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他对中国革命是也的领导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封建势力和西方列强相勾结,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史,也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职业、风剑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史。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表明,农民阶级虽然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姐姐;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其本身政治上的软弱性而导致革命的不彻底性,也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责任。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正当的肩上。
2、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一. 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二. 各民主党派都有政治上的独立和自由并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 三.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实行政治协商、互相监督
3、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掉膘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党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也的领导核心
5、“三个代表”,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6、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7、当在社会注意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思想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为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8、党 的最高纲领是事先共产主义
9、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基本组织原则
10、民主集中制的内涵: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几种和几种指导下的民主想结合。它及时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
11、“四个服从”的原则
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妇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12、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健全民主几种制的重大意义
一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二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推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分调动全党和各方面积极性的需要
三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需要
13、党的纪律的特征
一 自觉性 二 统一性 三 强制性和严肃性
14、当得纪律处分有五种:竟要、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15、当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6、改革开放的工作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7、大学生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一是学号基本理论,树立群众观点。二是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三是充分发扬民主,正确几种群众的意见。
18、入党的条件:
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公认、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19、什么是正确的入党动机?端正入党动机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
(一)、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指要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献身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具体包括:1)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2)愿为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而艰苦奋斗,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3)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的以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20、党徽党旗
中国共产党党徽为练到和吹头组冲的团
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漆面缀有金黄色的党徽图案的红旗。
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当的各级组织和没一个党员都要维护党徽党旗的尊严。要按照规定制作和使用党徽党旗。
21作为一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应当怎样运用马克思列宁注意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
分析:共产党员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技术,才能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业务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政治理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防腐拒变的能力。要学习和贯彻好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组织的决议和有关精神,注重思想政治修养,用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时刻牢记并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思想意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党悟,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努力争做一个政治思想过硬、学习优异的大学生。1.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答: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之必然文档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之必然
摘要:从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角度来看,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之必然。当历史呼唤着新的阶级的时候,中国工人阶级产生、发展、壮大起来;当工人阶级呼唤着新的理论的时候,马列主义通过十月革命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当工人阶级需要一个统一的司令部来指挥的时候,就必然会产生建党的要求。由此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之必然。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产生;历史发展;必然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90年前的1921年7月中国产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之必然。
一、历史呼唤新的阶级——工人阶级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一步一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丧失了独立,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救国救民成为时代的主题.为了救国救民,中国的先进分子历经千辛万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从1840年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探索开始,经过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60年代的洋务运动,1898年的戊戌变法,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直到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些探索和斗争,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但都未能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证明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和中下层都不可能根本改变中国的命运。中国革命呼唤着新的阶级来领导,历史呼唤着新的阶级——工人阶级。
二、工人阶级呼唤着新的理论——马列主义
中国工人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是以机器大工业为物质技术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此后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到200万人以上,成为近代中国社会一支重要的力量。
中国工人阶级自产生之日起,生活极端困苦,社会地位低下,具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的强烈要求,因此自诞生时起,就不间断地进行斗争。
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仅限于增加工资、减少劳动时间和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表现为砸坏机器、破坏厂房和殴打资本家等经济斗争,他们认识不到自己苦难的根源,认识不到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不到自身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此时的工人阶级从觉悟程度来说仍然是一个自在的阶级。工人阶级要担当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认清自己苦难的根源和社会发展规律,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就需要先进的理论来指导,使之从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因此中国工人阶级呼唤着新的理论——马列主义。
三、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所引起的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唤起了各国人民群众的觉醒,推动了各国革命运动的迅速高涨。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 俄国发生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先进的中国人靠报纸报道和苏俄对华宣言了解了十月革命,开始把学习的目光从西方和日
本转向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先进的中国人了解到,俄国工农大众敢于冲破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使自己摆脱苦难当家做主人是靠马列主义指导的,由此认识到马列主义,认识到马列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推动先进的中国人去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学说,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① 从这时起,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我国社会经济情况和阶级关系产生新变化的基础上,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运动的后期阶段,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了主力军的重要作用,推动了运动的发展,使五四爱国反帝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五四运动的胜利,使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张太雷、李达、陈望道、董必武、陈潭秋等这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看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深入工人群众宣传马列主义,因而促进了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当历史呼唤着新的阶级的时候,中国工人阶级产生、发展、壮大起来,并进行了初期的斗争;当工人阶级呼唤着新的理论的时候,马列主义通过十月革命传入中国,并通过五四运动广泛传播开来了,开始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工人阶级一旦掌握了马列主义,便会认识到自己受苦受难的根源,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到自身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从而从自在的阶级转变成自为的阶级。这阶段的工人阶级,不仅仅进行自发的经济斗争,更开始为救国救民,完成历史使命,推翻旧制度自觉地进行政治斗争。这就需要全阶级的统一行动,需要一个统一的司令部来指挥,因此工人阶级必然产生建党的要求。
适应中国革命的需要,适应中国工人阶级的建党要求,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革命之需要,是历史发展之必然,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列宁曾经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体”。②这个论断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共同规律。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完全体现了这一普遍规律,它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表明中国从此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② 列宁全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93.4
第三篇:《中国社会保险法》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从经济角度论《中国社会保险法》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提纲:
一、中国社会保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中国社会保险现状
2、中国社会保险存在问题
二、中国社会保险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经济理论支持
(1)社会保险对市场经济的补救作用
(2)社会保险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社保基金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2、基本案例说明
3、中国社保的发展趋势
三、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负面经济效应及建议
1、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负面经济效应
2、对中国社会保险的建议
正文:
2010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并公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这部包括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个险种的法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又一部支架性法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性法律。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建设有重大意义。
纵观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从1951年2月25日颁布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至今60年,经历了建立、调整、停滞、改革与发展阶段,如今终于建立起了《中国社会保险法》这部综合性的社会保险法律。回首这60年间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对于《中国社会保险法》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我们有必要做出深入的思考。下面,我想从政治、经济、社会三方面对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做出分析。
一、中国社会保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体系包括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大险种。在一系列法律条文、政策法规的支持下,我国的社保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其覆盖范围都包括了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以及事业单
位全体职工。但是,在社保的发展过程之中,仍然经历着从萌牙走向成熟的各种艰难挫折,中国社会保险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有待重视和解决。
1、中国社会保险的现状
我国的社会保险是由中央国务院统一制定基本的制度,全国各地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
执行。明确指出了企业按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总额的某一比例缴费,个人按个人工资的某一比例缴费,企业缴费与个经缴费相分离。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现状如下:
(1)“五险”参保现状:
到2010年底,我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57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57万人。企业参保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362元。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326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61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6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33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0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0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23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60万人。全国共计1.43亿人参加新农保,共有4243万农民领取了新农保养老金。此外,在社会化管理服务和社保经办机构的建设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善;
(2)社保执行与缴费标准现状:
虽然我国规定各地社保的施行必须符合中央统一制度的规定,但是当前全国各地除了极少数地区是按统一制度规定实施,大部分地区都是由企业按个人进行参保,个人全部参保人员构成了企业的缴费总额,同时各地又互有差异。我国各地区的社保缴费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地区的市户口与外来工实行不同的两种缴费标准。
(3)社保基金的管理现状:
我国社保基金以劳动保障部门行政监管为主,专门监督、内部控制、法律监督以及社会监督有机配合。“养老、医疗、失业”的社保基金管理情况良好,但部分资金的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一些地方未能严格执行国务院有关规定,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
2、中国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
从现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社会保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支出总额进一步增加,保障项目逐渐丰富。但是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我们也不容忽略一个事实——中国社保目前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社会保险的参保率低,覆盖率不够,无法保障弱势群体
社保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相当的差距,同比增加的人数看似多,但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其实际的参保率还远远达不到要求;而“覆盖城乡”的要求效果也并不明显,广大农村的社保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而城镇的社保覆盖率也不尽如人意;此种模式无法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局面,对于弱势群体——农民工来说也极不现实;
(2)社会保险的待遇水平偏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社保保险的待遇水平还比较低,企业在“五险”中的总支出总计为37.5%,而个人支出达到11%,这说明在我国社保费用中个人和企业的负担比例都很高,居世界前列。虽然我国的财政收入很富贵,但是用于社保保险的比例却不多,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社保保险层次单一,无法满足多层次需求
对于现今只建立了“五险”的社保体系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要保险的群体大而且层次复杂,所以必须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如新农村社保的建设,社区保险管理的建设等,这样才能适应中国社保发展的新局面和不断增长的新需求,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4)社会保险管理体制不完善,手段落后
从现状中我们发现,我国社保的缴费标准不一,各地相距甚大,更是冲出部分群体的正常就业,无法为不同的人群提供相同机会的就业机会,引发地区间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而社保基金的管理也是漏洞甚多,缺乏监管力度,部分资金安全存在风险,管理不规范,违法犯罪的事情屡禁不止;
二、中国社会保险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经济理论支持
社会保险制度的经济效应使社会保险的产生成为一种历史必然性。
(1)社会保险对市场经济具有补救作用
虽然社会保险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以此为基础,但是社会保险反过来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是成熟的市场经济的润滑剂、维护与促进机制,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由于竞争的存在必然有其风险和矛盾的发生,而社会保险就是一项强有力的干预手段,来化解风险和矛盾;
(2)社会保险对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社会保险对社会基金的征缴与发放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的两个直接决定因素——资本和劳动力。而社会保险则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维持了劳动力再生产,增加了国民储蓄,从而达到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这一目标。
首先,社会保险避免了劳动者因遭遇风险和意外事件而陷和困地,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来源,维持了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开发劳动力资源;其次,社会保险减轻了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投资于子女及自身的教育,提高职业素质,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再次,社会保险通过资金收缴实现了资本积累;这些,都对于经济的直接发展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3)社会保险基金对经济具有宏观调控作用
社会保险通过对社保基金的收入支出以及滚存节余的投资总量和投资方向来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
控。首先,政府根据国民经济的整体情况,通过调节社会保险费征收的范围和数量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其次,社保保险基金的支出对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经济波动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最后,社保基金历年来的滚存节余成为经济投资的积极因素,以此配合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投资。
2、案例说明
社会保险制度对于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不是空谈之说,我国社保险经由停滞期到改革与发展时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福音与美国社会保险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所起到的补救作用都是对此最好的说明。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陷入停滞,社会保险事务都陷入瘫痪状态。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动摇了“企业保险”基础,企业本身的经营风险使许多企业难以抵御职工可能出现的大额支出风险,难以保证待遇的兑现。新老企业之间的劳动保险方面的负担,不同职业风险之间的负担畸轻畸重。大量出现的“失业”风险也冲击着国有企业及职工,“劳动保险”失去了原有的风采。而社会保险改革则从“五险”开始,重建国家、企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探索新时期的社会保险模式,至今终于颁布了第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社会保险法》,解决了一些有关社保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也使我国人民享受更多权益,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遭遇的经济危机使美国大量的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社会陷入**,人民的生活困苦不堪。如果不是罗斯福总统力排众议,建立以社保险为主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美国的失业、贫因问题将持续加剧,经济形势将日益恶化、社会危机将日趋严重。也正是因为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险政策的推行,才使得美国能快速的从经济危机的阴霾中走出,快速解决失业,稳定社会,复苏经济,走上世界强国之列的道路。
3、中国社会保险的发展趋势
中国社会保险自1977年改革至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今后,我国的社会保险还将进一步完善,其发展趋势为:
(1)社会保险制度更加完备,各地社保实施与缴费标准统一规范,社保基金的管理更加规范化,杜绝违
规犯罪问题;
(2)社会保险覆盖面的不断扩大,人均保险收益水平的不断提高并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对弱势群
体,保险权责不断强化,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不一的问题;
(3)社会保险的管理形式逐渐多样化,手段更加先进化、现代化和科学化。
三、中国社会保险的深远意义及建议
1、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负面经济效应
(1)对国家来说,社保开支过大,会造成财政赤字严重,导致一国经济实力下降、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
难以发挥;
(2)对企业来说,过高的政府开支会加重企业税收,使得生产成本增加,从而降低企业国际竞争力;
(3)对国民来说,社会保险待遇过高,会降低劳动者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熟练技工提前退休,不利于
人力资本作用的发。
2、对中国社会保险的建议
对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负面经济效应的存在,虽然会对经济有一定影响,但是只要采取相应措施,严格把关,就能趋长避短,充分发挥社保的积极作用,把消积作用减到最小。特此提出我的几点建议:
(1)社会保险必须注意与本国经济实况联系起来,做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
完善,在依靠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
(2)适当提高社保的待遇水平,尽量减轻企业与个人承担的社保负担,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工作
效率,帮助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3)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特别是关于退休制度的规定,防范因待遇过高而造成的提前退休现象的发生,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本;
(4)加快保险的创新步伐,大国发展健康保险、责任保险,坚持市场运作,政策引导,以服务新型城镇
化建设,适应21世纪动态经济的发展。
第四篇:试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
2、试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不同于一般的资本主义,其基本特点是: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帝国主义列强以武力打败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中国的“太上皇”,是近代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二,中国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清政府被推翻后,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仍然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黑暗的势力。第三,外国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势力、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加上中国地域的广大,造成中国实际上的不统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群众,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极少见的。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中国人民的近百年的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造成了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就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可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第一大任务已经完成。现在,中国人民正在完成第二大历史任务。
第五篇:试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
试题:试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
说明: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国开电大专科所有专业学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之大作业。
答: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出现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单一的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紧,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中国之所以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民的反抗,加之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霸中国。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不同于一般的封建社会。其基本特点如下: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帝国主义列强以武力侵略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各方面控制中国,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中国的最反动的势力。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它们仍然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黑暗的势力。
第三,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制度剥削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仅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势力、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势力、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五,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同时小农经济广泛存在,加上中国地域广大,这造成了中国实际上的不统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日益贫困,以至于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追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中国人民近百年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乃是一切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造成了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与现代的中国革命就是在这些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另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第一大历史任务已经完成;现在,中国人民正在完成第二大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