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目标及发展方向解读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目标及发展方向解读
2016年7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官网发布《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总结了“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2014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35万亿元,实现增加值4041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64%,2011-2014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2.74%。
并提出,“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5大发展目标:
1、产业总量进一步增长,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数超过600万人,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1.0%;
2、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
3、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社会组织,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建设5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4、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明显增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1.8平方米,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
5、产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备,标准体系科学完善,监管机制规范高效,市场主体诚信自律。
附全文: 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统筹“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建设健康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体育产业发展乘势而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14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35万亿元,实现增加值4041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64%,2011-2014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2.74%,凸显出成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
二是产业体系日益健全。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体育与科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www.xiexiebang.com
技、文化、传媒、健康、养老、旅游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
三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体育用品业稳定增长,体育服务业比重逐步提升,体育产业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的格局。
四是产业政策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体育产业的地位,指明了发展方向。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取得积极进展,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五是体育产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稳步推进,体育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基本实现,我国体育产业总体实力、产业覆盖面、社会参与度、市场认可度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不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推进;公民体育健身意识不强,大众体育消费激发不够;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政策体系还不完善,体育产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加强,体育产业距离国民经济转型升级重要力量还有明显差距。
“十三五”时期,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体育需求将从低水平、单一化向多层次、多元化扩展,体育消费方式将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扩展,体育产业将从追求规模向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扩展,体育产业必将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推动体育产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不断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引领。强化改革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大力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规划、政策、标准引导,着力破解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的各种障碍。
坚持市场主导。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体育市场体系。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www.xiexiebang.com
坚持创新驱动。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引导各类主体在组织管理、建设运营、研发生产等环节创新理念和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
坚持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体育服务业与体育用品业全面发展,推动东、中、西部体育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面落实《意见》有关要求,为完成《意见》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初步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各种经济成份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发展格局。体育供给更加丰富,体育消费不断扩大,体育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产业总量进一步增长。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从业人员数超过600万人。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明显提升,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1.0%。
——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各门类协同融合发展,产业组织形态更加丰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足,层次多样。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
——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社会组织,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建设5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明显增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1.8平方米。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
——产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备,标准体系科学完善,监管机制规范高效,市场主体诚信自律。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市场环境
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体育市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破除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着力清除体育产业中妨碍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实施体育产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制定体育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提高设施建设、服务提供、技能培训、人员资质、活动管理、器材装备等方面标准化水平,推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体育市场规则。
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幅度削减体育活动相关审批事项,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促进空域水域开放。结合行政体制改革、体育行业协会改革,进一步开放体育资源,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融合,不断调动体育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www.xiexiebang.com
和创造力,向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产品和服务。
打造服务平台。着力打造体育用品、体育旅游和体育文化等展示平台。建立全国体育产业投资项目库,加强对体育产业项目的招商推介工作。加快全国性体育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推进赛事举办权、场馆经营权、无形资产开发权等资源公平、公正、公开流转。完善政府在体育产业领域的管理服务职能,积极为各类体育活动举办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体育政务发布平台和信息交互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督。
(二)培育多元主体
培育骨干企业。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骨干体育企业。深化体育类国有企业改革,提升体育产业领域中国有资产的价值。引导有实力的体育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上市。鼓励体育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积极支持体育产业的海外并购,鼓励吸引国际性的体育组织、体育企业或体育学校落户中国。
扶持中小微企业。全面落实国家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采购、信贷支持、加强服务等多种形式扶持中小微体育企业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中小微企业群体。鼓励各类中小微体育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特色经营、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鼓励成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为体育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培育体育社会组织。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运作,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体育服务的体制机制,鼓励各类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公共体育服务。引导各级运动项目协会积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组织,提高运动项目产业化发展水平。
(三)提升产业能级
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相关产业结构,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用品业升级工程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工程。支持打造一批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提升体育用品业发展层次,引导体育用品企业向服务业延伸发展,形成全产业链优势。加快体育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培育专业人才、品牌、知识产权等高级要素。以足球、冰雪等重点运动项目为带动,通过制定发展专项规划、开展青少年技能培养、完善职业联赛等手段,探索运动项目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完善产业布局。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合理规划布局全国体育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海峡西岸等体育产业圈建设。充分挖掘冰雪、森林、湖泊、江河、湿地、山地、草原、沙漠、滨海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体育人文资源,研制出台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冰雪运动、山地运动、户外休闲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武术运动等各具特色的体育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
加强示范引领。完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方式,提升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和服务水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www.xiexiebang.com
平,建成一批具有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体育产业基地。加强对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和单位的政策指导,督促相关地区和单位切实做好联系点组织实施工作,加快出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创新成果,为全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引导经验。拓宽体育服务贸易领域,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开展体育产业政策创新试点,培育一批体育服务贸易示范区。
促进融合发展。促进体育与文化、养老、教育、健康、农业、林业、水利、通航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制定体育旅游发展纲要,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编制国家体育旅游重点项目名录。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拓展体育旅游项目,鼓励国内旅行社结合体育赛事活动设计开发旅游项目和路线。推动体医结合,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
(四)扩大社会供给
加强场地设施建设。统筹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和合理利用,适当增加体育设施用地和配套设施配建比例。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区域,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健身场地设施,形成城市15分钟健身圈。结合智慧城市、绿色出行,规划建设城市慢行体系。充分挖掘水、陆、空资源,重点建设山地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自驾车房车营地、运动船艇码头、航空飞行营地等健身休闲设施。
丰富体育产品市场。以足球、路跑、骑行、棋牌等为切入点,加快发展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运动项目;以冰雪、山地户外、水上、汽摩、航空、电竞等运动项目为重点,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以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为引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
积极推动“互联网+体育”。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体育服务,提升场馆预定、健身指导、交流互动、赛事参与、器材装备定制等综合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在线体育平台企业发展壮大,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形成体育产业新生态圈。
(五)引导体育消费
深挖消费潜力。大力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合理编排职业联赛的赛程,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活动供给,发挥体育明星和运动达人的示范作用,激发居民健身休闲消费需求。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业余运动等级以及业余赛事等级标准,增强项目消费黏性,提升健身休闲消费水平。加强体育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预测研究,引导体育企业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和服务。以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为平台,加强资源营销,丰富体育消费文化内涵。
完善消费政策。支持各地建立体育消费个人或家庭奖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特定人群或在特定时间发放体育消费券。加强与金融企业合作,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试点发行“全民健身休闲卡”,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实施特惠商户折扣。引导保险公司根据体育运动特点和不同年龄段人群,开放场地责任保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全学校体育活动责任保险制度。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www.xiexiebang.com
四、重点行业
(一)竞赛表演业
加强体育赛事评估,优化体育赛事结构,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体系。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单位广泛举办各类体育比赛。探索完善赛事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积极推进职业体育发展,鼓励有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发展道路,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体育明星。加强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职业联赛建设,全面提高职业联赛水平。
(二)健身休闲业
制定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目录,以户外运动为重点,研制配套系列规划,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健康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各种资本进入健身休闲业。贯彻落实《意见》关于新建居住区和社区配套建设体育健身设施的有关规定。支持体育健身企业开展社区健身设施的品牌经营和连锁经营。
(三)场馆服务业
积极推动体育场馆做好体育专业技术服务,开展场地开放、健身服务、体育培训、竞赛表演、运动指导、健康管理等体育经营服务。充分盘活体育场馆资源,采用多种方式促进无形资产开发,扩大无形资产价值和经营效益。支持大型体育场馆发展体育商贸、体育会展、康体休闲、文化演艺、体育旅游等多元业态,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推进体育场馆通过连锁等模式扩大品牌输出、管理输出和资本输出,提升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水平。
(四)体育中介业
重视体育中介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积极开展赛事推广、体育咨询、运动员经纪、体育保险等多种中介服务,充分发挥体育中介机构在沟通市场需求、促进资源流通等方面的作用。优化体育中介机构的组织结构体系,逐步建立公司制、合作制、合伙制等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培育以专业体育中介公司和兼业体育中介公司为主的市场竞争主体。
(五)体育培训业
大力发展各类运动项目的培训市场,培育一批专业体育培训机构。鼓励和引导各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创办一批高水平的国际体育学校。鼓励学校与专业体育培训机构合作,加强青少年体育爱好和运动技能的培养,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健身活动。加强不同运动项目培训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高体育培训市场的专业化水平。
(六)体育传媒业
大力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传媒产品,鼓励开发以体育为主、融合文化、健康等综合内容的组合产品,积极支持形式多样的体育题材文艺创作。鼓励发展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APP等体育传媒新业态。鼓励利用各类体育社交平台,促进消费者互动交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www.xiexiebang.com
流,提升消费体验。创新体育赛事版权交易模式,加强版权的开发与保护,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兴媒体参与国内赛事转播权的市场竞争。
(七)体育用品业
结合传统制造业去产能,引导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合资合作、联合开发等方式,提升冰雪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等高端器材装备的本土化水平。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技术对接体育健身个性化需求,鼓励新型体育器材装备、可穿戴式运动设备、虚拟现实运动装备等的研发。支持体育类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高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知名品牌。
(八)体育彩票
加快建立健全与彩票管理体制匹配的运营机制。加快体育彩票创新步伐,积极研究推进发行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为竞猜对象的足球彩票。适应发展趋势,完善销售渠道,稳步扩大市场规模。加强公益金的使用管理绩效评价,不断提升体育彩票的社会形象。
五、主要措施
(一)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稳步推进体育场馆运营、单项体育协会和职业体育等领域改革。对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属的体育场馆,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现代公司化运营机制等,推广“所有权属于国有,经营权属于公司”的分离改革模式。落实《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做好单项体育协会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和完善职业体育专项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运动项目探索职业化发展道路。鼓励发展职业联盟,逐步提高职业体育的成熟度和规范化水平。
(二)强化政策落地,完善政策体系
切实落实现行国家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税费价格、规划布局与土地政策,加大对政策执行的跟踪分析与监督检查。进一步与有关部门合作,研究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推动社会广泛关注的赛事转播、安保服务、场馆开放和产业统计等政策创新。加强对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市场的引导以及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监管。
(三)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吸引社会投资
鼓励有条件的省市设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优化资金使用方向、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设立由政府引导、社会资本筹资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各地政府引导设立地方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创新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方向、优化资金支持项目,充分发挥转移支付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支持社会力量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鼓励金融机构拓宽对体育企业贷款的抵质押品种类和范围。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www.xiexiebang.com
(四)注重人才培养,强化智力支撑
继续落实《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鼓励校企合作,培养各类体育经营策划、运营管理、技能操作等专业应用型人才。开展“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企业、高校、金融机构进一步有效对接。加强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提高体育健身场所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完善体育人才培养开发、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支持退役运动员、教练员投身体育产业。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体育产业理论研究,建立国家体育产业智库体系。
(五)加强行业管理,推进基础工作
完善体育产业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完善其中体育产业的内容。加强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建立评价与监测机制,定期发布体育产业及体育消费数据。大力推进体育产业标准化工作,提高体育产业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体育行政部门的体育产业宏观管理职能,充实产业工作力量。加强体育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体育产业环境。
(六)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实施
建立体育、发展改革、财政等多部门合作的体育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分析解决体育产业发展的情况和问题,落实文化、旅游等相关政策惠及体育产业。各地要把体育产业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将体育产业工作作为衡量体育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任务、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准确把握工作重点,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要健全规划实施的督查落实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本地区体育产业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十三五”体育产业规划的顺利实施。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第二篇: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统筹“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建设健康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体育产业发展乘势而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14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35万亿元,实现增加值4041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64%,2011-2014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2.74%,凸显出成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二是产业体系日益健全。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 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体育与科技、文化、传媒、健康、养老、旅游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三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体育用品业稳定增长,体育服务业比重逐步提升,体育产业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的格局。四是产业政策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体育产业的地位,指明了发展方向。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取得积极进展,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五是体育产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稳步推进,体育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基本实现,我国体育产业总体实力、产业覆盖面、社会参与度、市场认可度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不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推进;公民体育健身意识不强,大众体育消费激发不够;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政策体系还不完善,体育产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加强,体育产业距离国民经济转型升级重要力量还有明显差距。
“十三五”时期,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体育需求将从低水平、单一化向多层次、多元化扩展,体育消费方式将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扩展,体育产业将从追求规模向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扩展,体育产业必将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推动体育产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不断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引领。强化改革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大力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规划、政策、标准引导,着力破解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的各种障碍。
坚持市场主导。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体育市场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引导各类主体在组织管理、建设运营、研发生产等环节创新理念和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
坚持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体育服务业与体育用品业全面发展,推动东、中、西部体育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面落实《意见》有关要求,为完成《意见》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初步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 系,基本形成各种经济成份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发展格局。体育供给更加丰富,体育消费不断扩大,体育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产业总量进一步增长。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从业人员数超过600万人。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明显提升,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1.0%。
——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各门类协同融合发展,产业组织形态更加丰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足,层次多样。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
——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社会组织,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建设5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明显增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1.8平方米。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产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备,标准体系科学完善,监管机制规范高效,市场主体诚信自律。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市场环境
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体育市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破除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着力清除体育产业中妨碍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实施体育产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制定体育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提高设施建设、服务提供、技能培训、人员资质、活动管理、器材装备等方面标准化水平,推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体育市场规则。
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幅度削减体育活动相关审批事项,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促进空域水域开放。结合行政体制改革、体育行业协会改革,进一步开放体育资源,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融合,不断调动体育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向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产品和服务。
打造服务平台。着力打造体育用品、体育旅游和体育文化等展示平台。建立全国体育产业投资项目库,加强对体育产业项目的招商推介工作。加快全国性体育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推进赛事举办权、场馆经营权、无形资产开发权等资源公平、公正、公开流转。完善政府在体育产业领域的管理服务职能,积极为各类体育活动举办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体育政务发布平台和信息交互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督。
(二)培育多元主体
培育骨干企业。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骨干体育企业。深化体育类国有企业改革,提升体育产业领域中国有资产的价值。引导有实力的体育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上市。鼓励体育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积极支持体育产业的海外并购,鼓励吸引国际性的体育组织、体育企业或体育学校落户中国。
扶持中小微企业。全面落实国家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采购、信贷支持、加强服务等多种形式扶持中小微体育企业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中小微企业群体。鼓励各类中小微体育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特色经营、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鼓励成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为体育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环境。培育体育社会组织。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运作,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体育服务的体制机制,鼓励各类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公共体育服务。引导各级运动项目协会积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组织,提高运动项目产业化发展水平。
(三)提升产业能级
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相关产业结构,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用品业升级工程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工程。支持打造一批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提升体育用品业发展层次,引导体育用品企业向服务业延伸发展,形成全产业链优势。加快体育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培育专业人才、品牌、知识产权等高级要素。以足球、冰雪等重点运动项目为带动,通过制定发展专项规划、开展青少年技能培养、完善职业联赛等手段,探索运动项目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完善产业布局。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合理规划布局全国体育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海峡西岸等体育产业 圈建设。充分挖掘冰雪、森林、湖泊、江河、湿地、山地、草原、沙漠、滨海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体育人文资源,研制出台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冰雪运动、山地运动、户外休闲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武术运动等各具特色的体育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
加强示范引领。完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方式,提升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和服务水平,建成一批具有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体育产业基地。加强对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和单位的政策指导,督促相关地区和单位切实做好联系点组织实施工作,加快出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创新成果,为全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引导经验。拓宽体育服务贸易领域,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开展体育产业政策创新试点,培育一批体育服务贸易示范区。
促进融合发展。促进体育与文化、养老、教育、健康、农业、林业、水利、通航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制定体育旅游发展纲要,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编制国家体育旅游重点项目名录。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拓展体育旅游项目,鼓励国内旅行社结合体育赛事活动设计开发旅游项目 和路线。推动体医结合,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
(四)扩大社会供给
加强场地设施建设。统筹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和合理利用,适当增加体育设施用地和配套设施配建比例。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区域,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健身场地设施,形成城市15分钟健身圈。结合智慧城市、绿色出行,规划建设城市慢行体系。充分挖掘水、陆、空资源,重点建设山地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自驾车房车营地、运动船艇码头、航空飞行营地等健身休闲设施。
丰富体育产品市场。以足球、路跑、骑行、棋牌等为切入点,加快发展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运动项目;以冰雪、山地户外、水上、汽摩、航空、电竞等运动项目为重点,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以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为引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
积极推动“互联网+体育”。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体育服务,提升场馆预定、健身指导、交流互动、赛事参与、器材装备定制等综合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在线体育平台企业发展壮大,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形成体育产业新生态圈。
(五)引导体育消费
深挖消费潜力。大力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合理编排职业联赛的赛程,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活动供给,发挥体育明星和运动达人的示范作用,激发居民健身休闲消费需求。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业余运动等级以及业余赛事等级标准,增强项目消费黏性,提升健身休闲消费水平。加强体育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预测研究,引导体育企业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和服务。以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为平台,加强资源营销,丰富体育消费文化内涵。
完善消费政策。支持各地建立体育消费个人或家庭奖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特定人群或在特定时间发放体育消费券。加强与金融企业合作,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试点发行“全民健身休闲卡”,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实施特惠商户折扣。引导保险公司根据体育运动特点和不同年龄段人群,开放场地责任保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全学校体育活动责任保险制度。
四、重点行业
(一)竞赛表演业
加强体育赛事评估,优化体育赛事结构,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体系。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单位广泛举办各类体育比赛。探索完善赛事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积极推进职业体育发展,鼓励有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发展道路,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体育明星。加强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职业联赛建设,全面提高职业联赛水平。
(二)健身休闲业
制定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目录,以户外运动为重点,研制配套系列规划,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健康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各种资本进入健身休闲业。贯彻落实《意见》关于新建居住区和社区配套建设体育健身设施的有关规定。支持体育健身企业开展社区健身设施的品牌经营和连锁经营。
(三)场馆服务业
积极推动体育场馆做好体育专业技术服务,开展场地开放、健身服务、体育培训、竞赛表演、运动指导、健康管理等体育经营服务。充分盘活体育场馆资源,采用多种方式促进无形资产开发,扩大无形资产价值和经营效益。支持大型体育场馆发展体育商贸、体育会展、康体休闲、文化演艺、体育旅游等多元业态,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推进体育场馆通过连锁等模式扩大品牌输出、管理输出和资本输出,提升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水平。
(四)体育中介业
重视体育中介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积极开展赛事推广、体育咨询、运动员经纪、体育保险等多种中介服务,充分发挥体育中介机构在沟通市场需求、促进资源流通等方面的作用。优化体育中介机构的组织结构体系,逐步建立公司制、合作制、合伙制等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培育以专业体育中介公司和兼业体育中介公司为主的市场竞争主体。
(五)体育培训业
大力发展各类运动项目的培训市场,培育一批专业体育培训机构。鼓励和引导各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创办一批高水平的国际体育学校。鼓励学校与专业体育培训机构合作,加强青少年体育爱好和运动技能的培养,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健身活动。加强不同运动项目培训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高体育培训市场的专业化水平。
(六)体育传媒业
大力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传媒产品,鼓励开发以体育为主、融合文化、健康等综合内容的组合产品,积极支持形式多样的体育题材文艺创作。鼓励发展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APP等体育传媒新业态。鼓励利用各类体育社交平台,促进消费者互动交流,提升消费体验。创新体育赛事版权交易模式,加强版权的开发与保护,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兴媒体参与国内赛事转播权的市场竞争。
(七)体育用品业
结合传统制造业去产能,引导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合资合作、联合开发等方式,提升冰雪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等高端器材装备的本土化水平。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技术对接体育健身个性化需求,鼓励新型体育器材装备、可穿戴式运动设备、虚拟现实运动装备等的研发。支持体育类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高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知名品牌。
(八)体育彩票
加快建立健全与彩票管理体制匹配的运营机制。加快体育彩票创新步伐,积极研究推进发行以中国足 球职业联赛为竞猜对象的足球彩票。适应发展趋势,完善销售渠道,稳步扩大市场规模。加强公益金的使用管理绩效评价,不断提升体育彩票的社会形象。
五、主要措施
(一)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稳步推进体育场馆运营、单项体育协会和职业体育等领域改革。对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属的体育场馆,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现代公司化运营机制等,推广“所有权属于国有,经营权属于公司”的分离改革模式。落实《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做好单项体育协会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和完善职业体育专项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运动项目探索职业化发展道路。鼓励发展职业联盟,逐步提高职业体育的成熟度和规范化水平。
(二)强化政策落地,完善政策体系
切实落实现行国家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税费价格、规划布局与土地政策,加大对政策执行的跟踪分析与监督检查。进一步与有关部门合作,研究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推动社会广泛关注的赛事转播、安保服务、场馆开放和产业统计等政策创新。加强对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市场的引导以及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监管。
(三)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吸引社会投资 鼓励有条件的省市设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优化资金使用方向、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设立由政府引导、社会资本筹资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各地政府引导设立地方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创新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方向、优化资金支持项目,充分发挥转移支付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支持社会力量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鼓励金融机构拓宽对体育企业贷款的抵质押品种类和范围。
(四)注重人才培养,强化智力支撑
继续落实《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鼓励校企合作,培养各类体育经营策划、运营管理、技能操作等专业应用型人才。开展“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企业、高校、金融机构进一步有效对接。加强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提高体育健身场所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完善体育人才培养开发、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支持退役运动员、教练员投身体育产业。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体育产业理论研 究,建立国家体育产业智库体系。
(五)加强行业管理,推进基础工作
完善体育产业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完善其中体育产业的内容。加强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建立评价与监测机制,定期发布体育产业及体育消费数据。大力推进体育产业标准化工作,提高体育产业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体育行政部门的体育产业宏观管理职能,充实产业工作力量。加强体育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体育产业环境。
(六)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实施
建立体育、发展改革、财政等多部门合作的体育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分析解决体育产业发展的情况和问题,落实文化、旅游等相关政策惠及体育产业。各地要把体育产业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将体育产业工作作为衡量体育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任务、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准确把握工作重点,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要健全规划实施的督查落实机制,采 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本地区体育产业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十三五”体育产业规划的顺利实施。
第三篇: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统筹“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建设健康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体育产业发展乘势而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14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35万亿元,实现增加值4041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64%,2011-2014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2.74%,凸显出成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二是产业体系日益健全。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体育与科技、文化、传媒、健康、养老、旅游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三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体育用品业稳定增长,体育服务业比重逐步提升,体育产业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的格局。四是产业政策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体育产业的地位,指明了发展方向。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取得积极进展,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五是体育产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稳步推进,体育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基本实现,我国体育产业总体实力、产业覆盖面、社会参与度、市场认可度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不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推进;公民体育健身意识不强,大众体育消费激发不够;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政策体系还不完善,体育产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加强,体育产业距离国民经济转型升级重要力量还有明显差距。
“十三五”时期,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体育需求将从低水平、单一化向多层次、多元化扩展,体育消费方式将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扩展,体育产业将从追求规模向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扩展,体育产业必将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推动体育产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不断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引领。强化改革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大力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规划、政策、标准引导,着力破解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的各种障碍。
坚持市场主导。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体育市场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引导各类主体在组织管理、建设运营、研发生产等环节创新理念和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
坚持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体育服务业与体育用品业全面发展,推动东、中、西部体育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面落实《意见》有关要求,为完成《意见》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初步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各种经济成份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发展格局。体育供给更加丰富,体育消费不断扩大,体育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产业总量进一步增长。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从业人员数超过600万人。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明显提升,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1.0%。
——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各门类协同融合发展,产业组织形态更加丰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足,层次多样。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
——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社会组织,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建设5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明显增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1.8平方米。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
——产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备,标准体系科学完善,监管机制规范高效,市场主体诚信自律。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市场环境
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体育市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破除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着力清除体育产业中妨碍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实施体育产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制定体育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提高设施建设、服务提供、技能培训、人员资质、活动管理、器材装备等方面标准化水平,推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体育市场规则。
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幅度削减体育活动相关审批事项,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促进空域水域开放。结合行政体制改革、体育行业协会改革,进一步开放体育资源,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融合,不断调动体育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向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产品和服务。
打造服务平台。着力打造体育用品、体育旅游和体育文化等展示平台。建立全国体育产业投资项目库,加强对体育产业项目的招商推介工作。加快全国性体育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推进赛事举办权、场馆经营权、无形资产开发权等资源公平、公正、公开流转。完善政府在体育产业领域的管理服务职能,积极为各类体育活动举办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体育政务发布平台和信息交互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督。
(二)培育多元主体
培育骨干企业。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骨干体育企业。深化体育类国有企业改革,提升体育产业领域中国有资产的价值。引导有实力的体育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上市。鼓励体育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积极支持体育产业的海外并购,鼓励吸引国际性的体育组织、体育企业或体育学校落户中国。
扶持中小微企业。全面落实国家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采购、信贷支持、加强服务等多种形式扶持中小微体育企业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中小微企业群体。鼓励各类中小微体育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特色经营、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鼓励成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为体育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培育体育社会组织。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运作,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体育服务的体制机制,鼓励各类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公共体育服务。引导各级运动项目协会积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组织,提高运动项目产业化发展水平。
(三)提升产业能级
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相关产业结构,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用品业升级工程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工程。支持打造一批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提升体育用品业发展层次,引导体育用品企业向服务业延伸发展,形成全产业链优势。加快体育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培育专业人才、品牌、知识产权等高级要素。以足球、冰雪等重点运动项目为带动,通过制定发展专项规划、开展青少年技能培养、完善职业联赛等手段,探索运动项目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完善产业布局。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合理规划布局全国体育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海峡西岸等体育产业圈建设。充分挖掘冰雪、森林、湖泊、江河、湿地、山地、草原、沙漠、滨海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体育人文资源,研制出台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冰雪运动、山地运动、户外休闲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武术运动等各具特色的体育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
加强示范引领。完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方式,提升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和服务水平,建成一批具有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体育产业基地。加强对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和单位的政策指导,督促相关地区和单位切实做好联系点组织实施工作,加快出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创新成果,为全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引导经验。拓宽体育服务贸易领域,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开展体育产业政策创新试点,培育一批体育服务贸易示范区。
促进融合发展。促进体育与文化、养老、教育、健康、农业、林业、水利、通航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制定体育旅游发展纲要,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编制国家体育旅游重点项目名录。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拓展体育旅游项目,鼓励国内旅行社结合体育赛事活动设计开发旅游项目和路线。推动体医结合,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
(四)扩大社会供给
加强场地设施建设。统筹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和合理利用,适当增加体育设施用地和配套设施配建比例。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区域,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健身场地设施,形成城市15分钟健身圈。结合智慧城市、绿色出行,规划建设城市慢行体系。充分挖掘水、陆、空资源,重点建设山地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自驾车房车营地、运动船艇码头、航空飞行营地等健身休闲设施。
丰富体育产品市场。以足球、路跑、骑行、棋牌等为切入点,加快发展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运动项目;以冰雪、山地户外、水上、汽摩、航空、电竞等运动项目为重点,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以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为引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
积极推动“互联网+体育”。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体育服务,提升场馆预定、健身指导、交流互动、赛事参与、器材装备定制等综合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在线体育平台企业发展壮大,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形成体育产业新生态圈。
(五)引导体育消费
深挖消费潜力。大力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合理编排职业联赛的赛程,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活动供给,发挥体育明星和运动达人的示范作用,激发居民健身休闲消费需求。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业余运动等级以及业余赛事等级标准,增强项目消费黏性,提升健身休闲消费水平。加强体育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预测研究,引导体育企业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和服务。以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为平台,加强资源营销,丰富体育消费文化内涵。
完善消费政策。支持各地建立体育消费个人或家庭奖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特定人群或在特定时间发放体育消费券。加强与金融企业合作,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试点发行“全民健身休闲卡”,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实施特惠商户折扣。引导保险公司根据体育运动特点和不同年龄段人群,开放场地责任保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全学校体育活动责任保险制度。
四、重点行业
(一)竞赛表演业
加强体育赛事评估,优化体育赛事结构,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体系。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单位广泛举办各类体育比赛。探索完善赛事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积极推进职业体育发展,鼓励有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发展道路,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体育明星。加强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职业联赛建设,全面提高职业联赛水平。
(二)健身休闲业
制定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目录,以户外运动为重点,研制配套系列规划,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健康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各种资本进入健身休闲业。贯彻落实《意见》关于新建居住区和社区配套建设体育健身设施的有关规定。支持体育健身企业开展社区健身设施的品牌经营和连锁经营。
(三)场馆服务业
积极推动体育场馆做好体育专业技术服务,开展场地开放、健身服务、体育培训、竞赛表演、运动指导、健康管理等体育经营服务。充分盘活体育场馆资源,采用多种方式促进无形资产开发,扩大无形资产价值和经营效益。支持大型体育场馆发展体育商贸、体育会展、康体休闲、文化演艺、体育旅游等多元业态,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推进体育场馆通过连锁等模式扩大品牌输出、管理输出和资本输出,提升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水平。
(四)体育中介业
重视体育中介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积极开展赛事推广、体育咨询、运动员经纪、体育保险等多种中介服务,充分发挥体育中介机构在沟通市场需求、促进资源流通等方面的作用。优化体育中介机构的组织结构体系,逐步建立公司制、合作制、合伙制等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培育以专业体育中介公司和兼业体育中介公司为主的市场竞争主体。
(五)体育培训业
大力发展各类运动项目的培训市场,培育一批专业体育培训机构。鼓励和引导各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创办一批高水平的国际体育学校。鼓励学校与专业体育培训机构合作,加强青少年体育爱好和运动技能的培养,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健身活动。加强不同运动项目培训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高体育培训市场的专业化水平。
(六)体育传媒业
大力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传媒产品,鼓励开发以体育为主、融合文化、健康等综合内容的组合产品,积极支持形式多样的体育题材文艺创作。鼓励发展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APP等体育传媒新业态。鼓励利用各类体育社交平台,促进消费者互动交流,提升消费体验。创新体育赛事版权交易模式,加强版权的开发与保护,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兴媒体参与国内赛事转播权的市场竞争。
(七)体育用品业
结合传统制造业去产能,引导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合资合作、联合开发等方式,提升冰雪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等高端器材装备的本土化水平。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技术对接体育健身个性化需求,鼓励新型体育器材装备、可穿戴式运动设备、虚拟现实运动装备等的研发。支持体育类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高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知名品牌。
(八)体育彩票
加快建立健全与彩票管理体制匹配的运营机制。加快体育彩票创新步伐,积极研究推进发行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为竞猜对象的足球彩票。适应发展趋势,完善销售渠道,稳步扩大市场规模。加强公益金的使用管理绩效评价,不断提升体育彩票的社会形象。
五、主要措施
(一)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稳步推进体育场馆运营、单项体育协会和职业体育等领域改革。对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属的体育场馆,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现代公司化运营机制等,推广“所有权属于国有,经营权属于公司”的分离改革模式。落实《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做好单项体育协会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和完善职业体育专项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运动项目探索职业化发展道路。鼓励发展职业联盟,逐步提高职业体育的成熟度和规范化水平。
(二)强化政策落地,完善政策体系
切实落实现行国家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税费价格、规划布局与土地政策,加大对政策执行的跟踪分析与监督检查。进一步与有关部门合作,研究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推动社会广泛关注的赛事转播、安保服务、场馆开放和产业统计等政策创新。加强对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市场的引导以及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监管。
(三)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吸引社会投资
鼓励有条件的省市设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优化资金使用方向、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设立由政府引导、社会资本筹资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各地政府引导设立地方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创新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方向、优化资金支持项目,充分发挥转移支付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支持社会力量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鼓励金融机构拓宽对体育企业贷款的抵质押品种类和范围。
(四)注重人才培养,强化智力支撑
继续落实《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鼓励校企合作,培养各类体育经营策划、运营管理、技能操作等专业应用型人才。开展“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企业、高校、金融机构进一步有效对接。加强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提高体育健身场所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完善体育人才培养开发、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支持退役运动员、教练员投身体育产业。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体育产业理论研究,建立国家体育产业智库体系。
(五)加强行业管理,推进基础工作
完善体育产业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完善其中体育产业的内容。加强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建立评价与监测机制,定期发布体育产业及体育消费数据。大力推进体育产业标准化工作,提高体育产业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体育行政部门的体育产业宏观管理职能,充实产业工作力量。加强体育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体育产业环境。
(六)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实施
建立体育、发展改革、财政等多部门合作的体育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分析解决体育产业发展的情况和问题,落实文化、旅游等相关政策惠及体育产业。各地要把体育产业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将体育产业工作作为衡量体育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任务、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准确把握工作重点,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要健全规划实施的督查落实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本地区体育产业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十三五”体育产业规划的顺利实施。
第四篇:解读十三五规划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于2015年10月召开〃主要议程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本站会即时更新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全文〃敬请期待。
2013年三中全会启动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四中全会部署全面依法治国〃2015年五中全会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布局〃而这个布局的主线就是“十三五规划”。十三五规划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次五年规划〃也是国企改革方案之后最值得期待的中央文件。我们结合历次五年规划的经验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梳理出“十三五”规划的十大关键领域:经济增长、信息技术、服务业开放、全国统一大市场、收入分配(关键是扶贫)、人口老龄化、生态环保、投融资体制(PPP)、国企改革、军民融合。
【正文】
五年规划全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我国于1953年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已制定十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其中很多规划引领了中国经济的重要转折。最早的一五计划确定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中国工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而近期的十五规划首次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二五规划开启十大战略新兴产业。
“十三五”规划注定会成为最关键的五年规划之一。中国目前正处于三期叠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是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时间截点前的最后五年〃特殊时点决定了“十三五”规划将更加兼顾稳增长与调结构:一方面〃为完成人均GDP和城乡居民收入翻两番的目标〃“十三五”时期GPD平均增速需达到6.5%;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依然严重而新经济尚未崛起、人口红利消失、出口引擎失速〃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型迫在眉睫。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目前已进入收官阶段。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公开招标宏观经济、教育、农业、房地产、国企改革等领域的25个重点课题。各课题中标单位于2014年年底将课题成果提交至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根据课题研究成果〃形成初步思路后交至中央。2015年初〃再由中央委托各部委〃形成相关领域的规划建议。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最终将形成两份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简称规划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规划建议属于党的文件〃由中央办公厅、中财办、深改组负责〃15年中已经上报〃10月份在五中全会审议后对外公布。规划纲要则属于国务院文件〃由国务院办公厅、发改委规划司等负责制定〃2015年下半年提交〃2016年两会期间经全国人大审议后公开发布。规划建议和规划纲要同步制定、双向沟通〃因此2015年10月份即将发布的规划建议可被视为“十三五”规划的初步版本。
十三五规划尚未公布〃我们如何分析?十三五规划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依据党和国家一系列相关文件框架编写。第一个依据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这是党中央制定的一个长期的总体发展思路。第二个依据是国务院层面的各类指导意见、办法及规划〃这相当于国务院为落实三中全会出台的纲领性文件〃其效力依次递增。第三个依据是各部委发布的文件和方案〃这相当于各职能部门为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思路而制定的具体措施。从政策效力上讲〃党中央高于国务院高于各部委〃但从政策细节上讲〃各部委制定的文件最为具体〃而且最贴近最新实际〃现实意义更强。第四个依据是以往的五年规划。根据以往经验〃五年规划主要涉及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社会文化、人民生活、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改革开放等大议题。
综合上述四个依据〃我们梳理出“十三五”规划的十大关键领域:经济增长、信息技术、服务业开放、全国统一大市场、收入分配(关键是扶贫)、人口老龄化、生态环保、投融资体制(PPP)、国企改革、军民融合。
一、增长目标:不一样的7%
纲举目张〃经济增长目标正是宏观政策的纲。短期来看〃每年两会上制定的目标是宏观政策的主要参考〃而中长期来看〃宏观政策的走向则与“五年规划”中制定的五年增长目标息息相关。
那么问题来了〃下一个五年增长目标将如何确定?根据以往几个五年规划〃我们大体可以总结出几条规律:
第一〃增长目标一般是0.5%的整数倍〃比如近四个五年规划的目标分别是8%、7%、7.5%和7%。变动的幅度也以0.5%为基准单位。
第二〃实际增长速度一般会远超增长目标〃这意味着在制定增长目标时一般会留出较大的政策余地。从过去20年的四个五年计划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目标从未失手。按照十二五目前进度〃2015年只需达到3.1%的增速就可以轻松达标。
第三〃增长目标的变动方向和实际增速的变动方向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增长目标一般会充分考虑实际的经济状况〃也对后面的宏观调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增长目标下调或上调后〃实际增速也出现了相应的下降或上升。
第四〃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增长目标也不会大幅下调〃增长速度会更接近增长目标。比如〃十一五实际增长11.2%〃超出目标3.7个百分点。十二五经济大幅下行4.2个百分点〃但目标仅从7.5%下调到7%。
展望十三五时期〃为了完成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假设2015年增长7%〃那么十三五期间只需要年均6.6%的增速(但习总书记在近期的专访中的说法是7%)〃因此〃从主观角度看〃中央并没有太大必要把目标定高。而从客观角度看〃资本、劳动、土地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增长要素都有下行趋势〃十三五继续保持7%的增速存在较大难度。所以如果中央依然按照传统的规律来决策〃十三五规划毫无疑问应该将目标定在6.5%。
但十八大以来〃依靠过去的经验进行预测变得越来越危险〃同样〃十三五的目标也可能会打破过去的规律:也许6.5%是一个更合理的选择〃但7%可能才是更合情的结果〃因此最终目标很可能定在7%。第一〃中央认可的经济增长中枢应该在7%左右〃如果按照传统规律〃定在6.5%能留出较大的政策空间〃但政策之“锚”的作用不明显〃导致目标形同虚设〃而如果定在7%〃“锚”的作用更明显。第二〃以7%为目标并不意味着实际增速会大幅高于7%〃也不意味着中央不能容忍增速跌破7%。第三〃目标从最初的6.5%上调到更乐观的7%意味着宏观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将更加积极〃这种积极将主要体现在财政政策上〃未来政府代替私人部门加杠杆仍是大趋势〃托底经济、防范风险〃而这也要需要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作为支持〃货币政策也不会坐以待毙。
二、信息经济
信息经济的内涵并不局限于“互联网+”。从存量上看〃中国的信息产业已经初具规模〃2014年中国信息产业消费规模为2.8万亿元〃贡献GDP 0.8个百分比。从增量上看〃在居民信息消费多样化与政策引导的刺激下信息经济发展迅速〃2014年信息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8%〃而根据工信部的预测2015年将 增长15%达到3.2万亿〃成为增长新亮点。预计十三五时期〃信息经济仍将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上下游产业链为市场提供投资机会。
1、市场关注的方向:
①信息与产业融合。信息融合最早应用在军事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一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如前期被市场热炒的基因芯片(在芯片表面固定探针〃通过与芯片探针杂交测定核酸序列)、基因测序(从血液和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锁定个人病变基因以提前预防和治疗)等。
二是与制造业的融合〃如物联网(利用网络技术将传感器、控制器、机器和人员等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远程管理控制)、现代工业机器人(300024,股吧)(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器手或多自由度的机械装置〃可按照编排的程序运行)等。
三是与服务业的融合〃发挥互联网高效、便捷的特点降低成本〃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如“饿了么”(餐饮O2O平台)、许鲜网(在线水果B2C平台)对所在领域的传统企业形成冲击。
②大数据。大数据本质上是通过长期跟踪与搜集个体数据〃对存量数据进行分析后提供智能与个性化的服务。大数据未来有较大增长空间〃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应用范围广〃大数据技术可用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公安侦查、招商引资等领域;二是目前大数据产业处于较低发展水平〃金融、通讯、交通等数据主要掌握在政府手里〃存量数据融合与可视化程度低〃经济价值尚有待挖掘;三是政策加强引导〃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公共数据资源开放〃争取到2018年建立国家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加快数据强国建设。
③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信息安全一切信息经济都没有保障。从个人角度看〃国民隐私安全意识在增强〃对金融、通讯、物流等行业系统安全的需求与日俱增;从国家层面看〃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总书记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是唯一负责具体业务的小组。
④智慧能源(600869,股吧)。智慧能源指的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使能源开发、生产、消费的全过程更加智能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技术和能源制度体系。能源产业的智能化〃以各环节的信息化为基础〃通过搜集数据以实现产业链优化。智慧能源是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一是目前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大规模商用仍需时日〃需要提升新能源技术水平和降低成本〃智能化是实现路径之一;二是目前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燃料占比63.4%〃提高各环节的智能化水平有助于提高利用效率〃降低资源压力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⑤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是指将信息技术、传感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有效集成于地面交通系统而建立的大范围与全方位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是智能交通的基础〃搜集多种信息后传输至交通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处理后将信息反馈至交通参与者〃并结合交通管理系统、公共交通系统等系统实现出行策略最优化。
2、相关市场主题:
①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25.61%,同期上证综指下跌3.71%);
②智慧医疗(智慧医疗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52.77%);
③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44.62%);
④大数据(大数据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55.06%)。
三、服务业开放
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迫在眉睫:一是制造业活动收缩〃服务业繁荣有助于对冲制造业下滑对经济增长的拖累;二是服务业吸收劳动力能力强〃未来传统产能过剩行业过剩产能将继续去化〃服务业发展有助于实现劳动力从工业向服务业的转移〃缓解就业压力。而服务业的发展关键靠扩大开放。
1、市场关注的方向:
①民营银行。第一〃利率市场化以扩大市场准入条件为基础〃信贷资源供给来源的多样化有助于提高资金需求方议价能力〃以实现资金供需双方实质上处于同等地位。第二〃民营银行有较大增量市场。与传统银行不同的是〃民营银行定位于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而融资难、融资贵是现阶段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顽疾之一〃民营银行面临旺盛的资金需求。第三〃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高〃目前已有40余家企业就发起筹建第二批民营银行表达了意向。
②民营医院。一是民营医院有助于减轻财政负担。公立医院多为事业单位〃财政对其日常经营提供补贴。公立医院私有化后〃社会资本方可整合上下游医疗设备、药品等产业链〃通过医院定向采购的方式销售设备与药品〃上游产业链所获利润来弥补医院经营的亏损〃实现总的盈利。二是医护人员有激励参与医院转制〃一方面可获得市场化收入〃另一方面工作年限可不再受年龄限制。三是社会资本管理与运营效率更高〃可提高医疗服务的有效供给〃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③体育产业。第一〃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大〃2013年中国体育产业占GDP的比例仅为0.6%〃而同年美国体育产业占GDP比例高达3%。第二〃高层重视体育产业发展〃足球改革议题进入深改组讨论〃国务院也发布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第三〃冬奥会作为总书记任内唯一大型国际赛事〃国家将大力加强推广与宣传工作〃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又一契机。对资本市场而言〃可关注参与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体育器材、体育装备、赛事运营与转播等的企业。
2、相关市场主题:
①民营银行(民营银行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27.28%);
②民营医院(民营医院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38.41%);
③医疗服务(中信医疗服务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43.86%);
④体育指数(体育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20.02%)。
四、全国统一大市场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减少地方政策保护〃促进公平竞争〃缓解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从区域内部看〃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支撑带”促进区域内省市明晰功能定位〃加快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促进区域发展;落实东北振兴政策摆脱增长率垫底的局面〃加快新疆西藏等经济底子薄、具有战略意义的边疆区域发展。从区域间来看〃电子商务作为新兴流通方式促进了跨区域消费、带动物流业的发展〃同时对通航机场、航道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1、市场关注的方向:
(1)区域板块:明晰功能定位〃加快区域发展
①一带一路。首先〃一带一路战略由习总书记亲自推动〃“十三五”时期多项举措有望落实。习总书记分别在2013年9月和10月首次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此后多次在国内和外交场合倡议一带一路战略。其次〃一带一路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需要。PPI持续42个月为负且跌幅不断扩大〃重工业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在国内去产能的同时需要开拓海外市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将带动水泥、钢铁、化工等产能过剩的上游行业产品输出与产能输出。再次〃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提高外汇使用效率。2014年中国拥有将近2万亿美元的海外净资产〃而净投资收益却是负298亿美元〃而同年日本欠了将近4.5万亿美元的海外净负债投资净收益却高达2288亿美元。中国需要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提高外汇使用效率〃而不是将过高比例外汇配置于外国政府债券(2014年年末将近1/3外汇配置于美国国债)。最后〃一带一路战略将提振多个行业。一带一路建设依赖于“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将为交通、能源、通信、金融、教育、医疗和进出口等行业企业创造新机遇。
②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京津冀协调发展。早在2001年即有学者提出大北京规划〃但因涉及各方利益协调进展缓慢〃2014年2月26日习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正式将三地协调发展推至国家战略。其次〃京津冀三地不同的功能定位将促进产业调整。北京定位于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定位于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000065,股吧)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河北定位于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三地不同的功能定位〃将促进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加快区域整体发展。最后〃三地协同发展将促进三地间的连通〃带动交通、物流、通讯、旅游等产业发展。
③长江经济带。一方面〃长江经济带现有经济体量大。长江经济带覆盖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另一方面〃长江经济带增长潜力大。长江经济带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具有产业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而且城市密集〃沿江城市密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2.16倍。长江经济带战略通过促进东中西互动、沿海区域与沿江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发挥区域内省市优势、挖掘增长潜力。
④其他地区。主要集中在边疆区域:一方面经济底子薄〃需要加快对边疆地区的扶持〃缩小其与中东部的发展差距〃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须举措;另一方面〃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十三五时期〃国家应相当重视加快边疆地区的发展。
4.1)东北振兴。第一〃东北地区GDP增速全国垫底。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因产业结构失衡、转型迟缓〃主导产业崩塌式下滑导致经济增速放缓。2015年上半年辽宁、黑龙江、吉林的GDP增速分别为2.6%、5.1%、6.1%,位列全国倒数第一、倒数第三、倒数第四。第二〃东北振兴计划需要强化政策支持。东北振兴计划最早于2003年提出〃但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看〃成效并不显著。近期已有政策扶持〃如大量财政拨款给新兴产业与国企〃工业制造2025也给东北安排了大量项目。第三〃国家扶持重点由国有企业转向民营企业〃产生新的增长点。东北国企占据大量资源〃导致民营企业发展缓慢〃区域经济增速垫底与此也直接有关。第四〃东北地区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作为对俄罗斯与朝鲜的屏障〃东北的发展关系国家稳定与安全。
4.2)西藏板块。第一〃西藏经济发展水平落后〃2014年西藏人均GDP为2.9万元〃仅占全国人均 GDP的62.7%。第二〃西藏站上了政策风口。西藏经济发展议题进入政治局会议讨论〃8月25日至26日第六次中央西藏工作会议召开〃高层已高度重视西藏的发展。第三〃西藏具有特色优势产业。富含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的可燃冰、铜、铁等储藏量大;旅游资源丰富〃2014年旅游业收入204亿元〃占地区GDP的22.15%;藏药产业则是近年西藏地区增长最快的产业。
4.3)新疆板块。第一〃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水平提高有助于减少分裂势力冲击〃促进边疆区域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第二〃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通往中亚的窗口〃迎来了发展机遇期:一方面区域内资源丰富〃利用“一带一路”中内地与新疆的互联互通〃将资源销往内地;另一方面可作为货物中转站〃将从内地采购的商品销往中亚等国家。
(2)区域板块间:互联互通
①电子商务。首先〃电子商务获政策扶持。电子商务能促进消费、带动就业〃李克强总理多次为电子商务点赞〃2015年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推广电子商务等新兴流通方式。其次〃传统企业纷纷开展线上零售业务〃如服装、鞋帽类企业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拓展销售渠道。最后〃传统企业与电商巨头结合〃如京东入股永辉超市(601933,股吧)拓展O2O业务、苏宁电器加大电商投入并与阿里巴巴互相持股。
②物流业。一方面〃便捷的物流业能够促进商品跨区域流通〃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对物流业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国内尚无快递企业上市〃但物流业的发展增加了对配套设施如物流信息化产品、车辆等的需求〃给相关产业带来新机遇。
③通航机场。根据民航总局的规划〃2025年之前将新增2500个通航机场〃以满足现阶段不断扩大的通航机场供需缺口:一方面〃现行民航法制约了通航机场供给。民航法对机场距离半径施加了限制〃导致部分有通航需求的城市不能建设;另一方面〃物流业的发展以及播种、旅游、环境监测等通航需求增加〃又对机场的普及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三五期间〃将有一批通航机场开工建设〃给机场建设与运营、飞机设计与制造企业带来新的市场。
④河流梗阻疏通。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特别指出要发挥黄金水道独特优势〃建设长江经济带〃而发展长江经济带〃首要任务即是建设好基础设施、做好梗阻性的航道清淤和疏通工作。目前武汉和重庆正在做长江清淤工作〃南京、芜湖、宜昌等节点城市也做了部分梗阻性的航道疏通工作。预计《长江经济带规划》将于年内出台〃《规划》将明确各省市的分工定位与产业布局。随着分工定位的明晰〃区域性的梗阻工作规模有望井喷。
2、相关市场主题:
①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3.3%);
②京津冀(京津冀一体化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12.6%);
③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10.7%);
④西藏板块(西藏振兴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27.86%);
⑤东北振兴(中证东北振兴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下跌8.19%);
⑥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42.98%);
⑦物流业(中信物流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50.94%);
⑧机场(机场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24.5%)。
五、收入分配,关键是扶贫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采取精准扶贫措施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任务:
一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69〃达到社会不安定的数值区域〃而实际情况可能要比官方数据更为严重;二是贫困人口基数大〃以年人均收入2300元为贫困标准计算〃2014年农村贫困人口有7000万;三是习总书记多次提及“精准扶贫”〃今年6月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1、市场关注的方向:
①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政策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第二〃农业产业化也是现实之需。城镇化推进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需要通过产业化经营整合闲置的土地资源。第三〃现代互联网技术与物流体系〃使农产品(000061,股吧)定位更加精确、市场更加广阔〃为产业化经营拓展了销售渠道。巴中市计划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点〃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建立特色产业〃建立包括农产品交易中心、产业园区、商贸物流中心等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②社会资本参与扶贫。第一〃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增长空间大。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交通、通信、自来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薄弱〃扩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供给是扶贫工作重要内容之一。第二〃地方政府愿意以PPP等形式让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使用者付费项目〃地方政府可以减少前期资本支出;对于政府付费项目〃地方政府可将短期支出长期化〃缓解当期财政压力。第三〃社会资本在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中时〃拓展了市场范围〃获得相对稳定的长期受益。
③能源扶贫〃尤其是光伏扶贫。第一〃能源扶贫是五年内农村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能源是制约农村地区致富的因素之一〃产业的发展需要能源支撑。第二〃2014年10月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利用6年时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通过建设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电站等〃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第三〃光伏产业在2009年前后经历了一轮产能快速扩张〃目前已出现产能过剩〃通过光伏扶贫开拓农村市场〃也是化解行业产能过剩的措施之一。
④乡村旅游。国家层面加强对乡村旅游重点扶贫村的政策支持〃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8月11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将扶持60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每个重点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国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⑤农村金融。第一〃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发展。但农村地区信息化程度低、缺乏有效信用评级机制、农民与金融机构缺乏信用积累等原因〃使得农村金融发展缓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2014》显示〃农村家庭的正轨信贷可得性约为27.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0.5%〃而农村民间借贷参与率高达43.8%。第二〃政策扶持农村金融〃如央行对涉农贷款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与城商行实行定向降准与额外降准、财政部注资农发行。第三〃目前涉足农村金融的机构较少〃以农业银行(601288,股吧)、农发行、邮储银行、各农村商业银行为主。在大量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前〃金融机构若能做好理论研究与实践调研、完善风险定价机制、做好风控工作〃则有望分得农村金融的一杯羹。
2、相关市场主题:
①农业(农业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13.83%);
②能源(能源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下跌14.42%);
③旅游(餐饮旅游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35.69%)。
六、人口老龄化
按照国际老龄化的界定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10%)〃我国于1999年即进入了老龄化。随着老龄化的深入〃对经济与社会的负面冲击也愈发明显:一方面因劳动人口比例减少〃人口红利不再甚至变成累赘〃中国未富先老;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需求结构变化〃根据美日经验〃房地产进入长周期下行通道〃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失速。
预计“十三五”时期〃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将从两方面发力:一是放松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降低底部老龄化压力;二是增加与养老相关的服务业供给〃满足老龄人生活与精神层面的需求。
1、市场关注的方向:
①二胎政策。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二胎〃除新疆与西藏以外的其它省市均于2014年上半年实施了该政策。目前来看政策效果不明显〃2014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仅比2013年增加47万人〃主要因生育、教育、购房成本高及生育观念的转变。根据报导〃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全面放开二胎〃通过扩大基数增加人口出生量〃与之相关的母婴食品、幼儿教育、玩具等行业迎来利好。
②养老设施建设。一方面〃我国未能充分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设施严重不足。以上海市为例〃2013年上海市养老床位只有10.8万张〃占老年人口的2.8%〃与规划的3.75%有较大差距。上海作为养老产业相对发达的地区尚如此〃其它省市养老设施供需缺口更大。另一方面〃政策正在引导加快养老设施的建设。《国务院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规定各地新建城区和新建小区都必须按照标准建设养老配套设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提供。
③养老服务企业。第一〃国家鼓励加快培育养老服务企业。专业化、规范化的养老服务机构〃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鼓励打造规模化、连锁化的龙头企业。第二〃目前国内养老服务市场中〃各企业主要提供区域内养老服务〃并无龙头企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掘金养老服务市场〃行业竞争加剧〃市场机制将使养老服务供给集中于拥有资金与相关资源、经验的大企业。
④养老家政服务。随着老年人口规模的增加〃对养老家政服务的需求也在扩大〃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需求:一是生活需求〃包括餐饮、助浴、助洁、助医等;二是精神需求〃包括老年教育、文娱活动、心理咨询安抚等。对市场而言〃可利用互联网建设居家服务网络平台〃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服务缴费等老年人需求的服务项目。
2、相关市场主题:
①二胎政策(二胎政策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51.50%);
②养老产业(养老产业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19.92%)。
七、生态环保
前期粗放式增长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据《2014中国环境公报》〃全国4896个地 下水水质监测点中〃水质为优良级的比例仅为10.8%〃而水质较差与极差的比例分别高达45.4%、16.1%;161个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比例仅为9.9%;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而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高达19.4%。
在“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十三五”规划中生态环保建设将进一步强化。“十二五”规划的24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中〃有8项是关于资源环境的〃除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外〃其它均为约束性指标。随着环境与资源问题的突出〃“十三五”时期生态环保建设压力有增无减。
1、市场关注的方向:
①第三方环境治理。第一〃政府大力推广第三方治理。相比于政府直接治理〃第三方企业拥有技术、成本等优势〃有助于推进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专业化、产业化〃在环境治理中被寄予厚望。第二〃第三方企业参与环境治理意愿强。环境治理市场规模庞大〃如仅“水十条”投资额即达到万亿规模以上〃而且污染治理项目通常收益稳定、回报周期长。已有相关上市公司参与第三方环境治理〃如巴安水务(300262,股吧)、碧水源(300070,股吧)等。
②新能源。一方面〃新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2014年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83.1%〃而水电、核电与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仅为11.2%。另一方面〃新能源应用领域有较大拓展空间。目前新能源主要应用在汽车领域〃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步〃未来可在建筑、制造业等领域推广应用。
③环保交易。一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另一方面〃相关试点工作已展开〃十三五时期有望形成全国统一市场。目前已开展排污权、碳排放权、水权交易试点〃节能量交易也处于研究阶段。据有关官员在中国高铁节能减排论坛透露〃2016年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方交易市场〃首批试点行业包括钢铁、电力等6大行业。
④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通过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将煤矿石、矿渣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十三五时期〃循环经济的试点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一方面〃各省市正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对试点的项目在投资、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另一方面〃部分上市企业也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如豫光金铅(600531,股吧)作为全国最大的产铅企业之一〃致力于再生铅的研究与生产。
2、相关市场主题:
①环保(环保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14.14%);
②新能源(新能源指数年初至今上涨11.83%);
③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指数年初至今上涨18.71%)。
八、投融资体制:PPP
十三五时期〃PPP模式在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项目中的应用将得以进一步推广:一是制度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约束了地方政府违约责任;二是随着成功项目的推广与PPP培训〃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对PPP具体操作了解度提升;三是政策引导〃财政部设立PPP专项引导基金、对部分项目提供财税支持。
地方基建曾由城投企业主导〃43号文限制了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职能〃对于新建项目和未完工存量项目〃优先安排PPP模式建设。随着PPP签约率的提升〃PPP模式对城投债的替代性增强〃为资本市场 提供投资机遇。
1、市场关注的方向:
①参与PPP项目的企业。正如前文所言〃后续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项目将更多由PPP模式建设〃传统的政府主导模式比例缩小。为适应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建设模式的变化〃已有上市参与到PPP项目中〃如华夏幸福(600340,股吧)、中信水务等。通常这些企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专业人做专业事〃利用其专业能力提高更高质量的服务产品。二是具有成功运作PPP项目的经验〃更容易复制自己的盈利模式〃在招投标过程中也更容易获得地方政府的青睐。三是为所在领域的领头羊〃大型央企、上市公司能够调动的财力、政府关系以及专业领域的能力使他们在PPP项目中有天然的优势。
②PPP融资服务。PPP项目多为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大〃而且融资工作主要由社会资本承担〃对社会资本的资金实力有一定要求。目前PPP模式应用成熟的国家中以债权融资为主、股权融资比例较小〃而中国的PPP与BOT项目中〃主要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能减少企业资本占用〃降低企业成本〃未来PPP项目债权融资是发展方向。现阶段PPP项目债权融资特别是债券融资正逐步放开〃国开行已开展相关业务。但需要注意的是〃因PPP项目与公众利益相关〃需确保项目债权融资安全以免因杠杆原因导致项目失败〃因而PPP债权融资发展进程可能是稳中求进。
③PPP咨询服务。PPP模式的发展〃催生了PPP咨询服务市场〃未来将有较大增长空间:第一〃目前国内PPP咨询服务企业较少〃仅济邦咨询和大岳咨询两家寡头垄断市场。第二〃PPP咨询服务费用高。根据国外经验〃PPP项目咨询费占项目总费用的比例在1%左右〃PPP项目咨询费贡献了普华永道等审计咨询类企业非会计收入的很大比例。第三〃PPP业务较普通模式复杂〃企业也有咨询需求。在参与项目时〃企业需要对项目的可行性、盈利能力、融资结构设计、项目纠纷处理、豁免移交、项目期满后与政府交接等环节进行了解与分析〃产生了市场需求。
2、相关市场主题:
①公用事业(公用事业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8.28%);
②咨询服务(调查和咨询服务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37.07%)。
九、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终于揭开了并不神秘的面纱。大家关心一个问题:国企改革能否成为市场的“救市主”?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改革的核心从来不是为市场炒作主题〃而是为实体解决问题。即便是一个平衡各方的好方案〃也不一定能满足资本市场漫无边际的幻想〃毕竟投资者并不能代表所有人。更何况〃在此之前〃一千个投资者已经赋予了国改一千零一种天马行空的期待〃它在公布之前就注定是一个不可能超预期的方案。对投资者来说〃更理性的选择是放开所有幻想〃找找这份现实的方案中与理想最接近的地方。
1、市场关注的方向:
(1)推动国资证券化。本轮改革的一大优势在于〃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比以往更完善〃为推动国资证券化创造了条件。国资证券化一方面可以解决谁来买国有资产、谁来盘活国有资产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开市场的竞价和监督促进政企分离〃有效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对于证券化程度不同的国有企业〃可采取如整体上市、借壳上市、反向收购母公司等不同模式提高证券化率〃目前已有12个省市公布了量化的国资证券化目标〃未来5年国资证券化率均有较大提升〃给市场带来投资机会。
(2)推动国企整合重组〃重点是在央企层面。新一届政府央企强强联合的思路主要是针对龙头企业进行整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品牌”〃避免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产生恶性竞争、自相残杀〃拓展海外市场、加快产能输出。未来央企整合方向在推动附加值较高、对出口带动作用较大、业务存在恶性竞争的央企进行合并同类项。
(3)混合所有制。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积极发展”的提法相比有所弱化〃未来将更加谨慎〃主要是强调混合所有制不等于私有化〃而是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服务。未来将在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从战略投资的角度引入社会资本。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中央层面上关注纵向产业链混改〃比如中石化销售环节的混改〃地方国企层面则关注发达地区混改〃PPP作为一种特殊的混合所有制形式〃在能源、通信、电力领域有较大应用空间。
(4)国企公司治理的改善。如果国资管理体制的根子不改〃国企内部的治理改革就注定是戴着镣铐起舞。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关注局部的公司治理机制改革。一是管理机制市场化〃解决国企董事会形同虚设的问题;二是人员选聘市场化。高管聘用根据企业不同的分类和层级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用制等不同选拔机制〃员工选聘公开市场化。三是激励机制市场化。改革薪酬制度提升工作积极性〃在适当领域鼓励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激励〃鼓励通过员工持股的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
(5)特别关注科研院所注入。未来通过科研院所注入提高央企证券化率〃也是央企层面改革的途径之一。一方面〃科研院所是央企核心资产。央企尤其是军工类央企〃下辖科研院所承担着产学研的任务〃获得财政补贴和拥有专利〃是央企的核心资产。但另一方面〃多数央企旗下科研院所尚未上市〃如中航电子(600372,股吧)旗下的飞控所、光电所、无线电所、计算所和雷电院多为行业内唯一的专业研究所或处于垄断地位〃属于优质资产但均未上市。
2、相关市场主题:
①央企重组(大央企重组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19.13%);
②国企改革(国企改革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7.06%);
③混改(混合改革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7.84%)
十、军民融合
“十二五”规划中虽提及了军民融合〃但在“十二五”时期军民融合技术应用范围较窄〃主要在导航、通信领域。2014年3月总书记系统阐述了军民融合的观点〃将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军民融合发展加速〃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开通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湖南省岳阳市成立军民融合卫星应用产业园等。预计“十三五”时期〃军民融合的广度与深度均将有较大突破。
1、市场关注的方向:
①民营企业进入采购体系。我国军事工业由军方主导〃军工系统内部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上下游工业体系〃军事采购也主要来源于该体系内部。军方主导的军工系统促进了我国军事工业的飞跃〃但与此同时不计成本式的发展弊端也日益暴露〃需要放开军工采购市场准入条件〃让民营企业与军工企业展开竞争:一方面〃竞争机制可以降低军工企业的采购成本〃增强其竞争力〃便利“走出去”战略实施;另一方面〃可以带动民用技术的发展。通常军工产品的标准要高于民用产品〃民营企业参与军工采购〃可以提高其产品质量与标准〃进而带动民用技术的发展。
②军工技术向民用转化。第一〃我国军事技术遥遥领先于民用技术〃军工技术向民用技术转化〃能 以较快速度提高民用技术水平。第二〃军工技术向民用技术转化〃经济效应明显。以北斗导航系统为例〃最初建立该系统为打破国际导航市场垄断局面和应对战时需要。随着系统的完善〃逐步向市场开放〃根据军方人士在人民日报的撰文〃北斗导航系统规模化应用后〃每年将产生上千亿元的产值。
2、相关市场主题:
①军工(军工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13.37%);
②军民融合(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49.49%)。
第五篇:十三五规划重点
一、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结构
由于五年规划是关于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全面覆盖,重点安排是其基本特征。“十三五”规划从规划基调、三农、制造业、服务业、区域发展、绿色发展、科教兴国、改善民生、社会管理、文化、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民族团结和两岸关系、国防以及规划评估体系等方面展开。二、十三五的历史使命和总体基调
2.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四个全面”
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首次针对“十三五“规划进行重要阐述,“十三五”规划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规划,是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的规划。“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梦的第一个宏伟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要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十三五”规划是新一届领导人执政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五年里该如何走得既稳又好,对于第二个一百年的开局至关重要。
2.2新常态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需要创新
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是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可以用三期叠加,三性叠加和三个转换来概括。“三期叠加”,即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三性叠加”是指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和外生性因素叠加。“三转换”是指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新旧发展模式的转换。当前我国增长动能处于破旧进行时和立新未完成时并行,新旧增长动力能否顺利衔接,经济能否顺利换挡,经济增长质量能否上一个台阶,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增长动力的“去旧换新”。“去旧”即制造业去过剩产能,房地产的去泡沫化和金融领域的去杠杆,“换新”指新增长动力的培育。今年八月底人大发布了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的调研专题报告里面,提出“十三五”期间面对新旧发展动力衔接问题,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模式”。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多次强调“双创”不仅有利于应对新旧经济发展动力衔接,也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驱动一方面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各产业的协同和融合;另一方面要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传统的以资源和要素驱动的发展方式,要转向以创新驱动和发展质量为中心,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及管理创新的发展模式;以往的依靠外需的发展模式转向以国内需求和内生动力的发展模式。三、十三五的工作重点
重点集中在以下8个方面:
1、保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2、开启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3、司法改革及依法治国;
4、体制改革;
5、扶贫及全面建成小康;
6、从“区间调控”到“定向调控”再到“相机调控”;
7、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8、生态文明。3.1稳增长 完善调控
稳增长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基础。李克强总理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保增长一是要创造新的发展活力,二是要巩固和维持已有的经济向好的势头”。只有经济基础面基础牢固了,国内外各种矛盾才有可能迎刃而解。中央政治局会议共有八次提到稳增长这一主题,按照2015年基本实现7%目标,“十二五”期间平均增速可达7.8%。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的任务,“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从2000年开始到2020年,年均增速需保持7.18%的增长水平,最后五年即“十三五”时期经济平均增速至少需要保持在6.5%,这个是“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的底线。“十三五”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形势将继续错综复杂和扑朔迷离,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李克强总理8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宏观调控要走向“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和“精准调控”,注重各项调控措施的贯彻落实。
十三五区间将逐渐形成以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相结合的调控体系。3.2深化四大领域改革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深改组16次会议强调“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价格形成机制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商品价格双轨制以及要素市场的价格扭曲对市场化改革推进的阻碍和负作用越来越大。“十三五”要完善重点领域价格形成机制,健全政府定价制度,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实现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价格改革36年之后,剩下难改的牵制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十三五”期间将推进政府定价公开透明和定价项目清单化,放管结合,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同时建立起科学、规范、透明的价格监管制度和反垄断执法体系。财税和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深改组第3次会议开始就涉及到这方面内容。
“十三五”期间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税收和非税收入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面,将继续强调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金融和资本市场改革。
“十三五”期间将着力提高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同时放宽金融市场准入。确立金融综合经营模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监管体制,完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规范透明、稳健高效、开放包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另外,从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最新一次对资本市场表态,以及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阐述均可以看出中央对资本市场稳定及改革发展的重视,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都将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
具体可能细化为发展多层次股票市场,规范发展债券市场,培育私募市场,推进期货市场建设,提高证券期货服务业竞争力,扩大资本市场开放:便利境内外主体跨境投融资,包括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范围,提高投资额度与上限,开放境外个人直接投资境内资本市场,有序推进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中央深改组第5次会议强调了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中央深改组第7次会议出台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意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保证农村土地资源顺利流动,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的保证,“十三五”期间的重点是稳步推进和具体落实相关的土地制度改革。
3.3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习近平主席16次深改组会议上强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我们认为自2014年开始中国正掀起新一轮、更加积极主动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一轮对外开放将沿着四条主线展开:(1)由于多哈会谈陷入僵局,很多国家从多边贸易体制转向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区域贸易协定。目前美国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和服务贸易协定(TiSA),将决定未来区域合作的规则,中国需要通过加入谈判、建立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RCEP)、和越来越多的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等方式进行积极应对。(2)推动和落实一带一路愿景和行动计划。(3)扩大自由贸易园区的试点。(4)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3.4力推农业现代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
3.5 加快落实制造业
2025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目前总体上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结构上子行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某些传统的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在人口红利和劳动力供给拐点时期优势已经被东南亚国家取代,而在高铁、装备制造和航空航天等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制造业领域,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比较明显。在全球逐步迈入工业4.0的背景下,中国制造在“十三五”时期也将进入政策黄金期。目前被称为中国工业4.0布局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已正式推出,中国政府也成立“中国制造强国领导小组”顶层设计领导小组。
《中国制造2025》把智能提升中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作为主要目标,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店里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十大领域。此规划将通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业、工业强基、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实现。
智能制造是工业4.0的核心,大数据,云计算及“互联网+”是起点,在顶层设计成立最高领导组织以及规划紧锣密鼓进行的过程中,中国开始为制造业弯道超车累计马力。
3.6打造绿色经济升级版
深改组第2次会议开始,就提到了“生态文明”,第14次会议也提到了生态环境这一主题并出台相关政策。政治局会议中共有4次提到生态文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十三五”时期,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将进一步凸显,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福利和生态资本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力推进绿色革命,打造绿色经济升级版是时代的要求。
“十三五”期间,将从如下方面开展绿色经济建设,如建立激励相容的绿色改革机制;以绿色账户核算为基础,绿色规划体系为框架,提供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完善绿色法规体系,提高绿色信息有效性,加强政府部门绿色监管能力;推行绿色价格和绿色财税改革,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加大绿色投资力度,形成绿色金融平台,促进绿色产业发展;鼓励绿色技术创新,树立行业绿色标杆,实施行业绿色标准;加强绿色宣传,弘扬绿色理念,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风尚;推动全球绿色贸易,主动进行国际绿色合作。
从国家战略利益和能源安全的角度,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科技及产业发展,继续健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制度,依法有序推动公众参与。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探索建立土壤污染责任追究制度,尽快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把节能减排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大生态补偿资金力度,强化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加快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问题,完善价格、补贴和税收政策。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依法保障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3.7完善人口政策
我国人口红利进入拐点时期,这将导致人口政策的调整:目前我国90后人口仅有80后人口的一半,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未来中国在非熟练劳动力供给层面将面临长期紧缺的状态。“十三五”期间劳动力供给量每年将会延续递减的趋势,五年将净减少900万人。
与此同时,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却在呈递增趋势,到2020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17%左右。此外计划生育“单独二胎”政策放松效果不及预期,前期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年轻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中国劳动人口已经连续两年下降。
再次,“十二五”时期中国劳动力成本已经开始上升,以往的依靠廉价劳动力成本取得的外贸出口优势的情形已不复存在,东南亚国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中国构成巨大的竞争压力。“十三五”时期这一问题将会进一步深化:年轻劳动力人口减少,社会养老压力不断增加,人口层面的结构性变化将对“十三五”期间中国社会和经济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全面放开二胎或提上重要议程。
3.8定向扶贫和精准扶贫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把“扶贫”的重要程度提上日程并作为重要突破口,全面建成小康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因而十三五期间中央将把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提到优先重视的程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的攻坚拔寨及冲刺期,抓好区域发展的短板,大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尤其是定向扶贫和精准扶贫,对于全面建成小康意义重大。在以往扶贫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要兼顾扶贫地区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加大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扶持力度。还要结合依法治国来推进扶贫工作,加快扶贫开发的立法进程。
3.9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除了收入这一指标,要使中国社会走向全面发展和进步,更重要的教育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也有了很大提高,教育的包容性边界不断扩张。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教育人口的总体素质还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目前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为8年,比世界平均水平13年低5学年。
此外,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但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当前国内产业结构不太匹配,人才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同时并存。“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将得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法的相关内容也将进一步得到完善。
四、“十三五”值得重点关注的领域
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开发、农机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项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农机工业领域,行业公共平台建设工程、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工程、高端农业装备发展工程、现代制造技术工程。2014年2月《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8月《人大调研报告》。
制造业2025: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店里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十大领域。《中国制造2025》;2014年2月《政府工作报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基建项目:国内基建重点项目:地下管廊建社和停车场建设;棚户区改造;国际基建重点项目:高铁和核能走出去;建筑节能项目。(2015年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棚户区改造新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年9月习近平访美期间成立中美建筑节能基金会)
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水电,风电,太阳能)开发,能源资源加工转化。煤炭开采,油气开采,黑色有色金属冶炼。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
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科技及产业、新能源及新材料开发;光伏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加大行业补助。2013年1月印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提高“十三五”光伏发电目标的建议》,《关于“十三五”期间支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电子商务和服务业扩大开放:跨境电商,建筑施工,旅游,物流。(2015年4月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电子商务工作要点》;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与美国达成关于旅游和服务贸易扩大的协议。)
金融服务业:鼓励、支持银行、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机构“走出去”(2015年央行、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等十部委今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医疗卫生:医疗信息化、高性能医疗器械、中医生物医药(《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
海洋经济:包括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工程技术,海上旅游等。(《中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2015-2020年》)
养老服务:养老服务社会保险,标准化养老服务;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养老医疗器械等。(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指出,民政部正在做编制十三五养老服务规划的前期工作,其目标是要达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5到40张,日间照料服务设施要覆盖所有的城市社区和50%以上的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