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系非专业素质教育培养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4 03:1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国语言系非专业素质教育培养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国语言系非专业素质教育培养实施方案》。

第一篇:外国语言系非专业素质教育培养实施方案

外国语言系非专业素质教育培养实施方案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踏入大学,就会遇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面对如此众多的人际关系,有的同学因为处理不当,整日郁郁寡欢,心情沮丧;有的同学因为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很大,导致程度不同的心理病症;而更多的同学则由于不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经常为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可见,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和谐的人际氛围,对于几年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的成就,是至关重要的。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及和谐神会,认真抓好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我系大学生的形象,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校园氛围。

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内容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个人成才紧密相连,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了沟通能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和谐的人际氛围,对学生的成人成才、创业打下了基础。主要内容:

1、与人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方法,敢于与人交流、敢于与人沟通的能力,达到人人认识我,我认识人人的效果。

2、平等、友好、互助的人际关系的培养:教育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平等、友好、互助的人际关系。

3、优化性格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自己的性格进行不定期的分析,并且进行优化。

4、扩大社交面能力的培养:

三、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途径

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应覆盖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在具体的事实过程中,分年级、分阶段,抓重点并依托丰富的有效的活动贯穿于各年级中来进行。

1、一年级-----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增加主动交流的意识和胆量。措施:主要围绕学生大一学生来开展。进行学生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教育。以班级、年级为单位,以游戏为形式来进行与人交流、沟通的方法。社会实践活动。

效果:让每位同学都认识我,我认识每位同学,与本班、本年级的每位同学都说过话。增强班级及外语系的凝聚力。

2、二年级----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课外活动为依托,提高学生学生交流技巧 措施:主要围绕课外活动来开展。让每位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让每位同学组织开展一次活动,通过实践来寻找人际交往的技巧,在活动中建立平等、友好、互助的人际关系。

效果:让每位同学在活动中学到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在同学们中建立平等、友好、互助的关系。

3、三年级----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进行性格分析,培养优化性格的能力,完善自己的性格,增加自己的人际魅力。

措施:主要围绕学生的性格分析和继续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来开展,要求同学们加强与同学们之间的沟通,密切同学们之间的关系。

效果:让每位学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自己的性格,增加自己的人际魅力。

4、四年级----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扩大社交面能力的培养,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措施:主要围绕实习等机会对学生进行扩大社交面能力的培养,经过在单位的实习之后,邀请专业人士对学生在单位实习期间遇到的人际交往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效果:让学生在将来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会应为人际交往而失利。

四、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具体落实

1、各年级、各班应结合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措施,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分步实施。

2、在实施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各班、各年级要积极激励和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实施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意义,要切实发挥好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积极参与的作用。

3、在推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学生工作干部要进一步强化与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要正确的帮助学生做好规划。学期初要引导学生确立当学期的奋斗目标,并制定实施措施,学生工作干部要不定期的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学生,学期结束要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帮助学生改进,促进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外国语言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

2010.4.16

第二篇:外国语言系“三育人”工作制度

外国语言系“三育人”工作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外语系德育建设,调动全系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下简称“三育人”)的积极性,构建全员育人的有效机制,营造全方位大德育的工作氛围,促进“三育人”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三育人”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学生、青年教师。“三育人”的最终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质量地完成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培养造就“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作风优良”的合格教师。育人是外语系一切工作的中心,是全系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神圣职责。

第三条 教职工是“三育人”工作的主体。全体教职工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作风过硬、道德品质高尚,热爱本职工作,积极参与外语系以育人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第四条 外语系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必须高度重视“三育人”工作,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认真落实有关制度,采取有力措施,把育人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外语系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使“三育人”工作取得实效。

第二章 教书育人

第五条 教书育人是“三育人”工作的重点。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每位教师都要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增强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第六条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教授专业业务知识的同时,将科学的政治理论和理想信念渗透到课程和学科之中,将德育寓于专业课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教书育人的核心是端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条 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

(一)教师必须具备人民教师应有的素质,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职业道德、文明的行为习惯、渊博的专业知识,注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给学生做出榜样。

(二)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全校的教学计划,努力钻研业务,履行教师职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把传授专业知识与进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德育渗透到学科领域,渗透到教学全过程。

(三)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思想品德、专业学习和心理体能等各方面健康发展。

(四)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进步,经常深入教室、宿舍,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第八条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两课”教师尤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章 管理育人

第九条 外语系各级党政领导及工作人员是管理育人的主体。

第十条 管理育人是指管理工作者在立足本职、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牢固树立育人意识,围绕外语系育人的总目标,发挥管理工作的育人职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第十一条 管理育人的基本要求:

(一)管理工作者要注重提高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树立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刻苦钻研本职业务,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二)管理工作要服务和服从于育人这一根本目标,积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师生服务。管理工作者要做到既懂得管理规律,又懂得教育规律,创造性地做好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处处严以律己,模范地遵守校纪校规,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模范的行为带动学生,以出色的工作影响学生,将育人工作贯穿于言传身教之中。

(四)关心爱护学生,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要及时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并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理。做到严格管理与耐心教育相结合。

(五)要正确处理思想教育与管理的关系,把思想教育贯穿于严格管理之中。在工作中广泛接触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使管理工作对育人更有针对性。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增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十二条 直接与学生接触的管理工作者,必须深入学生,开展深入细致的育人工作;其他管理工作者应立足本职,积极做好育人工作。

第四章 服务育人

第十三条 服务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是服务育人的主体。

第十四条 服务育人是指服务人员以出色的工作、良好的形象,通过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第十五条 服务育人的基本要求:

(一)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自觉地把服务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把服务育人落实到工作中,贯穿于言传身教中,通过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言谈举止,影响教育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讲究卫生、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三)树立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思想,服务热情周到,积极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四)不断改善教学、生活、学习设施和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场所管理,为学生创造舒适优雅的生活、学习环境。

(五)及时了解学生的要求,帮助解决各种困难,并将学生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及时反映给有关部门,共同做好育人工作。

第十六条 直接为学生服务的员工,要深入学生、关心学生,做好深入细致的育人工作;间接为学生服务的员工,要立足本职,搞好服务。

第五章 考核

第十七条 “三育人”工作要列入教职工考核内容,其业绩作为晋职、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不认真履行“三育人”职责的教职工,考核不能评优;造成严重后果的,外语系将视情节给与批评教育、行政处理或纪律处分。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制度由外语系“三育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外语系党总支

2011.7

第三篇: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党和政府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作出的战略决策,必将对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与发展以及社会全面进步产生重大的影响。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正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它强调劳动者的创新素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因素,强调凭借创新发明和设计、凭借创造性观念和理论等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创新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教育在人才培养知识传播、知识创新及推动知识应用方面的基础作用决定了它在知识经济中的基础性在位。因此,深化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

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尽管各国关于人才的社会标准不一,然而在对未来的人才素质的要求方面却具有很多共同点。未来的人才需要具有自主、独立、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他们敢于迎接挑战而不是保守和退缩。未来的人才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未来的人才应对人类、对他人有高度的责任感,对科学和真理有执着的追求。未来的人才应学会学习,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未来的人才应有丰富的个性,具备特长,适应多样化的未来社会。这些特征都是未来社会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所以我们应积极创设环境和条件,充分引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以21世纪人才的标准来培养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生,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转变教育观念,把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目标,从根本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深化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一方面加强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认真落实国家新课程计划;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及当代最新科学、创造教育实验研究领域里所取得的最新成果,这样,才能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由注重传授知识的教学观转向注重学会学习的教学观

把人的认知活动作为全部教育活动的中心,把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枢纽,以此来理解、要求、规定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这是传统教育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如果我们成功地摆脱了这些传统的束缚,如果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允许学生自由地交换意见,如果交换意见之后学生增强了对生活的领悟,如果学习者被引导走上自我教育的途径,简言之,如果学习者从学习对象变成了学习主体,教育的现代化才是可能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确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在课堂中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知识,会学知识。21世纪新的学习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越来越应成为学习者主动和由学习者推动的过程。学习总起来说有两种类型:一是维持性学习,其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创新性学习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知识和新信息的能力。我认为,传统教育中重知识讲授的教学观无疑培养了大批善于进行维持性学习的学生。这种学习重视继承,重视获取现成知识和积累信息的能力,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必不可少的。但这种学习已完全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而创新性学习主要是通过重建知识整体来促进学习者的思维,是以整体性思维为主的学习。对当代人来讲,更需要的是创新性学习。

三、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培养21世纪建设人才的需要 21世纪人类将进入多极化、多元化冲突的时代。我们要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迎接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要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我们就必须花大力气培养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怎样培养跨世纪的人才教育理论家普遍认为,我们培养的跨世纪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能够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人

才,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的人才,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进甚至引导一系列社会变革的人才。这就是说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呈现为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特点。为此,基础教育应遵循中小学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中小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阵地。宏观到素质教育的原则,微观到课堂教学的要求,都要靠学校去操作、去落实。实施素质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对世纪之交的教育改革,既要以本地区的历史与现状为基础和出发点,同时也要进行多方面的比较研究,在国内外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本地区、本学校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在研究工作中,要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角度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综合,研究世纪之交素质教育问题。例如,在办学方向上,中小学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培养的要求上,应使学生有基本的政治思想观点、基本的道判断能力、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生存的基本能力等。学校的管理上,既要维护中小学校的常规管理制度,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健全新的管理制度。在队伍建设上,要注意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要完善培养培训机制,提高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使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朝着更健康的方向迈进。县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应根据时代要求和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规律制订素质教育的子目标及其具体实施措施,使素质教育具有可操作性,并具有特色。教育督导评估是促进中小学教育摆脱应试教育影响走向素质教育的有效机制。对中小学校进行督导评估,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即导向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原则、激励性原则等。督导评估要避免主观性、随意性。今后,我们在督导评估方面应做细致的工作,扎实而有成效地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培养各级各类建设人才。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是培养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人才的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仅需要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教育、科学、医务、理论、文化、新闻、法律、外事、军事和党政工作人才,而且更需要数以亿计的工业、农牧业、商业筹备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劳动者。素质教育就是为培养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人才打基础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一支高度讲政治的教师队伍。无德无以为师,教师的政治思想会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它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因此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榜样。学高才能为师,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业务技能要求更高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其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要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就要摈弃传统,陈旧的教育观念,吸纳新的教育观念,遵循教育和教学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并将其创造性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老师也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加强修养,提高业务能力。一个人的良好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不公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也是提高老师素质的过程。只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教育理念,努力钻研业务,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我们就一定能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教师,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五、更新教育教学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尤其是老师的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老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现代教师必须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更新教育教学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改变时间+汗水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主线进行教学。做到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并重、教学与育人并重、教学与管理并重,做到转变教师角色、学生地位和教学手段。教师要做到讲授积极引导、学习认真指导,充分发挥个人的导航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型教师。教育不只是教人求职、谋生的手段,还要给人改善人民生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育必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有较强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此,教师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注重智能的培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加强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要摒弃过去单一型,学科理论型、模仿型的培养方式,而转向培养应用型、创造型和复合型的人才。在教学中要以创新意识和方法开展教学,并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第四篇:浅谈高校共青团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

浅谈高校共青团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 成功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大学生的成功为根本目标,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通过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个性的充分开发,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促进学生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为今后的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成功素质教育认为,素质是以先天遗传为基础,最初以潜质的形式存在,由后天开发内化形式的,影响或决定人言行内在基本品质。人的素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作为不同角色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高等教育阶段,具有显著的专业教育特点,因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相应的专业素质;同时高校不仅要为社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而且直接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和可靠接班人,因而也要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以外的综合素质,即“非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教育虽不具备专业特征,但对人的成功有非常大的作用,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是对专业素质以外诸多素质的综合提法。

高校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组织具有紧密联系广大青年学生、实践育人的优势,在培养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共青团是大学生中重要的组织,一方面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学生学习,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传达和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各项精神和要求;另一方面它与学生社团组织直接联系,指导和管理各学生社团开展有益的活动,成为学校与学生联系的重要纽带。共青团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内容繁多的主题教育和社会服务活动,对学生树立先进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品格、全面提高其非专业素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通过加强团的思想建设,突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来提高非专业素质的观念体系。

1)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开展共青团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理论教育学生。”同时,共青团工作尤其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来武装大学生头脑,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青年学生的奉献意识,增强其历史使命感,促使其牢

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在将科学理论深入、持久地内化至学生思想深处的过程中,各级团组织应充分利用主题团活动、团会、团课、专题讲座等形式教育学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讨,使青年学生提高认识,明确历史赋予的使命,并了解自身的社会角色,从而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另外,我们更应该利用共青团组织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优势,坚持时刻对大学生的言行、举止、生活细节等各方面给予良性的指导,尽量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习惯,认可正确的进程规范,自觉遵守各级规章制度,促进其良好的思想政治意识,道德规范和法制观念的养成,进而全面提高其非专业素质的观念体念。

2、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提高学生的非专业素质的知识体系。

1)知识浩渺如烟海,人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学习人类的全部知识,但大学生却应该具备人文、科学及艺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提高非专业素质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环境的熏陶和自身的努力,因而它是一种养成教育。

2)高校共青团通过抓学风建设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有力的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通过开展以拓宽文化知识面为目的的课外读书活动,引导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而开拓其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鉴赏能力。通过发展以陶冶性情,提高学生文化层次为目的的内容新颖、思想性强、涉及面广的学术和人文艺术方面的讲座活动,增强大学生们对科技文化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开展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的特色文化活动,如演讲比赛、书法比赛、征文活动、文艺演出、艺术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们的文化技能和文化意识。通过开展以锻炼学生文化修养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如校园美好、绿化活动、校园文明活动、文明寝室活动等,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养成教育。

3、通过开展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来提高大学生的非专业能力体系。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教育要全面的提升大学生们的能力体系,创新素质是关键,这也是共青团工作的一个要点。高校团组织应要引导青年学生认识到“首先要刻苦学习,掌握现代化科学文

化知识,这是成才的首要前提。”重点指导大学生成立于专业知识相关的“科技学会”等社团组织,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学术研讨、技术开发与探索等形式,有组织、有计划、有方法的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共青团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青年学生可以大胆创新、大胆选题,可以提出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案,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共青团组织在组织开展各项科技活动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发散思维、求异思想、独立思考及逻辑思维能力,还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大学生们养成并保持良好的自律意思和乐于交流经验,勤于相互学习的团结协作精神,进而帮助青年学生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品质,以适应未来竞争社会的需要。

4、通过抓好学生社团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来提高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品格体系。

1)学生社团是高校中较为活跃的组织,也是最有活力的群体。共青团组织应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从正面引导,鼓励和支持众多的学生社团开展各类有意义的活动。

2)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一种形式。每一个社团成员都是组织的主人,都有权利参与管理组织活动,有义务为组织的生存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的机制有利于培养社团成员的主体意识和积极进取的心态。同时社团成员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社团,各社团组织应以本社团的自身特点出发,从社团成员的需要出发,结合学习、生活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活动,来培养大学生们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

3)现在的大学生由于面对社会变革的加快,在成长中面临着日益增多的心里压力。且经过长期的应试教育的较为封闭的自我塑造,使学生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无所适从,往往会丢失来之不易的成果。而高校社团组织,可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来丰富学生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可增进同学与社会、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进而增进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同时,各社团组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实践等活动,有意识的引导青年学生深入社会,使他们更好的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培养坚强的意识,树立远大的志向。

5、通过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提升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的方法体系,同时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成功素质。

1)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走进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实践方法的重要措施。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走进社会、接近自然,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许多有价值的知识、处理生产实践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时使他们能过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生产实际的方法。

2)对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他们受教育、长才干的重要渠道,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学会认知,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大学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身进行客观评价,同时也对不同职业的发展前景和任职资格有一定得了解,这对将来顺利择业,成功就业十分重要。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广大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会自我管理。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学会做人做事,最终实现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内化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3)共青团组织应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学以致用,贵在实践”的意义。力求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其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竞争意识。共青团组织应多方联系,勤于筹措,充分利用寒暑两个假期和青年志愿者等多种方式,更多更好的组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青年学生感悟科学知识的价值、自我完善、尽快长大。青年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服务,用自己的努力来得到他人的认同,使自己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的工作目标就是为培养和造就具有新世纪成功素质的优秀大学生人才服务。高校共青团工作应该在尊重大学生独立性的同时,在辅助大学生学好专业文化课程的同时,促进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养成,应该本着“着眼于社会,着眼于未来”的思想,坚持积极探索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足点,坚持做好大学生成功素质五大体系的教育与引导工作,不断提高校园活动的质量,切实为推进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五篇: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作用

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活的启示和作用

摘要: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个人情况入手,分几个方面讨论了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健康程度的提高。还讨论了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展望及本人对中国音乐简史课程的感悟。

关键词:艺术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作用

正文:

一、从自己的收获谈起

我是个理工科学生,中学时忙着考试,现在平时主要的时间用在读专业书籍和做实验上,接触的唯一艺术形式是流行音乐,这样的状况对我的全面发展与素质培养是不利的。

大学生素质现状中有很多让人担忧的情况,比如:大量外界信息使多种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冲击我们的思想,一些不良元素趁机污染我们的心灵;只注重专业学科学习,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反而不利于专业水平的提高;心理障碍不能及时疏导、不愿意与人交往和攀比、嫉妒等使心理健康状况下降。艺术教育能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通过艺术教育这种几乎所有人都乐于接受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大学生艺术教育就是让大学生通过学习艺术知识和艺术经典作品的熏陶、陶冶心灵,提高大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然后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人格、修养、气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认真学习艺术类课程,必定会有所收获。

对于艺术和人生,早就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如柏拉图就已经注意到艺术的地位,他似乎更注重人生,要把诗人赶出他的理想国度。对于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影Ⅱ向更深的是马克思提出的艺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他认为,某个时代的生产体制,根本决定了一个社会的艺术内容,而内容又往往决定了艺术形式。他还说艺术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阶级性,而这是我们国家知识分子曾经讲了很多年的基本观点。所以,在一个极端的年代,把中国传统绘画当成“封建毒草”来批判,只不过是这种思想的极端反映而已。相信在遥远的未来,关于艺术和人生的讨论还将继续下去。然而,对中国古人来说,艺术和人生的讨论实际是个伪命题。中国古代文人希望的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状态。比如庖丁解牛,说它是艺术也可,人生也可。还有那个被宋元君称许为真画者的画师,之所以判断这个画师是真正的画家,就在于他的艺术精神和生活态度融为一体。对此,清代恽寿平说“作画须有解衣盘礴,旁若无人,然后化机在手,元气狼籍。”化机在手,就是说艺术和人生是不能做对立理解的,它们本来就是一体。

那为何又有区别呢?古代禅宗大德说,一开口就是错。为什么?就是有了区别心,一有了区别心,那么

人生和艺术就开始分家。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就往往流落于形式,对人生的理解就往往拘泥于功利,这都是在对艺术和人生进行不同的肢解,认为更科学了,实则对理解艺术和人生没有丝毫的意义,更不用说享受艺术人生了。从道德层面讲,也是如此。人生需要道德,艺术也需要道德,那么艺术和人生的结合点就是道德。无论是艺术道德,还是人生道德,扩大了都存在于“道”的范畴里,显得十分融洽,一团和谐气氛。孔子能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因为道这时候已经完全占据了他的思想,他的一举一动,都是道的完整体现,所以,你说他是艺术也好,是人生也好,是生活也好,是具体的抽象的概念也好,都不影响孔子的伟大存在。这就是中国古人所向往的“天人合一” 的境界。所谓的“天”绝不仅仅是说自然世界,它应该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更主要的是指形成世界的阴阳之道,即一切的本源。《中庸》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就是“道”,而中国的一切学问、伦理的归宿就是“道”,于是阐述“道”,完善对“道”的认识,能最终天人合一就成了中国文化的终极目的。对“道”的探寻代替了对神的崇拜,若有若无,若远若近,人们不必有深刻的负罪感,也不必有强大的恐惧感,而是一种亲切的适意,闲适的愉悦。说深,即使是博古通今的学者都不一定能完全了解:说浅,即便是目不识丁的平凡百姓都可以完全贯彻它。事实上,崇拜“道”的文化,不仅仅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能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二、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1.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保证

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育的核心,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艺术教育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素质教育。没有经过艺术教育的学生不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

2.艺术教育可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艺术是人类的精神花园,欣赏艺术能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培养美德、净化心灵、完善人格。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导善的作用”。因为艺术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激发对美的热爱与追求,进而内化为一种对美的意识和观念,使学生的道德、情操、精神得到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对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具有启迪人、感染人的巨大力量,有助于使受教育者的心灵变得更加完美和高尚,从而在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时期内形成科学进步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为将来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基础。

3.艺术教育可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

艺术修养并非是艺术工作者拥有的“特权”,它是每一个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在一项由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与美国国家教育部提供资金,历时2年完成的一项“艺术教育合作组织报告”中,肯定了接触戏剧、视觉艺术以及音乐舞蹈的学生在阅读、写作、和数学等方面会比那些一心扑在课业上的学生做得更出色,艺术教育不仅不会妨碍专业学习,而且能有所促进。

这项研究充分说明,艺术对青少年的智力发育、专业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艺术不仅能表达感情,使人的创造性冲动得以最大施展,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艺术教育因其形式的丰富性,内容可感性,比直接传授知识和方法的学科教育更丰富、更生动,能在潜移默化中开发大脑,激发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艺术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其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教育以其独特的力量,对人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以艺术的一种形式——音乐为例,我们习惯心情低落时听听音乐,融入其中,一切的烦恼就会消失。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不同,对人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镇静和降压等作用。以情感性为重要特征的艺术活动和艺术教育对人的情感困扰、心里失落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艺术是心灵的情操”它可以使不健康的心理在艺术的感染,熏陶下得以矫正,增加大学生心理的自我调控能力,利于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三、如何完善艺术教育

既然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如何让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产生积极作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

虽然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院校的不同,但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要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构建规范、科学的艺术教育体系;其次,应组织专家组编写、审查、评选出高质量的艺术课教材供学生学习;再次,改革课堂艺术教育形式,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情趣、创新能力作为重要指标。

2.艺术欣赏课程与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有机结合艺术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和有效途径。可以将学生艺术团的表演带进课堂,或者让同学们更多地参与到艺术表演中,将艺术的教学与活动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在活动中体验艺术,丰富课堂。

3.营造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校园的艺术文化构建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艺术活动;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营造校园艺术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提供开展艺术活动的场所,让大学生在美的环境和氛围中陶冶情操、开启心智。

在艺术史上,有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已经被人们遗忘,或者从未被大众所关注过。乔治·莫兰迪便

是其中的一个。关于莫兰迪的生平介绍并不多,仅有的一些介绍也可用“乏味”来形容。一生都定居在故

乡意大利波洛尼亚。为了观看古迹与美术展览,旅行也只到过佛罗伦萨、威尼斯、罗马等意大利城市,仅有一两次离开意大利到瑞士观看画展。这位终生未婚的画家,一直与家人住在一起,父母过世后,由三个未婚的妹妹料理起居,过者如隐士般的生活。与同时代的艺术家相比,其生活方式可谓十分的规律和低调,甚至显得有点冷清。但这样的生活使他更加专注于自己所热爱的绘画事业,终其一生。大多数人看来,莫兰迪的画与他的生活一样,显得相当简单、无趣。我记得曾经有位学画的人跟我说,她认为莫兰迪的画就像是初学画的考生画失败的静物练习稿。当时我很惊讶于这句话出自一个专业美术院校学习绘画的高年级学生之口。对于她的这种理解,我个人觉得,是来自她对莫兰迪绘画的表面肤浅的认识,在她眼中看到的只是一些普通的毫无生气的静物。但莫兰迪的静物可不是这样,这些造型看似简单的瓶瓶罐罐,其实是画家放弃了复杂结构,把精力主要放在对色彩的研究上而有意为之的。这种把物体的“形”做了提炼,去其繁复,留其精华的方式体现了莫兰迪趋于“极简主义”的美学原则及其创作选择。这种选择,使他在画面上更自如地表现物体而又不被物体的形所牵制,并通过色彩本身的微妙变化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内涵。内敛,含蓄的画面,自然而流畅的笔触,令这位西方画家的画呈现出一种东方的韵味。中国传统水墨画中“以感情驾驭笔墨,以笔墨抒发感情”在莫兰的实证迪这些由瓶罐组合而成的画面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莫兰迪的绘画哲学与东方人的绘画哲学有着十分惊人的相似之处。团山民居丰富、有序的装饰艺术,继承和延续了我国自古以来的艺术创作方法,它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粉本在传统美术创作、传承和行会行业规范。

参考文献:

郭声健(2001),艺术教育--基础教育新概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

袁群,何华(2010),高校理工类学生审美艺术教育的途径,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26(1): 181-182。

叶乐(2008),论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教育的作用,高校讲坛[J],2008(25): 212。刘样(2010),谈音乐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儿童音乐[J],2010(2): 58-59。

张海鹏,邓江(2009),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丝绸之路[J],2009(14): 108-109。探析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白俊梅(2010),探析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魅力中国[J],2010(3): 389。

《艺术导论》结课作业

学院:石油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09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班

姓名:郑二刚

学号:09160115

电话:***

下载外国语言系非专业素质教育培养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国语言系非专业素质教育培养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艺术设计专业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初探论文

    论文关键词:设计创新性教学模式论文摘要:创新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心理学认为“新颖”是创新的本质特征,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需要和创新的潜能,所不同的是创......

    外国语言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五篇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外国语言毕业论文选题(1142个) 一、论......

    外国语言文化节开幕式策划书(改)

    外国语学院第三届外国语言文化节开幕式 策 划 书 主 办: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承 办:外国语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二〇一二年三月 一、活动背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0.合肥学院外国语言系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手册(封面及目录)

    合肥学院外国语言系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学 生 姓 名:学号:班级:教 师 姓 名:论文工作手册 外国语言系教学办 二○○九年十二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培养论文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但目前的现状是一些高职......

    素质 教育实施方案

    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堂教学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赵湾镇中心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方案 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党的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针,以党的教育方针为依据,以提高教师......

    语言文化系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总结

    语言文化系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总结 我系以院行评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规范管理、服务师生为目标,把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通过宣传发动、自查自评、落实整改等过......

    大学语言系年度工作总结

    大学语言系年度工作总结 外国语言系2008年度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在各方面取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