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省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细则(湘办发2012[40号])
湖南省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细则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10月29日发布,湘办发〔2012〕40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各级机关和湖南省各级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湖南省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第三条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 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五条 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六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党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带着遵守《党政机关公 文处理工作条例》和本细则。
第七条 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二章 公文种类
第八条 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廖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旅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周知的事项。
(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九)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示批示、批准。
(十二)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三)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十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第三章 公文格式
第九条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仰取俯拾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二维条码等组成。
(一)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用6位阿拉伯数字标在首页左上角。
(二)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 密”“机密”“秘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标注保密期限。未标注保密期限的公文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密级和保密期限标注在首页左上角份号下方。电报的密级标注在密级栏内。
(三)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紧急程度标注在首页左上角,涉密公文标注在密级下方。电报的紧急程度标注在等级栏内。
(四)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署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并用联署机关名称时,一般主办机关排列在前,其他机关按党政机关排名惯例排列。发文机关标志的字号不得大于上级发文机关标志的字号。
(五)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机关代字应当准确、规范、精炼、无歧义、固定使用,不得与上级机关、同级机关代字雷同。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全称标在六角括号慛,发文顺序号不编虚位,不加“第”字。
(六)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签发人姓名。联合上行文 应当标注所有联署机关签发人姓名,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标注,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签发人”三字与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与居左的发文字号处在同一行。
(七)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联合行文联署机关过多时,标题中发文机关名称可以省略。标题中应当昼避免使用标点符号,确需使用的,可以使用书名号、引号、顿号、连接号和括号。
(八)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九)正文。公文的主体,结构层次较多时,序数应当依次用“
一、”“
(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小题用黑体字,第二层小标题用楷体字,第三、四层小标题用仿宋体字。公文的首页必须显示正文。
(十)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有多个附件的,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依序标注附件名称。附件名称回行时,与上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附件名称后不使用标点符号。
(十一)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公文一般署机关名称,议案、命令(令)等署机关主要负责人姓名。
(十二)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 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 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公文签发后,因故不能及时发文时,成文日期可以请求请求签发人重新确定或者由发文机关文秘部门提出意见报领导确定。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
(十三)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上行文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联合行文的,联署机关应当加盖印章。纪要不需加盖印章。
(十四)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标注在成文日期下一行。请求应当在附注处标联系人姓名和联系电话。
(十五)附件。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在版记之前,与正文一起装订。不能与正文一起装订时,应当在附件左上角标注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
(十六)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抄送机关按上级机关、平级机关、下级机关顺序排列。
(十七)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发机关为行文机关或者其办公厅(室)。印发日期为公文的送印日期,用阿拉伯 数字将年、月、日标全
(十八)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标注。公文的正文与附件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标注。
(十九)二维条码。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标在公文末页版记右下方。
第十条 公文的版式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9704-2012)执行。
第十一条 公文使用的汉字、数字、外文字符、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执行。民族自治地方的公文,可以并用汉字和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
第十二条 公文用纸幅面采用国际A4型。特殊形式的公文用纸幅面,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第四章 行文规则
第十三条 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应当由部门行文。能以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名义行文的,不以党委、政府名义行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再行文:
(一)国家法律法规已经作出明确规定的;
(二)现行公文规定仍然适用的;
(三)贯彻上级公文精神,照抄照搬,没有新的具体政 策措施的;
(四)当面协商或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解决的。
第十四条 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行文,遇有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第十五条 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三)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四)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五)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六)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 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七)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可以向党委、政府行文;党委、政府部门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向其主管部门行文,不直接向党委、政府行文。
第十六条 向下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党委、政府的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确须下级党委、政府执行的,报本级党委、政府批转或者由本级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转发。需经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
(三)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没有对口下级机构的部门和单位,就其职权范围内的具体事项,可以用“函”向下级党委、政府及其办公厅(室)行文。
(四)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撤销。
(五)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 抄送该下级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第十七条 同级党委、政府,党委、政府与其他同级机关,同级党委、政府的部门,党委、政府的部门与其他同级部门、群众团体、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党政机关一般不与企业联合行文。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
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
党委、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可以向其组成单位,向下级机关和上级机关相应的议事协调机构可以向其组成单位,向下级机关和上级机关相应的议事协调机构,向批准其成立的党委、政府行文,但不得向上、下级党委、政府行文。
第五章 公文拟制
第十八条 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
第十九条 公文起草应当做到: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
(三)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
(四)文种正确,格式规范
(五)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
(六)公文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起草单位必须征求相关地区或者部门意见,力求达成一致。经协调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起草部门应当列明各方面理据,提出倾向性意见报请上级机关裁定。
(七)起草涉密公文,应当拟定密级和保密期限。
(八)起草紧急公文,应当体现紧急的原因,并根据实际需要拟定紧急程度。
(九)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第二十条 起草单位报送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代拟稿时,应当同时报送起草说明。起草说明包括行文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征求意见情况、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商情况等。
第二十一条 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稿,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对发文的必要性和重大政策措施的可行性等进行初核。
第二十二条 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审核。审核重点是:
(一)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二)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
(三)涉及有关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 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未协商一致的事项是否提出处理意见及依据。
(四)结构是否合理,观点是否鲜明,材料是否充实;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密级和保密期限是否准确,紧急程度是否恰当。
(五)文字、数字、计量单位、人名、地名、时间、引文、标点符号等是否准确规范、(六)其他内容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有关要求。第二十三条 经审核不宜发文的公文文稿同,应当退回起草单位并说明理由;符合发文条件但内容需作进一步研究和修改后重新报送。
第二十四条 公文应当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受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签发。签发人签发公文,应当签署意见、姓名和完整日期;圈阅或者签名的,视为同意。联合发文由所有联署机关的负责人会签。机关负责人一般不直接签发未经机关办公厅(室)审核的公文。
第六章 公文办理
第二十五条 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
第二十六条 收文办理主要程序是
(一)签发。对收到的公文应当逐件清点,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并注明签收时间,紧急公文的签收时间应当明确到时、分。签收时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向来文单位查询,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初审。对收到的公文应当进行初审。初审的重点是: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经初审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应当及时退回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
(四)承办。阅知性公文应当根据公文内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确定分送范围。批办性公文应当提出拟办意见报本机关负责人批示或者转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阅知性公文一般按机关负责人职务排序从前往后传阅,批办性公文一般按机关负责人职务排序从后往前传阅。办理公文传阅应当随时掌握公文去向,不得漏传、误传、延求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承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办理l需报请上级机关审批的事项,承办部门应当提出处理意见。
(五)催办。及时了解掌握公文的办理进展情况,督促承办部门按期办结。紧急公文或者重要公文应当由专人负责催办。
(六)答复。公文的办理结果应当及时答复来文单位,并根据需要告知相关单位。
第二十七条 发文办理主要程序是:
(一)复核。已经发文机关负责人签批的公文,印发前应当对公文的审批手续、内容、文种、格式等进行复核;需作实质性修改的,应当报原签批人复审。
(二)登记。对复核后的公文,应当确定发文字号、分送范围和印制份数并详细记载。
(三)印制。公文印制必须确保质量、安全和时效。涉密公文应当在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印刷厂或者符合保密要求的机关内部文印刷质量检查无误后分发。
(四)核发。对已印制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检查无误后分发。
第二十八条 涉密公文应当通过机要交通、邮政机要通信、城市机要文件交换站或者收发机关机要收发人员传递,通过密码电报或者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传输。禁止通过普通邮政、快递、普通传真、互联网或者其他非涉密网络等渠道传递传输涉密公文。
涉密公文在传递过程中,各相关组织和个人应当确保其畅通。
第二十九条 在公文办理过程中,应当使用符合存档要求的书写、印刷材料。
需要归档的公文及有关材料,应当根据有关档案法律法 规以及机关档案管理规定,及时收集齐全、整理归档。
两个以上机关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机关归档,相关机关保存复制件。机关负责人兼任其他机关职务的,在履行所兼职务过程中形成的公文,由其兼职机关归档。
第七章 公文管理
第三十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本机关公文管理制度,确保管理严格规范,充分发挥公文效用。
第三十一条 党政机关公文应当发给组织,一般不发给个人。
党政机关公文由党政机关文秘部门或者专人统一管理。设立党委(党组)的县级以上单位应当建立机要保密室和机要阅文室,并按照有关保密规定配备工作人员和防盗门窗、密码文件柜、消防器材、监控报警设备等必要的安全保密设施设备。
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对机要文件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党政机关机要文件管理人员应当为机关正式工作人员,其中,党的机关机要文件管理人员应当为中共党员。机要文件管理人员应当经过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凭资格证上岗。
第三十二条 公文确定密级前,应当按照拟定的密级先地采取保密措施。确定密级后,应当按照所定密级严格管理。绝密级公文应当由专人管理。对处理涉密公文的计算机及存储介质,应当按照同等密级公文要求管理。制作、识读公文 二维条码的软件、硬件产品,应当符合有关保密规定。
公文的密级需要变更或者解除的,由原确定密级的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决定。
涉密公文未经批准,不得携带外出。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公文外出的,必须经发文机关同意或者经发文机关授权的公文管理机关同意。
发现涉密公文遗失或者泄密的,应当及时报告并采取处理措施。
第三十三条 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应当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扩大或者缩小印发传达范围;需要变更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批准。
公开发布党政机关的公文,应当经发文机关批准。公开发布的时间、形式和渠道,由发文机关确定。涉密公文公开发布前应当履行解密程序。
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同发文机关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四条 复制、汇编机密级公文,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绝密级公文一般不得复制、汇编,确有工作需要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复制、汇编的公文视同原件管理。
复制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戳记。翻印件应当注明翻印的机关名称、日期。汇编本的密级按照编入公文的最高密级标 注。
第三十五条 公文的撤销和废止,由发文机关、上级机关或者权力机关根据职权范围和有关法律法规决定。公文被撤销的,视为自始无效;公文被废止的,视为自废止之日起失效。党政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公文进行定期清理。对修订的公文,应当及时重新发布;对撤销和废止的公文,应当及时公布公文目录。
第三十六条 涉密公文应当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清退或者销毁。
第三十七条 不具备归档和保存价值的公文,经本机关负责人或者文件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销毁。销毁涉密公文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登记手续,送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门销毁工作机构或者指定的承销单位销毁,确保不挂失、不漏销、不错销、不泄密。个人不得私自销毁、留存涉密公文。
第三十八条 机关合并时,全部公文应当随之合并管理;机关撤销时,需要归档的公文经整理后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档案管理部门。
工作人员离岗离职时,所在机关应当督促其将暂存、借用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清退。
第三十九条 新设立的机关应当向本级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提出发文立户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列为发 文单位,机关合并或者撤销时,相应进行调整。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条 党政机关公文含电子公文。电子公文与纸质公文具有同等效力。电子公文处理工作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一条 法规、规章方面的公文,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二条 湖南省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处理工作,可以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四十三条 本细则由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88年7月9日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发布的《湖南省党的机关公文处理细则》和2001年7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湖南省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篇:湖南省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细则
湖南省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各级机关和湖南省各级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湖南省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第三条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 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五条
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六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党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带头遵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本细则。
第七条
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二章 公文种类
第八条
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九)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
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三)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十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第三章 公文格式
第九条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二维条码等组成。
(一)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用6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在首页左上角。
(二)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虽标注“绝密”“机密”“秘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标注保密期限。未标注保密期限的公文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密级和保密期限标注在首页左上角份
号下方。电报的密级标注在密级栏内。
(三)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紧急程度标注在首页左上角,涉密公文标注在密级下方。电报的紧急程度标注在等级栏内。
(四)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署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并用联署机关名称时,一般主办机关排列在前,其他机关按党政机关排名惯例排列。发文机关标志的字号不得大于上级发文机关标志的字号。
(五)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机关代字应当准确、规范、精炼、无歧义、固定使用,不得与上级机关、同级机关代字雷同。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全称标注在六角括号内,发文。发文顺序号不编虚位,不加“第”字。
(六)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联合上行文应当标注昕有联署机关签发人姓名.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标注,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签发人”三字与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与居左的发文字号处在同一行。
(七)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联合行文联署机关过多时,标题中发文机关名称可以省略。标题中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标点符号,确需使用的,可以使用书名号、引号、顿号、连接号和括号。
(八)主送机关。全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九)正文。公文的主体,结构层次较多时,序数应当依次用“
一、”“
(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小标题用黑体字,第二层小标题用楷体字,第三、四层小标题用仿宋体字。公文的首页必须显示正文。
(十)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倾序号和名称。有多个附件的,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依序标注附件名称。附件名称回行时,与上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附件名称后不使用标点符号。
(十一)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公文一般署机关名称、议案、命令(令)等署机关主要负责人姓名。
(十二)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公文签发后,因故不能及时发文时,成文日期可以请示签发人重新确定或者由发文机关文秘部门提出意见报领导确定。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
(十三)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
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上行文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联合行文的,联署机关应当加盖印章。纪要不需加盖印章。
(十四)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标注在成文日期下一行。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标注联系人姓名和联系电话。
(十五)附件。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在版记之前,与正文一起装订。不能与正文一起装订时,应当在附件左上角标注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
(十六)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你、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抄送机关按上级机关、平级机关、下级机关顺序排列。
(十七)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发机关为行文机关或者其办公厅(室)。印发日期为公文的送印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
(十八)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标注。公文的正文与附件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标注。
(十九)二维条码。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标注在公文末页版记右下方。
第十条
公文的版式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GB/T9704-2012)执行。
第十一条
公文使用的汉字、数字、外文字符、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执行。民族自治地方的公文,可以并用汉字和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
第十二条
公文用纸幅面采用国际标准A4型。特殊形式的公文用纸幅面.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第四章 行文规则
第十三条
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应当由部门行文。能以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名义行文的,不以党委、政府名义行文。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再行文:
(一)国家法律法规已经作出明确规定的;
(二)现行公文规定仍然适用的;
(三)贯彻上级公文精神.照抄照搬。没有新的具体政策措施的;
(四)当面协商或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解决的。第十四条
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行文,遇有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
全事件等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第十五条
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三)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四)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五)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六)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七)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可以向党委、政府行文;党委、政府部门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向其主管部门行文,不直接向党委、政府行文。
第十六条
向下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文应当
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党委、政府的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确须下级党委、政府执行的,报本级党委、政府批转或者由本级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转发。需经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
(三)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没有对口下级机构的部门和单位,就其职权范围内的具体事项,可以用“函”向下级党委、政府及其办公厅(室)行文。
(四)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撤销。
(五)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该下级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第十七条
同级党委、政府,党委、政府与其他同级机关,同级党委、政府的部门,党委、政府的部门与其他同级部门、群众团体机关、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党政机关一般不与企业联合行文。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
作,不得联合行文。
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
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党委、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可以向其组成单位,向下级机关和上级机关相应的议事协调机构,向批准其成立的党委、政府行文,但不得向上、下级党委、政府行文。
第五章 公文拟制
第十八条
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
第十九条
公文起草应当敞到: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
(三)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
(四)文种正确,格式规范。
(五)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
(六)公文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起草单位必须征求相关地区或者部门意见,力求达成一致。经协调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起草部门应当列明各方理据,提出倾向性意见报请上级机关裁定。
(七)起草涉密公文.应当拟定密级和保密期限。
(八)起草紧急公文,应当体现紧急的原因,并根据实际需要拟定紧急程度。
(九)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
第二十条
起草单位报送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代拟稿时,应当同时报送起草说明。起草说明包括行文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征求意见情况、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商情况等。
第二十一条
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稿,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对发文的必要性和重大政策措施的可行性等进行初核。
第二十二条
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办公厅(室)审核。审核的重点是:
(一)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
(二)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
(三)涉及有关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未协商一致的事项是否提出处理意见及依据。
(四)结构是否合理,观点是否鲜明,材料是否充实;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密级和保密期限是否准确,紧急程度是否恰当。
(五)文字、数字、计量单位、人名、地名、时间、引文、标点符号等是否准确规范。
(六)其他内容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有关要求。
第二十三条
经审核不宜发文的公文文稿,应当退回起草单位并说明理由;符合发文条件但内容需作进一步研究和修改的,由起草单位修改后重新报送。
第二十四条
公文应当经本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政府授权制发的公文,由受权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签发。
签发人签发公文,应当签署意见、姓名和完整日期;圈阅或者签名的,视为同意。联合发文由所有联署机关的负责人会签。
机关负责人一般不直接签发未经机关办公厅(室)审核的公文。
第六章 公文办理
第二十五条
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
第二十六条
收文办理主要程序是:
(一)签收。对收到的公文应当逐件清点,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并注明签收时间,紧急公文的签收时间应当明确到时、分。签收时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向来文单位查询,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登记。对收到的公文准确登记收文日期、来文单位、发
文字号、公文标题、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收文份数、公文份号等信息和办理情况。
(三)初审。对收到的公文应当进行初审。初审的重点是: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经初审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应当及时退回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
(四)承办。阅知性公文应当根据公文内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确定分送范围。批办性公文应当提出拟办意见报本机关负责人批示或者转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阅知性公文一般按机关负责人职务排序从前往后传阅,批办性公文一般按机关负责人职务排序从后往前传阅。办理公文传阅应当随时掌握公文去向,不得漏传、误传、延误。
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承办部门对交办的公文应当及时办理,有明确办理时限要求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
部门职权范围内可以答复的事项,承办部门应当直接答复来文单位;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承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办理;需报请上级机关审批的事项。承办部门应当提出处理意见。
(五)催办。及时了解掌握公文的办理进展情况,督促承办部门按期办结。紧急公文或者重要公文应当由专人负责催办。
(六)答复。公文的办理结果应当及时答复来文单位,并根据需要告知相关单位。
第二十七条
发文办理主要程序是:
(一)复核。已经发文机关负责人签批的公文,印发前应当对公文的审批手续、内容、文种、格式等进行复核;需作实质性修改的,应当报原签批人复审。
(二)登记。对复核后的公文,应当确定发文字号、分送范围和印制份数并详细记载。
(三)印制。公文印制必须确保质量、安全和时效。涉密公文应当在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印刷厂或者符合保密要求的机关内部文印室印制。绝密级公文应当指定专人印制。
(四)核发。对已印制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质量检查无误后分发。
第二十八条
涉密公文应当通过机要交通、邮政机要通信、城市机要文件交换站或者收发件机关机要收发人员传递,通过密码电报或者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传输。禁止通过普通邮政、快递、普通传真、互联网或者其他非涉密网络等渠道传递传输涉密公文。涉密公文在传递过程中,各相关组织和个人应当确保其畅通。
第二十九条
在公文办理过程中,应当使用符合存档要求的书写、印刷材料。
需要归档的公文及有关材料,应当根据有关档案法律法规以及机关档案管理规定,及时收集齐全、整理归档。
两个以上机关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机关归档,相关机关保存复制件。机关负责人兼任其他机关职务的,在履行所兼职务过程中形成的公文,由其兼职机关归档。
第七章 公文管理
第三十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本机关公文管理制度,确保管理严格规范,充分发挥公文效用。
第三十一条
党政机关公文应当发给组织,一般不发给个人。
党政机关公文由党政机关文秘部门或者专人统一管理。设立党委(党组)的县级以上单位应当建立机要保密室和机要阅文室,并按照有关保密规定配备工作人员和防盗门窗、密码文件柜、消防器材、监控报警设备等必要的安全保密设施设备。
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对机要文件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党政机关机要文件管理人员应当为机关正式工作人员,其中,党的机关机要文件管理人员应当为中共党员。机要文件管理人员应当经过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凭资格证上岗。
第三十二条
公文确定密级前,应当按照拟定的密级先行采取保密措施。确定密级后,应当按照所定密级严格管理。绝密级公文应当由专人管理。对处理涉密公文的计算机及存储介质,应当按照同等密级公文要求管理。制作、识读公文二维条码的软件、硬件产
品,应当符合有关保密规定。
公文的密级需要变更或者解除的。由原确定密级的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决定。
涉密公文未经批准,不得携带外出。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公文外出的,必须经发文机关同意或者经发文机关授权的公文管理机关同意。
发现涉密公文遗失或者泄密的,应当及时报告并采取处理措施。
第三十三条
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应当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扩大或者缩小印发传达范围;需要变更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批批准。
公开发布党政机关的公文.应当经发文机关批准。公开发布的时间、形式和渠道,由发文机关确定。涉密公文公开发布前应当履行解密程序。
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同发文机关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四条
复制、汇编机密级、秘密级公文,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绝密级公文一般不得复制、汇编,确有工作需要的,应当经发文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复制、汇编的公文视同原件管理。
复制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截记。翻印件应当注明翻印的机关名称、日期。汇编本的密级按照编入公文的最高密级标注。
第三十五条
公文的撤销和废止,由发文机关、上级机关或者权力机关根据职权范围和有关法律法规决定。公文被撤销的,视为自始无效;公文被废止的,视为自废止之日起失效。
党政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公文进行定期清理。对修订的公文,应当及时重新发布;对撤销和废止的公文,应当及时公布公文目录。
第三十六条
涉密公文应当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清退或者销毁。
第三十七条
不具备归档和保存价值的公文,经本机关负责人或者文件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销毁。销毁涉密公文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登记手续,送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门销毁工作机构或者指定的承销单位销毁,确保不丢失、不漏销、不错销、不泄密。个人不得私自销毁、留存涉密公文。
第三十八条
机关合并时.全部公文应当随之合并管理;机关撤销时.需要归档的公文经整理后按照有关规定交档案管理部门。
工作人员离岗离职时,所在机关应当督促其将暂存、借用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清退。
第三十九条
新设立的机关应当向本级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提出发文立户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列为发文单位,机关合并或者撤销时,相应进行调整。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党政机关公文含电子公文。电子公文与纸质公文具有同等效力。电子公文处理工作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一条
法规、规章方面的公文,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二条
湖南省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处理工作,可以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四十三条
本细则由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7月9日中共湖南省委办全公厅发布的《湖南省党的机关公文处理细则》和2001年7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湖南省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湖南省2008年为民办实事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08〕6号)
【发布单位】湖南省
【发布文号】湘办发〔2008〕6号 【发布日期】2008-03-27 【生效日期】2008-03-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南省
湖南省2008年为民办实事的实施意见
(湘办发〔2008〕6号)
各市州、县市区委,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机关各单位:
经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08年为民办实事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为构建和谐湖南、加快富民强省作出新的贡献。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8年3月27日
2008年为民办实事的实施意见
为确保2008年为民办实事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责任体系
省、市州、县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为责任主体,承担工作责任。
(一)省政府负责全省为民办实事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省直单位责任主体和工作责任
1.责任主体: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省民政厅、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交通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广播电视局、省农办、省人口计生委、省综治办、省电力公司、省发改委、省国税局、省地税局、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省工商局、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局、省信息产业厅、省林业厅、省电信公司、湖南移动公司、省扶贫办、省公安厅、省残联、省经委等31个单位分别为主要责任单位或相关责任单位。2.工作责任:(1)建立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组建工作班子,确定专人负责。(2)建立工作责任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进度,报告工作情况。(3)建立协调责任制,及时协调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4)建立督查责任制,定期调度工作情况,督促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5)省直责任单位要及时将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市州,并明确责任。
(三)市州、县市区责任主体和工作责任
市州、县市区政府要按照省直责任单位所分解下达的具体工作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并参照省直单位责任主体和工作责任建立责任体系。
二、指标体系
省、市州、县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考核指标体系。
(一)省考核指标
对31个省直责任单位的考核指标。将为民办实事分解成29个考核指标,任务落实到省直有关责任单位,具体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由省统计局商有关单位制定。31个省直责任单位完成工作目标的数据由主要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单位提供,由省统计局评估、认定。
对14个市州政府的考核指标,由31个省直责任单位结合实际,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市州。市州政府完成工作目标的数据,分别由31个省直责任单位评估、认定。
(二)市州、县市区考核指标
市州、县市区政府参照省考核指标制定。
三、考核体系
省、市州、县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考核体系。
(一)省考核体系
1.考核机构:由省为民办实事考核办公室(以下简称省考核办)负责组织考核工作。省考核办由省人事厅牵头,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统计局等为成员单位。
2.考核对象:省考核办负责考核31个省直责任单位和14个市州政府。
3.考核方法:对31个省直责任单位采取月调度、季自评、半年检查、年终考核的方法。即由31个省直责任单位每月进行调度,每季进行自评,半年由省考核办组织检查,年终由省考核办综合考核评定。
对14个市州政府采取月报告、季自评、半年检查、年终考核的方法。即市州每月将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分别报相关省直责任单位,每季度组织一次自评;半年由省考核办统一组织省直责任单位分别对市州完成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年终进行验收,根据验收情况由省考核办综合考核评定。
4.考核结果:各级政府各责任单位各责任人考核结果分为达标和不达标两个等级。所考核的工作目标任务全部完成的,考核结果为达标;考核的工作目标中有一项不达标的,考核结果为不达标。
省政府领导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情况,按有关规定考核评定。
31个省直责任单位和14个市州政府凡考核结果为达标的,其主要负责人在公务员考核中可评为优岗,事迹突出的可记功;省直单位和市州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公务员考核优岗指标比例提高到25%,给予该单位和该市州政府一次性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定)。凡考核结果为不达标的,其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在公务员考核中均评定为不称职,并不得参加其他奖励项目的评选;省直单位和市州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公务员考核优岗指标比例不得超过15%,并对该单位和该市州政府给予通报批评。由省考核办落实31个省直责任单位和14个市州政府考核结果的兑现工作。
(二)市州、县市区考核体系
市州、县市区政府参照省考核体系制定。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为民办实事的实施工作由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于来山,省政府秘书长袁建尧全面负责;日常协调工作由于来山同志负责,省直主要责任单位的分管副省长为具体负责人。各级各部门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作为构建和谐湖南、加快富民强省的重要内容,作为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实际行动,列为本地、本部门工作重点,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具体抓落实,真正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二)认真组织实施。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分级负责,通力合作,加强协调,真抓实干,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确保工作质量。省直各责任单位要认真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合理分配任务,并切实加强对市州、县市区工作的指导。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要结合实际,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实行为民办实事的优惠政策,简化项目审批手续,降低项目收费标准或减免收费,为办好实事提供优质服务。各级财政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为民办实事的投入,加强对资金的计划、统筹和监管,并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资金,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严格督查考核。省人民政府将适时听取为民办实事落实情况的汇报,并严格检查验收。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要加强督查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各责任单位要进一步改进督促检查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各级人大、政协要建言献策,加强监督。各级考核办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进度不快、工作措施不力的地方和单位,要及时督办,限期整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监管,对为民办实事工作中政令不畅、玩忽职守的,对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有问题的,对乱设关卡、乱摊派、乱收费的,对挪用、挤占、抵扣、滞留为民办实事专项资金的,要按照党纪政纪严肃查处。各级统计部门要依法对为民办实事统计数据进行评估认定,确保真实可靠、客观公正。各新闻媒体要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促进为民办实事的全面完成。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湖南省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方案(湘办发〔2008〕12号)
【发布单位】湖南省
【发布文号】湘办发〔2008〕12号 【发布日期】2008-07-22 【生效日期】2008-07-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南省
湖南省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方案
(湘办发〔2008〕12号)
各市州委,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机关各单位:
《湖南省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方案》已经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8年7月22日
湖南省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8〕53号)的部署,为做好我省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工作,现制定以下方案。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原则
(一)坚决贯彻中央部署。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对口支援的部署和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尽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搞好对口支援工作。
(二)集中力量,统一对口。集中全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方的人力、物力、财力,由省里统筹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即由省里统筹组织协调,统筹规划衔接,统筹计划安排,统筹项目建设,各市州、部门不单独对口支援。
(三)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一切从理县实际出发,立足于当前的恢复和重建,着眼于长远的发展,按照轻重缓急,重点支援理县当前恢复最急需、与老百姓生活最直接的事,优先建设灾区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等民生项目,让理县人民得实惠,让老百姓感受到湖南人民的支持成果。
(四)规划先行,注重科学。灾后恢复重建要严格按照灾后重建规划布局、选址要求和各类建设标准组织实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计划,防止盲目建设,防止盲目攀比。科学做好每一个项目的设计,项目的前期工作要严格实行评审和专家咨询,项目实施严格遵循基建程序和招标投标法规,采用“交钥匙”的方式,从设计、施工、监理到竣工验收实行全过程管理,科学安排建设进度,花较小的钱、办较大的事,花较少的钱、办更多的事,合理控制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五)地方为主,市场运作。灾后重建要始终树立地方为主的思想,充分发挥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包办代替,不越俎代庖。在产业发展、中介服务、劳动力就业和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实行市场运作。
二、对口支援的内容和时间
根据上述指导原则,在理县提供的有关规划和要求的基础上,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一)项目援建。
1.教育。重点恢复重建地震损毁的中小学、学前教育设施、教师培训学校等教学基础设施,并根据需要提供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
2.卫生。重点建设地震损毁的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以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急救中心和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并根据需要提供必要的医疗器械设备。
3.民政。重点恢复建设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敬老院和村委会办公室等场所。
4.文化、体育、广电设施。重点恢复建设地震损毁的国家级、省级文物景点以及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广电中心、乡镇广电站房、村广播室、乡村广电网络干线等基础设施和设备。
5.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重点修建引水管道和水源点。
6.交通与市政公共设施。重点是与民生关联度大的基础设施。
7.其他。根据灾后恢复重建需要,提供机械设备、器材工具、建筑材料等支持和各类服务。
(二)科技人才服务。充分利用我省的科技人才优势,选派师资和医务人员,在人才培训、异地入学入托、劳务输入输出、农业科技等服务以及规划、设计、监理等方面,提供对口支持和服务。根据要求,分期分批安排理县的部分干部到湖南跟班学习、挂职锻炼、脱产培训等。以上服务,均纳入总的援建规划,计入总的实物工作量。
(三)产业发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根据理县的资源特点,在水电开发、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流通、旅游等方面牵线搭桥,鼓励和支持我省企业、中介机构、个人到理县投资兴业。
以上各类各项支持均应符合两条原则:一是由理县县委、县政府提出援助要求,经科学论证后,由湖南省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定;二是应符合中央和省里的政策规定。
对口支援的时间:2008年――2010年。
三、对口支援资金筹措和管理
(一)根据国办发〔2008〕53号文件的规定,我省三年内每年对口支援理县实物工作量按不低于全省上地方财政收入的1%考虑,其中,各级援建资金额度按上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决算数的1%确定。具体资金筹措和管理办法由省财政厅牵头另行制定。
(二)在省财政厅设立对口支援理县专用账户,统一管理对口支援各项资金。
(三)现有各类捐赠,包括各类捐款、捐物,以及提供的机械设备、器材工具、建筑材料和各类服务,应在湖南省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调度和安排下,纳入援建规划。
(四)各市州要严格按规定的额度筹措援建资金,省与市州的各项体制性上解或补助继续按规定执行,不挂钩、不抵项。对落实援建资金确有困难的市州,省财政将视情况在一般性转移支付等财政性补助资金分配时予以适当照顾。
四、工作要求
(一)成立领导机构,组建工作班子。为切实抓好对口支援工作,省委、省政府已成立湖南省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见湘办〔2008〕29号文件),全面负责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组建湖南省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工作队,具体负责理县灾后重建对口支援的组织实施。工作队由一名副厅级领导带队,暂定20人左右,从省直有关部门抽调,工作队常驻理县,队员政治、生活待遇按援疆人员办法对待。
(二)尽快编制规划,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由省发改委牵头,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交通厅、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省广电局等部门参加,按照国办发〔2008〕53号文件的要求,根据理县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我省对口支援的资金规模,在充分听取四川省以及理县的意见和要求的基础上,尽快制定湖南省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规划和实施计划,报湖南省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执行。按照轻重缓急,尽快组织急需实施项目的灾情评估、选址论证、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
(三)加强协调配合,认真组织实施。一是省直各部门要分工负责,全力配合。省发改委负责项目前期工作和投资计划安排、下达等日常工作;省财政厅会同省民政厅等有关部门负责提出资金管理办法,负责灾后恢复重建财政资金的拨付和管理;所有省直部门和驻湘单位都应根据省里的要求积极完成援助理县的任务。二是各市州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筹措援建资金,积极为理县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的支援。要进一步压缩行政性开支,减少会议、车辆、接待等费用,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的建设,确保对口支援资金落实到位。三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按照市场要求,实行市场化运作,广泛动员、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积极参与援建项目设计、勘探、建设、管理以及到灾区投资设厂、产业对接等,推动灾后恢复重建。
对口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全国力量,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工作队肩负着全省人民的重托,要严格按照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和招投标法的要求,科学组织好援建项目的实施;要不畏艰难,恪尽职守,严格管理,科学安排,严守纪律,勤奋工作,圆满完成对口支援的光荣任务。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参加《新条例》《新格式》及《自治区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实施细则》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新条例》《新格式》及《自治区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实施细则》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在XXX市委的组织和本单位的安排下,本人参加了《新条例》《新格式》及《自治区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实施细则》专题培训班,接受了五天的公文写作理论知识培训,感觉收获很大。
这次公文写作培训班的举办,对我们从事文秘工作的人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参加培训的有X州、XX州、和田、哈密、兵团农4师、农5师等地区的学员。参加培训的学员有老有少,热情很高,期望很高,都迫切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水平,事实上通过此次培训也确实达到了培训目的。
在五天的学习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新格式》)、《自治区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实施细则》、常用公文文种的写作要求、行文规范、写作技巧等。培训期间,我认真听课,做好学习笔记,遵守校纪校规,顺利完成了所有学习内容。
五天的学习时间很短,但学到的内容很多。培训班上的几位老师,都是公文写作方面的专家,有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副秘书长、自治区党校教授李传来老师、新疆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武晓凤老师、国家公文写作研究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岳海翔老师等,他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很高。通过他们的讲解,我对公文写作有了基本的认识,大大丰富了自己的公文写作理论知识。
培训期间,几位老师不同的讲课风格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副秘书长岳海翔先生学识渊博,讲课时深入浅出,例证丰富,他提出要想写好公文应当注意6个方面:了解思路框架、提高政策水平、多读经典公文、正确使用文种、强化文字表达、注意格式规范,短短36字包含了公文写作最重要的技巧,归纳精辟,讲得很精彩。戴敬雨老师从事文秘工作多年,实践经验丰富,讲课内容紧密联系实践,可操作性强,对于督察与信息工作有独到的见解,他强调:督查工作要适应新时期、新形势要求, 一是在督查工作范围上,由单纯办文办事的“小督办”向办理党委决议决定的“大督办”方向发展;二是在督查人员组成上,由办公部门秘书同志构成的“低层次”向党委领导同志构成的“高层次”方向发展;三是在督查工作本质特征上,从偏于注重工作过程单纯督查政治性工作的务“虚”型,向注重实际效果综合督查政治经济工作的务“实”型方向发展。张广田老师严肃认真,讲课内容实践指导性强,详细的为我们解读了2012年7月开始执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相比较已经停止执行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具有“首创性”、“简约性”、“规范性”、“先进性”等四个方面的特点;李传来老师讲课幽默风趣,通过鲜活生动的案列和发人深省的小故事使我们明白了“先做人,后为文—秘书的职业道德修养”,开放活泼的授课方式,时常能引起学员的阵阵笑声。作为参训学员之一,我觉得这次学习很有收获,不虚此行。
总的来说,这次学习很成功,无论是培训活动的组织还是正常学习都开展得有条不紊,几名领队同志认真负责,在培训开始之前和培训期间做了大量的工作,行程安排、食宿安排、活动组织等方面都很
细致、很到位,保证了学习的顺利进行。
要做好文秘工作,不仅需要较强的文字表达功底,还要具备较强的业务理论素质。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公文写作实践相结合,在干中学,边干边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水平,更好地履行好文秘工作的职责,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为本单位的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市委城乡综合改革办公室
冯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