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_(7)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24分;第10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
1、两条直线相交成()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一个数除以87,余数最大只能是()。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4、295除以24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是()位。
5、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这个点叫做(叫做()。
6、()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7、一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8、6945067350中的4在()位上,表示4个()。
9、速度=()÷(),单价×数量=()。10、278÷38可以把除数看作()来试商,204是34的()倍。
11、1280000=()万 28000000000=()亿
83967908≈()万 3019456110≈()亿
12、由6个一百万、4个一万和8个一千组成的数写作()。
13、()叫平行四边形。
14、一个数除以27,商是9,余数是6,这个数是()。
三、判断题。(5分)
()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4、181o是钝角。,这两条射线)
()
5、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四、选择题。(5分,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
1、两条平行线之间______最短。
A、直线 B、线段 C、垂直线段()
2、下面各角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A、周角>平角>锐角>直角 B、周角>锐角>平角>钝角 C、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3、150×60的积末尾有______个0。A、3 B、2 C、1()
4、四边形四个角的和是_______。A、180o B、360o C、不确定
()
5、一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这是一道求_______的应用题。
A、速度 B、时间 C、路程
五、计算。(27分)
1、用竖式计算。(18分)
312÷41= 106×33=
240×30=
598÷13= 135÷27= 298÷18=
2、列式计算。(9分)(1)270里有多少个30?
(2)58个31是多少?
(3)把786平均分成18份,每份是多少,还余多少?
六、操作题。(6分)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画一个120o的角,并说出是哪一种类型的角?(3分)
2、画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3分)
七、应用题。(19分)
1、一个篮球90元,张老师用300元钱可以买多少个?还剩多少钱?(4分)
2、小芳家距她的姑姑家有195千米,她坐的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65千米,她到姑姑家要多少小时?(4分)
3、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12小时行多少千米?(5分)
4、百货商店卖出5箱上衣,每箱20件,每件42元,一共卖了多少元?(6分)
八、解决生活中的问题。(6分)
有一天,张大爷生病了,医生要他每天吃3次药,每次4粒,一瓶药有100粒,够吃几天?还剩几粒?
第二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7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7 姓名
一、填空 1、954995050读作(),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是()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亿。
2、一个数由8个千万,5个十万,6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3、最大的四位数比最小的六位数小()。4、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是()
5、13×5×2=13×(5×2)=13×10=130,这里运用了()律。
6、如右图,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4个角中,∠1=45,∠2=(),∠3=(),∠4=()
7、在○里填上“>”、“<”或“=”。
49000○5万
58000000○4亿
20000万○2亿
8、一个数的近似值是10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9、由3个“3”和3个“0”组成的六位数中,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是()。
10、一根木头长15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分钟。
二、判断
1、两个数,最高位上大的那个数一定大。()
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90度,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
3、锐角小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4、6点钟,分针与时针所成的角是平角。()
三、选择题
1、下面各数,一个零都不读的是()A、200800
B、4807200
C、300700
2、直线和射线的长度()
A、直线长
B、射线长
C、无法比较 3、25×13×4=13×(25×4)=1300,这里运用了()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24写成了42,结果得到的商是2还余12,正确的商应是()A、4
B、3
C、2
四、计算
1、口算下面各题
320÷40=
16×4=
28+32=
72-26=
38+62=
70-38=
72÷24=
25×4=
5×3×4=
5×4-5×4=
5×4-5×4=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765÷15×7
25×19×4
76+(38+24)
864÷(228-192)
五、操作题
1、画两条相交的直线,要求其中一个夹角是145度。
2、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六、解决问题
1、装运4800千克的苹果,一共装了2辆卡车,每辆卡车装40箱,每箱装了多少千克?
2、修一条长1500米的路,已经修了3天,平均每天修240米,还剩多少米没有修?
3、小明、小华和小军买同一种蛋糕,小明买3块用了9元,小华买4块,小军用去15无,小华用去多少元?小军买了多少块?
4、两个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6个面都分别写着1——6六个数字,两人各抛2次,两次数字相加小于5算小明赢,大于5算大军赢,你觉得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为什么?
5、下面是某小学教师的年龄记录。
41 42
根据以上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岁数 合计 20-29 30-39
40-49 人数
教师年龄最小的是()岁,最大的是()岁,他们相差(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七、连一连
正面
左侧面
右侧面
上面
34)岁。教师年龄在()
第三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_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________学校
______年级
姓名________
一、填空题。(16分)
1、四十三亿五千零六十二万写作(),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亿。
2、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亿位,这是个()位数。3、450连续减去50,减()次得0。
4、找规律填商。792÷24=33
396÷12=()
1584÷48=()5、7□8695000≈8亿,□里可以填()。
6、从直线外一点,分别向已知直线画垂直线段和斜线,其中()最短。
7、已知除数是17,商是6,当余数取最大值时,被除数是()。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画一条12厘米的直线。
()
2、四年级有35万人。
()3、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都是0。
()4、40809100≈4081万。
()
5、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0分)
1、四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
(1)两位数
(2)三位数
(3)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2、1周角=()直角。
(1)4
(2)3
(3)2
3、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1)1
(2)2
(3)无数条
4、三百零万四千写作()。
(1)3034000
(2)3304000
(3)3340000
5、最大的五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多()。
(1)99000
(2)989999
(3)99900
四、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40×8=
11×60=
9×50 =
630÷3=
590-200=
72÷12=
48×80=
450÷50= 2×4×5=
60×0×7=
102+24=
360+90=
2、列竖式计算。(12分)
125×45=
54×89
3276÷84
8610÷24
3、列式计算。(12分)
(1)2133减去201的差,除以23,商是多少?
(2)两个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积是多少?
(3)750除以15的商,再加上135,和是多少?
五、作图题。(10分)
1、画一个周长是14厘米的长方形,画好后在图上标上数据,并计算它的面积。(6分)
2、画一个1200的角。(4分)
六、应用题。(24分)
1、学校美化校园,购进一批月季花,如果每行栽30棵,可以栽25行,如果改栽成每行15棵,可以栽多少行?(6分)
2、小明家养鸡是养鹅的9倍,养鹅45只,鸡比鹅多多少只?(6分)
3、一个工厂要生产3000个零件,前6天生产了750个,剩下的要在15天内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
(6分)
4、一车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4小时行320千米,离乙地还有480千米。照这样计算,这辆客车从甲地到乙地共需几小时?(6分)
5、下面是某小学三个年级植树情况的统计表。(7分)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3月 95 100 105 4月 105 110 110 根据统计表信息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2分)
某小学春季植树情况统计图
(1)哪个年级春季植树最多?(1分)
(2)3月份3个年级共植树()棵,4月份比3月份多植树()棵。(2分)(3)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试着解决一下。(2分)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17-2018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参考人数38人,优秀人数25人,及格人数34人,现将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二、试卷情况:
本次命题,所涉及到的题型有填空、判断、选择、计算、作图、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试卷考查内容涉及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以及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七单元“统计”,试卷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用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地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过程方法的掌握。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三、卷面分析及学生的答题情况
1、基础知识部分本次考试,从不同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可从答卷情况看,有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一是学生审题不认真,二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三是学生学的过死,不会灵活的解决问题。
填空部分共11题,本次考试学生填空成绩很理想,几乎所有学生在填空题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计算进步更大。
2、选择题共5小题,其中第2小题和第5小题错误率比较高,学生知识没有掌握牢固,并且审题不够细心。第5小题图形不是很清楚,导致出现错误。
3、选择题共5小题,第1小题是读数只读一个零。许多同学没有注意看清题目,如“10508009”与“10058900”,一大部分学生没看清就直接选择,所以丢分较多。
4、计算题。学生在计算方面有很大的进步,部分同学计算没有检查,导致失分。以后会更加规范学生答题习惯。
5、作图题平常学生也练得多,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但是,还是存在一部分学生不会看内圈刻度、外圈刻度。画150度的角时,一部分学生画成30度。作高时,没有标注高和底。
6、解决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待加强。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在遇到的问题时候,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不能够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更为逊色,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
四、经验教训和今后措施
1、急需提高学困生的成绩。这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应辨能力比较差,平时常“漂浮”于课堂之外。这给我提出了一个思考题,怎样有效地转化学困生?还需要探讨,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找出多种教学方法,尝试有效教学方法,切实解决学困生的学习能力问题,制定详细的帮困计划,并力争在每一节课中实践。
2、学生的计算水平急待提高。由于粗心,马虎或不明算理,致使计算题失分。尤其是学困生,计算的准确率特低。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多方面的练习。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笨鸟先飞。”口算坚持天天练,从易道难,难点分步练,题型花样练。
3、部分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探究的过浅。在数学课上,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来,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意义建构,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发展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4、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多设计,提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水平的具有一定探究性问题。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从每天一道应用题起,逐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行为习惯,认真读题,积极思考,用心计算,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6、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适当给学优生一定的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训练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本次考试再次提醒我,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教育理论,认认真真的教学,真正将理论落实到课堂上。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麻墩小学
盛柳娣
时光飞逝,光阴荏苒,似弹指一挥间的功夫,2014—2015第一学期就已悄然的落下帷幕。翻阅着学生们交的这份答卷,久久不能平静。虽说分数并不代表什么,但它或多或少的承载着一些信息,引领着我们去思考,去反思,去多问个为什么。为了更深入透彻的了解我班这学期以来数学教学的效果,从而吸取相关经验教训,特将本次考试试卷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题型多样,覆盖全面,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比较能如实的反映出学生这个学期以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整体来看,此次试卷稍微偏难,试题注重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尤其是学生对理解能力的培养),各类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分散,考察的也比较细致、到位。
试题共计六个大题: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和解决问题。填空、判断和选择题侧重的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情况,涵盖了读、写数,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商、积的变化规律相关的知识点。计算题主要从口算、列竖式计算、列式计算以及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四个方面入手。这部分,除了括号里最大能填几这部分,其他的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操作题侧重的是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及对“周长”这一概念的回顾与应用。而在解决问题的5小题里,最后一题考察条形统计图的是最简单的,前三小题,相对而言,要比最后一题稍微有点难度,它难就难在考察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只要理解了它的意思,其实这个也并不是很难,包括计算力度方面。解决问题的第4题,可以说是这张试卷的难中之难。它充分体现了最优方法的思想。要求学生通过计算、比较,从众多购买方案中选择最省钱的一种,而且它还是这三种方案的混合。而这也正是我们大部分同学所忽略的、没想到的一种方案。
二、学生答卷分析: 此次考试,我班共有29个学生参加。其中16个及格,及格率55.17%,4个达优,达优率13.79%,平均分61.83,其中有16个学生是低于我班平均分的。仔细翻阅了下试卷,发现我班答卷存在如下情况:
1、填空题失分严重。填空题总共25分,我班普遍在12、13分,20多分的寥寥无几,低于10分的也大有人在。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们对本学期的知识要点掌握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很透彻。
2、计算题丢分严重。这次的计算相对来说还是挺简单的,但拿高分的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太粗心大意 马虎了事了。班上很多学生,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不是抄错数字,就是看错符号,要么就是誊错答案。
3、解决问题失分严重。我本以为他们丢分惨重的应该仅此于第4题,没想到前3道题也损失惨重。这三道题,只要分析理解透彻、到位了,根本就不是问题。
4、操作题第2小题错误率较高。画一个周长是10厘米的长方形,理解成了长宽之和是10厘米的学生比比皆是。
三、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在行动中寻求反思,在反思中力求策略,在策略中寻求进步,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立足于现在,反思过去,改进教学方法、策略,才能与时俱进。下面是我通过这次考试,反思自我,对当前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1、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时候,一点小小的错误就会酿成不可挽回的过错。所以,培养学生认真、谨慎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当中,就应注重对学生这方面行为习惯的培养,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做到不马虎,不敷衍。养成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
2、关注弱势群体,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学生只有把基础知识学扎实了,才能在生活实践中举一反三,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在平常的教学当中,我可能忽略了对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关注。被班上的佼佼者带着走,总以为他们都会了,不需要我再说个之其所以然,造成了他们的基础知识的不扎实。教师应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3、侧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要学会吸收、提取对我们有用的信息,摒弃无用的信息。这取决于一个人的分析、理解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就要我们平常多注重对他们 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首先应提高他们的文字阅读能力,其次是培养他们对“数与符号”的理解力,从而达到提升他们对数学材料的概括、分析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