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成性考核册

时间:2019-05-14 03:2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成性考核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成性考核册》。

第一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成性考核册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人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2、健康促进:是一个综合的教育,是调动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广泛力量,改善人群健康的活动过程,它不仅包括一些旨在直接增强个体和群体知识技能的健康教育活动,更包括那些直接改变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的活动。(或:一切能使人们的行为生活条件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3、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指“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及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4、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信息(message)沟通的一类交流活动。这类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完成,但也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来进行,如动作、手势、表情、信号(包括文字和符号)等。

5、促进健康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

二、单选题:

1.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为 B A.环境保护 B.社会动员 C.健康教育 D.疾病控制 E.学校卫生

2.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 C A.生物学因素 B.卫生服务因素 C.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D.环境因素 E.社会经济因素

3.制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规,属于健康教育干预策略中的 A A.社会策略 B.环境策略 C.信息传播 D.技能发展 E.组织方法

4.关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E A.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 B.健康教育对健康促进起着维护和推动作用 C.健康教育包括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内容 D.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深化与发展 E.健康促进要以健康教育为先导

5.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下表述属于健康信念认同的是 D A.能指出酗酒对健康的危害

B.经常参加步行、游泳、打太极拳、大秧歌舞等健身活动 C.反对家人或他人在自己身边吸烟 D.相信低钠盐有利于健康 E.不能经常吃新鲜蔬菜、水果

6.从提高健康传播效果的对策看,以下表述属于传播者方面的是 C A.在农村利用有线广播传播健康知识 B.根据目标人群的健康需求,确定宣传内容 C.请群众信赖的医学专家讲课 D.采用漫画、图片的形式

E.利用卫生节日,配合政府行为进行相应内容的宣传活动 7.在传播中,干扰指的是 B A.受传者接受信息后的心理行为反映 B.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减弱或加强的因素 C.在传播过程中能决定信息取舍的人 D.在传播中传播双方的相互依存关系 E.在传播过程中双方缺乏对信息共同理解 8.传播材料预试验的次数取决于 E A.传播材料的形式 B.使用传播材料的场所 C.传播材料的使用对象 D.制作传播材料的经费数量

E.初稿的质量和前一次预试验中发现问题的大小与多少

9.人们患了某种疾病后,由于怕花费太多时间和钱而不去就诊,在健康信念模式中应该解 释为 D

A.对疾病易感性的认知 B.对疾病危险性的认知 C.对采纳健康行为益处的认知 D.对采纳健康行为障碍的认知 E.自我效能

10.人察觉到自己患有某种疾病时去医院看病属于 B A.预警行为 B.求医行为 C.遵医行为 D.病人角色行为 E.保健行为

三、简答题:

1、、简述健康促进的五大领域。

(1)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问题涉及到很多部门,不仅要求卫生部门制定相应政策,也包括非卫生部门实行健康促进政策;

(2)创造支持性环境:创造安全、满意、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支持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3)加强社区行动:充分发动社区力量,积极有效地参与卫生保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挖掘社区资源,解决社区的健康问题;

(4)发展个人技能:提高人们的卫生保健知识和能力;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强调个人、社会团体、卫生人员与部门、其他机构、政府等共同分担健康责任,建立有助于健康的卫生保健系统。

2、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

基于健康促进的概念和活动领域,可以将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分为倡导、赋权、协调和社会动员,其中倡导、赋权、协调是《渥太华宣言》明确指出健康促进三大基本策略,而社会动员则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开展致力于改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的过程中提出的健康促进策略。

(1)倡导:主要强调的是针对政策决策者运用倡导的策略,促进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出台。

(2)赋权:开展社区及人群的能力建设,使其具备维护健康的意识、掌握科学的知识和可行的技术,激发社区和个人的潜能,最终使社区、每个家庭和个人具备承担起各自的健康责任的能力,并能付之于行动。

(3)协调:健康促进涉及政府、各部门、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社区、个人,使各方面力量有效发挥作用,并能互相支持、配合,需要运用协调策略,关注到各自的利益与行动,形成促进健康的强大联盟和社会支持体系,努力实现维护和增进全社会健康的共同目标。

(4)社会动员:社会动员策略主要的对象是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社区以及个人,有效的社会动员需要以远大的目标感召人们,以各方利益得到最大满足与妥协来打动人们,促使各方积极行动,产生切实的成效。

3、简述“五因素传播模式”的内容。

健康传播的“五因素传播模式”是拉斯韦尔提出的,该模式通过对五个问题的回答,描述了传播的基本结构和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

这五个问题是: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模式及其五大研究领域是传播者控制研究,信息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传者研究,效果研究。

4、简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

传播者因素:传播者是健康传播的主体,通常是健康教育工作者,在传播过程中是信息的发出者,还是健康信息的把关人。传播者是否能发挥好把关人作用,保障信息的科学性、针对性、通俗性、适用性等,直接影响健康传播效果。此外,有威信、权威感和自身形象良好的传播者也更容易得到受传者的认可和接纳,进而其传播的信息也容易被接受和相信。

信息因素:信息符合目标人群(受传者)需要、具有科学性,对受传者的健康有益,就容易得到受传者的接受。而信息服从传播目的,表达形式适宜,也有助于受传者理解和运用健康信息。

媒介渠道因素:运用的媒介和传播渠道能够为受传者接触到,及具有可及性,是使信息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因此,选择适合于信息并为受传者所接受的媒介,是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基础。多种渠道的组合使用往往能取长补短,提高传播效果受传者:受传者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受传者的一般心理表现为求真、求新、求短、求近、求情厌教,从而形成接受信息时的选择性,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此外,受传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其对健康信息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健康传播活动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会影响传播效果,如自然环境中的活动地点、场所距离等,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习俗、社会规范等也可以促使实现良好传播效果或使传播效果削弱。

5、简述“知、信、行模式”及其基本思想。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

知识是健康信念形成、转变态度,并形成健康行为的基础;信念是产生行为的动力,行为是健康教育的目标。知、信、行三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没有必然性,要使人群在

接受卫生保健知识的基础上产生信念和行为的转变仍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认真设计和执行。

6、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分析母乳喂养时“自我效能”的作用。

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判断,即是否相信自己能通过努力成功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自我效能高的人,更有可能采纳促进健康的行为。

在采纳母乳喂养行为中,母亲的自我效能是其实施该行为与否的重要因素,如果母亲具有决策能力;有自己安排工作时间的便利条件,或有能力促使家人和单位对自己实施母乳喂养给予方便;相信自己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则说明该母亲自我效能较高,更有可能进行母乳喂养。反之,则会影响这一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的实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业2:

一、名词解释:

1、计划设计:是一个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途径等所有活动的过程。

2、强化因素:又称加强因素,是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强化因素既包括正向的强化因素,也包括负向的强化因素。

3、促成因素:又称实现因素,是指促使某种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因素,即

实现某行为所必需的技术和资源。

4、形成评价:是一个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设计和发展提供信息的过程,包括在计划设计阶段进行的目标人群需求评估、政策、环境、资源评估等,其目的在于使计划符合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使计划更科学、更完善。

5、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这是评价方案中最简单的一种,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比较目标人群在项目实施前和实施后有关指标的情况,反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的效应与结局,通常以EOXO来表示。

二、单选题:

1.社会学诊断的核心内容是 D A.社会经济 B.社会文化 C.生态环境 D.人群生活质量 E.卫生服务状况

2.流行病学诊断的主要内容是 C A.描述人群的生活质量 B.确定影响健康的因素 C.描述人群的健康状况 D.确定健康教育资源

E.分析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性与可变性

3.在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时使计划留有余地,以便在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体现了制定计划的 E A.整体性原则 B.前瞻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 D.从实际出发原则 E.弹性原则

4.根据PRECEDE 模式,健康教育诊断首要步骤应为 A A.社会诊断 B.流行病学诊断

C.行为环境诊断 D.教育与组织诊断 E.管理与政策诊断

5.进行组织内分析,了解组织的实践经验、应变能力和资源属于下列哪步诊断的范畴 E A.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 B.简单时间系列设计 C.非等同比较组设计 D.复合时间系列设计

A.社会诊断 B.行为诊断 C.环境分析 D.教育诊断 E.管理与政策诊断

6.在“使项目地区80%的孕妇相信住院分娩有利于母子平安”这一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表述中,缺少了5W中的 D A.目标人群是谁(Who)

B.在多大范围内实现这种变化(Where)C.实现什么变化(What)

D.在多长时间内实现这种变化(When)E.变化程度是多大(How much)7.一级目标人群指的是 B A.对项目有决策权的人群

B.希望实施所建议的健康行为的人群 C.对建议行为采纳者有重要影响的人群 D.对计划成功与否有直接影响的人群 E.参与项目的实施者

8. “到某年,使某县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5%”属于健康教育计划目标中的 C A.总目标 B.具体目标 C.教育目标 D.行为目标 E.健康目标

9. 高血压病患者遵从医嘱服药的强化因素是 C A.患者知晓服药能有效控制血压 B.患者能方便地就医、取药

C.患者感到按医嘱服药后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 D.患者的经济条件足以支付较高的医药费 E.患者认识到改善健康状况的重要性

10.健康教育计划实施的质量控制内容中不包括 B A.对活动内容的监测 B.对设备维护情况的监测 C.对工作进程的监测

D.对人群知信行及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E.对活动经费的监测 11. 进行评价的前提是: B A.比较

B.确定价值标准 C.测量

D.设计评价方案

12.在项目周期短,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评价设计方案是: A

13.关于评价哪一种说法正确: D A.评价应该在计划设计阶段进行 B.评价在计划实施结束后才进行 C.评价只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 D.评价贯穿于计划的始终

14.一项针对肥胖的健康教育干预试验中,对观察对象在干预前后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的变化的评估是: C 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效应评价 D.结局评价

15.健康状况指标,如发病率、死亡率等是何种评价类型的指标 D 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效应评价 D.结局评价 E.总结评价

16.过程评价主要用于评估 E

A.人群生活质量 B.人群健康状况 C.行为与环境 D.行为的影响因素 E.计划活动数量及质量

17.对干预组和非随机对照组进行干预前后比较,是健康教育效果定量评价方法中的 E A.简单时间序列 B.复合时间序列 C.单组前后比较研究 D.实验研究

E.非等同比较组设计

18.在形成评价中不常用的研究方法为 E A.观察 B.深入访谈 C.小组讨论 D.文献回顾 E.问卷调查

19.“干预活动暴露率”属于哪类评价指标 B 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效应评价 D.结局评价 E.总结评价

20.结局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D A.影响健康的内因的变化情况

B.目标人群对健康教育活动的接受程度 C.人群行为、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 D.人群健康状况乃至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 E.政策与环境的变化情况

三、简答题:

1、简述健康教育干预策略的内涵、并说明其在社区高血压防治健康促进项目中的运用。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策略是实现项目目标的方针、战略,在一定高度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每一项具体干预活动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包括教育策略、政策策略和环境策略三方面。

在社区高血压防治健康促进项目中,可以运用的教育策略有信息交流策略(如讲座、咨询、电视公益广告、小册子、折页等)、技能培训策略(如讲座、演示与模拟训练、示范操作等),以及组织方法策略(如社区运动)政策策略包括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文化氛围等,例如建立30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制度,可以及早发现高血压患者,有益于做到社区高血压的三级预防保健。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在社区高血压预防和控制项目中,建立人群运动场所、制定等。

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具体目标的含义、应回答的问题、及三个类型。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具体目标指是为实现总体目标设计的、具体的、两化的指 标,在表述中应可以回答谁、实现什么变化、在多长时间内实现这种变化、在什么范围内 实现这种变化和变化程度如何五个问题。根据变化内容,可以将具体目标分为:(1)教育目标:其变化内容为健康教育的最直接和近期的结果,如知识的变化、信念的改变、态度的改变等

(2)行为目标:改变内容是健康相关行为,即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预期在健康相关行为上发生的改变

(3)健康目标:执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后人群健康状况的改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健康目标的选择取决于项目计划的性质、持续时间等。

3、试比较不设对照组的自身前后比较和非等同比较组设计方案的优缺点。

不设对照组的自身前后比较:设计与操作相对简单,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当项目周期比较长时,时间因素的影响较大;适宜于评价短周期项目,同时需注重对影响评价因素的控制。

非等同比较组设计方案:通过设立对照组可以有效消除一些混杂因素的影响,但当对照组选择不恰当时,会产生选择偏倚,对照组无法发挥必要的作用;非等同比较组设计方案的实用性较广,但应注重对照组与干预组的可比性。

4、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

为了确定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后目标人群的改变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项目的干预,要特别注意防止混杂因素对项目产出的影响。常见的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有五个方面。

(1)时间因素

时间因素又称为历史因素,指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执行或评价期间发生的重大的、可能对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产生影响的因素,如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的出台、重大生活条件的改变、自然灾害等。(2)测试或观察因素

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对项目实施情况、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状况等进行观察和测量。

(3)回归因素

回归因素指的是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在以后又回复到实际水平的现象。(4)选择因素

设立对照组的目的在于克服时问因素、测量因素、回归因素等对项目效果的影响。(5)失访

失访指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执行或评价过程中,目标人群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被干预或评价。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业3:

一、名词解释:

1、自我导向学习法:是指个体无论在有没有他人协助下,以个人责任为出发点,主动诊断自己的健康需求,形成学习目标,应用人、物等资源,选择、安排、执行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以达到自我实现健康目标的学习方式。简单地说,自我导向学习就是学习者自动自发自我负责的学习。适用于在居民社区、功能型社区等开展慢性病、职业病、常见病、多发病等健康教育活动。

2、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和集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3、医院健康教育(广义、狭义):

1、广义的医院健康教育:以健康为中心,以医疗

保健机构为基础,为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医院员工、社区居民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

2、狭义的医院健康教育:又称临床健康教育或患者健康教育,是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者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其教育目标是针对患者个人的建康状况和疾病特点,通过健康教育实现疾病控制,促进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4、患者教育程序:是护理程序组成部分,是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实施患者健康教育的活动过程。它是遵循健康教育计划实际、实施和评价的原则实施患者教育的一种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患者教育走向科学化、系统化的一个标志。

5、社区卫生服务:是基本的综合的连续的卫生保健服务,以家庭和社区为服务对象,为人们提供包括促进健康、预防保健、合理医疗和社区康复等全面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

二、单选题:

1.健康教育KAP问卷质量的高低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适用性等有决定作用,反应问卷质量的指标是: B A.长度 B.效度 C.特异度 D.灵敏度

2.以下哪种管理方式不属于健康管理策略: C A.生活方式管理 B.需求管理 C.社区管理 D.疾病管理

3.下列哪种抽样方法不是随机抽样? B A.单纯随机抽样 B.方便抽样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

4.下列不属于门诊教育的形式是 D A.随诊教育 B.咨询 C.专题讲座 D.随访教育 E.候诊教育

5.在患者健康教育中,不属于人际传播范畴的是 B A.患者交流 B.观看录象 C.举办讲座 D.医生指导 E.护理人员讲解

6.在医院健康教育中,健康教育处方最主要用于 B A.候诊教育 B.随诊教育 C.门诊咨询教育 D.病房教育 E.随访教育

7.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对病人进行的健康教育称为 A A.随诊教育 B.门诊教育 C.随访教育 D.候诊教育 E.门诊咨询

8.体现“医院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的是 D A.从单纯的生理服务转向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服务 B.可以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C.可以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依从性 D.可以改善患者行为,实现非药物治疗

E.可以使医患双方配合,缩短病程,加速病房周转 9.在病房教育中,与病人共同拟定行为目标的应该是 B A.护理员 B. 护士 C.医生 D.护理师 E.护士长

10.医院健康促进较医院健康教育更注重的方面是 D A.患者的行为

B.医院员工的健康教育技能 C.家属的行为 D.环境支持 E.社区人群的行为

11.积极组织社区活动,发动群众参与,属于健康教育干预策略中的 E A.社会策略 B.环境策略 C.信息传播

D.技能发展 E.组织方法

12.社区卫生服务是 C A.病人为中心,家庭为导向 B.老年人为中心,社区为导向 C.人的健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 D.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导向 E.老年人为中心,需求为导向

13.关于专题小组讨论的优点, 不正确的是 D A.可以获得群体对某事物的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看法

B.与结构式问卷调查相比,可以较好地了解到调查对象的态度和对事物的看法 C.与个别访谈比,专题小组讨论省时间、省费用,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丰富的信息 D.特别适合于敏感问题的研究 E.可以用于探索群体的态度

14.关于信度和效度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 A.信度高,效度就高 B.效度高,信度就高 C.信度不高,效度也不高 D.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

E.效度不高,信度可能高,也可能不高 15.关于问卷分类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问卷可分为结构问卷和非结构问卷两类 B.非结构问卷只列出问题的内容和提问的方向 C.结构问卷多用于试测或进行深入访淡 D.结构问卷优点之一是答案标准化

E.健康教育KAP问卷多被编制为结构问卷的形式

三、简答题:

1、自我导向学习法的优势和特点。

自我导向学习非常符合成人终身学习的特性。虽然成人的生理机能逐渐退化,智力开始衰退,但学习能力没有下降,生活经验非常丰富,而且由于警觉到衰老而日益重视健康。在小团体式的学习活动中,参加者有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在互动的过程中,可以激发每个人的学习潜能,并增强自信。

自我导向学习具有以下特点:①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只是促进者;②学习应建立在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上;③成人是自我导向学习的个体;④学习者应参与需求评估、目标制定和结果评价;⑤应以问题为中心。

2、专题小组讨论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1)样本量小,花费较少,但可获得丰富且深入的资料;(2)信息来源于多人,可以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3)讨论还可以激发出参与者思维,暴露事先无法预知的线索,从而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4)主持人有机会澄清一些容易被参与者误解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误报和隐瞒信息;(5)原始资料可以生动地表达调查对象的观点态度。

局限性:由于小组成员不是由概率抽样得到的,结果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的代表性、不能外推;调查质量甚至调查结果能否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水平和技巧;小组的环境有时可能抑制讨论,比如被少数人垄断,其他调查对象可能附和他人而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此外,资料的收集过程和对结果的分析容易带有主观性

3、医院健康促进包含的内容。医院健康促进包含的内容有:(1)建立医院健康促进组织网络(2)制定健康促进政策与规划(3)创造有利健康的医院环境(4)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培训

①对专职健康教育人员的业务培训;②对全体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5)改善医院职工的健康水平(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4、列出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职业的防护措施。(1)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

①生物危害 主要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接触各种感染性液体也是主要的感染途径。

②化学危害 主要来自抗肿瘤药物、消毒制剂和经常接触的其他有毒、有害物质。③物理危害 可分为运动功能性损伤和物理刺激。

④心理社会危害 临床护士每天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遇有急重症及抢救时更明显,倒班护士生活缺乏规律,护士在工作中站立、行走、处理重物,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身体局部症状和不同程度的疲惫感。

(2)职业防护措施 ①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

②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③应对暴力事件

5、患者教育程序与护理程序的关系。需求评估 诊断 计划 干预 评价 护理程序

提出问题,收集资料,了解患者的需求 明确存在问题,作出护理诊断 制定护理目标,提出护理计划 执行护理计划 评价护理服务结果是否达到计划目标

患者教育程序

教育需求及学习心理评估 教育诊断是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 学习目标是护理目标的子目标 教育干预可能和其他护理干预一起实施 评价学习效果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业4:自己按作业要求完成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业5:

一、名词解释:

1、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是指以教育、组织、法律(政策)和经济手段,干预工作场所对健康有害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以促进健康。

2、社区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改变个体和群体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影响,降低社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社区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社区健康促进的两大构成要素是:健康教育及其他能促使行为和环境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一切社会支持系统。

3、学校健康促进:学校所有的成员为保护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完整、有益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包括设置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创造安全、健康的学校环境,提供适当的卫生服务,动员家庭和更广泛的社区参与,促进学校健康。

4、体重指数:即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 的事件。

二、单选题:

1.属于学校健康促进一级目标人群的是 B A.学校领导 B.学生 C.教职员工 D.学生家长 E.社区领导

2.下列哪一条属于“学校健康政策” C

A.请家长或学校所在社区的组织团体,参与学校的健康计划 B.改造学校的体育卫生设施

C.制定进行健康筛查的规定与时间表

D.监测学生生长发育,并培训师生预防疾病的技能 E.安排健康教学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健康服务活动

3.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融洽师生关系,属于学校健康社会环境的 B A.事物环境 B.人际环境 C.社区环境 D.物质环境 E.教育环境

4.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融洽师生关系,属于学校健康社会环境的 D A.教育环境 B.事物环境 C.社区环境 D.人际环境 E.物质环境

5.在农村社区的“改水改厕,控制肠道传染病”项目中,当人群已经对项目意义有了一定了解时,健康教育活动应主要侧重于 B A.广泛宣传,引发人们对改水改厕的重视

B.提供具体知识和技能,为社区居民行为改善奠定基础 C.结合居民的实际情况,进行说服教育 D.提供具体方法,鼓励人们尝试新事物 E.对率先改水改厕的居民进行鼓励和肯定

6.积极组织社区活动,发动群众参与,属于健康教育干预策略中的 E A.社会策略 B.环境策略 C.信息传播 D.技能发展 E.组织方法

7. 不属于职业人群一般健康教育内容的是 E A.营养教育 B.饮食卫生 C.戒烟限酒 D.起居卫生 E. 心理教育

8.属于农村群体卫生行为的是 D A.勤剪指甲 B.不喝生水 C.不吸烟;不酗酒 D.居室整洁通风 E.饭前便后洗手

9.在农村促进家禽家畜圈养,属于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的 A A.移风易俗,改变农村不良卫生习惯 B.卫生法制教育 C.农村环境卫生教育 D.农村环境保护教育 E.农村常见病防治教育

10.在社区健康促进中,可以开发利用的社区资源不包括 E A.人力资源 B.财力资源 C.信息资源 D.物力资源 E.时间资源

11.在社区健康促进项目中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属于社区健康促进策略中的 A A.社区组织与动员 B.开发利用社区资源 C.健康信息传播 D.社会教育 E.培训

12.在农村开展的合理添加辅食,增进儿童营养的健康教育项目中,一级目标人群是 B A.5岁以下婴幼儿 B.5岁以下婴幼儿的母亲 C.乡村医生 D.村妇女干部

E.乡村托幼机构的教师

13.开展社区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下表述属于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的是

E A.经常参加有氧健身运动 B.相信合理膳食有利于防病 C.常吃新鲜蔬菜、水果 D.知晓肥胖对健康的危害 E.愿意接受健康指导

14.下列关于社区健康教育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E A.健康教育对象是社区人群

B.引导社区居民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C.是初级卫生保健的集中体现 D.是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活动 E.要求政府采取行政措施进行干预

15.在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中,家庭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包括 C A.饮食卫生与营养 B.急救与护理 C.卫生法律法规

D.居室环境卫生 E.心理卫生

16. 下列运动不属于有氧运动的 C A. 步行 B. 慢跑

C. 举重 D. 舞蹈 E. 游戏

17. 成瘾性行为的形成过程不包括 B A.诱导阶段 B.准备阶段 C.形成阶段 D.巩固阶段 E.衰竭阶段

18.《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的日期 C A.2003年11月10日 B.2005年8月28日 C.2006年1月9日 D.2006年5月31日 E.2007年1月10日

19. 进行乙肝预防时,最有效的预防方式应是: D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正规治疗 D.接种疫苗

20.对AIDS/HIV者歧视是一种: C A.自我防卫行为 B.遏制艾滋病传播行为 C.社会性危险因素 D.保健技能提高的体现 E.以上都不是

三、简答题:

1、举例说明在社区开展糖尿病预防控制健康促进项目的意义。

(1)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越来越成为当前威胁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之一,其危险因素与人们的日常行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这些行为多发生在家庭和社区中。

(2)开展社区糖尿病预防控制项目,可以充分发掘和利用社区的有利条件,如社区的环境条件资源、社区政策、社区活动等,有助于人们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善。

(3)依托社区这个场所,也便于开展针对社区人群的各项健康教育活动,如合理膳食、糖尿病患者食物选择与制作等,并取得良好效果。

(4)开展社区糖尿病预防控制项目,可以有效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集疾病预防和现有病人治疗为一体,从整体上减少糖尿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高社区人群生活质量。

2、体力活动干预原则。体力活动干预原则有:(1)运动训练前常规体格检查(2)运动有关信息收集

①运动史

②体质

③兴趣

④运动禁忌证

⑤运动环境

⑥运动指导(3)运动量的选择(4)运动内容选择(5)运动进度

(6)意外情况和不适的预防及处理

3、对肥胖症和伴有并发症患者的针对性干预。

主要是预防其体重进一步增长,最好使其体重降低,并对已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疾病管理,如自我体重监测,制定减轻体重的目标,以及指导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肥胖可能进一步加重疾病危险性的认识,并努力提高患者的信心。

4、列出成瘾性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1)社会环境因素(2)社会心理因素(3)文化因素(4)传播媒介因素(5)团体效应(6)家庭影响

5、HIV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及其他途径。HIV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及其他途径

HIV主要通过3种途径传播:①血液传播:输人被污染的血、血制品;移植了HIV感染者的器官、接受了含有HIV的精液(人工授精);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用具(如静脉吸毒);以及使用被HIV污染后未经彻底消毒的医疗器械、理发工具、文身/穿耳孔的工具等。②性传播:除了异性之间的阴道性交外,还包括同性恋间的肛门性交(阴茎插入对方的肛门)等。③母婴垂直传播:包括怀孕期间、分娩时和哺乳期。HIV可以通过胎盘屏障,携带HIV的孕妇可将HIV传染给胎儿;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也可能被感染;产后,婴儿可能通过吃母乳而被感染。

其他途径:在人工授精过程中,接受了有HIV的精液,也同样造成感染HIV的机会。医务人员、警察、理发师、监狱看守、殡葬人员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机会比较多,如果皮肤破损,通过接触则可能会被感染HIV。

第二篇:(2016)电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成性考核答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人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2、健康促进:是一个综合的教育,是调动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广泛力量,改善人群健康的活动过程,它不仅包括一些旨在直接增强个体和群体知识技能的健康教育活动,更包括那些直接改变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的活动。(或:一切能使人们的行为生活条件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3、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指“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及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4、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信息(message)沟通的一类交流活动。这类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完成,但也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来进行,如动作、手势、表情、信号(包括文字和符号)等。

5、促进健康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

二、单选题:

1.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为 B B.社会动员

2.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 C C.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3.制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规,属于健康教育干预策略中的 A A.社会策略

4.关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E E.健康促进要以健康教育为先导

5.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下表述属于健康信念认同的是 D D.相信低钠盐有利于健康

6.从提高健康传播效果的对策看,以下表述属于传播者方面的是 C C.请群众信赖的医学专家讲课 7.在传播中,干扰指的是 B B.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减弱或加强的因素 8.传播材料预试验的次数取决于 E E.初稿的质量和前一次预试验中发现问题的大小

与多少

9.人们患了某种疾病后,由于怕花费太多时间和钱而不去就诊,在健康信念模式中应该解 释为 D

D.对采纳健康行为障碍的认知

10.人察觉到自己患有某种疾病时去医院看病属于 B

B.求医行为

三、简答题:

1、、简述健康促进的五大领域。

(1)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问题涉及到很多部门,不仅要求卫生部门制定相应政策,也包括非卫生部门实行健康促进政策;

(2)创造支持性环境:创造安全、满意、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支持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3)加强社区行动:充分发动社区力量,积极有效地参与卫生保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挖掘社区资源,解决社区的健康问题;

(4)发展个人技能:提高人们的卫生保健知识和能力;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强调个人、社会团体、卫生人员与部门、其他机构、政府等共同分担健康责任,建立有助于健康的卫生保健系统。

2、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

基于健康促进的概念和活动领域,可以将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分为倡导、赋权、协调和社会动员,其中倡导、赋权、协调是《渥太华宣言》明确指出健康促进三大基本策略,而社会动员则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开展致力于改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的过程中提出的健康促进策略。

(1)倡导:主要强调的是针对政策决策者运用倡导的策略,促进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出台。

(2)赋权:开展社区及人群的能力建设,使其具备维护健康的意识、掌握科学的知识和可行的技术,激发社区和个人的潜能,最终使社区、每个家庭和个人具备承担起各自的健康责任的能力,并能付之于行动。

(3)协调:健康促进涉及政府、各部门、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社区、个人,使各方面力量有效发挥作用,并能互相支持、配合,需要运用协调策略,关注到各自的利益与行动,形成促进健康的强大联盟和社会支持体系,努力实现维护和增进全社会健康的共同目标。

(4)社会动员:社会动员策略主要的对象是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社区以及个人,有效的社会动员需要以远大的目标感召人们,以各方利益得到最大满足与妥协来打动人们,促使各方积极行动,产生切实的成效。

3、简述“五因素传播模式”的内容。健康传播的“五因素传播模式”是拉斯韦尔提出的,该模式通过对五个问题的回答,描述了传播的基本结构和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

这五个问题是: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模式及其五大研究领域是传播者控制研究,信息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传者研究,效果研究。

4、简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传播者因素:传播者是健康传播的主体,通常是健康教育工作者,在传播过程中是信息的发出者,还是健康信息的把关人。传播者是否能发挥好把关人作用,保障信息的科学性、针对性、通俗性、适用性等,直接影响健康传播效果。此外,有威信、权威感和自身形象良好的传播者也更容易得到受传者的认可和接纳,进而其传播的信息也容易被接受和相信。

信息因素:信息符合目标人群(受传者)需要、具有科学性,对受传者的健康有益,就容易得到受传者的接受。而信息服从传播目的,表达形式适宜,也有助于受传者理解和运用健康信息。

媒介渠道因素:运用的媒介和传播渠道能够为受传者接触到,及具有可及性,是使信息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因此,选择适合于信息并为受传者所接受的媒介,是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基础。多种渠道的组合使用往往能取长补短,提高传播效果受传者:受传者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受传者的一般心理表现为求真、求新、求短、求近、求情厌教,从而形成接受信息时的选择性,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此外,受传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其对健康信息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健康传播活动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会影响传播效果,如自然环境中的活动地点、场所距离等,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习俗、社会规范等也可以促使实现良好传播效果或使传播效果削弱。

5、简述“知、信、行模式”及其基本思想。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

知识是健康信念形成、转变态度,并形成健康行为的基础;信念是产生行为的动力,行为是健康教育的目标。知、信、行三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没有必然性,要使人群在接受卫生保健知识的基础上产生信念和行为的转变仍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认真设计和执行。

6、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分析母乳喂养时“自我效能”的作用。

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判断,即是否相信自己能通过努力成功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自我效能高的人,更有可能采纳促进健康的行为。在采纳母乳喂养行为中,母亲的自我效能是其实施该行为与否的重要因素,如果母亲具有决策能力;有自己安排工作时间的便利条件,或有能力促使家人和单位对自己实施母乳喂养给予方便;相信自己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则说明该母亲自我效能较高,更有可能进行母乳喂养。反之,则会影响这一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的实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业2:

一、名词解释:

1、计划设计:是一个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途径等所有活动的过程。

2、强化因素:又称加强因素,是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强化因素既包括正向的强化因素,也包括负向的强化因素。

3、促成因素:又称实现因素,是指促使某种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某行为所必需的技术和资源。

4、形成评价:是一个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设计和发展提供信息的过程,包括在计划设计阶段进行的目标人群需求评估、政策、环境、资源评估等,其目的在于使计划符合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使计划更科学、更完善。

5、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这是评价方案中最简单的一种,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比较目标人群在项目实施前和实施后有关指标的情况,反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的效应与结局,通常以EOXO来表示。

二、单选题:

1.社会学诊断的核心内容是

D D.人群生活质量

2.流行病学诊断的主要内容是 C C.描述人群的健康状况

3.在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时使计划留有余地,以便在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体现了制定计划的 E E.弹性原则

4.根据PRECEDE 模式,健康教育诊断首要步骤应为 A A.社会诊断

5.进行组织内分析,了解组织的实践经验、应变能力和资源属于下列哪步诊断的范畴 E E.管理与政策诊断

6.在“使项目地区80%的孕妇相信住院分娩有利于母子平安”这一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表述中,缺少了5W中的 D

D.在多长时间内实现这种变化(When)7.一级目标人群指的是 B B.希望实施所建议的健康行为的人群

8. “到某年,使某县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5%”属于健康教育计划目标中的 C C.教育目标

9. 高血压病患者遵从医嘱服药的强化因素是 C C.患者感到按医嘱服药后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 10.健康教育计划实施的质量控制内容中不包括 B

B.对设备维护情况的监测 11. 进行评价的前提是: B B.确定价值标准

12.在项目周期短,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评价设计方案是: A A.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 13.关于评价哪一种说法正确: D D.评价贯穿于计划的始终

14.一项针对肥胖的健康教育干预试验中,对观察对象在干预前后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的变化的评估是: C C.效应评价

15.健康状况指标,如发病率、死亡率等是何种评价类型的指标 D D.结局评价

16.过程评价主要用于评估 E

E.计划活动数量及质量

17.对干预组和非随机对照组进行干预前后比较,是健康教育效果定量评价方法中的 E E.非等同比较组设计

18.在形成评价中不常用的研究方法为 E E.问卷调查

19.“干预活动暴露率”属于哪类评价指标 B B.过程评价

20.结局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D

D.人群健康状况乃至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

三、简答题:

1、简述健康教育干预策略的内涵、并说明其在社区高血压防治健康促进项目中的运用。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策略是实现项目目标的方针、战略,在一定高度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每一项具体干预活动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包括教育策略、政策策略和环境策略三方面。

在社区高血压防治健康促进项目中,可以运用的教育策略有信息交流策略(如讲座、咨询、电视公益广告、小册子、折页等)、技能培训策略(如讲座、演示与模拟训练、示范操作等),以及组织方法策略(如社区运动)

政策策略包括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文化氛围等,例如建立30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制度,可以及早发现高血压患者,有益于做到社区高血压的三级预防保健。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在社区高血压预防和控制项目中,建立人群运动场所、制定等。

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具体目标的含义、应回答的问题、及三个类型。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具体目标指是为实现总体目标设计的、具体的、两化的指 标,在表述中应可以回答谁、实现什么变化、在多长时间内实现这种变化、在什么范围内

实现这种变化和变化程度如何五个问题。根据变化内容,可以将具体目标分为:

(1)教育目标:其变化内容为健康教育的最直接和近期的结果,如知识的变化、信念的改变、态度的改变等

(2)行为目标:改变内容是健康相关行为,即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预期在健康相关行为上发生的改变

(3)健康目标:执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后人群健康状况的改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健康目标的选择取决于项目计划的性质、持续时间等。

3、试比较不设对照组的自身前后比较和非等同比较组设计方案的优缺点。

不设对照组的自身前后比较:设计与操作相对简单,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当项目周期比较长时,时间因素的影响较大;适宜于评价短周期项目,同时需注重对影响评价因素的控制。

非等同比较组设计方案:通过设立对照组可以有效消除一些混杂因素的影响,但当对照组选择不恰当时,会产生选择偏倚,对照组无法发挥必要的作用;非等同比较组设计方案的实用性较广,但应注重对照组与干预组的可比性。

4、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

为了确定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后目标人群的改变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项目的干预,要特别注意防止混杂因素对项目产出的影响。常见的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有五个方面。(1)时间因素

时间因素又称为历史因素,指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执行或评价期间发生的重大的、可能对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产生影响的因素,如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的出台、重大生活条件的改变、自然灾害等。(2)测试或观察因素

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对项目实施情况、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状况等进行观察和测量。(3)回归因素

回归因素指的是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在以后又回复到实际水平的现象。(4)选择因素

设立对照组的目的在于克服时问因素、测量因素、回归因素等对项目效果的影响。(5)失访

失访指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执行或评价过

B.方便抽样

4.下列不属于门诊教育的形式是 D D.随访教育

5.在患者健康教育中,不属于人际传播范畴的是 B

论还可以激发出参与者思维,暴露事先无法预知的线索,从而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4)主持人有机会澄清一些容易被参与者误解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误报和隐瞒信息;(5)原始资料可以生动地表达调查对象的观点态度。

局限性:由于小组成员不是由概率抽样得到程中,目标人群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被干预或评价。B.观看录象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业3:

一、名词解释:

1、自我导向学习法:是指个体无论在有没有他人协助下,以个人责任为出发点,主动诊断自己的健康需求,形成学习目标,应用人、物等资源,选择、安排、执行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以达到自我实现健康目标的学习方式。简单地说,自我导向学习就是学习者自动自发自我负责的学习。适用于在居民社区、功能型社区等开展慢性病、职业病、常见病、多发病等健康教育活动。

2、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和集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3、医院健康教育(广义、狭义):

1、广义的医院健康教育:以健康为中心,以医疗保健机构为基础,为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医院员工、社区居民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

2、狭义的医院健康教育:又称临床健康教育或患者健康教育,是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者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其教育目标是针对患者个人的建康状况和疾病特点,通过健康教育实现疾病控制,促进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4、患者教育程序:是护理程序组成部分,是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实施患者健康教育的活动过程。它是遵循健康教育计划实际、实施和评价的原则实施患者教育的一种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患者教育走向科学化、系统化的一个标志。

5、社区卫生服务:是基本的综合的连续的卫生保健服务,以家庭和社区为服务对象,为人们提供包括促进健康、预防保健、合理医疗和社区康复等全面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

二、单选题:

1.健康教育KAP问卷质量的高低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适用性等有决定作用,反应问卷质量的指标是: B B.效度

2.以下哪种管理方式不属于健康管理策略: C C.社区管理

3.下列哪种抽样方法不是随机抽样? B

6.在医院健康教育中,健康教育处方最主要用于 B

B.随诊教育

7.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对病人进行的健康教育称为 A A.随诊教育

8.体现“医院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的是 D

D.可以改善患者行为,实现非药物治疗 9.在病房教育中,与病人共同拟定行为目标的应该是 B B. 护士

10.医院健康促进较医院健康教育更注重的方面是 D

D.环境支持

11.积极组织社区活动,发动群众参与,属于健康教育干预策略中的 E E.组织方法

12.社区卫生服务是 C C.人的健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

13.关于专题小组讨论的优点, 不正确的是 D D.特别适合于敏感问题的研究

14.关于信度和效度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 A.信度高,效度就高

15.关于问卷分类的描述,错误的是: C C.结构问卷多用于试测或进行深入访淡

三、简答题:

1、自我导向学习法的优势和特点。自我导向学习非常符合成人终身学习的特性。虽然成人的生理机能逐渐退化,智力开始衰退,但学习能力没有下降,生活经验非常丰富,而且由于警觉到衰老而日益重视健康。在小团体式的学习活动中,参加者有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在互动的过程中,可以激发每个人的学习潜能,并增强自信。

自我导向学习具有以下特点:①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只是促进者;②学习应建立在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上;③成人是自我导向学习的个体;④学习者应参与需求评估、目标制定和结果评价;⑤应以问题为中心。

2、专题小组讨论的优点和局限性。优点:(1)样本量小,花费较少,但可获得丰富且深入的资料;(2)信息来源于多人,可以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3)讨的,结果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的代表性、不能外推;调查质量甚至调查结果能否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水平和技巧;小组的环境有时可能抑制讨论,比如被少数人垄断,其他调查对象可能附和他人而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此外,资料的收集过程和对结果的分析容易带有主观性

3、医院健康促进包含的内容。医院健康促进包含的内容有:(1)建立医院健康促进组织网络(2)制定健康促进政策与规划(3)创造有利健康的医院环境(4)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培训 ①对专职健康教育人员的业务培训;②对全体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

(5)改善医院职工的健康水平(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4、列出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职业的防护措施。

(1)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

①生物危害 主要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接触各种感染性液体也是主要的感染途径。

②化学危害 主要来自抗肿瘤药物、消毒制剂和经常接触的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③物理危害 可分为运动功能性损伤和物理刺激。

④心理社会危害 临床护士每天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遇有急重症及抢救时更明显,倒班护士生活缺乏规律,护士在工作中站立、行走、处理重物,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身体局部症状和不同程度的疲惫感。

(2)职业防护措施 ①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

②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③应对暴力事件

5、患者教育程序与护理程序的关系。需求评估 诊断 计划 干预 评价 护理程序

提出问题,收集资料,了解患者的需求 明确存在问题,作出护理诊断 制定护理目标,提出护理计划 执行护理计划 评价护理服务结果是否达到计划目标

患者教育程序 教育需求及学习心理评估 教育诊断是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 学习目标是护理目标的子目标 教育干预可能和其他护理干预一起实施 评价学习效果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业5:

一、名词解释:

1、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是指以教育、组织、法律(政策)和经济手段,干预工作场所对健康有害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以促进健康。

2、社区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改变个体和群体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影响,降低社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社区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社区健康促进的两大构成要素是:健康教育及其他能促使行为和环境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一切社会支持系统。

3、学校健康促进:学校所有的成员为保护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完整、有益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包括设置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创造安全、健康的学校环境,提供适当的卫生服务,动员家庭和更广泛的社区参与,促进学校健康。

4、体重指数:即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单选题:

1.属于学校健康促进一级目标人群的是 B B.学生

2.下列哪一条属于“学校健康政策” C C.制定进行健康筛查的规定与时间表

3.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融洽师生关系,属于学校健康社会环境的 B B.人际环境

4.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融洽师生关系,属于学校健康社会环境的 D D.人际环境

5.在农村社区的“改水改厕,控制肠道传染病”项目中,当人群已经对项目意义有了一定了解时,健康教育活动应主要侧重于 B B.提供具体知识和技能,为社区居民行为改善奠定基础

6.积极组织社区活动,发动群众参与,属于健康教育干预策略中的 E E.组织方法

7. 不属于职业人群一般健康教育内容的是 E

E. 心理教育

8.属于农村群体卫生行为的是 D D.居室整洁通风

9.在农村促进家禽家畜圈养,属于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的 A

A.移风易俗,改变农村不良卫生习惯

10.在社区健康促进中,可以开发利用的社区资源不包括 E E.时间资源

11.在社区健康促进项目中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属于社区健康促进策略中的 A A.社区组织与动员

12.在农村开展的合理添加辅食,增进儿童营养的健康教育项目中,一级目标人群是 B B.5岁以下婴幼儿的母亲

13.开展社区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下表述属于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的是

E E.愿意接受健康指导

14.下列关于社区健康教育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E

E.要求政府采取行政措施进行干预

15.在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中,家庭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包括 C C.卫生法律法规

16. 下列运动不属于有氧运动的 C C. 举重

17. 成瘾性行为的形成过程不包括 B B.准备阶段

18.《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的日期 C

C.2006年1月9日

19. 进行乙肝预防时,最有效的预防方式应是: D D.接种疫苗

20.对AIDS/HIV者歧视是一种: C C.社会性危险因素

三、简答题:

1、举例说明在社区开展糖尿病预防控制健康促进项目的意义。

(1)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越来越成为当前威胁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之一,其危险因素与人们的日常行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这些行为多发生在家庭和社区中。

(2)开展社区糖尿病预防控制项目,可以充分发掘和利用社区的有利条件,如社区的环境条件资源、社区政策、社区活动等,有助于人们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善。

(3)依托社区这个场所,也便于开展针对社区人群的各项健康教育活动,如合理膳食、糖尿病患者食物选择与制作等,并取得良好效果。

(4)开展社区糖尿病预防控制项目,可以有效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集疾病预防和现有病人治疗为一体,从整体上减少糖尿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高社区人群生活质量。

2、体力活动干预原则。体力活动干预原则有:(1)运动训练前常规体格检查(2)运动有关信息收集

①运动史

②体质

③兴趣

④运动禁忌证

⑤运动环境

⑥运动指导(3)运动量的选择(4)运动内容选择(5)运动进度

(6)意外情况和不适的预防及处理

3、对肥胖症和伴有并发症患者的针对性干预。主要是预防其体重进一步增长,最好使其体重降低,并对已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疾病管理,如自我体重监测,制定减轻体重的目标,以及指导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肥胖可能进一步加重疾病危险性的认识,并努力提高患者的信心。

4、列出成瘾性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1)社会环境因素(2)社会心理因素(3)文化因素(4)传播媒介因素(5)团体效应(6)家庭影响

5、HIV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及其他途径。HIV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及其他途径 HIV主要通过3种途径传播:①血液传播:输人被污染的血、血制品;移植了HIV感染者的器官、接受了含有HIV的精液(人工授精);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用具(如静脉吸毒);以及使用被HIV污染后未经彻底消毒的医疗器械、理发工具、文身/穿耳孔的工具等。②性传播:除了异性之间的阴道性交外,还包括同性恋间的肛门性交(阴茎插入对方的肛门)等。③母婴垂直传播:包括怀孕期间、分娩时和哺乳期。HIV可以通过胎盘屏障,携带HIV的孕妇可将HIV传染给胎儿;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也可能被感染;产后,婴儿可能通过吃母乳而被感染。

其他途径:在人工授精过程中,接受了有HIV的精液,也同样造成感染HIV的机会。医务人员、警察、理发师、监狱看守、殡葬人员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机会比较多,如果皮肤破损,通过接触则可能会被感染HIV。

第三篇:【心理与健康】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心理与健康】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作业1 一.填空题

1.神经中枢 大脑 外界刺激 2.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3.认知因素 情绪因素 4.家庭因素 学校因素 5.空间 精神 行为 6.斯金纳 7.瑞士

8.罗杰斯 非指示性疗法 二.名词解释

1.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后天获得的,经过学校才会的,具有暂时性质的反射。

2.动力定型是人脑中形成的各种暂时神经纤细是按照客观事物直接的联系及其内部的关系,在大脑皮层上建立了一系列的暂时联系,构成了复杂的暂时联系系统,这些已经巩固了的暂时联系系统叫做动力定型。

3.亚健康即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

4.心理健康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具有一中持续良好的心情,其认识活动,情绪反应,一直行动处于积极状态,而且具有正常适当的调控能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5.第一信号系统是凡直接作用于有机体感觉器官而引起信号作用的具体刺激。三.简答题

2.健康人一般具备那些基本条件? 答:1.生长发育良好 2.神经系统的功能好 3.心肺功能好 4.身体素质好 5.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抗病能力强

3.怎样预防亚健康带来的消极影响? 答:1.通过体育运动来缓解身心紧张 2.科学的生活方式保证机体的健康状态 3.信心十足地适应不段变化的社会环境

4.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答: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师傅具有同一性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四.论述题

1.答:影响因素:1.生理因素 2.心理因素 3.客观因素

2.答:如果一个人具备了智力正常,情绪健康,心理符合年龄发展的阶段特征,人际关系和谐,自我意识正确,人格完整,正视现实和接受现实的特征,则这个人心理是健康的。

作业2 一.填空题 1.广义学习侠义学习

2.巴甫洛夫 桑代克 华生

3.正迁移 负迁移

4.主观体验 外部表现 生理唤醒

5.面部表情 体态表情 语言表情

6.诚实原则 宽容原则 二.名词解释

1.广义的学习指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或训练而获得,有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或行为变化的过程。

2.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

3.认知派学习理论是认知主义强调学习的获得知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4.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5.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6.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

7.人际交往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主体之间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递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动态互相作用过程。三.简答题

1.答:学习是人生活的基本需要,是人生命的本体。

学生的学习既是学习知识经验的过程,又是学习做人的过程。

2.答:区别:1.在基本结构上,陈述性知识学习是以符号所代表的概念,命题和原理意义的学习;而程序性知识学习是为熟练掌握操作方法的学习。2.从意识控制的程序来看,陈述性知识学习是一种意识控制程度较高的学习,激活速度慢,往往需要很强的意识参与;程序向知识学习是一种意识控制程度较低的学习,激活速度快。3.从学习速度来看,陈述性知识学习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累积,但遗忘的也较快;程序向知识学习速度慢,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水平,但不易遗忘。

3.答: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位置。2.让学生察觉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一个人只会有意识地关注他认为与保持或增强“自我”有关的事情,而这种相关性将直接影响学习的速度和效果。3.让学生身处一个和谐,融洽,被人关爱和理解的氛围。4.强调从做中学。

4.答:1.问题解决策略。2.记忆策略。

5.答:区别:1.情绪出现比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2.情绪具有情节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3.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

联系: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

6.答:1.传递信息的功能。2.心理保健的功能。3.行为协调功能。

7.答:1.临近吸引2.外表吸引3.个性吸引4.相似吸引5.互补吸引6.互相吸引7.熟悉吸引 9.答:1认知障碍2.情绪障碍3.人格障碍4.能力障碍5.心理失常引起的障碍 四.论述题

1.答:影响学习的因素分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2.答:方法:1.强化自我认识。2.让谦虚感染人。3.以合作接交人。4.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5.寻找双方的共同点。

措施:1.提高语言表达技巧。2.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活动。3.有效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4.合理利用行政手段的强制功能。5.拓宽沟通渠道。

作业3 一.填空题

1.独特性 稳定性 2.内倾型 外倾型 3.性器期 潜伏期 两性期 4.外倾性 神经质 精神质 5.自我中心期 客观化时期 主观化时期 6.自我扩张型 自我萎缩型 7.团体治疗法 系统脱敏法 二.名词解释

1.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气质是人与生俱来的典型,稳定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3.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4.人格障碍就是一个人典型的,惯常的行为模式表现得异于常人的特点。

5.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与周围环境长期互相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6.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为遭遇无法逾越的困难障碍时,所产生的紧张,消极的情绪反应和体验。

7.系统脱敏法是一种对付受挫后的紧张与焦虑的有效方法。三.简答题 1.答:弗洛伊德提出了以无意识理论为基础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三我平衡,人格就会得到和谐发展,否则,就会产生人格障碍或心理问题。2.答:1.生物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3.自我调控系统 3.答:1.胆汁质 2.多血质 3.粘液质 4.抑郁质

4.答:1.症状标准 2.严重程度标准 3.病程标准 4.排除标准

5.答:形成原因:根据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研究成果来看,产生反社会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有早年丧父丧母或父母离异,先天体质异常,恶劣的社会环境及家庭环境,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影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等。

治疗方法:1.通过认知领悟疗法,明确认知,提高自我控制力。2.改善家庭环境,培养独立生活能力。3.行为矫正

6.答:自我意识结构表现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自我认识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决定着自我体验的住到心境及自我控制的主要内容;自我体验又强化着自我认识,决定了自我控制的行动力度;自我控制是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对自我认识,自我体验都有调节作用。

7.答:1.物理世界 2.社会比较 3.反射性评价 4.内省 5.自我知觉与归因

8.答:1.个体生理因素 2.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3.自我期望与实际有效行为不匹配 4.人际交往不适 5.动机冲突 四.论述题

1.答: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发展要经历从出生到晚年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某些特定的需要,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面临一种心理社会问题。如果这些需求满足了,那么个体就会顺利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如果这个需求未被满足,那么就会停滞或倒退。2.答:标准:1.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2.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正确的自我意识 4.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5.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如何塑造:1.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 2.认识自我,悦纳自己 3.提高自我防御和自我调控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4.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丰富知识,加强自我修养 6.培养良好的习惯

3.答:1.确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2.树立正确的挫折观。3.调节自我抱负水平。4.进行正确的挫折归因。5.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6.保持健康的情绪。7.养成良好的性格。8.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9.走出自我挫败的误区。

作业4 一.填空题

1.网络行为成瘾 网络交往成瘾 2.师生咨询 成员互询 3.职业导向系统 职业动力系统 4.气质 性格 二.名词解释

1.厌恶疗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

2.代币法是行为治疗方法的一种,通过使用诸如筹码、积分、纸片等作为强化物,以发挥正负强化作用而实施的行为改变方案。

3.理性情绪疗法是艾利斯创立的一种网络成瘾的认知疗法。

4.团体心理辅导是将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集中进行行为干预和辅导,要靠“团体场”的力量与网络成瘾者自己的积极努力而达到矫治成瘾的目的。

5.择业心理是指人们对自我,职业和社会的认识基础之上形成的,对待职业和职业行为的一种心理系统。三.简答题

1.答:网络成瘾又称因特网性心理障碍,临床上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

类型:1.网络色情成瘾 2.网络关系成瘾 3.网络行为成瘾 4.信息收集成瘾 5.网络技术成瘾或电脑成瘾

2.答:1.正常的自我控制能力。2.正确把握自己的情绪,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不友善的交往。3.对信息由辨别真伪的能力。4.正确对待和处理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5.良好的自我意识。6.良好的人际关系。7.忘我的工作和学习热情。

3.答:1.网络自身的诱惑 2.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3.上网者自身人格特点 4.压力 5.答: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四类。多血质的人适合对外交交往比较多,挑战性比较强的职业;粘液质的人适合比较稳定的,按部就班的职业;胆汁质适合需要经常打交道,工作内容和环境不断变化,且比较热闹的职业;抑郁质的人适合从事安静,细致的职业。

6.答:1.客观认识自己,优化人格 2.主动适应社会 3.增强就业能力 4.寻求心理咨询 四.论述题

2.答:1.反向实践 2.外部阻止物 3.制定目标 4.节制 5.提醒卡 6.个人目录 7.支持小组 8.家庭治疗

3.答:首先,要引导求职者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把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帮助求职者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再则,要引导求职在择业时具有发展的眼光和对未来的预见性,最后,要使求职者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择业观。

作业5 一.填空题

1.动力模式 行为模式

2.消极攻击人格 成瘾性

3.学绩测验 人格测验

4.教育测验 职业测验

5.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测验 艾森克人格类型测量表

6.罗夏墨渍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7.摩尔根 莫瑞 二.名词解释 1.神经质是为了对付紧张刺激和避免焦虑而形成的一种特殊行为模式,是一种防御模式。2.心理生理紊乱是一种具有心理病因的躯体疾病,是由于心理紧张,特别是情感紧张转变为实际组织的损害和生理平衡的失调。

3.消极攻击人格叫叫做被动攻击型人格,通过表面积极的答应顺从,而内在和行为上消极的拖沓,不作为。

4.心理咨询是一种人际帮助活动。

5.心理测量是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采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用分数或等级对人们心理行为进行量化的描述。

6.人格测验是对人与社会行为有关的心理特质的测验。

7.投射测验是一种想象式的测量方法,通过一定的媒介,让被试建立自己的想象世界,在无拘无束的情境中显露其人格特征。

8.智力测验是通过测验的方法来衡量认得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三.简答题 2.答:神经质的本质上焦虑。特征:1.智力减弱 2.无法松弛的紧张不安 3.极端的自我中心 4.对爱情的过分需要 5.过敏 6.不能做出决断 7.僵硬和保守 8.人格解体 9.反对帮助 3.答:人本主义疗法的根本特征是以人为本。

5.答:优点:1.比较客观,不易受测试者主观偏见的影响。2.测量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每个被测对象较为丰富准确的资料。3.如果量表编制得好,组团的效应相当高,远比在实际工作中淘汰的办法更高效。

局限性:1.心理测量本身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不少心理测量确实存在科学性问题。2.运用心理测量很可能不公平得使合适者落选。3.被测试者可能利用心理测量的不足,介入一些非测量规范所要求的行为。4.心理测量可能被为获取测量资格证的人以及未经专门训练的人员滥用而造成失误。四.论述题

2.答:精神分析疗法是建立在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之上,运用自由联想,释梦,对移情的分析与解释等技术,探究个体无意识中本能的冲动和压抑的经验,追寻童年不幸的经历,探究病变的根源,并经历自由练习阶段,移情阶段,疏泄阶段,梦境分析阶段,解说和说服阶段的治疗来帮助患者康复的一种治疗模式。

第四篇:电大2013秋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

(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和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重量的增加;发育则比较复杂,是指各组织,器官、系统在功能、技巧、心理、智力各方面的改变,是质方面的改变。

2.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体重和身肩。

3.身体指数评价法:是根据人体各部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数学公式将几项有关身体发育的指标联系起来,以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

4.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前儿童新陈代谢的特点是(同化)作用显著大于(异化)作用。

2.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3.2001年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四条幼儿园健康领域总目标,它表明了(身心和谐)、(保护与锻炼并重)、(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

4.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包括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和(健康服务的评价)、(健康环境的评价)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1.“毛发整洁有光泽”不是评价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项标志。(×,“毛发整洁有光泽”是评价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项标志

2.KAP包括三个方面,具体有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 3.学前儿童的肠管相对比成人短。(×,相对比成人长)

4.机体在整个发育期间,先后长出两组牙齿,第一组是恒牙,第二组是乳牙。(×,第一组是乳牙,第二组是恒牙)。

5.儿童健康教育评讲中使用的生长发育五等级评价法是定量评价法。(×,定性评价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卫生要求。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儿童服装要宽松(3)合理安排儿童的一日活动(4)预防传染病(5)注意体格锻炼

2.简述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要求。(1)注意口腔卫生,保护牙齿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

(2)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注意食物的质量和清洁卫生(3)饭前饭后不作剧烈运动(4)培养儿童定时大便的习惯

3.简述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1)目标的筛选与确定。(2)确定课程。(3)选择与分析材料。(4)确定教学活动类型。(5)制定完成课题的进度表。(6)空间与环境的安排。(7)教学策略的选择。(8)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五、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请谈谈您对这一观点的看法。答: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统一的,二者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在。

1、儿童的生理不适应可影响心理。如果儿童不吃早餐到幼儿园,由于饥饿,精神不能集中,或易发脾气。

2、儿童的情绪可以影响生理功能。如儿童进餐时精神不愉快,可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

3、儿童生理的缺陷可引起心理不正常。如果儿童的斜视得不到及时纠正,又常受到同伴或他人的饥笑。儿童就会产生自卑感,4、儿童的精神会影响身体的外形。如长期情绪受压抑的孩子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爱活动,以致外形出现病态,如站不直,弯腰,行动迟缓等。

5、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同样重要。如从小得不到母爱的孩子,多半孤僻。2.论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1.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

(1)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内容:第一,生活自理能力。第二,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第三,清洁卫生习惯。第四,学习卫生习惯。

(2)安全行为教育内容:第一,知道玩电、玩火、玩水的危害性。第二,养成不随便将东西放入口中的习惯。第三,不携带危险物品如小刀、针等锐利的器具。第四,外出活动时注意安全。第五,遵守运动和游戏规则。第六,防拐骗。第七,学习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第八,学会打求救电话。

2.学前儿童营养教育

(1)让学前儿童学习浅显的食品营养和卫生知识。(2)让学前儿童有自我控制饮食的意识及能力。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

(3)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4)培养学前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5)纠正营养不良。3.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

(1)懂得疾病防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前儿童关心自己或他人身体状况的意识。(3)培养学前儿童预防疾病的卫生习惯。4.学前儿童体育

(1)学习和掌握各类体育活动基本锻炼方法、规则和知识。(2)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3)训练运动能力,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4)认识自己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以及体育锻炼对健康的作用。(5)学习在体育活动中有关安全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

(6)培养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个性、智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5.学前儿童环境教育

(1)懂得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培养学前儿童环境保护意识。(3)培养学前儿童保护环境的习惯。6.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第一,正确认识、理解、评价触发情绪反应的情境,明确只有合理的需要和目的才能得以满足或达成,而不合理的需求和目的必定受阻。第二,培养学前儿童控制、调节情绪的能力。学习用自我说服、诉说、注意转移、忘却、宽容等方法调节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愤怒、畏惧、忧虑、委屈、厌恶等消极情绪;学习并表达成功后的愉快与欣喜的感受。

(2)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第一,学习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第二,学习轮流分享、合作互助的技能。第三,有初步的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第四,正确认识、评价和调节自我。第五,懂得基本的礼貌礼节。(3)性教育:第一,性别认同和性角色。第二,科学简洁的性知识。第三,正确处理学前儿童的性游戏。第四,纠正玩弄生殖器和大腿摩擦的不良习惯。

(4)学前儿童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预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

(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青枝骨折

由于儿童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儿童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疼痛不如骨头完全断裂时明显,伤肢还可以做些动作,因此这类骨折容易被忽略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

2.脑震荡

颅骨没有受伤,只是因为外力波及脑部,使脑部组织受到震荡,最初可有数分钟的意识丧失。清醒后,对于受伤经过不能回忆感到头痛、头晕,并有呕吐。经休息后症状减轻,不留后遗症。

3.必需氨基酸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二十余种,其中有八种不能再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称为必需氨基酸。4.合理膳食

是全面地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骨折的急救原则是限制伤肢再活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减轻疼痛。这种处理叫(固定)。

2.学前儿童看电视需要注意的方面(电视机的调整、照明、眼与荧光屏的距离)。3..糖类由碳、氢、氧三元素构成,因为所含氢和氧的比例与水相同,故又名碳水化合物。4.微量营养素包括有(矿物质)、(维生素)。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1.幼儿园大班每节课最长以45分钟为宜。(×幼儿园大班每节课最长以30分钟为宜)2.铁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3.睡眠的正确姿势是向左侧睡,双腿稍稍弯曲,这样的睡姿会使较多的血液流向身体的右侧,从而相应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心脏休息。(×,应向右侧睡。)

4.蛋白质是人体唯一的氢的来源。(×,是氮的来源。)5.蜜蜂的毒液呈酸性,伤口可涂弱碱性液体。√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幼儿园的游戏应注意哪些卫生问题?

答:(1)游戏尽可能在户外进行。(2)避免负担过重。(3)注意安全。(4)使学前儿童有愉快的情绪。

2.简述铁缺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答:铁营养状态不良的儿童,易激动或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铁缺乏影响机体免疫功能,造成反复感染。铁缺乏性贫血对儿童脑的损伤也是不可逆转的。

3.什么叫“蛋白质的互补”?它对合理调配膳食有什么意义?

答: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后营养价值提高,这种情况称为不同蛋白质的互补。它的意义是:如果搭配合理,就可参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其生理价值。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

五、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是同化作用明显大于异化作用,因此睡眠对于儿童来说非常重要。请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讨论如何做好睡眠前的各项准备。

答:(1)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如卧室要空气流通,室温宜人,安静,无亮光刺眼。

(2)准备舒适的睡眠用具。如床铺不应有杂物,被褥要厚薄适宜,干净我,枕头不要过高。(3)睡眠前饮食要适量。临睡前不要让儿童大量喝水,以免小便增多影响睡眠。

(4)睡眠前提醒儿童入厕小便。学前儿童会贪玩而忘记在睡眠前入厕小便,应经常给予提醒,让儿童养成入睡前小便的习惯。

(5)平定儿童的情绪。幼儿园在午餐后、午睡前可安排一段时间由教师带领作一些较平静的活动,入很自由的散步、听听轻松的音乐、念念儿歌等。

(6)给予儿童准备睡眠的信号。在睡眠前,让儿童在自己的座位上静坐片刻,或者播放一段优雅的催眠曲,给儿童一种睡眠的信号,日久可让儿童形成条件反射,到时就会安静自然地入睡。

2.根据你所在班级的幼儿的基本情况,说说应针对幼儿开展哪些营养教育。

(按实际情况如实回答)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

(三)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佝偻病

佝偻病是三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系因缺乏维生素D所致,因此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

2.传染源

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后,就会在体内繁殖,这种被感染的人或动物就教务传染源。

3.帮助法。帮助法有两种方式,一是语言方式,一种是具体帮助。

4.队列队形练习

队列队形练习是指幼儿按一定要求,大家做协同一致的动作。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病原体必须离开传染源经过外界环境才能传播,它的传播方式有(接触传染)、(空气和飞沫传染)、(经过水传染)、(经过食物传染)、(经过土壤传染)、(昆虫对疾病的传播作用)。

2.学前儿童体育中徒手操的动作分为(头颈动作)、(上肢动作)、(躯干动作)、(下肢动作)。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1.传染病就是流行病。×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

2.钩虫的成虫形似细小绣花针,寄生于人体的小肠及十二指肠。√

3.病儿抽风时,要紧搂着、按着病儿。(×改为:病儿抽风时,应把孩子平放在床上,头转向一边,解开衣领,保证呼吸道通畅,然后将包着布的筷子或细勺柄塞入孩子的上下牙之问,以免咬伤舌头。)4.采用学前儿童体育教学练习法时,首先要采用集中练习的方式。(× 改为:采用学前儿童体育教学练习法时,首先要采用分散练习的方式。)5.体育锻炼不仅对生理系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没有太大的价值。(×改为:体育锻炼不仅对生理系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如何预防学前儿童肥胖症?

(1)注意饮食,控制高脂肪和高糖分食物的摄入量,(2)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帮助消耗皮脂。

2.简述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

学前儿童的体育游戏在不同年龄段中有很大的不同。小班体育游戏的特点一般是所有儿童做同一动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在游戏中常常不分组,规则简单,不带限制,易于操作和实施。主要角色应由教师来承担,不一定要求有一个明确的游戏结果。中班体育游戏开始在动作上有所增加,游戏规则更加复杂,难度也增大并且有限制性。中班体育游戏开始有分组,并开始有一定的竞争性,但规则仍要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大班儿童的体育游戏开始分组,在难度、动作的复杂性和要求上也开始提高,同时要求在规则的设定方面开始充分考虑儿童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师幼可以通过商量确定和修改游戏规则,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开始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并对他人进行监督。同时由于大班儿童开始关注游戏比赛的结果,所以教师此时要特别注意比赛中输了的孩子的情绪的抚慰。

3.简述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走的基本要求。

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走的基本要求是:走时躯干要直,头摆正,眼看前方,自然挺胸,不耸肩。两臂前后自然而轻松地摆动,五指自然并拢,摆臂时肘部稍弯曲,前摆臂的高度不超过胸。两脚依次进行蹬地向前迈步,后脚跟先着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前脚掌。两脚走时不擦地,落地要轻,步幅不大不小。集体走时不抢步,不落后,使自己走的速度、方向同集体协调一致,并能保持前后距离适度。

五、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我国儿童龋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普及口腔卫生知识乃当务之急。请论述引发儿童龋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

齿的病因以及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1.病因

目前认为龋齿的发生与下列三个主要因素有关:

(1)口腔中细菌的破坏作用。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在口腔的残留食物上繁殖产酸,使牙釉质脱钙,形成龋洞。

(2)牙面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儿童临睡前吃东西,或口含食物睡觉,滞留在牙面牙缝上的食物残渣,尤其是糖果、糕点等甜食残渣,是造成龋齿的重要因素之一。(3)牙齿结构上的缺陷。

①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釉质的发育与钙、磷、氟等矿物质及维生素D的供给量有关。氟是增进抗龋能力的最主要的微量元素。氟在人体中主要储存在骨骼和牙齿中,尤其在牙釉质内。牙釉质内含氟量达一定高度时,才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含氟低则容易受酸腐蚀。

②牙齿排列不齐。因牙齿排列不齐,不易刷净,使食物残渣和细菌存留,这也是造成龋齿的原因之一。2.预防

(1)注意口腔卫生。应从小培养儿童饭后漱口和睡前刷牙的习惯,以便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否则它们会在儿童睡眠时大量繁殖产酸,腐蚀牙齿。睡前刷牙后切不可再吃零食。刷牙要用顺着牙缝直刷的方法,以便彻底清除牙缝里的食物残渣,不要横着刷。要着重刷后面磨牙的咬合。选用儿童保健牙刷,牙刷头小,刷毛较柔软,只有两排刷毛,便于直刷,同时又能将里外牙面都刷到。

(2)多晒太阳,注意营养。乳齿钙化开始于胎儿第5个月,萌出后仍继续钙化。恒齿的钙化开始于出生时。怀孕期间要注意钙、磷的摄入量。要供给儿童合理的膳食,多晒太阳,以保证牙齿的正常钙化,加强牙釉质的抗酸能力。

(3)氟化防龋。口服氟化自来水是预防龋齿的一项有效、安全、经济的公共卫生措施。

(4)定期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龋齿,早期治疗。如龋洞尚未穿通牙髓,可补牙。若乳牙患了龋齿,未能及时修补,可使牙周组织发炎,以致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若乳牙因患龋齿过早丢失,还可影响恒牙的正常排列,因此,乳牙患龋也应早治。

2.学前儿童的早操往往是学前儿童在园一日生活的开始,对儿童身体健康和培养良好的习惯都有重要作用。请结合幼儿园活动实际谈谈早操活动的设计过程。

第一步:明确目的。在设计和选编学前儿童早操的时候,首先要明确选编和设计的目的是什么,是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

因为儿童升班了,原来的早操动作不适合现在的年龄段,还是临时为了某项活动(如运动会、六一儿童节等)而准备,还是说要根据现有的条件对原来的早操重新进行设计和改造。明确目的之后,教师可以向其他教师,或者是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应的资料,根据资料进行创编和设计。

同时在早操设计和选编之前要明确自己所面对的对象,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确定早操活动的类型(是模仿操、器械操还是徒手操),早操的结束(小班4节、中大班8节左右)等。第二步:设计单节动作。在确定目的后,进行单节动作的创编和设计,首先确定单节中身体的姿势,包括起始姿势、动作姿势和结束姿势(其中最重要的是动作姿势)。动作姿势不宜过于复杂,要求自然而不突然。然后是根据姿势安排动作的方向,学前儿童早操的动作方向一般都是对称即左边一右边、前面一后面、上面一下面,接着确定动作的速率和幅度。学前儿童体操的速率和幅度不宜过大,要求以不影响儿童的平衡为准。

在单个动作编排好之后,就是对单节动作进行串接,一般要求起始阶段是立正姿势,结束时也是立正姿势。要求整节动作能锻炼某项肌肉部位,动作要求连贯、自然。

第三步:整套动作的整合。在各单节动作创编完之后,需根据早操设计的目的将单节动作进行整合。整合时首先要注意操节的顺序,符合早操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整套早操动作的编排上也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注意整套动作的自然和优美。

第四步:选配早操音乐。早操音乐一般可以分为多种,如果是少儿广播体操,则主要是节奏性的音乐,一般有规定的节奏和卡带,这种情况下音乐的选配一般是在早操选编之前确定。如果是器械操或艺术性的体操,则可以自由选取音乐,选材范围很广,既可以是少儿歌曲,也可以是当前的一些流行歌曲,这种情况下可以事先选配音乐,也可以在动作编排之后根据动作来选配音乐。早操音乐的选配基本原则是节奏明了清晰,旋律动听易记,整体感觉活泼轻快。

第五步:修改和完善。在早操选编和设计初步完成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设计动作自己先进行一遍串接,看哪些动作需要进行改善,同时注意哪些动作儿童可能会有困难,需要教师重点指导。同时还可以请几个儿童跟着教师先练习一遍,从儿童身上看到整套动作所存在的问题,儿童在做整套动作的时候可能出现的困难,从而对整套动作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

(四)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环境污染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

指有害物质对大气、水质、土壤和食物的污染,并达到致害的程度,以及噪声、恶臭、放射性物质等对环境的损伤。

2.家庭治疗法

3.沙盘疗法

4.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是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整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并作出反应。当感觉系统无法正常运转时,就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幼儿园的园内场地配置主要包括:房舍、活动场地、绿化地点、道路场地》

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生理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其中生理的影响具体又指(遗传)、(脑损伤)、(病毒感染)。

3.行为疗法的基本方法有惩罚、(消退)、(塑造)。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1.通风、取暖、照明以及都是衡量房舍卫生的主要标准。(×更正是色调不是主要标准)

2.美国心理学家在1970年编制,用于测查4~16岁儿童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的量表是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更正是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3.幼儿园的采光系数不应小于1:8.(× 改正:幼儿园的采光系数不应小于1:6)

4.学前儿童在坐着听课或完成作业时,要脊柱歪曲,头不歪,两脚掌平放于地面上。(× 改正:学前儿童在坐着听课或完成作业时,要脊柱正直,头不歪,两脚掌平放于地面上。)

5.体育锻炼对生理系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没有着太大的价值。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

(× 改正:体育锻炼不仅对生理系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学前儿童环境教育的目标。

环境教育的目标是让学前儿童懂得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纠正不爱护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防止环境污染对学前儿童的危害,保障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

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评价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与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相结合

2、防止评价误差

3、发展性评价

3.简述学前儿童性心理特点。

当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有男女性别的不同之后,可能会产生好奇心,很想看看异性的生殖器究竟是什么样的。如果发现儿童有这种情况,不应打骂,否则,女孩容易产生“性罪恶”观念,成年后易出现性冷淡,男孩则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成年后易出现“窥阴癖”。

当男孩子发现自己有“小鸡鸡”而女孩没有时,有些男孩会有意在成人面前“炫耀”,比如在老师、家长面前把小便浇得高高的。老师如果发现儿童有这种行为也不要打骂,否则儿童的逆反心理潜抑下来,成年后易出现“露阴癖”。

学前儿童往往开始对自己的生殖器产生很大的兴趣,并从玩弄生殖器中获得快感,造成手淫习惯。如果老师发现儿童有这种不良习惯,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打骂指责,否则可能使儿童因心理受到打击而产生“性罪恶”观念,造成成年后的阳痿或性冷淡。

五、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幼儿园防止污染的措施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

1.建立环境卫生制度

幼儿园应建立清扫、粉刷园舍、喷洒药物和消灭蚊蝇、老鼠、蟑螂、树木病虫害等制度,并建立岗位责任制。管好厕所、垃圾、污水,保证幼儿园建筑、设备、场地的清洁卫生。禁止机动车驶入幼儿园,以防噪声的干扰及保障幼儿的安全。2.搞好清洁卫生

无论室内、室外都应搞好清洁卫生,搞清洁时提倡湿式扫除,防止尘土飞扬,预防传染病,保障呼吸卫生。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从小就要让幼儿树立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乱扔果皮和纸屑,不在墙上乱涂乱画,自觉维护公共卫生,保持幼儿园的环境清洁等。4.绿化

因绿色植物具有净化空气、阻挡风沙、调节微小气候、减低噪音等作用。所以绿化是防止污染的一项有效措施。幼儿园要重视绿化工作,要尽一切可能使幼儿园的一切空地绿化。如在幼儿园靠近公路、闹市区的地方,可以用一排茂密的灌木,其后加一排高大乔木来隔离公路上的汽车等发出的噪音,同时还可以过滤粉尘,降低风速;幼儿园内培植草坪,因草坪能吸附灰尘,可使园内灰尘量减少,保持空气清新;幼儿园内栽种一些对有害物质敏感性不同的植物,比较其受害的情况,可监测幼儿园环境的污染情况等。为了增加绿化面积,还可采取垂直绿化或建屋顶花园。此外,也可保留部分杂草,并对其进行规划、修整。

2.联系实际论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现今研究者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还不统一,对学前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的标准研究较少,总体上来说,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应包括以下方面。

1、智力发展正常

正常的智力是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和心理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衡量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一般来说,智力分数在50分~70分的为轻度智力不足,这种儿童能从事简单的活动,以后的生活基本可以自立,但难以应付新奇、复杂的环境,学习有困难;智力分数在25分~50分的为中度智力不足,这种儿童以后生活可以半自理,需要周围人的帮助,动作基本可以完成,但有障碍,只能说简单的字或极少的生活用语。25分以下的为重度智力不足,这种儿童生活不能自理,动作、说话都有困难。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

2、情绪反应适度

积极的情绪是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和重要的表现形式。良好的情绪和情绪反应适度表现为学前儿童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出适当的情绪;能够经常有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准确地识别自己和他人的表情和情绪,有恰当的移情反应;能够开始逐步调控自己的情绪。

心理不健康的儿童常常伴随着情绪情感异常,如焦虑、忧伤、抑郁、情绪表现异常;常因环境变化而烦躁、过于敏感或反应迟钝;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差。

3、和谐的同伴关系

心理健康的学前儿童乐于与他人交往,并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表现出愉快的情绪,能恰当地处理与同伴发生的矛盾,对同伴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对同伴表现出同情、欣喜等。而避免在与同伴发生纠纷的时候出现攻击性行为;虽然偶尔与同伴有矛盾,但能很快在教师、家长、其他同伴的劝说下恢复良好的同伴关系,并在活动和游戏中主动、积极、自主地处理与同伴的关系。相反,心理不健康的学前儿童在同伴中表现得冷漠,漠不关心;在群体活动中往往独自一人游戏,不参与其他同伴的活动,甚至在同伴和教师的邀请下也不愿意参与;当与同伴发生争执的时候,容易冲动,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等。

4、安全的依恋关系

依恋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根据安斯沃斯等人的研究,儿童的依恋可以分为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和安全型依恋,而前两种依恋模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都是不利的。学前儿童的依恋根据不同对象可以分为对父母(抚养者)的依恋、对教师的依恋、对同伴的依恋。心理健康的儿童在这些依恋上都是一种安全型的依恋,表现为对他人依恋,但不控制他人;有自主性,但不回避他人。而心理不健康的儿童却相反。

5、行为表现正常

学前儿童的行为表现正常指心理健康的学前儿童既不过分兴奋,又不迟钝,面对新的环境能作出恰当的回应,不过分夸张也不过分退缩。在幼儿园的时候能根据幼儿园的要求和教师的指导进行相应的活动,能在纪律的要求下慢慢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欲望,逐渐表现出自控能力,同时又能在纪律的要求下积极主动地、自由地活动和探索。在活动的时候能积极参与群体性的活动,并表现出持续的好奇心。在家里能不断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不事事依赖成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般来说,对于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标准,人们更多地从情绪和人际关系的角度予以关注。但是健康和不健康都是相对的,健康的状态不仅是从外界的帮助和自身的调整中不断获得,也是从不健康中成长发展,最终达到健康的水平。因此看待一个儿童是否心理健康,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里所说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是为教师和家长在进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时树立一个方面和目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

标,而不是用这个标准来去评定某个具体的儿童是否是健康。

第五篇:劳动法形成性考核册册

劳动法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1——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请就下列问题进行讨论:

2、作业2——课堂讨论思考题

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追溯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建立,可从上一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当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开始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时,迫切要求改变原来的群众来信方式处理劳动争议的模式,转而以更加法制化的手段来替代。1985年与国营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同步确立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可由调解机构、仲裁机关和人民法院管辖的体制;1987年7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确立了劳动争议一调、一裁、两审,仲裁为诉讼前置程序的基本体制;1993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建立和完善了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1994年《劳动法》颁布之后,不仅将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纳入了劳动法的法律体系,而且更具体明确地规范了劳动争议的范围和内容以及处理的实体方法。应当说《劳动法》的颁布和实施,为全面建立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系铺平了道路。

通过几年来的司法实践,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为处理解决劳动制度改革以来的大量劳动争议发挥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国有企业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入,劳动争议的数量不断增加,争议的内容和程度也越来越复杂,我们的劳动争议调处体系开始出现不相匹配的节奏,而且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显突出。所以进一步推进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又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本文试图对作为劳动法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有关改革问题,提出一些浅薄的建议:

一、关于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改革问题。

根据现行立法,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虽然它充分地体现了企业内部的民主,但仍无法作为化解劳动争议的有效法律途径,调解结果虽目前公认具有合同的效力,对劳动关系当事人有一定的合同约束力,但却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强制执行力,可以说调解是法律程序外的程序。

第二类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它同样存在着与形式发展不协调的因素,如行政性过强、程序规定较粗框、重要规则缺失等,这越来越让人感到完善制度、丰富处理程序的紧迫感。

第三类是司法机关即人民法院的两级审判体系,对经过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后的大量劳动争议承受着一次再一次的重复审判工作,使处理劳动争议的审判人员疲于应付不断增加、大量积压的劳动争议案件。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从数量到受案范围都在不断变化增加,积案是目前条件下不可避免,也无法有效排解的无奈结果。

笔者认为,从社会保险的现状分析,应客观地理解和看待对涉及社保争议案件定性的问题。从法体上说,涉及国家权力、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关系为公法范畴,核心体现在行政法律关系上;而涉及公民或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基本权利义务的法律关系属于私法范畴,核心体现在当事人对民事权利的自由处置。劳动关系从渊源上和广义上讲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中的特殊关系,它虽然表现为大量的国家和社会关系的介入,但在代表劳动法律关系主流的劳动合同关系上,平等自愿的原则是主流。社会保险关系具有从私法向公法转变的表象:首先,在传统的劳动保险体制中,国家虽然以立法确定了社保关系的强制性,但社保费用支付和享有的关系在企业内部循环,企业在自生自灭中顽强挣扎;而实行社会统筹的新型社保关系是在打破人力资源企业所有制的前提下,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共享,彻底突破了一家一厂的框框。其次,劳动保险体制下,争议的处理虽可依靠政府的调处,但问题的消化完全局限于企业内部;社会保险制度下,政府机构以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身份介入社保费用征缴关系,并以行政权力为保障直接干预社会保险的关系,成为社会保险关系的主导者。

笔者认为在劳动法的新体系中,应将社会保险关系从普通的劳动契约关系中摘出,而转入由行政处理为主的劳动行政关系,(我认为这仍属于劳动法体系,仅仅是劳动法的特性,而非建立独立于劳动法的另外的法律部门或将其并入现有的其他法律部门,此问题容日后再论。)在现行的以平等劳动关系为主体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不再以劳动(合同)关系的附随关系受理社保争议案件。

二、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组成结构的调整问题

目前社会普遍反应劳动争议处理机构行政特征过强,这是因为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基本建立在各地劳动行政机关之下,隶属劳动行政机关的行政领导。劳动争议的常任工作人员,包括许多仲裁员均来自劳动行政管理机关,形成了固有行政机关工作作风。笔者认为,处理劳动争议应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充分体现自愿、中立、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看,淡化处理机构的行政性、突出其民间性有利于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社会威信。在组成调处机构的成份上,笔者认为应彻底改变目前以政府主管行政机关唱独角戏的局面,充分引入三方性的原则,尤其是加强工会和企业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入三方协商机制是国际潮流,也是被实践证明的有效方法,摆脱行政体制的束缚不但不会削弱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社会功能,还会因其转向社会化而扩大社会影响,赋予其更强的生命力。

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社会化,将会吸引大量的社会精英进入劳动争议调处工作队伍,从而从阶段工作上提高办案质量和工作效率。使裁审体制相对分离是国际潮流、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是节约社会资源的必然要求。

作业3——小论文范例

拖欠民工工资的症结及法律思考

许许多多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却因拿不到辛苦一年的血汗钱,不得一次又一次推迟归乡的日期。到底是谁给了黑心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胆量?拖欠工资问题到底有没有彻底解决的方式?

众多农民工的交谈中最多一句话就是“大老板我们见不到,工程是转包的。”的确,预先垫资、层层转包是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众多的案例来分析,目前的建筑市场上,在层层转包的过程中,出现的“猫腻”是非常多的,一些有关系的人从开发商手中拿到工程,转手给包工头,包工头再把活分给农民工做。这样一层层下来,一个工程可以转四五个圈。中间转手的大多是“皮包公司”,靠转包牟取暴利,出现问题就一走了之。而农民工是“工程金字塔”的最底层,一旦承包商出现资金困难或携款逃跑,最终倒霉的还是农民工。

预先垫付工程款的行为让可以垫付一定资金的工程队能揽到活,而不能垫付资金的工程队被排除。这不仅损害了工程招标平等的要求,违反建筑法规,而且发包方在工程已经或快完工的情况下仍然不给钱,恶意拖欠工程款,造成承包方无力支付民工工资。

治病先治本,要解决日益突出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必须遏制愈演愈烈的层层转包现象,对工程的承包商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此外,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法规,强制用工单位和个人必须签订公平有效的劳务合同,让欠资遭遇不再重演。

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原因除了拖欠方违法乱纪外,农民工求职心切、法律意识淡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希望能给广大农民工提防四大用工陷阱。

首先是合同陷阱,很多农民工在被雇用时没有签合同或合同不规范。为防后患,农民工必须要与发包单位签订合同,写明工程名称、发包单位、工资结算日期、支付方式等。其次是转包陷阱,如果打工者承建的工程是被人转包过一手、二手,甚至是三手的,那就要特别小心。老板的资产状况以及联系方式都要清楚,以防工资无处索要。再次是时效陷阱,追索劳动报酬的法律时效只有两年,而老板拖欠工资常采取的一招就“拖”,打工者应及时向劳动部门反映。最后是证据陷阱,想通过法律途径要回工资,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最好是劳动合同、工资单、欠条、人证等一应俱全。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之所以演化成为涉及全局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法律角度看主要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有法不依,劳动行政部门执法不严,解决欠薪的法律程序不适应农民工等。因此,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治理,在法律方面的措施主要是加强《建筑法》、《劳动法》的落实,加大对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设定“拖欠工资罪”等。作业4——记分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劳工组织正式成立的时间是(C)。

A.1802年

B.1900年

C.1919年

D.1922年 2、1918年12月,苏维埃政权颁布另外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法,这部法律的名称是(B)。

A.《劳动法典》

B.《苏俄劳动法典》

C.《劳动立法纲要》

D.《劳动法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的时间是(C)。

A.1995年7月5日

B.1994年7月5日

C.1995年1月1日

D.1995年7月1日

4、未成年工是指某一年龄段的劳动者,下列劳动者属于未成年工的年龄段是(A)。

A.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B.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C.满16周岁不满20周岁

D.满18周岁不满20周岁

5、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的一定比例发给额外的经济补偿金,这一比例是(C)。

A.20%

B.25%

C.50%

D.100%

6、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给劳动者工资报酬的标准是(D)。

A.支付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工资100%的工资报酬

B.支付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工资150%的工资报酬

C.支付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工资200%的工资报酬

D.支付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工资300%的工资报酬

7、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以下关于劳动安全卫生制度表述错误的是(D)。

A.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B.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C.对有职业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D.对具有危害性职业的劳动者实行提前退休制度

8、世界上第一部《工会法》是1871年在(A.)颁布的。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9、《劳动法》规定,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D)。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赔偿责任

10、我国《劳动法》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A)。

A.由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各方协调处理

B.调解解决

C.由仲裁机构仲裁决

D.由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或裁决

二、多项选择题

1、狭义的国际劳动立法,一般主要指(CDE)。

A.联合国有关劳动立法的文件

B.有关双边或多边协议

C.国际劳工组织章程

D.国际劳工公约

E.国际劳工建议书

2、以下社会关系属于劳动法调整的是(BCDE)。

A.个体户与其家庭成员共同劳动形成的共同劳动关系

B.电脑公司与该公司某程序员之间因劳动争议发生的关系

C.工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D.有关国家机关对执行劳动法进行监督检查而发生的关系

E.某位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兼职工作的技术员与兼职单位之间的关系

3、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包括(ABDE)。

A.东方歌舞团

B.河北吴桥杂技团

C.北京某广告设计公司

D.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

E.某特种工艺厂

4、劳动合同除《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还可以约定(B CDE)

A.工作内容

B.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

C.试用期

D.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

E.培训

5、以下不应包含在最低工资中的是(CDE)。

A.特殊情况下的工资

B.企业发放的奖金

C.延长工时间的工资报酬

D.特殊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下的津贴

E.依法享有的劳动保险金

6、女职工生育的下列费用,应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是(ABCE)。

A.检查费

B.接生费

C.手术费

D.营养费

E.药费

7、目前,世界各国筹集失业保险所需资金的方式是(ABCDE)。

A.由雇主和雇员双方负担

B.由雇主和国家双方负担

C.由雇员和国家双方负担

D.由国家、雇员和雇主三方负担

E.全部由雇主负担

8、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CDE)。

A.我国工会具有机关法人资格

B.我国工会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C.我国工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D.我国工会具有阶级性

E.我国工会具有唯一性和独立性

9、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对患病或伤残的童工应当(ABCD)。

A.负责治疗

B.承担治疗期间的全部医疗费

C.对伤残的童工发给致残抚恤费

D.承担治疗期间的全部生活费

E.承担童工直系亲属的生活费

10、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有(BCD)。

A.职工代表

B.同级工会代表 C.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

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代表

E.用人单位

三、名词解释

1、广义的劳动法

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2、特殊群体

是指谋求职业有困难或需要特殊就业服务的人群,包括妇女、残疾人、退役军人、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及其他需要特殊对待的群体。

3、工资

4、年休假

5、职工代表大会

四、简答题

1、简述职业安全卫生的特征。

2、简述职工福利与公共福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职工福利与公共福利共同构成社会福利体系,二者都是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维持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基本任务,以实现社会公平为主要价值目标的物质帮助形式。

但二者也存在区别,主要有:(1)经费来源不同。职工福利的经费由行业或单位负担;公共福利的经费则由国家或社会负担或筹集。(2)享受主体不同。职工福利的享受主体只限于特定的职工及其家属;而公共福利的享受主体则是全体社会成员。

五、论述题

试述我国劳动争议的范围。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条规定了我国劳动争议的范围:

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具体包括因执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而发生的劳动纠纷。

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六、案例分析题

下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成性考核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形成性考核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儿童文学形成性考核册

    《儿童文学》作业3 (第三编) 一、填空题。 1、“寓教于乐”是儿童文学创作的原则之一,也是儿童文学鉴赏的特点之一。 2、儿童文学鉴赏的主体主要是少年儿童,但也包括儿童文学作......

    2011知识产权法形成性考核册(推荐)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早确认、保护和形式治理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

    地基基础形成性考核册

    地基基础作业1 一.简答题1.简述地基基础在工程中的地位及重要性。答: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根基。地基的选择或处理是否正确,基础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的好 坏均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

    《国际私法》形成性考核册2018最新(精选合集)

    《国际私法》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1(第1章~第3章)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国际私法上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ABD) A、对同一民事关系,相关国家的法律作出了不同的规定B、一国法律......

    知识产权法形成性考核册

    知识产权法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1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早确认、保护和形式治理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形成册 简答题

    一、简述健康促进的五大领域。 (1)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问题涉及到很多部门,不仅要求卫生部门制定相应政策,也包括非卫生部门实行健康促进政策; (2)创造支持性环境:创......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教育心理学》小抄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 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文件......

    2018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

    2015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1)一、解释下列概念和术语 1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 2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