]张驰:《陶渊明之“隐”新说论谱》,《江西社会科 学》,2006年第5期。

下载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作品中看苏轼的旷达人生

    从作品中看苏轼的旷达人生 ——洛阳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了苏轼在面对逆境时所表现的旷达胸怀,并从其作品中概括出处变不惊,执着追求,随缘自适,超然物外,寄......

    苏轼的爱情诗词

    苏轼的爱情诗词 一、苏轼的《江城子·记梦》 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也就是公元1075年。当时,苏东坡任密州太守。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诗......

    苏轼著名的诗词

    苏轼著名的诗词 一、临江仙 【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①?夜阑风静谷纹②平。小舟从......

    苏轼的人生经历了许多波折[精选合集]

    苏轼的人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并没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词中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达了作者......

    从东坡作品观苏轼人生(共5篇)

    论文题目: 学号:S121100874 姓名:张叶 从东坡作品观苏轼人生摘 要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他的诗、词、文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苏轼一生坎坷, 多次被贬,九死一生, 但......

    经历人生

    经历人生 有人曾说过,人的一生成功与否,取决于他的人生态度。凡是成功者,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而失败者则恰恰相反,他们的失败,完全在于他......

    从苏轼谈张良

    从苏轼谈张良 “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这是苏轼眼中的张良,苏轼认为豪杰绝非拔剑而起,挺身而斗,那只是匹夫之勇,不足道也。真豪杰应有临辱而不惊,无故加辱而不怒。......

    苏轼诗词文串词

    无法想象在两千多年的文学史册上缺少了他会是怎样一番情景:黯然失色,严重缺失,深深遗憾。陶渊明太淡泊了,他的那份心境一般人难以体验;李白太飘逸了,让人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