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复习题
五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习题
一、填空题
1、《 》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2、()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言必信,行必果,即使对年幼的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欺。
3、《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4、《诗经》中的作品是按照()、()、()编排的。5.言必信,()
6.()既出,驷马()。
二、连一连
1.买椟还珠 《战国策》
硕 鼠 《淮南子》
后羿射日 《诗经》
千金求马 《韩非子》
2.姜尚
《孙子兵法》 孙武
《管子》
管仲
《史记》 司马迁
《六韬》 3.吕尚盖常穷困 《汉书》 武字子卿 《史记》 吾观兵书战策多矣 《曹操集》
三、选择题
1、桃之夭夭,()
A、灼灼其华 B、悠悠我心 C、人百其身 D、人言可畏
2、曾子杀猪选自()
A、《淮南子》 B、《韩非子》 C、《战国策》 D、《诗经》
3、下列哪个句子体现了诚实守信()
A、守株待兔 B、老马识途 C、滥竽充数 D、曾子杀猪
4、下列哪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舍本逐末()A、守株待兔 B、买椟还珠 C、滥竽充数 D、曾子杀猪 5.乐国乐国,()(A爰得我所 B爰得我直)6.维此奄息,()(A百夫之特 B百夫之防)7.它山之石,()(A报之以李 B 可以攻玉)8.《淮南子》还收录了()(A嫦娥奔月 B千金求马)
9.唐代名相()将军与民的关系比作船与水(A 魏征 B 曹操 C 孙武)10.十年之际,()
(A莫若树谷 B莫若树木 C莫若树人)
四、判断题
1、《黄鸟》讲的是秦穆公死后,国内张氏三兄弟为他殉葬的事。()
2、《硕鼠》讲了一只非常大的老鼠的故事。()
3、“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画鬼最易”等这些寓言故事都出自《战国策》。()
4、曾子名参,是孔子的老师。()
5、《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编写的()
6、姜尚也叫姜子牙,又称姜太公。()
7、《高祖还乡》这个故事出自《史记》。()
8、《苏武牧羊》的故事出自《史记》。()
第二篇:五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试题
2017~2018学第一学期
五年级传统文化试题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填空题。(45分,每小题3分)
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2.(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3.《曾子杀猪》节选自(韩非子),这本书是战国末年著名哲学家、法学家(韩非)的著作。
4.《淮南子》一书还收录了(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5.唐代名相魏征将君与民的关系比作船与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6.名人长廊这一单元介绍了(姜尚)(管仲)(孙武)、司马迁、苏武的故事。7.《诗经》采用了(重叠)的句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是按照“风”“雅”“颂”的编排的。
8.《黄鸟》是一首(挽歌),原文三章分挽三人,古代人奉行的这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原则是十分不对的。
9.《韩非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哲学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著作。(《买椟还珠》)告诉我们做事千万不能舍本逐末,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否则会招人耻笑啊!
10.《战国策》是我国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
二、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1.“如可赎兮”的后一句是(A)A.人百其身 B.百夫之特 C.歼我良人 2.“行必果”的前一句是(B)A.人之初 B.言必信 C.教不严 3.姜尚帮助周文王、周武王推翻了(C)的统治。A.夏朝 B.西周 C.商朝 4.《孙子兵法》共(A)篇。
A.十三
B.十四
C.十二 5.《后羿射日》的故事中传说古代有(A)个太阳。A.十
B.九
C.八 6.管仲是(B)时期杰出的政治家。A.战国 B.春秋 C.西周 7.《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B)的著作。A.苏武
B.孙武 C.孙膑 8.司马迁的主要著作是(C)。A.汉书 B.论语 C.史记
三、判断题(10分)
1.《硕鼠》是《诗经》中的一篇。(错)2.《后羿射日》是《史记》中的故事。(错)3.曾子杀猪的故事是告诉人们要讲诚信。(对)4.《买椟还珠》出自《淮南子》。(错)5.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对)
四、简答题(21分)1.《买椟还珠》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10分)
不要太注重外表,本质才是最重要的。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
2.通过学习“千金求马”这个故事,你有哪些感想,说说你的看法。(11分)
人们不要总是看到眼前利益,应该要为长远做考虑。
第三篇: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外阅读复习题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外阅读复习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海伦·凯勒的处女作是()。《我的生活》
2、海伦·凯勒是()人。美国
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海伦·凯勒
4、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童年朝夕相处的两个伙伴是:玛莎和()。贝利
5、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凯勒的家庭女教师是()。安妮·莎莉文
6、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的家庭女老师是在她()的时候走进她的生活的。六岁
7、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最不喜欢的一门功课是()。算术
8、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把()称为“好心城”。波士顿
9、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是海伦学会说话后写的第一个故事。《霸王》
10、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霸王》和一篇名叫()的小说十分类似。《霸仙》
11、海伦·凯勒出生于()年。188012、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是海伦第一次学会如何了解一位作家,及其识别其文风。《回忆》
13、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在莱特-赫马森学校学习时()的进步最大德语
14、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在纽约城海伦唯一喜欢的地方是()。中央公园
15、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被海伦认为是“帝王之树”的是()。橡树
16、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第一次看的戏是()。《王子与贫儿》
17、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朗诵了一首最喜欢的诗()给霍姆斯博士听。《被禁闭的鹦鹉螺》
18、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在德克利夫学院的一年级作文被集成为()。《少女时代》
19、海伦·凯勒写的最愉快的一本书是()。《我所居住的世界》
20、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石壁之歌》是一部诗集,灵感来自()。田园
21、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除了贝利和莎莉文老师以外,海伦最尊敬的人是()。马克·吐温
22、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以《少女时代》改编成的电影是()。《救济》
23、海伦·凯勒是在第()个月患病导致失聪的。1924、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爱迪生给海伦的第一印象是()。严肃
25、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经常自勉的一个目标,以宗教说法表示就是()。带笑背负起自己的十字架
26、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安妮最喜欢听父亲讲的故事是()。《小红帽》
27、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莎莉文老师的眼睛在她三岁时得了()。砂眼
28、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爱丽丝在莎莉文三四岁时得了()。肺结核
29、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莎莉文的弟弟叫()。吉米
30、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莎莉文和弟弟被送进了()救济院。德士堡
31、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安妮1880年去了()盲人学校上学。柏金斯
32、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吉米去世后,安妮终于有了一个真正关心她的朋友()。巴巴拉神父
33、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安妮在盲校遇到的热心的老师是()。莫美丽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安妮的新义母是()。霍布金太太
34、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柏金斯学校是因为()而声誉远扬,名震全国的。萝拉
35、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安妮第一次来海伦家做家教,因为买了慢车车票而晚了()天。二
36、海伦·凯勒是历史上第()个会用嘴巴说话的聋哑人。二
37、海伦·凯勒最后毕业于()。哈佛大学
38、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爱丽丝是安妮的()。妈妈
39、海伦·凯勒希望有某种奇迹,使自己可以睁眼看()天。三
40、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心灵之窗是我们的()。眼睛
41、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假如给海伦三天光明,第一天她想看的是()。人
42、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在所有人中,海伦首先最希望见到的是()。家庭老师
43、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她第二天早晨想看到的是()。黑夜变为白昼
44、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她第二天晚上想在()度过。剧院或电影院
45、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第二天她将通过()来感受人类的灵魂。艺术
46、海伦·凯勒认为能把时代压缩成一天的是()。博物馆
47、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她第三天想()度过。在当前的日常生活
48、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认为打开美的钥匙是()。博物馆
49、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在所有感观中,海伦相信()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
50、海伦觉得可能比《红字》更有意思的书是().《小老爷福迪勒罗伊》
51、海伦的原籍是()英国
52、海伦父亲的职业是().舰长
53、海伦幼年住的老房子叫().青藤居
54、海伦父亲除了自己的亲人,他最爱好的是().狗和猎枪
55、海伦很钟爱的一个洋娃娃,叫().南茜
56、海伦学习的第二阶段是().阅读57、1897年,海伦考试满分是()。16分58、1897年,海伦参加了德克利夫学院的考试,不包括()。俄语
59、德克利夫学院的考试共()小时。960、对海伦来说,她的世外桃源是()。文学
61、学校生活中对海伦来说最大的妖魔是()。考试62、1887年海伦读的一本完整的小说是()。长篇
63、()给海伦以快乐和智慧。书籍
64、海伦对战争的态度是()。反对
65、海伦·凯勒出生于哪一年?()1880年
66、海伦·凯勒死于哪一年?()1968年
67、海伦·凯勒不会说下面哪一种语言?()汉语
68、海伦·凯勒会说下面哪种语言?()拉丁语
69、下面作品不是 海伦·凯勒创作的是()。《我的童年》
70、下面作品属于 海伦·凯勒创作的是()。《走出黑暗》
71、海伦·凯勒的哪部作品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我的生活》
72、海伦·凯勒被()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美
7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代表作。散文74、1936年,和她朝夕相处()年的老师离开人间,海伦非常的伤心。5075、“谁也难以想象我是多么地惊奇和喜悦。对于她的能力我素来深信不疑,可也难以相信,她3个月的学习就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在美国,别的人要达到这程度,就得花一年工夫。”这句话是谁说的? 亚纳格诺先生
76、海伦完整地道的写的一封法文信时是()岁? 977、海伦·凯勒一共创作了()部作品? 1478、海伦·凯勒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老师》
79、海伦·凯勒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教育事业
80、“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这句话是谁说的?马克·吐温
81、海伦在她的名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深情地抒发她对莎利文老师的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亲爱的()。”老师
82、海伦·凯勒成功被称为“()上最伟大的成就”。教育坛83、1955年,她荣获()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受此殊荣的妇女。哈佛84、1960年,描写她成长经历的剧本()获普利策奖,并被拍成电影。《奇迹的创造
者》
85、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在海伦()岁生日那天,宣布颁发“国际海伦·凯勒奖金”,以奖励那些为盲人公共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8086、下面不是海伦-凯勒第一天想要看到的东西选项是()。书籍
87、下面不是海伦-凯勒想在得到光明的第二天要看到的内容是()。剧院
88、《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是以第()人称写的。一
89、海伦-凯勒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年的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8790、作者在能见到光明的第三天,最后一眼要看的是()。喜剧
91、下面不是海伦-凯勒性格的一项是(B)。A 客观 B冲动 C冷静 D坚韧不拔
9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要将我的所有亲爱的朋友们都叫来,好好_________他们的面孔,将_____他们内在美的外貌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②我要用虔敬的目光________我所读过的那些凸字书,不过这眼光将更加急于看到那些供有视力的人读的印刷书。③我相信那在人群中________的妇女装束的色彩,肯定是我永看不厌的灿烂奇观。端详 体现 凝视 穿流
93、下面叙述正确的一项是()。海伦获得光明的第一天,要端详周围关心过她的人,了解生活的环境
94、海伦-凯勒获得光明的第二天要干什么?()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关心戏剧、电影等文化情况
95、海伦-凯勒获得光明第三天做的事情,下面叙述正确的是()。要去周游纽约城区
96、海伦·凯勒走在樱桃树下,等沙利文老师把饭拿来,突然风雨突变,我感到恐惧,正要放声大叫时,老师把我抱了下来。这样我明白了()。爱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97、海伦是在美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哈佛完成大学学习的,她曾经参观过卫斯理女子学院,为何没有卫斯理女子学院选择,海伦自己给出了理由是()。读哈佛时沙利文老师对她的希望
98、在所有的法国作家中,海伦最喜欢的是()莫里哀和拉辛
《西游记》
(1)《西游记》,作者是__明__(朝代)__吴承恩__,是长篇_章回体神话__小说,全书共 100回。是神怪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_玄奘远出西域取经__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2)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西天取经 的故事。
(3)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是 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是大闹天宫。请再写出有关孙悟空的两个故事名称:智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
(4)《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了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
(5)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6)《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7)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 ;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和尚。
(8)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菩提祖师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定海神针_,又唤_如意金箍棒__,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五行山_。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_孙行者_。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_斗战胜佛_。
(9)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净坛使者。
(10)沙僧又叫__沙悟净_,原为天宫中的__卷帘大将_,被贬下界,在__流沙河_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金身罗汉__。
(11)白龙马原是__西海龙王__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__八部天龙广力菩萨_。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__擎天华表柱_上。
(12)先后变成美女、老婆婆和老公公的来骗唐僧师徒的妖怪是 白骨精。
(13)“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幅对联写的是 孙悟空。
(14)《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15)有人对《西游记》有人道:“阳光灿烂__猪八戒_,百变猴头__孙悟空_,憨厚老成_沙和尚_,阿弥陀佛是__唐僧_。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16)《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17)“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幅对联写的是 孙悟空,这个人物出自(作品)《西游记》。
(18)、读了《西游记》,其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结合社会生活,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
我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明辨是非,嫉恶如仇,是正义、智慧、勇敢的化身(人物性格)。今天,能有孙悟空这样的人来执法,社会就会多一些公正(联系社会生活)。
(19)、艺术特色
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20)、请写出你推荐这本书理由或你读后的阅读感受?
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21)、《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例一: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宫。例二: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如三打白骨精
(22)、你认为《西游记》中哪一回写得最为精彩,为什么?
(23)、列举《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黑松林遇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第四篇:2012-2013学年上学期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总结
2012——2013学年上学期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总结
昌乐育才双语学校
刘振娟 2013年1月
一、学情分析总结:
今学期,五年级二班的传统文化由我担任。整套教材涉及面较广,第一单元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很有影响力。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没有经典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作为源头活水,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学习现代语文知识上,而6-13岁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教材内容总结:
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经典驿站”里,我们会感悟到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在“人物长廊”里,我们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的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在“名胜游踪”李,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李,我们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当你学了这些,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做一个中国人真好!
三、教学目标总结: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识诵读中使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班级中绝大数同学已朗朗上口地背诵好多篇经典名作了。我们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
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四、教学措施总结:
课堂中或课间时间及时对学生个体或学生所在小组进行捆绑式评价,平时在传统文化课上得到一次过关标志就给学生本人加一分,全组同学都过关了,再给每组的每个同学加一分,将每位同学的得分及时呈现在班级能本化管理展示板的捆绑式评价表上。善用激励,采用过关奖励小物件或跟优胜者照相、给传统文化课上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发喜报等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的背诵兴趣。
1.传统文化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不得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得背诵过多的内容,给学生造成太多的学习压力,教学形式一定采取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多种形式。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4.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通过进行比赛来提高效率。教学过程中一定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的资料,尤其是在“名人长廊”这一单元,只有搜集足够的作者的资料和作品,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本人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并引入实践。
5.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五、取得成效: 孩子们喜欢上传统文化课了,有相当多同学以能背诵课本中的优秀篇目为自豪!学生之间经常比赛,小组对抗比赛得过关标志。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浓了,主动性大了,积极性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内驱力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强了,师生之间交流多了,关系融洽了,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五篇:五年级上传统文化备课
第1课时《硕鼠》
教学目标:
1、学习《硕鼠》,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把握《硕鼠》中,复唱的特点。
2、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
3、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性。
4、熟读并背诵。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板书“鼠”,齐读,思考:看到这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师在“鼠”字前加上“硕”字,齐读,思考:这个字什么意思?
猜想题目的意思。(大老鼠)
二、新授:
(一)、师范读,生听清字音,体会诗中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
(二)、生自渎,借助注音读通句子,读出诗的韵律来。
(三)、指读,生生互评。
(四)、默读思考: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在读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一共分为三章,三章结构上非常相似,句子大部分都是重复出现(重章、叠句、四言),只有几个词不同。师总结:正是因为它是重章、叠句。所以读起来更有节奏感。
(五)、学生自己读,体会其节奏感,再全班齐读。
(六)、学习第一段:
这篇诗经在讲什么?让我们一起先来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
2、逐句理解。
(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黍”:黍子,一种粮食; “无”通“毋”:不要,不。
B、将第一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大老鼠大老鼠,别在吃我的黍子。
(2)“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女”通“汝”:你。
“贯”:侍奉。
B、讲解句式:
“莫我肯顾”:应为“莫肯顾我”(宾语前置)
C、将第二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三年侍奉你,都不愿意对我照顾。
(3)“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适”:舒心;
“逝将”:发誓要。
B、将第三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的地方。
(4)“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爰”:才,才能。
B、将第四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舒心的地方,舒心的地方,才能得到我的住所。
3、再读,边读边试着理解整句话。
4、背诵此段内容。
(七)、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二、三段。
用学习上段的方法,学习二、三段内容。
(八)、汇报,师适时点评。
(九)、全班齐读全文,背诵。
(十)、思考:诗中的硕鼠是不是就指大老鼠?
(不是,比喻贪婪成性的统治者,运用了“比”的艺术手法。)
(十一)、讨论:从这首诗中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农民不堪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幻想美好的生活。《诗经》中说:“《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与民,不修其政,贪而喂人也。”
(十二)、古今对比,珍惜美好生活。
(十三)、齐背诵,结束全课。
第2课时《黄鸟》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黄鸟》的原文及译文。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了解这是一首挽歌,描写的是什么。
四、活动广角。
1、用这样的句式来写首小诗。
2、古代人奉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认为这处观点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五、成长阶梯。
做好自我评价和组内评价。
第3课时《买椟还珠》
教学目标: 1.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读懂课文。2.联系现实,探究寓意。教学过程: 一.引入: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有“寄托”的意思,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有同名歌曲和音乐专辑。
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寓言是寄托着深刻思想意义的一种简短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作者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有益的教训,通过虚构的简短故事加以譬喻,让人们从故事中领会这些道理,获得教训,这种故事叫寓言。寓言是“理智的诗”,“是穿着外衣的真理”。你熟悉的有哪些寓言故事呢?
二.请一位学生领读课文《买椟还珠》。
三.学生讨论,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解读懂课文。
请同学上黑板写出有哪些不理解的字是借助字典查到的。然后让学生进行逐句翻译,理解全文。
四.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人物点评,多角度探究寓意。争辩:支持楚人的做法和反对其做法的理由。怎么看待郑人“买椟还珠”的举动呢?
五.联系现实,课外拓展。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买东西的话,作为消费者可以从这则寓言中得到什么启示?你会在什么前提下买下匣子,退还珠宝呢?假如你是个生产商,你又可以从中领悟些什么?推广开去,这则寓言还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六.学生归纳,谈本节课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发挥想象,撰写《新买椟还珠》
第4课时
《曾子杀猪》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曾子杀猪》的原文及译文。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了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四、活动广角。
1、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周围的人听吧。
2、读读方框中的文字,从中受教育。
五、成长阶梯。填写好三个项目。
第5课时《秦西巴纵麛》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秦西巴纵麛》的原文及译文。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熟读并背诵这篇短文。
《淮南子》中的其他故事将这些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6课时《后羿射日》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后羿射日》的原文及译文。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我们的祖先真是了不起!你若喜欢这个故事,就把它讲给你的家人听。
2、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读后有什么感想?与同学交流一下。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第7课时《千金求马》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千金求马》的原文及译文。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在小组里谈一谈,你如何评价这位内侍的做法?
2、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位国君,你还有什么办法得到千里马?
3、把你知道的益智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第8课时《赵威后问齐使》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赵威后问齐使》的原文及译文。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查阅资料,思考一下,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君王与人民谁的作用大?是谁创造了人类灿烂的文化?
2、与你的小伙伴一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助周围有困难的人。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第9课时
姜尚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姜尚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姜尚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姜太公是怎样出山的?
2、让我们再去读一读有关姜太公的书,领略他的远见卓识吧!
3、在班上开个故事会,讲讲自己所知道的姜太公的故事。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第10课时
管仲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管仲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管仲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管仲的话既精彩又好记,试着背一背。
2、你对“终身之计,莫若树人”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在小组内谈一谈你的看法。
3、再去找一找资料,谈一谈你对管仲的了解。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第11课时
《孙武》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孙武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孙武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搜集孙武生平资料,在小组内开个交流会。
2、《孙子兵法》有十三篇,你最喜欢哪一篇?
3、从《孙子兵法》中选取一段,同学们合作演一演,重现孙武精神。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