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据库应用技术形成性考核册
第1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操作系统有关,操作系统的类型决定了能够运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
B、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文件的访问必须经过操作系统才能实现 C、数据库应用程序可以不经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而直接读取数据库文件 D、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用户隐藏了数据库文件的存放位置和文件名
2、下列关于用文件管理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D)。A、用文件管理数据,难以提供应用程序对数据的独立性
B、当存储数据的文件名发生变化时,必须修改访问数据文件的应用程序 C、用文件存储数据的方式难以实现数据访问的安全控制
D、将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一个文件中,有利于用户对数据进行分类,因此也可以加快用户操作数据的效率
3、数据库系统的物理独立性是指(D)。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数据的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4、数据库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下列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组成部分的是(B)。A、数据库 B、操作系统
C、应用程序 D、数据库管理系统
5、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的划分,有利于(A)。A、数据的独立性 C、建立数据库 A、内模式 B、管理数据库文件 D、操作系统管理数据库 C、外模式 D、其他
6、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B)。B、模式
7、在用数据模型描述数据时,一般要求数据模型要满足三个要求。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数据模型应满足要求的是(A)。
A、能够描述并发数据 C、容易被业务人员理解
8、数据模型三要素是指(B)。A、数据结构、数据对象和数据共享 B、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 C、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安全控制 D、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可靠性
9.下列关于实体联系模型中联系的说法,错误的是(D)。A、一个联系可以只与一个实体有关
C、一个联系可以与多个实体有关 B、一个联系可以与两个实体有关 D、一个联系可以不与任何实体有关 B、能够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 D、能够方便地在计算机上实现
10.数据库系统中的三级模式以及模式间的映像提供了数据的独立性。下列关于两级映像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外模式到模式的映像是由应用程序实现的,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像是由DBMS实现的 B、外模式到模式的映像是由DBMS实现的,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像是由应用程序实现的 C、外模式到模式的映像以及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像都是由DBMS实现的 D、外模式到模式的映像以及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像都是由应用程序实现的
二、填空题
1、数据是我们要处理的(信息),数据模型是数据的(组织方式)。
2、现实系统的使用来说,数据的特征可分为(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两部分。
3、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数据操作)、(数据结构)、(完整性约束)。
4、关系模型中,实体以及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
5、属性在E-R图中用圆角矩形表示,在矩形框内写上(属性的名字),并用连线将属性框与它所描述的(实体)联系起来。
6、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分为三类,即(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7、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8、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个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即(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9、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系统软件,位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
10、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的功能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作功能)、(数据库运行管理和控制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三、简答题
1、文件管理方式在管理数据方面有哪些缺陷?
编写应用程序不方便;数据冗余不可避免;应用程序依赖性;不支持对文件的并发访问;数据间联系弱;难以按不同用户的愿望表示数据;无安全控制功能。
2、与文件管理相比,数据库管理有哪些优点?(1)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3)程序与数据相互独立;(2)较少的数据冗余;(4)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5)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正确性;(6)数据可以共享并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3、数据独立性指的是什么?它能带来哪些好处?
数据独立性包括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两部分。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变化时,不影响应用程序的特性;逻辑独立性是指当表达现实世界的信息内容发生变化时,不影响应用程序的特性。这两个独立性使用户只需关心逻辑层即可,同时增强了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
4、实体之间的联系有哪几种?请为每一种联系举出一个例子。
有三种:1:1;1:n;m:n。1:1示例:系和系主任。1:n示例:班和学生;m:n示例:教师和学生。
5、说明实体-联系模型中的实体、属性和联系的概念。
实体是具有公共性质的并可相互区分的现实世界对象的集合。属性是实体所具有的特征或性质。联系是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
四、综合应用题
1、指明下列实体间联系的种类:
1)教研室和教师(假设一个教师只属于一个教研室,一个教研室可有多名教师)。2)商店和顾客。3)国家和首都。
1)一对多;2)多对多;3)一对一
第2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数据模型三要素的是(C)。A、数据结构
A、实体完整性 B、数据操作 B、参照完整性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完整性约束 D、引用完整性
2、下列约束属于应用级约束的是(C)。C、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3、下列关于传统关系运算的说法,错误的是(B)。A、集合的并运算要求参与运算的两个关系必须具有相同的目
B、有m目x行数据的关系R和有n目y行数据的关系S进行笛卡尔积运算,其结果是有(m+n)目和(x+y)行数据的关系
C、对m目的关系R进行选择运算,其结果关系一定也是m目的 D、对m行数据的关系R进行投影运算,其结果关系的行数可能小于m
3、下列关于自然连接的说法,错误的是(B)。A、自然连接的连接条件一定是等值连接
B、进行自然连接的两个关系必须具有相同数目的列
C、对两个关系进行相同条件的自然连接和等值连接,自然连接结果的列个数一定少于等值连接结果的列个数
D、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
4、下列关于集合并运算的说法,正确的是(C)。A、进行并运算的两个关系必须具有相同数目的行个数
B、进行并运算的两个关系必须具有相同数目的行个数和列个数 C、进行并运算的两个关系的列个数必须相同,对应列的语义相同
D、如果两个集合包含相同的数据行,则这个关系的并运算结果也将包含这些重复的数据行
5、对关系模式进行规范化的主要目的是(B)。A、提高数据操作效率 C、加强数据的安全性 A、Y完全函数依赖于X C、X完全函数依赖于Y B、维护数据的一致性 D、为用户提供更快捷的数据操作 B、Y部分函数依赖于X D、X部分函数依赖于Y
6、如果有函数依赖X→Y,并且对X的某个真子集X‟,有X‟→Y成立,则称(B)。
7、下列关于第三范式的说法,错误的是(D)。A、第三范式的关系模式一定是第二范式的 B、第三范式的关系模式一定也是第一范式的
C、第三范式的关系模式一定不包含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
D、第三范式的关系模式一定不包含传递函数依赖,但可以包含部分函数依赖
8、有关系模式:学生(学号,姓名,所在系,系主任),设一个系只有一个系主任,则该关系模式至少属于(B)。
A、第一范式
二、填空题
1、关系模型的数据操作主要包括四种:(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改)数据。
2、在关系模型中一般将数据完整性分为三类,即(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3、二维表中的每列数据称为一个(属性),也叫字段。二维表中的每行数据称为一个(元组),也可称为记录值。
4、实体完整性是保证关系中的每个元组都是可识别的和(惟一的)。
5、关系代数的运算可分为以下两大类:(传统的集合运算)和(专门的关系运算)。三.简答题
1、试述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2、解释下列术语的含义:
(1)主键(2)候选键(3)关系模式
(1)主键:用于惟一确定一个元组的最小属性组。
(2)候选键:如果一个属性或属性集的值能够惟一标识一个关系的元组而又不包含多余的属性,则称该属性或属性集为候选键。
(3)关系模式:二维表的结构称为关系模式,或者说,关系模式就是二维表的表框架或表头结构。
3、关系数据库的三个完整性约束是什么?各是什么含义?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指关系数据库中所有的表都必须有主键。参照完整性用于描述和约束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用户定义的完整性是针对某一具体应用领域定义的数据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应用语义的要求。
四、综合应用题
1、有三个关系,student:Sno(学号),Sname(姓名),Ssex(性别),Sage(年龄),Sdept(所在系)。
Course:Cno(课程号),Cname(课程名),Credit(学分),Semester(开课学期),Pcno(直接先修课)。
SC:Sno(学号),Cno(课程号),Grade(成绩)。表1 Student Sno 201211101 Sname 李勇 Ssex 男 Sage 21 Sdept 计算机系 B、第二范式 C、第三范式 D、BC范式
201211102 201211103 201221101 201221102 表2 Course Cno C001 C002 C003 C004 C005 表3 SC Sno 201211101 201211101 201211101 201211102 201211102 201211102 201221102 201221102 201221102 刘晨王敏张立吴宾 男女男女 20 20 20 19 计算机系计算机系信息管理系信息管理系 Cname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学 VB 数据库基础 Credit 4 3 2 2 4 Semester 1 2 2 3 4 Pcno NULL NULL NULL C004 C003 Cno C001 C002 C003 C001 C002 C004 C001 C004 C005 Grade 96 80 84 92 90 84 76 85 73 试用关系代数表达式完成下列查询:
(1)查询“信息管理系”学生的选课情况,列出学号、姓名、课程号和成绩。(2)查询“数据库基础”课程的考试情况,列出学生姓名、所在系和考试成绩。(3)查询考试成绩高于80分的学生的姓名、课程名和成绩。(4)查询计算机系没选VB的学生姓名。
(1)∏Sno,Sname,Cno,Grade(σSdept='信息管理系'(Student)(2)∏Sname,Sdept,Grade(σCname='数据库基础'(Course)(3)∏Sname,Cname,Grade(Course
σGrade>=80(SC)SC)SC Student)Student)(4)∏Sname(σSdept='计算机系'(Student))– ∏Sname(σSdept='计算机系'(Student)SC σCname='VB'(Course))
2、设有关系模式:学生修课(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成绩)。设一个学生可选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被多名学生选。每位学生由学号惟一标识,一个学生只在一个系学习;每门课程由课程号惟一标识。每个学生选的每门课程有惟一的成绩。(1)请指出此关系模式的候选键。(2)写出该关系模式的函数依赖集。
(3)该关系模式属于第几范式?并简单说明理由。
(4)若不是第三范式的,请将其规范化为第三范式关系模式,并指出分解后的每个关系模式的主键和外键。
(1)候选键:(学号,课程号)
(2)学号→姓名,学号→所在系,学号→性别,课程号→课程名,课程号→学分,(学号,课程号)→成绩
(3)属于第二范式,因为存在部分函数依赖:学号→姓名。(4)第三范式关系模式:
学生(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考试(学号,课程号,成绩),学号为引用学生的外键,课程号为引用课程的外键。
3、设有关系模式:学生(学号,姓名,所在系,班号,班主任,系主任),其语义为:一个学生只在一个系的一个班学习,一个系只有一个系主任,一个班只有一名班主任,一个系可以有多个班。
(1)请指出此关系模式的候选键。(2)写出该关系模式的函数依赖集。
(3)该关系模式属于第几范式?并简单说明理由。
(4)若不是第三范式的,请将其规范化为第三范式关系模式,并指出分解后的每个关系模式的主键和外键。
(1)候选键:学号
(2)学号→姓名,学号→所在系,学号→班号,班号→班主任,所在系→系主任(3)第二范式,因为有:学号→班号,班号→班主任,因此存在传递函数依赖: 学号班主任
(4)第三范式关系模式: 学生(学号,姓名,所在系,班号),班号为引用班的外键,所在系为引用系的外键。班(班号,班主任)
系(系名,系主任)
一、单项选择题
第3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1、下列属于SQL Server 2008最核心服务的是(A)。A、数据库引擎服务
B、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D、SQL Server 管理工具 C、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
2、下列关于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的说法,正确的是(A)。A、一个数据库可由多个数据文件和多个日志文件组成
B、一个数据库只能包含一个日志文件,但可包含多个数据文件 C、一个数据库的所有数据文件必须存放在相同的物理位置 D、一个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必须存放在不同的物理位置
3、下列关于扩大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空间的说法,错误的是(D)。A、可以扩大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空间 B、可以通过添加新文件的方法扩大数据库空间 C、可以直接扩大数据文件的空间
D、只能通过添加新文件的方法扩大日志的空间
4、下列关于收缩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空间的说法,错误的是(C)。A、可以收缩某个指定数据文件的空间 B、可以收缩某个指定日志文件的空间
C、收缩数据文件空间时不能小于该文件的初始大小
D、收缩数据库有缩小整个数据库空间大小和缩小某个文件大小两种方式
二、判断题
1、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一次SQL Server时,就生成了一个实例。在一台计算机上只能安装一个默认实例,同时也只能安装一个命名实例。(╳)
2、SSMS工具提供了图形化的操作界面来创建和维护对象,下拉列表框列出了当前查询编辑器所连接的数据库服务器上的所有数据库,表示当前正在操作的数据库是master。(√)
3、Tempdb数据库是系统自动生成的临时数据库,用于保存临时对象或中间结果集。(√)
4、Msdb数据库是用户必须建立的,用作SQL Server实例上创建的所有数据库的模板。(╳)
5、日志文件的推荐扩展名为.ldf,用于存放恢复数据库的所有日志信息。每个数据库只能有一个日志文件。(╳)
6、逻辑文件名是在所有SQL语句中引用物理文件时所使用的名称。物理文件名包括存储文件的路径以及物理文件名本身。(√)
7、数据库的空间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如果日志空间不够了则意味着不能再向数据库中插入数据;如果数据空间不够了,则意味着不能再对数据库数据进行任何修改操作。(╳)
二、简答题
1、SQL Server 2008最核心的服务是什么? 数据库引擎服务。
2、启动服务使用的是SQL Server 2008的哪个工具? 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
3、根据数据库用途的不同,SQL Server将数据库分为哪两类? 系统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
4、SQL Server数据库由几类文件组成?这些文件的推荐扩展名分别是什么? 由2类文件组成: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主要数据文件的推荐扩展名为mdf,次要数据文件的推荐扩展名为ndf,日志文件的推荐扩展名为ldf。
5、SQL Server中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几个主要数据文件?几个次要数据文件?几个日志文件?
可包含0到多个次要数据文件,1到多个日志文件。一个数据库有且仅能有1个主要数据文件,6、定义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需要指定的信息包含哪些?
包含:逻辑文件名、物理存储位置及文件名、初始大小、增长方式、最大大小限制。
第4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所述功能中,不属于SQL语言功能的是(D)。A、数据表的定义功能 C、数据增、删、改功能 A、int A、int B、数据查询功能 D、提供方便的用户操作界面功能 C、tinyint C、tinyint D、bit D、char D、UNIQUE D、UNIQUE D、UNIQUE
2、设某职工表中有用于存放年龄(整数)的列,下列类型中最适合年龄列的是(C)。B、smallint B、date
3、设某学生表中有用于存放学生编号的列,下列类型中最适合的是(D)。
4、下列约束中用于限制列的取值范围的约束是(B)。A、PRIMARY KEY A、PRIMARY KEY A、PRIMARY KEY B、CHECK B、CHECK B、CHECK C、DEFAULT C、DEFAULT C、DEFAULT
5、下列约束中用于限制列取值不重的约束是(D)。
6、下列约束中用于实现实体完整性的是(A)。
7、下列关于DEFAULT约束的说法,错误的是(D)。A、一个DEFAULT约束只能约束表中的一个列 B、在一个表上可以定义多个DEFAULT约束 C、DEFAULT只能定义在列级完整性约束处
D、在列级完整性约束和表级完整性约束处都可以定义DEFAULT约束
8、下列为变量赋值的语句中,错误的是(D)。A、SET @X = 10 B、SELECT @X = 10 D、SET @X = 10 + 'A' B、ALTER TABLE T ADD(c1 int)D、ALTER TABLE T ADD c1 C、SET @X = 10 + 10
9、设有表T,现要在该表新增加一个列,列名为:c1,类型为int。下列能实现该功能的语句是(A)。A、ALTER TABLE T ADD COLUMN c1 int C、ALTER TABLE T ADD COLUMN c1
10、设有表M,将其中的Type列的数据类型改为NCHAR(4)。下列能实现该功能的语句是(B)。
A、ALTER TABLE M ADD COLUMN Type NCHAR(4)B、ALTER TABLE M ALTER COLUMN Type NCHAR(4)C、ALTER TABLE M DROP COLUMN Type NCHAR(4)D、ALTER TABLE M ALTER Type NCHAR(4)
11、下列(B)固定占用10个字节的空间。A、varchar(10)B、char(10)C、nchar(10)D、nvarchar(10)
12、关于 numeric(p,s)说法错误的是(C)。A、p代表整个数值的数字位数 C、numeric(p,s)是近似数值类型
B、q代表小数点后的数字位数 D、最大的存储空间是17字节
二、判断题
1、decimal(p,s)数据类型属于字符型。(╳)
2、/**/ 之间的内容用于表示注释,对程序无影响。(√)
3、'Good' + morning的结果为:'Good morning'。(╳)
4、Ssex NCHAR(1)DEFAULT '男' 语句中的DEFAULT约束表示Ssex变量的默认值为'男'。(√)
5、Sage TINYINT CHECK(Sage>=22 AND Sage<=60)中的变量Sage只能取值在22到60之间。(√)
三、简答题
1、简述SQL语言的功能,每个功能的作用是什么?
SQL按其功能可分为四大部分:数据定义、数据控制、数据查询和数据操作。数据定义功能用于定义、删除和修改数据库中的对象;数据查询功能用于实现查询数据的功能,查询数据是数据库中使用最多的操作;数据操作功能用于增加、删除和修改数据;数据控制功能用于控制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权限。
2、Transact-SQL支持的主要数据类型有哪些?
数值类型(包括准确数值类型和浮点数值类型)、字符串类型(包括统一字符编码的字符串类型和普通字符编码的字符串类型)、日期时间类型以及二进制数据类型。
四、综合应用题
例1:计算两个变量的和,然后显示其结果: DECLARE @x int = 10, @y int = 20, @z int SET @z = @x + @y Print @z 解析:
DECLARE @x int = 10, @y int = 20, @z int 声明了三个整型变量x,y,z,其中x的初值为10,y的初值为20。利用SET语句为z赋值
Print语句的作用是向客户端返回Z的值。例2:If语句使用示例。
DECLARE @x int, @y int, @z int SET @x = 40 SET @y = 30 IF(@x >@y)SET @z = @x@x Print @z 解析:
语句DECLARE @x int, @y int, @z int--声明了三个整型变量x,y,z,语句SET @x = 40和SET @y = 30给出变量x的初值是40,y的初值是30,语句IF(@x > @y)进行判断,决定进入哪个分支。本例中,程序进入SET @z = @x-@y 例3:计算1 + 2 + 3 + … + 100的值。解析:
DECLARE @i int, @sum int SET @i = 1 SET @sum = 0 WHILE @i <= 100 BEGIN SET @sum = @sum + @i SET @i = @i + 1 END PRINT @sum 例
4、创建表并给出约束。
用SQL语句创建如下三张表:学生表(Student)、课程表(Course)和学生修课表(SC),这三张表的结构和约束如表4-1到表4-3所示。表4-1 Student表结构列名含义 Sno Sname SID Ssex Sage Sdept 学号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年龄所在系 Z值为10。
数据类型 CHAR(7)NCHAR(5)CHAR(18)NCHAR(1)TINYINT NVARCHAR(20)主键非空 约束
取值不重默认值为“男” 取值范围为15~45 表4-2 Course表结构列名含义 Cno Cname Credit Semester 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学期
数据类型 CHAR(6)NVARCHAR(20)NUMERIC(3,1)TINYINT 主键非空大于0 约束
表4-3 SC表结构列名含义 Sno Cno Grade 学号课程名成绩
数据类型 CHAR(7)CHAR(6)TINYINT 约束
主键,引用Student的外键主键,引用Course的外键 解析:
创建满足约束条件的上述三张表的SQL语句如下: CREATE TABLE Student(Sno CHAR(9)PRIMARY KEY, Sname NCHAR(5)NOT NULL, ID CHAR(18)UNIQUE, Ssex NCHAR(1)DEFAULT '男', Sage TINYINT CHECK(Sage>=15 AND Sage<=45), Sdept NVARCHAR(20))CREATE TABLE Course(Cno CHAR(6)PRIMARY KEY, Cname NVARCHAR(20)NOT NULL, Credit NUMERIC(3,1)CHECK(Credit>0), Semester TINYINT)CREATE TABLE SC(Sno CHAR(9)NOT NULL, Cno CHAR(6)NOT NULL, Grade TINYINT, PRIMARY KEY(Sno, Cno), FOREIGN KEY(Sno)REFERENCES Student(Sno), FOREIGN KEY(Cno)REFERENCES Course(Cno))例
5、为SC表添加“修课类别”列,此列的定义为:Type NCHAR(1),允许空。ALTER TABLE SC ADD Type NCHAR(1)例
6、将新添加的Type列的数据类型改为NCHAR(2)。ALTER TABLE SC ALTER COLUMN Type NCHAR(2)例
7、为Type列添加限定取值范围为{必修,重修,选修}的约束。ALTER TABLE SC ADD CHECK(Type IN('必修', '重修', '选修'))例
8、删除SC表的“Type”列。
ALTER TABLE SC DROP COLUMN Type 例
9、“图书表”结构如下: 书号:统一字符编码定长类型,长度为6,主键; 书名:统一字符编码可变长类型,长度为30,非空; 第一作者:普通编码定长字符类型,长度为10,非空; 出版日期:日期型;
价格:定点小数,小数部分1位,整数部分3位,默认值为20。
写出创建表的SQL语句,要求在定义表的同时定义数据的完整性约束。(表名和列名用中文)解析:
CREATE TABLE 图书表(书号 NCHAR(6)PRIMARY KEY, 书名 NVARCHAR(30)NOT NUll, 第一作者 CHAR(10)NOT NULL, 出版日期 DATE, 价格 NUMERIC(4,1)DEFAULT 20)
10、为图书表添加“印刷数量”列,类型为整数。解析:
ALTER TABLE 图书表 ADD 印刷数量 INT
第5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关系R和S进行连接操作时,如果R中的元组不满足连接条件,在连接结果中也会将这些记录保留下来的操作是(A)。A、左外连接
A、SUM(列名)B、右外连接 B、MAX(列名)C、内连接 D、自连接 D、COUNT(*)
2、下列聚合函数中,不忽略空值的是(D)。C、AVG(列名)
3、下列查询语句中,错误的是(B)。
A、SELECT Sno, COUNT(*)FROM SC GROUP BY Sno B、SELECT Sno FROM SC GROUP BY Sno WHERE COUNT(*)> 3 C、SELECT Sno FROM SC GROUP BY Sno HAVING COUNT(*)> 3 D、SELECT Sno FROM SC GROUP BY Sno
4、现要利用Student表查询年龄最小的学生姓名和年龄。下列实现此功能的查询语句中,正确的是
(D)。
A、SELECT Sname, MIN(Sage)FROM Student B、SELECT Sname, 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 MIN(Sage)C、SELECT TOP 1 Sname, Sage FROM Student D、SELECT TOP 1 Sname, Sage FROM Student ORDER BY Sage
5、设SC表中记录成绩的列为:Grade,类型为int。若在查询成绩时,希望将成绩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形式显示,正确的Case函数是(C)。
A、Case Grade When 90~100 THEN '优' When 80~89 THEN '良' When 70~79 THEN '中' When 60~69 THEN '及格' Else '不及格' End B、Case When Grade between 90 and 100 THEN Grade = '优' When Grade between 80 and 89 THEN Grade = '良' When Grade between 70 and 79 THEN Grade = '中' When Grade between 60 and 69 THEN Grade = '及格' Else Grade = '不及格' End C、Case When Grade between 90 and 100 THEN '优' When Grade between 80 and 89 THEN '良' When Grade between 70 and 79 THEN '中' When Grade between 60 and 69 THEN '及格' Else '不及格' End D、Case Grade When 90~100 THEN Grade = '优' When 80~89 THEN Grade = '良' When 70~79 THEN Grade = '中' When 60~69 THEN Grade = '及格' Else Grade = '不及格' End
6、下列SQL语句中,用于修改表数据的语句是(C)。A、ALTER B、SELECT C、UPDATE D、INSERT
7、设有Teachers表,该表的定义如下: CREATE TABLE Teachers(Tno CHAR(8)PRIMARY KEY, Tname VARCHAR(10)NOT NULL, Age TINYINT CHECK(Age BETWEEN 25 AND 65))下列插入语句中,不能正确执行的是(D)。
A、INSERT INTO Teachers VALUES('T100','张宏',NULL)B、INSERT INTO Teachers(Tno,Tname,Age)VALUES('T100','张宏',30)C、INSERT INTO Teachers(Tno,Tname)VALUES('T100','张宏')D、INSERT INTO Teachers VALUES('T100','张宏')
8、设数据库中已有教材中的Student(Sno,Sname,Ssex,Sage,Sdept)、Course(Cno,Cname,Credit,Semster)和SC(Sno,Cno,Grade)表。现要查询学生选的第2学期开设课程的情况,只需列出学号、姓名、所在系和所选的课程号。该查询涉及到的表是(D)。
A、仅Student表
B、仅Student和SC表 D、Student、SC和Course表 C、仅Student和Course表
9、下列删除计算机系学生(在student表中)的修课记录(在SC表中)的语句,正确的是(B)。
A、DELETE FROM SC JOIN Student b ON S.Sno = b.Sno WHERE Sdept = '计算机系' B、DELETE FROM SC FROM SC JOIN Student b ON SC.Sno = b.Sno WHERE Sdept = '计算机系' C、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 '计算机系' D、DELETE FROM SC WHERE Sdept = '计算机系'
二、判断题
1、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LIKE '张_'语句中的'张_' 用于查找姓张的学生。(╳)
2、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LIKE '[张李刘]%' 语句可以查找姓张、李、刘的学生。(√)
3、SELECT COUNT(DISTINCT Sno)FROM SC 语句用于统计学生的总人数。(╳)
4、HAVING子句用于对分组后的统计结果再进行过滤,它用于组而不是对单个记录。(√)
5、SELECT * FROM Student INNER JOIN SC ON Student.Sno = SC.Sno语句可将Student与 SC连接起来。(√)
三、简答题
1、在聚合函数中,哪个函数在统计时不考虑NULL。COUNT(*)
2、在LIKE运算符中“%”的作用是什么? 匹配0个或多个字符。
3、WHERE Age BETWEEN 20 AND 30子句,查找的Age范围是多少? Age大于等于20并且小于等于30
4、WHERE Sdept NOT IN('CS', 'IS', 'MA'),查找的数据是什么? 查找'CS', 'IS', 'MA'三个系之外的其他系。
5、自连接与普通内连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自连接中进行连接操作的表在物理上是一张表,而普通内连接进行连接的表在物理上是两张表。
6、外连接与内连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进行外连接的两个表中,可以有一张表不满足连接条件,而进行内连接的两个表必须都满足连接条件。
7、相关子查询与嵌套子查询在执行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相关子查询的执行过程是先外后内,而嵌套子查询的执行过程是先内后外。而且相关子查询中必须有与外层查询的关联,而嵌套子查询中,内、外层查询之间没有关联关系。
8、对统计结果的筛选应该使用哪个子句完成? HAVING子句
9、在排序子句中,排序依据列的前后顺序是否重要?ORDER BY C1,C2子句对数据的排序顺序是什么?
重要,系统会按列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先按C1列进行排序,在C1列值相同时再按C2列进行排序。
10、TOP 子句的作用是什么?
在查询结果产生后,提取结果的前若干行数据。
第6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视图的说法,正确的是(B)。A、视图与基本表一样,也存储数据
B、对视图的操作最终都转换为对基本表的操作 C、视图的数据源只能是基本表
D、所有视图都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
2、在视图的定义语句中,只能包含(A)。A、数据查询语句 C、创建表的语句
A、外模式 B、数据增、删、改语句 D、全部都可以 C、模式 D、其他
3、视图对应数据库三级模式中的(A)。B、内模式
4、下列关于视图的说法,正确的是(B)。A、通过视图可以提高数据查询效率 C、视图只能建立在基本表上
5、创建视图的主要作用是(D)。A、提高数据查询效率 C、维护数据的一致性(D)。
A、CREATE VIEW v1 AS SELECT 所在系, COUNT(*)FROM 学生表 GROUP BY 所在系 B、CREATE VIEW v1 AS SELECT 所在系, SUM(*)FROM 学生表 GROUP BY 所在系 C、CREATE VIEW v1(系名,人数)AS SELECT 所在系, SUM(*)FROM 学生表 GROUP BY 所在系 D、CREATE VIEW v1(系名,人数)AS SELECT 所在系, COUNT(*)FROM 学生表 GROUP BY 所在系
7、设用户在某数据库中经常需要进行如下查询操作: SELECT * FROM T WHERE C1='A' ORDER BY C2 设T表中已在C1列上建立了主键约束,且该表只建有该约束。为提高该查询的执行效率,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C)。
A、在C1列上建立一个聚集索引,在C2列上建立一个非聚集索引 B、在C1和C2列上分别建立一个非聚集索引 C、在C2列上建立一个非聚集索引
D、在C1和C2列上建立一个组合的非聚集索引
8、下列关于索引的说法,正确的是(C)。A、只要建立了索引就可以加快数据的查询效率 B、在一个表上可以创建多个聚集索引
C、在一个表上可以建立多个唯一的非聚集索引 B、维护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D、提供用户视角的数据 B、视图提供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D、定义视图的语句可以包含数据更改语句
6、设有学生表(学号,姓名,所在系)。下列建立统计每个系的学生人数的视图语句中,正确的是
D、索引会影响数据插入和更新的执行效率,但不会影响删除数据的执行效率 9.创建存储过程的用处主要是(A)。A、提高数据操作效率
C、实现复杂的业务规则 B、维护数据的一致性 D、增强引用完整性 10.下列关于存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在定义存储过程的代码中可以包含数据的增、删、改、查语句 B、用户可以向存储过程传递参数,但不能输出存储过程产生的结果 C、存储过程的执行是在客户端完成的 D、存储过程是存储在客户端的可执行代码段
11、下列修改存储过程P1的语句,正确的是(B)。A、ALTER P1 C、MODIFY P1 A、DELETE P1 C、DROP P1 B、ALTER PROC P1 D、MODIFY PROC P1 B、DELETE PROC P1 D、DROP PROC P1 B、增强数据的安全性 D、实现复杂的约束
12、下列删除存储过程P1的语句,正确的是(D)。
13、触发器的主要作用是(D)。A、提高数据的查询效率 C、加强数据的保密性
14、现有学生表和修课表,其结构为: 学生表(学号,姓名,入学日期,毕业日期)修课表(学号,课程号,考试日期,成绩)
现要求修课表中的考试日期必须在学生表中相应学生的入学日期和毕业日期之间。下列实现方法中,正确的是(B)。
A、在修课表的考试日期列上定义一个CHECK约束 B、在修课表上建立一个插入和更新操作的触发器 C、在学生表上建立一个插入和更新操作的触发器 D、在修课表的考试日期列上定义一个外键引用约束
15、设在SC(Sno,Cno,Grade)表上定义了触发器: CREATE TRIGGER tri1 ON SC AFTER INSERT … 当执行语句:INSERT INTO SC VALUES('s001', 'c01',90)会引发该触发器执行。下列关于触发器执行时表中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A)。A、SC表和INSERTED表中均包含新插入的数据 B、SC表和INSERTED表中均不包含新插入的数据
C、SC表中包含新插入的数据,INSERTED表中不包含新插入的数据 D、SC表中不包含新插入的数据,INSERTED表中包含新插入的数据
16、当执行由UPDATE语句引发的触发器时,下列关于该触发器临时工作表的说法,正确的是(C)。
A、系统会自动产生UPDATED表来存放更改前的数据 B、系统会自动产生UPDATED表来存放更改后的数据
C、系统会自动产生INSERTED表和DELETED表,用INSERTED表存放更改后的数据,用DELETED 表存放更改前的数据
D、系统会自动产生INSERTED表和DELETED表,用INSERTED表存放更改前的数据,用DELETED表存放更改后的数据
二、判断题
1、视图是一个虚表,数据库中只存储视图的定义,而不存储视图所包含的数据,这些数据仍存放在原来的基本表中。(√)
2、当基本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从视图中查询出的数据并不随之变化。(╳)
3、SQL Server中的索引一般采用B树结构。(√)
4、使用索引的一个优点是,在对数据进行插入、更改和删除操作时,不需要对索引进行相应维护,就可以使索引与数据保持一致。(╳)
5、由于聚集索引项决定了表中数据的物理存储顺序,因此一个表只能包含一个聚集索引。(√)
6、非聚集索引并不改变数据的物理存储顺序,可以在一个表上建立多个非聚集索引。(√)
7、存储过程是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端供客户端调用执行的SQL语句。(√)
8、如果存储过程有输入参数并且没有为输入参数指定默认值,则在调用存储过程时,会自动生成一个常量值。(╳)
9.UPDATE、INSERT和DELETE都可引发触发器代码的执行。(√)10.触发器名在数据库中可以不是唯一的。(╳)
三、简答题
1、试说明使用视图的好处。
利用视图可以简化客户端的数据查询语句,使用户能从多角度看待同一数据,可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视图对应数据库三级模式中的外模式,因此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2、使用视图可以加快数据的查询速度,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通过视图查询数据时,比直接针对基本表查询数据多了一个转换过程,即从外模式到模式的转换。
3、索引的作用是什么? 索引可以加快数据的查询效率。
4、索引分为哪几种类型?分别是什么?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分为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两种。聚集索引会对数据进行物理排序,非聚集索引不对数据进行物理排序。
5、聚集索引一定是唯一索引,对吗?反之呢? 不对。反之也不对。
6、在建立聚集索引时,数据库管理系统首先要将数据按聚集索引列进行物理排序,对吗? 对。
7、不管对表进行什么类型的操作,在表上建立的索引越多越能提高操作效率,对吗? 不对。
8、存储过程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利用存储过程可以提高数据的操作效率? 存储过程可以提供模块化程序设计,提高数据操作效率,简化客户端编程。
因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在创建存储过程时对SQL代码进行分析和优化,并在第一次执行时进行
语法检查和编译,将编译好的可执行代码存储在内存的一个专门缓冲区中,以后再执行此存储过程时,只需直接执行内存中的可执行代码即可。
9、存储过程的参数有几种形式?
存储过程的参数有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两种。
10、触发器的作用是什么?前触发和后触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触发器可以实现复杂的完整性约束,同时还可以实现一些商业规则。
前触发器并不真正执行引发触发器执行才数据操作语句;后触发器是在引发触发器执行的数据操作语句执行完后,再引发触发器执行。
11、插入操作产生的临时工作表叫什么?它存放的是什么数据? 插入操作产生的临时工作表叫INSERTED,用于存放新插入的数据。
12、删除操作产生的临时工作表叫什么?它存放的是什么数据? 删除操作产生的临时工作表叫DELETED,用于存放被删除的数据。
13、更改操作产生的两个临时工作表分别叫什么?它们分别存放的是什么数据? 更改操作产生的一个临时工作表叫INSERTED:用于存放更新后的数据;更改操作产生的另一个临时工作表叫DELETED:用于存放更新前的数据。
第7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事务特征的是(A)。
A、完整性 B、一致性 C、隔离性 D、原子性
2、事务一旦提交,其对数据库中数据的修改就是永久的,以后的操作或故障不会对事务的操作结果产生任何影响。这个特性是事务的(D)。
A、原子性 B、一致性 C、隔离性 D、持久性
3、下列关于SQL Server备份设备的说法,正确的是(B)。A、备份设备可以是磁盘上的一个文件 B、备份设备是一个逻辑设备,它只能建立在磁盘上 C、备份设备是一台物理存在的有特定要求的设备 D、一个备份设备只能用于一个数据库的一次备份
4、在简单恢复模式下,可以进行的备份是(C)。A、仅完整备份
B、仅事务日志备份 D、完整备份、差异备份和日志备份 C、仅完整备份和差异备份
5、下列关于差异备份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差异备份备份的是从上次备份到当前时间数据库变化的内容 B、差异备份备份的是从上次完整备份到当前时间数据库变化的内容 C、差异备份仅备份数据,不备份日志
D、两次完整备份之间进行的各差异备份的备份时间都是一样的
6、下列关于日志备份的说法,错误的是(D)。A、日志备份仅备份日志,不备份数据
B、日志备份的执行效率通常比差异备份和完整备份高 C、日志备份的时间间隔通常比差异备份短 D、第一次对数据库进行的备份可以是日志备份
7、设有如下备份操作:
现从备份中对数据库进行恢复,正确的恢复顺序为(B)。
A、完整备份1,日志备份1,日志备份2,差异备份1,日志备份3,日志备份4 B、完整备份1,差异备份1,日志备份3,日志备份4 C、完整备份1,差异备份1 D、完全备份1,日志备份4
8、下列关于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登录账户的说法,错误的是(B)。A、登录账户的来源可以是Windows用户,也可以是非Windows用户 B、所有的Windows用户都自动是SQL Server的合法账户
C、在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下,不允许非Windows身份的用户登录到SQL Server服务器
D、sa是SQL Server提供的一个具有系统管理员权限的默认登录账户
9、下列关于SQL Server 2008身份认证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C)。A、只能在安装过程中设置身份认证模式,安装完成之后不能再修改 B、只能在安装完成后设置身份认证模式,安装过程中不能设置
C、在安装过程中可以设置身份认证模式,安装完成之后还可以再对其进行修改 D、身份认证模式是系统规定好的,在安装过程中及安装完成后都不能进行修改
二、判断题
1、事务可以保证在一个事务中的全部操作或者全部成功,或者全部失败。(√)
2、ROLLBACK表示事物正常结束,COMMIT表示事务中的全部操作被撤销。(╳)
3、事务的持久性是指数据库中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4、对象权限是用户在已经创建好的对象上行使的权限,例如CRAETE TABLE。(╳)
5、在恢复数据库之前,如果数据库的日志文件没有损坏,可在恢复之前对数据库进行一次尾部日志备份,这样可将数据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三、填空题
1、事务具有四个特征,即(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2、用户要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中的数据,需要三个认证过程。分别是(身份认证),(访问权认证)和(操作权限认证)。
3、SQL Server的登录账户有两种类型,分别是(Windows授权用户)和(SQL授权用户)。
4、SQL Server 2008将权限分为(对象权限)、(语句权限)和(隐含权限)三种。
5、SQL Server 2008支持三种恢复模式,即(简单)、(完整)和(大容量日志)。
四、简答题
1、试说明事务的概念及四个特征。
事务是用户定义的数据操作系列,这些操作作为一个完整的工作单元执行。一个事务内的所有语句作为一个整体,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事务的特征包括: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2、SQL Server 2008的安全验证过程是什么?
在SQL Server 2008中,用户要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经过三个认证过程。第一个是身份认证,这通过登录账户(SQL Server称之为登录名)来标识用户,身份认证只验证用户连接到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的资格,即验证该用户是否具有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权”;第二个是访问权认证,当用户访问某数据库时,必须具有该数据库的访问权,即验证用户是否是该数据库的合法用户。第三个是操作权限认证,当用户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或对象时,必须具有合适的操作权限。
3、权限的管理包含哪些操作?
权限的管理包括授予权限、收回权限和拒绝访问三种。
4、日志备份对数据库恢复模式有什么要求? 日志备份要求数据库恢复模式不能是简单的。
5、差异备份备份的是哪段时间的哪些内容?
差异备份备份的是从上次完整备份到当前时刻数据库的变化部分。
6、日志备份备份的是哪段时间的哪些内容?
日志备份备份的是从上次备份到当前时刻新增的数据库日志内容。
7、恢复数据库时,对恢复的顺序有什么要求?
要求先恢复完整备份,然后恢复完整备份之后最近的差异备份,最后再按备份顺序逐个恢复差异备份后的全部日志备份。
第8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是下述哪个阶段完成的工作(C)。A、需求分析阶段 B、概念设计阶段 C、逻辑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2、在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时,一般都将m:n联系转换成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下列关于这种联系产生的关系模式的主码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只需包含m端关系模式的主码即可 C、至少包含m端和n端关系模式的主码 的是(B)。A、结构冲突 B、语法冲突 C、属性冲突 D、命名冲突
4.一个银行营业所可以有多个客户,一个客户也可以在多个营业所进行存取款业务,则客户和银行营业所之间的联系是(D)。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一 D、多对多 B、只需包含n端关系模式的主码即可 D、必须添加新的属性作为主码 3.在将局部E-R图合并为全局E-R图时,可能会产生一些冲突。下列冲突中不属于合并E-R图冲突
5、设实体A与实体B之间是一对多联系。下列进行的逻辑结构设计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A、实体A和实体B分别对应一个关系模式,且外码放在实体B的关系模式中 B.实体A和实体B分别对应一个关系模式,且外码放在实体A的关系模式中 C、为实体A和实体B设计一个关系模式,该关系模式包含两个实体的全部属性
D、分别为实体A、实体B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设计一个关系模式,外码在联系对应的关系模式中
6.设有描述图书出版情况的关系模式:出版(书号,出版日期,印刷数量),设一本书可以被出版多次,每次出版都有一个印刷数量。该关系模式的主码是(B)。
A、书号
B、(书号,出版日期)C、(书号,印刷数量)A、需求分析阶段
二、填空题
1、数据库设计分为五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和运行维护。
2、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回答(“干什么”)问题。
3、(系统需求说明书)是需求分析阶段的重要成果,它的主要内容就是画出(数据流图),建立数据字典和编写加工说明。
4、将局部E-R图集成为全局E-R图时,可能存在三类冲突,分别是(属性冲突)、(命名冲突)和(结构冲突)。
5、物理结构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确定数据记录的存储方式。常用的存储方式有:(顺序存储)、(散列存储)和(聚簇存储)。
三、简答题
1、数据库设计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数据库设计一般包含如下过程:
1)需求分析。了解用户系统需求,解决“干什么”的问题。
2)结构设计,包括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概念设计的目标是产生反映全体用户信息需求的整体数据库概念结构;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任务是把概念设计阶段产生的E-R图转换为具体DBMS支持的组织层数据模型,也就是转换为DBMS可以处理的数据库逻辑结构;物理设计的任务和目标是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
3)数据库实施,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在实际的计算机系统中建立数据库应用系统。4)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主要工作包括: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监视、分析、调整数据库性能、数据库的重组。
2、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什么?其中发现事实的方法有哪些?
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调查从用户处获得对数据库的下列需求。
1)信息需求:用户将从数据库中获得的信息的内容和性质,对信息的要求、导出数据的要求,即确定在数据库中存储哪些数据。D、(书号,出版日期,印刷数量)B、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D、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7.在数据库设计中,进行用户子模式设计是下述哪个阶段要完成的工作(C)。C、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2)处理需求:用户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某种处理的执行频度、用户要求的响应时间,处理的方式是联机处理还是批处理等。
3)安全性和完整性的约束。
3、什么是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数据流图,是在业务流程分析基础上,描述实际数据流动和加工过程的图形表示法,它一般有4种符号,即外部实体、数据流、处理和存储。外部实体数据的来源和去向;数据流用带箭头的连线表示,反映数据的流动方向;处理用椭圆、圆或方框代表,表示对数据的加工处理动作;存储表示数据的存档情况。
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中数据流和存储结构的描述。
4、什么是ER图,它的作用是什么?
ER图即“实体一联系”图,用于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层数据模型。
5、什么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简述其设计步骤。
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任务是把概念设计阶段产生的E-R图转换为具体DBMS支持的组织层数据模型,这些模式在功能、性能、完整性和一致性约束方面满足应用要求。
关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一般包含三项工作: 1)将概念结构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2)对关系数据模型进行优化。3)设计面向用户的外模式。
6、把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式的转换规则有哪些?
1)一个实体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模式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模式的主键。
2)对于实体间的联系有以下不同的情况:
①一个1∶1联系通常是与任意一端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并将在该关系模式的属性中加入另一个实体的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
②一个1∶n联系通常是与n端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并将在该关系模式中加入1端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
③一个m∶n联系必须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此关系模式的属性,且关系模式的主键包含各实体的码。
④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多元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此关系模式的属性,而此关系模式的主键包含各实体的码。
⑤具有相同主键的关系模式可以合并。
7、数据模型的优化包含哪些方法?
关系数据模型的优化通常以关系规范化理论为指导,并考虑系统的性能。具体方法为: 1)确定各属性间的函数依赖关系。根据需求分析阶段得出的语义,分别写出每个关系模式的各属性之间的函数依赖以及不同关系模式中各属性之间的数据依赖关系。
2)对各个关系模式之间的数据依赖进行极小化处理,消除冗余的联系。3)判断每个关系模式的范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最合适的范式。
4)根据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处理要求,分析这些模式对于这样的应用环境是否合适,确定是否要对某些模式进行分解或合并。
第9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设ADOcn是一个Connection对象,与数据库的连接字符串存放在cnStr字符串中。下列关于使用ADOcn建立与数据源连接的语句正确的是(B)。
A、ADOcn.Cretae cnStr B、ADOcn.Open cnStr D、ADOcn.conn cnStr C、ADOcn.connetion cnStr 2.可以利用Connection对象的Execute方法实现对数据库的更改操作。下列删除SC表中学号为S01的选课记录的语句,正确的是(C)。
A、ADOcn.Execute “UPATE FROM SC WHERE 学号 = 'A30'” B、ADOcn.Execute “SELECT FROM SC WHERE 学号 = 'A30'” C、ADOcn.Execute “DELETE FROM SC WHERE 学号 = 'A30'” D、ADOcn.Execute “DROP FROM SC WHERE 学号 = 'A30' ” 3.下列不属于ADO对象模型的对象的是(B)。A、Connection B、Update C、Command D、Recordset 4.下列声明并创建Connection对象的语句,正确的是(A)。A、Dim ADOcn As New Connection B、Dim ADOcn As Connection D、Declare ADOcn As Connection C、Declare ADOcn As New Connection 句,正确的是(A)。
A、ADOrs.Open “Select * From SC”
二、简答题
1、请简述C/S和B/S的主要原理,并说明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传统的C/S 模式是一种两层结构的系统,第一层是在客户机系统上结合了表示与业务逻辑;第二层是通过网络结合了数据库服务器。C/S模式主要由客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两部分组成。C/S结构软件(即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分为客户机和服务器两层。
B/S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一种从传统的二层C/S模式发展起来的新的网络结构模式,其本质是三层结构C/S模式。
C/S和B/S的优缺点。(1)系统的性能
在系统的性能方面,B/S占有优势的是其异地浏览和信息采集的灵活性。
采用C/S结构时,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能够处理任务,这虽然对客户机的要求较高,但因此可以减轻服务器的压力。
(2)系统的开发
C/S结构是建立在中间件产品基础之上的,对应用开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应用程序的维护、B、ADOrs.Execute “Select * From SC” D、ADOrs.“Select * From SC” C、ADOrs.Create “Select * From SC” 5.利用Recordset对象可以得到查询结果集。下列将SC表中的全部数据放置到Recordset对象中的语
移植和互操作变得复杂。如果客户端是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C/S结构的软件需要开发不同版本的客户端软件。
与B/S结构相比,C/S技术发展历史更为“悠久”。从技术成熟度及软件设计、开发人员的掌握水平来看,C/S技术应是更成熟、更可靠的。
(3)系统的升级维护
C/S系统升级成本比较大。B/S与C/S处理模式相比,减轻了异地用户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所有的升级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
2、请简要说明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一般步骤。1)通常要声明一个全局数据库连接对象
2)一般要创建Main子过程,并将它设置为启动对象。在其中顺序完成以下操作:(1)以非模态方式显示飞溅窗。
(2)创建全局数据库连接对象,并连接SQL Server或Access等数据库。(3)以模态方式显示登录窗,等待用户登录。
(4)登录成功后,以非模态方式显示主窗体,否则退出程序。
3)主窗体一般均提供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对数据库的管理功能,所有操作均使用全局数据库连接对象作为与数据库交互的通道,通过SQL语句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
(1)增加功能。使用Insert 语句。在新增一条记录时,一般应先执行一Select语句,以防止记录的主关键词重复。
(2)删除功能。使用Delete语句。在执行删除操作之前,一般会使用MsgBox函数进行提示。
(3)修改功能。使用Update语句。(4)查询功能。使用Select语句。一般会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查询条件。4)其他功能。比如数据库备份和恢复功能、用户权限管理功能等。
第二篇:2014数据库基础与应用形成性考核册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形考作业参考解答
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题
1.C2.A3.B4.C5.B6.C7.B8.D9.A
10.B11.A12.C13.B14.D15.B16.C17.C18.C
二、判断题
1.×2.×3.×4.∨5.×6.9.∨10.∨11.×12.∨13.∨
三、填空题
1.记录、数据项
2.二元、一元
3.取值范围、二
4.元组、属性
5.系统、用户
6.关系运算、关系完整性
7.单值、嵌套
8.主、非主
9.a1+b1、a2×b2
10.S、学生号
11.X、S
12.XY、决定因素
13.平凡、非平凡
14.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
15.(A,D)、2
16.属性、元组∨7.×8.×15.∨×∨.14.16.第二次作业
一、单选题
1.A2.C3.B4.C5.B6.B7.A8.D9.A10.D
二、判断题
1.∨2.×3.∨4.∨5.∨6.×7.×8.× 9.∨ 10.×
三、填空题
1.视图
2.4
3.逻辑
4.修改
5.结构
6.处理
7.ER图
8.外模式
9.视图
10.四个
四、根据主教材第四章所给的商品库和教学库,按照下列所给的每条SQL查询语句写出相应的功能。
1.从商品库中查询出每一种商品的商品代号、分类名、数量和品牌等信息。
2.从商品库中查询出所有商品的不同品牌的总数。
3.从教学库中查询出未选任何课程的学生信息。
4.从教学库中查询出每个专业的学生人数并按专业人数降序显示。
5.从教学库中查询出王明选修的课程信息。
五、根据教材第四章所给的商品库和教学库,按照下列所给的每种功能写出相应的查询语句。
1.select *
from 商品表1
where 数量 between 10 and 20(或where 数量>=10 and 数量<=20)
2.select *
from 商品表1
where 单价>all(select 单价
from 商品表1
where 商品名=‘空调器’)
3.select distinct 分类名
from 商品表1
group by 分类名
having count(*)>
14.select分类名,单价*数量as 总价值
from 商品表1
order by 总价值 desc
5.select distinct 学生.*
from 学生,选课
where 学生.学生号=选课.学生号 and 课程号=any
(select 课程号
from 学生,选课
where 学生.学生号=选课.学生号 and 姓名=‘刘琴’)
一、单选题
1.C2.D3.D4.D5.A6.A7.D8.A9.C
10.D11.B12.C13.C14.D15.A16.A17.D18.D
二、判断题
1.×2.∨3.×4.×5.×6.∨7.∨8.∨9.×
10.×11.×12.∨13.∨14.∨ 15.∨16.× 17.× 18.∨
三、填空题
1.accdb(mdb)
2.宏、模块
3.列、二维表
4.类别、组
5.文本、备注
6.设计视图、数据表视图
7.8.1:
1、1:多、多对多
9.数据表
10.相同
11.行标题、列标题
12.查询条件
13.方
14.数值
一、单选题
1.A2.D3.D4.D5.A6.B7.A8.B9.C
10.A11.B12.D13.D14.D15.B16.C17.D18.B
二、判断题
1.∨2.∨3.×4.×5.∨6.×7.∨8.∨9.∨
10.× 11.∨12.×13.∨14.三、填空题
1.表、查询
2.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图
3.命令
4.普通窗体、弹出式窗体
5.绑定、非绑定
6.打印
7.主体、页面页脚、8.标签
9.标准、类
10.动态、静态
11.类
12.public
13.分组排序汇总
14.事件、通用
∨15.∨∨ 17.18.∨16.×
第三篇:劳动法形成性考核册册
劳动法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1——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请就下列问题进行讨论:
2、作业2——课堂讨论思考题
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追溯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建立,可从上一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当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开始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时,迫切要求改变原来的群众来信方式处理劳动争议的模式,转而以更加法制化的手段来替代。1985年与国营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同步确立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可由调解机构、仲裁机关和人民法院管辖的体制;1987年7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确立了劳动争议一调、一裁、两审,仲裁为诉讼前置程序的基本体制;1993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建立和完善了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1994年《劳动法》颁布之后,不仅将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纳入了劳动法的法律体系,而且更具体明确地规范了劳动争议的范围和内容以及处理的实体方法。应当说《劳动法》的颁布和实施,为全面建立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系铺平了道路。
通过几年来的司法实践,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为处理解决劳动制度改革以来的大量劳动争议发挥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国有企业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入,劳动争议的数量不断增加,争议的内容和程度也越来越复杂,我们的劳动争议调处体系开始出现不相匹配的节奏,而且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显突出。所以进一步推进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又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本文试图对作为劳动法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有关改革问题,提出一些浅薄的建议:
一、关于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改革问题。
根据现行立法,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虽然它充分地体现了企业内部的民主,但仍无法作为化解劳动争议的有效法律途径,调解结果虽目前公认具有合同的效力,对劳动关系当事人有一定的合同约束力,但却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强制执行力,可以说调解是法律程序外的程序。
第二类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它同样存在着与形式发展不协调的因素,如行政性过强、程序规定较粗框、重要规则缺失等,这越来越让人感到完善制度、丰富处理程序的紧迫感。
第三类是司法机关即人民法院的两级审判体系,对经过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后的大量劳动争议承受着一次再一次的重复审判工作,使处理劳动争议的审判人员疲于应付不断增加、大量积压的劳动争议案件。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从数量到受案范围都在不断变化增加,积案是目前条件下不可避免,也无法有效排解的无奈结果。
笔者认为,从社会保险的现状分析,应客观地理解和看待对涉及社保争议案件定性的问题。从法体上说,涉及国家权力、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关系为公法范畴,核心体现在行政法律关系上;而涉及公民或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基本权利义务的法律关系属于私法范畴,核心体现在当事人对民事权利的自由处置。劳动关系从渊源上和广义上讲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中的特殊关系,它虽然表现为大量的国家和社会关系的介入,但在代表劳动法律关系主流的劳动合同关系上,平等自愿的原则是主流。社会保险关系具有从私法向公法转变的表象:首先,在传统的劳动保险体制中,国家虽然以立法确定了社保关系的强制性,但社保费用支付和享有的关系在企业内部循环,企业在自生自灭中顽强挣扎;而实行社会统筹的新型社保关系是在打破人力资源企业所有制的前提下,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共享,彻底突破了一家一厂的框框。其次,劳动保险体制下,争议的处理虽可依靠政府的调处,但问题的消化完全局限于企业内部;社会保险制度下,政府机构以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身份介入社保费用征缴关系,并以行政权力为保障直接干预社会保险的关系,成为社会保险关系的主导者。
笔者认为在劳动法的新体系中,应将社会保险关系从普通的劳动契约关系中摘出,而转入由行政处理为主的劳动行政关系,(我认为这仍属于劳动法体系,仅仅是劳动法的特性,而非建立独立于劳动法的另外的法律部门或将其并入现有的其他法律部门,此问题容日后再论。)在现行的以平等劳动关系为主体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不再以劳动(合同)关系的附随关系受理社保争议案件。
二、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组成结构的调整问题
目前社会普遍反应劳动争议处理机构行政特征过强,这是因为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基本建立在各地劳动行政机关之下,隶属劳动行政机关的行政领导。劳动争议的常任工作人员,包括许多仲裁员均来自劳动行政管理机关,形成了固有行政机关工作作风。笔者认为,处理劳动争议应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充分体现自愿、中立、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看,淡化处理机构的行政性、突出其民间性有利于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社会威信。在组成调处机构的成份上,笔者认为应彻底改变目前以政府主管行政机关唱独角戏的局面,充分引入三方性的原则,尤其是加强工会和企业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入三方协商机制是国际潮流,也是被实践证明的有效方法,摆脱行政体制的束缚不但不会削弱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社会功能,还会因其转向社会化而扩大社会影响,赋予其更强的生命力。
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社会化,将会吸引大量的社会精英进入劳动争议调处工作队伍,从而从阶段工作上提高办案质量和工作效率。使裁审体制相对分离是国际潮流、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是节约社会资源的必然要求。
作业3——小论文范例
拖欠民工工资的症结及法律思考
许许多多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却因拿不到辛苦一年的血汗钱,不得一次又一次推迟归乡的日期。到底是谁给了黑心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胆量?拖欠工资问题到底有没有彻底解决的方式?
众多农民工的交谈中最多一句话就是“大老板我们见不到,工程是转包的。”的确,预先垫资、层层转包是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众多的案例来分析,目前的建筑市场上,在层层转包的过程中,出现的“猫腻”是非常多的,一些有关系的人从开发商手中拿到工程,转手给包工头,包工头再把活分给农民工做。这样一层层下来,一个工程可以转四五个圈。中间转手的大多是“皮包公司”,靠转包牟取暴利,出现问题就一走了之。而农民工是“工程金字塔”的最底层,一旦承包商出现资金困难或携款逃跑,最终倒霉的还是农民工。
预先垫付工程款的行为让可以垫付一定资金的工程队能揽到活,而不能垫付资金的工程队被排除。这不仅损害了工程招标平等的要求,违反建筑法规,而且发包方在工程已经或快完工的情况下仍然不给钱,恶意拖欠工程款,造成承包方无力支付民工工资。
治病先治本,要解决日益突出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必须遏制愈演愈烈的层层转包现象,对工程的承包商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此外,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法规,强制用工单位和个人必须签订公平有效的劳务合同,让欠资遭遇不再重演。
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原因除了拖欠方违法乱纪外,农民工求职心切、法律意识淡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希望能给广大农民工提防四大用工陷阱。
首先是合同陷阱,很多农民工在被雇用时没有签合同或合同不规范。为防后患,农民工必须要与发包单位签订合同,写明工程名称、发包单位、工资结算日期、支付方式等。其次是转包陷阱,如果打工者承建的工程是被人转包过一手、二手,甚至是三手的,那就要特别小心。老板的资产状况以及联系方式都要清楚,以防工资无处索要。再次是时效陷阱,追索劳动报酬的法律时效只有两年,而老板拖欠工资常采取的一招就“拖”,打工者应及时向劳动部门反映。最后是证据陷阱,想通过法律途径要回工资,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最好是劳动合同、工资单、欠条、人证等一应俱全。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之所以演化成为涉及全局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法律角度看主要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有法不依,劳动行政部门执法不严,解决欠薪的法律程序不适应农民工等。因此,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治理,在法律方面的措施主要是加强《建筑法》、《劳动法》的落实,加大对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设定“拖欠工资罪”等。作业4——记分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劳工组织正式成立的时间是(C)。
A.1802年
B.1900年
C.1919年
D.1922年 2、1918年12月,苏维埃政权颁布另外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法,这部法律的名称是(B)。
A.《劳动法典》
B.《苏俄劳动法典》
C.《劳动立法纲要》
D.《劳动法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的时间是(C)。
A.1995年7月5日
B.1994年7月5日
C.1995年1月1日
D.1995年7月1日
4、未成年工是指某一年龄段的劳动者,下列劳动者属于未成年工的年龄段是(A)。
A.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B.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C.满16周岁不满20周岁
D.满18周岁不满20周岁
5、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的一定比例发给额外的经济补偿金,这一比例是(C)。
A.20%
B.25%
C.50%
D.100%
6、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给劳动者工资报酬的标准是(D)。
A.支付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工资100%的工资报酬
B.支付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工资150%的工资报酬
C.支付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工资200%的工资报酬
D.支付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工资300%的工资报酬
7、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以下关于劳动安全卫生制度表述错误的是(D)。
A.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B.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C.对有职业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D.对具有危害性职业的劳动者实行提前退休制度
8、世界上第一部《工会法》是1871年在(A.)颁布的。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9、《劳动法》规定,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D)。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赔偿责任
10、我国《劳动法》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A)。
A.由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各方协调处理
B.调解解决
C.由仲裁机构仲裁决
D.由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或裁决
二、多项选择题
1、狭义的国际劳动立法,一般主要指(CDE)。
A.联合国有关劳动立法的文件
B.有关双边或多边协议
C.国际劳工组织章程
D.国际劳工公约
E.国际劳工建议书
2、以下社会关系属于劳动法调整的是(BCDE)。
A.个体户与其家庭成员共同劳动形成的共同劳动关系
B.电脑公司与该公司某程序员之间因劳动争议发生的关系
C.工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D.有关国家机关对执行劳动法进行监督检查而发生的关系
E.某位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兼职工作的技术员与兼职单位之间的关系
3、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包括(ABDE)。
A.东方歌舞团
B.河北吴桥杂技团
C.北京某广告设计公司
D.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
E.某特种工艺厂
4、劳动合同除《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还可以约定(B CDE)
A.工作内容
B.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
C.试用期
D.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
E.培训
5、以下不应包含在最低工资中的是(CDE)。
A.特殊情况下的工资
B.企业发放的奖金
C.延长工时间的工资报酬
D.特殊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下的津贴
E.依法享有的劳动保险金
6、女职工生育的下列费用,应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是(ABCE)。
A.检查费
B.接生费
C.手术费
D.营养费
E.药费
7、目前,世界各国筹集失业保险所需资金的方式是(ABCDE)。
A.由雇主和雇员双方负担
B.由雇主和国家双方负担
C.由雇员和国家双方负担
D.由国家、雇员和雇主三方负担
E.全部由雇主负担
8、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CDE)。
A.我国工会具有机关法人资格
B.我国工会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C.我国工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D.我国工会具有阶级性
E.我国工会具有唯一性和独立性
9、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对患病或伤残的童工应当(ABCD)。
A.负责治疗
B.承担治疗期间的全部医疗费
C.对伤残的童工发给致残抚恤费
D.承担治疗期间的全部生活费
E.承担童工直系亲属的生活费
10、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有(BCD)。
A.职工代表
B.同级工会代表 C.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
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代表
E.用人单位
三、名词解释
1、广义的劳动法
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2、特殊群体
是指谋求职业有困难或需要特殊就业服务的人群,包括妇女、残疾人、退役军人、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及其他需要特殊对待的群体。
3、工资
4、年休假
5、职工代表大会
四、简答题
1、简述职业安全卫生的特征。
2、简述职工福利与公共福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职工福利与公共福利共同构成社会福利体系,二者都是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维持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基本任务,以实现社会公平为主要价值目标的物质帮助形式。
但二者也存在区别,主要有:(1)经费来源不同。职工福利的经费由行业或单位负担;公共福利的经费则由国家或社会负担或筹集。(2)享受主体不同。职工福利的享受主体只限于特定的职工及其家属;而公共福利的享受主体则是全体社会成员。
五、论述题
试述我国劳动争议的范围。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条规定了我国劳动争议的范围:
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具体包括因执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而发生的劳动纠纷。
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六、案例分析题
第四篇:儿童文学形成性考核册
《儿童文学》作业3
(第三编)
一、填空题。
1、“寓教于乐”是儿童文学创作的原则之一,也是儿童文学鉴赏的特点之一。
2、儿童文学鉴赏的主体主要是少年儿童,但也包括儿童文学作者、评论者、教师、和家长等成人。
3、儿童文学批评是以儿童文学作家作品为主要评论对象的文学实践活动,研究儿童文学批评的规律和特点,对繁荣儿童文学创作,丰富儿童文学理论,提高读者的儿童文学鉴赏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4、儿童文学作品论重在分析评价各种文体我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趣味性和教育性。
5、儿童文学评论写作的步骤是:(1)认真阅读作品,广泛占有材料、(2)选择恬当论题,决定评论写法。
6、对一部作品而言,要真正理解它,评论者一是要入乎其中、深入感受;二是要出乎其外、有所发现。
7、儿童文学评论写作常见的论题角度有四种:一是全面剖析、二是抓住特点、三是针对问题、四是横向或纵向比较。
8、儿童文学评论的一般要求是顾及全篇,知人论世、实事求是,贵有“灼见”。
9、在评论儿童诗时,首先应该努力以儿童的眼光、儿童的情感设身处地地去欣赏它。
10、评论儿童小说的重点应放在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挖掘、人物的塑造。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2、AB
3、ABD
4、B
5、ABC
6、ACD
7、B
8、一是现实的需要;二是被评作品确有价值;三是评论者有所发现。
三、名词解释。
1、儿童文学鉴赏——指人们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是由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引发的一种艺术思维活动和审美活动。
2、儿童文学鉴赏的主动性——指在鉴赏过程中读者并不是对作品的被动接受,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体验作品提供的艺术形象,发掘艺术形象的内涵和意义。
3、美学的批评——美学的研究对象包含客观世界的美和人对客观世界的美的反映的全部领域,并且将艺术作为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来研究其本质和一般规律。美学的批评,也就是艺术的批评,依据艺术的规律来作品进行评价。
4、儿童文学批评——指以儿童文学鉴赏为基础,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判断(分析、评论)的实践活动。
四、阅读下列作品节选,按要求回答。
1、作者柯岩;体裁儿歌。
2、出自《摇篮》;体裁儿童诗。
3、出自《浮云》;作者严文井。
4、出自《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体裁童话。
5、出自《雨来没有死》;体裁儿童小说。
五、简答题。
1、简述儿童文学鉴赏的性质和意义。
答:儿童文学鉴赏的性质,即儿童文学鉴赏是怎样的一种艺术活动。以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为中心来分析,就是文学鉴赏活动,其意义便可以归纳为:对儿童读者,鉴赏有利于发展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水平。对于作品本身,鉴赏是充分发挥作品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的有力保证。对于作家来说,鉴赏有利于他们根据读者反馈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创作,增强创作的自觉性和提高创作水平。
2、儿童文学日削月割哪些标准?
答:从儿童读者的角度要求作品,一般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即“有益”与“有趣”。“有益”主要是就作品的审美效果而言的;“有趣”主要是指适合儿童审美心理,富有儿童情趣,让儿童乐于阅读。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儿童感到“有趣”,乐于阅读,才谈得上“有益”。内容“有益”却没有趣味,不能引起儿童阅读兴趣,作品中潜在的价值也无以发挥。因而不妨从这两个大的方面来考察,儿童文学批评应有哪些标准。在“有益”方面:(1)真实性标准。(2)教育性标准。在“有趣”方面:(1)趣味性标准。(2)形象性标准。(3)形式美标准。
3、简述儿童文学评论写作的步骤:(1)认真阅读作品,广泛占材料。认真的深入的阅读是取得评论发言权的第一步,收集其他材料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分析作品。(2)选择适当问题,决定评论写法。选择论题的依据通常有三个方面:现实的需要、被评作品确有价值、评论者有所发现。常见的论题角度:(1)全面剖析;(2)抓住特点;(3)针对问题;(4)横向或纵向比较。
4、简述儿童文学评论写作的一般要求。
答:(1)顾及全篇,知人论世。对作品分析的时候,要把握作品的基本精神,总的倾向的基础上进行;对作家的评价应建立在对他的身世、作品全面的了解上;无论是作家或做作品的评论,都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2)实事求是,贵有“灼见”。评论者能比一般读者看得细,看得深,并能写出读者想说而说不出的话来。
六、1、为什么说儿童文学鉴赏是对艺术形象的再创造,举例说明之 答:文学鉴赏过程中的创造性,是由文学作为语言艺术而决定了的。文学语言具有不确定性,这首先是由文学语言所特有的不同于科学思辩用语的语象造型功能所决定的。当我们介绍一个人的外貌时,科学语言也许会从其身高、体重的具体数字、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肤色、发色等属性去入手,其效果具有唯一性。而用文学语言来描述,则往往用可感的生动的形容词、动词去描写、形容,造成一种形象感。其次,文学语言是塑造形象的但其形象、不具有绘画、雕塑、电影艺术那种视、听的直观性,只有通过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才能具体可感。比如,儿童在看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时,米老鼠与唐老鸭的形象都是一样的。但文学阅读则不同。
2、阅读《诺言》(《儿童文学作品选读》第455页),根据儿童小说理论及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写一篇300~500字的评论。
答:守信用,重诺言,可以说是全人类无论国别肤色都推重的优秀品德。《诺言》一文以儿童情趣见长。那鼻子上长着雀斑的小男孩,一面在公园即将关门,暮色早已降临的惊慌中“哭得又响又伤心”,一面却坚守诺言,“忠于职守”,死死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得到“上级”的命令坚决不肯“下岗撤退”。憨态可掬的稚气中显现出高尚品德的光芒,认真执拗的“原则性”里又充满了让人忍俊不禁的天真,小男孩子这一形象显得生动丰满而又真实可信。小说无论叙述还是描写,包括对话描写,都 十分简捷轻快,全文形成了自然朴实而又生气勃勃的风格。
3、结合你读过的儿童文学作品,谈谈儿童文学评论与成人文学评论的异同
答:儿童文学评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在成人文学评论是以作者与读者双方为对象的。以一部作品而言,评论者剖析它的成功与失误,评价它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或是为了向作者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或是指导读者去深入理解、鉴赏作品。可是在儿童文学中,尽管儿童文学作品的服务对象是少年儿童,可评论的读者却往往只是成年人。换言之,儿童文学评论主要是儿童文学的作者、教学者、研究者们所写、所阅读的,其目的是为了繁荣儿童文学创作,并推动儿童文学理论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一种悖论:儿童文学评论既具有一定的学术性与理
论性,但又有因为并不十分了解儿童文学之特性而脱离了儿童文学的实际、闭门造车,以一般性规律替代特殊门类艺术的可能性。从这点来看,儿童文学评论的写作,或许还难于一般成人文学评论的写作。
第五篇:2011知识产权法形成性考核册(推荐)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早确认、保护和形式治理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商品装潢:是指在商品或其包装、容器以及其他附着物上所进行的装饰。
3、商品商标:指使用于商品之上的商标,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分为制造商标和销售商标。
4、证明商标:也称保证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服务具有检测和监督能力组织所控制,而由其以外的人使用在商品或服务上,用以证明该商品或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精确度或其他特定品质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
5、注册商标:经国家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请按你的理解给知识产权概念下个定义。
答:知识产权是治理成果所有人和使用人给予自己所拥有的智力成果而依法享有的各项民事权利的总和,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阀线圈、发明权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权。知识产权是一个随着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和深化的概念
2、请试述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这就是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
3、请试述知识产权的范围。
知识产权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知识产权范围,为两个主要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所界定。
第一:1967年签订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指出,知识产权应包括下列权利:1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2关于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录音和广播的权利;3关于人类在一切领域内的发明的权利;4关于科学发现享有的权利;5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6 关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的权利;7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8其他一切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
第二:1995年1月1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规定的范围,包括:1版权与邻接权2商标权3地理标志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观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未公开的信息专有权,主要是商业秘密权.目前基本上国际上都是以这两个协议所界定的范围为知识产权的范围。
狭义的知识产权,指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即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卓越人社区
o4.你认为知识产权法有哪些作用(最少四条)。
答:(1)为智力成果完成人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调动了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为智力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传播提供了法律机制,为智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运用到生产建设上去,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为国际经济技术贸易和文化艺术的交流提供了法律准则,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4)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作为现代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队对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三、案例(40分)
某公司新生产一种环保型纯天然矿泉水。经试销顾客反响很好,销售业绩不断上升,为防止他人假冒并树立市场形象,取得信誉,公司决定申请商标注册。公司想起名注册商标为“神怡”,但又怕别人利用法律侵害其商标权益,如何注册也不清楚。如果你作为商标代理人将提出哪些建议,并提供注册咨询服务。
要求:写一篇咨询意见书(包括怎样注册、程序是什么、如何防止权益被侵害、可采取哪些方案。)根据我国商标法及相关法规,我作为商标代理人,谨对贵公司申请“神怡”牌矿泉水注册商标一事,出具咨询意见如下:
一、怎样申请注册商标及申请程序。
我国商标法规定,我国国内申请人可以通过两种渠道办理商标注册,一是由申请人委托商标代理机构代为办理注册商标申请事宜,二是由申请人直接办理。贵公司可以选择其中之一进行办理。若选择委托办理,贵公司首先应当注意选择具有商标代理资质的商标代理机构就代理事项与之协商一致,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出具授权委托书,并向该机构交纳代理费以及贵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有效证件的复印件。若选择直接办理,则应持企业介绍信、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有关申请文件,直接到商标局办理注册商标申请手续。无论采用哪种渠道,都必须填写统一的《商标注册申请书》报商标局,并提交商标图样及申请人身份证讲的复印件。商标局在收到商标注册申请之后,将依法对该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经审查,对符合规定的,予以初步审定并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无异议者,予以核准注册。对不符合规定的,予以驳回。申请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驳回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商标复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对复审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审结果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关于防止贵公司合法权益受损害的措施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贵公司一旦获得“神怡”牌矿泉水注册商标后,应采取哪些措施予以保护的问题。关于商标保护,我国法律规定主要有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两种方式。行政保护是指商标管理机关通过行政程序依法查处商标侵权行为来保护商标专用权。贵公司一旦发现自己拥有的注册商标权益受到损害,如市场上出现假冒产品,就应当及时向商标管理机关报告,并积极搜集相关证据,配合商标管理机关打击任何人对贵公司注册商标合法权益的侵权行为。司法保护是指司法机关通过司法程序依法审理商标侵权案件,制裁商标侵权人,打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来对商标专用权予以保护。如有必要,贵公司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保护。此外,贵公司也应加强注册商标自我保护,包括通过学习增强商标保护意识,配备商标管理人员,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发生侵权事件后及时请求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等。
╳╳商标事务所
商标代理人:╳╳╳
年 月 日
《知识产权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2对于该案例,本人认为中国专利局受理处应把名为“保温鞋”的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王某。
因为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的实质条件之一为它必须具备新颖性。而李某的申请不具备新颖性,所以不能授予该专利权。
首先,按照我国专利法的有关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如果申请文件是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虽然中国专利局受理处收到王某的专利文件是1990年4月6日,但王某是通过邮寄的,邮戳日为1990年4月1日,所以王某的申请日是4月1日,而不是4月6日。李某是在北京于1990年4月2日向中国专利局受理处直接递交一份与王某同样的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文件,所以申请日为1990年4月2日。因此,王某比李某提前一天申请该专利。
其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内容相同的发明先后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先提出申请的为在先申请,后提出申请的为在后申请,在先申请构成在后申请的抵触申请。在本案例中,王某为在先申请,李某为在后申请。而构成抵触申请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先申请必须是在在后申请之前提出申请,而在先申请的内容必须是在在后申请的申请日后公布的。本案例中,王某在李某之前提出申请,且王某申请的内容是1990年4月6日才公布的,李某的申请日为1990年4月2日,所以本案例符合这第一个条件。二是在先申请与在后申请必须是由不同的人提出的。本案例中,在先申请是由王某提出的,在后申请是由李某提出的,所以也符合这第二个条件。
由以上分析,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王某的在先申请构成李某在后申请的抵触申请,所以李某的申请不具备新颖性,因此中国专利局受理处应把名为“保温鞋”的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王某。
作业
3故宫博物院为组织活动于1994年起组织人员从院藏文物中精选900多套国家一、二级珍贵文物进行摄影、测量、编写说明文字。活动后由紫禁城出版社和香港商务印书馆分别出版。
1999年某出版社出版了由天津某大学教授编写的《宋清瓷器图录》一书,均通过新华书店公开发行销售。共计销售1万册,每册定价49元,成本20万元,出版社获利9万元。
2001年故宫博物院向法院起诉,告出版社侵权。称其非法使用原告图片790张,抄袭文字图片说明,侵犯了其著作权中的使用权,取得报酬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并称其对社会出租图片资料每张版权费400元,加工制作费400元,其作品系珍贵文物故要求按每张800元乘2倍赔偿。
要求:
1. 你作为故宫博物院代理人写一份代理意见。
2. 你作为出版社律师写一份答辩状。
代理词
审判长、审判员:
北京强国律师事务所接受本案原告故宫博物院的委托,指派我作为其代理人参加本案诉讼活动。经了解案情和收集证据,我认为,原告被告侵犯其著作权,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现就本案发表如下代理意见。
故宫博物院为组织活动,于1994年起组织人员从院藏文物中精选900多套国家一、二级珍贵文物进行摄影、测量、编写说明文字。活动后由紫禁城出版社和香港商务印书馆分别出版。该书由原告独立完成,由原告享有全部著作权。现有该书原稿、出版合同、印刷版图书可以佐证,见原告提供的证据清单的第1、2、3项。
被告于1999年,出版了由天津某大学教授编写的《宋清瓷器图录》一书,并通过新华书店公开发行销售,共计销售1万册。该书在未经原告许可的情况下,以营利为目的,非法使用原告图片790张,抄袭文字图片说明,侵犯了其著作权中的使用权,取得报酬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证据见原告提供的证据清单的第、4、5项。
根据我国著作权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请法院依法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向原告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1294000元(直接损失:原告对社会出租图片资料每张版权费400元,加工制作费400元,其作品系珍贵文物故要求按每张800元乘2倍赔偿,即800*2*790=1264000元;合理开支30000元,包括律师费、调查费、取证费等)。
以上代理意见,敬请合议庭仔细斟酌研究并予以采纳。
谢谢!
被告代理人:北京强国律师事务所
律师:林 肯
二OO四年六月十六日
答辩状
答辩人:
名称:_____地址:________电话:___
法定代表人:__职务:___
委托代理人:姓名:___性别:____年龄:___
民族:____ 职务:____工作单位: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电话:___ 因故宫博物院诉我单位侵犯其著作权一案,答辩如下:
原告诉称被告侵犯其著作权,诉讼理由不能成立。要求被告向原告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缺少法律依据。
原告诉称,被告于1999年出版的《宋清瓷器图录》一书,非法使用原告图片790张,抄袭文字图片说明,侵犯了其著作权中的使用权、取得报酬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事实上,被告的确在1999年出版了《宋清瓷器图录》一书。但被告并没有侵犯原告诉称的著作权,因为被告出版《宋清瓷器图录》一书,是在取得了其作者――天津某大学教授的同意并签订了出版合同,即取得其著作权人的授权之后进行的。根据该出版合同,天津某大学教授保证其对《宋清瓷器图录》一书享有完全的著作权。因而,被告的出版品,有着合法的著作权来源,其出版行为是合法的。
如果说,天津某大学教授对《宋清瓷器图录》一书的著作权有瑕疵,被告是不知情的,被告不应承担责任。因为,著作权是一种民事权利,认定侵犯著作权的行为的四个构成要件中包括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而本案中,被告尽到了合理地审查著作权和取得出版授权的义务,主观上没有侵犯原告诉称的著作权的故意或过失,即没有主观上的过错,其行为不构成侵权。根据《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不能证明其出版、制作有合法授权的,„„,应承担法律责任。而本案中,被告可以提供合法的出版授权。因而,被告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故根据民法、民事诉讼法、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被告请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并由其承担全部诉讼费用。
此 致
_____人民法院
答辩人:_______(盖章)
法定代表人:_____(签章)
___年__月__日
附:答辩状副本____份。
其它证明文件___份。
作业
4一、名词解释
1.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一词,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知识产权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知识产权范围,为两个主要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所界定。
1967年签订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指出,知识产权应包括下列权利:
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
关于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录音和广播的权利;
关于人类在一切领域内的发明的权利;
关于科学发现享有的权利;
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
关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的权利;
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
其他一切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
1995年1月1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规定的范围,包括:
(1)版权与邻接权
(2)商标权
(3)地理标志权
(4)工业品外观设计观
(5)专利权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7)未公开的信息专有权,主要是商业秘密权
狭义的知识产权,指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即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
2.商标权:又叫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权利。P50
3.专利权:就一项发明创造,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专利局依法审查核准后,向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所享有的独占权。P1
324.著作权:又称版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广义的著作权,除了狭义的著作权外,还包括著作邻接权,即出版者、表演者、录制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作品传播者对其传播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
5.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指为了竟争或个人的目的,通过不正当方法获取,披露或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二、填空
1.国家知识产权局2.自愿注册原则和强制注册原则3.商标国际注册或办理逐一国家注册4.个案
认定或被动认定5.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6.形状、图案、色彩、其结合7.责任,视为作者
8.许可,报酬,许可,报酬 9.作者
三、选择题
1.AB2.B3.BCD4.ABD5.ABCD6.AD7.D8.ABCD
四、简答
1.简述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备的条件。
(1)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备法定的构成要素
(2)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备显著性
(3)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是法律禁止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
(4)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是不能作为商标注册的标志
(5)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与他人在同一种或者服务上已经注册或者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
者近似
(6)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与被撤销或者注销未满一年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
2.简述授予发明专利权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1)新颖性: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
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2)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
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3)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3.简述著作权人哪些著作人身权利。
(1)发表权: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2)署名权:表明作者身分,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3)修改权: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4)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论述题
试分析社会上发生非法剽窃他人新技术的原因,并论述保护专利权的重要性和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一、首先,新技术是一种可以创造效益的财产,这是有些人非法剽窃他人新技术的内在动因。其次,新技术是一种智力成果,开发一项新技术既有技术障碍,又要投入大量成本,正是由于这样,有些人无力自己开发,就进行剽窃。再次,新技术开发者没有将其技术向专利管理机关申请专利,不能取得专利法律的保护。最后,我国专利法实施的时间较短,全社会的专利意识不强,这是新技术经常被剽窃的社会原因。
二、由此可见,实施严格有效的专利制度,对于保护发明人的权利,保护人民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对于促进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技术交流,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要对专利进行有效的保护:
1.从外部环境来说,国家要制定完善的专利法律制度,并向全社会宣传普及专利法规,提高全
社会的专利法律意识。
2.作为发明创造者,要及时将自己的智力成果申请专利保护。在取得专利后,要善于运用法律
武器,或通过行政救济途径,或通过司法救济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打击各种侵权行为。作为社会成员,要遵法、守法,避免侵犯他人的专利权利。当然,遇到专利权人滥用专利权的行为,也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