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单元从小学习做人——少先队活动教案
第一单元从小学习做人
★
一、本单元活动主题
从小学习做人。★
二、本单元活动内容
1.认识新伙伴,熟悉新校园,了解新老师。
2.交流彼此美好的心愿,学会表达喜欢老师和同学的友好情感 3.讲解“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基本文明用语及其含义。
4.学习尊敬老师和父母,遵守社会交往的基本规则。★
三、本单元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真诚友爱一家人
(一)活动目标
感受班集体的温暖,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二)活动准备
1.学生提前制作个人名片,可以多做几张,“交朋友”时与小伙伴交换名片。
2.准备歌曲《幸福拍手歌》。(三)活动建议
小朋友们,祝贺你们成为一名小学生,大家来到了这个新的集体,有了许多新的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新朋友。1.介绍我自己。
活动前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制作自己的名片,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和兴趣爱好,可以是纸上设计的,也可以是布贴、叶贴、绣品等形式。可以将自己的名字设计成“个性化名字牌”,也可找出自己的一两点可爱之处,主动向同学介绍自己。2.游戏活动“找朋友”。
通过分组“开火车”、给“个性化名字牌”找主人等游戏活动结识新朋友。3.同桌友爱亲又亲。
(1)演一演:同桌互助童谣
同桌之间不争吵,友好相处最重要。不打不吵也不闹,微笑和善坐一道。有了困难我帮你,互相关心要做到 团结友爱一条心,胜似兄弟更友好!(2)说一说:你眼中的同桌是什么样的?同桌和朋友给予了你哪些帮助?(3)换一换:交换友情卡一同桌友爱肩并肩。
同学们填写友情卡,同桌之间相互交换。拉拉手,彼此成为好朋友。除了同桌之间交换友情卡外,还可在班级中找自己的好朋友交换,多交好朋友。
4.演一演:儿歌《手拉手,交朋友》。
好朋友,手拉手,勤学习,爱劳动 你帮我,我帮你,团结友爱朝前走 好朋友,手拉手,不打架,不骂人 讲文明,讲礼貌,学校纪律齐遵守。好朋友,手拉手,不骄傲,不嫉妒;你爱我,我爱你,你得荣誉我拍手。5.了解新老师。
班主任介绍各任课老师,并邀请他们与同学们见面。6学唱歌曲:《幸福拍手歌》。(四)雏鹰争章 争获美德章
1.感受班集体的温暖,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2.喜欢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五)活动拓展
1.师生共同动手,布置一棵漂亮的“快乐树”,以每个人的名片作为树叶装扮这棵树,明确大家都是班级里的一员。目的是让孩子们体验交朋友后作为集体一员的快乐。
2.熟悉新校园。利用多媒体或以平面图的形式介绍学校的布局,以及各教学楼功能室的地理位置。
第二课文明礼貌我知道
(一)活动目标
1.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2.学会文明礼仪基本规范,尊敬师长,礼貌待人。3.认识班级小伙伴,学会友好相处,手拉手交朋友。(二)活动准备
1.准备歌曲《文明礼貌歌)2.学生提前制作“礼貌卡”。(三)活动建议
1.演唱《文明礼貌歌》,说说从歌曲中知道了什么 2.寻找身边的礼貌之星。
(1)展示个人亲手制作的文明礼貌卡片。(2)说说各自卡片的含义。
(3)说说准备把卡片送给谁,原因是什么?(4)现场选一选:谁是班级礼貌之星?(5)大家议一议:他为什亻么能得到卡片? 小结: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讲秩序,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关心集体„„我们要学习这些好的行为。3.课间活动讲文明
(1)组织交流课间活动应注意的问题,在交流中,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的实例,明确课间应做些什么,如何做到课间活动讲文明。如:①准备下节课的物品。②有秩序地上下楼。
③爱护公物,节约用水,去厕所不打闹。
④室内文明休息,不大声喧哗,不乱动他人的物品。⑤室外安全游戏,文明礼让,互帮互助。⑥尊重他人的劳动,保持校园卫生。(2)联系实际,选择适度礼仪。
我们都是校园的主人、课间的主人,和谐课间需要我们共同创建。要创建和谐课间,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4.讲一讲:文明礼仪小故事
5.唱一唱:演唱儿歌《团结友爱亲又亲》。
一颗星,冷清清;两颗星,亮晶晶
三颗星,四颗星,五颗星,汇成星河放光明。一个人,孤零零;两个人,笑盈盈
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团结友爱亲又亲。(四)雏鹰争章
争获美德章
1.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学会唱文明礼仪歌谣。
2.知道学校和家庭生活中的文明礼仪规范,能在生活中做到礼貌待人(五)活动拓展
在校园里发起“文明从身边做起”的倡议,号召全校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文明礼仪做起,通过“争获美德章”传递文明。(六)参考资料 1.文明礼貌歌
小学生,守规则,文明礼仪要做好。遇师长,讲礼貌,行礼问好不顶撞。同学间,不打骂,有难你我他互帮。做错事,对不起,礼貌回答没关系。爱树木,惜花草,美化环境我第一。教室里,布置美,千净整齐心情好。吃午饭,要自觉,秩序卫生不能忘 长明灯,水龙头,有心常关莫浪费。大小会,守纪律,集队要求快静齐。勤出操,常锻炼,健康身心最宝贵。讲文明,遵礼仪,人人争做好儿童 好品行,一养成,终生得益受欢迎。
2.故事
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鲁国鲁县(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第二十世孙,泰山督尉孔宙的小儿子。孔融四岁时,与兄长一起吃梨。他按照长幼顺序把梨分给兄长,自己留了一个最小的。大人问他:“你为什么这样做呢?”孔融说:“我年纪最小,理应吃最小的。”
列宁让路
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亲切。然后列宁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列宁毫无疑问是一位伟人,但他却不因自己地位高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
程门立雪
宋代学者杨时向程颢、程颐求教。杨时原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已经四十岁,而且已考上进士,然而他还要去找程颐继续学习。相传,一日杨时与好友游酢来到书院拜见程颐,但正遇上老先生闭目养神。这时,外面开始下雪,杨时、游酢求学心切,侍立一旁,不言不动等了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晴,见二人在外站立,吃了惊:“啊,两位还没走?”这时外面的雪已经有一尺多厚了。
第二篇:少先队活动一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喜欢学校 感知少先队
(一)本单元活动主题:喜欢学校感知少先
(二)本单元活动内客:
1、喜欢学校。2.感知少先队。
3、激发喜欢少先队、向往少先队的感情。第一课时
(一)活动主题:我们可爱的学校
(二)活动目的:
做好人学礼的前期准备工作,组织老队员带领新队员参观可爱的校园、场馆、队室、校史馆等,感受校园的美丽,激发新生争做校园小主人的热情。
(三)活动准备:确定手拉手中队;小讲解员练习到位。
(四)活动形式:参观校园
(五)活动步骤:
高年级手拉手中队队员与一年级新生见面、交朋友一一
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学校,开始你们的小学生活。我们是你们手拉手中队的好朋友,是你们的哥哥、姐姐。
认一认:互相介绍自己的年龄、姓名、爱好、特长。
我们的校园美不美啊?今天,我们在校园里到处看一看吧!(1)参观校园概貌,感受校园的美丽。
我们的学校有着光荣的历史,有许多优秀的校友,有许多优秀的老师。我们一到校史馆看一看。(1)参观校史馆,感受学校的历史。(2)讲一讲 : 校训、校风。
(3)赞一赞:校友。重点讲几个杰出校友的故事。唱一唱:校歌。接下来,哥哥、姐姐要领小朋友们去一个特殊的地方,这是我们少先队员最喜欢的地方,等小朋友们入了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也就可以在这里开展活动,讨论少先队的工作,成为这里的小主人,这地方就是“少先队队室“。(1)看一看:队室里都有什么?
手拉手中队的大队员向一年级新生一一介绍:党旗、团旗、队旗、队徽、红领巾、鼓号.(2)听一听,队室里有关图画、标语的内容。
手拉手中队的大队员向一年级新生一一介绍党的五代领袖对少先队的题词或寄语,介绍少先队历史挂图、本校少先队活动照片等。
(3)跟着哥哥姐姐读一读“入队誓词”与“呼号“。(4)听哥哥姐姐唱一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小弟弟、小妹妹们,今天你们成了一年级的小学生,大家还要一同努力,让我们热爱学校,热爱少先队,争取早日加人少先队,戴上鲜艳的红领巾。
小弟弟、小妹妹们,今天我们参观了这么多地方,如果大家记住了参观的内容,就可以得到一枚少先队的雏鹰奖章一.一一“爱校章”。
展示本单元雏鹰奖章“爱校章“,讲一讲奖章内容要求,启发大家争获“爱校章”。
第二课时
(一)活动主题:我上学 我成长 我快乐.——入学礼
(二)活动目的:
举行 “我上学 我成长 我快乐一一人学礼“,通过升旗仪式、入学典礼、老队员与一年级小朋友手拉手结对等活动,展现学校这个大集体的温暖与精彩,展现少先队的魅力,激发一年级新生憧憬校园新生活、向往少先队的感情。
(三)活动准备:
1.少先队鼓号队演练,准备在人学礼上渔奏
2. 高年级手拉手中队队员准备好人学礼上赠送一年级新生的礼物一一一祝福书签、书卡、藏书票等。3·人学礼的准备,会场的布置。
4·入学礼上校长、家长、队员发言词的准备。5·指导一年级新生绘制心愿卡。
(四)活动形式:大队活动
(五)活动步骤:
1.少先队鼓号队鼓号齐鸣,欢迎一年级新生和高年级手拉手中队队员手拉手 2.宣布“我上学我成长我快乐一一入学礼”开始
伴随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小朋友们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举行隆重的“我上学我成长我快乐一一入学礼''大队主题活动,相信小朋友们会懂得更多!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校领导与老师们的辛勤耕耘,下面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校长与一年级的新辅导员吧!欢迎孩子们来到学校,介绍学校有关情况和学校一日常规,给一年级新生提希望
高年级手拉手中队的大哥哥,大姐姐将预先准备的祝福书签、书卡,藏书票等赠送给一年级新生,拥抱之后,一起读一读卡片上的祝福语。
讲述自己在学校里和少先队组织里感受到的快乐、锻炼与收获,并激励一年级新生以优异的表现做个好学生,尽快成为一名少先队员。
(二)活动目的:
举行“我上学 我成长 我快乐—入学礼”通过升旗仪式、入学典礼、老队员与一年级小朋友手拉手结对等活动,展现学校大集体的温暖与精彩,展现少先队的魅力,激发一年级新生憧憬校园新生活、向往少先队的感情。
(三)活动准备:
请高年级手拉手中队的队员代表参与争章、考章和颁章活动。
(四)活动形式:队课
(五)活动步骤:
1.认识校名(出示校园人门的照片、学校标志建筑等)同学们,这是哪里啊?(齐读学校校名)(l)有奖问答。(I)PT示标志建筑照片)(2)讨论:最喜欢学校的什么地方?为什么?(1)请高年级队员讲解校训、校风。(2)全体同学跟读校训、校风。
(1)高年级队员讲几位优秀校友的故事。
(2)请同学们说出其中自己最喜欢的校友名字,并说明原因。
同学们,你们那么喜爱自己的校园,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要为我们的学校做什么?(爱学校、讲文明、守纪律、爱学习)
对活动中有进步的孩子们作示范点评,并山中队辅导员为符合“爱校章”的队员颁发“爱校章“。同学们,你们还记得 “入学礼“么?热爱校园、热爱学习、尊敬老师、礼仪待人、文明做人、团结友爱、相互帮助,这些都是好学生的表现,请大家继续努力加油,争取人人都成为一名好学生!
(六)拓展建议:
1.在高年级手拉手中队队员的带领下参观校园特色文化走廊,了解学校的文化
2,在高年级手拉手中队队员的帮助下,开展一次 “我爱校园” 的服务性 活动:整理校园花圃,整理走廊“漂流书架''等。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 人与自我•我自信,会成功
学习目标 正确认识自我,能够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了解树立自信心的方法,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形成健康、自信的人生观。参考主题(1)我自信,会成功;(2)克服考试焦虑;(3)消除孤独感。实践方式 心理测试;收集资料;手工制作。
方法引导 发表意见的技巧;如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学科整合 与心理健康教育、品德与社会、语文等学科整合。关注心理健康,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善于发现其他同学身上的优点并虚心学习;学习名人名言,领悟其深刻含义,并激励自己;进行小制作设计。课时安排 5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研究准备
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从妈妈怀里的婴儿,长成了少年。想想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烦恼?你是怎么解决的?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确定设计研究方案,其方法一般是:
1、我的烦恼及解决的办法
2、我自信,会成功
3、消除孤独感
以上方案进行研究、讨论、尝试初步建立印象。
第二课时
我自信,会成功
一、研究实施
自信对我们走向成功非常重要。今天,就我们一起通过探究活动来寻找自信,增强自信!
二、方法与引导:
发表意见的技巧
1、态度诚恳、谦逊。多采用“我个人认为”、“我目前的想法是”等表达方式;
2、不能只发表否定性意见,对好的方面要充分肯定;
3、对事不对人,只针对事情发表意见;
4、通过举例等方式,引导他人发现存在的问题;
5、避免个人垄断话题,邀请不善于发表意见的组员参与讨论。
三、“我自信,会成功”研究方案 主题名称
研究时间
研究目的
1、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2、3、研究方法
小组成员 与分工
研究步骤
1、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小组成员合理分工2、3、注意事项
1、心理测试时,要注意保护他人的隐私2、3、研究收获
四、作业:什么是心理测试?
第三课时
研究方案的实施过程
一、调查与实践
自信现状调查
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我们做的 怎样呢? ● 展开调查
● 调查结果分析
二、实践与探索
寻找自信
增强自信有多种方法,谈一谈自己增强自信的方法,听一听其他同学的做法,把你认为值得学习的方面记录下来。● 请教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 ● 名人名言引路
三、自信就在我们身边
发现了自身的优势与潜能,让自信的光芒随时照耀着我们的心灵。除了正确认识自己,还可以与小伙伴互相找优点,在同学们的欣赏和赞美中,获得更多的自信。
四、创意小制作 不倒翁的制作
材料:鸡蛋1枚、沙子(或大米)少量、双面胶、彩纸1。张 制作工具:剪刀、彩笔、锥子(或大头针)
制作方法:
1、选一枚鸡蛋,用锥子在鸡蛋的小头上戳一个孔。鸡蛋很脆,可别太用力。
2、将小孔朝下,把蛋清、蛋黄倒入碗中。别浪费了,它将是一道可口的菜。倒净后再用清水把蛋壳洗净。
今天就讲到这里,同学们试着下面怎么做。第四课时
接着做不倒翁
3、将沙子小心地装进蛋壳里,直到大头朝下能立在桌上。
4、用彩纸剪一个扇形。
5、拿双面胶把扇形粘成一顶小丑帽。当然也可以做成其他形状的帽子或头饰。
6、把小丑帽“戴”在蛋壳的小头上,粘紧,要把小孔遮住。
7、用彩笔画上眼睛、鼻子等。
8、呵呵,一个滑稽的“自信不倒翁”就做好了。
“自信不倒翁”可好玩呢,即使你把它扳倒,但只要一松手,它马上就能恢复直立状态。大家也来试一试、做一做吧!
布置作业:自己制作不到翁
第五课时 总结与反思
1、汇报与展示
(1)大家一起来讨论,如何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2)举一次“我自信,会成功”的主题班会。
2、评价与反思
“我自信,会成功”研究活动评价表
学校名称
小组名称
学生姓名
填表日期
评价内容 完成情况
能对自信心理测验结果进行简单的统计与分析
积极参与调查活动
请教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掌握了一些树立自信心的方法
收集了很多名人故事、名人名言,从而增强了自信心
善于发现同学的长处
学会制作“自信不倒翁”
我在活动中最大的收获:
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备注:★★★★表示优秀
★★★表示良好
★★表示合格。布置作业:填写研究活动自我评价表 第二单元社会生活 零用钱该怎么花 学会过富日子;零花钱如何花,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并有计划地管理好金钱,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教案:学会过富日子——零花钱如何花
[目标]
1、了解学生日常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
2、帮助学生合理支配零化钱,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心理。
3、让学生了解自己日常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学会合理的索取和支配自己的零用钱,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重点] 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并有计划地管理好金钱,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难点] 制定各种收支计划,建立各种收支帐目。[活动准备]
1、课前做零花钱的调查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设计]
一、谈话导入师:各位同学:今天很高兴能站在这里给大家上课,希望我们在这短短40分钟里,合作愉快!我们今天上课的主题是学会过富日子——零花钱如何花。说到零花钱,我想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尤其是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手里的零花钱也慢慢多了起来。那么想看看我们的小学生是怎么在用零花钱的吗?我们先来看个小短片吧!同学们,短片里的小学生们都在忙着干什么啊?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呀?
二、调查大汇报师:看来,关于零花钱还是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探讨研究啊,还好,我们课前已经对零花钱的使用做了一些调查研究了,下面,我们来个课前调查大汇报吧!同学们对自己一周的零花钱的使用作了一个记录,现在,老师要对全班同学来做个当场调查。
1、对零花钱的来源的调查来源 人数 百分比 爸爸妈妈给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给
亲戚给的自己挣稿费或者比赛得来的其他
(举手统计后)师:看来,我们的零花钱大多数还是爸爸妈妈给的,而父母的钱又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回答)父母工作容易吗?(学生回答)是呀,其实,任何一份工作,都需要我们辛勤付出才会有收获的,父母把辛苦工作得来的钱交给我们,我们更应好好精打细算一下了!先来看看我们班同学每天的零花钱数目的调查情况吧!哪个调查小组的同学给我们来汇报一下啊?
表1
全班同学平均每天的零花钱数目的调查金额 人数 百分比
5角
5角—1元
1元—2元
2元以上
总计
表2
全班零花钱的主要用途调查类型 人数 百分比
玩具
文具
零食
捐钱给困难学生
课外书
上网吧或电子游戏厅
请客
其他
表3 个人一周消费记录小金库一周消费记录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一周消费小计
收入金额
支出金额
结余金额
师:从上面的一个个数字中,我们来反思一下:我们的零花钱花的合理吗?(学生讨论)
3、如何合理花零花钱的交流讨论教师:在这些花费中,你们认为哪些是该花的?哪些是不该花的呢?应该怎么合理花呢?(可能①多买课外书,教师:买了些什么书?买了就等于看了吗?买书是好的,关键是买来之后要认真看,要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帮助②不吃零食,教师:只要有利健康的还是可以吃,比如你的确饿了不吃会伤害身体的,要吃健康、安全、卫生的③文具要爱惜,不要重复买,不造成浪费就可买④上网本是一种自己主探究学习的好方式,但是网吧是明文规定了的未成年人不准去哟,在家里或有家长陪同允许时可以上网查资料或玩益智的游戏调节一下是可以的。⑤其他。)教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有了一种正确的消费思想了,也提出了不少合理使用零花钱的好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制定一个小计划,名称为:我的金库,我做主。请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每天能做好消费记录。我们来看看小金库消费记录表。小金库一周消费记录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一周消费小计
收入金额
支出金额
结余金额
注:请注明消费的内容,并与周末上交家长过目。
(四)问题与总结反思教师小结:我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其实在生活中,已经开始慢慢学会独立,我们发现生活中每一件事都会使我们懂得很多道理,而零花钱的合理使用也是一样的,别看它少,积少就能成多,所以,在本堂课接近尾声的时候,我想再回头看我们的课题,零花钱我们应该如何花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来作一个简单的小结,谁愿意来?(学生回答)很好,老师希望这节课上了以后,大家能够真正明白尽管我们的生活变富裕了,家庭条件变好了,但是,我们还是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从小做个理财高手,有计划、有目的、有节制、有条理地进行合理花费,做新时期的好少年!我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吧,很高兴能和大家有这么一个交流与讨论的机会,希望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一切如意!下课!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 死海不死的秘密 教学目标:
知识:1学习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能力:2理解题目的新颖与巧妙,理解神话传说在文章中的作用 德育:3探究死海的未来,从而培养自己的探究意识和环保意识
4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担起自己的责任;表达自己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
教学重点:学习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理解题目的新颖与巧妙,理解神话传说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担起自己的责任;表达自己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大家在地理课本中学过死海,谁能够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死海?(开门见山切入正题。)这节课我们学习《死海不死》(师板书),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对这个题目的看法。(好不好?好在哪?从题目中又能够提出哪些问题?)二整体感知:
(一)刚才同学们都提了这两个问题:1 为什么叫做死海?
死海为什么不死? 请同学们读前两段回答!
(二)我们已经知道了死海的特征,下面我们探究一下死海的成因,答案就在字里行间。我们通读全文,像挖宝藏一样去找寻答案吧!
(这道题目很好找,只要认真读书,就能够找到答案。)
三、重点研读,分析写法 1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第1~2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表面特征的;第4自然段的举
例子是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
②列数字:第4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水中含盐多、咸度高,故海水的浮力
大,第6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的长度、宽度、平均深度;最后
一段所列数字说明了每年海水水面下降的具体数据。(本文使用了很多数字来说明,具体包括确切的数字和大约的数字两类,各举几例,细加体会)
③作比较:这样海水的密度就大于人体的密度。说明人一到海里就漂起来,沉
不下去。
④引用传说:第3自然段所引狄杜处决俘虏、屡淹不死的传说,说明了死海海
水浮力大;第5自然优所引传说,说明了远古时候人们对死海成
因的探索。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都能使读者从科学角度认识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从而由浅入深地说明了死海不死的本质特征。
2提问:引用神话传说,在说明死海中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在知识小品中,往往引用一些神话传说,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本文两段传说、神话对说明死海的特征起着不同作用。引罗马统帅狄杜处死俘虏而未得逞的传说,对说明“死海不死”是一个很生动的例证。虽说是传说,却有史实作基础,更主要是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死海浮力大,人投入海中不会下沉,哪怕是戴上脚镣手铐的人(传说中的俘虏是戴镣铐的)。这种引用不悖事理,反能起到把死海的特征说明得更形象更神奇的作用,增加读者的阅读兴味,同时,也从时间上说明死海存在悠久。四 探究未来
你想到死海去游泳吗?死海对人类疾病有着特殊的治疗和康复效果,人们利用死海的特殊的自然环境治疗皮肤病,心血管病,风湿病,和肠胃病等。你喜欢死海吗?你了解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吗?请读文章后两段,请生交流。死海真的要死了。含义:死海将要干涸而死!
水,是生命之源,本单元我们还学过一篇因为水的干涸而导致成悲剧的文章,谁说一下。
明确:
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由于人们的四盲,导致塔里木河的水被抽干,以致使罗布泊由仙湖变成了死湖。文章结尾处写道:“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生思考交流。人生存于大自然之间,大自然水草丰美,风调雨顺,人们就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人与大自然,唇齿相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
(生交流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等)五 德育渗透: 本文的题目很凝练,带给大家很大的思索空间。谁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来体会一下。青山不青——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很多青山变成荒山了。蓝天不蓝—— 海鲜不鲜—— 蛋黄不黄—— 牛奶不奶——(通过交流,学生对于生态环境以及饮食安全特别敏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2 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
是我们人类!!
我们这样做的后果???
我们将自己毁灭!!
我们必须要反思自己!!六小结
我们只有一个家园,那就是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都期望平安健康。当我们的生存环境日渐恶化,当我们一日三餐的饮食安全无法保障时,我们将走向末路。同学们,救救大自然吧!救救我们人类自己吧!我们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
担起自己的责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从我做起,从小事情做起,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从小培养起诚实守信的品质,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让水更碧!让山更青,让天更蓝!让自然更加自然吧!
《死海不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认识死海的特点。了解地球上奇妙的自然现象。
2、体味课文写法的生动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湖泊、河流、海洋遍布地球。在它们中,有着许多奇妙的现象。同时,人们也给与它许多神奇的传说。(教师展开世界地图)在亚洲西部,有一个“死海”,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死海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将它们概括出来。
明确:死海的特点是围绕着“死”与“不死”来展开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水中没有生物,海边寸草不生。
(2)、人在其中不会下沉。
(3)、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特别是氯化钠含量很高,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
2、作者在向我们介绍“死海”特征的同时,遵循着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还介绍了死海的形成、死海的开发与前景,请找到课文中相关的段落,给课文分段。
死海的特征
《死海不死》
死海的成因
死海的开发与前景
三、品读课文
1、课文并不是冷冰冰的向我们阐释“死海不死”这一科学事理,而是穿插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将死海赋予了生动的人文色彩。谁能够给大家讲讲这几个故事呢?
引导学生体会故事的生动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2、引导探究:“死海不死”中“死”与“不死”的含义。
“死”的本义是指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想对而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从标题到内容无不赋予“死”丰富的内涵。
“死”——(1)死海的表面特征——寸草不生。(2)死海的未来——干涸。
“不死”——(1)浮力大,人在上面沉不下去。(2)开发利用死海,死海的“不死”得以光大。正是“死海不死”的真正含义。
四、课文的结尾说:“死海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请同学们想一个挽救死海的办法。
《死海不死》教案
追求目标:通过自读、思考、讨论,能够概括死海的特征;理解文章所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死海特征;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说明语言的特色。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我们今天学习一篇科普说明文《死海不死》。
二、读书竞赛(第一次竞赛)。语文学习从读书开始,谁会读书?学生轮流将课文读一遍。(指名分段读书,让学生评议、教师点拨。)
三、看谁学得好(第二次竞赛)。
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积极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研讨与练习二。(有关三个“死”的含义)
2、研讨与练习一。(死海的三个特征)
3、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死海的特点?(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作诠释、引资料)检查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四、看谁答得正确(第三次竞赛)。
自学指导(2)请结合课文,积极思考“研讨训练三”3分钟后,比谁答得好。(本文与《辞海》有关“死海”的说明文字比较)
五、看谁有办法。当堂练习内容:请认真阅读课文第7、8两节,积极思考,你认为死海将来真的会死吗?为什么?如果让你来保护死海,使死海永葆生机,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时间3分钟。
六、课堂检测。在5分钟内,完成检测题。(发放检测纸)板书课题(纵写)
《死海不死》课堂检测题
一、死海的特征有哪些?其本质特征是什么?
二、本文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说明方法?各举一例。
三、本文与《辞海》有关“死海”的介绍,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四、谈谈你对保护死海的措施。
第四单元文学艺术 漫步古诗园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
2.通过分门别类辑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声情并茂诵古诗等活动,让学生学习欣赏、吟诵、演唱古诗词以及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积累名言警句,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3.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学生用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通过漫步古诗苑的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
1.开展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也给学生展示自己在朗诵、编辑、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方面的特长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
2.写作能力是基本的语文能力之一,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首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动手写或画的内容,引用前人的成果不要照抄照搬,要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真实感受。要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怀疑精神,不迷信前人的说法,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活动中可以有选择地引用或借鉴前人的成果,要告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引用全部或引用部分,引用原文或是转述,或只是受到某一方面的启发,可以灵活处理,但都要加以说明。3.口语交际的训练,其实在辑、品、诵的活动过程中都含有说的成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时是自主活动,遇到困难就需要和老师同学进行沟通,无形中就锻炼了交流合作能力。但是,把口语交际单独作为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很必要的。这个环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交流开展活动的心得体会或好的经验,提出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共同探讨。二是组织对优秀评点、赏析文章、音乐、舞蹈、书法作品进行观摩欣赏,进行课堂交流。
三、活动评价
活动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古代诗词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古代诗词的思想内容。活动评价应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评价指标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分门别类辑古诗的专集、评点、前言或编后记,对同学的朗诵的评点等方面,是否具有新颖性、准确性。
2.总结交流自己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感受、对同学诵读古诗的评点时所表现出来的口语交际能力、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是否反映了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3.评点、前言、编后记是否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语言表达是否文从字顺。
4.在辑古诗、品古诗、诵古诗等体现合作与交流的活动中,是否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四篇:第一单元 诚实做人 诚信做事(第三课)
第一单元 诚实做人 诚信做事
第三课
诚信与法结伴同行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而具备良好的诚信品德对知法守法有着重要作用。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认识到诚信对守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诚信做人,规矩做事的良好品德,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养成学法用法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如果没有交通规则,每个人都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在马路上溜达,你走右边我也走右边,不用说整条马路马上会堵塞,整个城市就会乱套。同样,规则在生活中也很重要,如果没有规则社会就会乱套。那什么是规则呢?规则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人们的权利和社会的稳定而确定的准则,它规定着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绝对不能做,小到班规、家庭的家规,大到小学生行为规范、国家法律,都属于规则的范围。而法纪就是法规纪律的简称。维护法纪就是要维护法律、规则的威严,尤其是法律,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凌驾于之上,都必须遵守。
二、授新:
(一)有同学可能要问,为什么要遵守规则,维护法纪呢? 首先,遵守规则,维护法纪是保障我们每个人自身利益的必要条件。因为规则和法律制约着人们要遵规守纪,不能逾越。比如,同学们都知道行为规范中有这样一条规则,“不打架、不骂人”就是保障我们自己不被打和骂的一条规则,如果没有这条规则,那我们就不敢走在学校里,总会担心谁会冒出来给我们一拳。所以,规则是使我们利益的得到保证的保护神。一个社会也是这样,在法律里就明确规定不能侵犯个人、集体和国家的财产,那些危害社会的不法分子、贪污犯就是因为有了法律这个规则而使他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同时也保障了我们的利益不受损害,使我们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平平安安。
其次,遵守规则,维护法纪是保证我们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义务的必要条件。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担任着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在享受着规则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履行必要的义务。比如,同学们在学校是学生的角色、在家庭是子女的角色,因此,在学校在享受规则带给我们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做好一名学生类似完成作业、认真听课等必须履行的义务;同样,在家里必须尽到子女的责任,为家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样,才保证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秩序的进行。同样,法律规定了一个官员的权利和义务,如果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或者在自己的权利之外谋取利益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民的唾骂,那些贪污国家和人民财产的贪污分子就是因为没有看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担当的职位是人民赋予的,应当为人民服务,所以受到应有的惩罚。
最后,大家遵守规则,维护法纪才能保证我们有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同学们,规则只是限制我们不该做什么,该做什么的准则,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自觉的遵守规则,维护法纪,长期坚持就能使我们自觉的养成遵守规则,维护法纪的习惯,那么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就能提高。打个比方,我们的行为规范中都有“不损害公物”的规则,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主动养成保护公物的习惯,逐渐的就变成我们的一种良好的行为,下次遇到同学破坏公物就会制止,这就是我们由规则转变成良好品质的一个例子,班主任老师可能就因为你能做到这些,而在你的评语里写上“爱护公物”这句话。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意识,那我们的学校公物就不会受损害,别人来到我们的学校,看到干净崭新的课桌椅就会为我们大家如此自觉的行为而敬佩,认为这是我们的校风好。同样的道理,社会也是这样,只要我们大家遵守规则,维护法纪,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能走向民主、文明。因此,遵守规则,维护法纪能“制造”出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那么,我们平常如何遵守规则,维护法纪呢?
首先,我们必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每个人在创造价值的时候也在享受着别人创造带给我们的好处,因此要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想法,因为只有树立这样的观念,我们才会主动去遵守规则,维护法纪。比如,在学校,我们如果主动站在他人和学校利益上考虑,那么我们就能主动遵规守纪,维护学校的名誉。同样,如果我们抱着这个想法在将来担任什么重要角色,都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的权利是大家赋予,要为人民服务,就不会去贪污,损害人民的利益。其次,我们必须树立“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观念。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但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规则和法纪,损害他人的利益谋取自己的利益,遇到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冲突的时候,能放弃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自身利益,维护集体和人民的利益。许多先进的共产党员就是用这样的行动做出表率,孔繁森、雷锋、任长霞等为人民所景仰的人就是这样的人。如果我们都能有这样的观念,我们就能遵规守纪,不但不触犯国家法律,而且也能用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维护法纪的尊严。
最后,我们必须做遵规守纪的“小标兵”,与那些违反规则,藐视法纪的现象和行为作斗争。在日常生活和学习,遇到不遵守规则,破坏纪律现象,要敢于站出来指责,维护规则和纪律的威严,同时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周围的人遵守规则,维护法纪。
三、小结:
同学们,“不依规矩,不成方圆”,愿大家能够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从现在开始争做文明学生和守法的好公民。
[故事](略)
第五篇:第一单元 教案
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
(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
(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全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教学难点。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单元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内容分析 :
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学情分析 :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在一到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较多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体会运算顺序。在第二学段本册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已经具备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能够较好的理解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
教学重点 : 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例1与“做一做”,练习一第1-5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法、交流法、讲授法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
加减5分钟口算。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
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减法的意义。
(1)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2)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 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
做减法。(出示减法的意义)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 + 加数 = 和 被减数 - 减数 = 差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出示:814+1142=1956 814=1956-1142 1142=1956-814 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00-350=450 800=450+350 350=800-450 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 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6.练习“做一做”
四、总结
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一4、5题。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 - 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课后反思:
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5—6页例2、3与“做一做”,练习二第1-5题。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过程方法:学生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法、交流法、讲授法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
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
二、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1、乘法的意义 出示例1(1)用加法算:3+3+3+3=12 用乘法算:3× 4=12 师:为什么用乘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除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
出示例2(2)(3)
(1)问: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列式计算:12÷3=4 12÷4=3
(2)问: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
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概括: 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做一做
5、教学例3.关于0在除法中的特性,启发同学想: 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得什么数?引导学生自己举例。
老师提问:为什么相除的结果都是0?
教师强调:因为一个数和0相乘才得0,所以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都是0.
学生讨论: 0能作除数吗?为什么?
教师说明: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5.0÷0不可能得到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课堂巩固。完成练习二1-3题。
四、总结、布置作业 练习二4、5题。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任何数加上0还是0。任何数乘0都等于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0不能做除数。课后反思:
课题: 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例4与“做一做”,练习三第1-3题。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法、交流法、讲授法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
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二、新知探究
出示例4:96÷ 12+4× 2
1、说说运算顺序。
2、如果在96÷ 12+4× 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96÷(12+4)× 2 =96÷ 16×
2=6× 2
=12
3、如果在96÷(12+4)× 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96÷[(12+4)× 2] =96÷ [16×2]
=96÷ 32
=3
4、阅读“你知道吗?”
5、总结: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选择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47+33÷36-16 B、(47+33)÷(36-16)C、(36-16)÷(47+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750-25)×(20+13)B、(20+13)×(750-25)C、750-25×20+13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三1、3题。板书设计
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课后反思:
课题:租船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10页例5,练习三第4-6题。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过程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法、交流法、讲授法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听着动听的歌曲.伴着柔和的春风!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公园划船,你们说好吗?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例5:
(1)师:我们来到了租船处,在这个图中你都发现了什么信息呢?(2)现在有了这几个数学信息,老师有个问题要让大家帮着老师解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我们去租船吧!
(出示问题)
2、解决问题
分析:如果都租小船
30÷ 4=7(只)„„2(人)7+1=8(只)20× 8=160(元)
如果都租大船:30÷ 6=5(只)35× 5=175(元)
全租小船,但有1条船只坐了2人,没坐满。是不是还可以再省钱呢?
把这2人和另一条小船的4人都安排坐1条大船,还可以省钱。6条小船:20× 6=120(元)1条大船:35元。
共花:120+35=155(元)
3、回顾与反思: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先假设,再调整)
三、巩固练习P11第4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下。
五、作业 练习三4、5题。
板书设计 租船问题
方案一:如果尽可能多的租大船;
32÷6=5(条)„„2(人)
5条大船,1条小船一共;30×5+24×1=174(元)方案二:如果全部都租小船:32÷4=8(条)24×8=192(元)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