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传统文化主要内容
1、《南园十三首》其一 唐,李贺,人称“诗鬼”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2、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3、问刘十九
唐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4、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开轩(xuān)面场圃(pǔ),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huán)来就菊花
5、塞上听吹笛
唐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6、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7、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宋词
8、《生查子•元夕》 宋 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之一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9、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0、望江南 超然台作 宋 苏轼 唐宋八大家之一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2、诉衷情 宋 陆游 号放翁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3、《扬州慢》 南宋词人
姜夔kuÍ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後,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4、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南宋词人 姜夔kuÍ 云鬲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元曲
15、寿阳曲·渔村夕照 元 马致远 元曲四大家之一 鸣榔罢,闪暮光。绿杨堤数声渔唱,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在捕鱼图上。
16、南仙吕傍妆台 无题【明】李开先 曲弯弯,一轮明月照边关。
恨来口吸尽黄河水,拳打碎贺兰山。铁衣披雪浑身湿,宝剑飞霜扑面寒。驱兵去,破虏还,得偷闲处且偷闲。
名人长廊
17、蔡文姬
节选自《后汉书 列女传》 陈留董祀妻者,同郡察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
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悲愤诗》节选 汉
蔡文姬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18、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译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正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0、《旧唐书·文苑下· 李白传》 原文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贺知章见白,赏之曰:“此天上谪仙人也。”安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白在宣州谒见,遂辟为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就生下了他,因而就以此给李白起名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
21、上 李 邕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22、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唐·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23、杜甫节选自《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杜)甫字子美,天宝中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命宰相试文,文善,授右卫率府胄曹属。京师乱,步谒行在,拜左拾遗。岁余,以直言失官,出为华州司功,寻迁京兆功曹。剑南节度严武状为工部员外郎,参谋军事。旋又弃去,扁舟下荆、楚间,竟以寓卒,旅殡岳阳,享年五十九。
24、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25、《秋兴八首》 唐·杜甫(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名胜佳境---三孔
26、五柏抱槐
清
孔庆镕 五干同枝叶,凌凌可耐冬。声疑喧虎豹,形欲化虬龙。曲径阴遮暑,高槐翠减浓。天然君子质,合傲岱岩松。
27、《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作者:唐玄宗(李隆基)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28、孔林
《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唐·张说(悦)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
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
29、孔庙------乾隆皇帝描写杏坛 重来又值灿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30、游孔庙-----郭沫若
现代文豪 当年辙迹苦恓惶,庙貌千秋更有光。志学敏求能不厌,因材施教实多方。诗书礼乐精华在,思孟颜曾俎豆旁。今日自然时代异,斯民怀念胜前王。
长江
31、:《 卜算子》 宋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32、度荆门望楚----唐
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33、上三峡-----李白 巫山夹青山,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故楚风光
34、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5、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关)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6、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37、临江仙----明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8、农谚篇
种田要换种,种番薯要换垄。
雨前下雾没大雨,雨后下雾没晴天。
云下山顶有雨,云上高空晒衣。
三月南风下大雨,四月南风晒晒河底。
早晌雷一日晴,午晌雷雨一阵。
大暑耘田一摸光,前头耘田后面荒。冬耕不如春耕,春耕不如秋耕。
芒种种田株株着,夏至种田插到隔。
不用问爹娘,清明前后好下秧。
米缸无米空起早,田瘦无水空种稻。
二、学志篇
1、小草在石缝里照样茁壮成长。
2、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3、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
4、不怕无能,就怕无恒。
5、百炼成勇士,苦练出精兵。
6、竹贵有节,人贵有志。
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8、愚者积累财富,智者积累知识。
9、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二篇:四年级传统文化
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一、唐诗
1、南园十三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2、无题、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商隐及其《无题》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无题》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无题》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3、问刘十九(第 13 周)、问刘十九第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居易及其《问刘十九》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过这首诗。
2、你还读过白居易的哪些诗?
3、再读古诗《过故人庄》。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4、塞上听吹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适及其《塞上听吹笛》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高适。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3、欣赏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岑参及其《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原文及译文。背诵 这首诗。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岑参。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颀《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二、宋词
1、生查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欧阳修及其《生查子》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欧阳修。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崔护《题都护南庄》
3、找欧阳修其他的诗来读一读。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2、望江南.超然台作、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苏轼及其《望江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苏轼。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还知道抒发思乡情怀的古诗词。
3、写一首小诗赞美一下自己的家乡。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辛弃疾及其《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的原文及译文。背 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辛弃疾。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搜集辛弃疾其他的作品。
3、搜集辛弃疾抗金爱国的故事。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4、诉衷情、4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陆游及其《诉衷情》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陆游。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搜集其他爱国诗人的作品。
3、搜集和陆游同年代的诗人。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5、扬州慢、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姜夔及其《扬州慢》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姜夔。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3、背诵。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三、元曲
1、寿阳曲渔村夕照、寿阳曲·渔村夕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马致远及其《寿阳曲·渔村夕照》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马致远。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曲子。
2、欣赏《天净沙·秋思》。
3、背诵。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2、南仙吕傍妆台无题、南仙吕傍妆台·无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开先及其《南仙吕傍妆台·无题》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李开先。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曲子。
2、课外找三首描写边塞的元曲并填好表格。
3、背诵。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第二单元人物长廊
4、蔡文姬、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蔡文姬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蔡文姬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蔡文姬是怎样写作《悲愤诗》的?
2、让我们再去读一读有关蔡文姬的书,领略她的优秀品质吧!
3、在班上开个故事会,讲讲自己所知道的蔡文姬的故事。
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教学后记:
5、陶渊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陶渊明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陶渊明是怎样辞官归隐的的?
2、让我们再去读一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领略他的优秀品质吧!
3、了解陶渊明作品的成就。
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6、李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李白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欣赏李白诗《上李邕》《春夜宴桃花园序》,体会李白的性格特点。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李白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李白是怎样上当的?
2、有感情的朗读《上李邕》《春夜宴桃花园序》!
3、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7、杜甫、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欣赏杜甫诗《客至》,体会杜甫的性格特点。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杜甫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杜甫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2、有感情的朗读《秋兴八首》(其一)!
3、了解杜甫草堂。
4、查阅资料,了解杜甫诗歌的主要特点。
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名胜佳境第三单元名胜佳境 一、三孔
1、孔府、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府。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欣赏孔庆镕诗《五柏抱槐》、李隆基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府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李东阳撰写、的对联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2、有感情的朗读《秋兴八首》(其一)!
3、了解杜甫草堂。
4、查阅资料,了解杜甫诗歌的主要特点。
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2、孔林、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欣赏张说诗《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林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思堂上诗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孔林的典故。
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3、孔庙、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欣赏乾隆皇帝及郭沫若诗句。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庙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与同组的同学说说金声玉振坊图和文的关系?
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二、长 江
1、长江之歌、教学目标:使学生对长江有一个整体印象。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欣赏杨基诗《长江万里图》、李之仪词《卜算子》。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李之仪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李之仪的《卜算子》?
2、学唱《长江之歌》。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2、巴山蜀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长江上游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了解长江上游是巴蜀之地。欣赏赞美三峡的诗《渡荆门望楚》(唐陈子昂)《上三峡》、(唐李白)。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欣赏陈毅诗句。
三、活动广角。
1、对照地图查找三峡景区。
2、了解流来观的图片及对联。
3、整理描写三峡的古诗文。
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3、古楚风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长江中游的名胜。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欣赏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两首诗词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
2、写下《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朗读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4、吴越音韵、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长江下游。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欣赏赵维烈《南乡子登燕子矶》、杨慎《临江仙》。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万里长江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诗配画。
2、搜集三首与南京、扬州、镇江这三处地方有关的古诗词并朗诵给同学和老师听。
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第四单元艺术乐园
十、谜语
1、字谜、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字谜的特点、组成形式,培养对字谜的兴趣。搜集部分字谜。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艺海拾贝猜两个谜语有水有田方有米添人添口便添丁(潘何)兵书三卷桥边授忍字百篇家内藏(张)
二、温馨点击阅读品味,了解关于谜语的知识
三、活动广角
1、试猜字谜三星斜带一钩月(心)雁阵三行,时斜时横(丛)点水蜻蜓款款飞(汗)驴高栏低(骗)
2、搜集字谜,互相考一考
2、画谜、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画谜的特点、组成形式,培养对画谜的兴趣。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艺海拾贝猜三个谜语①春节②一触即发
二、温馨点击 ③汆
阅读品味,了解关于画谜的知识
三、活动广角
1、读故事《秦少游猜谜》,猜谜底
2、读《唐伯虎卖画》,猜字谜
3、学生自己试着出画谜。十一、十一、谚语
1、农谚篇、授课时间: 6 月 16 日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农谚的特点,培养对字谜的兴趣。搜集、积累部分农谚。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艺海拾贝读原文,了解什么是农业谚语。
二、温馨点击阅读品味,了解谚语的定义。知道农业谚语与气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活动广角
1、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2、读读背背几个农业谚语。
3、交流整理搜集到的谚语。
2、学志篇、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关于立志和学习的谚语;制作谚语卡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艺海拾贝朗读文中关于立志和学习的谚语
二、温馨点击阅读品味,了解关于谚语的知识
三、活动广角
1、读谚语,谈感想
2、讲故事,背谚语
3、制作谚语卡片
4、填写表格。
第三篇:四年级传统文化
南园十三首(其一)(P1)
【唐】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无 题(P5)【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塞上听吹笛(P9)
【唐】高适 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接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P11)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事西征(P12)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生查子(P15)【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望江南.超然台作(P18)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P21)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诉衷情(P23)【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扬州慢(P26)【宋】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朗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寿阳曲.渔村夕照(P29)
【元】马致远
鸣榔罢,闪暮光,绿杨堤数声渔唱。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在捕鱼图上。
寿阳曲.渔村夕照(P39)
【晋】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湖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客至(P49)【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殴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
卜算子(P61)【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长江之歌(P62)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想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第四篇:四年级传统文化
四年级传统文化
唐诗
1、南园十三首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2、无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商隐及其《无题》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无题》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无题》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3、问刘十九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居易及其《问刘十九》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过这首诗。
2、你还读过白居易的哪些诗?
3、再读古诗《过故人庄》。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4、塞上听吹笛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适及其《塞上听吹笛》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高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3、欣赏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5、塞上听吹笛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岑参及其《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岑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颀《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宋词
6、生查子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欧阳修及其《生查子》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欧阳修。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崔护《题都护南庄》
3、找欧阳修其他的诗来读一读。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7、望江南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苏轼及其《望江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苏轼。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还知道抒发思乡情怀的古诗词。
3、写一首小诗赞美一下自己的家乡。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8、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辛弃疾及其《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辛弃疾。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搜集辛弃疾其他的作品。
3、搜集辛弃疾抗金爱国的故事。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9、诉衷情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陆游及其《诉衷情》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陆游。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搜集其他爱国诗人的作品。
3、搜集和陆游同年代的诗人。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0、扬州慢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姜夔及其《扬州慢》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姜夔。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永遇乐? 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3、背诵。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第三单元
名胜游踪
8、三孔
1、孔府
授课时间: 4月14日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府。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孔庆镕诗《五柏抱槐》、李隆基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府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李东阳撰写、的对联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2、有感情的朗读《秋兴八首》(其一)!
3、了解杜甫草堂。
4、查阅资料,了解杜甫诗歌的主要特点。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2、孔林
授课时间: 4月21日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林。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张说诗《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林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思堂上诗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孔林的典故。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3、孔庙
授课时间: 4月28日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庙。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乾隆皇帝及郭沫若诗句。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庙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与同组的同学说说金声玉振坊图和文的关系?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9长江 长江之歌
授课时间: 5月5日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长江有一个整体印象。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杨基诗《长江万里图》、李之仪词《卜算子》。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李之仪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李之仪的《卜算子》?
2、学唱《长江之歌》。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巴山蜀水
授课时间: 5月12日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长江上游诗。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了解长江上游是巴蜀之地。
欣赏赞美三峡的诗《渡荆门望楚》(唐李白)。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
欣赏陈毅诗句。
三、活动广角。、《上三峡》(唐
陈子昂)
1、对照地图查找三峡景区。
2、了解流来观的图片及对联。
3、整理描写三峡的古诗文。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古楚风光
授课时间: 5月19日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长江中游的名胜。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苏轼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两首诗词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苏轼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
2、写下《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朗读毛泽东《水调歌头
游泳》。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吴越音韵
授课时间: 5月26日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长江下游。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赵维烈《南乡子
登燕子矶》、杨慎《临江仙》。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万里长江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诗配画。
2、搜集三首与南京、扬州、镇江这三处地方有关的古诗词并朗诵给同学和老师听。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第四单元
艺术乐园 谜语字谜
授课时间: 6月2日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字谜的特点、组成形式,培养对字谜的兴趣。
搜集部分字谜。教学过程:
一、艺海拾贝
猜两个谜语
有水有田方有米
添人添口便添丁(潘
何)
兵书三卷桥边授
忍字百篇家内藏(张)
二、温馨点击
阅读品味,了解关于谜语的知识
三、活动广角
1、试猜字谜
三星斜带一钩月(心)
雁阵三行,时斜时横(丛)
点水蜻蜓款款飞(汗)
驴高栏低(骗)
2、搜集字谜,互相考一考
画谜
授课时间: 6月9日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画谜的特点、组成形式,培养对画谜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艺海拾贝
猜三个谜语
①春节
②一触即发
③氽
二、温馨点击
阅读品味,了解关于画谜的知识
三、活动广角
1、读故事《秦少游猜谜》,猜谜底
2、读《唐伯虎卖画》,猜字谜
3、学生自己试着出画谜。谚语 农谚篇
授课时间: 6月16日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农谚的特点,培养对字谜的兴趣。
搜集、积累部分农谚。
教学过程:
一、艺海拾贝
读原文,了解什么是农业谚语。
二、温馨点击
阅读品味,了解谚语的定义。
知道农业谚语与气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活动广角
1、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2、读读背背几个农业谚语。
3、交流整理搜集到的谚语。学志篇
授课时间: 6月23日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关于立志和学习的谚语;制作谚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艺海拾贝
朗读文中关于立志和学习的谚语
二、温馨点击
阅读品味,了解关于谚语的知识
三、活动广角
1、读谚语,谈感想
2、讲故事,背谚语
3、制作谚语卡片
4、填写表格。
第五篇:四年级传统文化
四年级传统文化《塞上听吹笛》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能理解古诗词句以及所表达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高适的古诗。过程和方法: 1.通过朗读念诵,理解诗中的词句和含义。
2.通过讨论和想象和相关视频情景,对比两首古诗的不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2. 体悟边塞诗所表达的豪迈雄壮和苍凉的感觉。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诗中的感情。
难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教学准备
教师:边塞风光的视频 苍凉的古曲《梅花落》又名《梅花三弄》 学生: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或句子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课,揭课题
1、交流搜集的高适的诗,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的边塞风格的诗歌,而高适是有唐以来边塞诗人的代表,同学们课下收集的他的相关诗歌,谁能来为我们表现下什么是边塞风格? 生发言朗诵。
师:刚才同学们搜集的边塞诗读诵的都非常的有感情,下面我们来共同看一段边塞将士生活的场景视频。播放(电视剧中边塞军旅生活视频)
2、揭示课题,板书:《塞上听吹笛》
师:了解了边塞的生活,现在我们来共同学习下这一课也是其中的一首。
二、介绍背景,知诗人
简介作者,出示边塞诗简介。
高适(700—765),汉族。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沧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天宝八载(749),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有《高常侍集》等传世。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4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边塞诗的意象: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雁、鹰等。
三、自主学习,明诗意
(一)初读古诗,引入意境
1、教师范读,激发热情。
2、自读,扫清障碍:
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其中的生字:羌 戍
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
(二)、交流初读情况
1、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古诗的理解。
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四、想象诵读,悟诗情
1、教师感情朗读。
2、出示问题,引导读、悟: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师:提问以上问题,哪位同学感悟到了什么。
生:描写了胡地的景色,有月夜,戍楼,牧马,羌笛。从这些我感受到了很辽阔豪迈的气息。
(2)诗中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师:通过感悟诗中的描绘,表现了将士的什么精神。生:豪迈和苍凉。师: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从月夜吹笛感到很苍凉。而边塞的风景感觉是辽阔而雄壮豪迈的,军事生活是很紧张的,月夜里吹笛给人的是边塞生活的动中有静的境界。
师:我们听下古曲《梅花落》来感受下诗中的苍凉和豪迈,让我们一同回到大唐的边境来体悟下那时的豪迈和苍凉吧 放古曲。
五、学习李白的有关吹笛的诗,对比所表达感情的不同。
1、朗读李白的诗,体悟这首诗中表达的意境和感情
1、师生交流
师:在这首诗中也是出现了吹笛声? 生:在第四句,江城五月落梅花。
师:同学们对比下,同样是笛声。一首是在大漠孤烟的边塞的军营中的月夜的笛声,李白的这首诗写的是江南的黄鹤楼中的笛声,表达的感情相同吗?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下。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①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诗中的三、四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试作赏析。
A.通感,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似乎看到梅花之落;
B.语意双关,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
C.虚实结合,诗人将“梅花落”拆用,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四处飘散,一夜之中色和香洒满关山,写声成象,与雪净月明的实景和谐搭配。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唐)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2分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
(2)本诗后两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转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形象具体地抒写了迁谪的冷落凄凉之感。
运用了想象的手法,由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联想(或想象)到漫天飘落的梅花,化无形之声为有形之象,形象具体地抒写了迁谪的冷落凄凉之感。板书设计:
板书课题:塞上听吹笛 借问梅花何处落? 一语双关 江城五月落梅花。通感 这是两首诗的共同修辞手法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