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邓三论文----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试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摘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的基本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 基本内容 伟大实践 重大意义
50多年以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和真诚的心愿。用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的统一,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55年——1978年,是这一方针的提出、发展与形成阶段;第二阶段:1979年——至今,是这一方针的完善、推行与实施阶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从提出、发展到实践、完善,都备受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关注,它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和现状,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的提出及其付诸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
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如何实现统一也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共同关心的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就曾试图“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但限于当时的国内外环境,还无法将这一主张进一步系统化和理论化。从7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世界局势日趋缓和以及中共中央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在继承第一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战略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一国两制”理论内容的丰富与完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初步构想阶段(1978年——1980年)
“一国两制”构想最初萌芽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邓小平就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要尊重台湾现实的思想。
1978年10月8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文艺家江藤淳时就指出:“如果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在台湾的政策将根据台湾的现实来处理。比如说,美国在台湾有大量的投资,日本在那里也有大量的投资,这就是现实,我们正视这个现实。” 此次谈话透露出祖国统一后中国政府将从实际出发、尊重台湾现实和保护外国人投资的最初思考,这是邓小平同志涉及“一国两制”构想的最早谈话。
1978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发表会议公报,指出“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我国神圣领土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景已经进一步摆在我们面前。欢迎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本着爱国一家的精神,共同为祖国统一和祖国的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呼吁两岸就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进行商谈。表示在实现国家统一时,一定“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就在同一天,邓小平在同美国参议员会面时也明确指出:“台湾的社会制度可以根据台湾的意志来决定。要改变可能要花一百年或一千年,我这样说的意思是指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不会用强制的办法来改变这个社会”。这些重要谈话可以说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最初萌芽。
1979年1月29日至2月5日,邓小平访问了美国。出访前夕,他在会见美国时代出版公司总编辑多诺万时谈到了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构想。他说“我们尊重台湾的现实,台湾当局作为一个地方政府拥有它自己的权力,就是它可以有自己一定的军队,同外国的贸易、商业关系可以继续,民间交往可以继续,现行的政策、现在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变,但必须是在一个中国的条件下。这个问题可以长期来解决。中国的主体,也就是大陆,也会发生变化,也会发展。总的要求就是一条,一个中国,不是两个中国,爱国一家。”1月30日,正在美国访问的邓小平发表讲话指出,“至于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那是中国的内政,希望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邓小平指出,“我们一方面尊重台湾的现实,另一方面一定要使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在尊重现实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快台湾回归祖国的速度”。并表示“我门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1979年12月,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了广为流传的“三个不变“,他指出,实现统一祖国的目标,要从现实情况出发。统一后“台湾的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台湾与外国的民间关系不变,包括外国在台湾的投资、民间交往照旧。”“台湾作为一个地方政府,可以拥有自己的自卫力量,军事力量。”上述一系列谈话,成为“一国两制”构想形成的基本框架。
(二)具体化阶段(1981年——1983年)
从1981年“叶九条”到1983年“邓六条”的发表标志着“一国两制”理论基本内容进一步具体化。
叶九条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进一步阐明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简称“叶九条”)。
1.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双方可先派人接触,充分交换意见。
2.海峡两岸各族人民迫切希望互通音讯、亲人团聚、开展贸易、增进了解。我们建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议。
3.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4.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5.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
6.台湾地方财政遇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补助。
7.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不受歧视,来去自由。
8.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兴办各种经济事业,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
9.统一祖国,人人有责。我们热诚欢迎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民众团体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提供建议,共商国是。
“叶九条”已经包含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邓小平同志1984年12月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曾明确指出:“1981年国庆前夕叶剑英委员长就台湾问题发表的九条声明,虽然没有概括为‘一国两制’,但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
邓六条
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性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3年6月25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又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六条具体构想(简称“邓六条”)。
1.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2.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3.不赞成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而不是一个中国。自治不能没有限度,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
4.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
5.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能是台湾把大陆吃掉,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不现实。
6.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国共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从“叶九条”到“邓六条”,“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内容更加完备、明确和系统化,“一国两制”方针的大体框架基本形成。
(三)正式确立阶段(1984年)
1984年,邓小平同志又先后提出了有关“一国两制”的许多重要思想,其中主要包括: 1.“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在台港澳地区实行资本主义,是否会影响大陆的社会主义呢?对此,邓小平给予了明确回答。他指出,“‘一国两制’除了资本主义,还有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主体是很大的主体,社会主义是在十亿人口地区的社会主义,这是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不行。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我们相信,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
2.“一国两制”方针长期不变。针对部分人(包括外国人)担心中国“政策多变”问题,邓小平多次阐明相关政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我们已经讲了很多次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通过了这个政策。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我们讲“五十年”不变,“不是随随便便、感情冲动而讲的,是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邓小平用“五十年不变”这一形象化的语言,强调了大陆坚定不移地落实“一国两制”政策的决心,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将信守诺言的庄严承诺,这为推动“一国两制”的实施创造了必要条件。
3.用“一国两制”办法解决中国统一问题也是一种和平共处。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把列宁提出的和平共处原则运用到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上来。他认为:“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指出“和平共处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而且在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原则来解决国内特殊问题,这是邓小平对列宁和平共处原则的灵活运用和新发展。
1984年10月,《了望》周刊发表《一个意义重大的构想——邓小平同志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对“一国两制”构想作了首次系统报道。这一报道可以视为“一国两制”构想已基本确立的重要标志。
1985年3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至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港、澳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基本方针正式确立。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作为和平统一方针的核心内容,使这一方针更科学化,更加切实可行。“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针,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体现了充分考虑台湾历史和现实的高度性。
江泽民同志《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概括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统一以后实行“一国两制”,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持原有的制度。“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统一后,台湾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台湾同外国的民间关系不变,包括外国在台湾的投资及民间交往不变。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拥有立法权和司法权(包括终审权),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党、政、军等系统都由自己管理。中央政府不派军队、行政人员驻台,而且在中央政府里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坚决反对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等分裂活动。
2.以两制并存的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在实现统一之后,中国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前提;同时允许台湾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3.统一后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祖国统一后,台湾现行的经济和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与外国的经贸文化联系长期维持不变;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司法权(包括终审权);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中央政府不向台湾收税;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都有台湾代表和委员,台湾人士可以成为中央政府的领导成员;台湾可以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派军队,也不派行政人员去台湾,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台湾人民的各种合法权益,诸如私人财产、合法继承权、企业所有权等,以及外国人和侨胞在台湾的私人投资等,均予以法律保护。
4.积极促进谈判,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台湾方面不管谁当权,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都可以与他进行双方高层对话与谈判。在尽最大努力争取实现和平统一的同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有权决定采用自己认为必要的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
5.解决台湾问题,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6.促进两岸直接“三通”。通过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增加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增进两岸经济、文化联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7.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国家无权干涉。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关键问题,处理不好,甚至可能发展成为两国关系中爆炸性的问题。邓小平指出:“在台湾问题上,如果需要中美关系倒退的话,中国只能面对现实。”江泽民也多次要求美方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三不”承诺,即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必须是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如果出现台湾独立,中国政府和人民决不会坐视不管。
(二)“一国两制”具有如下特点:
1.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坚决反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分裂活动。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在一个统一国家的范围内,对统一后的各项事宜做出安排。台湾被宰割、被殖民的历史将不会重演;违背台湾同胞意愿的专制政权将不会再现。
2.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高度自治。两岸统一后,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它省区市的高度自治权。不仅台湾同胞现有的各种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而且他们希望获得的其他权益也将得到充分实现,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凤愿、充分行使选择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更加广泛、直接地参与管理国家大事。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他精辟地论述了按照“一国两制”实现两岸统一给台湾同胞带来的好处:“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他们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永享太平。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台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我们相信,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广大台湾同胞将越来越多地认同和支持“一国两制”,愿意按照“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两岸和平统一。
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主要依据和重大意义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依据
第一,民族愿望和国家利益是“一国两制”的根本出发点。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很早就形成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虽然历史上也有过分裂的局面,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统一,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第二,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是“一国两制”的外部条件。
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后,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自1971年10月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1979年1月又与美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80年代末,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为我国用和平的手段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提供了外部条件。
第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国两制”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开拓了解决中国问题其中包括实现国家统一问题的新思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解决国家的统一问题,首先就要求从实际出发。什么是中国的实际呢?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实行着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采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就必须充分尊重中国大陆,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的利益,制定各方都可接受的方案。“一国两制”是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案,它即坚持大陆的社会主义,考虑到大陆的需要,又允许台湾、香港、澳门保留现存的资本主义,以维护这些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第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国两制”的力量所在。
在一个国家内允许与自己不同的、对立的社会制度同时并存、相互竞争,在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无先例。“一国两制”,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边敢于在自己的一些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对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新事物。提出这一构想需要有胆略的。这个胆略来自人民对党的领导的拥护,来自党对自己力量的信心。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在“一国两制”构想中,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这就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形式,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结构形式理论,国家结构的主要形式有单一制和联邦制两种,单一制国家的省的权力小于联邦制国家的州的权力。在“一国两制”构想中,我国仍然是一个单一制国家,但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这既突破了联邦制国家州的权力大于单一制国家省的权力的理论,又突破了社会主义国家只能有一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权形式的观点。
第二,“一国两制”是运用和平共处原则解决一个国家内部问题的一种成功尝试。
和平共处是50年代由我国首倡的,作为处理国家关系的一条准则。邓小平进一步将和平共处原则用来解决中国的和平统一问题。“一国两制”是用和平共处原则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有益尝试,是和平共处原则在处理一个国家内政问题上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引起了世界极大的关注,并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的赞誉。第三,“一国两制”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和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启示。
世界上存在着许多悬而未决的国家间、民族间的历史遗留问题;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和冲突增多,成为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新的不稳定因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邓小平认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采用和平的方法,还要找出解决争端的具体方式,也就是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的解决办法。“一国两制”有可能为世界各国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争端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结语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依据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个新思想,是前人未曾说过的,是社会主义学说和理论的新发展。“一国两制”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据中国的历史,现状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地重大战略决策。他不仅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式。“一国两制”构想已经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提,台湾问题的解决已指日可待,这是每一位中华儿女最大的期盼。国家统一、民族振兴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历史趋势,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我们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1.《中国近代简史》中央文献出版社
2.关于“一国两制”原则的哲学思考--《理论观察》1989年03期 3.《一国两制重要文献选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4.《毛泽东传》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5.《邓小平传》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第二篇:毛邓三论文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近几年一直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通过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概况的介绍,就业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的分析,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 毕业生 就业
前言:为了了解最近在社会上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五月中旬我们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学长学姐进行了一些与之有关的问卷调查,主要调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曝露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介绍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的问题以及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下面我将主要介绍下我们调查的内容,结果,以及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和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个人浅见.一、调查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我们以问卷形式,主要针对马上要步入社会的大四学长们,谈谈他们目前的就业情况,以及他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看法以及在他们眼中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应该如何应对。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曝露的现实问题及分析
要解决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首先必须综合分析存在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种种现象和凸显的问题,并针对此进行全面理性的认识和合理、辨正的分析。根据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各种媒体和研究机构的报告以及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研究,可以归纳出下列存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工作中的现实问题。
1.大学生基层就业兴趣不大
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一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大学生尤其是成长在城市里的大学生先天地害怕到基层吃苦;二是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因为怕“丢面子”而不去基层就业。特别是原本就生于城市的大学生会因被人家说“在城里找不到工作”而怕丢面子。还有一些大学生则感到毕业之后回基层工作,别人会说大学白上了,全家可能都会一齐失面子;三是担心“沉”下去就再也“上”不来了,害怕自己一直就沉埋于基层第一线,可能干得再好也没有人注意。担心这一点
第1页
共3页 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四是国家虽然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不少大学生对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贯彻有所质疑。
2大学生就业偏爱三资企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还存在另一种偏好,那就是大多喜欢三资企业。2006上半年,河北大学设计制作的大学生择业观调查问卷,在全国11所大学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和无记名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及行为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问卷所涉及的大学生中,城市学生占29.7%,农村学生占70.3%;大一学生占34.5%,大二学生占30.2%,大三学生占23.2%,大四学生占12.1%。在这份调查中,得出的结论是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时首选的是“三资企业”
具体表现为:有27.8%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到三资企业去就业;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是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重要方面。有23.1%的大学生执着于选择党政机关。另外,有23.3%的学生愿意选择高等院校,有21%的学生愿意选择科研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仍受青睐。有15.3%的大学生志愿到这些单位去就业;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遭到冷遇,加起来不足12.1%。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实问题的对策
今后一个时期内,大学生的毛入学率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涉及诸多方面,要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需要高校、社会、毕业生等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1.高校:高校课程设置,搭建课程的大类平台
近几年,部分高校不断完善自身专业设置和课程平台建设,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知识结构全面的大学生,以此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面。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高校应该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需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考虑就业、深造两方面因素合理设置课程,搭建好课程的大类平台。按照理工、农、医、商、法、文等学科大类构建基础教学课程,打通学生专业转换的渠道。专业课教学内容不能一尘不变,要不断更新补充。此外,还要杜绝高校专业设置的急功近利,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专业建设。
2.社会:政府要落实和完善就业政策,构建和谐的外部环境
鼓励引导学生到基层、偏远地区就业,落实完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逐步推进、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第三产业、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非公有制企业、县及县以下基层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紧缺,其就业岗位多,发展空间大。政府应加大政策
第2页
共3页 倾斜力度,舆论上引导大学毕业生进入这个大市场,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国家推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拔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三支一扶计划”、今年初国家计划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大学生到村任职等举措,开辟了一条西部和基层引进人才的新途径,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加宽松的就业环境。
3.毕业生:毕业生要提高素质,转变观念 ⑴.提高素质
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利用第一课堂的学习,加强对自己职业技能的训练、职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并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将一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且富有特色的创造性活动作为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以培养创新能力,发展积极健康的个性。同时,努力争取获得各类从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⑵、转变观念
大学生要不断转变观念,积极拓宽就业视野,树立多元就业的观念。现在,有很多中小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从用人单位的结构看,大型企业处于转型期,事业单位受编制限制,所以对人才需求量不会很大,而国家公务员也要通过考试才能跨过门槛。与之相对应的是,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发展迅猛,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总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内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但只要党和政府重视,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人才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以培养学生竞争力为目标培养人才;大学生以优异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参与市场竞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有希望逐步得到解决。大学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对我国社会的稳定,高教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余永英,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思考。20096.19 [2]李双,李国辉.浅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其对策。2009.8.10 [3]马于强,关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研究。2004.1.16
第3页
共3页
第三篇:毛邓三论文(范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理解人民
内部矛盾
傅靖明 ***(数学与统计学院07级3班)
摘要: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的提出,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使命就更加沉重。正确认识并且处理好人民内部的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本文主要从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以及怎样正确处理好矛盾来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正确理解人民内部矛盾之间的必要条件的关系。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矛盾 问题
2006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的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同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2007年党的十七大也进一步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在探索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道路中,和谐社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就提出了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统筹兼顾等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邓小平也曾强调社会注意的本质问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问题等重大问题。这些重要思想都奠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基础。由此也不难得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正视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化解矛盾的过程,是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建立科学的协调和处理机制的过程[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就是要正确认识、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当矛盾逐渐被解决,社会主义的社会就会逐渐的“和”,否则“不和”或者说不够“和”。
一、正确认识当代人民内部的矛盾
和谐社会的物质前提应该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非对抗性[2]。对抗性的矛盾指的是矛盾双方势均力敌,针锋相对的斗争能够导致社会稳定性的破坏,相反则可以理解什么是非对抗性矛盾。在我国正处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存在的着种种矛盾中主要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痛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因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并不能够像解放前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那样足以引发矛盾双方的战斗而导致局势的**。因此,我国的主要矛盾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不能产生逆反的副作用,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性和可行性。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的矛盾具体表现 1.贫富差距大,收入分配不公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举世瞩目。外汇储备已经排名世界第一、经济出口额排名世界第二、连续多年的高经济增长率以及2008年中国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事实都显示了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经济的高增长有时候并不能保证社会发展的成熟。眼下我国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脑体差距、行业差距不断拉大、收入分配不均,这无疑是人民内部一重大且亟待解决的矛盾。世界银行去年公布的一项报告说,中国有大约1.3亿人,也就是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每天收入不足一美元,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更令人关注的是,世行的统计数字显示,尽管中国经济从2001年后几乎每年都保持了10%左右的高速增长,但是中国最贫穷的十分之一人口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2.就业形式严峻,失业问题严重
早在金融风暴爆发前,我国就面临的严重的就业、失业问题。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滔滔涌入城市的农民工等社会阶层所面临的就业问题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金融风暴爆发后,更加严峻的就业、失业问题冲击着整个社会。2008年更是有创纪录的700万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问题,同时金融风暴还造成了多大2000万农民工的生存面临考验的严重问题。此外大量的失业人员、富余劳动力进一步使得就业失业的困难局面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3]3.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民众利益问题突出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在推进社会保障只读的过程中,国家也建立了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尽管如此,中国众多的人口、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老龄化的压力巨大使得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只能是处于雏形期,要解决绝大部分人的社会保障问题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哎实现。
上述的三个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最凸显的地方,除此以外,还有很多诸如教育公平难以实现、官员执政透明公开问题等一系列复杂而又庞大的问题体系。总之,如何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另外人民内部矛盾的出现大都是由于现阶段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
要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首要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还要追求利益分配的公平和正义。现阶段我国不能摆脱经济大国而非经济强国的的现实,还不是经济强国的表现之一就是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还不足以解决一些基本的有关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因此,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来加快经济的增长、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一味求快,要稳中求快,严格按照“三步走”的计划完成发展的任务。此外,还要特别注重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和正义性。要注意保护弱势群体,他们在整个社会的改革与发展中居于弱势地位,必须从政策上和法律制度上加以切实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证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和谐发展。
要注意程序公正,在国家、企业和居民个人多种因素的复杂的博弈过程中,只有程序公正才能最有效地保证弱势群体的利益,也只有程序公正,才能显示公平和正义的力量并从根本上有助于效率的提高[4]。
由于“权力资本腐败”是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现象,它对公平分配破坏性最强,加剧了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现象,毁掉了党的一批位高权重的干部,腐蚀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迟滞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常进行,造成了新的社会不稳定现象,严重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这需要掌权官员坚决依靠党章和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及完善的法制来解决这一问题。其次,要切实加强权力的制约和完善司法的监督。只有完善的司法监督,才能保证司法权力的正当行使,预防和遏制司法领域中的腐败现象,从而确保社会分配的公平性。要从制度的设计上解决好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系统,包括对权力的授予、行使和运行结果等环节上的监督。要全方位地开展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把党内监督和国家专门机关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和社会监督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的作用,实行强大的舆论媒体监督,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交代,形成人人都能自觉接受的反腐倡廉氛围。再次,要加大惩处“权力资本腐败”的力度。“权力资本腐败”不同于直接的刑事犯罪,有一定的伪善性,需要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并不断加大打击的力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还会产生,构建和谐社会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矛盾,而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持续过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不同时期不同的人民内部的矛盾并找到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郭秀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南,《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2009(2)
[2] 刘琳琳,刘一铭,和谐社会略论,《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9(2).[3] 网易新闻,《美调查机构报告称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2007-12-25.[4] 周燕,巨生良,和谐社会:三种机制协调运作的系统社会,《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9(1).
第四篇:毛邓三论文
关心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发展
——《毛泽东文选》与《邓小平文选》读书笔记
拨开历史的烟云,追寻着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脚步,两部党的成长史上重要的思想著作《毛泽东文选》与《邓小平文选》赫然出现在我的眼前。短短的一百年时间,一个强大的中国正在崛起,在这一段有些沉重又包含希冀历史河流中,我们总结出了宝贵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等作为不断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引。而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也抽空拜读了几篇两部《文选》里面的文章,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文选》里有关民生问题的论述。
早在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七日毛主席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就提到要得到群众的拥护、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这样广大人民群众才会拥护党,把革命当做他们自己的生命。
回想当时的历史,那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了之后,国民党对工农红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围剿活动,中国共产党和其领导下的工农红军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怎么样保存刚刚兴起没多久的革命力量?怎么样进一步扩大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革命陷入了十分艰难的境地。但是,即使是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共产党的领导人依然把改善群众和战士生活环境放在一个战略层次的问题来抓,贫苦百姓因为战乱失去了土地,共产党就“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农民耕作积极性不高,就采取相关政策,“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建立合作社”,提高生产效率;寒天酷暑,一刻也不忘“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另一方面,国民党统治的地区则到处呈现出一片民不聊生的景象:政府腐败,官兵勾结,到处搜刮民脂民膏;领导人把目光全都放在怎样构建对付共军的铜墙铁壁上,丝毫不管百姓的死活,还强制老百姓服兵役,弄得家庭破裂,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试问,两相对比之下,老百姓更欢迎谁来捍卫自己的利益呢?他们雪亮的眼睛看的明明白白,共产党才是真正为人民着想的啊!于是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跟着共产党走,中国工农红军的力量也随之逐渐发展壮大,建立起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最终重视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中国共产党获得了中国人民的热忱拥护,也依靠群众的力量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同时党的这一指导思想也一直被传承下来。
时间推到四十五年之后,刚刚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中国处在百废待兴的阶段,这个时期无疑又是一次巨大的历史考验。中国能否从混乱的发展模式中走出来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能否在国际局势仍然十分紧张的态势下扭转乾坤完成民族的复兴大计都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然而此时,以邓小平党为核心的党中央再一次把目光放在了民生大计上。先是一系列拨乱反正和解放思想政策出台,接着是一场更浩大的改革大业轰轰烈烈地在全国各地展开。小平同志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阵政策,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这两大能从根本上提高老百姓质量和国家前途的事业。不仅如此,从《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切实关心群众生活》一文中可以看出,他还十分关心人民日常生活的琐碎问题,批判了那些没有真正细心地把人民生活当做重点问题对待的领导,文中写道“很多同志根本不去同群众接触,一个学校的负责人,不去跟学生谈话,甚至于跟教员都不大接触。我们的历史经验是,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此外,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理顺物价,加速改革》一文中小平也指出“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放开物价、加速改革正确不正确,也要看实践。我们现在既有顺利的情况,又有风险的情况。好在这十年来中国有了可喜的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有一定的增强”。设想当时的中国如果继续执行某些“极右主义”的错误政策的话,人民大众长期处于被压抑的中国很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造成无法 挽回的后果!我们很欣喜的看到历史发展到如此紧要的关头,能有小平同志这位有着长远目光的共产党员带领中国人民奔向了美好的小康之路!
纵观新中国60年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执政理念就是不论何时,不论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也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做到权为民用,利为民某。联系当前中国的国情,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所做的许许多多实事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着。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税的免除,全民医保的开展,农民生活如芝麻开花般好起来了;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工程,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了多少城市的基本运转问题;汶川地震,温总理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慰问灾民,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奥运、世博的成功,神州飞天,嫦娥探月,我们期冀的是更美好的生活。
今年,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人民生活的富足。我们还面对着许多顽固的问题,例如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横,环境破坏等等的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都还厄待解决,改革和发展的局势依然不容乐观。希望一代代的中国人都应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把发展本国的生产力作为第一要义,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增强综合国力作为前进的动力,团结一致向前看,为建设一个更和谐,更民主,更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毛邓三论文
“穷二代”的人生路是不是越走越难?
摘要:本文从一种较为独特的视角以“穷二代”这一特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描述了近年来他们选择未来打工还是继续求学时内心的纠结与迷茫,同时聚焦那些在求学路上坚持的“穷二代”在接受教育乃至就业方面所遇到的种种困难。通过深入观察与研究,分析造成该社会现象的实质性原因,并在文章最后分别对政府、学校、该群体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这将给相关方面的社会学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给正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穷二代”一些中肯的建议。
关键词:城乡差异;教育不平等;穷二代;撤点并校;蚁族 引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多少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勤劳的农民们曾寄希望于他们的下一代能够好好学习,有朝一日凭借高考进入理想的大学,并从此实现鲤鱼跳农门,成功拥有城市户籍。“十二年寒窗苦读”,又有多少怀揣梦想甚至肩负整个家族期望的贫寒子弟在求学路上磕磕绊绊,一次次被困难打击得失去信心。现实早已不如十几年前那样给人希望,对于他们来说,是否还应该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他们的人生路是不是越走越难?笔者将以自己的眼光、体验和周围人的亲身经历,带你走近农村“穷二代”,去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现状。求学路上的“穷二代”
今年春节期间,家乡的朋友兴高采烈地跟我讲述她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结婚、生子的经历,灿烂的笑脸上我找不到一丝忧伤。不由地回想起八年前,邻居家姐姐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时那哭红的双眼和无奈的神情。几年过去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态度不禁让我唏嘘。我自认为,十几岁的青春应该挥洒在校园里而不是浪费在工厂里,但何至于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们甘愿成为奔走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二代”的一员?他们在小工厂车间里日复一日加班干着单调枯燥、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儿,领着用青春、体力换来的微薄工资,然后等待到结婚年龄回家相亲,完成终身大事。他们看不到出人头地的希望,相比在家务农的老一辈,他们享受如此“轻松”的工作并甘于如此平凡,或者说他们只能甘于平凡。从原来的“砸锅卖铁”供养孩子读书考大学,到现在越来越多以打工富起来的小康家庭,农村的教育观念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而农村学生求学路上的一道又一道坎儿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解释。2.1 基础教育 2.1.1 上学难
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10年,全国农村小学减少302099所,占小学总减少量的81.3%。当地政府办学成本降低了,但许多支出和负担转嫁到了农民头上。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学者刘善槐的调研显示,撤校后学生上学距离平均变远4.05公里,安全隐患增加,住宿生的平均年花费为1157.38元,成为农村家庭的额外开支,这些费用远高于用在学习上的学杂费用。【1】此外,学生集中到城镇后形成大量“超级学校”,而国家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上,对学生的生活保障投入普遍不足。如前段时间频频发生的校车事故,其中很多是来自城镇的校车,而受害者更多的则是往返家与学校的贫寒子弟。2.1.2 上好学校难
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为贫困地区的学子带来了福音,它免除了学生中小学阶段在学校的书本费和学杂费,这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从法律约束和经济支援方面大大提高了贫寒学子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然而几年过去了,新的问题又暴露出来。由于所有的公立中小学都是义务教育,优秀的教师当然会优先考虑选择在条件优越的县级学校任教,由此造成各种教育资源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理所当然,家长也更乐意送孩子去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更好的县城接受教育。虽然有政府在政策上的宏观调控,但这个城市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具有农村户籍的孩子如何能够进入县级学校,在择校的过程中,也必然花费了父母不少的财力和物力。无论这是否是九年义务教育间接带来的结果,我们必须看到,这种现象的日益普遍性,由此带来的激烈竞争反而进一步增加了农村孩子们接受优质教育的难度。农村学生的吃饭、住宿问题同时带动了学校周边公寓这一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农村父母每年支付的公寓费用也已经远远超过了几年前在学校里交的书杂费。不仅如此,疏于管理的私人公寓也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年龄尚小便过着寄宿生活的孩子们,会不会因为缺少与父母的沟通而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呢?
2.1.3 考上好大学更难
由于接受教育资源的差异性,农村孩子在高考竞争中本身就处于劣势。在近几年的教育改革中,大学录取方式不断多样化、综合化,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同时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是值得鼓励和倡导的,但农村学生反而成为这一改革措施中的牺牲品。“校长推荐制”、“自主招生制”、“艺术特长生”等,所有的这些大学录取形式都与他们无关,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条件参加课外培训班,没有学过各种乐器,没有登得上台面的才艺,上大学前甚至还不知道怎样进行最基本的电脑操作,他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在百万大军中通过高考这根“独木桥”。据相关报道,2011年,在河南教育部门公布的高校录取保送生名单中,全省有62人被直接保送到清华、北大,其中来自3所省会优质高中的学生有53人,其余9名来自省辖市的优质高中。整个名单中没有一个来自县级或乡镇学校的学生。从这个方面来看,这其实变相地减小了他们进入理想大学的希望,使他们的竞争劣势再次被扩大。2.2 高等教育
由于高中时只顾埋头应对高考,一般来看,农村学子并没有注重培养爱好特长等课外方面,他们的能力还不够综合性,缺乏对未来职业的规划,而且周围也缺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指路人,因此在高考填志愿时比较盲目,最后很可能被自己不是很喜欢的专业录取,而这将是大学里迷茫的开始。从一个较落后闭塞的地区走到大城市,他们需要比其他同学更长的适应期。面对外面纷繁复杂的精彩世界,他们需要有更强大的内心来调整好自己,以一种积极乐观、奋斗进取的精神面貌度过一个充实快乐的生活,否则一方面他们很容易在大都市的繁华中迷失自我,另一方面也很容易被淹没在多才多艺的同学里,从而陷入一种深深的自卑与孤独。更有甚者,近年来大学里呈现出
“穷二代”的人生路是不是越走越难? 越来越多的忧郁症患者,其中一部分是来自贫困地区且没有调整好自我心态的学生。2.3 融入社会 2.3.1 找工作难
自从国家包分配的就业制度被取消之后,考上大学再也不意味着直接有一份可靠的工作,对于辛苦奋斗走出农村的他们来说,毕业后回到老家工作的人只占一少部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怀揣梦想,不甘平凡,立志要在繁荣的大都市一展身手,然而随着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现实总是一次次给予他们沉重的打击。面对大城市高昂的物价、房价,刚刚毕业的他们只能拿着微薄的工资,挣扎在城市的一角,他们成了蚁族中的一员,过着《蜗居》中的生活。2.3.2 家庭责任重
他们的父母没有一分固定的工作,没有一分客观的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家中年迈的父母亲再也不能操劳农田时,赡养双亲的重任也自当落在了他们这些独生子女的身上。他们不是“啃老族”,他们是“养老族”。原因分析
3.1 教育资源不平等
贫困地区在教育资金、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很多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这是造成贫寒学子上学难的主要问题。此外,由于教育水平的落后和不同地区高考竞争压力的不同,在他们高考竞争中一般处于劣势地位,从招生数据上来看,大多数农村学生只能被当地专科类院校录取,高等精英教育中农村学生的比例越来越低。教育资源跟着GDP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穷二代”的人生路是不是越走越难? 从图1中可以看到,教育资源减少的趋势,几乎是仅仅伴随着人均GDP由多到少的曲线。在安徽,15079名考生才能获得一个考上北大的名额,而在北京,每287个学生中,就有一个人能考上北大。【2】除了考生能力的差异之外,教育资源本身就存在着公平性问题。
另外一项社会学实证研究发现,上世纪90年代后,北京大学学生中,干部子女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到1997年,这一比例达到39.76%,首次超过专业技术人员子女,更远超工人和农民阶层。北大学生中,来自干部家庭的比重超过其他阶层。优质教育资源更倾向于经济背景好和社会地位高的群体。1985年-1994年,北大生源中,农民子女比例平均为21.40%,而1995-1999年,该比例降至15.02%。近年来农民子女的比例更是有所下降。3.2 学校教育的纰漏
在基础教育中,贫困地区的学校将教育的宗旨定位为大学录取率,在应试教育中,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兴趣爱好的培养。而进入大学后,很多学校也忽略了地区差异带给贫困学生的种种影响。大学老师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不会像高中老师一样管教太严,但长时间的疏松甚至出现学生一学期不曾见到过辅导员的现象。一方面,在刚入学时,很多学校并没有考虑到这一小部分特殊群体的适应性问题,没有在他们薄弱的基础上给予足够正确的指导,另一方面,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更是没有及时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帮助,使他们及时调整过来。3.3 个人主观因素
农村学生在当地应试教育下,并没有主动去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缺乏适应性和人际交往能力,当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善于与他人沟通,这通常会导致情况变得更糟糕。在走出农村遇到更多优秀的同学时,一味地用羡慕的眼光来欣赏别人,从而怀疑自己,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下意识地给自己贴上“穷二代”的标签,没有坚持自己的梦想,反而在种种困难中,逐渐放松对自我的要求和对未来的追求。
3.4 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在农村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水平,在医疗方面没有很好地解决看病难问题。而在城市中,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没有收到很好的重视和有效的解决,甚至在某些用人单位因为户籍而受到歧视。措施
4.1 政府
要提高教育投入在GDP中的比例,使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走向均衡,使农村将于经费不断增长,一方面加大贫困助学力度,减轻农民的负担。另一方面要改善农村学校设施,提高农村教师的水平,鼓励优秀老师到贫困地区支教,使农村学生能收到较好的教育。同时,要更加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财政投入要加大向贫困地区非重点学校的倾斜力度,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扶持非重点学校共同发展。此外,多办职业技术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使农村学生拥有较好谋职能力,能循着社会垂直流动渠道去寻找更多机会,鼓励外出“农民工二代”自行创业并予以资金上的支持。对于在外的农民工,当地
“穷二代”的人生路是不是越走越难? 城市要提高民工子女在公办中小学就读的比例,逐步将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范畴,同时改善农民在户籍地和务工地的各种社会福利。4.2 学校
近年来,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相关政策很值得其他大学借鉴。清华大学针对国家级贫困县的考生,制定自主招生方案“自强计划”,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所有中学,均可以推荐一名考生参加清华的自主招生,他们一旦获得了资格确认,将在未来的录取过程中获得30~60分的分数优惠。中国人民大学“圆梦计划”每年拟选定50所县及县以下生源好、信誉好的中学,获推荐考生原则上要求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且家中三代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通过面试后,只要高考成绩达到生源省份一批录取控制线,将予以录取。【3】作为全国性的一流大学,应该考虑城乡教育的巨大差异,自主招生时制定针对贫困地区或农村生源的方案,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的倾斜力度,提高高等精英教育中农村学生的比例。
在大学教育中,学校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和讲座,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树立目标,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大学生活。4.3 个人
命运总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作为贫寒子弟,要相信自己可以开创美好的未来。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利用自身不怕吃苦的优秀品质,努力打好专业知识,掌握谋生技能。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利用一切机会开阔眼界,锻炼自我,逐步缩小与城市学生的差距。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这种城乡差异,不能妄自菲薄,要注重在精神层面上提高自我。最后还要较早地进行职业规划,将自己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在毕业时也可以放弃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回到户籍所在地,回报社会,建设家乡。结束语
城乡的教育差异在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在目前国情下也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但是告诉他们“知识不再能改变命运”却是残忍而又不负责任的。政府和社会有义务去尽量缩小这种差距,让共和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力,让他们看到人生奋斗的希望。人穷志不穷,贫寒子弟的肩上背负着更大的责任和期望,只要多给他们一点机会,他们将会用自己的汗水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或许几十年后,他们可以自豪地说,“虽然我是‘穷二代’,但我的孩子是‘富二代’!”
参考文献:
【1】《撤点并校隐患多,农村小学14年少30万》,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5月21日 【2】《同样考北大,各省门槛相差一百倍?》,看天下,2011年8月,第21期 【3】《寒门子弟离北大清华有多远?》,胡乐乐,南风窗杂志
“穷二代”的人生路是不是越走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