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学生时代
我的学生时代
历史组 晓伟
时光还在大气磅礴的歌唱美好的现在,而被搁浅的过去依旧停泊在我放荡不羁的年少——我的青春,我的学生时代。
时光流逝,回首我的学生时代,刹那间暮然的感动,拼搏的泪水夹杂喜悦,曲折中劈荆斩棘的苦涩,华丽且低调,筑成我青春时最繁华的背景。
眉宇间零落的年少气息,扑面而来。初中的疯狂,现在想起来还真的意犹未尽。还记得每个大课间,是我最活跃的美妙时光。篮球、热火、跳跃、旋转、上篮。一系列完美的动作之后晶莹的汗水在阳光下闪耀,那是热爱。队友间并肩作战,那是合作。打篮球如此学习亦然。
作为班长的我,我有义务,更有责任在学习方面起表率作用;对于自己,我更要奋发,去书写辉煌未来,我会在课上全神贯注,任思想驰骋。尤其到了初三,紧张的氛围似战场,硝烟弥漫。时而有些迷茫,徘徊、彷徨,找不到未来的方向,还好,有老师的细心鞭策,有朋友不变的鼓励,我终于拨开了云雾,找到了未来的方向,信心十足,谁与争锋!尤其每天傍晚,我们伴着余辉散步,生怕时间太快,变更加珍惜友谊,看满天的流光溢彩。没有轰轰烈烈,在平凡中依旧彰显伟大的力量,那是一日日的积累,即使夜深人静,也依旧有我伏案坚持不懈、奋笔疾书的身影。汗水与辛酸终究会凝结成我最美的未来,没错——冲!日光倾城,刹那间豁然开朗!
充满期待与好奇的步入了高中生活,一开始有些无所是从,面对着纷繁的课业甚至措手不及,放弃了自己好多喜欢的东西,在日生日沉的反复中,却有明显感觉到自己内心的沉稳与安静,那也许就是成熟的感觉吧,遇事我会从容淡定,会大度宽容,即使跌倒很痛,我也会微笑,会跟加努力,想要书写自己的传奇。脉搏跳动着坚定的节奏,而学习也一直在继续,时而会有些疲惫,时而也被束缚的太过紧张。梦想却是那么温柔、祥和,给人以无形的巨大力量,支撑我。这一路太过艰辛,但却很快乐。斗盈,一路披荆斩棘,虽然遍体鳞伤,但我却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在这其间,青春最美好的风景就是遇见了不同的人,在这段旅程中上车、下车,但无论遇见谁,都是很庆幸,让我在苦涩中有甜蜜,让我在挣扎斗争中取胜,我的高中生活,我的小幸福。
我的学生时代最有感觉的就是初中和高中时代,大学就放松了。随着学习年龄的推移,我收获的知识很丰富,给予精神上的娱乐与享受,但我深知,这还远远不够。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我可以问心无愧,这么多年我没有白白过活,在学生时代给予我的坚忍不拔、执着追求,让我不断进步超越。
再后来,我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我很欣慰让我的孩子们不断丰盈、进步,和我少年一样,勇敢向前,追求梦想。让他们比我更优秀,这就是我现在的目标。
我的学生时代已结束,可我人生的学习并未结束,我会更加努力,做最棒的自己,让心灵永保青春!
第二篇:我的学生时代经典散文
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在人民公社精神地感征下,走完了童年,少年的美好时光。
我生活的乡下,是学习“小靳庄”模范大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有了电影放映机。每周可以看一场电影。《金光大道》、《艳阳天》、《枯木逢春》、《小兵张嘎》、《烽火少年》等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象。时至今日,难以磨灭。
我在小学上完七年学之后,终于踏进了初中一年级的大门。我的班主任老师,是位不拘言笑经常以呵斥、恫吓学生为能事;因为他是学校教导处主任,吓唬学生似乎是他的主要职责。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否认了他的正确批评和耐心引导。
三月份的泥土,总是包藏深厚的墒气。这天下午,我们翻挖学校的菜地,泥土的清香,令人欢心、惬意。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清香的土地里,埋下了一颗又一颗的兰瓜种子。不经意间,我萌生了想尝一粒白生生的兰瓜子的念头。经过思想斗争,贪嘴的欲望终于战胜了羞愧之心。乘着大家一片忙碌的时候,我偷偷把一粒兰瓜子放进嘴里。正当我沉浸在瓜子与舌头的亲密接触后的极度欢愉之情时,有位眼尖口快的女同学已经悄悄向王老师报告了我的劣迹。
“宁克俭,你在干什么?”王老师的语气沉稳,且挺直了腰板,倾钩着头,瞪着两只斜视的大眼睛向我发问。
我的脸色刹地红了起来,不知该怎么回答他的问话。
“宁吃了屎,不吃籽。”王老师一本正经的训斥着:“亏你还是农家子弟!”
在全班四十多名男女同学的注视下,我只能瓷愣愣地站在原地,任凭四周同学们蔑视的目光,像一把把利剑一般,刺穿我年少的自尊心。我的心跳加快,思绪波澜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如今回想起来,只能怪自己太贪嘴了,太缺乏自我控制力了。同学中何尝没有尝一尝兰瓜子的人,只是他们都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欲望,我却放纵了它。由后来三十多年的生活经验证明:凡是放纵自己欲望的人,最终的结果,都是自取其辱;也可以这么说,纵欲是万恶之源。
第三篇:我学生时代的团队心得
我学生时代的团队心得
总结一下我学生时代的团队经验,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借鉴:
1、“大鱼吃小鱼”的时代已经过去
现在是速度致胜的时代,讲究的是“快鱼”吃“慢鱼"。有时候容不得你反复思考,必须果断地抓住机遇。比如在商界,如果你反复进行市场调研,当确定100%成功率的时候,时机已经错过,市场早已经被对手占据,到时候你只能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跑,甚至拾人牙慧。
也许你在想,这样会不会冒险啊?是的,人生就是充满冒险。想取胜,就得去闯荡。
2、制度化的管理模式
吸取前人的经验,一个团队或企业的制度是否完善合理十分重要。它就像一个人身上的脉络一样。脉络通畅了,人才会有活力。可能你这么想,我的团队很小,而且只是暂时的,或许不需要建立什么规范的制度。错了,错的一塌糊涂。团队不分大小,它必须是很有活力和凝聚力的。而制度就是它的凝聚点。
制度中必须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权利和义务,还有目标以及其他的一些东西。必须明确,它有时候像法律一样,进行强制性地约束。把话说明白了,总比问题出现后,发生执行力低下的问题。
3、协作精神可以提高效率
首先就是要信任队友,再者就是相互帮助。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后,帮助一下其他队友,使全队高效率地行动。死板地只执行自己的责任而不去帮助其他队友,这种协作方式不是团队精神,而是一个简单的组织而已。这也是团队和一般组织的最大区别。
4、培养忠诚度
这种方法应用很多。比如我现在使用的QQ吧!它就是以多种方法培养我们的忠诚度。例如,QQ会员,它以升级优惠的政策是使用着长期使用。还有在线时长可以使QQ等级升级,升级后有很多优惠。这方法可以使队伍不短壮大,做大做强。
5、激励使全队有活力
分为全队激励和个人激励。比如喊口号、鼓励、赞扬等等方式。打个比方,早上集合后全队大声呼喊:”我们能行“之后,再进行工作。这样可以让大家更加自信。一个自信的团队不一定成功,但一个不自信的团队必然失败。
6、领导者的精神品质
领导者应该具有许多精神品质,因为领导者是全队的灵魂。领导者必须果断刚毅、冷静沉着、意志坚毅、目光敏锐有远见,他要懂得如何带领团队去赢利益。
7、资源的合理配置
现在许多团队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资源缺乏,而是资源浪费。这个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的浪费往往更加严重,加重了物质资源的浪费。不合理的配置呈现的现象是有些方面显得资源缺乏,有些方面出现资源闲置。这样,严重影响甚至制约了团队的发展。
8、创新精神才能是团队常青
创新精神讲究的是“个性”。要有自己的特点。盲目效仿别人,只会导致失败。有自己的特点,才是致胜法宝。尾随在他人身后,不会见到“阳光”的。
亮出自己的招牌来,让大家都能记得自己。也包括广告宣传方面。例如,联想有一句口号: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中国网通:中国网,通天下。吃快餐,大家就会想到KFC;买汽车,会想到GE。
我们在大学时代,全班凝聚智慧结晶举办了多次成功的活动。记得有一次活动之后,我们做了一个活动宣传,使全系认识了我们这个团结的班级。或许你问,我们的创新在哪里。我们的创新在于在传统的宣传画面上加入了自己的宣传网址,体现了现代的朝气和活力。
第四篇:回忆学生时代
回忆学生时代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太阳刚露出半边脸我就开始出发了-----回老家参加朋友儿子的婚宴。
在朋友的家里,朋友邀我拜见一位尊贵的客人——原佛罗中学物理教师肖本辛老师。肖老师已年近八旬,但依然神采奕奕,动作以及思维敏捷;寒暄间,我问老师:“记得我否”,老师说已不记得。于是我说:“我是佛罗中学79届学生,当年老师曾在我的物理作业上批阅‘有创见’呢?”这时,肖老师立刻说出了我的名字,同时,一连串的说出我们班多名同学的名字。老师说他1986年已调动到海口教师进修学校,1998年退休,儿女均已有好的工作,现子孙三代住一起,正享天伦之乐呢!
见到肖老师,勾起了我对三十多年前学生时代的回忆。79届是佛罗中学最后一届高中毕业生,也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届考生,当时同学们学习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考上大学跳出农门。为了实现考上大学跳出农门的愿望,同学们各个都在拼着劲儿攻坚。那时候(小学至初中阶段)由于受特殊年代的影响,耽误了我们大好的学习时光,高二那年,同学们既要把初一至高二的全部课程修完,又要温习功课迎接高考。为了考出高分,同学们都在发扬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精神;当时许多老师都是高中教高中,中师教高中,教学质量可想而知。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很多老师也都在挑灯夜战。
改革开放初年,农村的物质生活极为贫乏,一盆虾酱或扁豆酱就是一家人的菜肴,一年到头难得吃上一块肉。学习和生活条件虽然艰难,但我们从不会气馁,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成绩好的同学乐于为成绩差点的同学解疑答难。学习虽辛苦,但在课间、课余时间同学们时常会寻找一些学习的乐趣,比如:哼一段琼剧、来一句笑话,或进行一场辩论会等等,大家都在想办法去放松一下紧张的学习气氛。
离开母校已经三十三年了,我们也步入了天命之年。毕业之后,同学们有从政、从教、从商、行医、务农等行业,但不管是从事任何行业,大家都有所建树和收获。参加工作这些年来,有些虽然没有很大的成就,但都过着自己恬淡平静的生活;有的子女找到好的工作;有的子孙满堂一家其乐融融。
很感谢上天让我们有缘在1979年相会!让我们有缘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奋斗,结成了永恒的同学情谊!今天,我们虽然天各一方,但彼此都在关心与想念着;今后,希望我们多联系、多相聚!
在此,祝愿同学们健康、快乐、平安、并一路过好!
第五篇:毛泽东学生时代
毛泽东学生时代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少年毛泽东离开韶山时挥就的励志诗。他在未出韶山期间曾有许多故事,从中可以看到少年毛泽东的身上所体现的一些可贵品质和独特的性格。
斗智
在上私塾的几年中,毛泽东对同学团结友爱,礼让为先。放学之后在回家的路上,有些同学总喜欢抢头,他却从容不迫地慢慢走。毛泽东对人很有礼貌,但对于无理取闹的人力主制服。他常常对人说:“逢恶就莫怪,逢善就莫欺。”
一天,毛泽东从韶山到外婆家去。当他走到一个山谷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双手插腰拦住了去路,原来是当地一个姓赵的富豪子弟。毛泽东早就听说,这个人经常在穷人面前舞文弄墨,以富欺贫。赵某横在路上,傲慢地说:“我知道你是文家的外甥,今天要考考你,能答得出,我就放你过去,若答不出,哼!你就别想回去!”赵某接着说:“百家姓里的„赵钱孙李‟分开如何解释,合起来是什么意思?”毛泽东稍加思索便说:“赵公元帅的„赵‟,有钱无钱的„钱‟,有理无理与„李‟同音。大宋天子赵匡胤说过,有钱龟孙不讲理!”赵某听后满脸通红,又恼怒又尴尬,只得让他过去。
受苦人的朋友
有一家姓毛的农民,是毛泽东家的邻居。他把猪卖给了毛泽东的父亲,过了六七天,父亲叫毛泽东去把猪赶回来。这时候猪价已经涨了。毛泽东到了卖主家里,卖主叹道:“你父亲定了我的猪,猪价就涨了。我们时运不好,我又喂了十多天,现在我是太吃亏了。该倒霉,要不,我得多卖三四块钱!”通情达理的毛泽东便说:“那我不赶猪了,你把定钱还给我。你拿去卖给别人,可以多卖几块钱!”于是,他便退掉了这桩买卖,空着手回到了家里。父亲生气地说:“下次再不让你去做生意了!”
少年毛泽东不仅关心、同情贫苦农民,还非常富于正义感,敢于打抱不平。有一年,村里有一个叫毛承文的贫苦农民,几次带领穷人“吃大户”、“闹平粜”,并揭发了封建族长在修祠堂时贪污公款的丑行。族长恼羞成怒,勾结地主,给他扣上了破坏族规的罪名,押进祠堂,准备毒打。村里顿时轰动起来。毛泽东跟着乡亲们涌进了祠堂,挤在前面站着,心中忿忿不平。那位老朽的族长宣布毛承文的“罪状”后,把惊堂木一拍,便喊:“打!”许多小孩吓跑了,而毛泽东却毫不惧怕,大喊一声:“不能打!”乡亲们也跟着吼了起来。
族长见毛泽东是村里较为富裕的毛顺生的儿子,又是个有学识的人,加之众怒难犯,便迟疑起来。毛泽东放低语调,却仍然十分坚定地说:“你要打人可以,总要说出个道理来!”乡亲们和他一起据理驳斥。族长理屈词穷,又见人们怒目而视,害怕把事情闹大不好收拾,不得不释放了毛承文。
“牛司令”
毛泽东少年时代和同伴放牛时,经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来往往就误了放牛,要么是到了时间牛还没有吃饱,要么是牛跑到人家的田里去啃庄稼。怎样才能既保证放好牛,又让大家
玩得痛快?毛泽东和大家商量了一个办法。他把同伴们组织起来分成三班:一班看牛,不让它们吃了庄稼;一班割草;一班去采野果子。每天轮班,今天看牛的,明天割草,后天去采野果子。这样,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快到晌午的时候,大家都回到了原来聚会的地方。看牛的孩子们,让牛吃得滚圆滚圆的;割草的孩子们,都装满了一大篓子;采野果子的孩子们,从山里带回来大堆大堆美味的野果……这时候,毛泽东就把草和果子拿来,合理地分给每个人。有时不够分了,他就少分一点。而有剩余的草,他就用绳拴起吊在树枝上,谁能跳起来抓着就归谁。和毛泽东一起,不仅能放好牛,而且玩得痛快,因此,小伙伴都乐意同毛泽东一起放牛,称他为“牛司令”。
1917年11月,桂系军阀谭浩明的军队大败湖南督军傅良佐的军队。消息传来,傅率城内的残兵败将仓皇出逃。其时,谭军主力尚在衡山、湘乡一带,不能即刻赶到长沙。
因此,傅军的逃离使长沙突然成了一个无政府世界。战局动荡不定,市民惊恐万分。中旬,战事逼近长沙,轰隆隆的炮声不时传来,傅军溃兵随处可见。一时间,有关战事的谣言纷起,闹得人们惶恐不安……湖南一师位于长沙南郊,正是溃军北撤的必经之路。为了躲避溃军进校占屋,打劫抢掠,伤及学生,学校决定全体师生暂到城东五里的阿弥岭躲避一段时日。毛泽东得知消息后,匆匆赶到校长室,恳切希望校长不要“弃校”。毛泽东说:外面战事混乱,外出躲避恐怕凶多吉少。学校一旦空虚,乱兵便会擅入打劫。因此,“离校不如护校”,只有利用学校墙高宅深的优势,加上学生护卫,“方可保自身和学校无虞”。校方权衡再三,觉得毛泽东说的在理,决定采纳他的意见。
于是,被师生们誉为“足智多谋、浑身是胆”的毛泽东,协助校方,领导全校“学生志愿军”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护校”行动中……
首先,毛泽东将学校内所有的体育尖子组织、招集在一起,并委以带头护校的重责。接着,他号召同学们将教室里的桌椅板凳搬出来,堵住所有通向外界的校门,并在院内构筑壁垒,准备作战。同时他还采取从前湖南农民护院的老办法,率领学生们将竹片削成十分锐利的锋尖,插在校园围墙上,并布置学生在各个通道处“持枪”站岗,且“昼夜巡逻,警卫非常。”而这些学生手中的武器,不过是些普通农具和上操用的木枪、棍棒而已。
两天以后,有些零星溃兵开始进城,并踯躅于长沙街头。但当他们经过一师门前时,见大门紧闭,并有威严的“学生军”放哨巡逻,便没敢擅入骚扰。毛泽东获悉这一情况后断定:这批前线溃军,目前尚不知长沙城内的虚实,所以不敢贸然四处乱闯。同时,毛泽东又探得情况,还有近4000溃兵正在距学校南几里地的猴子石观望徘徊,并到附近农家抢饭吃。这消息顿时使全校师生陷入紧张慌乱中。
毛泽东决定乔装打扮,亲自到猴子石附近探听实情。回来后,根据探得的情况,他分析:这些既惊慌又疲惫的溃兵,尽管知道傅良佐已率部逃走,却不知道桂军尚未进城,正如惊弓之鸟。一旦他们知道长沙只是一座“空城”,便会大胆闯入,奸淫掳掠,为所欲为,长沙市民和一师校园便会遭受一场浩劫。因此,毛泽东认为,必须趁溃兵惊魂未定,设法将他们赶走,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毛泽东向校方提出紧急建议:“主动出击”,组织学生志愿军截击溃兵,宁可冒天大的危险,也要缴了他们的械,赶走这支溃军,以确保长沙城和学校的绝对安全。
这是个既大胆又很冒险的设想!该设想得到校方及全体师生的一致拥护和支持。
经过一番周密筹划,毛泽东的设想很快便开始实施了……
毛泽东首先组织起一支由百余名健壮胆大的同学参加的志愿军,作好出发准备。
并简单交待了“作战意图”,即:手持自制木枪等“武器”,兵分三路潜出学校,悄悄埋伏在猴子石附近的几个山头上,以形成对溃兵的包围之势。而后,他持学校公函前去南区警察局借人,请求他们派员增援。
吃罢晚饭,第一师范的100余名学生志愿军一律穿上平日操练时的军装,同“借来”的20余名荷枪实弹的警察一道,整齐地集合在操场上。月夜朦胧,真假莫辨。远远望去,还真象一支全副武装的正规军呢。
毛泽东站在操场中央,在作了简短的战斗动员后,即命令队伍按照预定的计划和部署,分头进发……毛泽东亲率一支南路军,由妙高峰下去,穿过铁路,迂回到北洋溃军正面,准备阻拦其进路。其他两路则分别包抄溃军的后路和东路,警察则扼守学校背后的制高点——妙高峰山头。沿途上,又有一些学生发动起来的农民和工人夜校的学员,手持农具、木棒、铜锣和大鼓等,陆续加入到队伍中来。
夜深人静。各路队伍已“各就各位”,这时突然发现:在与湘江平行的粤汉铁路上,影影绰绰的溃兵犹如一条大黑蛇,正惶惶不安地向北蠕动。当这支溃军进入到学生和警察等潜伏的地域不远时,毛泽东立即命令埋伏在山头上的警察鸣枪三响。霎时间,只见写有“桂”字、“湘”字和“粤”字的灯笼,一起点燃。漫山遍野,灯火通明。随后,毛泽东又令警察放了一阵排枪,其余持木枪的同学则在洋油桶里大放爆竹。远处,则军号阵阵,锣鼓喧天。一场“激战”就这样打响了。
稍顷,毛泽东命令停止打枪,并让几个同学用桂林话一遍遍高喊:“傅良佐逃走了,桂军已经进城了!……你们被包围了,赶快投降吧!……只要你们放下武器,就放你们回家!……”
桂军溃兵被这漫山突如其来的枪声、炮声、锣鼓声、呼喊声镇住了,顿时乱作一团。
由于不知城内虚实,因此未敢轻举妄动。毛泽东摸透了溃军的心态,趁势急派代表前去交涉。不一会,只见溃军队伍中纷纷举出了白衬衣,表示愿意投降缴械。
毛泽东速派人将他们引到一师的前坪,命令他们放下武器,随后又令他们全体后退十步。3000余人竟都遵令行事。全校师生见状,个个又惊又喜。当晚,在安排好溃军的食宿后,一师师生倾巢出动,一齐前来收拾枪支。他们扛的扛,抬的抬,将缴获的武器全部运进学校,堆了满满一礼堂。
次日天一亮,毛泽东等又向长沙商会筹集遣散溃兵回家所需的经费。因商会惧怕溃军久留可能危害其利益,因此十分情愿地捐出了一大笔款项。
毛泽东给溃兵每人分发五至七元大洋,并亲自将他们送上开往武汉的火车,就这样“兵不血刃”地遣散了这支队伍。
学校保住了,长沙城也避免了一场溃军的骚扰。毛泽东机智果敢,不伤一人,率一群“秀才”缴了数十倍于己的“武士”的枪,堪称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事后,一师的师生乃至长沙的警察,都对年仅24岁毛泽东的胆识和应变能力深表赞赏,称他是“一身是胆”!并取外号叫他“毛奇”。
事实上,胆量与奇谋、敢打与必胜是相伴而行的。毛泽东决非是一介武夫。当时,他的同班同学邹蕴真曾经问他:“万一当时败军开枪还击,岂不甚危?”毛泽东不假思索,当即有理有据地回答道:“败军若有意劫城,当晚必将发动,否则必是疲惫胆虚,不敢通过长沙城关北归,只得闲守于此,故知一呼必从,情势然也。”言语中充满自信。
多年后,毛泽东在与友人闲谈时言及此事,笑道:要说搞军事,恐怕那才真是第一次哩!然而,就是其平生所搞“第一次”军事行动,却充分显示出他日后作为一个伟大统帅所具有的超凡“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