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资料收集
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资料收集
1.中国传统文化
含义:
“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内容:
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主要指诗词歌赋)、传统节日、中国戏剧、中国建筑、汉字汉语、传统中医、宗教哲学、民间工艺、中华武术、地域文化、衣冠服饰、传统音乐、传说神话、中国对联等等。
2.什么是现代化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涉及社会生活诸领域的深刻的变革过程,这一过程以某些既定特征的出现作为完结的标志,表明社会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研究现代化需要首先明确何为现代化,一般都是按照生产力变革定义“现代”和“现代化”,将它们与资本主义剥离开来,不仅打破了把现代西方社会作为超时空额现代化范式的西方现代化理论和其他各种史学观念,而且对于历史与现实中存在的不同现代化道路、现代化模式,都有强大的解释能力。3现代化的动力来源
①时间与空间的分离 ②脱域机制的发展 ③知识的反思性运用
美国学者殷根哈特将以上三种关于现代化动力的阐释分别归纳为“经济发展决定论”、“文化发展决定论”和“综合决定论”。我国学者何传启就现代化的动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将整个现代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认为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是技术创新、资本积累和政治民主;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则是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专业人才。4.精神维度 ①主体性原则:首先是个体独立精神的存在,独立思考,自我意识,道德自律,自由权利,艺术自主。
②理性原则:求真批判
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文化中占据统治地位。他们开创了仁、义、礼、智的思想体系,主张性善论,告诫人们应当具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恭敬之心”,反对不义之战,反对暴政害民等等。对现代化建设起了一定的作用。例如,历史上尊师重道的儒家思想,强调师道尊严,树立教师的绝对权威,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教导作用,这对于预防正处于可塑性很大,对于建设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以人伦关系为基本核心,独具中华民族特征的伦理文化,讲究孝、悌、忠、信的道德礼教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制秩序,提倡君贤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追求群体、互助、和睦相处、与人为善等等。这与西方国家的“个人本位”和“自我中心”形成鲜明的对照,其树立秩序,要求民众遵守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唐宋以来直至鸦片战争,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垄断了中国近千年的历史。在某些方面,宗教对预防犯罪起了有益的作用。例如,按照有神论的说法,人死后灵魂还在,事事讲究个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提倡人生在世要善良忠厚,造福乡里,追求死后灵魂的超度,归返天堂。否则,死后灵魂必下地狱,最坏的还要打入十八层地狱。以此规劝人们行善积德,抑恶扬善。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主张“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为中介将天和人沟通和统一起来。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
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无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
孔孟自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深沉的悲情悲愿和无限的同情之心,孟子称之为“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所谓承担责任即是在悲天悯人的基础上所引发的自我关怀和群体关怀。自我关怀表现为谋求主体道德生命的提升;群体关怀表现为谋求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正如《易传》所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总之,悲天悯人的同情心是责任感得以生发的直接契机,承担苦困的责任感则是同情心的必然升华,二者共同构成儒家忧患意识的有机内涵 力行意识与实践品格
在儒家看来,和谐境界的实现,人本精神的高扬,忧患境域的摆脱,道德素养的提升,无一能够离开人们投身现实、奋发进取的努力和作为。因此,儒家经典大多强调力行,儒家人物大多是力行主义者。孔子云:“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也”。意思是说,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当有无穷责任、无穷事业,当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否则,贪图安逸,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是“士”的耻辱,就不配当一个知识分子。道德修养或道德实践即通过修身或自我改造以达其“内圣”目标;社会政治实践即通过事功或社会改造以达其“外王”目标。“内圣”有赖于“立德”,即注重人的自我身心修养以挺立道德人格;“外王”有赖于“立功”,即在社会上成就一番大事业以挺立政治人格。所以《大学》在强调“修身齐家”的同时,紧接着便讲“治国平天下”,认为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所以儒家反对空谈,反对坐而论道,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4.3.1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传统文化中一些极具生命力的思想,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仍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的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的相同之处,使传统文化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事、轻鬼神,重现世、轻来世,人际关系的协调与人文思想的培育是其基本内涵。与西力一的价值观念相比,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弃绝了此岸与彼岸、天与人的相异与相离,将人生的价值实现,全部投入于现实人生中,注重人伦道德与人际关系的协调。统治者要想使天下稳固,就要善于掌握民情、把握民心。这种重视人的作用的思想与企业文化的宗旨是吻合的,有利于企业各项工作中突出人的主体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教化作用的思想,有助于企业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和建立,对企业良好风气的形成及共同价值目标的确立有积极作用。价值观的培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它能够使员工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引导或约束员工的行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从孔子开始,历代思想家都特别强调道德的教化作用,认为人人皆有羞耻之心,关键在于要用高尚的道德去教育、感化他们,使他们明白何为高尚、何为卑鄙,何为道德、何为不道德,以成就“君子”人格。孔子认为德治的效果要优于刑罚,即“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它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主张“以德服人”的王道。在当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重视企业精神的培育。
3.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礼仪秩序的文化传统有助于企业建立适合其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形式。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誉,注重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借鉴传统文化的很多做法,用切实的行为规范和文化礼仪形式来形象地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念,优化企业的文化氛围。目前,我国不少企业都有一些固定的文化仪式,如礼貌用语、服务规程、升旗仪式等等,这些都是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有效力一法。4.3.2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在长期的自然经济中形成的文化模式,现代企业文化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因此,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必然呈现一些负面影响,只有走出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的误区,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这些负面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力一面: 1.传统文化“重义轻利”,“义”、“利”割裂的观念束缚着企业家的手脚。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提倡人们追求哪怕是合理的经济利益,崇尚“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义”和“利”、经济和文化对立起来。这种观念几千年来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进取力一向,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既要追求社会效益,更要追求经济效益,“利”的获得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失去它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树立“义利统一”的价值观,这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
2.传统文化特别强调群体意识,忽视对人的个性的认可与培养,不利于企业员工个体意识的发挥。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点就是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塑造个性化的企业及企业家形象,而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群体的作用,强调整体对个体的制约力量,忽视了群体中每一个个体作为最积极的行为主体所能够发挥的巨大作用。这种思想意识的长期影响,使人们难以坚持个人的看法,企业家不敢大胆实施自己的改革力一案,不愿显示个人的力量,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3.传统文化崇尚“中庸”之道,提倡平均主义,压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市场经济需要冒险精神、开拓精神、进取精神,通过公平的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但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提倡的是不偏不倚,不要为人之先。这种观念造成的行为后果是压抑人的进取精神。虽然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竞争机制还不完善,但从观念引导来说,应积极提倡广大员工在工作中积极进取,崭露头角,勇于超越自我、超越他人。4.3.3继承与超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管理理论,又是-种文化现象。以传统文化为根基,进行合理的扬弃,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根基。同时,中国自身的改革开放给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契机。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地将当今世界一切优秀的企业管理模式、价值观念大胆吸收和借鉴进来,使企业从传统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状态下的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必须运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理论毕竟是在市场经济最发达的西力一国家首先发展起来的,它适应了现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市场经济运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之一,我们可以也应该大胆引进。但近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都表明,文化的引进,只有在与本国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相结合并受其决定的前提下,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封建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奉为正统的当然是“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文化,但是儒家文化没有很好地解决好生与死的关系,只是通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特别强调血缘延续的文化来让一个人的生命以另一种意义延续,但这种异体延续毕竟不是同一个体生命的延续与永生。有了这一缺陷,扶乩、风水、谶讳之学也就从来没有绝迹。秦始皇求长生不死之药,汉武帝“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等看来荒诞不经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具有高度智慧的英主尚且如此,更无论凡庸之辈。现在看来,洪秀全对于西方基督教只是借用了一下名词而已。在他的宗教外壳里塞的全是中国传统民间宗教里的糟粕,因为以西学的浩瀚,尤其是发展了一千多年的基督教教义的博大精深,洪秀全不可能凭借读一本改装过的《劝世良言》就能窥其堂奥。从其对民众的动员与组织方式来看,“拜上帝会”实在与我国历宋、元、明、清四朝潜伏于民间的宗教如“白莲教”、民间会党“天地会”等算是嫡系兄弟。这也是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为历来一辈辈中华儿女奉为至圣宝典的儒家道义,存在着这么严重的缺点,却笃行之而不深思,实在是我们民族的一大失败。
4.3.4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它主要决定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既有促进现代化建设,促进发展的一面,也有诱发和滋生犯罪,破坏和平稳定的现状的一面。我们对传统文化应当采取批评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那么,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依靠什么能够应对全球化背景所带来的压力?那便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贯穿其中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博弈的支点。在民族的意识形态中有超越性意识形态与世俗性意识形态,一个民族越是发达越是强盛就会越强调其形而上之超越性意识形态,于是在不久前首次全球祭孔活动中也是有把孔子作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象征符号予以强调和肯定的意味,中国人很清楚中国对西方的吸引之处和魅力所在永远是随着五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内涵,正如外国人到中国北京旅行一定会去看长城、故宫,不会对北京亚运村有太大的兴趣。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正在于保存本土的民族个性,不至于失落于国际标准化大工厂的趋同格式。
关于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借用美国文化社会学家E·希尔斯的话很能说明问题。他说:“即使我们承认,每一代人都要修改前辈传递下来的信仰和行为范例,我们还必然会发现,大量的信仰过去被拥护,现在仍然被拥护,许多行为范例过去被奉行,现在仍然被奉行,而且,这些信仰和模式与近期出现的范型相互并存。”[1]这短短的一句话包含了四层意思: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已发生“错位”,传统文化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二是传统文化有很大的稳定性,因而现代生活中仍存在着传统文化的某些因素;三是尽管现代生活仍继承着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但这种继承不是一成不变的拷贝,而是有所修改的被接受并发展;四是现代生活在创造着新的文化。这或许可以用错位——继承——发展——丰富来表述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错位
现代生活是不同于传统生活的生存模式。适应传统生活而产生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这是由于传统文化本身以及时代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从其本身来说,传统文化都有两重性,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落后、腐朽的一面;从其发展的不同时代因素来说,由于现代反差,传统文化既有适应现代生活的一面,又有不适应甚至阻滞现代生活的一面。由此导致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发生了错位。
(二)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虽历经挫折、甚至像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革”那样的摧残而薪火不灭。这里面有着深刻的原因。从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上看,传统文化有其时代性,依赖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但除去其含有的时代性因素,还包含着普遍意义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为现代社会所继承。例如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重视家庭、诚实信用、正义勇敢和爱国等等文化特质仍是现代人的生活信念。其次,对一个民族来讲,传统文化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现代生活的文化基点和历史条件。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生活都不能建立在虚无基础之上,而必须建立在一个被批判过的传统之上。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
(三)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发展
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不是原封不动、一成不变地传给下一代的,而是有选择、有创造、有意识的文化发展过程。有选择,是指现代人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之后,选择其有现代价值的精华部分继承下来,抛弃其不适应现代生活的糟粕。有创造,是指通过对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的重新阐释,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使其更适应现代生活。有意识,是指现代人作为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主体,要有主体意识、自主意识、文化意识和反思意识等等,积极能动地、独立自主地接受和吸收传统文化并使之为自己所有。这样,经过现代人继承的传统就有了某种不同于它从前的特点,具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和规定性,成为以现代生活方式呈现着的文化传统,成为融入了现代生活并流传下去的传统文化。
(四)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丰富
现代生活也在创造着新的传统文化。现代人的生活决不是简单复制已有的传统,相反,它是指向未来的一种创造。在现代生活中,根据变化了情况,创造出我们传统中所没有的、崭新的东西,它们中具有遗传活性的就会流传下去成为新的传统,从而丰富了传统内容。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 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
第二篇: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经典
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以往人们对抗日战争历史经验的总结,主要集中在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影响方面,而实际上,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发生过重要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如果说甲午战争已经表明日本的侵略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发起的全面侵略战争,则完全地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0年里,中国现代化工业每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7.6%,而且这种增长突出地表现在基础工业上,1936年资本主义生产已占工业总产值的65%,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4.48%。假设没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工业化步伐必将大大加快。这种假设虽然已经无法得到历史的验证,但正如毛泽东所说:没有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始于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这都是有事实为根据,因而也是合乎逻辑的假设。
但是,假设毕竟没有成为现实,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彻底地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先是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使中国丧失了1/3的森林、铁矿和煤矿;4/10的铁路;7/10的大豆产量;2/5的出口贸易;以及93%的石油;55%的黄金。另据统计,至1932年底,中国政府在东北的损失达178亿元,加上私人损失,不下200亿元。在全面侵华的8年间,日本占领了中国城市总数的47%以上,其中包括大城市的80%以上。这些城市聚集着中国几乎全部的现代化工业。这些工业,有的直接损毁于炮火之中,有的因战争而失去运转的条件导致关闭,有的被迫内迁损毁于途中。在沦陷区,日军不仅任意掠夺公私财产,还截留税收,把持金融,并建立起依附于日本的以掠夺中国资源财富为目标的殖民地经济体系。据1995年中国政府公布的数字,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直接财产损失是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是5000亿美元。对于一个本来就十分贫穷的中国来说,上述战争损失不仅使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难以为继,还足以使它的经济全面崩溃。
第二,中国的抗日战争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有人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本来就不是中国社会内部自身现代性积累和成熟的结果,而是对外部挑战所做出的回应,因此主张将其称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抗日战争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外生型”性质,同时使得新的“自发内生型”现代化进程在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悄然开启。
首先从政治层面来看。抗日战争无疑地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中国共产党于“七七”事变不久即在著名的《抗日救亡十大纲领》中提出了“改革政治机构”的要求,与此同时,其他政治派别也先后发出了开放民主的声音。而在民族生存受到日本侵略严重威胁的时候,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也只能顺应潮流,在全国开放了民主。尽管这种民主是十分有限的,但却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国民党因抗战所需开放的“民主”
是以国民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为条件的。如果离开了这个条件,“民主”随时都要被关闭。因此,政治民主还需要另外的社会条件作为支撑,这个条件就是进步力量能够很好地发挥对社会的主导作用。而这个条件,在抗日战争之前的中国社会是不具备的。但在抗日战争开始之后,由于以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已经在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在民主与独裁的较量中,后者就很难占到上风了。而进步力量的发展和壮大,同样是中国现代化因素积累的一个重要表现。
另外,关于民主政治建设,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而言,也同样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基层政权的普遍选举制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与现代国家的民主制度仍有很大不同,但这些政策的制订和实施,确实表明了中国社会出现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这也是现代化因素的积累。
其次从经济层面来看。前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指的就是日本侵略对战前中国积累起来的现代化经济的严重破坏。但是,也正是由于日本侵略对中国经济的摧残,迫使中国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就是应对的结果。战时经济体制是一种被迫的应变措施,它的实施一方面是通过金融、物资、资源的统制,集中了抗日战争所需的财力物力,一方面又使官僚资本扩大了势力,从而压缩了民族资本的发展空间。但是,如果从现代化的视角来审视,这种体制下的现代金融体制的建立,工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调查与统筹开发,工业发展的布局调整等等,都表现出了现代化因素。尤其是被称作工业化传动的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变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由于它是建立在中国经济最为落后的地区,在那里并不具备实现现代化经济的条件。但是共产党制订与实施的包括减租减息,鼓励垦荒,发放农贷,发展商业等一系列经济政策,不仅使抗日力量在贫困的地区得以生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阶级构成的比例也由此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最终又为后来的土地革命准备了条件。从这点来看,这是现代化因素的积累。
再次从国家主权层面来看。自1842年中国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以来,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诸多基本主权,因此,中国一直没有取得完整意义上的主权国家地位。但是在中国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尤其是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融为一体的时候,这种状况很快得到了改变。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已经独自与日本作战4年,并且牵制了日本陆军的大部兵力。正是由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得美、英等国不能不对中国加以重视。1943年初,中国先后与美、英等国签署了废除旧约、签订新约的协议。从此,中国摆脱了束缚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应有的尊严。
给中国造成的损失
从1931年到1945年,是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展开了人类史上最凶残的屠杀,对中国的物质财富进行了疯狂的掠夺与破坏,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了罕见的摧残与毁灭。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研究所卡修跃博士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的损失与破坏是多方面的。
人口损失;残害中国同胞达数千万人
日军不仅在战场上给中国抗战官兵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也使无数无辜的中国平民成为冤魂。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东起海滨,西到重庆,日军铁蹄所至,生灵涂炭;屠刀所向,尸骨成山。从1937年到1945年的8年间,日军在中国制造了数万起杀害中国平民的血案,其中较大规模的杀人血案不下4000起,遇难的中国同胞达数千万人。
侵华日军在中国犯工会日暴行,在地域分布上极其广泛,几乎占中国2/3和国土;在时间持续上极其久长,几乎涵盖了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开始直其败亡的14年。
在对中国人民实施的残杀暴行中,日军用尽了能够了想象出来的所有残忍的手段。日军对中国人民所采取的残杀手段,多达25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为人类理性所无法想象。“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手段,大多数也用在中国妇女和儿童的身上。”
财产损失:间接损失至少有5000亿美元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的财产损失,数目同样是巨大的惊人的。”战争期间,日军所到之处,疯狂地掠夺公私财产,破坏文化遗产,开采矿藏森林资源,发行伪钞,焚毁炸毁军民用设施,中华民族的物质精华,几被侵者洗劫一空。
数年来一直进行抗战时期中国损失问题研究的专家认为,当时中国只有西藏、新疆两个省级行政区末直接受到战祸摧残,其余省份曾全部或部分的沦陷,或局部成为战区,许多城市、乡镇遭日军飞机狂轰滥炸。
整个战争期间,中国遭受的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间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
当然,由于战争状态下的局限,抗战损失调查不论从时间的完整上,还是从空间的覆盖上,都极不完全,”“日本侵略战争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社会物质财富的破坏与毁灭,几乎不可能寻出准确的答案。
日本侵略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巨大的伤害,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严重阻碍,需要学术界进行深入研究。
社会进步:延缓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它严重破坏了中国国家安全、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给中国造成巨大的物质、文化财产损失,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产生严重滞碍作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遭受损失最惨重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为了这场战争,付出过像中国这样惨重的牺牲与代价。
战后中国政府迫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出于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美好愿望,放弃了战争损失赔偿要求。
但是,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损失赔偿要求,并不意味对我们民族所曾受到灾难与损失遗忘。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日本军队当年在中国犯下的战争罪恶与反人道暴行。
事实摆在眼前,这是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的XX(我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这段沉痛历史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伤害。
八年抗战为中国赢得大国地位 洗雪
百年耻辱
中国人民经历八年的艰苦抗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不仅赢得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而且为中国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
一、八年抗战为中国赢得大国地位
1.跻身四强之列。太平洋战争爆发后,26个抗击法西斯的国家于1942年1月1~2日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联合国宣言》的签名是分两批进行的,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比其他国家提前一天签字,排在26个国家之首;其他22国则于第二天签字,并按国名的字母顺序排列。这种签名方式表明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正式出现在国际文件和国际舞台上。1943年11月,举行开罗会议,美国总统罗斯福亲自向蒋介石表示,中国应取得它作为四强之一的地位,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四强小组机构并参与拟定该机构的一切决定。在美国人眼中,中国与美、英、苏同属二战四大强国。“美国人把中国看作几乎同大英帝国相等的参战大国,并且带着偏爱把中国军队同俄国军队相提并论”。“当民意调查机构向美国人民询问,他们认为哪些国家在一个国际组织中应拥有最
大的发言权,13%的人把中国同英国、俄国、美国相提并论”。(《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1932~1945》下册第474页,[美]罗伯特·达莱克著,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频频出席大国会议。1943年11月,在开罗会议上,中国领导人第一次以平等的身份同西方大国领导人坐在一起谋划世界格局,这次会议不仅为中国收复日本占领的领土提供了法律依据,也奠定了战后中国的大国地位。1944年8月中国代表团参加了首次筹建联合国的四大国会议——敦巴顿橡树园会议;1945年4月,参加了在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制宪会议。另外,1944年夏天中国还出席了布雷顿森林会议。
3.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1943年10月莫斯科召开的美英苏外长会议上,在美国的坚持下,中国作为四强之一签署了《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布要建立一种世界普遍安全的制度,并成立一个国际组织进行监督,从而肯定了中国在建立未来的联合国组织中的特殊地位。1944年8月中国代表团参加了首次筹建联合国的四大国会议——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并积极参与了联合国章程的制定工作。1945年4月,在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共产党和国民政府的代表共同组成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的意志。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反对强权政治,强调国家和各族平等、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积极为弱小国家伸张正义,使中国在创建联合国中有了自己的特色和独特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被与会国一致肯定,中国被确认为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这进一步在国际法上确认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二、八年抗战为中国洗雪百年国耻
1.1943年废约高潮的掀起。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签订《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和《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与换文》,宣布取消美、英两国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取消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终止该条约及其附件给予两国的一切权利等等。在美、英的影响下,其他在华享有特权的国家也相继宣布放弃在华特权,与中国签订新约。
2.收回并明确了台湾的领土主权。由中、美、英首脑在开罗会议上发布的《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1945年7月在波茨坦会议上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的《波茨坦公告》再次宣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这就在国际法上明确承认了台湾是中国领土这一重要的历史事实。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终于收回了台湾、澎湖等领土主权。
遗憾的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又陷入内战的深渊,中国依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踯躅不前。一个不独立不富强的中国是没有实力保障在战时取得的政治大国地位的,因此中国也没有真正获得美、英、苏等国的平等相待。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才真正得以确立。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本站推荐)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的基石,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重要标志。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经过千锤百炼沉淀下来,对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中央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黑格尔曾经在《历史哲学》中指出,“世界历史自身本质上是民族精神或国家精神的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反复强调:人类社会的进步并非只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且还要受到思想文化因素的制约。如果人们丧失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那这个民族也将随之消亡。在世界文明的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化。在中国文化漫长的进程中,传统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源远流长。正如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近代以来,中国对外的闭关锁国,使中国文化渐渐跟不上西方发展的脚步,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之路困难重重。推进中国传统文化顺应历史潮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使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服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①
一、文化、传统文化及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自古至今,对于文化的定义多达上百种,但是并没有一种解释被普遍认可。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象。从广义及狭义两方面来界定文化是普遍认可的说法。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主要是指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聪明、智慧、想象力,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而达到的成果[1]。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也就是人的精神活动。
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积累和沉淀,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精神纽带。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919年之前的几千年中,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情况下形成、积累、传承下来的,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中国古代文化。包括儒家、法家、道教、佛教等多家思想。从广义角度包括历史中形成的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各种事物。从狭义角度讲、包括历史中形成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意识形态等精神成果。我们从狭义层面来分析。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的现代化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包括意识形态现代化、思想观念现代化、制度文化现代化、文化信息化等。如果文化没有实现现代化,那么在实质上就没有实现现代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课题。①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政治基础密不可分。中国地域广阔,包括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等复杂的地形地貌,南北跨越热带、亚热带、温带多个气候类型。由于各个地区、民族生产生活条件的差异,从而形成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以自然经济为主,中国传统文化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文明。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从而出现不同的文化形态,形成多姿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政治制度结构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专制制度、宗法社会形成了“家国同构”、“忠”、“孝”等价值准则和个人品质,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大致经历了原始文化、夏商周文化、春秋文化、秦汉文化、魏晋南北朝文化、隋唐文化、两宋文化、辽夏金文化、明清文化时期。到了晚清,中国传统文化遭遇了西方文化的挑战,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同时西方工业文明迅速向全世界侵略。蔓延。此时的国人才慢慢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是不适应的。此时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制度文明,在近代掀起了 “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提出“中体西用”、“西体中用”、和“综合创新”等,希望将中国建设成一个近代民主国家,但是最终没有成功。直到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从而开始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进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3]
[2]
三、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困境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越来越多,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陷入一定的困境,主要表现在:
(一)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缺陷
中国古代社会以自然经济为主体,从而形成重农抑商、听天由命、不求进取的心态,“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小生产思想阻碍中国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是不可取,为时代淘汰的思想观念。在长期封建主义思想影响下,形成的等级、特权和宗法思想,与现代社会是矛盾的,不相容的,同时也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落后思想,应坚决地批判和摒弃。
(二)文化变革道路的曲折
在近代社会西方文化的大力冲击下,有些人开始盲目地学习西方文明,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全盘西化。同时保守人士也固步自封,全面否定西方文化,盲目地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两个极端派的争论也阻碍了中国文化变革的发展。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片面地理解,没有一分为二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没有形成正确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
(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面临的挑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中,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盲目性、落后性、自发性等缺点,使得我国出现了道德危机的现象。同时西方思想中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对人们的影响,产生了一系列错误行为和观念。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从而出现各种违背道德、法律以至犯罪的行为,对社会产生很坏的影响。如在经济方面,有商业诈骗、偷税漏税、制假售假、非法集资和侵权行为等等。在严重破坏社会治安问题的方面,有制毒贩毒、聚众赌博、抢劫绑架、敲诈勒索等等,此外,还有青少年犯罪增多,封建迷信盛行等不良现象。
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根据我国文化的实际情况,应选好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其实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我国文化发展规律、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同时马克思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包含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科学性,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指导思想。总结近代历史文化的经验教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
(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
传统文化包括优秀的文化和消极、落后的文化,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中契合时代发展进程的、传播正能量的内容,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待传统文化中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消极腐化的部分,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改造或者剔除。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可归纳为12个方面:天人和谐、道法自然、以民为本、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
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地、正确地界定并对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去伪求真,去粗取精,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先进文化是处在时代前沿,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前进、变革、创新着的文化。文化的发展具有传承性,如果对之前的文化全面否定或摒弃,那现在的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能没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抵制西方大国意识形态霸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文化创新 创新是文化保持生命力和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文化创新的一个必然要求是要体现时代精神。目前的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应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适应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文化建设中鼓励不断开拓进取、发展创新的精神,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争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让文化创新蔚然成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实现文化创新的一种过程。我们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大胆吸收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在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新文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本民族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云鹏.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页码.[2] 吴天智.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的和谐观念及其当代转换[D].天津:南开大学,2009.[3] 王静.试论中国共产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观[N].实事求是,2012-04(89).[4] 张永贞.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研究[D].湛江:广东海洋大学,2011.[5] 刘冬梅.文化多样性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6] 刘小波.选择的批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版,1988.[7] 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8]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4]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我来自历史文化名城遵义,遵义以其独特的红色旅游文化,小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而闻名国内外。那就让我在这介绍一下我的家乡遵义吧。
一说到遵义,就不得提到它的历史了:遵义历史悠久。春秋时期,遵义属巴蜀等邦邻地;战国时为夜郎属国;秦汉时置郡。在唐朝太宗时曾称“罗蒙”之后到了宋朝改名播川县,明朝又改名为遵义军民府,隶四川布政司。遵义一名就开始于此,清朝雍正时才将遵义归划到贵州,改为遵义府。而后终于1997年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设立地级遵义市。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遵义以由原来的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万的小城镇一跃成为贵州的第二大城市。成为一旅游胜地更是贵州省重要的粮食产地和财政来源之一。
介绍完遵义的历史那就来说下遵义的文化吧,遵义最出名的就要数红色旅游文化和酒文化了还有小吃文化了。
其中最能代表红色文化的就是遵义会议会址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有事实根据的:大家都知道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到大肆推行。在这种“左”的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历史上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并于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可以说这次会议是红,党和中国革命历史道路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后中国革命的道路在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辈们的正确引导下越走越顺,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现在的国际地位作下了重要铺垫,正如那首歌唱得一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这次会议的召开地——遵义会议会址则成为纪念红色文化的重要地点之一了,在遵义会议会址周围都还保存着以前旧时的建筑风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老城,遵义会议会址作为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而闻名国内外,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以纪念我们伟大的革命领袖毛主席,让红军的红色革命精神永驻我们心田。一提到遵义就得说说茅台酒了,茅台国酒文化城位于遵义地区仁怀市茅台镇,距仁怀市区13公里。国酒文化城占地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规模浩大,气势恢宏,建有汉.唐.宋.元.明.清及现代的七个馆。茅台酒产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用高粱和小麦作原料,再加上当地的优质矿泉水,运用传统独特的工艺酿制而成,经过8次下曲、7次蒸馏、9次发酵,并经过长期窖藏而成,整套工艺长达8个月之久,一般要窖藏5年后才能成为出厂的成品。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炮打响名声,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被尊为“国酒”。他具有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绵、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独有的香味称为“茅香”,是我国酱香型风格最完美的典型。从1915年以来先后十四次荣获国际金奖,蝉联历届国家名酒评比金奖,畅销世界各地。从此贵州茅台酒闻名中外,誉满全球。在中国第一、二、三、四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家名酒,并荣获金盾奖章。可以说茅台就是遵义的一个象征,作为一个遵义人,我因家乡是国酒茅台的产地而自豪而骄傲!
到了遵义就不得不去体验一下遵义的小吃文化了这样才会不虚此行,遵义名吃主要有
(1)遵义豆花面:据说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吃法特殊,面条是上等面加适量土碱,用手工反复揉拉,做成成薄而透的宽面条,下锅后煮熟不软不硬,以豆浆为汤,上盖嫩豆花,另
加辣椒水一碟,辣椒水分素、荤两种,可谓是色香味俱全,看着都忍不住流口水,味道可口!
(2)朝天椒:遵义是全国主要辣椒产区之一,绥阳朝天椒为全国七大名椒之一,其椒尖簇簇向上,朝天而长,因而得名。朝天椒采摘晒干,色泽红亮、辣劲十足,爽口开胃
(3)遵义羊肉粉:贵州各地都产羊肉粉,唯有遵义羊肉粉最为出名。遵义市的大街小巷,羊肉粉馆多不胜数,客人之多,首屈一指。尤以遵义虾子镇闵家羊肉粉生意最好,更是昼夜营业,可见来吃羊肉粉的人之多!
(4)尚嵇臭豆腐块:尚嵇臭豆腐块产于遵义县尚嵇镇,那味道可谓是十里飘“香”隔大老远就能闻道其独特的味道,尚嵇臭豆腐块生吃熟吃亦可熟吃一般用油炸,炸后颜色金黄,吃起来香脆可口,可谓是走亲访友的必备之物
好了,遵义我就介绍到这了,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遵义的文化,那就到遵义来吧,遵义欢迎你们!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对一个日趋发展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的文化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此时,中国文化也面临着一个历史抉择,即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流派,这些思想历经千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中国传统文化已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其内涵体现在:
一、重视中庸之道,以调和折中的方法处世;
二、重视伦理道德,强调三纲五常;
三、重视农耕文化,轻视商业;
四、专制集权,皇权至上的社会意识。这些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历史悠久、内蕴深厚、聚合力强、扩散性大的传统型的文化模式。
什么又是现代化呢?从洋务运动开始之初,便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现代化科技和管理模式以振兴衰败的清廷。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主席便提出要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到改革开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将工作重心从经济建设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时至今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扬时代精神,共同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
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当中,中国传统文化正不断流失,我们要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既不能全盘继承,也不能全盘西化,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另外,我们要对传统文化有认同感,这样才可以增强一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也要吸收先进外来文化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其实,我们并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对立起来,两者是可以相辅相成的。例如,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了高科技的享受,比如迅捷的交通和通讯、充分发挥所有感官功能的文化生活,但随着地球资源日益加速的耗竭和生物圈环境日益严重的破坏,它也越来越快地把人类推向了不可救药的死亡边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现代化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这不正好为现代化建设指导了一条明路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实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及反功利主义精神也对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精神文明问题提供了一盏明灯。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对传统文化要作全面而科学的分析,既不能采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也不能厚古薄今。正确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创新,重在创造性转换,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继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两者和谐地统一起来。而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把弘扬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一起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