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留守的孩子不再孤单
让留守的孩子不再孤单
海安县曲塘镇白塘小学
周华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在城市打工被外出父母留在家乡的未成年儿童和少年。
一.现状分析
我校地处海安县曲塘镇北边,与南莫镇临界,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学校共有学生203人,其中 “留守儿童” 有 40 人,占全校儿童20%,且呈上升之势。这些孩子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在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健康发展。留守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学习较差。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性格缺陷。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3.心理障碍。留守学生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 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4.价值扭曲。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沦”、“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二、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直接原因:农民家庭经济水平不高以及我国对农民外出打工的政策导向。
由于我国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致使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还比较低,家庭经济负担过重是造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的主要因素。很多家庭都是因为在家的收入很低,想出去打工挣钱提高家庭的收入从而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但绝大部分打工父母无法将留守在农村的孩子带入城市上学,导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这些都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直接原因。
2、思想原因:许多农村家庭认为读许多书没有用,只要认识字照样能挣钱,这种观念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失学、辍学的思想因素。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只有少部分的留守儿童家长在外出打工后意识到文化的重要,对子女表现出较高的期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外出打工的父母大多从事的是体力劳动,他们认为没有文化照样可以挣钱。因此,在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与收益的比较中,他们往往追求的是一种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很低。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助长了留守儿童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观念,进而使部分留守儿童对自己学习要求不高,学习不求上进。
(二)家庭因素
1、监护人的文化素质不高,普遍缺乏家庭教育的意识,从而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质量出现问题。
从农村家庭现状来看,我们发现有80%的留守儿童父母都是初中以下文化,教育意识薄弱和教育方式不当是两大顽症。
家庭教育作为儿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特殊纽带,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学生教育问题,与其缺少来自家庭的正确教育和指导有极大的关系。一是在增加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 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二是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巨大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监护人由于年龄、文化、身体和精力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2、监护人不能很好地监管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又一重要因素。
从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看,留守儿童家庭存在四种不同的监护类型: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上辈监护和同辈或自我监护。由于父亲外出打工是当前留守儿童父母打工的主要模式,因此农村留守儿童以母亲在家的单亲监护为主。同时,本次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希望母亲能留在身边,说明留守儿童对母亲更依恋,在某种程度上,母亲在家能使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得到更细心的照顾。但男性外出也加重了妇女的家务和劳动负担,从而使母亲忽视了对留守儿童心理和情感上需求的关注,加上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只能给予孩生活上的照应,不能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帮助。
总之,由于家庭没有称职监护人或根本无监护人,学校、家庭缺乏沟通,不少留守儿童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这些在学习上缺少监管的留守儿童,其学习态度逐渐散漫、不端正,部分出现了迟到、逃学、违纪等不良现象。加上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欠缺主动性、自觉性、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留守儿童厌学情绪日趋严重,直接造成学生成绩不断下降产生一系列问题。
三.具体措施
学校是孕育人才的基地,是承载梦想的摇篮,是撒播爱心的殿堂。由于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学校成为留守儿童持久的“成长空间”,在父母监护缺位的情况下,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监护作用影响深远。我校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监护作用,针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主要采用正面教育、侧面诱导的方式。
1.学校积极响应政府“对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方法进行引导和教育”的号召,建立并健全“家长学校”机制。家长学校正常办学,经常开展活动。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转变父母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拉近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交流沟通的距离。
2.充分整合班主任资源。我校善于把富裕的闲置师资力量有机整合,给予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和心理等等方面一些特别的帮助和支持,让班主任临时充当留守儿童父母的角色。并且对班主任进行相关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法律和法规知识。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促进管理。以节庆日、纪念日为契机,结合家访,侧重留守儿童的关爱,开展 “关爱留守儿童见真情”、“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我是国家小主人”等活动。正面教育晓之以理,动 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他们领会到学校、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关爱之情,促进他们愉快生活,安定学习。
3. 学校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针对留守孩子的性格,家庭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成长记录卡,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生活上和心理上的关注。在与家长的联系方式上,通过电话、网络、书信等形式,内容上突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心理状况,老师的建议以及家教知识宣传等等。
4. 学校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与班主任接触的机会,使留守儿童得到学校和班主任更多的关心与帮助。班主任经常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更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共同的期待给了我们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追求给了我们共同的渴望。“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已经出现,但我们绝不能让一个“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孩子”。我们坚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和关爱下,这些留守的孩子不会再感到孤单!
第二篇: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坐落于宁乡西部乡镇的流沙河中心小学,现有留守儿童300多人,为了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学校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方案,积极开展了“帮一联十访百”党群心连心活动,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学校根据现状,召开了专门的行政管理会议,共同制定了此项活动的实施方案,并将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活动。学校利用校务例会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动员,要求各班认真统计“留守儿童”的人数,并做好“留守儿童”个人资料登记表。同时要求坚持做到每月一访,并及时做好家访记录。利用集会时间,少先队大队部对全校师生进行动员,唤起全校师生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以结对子的形式,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教师、同伴给予的关怀。开展一次以“奉献爱心,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主题中队会。通过一系列活动开展,让学生感到大家庭的温暖,在活动中得以熏陶和成长。
第三篇:让留守的心灵不再孤单
让留守的心灵不再孤单
田 咏 利 刘 集 初 中 二零一八年七月
让留守的心灵不再孤单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与父母的沟通,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成长环境里,长期与父母分离,亲情关爱缺失,家庭教育缺乏,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自卑、逆反、任性等。因而,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也使学校的教育教学遇到严峻地挑战。
我对班级中18名“留守儿童”作了调查:这些孩子大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守着,首先隔代的亲情关系,使得监护者在养育和管教方面过分溺爱,缺少必要的限制,从而容易让这些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其次他们因大多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较低的人,对安全重视不够,或者没有安全意识,很少进行安全教育。当孩子有违纪现象时,有少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包容和支持,这样,纵容一些孩子养成了不听话、打架、上网、逃学、撒谎等坏习惯,不利于孩子安全、健康成长。面对这些现状,我是这样做的:
一、用师爱弥补父爱和母爱,关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留守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然而,从他们平时的成长日记里,我看到了他们因为家庭的缺少关爱,心里存在着迷茫。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和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为此在平时,细心呵护他们,随时与孩子们交流思想、排解困苦,随时让学生感到很安全,带着学生与其远离的父母进行电话联系,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各方面的情况,让父母经常了解孩子成长过程的细微变化。
我班上还有一名留守儿童谢磊,记得刚到班里时,他自由散漫,经常早到或迟到,没有时间概念,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像他这一类的留守儿童,他们的行为给班级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作为老师我给予他更多的关心,我积极主动地和他多方面的沟通,虚寒温暖,也经常把他叫进办公室,和他交流,多观察他的发展变化,以及时了解、疏导他的心理问题,真正走进他的心灵。一年来,他变化很大,不仅活泼开朗多了,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活动,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谢磊的父母一个月前来学校看他的时候感慨地说:“太感谢老师了,都是您的付出与关爱才让谢磊变化这么大。”
在我任教的班级中,留守儿童能够完全自觉地努力学习,并取得好成绩的并不多。心理问题影响到学习态度,大多对学习缺乏自信,成绩普遍较差,甚至出现了厌学心理;大多数留守儿童因为思念父母而分散了学习精力;家里祖父母年纪大、文化低,没办法辅导孩子学习„„针对留守儿童这一心里,我总是在班级中营造互助互爱的氛围,以主题班会、互结对子、节日、生日祝福等形式,让人人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
二、与家庭紧密连接,教育留守儿童注意安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容易倒塌。”由此可见,与家庭紧密连接,将是加强教育留守儿童安全的重要途径。因此,每学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交流在外工作的情况,以及对孩子的期望,利用学生父母创业艰辛的事迹来激励他们,使其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鞭策他们不断进取。
记得今年我们班一位同学的爸爸是一位建筑瓦工,他就向孩子们讲述了他的一天工作情况以及工作时必须做到的安全防护工作,孩子们都惊讶了,他一天的工作是多么辛苦,而世界上那么多的高楼大厦正是无数像瑞瑞爸爸一样的建筑工人一点一点地垒筑起来的,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多么高,孩子们深深懂得只有自己在家、在学校安全、快乐地生活,努力地学习,健康地成长,父母在外才真正安心工作。在家长会上我还与学生家长谈儿童心理,现代环境下的孩子安全管理和学习指导,我还利用“班级群”让留守儿童家长认真观看了《交通安全教育》和《游泳知识与防溺水安全教育》两部影片,让父母一定要强化实际监护人的安全教育意识,孩子在家应该干什么,不能做什么,处处做到安全教育。让孩子从细微处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安全是学校一直以来最关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我们经常利用班会、晨会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强化他们安全意识。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让我们用师爱弥补父爱和母爱,关心留守儿童心里特点;把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紧密连接,加强留守儿童安全教育,让留守儿童获得健康、愉快地成长,有利于满足个体素质发展需求,稳定农村家庭幸福,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让留守儿童和单亲子女不再孤单
让留守儿童和单亲子女不再孤单
——班级管理之我见
内容摘要:单亲儿童与留守儿童,一般都是社会弱势家庭的孩子,有着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成长经历与心路历程。作为班主任应多留心、勤辅导,对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干预,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对此深有体会。
关键词:单亲子女与留守儿童 班级管理 关注 辅导 干预
通过我带这个班三年,使我深刻的认识到:这个班的学生有个特点就是留守家庭和单亲家庭子女占相当一部分比例,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学生比较淘气,存在许多不良的行为和学习习惯:
一、这些学生出现问题,家长无法配合老师,做不到家校配合。因此在校学生上课即使能认真听讲,但课后在家没有家长监督,学生自觉性不够,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成绩也无法提高。
二、因为做不到家校配合,我只好在管理班级时一味地要求严。在班会上我气宇昂扬的宣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郑重地向学生宣布这要遵守那要遵守,总想用班主任的“严”压住学生。“严师出高徒”,“无以规矩,不以成方圆”,所以班上学生纪律很好,但是成绩总是一般,我没有调动起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这些学生在班级里占相当一部分比例,父母不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忽略孩子在兴趣、爱好、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的情况,没有发挥孩子潜能和特长。虽然我也把学生的独特个性视为一种财富来珍惜开发,平时多给他们大胆展现自己个性特长和才能的机会,多开展活动让学生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时代中更具竞争力,但我们班上课的课堂气氛不活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有益活动不积极。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改变班级管理措施。1.让这些学生学会人际交往。
让单亲或留守儿童学会人际交往,首先应该让他们认识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彼此的权利和责任,要平等对待对方,要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其次要乐于与他人交往,能够与同伴合作,能够与教师和家长沟通、交换意见。同时,让他们明白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还要关心他人的需要,懂得体谅他人。再次,要让留守儿童学习一些正确的沟通技巧和有效的交往态度,能够宽以待人,真诚地赞美他人,也能够接受善意的批评。最后,要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完整。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能够适当迁就别人,随和的态度在人际交往中是必要的,但是这种迁就是有限度的,随和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更不等于失去自己完整的人格。
2.加强联系,齐抓共管,尤其对单亲子女或留守儿童。
班级管理靠班主任一人是不行的,只有加强同任课教师、学生及其部分家长、学校组织和部门的联系,才能把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比如请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及情绪,发现学生有反常的情绪或异常行为要及时同班主任“会诊”并“对症下药”;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对言行、情绪异常的要找学生了解情况并设法告之家长,共同“医治”心理创伤。3.善待学生,改善关系。人们常称班主任为“班妈”,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要真正做到从细处着手、从长远着眼,无微不至,尤其是对单亲子女或留守儿童。对这些学生的批语要讲究艺术,多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对这些学生的要求要严宽兼顾,严而有度,宽而有限;跟学生的交往要民主平等,多一些沟通,少一些训斥,做这些学生的知心朋友,做这些学生亲近自己。“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取得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尊敬,才能及时发现班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依靠其他学生及时准确地消除隐患。4.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学生自治,每人值日一天,轮流当班委,不合格者将被淘汰,下一轮就没有当班委的权利,激发学生的权利欲来管理班级。魏书生曾经说过:“普通学生能做的事情,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不了解学生的管理是盲目的管理,不尊重学生的管理是专制的管理,不信任学生的管理是错误的管理。对于学生个体要因材施教,不能因“恨铁不成钢”而操之过急,更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去追求完全的统一或一律化。5.运用了小组管理的方式。
把班级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成了七个小组。从而使对班级的管理转化为对小组的管理,而小组的管理则落脚到到对小组内部互助合作有效性的调控上。每一组选一名小老师,班主任的角色也由以前的台前管理者变为幕后协调者和小组管理助手,学生的角色也由先前的被管理者转化为管理者,提高了他们的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最终实现班级管理的自动化。
6.建立培优转差的档案,让这些学生体味成功的甜蜜。
乐思好学,不懂就问,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每天都能进步一点。小组长记录每天的进步情况,作为期末综合素质评定的标准,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充分展现自己,形成一整套的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并把班级环境打扮得童趣盎然、书香四溢。总之,要管理好班级、要培养好这些学生,就必须调动这些学生的思想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优化他们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各类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依靠作为班级领导者和组织者的班主任,作出长期的努力和实践,通过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才能在现代育人工程中描绘出灿烂的前景,给学生付出真爱,学生才会传递爱,我希望爱满人间!
第五篇:将关爱从心开始让留守不再孤单
将关爱从心开始让留守不再孤单长丰县双墩镇中心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留守”、“空巢”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逐渐成为农村突出的社会问题。国家已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工作列入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形成家庭、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关爱体系。我校在籍小学生1850人中,有留守儿童27人,虽不到学生总数的3%,但还有一部分处于留守儿童边缘不是留守却相当于留守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早出晚归,在孩子还在睡觉的时候就去上班,在孩子已经睡觉的时候才下班,与孩子几乎没有见面沟通的时间,这些孩子同样缺乏监管。我校同样将这些孩子纳入到关爱的行列,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学校少年宫的教育辐射功能,让这些孩子课余有去处,学习有辅导,生活有关照。从心灵深处真正去关爱他们,让留守的天空不再孤单。
一、组织健全,管理规范是前提。
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校党委书记、教务主任,少先大队部、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的工作制度,拟订计划,安排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各级领导重视,层层组织保障,为留守儿童之家的规范管理注入活力,增强动力,提高了效率。
二、建章立制,加强管理是保障
我们注重“家”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拟定,从制度入手,规范“家”的管理运作。工作制度,学习制度,教育管护管理制度,活动制度,作息制度,值班制度等,既有文字材料分发到责任老师手中,又张贴上墙让学生规范遵守,同时强调留守儿童之家的值班老师和“家”中志愿者认真做好活动记录。学校领导小组,做到年初有计划,平时有记载,年末有总结。
三、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是关键
为确保“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积极创造条件,为关爱留守儿童团搭建一个适宜的平台。从有限的校舍中挤出30平方米空间开辟专室,挂牌设立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并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辟心理咨询服务,为留守儿童扫除心理障碍;在“亲情聊天室”、“亲情电话室”里设置亲情电话,为留守儿童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沟通提供便利。而学校的少年宫开展的各个活动室又为孩子们提供了必备的活动条件。为方便管理,我校还有专门的资料室,一是为留守儿童建立专门档案。学校每学期要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特别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健康档案、成长记录袋和联系卡。联系卡内容有:学生家庭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家长姓名及务工单位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通过建立“联系卡”,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二是活动计划安排与活动纪实资料等。活动丰富,资料详实。
四、精心呵护,关怀备至是方法。
其实留守儿童往往更敏感,他们常常会以戒备的心理对待周围的一切,所以对他们的关爱必须落在实处,以心打动心,以情打动情。
1、开通亲情电话。充分发挥我校 “亲情电话”和“心理咨询室”的作用。“亲情电话”让学生家长方便快捷地与孩子沟通信息,了解学习情况。我们会在重要的节假日、父母的生日之时,为孩子拨通电话,增强孩子的感恩之心。每当学生学习进步、取得奖励,或者想念父母,想说心里话的时候为他们拨通亲情电话,让父母与孩子之间倾诉心情,沟通感情。“心理咨询室”是为了帮助留守儿童扫除心理障碍,进行心理健康疏导,让他们能敞开心扉地对老师说,我们的这种疏导是无痕的,是在取得孩子的完全信任下进行的,有时可能是和同学之间的小摩擦,有时可能是受到的小委屈,有时也可能是生活中的一个小问题,我们的心理疏导老师有男、女教师各一名,他们既有作为老师的理智,又有作为父母的慈爱,既作为开解者,有作为倾听者,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铺路搭桥。实施心灵关怀、引导农村儿童积极向上,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2、注重文化熏陶。充分发挥少年宫各室的作用。让留守儿童课余在“家”中多读书,读好书,能动手,动脑发挥他们的才干。“家”中图书方便了孩子们课外阅读。我校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小组,经常在一起交流心得体会并将阅读手抄报张贴于校园;书法绘画活动室留守儿童进行书法绘画训练;体育活动室带孩子们打乒乓球,打篮球,跑步;经典诵读活动是引领孩子们读经诵典;音乐舞蹈活动是带领孩子们乐海畅游,本期的鼓乐队又为这些孩子增加了新去处。通过这些方法让孩子们从小受到文化的熏陶。我们的歌舞、绘画,经典诵读等在各种比赛中屡创佳绩。
3、加强品德培养。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志愿者的作用。镇关工委组织老干部老教师经常给留守儿童作报告,教育孩子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光荣革命传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请司法干部和法制副校长讲授法纪法规和自我保护安全防范常识,帮助孩子们树立遵纪守法观念;我们还经常利用多媒体对留守孩子进行预防毒品安全教育,防溺水安全教育,用水用电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饮食安全教育等,帮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4、成立代管家长。关心支持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志愿者、学校党员干部、普通老师纷纷与留守儿童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做留守孩子的代管家长,他们有的给留守儿童过生日,有的与留守儿童共庆端午、中秋节,有的带留守儿童过双休日。教孩子们钉纽扣,洗衣服和其他一些基本生活常识。一位家长过年回来看到孩子帮他们忙这忙那,高兴地合不拢嘴。
5、参加社会实践。学校利用节假日带领留守儿童参加社会实践,使他们从小感知社会,了解时事,培养正确的人生观。①义务走上街头参加交通安全宣传和预防毒品安全宣传;②参观市科技馆,参加芜湖方特一日游;③参加各种比赛活动。
五、注重引导,加强关注是目的。
留守儿童教育是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工作,后方安定,前方安心,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远在他乡的年轻父母们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所在地的经济建设,我们每期都会召开学生家长会,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强化家长的监护责任。督促外出务工人员落实子女代理监护人,妥善安排子女学习与生活。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监护责任监督制度,加强留守儿童家长培训和教育,提高家长对留守儿童监护的法律意识的能力,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从而引导家长社会对留守孩子更多一份关注。
总之我校一直以来将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放在工作的重点,为每一个留守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做着默默的努力,将关爱从新开始,让留守不再孤单。但我们深知这只是开始,我们的工作将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