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中国有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请珍惜生活

时间:2019-05-14 03:3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形势与政策:中国有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请珍惜生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形势与政策:中国有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请珍惜生活》。

第一篇:形势与政策:中国有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请珍惜生活

中国有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请珍惜生活

2014级会计六班张旭

一、百年的屈辱和苦难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独领风骚的五千年文明史,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封建王朝的腐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才陷入积贫积弱的屈辱和苦难的深渊。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始于16世纪。自从葡萄牙染指澳门以后,世界上大大小小的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几乎都用武力侵略过中国,穷凶极恶地杀害中国人民,敲骨吸髓般掠夺中国财富。仅以1931年—1945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为例,日本侵略者共制造2272起暴行和惨案,杀害中国军民3500万人,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亿美元,相当于南京国民政府277年的财政收入。

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清王朝到“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集团,非但不进行反击,反而和他们握手签约。自1842年清王朝同英国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以来,旧中国共与23个国家签订了343个双边或多边的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并在中国沿海和内地划分势力范围和“租界”,如天津一市,就有九个国家圈定了“国中之国”。

与此同时,他们还从中国攫取了一系列特权,如驻军权、治外法权(或称领事裁判权)、自由经营权、内河航行权、海关管理权等。凭借驻军权和治外法权,他们可以在中国铁路沿线和战略要地驻扎海军和陆军,官兵犯罪不受中国法律制裁,而由各国驻华领事按照各国法律“审理”。于是,外国驻军在中国为非作歹之事时有发生。如解放战争时期,美军在上海黄浦江撞死中国民船水手、在天津兵营附近枪杀中国农夫、在汉口景明大戏楼集体强奸中国妇女等。凭借自由经营权、内河航行权和海关管理权,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掠夺中国财富。自1896年到1911年前后,中国有30%以上的铁路,833%以上的长江航运吨位,90%以上的进出口贸易,93%以上的机械采矿,被美国、英国、俄国、法国和德国等列强所掌握。

外国侵略者在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同时,还培养和利用代理人对中国人民进行剥削,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在农村,占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约70—80%的土地;占人口90%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和其他劳动者,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地主靠出租土地剥削农民,过着纸醉金迷、骄奢淫逸的生活;农民终年劳动却家徒四壁,不得温饱。至于边远地区的封建农奴制,就更让人毛骨悚然了。民主改革前的西藏,约占人口5%的官家、贵族、寺庙上层僧侣三大领主及其代理人,占有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及大部牲畜,而占人口90%的人是既无生产资料又无人身自由的农奴,还有5%的人是世袭的奴隶。农奴主对农奴和奴隶拥有生杀予夺大权,可以任意支配,包括买卖、转让、赠送、抵债、交换乃至杀戮。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政教合一的西藏地方政府还致信其下属:为**喇嘛念经祝寿,“急需湿肠一副、头颅两个、多种血、人皮一整张,望立即送来。”实属骇人听闻。

西方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统治的过程。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仁人志士从自鸦片战争开始,多次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斗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每一次斗争都程度不同地打击了中外统治者,但是每一次斗争又都失败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和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社会进步打开了闸门。然而,由于他代表和依靠的民族资产阶级先天软弱,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把革命进行到底,最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逼迫下,不得不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务让给北洋军阀头目袁世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依然如故,中国人民仍旧在苦难和屈辱的深渊中挣扎。

辛亥革命的结局启发了包括孙中山在内的中国先进分子,使他们懂得了要救国救民,就必须另辟蹊径,而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老路。正在这时,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苏维埃国家的诞生,给中国先进分子指明了出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反对北洋政府拟在损害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巴黎和约”上签字的爱国运动。在这个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国工人阶级显示出反帝反封建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力量,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也从这个阶级身上看到了国家的前途和希望,于是便主动到他们中间去寻求革命依托。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二、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斗

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任,旗帜鲜明地提出“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192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经过对国情的缜密分析,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要实现最低纲领,即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党的工作重点由最初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转向了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

与此同时,孙中山也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决心与共产党合作并改组国民党,然后用“政党的力量去改造国家”。

1924年,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对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作出顺应时代潮流的解释。大会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章程》,确认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并决定在农民和工人中发展国民党员。鉴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又决定参照苏联红军的建军原则和模式,创办一所培养军事骨干的学校即后来的黄埔军校。共产党人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叶剑英、聂荣臻等为军校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上述举措,意味着改组后的国民党将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合战线,共产党则通过这个联盟领导革命,“重建国家”。

国共合作的成功,黄埔军校的创立,工农运动的高涨,为巩固广东国民政府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开辟了广阔前景,也给“重建国家”带来了希望。在如此大好的革命形势下,国民政府从1926年5月开始,组织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只用半年时间就消灭了北洋军阀直、皖两系主力,解放了长江和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统一了除江苏、浙江、安徽之外的南部中国。在这关键时刻,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翼势力背叛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于1927年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包括国民党左派在内的一切革命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杀害31万多人,其中有共产党员26万多人。这是反革命势力撕下伪装,大肆摧残革命力量的开始,也是共产党独立领导工农武装革命的开始。

血的教训使从血泊中站起来的共产党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掌握军队,才能“重建国家”。1927年8月1日,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发动站在共产党一边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后第六天,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确定了未来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会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去湖南改组省委并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由于进攻长沙失利,毛泽东毅然调整原定计划,率领起义的工农武装转入山区,途经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政治改编,然后把“支部建在连上”的中国工农红军带上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到1930年5月,红军总兵力已近7万人,先后开辟了赣南闽西、湘鄂西、鄂豫皖、湘赣、湘鄂赣、赣东北、右江等根据地或游击区。1932年6月,粉碎国民党军三次“围剿”后,全国主力红军发展到15万余人。

不幸的是,1933年以后,由于党内高层领导推行“左”倾冒险主义,不顾蒋介石集团动用50万兵力进攻中央根据地的严重态势,错误地提出“不让敌人侵占苏区寸土”的错误口号,命令红军将士死守硬拚。结果,在1934年4月“广昌保卫战”中,以5000余人的伤亡代价,不仅未能守住中央根据地的重要门户广昌,反而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不得不于10月率领中央红军向湘西进行战略转移,开始艰苦卓绝的长征。蒋介石集团凭借湘江天险,设四道封锁线,布重兵围追堵截。中央红军血战数日突出重围,但伤亡异常惨重。渡过湘江以后,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余人。湘江一战,牺牲56万人。在十年土地革命特别是长征过程中,各根据地人民前仆后继,牺牲巨大。以中央根据地的瑞金为例:全县人口24万,参加红军的49万,参加长征的31万,长征途中牺牲1万。

1937年7月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共产党又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动捐弃前嫌,同国民党共赴国难。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作战125万余次,以伤亡61万多人的代价,抗击了58%—75%的日军和全部伪军。同时,为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制造反共阴谋也作出了牺牲。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就是怵目惊心的一例。1941年1月4日,驻守皖南的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9000余人,奉命从云岭出发向长江以北转移,途经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重兵包围,经过七昼夜血战,除2000余人突围外,其余7000人大部牺牲。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故态复萌,为了消灭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不惜一切手段进行全面内战。共产党被迫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只用三年时间就打倒了蒋介石集团,解放了全中国。然而,巨大胜利同样是以巨大牺牲为代价的。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共有26万人民解放军官兵献出生命,104万指战员负伤流血。其中,敲响蒋家王朝丧钟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是以69万人的伤亡代价、淮海战役是以133万人的伤亡代价取胜的。进军江南、解放南京的渡江战役,也是以6万人的伤亡代价取胜的。

以上尽管挂一漏万,却能管中窥豹,使人了解无数先烈为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烽火历程,懂得如何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据民政部不完全统计,在战争年代牺牲在战场和刑场的革命先烈约2000万人。有姓有名可考、并收入各级政府编撰的《烈士英名录》者只有176万余人。这就是说,为“重建国家”而献身的烈士,绝大多数是由于战争环境的残酷无法留下姓名,因此后人也无法考证的无名英雄。三、二十八年的艰辛探索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为“重建国家”浴血奋斗的同时,还在不断思考夺取政权以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并用什么方式进行管理,才能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为此,在各个革命时期都进行过艰辛探索。

土地革命时期,为了统一领导“工农武装割据”,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次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红军问题决议案》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对外宣言》等治国文献。大会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同时设置处理日常事务的人民委员会,下设外交、军事、内务、教育、财政、司法、工农检查等人民委员部以及国家政治保卫局、最高法院等办事机构。这些说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已经初具国家规模,尽管它“还是一个不完全的国家”,“距离一个完全的国家形态还很远”(《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30页),但它毕竟以一个新的国家形象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上,针锋相对地同蒋介石集团控制的中华民国分庭抗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于国体、政体的构想与实施,为后来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政权建设开了先河。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共产党为了联合国民党和一切抗日力量共同对付日本侵略者,又主动调整“重建国家”的政策。1935年12月,长征后到达陕北的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举行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强调“为了使民族统一战线得到更加广大的与强有力的基础,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宣告,把自己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这个改变,“更充分的表明苏维埃自己不但是代表工人农民的,而且是代表中华民族的。”1937年2月,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责成林伯渠组织起草选举法、改革政府系统等方案委员会。自5月起按照《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陕甘宁边区议会及行政组织纲要》等法规,不分阶级、党派、宗教、民族、性别实行民主选举,产生了乡、区、县三级议会和政府。9月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正式改称陕甘宁边区政府,以延安为首府。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召开第一届参议会,审议通过《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组织条例》等文件,并按照“三三制”的人员分配原则,即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间派占三分之一,选举产生了边区参议会和边区政府,体现了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特色。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而积极努力。只是因为蒋介石集团顽固与革命为敌,才被排除在外。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起草的宣言中明确提出“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府。”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批准政治局关于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节口号,再次提出“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个口号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各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的热烈响应。

经过充分准备,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召开了筹划立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这次会议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政府”。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出了第一代国家领导人。这次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辛探索,不断充实和实践的建国理论、纲领和方案,特别是关于国体、政体的构想,从局部地区到全国得到了全面实现,为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和后来中国社会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四、六十七年的艰苦发展

从建国以来到现在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而我国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了人大这种根本政治体制和政党合作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充满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使我们无论是在经济、军事、文化还是政治领域的发明创造等方面都取得很大的辉煌成就。

下面是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一)研制“两弹一星”

1960年11月5日,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准时起爆,在新疆罗布泊升起了中国自己的蘑菇云。从此,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接着1966年10月27日我国的“两弹结合”——“东风2号”试验成功,开创了世界上在本国领土成功进行导弹原子弹结合飞行试验的先例。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空中成功起爆。中国的核试验和导弹发射成功,为研制人造卫星,探索太空奠定了基础。就在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两弹一星”的辉煌,使中国人的腰杆硬起来了。使我国在军事国防战线,在核能和平利用,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探索方面,获得了飞速发展。之后才有了洲际导弹、二炮部队、“北斗”导航卫星,才有了核电站、核潜艇,才有了月球探测、神舟飞天等的伟大成就!

(二)建成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1992年在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经过了17年,一座拦河大坝屹立在三峡出口处的长江之上,它可抵御万年一遇的洪水,确保中下游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巨大综合效益的宏伟工程。三峡水库移民安置的动态人口为113万,相当于搬迁了世界上一个百万人口的国家。重建了淹没或部分淹没城市两座,县城11座,集镇116个。

(三)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世界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参赛运动员同场竞技,打破了38项世界记录85项奥运会记录。中国体育军团创造了一百枚奖牌(51金、21银、28铜)的累累硕果。在中国举办的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队一举获得51枚金牌,超过得金36枚的美国,稳居金牌榜首。体育作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象征,它的背后反应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北京国家体育场,它不仅是2008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建筑,也是中国崛起的象征。

(四)大珠三角地区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都市圈

当今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即都市圈化(或城市群)的时代,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主宰着全球的经济命脉。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十分迅速,大珠三角地区,即广东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等九个城市加上香港、澳门组成的大珠三角,这些年发展迅速,在世界上仅次于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已成为全球第三大都市圈。

(五)中国经济已基本具备人民币国际化的实力

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是该国崛起和成为经济强国的前提条件之一。中国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三,人民币的发行规模在全球货币排名中也已名列前茅;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居世界第三,在前年全球上市银行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银行一起占据了全球银行排行榜的前三甲,中国交通银行也进入了全球银行15强。这些都说明我国的人民币已经具备成为国际货币的基本条件。

而在中国的政治领域中,中国的发展模式有了很多新的发展。例如:(1)独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成果,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2)创造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新时期我党政治和实践探索的主题和方向。(3)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政体。它有利于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共同实现我们的目标,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4)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5)创立了坚持国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今天的成就和明天的辉煌都在鼓舞和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奋勇前进!一个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得到可靠保障,经济总量达到世界首位的共和国将向我们走来。

五、中国有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请珍惜生活

这些年来,我国突破西方国家的重重封锁,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国家建设成为一个世界第一经济体,铸就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神话,今天,我们的国家上下齐心,风正气顺,百姓安居乐业,国防已挤入世界一流,成为世界新晋大国,这一切,都离不开所有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和共产党的领导。诸多前辈的无私奉献,才铸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请珍惜!

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就要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也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发展路子的重要原则和方法。近年来,我国各项工作特别是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取得了显著成绩,反恐维稳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舆论引导能力等有了新的提高,都是在不断总结经验、对规律深刻把握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取得的。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是成功的关键和根本,我们要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就要努力实践、大胆创新。创新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更是推进工作的价值导向。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问题导向,针对发展稳定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研究和破解,在探索中努力实践,在实践中大胆创新,这样才能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

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就要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使命在身、知责思为。履行使命,需要用担当和奉献开辟前进的道路,用责任和行动编织胜利的花环。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立足本职、脚踏实地,自觉投身到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保障民生和增进民族团结、推进改革开放和跨越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坚定“我能行”和“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信心,为建设美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珍惜生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养气修身,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发光发热的人!

第二篇:形势与政策报告—低碳生活

形式与政策 题目:姓名:学号:班级: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低碳生活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X

形式与政策论文

——低碳生活

一.‚低碳生活‛出现的背景

1987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中, 列出了33项经济发展附表, 但是其中没有一项有关生态环境的指标。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说:‚第二次浪潮各国政府仍然盲目地不惜一切代价增加国民生产总值, 极度‘增产’甚至不顾破坏生态和社会的危险。‚对地球生物圈的破坏也许是无可挽救的‛。‚由于基于征服自然的原则, 由于它的人口的增长, 它的残忍无情的技术, 和它为了发展而持续不断的需求, 彻底地破坏了周围环境, 超过了早先任何一个文明能够创造出这种手段, 能够不仅摧毁一个城市, 而且可以毁灭整个地球。‛还在80年代中期,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起草的报告中已提出, 臭氧层遭到明显的破坏, 90%应归于氯氟烃和聚四氟乙烯体。氯氟烃是对世界环境的一种潜在危险。目前的工业品和生活用品大量使用了破坏臭氧层的氯氟烃等化合物。全世界大约10亿台电冰箱和数以亿计的空调器中使用了氟利昂, 各种喷雾剂、发泡剂、及电子器清洁剂也含氟利昂, 这类产品每年在75万吨以上, 氟利昂的滞留寿命在50-100年, 要恢复平衡则要一个世纪的时间。美国是造成威胁世界温室效应的主要责任者,它拥有2亿多辆汽车,排放出大量废气。

世界性环境保护浪潮是从2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发达国家开始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推动则是通过 长期倡导保护环境的威斯康星州联邦参议员盖洛德•纳尔逊呼吁设立地球日。1970年4月22日。在大学生丹尼斯•海斯组织、发动下美国2000所大学、1万所中学、1000个社区举行了全国性环境示威,参加地球日活动,这一年是第一个世界地球日,这是人类对地球母亲的忏悔日。迄今世界地球日已经是第36个年头。一些环境保护论著的发表来推动的。在整个环保问题中,全球变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12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南太平洋中的岛国:图瓦卢,将可能是第一个消失在汪洋中的岛国。

美国媒体12月5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机。第一,过敏加重,研究显示,随着二氧化碳水平和温度的逐渐升高,花期提前来临,让花粉生成量增加,使春季过敏加重。第二,物种正在变得越来越‚袖珍‛,随着全球气温上升,生物形体在变小,这从苏格兰羊身上已现端倪。第三,肾结石增加,由于气温升高、脱水现象增多,研究人员预测,到2050年,将新增泌尿系统结石患者220万人。第四,外来传染病暴发,水环境温度升高会使蚊子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登革热、疟疾和脑炎等时有暴发。第五,夏季肺部感染加重,温度升高,凉风减少会加剧臭氧污染,极易引发肺部感染。第六,藻类泛滥引发疾病,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市政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肝脏和皮肤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自2009年12月7日开幕以来,就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重量级头衔。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纵然世界各国仍旧减排问题进行着艰苦的角力,但低碳这个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

二.‚低碳‛名词范围中的各个定义

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对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告诉《生命时报》:‚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首先,减碳主要落实在生产上,如大力开发水能、核电、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任官平强调,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足迹‛。

什么样的人可以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么呢?简单来说,‚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倡导低碳,呵护地球。

三.‚低碳生活‛概念

‚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转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 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在中国,年人均CO2排放量2.7吨,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千克。由此看来,节能减排势在必行。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低碳生活‛虽然是新概念,但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

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开始关心,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呢?目前,减缓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是减排和增汇。与减排手段相比,林业碳汇措施因其低成本、多效益、易操作,成为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四.如何做到‚低碳生活‛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浇花等。干净卫生,自然滋润;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3.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4.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

5.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9.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电风扇,热时可用蒲扇或其他材质的扇子。

姓名:曾聪聪

学号:08300306 班级:0130803 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第三篇:形势与政策论文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营造绚丽的世界

2009年12月,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有“拯救人类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之称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此召开。此次哥本哈根会议不仅给了人类一次“自我救赎”的机会,同时也将“低碳”概念在中国推向了一个高度,标志着“低碳”生活离我们渐行渐近。随着可持续发展在国人心中不断加深,越多的人们开始将环保的生活理念融入自己的生活当中。一时间包括低碳社会、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甚至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人生等在内的各种“低碳”概念在中国坊间和媒体间争相传播。

但究竟国内谁在真正“低碳”?怎样才能证明人们“低碳”了?仅仅是少开一天车?仅仅是少买衣服?或者仅仅是少用一次性筷子?“低碳”除了赋予人们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外,除了传递给老百姓更多的理念或概念外,还能与老百姓有哪些更实际的关系,还能带给企业哪些更多的利益。

“低碳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天一晚就能改变的,低碳发展也不是完全靠节约就可以了,因为发展是核心,那么低碳之路能否走好,如果中国要和发展国家同步的话,那么一方面我们需要全体人们的责任,另一方面需要巨大的市场,但是更重要的是需要创新的方法。”

如今欧美一些国家正在掀起少喝瓶装水的倡议,好莱坞明星们也正兴起“自带水杯,喝健康温水”的小行动。因为生产瓶装水要比生产自来水所消耗的能源高1万倍,而那些瓶装水留下的聚酯瓶,无法自行降解,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指出,瓶装水在开封之后,如果短期之内不及时喝完,很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发生变质,对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另外,由于瓶装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双酚A、透明剂、色母剂等物质,尤其是当瓶子放置在温度很高的汽车后备厢里时,高温会让聚酯瓶发生变化,导致更多的有害物质渗透进入水中,成为健康隐患。而一次性纸杯的大量使用则让我们听到了森林的哀吟。董金狮介绍,纸杯是一种存在较多隐患的饮水容器。首先有一些纸杯原料就是利用各种废纸制造的,尤其是纸杯上出现黑点、有异味,绝对不能使用;其次是很多纸杯都使用了荧光增白剂,而这种物质是一种明确的致癌物,由于纸杯都是“杯杯相套”放置的,所以纸杯的内壁也很容易被其他纸杯的外壁荧光增白剂所污染;同时,某些纸杯上所使用的油墨是劣质产品,其中所含的各种苯化物可能对身体造成潜在的伤害。因此,最好不要长期使用纸杯作为日常饮水工具。

自带水杯,就可以让我们不但保护了环境,远离安全但不够健康的纯净水,还能让饮用水免受不安全饮具的污染,用新鲜活力的开水滋养身体,营造我们健康的身体水系。塑料袋、方便筷——这两种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形象地展现了地球“发烧”的历程:人们大量使用塑料袋耗费石油资源,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次性纸巾和卫生筷的大量使用,增加了树木的砍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吸收。研究证实,少用1个塑料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10.3万吨。

疾控专家指出,低碳生活应拒绝一次性用品。出门用餐可自带餐具,既环保,又防止了疾病的传播,健康又卫生;外出购物携带环保购物袋,尽量使用棉布质地的手帕;而随身携带水杯,还可以防止纸杯中荧光增白剂带来的健康危害。

此外过度使用电脑等电器,不仅辐射大,对身体损害大,容易产生疲劳,也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应合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及时切断其电源;空调在制冷时,尽量控制在26℃或以上。这些小细节小行为既减少能耗,还减少了垃圾,也有利于我们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在人类环境系统的发展中,始终贯穿着人类与环境这一基本矛盾。生态环境问题也并非是人类进人工业社会之后才出现的,而是古已有之,只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形式不同,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只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大工业生产方式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而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生态危机、资源面临枯竭等问题,迫使人类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行为的合理性在更深的层次上作出反思和批判,这就是低碳生活观提出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文明的提出要求我们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低碳生活就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共赢。作为新兴理念倡导者的大学生,更是将这一国家的发展蓝图带到了大学校园,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环保生活方式。时下流行的低碳生活,正为广大学子所推崇,成为一种“低碳时尚”。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可以理解为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中国,网上也开始流行计算个人排碳量的特殊计算器。更让大家关注的是“80后”的大学生们对“碳排量”这一词语也颇为敏感,他们把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时尚,被称为一种“低碳经济”。

低碳生活的新兴词语,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低碳生活在“80后”中渐成时尚并不为奇。有大学生表示:“热衷于节能环保,除了感觉这是我们‘80后’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更觉得这是一种时尚。”在中国,越来越多的“80后”大学生,开始把节能环保当做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有大学生这样认为:“注意节能环保,就像在公交车上让座一样成为习惯。”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在“80后”逐渐深入人心,他们的消费和生活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位大学生这样说:“我改变了以前认为名牌才是时尚的想法,闲暇时间看书、做手工、做运动、参加公益活动,我觉得这种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时尚。

作为一名常年住校的大学生,我们能做到的也有很多。比如,晚上规定熄灯时间,不能一直亮着到深夜;早上走的时候也要把灯关了;洗脸洗衣服的时候不要直接用水龙头,用接到盆子里,尽量节约每一滴水;不用一次性筷子,可以自己带餐具或者用公用的消毒筷子;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出门少坐车,自行车就很好,短程可以步行,健身又减排„„

其实,“低碳”行为都是一些我们可以随手做到的小事,每一件生活用品,大到家电小到玩具、书籍和摆设,每一样物品的生产都要消耗资源和能源,都会带来碳排放,不再购买不必要的新的生活用品,也自然会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碳的排放量。只要我们大家一块努力,选择“低碳生活”,我们就一定能营造一个绚丽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携手打造低碳新家园吧!

第四篇:形势与政策论文--占中运动

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

xxxxxxx班xxx xx大学《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

关于街头政治

——论香港占中运动

学院: xxx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xxxx 学号:xxx 科目: 形势与政策

任课老师:xxx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一日 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

xxxxxxx班xxx 关于必修课《形势与政策》的感想:

《形势与政策》是我们大学生每学期必修的一门课,我觉得它是非常有必要的,学习形势与政策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当今国内外情况,有助于我们大学生增加知识,看清形势。虽然该科目的上课时长不够多,但其激发了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解更多知识的兴趣。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由李颖老师为我们讲授,在教学期间李颖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中美关系,其间包括了中美之间的政治利益、经济贸易、战争冲突等,在李老师慷慨激昂、富有感情的讲解下让我们对中美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此同时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我们要更加的武装自己、完善自己争取以后为国家做贡献,哪怕是绵薄之力。随后李老师为我们讲了目前形势比较紧张的占中运动,关于此次的香港占中运动也引发了大学生抗议的潮流,因为其不仅关乎香港发展,更是关乎我国一国两制制度,和平统一的大局。因此本次的《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我想发表一下我对占中运动的看法,借由自己的论文观点呼吁更多的人关注香港占中运动,关注如何构建和谐、统一、民主、法治的美好中国。

摘要:

“占中”于2013年3月27日发起至2014年9月28日由戴耀廷发表《占领中环》而正式启动,该事件期间,作为香港政治、商业中心的中环地区的经济、交通遭受了重创,同时在政治、国际、法制方面产生的影响也无可估量。这场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的“占领中环”非法集会,带来的影响是异于寻常的。参与这场占中运动的群众看似是为了“爱与和平”,深究下来太经不起考究,而从中央、从国际来看,这场占中运动代表的对抗性更是意味深长。

关键词:占中、街头政治、反占中、统一

一、关于占中

2013年3月27日发起的香港占中运动,全称是“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这种占领运动本质上是街头政治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街头政治是组织者高举“自由”“民主”等旗帜,采取静坐、示威、游行等相对平静的方式,以“弱者”的方式博取同情与支持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目的的街头运动。

占中运动是部分香港年轻人、尤其是青年学生在某些组织者的号召煽动之下,认为香港的选举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所以选择占领中环向政府施压,要求实现香港特首普选。首先,中环(又称中区)位于香港的中西区,是香港的政治及商业中心,是很多银行、跨国金融机构及外国领事馆的所在地。香港的政府总部,立法会大楼,以及前港督府(现称礼宾府)都在中环。通过占领中环可以严重妨碍香港的经济和交通,占中导致很多商户关闭,更严重的是导致很多中小学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

xxxxxxx班xxx 停课。因此占领中环无疑会严重影响香港政府的正常运行,影响香港神经中枢政令的畅通。

(一)占中来源

而近些年来,“占领”运动多次出现在人们视线,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2011年发生在美国纽约市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它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以美国巨大的失业率为导火索,活动没有具体的领导人,而抗议者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华尔街无节制的贪婪、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弊病的延续、政府和监管当局的放纵这三个方面。这次占领运动的影响力是惊人的,也作为一个生动的教材值得我们反思。继占领华尔街运动之后,我国香港发生的占领中环的运动无疑再一次给我们上了一课。

(二)香港群众对占中的反映

占中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是损坏绝大多数香港人民利益的违法行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青年轻易受煽动加入这场违法运动呢?当然,我们可以说是占中组织获取了西方国家大量的财力、物力,对香港青年进行了彻底洗脑,也可以说是这些青年学生过于愤青、处在人生斗志昂扬的阶段,容易受人蛊惑,但更重要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参与的香港青年缺乏足够的国家归属感和民族荣誉感。作为香港公民,本来就是祖国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面对西方的洗脑时尤其应该保持高度的警觉。人民网有一篇名为《香港占中的青年学生,站起来,别跪下》的文章写得很好,“站起来,就是要脱离那种对假民主、不符合香港现阶段民主形式的一厢情愿,给历史以空间,给空间以时间;站起来,就是要想清楚民主之于已经高度法治的香港而言,到底是精神图腾在前还是繁荣稳定在前的辩证关系;站起来,就是要认清自己是中国人、是香港人,是年轻人,站起来,就是要登高望远,认清人间正道就是遵守法治,维护法治,站起来,就是要行事理性务实,绝对不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我想,每一个青年都应该深刻地思考这一点,做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人,不要轻易被他人蛊惑煽动做危害国家利益的举动。

在这一点上,其实有部分香港公民有比较好的觉悟,调查显示,大部分市民对罢课及“占中”等活动抱反对态度,被访者也认为教育界和家长应当明确反对中学生参与这类活动。比如港大校长马斐森呼吁参与“占中”的师生尽快离开示威现场。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向全体师生发公开信,深切期望师生冷静下来,立即撤离现场。更有不少市民和团体就“占中”影响生活和生意、耽误紧急医疗救治等提出投诉,或公开斥责。著名演员成龙也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呼吁,回归理性,面对未来,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香港。而更多的人因此也加入了呼吁的队伍,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努力来维护香港的繁荣昌盛。

(三)香港占中运动带来的后果

香港占中运动不仅仅是影响了香港政府的正常运行、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

xxxxxxx班xxx 还从一定程度上给香港乃至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香港著名经济学家、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主任雷鼎鸣曾表示,“占中”隐藏的风险将严重影响内地与外国对香港的信心,香港的经济地位在国际各界的怀疑及大陆各大城市的迅猛发展中会被压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而近些年来香港变得躁动不安,占中运动更是让香港的政治开始动摇,慢慢侵蚀香港的核心竞争力。也许,现在下断言说香港将失去自身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太过于果断,但是倘若占中等类似违法运动不断持续下去,香港在世界金融上的地位将一退再退也许不会是风言风语。

二、反占中

(一)反占中的原因

香港占中事件的导火线无疑是全国人大先前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该决定明确从2017年开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从由12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转变成由提名委员会提名进而由全港约500万选民一人一票选举产生,这种方法居然被称之为“不民主”,以至于要通过占中运动来达到“真正的民主”。这背面的意义不得不让我们进一步深思。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给外国势力代言人成功上位夺取最高香港治权,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门槛。如果接受全国人大相关决定,就意味着西方多年扶持的反对派势力,将长期无缘问鼎特区行政长官,这将使外国势力费心费力费钱支持扶植香港反对派、试图控制香港治权的多年努力落空。因此,外国势力及其支持的反对派势力十分焦虑与恐慌,于是采取“占中”这种孤注一掷的动员方式,力图通过误导民众参与的大规模群体事件,迅速削弱香港特区政府的管治,迅速控制话语权,迅速拓展反对派的政治生存空间,甚至企图迅速催熟一种由反对派左右香港治权的政治土壤,这便是香港激进反对派之所以不顾多数港人的反对迫不及待地推动“占中”行动的重要原因。一个小小的香港,要将之搞乱,价值何在?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何况美国拥有在香港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如果把战略目标定位为通过香港冲击内地,动摇内地制度的根本,这对美方势力来说,是遏制不住的诱惑。为之不得不要尝试,不得不要达到目标,不得不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二)反占中,我们采取的措施

面对西方国家由占中运动带来的示威,中国并没有屈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以董建华为团长的香港工商界专业界访京团时说,办好香港的事情,关键是要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维护基本法权威。这明确表示了中央对香港的基本方针不会因此而改变。无可厚非的是,香港的政治发展必须以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为准绳,这是底线,不容置疑。因此总的来看,尽管香港占中运动对香港的社会秩序造成了很大的干扰,但是其对内地的政治冲击力是微弱的,类似于蚍蜉撼树的效果。

三、建设和谐统一的美好中国

香港“占中”活动的过程是以挑拨香港与内地民众的情感为主打的,其不仅仅是反共,更是反中、反内地人民的具有所谓民粹情绪的政治斗争。因此在占中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

xxxxxxx班xxx 运动中我们要规避像钓鱼岛问题样盲目的组织上街游行示威,我们不要让爱国成为口号。期待社会各界人士能积极发声,让我们以真正和平手段来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参与非法的占中运动。

四、总结

从香港占中运动,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意图破坏我国“一国两制”的图谋,我们已经看清,也将将其粉碎。也许,将来还有很多类似于占中事件的的街头政治运动,但一切图谋撼动中国的举动,我们都会将其粉碎!我们要携手努力,为祖国统一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共创和谐、统一、民主、法治的美好中国。

参考文献

“香港占中十问”-新华网

“香港占中为何不能撼动中国?”-人民网

“香港社会能从占中闹剧中学到什么?”—寒竹

—观察者网

第五篇:形势与政策论文综述(占中事件)

20121012008,徐明玉,成型121,材料学院

对“占中”的看法

一,“占中”的背景:

它的背景实际上是2013年以来在香港社会开始集中关注并讨论2017年行政长官的普选问题,一种与主流和社会很不和谐、很不理性的势力也在干扰和破坏香港社会大众为普选目标凝聚共识的努力,这就是有人开始倡议和组织策划“占领中环”运动。这里我们列举一些事实来看“占中”的的发起和发展脉络: 2013年1月16日港大法律学院副教授戴耀廷发表《公民抗命的最大杀伤力武器》,呼吁以占领中环运动这一“杀伤力”更大的武器施加压力,争取所谓真普选。而所谓真普选主张就是追求离开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之 外、按照所谓国际标准的普选。

二,香港“占中”的原因 :

在新华网上,我看到了在10月3号,新华网采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所长黄平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所长黄平的文章,他在采访时就给我们解释了香港“占中”事件的来龙去脉。香港“占中”事件的直接起因是香港的几个头面人物,他们借口说全国人大常委会8月31日关于普选香港行政长官的决定不符合所谓的“国际标准”,首先我们不提他们所谓的“国际标准”是不是符合规定,他们的煽动直接让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都参加了“占中”行动,在一开始的时候,“中”指的是中环,但是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全不仅仅指中环,一些主要的街道、交通枢纽等地方都被“占中者”占据,这个是直接的原因,但是直接原因背后的比如说经济、社会、政治因素设置是外部势力的煽动等等深层次原因我们也不得而知。

三,香港“占中”的目的:

我们可能就对“占中”的目的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这些人要参与“占中”?“占中”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关于这一点,我在天涯论坛进行浏览的时候看到了一篇文章,虽然表面上,“占中”的目的似乎是为了让香港人获得真普选,为香港人争取更多的民主权利,但是细想之下,似乎又不完全是这样,在查阅大量的资料和新闻之后,我觉得“占中”行动不仅仅只是一件普通的权利争议问题,而是由外部势力支持的政治阴谋,外部势力是想借“占中”的名义,将这些政治阴谋集团送上权力位置,以达到他们将香港软性殖民化、变相分裂中国主权的险恶意图。这种占中行动不仅仅是无视香港基本法,更是损害香港社会安宁和经济繁荣,动摇香港的核心价值和法治精神。所以这些“占中”事件我相信不是偶然,而是一场有组织,有规模的针对中国主权完整的一次挑衅和狙击。

四,“占中”对香港的影响

“占中”事件在中国香港进行的“如火如荼”,不明真相的人群非法进行集结,占领主要的街道、路口、交通枢纽等关键地带,而这些非法“占中”也为香港带来了太多的负面影响。香港的“占中”事件为香港的旅游、金融这两大支柱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我们都知道“占中”事件从出现以来,一直持续不断,但是“占中”比较激烈的时间是在十一黄金周的时候,黄金周是很多商家一年当中最为宝贵的时间,因为有很多内地的顾客以及香港本地的旅客会在香港进行旅游,但是“占中”者选择在这个时间内进行大规模的“占中”行动,这无疑是对香港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具有效统计,自“占中”事件以来,内地来港的旅行团每日减少约200个。香港有1700家旅行社,面对很大的租金及薪酬压力,若“占中”事件持续,担忧业界裁员。外地游客消费大减的同时,美容、零售批发、汽车销售等本地消费亦遭挫折。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主席麦瑞琼表示,“占中”阻碍部分店铺补货供应,亦令部分有开业的店铺营业额分别下跌一成至四成。原本估计黄金周零售销售与去年同期持平,但若“占中”持续,零售业数据会更差。除此之外,金融城墙也遭受到很大的冲击,“占中”迫使多家银行关闭一些营业网点、暂停营业,股市大幅下挫。仅仅两天时间,恒生指数就下跌740多点。“占中”一周,保险业收入损失10亿元,单月收入同比减少近两成。香港保险业总工会理事长张伟良表示,“占领中环”影响交通,令不少客户取消与香港保险从业员的约见,减低他们购买保险的意欲,保费收入大幅下降。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5日表示,过去几天金融系统和市场运作大致畅顺,没有出现重大事故,这有赖香港有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及过去一年多的准备。但没人可以预料香港建立多年的这道“城墙”可以抵得住多猛烈的冲击。城市秩序、管治根基和核心价值被动摇,此等代价香港人无法承受。还有香港“占中”事件还给香港本地民众的出行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和影响,很多公司被迫停止上班,很多学校也被迫停止授课,这些无疑都是给香港民众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这种影响下,很多香港的民众自发开始了“反占中”行动。8月17日,香港“保普选反占中大联盟”举行游行,这也是建制派近30年来抗衡泛民主派最庞大的一次游行,香港民众也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国家主权的保护和寸土不让的决心。

虽然“占中者”一直在试图通过各种非法集会和行动来挑战国家权威,但是这种行为无疑是不可能迫使国家做出让步的。因为香港的政治发展必须以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为准绳,这是底线,不容置疑。全国人大常委会8月31日关于香港普选问题的决定,是依据基本法的规定,在充分听取香港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作出的,具有不可挑战的法律地位,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制订行政长官普选本地立法的宪制基础。“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有最高权威,必须得到贯彻执行,决不会因外来压力而改变。任何尊重“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人,都应当尊重和遵守这一决定。也就是说,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香港政制发展问题做出决定后,其他与此不符的方案、建议就不应再坚持,部分人想通过“占中”迫使中央接受他们明显违反基本法的要求,甚至改变人大决定是不可能的事,是天方夜谭。

前段时间在京举行的APEC丝毫没有受到“占中”事件的任何影响,而奥巴马虽然没有直接说明美国在“占中”事件上的立场,但也在APEC上表示美国绝没有在“占中”事件背后进行任何的操作和支持。而这无疑对“占中”分子也是一种巨大的打击。五,民众对“占中”的看法;“占中”事件发展到现在,事态已经渐渐的比较明确起来了,而更多的香港的反占中同胞更是站出来,不断尝试阻止“占中”分子的可笑至极的行动,“占中”行动不仅对香港本地的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也给中国主权的完整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当今任何一个民主法治国家,任何政治诉求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一个不能最普遍的共识就是不能逾越法治的底线。“占中”行为甚至引发暴力及违法行为,调查显示,大部分市民对罢课及“占中”等活动抱反对态度,被访者也认为教育界和家长应当明确反对中学生参与这类活动。比如港大校长马斐森呼吁参与“占中”的师生尽快离开示威现场。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向全体师生发公开信,深切期望师生冷静下来,立即撤离现场。更有不少市民和团体就“占中”影响生活和生意、耽误紧急医疗救治等提出投诉,或公开斥责。香港总商会、民主建港联盟、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等社团组织也呼吁全港市民抵制“占中”,谴责策动暴力和“占中”的幕后黑手,防止暴力事件重演,认为这不但罔顾自身及公众安全、破坏社会秩序,亦无助推进香港民主政治向前发展。所以无论有什么政治诉求,我们都应该以真正和平手段来寻求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打着’民主 和平”的幌子损害社会的利益。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充分了解事件的原委,从国家出发,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保持绝对的清醒,绝不参与、坚决抵制非法“占中”活动,决不允许任何损坏国家利益和国家主权的行为!

下载形势与政策:中国有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请珍惜生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形势与政策:中国有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请珍惜生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形势与政策论文—低碳环保 绿色生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低碳环保 绿色生活 发布时间:2010-12-30 11:41:04 作者:360读者网 360读者网—>形势与政策论文版块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经......

    形势与政策论文—低碳环保_绿色生活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目前面对日益恶化的气候现象,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医疗卫生问题

    形 势 与 政 策 论 文单位:生物技术班第四组 组长;宋姣龙 组员:刘瑞、韩帅波、郭占营、张同盟、、胡婷、李兰兰、黄盼盼、杜宜青、牛佳、丁歌、杜含笑、冯依依、安瑞、胡亚杰......

    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

    形势与政策论文 从党的征程中得到的体会

    形势与政策教育论文 从党章的历程得到的启发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上,我认真地学习了党章的历程,结合史料与时代背景,我感触颇深,很受启发。 中国共产党自建立那天起,于艰难困苦的......

    联系香港占中事件--形势与政策论文[五篇模版]

    联系香港占中事件,谈谈大学生应如何处理好国家责任和个人利益关系 摘要:“占中”指的是正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的“占领中环”非法集会,是社会部分公众尤其是血气方刚的青......

    形势与政策论文—-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变迁

    形势与政策论文—-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变迁 摘要:作为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高校校园文化的变迁不仅映照着改革开放的阶段性发展,而且折射着社会各个时期的时代......

    形势与政策论文—-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变迁

    形势与政策论文—-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变迁 摘要:作为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高校校园文化的变迁不仅映照着改革开放的阶段性发展,而且折射着社会各个时期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