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验小学校志铭
颍上实验小学校志铭
(该文已经刻石,立于颍上实验小学北校)
罗会松 撰文
淮水悠悠,颍河汤汤。千古管相,文脉绵长。古慎实小,历尽沧桑。人文荟萃,百年吐芳。肇造民国,癸丑开张。县立女小,夭秾闺香。戊寅倭祸,中辍下庠。己卯再起,西镇更张。破旧立新,男女同堂。丁亥内战,中正为幌。己丑天开,举国解放。更名一小,去璞释光。立于城腹,占尽春阳。乙丑丁亥,实小易榜。乙酉壬午,北校相望。薪火相传,弘毅自强。上下戮力,共铸栋梁。十载迩来,艰难非常。朝乾夕惕,百味备尝。改革创新,学风日昌。育人为本,撒播阳光。独慎自匡,蒙以正养。教研兴校,教学相长。遵纪守法,日宣月讲。禁毒安全,警钟鸣常。家校一体,如虹似梁。五星火炬,猎猎飘扬。数字校园,纷呈万象。音体舞美,培育特长。书法诵读,仪态万方。桃李春风,书声琅琅。雏鹰展翅,长空高翔。硕果累累,汗牛充梁。起于陋巷,成于辉煌。抚今追昔,荡气回肠。十年树木,一瓣心香。百年树人,民族富强。莘莘学子,茁壮成长。同侪园丁,逐梦无疆。百载学府,永生无恙。
颍上实验小学简介
颍上实验小学始建于1913年,校名颍上县立女子小学,1938年日寇入侵颍上时停办。1939年学校更名为西镇小学,并男女兼收。1947年更名为颍上县立中正小学。1949年改名为颍上县城关第一小学。1978年被教育局定为重点小学,1984年9月,被市教育局定为重点小学,隶属教育局直管。1985年11月,更名为颍上实验小学。2005年6月,合并颍师附校,设置颍上实验小学北校区,其建设列为2007年颍上县“十大民生工程”。100多年来,颍上实验小学为颍师上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成为当地人才摇篮,更成为颍上人民心中的名校。
学校本着“育人为本”、“独慎自得”的理念,取得佳绩: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红旗大队;安徽省绿色学校、优秀家长学校、红领巾示范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自育自学”实验基地校;阜阳市特色示范学校、花园式学校、校本教研基地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标准化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三八红旗集体”、校园数字化试点校、人民满意的学校。
绵延两千里的淮河,从远古走来,流过了壮阔的中原,流过了秀丽的南国,也流过了我可爱的家乡颍上。颍河,劈波沉沙,带着嵩山的佛音,流过广袤的大地,在家乡的东部,静静的融入淮河的细浪。这两条河像母亲两弯轻柔的臂膀把颍上搂在温暖的怀抱里,用甘甜的乳汁养育了颍上儿女,让颍上人民从无边的苦难灿烂的文明。中国宰相的奠基人管仲,被称为“千古一相”和“百家之祖”,他曾经“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这个人就出身在颍上,如果从他算起,颍上的文明如连绵不绝的淮河一样,源远流长。颍上古代叫“慎邑”,隋朝定名为“颍上”。颍上实验小学就诞生在颍城。实验小学办学历史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历尽坎坷。但是这个学校人才济济,培育了无数的栋梁之才,越过百年,闻名遐迩。她建于1913年,也就是中华民国成立的第二年当时是县立女子小学。在几千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里,这是大胆的革新。那个时候,美丽健康的小女孩带着清新的气息,在充满阳光的校园里读书写字,自由的嬉戏„„可恨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1938年,这帮野兽的铁蹄踏进颍上,也踏碎了少女们的求学梦,学校不得不停办。1939年,恢复办学,改名为“西镇小学”,而且男女兼收,反封建更加彻底。1947年还是民国,因总统是蒋中正,所以改名为“县立中正小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上乌云散去,全国得到解放,实验小学获得了新生,就好比一块玉经过岁月的打磨,迎来了新时代的朝阳,释放出耀眼的光芒。她建在颍城的中心,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资源。新政府命名实验小学为:“颍上县城关第一小学”,简称“一小”。后被定为县市重点小学,并直属教育局统管。1985年改名为“颍上实验小学”,表明这所老字号名校所散发出来的自我更新,锐意改革的伟大精神。2005年6月,合并颍师附校,设置颍上实验小学北校区。2008年,北校区建成使用,南北呼应,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百年来,干群合力,艰苦办学,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培养人才,造福人类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特别是近十年来,在李飞、王永攀等一般人主政以来,在办学过程中历经数不清的千辛万苦,艰难曲折,无以言表。领导和教职员工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尝尽了人世中的酸甜苦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小学的学习风气更加纯正。实验小学以培育国家合格人才为立校之本,在孩子们心灵深处洒下撒下一片片灿烂的阳光。培养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修正,慎重思考,谨慎行动,做到三思而后行,在小时候就养成真善美的品格。在教师中提倡教育研讨风气,并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失,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振兴实验小学。学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校、遵纪守法的方针,用各种方式不断地进行普法宣讲。特别是禁毒教育、安全教育,学校把它们作为普法教育的重中之重。学校开门办学,和家庭、社会不断地联系、沟通,架起了一道道心灵的桥梁,形成一个办学的整体,给一小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学校利用少先大队强化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少先队成为颍上乃至阜阳一面猎猎飘扬的鲜艳的旗帜。学校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中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大大提高了素质教育和文化教育的水平,出现了万象纷呈的局面。学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办了音体美舞等特长班,为社会培养了各种有用的人才。学校注重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吸收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华,提升师生的高尚品质和文化内涵,因而加强了国学教育,特别是加强了国学的诵读,使实验小学更为厚重。教师辛勤培育,学生如坐春风,学校飘荡着琅琅书声——和谐、阳光、优雅,其乐融融。一批批从实小走出去的学子,就像天上刚学会飞翔的雄鹰,飞向远方,飞向世界各地„„实小取得的成果无法累计,如果用文字来记载,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能让牛拉出汗,能堆积到梁头。想当初,实小刚创办的时候,就在一个破旧不堪的小巷子里生存,现在已经发展到上规模、上档次、硕果累累的百年名校,不能不让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荡气回肠!一小的创业者们捧着一颗菩萨一般的莲花心,散发着清新的香气,不染尘埃,安贫乐道,无私奉献,何等感人!他们所作所为就是信奉颍上管子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高尚情怀,为国富民强贡献一片赤诚之心。祝愿实验小学的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利于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的优秀人才。祝愿同辈的教育工作者,让我们逐梦无限,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吧!让我们共同祈祷百年名校实验小学万寿无疆。
第二篇:官庄小学校志
峒镇官庄小学校志
官庄小学整理
2009年6月
目录
一、基本情况
二、学校发展史
三、学校大事记
四、基础教育
五、素质教育
六、成人教育
七、教师队伍建设
八、教育经费
九、图片资料
崆峒区崆峒镇官庄小学
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一、基本情况
官庄小学,位于泾河北岸、官庄村官庄社与庙底社中心,学校前临险峻的太统山,后靠景色宜人的高信山,东临风景优美的龙隐寺,西接道教圣地崆峒山,依山傍水,地灵人杰。学校仿明清建筑特色,飞檐琉璃瓦,明柱敞走廊,全采用灰白两色,素雅大方,其独特的风格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给人以清静安怡之感。
学校现有学生252人,6个教学班,教职工11人,其中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学历5人,中师学历2人,初中学历1人;小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一级教师9人。学校总面积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87平方米,普通教室580平方米,办公室322平方米,生活用房173平方米,其它用房115平方米,体育场地3699平方米。学校目前有电脑2台,电视机4台,固定资产103.35万元。现任校长段育鸿,教导主任高海燕,总务主任张荣。
学校以“办一流学校,育一流人才”为宗旨,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坚持以安全为前提,以质量为重点,以教学为中心,营造整洁、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建设敬业、爱岗、奉献的教师队伍,构建科学、规范、民主的管理机制,争创标准化学校为目标,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实施新课改,追求高效课堂,努力实现教育和谐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受到家长、社会的广泛好评。
二、学校发展史
现官庄小学系原官庄小学与原庙底小学合并而成。
原官庄小学,创建于一九五六年三月,原名平凉官庄民办初小。为解决庄内儿童上学,由当时崆峒公社及官庄大队协调创办,由寨子街辅导小区管理,借民窑一孔做教室,聘请朱明才为教师(官庄村人),有学生14人,始为一年级,以后逐年增至四年级,第一届学生有朱理万、朱正英、朱正会,孙志仓等。以识字为主要课程,学生写仿及用粉笔糊蘸上水在木板上习字。一九六六年更名为官庄小学,继续借用民窑做教室,教师增至2人,任陈有琴(公派教师)为校长,学生增至50余人,仍为四个年级。一九六八年,官庄大队在坡底下生产队选址修建土木结构校舍七间,于七月迁入新学校上课,当时张贵霞任校长,教师朱理万,有学生60余人。一九七三年,教师增加为3人,王学任校长,教师朱理万、朱晓霞,有学生80余人,增至五个年级,由于学生人数增加,借用大队部办公用房三间做教室。一九七六年春,由崆峒公社和官庄大队在坡底下生产队重新选址修学校一座,有教室14间,教师6人,王学任校长,教师有朱晓霞,朱理军,暴玉兰,雷志科,知识青年庄秀阁。有学生近百人,设五个年级。此后校址未变,直至2006年,其间,校舍经过多次维修。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五年朱正旺任校长,有教师6人,学生110多人,一九八六年到一九八八年,高文仓任校长,有教师6人。****年至一九九三年,刘庆福任校长。一九九四年高志勇任校长,九五至九六年李勋任校长,期间增加学前班,有教师7人,学生135人。九七年至二零零二年,杨忠任校长,二零零三年至二零零六年八月,朱志科任校长,有教师7人,学生140人。原庙底小学,创建于民国三十年(既一九四一年)。原名庙底学校,校址在庙底下庄,借用民窑一孔为教室。崆峒乡公所聘请朱瑞亭为教师,有学生40余名,生源主要来源于崆峒第四保,分四个年级。第一届学生有朱录,朱奇,孙长俊,范正玉等,由平凉县教育部门管理,学习内容为抗日课本和算术,特别注重学生的识字和写作。一九四三年,在校董委员会的主持下修教室六间,聘赵希浦为教师,有学生40余人。一九四九年解放后,县教育局派徐昌为校长,将学校更名为庙底下初小,当时有学生30余人。一九五二年,徐昌调离,韩金银接任校长,当时学生增至45人。一九五六年,李贵任校长,有学生40余人。一九五八年,万兴
荣任教,有学生30余人。一九六六年,刘俊杰任校长,当时有学生50余人。一九六九年,史连璧、朱倪有、朱敏任教,当时有学生70余人。一九七一年,卜鸿斌任校长,教师有朱敏,朱理,有学生80余人,设五个年级。一九七三年,在崆峒公社与官庄大队的主持下,在原校址改扩建校舍二十四间,增加初中教学,学校更名为庙底下初级中学,生源主要来自贾咀大队、西沟大队,北岭大队和官庄大队,张世发任校长,当时有教师九人,有学生120余人,一九七八年教师增加到12人,学生增至150余人。一九八一年,撤掉初中,只保留小学,更名为庙底小学,马来平任校长,有教师5人,学生80余人。一九八四年,王学任校长,一九八七年,刘庆福任校长,一九八八年,苏金鼎任校长,有学生90余人。一九九零年,李进福任校长。一九九三年,朱理万任校长。一九九五年,刘杰任校长 增加学前班,学生118人,教师6人。二零零四年,王定平任校,学生115人,教师6人。
2006年高岭村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实施,值此机会,崆峒区、崆峒镇重选校址,新建学校一所,建成5栋35间教室宿舍,围墙1650米,总投资83万元。9月,将庙底小学与官庄小学合并,席海青任校长,有教师12人,学生276人。2008年9月,段育鸿接任校长。
三、学校大事记1、1941年,庙底学校成立。
2、1956年,官庄民办初小成立。
3、1973年,庙底小学变为庙底初级中学。
4、1981年,庙底初级中学部撤离变为庙底小学。
5、2006年9月,原庙底小学与原官庄小学合并,定名为官庄小学。
6、2006年,所有学生免收学杂费。
7、2007年,所有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
四、基础教育
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全校坚持 “两基”地位不动摇,从基础设施入手,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开展家访,救助困难学生等多项措施,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均为100%。
按照新的教育发展要求,学校制定了指导思想;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学校精神;学校校训等,抓管理,求质量,多次获的镇级 “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称号,2008年9月,获区级“先进学校”称号,受到区委、区政府表彰奖励。
五、素质教育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省、市、区实施意见精神,从完善机制,落实保障措施入手,全面加强各项工作,使素质教育思想深入人心,推动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1、开展“减负”治乱工作,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开展“减负”治理工作,减轻学生负担。
2、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及有关德育会议精神。让德育工作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未成年人,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影视作品,听取先进事迹报告,开展互动教育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组织实施德育计划,积极开展“校园安全教育活动”和“校园拒绝邪教、毒品、预防火灾”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倡议等形式,让学生接受教育,以预防教育和安全隐患排查为重点,集中进行治理整顿,校园及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牢固树立“思想道德素质是最主要的素质”思想,把德育工作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组织师生深入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从基础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抓起,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及发展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把内容和目标落实到实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新格局。充分有效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利用班会、主题队会、重大节庆日、国旗下讲话等,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好德育实践活动,突出“抓细节、抓常规、抓养成”,落实好新《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健全德育工
作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3、进一步开展体育、艺术课教育,开足开齐所有课程,上好体育、艺术类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活动,培养学生体育艺术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评定、管理办法,以评定促发展,提升体育和艺术水平。先后进行了师生书画手工制作展评、庆“十一”歌咏比赛、诗歌朗诵赛、拔河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2006、2007年全镇庆祝“六一”文艺节目表演获得二、三等奖,2008年全镇校园集体舞比赛中获一等奖。
4、加强教研教改工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促进教学工作,以课题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质量的思路,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5、2003年,实施新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实施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教学方式。2004年起,建成远程教育室,配备电脑、打印机、电视机等设备,教师开始利用课件及网上资源上课。
六、成人教育
八十年代初,村上成立扫盲班,由学校教师承担扫盲教学任务,通过举办扫盲班扫除文盲、半文盲。全村青少年人口中非文盲率达到100%。近年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利用远教教育设备对全村党员干部及农民进行培训,有85%以上的农民掌握了一技之长,找到了科学致富的路子。
七、教师队伍建设
数量不足,业务不强,学科不配套,结构不合理,是我校至建校起多年来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校抓住教师队伍这个根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使教师队伍数量和素质上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师资力量得到加强,教师人数增加,学历层次提高,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进一步加强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加强短缺学科教师的培养,适应信息技术课和小学英语课的需要,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学习,保证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的教学。
(四)加强了教师队伍管理:从严管理,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使教师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提高了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多数教师取得了继续教育培训证和普通话等级证。
八、教育经费的事源,去向
1949年以前,为私立学校,经费由学生本人提供,主要采取家长给教员交纳粮食及财物,用于教学和报酬。
1949——1965年,为民办学校,经费来源由当地政府部门(当时大队和生产队)提供,主要用于教学。
1966——2000年,为民办公助学校。主要经费事源于两方面:从学生家长中收取一部分,国家教育部门拨一部分。主要用于教学办公用品、教学器材和教育设备支出。
2000——2005年,国家对中西部贫困生试行免费提供教科书制度。实行“一费制”,每人每期75元。
2006年,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免收学杂费,免去部分学杂费,免去部分学生教科书费(纯女户,独生子女,儿童或父母残疾,家庭特困户)学校经费由国家拨发,主要用于学校教育教学设备,教学器材,办公用品,学校软件建设支出。
2007年开始,全面落实“两面一补”政策,所有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学校经费全部由国家提供,每生每期127.50元,主要用于学校的日常开支。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了改善,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走向现代化和信息化。
第三篇:高桥小学校志
葫芦岛市连山区高桥镇中心小学校志
概况:
葫芦岛市连山区高桥镇中心小学,位于高桥镇后山角下,距葫芦岛市区45华里,距古城锦州60华里。学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现有六个年级,共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22名,教职工127名,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完善的现代化农村小学。
一、校史沿革
葫芦岛市连山区高桥镇中心小学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校名为奉天省立第四师范附属小学,隶属于奉天省行政公署教育司,校址在高桥镇后山脚下。1936年由于奉天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迁往锦州,“附小”改名为高桥国民优级学校,移交给锦西县公署教育科管理。1945年8月5日更名为高桥国民两级学校。1948年更名为锦西县高桥完全小学。1985年5月更名为锦西市高桥镇中心小学。1989年葫芦岛市建市后学校易名为葫芦岛市连山区高桥镇中心小学。学校成立至今,校舍经过多次修缮,尤以1992年为巨,由红砖青瓦房改建为平房,但与现代校园相差日甚。2007年,得国家专项资助,高桥镇政府倾力支持,高桥商贾苏廷宝先生解囊资助,落成了建筑面积达4200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楼。从根本上改善了师生的教学环境。
二、事业发展
(一)、建国前期
1914年,在“废科举,兴学堂”的思想影响下,经高桥绅士王 1
西伯多次呈请,奉天省行政公署教育司最终决定将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设于高桥镇。随着社会的变革,各类学校逐渐应运而生。为方便高桥镇广大乡亲子女就学需求,在高桥镇绅士王西伯的多次呈请与大力倡导下,奉天省立第四师范附属小学也在当年正式成立,隶属于奉天省行政公署教育司,校址设在高桥镇后山脚下,以民房四院稍加修缮改造,建成校舍,由王西伯担任学校第一任校长,学校以“诚朴”为校训。创建初期,学生不足百人,虽开设了国文、算学等新课,但一切规章仍沿袭旧制,按部就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随着一些进步、开明校长、教师的聘入,教育教学思想得到更新,学生人数日增。其后几年,学校严谨治学,教师诲人不倦,学生学而不厌,学校秩序井然。
(二)、建国后期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地方政府接管了学校,学校仍为公办,经费由人民政府拨款。由县教育科任命校长和教导主任,调动和配备教师。校长全面负责,校长以下只设教导主任一人总理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1952年,经县教育科批准,增设少年儿童队大队辅导员一人,配合学校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1953年,改中国少年儿童队为中国少年先锋队。1958年,在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情况下,师生过多地参加了生产劳动,教学秩序被打乱,教学质量处于滑坡状态。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师生参加“造反”组织,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抓阶级斗争,搞大批判,学校教学受到严重影响。文革十年间,学校秩序混乱,教学陷于瘫痪状态。
(三)、改革开放发展阶段
1、恢复与成长阶段。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锦西县高桥完全小学也在改革的春风中逐渐恢复和成长。1983年,锦州市教育学院、锦西县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帮助学校搞语文教学改革实验,总结了“以读为基础,读、议、练相结合,讲寓于其中”的教学经验,并在锦州市推广。其它各科教学也从单科单项实验改革逐步过渡到整体改革,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1985年,锦西变成县级市,学校更名为锦西市高桥镇中心小学,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当年,在锦西县举办的智力竞赛中,学校获总分第一名。八十年代末期,随着葫芦岛建市,学校易名为葫芦岛市连山区高桥镇中心小学,学生增至八百多人,成为当时高桥镇最大的一所完全小学,校名一直延续至今。进入九十年代后,学校逐步实行科学化、民主化管理,逐步迈开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步伐,全体师生团结拼搏,教学质量稳步、持续上升。
2、走向辉煌。
进入二十一世纪,为了适应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迅猛发展,高桥小学必须迎头赶上,与社会同步前进。
自2002年开始,学校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在“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为学生健康成长导航”的思想指导下。以“润育潜质、培养习惯、发展个性、奠基未来”为办学理念,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体领导和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本”,秉承“诚实、勤奋、拼搏、进
取”的校训,锐意进取,戮力耕耘。在一百二十多名领导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桥小学逐步走向辉煌。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7年,在连山区、高桥镇两级党委的关怀及高桥镇有识之士的解囊资助下,建筑面积达4200平方米的教学楼庄严落成。学校环境优美、学生活动场所成龙配套:内设标准的语音室1个、微机室2个、图书室1个、科学实验室1个、舞蹈室1个、档案资料室1个、心理咨询室1个、多功能活动室1个、德育展室1个、电子备课室1个,音美活动室各1个。是一所规模较大的按一校两址管理的现代化新型农村中心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为实行新形势下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提供了扎实保障。
(2)、抓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素质大幅提升。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要求,学校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与继续教育学习等,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截止到2009年,全体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有42人,专科学历的78人,二者占教师总数的94.5%。通过各种学习,教师们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其中3名教师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12名教师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20名教师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先后有王春荣、邢淑君、徐野等同志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文章,丁海亮、郭丽娟、刘勇、李静等同志的文章也在市、区报刊上相继发表。
此外,在师德建设方面,学校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只有爱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是高桥小学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因此从2001—2009年间,相继涌现了赫东明、孙洪利、刘宏丹等老师几年如一日照顾残疾学生谷雨、柳诗雨、李志强等同学的先进事迹。2003年赫东明老师被评为辽宁省师德标兵,学校先后被评为连山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葫芦岛市示范学校。
(3)、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学校十分注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及科研教育工作,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新途径。在课改过程中一批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他们大胆尝试、努力探索,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排头兵。因此2006年,学校被评为市级基础教育课程实验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10月,学校教育科研省级课题《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研究》成功通过验收。同年10月“英语教研组”被评为市级先进教研组3、2000年来,学校取得的荣誉如下:
2000年12月葫芦岛市农村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2001年9月高桥经济开发区学校管理先进单位
2001年11月连山区示范家长学校
2003年6月连山区绿色学校
2003—2004 连山区文明单位
2005年3月连山区先进少先总队
2005年4月连山区小学广播操评比优秀奖
2005年5月连山区先进集体
2005年9月连山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2006年1月连山区贯彻《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先进集
体
2006年5月连山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农村小学组第二名 2007年4月连山区小学广播操评比优秀奖
2007年6月连山区农村小学“三队”评优综合成绩一等奖 2007年12月葫芦岛市艺术教育示范校
2007—2008 连山区文明单位
2008年5月第13届全国华罗庚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决赛 葫
芦岛市赛区小学农村组团体一等奖
2008年9月连山区学校发展性评价先进单位
2008年12月连山区中小学跳绳比赛农村小学组第三名
三、历届领导成员名单
校长:
赵承贤田喜春李绍宗郭兴汉赵洪泉
党支部书记:
田喜春李绍宗曹永林侯占林杨忠文
副校长:
魏万玉侯占林赵静杰赵轶群
撰稿人:***审稿人:***
第四篇:《读典铭志》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来客:
大家好!我叫黄雪儿,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衷心的希望能用我内心最真挚的语言和大家共勉,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7000年历史长卷,做幸福城文化传人》。
记得有人说过:”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我相信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我,是一名讲解员,我爱书籍,我觉得更应该读好“河姆渡”这本又厚又重的无字史书。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生解惑也。作为7000年远古文化的传承者,需要有不仅仅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对观众的耐心与热情,更需要一种虔诚而温和的情怀与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我想: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之树常青,才能把7000年的文化内涵传达给世人,我很幸运,我的工作是博物馆的讲解工作,我很幸福,我生活的城市在余姚。自古以来,余姚就有“东南最名邑”“文献名邦”之美称,又是浙江省唯一获得最具幸福感的县级城市。
在刚刚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余姚)国际河姆渡文化节期间,有着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美称的袁隆平老先生来到河姆渡,他深情地说:“河姆渡是我向往已久的圣地,我是来朝圣的。”这位82岁高齡的老人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展厅,面对七千年前古人栽培的稻作遗存,看着先民们耕作,收获稻谷的工具和生产场景,袁老先生由衷地感慨:“河姆渡先民真是了不起,因为整个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从栽
培水稻开始的。”为此,他欣然题字“河姆古渡——稻作之源”。
朝圣之旅虽然短暂,但河姆渡先民的聪明才智和自强不息、坚韧不拨、勇于创新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这位长期致力于研究发展杂交水稻的“现代神农民”同时也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生活在这块富饶和美丽的土地上,我们都是幸福的人。
幸福,是每个人心灵深处最微妙的感受,也是人生中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在我看来,和亲朋好友吃吃饭,聊聊天是幸福,和爱人孩子散散步,吵吵嘴是幸福,和闺蜜说点心里话,倾听心灵诉说也是幸福„„只要用心,身边呈现的都是那么和谐,幸福随处可见。
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余姚是我的故乡,我猜想:在座的各位朋友肯定有拥有过的幸福,将来还会有!只是我们是否曾留意,曾珍惜,曾用心去创造?
我有信心跟着幸福走,我会把幸福看成一篇好文章,会经常反复去诵读,把7000年历史长卷谱写成现代城市的幸福感受传播出来,尽我最大的努力讲给世人听。
这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现在已是经济的百强县,余姚物产丰富,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农林牧副渔各业齐全的综合性农业区域,被国家授予“中国杨梅之乡,中国茭白之乡,中国蜜梨之乡,中国红枫之乡”的称号。
这座城市山清水秀,从上古“舜耕历山到浙东学派,王阳明,黄宗羲思想一直为后世所景仰。
如果说没有这远古时期河姆渡人为余姚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历
史发展到21世纪,哪会有今天成为“长三角区域幸福城?我们都是幸福的,让我们守望心的和谐,谱写幸福的人生,用一颗真诚的心,一起阅读历史经典,做好文化传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南贾庄小学校志
南贾庄小学校志
一、概况
学校位于南贾庄村的东南角,2011年,学校拆除旧危房,国家投资新建了环保节能的教学楼。现今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14平方米,其中教室8个,并配有多功能室、微机室、实验仪器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美术室、心理咨询室等,办公室6间,操场有150米的环形跑道,篮球架、乒乓球台等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该校是一所全日制小学,现有教职工13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6人,小学一级教师7人。大学本科的有3人,专科学历4人,中师学历的有6人。6个年级,6个教学班,包括幼儿中班和大班,在校生共计219人。自2008年国家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均达100%。
2006年清退代课教师,2008年完成人制度改革,教师实行全员聘任制,校长责任制。2014年幼儿园现在的危房要拆除,国家投资又将盖一所标准的幼儿园,独立管理。现任校长:米玉道
二、沿革与变迁
清朝末期,南贾庄已有宗族联办形式的私塾,不过只收几个大族子弟读书习字。民国初期,村内有志于教育者兴办学校,但无自己的校舍。解放后,村委会开始盖简易的校舍,免费招收适龄儿童入学,不过规模相当小,上面只委派一名教师,学制四年,还是复式班。后来发展为1---5年级的完全小学。1971年因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需求,开始招收初中班,6--8年级,周边的村庄北贾庄、杜寺、小吴村、等几个村的学生小学毕业后初中就到南贾庄就读。直到1982年,初中以人民公社为单位联办,有了杜固中学,南贾庄学校才完成它办初中的历史。1985年,招收幼儿班,小学改制成1---6年级,就是现在的完全小学。
1986年,旧校舍年久失修,成为危房,村委会选址村子的东南角为新校址,盖了两排24间新砖瓦房的校舍,建有全学区为之自豪的大操场,南贾庄小学当时教学质量一流,人才辈出,因而远近闻名。2011年,国家拨款78万元,拆除旧瓦房,兴建了我们现在居住的这栋具有现代化设施的教学楼。我们现在的南贾庄小学环境优美,绿树环绕,花坛花池相映成趣,四季常绿,“两课两操”开展的有声有色,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健康茁壮地成长着。
三、办学特色与成果 校训:勇于创新
开拓进取 校风:乐学、文明、团结、自强 教风:爱岗、敬业、爱生、奉献 学风:崇尚科学
刻苦求真
1、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育人为目标。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力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师生积极参与读书、写作活动,并多次获奖。2007年,米库同学荣获“雏鹰杯”作文获一等奖,2012年刘彦彦同学荣获“科幻小说”三等奖。
2、坚持搞好学生体育活动和课外活动。根据不同时期按照上级的不同要求,加强特色训练。除学生群体活动跳绳、踢毽子、转“呼啦圈”外,还有乒乓球、围棋等项目,2012年李硕在文体竞赛中,乒乓球获二等奖,2012年,在“新乐市第二届青少年棋艺”比赛中获优秀奖。
3、坚持教研兴校。虽然由于现代老师们在农村小学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学校还是坚持开足全课程,新设的课程同学们集体研讨其教法,每年都有教师在全国不同刊物上有论文发表,尤其是今年更是硕果累累,有六位教师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