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界岭小学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本着让学生快乐成长,让教师幸福育人,让学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升质量,努力争创镇内一流的教育现代化学校。
二、现状分析
1、学校管理渐趋规范。
学校加强校长负责制,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目前年龄及业务结构不较理想,整体水平一般。管理团队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牢固树立“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的观念,目标明确,权责相应,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各项工作能够想在前面,中层干部各负其责,部门工作协调统一,年级组同心,教研组合力,主动热情地为全体教师服务。学校有一套较完整的管理制度,坚持校委会集体领导,执行民主公开,集体民主决策氛围浓厚,民主和谐、求真务实、凝聚力强的团队氛围已经形成。
2、学校德育工作成效明显。
我们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遵循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形成的规律,以养成好习惯和感恩教育为主抓手,抓好德育的常规管理工作。坚持“依法执教,立德树人,紧紧围绕“文明伴我成长”的德育主题,积极打造德育工作特色。学校德育教育有层次推进,不断拓展德育活动空间,管理育人,加强校内外德育工作网络建设,通过阵地育人,完善家长学校授课制度,通过德育网络育人,加强体卫艺工作,通过活动育人。成功开展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系列活动,学生养成教育有一定基础,良好校风逐渐形成。
3、校园文化正在孕育提炼形成。
按照学校文化创建方案,经过全员多年的孕育讨论,校园文化初具雏形。形成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以感恩教育为落脚点,以膳食文化、班级文化、办公文化、走廊文化、活动文化、运动文化、品牌文化、环境文化为支撑,重点突出全体师生感恩自然、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的丰富人文情怀,彰显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走学校文化管理内涵发展之路。
4、存在问题与不足。
教师先进的教育理论的学习不够,学校办学理念还未全面深入人心;学校管理多陷于频繁具体的迎检事务,对科学内涵发展思考认识还不足;面对50%左右外来的学生,教师的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服务的能力要不断提高;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热情和动力内驱力不强;学校缺乏呈梯队式具有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团队;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新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部分教师缺乏竞争意识;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装备还需进一步改善。
三、目标定位
学校成立以来,在领导和社会的关心、关注下有了迅速的发展,硬件建设,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赢得了上级和社会的肯定。我们要以此为基础,立足本区,面向全市,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力争将学校建设成队伍师资力量雄厚、质量一流、管理规范、特色明显、设施完善、校园优美的市级文明单位、市级现代化学校、市级绿色学校、宜昌高新区小学教育教学排头兵,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实验小学。
1、办学理念: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育人,学校和谐发展
2、办学目标:绿色校园中追求特色办学,书香学园中锻打特长育人,幸福家园中崇尚特点教学
3、办学思路:打造“文化校园”,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注重“规范管理”,提高干部管理水平;追求 “德艺双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立足“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谋求“优质教育”,推动学校和谐发展。
4、校训:求知中积淀内涵,明理中奠基人生
5、校风:文明勤勉 和谐创新
6、教风:博学求真 敬业爱生
7、学风:明理守纪 乐学善思
四、发展策略
(一)优化教育环境
1、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1)办好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宣传橱窗;完善学校校徽、校旗、校歌、校刊、校报等系列物化载体,形成完善校园文化宣传网络。(2)利用学校师生创作的字画作品或其他作品,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3)办好学校少先队广播,建立学校网站,完善校园网络。(4)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和指导师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建立新课程环境下的互相平等、互相理解、互相合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6)加强班级文化等系列建设。
2、做好校园、班级美化、净化、绿化工作。
3、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学习环境。办好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加强与社区、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实现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
4、优化人文环境,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坚持不断规范完善内部管理,坚持人本思想,拓宽渠道,集思广益,积极采纳教职工正确的建议,凝心合力,形成全校上下同舟共济创名校的氛围。
(二)提升干部管理水平
(1)在管理制度上,完善校长负责制,实行民主管理的议事、决策、执行制度。
(2)学校工作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下的纵向(条)到底,横向(块)到边的层级管理,各司其职,有分有合,讲究实效。
(3)在人员管理上,探索人性化的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结合点。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培养出一批名师,始终保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干部、教师队伍。
(4)通过五年时间建立完善一套科学的校园“文化工程”“名师工程”“质量工程”、“蓝青工程”、“特色工程”体系。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自主学习,完善学习制度,更新教师观念,用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打造学习型校园,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提高教师文化品位、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寻找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2、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形成一支政治思想和师德表现良好、具有一定文化和业务水平的在省、市、区有影响力“名师”成长的梯队。五年内争取培养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5--10名,形成一个在我区乃至市里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教师群体。
3、以学校发展目标为导向,建立教师系列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并以此指导教师制订个体培训计划和设计教师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4、建立有序的管理体系,形成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建立教师评价目标管理体系,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良性的流动中稳定队伍,倡导竞争、合作、互助的团队氛围。
5、加强师德教育,形成崇高的师德风尚,使教师敬业爱岗、关心学生,形成能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师生关系。
6、改进教研活动,强化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功能,通过教研活动增强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7、坚持实施科研带动策略,以科学带教学,以教研促教育教学,实现教育教学成绩的大幅提高。
8、围绕鲜明办学特色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构建和整合校本课程体系。
(四)形成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德育工作体系
1、以完善基本的保障体系为基础,形成比较科学的班级及学生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2、建立学校章程,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办好家长学校,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为家长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家长对子女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
3、丰富各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加强养成教育,体验人生,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感悟做人的道理,学会做真人的本领。
五、实施步骤
第一步(2016-2017):抓住机遇,统一思想,苦练内功。
通过多方工作促成学校基本建设全面完工,并以新校建设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学习,统一思想,分析现状,找到症结,把实抓手,苦练内功,巩固成果,夯实基础。
第二步(2017-2019):规范管理,提升质量,形成特色。
在扩大办学规模基础上不断规范学校内部管理,形成完善师生评价及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团队建设,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教师形成“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进取精神和工作习惯,走专业化发展之路,班子形成“科学规范、高效和谐”的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教育充分实现其潜能,快乐成长;让每个教师专业在幅提升,收获育人幸福;让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校园形成特色,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三步(2019-2020):提升文化,打造品牌,争创名校。
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打造学校文化,初具绿色校园、书香学园、幸福家园特色,成为区级一流学校,并逐渐向市级名校靠拢。
六、保障措施
1、思想保障。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让老师认识到发展是学校办学的第一要务,有发展学校才有生命,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内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2、组织保障。在不断取得上级行政及业务部门对学校工作大力支持下,建立结构合理、职责分明的学校规划领导小组。以规划目标和任务为导向,明确分工,落实到人。校长侧重把握战略规划、人才建设工程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副书记侧重党建创新工作、学习型团队建设;副校长侧重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提升、校本课程开发、骨干专长教师的培养选拔。
3、师资保障。对外,依托区教育、人事部门不断补送专业对口、素质优良青年教师。对内,建立完备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选聘人品好、业务优、能力强、有责任心的教师到关键工作岗位上任职,通过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影响带动全体教职工专业争先氛围。
4、环境保障。通过面向社会的广泛宣传,不断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办学特色的知名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取得各界的支持及参与。
5、物质保障。通过多方努力,力争得到上级财力的大力支持,不断地改善办学条件,增添设施设备,保证学校规划的顺利执行。
6、安全保障。通过强化责任,制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对影响安全和稳定的因素进行全面排查、防范控制、主动化解,确保万无一失。
7、全员保障。通过广泛的学习宣传,深入的交流讨论,在全体教职工对学校五年规划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由部门制定出职能工作计划,由个人制定出自我职业发展规划,并认真落实规划。
新的机遇赋予了我们新使命,我们要勇敢迎接挑战,务本求实,团结进取、锐意创新,以满足开发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为己任,利用弯道超车战略,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做贡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我们必须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省、市、县有关精神和教育法律法规,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立足校本,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开发资源,努力创建特色学校。界岭小学在“十二五”规划发展基础上,特制定本校十三五(2016年——2020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1、指导思想:我们办学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扬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旗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做优“书香校园”、“平安校园”品牌,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质量与水平,打造县城区又一所优质小学。
我们的校训:求实、进取、乐学、多思;
我们的教风:敬业、爱生、善学、创新;
我们的学风:立志、勤学、诚信、奋进;
我们的精神:民主、团结、业精、争先。
2、办学理念: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全心全意为师生的发展和幸福服务”。就是三句话:以学生为本,培养品德高尚、充满活力、具有创造力的“四有”新人;以教师为本,造就素质优秀、善于探究、和谐进取的教师队伍;以学校发展为本,建设内涵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发展的优质小学。
二、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
1、总体目标:打造城区优质小学,谷城县示范学校。用五年的时间把肖营小学发展成为1000多名学生、18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打造成为城区优质、现代化的小学,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让每位教师幸福工作,让每个家庭充满希望。
2、发展思路:
突出一个主题——改革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学校在高速发展的基础上,高扬改革这面旗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教育改革中的政策优势,做优、做强学校品牌,使学校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确立“四种意识”——(1)生本意识。即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要发展,关键在于培养的学生是否有质量、有特色。学生发展水平高,学校的竞争力就强,学校的发展环境也就好。(2)师本意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本的理念,让不同层次的教师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和发展。(3)校本意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教育云资源优势,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4)社会意识。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作为教育者,必须要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把学校和社会融入一体,经常与社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三、具体目标和工作重点
1、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三五”期间,学校借助国家实施学校“薄改工程”建设的快车道,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投入115万新建一栋767平方米的教学楼和阶梯教室。二是投入30万扩建、改造运动场地。三是投入12.34万元,建好供水管网、配齐安保设备、购置饮用水设备。四是投入24.42万元,建成45台计算机室,15台多媒体教学设备、5000册图书、500套标准课桌凳、科学实验器材、体音美器材按标准配齐,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优质资源班班通。五是投入10万元,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独特的“书香校园”气息,实现校园环境净化、亮化、美化、生态化,达到标准化小学建设标准。
2、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20年达到18个教学班1000多名在校生的规模。
3、教师素质进一步提升。(1)通过校本教研、小课题研究、青蓝工程和各级教师培训、教研活动等平台,培养3至5名省、市、县优质课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通过省考县聘招录教师新机制,学校新进年轻教师8-10名,改善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科不配套的现状。(3)通过师德教育月活动、学校管理激励机制,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教师敬岗爱业、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师德表现,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上满意度达到98%以上。
4、精细化管理逐步做到精致化。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增强管理实效。坚持依法治校,修改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施“118”工程,即一个学校五年规划和8项学校考评机制(绩效工资考核、职称晋升考核、教育质量考核、岗位设置考核、班主任考核、教学成果考核、出勤考核、教学常规考核),学校从精细化管理开始,逐步实现精致化管理,创建成为省级“健康学校”“无烟学校”,市级家长学校示范学校、平安校园,县级示范学校、书香校园、文明单位。
5、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四声一影”活动,让校园有朗朗的读书声、动听的歌声、悠扬的琴声和运动的呐喊声,有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身影。培养一批有爱好有特长的学生,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达99%。积极推进“357”高效课堂建设和素质教育。小学低、中、高段各科统考成绩综合指数分别达到0.9、0.85、0.8.毕业年级全镇统考和非毕业年级全镇抽考成绩名列前茅。
6、后勤服务意思进一步增强。以服务教育教学为中心,建立高效的后勤服务运行体系,强化财务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建设绿色生态校园,争创“文明小商店”和“美丽乡村校园”,为师生创造一个温馨的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十三五规划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征求广大教师意见,制定实施规划,并不具体目标分配到各科室、各年级组。每学年结束,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及时总结实施的成效,对没有落实好的项目,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2、制度保障。坚持依法治校,积极实施“118”工程,建立完善一系列教师、学生考评机制和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管理,落实每一项规章制度和考评办法,从精细化管理到精致化管理,让“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更符合法律规范、学校的各项考评机制更能激励教师专业成长。
3、师资保障。落实县委县政府、教育局《关于教师队伍管理的办法》,实施教师聘任制改革,严明纪律约束机制,清理整顿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抓好校本培训和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开展“一课一师、一师一课”课例研究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抓好教师出勤考核和师德教育月活动,每年评出10名“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和优秀教师,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水平。
4、教学保障。认真落实襄阳市常规教学管理意见,加大常规教学检查力度。积极推进“357”高效课堂建设,开展小课题研究,每学期举办一次优质课大赛,形成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落实“两个办法”,即教育质量奖惩办法和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抓好少先队工作,坚持开展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开展“六一”、“元旦“文艺汇演、体育运动会、拔河跳绳比赛、书法绘画小制作展示、寒暑假作业评比、读书演讲等一系列活动,不断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5、后勤服务保障。层层签订校园安全常规管理责任制,落实门卫管理,配齐安保器材,聘请专业的安保人员,坚持校领导值班制度,校园安全一天一检查一记载,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实现学校安全“零事故“目标。规范财务管理,勤俭节约,实行财务预决算制度,民主理财,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经费保障。完成自来水管网建设,购置开水供应设备。加大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工作,强化教导处为教师教学的服务意思,开展“四好一放心一满意”和“四个创建”活动,努力打造“规范后勤”、“满意后勤”、“健康后勤”和“平安后勤”。
以今天的改变走向明天,以明天的梦想激励今天。新的五年规划即将开始,美丽的画面已经展开。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为了我们心中美丽的梦想,让我们
团结一心,锐意进取,用我们勤劳的汗水和聪明的才智,去开创xx小学崭新的未来!当今我国正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基础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类发展的根本途径,优先发展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正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时期,也是我校抢抓机遇,提升办学水平,树立办学品牌,实现腾飞的最佳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总体目标
以争创省级标准化先进学校为契机,和谐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以“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喜欢、教师自豪”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追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努力打造特色教育品牌,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位于包括县直小学在内的全部学校前列,成为一所“底蕴深厚、质量上乘、特色鲜明、发展和谐”的知名农村小学。
二、总体规划
1、办学思想:依法施教,加强学校管理,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全面实施教师专业化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教育技术,借助老中青教师“传帮带”作用,做好“蓝青工程”,鼓励开拓创新,创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2、办学条件: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人文化工程,精细化管理工程和教师专业化培训工程,为实现“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喜欢、教师自豪”的办学目标创造条件。
3、管理水平: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干部队伍达到“五好”,即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制度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教师“业务精、素质高、能敬业”;加强精细化管理,落实分层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中心小学的龙头作用,以“校内教研”、“校本教研”和“两级督察(县教育局、乡中心校)”为措施,搞好教科研活动,以管理队伍,以教科研促质量。
三、具体工作目标
(一)办学规模
学校五年内在保持原有规模的基础上进上步一提档升级,力争在xx年末申请晋级“省级标准化建设先进学校”,抓住争创“省级标准化先进学校”建设的有力契机,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力争在五年内使学校规模更上一层楼,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在提高办学规模的同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五年内,使xx中心小学在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上与县直小学站在同一行列,并达到县直小学上游水准。
(二)学生培养
学生是一所学校的根本,学校存在的目的就是培养出优秀的、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基于此,我校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德育养成教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造就社会主义建设新型人才为终极目标,多途径、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培养,全体教职员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教书与育人并举,全力为“打造适合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在五年之内,力争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1、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积极地探索,多渠道地尝试,在探索和尝试中积累知识,获得能力。
2、具有持续的发展潜质--在夯实基础知识、素质全面提4高的前提下,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
3、具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在为师之范的教育陶冶下,展现出新时代学生应有的风貌:纯真善雅、仁爱博大、勤学睿智、诚实守信、坚韧不拔、开拓创新。
(三)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示范性和传播性是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教师的“德、识、言、行”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师师德水准的高低和业务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风、学风、校风、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我校把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放在未来学校发展的首要位置。
未来五年内,我校努力做到:
1、师德师风建设方面
①、使教师们进一步明确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观念,进一步形成全新的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努力发扬敬业精神,切实提高育人水平,精心塑造师德风范,建设一支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②、完善师德建设的各项制度以及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社区、家长、学生五位一体的监督网络。
③、全面落实全员德育模式,人人发扬讲文明的新风尚,推进学校文明建设。
④、关心教师的道德生活及心理健康,以关心人、温暖人为宗旨,多层次、全方位维护教职工的利益。
⑤、着力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帮助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形成以名师为引领的骨干教师团队。
2、师能建设方面
①要有较强的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完成向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方式的形成。
②要具有课程开发能力。要求教师有能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能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当中,要从原来的“消极接受者”转变为“课程决策者”,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降低对教科书的依赖。
③要有娴熟的教学技艺。遵循教育规律,智慧地、艺术地教育学
第二篇: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小学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我们必须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省、市、县有关精神和教育法律法规,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立足校本,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开发资源,努力创建特色学校。肖家营小学在“十二五”规划发展基础上,特制定本校十三五(2015年2020年)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和现状分析
我校地处谷城县泰山路南段,位于肖家营社区六组,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学校占地面积8亩,建筑面积2336m2,教室24间,办公室6间,实验室1间,仪器室1间,图书室阅览室1间,音乐、美术教室各一间,会议室、卫生室一间,实现了校园网络化和教学班班通。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6人,教学班10个,幼儿班2个,在校学生410人,幼儿105人。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泰山庙和肖家营社区以及村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普及程度得到巩固和提高,教育质量和依法治校管理能力逐年提升,学校已初具规模。
肖家营小学服务半径大约5公里左右,包括泰山庙社区、肖家营社区、盛世中华城小区总人口6624人,总户数1792户。其中泰山庙社区2660人(含流动人口),620户;肖家营社区2164人,742户。随着城市的发展,泰山庙社区、肖家营社区和旺恒国际中小型企业迅速增多,盛世中华城小区入住率不断攀升,学校生源越来越充足,学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1、指导思想:我们办学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扬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旗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做优“书香校园”、“平安校园”品牌,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质量与水平,打造县城区又一所优质小学。
我们的校训:求实、进取、乐学、多思;我们的教风:敬业、爱生、善学、创新;我们的学风:立志、勤学、诚信、奋进;我们的精神:民主、团结、业精、争先。
2、办学理念: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全心全意为师生的发展和幸福服务”。就是三句话:以学生为本,培养品德高尚、充满活力、具有创造力的“四有”新人;以教师为本,造就素质优秀、善于探究、和谐进取的教师队伍;以学校发展为本,建设内涵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发展的优质小学。
三、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
1、总体目标:打造城区优质小学,谷城县示范学校。用五年的时间把肖营小学发展成为1000多名学生、18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打造成为城区优质、现代化的小学,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让每位教师幸福工作,让每个家庭充满希望。
2、发展思路:
突出一个主题改革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学校在高速发展的基础上,高扬改革这面旗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教育改革中的政策优势,做优、做强学校品牌,使学校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确立“四种意识”(1)生本意识。即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要发展,关键在于培养的学生是否有质量、有特色。学生发展水平高,学校的竞争力就强,学校的发展环境也就好。(2)师本意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本的理念,让不同层次的教师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和发展。(3)校本意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教育云资源优势,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4)社会意识。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作为教育者,必须要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把学校和社会融入一体,经常与社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四、具体目标和工作重点
1、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三五”期间,学校借助国家实施学校“薄改工程”建设的快车道,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投入115万新建一栋767平方米的教学楼和阶梯教室。二是投入30万扩建、改造运动场地。三是投入12.34万元,建好供水管网、配齐安保设备、购置饮用水设备。四是投入24.42万元,建成45台计算机室,15台多媒体教学设备、5000册图书、500套标准课桌凳、科学实验器材、体音美器材按标准配齐,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优质资源班班通。五是投入10万元,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独特的“书香校园”气息,实现校园环境净化、亮化、美化、生态化,达到标准化小学建设标准。
2、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20年达到18个教学班1000多名在校生的规模。
3、教师素质进一步提升。(1)通过校本教研、小课题研究、青蓝工程和各级教师培训、教研活动等平台,培养3至5名省、市、县优质课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通过省考县聘招录教师新机制,学校新进年轻教师8-10名,改善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科不配套的现状。(3)通过师德教育月活动、学校管理激励机制,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教师敬岗爱业、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师德表现,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上满意度达到98%以上。
4、精细化管理逐步做到精致化。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增强管理实效。坚持依法治校,修改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施“118”工程,即一个学校五年规划和8项学校考评机制(绩效工资考核、职称晋升考核、教育质量考核、岗位设置考核、班主任考核、教学成果考核、出勤考核、教学常规考核),学校从精细化管理开始,逐步实现精致化管理,创建成为省级“健康学校”“无烟学校”,市级家长学校示范学校、平安校园,县级示范学校、书香校园、文明单位。
5、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四声一影”活动,让校园有朗朗的读书声、动听的歌声、悠扬的琴声和运动的呐喊声,有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身影。培养一批有爱好有特长的学生,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达99%。积极推进“357”高效课堂建设和素质教育。小学低、中、高段各科统考成绩综合指数分别达到0.9、0.85、0.8.毕业年级全镇统考和非毕业年级全镇抽考成绩名列前茅。
6、后勤服务意思进一步增强。以服务教育教学为中心,建立高效的后勤服务运行体系,强化财务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建设绿色生态校园,争创“文明小商店”和“美丽乡村校园”,为师生创造一个温馨的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十三五规划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征求广大教师意见,制定实施规划,并不具体目标分配到各科室、各年级组。每学年结束,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及时总结实施的成效,对没有落实好的项目,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2、制度保障。坚持依法治校,积极实施“118”工程,建立完善一系列教师、学生考评机制和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管理,落实每一项规章制度和考评办法,从精细化管理到精致化管理,让“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更符合法律规范、学校的各项考评机制更能激励教师专业成长。
3、师资保障。落实县委县政府、教育局《关于教师队伍管理的办法》,实施教师聘任制改革,严明纪律约束机制,清理整顿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抓好校本培训和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开展“一课一师、一师一课”课例研究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抓好教师出勤考核和师德教育月活动,每年评出10名“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和优秀教师,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水平。
4、教学保障。认真落实襄阳市常规教学管理意见,加大常规教学检查力度。积极推进“357”高效课堂建设,开展小课题研究,每学期举办一次优质课大赛,形成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落实“两个办法”,即教育质量奖惩办法和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抓好少先队工作,坚持开展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开展“六一”、“元旦“文艺汇演、体育运动会、拔河跳绳比赛、书法绘画小制作展示、寒暑假作业评比、读书演讲等一系列活动,不断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5、后勤服务保障。层层签订校园安全常规管理责任制,落实门卫管理,配齐安保器材,聘请专业的安保人员,坚持校领导值班制度,校园安全一天一检查一记载,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实现学校安全“零事故“目标。规范财务管理,勤俭节约,实行财务预决算制度,民主理财,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经费保障。完成自来水管网建设,购置开水供应设备。加大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工作,强化教导处为教师教学的服务意思,开展“四好一放心一满意”和“四个创建”活动,努力打造“规范后勤”、“满意后勤”、“健康后勤”和“平安后勤”。
以今天的改变走向明天,以明天的梦想激励今天。新的五年规划即将开始,美丽的画面已经展开。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为了我们心中美丽的梦想,让我们团结一心,锐意进取,用我们勤劳的汗水和聪明的才智,去开创肖营小学崭新的未来!
第三篇: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寺头初级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1—2020年)》以及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我县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我校实际,经过研讨论证,确定本发展纲要
二、学校发展现状分析
我校始建于1950年,先后经历了高中学段,初中学段,以及三校合并,现位于临朐县寺头镇黄崖根村,是一所山区初中学校,现占地面积32466平方米,建筑面积11181平方米,绿化面积4296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实验楼、餐厅楼、宿舍楼及塑胶操场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
学校教职工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充满朝气。现有教职工95人,其中大学学历以上79人,占83%;大专学历16人,占21%。高级职称6人,一级职称60人,二级职称29人。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初一年级6个班,共275人;初二年级4个班,共143人;初三年级5个班,共187人;现在校生共605人。
学校以“让学生快乐,让家长满意,让教师幸福”为办学理念,以“依托社团建设,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升素质,让学生快乐成长”为办学特色。扎实遵循“和而不同”的校风、“诲人不倦”的教风、“学而不厌”的学风和“诚实勤奋,自主求真”的校训,立足实际,奋力争先,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教研成果丰硕。其中有8人获得国家级教研奖项,3人获得省级表彰,3人获得市级表彰,67人获得县级表彰。学校先后荣获省级标准化学校、省远程研修先进单位、市级规范化学校、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市级餐饮服务安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挑战与问题
(一)我校现在具有的优势:
1、各项配到设施基本到位,学校硬件设施在近几年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各功能教室齐全,办学条件相对有了很大的提升。
2、教职工结构趋于合理,我校教师在年龄分布上非常好的体现了老、中、青结合,教师年龄阶段结构合理,每一年龄层次都有一批相对优秀的教师。
3、我校教职工学历以本科为主,近几年研究生学历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整体上逐步提升,已经实现了70%以上的教师为县级以上教学能手,其中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逐步提升。
4、我校在社团建设已经拥有一定的历史,其中文学社团层先后获得省级、市级奖励,小巧手剪纸社团已经具有一定的成效,音体美相关社团活动开展有序,专项指导教师认真负责,彰显学生个性发展。
5、我校图书建设已基本满足学生阅读需求,从管理到制度,相关系列活动正迈着建设一所山区书香校园迈进。
6、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展开课程资源开发,我校先后承担了省级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同时,在微课程资源建设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7、围绕我校的系列活动,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正在有序展开,已经成熟的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庆典、开学、毕业等活动课程,围绕社团活动开展的系列相关课程,以及围绕课堂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展开的师本课程开发工作已经步入正轨。
8、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已经初步形成,从初一入学的系列规范,从过程性评价,结合学生一日常规检查,学生自主管理社团的自主管理,从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环境卫生保护,到学生的日常生活,餐厅卫生,学习思考等学校将逐步形成系列的习惯养成课程,并做细做大,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9、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经在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安全预警、餐厅管理等都有一定的成绩需要进一步作好。
(二)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敬业能力。专业素养以及职业幸福感需要提升,2、学校的系列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3、各个社团建设需要进一步作出成效,本着为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力求为学生搭建好活动舞台,以社团建设为依托全面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
4、教师的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协作教研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5、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常规评价需要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
6、建立健全学生发展德育课程,努力提升学生德育素养,为培养高素 2 养的学生而努力。
7、落实学校的办学思想,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努力让每位学生和老师为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感到充实的价值感,提高学生在校的内心欢乐指数和教师的幸福指数以及家长的满意度,真正落实“让学生快乐,让家长满意,让教师幸福”的办学理念。
8、学校的课堂建设需要加强,各个学科发展不平衡,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和激励机制,教师课堂文化建设,教师基于国家课程的资源素材需要提升。
9、学生管理体系的完善与科学性。
10、因为部分学生在家是留守儿童,家长双方在外打工,属于隔代管理,所以由此产生的学生道德素养,学习习惯继续提升。
11、学校发展标志性成果缺乏,很多项目没有持续性,不能做大做强。
四、具体目标
(一)我校的核心理念: 办学宗旨:健康成长 快乐学习;
办学理念:让学生快乐,让家长满意,让教师幸福; 校训:诚实、勤奋、自主、求真; 校风:和而不同; 教风:诲人不倦; 学风:学而不厌
围绕我校的核心理念,我们努力实现通过教育提高人的生命生活质量,我们追求健康快乐的成长生活,努力创设一种氛围和文化,使得我校的每一名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悟到文化的价值和力量,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为自己的处在一种健康而快乐的学习状态而拥有生命的充实感,同时,我校的全体教职工都在拥有一种健康而向上的职业敬畏感,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中,拥有爱心,并以此不断感染学生,借助讲台,以教学为载体,融入生命价值的解读和引领,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让每一天都感到职业的幸福感,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价值。学校努力创设一种和谐的个性化发展的文化氛围,让校园成为学生和教师成长和发展 3 的舞台,是校园成为每一名寺头初中人的生命中最亮丽的景色之一。
(二)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的时间,努力把我校建设成制度健全、学生乐学,教师敬业,班子进取,拥有一套科学而有效的管理体系,形成良好的校风,教学成绩稳定提升,使得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位居我县前列的优秀乡镇学校。
(三)具体目标:
1、健全我校的制度文化,重点健全我校的学生发展评价机制,以评价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动力,提升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改革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在量化的基础上注重教师的长期个人规划发展,通过长期评价激励教师真正爱岗敬业,将教育事业作为自己一生的努力目标,实现自己的教育价值,同时完善各项制度,并落实到位。
2、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三大校本课程体系:(1)依托重大节假日。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等构建我校的活动课程体系,(2)开发我校的国家课程资源,建设一套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科微课课程资源、教师备课文本课件电子资源库、学生学习生成课程资源库、学生阅读课程资源库等等。
3、以语文和思品教学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在语文教学上有所突破,构建我校的大语文教学体系。以此带动我校的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一个以学科教研组为核心的课堂观察、课例分析研究模式,抛弃形式化的课堂督查方式,立足教师的自我发展,重教师个人以及集体的教学反思,让课堂教学成为每一位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重点,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4、加强德育建设,以习惯养成为载体,开发我校的德育建设校本课程,形成我校的年级德育建设目标,并通过各项活动落实德育建设。
5、继续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固定时间、场所,采用项目负责制的形式,学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团建设体系。力求在五年内形成一套完善的社团相关课程,并至少形成3个县域内较有影响的社团团队。
6、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全面带动教师专业发展,抓好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校本研训、集中研修、名师课堂、视频研究、专业阅读等形式努力搭建平台,促使教师专业素养。
7、加强学校创新教育工作,指定学校三年创新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创新教育实施方案。争取在创新教育方面有所突破。
8、继续深化写字课程,结合卷面书法,将写字向各个学科渗透,在习字的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9、书香校园建设,精选书目,分学期和年级建立必读和选读书目,围绕提供书目,开展系列的读书活动,让每一位在寺头初中三年学习的学生都能够阅读人类有价值的精神名篇,积极开展系列的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发展主要措施与策略
1、健全德育建设,将学生在初中三年中必须养成的对学生终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道德习惯以及行为价值观等,进行细化分解,结合思品教学,落实到初三三年的每一学期的教学育人中,要求每位老师都熟悉培养目标,都与自己的课程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建立完善的阶段发展德育目标要求,通过各项活动与生活进行德育渗透教学,将学校的卫生、餐厅生活,宿舍休息、学习、课外假期等都不断进行自我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形成我校系统的德育目标体系,各学科建设相关的德育教学渗透课程,学校德育处协同艺术教学、体育教学通过各类活动创建德育课程。形成完备的德育建设体系,开发完善的德育建设课程,并以此促进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使得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大思品教学。
2、改革课堂教学,从上课的各个环节开始,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借助网络平台,促进教师资源开发意识,每一位老师在学期初规划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突破点,同时建立个人课程资源库,每一名学生的学情发展档案、学生发展评价分析档案,备课采取个性化备课,取消形式化的评价方式,积极鼓励教师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借助网络平台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反思和随笔积极展开交流和点评,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将分为个性化资源展示、个人标志性成果、个人大赛成绩等内容,以学科教研组为中心,积极展开课例研修,制定我校的课堂观察研究模式,让每位教师成为课堂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落实集中研修制度,让集中研修成为教师优质资源、阶段困惑或者教学成果分享的平台,坚持学生学情分析制度,不定期展开同年级重点学生的学情诊断,5 不同学科教师围绕案例学生展开学习方案和学法指导设计与实施,落实重点学生包靠制度,积累校级学生转化优秀案例,并进行推广。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以名师工作室为带动,加强教师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外出学习、研修交流、专业阅读、观课评课、大赛提升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对有经验的老教师,注重其经验的实践检验和分享工作,重点抓好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设立青年教师发展论坛,通过论坛集中展示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享成功经验,集中破解难题,积极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力求在五年内青年教师在专业素养上有大的提升和突破,同时建立一个良性的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的共同发展模式。
加强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培养,形成个人课题申报制度,鼓励指导跟踪教师围绕教学中的困惑和发展瓶颈展开小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4、创建书香校园
积极展开师生大阅读,按照三年一个循环,精心筛选能够对学生人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书目,分年级分学期确定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在泛读的基础上,展开图书高质量的阅读指导教学,创设好的阅读环境,校园内开设读报栏,楼道中展示重要书目,积极展开深层次阅读活动,加强读写用相互渗透,将学生有价值的阅读资源,如:读后感、演讲稿、阅读批注经典等作为相关书目的附件,不断积淀,形成基于某一经典图书的课程资源,并不断向下一级学生展示分享和收纳,全面开放图书馆,指导学生积极进行电子阅读,同时,积累优质影视、视频资源协同文本阅读开展相关的师本课程,让阅读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学生展开自我教育。开展学生间的优质图书漂流活动。
5、加强社团建设
开放学校相关资源,深化现已经成熟的文学社团、绘画社团、音乐社团、剪纸社团、足球社团、信息技术社团、书法社团、学生自主管理社团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需要以及师资条件积极组建新的社团,学校成立专项负责人,确立社团申报条件,并积极指导社团负责人开展相关的课程资源开发,课时申报工作,建立完善的社团考核评价机制。
6、完善教师、学生评价体系
不断修订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方案,建立长期的教师全面发展提升评价制度,力求取消考核中不合理的因素,对于连续考核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培训等优惠政策,鼓励教师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坚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的敬业态度和工作作风。并通过考核体现。
各部门协同建立更加有效的学生动态评价体系,并不断完善修改,让评价引领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的热情。
7、构建我校完善的课程资源体系,开发完善校本课程
基于微课资源的开发,人人建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形成我校特色的课程资源库,并不断分享优质资源,资源可以分为课程教学资源、学生学情档案、班级管理案例、教师发展案例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校本课程,建立一个完善的校本课程申报开发机制,开发完成剪纸艺术、信息学奥赛、人物传记品读、文学社刊、国旗下的讲话、足球、校园广播、写字与卷面章法、学科微课程、数学素养提升、阅读等课程,并积极申报课程开发项目,邀请专家进行指导。相关成熟课程必须建立完善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设计等资源,并申报课时,展开校本课程教学。
六、发展重点项目 1.德育建设项目:
第一步:围绕思想品德课课程目标结合我校理念学生特点以及学生多数为农村家庭背景的实际梳理成三年学生成长的总体德育建设目标,并根据年龄特点进行分解,每学期重点关注某一德育项目,做好德育建设的顶层设计和要求,形成每学期的德育培养目标和考核模式;
第二步:每一名师生都熟悉总体设计要求;
第三步:德育实施:德育处制定相关的评价方案,做好常规德育考核评价;并积极做好相关的德育活动体验,班主任是班级学生德育建设的重要责任人,可以通过班会假期综合实践等形式围绕课程目标展开系列的德育教育,学校层面定期举行相关德育发展优秀学生和案例评选;教师熟悉每学期的德育目标,在学科教学中不断渗透。
第四步:阶段总结反思,整理成功和失败案例,并积极展开德育培养规划修 7 订,完善德育培养课程资源。
2.课堂教学改革
第一步:以教研组为核心,建立学科备课、上课、课堂观察、课例分析、课后反思模式和研训机制;
第二步:围绕学校总体设计,教师个人积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申报阶段课堂教学重点突破项目,教导处根据申报项目进行指导和邀请名师破解,并跟踪教师项目的进展。
第三步项目结束后进行考核和评价,对有价值的成果及时进行推广。3.课程资源开发
第一步:学期初:人人建立相关学科教学的课程资源库,并精选重点内容进行师本课程开发项目申报;
第二步:专人专项负责相关项目的开发指导和问题解决,跟踪项目研发过程; 第三步:及时展示教师个人课程资源,并不断分享优质资源。第四步:教研组长组织形成校级优质资源库。第五步:对资源库进行修改完善使用。4.深化社团活动
第一步:调研原有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破解; 第二步:开发相关校本课程
第三步:形成一套完善的社团申批考核制度; 第四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5.青年教师培养
成立学校青年教师发展联盟,定期开展青年教师发展论坛,随时交流青年教师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好的做法,建立青年教师教育博客群,坚持交流教育教学反思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组织好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升工程,通过青年教师研说教材、基本功大赛、专业阅读、微课大赛等形式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
七、发展保障
1.加强管理,学校进行顶层设计,层层管理,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案,明确责任人,明确责任。
2.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形成一套完善的项目审核、调研、考核、评价体系,激励教师积极创造性的实效性的展开项目活动。
3.采用项目责任制,各校级领导分担若干项目的调度和考核以及协调解决项目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各中层领导人分别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承担一到两个项目的具体实施和领导工作,各教职工根据个人特长,在课堂教学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师本课程建设、社团建设上选择申报自己的主项目,项目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列入个人考核。
4.学校在教师培训、学校设备资金使用等方面要向重点项目倾斜,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5.制定阶段性项目的进展展示调研活动,积累相关成功案例,积极展开阶段性项目成功推广工作。
6.所有项目的中心都围绕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整体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幸福感展开,要求项目承担着力气做精做好相关项目。
第四篇:十三五发展规划
山城镇中心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战略任务,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根据教育局的有关指示精神,特制定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学校现状
(一)基本情况
梅河口市山城镇中心校坐落在美丽的红旗山下,始创于1936年,学校占地面积34395平方米,建筑面积10403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学校。学校按照省颁标准配备各类专用教室,配齐仪器设备,建设了天网、地网,校园网,教学设备日臻完善,逐步走向现代化。
学校现有47个教学班,2252名学生,在职教职工138人,专任教师132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大专以上学历116人,占专任教师88%;省级骨干教师4人,地级骨干教师10人,县级骨干教师24人。
(二)办学经验和优势
1、山城镇政府尊师重教氛围浓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
2、学校制度逐步健全,管理规范,运行机制初显高效。学校建立了如《山城镇中心校教师量化考核办法》、《山城镇中心校教职工考勤制度》、《山城镇中心校学生量化管理》等核心制度,学校基本形成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
3、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具有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团结协作的传统职业精神,可塑性强;行政干部队伍廉洁团结、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勇于担当,积极性高。
4、学校秉承七十多年的优良办学传统,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良好的团队精神、浓郁的学校文化、书香特色校园、“体艺2+1”特色教育、严格高效的教育管理等办学特色逐渐形成。
(三)面临的问题
1、社会需求对学校教育水平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既关注学科成绩,又关注全面健康发展。社会及家庭对学校教育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校及教师务必不断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2、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全域化教育综合改革对学校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当前教育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学校要抓住机遇,不断提高办学水平,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和举措。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管理和教学行为。
3、教师年龄、学科结构的现状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考。近年来,学校增加了一批新教师。年轻教师充满干劲和活力,但明显缺乏经验,同年级同学科急需有老教师进行专业引领,教师队伍齐而不尖,缺少名师的引领,骨干教师、名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另外,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体、音、美等技能学科师资薄弱,专职教师明显不足。
4、学校硬件设施的相对老化和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根据学校现有办学规模,配套的功能室也显得不完善,部分设备由于使用年限较久,老化陈旧,如信息技术设备、学生图书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需要投入不小的资金,分阶段分步骤更新、添置。
5、学校管理方面:(1)缺乏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学校的有些规章制度和考评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有待更新。(2)学校在德育教育、校本研修、师生发展等方面没有建立起具有实效性和科学性的运行机制,没有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3)评价体制方面的改革要不断探索。
6、学校校园的周边环境亟待改善:附近居民车辆无序停放,家长接送车辆无处停放,雨天交通拥堵;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的现象严重影响学校师生安全等。
二、“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和办学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工作,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指针,秉承学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学校的办学宗旨,发扬学校蜜蜂精神,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发挥梅河口市名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梅河口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二)发展定位:
1、办学理念:内涵发展育人 精细管理办校
2、办学宗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领航,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服务。
3、办学愿景: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学校和美
4、学校精神:包容 互融 共荣
5、办学特色:打造书香校园 发展“体艺2+1”特色学校
6、“三风一训”:
校训:修德 启智 健体 育能 校风:和谐 严肃 活泼 励学 教风:博学精业 厚爱育人 学风:善思好问 勤学求新
(三)办学目标:
总体目标:拓展学校的办学内涵,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夯实学校的人文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和谐全面地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我;努力扩大教育空间,配置高标准设备,改善教育环境,强化安全保障;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优化师资队伍,挖掘优质资源,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扎实推进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促进区域性教育均衡发展,为梅河口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1、学校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2015-2016):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学校章程,健全和完善学校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管理,优化学校运行机制,强化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巩固养成教育成果,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大力开展学校新一轮创业,严格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教,实现学校科学发展的目标。
中期目标(2016-2018):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严格高效和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实现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着力加快学校特色创建步伐,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目标。
远期目标(2018-2020);努力实现学校愿景,这三年着力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总结、提炼、升华学校管理,形成管理示范学校、德育先进学校、“体艺2+1”特色学校、打造一批省、市、校名教师、骨干教师,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目标。
2、教师发展目标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合作探索、创新高效”的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主要表现在:
生命价值得到体现:教师在育人的同时育己,做到教学相长,在成事中成人,在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同时焕发教师自己的生命活力,真切地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
教师师德高尚清纯:爱心、公正、尊重、责任感是教师德性的核心,具体表现为教师能为人师表,对学生的爱心,对家长的热心,对同伴的贴心,对工作的尽心,对社会的善心。
教育教学技艺娴熟:教师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规律,智慧地、艺术地、无痕地教育学生,灵活地、巧妙地、游刃有余高效地驾驭课堂教学。
课程开发能力较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智慧开发者。
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较强,不再仅仅是一个教学“操作工”,而是一个不断学习者、思考者、思想者、研究者。
信息技术有效运用: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能灵活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3、学生发展目标 培养面向世界的现代社会人才,做到基础牢、习惯好、会实践、能创造,使山城镇中心校的学生形象特征鲜明,活泼开朗、自信大方、文明礼貌、幸福快乐。
基础牢: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积累学习底蕴、学习潜能得到开发,多方面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网络技术,获得优良的学业成绩。有良好的心态、健强的体魄,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
习惯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明辨是非观,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做人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会实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协调统一的意识,以各种社团、协会、小组活动为载体,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熟练掌握相应的技能与本领。
能创造:学生对丰富多彩的世界充满好奇,有创新精神,遇事总爱思考为什么,并且能够积极地探索,多渠道地尝试,不断地形成认知冲突,不断地试图解决问题。
三、“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主要任务:
1、办学条件:(1)建设食堂,彻底解决学生分批吃午餐的现象。(2)各种专用室配备齐全达标,设备仪器充足,合理使用,满足日常教学需求。图书馆调整扩容,建设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实现图书管理现代化,创建示范图书馆。(3)信息技术设备方面:班级配备多媒体设备,实现校园网络全面覆盖。(4)建设橡胶跑道、人造草足球场等运动场地,添置体育运动器材,各种运动设施规范达标。(5)构建校园安全防护体系,提高学校物防技防设施水平,与社区相关部门实现联网,实现校园安全管理现代化。(6)校园文化质量明显提升:书香文化长廊以鲜明的主题展现;前后教学楼各楼层楼道文化氛围浓厚,各配套教室主题鲜明,班级文化布置体现个性。
2、规模与质量:(1)控制学生规模。班级数控制在40班以内,班生数控制在45人以内,全校学生总数控制在1800人以内。(2)人人接受教育。保证本学区内适龄儿童100%入学接受教育,应届毕业生毕业率100%,评价实行等级制,学生操行评定合格率≥99%,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健康文明,有礼有节,善于与人合作。(3)提高教育质量。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大力发展地方与校本课程,学生个性发展良好;配齐并提升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品生(品社)、综合实践等学科教师的教育水平,开足开好规定的课程。(4)增强学生体质。建立学生体质测试系统,及时监管学生体质情况;科学安排学生学习、生活、锻炼,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5)校内教育均衡。加强教师间的交流研讨活动,让每个学生享受同样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加强师德教育,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得到同质的教育教学对待,创造条件给予每一个学生均衡地表现、发挥、发展的机会等。
3、师资水平:(1)评价制度。建立健全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评审聘任和综合评价的首要内容。(2)学历达标。学历按要求100%达标,45周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占80%以上。(3)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全员参加计算机培训,人人通过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测试合格,人人熟练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辅助教学,不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增强运用信息技术汲取优质教育资源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普通话全部达标。普通话人人达到二级乙等以上,50%达到二甲以上水平,其中语文老师人人达到二甲,不断鼓励教师提高普通话应用水平,并向更高等级迈进。(5)学科带头人。建立健全教师培养与使用机制,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搭建多元实践交流平台,让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力求在“十三五”期间培养一批在本地区有影响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并辐射带动更多的年轻教师快速成长。(6)教育科研。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制度,教育科研成果纳入教师的晋职与评先评优考核内容,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形成良好氛围,人人参与教育科研,人人有研究子课题,“十三五”期间学校至少完成五项市级以上立项课题的研究,科研成果得到推广。(7)进修培训。创造条件让更多的老师有进修培训以及外出参加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的机会,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或教研机构举办的各种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的活动,力争45周岁以下的专任教师每学年人人都有机会外出参加专业进修培训或教育教学研讨活动。
4、学校管理:(1)班子建设。行政班子团结协作,奋发有为,勤政廉政,积极进取,服务意识强,年龄结构合理,学科有专长,能有效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在教师中有较高威望。(2)制度创新。依法治校,以德育人,与时俱进,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引导人,以规范科学的制度激励人,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相关教育法律规定、教育政策要求等,对学校现有“三五制”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修订与充实,以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3)民主管理。坚持服务育人思想,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依靠广大教职员工不断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行民主管理,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和民主评议监督制度。(4)完善评价机制。完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学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更新家校联系制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学校健康高效地发展。
5、安全工作:(1)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管理制度。不断强化安全措施,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健全安全保护网络体系,加强各种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师生及学校财产安全。(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网络。加强与部队、公安、社区联防队等共建单位联系,多元化地加强家校联系,密切关注安全动态,切实做好联共联防保安的工作制度,给学校多一分安全保障。(3)建立健全安全宣传教育网络。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早会、班队会、多媒体视频等多渠道多方面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4)切实落实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学校教职工岗位安全工作指南》精神,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工作责任制,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处室、年段组各司其职,全体老师协作负责的安全体系。
6、办学特色。没有课程的支撑,任何办学特色的生命力都不能持久。学校坚持“和而不同”的课程理念,坚持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上足上好国家课程。(1)体育教育特色。创建“体艺2+1”特色学校、吉林省武术传统学校,把篮球、足球项目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三到六年级每周一节,让学生在课程教育中掌握篮球、足球基本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体验团队合作,提升生命质量。(2)艺术教育特色。依托少年宫活动,创新艺术教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在校既享受艺术教育的熏陶,又有机会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学校每年开展“体育艺术节”,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3)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室已按规定建设,我们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点,努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它教育的协调发展。(4)书香校园特色。在“书香校园”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伴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凸显办学特色,体现优质教育,形成教育品牌,走出一条新课程改革校本化的成功之路。
(二)、工作措施:
1、强化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实施规划的执行力。(1)分工明确,落实工作责任。
校长室负责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章程制定,统筹协调各部门、处室的日常工作。
德育处负责学生德育工作的规划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安全卫生工作、学生自主化管理和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教务处负责教学教科研工作的规划实施、教职工队伍建设、师生学习型创建、学生自主化学习培养和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总务处负责学校总务工作的规划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的创建和学校服务保障工作。
(2)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学校严格实行“三五制”管理,健全制度体系、目标管理体系、科学决策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包保责任制管理,加强部门工作责任,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完善学校会议制度,坚持安排部署和总结汇报工作的全体教职工周例会制。
2、优化用人机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1)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学校中层行政实行“四制”管理,分别为竞争上岗制、民主考核制、任期年限制、责任追究制,努力打造一个团结协作、步调一致、创先争优、富有战斗力的有机整体。
(2)教师要求刚柔相济。全体教师实行“五制”,即岗位目标责任制、全员聘任制、责任包保制、量化考核制和奖惩激励制。在制度刚性管理的基础上,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努力使教师集体形成自觉遵纪守规、团结协作、爱岗敬业、民主和谐的良好人文氛围,让这种柔性的人文自律成为学校刚性管理的补充。
(3)注重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强化班主任“八大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法规意识、公平意识、人本意识、团队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建立班主任的选拔、教育和管理的长效机制,着力培养班主任热爱班主任岗位、注重班级管理的创新和热爱学生的情怀,建设一支具有丰富班级管理水平和高度责任感的班主任队伍。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积极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工作方针。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品行基础;以每月德育主题教育为抓手,夯实学校德育常规工作;以活动为载体,丰富德育工作内容;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体验,强化德育工作的直观性和时效性。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德育基地两个主阵地的德育功能,做到人人参与、事事参与、全程参与,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逐步形成学校德育工作新特色。
(2)突出教学中心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夯实教学常规工作;大力开展教学改革,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搭建教学合作交流平台,加强对外开放和内部交流;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学校教学工作按“抓六常、促五创”(常规、常态、常训、常查、常比、常测;创先、创优、创效、创特、创新)的管理理念,狠抓落实,常抓常新。
(3)大力推进“科研兴校”工程。以校本科研为基础,着力破解教学工作中的难题;以教师发展为根本,着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着力提高学校科研水平。
4、硬化环境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内涵发展。(1)努力加强学校硬环境建设。争取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实现办学条件改善的再次跨越,基本实现校园“四化”(美化、绿化、净化、现代化),教学配套多功能用房充足,教学设备齐全、领先、及时更新,教学手段现代化、网络化。学校周边环境得到根本治理,确保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2)努力强化学校软环境建设。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按“物质文化打基础,制度文化强内力,行为文化塑形象,精神文化铸品牌”的文化建设理念,全面加强学校历史文化、道德文化、人文文化、艺术文化、管理文化、特色文化等方面的文化建设,让学校彰显艺苑色彩。
四、落实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保障体系
规划的落实,需要保障机制。学校将重视舆论宣传,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制定详尽的实施计划,确立资源保障体系。
(一)观念保障
1、注重舆论宣传
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首先组织学校中层干部、教研组长进行学习,充分把握办学的理念、内涵,切实把握精髓融为一体;其次,在全校教师中间进行充分的动员与宣传,使教师理解规划实施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与自己发展的关系,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
2、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如果不经常对已有观念进行反思、更新,已有观念往往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因此,从领导到教师,通过学习、反思与研讨,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形成适应学生发展的现代学校的教育观、德育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与管理观,从而为规划实施提供坚实的观念保障与文化自觉。
(二)组织保障
学校应本着职权清晰、责任明确、组织高效的原则,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
1、健全组织,科学管理。发挥党总支在学校管理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建立工会组织,建立教代会制度,发挥其的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作用;发挥领导班子的导向、凝聚、指导带头作用,形成团结、协调、勇于改革、务实创新的坚强集体。
2、依法治教,规范管理。依照有关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执行规范,发展规范,依法治教。引导全校学生养成良好行为规范、学习习惯,引导全体教师端正教学行为,引导学校的管理部门端正领导和管理行为,做到建立规范——执行规范——发展规范——超越规范。
3、按需设立,配齐科室。学校要本着“按需设立”的原则,建立健全中层机构。各科室目标明确,职权清晰、责任到人。学校将给予各处室相应的权利,避免有职无权、有权无职的现象。
4、重心下移,人本管理。把教学管理的重心下移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强化对教师的个案管理,为教师的个体发展提供条件、机会和宽松的氛围,创导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
(三)资源保障
1、后勤保障。后勤部门要强化细节管理,树立管理育人,管理服务的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严格执行各项财务制度,严格收支两条线,杜绝乱收费,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标”等规定。实施收费、招生“阳光工程”。要进一步加强学校财产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做到购物登记造册,借出登记办理手续。要管好、用好现代化教学设施,发挥其最大效益。全体教职工要强化校产保护管理意识,倡导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养成良好习惯,构建节约型学校。学校将调整经费使用结构,不断地改善教育教学设施,保障教师科研、教师培训、课程改革、学生实践活动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使用学校有限的办学经费,避免经费使用上的无谓浪费与低效。
2、安全保障。不断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制订防范措施,落实上级、学校《校园安全管理条例》精神,建立应急机制,排除隐患,确保校园安全,创建平安文明校园。
3、资料保障。进一步规范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确保资料完整齐全,各部门继续负责做好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到材料齐全,完整规范、数字准确。同时,全面实行电子化管理文书档案材料的方法,提高管理的效率。
(四)评估保障
1、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为落实规划的实施,学校、各处室、各年级、各班级应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形成较为详尽的计划方案体系。学校除工作计划外,每学期将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把规划内容落实到位。
2、建立评估体系。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容,制订相应的评估体系,每学年组织评估,监督规划的实施,并能够及时调整,修订规划。
“十三五”期间,学校要以《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统一思想认识与行动,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各种关系,在“崇德尚礼 笃学求真”核心理念引导下,以“现代”超一流的意识积极促进全面创新,为梅河口市基础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新贡献。
山城镇中心校 2015年9月
第五篇:经济管理系十三五发展规划
******学院
经济管理系“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取得重大发展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我校发展建设极为关键的五年,为使我系在“十三五”期间各方面的工作更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协调发展,根据学校总体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工作回顾
(一)取得的成绩
1、系部调整整合
学院从2015年建立经济管理系,将师资力量、课程、实践实训等进行整合,优化教学资源。
2、加强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
成功申报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和餐饮管理专业。新专业的申报成功进一步推动我系和学院的发展。
打造院级“教学团队”,带动全系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我系校级课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顺利结题。
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老师申报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获立项通过,我系教师申报的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1项结题4项在研。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2项结题4项在研。校级课题《导游服务技能》优秀课程建设顺利结题。
3、专接本工作取得成效 我系成立学前教育、旅游管理和市场营销三个本科班,加上原有的会计班,我系共有4个本科班,考试通过率较高,本科班的教学组织提升了我系人才培养层次也为学校带来了一定的收益,工作成效显著。
4、实践教学开展得较好,有一定特色
设计制作校内实训室标牌,做到每个实训室简介、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等内容上墙。并对餐饮服务实训室和形体礼仪实训室进行重新设计和装修,已经投入使用。
为使实习实训有序开展取得成效,我系预先制订相关计划,各项资料齐全,做到校外实习必有协议、有实习鉴定表,校内实习必有实习报告。通过校外实训和校内实训教学的组织安排,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5、学生管理工作成绩显著。我系不断探索学生管理新模式,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突出“严、细、实”。坚持“深入学生经常化,工作方法科学化,解决问题人性化”的工作方法,建立了学生日常操行量化考核系统,逐步形成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新机制。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规范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保证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断推进学生工作上新台阶。同时,积极开展礼仪大赛、征文、文娱晚会、技能竞赛、大学生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文化系部建设收效显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系部在转型建设阶段,急需学校的政策扶持和加强内涵建设; 2.系部管理制度和管理效果还需进一步提高;系部文化建设还需深化。
3.专业课教师总体职称低,科研能力弱;对口专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
4.缺乏必要的实训设施,教学组织、专业竞赛水平受限。
二、“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全面实现系部转型提升,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办学规模适度发展,学科专业结构更趋合理,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努力把我系建设成为和谐院系、创新院系、实力院系。
(二)具体发展目标 1.办学规模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立足**,面向**,服务商贸行业发展,到2020年,将院系建设成为拥有休闲与观光、商贸服务两个专业群,在校生1500左右。
2、实训条件建设
加大实践教学方面的投入,重视加强与改进实习、实训教学规范管理,保证实训课程教学质量。对校内实训室进行装修、添置设备和购买相应软件。新建综合会计模拟实训室,购买会计模拟、会计电算化、沙盘模拟软件,重新装修客房服务实训室。重点建设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以现代化校内实训场所。争取建成1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
深化与校外实训单位合作力度和深度。探索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模式,如为企业员工培训、教师挂职锻炼与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兼职教师聘用、专业建设与教材开发、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室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合作,新增20个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
3.专业建设
根据“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要求,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对现有专业适时调整、优化和提升,优化休闲与观光、商贸服务两个专业群,打造校内有较大影响、1-2个省内有影响的特色专业。
4.队伍建设
加大师资队伍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力度,培养2-3名专业带头人和3-5名骨干教师。引进高职称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组织专业建设,提升专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进一步改善在职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结构,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建立有利于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机制和氛围。鼓励系部各位教师攻读硕士、博士,提升学历水平,积极申报高级职称。
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达到7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0%,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70%。加强教学团队的培养与建设,要进一步落实专业负责人制,强化专业负责人的职能,优化专业教学团队。力争在省级教学团队建设等培养工作上有所突破。
5.教研与科研
坚持“以教研科研促教改、以教研科研带队伍、以教研科研强服务”的方针,积极配合我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大力开展应用研究,着力推进教研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强教、科研工作,培育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创新能力较强的教研科研团队。
6.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
树立“专业化、特色化”服务理念,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结构特点和“双转移”战略,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积极探索政校企合作新模式,深化产学研合作内涵,建立稳定、长期的校政、校企、校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7.招生就业
进一步优化生源结构,积极开展招生,全员参与,实行招生责任制。构建招生和就业工作的良性互动循环机制,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使专业与产业高度对接,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继续完善“项目驱动”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合作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作用。
全面开展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通过课程改革提升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加强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不断推进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评价,实现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主动引入行业人才需求的标准,加大“双证书”推行力度。
营造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增强教职工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准则,努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机制。抓好学风建设,严格考核,营造刻苦学习的氛围,注重德育内涵的提升,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系部发展规划。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以更新职教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完善学院就业市场建设和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政校企合作拓展就业空间,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就业长效机制。
(二)推进人才强院建设,构建高素质的教学和管理团队 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把好人才引进质量关,着力优化师资结构,重点引进高职称、高技能、高学历等高层次人才。师资配置要向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倾斜。
实施师资培养“三项”工程。一是实施“双高工程”,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培养对象在签约期内晋升高级职称,鼓励资助青年教师在职进修硕士、博士学位。同时搭建平台充分发挥现有“双高人才”的引领作用,形成人才梯队。二是实施“双师素质”工程,完善“双师素质”教师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技能资格聘任制度,有效激励教师获取“双师素质”资格。三是实施“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重点支持方向明确、队伍稳定、业绩突出的教学团队建设,构建由专业负责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高技能的兼职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组成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新模式,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服务区域转型升级,打造教育特色品牌
增强教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健全教研科研工作体系,完善教研科研激励机制,逐步将教研科研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和个人考核体系,提高教师教研科研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教研科研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教研科研骨干力量和带头人,提升团队整体科研素质和能力。形成一批具有系部特色、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围绕地方产业特色和需求,建立和完善教研科研合作机制,鼓励师生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
(四)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和谐平安校园
以办学理念、校训、办学特色为核心,凝炼学院精神,建立系统的系部价值理念。推进行为规范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系部管理行为、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培养师生严谨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学习态度。搭建成长平台,创造良好氛围,实现系部发展与师生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重视师生法制教育,大力开展校园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校园。
(五)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
修订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相互关联、良性互动的制度体系。抓好制度的制订、宣传、落实、监督四个环节,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在贯彻学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完善我系的教学管理制度、系部日常管理纪律制度、教研室工作制度、教师考核制度、实习就业管理制度、班导师考核制度等重要制度,形成班导师例会、教研室工作例会、系部每周大扫除等惯常性、周期性的管理方式,使系部管理变得简单有效。
四、规划实施
“十三五”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未来五年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的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落实。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和宣讲规划内容,使系部老师认知和认同规划,成为共同的愿景、自觉的行动。按照本规划要求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和相关制度,切实提高规划执行力。
建立动态的规划监测、评估和完善机制。定期监测规划目标的执行进度,并依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政策的调整及时修订规划。根据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建立相应的目标考核责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