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4 03:3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纸》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纸》教学反思》。

第一篇:《纸》教学反思

《纸》教学反思

张亚慧

本节课在结构上遵循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先认识纸的属性,然后由此提出问题:为什么使用纸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接着介绍探究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逐一探究纸的共同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归纳出纸的基本特征,即有物美价廉、工艺简单、用途广泛的特点,最后,以拓展的方式在补充各种纸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引用已有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增进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水平。

在讲授这节课时我做了一些调整,先让学生来做实验,然后再进行书本中的第一环节,这样子学生会更清楚地接受知识,但是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1、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单不规范;

2、本节课的材料分别是牛皮纸、餐巾纸、作业纸,目的为了感受不同纸不同性能,但是有的学生滴水的水滴数量不统一,实验结果就有误差;

3、填写表格了解纸的性质,学会利用纸的特性为生活服务,这一知识点个别同学还是不会分析。

2013-11-21

第二篇:纸教学反思

科学三年级《纸》教学反思

温滴楼小学 马桂丹

《纸》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其后几节关于常见材料的研究做出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的铺垫,因此,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也颇费了一些心思。

上课伊始,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我把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纸制品展现在讲台上,再把课前用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纸粘贴而成的课题贴在黑板最醒目的位置,当一个五彩缤纷的“纸”字呈现在同学们眼前时,他们个个扬起小脸儿,难掩心中的兴奋,毫无疑问,孩子们已经被这五色斑斓的纸张吸引住了,我暗自庆幸——毕竟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这些不同种类的纸张之后,我利用多媒体演示了纸的发展历史,并用“印刷术”引导他们说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样,就做到了以学生的前概念为引导,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对于纸的探究欲望。

在接下来的课堂,我和孩子们一起进入了快乐的实验探究阶段,并始终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主线。而孩子们的好奇心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超乎想象的热情投入每一个探究环节当中,俨然都是一位小小科学家了。三年级的孩子们刚刚接触科学这门课程,我们不在乎他们能否掌握多少条条框框的科学知识,最为关键的,是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科学探究过程,让孩子们在过程当中放飞自己的内心,并在过程当中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学会寻找,让他们感受到小成功带给自己的小自信,从而真正走出“纸上谈兵”的怪圈,真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本科涉及到了四个需要孩子们动手实验的环节,因此,如何认识实验简单化、有效化,是我在课前反复思考过的问题。在观察纸的纤维密度试验和比较

纸的吸水性的实验中,由于我有效的指引和提示,孩子们几乎是顺风顺水的进行的。放大镜的和滴管的使用,对他们来说几乎算是轻车熟路了,包括在滴红墨水中控制变量的掌握,我也曾在之前的实验中有所强调,这次只是稍加暗示,孩子们便是心领神会了。我想,这两个小实验的成功得益于教师平时的知识渗透,事实证明,储备知识对于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方式及思维能力,以及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与实质,也是需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下功夫的地方。

在比较纸的结实程度这一环节中,为了节省实验时间,我在课前就把报纸按要求裁好,课堂上分发给各个小组。本以为这个环节是最轻松和顺利的,没想到恰恰是这一环节中出现了一段小插曲。在汇报实验结论时,第三小组的同学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并且一定要让老师和同学们“评评理”。原来是其中的两名同学在经过两次试验后,都得出了“纸的纵向结实程度好于横向”的结论,这两名同学还在其他同学的怀疑声中用第三次试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此时的教室一片议论声,我从孩子们的议论声里看出了他们对科学严谨性另一种解读。再仔细观察这两面同学,其中一位是风风火火的小男子汉,另一位是柔柔弱弱的小女生,一个具有很强的爆发力,另一个则是做事“慢半拍”,这样的两人比较纸的结实程度,而且材料是横纵向结实程度差异并不大的报纸,无疑有失实验的公平性。而我又如何做以解释呢?我的解释能否打消他们对实验结论的怀疑呢?这样的问题当时就在我的脑子里闪了又闪,最后,我还是用控制变量的解释试图说服孩子们,并且更换了实验用纸,这次,两位同学在大家的见证下完成了实验,并且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正是因为这个小插曲的出现,使其后的纸张生产过程这一环节进行得有些仓促。而在节约用纸和保护资源的这个环节,我同样采用了多媒体的形式,并

引导孩子们通过计算纸的用量来使他们懂得浪费纸的现象时普遍存在的,说明我们提倡节约用纸的目的时为了保护木材资源,从纸的角度来谈环保和爱惜资源,倡导学生节约纸张。

这节科学课虽然还算进行的比较圆满,但我始终忘不了探究活动中孩子们那种牵强的眼神,在我心中,那是对同伴、对老师、甚至是对知识的一种怀疑。我一直鼓励孩子们在科学学习中大胆怀疑,但是就这个实验本身而言,怀疑是要不得的。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还是我对这堂课的准备不够充分,在解决课堂突发问题这方面缺少教学智慧。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辨证统一,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而“节外生枝”的生成,更需要教师高超的教学智慧。比如在这堂课,若是当时我能让两个孩子互换角色,仍然比较报纸的横纵向结实程度,那结果不是更有说服力吗!或者我把其中一个孩子换成另一个暴发力完全不同的同学,那么不也是不必改变纸张的种类了吗!而我偏偏选择了解释和更换纸张这一做法,这当然不能令孩子们完全信服,因为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教师的语言。而这个时候,恰恰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智慧的的机会,但是,教学机智不是随手拈来的,它是在许许多多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不仅需要教师大量的知识积累,还需要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机智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它仅仅属于成熟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知自己并不成熟,更谈不上经验丰富,但我知道,教学智慧需要我在理论指导下大胆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反思,日积月累才能形成。篇二:纸》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纸》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课是“常见材料”单元的第二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课要帮助学生建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这样一个核心概念和分解概念。通过了解常用材料---纸具有的特性和它们的用途,为学生学习建构“纺织材料、金属、塑料的特性”做好铺垫。因此,在本课为了帮助学生建构好“纸的特性”这一概念,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探究支架活动: ⑴教师通过礼物(宣纸)的形式来揭示课题。三年级的学生对“宣纸”表现出来的书法和绘画艺术,并不是很了解和熟悉,通过教师现场的展示,会激起学生探究纸的兴趣和心向,使学生就会想弄明白为什么“宣纸”会有这样的“独效”。教与学的内容水到渠成进入下一环节。⑵探究宣纸的吸水性、透明度、纤维的疏密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下,探究宣纸的吸水性、透明度、纤维的疏密,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认识到宣纸在几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是由宣纸的制作材料和纤维的疏密程度所决定的。这一环节体现出教师对学生探究的“拐棍”作用---“扶”。

⑶分组探究面巾纸、报纸、彩色纸在吸水性、透明度、纤维的疏密程度方面的特性

教师又选择了三种学生常见的纸,组织学生分组再探究,使学生明确这些纸在吸水性、透明度等方面的差异,了解不同纸有不同的特性,进而把纸的性质与纸的作用相联系起来。这一环节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更体现出教师在教学中的“放”。至此,学生对“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特性”这一核心概念的建构,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⑷师生合作探究四种纸的结实程度

这一环节活动的设计,既与开课学生对宣纸特性探究的照应,也是学生更全面地来建构“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特性”这一核心概念,又使本课的支架活动行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学习效益达到最优化。⑸通过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课件)和书写工具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从中受到美的享受。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积累,使学生来认识一些常用的纸和纸制品,了解一些纸的简单特点和用途。

⑹从纸的角度谈环保和爱惜资源,倡导学生节约用纸,对学生进行节约用纸的教育。通过制造纸的主要原料木材和其他原料,使学生知道浪费纸的危害,意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作为普通的纸,学生会经常与其打交道。因此,学生对纸和各种纸制品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再认识纸,学生未必很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科学探究活动,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帮助和促进学生对纸探究的再认识。由于在异地进行施教,教师对所教学生不是很了解,学生年龄又小,自己尽量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进一步提升和丰富学生对纸的认识。

3、预期学习结果

1、能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和放大镜等工具对纸进行探究。

2、能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纸的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3、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4、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和书写材料发展的简要经过,感受中国文字和绘画的美。

5、意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纸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探究出纸的不同特点。

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纸制品和纸质样本、滴管、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谈话:老师这节课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想知道吗?

2、出示:宣纸(实物)。你知道这种什么纸?有什么作用?(板书课题:纸)这种纸,非常神奇,在表现书法和绘画方面有着独特的效果,你们想看吗?

3、演示:教师现场书写一个字“诚”。

4、课件出示:国画“牡丹”和“山水”。

二、探究宣纸的特性

1、谈话:为什么宣纸会有这样的效果,我们来探究一下其中的奥秘好吗?

2、讲解:观察宣纸的透明性、纤维疏密、吸水性的方法。

3、分组观察

4、交流汇报:纸的毛边科学上称作“纤维”。

5、小结:宣纸是一种用特别的原料制成的,洁白细密,质地柔软而有韧性,它吸水性强,吸墨均匀,远近闻名,深受书画界名士的青睐。

三、再探究面巾纸、报纸、彩色纸的特性和用途

1、谈话:其实关于纸有很多有趣的特点,下面我们来选择几种纸进行研究。

2、提问:老师给每一个小组都准备了三种纸,你认识吗?都是什么纸?

3、学生汇报:报纸、面巾纸、彩色纸

4、谈话: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研究这些纸的特点呢?你能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来探究这三种纸的特点吗? 活动1:探究各种纸的透明度

⑴把各种纸分别对着光亮或者蒙在有文字的书上看一看,哪种纸的透明度最好。

⑵要求:小组活动完后,要填好你们小组的研究纪录。

⑶交流汇报: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

活动2:探究各种纸的吸水性

⑴在每种纸的中间滴一滴水,观察哪种纸的吸水性强。⑵要求:小组活动完后,要填好你们小组的研究纪录。

⑶交流汇报:面巾纸吸水性强

四、探究四种纸的结实程度和疏密程度

⑴把四种纸对折后钩住拉一拉,比一比谁最结实。

⑵观察纸撕开后的毛边有什么不同。

⑶要求:小组活动完后,要填好你们小组的研究纪录。

⑷交流汇报:纸的结实程度与用纸的材料和纤维的疏密有很大关系。⑸小结:以后我们学着用这些方法来研究其它纸的特点。

五、举出生活中用到纸的实例

教师补充:纸币的性质和作用。

六、了解造纸术和书写材料的发展

1、谈话:其实纸是我们人类天天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自从人类发明了纸,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纸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像我们现在用到的纸,经历了一个悠久漫长的过程。

2、讲述:在没有发明纸之前,人们在石头、龟甲、丝织品帛、木牍、竹简来纪录文字,(出示:帛书、木牍、竹简)后来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这些材料

也逐渐不适应书写的需要。我国东汉时期,有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发明了新型造纸术,生产出了轻便、便宜的纸张,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蔡伦,出示:自画像)关于蔡伦发明了新型造纸术,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课件展示)

七、节约用纸教育

1、谈话:通过刚才的小故事,我们还了解到造纸术成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

一。你知道造纸的主要原料是什么?(木材)现在用废纸、稻草、旧棉布、大象的粪便也可以造纸。为了保护木材资源,我们应该怎样使用纸呢?

2、学生汇报。

3、小结:节约用纸,回收利用。(6个牛奶盒就可以生产1包卫生纸)

八、总结

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九、检测

1、填空题

⑴()纸,洁白细密,质地柔软而有韧性,它吸水性强,吸墨均匀,远近闻名,在表现中国书法和绘画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被称为纸中珍品。

⑵中国东汉的大发明家()发明新型造纸术,因此造纸术成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⑶现在造纸的主要原料是()。

2、简答题

炎热的夏天,许多来海岛的游客,经常要用面巾纸来擦去脸上的汗水,这些游客用的面巾纸有什么好处? ※教学反思

“好课多磨”的秘密

----《纸》一课的教学后反思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9月26日上午第二节课,应支教学校科学教师的要求,我执教了一节“关于科学概念建构”方面的观摩课。内容是三年级《纸》一课,施教后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学过程,既有惊喜之处,也有许多意想不到之处。现谈谈自己课堂教学后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⒈达成“既定教学目标”----不露斧凿之痕

在课前,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科学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精雕细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预定“方案”的指导下,为了丰富和促进学生对纸的再认识,进行了一节课的教学展示,学生通过对宣纸特点的认识,知道了纸的纤维有疏有密,明确了纸的纤维决定了其透明度、吸水性、结实程度等特点,再触类旁通其它不同纸的特点,教学环节水到渠成,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对纸的特点的科学概念。教与学互赢,顺利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⒉ 蕴含“三大特色”----彰显教师自我风采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尽显学科、人文、教师特长三大特色。教师以纸的各种探究活动为平台(支架),通过自身擅长的书法和善于表现书法艺术的一副字,使学生在感受书法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享受到祖国语言文字所带来的内涵之美,激励了学生好好学习科学的信心,增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总之,教学中的人文特色和教师自身特长寓纸的探究活动之中,彰显了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相长。

⒊体现“教与学合二为一”----凸显教学的和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的教学要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我本着这个原则和教学理念,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教学内容、生与学习内容(纸的特点)师生与教学内容的对接,使整个课堂教与学完全融为一体,教学气氛和谐,学生在有意义的教学环境里,探究到真知,学以致用,教学的有效性逐步凸现。虽然本课的教学对学生基本上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但是也有许多我意想不到和出乎我意料的地方,下面例举两点:

1、有的学生居然会认识“宣纸”

在本节课开课伊始,我给学生出示一张宣纸让学生辨认,在课前我认为大多数学生不会认识宣纸,课上就直接告诉他们,结果有一个小女孩非常熟悉宣纸,我当时在课上感到十分惊喜。通过这个对事例,使我看到了教师在“备学生”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漏洞,过低估计了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和前概念,这样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对自己把握教学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应尽快调整,深入学习相关理论和知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学生居然不知道百元人民币是纸制作的当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给学生出示了一张一百元的纸币时,学生感到特别惊讶。也就是说,学生不经常与百元人民币打交道,必然会感到很陌生,学生的“前概念”教师很有必要课前与学生交流一下,这样为教学做好铺垫。这说明教师在课前的备课不够充分,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总结,要吸取这样的经验教训。

教学是一门艺术,但课堂教学更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始终相信曾宝俊老师说过的一个观点:好课得多磨。只要我们在教学的前前后后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其篇三:《漂亮的包装纸》教学反思

《漂亮的包装纸》教学反思

美术组 严 莉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一定要在了解孩子能力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授课,本课在上完课后我就有这方面的感触和遗憾,由于高估了学生的秸造型能力,在授课时重点解决了包装纸的排列规律的问题,而在单独形象的设计方面没有做过多的要求,结果造成孩子在设计包装纸时最基本的原素—单独图形的设计很贫贬。回想授课环节,自己只是一略带过地给孩子渗透可以从几何形、动物、食品等孩子们好上手的形象进行设计,没有强化具体是哪结形象,更没有例举大量的范例,所以致使孩子们作业时图形效果单调,包装纸缺乏应有的美感。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完全是由于教师重难点把握得不够准,而非学生的能力达不到。以后再授本课时一定要排列规律与单独纹样的设计同时兼顾,缺一不可。篇四:《纸》教学反思

《纸》教学反思 《纸》教学反思

《纸》是第四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课中为后面内容的研究做出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的铺垫,是研究纸、纺织材料、金属、塑料的引领课。而且纸这种材料,学生常见常用,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容易引发学生进行较为深入的科学探究活动,并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在结构设计上,我以图片和研究实验满足学生认识纸性质的要求,最后结合生活和造纸生产教育学生节约用纸。

在调动探究愿望阶段,我首先从四大发明入手,让学生意识到纸从古到今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纸的发展历史,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其次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多认识一些纸,了解纸的用途,从而开始产生认识纸,研究纸的兴趣。接着我想学生提出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来做这些物品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引领学生去研究各种纸的不同特点及性质,让学生对纸的兴趣推进为探究的愿望,然后用多媒体展示了造纸过程的图文。

最后以图文形式让学生知道纸的主要原料时木材,所以我在此引导学生通过计算纸的用量来使他们懂得浪费纸的现象时普遍存在的,说明我们提倡节约用纸的目的时为了保护木材资源,从纸的角度来谈环保和爱惜资源,倡导学生节约纸张。

在今后的科学教学中我一定会本这严谨治学的态度继续努力,多听课,多向老教师学习。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要向教授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要有一桶水,要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篇五:苏教版科学三上《纸》教学反思

《纸》的教学反思 反思者 杨 升

多媒体的使用大大为我节省了时间和空间缩短时间和空间,譬如说各类纸质之物品的搜集和呈现是很困难的,但用课件展示同样能达到预期效果,还省时高效。还譬如实验步骤的呈现,我用了课件,图文并茂,学生一目了然,教师节约了课堂板书时间。课件呈现纸的发展史以及造纸过程,更是打破时空的限制,给学生以直观、生动的印象。本课涉及到了四个需要孩子们动手实验的环节。我想:如何使实验简单、高效?有效的利用时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教师实验活动的控制。对活动的控制又是建立在教师的引领是否有效,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是否简洁、高效上的。我首先把书上展示的孩子们自己动手准备报纸条的环节精简掉,由我动手为孩子们准备报纸条,我认为这样可以保证教具的规格统一,保证实验顺利的进行。如果你让三年级的孩子自己动手来裁报纸条,第一他有可能出现不安全的事故,或者裁的报纸条达不到实验的要求。其他三个实验比较简单,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做,放大镜和滴管的使用已经不止一次了,可以说轻车熟路了,我只是强调了一下快速给指定的四种纸上滴上相同的一滴红墨水,意在暗示他们控制变量。而且我开出的实验是12组,四个人同时实验,然后交换做,可以是实验动手操作率达到百分之百,也就是科学教育面向

了全体,关注到了每个孩子的成长。

在课件准备上我为了体现科学课的条理性。我还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用课件展示出来。每一步该做什么孩子们一目了然,我也一目了然,使整堂课井然有序的进行。

教材中只提到提到造纸需要砍伐大树,我将“造纸还需要排放大量污水也,对水体的污染也非常大”的内容也带进了课堂,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节约用纸不仅保护大树,也保护空气和水资源,乃至保护我们的整个生存环境。

本节课中我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在学生汇报实验情况时,我没有让所有的组都汇报,只是汇报了几组后,进行了统计,哪些组和汇报的组相同哪些不相同,这样学生交流的权利打折了。其次,在汇报放大镜下看到的景象,学生不会表达,我给的帮助太早了,以至于学生没有别的描述语言,都和我说的一样:许多小毛毛,就是木质纤维。然后,就是节约用纸方面应该展开一些交流,一能展开彻底的环保教育,二则训练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当然需要教学环节再紧凑些挤时间了。最后,虽然首次接触对比试验,对变量控制故意淡化一些的,但也太淡化了,回过头来想想,作为新知识还是应该稍作强调一些,控制好难度就醒了。

第三篇:玩纸教学反思

《有趣的纸世界》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在《有趣的纸》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是分四个组来探究的。

一、纸文化组。学生通过访问、调查、上网等方式查阅知识,了解纸的历史、发展、用途和种类;

二、尝试造纸组。学生去参观造纸厂,认识纸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三、有趣的纸。展示学生的作品:剪纸、折纸、纸艺术品,通过学生介绍、玩耍、操作等体现“趣”字,也展示出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节约用纸组。懂得节约用纸的道理,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成果展示阶段,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为全镇提供的就是这节展示课,效果很好。纸是学生最熟悉的材料,他们研讨起来有浓厚的兴趣,在展示中也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第三小组,学生介绍各种各样的纸艺术品,看到它既漂亮还好玩,让多数人眼前一亮:纸不但可以用来学习,还是艺术品的好材料。

黄胜同学还表演了纸魔术:变成老爷爷的胡子、变成大蝎子,变成双引号??有趣极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上好一节成功的课不容易,课前师生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有了第一手资料才能探究、研讨、展示,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方法,给学生了一个良好的育人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能提升师生综合能力,但愿这样的活动经常开展。篇二:

14、《纸飞翼》一课的教学反思

14、《纸飞翼》一课的教学反思

东关小学 葛舒琴 本周的教学内容为小学三年级冀教版科学上册中的《纸飞翼》。新的科学课程理念,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发挥余地,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用教材教”。在教学《纸飞翼》一课时,我通过让学生亲自实践“纸团和纸片的下落速度为什么不一样?下落的路线为什么也不一样???”,并让学生自己确定研究的主题,结果学生热热闹闹地搞起了研究:有的拿绳子定高度,有的把纸片改了形状,有的把纸团变小等等,在交流与汇报时,有的学生还在忙着“研究”自己的主题,而不理会别人的发言。这样一来,他们的研究就只停留在自己介定的意义上,而没有丝毫的改变与提高,这种研究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也算不上是真正的研究。

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科学,有意识地依靠集体的智慧,通过共同的探讨,不断地完善和提高,最终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于是,又经过几次的尝试,将研究的主题由多个递减为三个、两个、一个。最后发现,选取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主题——“为什么纸团和纸片的下落速度不一样”,而且借助纸飞翼进行实验,让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合作,相互质疑,共同努力,最终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而对于剩下的内容:降落伞的研究,则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课下去研究。所以对于教材,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处理,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在传统课程中,教师往往会低估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按照教师所设计的方法做实验,这样一来,不仅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同时也会使学生走进“坐吃山空”的误区。与其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机械学习,不如多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学习,哪怕有时有些尝试是错误的,但也能通过学生之间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使之完善。

论和质疑是探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要舍得花时间,给学生创造机会,营造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氛围,使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讨论和质疑,敢于发表自己大看法,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学生正是在这种讨论和质疑中,思维的到发展和提高的。而教师在这个活动中,首先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主见、有思维的个体,留给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学习探索;其次,教师要鼓励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相互交流,使他们的思维随时都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再次,教师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忠实的听众,不要随意发表意见,在适当的时候,也只能给一点暗示或激化矛盾,使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得意顺利开展。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为孩子们创造探索、研究的环境,让他们体验发现的快乐就成了科学教师的奋斗目标。

在本节课当中我力求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和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而是作为孩子们的朋友跟孩子们一块探究的,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课前的扳手腕游戏就为这种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个游戏不仅拉近了师生关系,也让学生感受到胜利的喜悦,懂得老师并不是不可逾越的。此外,对学生真诚的赞美不但能融洽师生关系,还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只有真实的赞美才能最打动人的心灵"。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赞美要实事求是。不要单纯地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是个好学生"之类的话,因为这会让孩子觉得他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了,而且这样的赞美过于单一,达不到激励学生的目的。因此,我在表扬学生时注意了语言的多样性和具体化。当学生扳手腕赢了我时,我由衷说:你的力气真大,我服了!当学生说出纸团比纸片下落得快的原因时,我忍不住夸到:你的解释非常准确!当学生的纸

飞翼挑战成功时,我拍着学生的肩说:你真了不起,我佩服你!从孩子们的笑脸当中,我感受到了他们获得成功后的喜悦,而与教师的赏识是分不开的。

孩子是怀着一颗好奇心对待这个世界的,他们好玩、好动,针对这一年龄特征,我设计了折纸飞翼和纸飞翼留空时间比赛的活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当中探索科学的奥秘。在这堂课中,学生的参与率达100%,思维活跃,并有强烈的创造意识,自主性、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想出了各种各样让纸飞翼留空时间更长的方法,有的把翼面加宽了,有的把纸飞翼的下端剪空了,有的取掉了回形针,还有的在纸飞翼的翼面上剪出了漂亮的花纹。虽然他们的想法不一定正确,但都是百分之百投入的,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中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篇三:纸风轮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学习。对于纸风轮,学生们,制作起来也是兴趣浓厚,这为本课的教学打下基础。本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纸风轮,玩纸风轮,想出各种方法使纸风轮转动起来。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劳技课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科学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困难、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经常提醒学生把有危险的用具及时收好。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放手的不够。如学生在画单轮风轮时我是一步一步领着画的。其实学生已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应让他们自己观察,自己操作,相信他们的能力。篇四:纸》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纸》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课是“常见材料”单元的第二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课要帮助学生建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这样一个核心概念和分解概念。通过了解常用材料---纸具有的特性和它们的用途,为学生学习建构“纺织材料、金属、塑料的特性”做好铺垫。因此,在本课为了帮助学生建构好“纸的特性”这一概念,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探究支架活动: ⑴教师通过礼物(宣纸)的形式来揭示课题。

三年级的学生对“宣纸”表现出来的书法和绘画艺术,并不是很了解和熟悉,通过教师现场的展示,会激起学生探究纸的兴趣和心向,使学生就会想弄明白为什么“宣纸”会有这样的“独效”。教与学的内容水到渠成进入下一环节。⑵探究宣纸的吸水性、透明度、纤维的疏密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下,探究宣纸的吸水性、透明度、纤维的疏密,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认识到宣纸在几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是由宣纸的制作材料和纤维的疏密程度所决定的。这一环节体现出教师对学生探究的“拐棍”作用---“扶”。

⑶分组探究面巾纸、报纸、彩色纸在吸水性、透明度、纤维的疏密程度方面的特性

教师又选择了三种学生常见的纸,组织学生分组再探究,使学生明确这些纸在吸水性、透明度等方面的差异,了解不同纸有不同的特性,进而把纸的性质与纸的作用相联系起来。这一环节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更体现出教师在教学中的“放”。至此,学生对“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特性”这一核心概念的建构,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⑷师生合作探究四种纸的结实程度

这一环节活动的设计,既与开课学生对宣纸特性探究的照应,也是学生更全面地来建构“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特性”这一核心概念,又使本课的支架活动行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学习效益达到最优化。⑸通过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课件)和书写工具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从中受到美的享受。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积累,使学生来认识一些常用的纸和纸制品,了解一些纸的简单特点和用途。

⑹从纸的角度谈环保和爱惜资源,倡导学生节约用纸,对学生进行节约用纸的教育。

通过制造纸的主要原料木材和其他原料,使学生知道浪费纸的危害,意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作为普通的纸,学生会经常与其打交道。因此,学生对纸和各种纸制品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再认识纸,学生未必很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科学探究活动,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帮助和促进学生对纸探究的再认识。由于在异地进行施教,教师对所教学生不是很了解,学生年龄又小,自己尽量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进一步提升和丰富学生对纸的认识。

3、预期学习结果

1、能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和放大镜等工具对纸进行探究。

2、能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纸的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3、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4、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和书写材料发展的简要经过,感受中国文字和绘画的美。

5、意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纸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探究出纸的不同特点。

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纸制品和纸质样本、滴管、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谈话:老师这节课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想知道吗?

2、出示:宣纸(实物)。你知道这种什么纸?有什么作用?(板书课题:纸)这种纸,非常神奇,在表现书法和绘画方面有着独特的效果,你们想看吗?

3、演示:教师现场书写一个字“诚”。

4、课件出示:国画“牡丹”和“山水”。

二、探究宣纸的特性

1、谈话:为什么宣纸会有这样的效果,我们来探究一下其中的奥秘好吗?

2、讲解:观察宣纸的透明性、纤维疏密、吸水性的方法。

3、分组观察

4、交流汇报:纸的毛边科学上称作“纤维”。

5、小结:宣纸是一种用特别的原料制成的,洁白细密,质地柔软而有韧性,它吸水性强,吸墨均匀,远近闻名,深受书画界名士的青睐。

三、再探究面巾纸、报纸、彩色纸的特性和用途

1、谈话:其实关于纸有很多有趣的特点,下面我们来选择几种纸进行研究。

2、提问:老师给每一个小组都准备了三种纸,你认识吗?都是什么纸?

3、学生汇报:报纸、面巾纸、彩色纸

4、谈话: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研究这些纸的特点呢?你能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来探究这三种纸的特点吗? 活动1:探究各种纸的透明度

⑴把各种纸分别对着光亮或者蒙在有文字的书上看一看,哪种纸的透明度最好。

⑵要求:小组活动完后,要填好你们小组的研究纪录。

⑶交流汇报: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

活动2:探究各种纸的吸水性

⑴在每种纸的中间滴一滴水,观察哪种纸的吸水性强。

⑵要求:小组活动完后,要填好你们小组的研究纪录。

⑶交流汇报:面巾纸吸水性强

四、探究四种纸的结实程度和疏密程度

⑴把四种纸对折后钩住拉一拉,比一比谁最结实。

⑵观察纸撕开后的毛边有什么不同。

⑶要求:小组活动完后,要填好你们小组的研究纪录。

⑷交流汇报:纸的结实程度与用纸的材料和纤维的疏密有很大关系。⑸小结:以后我们学着用这些方法来研究其它纸的特点。

五、举出生活中用到纸的实例

教师补充:纸币的性质和作用。

六、了解造纸术和书写材料的发展

1、谈话:其实纸是我们人类天天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自从人类发明了纸,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纸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像我们现在用到的纸,经历了一个悠久漫长的过程。

2、讲述:在没有发明纸之前,人们在石头、龟甲、丝织品帛、木牍、竹简来纪录文字,(出示:帛书、木牍、竹简)后来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这些材料

也逐渐不适应书写的需要。我国东汉时期,有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发明了新型造纸术,生产出了轻便、便宜的纸张,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蔡伦,出示:自画像)关于蔡伦发明了新型造纸术,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课件展示)

七、节约用纸教育

1、谈话:通过刚才的小故事,我们还了解到造纸术成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

一。你知道造纸的主要原料是什么?(木材)现在用废纸、稻草、旧棉布、大象的粪便也可以造纸。为了保护木材资源,我们应该怎样使用纸呢?

2、学生汇报。

3、小结:节约用纸,回收利用。(6个牛奶盒就可以生产1包卫生纸)

八、总结

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九、检测

1、填空题

⑴()纸,洁白细密,质地柔软而有韧性,它吸水性强,吸墨均匀,远近闻名,在表现中国书法和绘画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被称为纸中珍品。⑵中国东汉的大发明家()发明新型造纸术,因此造纸术成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⑶现在造纸的主要原料是()。

2、简答题

炎热的夏天,许多来海岛的游客,经常要用面巾纸来擦去脸上的汗水,这些游客用的面巾纸有什么好处? ※教学反思

“好课多磨”的秘密

----《纸》一课的教学后反思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9月26日上午第二节课,应支教学校科学教师的要求,我执教了一节“关于科学概念建构”方面的观摩课。内容是三年级《纸》一课,施教后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学过程,既有惊喜之处,也有许多意想不到之处。现谈谈自己课堂教学后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⒈达成“既定教学目标”----不露斧凿之痕

在课前,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科学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精雕细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预定“方案”的指导下,为了丰富和促进学生对纸的再认识,进行了一节课的教学展示,学生通过对宣纸特点的认识,知道了纸的纤维有疏有密,明确了纸的纤维决定了其透明度、吸水性、结实程度等特点,再触类旁通其它不同纸的特点,教学环节水到渠成,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对纸的特点的科学概念。教与学互赢,顺利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⒉ 蕴含“三大特色”----彰显教师自我风采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尽显学科、人文、教师特长三大特色。教师以纸的各种探究活动为平台(支架),通过自身擅长的书法和善于表现书法艺术的一副字,使学生在感受书法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享受到祖国语言文字所带来的内涵之美,激励了学生好好学习科学的信心,增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总之,教学中的人文特色和教师自身特长寓纸的探究活动之中,彰显了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相长。

⒊体现“教与学合二为一”----凸显教学的和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的教学要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我本着这个原则和教学理念,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教学内容、生与学习内容(纸的特点)师生与教学内容的对接,使整个课堂教与学完全融为一体,教学气氛和谐,学生在有意义的教学环境里,探究到真知,学以致用,教学的有效性逐步凸现。虽然本课的教学对学生基本上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但是也有许多我意想不到和出乎我意料的地方,下面例举两点:

1、有的学生居然会认识“宣纸”

在本节课开课伊始,我给学生出示一张宣纸让学生辨认,在课前我认为大多数学生不会认识宣纸,课上就直接告诉他们,结果有一个小女孩非常熟悉宣纸,我当时在课上感到十分惊喜。通过这个对事例,使我看到了教师在“备学生”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漏洞,过低估计了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和前概念,这样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对自己把握教学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应尽快调整,深入学习相关理论和知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学生居然不知道百元人民币是纸制作的当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给学生出示了一张一百元的纸币时,学生感到特别惊讶。也就是说,学生不经常与百元人民币打交道,必然会感到很陌生,学生的“前概念”教师很有必要课前与学生交流一下,这样为教学做好铺垫。这说明教师在课前的备课不够充分,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总结,要吸取这样的经验教训。

教学是一门艺术,但课堂教学更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始终相信曾宝俊老师说过的一个观点:好课得多磨。只要我们在教学的前前后后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其篇五:科学《纸》教学反思

科学三年级《纸》教学反思

温滴楼小学 马桂丹

《纸》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其后几节关于常见材料的研究做出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的铺垫,因此,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也颇费了一些心思。

上课伊始,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我把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纸制品展现在讲台上,再把课前用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纸粘贴而成的课题贴在黑板最醒目的位置,当一个五彩缤纷的“纸”字呈现在同学们眼前时,他们个个扬起小脸儿,难掩心中的兴奋,毫无疑问,孩子们已经被这五色斑斓的纸张吸引住了,我暗自庆幸——毕竟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这些不同种类的纸张之后,我利用多媒体演示了纸的发展历史,并用“印刷术”引导他们说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样,就做到了以学生的前概念为引导,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对于纸的探究欲望。

在接下来的课堂,我和孩子们一起进入了快乐的实验探究阶段,并始终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主线。而孩子们的好奇心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超乎想象的热情投入每一个探究环节当中,俨然都是一位小小科学家了。三年级的孩子们刚刚接触科学这门课程,我们不在乎他们能否掌握多少条条框框的科学知识,最为关键的,是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科学探究过程,让孩子们在过程当中放飞自己的内心,并在过程当中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学会寻找,让他们感受到小成功带给自己的小自信,从而真正走出“纸上谈兵”的怪圈,真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本科涉及到了四个需要孩子们动手实验的环节,因此,如何认识实验简单化、有效化,是我在课前反复思考过的问题。在观察纸的纤维密度试验和比较

纸的吸水性的实验中,由于我有效的指引和提示,孩子们几乎是顺风顺水的进行的。放大镜的和滴管的使用,对他们来说几乎算是轻车熟路了,包括在滴红墨水中控制变量的掌握,我也曾在之前的实验中有所强调,这次只是稍加暗示,孩子们便是心领神会了。我想,这两个小实验的成功得益于教师平时的知识渗透,事实证明,储备知识对于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方式及思维能力,以及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与实质,也是需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下功夫的地方。

在比较纸的结实程度这一环节中,为了节省实验时间,我在课前就把报纸按要求裁好,课堂上分发给各个小组。本以为这个环节是最轻松和顺利的,没想到恰恰是这一环节中出现了一段小插曲。在汇报实验结论时,第三小组的同学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并且一定要让老师和同学们“评评理”。原来是其中的两名同学在经过两次试验后,都得出了“纸的纵向结实程度好于横向”的结论,这两名同学还在其他同学的怀疑声中用第三次试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此时的教室一片议论声,我从孩子们的议论声里看出了他们对科学严谨性另一种解读。再仔细观察这两面同学,其中一位是风风火火的小男子汉,另一位是柔柔弱弱的小女生,一个具有很强的爆发力,另一个则是做事“慢半拍”,这样的两人比较纸的结实程度,而且材料是横纵向结实程度差异并不大的报纸,无疑有失实验的公平性。而我又如何做以解释呢?我的解释能否打消他们对实验结论的怀疑呢?这样的问题当时就在我的脑子里闪了又闪,最后,我还是用控制变量的解释试图说服孩子们,并且更换了实验用纸,这次,两位同学在大家的见证下完成了实验,并且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正是因为这个小插曲的出现,使其后的纸张生产过程这一环节进行得有些仓促。而在节约用纸和保护资源的这个环节,我同样采用了多媒体的形式,并 引导孩子们通过计算纸的用量来使他们懂得浪费纸的现象时普遍存在的,说明我们提倡节约用纸的目的时为了保护木材资源,从纸的角度来谈环保和爱惜资源,倡导学生节约纸张。这节科学课虽然还算进行的比较圆满,但我始终忘不了探究活动中孩子们那种牵强的眼神,在我心中,那是对同伴、对老师、甚至是对知识的一种怀疑。我一直鼓励孩子们在科学学习中大胆怀疑,但是就这个实验本身而言,怀疑是要不得的。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还是我对这堂课的准备不够充分,在解决课堂突发问题这方面缺少教学智慧。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辨证统一,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而“节外生枝”的生成,更需要教师高超的教学智慧。比如在这堂课,若是当时我能让两个孩子互换角色,仍然比较报纸的横纵向结实程度,那结果不是更有说服力吗!或者我把其中一个孩子换成另一个暴发力完全不同的同学,那么不也是不必改变纸张的种类了吗!而我偏偏选择了解释和更换纸张这一做法,这当然不能令孩子们完全信服,因为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教师的语言。而这个时候,恰恰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智慧的的机会,但是,教学机智不是随手拈来的,它是在许许多多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不仅需要教师大量的知识积累,还需要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机智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它仅仅属于成熟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知自己并不成熟,更谈不上经验丰富,但我知道,教学智慧需要我在理论指导下大胆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反思,日积月累才能形成。

第四篇:《染纸》教学反思

《染纸》教学反思

《染纸》教学反思

“染纸”是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一节设计应用课。四年级的学生对色彩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动手制作方面也有一定基础。

在课的导入部分我利用一张白色衬衫和扎染衬衫对比的图片,以及一系列蜡染,扎染的生活用品,工艺品的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扎染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旨在激发学生对染色艺术的兴趣及求知欲。

接下来我直接展示一些优秀的染纸作品,这些染纸作品呈现出的花纹样式不尽相同,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就是引导学生领略染纸颜色的丰富多变,花纹的错杂交融,我呢也适时提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通过小组间的交流讨论,学生们产生了很多的想法,不仅认识到颜色的运用,也认识到折纸对于染色产生的影响。

接下来我就让学生自由折纸,在学生折纸后总结归纳多种基本折纸方式,并示范用同样的颜色在不同折纸上产生的花纹的不同。在示范时适当引导学生注意颜色的搭配,比如对比色的运用,和谐色的运用。当然在示范时也向学生展示了点染和浸染这两种染纸方法。在示范时,我们用的是投影仪,没有注意到角度问题,染的过程中时不时就遮住视线,没有达到示范的最佳效果。另外虽然一节课时间有限,但是染色方法多样,可以适当向学生展示一下其它染色方法,由于是借班上课,事前准备不够充足,没有及时和学生沟通染色的水彩颜料如何正确使用,导致部分学生将颜料混合,颜料变脏。

由于美术课的特殊性,小组合作互助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学生间材料的互换互用,也有遇到问题时学生间思维的交流,智慧火花的碰撞。在这节课上,小组合用颜料,在颜色的搭配使用上,一个组的成员互相讨论怎么搭配更好看;在折纸上,学生们互相比怎么折更好,花样更多;在染纸环节时,小家伙们互相指点怎么染得更匀净,水分怎么控制。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使得小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第五篇:衍纸教学反思(范文模版)

衍纸特色课程计划

一、活动目的:

通过衍纸特色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星期三的下午第三节课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室。

3、衍纸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美术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美术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衍纸常识知识,(常用工具、基本的制作方法)。

2、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名人作品提高欣赏水平。

四、活动步骤:

要办好衍纸特色小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将衍纸特色小组办得有声有色。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

(一)、组织健全美术兴趣小组。

美术兴趣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大约18名左右。活动固定,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活动制度化。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这样才能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二)、具体计划小组活动内容。

衍纸又叫做卷纸,是纸艺大家族中比较独特的一项,是一门非常古老的手工艺,是通过卷曲、弯曲、捏压而形成原始设计形象的一门折纸艺术。想要学好衍纸,需要首先学会用薄的纸条制作各种基础造型,然后利用这些基础的造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纸制作出我们想要的衍纸作品。这些作品色彩鲜艳,造型美观,令人惊叹不已。仔细研究一下,原来它们都是用各种颜色的纸条卷成不同的形状拼接、镶嵌、组合而成的,变化多端、想法奇特,富有创造性,是一项极为细致的手工活动。

(三)、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

举办我校衍纸小组成员作品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的机会。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

五、采取的措施:

(1)美术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美术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活动。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期结束时,要举办作品展览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衍 纸 特 色 课 程 活

张凤华

平阴县安城小学动 计 划篇二:衍纸《美丽的相框》教案及反思

美术活动---衍纸《漂亮的相框》

设计意图:

在美术活动中,想象力是最主要的,特别是大班的小朋友,更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制作时也为了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激发能力较弱的幼儿的主动性,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对衍纸技能的掌握程度,设计了本活动

教学目标:

1、巩固掌握衍纸基本型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掌握的基本型装饰相框。

2、启发幼儿合作完成本组的相框装饰,培养创新意识。

3、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幼儿认真仔细的劳动态度和审美能力,还有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会运用所学过的衍纸技能自主设计装饰相框。

2、发挥想象,设计并制作与众不同的相框。

3、欣赏、交流自己喜欢的相框的造型和图案,感受相框装饰的美。教学准备: 彩色纸条、细棍、胶水、每组一个大的白板相框、图片课件。

一、导入:

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从带来了礼拜天出游的照片,我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自己的照片,好不好啊?(幼儿介绍照片,教师适时引导)

二、教师出示有相框的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和交流。(转载于:衍纸教学反思)教师:你喜欢什么样的相框?相框上有什么装饰?花纹有什么规律?

三、教师出示各种相框图片,师幼共同讨论相框的制作方法。

1、教师:你会做相框吗?它可以用什么制作?怎么做呢?(装饰的位置、方法、纸的造型等)

2、教师:怎样选择合适的衍纸形状装饰相框又节省又好看?

3、教师:还可以怎样装饰相框?怎样让自己的相框更漂亮?

四、幼儿自由操作,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1、强调重点:衍纸基本型做出来以后,考虑如何布置装饰相框。

2、注意难点:纸的造型和装饰方法。

五、教师展示幼儿制作的相框,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1、教师:你喜欢哪一个相框?为什么?我们可以把哪幅作品放在相框里?

2、展示每组合作完成的相框,请幼儿相互欣赏。

美术活动---衍纸《漂亮的相框》课后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用衍纸自主进行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的作品能够不受老师范例的影响,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材料进行装饰。可以说孩子们还是较好的达到了我预定的活动目标。除此之外,我觉得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教育价值的取向还是比较确定的,这节美工活动的教育取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技能方面来看,幼儿对衍纸基本型的人掌握很好;在这基础上,利用彩色纸条来完善整个作品;二是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有了明显的进步,每组都有1到2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幼儿,在通过分组合作完成一个作品时,大大的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在幼儿的创新之处,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有许多创新之处。另外,也有个别孩子对颜色搭配观察的十分仔细,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创作,制作出来的作品也很让我感到欣慰。

但总的说来,本活动课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动手积极性,使得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分享彼此创作的快乐,有了对同伴间的合作意识,让个别幼儿在集体完成作品时体会成功后的喜悦心情。篇三:魅力衍纸 主题四学做纸塑动物

课题背景

衍纸是以纸为材料,通过卷、捏、拼贴而形成原始设计形象的一门折纸艺术。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设计,利用各种卷法表现出千姿百态,富有立体感的动、植物形象。本节课是制作。通过制作,可以激发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本课采用生动形象的作品来引导、组织学生的实践学习活动。而且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家人的庇护下,很少自己动手活动。因此在综合实践的课堂上,我要激励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实践,感受动手实践的乐趣,通过自己动手完成作品,享受成功的喜悦,养成自己动手的良好习惯。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模仿制作衍纸动物造型,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衍纸的基本技法,激发学生动手热情和创作灵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生活中的美、感知生活中的美。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合作学习,掌握衍纸的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克服困难,独立完成精美的衍纸工艺制作。教法学法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采用直观引入和分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准备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析讨论,在操作中质疑并进行自主探究和评价,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活动准备 纸条、衍纸笔、衍纸模板、白乳胶、多媒体等。活动过程 欣赏引入,激情引趣 分析讲解、演示过程 作品展示,品评欣赏

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活动意图:通过问答和成品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热情,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欲望。

二、分析讲解、演示过程

1、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模仿制作,并认识衍纸的步骤和技法。结合蝴蝶造型的步骤,我边示范制作,边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或独立按:构思、制作零件、摆放、固定、装裱步骤模仿制作。

2、引导学生谈谈并归纳总结衍纸在各部件制作过程中可用得上的基本技法及注意事项。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注重示范的作用,构建开放式的课堂,为学生创作搭建平台,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动手、动脑制作能力及创造能力。

三、作品展示,品评欣赏

收集几学生的的作品(好、中、差)让大家评一 评,如:色彩是否相融,本作品各部件比例是否适合等几个方面来评。优秀的作品及时表扬,不理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找出缺点,然后让学生自己修改,并加以鼓励,提醒以后的作业中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用手中这些普通的纸做出各种精美的造型。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评价体现了多元化,肯定学生的创作,增强了学生创作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实践中相互补充,共同进步。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课后发挥想象力,可参考书上其他作品,学生课后分析,研究,并进行制作。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再创作,发挥特长,动手动脑去制作更多的衍纸作品。

教学反思:

本课从平面造型走向立体造型,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方法,巧妙地利用色纸进行的立体造型,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抓住要表现的事物特征,充分利用和放大其特征部分,使其更形象。

为了在课堂上令学生更快吸收新知识,我设计了范作,让学生体会衍纸造型的奇特,体验其如何把握小动物的特征,用此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究欲,教师在示范和图例的对照中,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一步步去解决问题,继而掌握知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

果。

但是在启发学生大胆构思、想象和课堂教学时间的把握上做得还不够好,我决定今后对这方面进行深入探究,补足这方面的不足,提高我的教学能力。篇四:衍纸教案

讲堂课例展示教案--大班美术《有趣的衍纸》(2014-04-24 15:23:51)转载▼

分类:教学资源

大班美术:《有趣的衍纸》

田区锦程幼儿园陶媛媛

活动目标: 1、喜欢衍纸活动,能在活动中感受衍纸带来的快乐。

2、幼儿在做做、卷卷中感知衍纸独有的卷曲艺术特性。

3、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衍纸图片、衍纸作品、衍纸、彩色卡纸条、乳胶、棉棒、树枝、筷子、pc管、排笔、马克笔、湿毛巾等等。

活动过程:

一、作品欣赏

作品展示,激发兴趣。出示衍纸作品图片,观察内容。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出示衍纸作品)。你们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么?它是从衍纸王国里来的!那里还有很多衍纸宝宝,都特别的漂亮,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图片分析)

小结:我们王国里的所有东西,都是用衍纸做成的呢!

二、幼儿探索衍纸的卷曲特性

教师:小朋友们猜猜看,在它没有变成这样之前,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儿积极讨论。请幼儿回答)

三、跟随故事(教师示范)

四、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1、教师:刚才我是用什么方法吧它变成这样的?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分析用各种材料,粗细不同的方法,卷出不同的效果)

2、教师:这些卷卷的衍纸,还可以变成什么样的形状呢?怎么捏呢?

3、教师:现在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把我们纸条宝宝们变成美丽的样子呢?

五、幼儿创作(培养幼儿设计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1、引导幼儿运用基础造型进行设计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现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衍纸创设,不过每张桌子只能坐4个小伙伴哦。

四、作品展示

教师:小朋友们都完成了你们的衍纸王国,来告诉我们,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卷出来的?(请幼儿表达)

五、教师总结评价

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衍纸花 设计意图:

衍(yǎn)纸(paper quilling)也称卷纸,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生活艺术。以专用的工具将细长的纸条一圈圈卷起来,成为一个个小“零件”,运用卷、捏、拼贴组合这些样式复杂、形状各有不同的“零件”来创作。在一次欣赏活动中,孩子们对衍纸艺术充满的探究的欲望,于

是我就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相应的发展水平,尝试借助“花”这样一种形态各异的载体,截取衍纸艺术其中一种幼儿能跳一跳够得着的小零件作为主要元素,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帮助幼儿体验创作与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制作衍纸花的基本方法。

2、大胆探索,创作多种多样的衍纸花,发展想象、创造能力。活动准备:

1、衍纸造型、范例、延伸图示等。

2、自粘纸底板、五颜六色的纸条、半成品、胶水、牙签、剪刀等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想象探索。

教师:这是一块神奇的地板,看!一张细细竖着纸条放上去,粘住了。想一想,这些五颜六色的纸条,弯一弯、折一折、粘一粘??可以变成什么样子?(边提问、边演示)幼儿:弯过来,粘在一起,可以变成个圆形。??教师:看,老师都把它们变成了什么?幼儿:有长方形、正方形、菱形?? 教师:谁来说说这个弯了好多次的样子是怎么变出来的?幼儿:把它多卷几次,变出来的。教师:猜猜这个小圆和大圆在一起的样子是怎么变出来的。幼儿:可以先做一个小圆、外面再做一个大圆。教师:这是一种方法,要是只用这一根长长的纸条,可以怎么变呢?老师给小朋友们两分钟的时间,试一试!

播放两分钟的音乐,幼儿探索,交流时,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

2、观察欣赏。

教师:原来一张纸条可以变出那么多的样子,老师做了很多这样的图形,把它们组合起来,变成了什么?幼儿:很多花。教师:你们喜欢吗?幼儿:喜欢。教师:说说你喜欢的花,花瓣是什么样的?花心呢?幼儿:三角形的、半圆形的花瓣??幼儿2:花心有圆形的、有一条一条的?? 教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把纸条弯一弯、折一折、粘一粘,请剪刀、胶水帮忙,就可以变成各种图形,用不同的方法组合,就能变出很多样子的花瓣、花心和叶子。像这种做花的方法,叫卷纸花,也叫衍纸花。花的种类可多了(出示简笔画),用衍纸的方法,可以怎么做呢?幼儿:??

3、尝试创作。

教师:我们是大班小朋友,快要毕业了,选其中一朵的样子做一朵衍纸花送给好朋友,好吗? 教师:老师为每位小朋友都准备好了自粘纸底板、五颜六色的纸条、胶水、牙签、剪刀等,在做衍纸花的时候,可以先想好花的样子,然后再把纸条变一变,可以请工具帮忙。看谁变出的花最特别、最美丽。

幼儿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4、展示作品。

教师:这么多美丽的衍纸花,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各种各样的颜色,真是太漂亮的。谁愿意先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做的?(教师应围绕目标,发现幼儿的特别之处,及时表扬,给予发扬广大。)

5、欣赏拓展。教师:看,这是能干的叔叔阿姨们做的衍纸花,你们觉得和小朋友做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幼儿:做的花很多,卷的次数也变多了。

教师:做好的衍纸花可以用来装饰什么?幼儿:装饰盆子、书签??教师:除了做花,还可以做什么呢?幼儿:爱心、小朋友、动物??教师:除了做出平面的,还可以做成立体的什

么呢?幼儿:有椅子、桌子??以后,我们还可以再来试一试。

相关幼教资料: 大班整合《爱的印记》活动设计

大班综合:环卫工人

美术活动---衍纸《漂亮的相框》

设计意图:

在美术活动中,想象力是最主要的,特别是大班的小朋友,更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制作时也为了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激发能力较弱的幼儿的主动性,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对衍纸技能的掌握程度,设计了本活动

教学目标:

1、巩固掌握衍纸基本型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掌握的基本型装饰相框。

2、启发幼儿合作完成本组的相框装饰,培养创新意识。

3、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幼儿认真仔细的劳动态度和审美能力,还有团结合作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会运用所学过的衍纸技能自主设计装饰相框。

2、发挥想象,设计并制作与众不同的相框。

3、欣赏、交流自己喜欢的相框的造型和图案,感受相框装饰的美。教学准备: 彩色纸条、细棍、胶水、每组一个大的白板相框、图片课件。

一、导入:

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从带来了礼拜天出游的照片,我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自己的照片,好不好啊?(幼儿介绍照片,教师适时引导)

二、教师出示有相框的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和交流。

教师:你喜欢什么样的相框?相框上有什么装饰?花纹有什么规律?

三、教师出示各种相框图片,师幼共同讨论相框的制作方法。

1、教师:你会做相框吗?它可以用什么制作?怎么做呢?(装饰的位置、方法、纸的造型等)

2、教师:怎样选择合适的衍纸形状装饰相框又节省又好看?

3、教师:还可以怎样装饰相框?怎样让自己的相框更漂亮?

四、幼儿自由操作,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1、强调重点:衍纸基本型做出来以后,考虑如何布置装饰相框。

2、注意难点:纸的造型和装饰方法。

五、教师展示幼儿制作的相框,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1、教师:你喜欢哪一个相框?为什么?我们可以把哪幅作品放在相框里?

2、展示每组合作完成的相框,请幼儿相互欣赏。

美术活动---衍纸《漂亮的相框》课后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用衍纸自主进行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的作品能够不受老师范例的影响,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材料进行装饰。可以说孩子们还是较好的达到了我预定的活动目标。除此之外,我觉得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教育价值的取向还是比较确定的,这节美工活动的教育取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技能方面来看,幼儿对衍纸基本型的人掌握很好;在这基础上,利用彩色纸条来完善整个作品;二是孩

子们的合作意识有了明显的进步,每组都有1到2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幼儿,在通过分组合作完成一个作品时,大大的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在幼儿的创新之处,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有许多创新之处。另外,也有个别孩子对颜色搭配观察的十分仔细,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创作,制作出来的作品也很让我感到欣慰。

但总的说来,本活动课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动手积极性,使得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分享彼此创作的快乐,有了对同伴间的合作意识,让个别幼儿在集体完成作品时体会成功后的喜悦心情。

小班美术教案:制作卷纸画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11-7-4 14:30:34 浏览次数: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铅笔将长条形纸卷成“圆盘”状,成功制作卷纸画。

2、体验铅笔的多种用处。

重点:学习用铅笔将长条形纸卷成“圆盘”状。

难点:大胆想象,能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卷纸画中。

二、教学过程:

(一)欣赏作品。

1、教师出示用卷成圆盘状的纸做成的作品,如蝴蝶、花朵等。

2、幼儿欣赏,并猜测这些作品是怎样完成的?

(二)讲解示范。

1、教师取出铅笔和纸条,示范用铅笔将纸条卷成大大小小不同的“圆盘”。要领:要将纸条尽量卷在铅笔的同一个位置,这样的“圆盘”才圆。长纸条的圆盘大一些,短纸条的圆盘就小一些了。卷好后用胶水将纸条固定粘帖,慢慢将“圆盘”从铅笔上取下,完成。

2、教师再次示范制作一个圆盘,演示圆盘的大小还可以由卷纸的紧松程度来控制。

3、用卷好的“圆盘”进行组合,变成一朵鲜花,叶子可将卷好的“圆盘”压制而成。

(三)幼儿制作。

1、幼儿大胆想象,用圆盘组成不同的造型物体,最后还可以贴画背景,完成一幅美丽的作品。

(四)欣赏交流。

1、欣赏同伴作品,有哪些不同的造型。

下载《纸》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纸》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纸》的教学反思

    《纸》的教学反思 《纸》的教学反思1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将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前不久一位同事在一次体育课中,因组......

    科学《纸》教学反思

    科学三年级《纸》教学反思 温滴楼小学马桂丹 《纸》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其后几节关于常见材料的研究做出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的铺垫,因此......

    《纸塑》教学反思

    《纸塑》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注重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图片欣赏中资料的选择围绕雕塑种类展开,多层次展示了内容不同的雕塑、材质不同的雕塑、表现技法不同的雕......

    科学《纸》教学反思

    科学《纸》教学反思 科学《纸》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让幼儿初步了解“纸球反弹”是由于空气的流动产生的。2、培养幼儿关注周围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有积极探索......

    纸偶教学反思

    《提线纸偶》教学反思 2010-2011-1 汪清三小 王颖 本学期学校的开放课,我选择的是五年级的手工课《提线纸偶》,从选课,备课,试讲,我用心并充满热情的去完成。我所想象中的课堂......

    《纸》教学案例及反思

    《纸》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深入地探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知识与技能: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

    科学《纸》教学反思(最终五篇)

    科学《纸》教学反思(精选7篇)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纸》教学反......

    《纸的发明》教学反思

    《纸的发明》教学反思 《纸的发明》教学反思1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简都比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