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时俱进话党章
思想汇报——与时俱进话党章
敬爱的党支部:
2011年10月16号,党章学习小组组织了新一届的开班仪式。在开班仪式上,我们观看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视频《与时俱进话党章》。
视频的开端先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最新一次对党章进行修改的大会,党章实现了第十六次修改。国有国法,党有党章。习主席指出,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当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党章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党章是我们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最基本、最重要、最全面的行为规范。在学习党章之前先学习党章的发展历程和背景,能让我们更好地在以后理解党章和学习党章,因此在我看来,这次视频是很有必要观看的,特别是在开班仪式上。
其次,视频详细地介绍了党章先后十八次的修改历程,讲述了党章从简略到详细的发展历程。邵维正教授给我们讲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第一部党章的详细内容,其次叶笃初教授为我们讲述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第二部党章的详细内容。从第一部党章到第二部党章来看,党章的内容增加了许多,变得更加规范和完善。第一部党章并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党章,因为第一部党章和党纲合并在《中国共产党纲领》里面,被称作“具有党章意义的重要文献”,因为当时中国共产党正处于创建当中,第二部党章的通过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基本完成。然后李颖教授给我们分析的从一大到六大党章的修改历程。这期间党章的修改都参照了共产国际的条例,难免留下一些模仿的烙印。随后讲到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上,通过了第一部完全完全独立自主修改的党章,在我看来,这次修改可以说是党章的一次重要蜕变。同时也为之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然后,徐焰教授为我们分析的七大通过的党章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针对当时的社会状态进行修改和完善,这部党章是一次对执政党规律的有益探索。随后视频针对九大到十一大党章在受激进思想的影响下发展进入曲折时期进行分析,指出党章修改中出现了明显的缺陷,这告诫我们激进思想对党章发展的不良影响。党章在修改史上的伟大转折发生在第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这一年,是改革开放开始实行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转折点;这一年,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后而来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章进行了根本性的修改,成为了新时期党章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此之后,新中国建设进入稳定期,党章的发展也进入稳定期,历次修改的主要内容都是针对社会形势和发展建设主要任务,使党章与时代紧密结合,与时俱进。
通过对党章各次修改的历程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发展和完善党章的重要性,也让我充分体会到党章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好党章,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添一份力。
在视频随后的内容中,我认识到许多党章里面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过程,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的了解更加深入。视频还介绍了入党誓词和党员的光荣事迹,让我认识了许多光荣的党员,如焦裕禄,刘胡兰,赵一曼等等,他们的光荣事迹让我肃然起敬。
最后,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人,我们应了解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加入中国共产党,喂祖国的建设增添一份力量。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进一步加强党的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密切联系工作实际,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为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打下坚实基础。这就是我此次党章学习的主要心得,希望党继续加强对我的教育和帮助。
报告人:梁荣浩 2016年10月22日
第二篇:与时俱进话普法
与时俱进话普法
与时俱进话普法
顾新健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我们国家从1985年制定第一个五年普法规划至今,已进入实施第四个五年普法规划的最后一年。近20年来,作为民主法制建设重要基础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紧密结合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和需
要,宣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宣传民主法治思想,宣传宪法和国家的基本法律,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中,发挥了不可抵估的基础性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与时俱进的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的主旋律,党中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笔者以为: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比法治社会的内涵广,今天我们基层谈普法,要有新内容、新思路、新载体、新举措,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而推动普法工作上再新台阶。
一、“学法”与“倡德”结合起来,普法要有新内容
以人为本,在以德治国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普法内容要增加“倡德”的部分。道德是法治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面向基层百姓,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相结合,帮助人民群众增强法制意识,同时促进公民道德建设。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为基础的精神文明建设。针对社会成员不同的利益需求,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有机地融入不同的社会群体、家庭,植入人心,逐步形成习惯、传统,使之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牢固基础。另一方面,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着先天的不足,重智力学习,轻德育培养。从小学到大学没有系统的育人处世的学科,仅是老师的片言只语、言传身教,什么“仁义礼信、忠孝廉耻梯”、“为人处事谦逊忍让”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没有根深缔固的概念,“激情犯罪”“义愤违法”的情形在农村中还常常可以见到,因此,既要以案释法,又要教人处事,教育群众摒弃武力解决,逐步形成了“平时注重学法、日常生活守法、出了问题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风气,从而夯实司法基础,创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
二、“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结合起来,普法要有新思路
回顾普法宣传的20年,法制宣传作为政府主导型的社会服务工作,其方式是非常丰富的,包括法制宣传墙(栏)、法制宣传课程、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等。与此同时,也应当认识到,我们的法制宣传依然是一种政府主动策划、实施,公众被动接受的模式,普法宣传的方式常以介绍一部或若干部法律的条文为主,是将法律作为一种知识对公民加以灌输。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是介绍法律方式的鲜活度不够,老百姓难免会食之无味。笔者的意思,政府主导法制宣传并无不当,但是,如果一味地用“灌输—被动接受”的思维去普法就有了机械僵化的定势。法制宣传的要旨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因此,普法要有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日常话语和人情关怀。法制宣传的话语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要注意同风土人情和习俗信仰的结合。不仅要有政府主导型的灌输,更要有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尤其是职能部门的依法办事、严格守法的实例作为演示。不仅要有繁多的让公众被动学法、知法、懂法的方式,更要塑造一种法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用法环境,要使文本上的法能够变成生活中的法,让“法文字”变成“法生活”。从填写一份行政许可申请表到乘坐或驾驶一辆机动车辆,从人大会议的召开到村委会的民主选举,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从人们处理家庭纠纷到上法庭打官司,人们都可以有机会接触、认知相关法律,甚至是某一具体的法律条文。所以,普法要从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条款入手,引导人们参与到“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中来,引导群众参与到用法维权活动中来,不仅因为其是一种法制宣传的高级方式,更在于它将法制宣传同法律实践以及改善民众生活的制度环境有机结合了起来。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三、“尽义务”与“享权利”结合起来,普法要有新载体
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享有权利,同时也承担义务,每一个人享有权利,是他(或她)承担义务的先决条件,同样的,一个人承担义务,也是他(或她)享有权利的先决条件,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每个人享有其应有的权利,是社会和谐的表现,每个人承担其应尽的义务,则是和谐社会建立的必要条件。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每个人尽了其应尽义务的同时享有了他(或她)应有的权利,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就出现了;每一个人在与他人进行交易过程中,恪守了自己的承诺,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就是诚信,而每一个人恪守承诺、履行义务的行
为,换来的是他人恪守承诺和履行义务,权利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实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一方履行自己的义务必然给相对方带来权利和利益,反过来,另一方履行义务也必然给自己带来权利和利益,双方都恪守自己的承诺、履行自己的义务,双方都能从这种诚实信用的交换行为中受益,互助互爱、共赢双赢就会成为现实。因此,普法工作以贯彻宪法和法律为
重点,把诚信建设作为先导工程,作为载体工程,实行法、德并举,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和宣传正面典型,在全社会树立法制观念、弘扬公平正义、共铸社会诚信。
四、“传统方法”与“创新手段”结合起来,普法要有新举措
传统的普法载体很多,象法制宣传墙(栏)、法制宣传课程、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宣传月(周)、报刊杂志等等在过去的二十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后仍将继续发挥作用。在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广播电视、互联网对法制宣传的作用也日益凸现。象“法治中国”、“律师出招”、“东方110”、“案件聚焦”等名牌电视节目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铺天盖地的法制网站,引得上网族们,e网情深。我们要创新普法手段,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优势,复制刻录优秀电视节目,到基层去集中播放;编写、制作好的法律flash动画、解疑答问的视频到网上供人点播,以满足越来越多的个性化的需求,丰富普法手段。
总之,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与时俱进,创新普法手段,充分发挥法律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架构诚信社会,为促进社会的政治、精神、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发挥法律的更大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2005.5.8.
第三篇:学习新党章:实现党章内容的与时俱进
现行党章总体上能适应指导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需要。因此,中央决定这次只对党章作适当修改。所谓适当修改,就是要保持党章的总体稳定,只改那些必须改的、在党内已经形成共识的内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普遍要求修改、实践证明是成熟的就改,不成熟的不改,可改可不改的原则上不改。据此,这次党章修改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体现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成果
——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核心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大的指导作用。各地区各部门建议修改党章,一个主要理由和主要意见,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因此,根据十七大报告的有关表述,党章修正案增写了第七自然段,集中阐述十六大以来的实践进程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指导意义,指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考虑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重大战略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并写入党章。同时,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内容的修改中。许多党组织和党员一再提出,应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中央没有采纳这个意见。这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谦逊作风和对科学理论的严谨态度。
——增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鲜明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个重大论断。将这一内容写入党章,有利于全党同志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二)充实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容
——增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容。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各地区各单位普遍认为,这些重大实践和理论成果应该吸收到党章之中。据此,党章修正案强调,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充实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及其表述。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特别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实际上丰富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因此,党章修正案将党的基本路线最后一句修改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同时,为对应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用七个自然段分别阐述。对阐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三个自然段作了适当补充,增写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形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等内容。这样修改,使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更加丰富,表述更加全面系统。
——完善了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阐述。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我们党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方面积累了新的经验,确立了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各地区各部门普遍认为,应该把这些新经验和新的方针政策吸收到党章中。因此,党章修正案对四个建设的要求进行了充实。一是增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是充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三是充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四是增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强调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样修改,有利于全党同志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四个建设的总要求和指导原则,全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充实了军队建设、民族工作、统战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面的内容,增写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的内容。这些方面的工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章相应部分需要根据党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进行修改、完善。因此,党章修正案强调切实保证人民解放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强调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强调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在统一战线的构成中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强调维护和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强调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样修改,有利于全党同志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三)充实了党的建设的内容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新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各地区各部门普遍建议,应该将党的建设的这些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成果写入党章。据此,党章修正案作了三个方面的修改:
——突出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党章修正案提出,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调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组织上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贯彻落实;强调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调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强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等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在条文部分的修改中也始终得到体现。
——在党的制度建设方面增写了一些新规定。党章修正案增写了四个制度性规定:一是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二是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三是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四是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定期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这四个方面的制度,大都有了比较扎实的实践基础,深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欢迎。把这些制度载入党章,长期坚持下去,对于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进一步理顺代表大会、全委会和常委会的关系,进一步发挥党的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分别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第一,对党员义务作了补充,强调要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学习法律知识,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有利于促进党员更好地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第二,针对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对党的基层组织提出了一些新要求。一是将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用“社会组织”来表述,以涵盖包括新社会组织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加大在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二是在关于党的基层组织选举办法的规定中,增写了提出委员候选人要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的内容;把“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选出的书记、副书记,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修改为“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这有利于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提名中的民主,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也给直接选举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扩大基层党内民主的探索留出空间。三是增写了组织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学习法律知识的内容。四是增写了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内容。这是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功经验的运用,反映了党员群众特别是遇到困难的党员的心声,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也适应了流动党员不断增多的客观需要。第三,对党的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脚踏实地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党章修正案突出强调各级干部要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加强道德修养。
可见,这次修改党章,既保持了党章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的稳定性,维护了党章的权威性、严肃性,又体现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实现了党章内容的与时俱进,适应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
第四篇:学习党章党课心得体会: 话学风
学习党章党课心得体会: 话学风
学习党章党课心得体会:话学风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党内的学习风气逐渐浓厚起来。许多单位的学风正、纪律严、方法多、效果好。领导带头学,支部抓得紧;学前有准备,讨论有重点;短板找得准,联系实际紧。风清气正的精神风貌确实令人振奋,让人点赞。
然而,仔细查一下,也发现有一些单位和少数同志认识还比较模糊、学风不够端正。一是怀有“厌学”情绪,学习不够积极。错误地认为党章党规老生常谈,系列讲话学过多遍,再深入学习似乎没有必要;二是采取“应付”态度,学习方式单一。一人读文件,多数不入心;老是看手机,讨论扯闲篇。三是学习纪律松弛,学习时间“缩水”。“门外招招手、门内点点头,请假五分钟,一去不回头。”
之所以存在以上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发动不够深入、认识没有到位。“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基础不打牢,行动就会走偏,学习不认真,做起来必然走样。二是措施没有跟上,抓得不紧不实。方案、文件只停留在纸上和网上,缺少督促检查。三是学习方式单调,组织领导不力。习惯于“一刀切”、“一锅煮”的老套路,方法不活、载体不多,导致学习缺乏吸引力,效果自然不佳。
解决学风问题,当然还是要解决认识问题。要把“两学一做”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讲深讲透,把具体要求讲清楚、讲到位。只有把全体党员的认识真正提高了,自觉性增强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才会健康顺利地展开,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党委成员要从自身做起,自觉地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学习,过好双重组织生活,带头上好党课。在学习中要把自己真正摆进去。要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成果延伸开去,给普通党员放好样子。要结合各自的联系点,深入下去“种好责任田”,“精耕细作、灌溉施肥”,力求“两学一做”与分管的业务工作互促进、齐高涨、双丰收。做到“眼中有情况、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协调指挥和先锋带头作用。
基层党支部要认真研究“两学一做”的各个关键环节,按照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能仅仅机械地执行上级布置的“规定动作”,满足于“完成任务”,而是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教育过程中党员各种鲜活的思想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发挥好指导和协调作用,帮助基层改进学习方法,总结经验,适时推广先进典型的好做法、新载体,把学习教育搞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
第五篇:从党章的历史演变看党的与时俱进
高中华:从党章的历史演变看党的与时俱进
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根据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主要是把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使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充分体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立意深远,意义重大。
一、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的93年间,党章历经修改,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全部过程,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党认真总结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及时把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体现到党章中,从而使党章在推进党的事业、加强党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1921年7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和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党的政治主张。这是一部具有党章性质的党纲。这个党纲的意义在于鲜明地亮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它是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完全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是具有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件。
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党的纲领作了重大修改,分为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并通过了党的第一部正式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了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包括党内生活和党内关系的各个方面,分为“党员、组织、会议、纪律和附则”,这是党的第一部完整形态的章程。它不仅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完成,而且标志着我们党从此开始有了自己的最高的政治行为规范。
此后,党的历届党代会都对党章进行了修改与完善。
1923年6月召开的党的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在二大党章的基础上,增加了1条,对党员的“自请出党”作了严格规定;对党员入党候补期、党小组的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组成等作了重要修正;把入党介绍人从原来的一人增加为二人,第一次规定了党员候补期,这对于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提高党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925年1月,党的四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增加了“凡党员离开其所在地时必须经该地方党部许可。其所前往之地如有党部时必须向该党部报到”一条,严格了党的纪律;第一次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党支部。这表明我们党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注意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四大党章首次把中央最高领导人的称谓改为总书记。
1927年四五月间,党的五大召开。由于革命形势严峻,会议期间没有通过新党章。根据五大精神,6月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这是唯一不是由党的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党章。会议对党章作了较大修改:第一次明确提出“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增加了设立中央政治局、监察委员会和党团等内容,并把党与青年团的关系列入党章,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政党体制。在前三个党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新《党章》增加了党的建设、党的中央机关、省的组织、市及县的组织、区的组织、党的支部、监察委员会、党团、与青年团的关系等九章内容。这部党章共12章85条,是我们党历史上条目最多的党章,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在党章史上提出了很多个第一。
1928年7月,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这是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代会,大会通过党章也是唯一不是在国内修改和通过的党章。党章首次提出民主集中制的三项根本原则,这是第一次明确规定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对于健全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具有重要意义。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前夕,党的七大在延安隆重召开。在长期斗争中逐渐成熟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新《党章》首次增写总纲部分,阐明了党的性质、纲领、宗旨、作风、群众路线,从而使党章具备了完整的理论形态;第一次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首次以条文形式规定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科学界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内涵,即在民主的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提出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四个服从”。七大党章是第一部完全独立自主修改的党章,是民主革命时期一部最完备的党章。
1956年9月召开的八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大党章充分体现了执政党建设的新特点,明确提出了对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反映了我们党探索执政党建设的新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体现了执政党工作重心的转变;二是提出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群众路线的传统;三是提出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原则;四是明确规定了党员的十项义务和七项权利。
八大后的20多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三部党章,即九大党章、十大党章和十一大党章。这些党章都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制定出来的,不可避免带有“左”的错误的痕迹。
1982年9月召开的十二大,通过了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章再次重申并明确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正确解释了党的指导思想:“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明确了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任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总纲中体现了新形势新任务对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同时,党章增加了《党的干部》专节,明确规定了党的干部的定义,党的干部路线、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方针,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等,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首次写进入党誓词。这表明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执政党建设的新探索。
现行党章的主体是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修改制定的。30年来,在保持党章基本内容稳定的前提下,根据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党章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是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用部分条文修正的形式对党章进行修改。修正案共10条,总共有13处增删改动,着重体现在党的领导体制和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方面,表明党的建设正在走上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郑重提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概念,阐述了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只有7处150个字的修改。这部改动最小却意义重大的党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把它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也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和心愿。2002年,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性质的理论表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主要修改内容共有15条,既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重大成果,又充实了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容,充实了党的建设的内容。这部党章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精辟概括;丰富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把党的一系列对内对外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党章;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更加突出制度建设;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提出更高要求;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新要求。
二、党章的基本内容既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也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不同时期的情况及党自身的经验,根据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党的建设创新的新情况对党章包括部分和全部等不同层面、不同程度进行修改、完善,形成现在实行的比较完善的党章。十八大就是根据这些创新对党章做了修改。
十八大的党章修改是党诞生以来第16次修改党章。党的十八大修改党章遵循的原则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坚持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保持党章总体稳定,只改那些必须改的、在党内已经形成共识的内容,努力使修改后的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充分体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稳定和坚持这样的修改原则,既有利于实现党章的与时俱进、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又有利于维护党章的权威性、保持党章基本内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更好规范和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
中央对党的十八大报告议题向各部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和部门建议党的十八大对党章作适当修改。中央政治局认真研究了这个建议,作出了党的十八大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的决定,并成立党章修改小组。党章修改小组的工作是根据各地区各部门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按照适当修改的原则,提出党章修改建议方案,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拟提请党的中央委员会讨论的党章修正案稿。党的中央委员会经过讨论研究,提请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党的十八大期间,全体代表对党章修正案认真讨论,提出一些重要修改意见。综合这些意见,大会又对党章修正案作了修改。最后,大会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党章修正案。
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和阐述,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充实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定位的内容,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是这次党章修改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贡献。
在党章中完整表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完整表述,深化了全党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明确,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有指导意义。根据近些年来党的建设积累的经验和形势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总纲部分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作了适当修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内容增写入党章,并对党员义务、党的基层组织和党的干部的要求作了充实,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应对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章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对坚定推进改革开放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次修改,党章这个党的总章程更加完善,必将在推进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中更好发挥根本性规范和指导作用。
三、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党章的重要性:“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
习近平同志对于十八大党章的学习也提出了要求:“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是全党同志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对强化全党党章意识,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把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央明确指出,要做到“两个结合”,就是“把学习党章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起来”。
一部党章的制定与完善史,也是我们党一步步走向成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历史。了解党章的历次制定与完善的来龙去脉,能使全党更好地结合目前形势和任务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坚决贯彻党章,坚定维护党章,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