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及前景分析(共5篇)

时间:2019-05-14 00:0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三五”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及前景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三五”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及前景分析》。

第一篇:“十三五”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及前景分析

网址:www.xiexiebang.com

“十三五”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及前景分析

国家体育总局上月公布了指导“十三五”时期体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两万字的《规划》,全面部署了“十三五”时期的体育工作,提出要深化体育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促进群众体育(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冬奥会筹办、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重点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以冬奥会为契机,大力普及冰雪运动项目,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体育消费„„”作为十三五时期体育发展的重点任务和目标。

《规划》的颁布,预示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冰雪运动户外产业将迎产业春天,“旅游+体育”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运动休闲将成为体育和旅游的消费吸引核与收益点。

一、体育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十二五”期间体育产业利好政策频出,体育产业开启市场化进程。《规划》首先总结了“十二五”期间体育产业取得的成绩,2014年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万亿达到13574亿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体系日趋健全,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北京取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出台了包括《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等利好政策。足球等产业市场化进程已取得一定成效。

明确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规模达到3万亿,体育产业年均增长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在2%-3%左右,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达到1%,我们预计后续对于体育产业将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出台,未来体育产业的投资将进一步增加,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赛事运营、赛事版权以及人才的引进等。

市场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体育服务业盈利空间将大幅提升。体育产业链以赛事IP为核心,包括体育服务业和体育衍生行业。围绕体育项目核心产业是体育服务产业,包括赛事运营、体育营销、体育经纪、体育版权、体育彩票、场馆运营、体育娱乐等;同时还有基于体育产业衍生出的体育用品、体育器械、体育地产、体育旅游等产业。国家对于体育服务产业的支持体现在,1)简化赛事审批制度,促进竞技体育赛事和业余赛事的开展;2)版权交易市场化;3)明确职能机构的权责等。未来市场化进程将加快,体育服务业的盈利模式和空间将进一步扩展。

提出体育市场主体培养计划,鼓励资金进入体育产业。《规划》提出“鼓励有条件的省市设立体育专项发展资金;政府引导,设立由社会资本筹资的中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同时,提出“加快体育资源平台的建设推进赛事举办权、场馆经营权、无形资产开发等具备交易条件的资源公平、公正、公开流转。”;“丰富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构建便捷的体育产业投融资渠道。”鼓励政府以及社会资本进入,从资金层面上保证了产业的持续发展。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体育项目上,重点提出“三大球”的发展计划及逐步打造多元化的冰雪产业链。《规划》中,重点提出了对于足球、篮球、排球在人才培养及竞技水平方面的要求,同时强调继续推进足球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另外,结合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契机,此次规划提出大力普及冰雪运动,在有条件的省份建设冬季项目场地,将冰雪项目作为重要的群众体育项目。

加快体育彩票创新,推进足球竞猜彩票的研究。《规划》提出“加快体育彩票创新步伐,积极研究推进发行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为竞猜对象的足球彩票。”体育彩票公益金是政府投资体育产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完善体育彩票运营机制,加快创新,尤其是在足球等重点竞技项目上的创新,将增加体育彩票的参与人次,扩大市场规模。

二、体育运动冰雪户外产业迎春风

1、我国体育运动和冰雪户外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新时期。

《报告》指出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完全有条件和潜力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体育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将不断增强。

建设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为体育发展提供新机遇,将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更高层次的需求,进一步营造崇尚运动、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推动体育融入生活,培育健康绿色生活方式,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效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

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交织并进,为体育各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新引擎,“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体育发展激发新活力,体育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将产生更加积极全面的互动。

新型外交战略将为展现体育文化软实力提供广阔舞台,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国际大赛将不断提升中国体育的国际影响力,我国冰雪体育运动和冰雪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新时期。

2、2020年,经常锻炼人数达到4.35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体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有效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人民群众健身意识普遍增强,身体素质逐步提高。到2020年,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3、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

《规划》提出要重点规划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健身场地设施,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拓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大力发展健身走(跑)、骑行、登山、徒步、游泳、球类、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

积极培育冰雪、帆船、击剑、赛车、马术、极限、航空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运动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项目。

扶持推广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

建立有效的业余竞赛活动体系和激励机制,探索多元主体办赛机制,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4、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

《规划》提出要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校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

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青少年公益体育活动和运动项目技能培训,促进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大力推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开发适应青少年特点的运动器械、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

5、以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冬季运动和冰雪运动发展

《规划》提出,以北京冬奥会全面参赛为目标,扩大冬季运动开展规模,提高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研制并实施《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大力发展大众冰雪健身休闲项目,扶持滑冰、冰球和雪上等有潜力的冰雪健身休闲项目快速发展,提出以冰雪等重点运动项目为带动,探索运动项目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加强冬季项目场地设施建设,加强冰雪运动专业指导和培训,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成立冰雪运动俱乐部、培训学校。

积极打造“全国大众冰雪季”和“青少年冰雪运动普及”等群众性品牌冰雪活动,举办花样滑冰、冰球、冰壶和单板滑雪等赛事,积极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

大力发展冰雪运动产业,以带动冰雪设备和冰雪运动装备生产、大众冰雪健身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逐步打造多元冰雪产业链,有效扩大冰雪体育产业市场供给。推动有气候条件优势、有产业基础的东北地区加快发展冰雪运动。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战略,鼓励有条件的南方和西部省市积极开展冰雪运动。

6.大力发展“体育+”,积极拓展体育新业态,推进体育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创新体育发展模式,打造优势企业和品牌。

《规划》提出要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结构,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提升工程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工程。

加快体育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培育专业人才、品牌、知识产权等高级要素。

网址:www.xiexiebang.com

大力发展“体育+”,积极拓展体育新业态。

引导和支持“互联网+体育”发展,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为主体的体育生活云平台及体育电商交易平台。

与旅游部门共同研制《体育旅游发展纲要》,开展全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推介,打造一批体育旅游重大项目。

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知名品牌,重点支持可穿戴运动设备和智能运动装备的研发和制造。

鼓励体育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骨干体育企业。

三、体育旅游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体育旅游是指以观看、欣赏和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为目的的旅行游览和体验活动,是体育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一种健身运动方式,有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等特点。体育旅游是以体育运动资源和一定体育运动设施为条件,通过体育运动休闲体验、体育建筑场馆观光及赛事观赏、体育旅游商品等形式,为体育旅游消费者在旅行游览和运动健身过程中提供的相关服务。

体育和旅游都是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和服务业,近两年国家发布了相关政策,加快体育和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体育和旅游消费(详见本文底部相关推荐内容)。绿维创景认为,体育与旅游、文化、会展、养生、养老、互联网、影视、金融、制造等产业的融合,可以有效促进体育产业创新发展。“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战略和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体育与旅游相关产业的融合,不仅为体育的发展激发了新的活动,也会旅游产业的创新转型提供了新方向。

1、体育休闲化将深度改变生活方式,“互联网+体育旅游”打造时尚健康生活。自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来,越来越多的体育爱好者加入了“悦跑圈”、“骑行队”、“马拉松比赛”、“英超现场助威团”等网络社交团体,并晒出自己的战果,尤其是近期火爆的“微信运动”,掀起了不少年轻人的走路“攀比风”,开启了互联网、体育、旅游三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也反映了体育休闲娱乐化的趋势和大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2、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体育旅游发展的新机遇。

中国旅游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观光游逐步向休闲度假游并重转变。旅游者不只局限于走马观花式的传统旅游方式,更愿意参与一些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恢复体力精力、加强体育锻炼意识的运动休闲旅游项目,如山地运动、水上运动、冰雪运动、高尔夫运动、观看大型比赛等。目前,全国县级以上有景区2万多个,但休闲度假景区不足5%。而全年的法定节假日115天,到2020年,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

网址:www.xiexiebang.com

增长,这些景区远远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运动需求。以运动休闲和娱乐为特征的体育旅游产品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新蓝海。

3、“旅游+体育”将成为十三五时期旅游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

“体育+旅游”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和旅游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体育旅游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冬季冰雪旅游、休闲运动、户外营地、徒步健身绿道、体育健身养生、赛事旅游、体育运动公园、体育场馆观光等与体育运动相关的旅游休闲体验以及相关的装备及设施建设,将成为“十三五”时期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闪亮点。

以“旅”兴“体”,培育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高能级,精品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需要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作为支撑,如游客集散中心、公厕、标示标牌、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完善与培育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息息相关。

依“体”促“旅”,推出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当下,国内的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尚处于前期阶段,产品集中于以山体、水系等自然景观观赏类旅游为主,而凸显地域性及文化性的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不够成熟,受青年人喜爱的较刺激的旅游产品如蹦极、攀岩、滑行等项目更是不足。应以现有的多类型体育项目为基础,拓展体育旅游产品项目,打造体验型体育旅游项目。

“体、旅”融合,打造体育旅游全产业链。在体育+旅游的基础上,加强与文化、水利、林业等行业的合作,培育复合型体育旅游产品。通过体育旅游延伸产业链创造更丰富的旅游产品,增加游客的消费项目。

四、运动休闲,体育和旅游的消费吸引核与收益点

运动休闲作为旅游市场的一种新产品,是以体育运动资源为基础,以休闲环境氛围塑造为依托,通过各种体育运动来规划、设计、组合成相关产品,引起人的消费欲望与需求,进而参与感受体育运动与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的休闲旅游形式。

中国旅游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运动休闲作为一种时尚的休闲旅游方式,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潮流,运动休闲的消费观念已深入人心。目前,我国户外运动休闲逐步形成了东北、华北冰雪运动,西北高原、沙漠、自驾、骑行、徒步;华东山水运动;中部武术、山水;华南水上运动、高尔夫球;西南登山、攀岩为特色的运动休闲旅游圈。

绿维创景认为群众体育、传统民俗体育、古代体育、正式体育项目等,经过休闲化转化,都可以成为旅游休闲的新内容,形成休闲旅游的新吸引力和收益点。休闲运动作为体育旅游的重要内容和产品类型,其快速发展将力推体育旅游迎来井喷之日。

体育旅游的主体场地不同,适合开发的运动休闲项目也有所区别,绿维创景按照草原、森林、沙漠戈壁、海滩等各种场地进行研究分析,梳理了一些适合不同区域开发的运动休闲项目,为旅游景区开发与运动休闲的结合、为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一点借鉴参考。

第二篇:煤炭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分析

煤炭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分析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2012年5月份以来,煤炭经济下行态势已持续了35个月,行业未来发展迷茫,企业经营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2015年以来,煤炭产销量下降、价格下滑、库存居高不下,企业利润大幅减少。据仁达方略数据追踪研究,除神华等大型央企、部分上市公司外,其他企业几乎全面亏损,亏损面超过80%。依据现行数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煤炭消费和产量将继续下降,煤炭价格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行业经济运行形势将更加严峻。今年又适逢“十三五”战略规划年,再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正确分析煤炭行业面临的现状、挑战,科学评估煤炭行业发展的趋势,以高端、新思维的战略视角,做好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落地的发展战略与规划对下一阶段煤炭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关乎部分企业的“生死存亡”。

仁达方略根据多年对煤炭行业的追踪、煤炭企业实战的积累,以及自主创新的战略研发体系,拟定“煤炭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分析”,为广大企业提供借鉴参考。

战略诊断诊什么?

战略诊断方面首先煤炭行业/企业的“十三五”最重要的要做好当前宏观的发展态势和煤炭行业的发展形势分析。“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期”,能源需求增速放缓,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煤炭需求低速趋缓,生产和利用环境约束加剧,煤炭发展空间受到压缩。同时,国际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宽松,国内煤炭产能过剩局面已形成,进口煤对国内市场冲击加大,煤炭发展形势严峻。

其次,针对每个个体企业而言,要综合评判每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这一部分尤其重要,每家都要清楚自己的家底和实力,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清晰可行的发展策略。

在综合分析宏观、行业、企业的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综合评估机遇、挑战、优势、劣势。这是制定目标和策略的基础。

整体战略核心是什么?

战略制定部分战略目标和发展策略是关键,两部分相辅相成。一个好的企业战略目标应具有以下特征:1)可接受性。企业战略的实施和评价主要是通过企业内部人员和外部公众

来完成的,因此,战略目标首先必须能被他们理解并符合他们的利益。(2)可检验性。为了对企业管理活动的结果给予准确衡量,战略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以检验的。(3)可实现性。在制定企业战略目标时必须在全面分析企业的内部优劣和外部环境利弊的基础上,判断企业经过努力后所能达到的程度。既不能脱离实际将目标定得过高,也不可妄自菲薄把目标定得过低。(4)挑战性。目标本身是一种激励力量,特别是企业目标充分体现了企业成员的共同利益,使战略目标和个人小目标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时,就会极大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献身精神。

“十三五”是我国煤炭工业重大调整的关键时期,煤炭行业领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2014年6月习近平召开第六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能源安全战略,提出推进能源革命。煤炭领域“十三五”发展重点是调结构、转方式,落实能源革命。发展策略的制定要紧紧把握这个方向,未来煤炭行业将如何转型升级,怎么开展煤炭行业的革命。

转方式,转变生产方式,生存方式。调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煤炭行业生产上,按照大型化、现代化、集约化、生态化的发展要求,围绕大型煤电基地和现代煤化工项目,重点建设安全绿色高效煤矿。继续加快淘汰煤炭落后产能步伐,重点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自然灾害严重的煤矿和资源枯竭煤矿。技术上,煤炭生产方面,推动整合高新技术的智慧矿山建设和无人工作面配套技术装备研究。煤炭转化和消费方面,在满足最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保障水资源供应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新型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及相关技术研究,促进煤炭资源高效清洁转化。消费上,重点是减少煤炭直接散烧,以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替代分散中小燃煤锅炉。

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除了煤炭领域的深耕细作,还要大力发展非煤业务,至于发展哪些非煤业务,资源在各业务之间如何分配、安排,“十三五”期间要制定什么样的发展规划和目标。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仁达方略多年的实战研究形成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产业平滑曲线,九宫格矩阵,产业竞争力模型等,助力企业清晰的解决“一主多元”的问题。另外在发展策略的制定方面还要尤其紧密结合国家大策走势,“一带一路”和国际化的战略导向,给煤炭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企业要从销售渠道、产品开发与定位、销售与推广等方面做好深一步的规划。

职能战略注意什么?

职能战略的制定方面除了要做好人力、财务、组织、资金等各方面的保障规划外,有一点要提起重视,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的实施将是“十三五”时期各企业发展的另一个重点,尤其是在组织、法人治理等方面要做好这方面的对接和统筹。

战略后管理很重要

最后要想更好的落地和实施,还要做好战略管理工作,即阶段性评估和战略调整。根据仁达方略的研究经验,五年的战略规划只要要做好两次战略实施评估,以便及时对企业发展的目标和策略进展调整,战略得以更好的实施。

第三篇: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统筹“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建设健康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体育产业发展乘势而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14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35万亿元,实现增加值4041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64%,2011-2014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2.74%,凸显出成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二是产业体系日益健全。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 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体育与科技、文化、传媒、健康、养老、旅游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三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体育用品业稳定增长,体育服务业比重逐步提升,体育产业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的格局。四是产业政策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体育产业的地位,指明了发展方向。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取得积极进展,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五是体育产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稳步推进,体育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基本实现,我国体育产业总体实力、产业覆盖面、社会参与度、市场认可度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不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推进;公民体育健身意识不强,大众体育消费激发不够;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政策体系还不完善,体育产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加强,体育产业距离国民经济转型升级重要力量还有明显差距。

“十三五”时期,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体育需求将从低水平、单一化向多层次、多元化扩展,体育消费方式将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扩展,体育产业将从追求规模向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扩展,体育产业必将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推动体育产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不断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引领。强化改革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大力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规划、政策、标准引导,着力破解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的各种障碍。

坚持市场主导。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体育市场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引导各类主体在组织管理、建设运营、研发生产等环节创新理念和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

坚持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体育服务业与体育用品业全面发展,推动东、中、西部体育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面落实《意见》有关要求,为完成《意见》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初步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 系,基本形成各种经济成份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发展格局。体育供给更加丰富,体育消费不断扩大,体育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产业总量进一步增长。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从业人员数超过600万人。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明显提升,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1.0%。

——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各门类协同融合发展,产业组织形态更加丰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足,层次多样。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

——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社会组织,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建设5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明显增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1.8平方米。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产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备,标准体系科学完善,监管机制规范高效,市场主体诚信自律。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市场环境

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体育市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破除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着力清除体育产业中妨碍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实施体育产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制定体育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提高设施建设、服务提供、技能培训、人员资质、活动管理、器材装备等方面标准化水平,推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体育市场规则。

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幅度削减体育活动相关审批事项,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促进空域水域开放。结合行政体制改革、体育行业协会改革,进一步开放体育资源,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融合,不断调动体育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向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产品和服务。

打造服务平台。着力打造体育用品、体育旅游和体育文化等展示平台。建立全国体育产业投资项目库,加强对体育产业项目的招商推介工作。加快全国性体育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推进赛事举办权、场馆经营权、无形资产开发权等资源公平、公正、公开流转。完善政府在体育产业领域的管理服务职能,积极为各类体育活动举办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体育政务发布平台和信息交互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督。

(二)培育多元主体

培育骨干企业。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骨干体育企业。深化体育类国有企业改革,提升体育产业领域中国有资产的价值。引导有实力的体育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上市。鼓励体育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积极支持体育产业的海外并购,鼓励吸引国际性的体育组织、体育企业或体育学校落户中国。

扶持中小微企业。全面落实国家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采购、信贷支持、加强服务等多种形式扶持中小微体育企业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中小微企业群体。鼓励各类中小微体育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特色经营、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鼓励成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为体育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环境。培育体育社会组织。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运作,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体育服务的体制机制,鼓励各类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公共体育服务。引导各级运动项目协会积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组织,提高运动项目产业化发展水平。

(三)提升产业能级

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相关产业结构,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用品业升级工程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工程。支持打造一批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提升体育用品业发展层次,引导体育用品企业向服务业延伸发展,形成全产业链优势。加快体育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培育专业人才、品牌、知识产权等高级要素。以足球、冰雪等重点运动项目为带动,通过制定发展专项规划、开展青少年技能培养、完善职业联赛等手段,探索运动项目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完善产业布局。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合理规划布局全国体育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海峡西岸等体育产业 圈建设。充分挖掘冰雪、森林、湖泊、江河、湿地、山地、草原、沙漠、滨海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体育人文资源,研制出台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冰雪运动、山地运动、户外休闲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武术运动等各具特色的体育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

加强示范引领。完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方式,提升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和服务水平,建成一批具有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体育产业基地。加强对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和单位的政策指导,督促相关地区和单位切实做好联系点组织实施工作,加快出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创新成果,为全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引导经验。拓宽体育服务贸易领域,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开展体育产业政策创新试点,培育一批体育服务贸易示范区。

促进融合发展。促进体育与文化、养老、教育、健康、农业、林业、水利、通航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制定体育旅游发展纲要,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编制国家体育旅游重点项目名录。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拓展体育旅游项目,鼓励国内旅行社结合体育赛事活动设计开发旅游项目 和路线。推动体医结合,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

(四)扩大社会供给

加强场地设施建设。统筹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和合理利用,适当增加体育设施用地和配套设施配建比例。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区域,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健身场地设施,形成城市15分钟健身圈。结合智慧城市、绿色出行,规划建设城市慢行体系。充分挖掘水、陆、空资源,重点建设山地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自驾车房车营地、运动船艇码头、航空飞行营地等健身休闲设施。

丰富体育产品市场。以足球、路跑、骑行、棋牌等为切入点,加快发展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运动项目;以冰雪、山地户外、水上、汽摩、航空、电竞等运动项目为重点,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以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为引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

积极推动“互联网+体育”。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体育服务,提升场馆预定、健身指导、交流互动、赛事参与、器材装备定制等综合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在线体育平台企业发展壮大,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形成体育产业新生态圈。

(五)引导体育消费

深挖消费潜力。大力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合理编排职业联赛的赛程,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活动供给,发挥体育明星和运动达人的示范作用,激发居民健身休闲消费需求。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业余运动等级以及业余赛事等级标准,增强项目消费黏性,提升健身休闲消费水平。加强体育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预测研究,引导体育企业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和服务。以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为平台,加强资源营销,丰富体育消费文化内涵。

完善消费政策。支持各地建立体育消费个人或家庭奖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特定人群或在特定时间发放体育消费券。加强与金融企业合作,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试点发行“全民健身休闲卡”,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实施特惠商户折扣。引导保险公司根据体育运动特点和不同年龄段人群,开放场地责任保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全学校体育活动责任保险制度。

四、重点行业

(一)竞赛表演业

加强体育赛事评估,优化体育赛事结构,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体系。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单位广泛举办各类体育比赛。探索完善赛事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积极推进职业体育发展,鼓励有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发展道路,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体育明星。加强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职业联赛建设,全面提高职业联赛水平。

(二)健身休闲业

制定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目录,以户外运动为重点,研制配套系列规划,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健康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各种资本进入健身休闲业。贯彻落实《意见》关于新建居住区和社区配套建设体育健身设施的有关规定。支持体育健身企业开展社区健身设施的品牌经营和连锁经营。

(三)场馆服务业

积极推动体育场馆做好体育专业技术服务,开展场地开放、健身服务、体育培训、竞赛表演、运动指导、健康管理等体育经营服务。充分盘活体育场馆资源,采用多种方式促进无形资产开发,扩大无形资产价值和经营效益。支持大型体育场馆发展体育商贸、体育会展、康体休闲、文化演艺、体育旅游等多元业态,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推进体育场馆通过连锁等模式扩大品牌输出、管理输出和资本输出,提升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水平。

(四)体育中介业

重视体育中介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积极开展赛事推广、体育咨询、运动员经纪、体育保险等多种中介服务,充分发挥体育中介机构在沟通市场需求、促进资源流通等方面的作用。优化体育中介机构的组织结构体系,逐步建立公司制、合作制、合伙制等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培育以专业体育中介公司和兼业体育中介公司为主的市场竞争主体。

(五)体育培训业

大力发展各类运动项目的培训市场,培育一批专业体育培训机构。鼓励和引导各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创办一批高水平的国际体育学校。鼓励学校与专业体育培训机构合作,加强青少年体育爱好和运动技能的培养,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健身活动。加强不同运动项目培训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高体育培训市场的专业化水平。

(六)体育传媒业

大力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传媒产品,鼓励开发以体育为主、融合文化、健康等综合内容的组合产品,积极支持形式多样的体育题材文艺创作。鼓励发展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APP等体育传媒新业态。鼓励利用各类体育社交平台,促进消费者互动交流,提升消费体验。创新体育赛事版权交易模式,加强版权的开发与保护,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兴媒体参与国内赛事转播权的市场竞争。

(七)体育用品业

结合传统制造业去产能,引导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合资合作、联合开发等方式,提升冰雪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等高端器材装备的本土化水平。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技术对接体育健身个性化需求,鼓励新型体育器材装备、可穿戴式运动设备、虚拟现实运动装备等的研发。支持体育类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高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知名品牌。

(八)体育彩票

加快建立健全与彩票管理体制匹配的运营机制。加快体育彩票创新步伐,积极研究推进发行以中国足 球职业联赛为竞猜对象的足球彩票。适应发展趋势,完善销售渠道,稳步扩大市场规模。加强公益金的使用管理绩效评价,不断提升体育彩票的社会形象。

五、主要措施

(一)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稳步推进体育场馆运营、单项体育协会和职业体育等领域改革。对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属的体育场馆,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现代公司化运营机制等,推广“所有权属于国有,经营权属于公司”的分离改革模式。落实《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做好单项体育协会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和完善职业体育专项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运动项目探索职业化发展道路。鼓励发展职业联盟,逐步提高职业体育的成熟度和规范化水平。

(二)强化政策落地,完善政策体系

切实落实现行国家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税费价格、规划布局与土地政策,加大对政策执行的跟踪分析与监督检查。进一步与有关部门合作,研究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推动社会广泛关注的赛事转播、安保服务、场馆开放和产业统计等政策创新。加强对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市场的引导以及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监管。

(三)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吸引社会投资 鼓励有条件的省市设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优化资金使用方向、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设立由政府引导、社会资本筹资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各地政府引导设立地方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创新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方向、优化资金支持项目,充分发挥转移支付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支持社会力量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鼓励金融机构拓宽对体育企业贷款的抵质押品种类和范围。

(四)注重人才培养,强化智力支撑

继续落实《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鼓励校企合作,培养各类体育经营策划、运营管理、技能操作等专业应用型人才。开展“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企业、高校、金融机构进一步有效对接。加强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提高体育健身场所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完善体育人才培养开发、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支持退役运动员、教练员投身体育产业。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体育产业理论研 究,建立国家体育产业智库体系。

(五)加强行业管理,推进基础工作

完善体育产业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完善其中体育产业的内容。加强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建立评价与监测机制,定期发布体育产业及体育消费数据。大力推进体育产业标准化工作,提高体育产业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体育行政部门的体育产业宏观管理职能,充实产业工作力量。加强体育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体育产业环境。

(六)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实施

建立体育、发展改革、财政等多部门合作的体育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分析解决体育产业发展的情况和问题,落实文化、旅游等相关政策惠及体育产业。各地要把体育产业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将体育产业工作作为衡量体育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任务、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准确把握工作重点,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要健全规划实施的督查落实机制,采 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本地区体育产业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十三五”体育产业规划的顺利实施。

第四篇: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统筹“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建设健康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和“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体育产业发展乘势而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14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35万亿元,实现增加值4041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64%,2011-2014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2.74%,凸显出成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二是产业体系日益健全。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体育与科技、文化、传媒、健康、养老、旅游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三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体育用品业稳定增长,体育服务业比重逐步提升,体育产业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的格局。四是产业政策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体育产业的地位,指明了发展方向。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取得积极进展,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五是体育产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稳步推进,体育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基本实现,我国体育产业总体实力、产业覆盖面、社会参与度、市场认可度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不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推进;公民体育健身意识不强,大众体育消费激发不够;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政策体系还不完善,体育产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加强,体育产业距离国民经济转型升级重要力量还有明显差距。

“十三五”时期,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体育需求将从低水平、单一化向多层次、多元化扩展,体育消费方式将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扩展,体育产业将从追求规模向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扩展,体育产业必将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推动体育产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不断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引领。强化改革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大力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规划、政策、标准引导,着力破解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的各种障碍。

坚持市场主导。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体育市场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引导各类主体在组织管理、建设运营、研发生产等环节创新理念和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

坚持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体育服务业与体育用品业全面发展,推动东、中、西部体育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面落实《意见》有关要求,为完成《意见》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初步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各种经济成份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发展格局。体育供给更加丰富,体育消费不断扩大,体育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产业总量进一步增长。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从业人员数超过600万人。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明显提升,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1.0%。

——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各门类协同融合发展,产业组织形态更加丰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足,层次多样。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

——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社会组织,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建设5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明显增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1.8平方米。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

——产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备,标准体系科学完善,监管机制规范高效,市场主体诚信自律。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市场环境

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体育市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破除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着力清除体育产业中妨碍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实施体育产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制定体育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提高设施建设、服务提供、技能培训、人员资质、活动管理、器材装备等方面标准化水平,推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体育市场规则。

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幅度削减体育活动相关审批事项,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促进空域水域开放。结合行政体制改革、体育行业协会改革,进一步开放体育资源,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融合,不断调动体育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向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产品和服务。

打造服务平台。着力打造体育用品、体育旅游和体育文化等展示平台。建立全国体育产业投资项目库,加强对体育产业项目的招商推介工作。加快全国性体育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推进赛事举办权、场馆经营权、无形资产开发权等资源公平、公正、公开流转。完善政府在体育产业领域的管理服务职能,积极为各类体育活动举办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体育政务发布平台和信息交互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督。

(二)培育多元主体

培育骨干企业。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骨干体育企业。深化体育类国有企业改革,提升体育产业领域中国有资产的价值。引导有实力的体育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上市。鼓励体育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积极支持体育产业的海外并购,鼓励吸引国际性的体育组织、体育企业或体育学校落户中国。

扶持中小微企业。全面落实国家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采购、信贷支持、加强服务等多种形式扶持中小微体育企业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中小微企业群体。鼓励各类中小微体育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特色经营、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鼓励成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为体育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培育体育社会组织。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离,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运作,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体育服务的体制机制,鼓励各类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公共体育服务。引导各级运动项目协会积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组织,提高运动项目产业化发展水平。

(三)提升产业能级

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相关产业结构,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用品业升级工程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工程。支持打造一批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提升体育用品业发展层次,引导体育用品企业向服务业延伸发展,形成全产业链优势。加快体育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培育专业人才、品牌、知识产权等高级要素。以足球、冰雪等重点运动项目为带动,通过制定发展专项规划、开展青少年技能培养、完善职业联赛等手段,探索运动项目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完善产业布局。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合理规划布局全国体育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海峡西岸等体育产业圈建设。充分挖掘冰雪、森林、湖泊、江河、湿地、山地、草原、沙漠、滨海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体育人文资源,研制出台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冰雪运动、山地运动、户外休闲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武术运动等各具特色的体育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

加强示范引领。完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方式,提升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和服务水平,建成一批具有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体育产业基地。加强对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和单位的政策指导,督促相关地区和单位切实做好联系点组织实施工作,加快出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创新成果,为全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引导经验。拓宽体育服务贸易领域,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开展体育产业政策创新试点,培育一批体育服务贸易示范区。

促进融合发展。促进体育与文化、养老、教育、健康、农业、林业、水利、通航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制定体育旅游发展纲要,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编制国家体育旅游重点项目名录。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拓展体育旅游项目,鼓励国内旅行社结合体育赛事活动设计开发旅游项目和路线。推动体医结合,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

(四)扩大社会供给

加强场地设施建设。统筹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和合理利用,适当增加体育设施用地和配套设施配建比例。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区域,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健身场地设施,形成城市15分钟健身圈。结合智慧城市、绿色出行,规划建设城市慢行体系。充分挖掘水、陆、空资源,重点建设山地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自驾车房车营地、运动船艇码头、航空飞行营地等健身休闲设施。

丰富体育产品市场。以足球、路跑、骑行、棋牌等为切入点,加快发展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运动项目;以冰雪、山地户外、水上、汽摩、航空、电竞等运动项目为重点,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以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为引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

积极推动“互联网+体育”。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体育服务,提升场馆预定、健身指导、交流互动、赛事参与、器材装备定制等综合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在线体育平台企业发展壮大,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形成体育产业新生态圈。

(五)引导体育消费

深挖消费潜力。大力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合理编排职业联赛的赛程,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活动供给,发挥体育明星和运动达人的示范作用,激发居民健身休闲消费需求。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业余运动等级以及业余赛事等级标准,增强项目消费黏性,提升健身休闲消费水平。加强体育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预测研究,引导体育企业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和服务。以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为平台,加强资源营销,丰富体育消费文化内涵。

完善消费政策。支持各地建立体育消费个人或家庭奖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特定人群或在特定时间发放体育消费券。加强与金融企业合作,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试点发行“全民健身休闲卡”,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实施特惠商户折扣。引导保险公司根据体育运动特点和不同年龄段人群,开放场地责任保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全学校体育活动责任保险制度。

四、重点行业

(一)竞赛表演业

加强体育赛事评估,优化体育赛事结构,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体系。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单位广泛举办各类体育比赛。探索完善赛事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积极推进职业体育发展,鼓励有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发展道路,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体育明星。加强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职业联赛建设,全面提高职业联赛水平。

(二)健身休闲业

制定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目录,以户外运动为重点,研制配套系列规划,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健康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各种资本进入健身休闲业。贯彻落实《意见》关于新建居住区和社区配套建设体育健身设施的有关规定。支持体育健身企业开展社区健身设施的品牌经营和连锁经营。

(三)场馆服务业

积极推动体育场馆做好体育专业技术服务,开展场地开放、健身服务、体育培训、竞赛表演、运动指导、健康管理等体育经营服务。充分盘活体育场馆资源,采用多种方式促进无形资产开发,扩大无形资产价值和经营效益。支持大型体育场馆发展体育商贸、体育会展、康体休闲、文化演艺、体育旅游等多元业态,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推进体育场馆通过连锁等模式扩大品牌输出、管理输出和资本输出,提升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水平。

(四)体育中介业

重视体育中介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积极开展赛事推广、体育咨询、运动员经纪、体育保险等多种中介服务,充分发挥体育中介机构在沟通市场需求、促进资源流通等方面的作用。优化体育中介机构的组织结构体系,逐步建立公司制、合作制、合伙制等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培育以专业体育中介公司和兼业体育中介公司为主的市场竞争主体。

(五)体育培训业

大力发展各类运动项目的培训市场,培育一批专业体育培训机构。鼓励和引导各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创办一批高水平的国际体育学校。鼓励学校与专业体育培训机构合作,加强青少年体育爱好和运动技能的培养,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健身活动。加强不同运动项目培训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高体育培训市场的专业化水平。

(六)体育传媒业

大力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传媒产品,鼓励开发以体育为主、融合文化、健康等综合内容的组合产品,积极支持形式多样的体育题材文艺创作。鼓励发展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APP等体育传媒新业态。鼓励利用各类体育社交平台,促进消费者互动交流,提升消费体验。创新体育赛事版权交易模式,加强版权的开发与保护,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兴媒体参与国内赛事转播权的市场竞争。

(七)体育用品业

结合传统制造业去产能,引导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合资合作、联合开发等方式,提升冰雪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等高端器材装备的本土化水平。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技术对接体育健身个性化需求,鼓励新型体育器材装备、可穿戴式运动设备、虚拟现实运动装备等的研发。支持体育类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高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知名品牌。

(八)体育彩票

加快建立健全与彩票管理体制匹配的运营机制。加快体育彩票创新步伐,积极研究推进发行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为竞猜对象的足球彩票。适应发展趋势,完善销售渠道,稳步扩大市场规模。加强公益金的使用管理绩效评价,不断提升体育彩票的社会形象。

五、主要措施

(一)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稳步推进体育场馆运营、单项体育协会和职业体育等领域改革。对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属的体育场馆,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现代公司化运营机制等,推广“所有权属于国有,经营权属于公司”的分离改革模式。落实《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做好单项体育协会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和完善职业体育专项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运动项目探索职业化发展道路。鼓励发展职业联盟,逐步提高职业体育的成熟度和规范化水平。

(二)强化政策落地,完善政策体系

切实落实现行国家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税费价格、规划布局与土地政策,加大对政策执行的跟踪分析与监督检查。进一步与有关部门合作,研究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推动社会广泛关注的赛事转播、安保服务、场馆开放和产业统计等政策创新。加强对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市场的引导以及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监管。

(三)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吸引社会投资

鼓励有条件的省市设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优化资金使用方向、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设立由政府引导、社会资本筹资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各地政府引导设立地方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创新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方向、优化资金支持项目,充分发挥转移支付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支持社会力量进入体育产业领域。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鼓励金融机构拓宽对体育企业贷款的抵质押品种类和范围。

(四)注重人才培养,强化智力支撑

继续落实《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鼓励校企合作,培养各类体育经营策划、运营管理、技能操作等专业应用型人才。开展“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企业、高校、金融机构进一步有效对接。加强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提高体育健身场所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完善体育人才培养开发、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支持退役运动员、教练员投身体育产业。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体育产业理论研究,建立国家体育产业智库体系。

(五)加强行业管理,推进基础工作

完善体育产业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完善其中体育产业的内容。加强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建立评价与监测机制,定期发布体育产业及体育消费数据。大力推进体育产业标准化工作,提高体育产业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体育行政部门的体育产业宏观管理职能,充实产业工作力量。加强体育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体育产业环境。

(六)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实施

建立体育、发展改革、财政等多部门合作的体育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分析解决体育产业发展的情况和问题,落实文化、旅游等相关政策惠及体育产业。各地要把体育产业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将体育产业工作作为衡量体育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任务、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准确把握工作重点,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要健全规划实施的督查落实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本地区体育产业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十三五”体育产业规划的顺利实施。

第五篇:关于《中国体育产业前景发展报告》的心得体会

听《我国体育产业前景展望报告》心得体会

悠 悠

2012年12月24日下午,我院有幸请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博士,为我们进行关于《我国体育产业前景发展》的讲座,鲍明晓博士儒雅的外表、学识渊博、阅历丰富,温和亲切的嗓音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映像。不得不说,这是一次丰硕的学术盛宴。

首先,鲍博士为我们剖析了,体育产业发展与政治、经济增长、文化传播的关系,并对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体育观的差异,他更细致的为我们分析我国体育专业就业难现象产生的根源,目前我国体育专业大致走向是教师、教练、警察等,很局限,其根源是我国体育产业的欠发达。

目前,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各界人士人士认识不同,总的观点有两种: 悲观:我国经济下行,体育产业也会受其影响,不可能有好的前景; 乐观:体育产业会成为我国经济炒预期增长行业。

鲍明晓观点是赞同乐观观点,在未来的中国经济中,如果还有哪个行业会超预期增长的,那就只有体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得到大力发展,有的行业在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是最大的,鉴于此,这个行业是最具有发展空间的,所以,我也赞同乐观的观点,我相信,在未来的一个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将有所作为。我们从以下五点来剖析:

一、中国经济转型释放的推力

中国经济转型,扩大国内需要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改善民生、增加收入、服务业发、健康消费增加等,这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契机,经济的转型必将有力的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动力

举国体制下的争光体育,以拿金牌为目标,主抓小、快、灵的女子项目,有影响力的大项和职业体育发展缓慢,竞技、表演项目难发展,这样的局面带来的是社会群众不满。四年一届的奥运盛会,中国健将能崭露头角,但这带给广大群众的安慰都是暂时的,百姓希望从四年一次的喜悦中转变为每天都快乐即“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体育,是以构建积极健康生活方式为目标,满足大众观赏性体育需求和参与性体育需要:

1、满足观赏需要:竞技体育结构调整,有影响力的基础大项和出明星的职业体育大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群众体育脱离项目很难发展,必须找到切合实际的、可行的体育项目,另外,没有世界级明星,对青少年就没有引领的力量,这是近年来我国体育发展的毛病,像姚明、李娜、刘翔这样世界级的明星极少,虽然有那么多的世界冠军,但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体育明星很少。这里,鲍明晓博士还例举了,申奥期间,邓亚萍还在外国留学,他们一起去了,在给奥委行政官介绍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时,他们竟然不知道,这反映出我国体育明星的影响力不够,祖国的未来在于青年,青年在乎明星的效应,所以这是我们必须加强的地方。

2、满足参与性需求: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发展运动休闲产业—群众体育发展,体育产业发展好了,社会和百姓也就满意了,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三、国民生活方式变革激发的活力

鲍明晓博士深刻的为我们剖析了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静态的生活方式,特点是工作即生活、重工作轻休闲、好静重养,这种生活方式的休闲娱乐时间很少,对身体靠养不靠健,像吃补药、静坐等;另一种是活跃生活方式_,特点是工作为生活、工作休闲两不误、关注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这样的生活方式是我国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生活方式有利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运动的终极使命有两点:一是提升生命质量;一是提升生活质量。体育是活跃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是制度化、生活化的游戏,我们必须认识到体育是玩具而不是工具,必须从少数精英展示爱国主义转到芸芸众生休闲娱乐的美好生活方式,所以国民生活方式有静态想活跃转变,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国外体育发展模式

表1 当前中美体育产业发展比较

国家

体育产业经济

体育发展动向 美国

4140亿美元

市场饱和、增长乏力 中国

350亿美元

刚刚起步、增长迅猛

从表1 中可以看出,目前中美体育产业的发展相差12倍,但较美国,中国的体育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这并不表明我国的体育产业将会发展的很好,如果我们找错方向,将会阻滞体育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对国外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可以学习或借鉴,根据自己的国情实际,找准方向,才能更好的发展。

五、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主要有6 个体育产业发展基地,分别是深圳、福建、成都、浙江、山东、北京,在这几个城市体育发展状况都很好,但对于全国的体育产业状况就不容乐观了,前面我们也作了对比,和西方发达国家差距相当大,我们处于起步阶段,路很长、前景也很好,最近几年体育旅游业可谓是“钱途”无限,我们要找到地方发展的特点,从这方向入手不断的努力。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向努力即融入生活方式、融入城市发展、融入相关业态(农化、旅游等),我们才能进一步加快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非常感谢鲍博士让我们清晰的了解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我相信,我国的体育产业将会很好地发展,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积极贡献。

下载“十三五”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及前景分析(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三五”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及前景分析(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力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分析

    电力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回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投资驱动转向创新的新常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

    十三五发展规划

    山城镇中心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战略任务,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目标及发展方向解读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目标及发展方向解读 2016年7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官网发布《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总结了“十二五”时期......

    轨道交通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分析

    轨道交通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分析 2015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编制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重要一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三大国家......

    “十三五”重点项目-体育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体育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0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

    经济管理系十三五发展规划[范文大全]

    ******学院 经济管理系“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取得重大发展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我校发展建设极......

    儿科十三五发展规划

    儿科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0年到2015年期间,在医院领导大力支持下,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儿科取得了较大发展。随着儿科病区床位数增多和病房住院环境的改善,收治病人数人......

    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界岭小学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本着让学生快乐成长,让教师幸福育人,让学校和谐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