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农村留守老人不再寂寞
让农村留守老人不再寂寞 田晓剑
近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每年有两亿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被抽离出村落、土地和家庭,开始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使得农村出现了一个个守望家园的孤独身影,常常是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独守空房,精神寂寞,这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被人们称为“留守老人”。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经有1.85亿,农村老人超过一个亿,其中农村留守老人达4000多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左右,也就是说,大约每三位农村老人中,就有一位是留守老人。他们既要从事耕种,又要抚养或看护孙辈,一方面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另一方面缺乏精神的慰藉。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双重挤压使得他们成为了“寂寞中的夕阳”。他们的物质生活表现为经济拮据,他们的情感需求表现为亲情饥渴,他们的文化消费呈现出单调贫乏,这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面对经济上的困境和精神上的孤单,老人或许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克服或隐忍,但在遭遇生病、受伤、农忙等事件时,子女却不能在身边加以照料和帮扶,这成为了很多留守老人内心的创伤和隐痛,曾有留守老人表示,他们最担心的是,自己“死在床上都没人知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留守老人群体面临着严重的养老风险,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笔者认为,留守老人的精神健康应当引起子女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现就如何满足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问题提出以下建议,让农村留守老人不再寂寞。
一、转变观念,制定规划。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在农村基本普及,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物质生活条
件。但是对于老人来说,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不仅需要物质上的保障,更需要精神上的关心和文化上的丰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方共同组成养老支持力。因此,在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应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准,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亟需转变管理理念,把满足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纳入各级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要将留守老人问题纳入工作视野,可以民政、文化、宣传等部门牵头组建相应班子,制定实施规划和措施,为农村留守老人老有所“娱”、老有所乐创造条件。
二、深入摸排,实证调查。目前,我国正处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设时期,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伴随着文化消费的增长。在文化大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布局中,要切实关注农村留守老人这一群体的文化消费问题。因此,建议民政、统计、文化、相关媒介机构等深入农村留守老人群体,开展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实证调查。只有真正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实际需求,才能适当调整满足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服务方式和内容,为留守老人提供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提升其文化消费的支出比例,共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把国家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设落到实处。
三、加大投入,搭建桥梁。一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应提倡多元融资模式。一方面用好国家财政政策,一方面吸纳民间资本,共同建立农村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多方面丰富留守老人的文化生活。二是积极开发当地文化资源来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可通过挖掘当地丰富的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当地的风俗人情、记载传承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他们从小耳濡目染的传统文艺形式和节目送下乡等方式和渠道让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再空虚。三是发挥“农家书屋” 满足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桥梁作用。目前“农家书屋”在管理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使用中偏重
于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对象多为农村青壮年和儿童,对农村留守老人吸引力不大,因而急需提升“农家书屋”的管理水平。可完善书籍品种结构,增加面向留守老人的资料,充实面向留守老人的资源,扩充面向留守老人的民间艺术,拓宽面向留守老人的服务手段和渠道。
四、健全组织,纳入考核。一是可与当地的中小学合作,让当地中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为留守老人上门服务,组建面向农村留守老人的“农家书屋”志愿者队伍,一方面营造热闹团圆氛围,另一方面可帮留守老人查阅资料、培训电脑使用、帮助他们与远在外地的子女进行视频通话等。二是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组织。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要把建立和完善留守老年人组织工作纳入本辖区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绩效考核之中。如成立老年人工作委员会、老年人协会、老年人互助会等机构,通过老年人组织可以加强农村留守老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减少他们在家独处的时间,从而减轻孤独感,缓解情感饥渴。老年人组织可以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使农村留守老人体会到老有所为的乐趣,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所以说,重视并满足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和家庭多方力量的介入,只有在思想上重视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并且在行动上满足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才能使农村留守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作者单位:山东省惠民县公安局
第二篇: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坐落于宁乡西部乡镇的流沙河中心小学,现有留守儿童300多人,为了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学校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方案,积极开展了“帮一联十访百”党群心连心活动,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学校根据现状,召开了专门的行政管理会议,共同制定了此项活动的实施方案,并将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活动。学校利用校务例会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动员,要求各班认真统计“留守儿童”的人数,并做好“留守儿童”个人资料登记表。同时要求坚持做到每月一访,并及时做好家访记录。利用集会时间,少先队大队部对全校师生进行动员,唤起全校师生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以结对子的形式,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教师、同伴给予的关怀。开展一次以“奉献爱心,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主题中队会。通过一系列活动开展,让学生感到大家庭的温暖,在活动中得以熏陶和成长。
第三篇: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调研 ——以xx村为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日益增大,现在在农村仅凭耕种所得收入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正常的生
活需要,其中,大多数年轻人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纷纷选择背井离乡去城市打拼。因而,留守老人这个特殊群体不断扩大,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次调研主要以走访、查阅文献、入户调查等方法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几条建议。
关键词:留守老人、农村、现状、对策
一、留守老人概念的界定
目前相关的各权威部门并没有对留守老人给出其明确的定义。
一部分学者从老人年龄角度考虑,例如王学芳在《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支持网络结构探析》一文中,则认为留守老人是子女长期外出流动时留守在户籍地村的60岁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指出了留守老人的年龄限制。
也有一部分学者从子女外出原因及外出时间角度考虑,例如陈浩(2007《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一文中的界定: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农民工在进城时把父母留在了农村,催生了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的群体。我们把这种由于农村人口迁移引起的特殊现象所构成的老人群体称为农村留守老人群体。
还有学者从子女及子女配偶是否在老人身边的角度考虑,例如:王乐军《济宁市农村留守老人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的研究对象为济宁各县市农村留守老人,其农村留守老人的确定标准为:常住农村的老人,年龄大于等于60周岁;其子女及子女配偶因外出工作均常年不在本村居住者。突出子女及子女配偶都不在老人身边。因此,本文对留守老人的概念做了一个具体的定义:留守老人是指那些因子女长期离开户籍地的60周岁以上或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二、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现状
(一)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
由于子女们外出打工,老人们在生活上缺人照顾,精神生活单调,很是孤独。很多年迈的老人必须自给自足,但是他们已经年迈,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子女外出后,电话称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老人大多过着“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
(二)生活来源缺乏应有的保障 大部分的留守老人基本没有经济来源,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比如通过种植庄稼,像小麦,花生,油菜,还有种菜等再拿到菜市场上卖所得,收入来源单一。在走访中,我发现,一般老人都是用柴火来做饭,每年的秋天,他们就会上山砍柴以备过冬。就拿我的奶奶举例,她一年四季始终住在一座可能被年轻人叫做“破烂房”的地方,一个人生火做饭,一个人生活,这在人们看来会是相当可怜和孤独的。而且,她是没有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就算有,也只是很微小的福利。因此,在农村地区,留守老人的生活保障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应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
(三)生活照料问题
子女对父母的生活照料需以空间距离的接近为基础,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两代人的分离,因此子女的乡城迁移客观上减少了留守老人在日常生活、安全和医疗等方面得到的照料,使留守老人普遍处于家庭照料不足的困境。另外,家庭代际关系的失衡、尊老敬老养老关系的淡化,加剧了留守老人的艰难处境。
(四)就医难、医疗费用不足问题突出 疾病是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最大杀手。在所调查的留守老人群体中,基本上都患有慢性病和多种疾病。许多人都是中年就医服药,在自己的年收入或子女供给的生活费用中有一大部分都用于治病、买药上。尽管老年人治病服药是不足为奇的正常现象,但是因治病花去的昂贵医药费,确实成为老龄化家庭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无底洞”。甚至是引起亲情脆弱化、家庭关系不和的主要矛盾。
(五)隔代监护问题 自改革开放初期以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涌动,由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组成的隔代家庭在农村日益普遍。隔代监护对监护者和被监护人都产生影响。留守老人作为监护者,监护孙辈无疑加重了自身的负担;而留守儿童作为被监护人,由于留守老人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式失当等不利于留守儿童成长发展。而隔代亲使老人易娇惯溺爱孙辈,使留守儿童养成不良习惯,影响其健康发展。
(六)农村治安状况堪忧
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盗贼也越来越多。他们专拣在家务农的“空巢老人”下手,作案手法娴熟,情节恶劣,就像当年鬼子进村一样,毫发不剩。而且作案越来越高调,次次都能得逞。一般来说,老年人对自己的财物缺少防范保护的意识,容易使犯罪嫌疑人得手,部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不知或不敢向司法机关求助,这些侵害农村留守老人的犯罪对社会治安和人们的心态影响很大。如何保护农村留守老人的合法权益,让老人安度晚年,是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留守老人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发展,老人们留守农村,是不可回避的实际状况。自留地及宅基地因素也是老人坚守农村的重要原因。
(二)农村老人的自身特点。
农村老人对原居住地特定的生活环境的留恋、良好的生活关系网络和老年人对城市生活的排斥感等,是导致城市化过程中老人留守农村的因素。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留守老人经济上的低收入、生活上的低层次、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决定了他们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农村留守老人安度晚年的愿望。
1、加强社会扶持力度,增强老人的社会保障水平。从长远看,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使老人安度晚年,是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重要途径。政府应给农村老人以国民待遇。现代社会是一个生产社会化的社会,与其相配套,过去由家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一定要走向社会化。因此,要建立健全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体系,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制,缩小城乡差距,使留守老人“老有所养”。
2、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业。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致富能力,这亲才能让外出务工人员“ 落叶归根”。政府应加大力度,把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应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在实用技术、科普知识上给予支持,千方百计地把农村经济发展起来,用经济成果“留人”“留心”。
3、举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借助社会力量抚养老人,使老有所养。有的地方,由乡、村组织牵头,通过批发商引资等多种渠道兴办养老院、托老所等,对于年龄较大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可以考虑由其子女出部分钱,搬进托老所,进行社会养老。
4、完善农村医疗制度。留守老人、大多体弱多病,门诊费用大。按照目前农村医疗保险规定,只有住院才能得到较多的费用报销,而村级的门诊费报销比例低,但事实上老师选择在村级的门诊看病,因此要在逐步提高住院费报销比例的同时,提高农村人村级门诊费的报销比例,切实解决他们看病贵的问题。
5、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警要以案说法,对老人们进行日常自身安全防范、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等宣讲,教育农村留守老人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制意识,一旦发现被诈骗要及时报警。各乡镇建立专职治安巡防队,在乡镇派出所指导下工作,以弥补警力不足。结束语:
当今,农村留守老人问题俨然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留守老人在经济上缺乏保障、生活照料不足、农业生产负担重、治安状况不好等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想要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留守老人能够真正享受天伦之乐。
第四篇:关注农村“留守老人”
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几点建议
龚兴虎樊城区青泥湾中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进城务工的不断增多,在广大农村地区就出现了许多 “留守孩子”和“留守老人”。“留守孩子”已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老人”的问题也应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他们大都年龄在五十岁左右,既要耕种田地,有的还要照顾子女寄放在家里的小孩,生活状况令人担忧。目前,我镇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肩负繁重的体力劳动。大量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后,耕种的重担就自然落在家里的老人身上,由于年龄大,缺乏劳动力,承担繁重的生产劳动和繁琐的家务活,每天都非常劳累。有的还要担负“留守儿童”的监护任务,身心负荷过重。
二、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生活无人照顾,生病没有人督促去看医生,因经济拮据和行动不便,往往不愿去治病,导致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无钱医治的恶性循环。
三、心理上有很重的失落感和孤独感。子女在外打工,不能回家养老,使得这部分老人倍感失落,“安享晚年”心愿难于实现。特别是失去老伴的老人,生活无人过问或者很少有人过问,常常倍感孤苦寂寞。
四、安全问题令人担忧。由于无人照顾,“留守老人”往往受伤、生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甚至因此而失去生命、。
五、监管“留守孩子”不力。由于是隔代教育,有的老人一味溺爱,导致一些儿童养成不良习惯:有的老人用老方法教育孙辈,会引起隔阂、冲突,甚至酿成悲剧。
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以村组为单位,在农村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老年人工作委员会等老人互助组织,纳入村规民约。加强与“留守老人”的联系,经常到“留守老人”家庭看一看,关心一下饮食起居、身体状况,引导“留守老人”互帮互助,互相照顾。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周围群众做到“近邻胜远亲”,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良好养老氛围。
二、加大农村保障力度,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保证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建立农村养老基金,专门用于帮助一些生活困难的农村“留守老人”解决紧急情况。
三、在医疗保障方面,帮助“留守老人”加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提高老年人医疗报销比例。
四、鼓励兴办福利机构。加强乡镇福利院的建设,由村提供场所、健身设施、基本生活资料等,再由其子女缴纳一定数量的生活及其它费用,对“留守老人”进行集中供养,解决他们无人管理、无人赡养的问题,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照料服务。
五、强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和义务。全社会共同宣传《老年法》,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农村青年的孝德教育,宣传敬老、养老的先进典型人物,大力弘扬养老敬老美德,强化子女对老人关心赡养的责任感,进一步强化家庭的养老功能,使老人们能够享受来至于社会、亲情的温暖。
第五篇:农村留守老人
农村留守老人:幸福在何方?
一个个年轻人背井离乡,到陌生的城市“寻梦”;他们身后留下了一个个孤独的身影在村口守望。这些孤独身影,就是他们留守家园年迈体弱的双亲。留守老人们在农村是怎么生活的呢?谁来关怀、呵护这些老人?
扫描: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现状写真
在我河舒镇一村的一位老人,名叫刘东明,今年62岁,有5个孩子,一家人大小14口人,子孙们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在外面工作,家里就剩了夫妻俩。刘东明的家很大,老人说,每年除了春节热闹一阵子外,家里就冷冷清清的了。老人的孩子虽多,但生活并不富裕。孩子们在外一年忙到头,仅够子女读书和一家人的花费。因此,老人虽然腿脚不灵便,但在家里并没有清闲下来。在村里,像刘东明这样的留守老人还不少。他们只要身体还行,就活一天干一天活,自己养活自己。
而另一位老人,80岁的张中华,他的妻子十多年前就去世了,他与妻子没有生育,抱养了个儿子。儿子带着孙子去深圳给人养猪,十几年来只回来过两趟。养子出去后,开始还寄点钱回来,后来人不回了,钱也不寄了。老人在家里,靠自己耕种一亩地养活自己。他没有收入,连猪肉都买不起。老人家里连电灯都没有,房间里一片黑暗,连床都看不到。穿着破破烂烂的他说到这里,唉声叹气地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我担心的是死了没有人埋!” 还有些老人带着孙子一起生活,而孩子需要教育,这些本是年轻人的事,可是,他们大多在外面打工,这些任务便全部落在了老人们的身上。教育孙儿不但责任大,而且也极为烦心,事情多得很。
繁重的家务和家教外,最令老人烦恼的莫过于寂寞。有一位名叫杨才兵的老人说,他平时里白天忙一些家务活,或者偶尔串串门,同邻居拉拉家常,日子也还算充实,但晚上可就寂寞了。家里虽然彩电、音响等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但由于自己识不了几个字,加上眼睛又不好,电视设备几乎成了摆设。他最盼的是过年,一家人其乐融融,那才是他想要过的美好生活。最怕的是正月十五一过,子女一个个走了,家里回到长久的冷清。最后他戏谑地说:“现在农村大多数家庭是两个老的在家,一个‘和尚’,一个‘尼姑’。”
重压:农村留守老人的心声
我在镇政府里了解到,本镇的留守老人很多。在中青年外出务工后,留守在家的老人不得不“老当益壮”,扛起了种田责任,肩挑背磨什么都得干。这些过度透支了他们的体力,用这些老人的话说是“只有我们实在爬不动时,就不做了”。
老人们说,年轻时盼把孩子拉扯大了,就可以享清福了。现在都一大把年纪了,仍然要耕种犁地,说“老了享福”,那都是一句空话。
他们精神慰籍少。人老了最怕孤独。来自子女的精神慰籍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农村老人过惯了苦日子,对物质要求并不高,在能满足温饱的今天,老人渴望的往往是子女的亲情而不在乎子女的钱物。尤其是当子女外出务工把孩子接去一同生活后,留守老人不但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连最后一点精神寄托也没有了。大多数留守老人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很容易感到孤独。特别是孤居老人,更是心里有话没处述说,有时间没事打发,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觉得生活没有意思,严重的会产生自杀的念头。他们生活缺照料。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小事对于留守老人来说,都成了难题。留守老人最怕的就是生病。在家中生了病,没有年轻人去请医生,有些老人甚至拿不出钱看病,往往小病拖成了大病。卧病在床身边也没有子女来照顾,老人更是觉得孤苦无靠。
他们经济收入低。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大部分没有社会养老保障,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补贴。地里的收入不高,一些失去劳动能力的留守老人更是只能依靠子
女的补贴。随着孝道观念的淡化以及一些子女自身谋生的压力,高龄留守老人的经济收入更是少得可怜。
他们安全隐患多。随着年事已高,一些农村留守老人记忆力下降,有的行动不便或身有残疾,一些日常生活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甚至导致悲剧。
最近,一项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完成的调查表明,我国农村现有10.2%的老人感到不幸福,有35.1%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独居的和没有配偶的老人感到孤寂的比例更高。关注此事的人士认为,与农村“五保户”相比,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容易被忽视,他们大多体弱多病、生活缺少照料。尤其是高龄老人面临的困难更大,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秋霞说:“农村老年人精神危机的主要内容包括子女经济上的供给、精神上的孝顺、老人业余生活的丰富等等。但是许多的地区,农民们面临子女上学、子女成家、医疗保健等多种问题,在诸多的开支面前,老龄问题根本排不上号。老人们一般只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养老仅为了生存。”
思考:如何让农村留守老人安享晚年
农村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他们是社会中相对脆弱的群体,表现为经济上的地收入型、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这决定了他们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上述养老问题,需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才有可能实现他们安享晚年的愿望。
两会期间,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于解决农民工权益的保障,以及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被代表委员们一再提及。前两年温家宝总理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强化农村公共医疗服务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老年农民营造一个好的赡养环境,农村“留守老人”就不再是个沉重的话题。
——毕竟,构建和谐社会的春天已经来临!
日志1
一个个年轻人背井离乡,到陌生的城市“寻梦”;他们身后留下了一个个孤独的身影在村口守望。这些孤独身影,就是他们留守家园年迈体弱的双亲。留守老人们在农村是怎么生活的呢?谁来关怀、呵护这些老人?
由于居住在一个小镇上,一直以来都看到许多年迈的老年人。他们和老伴两个人生活,或者带着子孙一起,很多也就是单独一个人生活。他们经济上的地收入型、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对于此,我很想贴近了解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切身的感受。
刚好从父母口中得知有这么个机会,去乡下调查了解留守老人,我便积极争取了机会,与工作同志可以一起去下乡。
我想知道老人们的现状,想知道他们的心声!
日志2
对于这么一群特殊的群体,我还是对自己有点担忧,我不太真正了解他们,怕到真正和他们接触时,自己的行为举止和言谈会不受他们喜欢。我不想自己表现得不好。于是,我参阅了一些有关的书籍和杂志,以及与父母交谈了解,让自己对他们形成一个初步概念
也许在年龄上,就把自己当作一个晚辈,一个孙女,而对于此次的调查了解,就当作一次去看望自己的爷爷奶奶,那样我想应该就很不错了。
同时在各种资料上了解到,与农村“五保户”相比,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容易被忽视,他们大多体弱多病、生活缺少照料。尤其是高龄老人面临的困难更大,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农村老年人精神危机的主要内容包括子女经济上的供给、精神上的孝顺、老人业余生活的丰富等等。但是许多的地区,农民们面临子女上学、子女成家、医疗保健等多种问题,在诸多的开支面前,老龄问题根本排不上号。老人们一般只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养老仅为了生存。
对于明天的下乡深入调查,我的心情变得沉重了!
日志3
今天是我起来得最早的一天,因为我要和政府的工作同志一起去乡下,去了解留守老人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幸福生活在何方?我们选定了情况比较特殊的几位老年人们,将在这两天依次去看望。
一路上,我的心情还是多少有点忐忑不安。不知道我马上要面对的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况一群特殊的老年人。
走了很长的路,终于到了选定的第一位老年人的家。就是河舒镇一村的村民,名叫刘东明,今年62岁,有5个孩子,一家人大小14口人,子孙们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在外面工作,家里就剩了夫妻俩。刘东明的家很大,老人说,每年除了春节热闹一阵子外,家里就冷冷清清的了。老人的孩子虽多,但生活并不富裕。孩子们在外一年忙到头,仅够子女读书和一家人的花费。因此,老人虽然腿脚不灵便,但在家里并没有清闲下来。在村里,像刘东明这样的留守老人还不少。他们只要身体还行,就活一天干一天活,自己养活自己。
而另一位老人,80岁的张中华,他的妻子十多年前就去世了,他与妻子没有生育,抱养了个儿子。儿子带着孙子去深圳给人养猪,十几年来只回来过两趟。养子出去后,开始还寄点钱回来,后来人不回了,钱也不寄了。老人在家里,靠自己耕种一亩地养活自己。他没有收入,连猪肉都买不起。老人家里连电灯都没有,房间里一片黑暗,连床都看不到。穿着破破烂烂的他说到这里,唉声叹气地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我担心的是死了没有人埋!”
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不是忐忑不安了,而是极度的沉重!
日志4
今天去另外老年人家的路上,与工作同志的交谈了解到,本镇的留守老人很多。在中青年外出务工后,留守在家的老人不得不“老当益壮”,扛起了种田责任,肩挑背磨什么都得干。这些过度透支了他们的体力,用这些老人的话说是“只有我们实在爬不动时,就不做了”。
有些老人带着孙子一起生活,而孩子需要教育,这些本是年轻人的事,可是,他们大多在外面打工,这些任务便全部落在了老人们的身上。教育孙儿不但责任大,而且也极为烦心,事情多得很。
繁重的家务和家教外,最令老人烦恼的莫过于寂寞。有一位名叫杨才兵的老人说,他平时里白天忙一些家务活,或者偶尔串串门,同邻居拉拉家常,日子也还算充实,但晚上可就寂寞了。家里虽然彩电、音响等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但由于自己识不了几个字,加上眼睛又不好,电视设备几乎成了摆设。他最盼的是过年,一家人其乐融融,那才是他想要过的美好生活。最怕的是正月十五一过,子女一个个走了,家里回到长久的冷清。最后他戏谑地说:“现在农村大多数家庭是两个老的在家,一个‘和尚’,一个‘尼姑’。”
老人们说,年轻时盼把孩子拉扯大了,就可以享清福了。现在都一大把年纪了,仍然要耕种犁地,说“老了享福”,那都是一句空话。
我们应该好好思考这句空话!
日志5
深入调查结束了,我知道了老人们的现状,知道了他们的心声!
他们精神慰籍少;他们生活缺照料;他们经济收入低;他们安全隐患多。
农村老年人精神危机的主要内容包括子女经济上的供给、精神上的孝顺、老人业余生活的丰富等等。但是许多的地区,农民们面临子女上学、子女成家、医疗保健等多种问题,在诸多的开支面前,老龄问题根本排不上号。老人们一般只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养老仅为了生存。”
实际农村老人过惯了苦日子,对物质要求并不高,在能满足温饱的今天,老人渴望的往往是子女的亲情而不在乎子女的钱物。想自己卧病在床时,身边有子女来照顾。高龄留守老人的经济收入能有更多的解决办法。
总的来说,农村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他们是社会中相对脆弱的群体。他们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上述养老问题,需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才有可能实现他们安享晚年的愿望。
但我们也要有理由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老年农民营造一个好的赡养环境,农村“留守老人”就不再是个沉重的话题。
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