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教师资格《教育政策法规》试题
导论
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谈谈加强依法治教、推进依法治教的必要性。
依法治教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法律素质,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基础性工程,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广大学生家长的迫切期望。
(1)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的领导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既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领域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
(2)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教育法律关系主体间关系变化以及民办教育的兴起等教育领域的新问题、新情况都需要依法治教。
(3)是教育行政部门改变领导方式、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与水平的必然选择。使教育事业在微观上搞活,在宏观上健康有序发展。(4)是培养新世纪一代新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保证。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的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养成守法习惯,提高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为提高国民素质、推进民主法治进程提供强有力保证。
2.我国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这些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根本性原则
(2)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首先解决义务教育公平性问题。
①起点上的平等——入学上的平等 ②过程中的平等——就学过程的平等 ③终点上的平等——学业成就上的平等
(3)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①教育活动必须对国家和人民负责,不对个人或小集团负责。
②教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不以赢利为目的。③教育活动必须接受国家和社会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
④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4)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①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有什么样的权利就有什么样的义务。
②权利与义务相依存,权利人权利的享受依赖于义务人履行其义务,义务人如果不履行义务,权利人就不可能享受权利。
③权利与义务相联系,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未履行义务,也就放弃了相应的权利。
(5)教育法制统一的原则
①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权只能由国家机关在各自的职责权限范围内行使;执行权只能有国家机关
或有关机构依法行使,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行使。
②下位法要服从上位法 ③后定法优于前定法
④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局部地区)
3.当前应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我国的依法治教?(1)提高教育法律意识,树立依法治教的思想观念,养成依法治教的自觉行为。
(2)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教育法规网络,保证有法可依。
(3)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促进和深化教育改革。
(4)依法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5)继续推进教育法律的实施与监督工作。(司法监督、政府系统的层级监督、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等)4.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的异同
同: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在本质上式一致的。他们的内容都体现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劳动人民在教育领域中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他们的根本任务都是为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抱枕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使教育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异:(1)制定主体不同。教育法律只能有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而政策制定的主体既包括政党,也包括国家机关。
(2)表现形式不同。教育政策市以文件形式出现,法律是以法律条文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的。政策文件注重原则性和导向性的要求,法律注重条款的规范性、确定性。
(3)实施方式不同。政策主要通过宣传教育,法律的实施则具有普遍约束力。
(4)作用不同。党的教育政策是教育法律的基础和灵魂,教育法律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定型化,是教育政策的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政策对于国家、政党和社会的作用,具有指导性,调控性和灵活性。
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之间的关系?
①政策是法律的基础和灵魂。法律是政策的特定表现形式,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必须在 政策指导下进行。
②政策和法律有着共同的本质,但有时也会发生不一致、甚至相抵触现象。应及时总结经验,按照政策要求,对法律适时进行“废”、“改”、“立”,使法律和政策保持一致。
③政策和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上具有各自特定的优势。既要发挥政策对法律和实践的指导作用,又要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事,发挥法律的规范性作用。
6.你认为依法治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有哪些? 实行依法治教是一个必然趋势。
实行依法治教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它是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的必然结果,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必然要求依法而治。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它必须用法律手段来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
依法治教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教育事业的一条基本经验。现在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教育法制的强化和完善,以此来保障国家对教育要求的实现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依法治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管理必然由过去主要依靠政策和行政手段,逐渐转移到运用法律手段,教育行政管理范围的扩大和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也迫切需要实行依法治教。总之,实行依法治教是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
7.青年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的必要性(1)贯彻依法治教方针、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以及强化依法治教意识的必然要求。
(2)增强教育法律意识、维护合法权益以及教师岗位规范的法律保障和要求
(3)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和做好学校各项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
(4)教师岗前培训的必修课程,是教师在教育政策法规方面应知、应会的主要内容 7.教育法基本理论
教育法的基本特征和原则有哪些? ①教育法的特征:
a.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公定力(公认而确定的效力)
b.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强制性(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c.教育法具有多变性的特点(立法主体的多元性所致)
d.教育法没有统一的法典(散见于宪法、民法和行政法
等法律、法规之中,没有统一的法典和完整的系统)
②教育法律的基本原则: a.方向性原则 b.公益性原则 c.平等性原则 d.终身性原则
谈谈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教育法律文件、教育法律条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育法律规范: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具有自己内在逻辑结构的一般行为规则,教育法律规范是教育法、教育法律文件及教育法律
条文的基本内容,是组成教育法律的基本细胞。具有概括性和规范性的特点。联系:
教育法律规范是教育法律的基本内容,是构成教育法律的基本细胞,而教育法律则是教育法律规范的载体。
教育法律规范与其他教育法律文件的区别:= 与教育法的区别:教育法是教育的全部行为规则总和;教育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指的行为规范。与教育法律文件的区别:教育法律文件包括教育法律规范、立法目的、立法依据和有关概念解释;教育法律规范是各种教育法律文件的基本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
与教育法律条文的区别:教育法律条文未必都是教育法律规范;教育法律规范用教育法条文表述。
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教育法作用的认识。
教育法的规范作用
1.指引作用 2.评价作用 3.教育作用 4.预测作用 5.强制作用 教育法的社会作用
①保障我国教育的正确方向
②保障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保障按教育规律办教育
④保障有关各方在教育上的合法权益 ⑤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 我国教育法的主要渊源有哪些?
主要有: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以及教育条约和协定等。(1)宪法:原则性规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教育立法的基本原则,规定了教育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
(2)教育法律:
①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9月1日施行)(18章84条)
②教育单行法律——四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2月12日五届人大十三次会议通过,1981年1月1日施行)。
(3)教育法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规定制定的、实施和管理教育事业的规范性文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包括条例、规定、办法或细则等。
①国家教育行政法规;
②地方性教育法规;包括执行性、补充性的和自主性地方教育法规。
(4)教育规章:----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与其他部门联合制定并发布的、对教育法律法规的补充性文件。通常称之为:规定、办法、规范、大纲、标准等。
①地方性教育规章;②部门教育规章;(5)其他渊源:
行政法、民法、刑法、教育政策、教育判例等。在没有国家政策或法律的情况下,党的政策实际上起着法律的作用。简述教育法律关系的类型。
就其性质而言可分为两类:教育行政法律关系(纵向性的法律关系)
教育民事法律关系(横向性的法律关系)
教育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教育行政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教育民事法律关系是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学校与行政机关、企事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个人之间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简述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教育法律关系客体、教育法律关系内容
①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②教育法律关系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权利主体指向的客体与义务主体指向的客体具有一致性。
③教育法律关系内容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依法成立的关系中享有的某种权利和应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它由法律规范所确认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教育法律关系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
如何理解教育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权利是教育法律规范对教育法律主体能够作出或不能作出一定行为以及有权要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又称法定权利。权利的行使是以其他人履行义务作为保障的。
义务是教育法律规范对其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又称法定义务,它以法律规定为前提,不履行者将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
权利和义务是依存的;是相互关联的;是相统一的。
学校、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法学视角上学校的概念是什么?学校的法律地位如何?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从法学视角看,学校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设立和登记注册的教育机构,是享有一定权力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学校具有三种不同身份与地位:
①学校是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享有国家权力的法律、法规授权;可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职权;独立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②学校具有民法上的法人地位——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并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具有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行为能力、责任能力。
③学校是行政相对人——排除违法行政的请求和行政介入;参与制定教育法规和计划;听证的权力。
学校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学校的权利:(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3)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处分
(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 法干涉(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学校的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贯彻教育方针、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
教学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4)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
人了解情况提供便利(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 监督
学生法律地位的确立对保障学生的权利具有哪些作用?
(1)师生关系由尊卑发展到平等,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学习的主体;
(2)师生关系变为民主、平等关系,学生主体意识逐渐增强;
(3)法律法规对各类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
(4)学生法律地位的特点: 不同年龄段的法律地位的特点不同,作为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权利义务不对等性(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
学生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的权利:
(1)有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2)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3)享有公正评价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
权利(4)享有申诉权(5)享有人身权 学生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其它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特殊学生群体由哪几部分构成?他们分别享有哪些特殊教育权利?
女生——教育的平等权等
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权等 残疾人学生——受教育权等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教师的法律概念与法律地位各是怎样的?
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的法律地位就是通过立法确立的教师的职业地位。
通过立法确立教师的职业地位。(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通过立法确立教师的经济地位。(教师的平均工资应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通过立法确立教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有权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取得教师资格的法定条件有哪些? 1国籍,必须是中国公民
2思想品德,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3学历,具备规定的学历或者国家资格考试合格 4教育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 5身体素质,身体健康,无面部畸形、严重口吃、精神病、传染病等
6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容面对挑战,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教师的任职条件是什么?教师聘任的形式有哪几种?
任职条件:1.具备各级各类相应教师的资格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分别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教师的权利:
①教师作为普通公民的权利:
平等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公民的人身自由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监督权等
②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特有的权利:
1教育教学自主权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试验;
2学术自由权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个人意见;
3管理学生权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并就学生就业、升学等方面的发展给予指导;
4获取报酬待遇权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
5参与教育管理权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
6培训进修权 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
7申诉权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所属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申诉并要求作出相应的处理。教师的义务
1遵纪守法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教育教学义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义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和爱
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品德、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组织带
领学生参加和开展各项有益的社会活动;
4尊重学生人格义务。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 等方面全面发展;
5保护学生权益义务。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和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抑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提高思想业务水平义务。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2.遵守法纪,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3.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术水平,能全面熟练地履行现职务职责
4.具备学历、学位以及工作年限的要求
5.身体健康
聘任形式:1.招聘 2.续聘 3.解聘 4.辞聘任 谈谈教师培养与培训的意义何在?
教师培养与培训对于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对于教师的培养正在有三级教师教育逐步向二级教师教育过度,并鼓励非师范生根据国家需要,到中小学或职业学校任教,这些规定为逐步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素质提供了法律保证。教师的培训渠道主要有各级教师进修学校、高等学校以及广播、电化教育机构、自学考试等,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充制度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队伍素质、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教育法律责任
教育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教育法律责任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因实施了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教育法律责任的特点:
(1)必须有法律明文的规定(2)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
(3)由违法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所承担
(4)由国家专门机关或国家授权机关依法追究 教育法律责任的主体有哪些?
教育法律责任的主体是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义务的特定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它主要包括教育行政机关、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学生及其他受教育者等。
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有损害事实
损害的行为必须违反教育法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什么是学生伤害事故?其类型、原因是什么? 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类型有:运动伤害、课余伤害、校外活动事故 原因:1.制度不严,管理不善
2.设备陈旧老化,未及时修复或拆除 3.玩忽职守,工作责任心不强 体罚或变相体罚
5.安全保护措施不利 学生体质特殊或疾病
7.学生自尊心较强,心里承受能力低 监护职责与教育保护职责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监护和教育保护的主体和对象不同 监护和教育保护产生的根据不同
监护和教育保护的法律关系的性质不同 监护人和教育保护职责的产生方式不同 监护和教育保护的内容不同 监护和教育保护的手段不同
监护和教育保护的存在时间不同(监护有期限——未成年人,教育保护无期限——无论学生是否成年,只要在学校教育教学期间,学校负有教育保护职责)
监护和教育保护的责任不同(监护责任为无限责任——只要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监护人有无过错都承担责任,教育保护为有限责任——只有当学校教育管理有过错才承担相应责任)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关于学校责任范围的界定 关于适用的范围 关于学校责任的性质 关于伤害事故的类型
关于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程序
关于学生伤害事故的赔偿原则与经费的来源
教育法律救济
什么是教育法律救济?其特征和途径分别是什么?
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特征:
权利受到伤害是教育法律救济存在的前提,如果权利未受损害,就无所谓救济。
教育法律救济具有弥补性,它是对受损害的权利的弥补。
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合法权益并保证法定义务履行。途径:
诉讼渠道——通过司法程序和诉讼方式寻求救济。
行政渠道——通过申诉和行政复议方式寻求救济。
其他渠道——通过校内调解、协商沟通、教育仲裁等方式寻求救济。
什么是教师申诉制度?有哪些特点?
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的合法权益在受到侵害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特点:
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法定申诉制度
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 教师申诉制度是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简述教师申诉和受教育者申诉的范围及程序各是什么?
(1)教师认为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教师法》规定的合法权益时,可以提出申诉
(2)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处理决定不服时,可以提出申诉
(3)教师认为当地政府的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教师法》规定的合
法权益时,可以提出申诉
什么是教育行政赔偿?有什么特征?
教育行政赔偿,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依照《国家赔偿法》由国家给予赔偿的法律救济制度。特征:
(1)侵权主体为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2)侵权损害发生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
(3)侵权行为源于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行政
(4)教育行政赔偿主体是国家(5)教育行政赔偿是一种法律责任 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内容? 1.职务行为主体 2.职务违法行为 3.损害事实 4.因果关系
需要熟悉的教育法律: 法律条文:
1.《宪法》中有关教育条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7.《教师资格条例》
8.《国家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9.《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案例分析:(20分)
1.某中学因片面追求升学率,借口教室不足,对一些成绩不好,考试不及格的学生采取停课或开除的办法,要求他们“立即离校回家”.然而这些学生一离开,该校又接受了一部分初中毕业生。为此事,被责令退学的14名学生家长联名向上级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试分析该校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并阐述法律依据.答题要点:该中学“对一些成绩不好,考试不及格的学生采取停课或开除的办法,要求他们“立即离
校回家””的做法是错误的;此做法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第四条“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二十七条“不得开除未成年人”的法律规定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对品德有缺点、学习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的规定。应当按照《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胁迫或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学童失学、辍学的”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条有关规定,对该中学予以行政处罚。
2.2000年5月某中学初二班主任李某,怀疑该班一女生与一男生关系亲密,于是将双方家长请到学校,在办公室当着其他人大谈其早恋问题,并当众翻查该女生的书包,强迫她交出日记.第二天,该女生没有到校上课,并离家出走,其家人后来在南京寻回.2000年8月1日,该女生对李某和学校提起诉讼,指控李的行为侵害了自己的名誉权.2001年12月27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责令李某和学校分别口头向该女生赔礼道歉,并承担交通费,误工费等共计3000余元和精神抚慰金500元.法院为什么判该女生胜诉?法院对此案判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
答题要点:教师李某在代表学校行使教育教学职责期间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不得开拆、查阅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等)的法律规范,并造成损害事实,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且损害结果与违法事实之间有明显的因果关系,所以法院判该女生胜诉。其法律依据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条“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3.2000年12月25日,安徽淮南市某小学六.四班班主任张某,认为其班上的9个同学挤进会议室观看演讲比赛,给班级丢了脸,“脸皮太厚”,于是要求这些学生当众用小刀刮脸,直到出血为止.事发后,学校对张某作出了停职检查决定.2001年8月,其中受害的6名学生及其家长向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2001年12月淮南中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张某及淮南某小学在全校向6名原告公开赔礼道歉,淮南某小学赔偿6名原告精神抚慰金各3000元.此案中民事赔偿部分为什么由淮南某小学承担,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题要点:教师张某在代表学校行使教育教学职责期间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应是学校和学生,张某代表学校行使职权,应由学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法律依据是《未
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条“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学校作为行政主体在赔偿后,可责令有故意过失的张某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行政诉讼法》)。4.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纸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和权利,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再者他是从家里出走的,这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我也没有责任。”请问:吴老师的做法和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试述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答题要点:吴老师的做法(私自拆阅学生信件的行为和当众宣读学生信件)是不正确的。其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不得开拆、查阅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等)的法律规范。吴老师的解释也是不正确的。因为教师虽然有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以教育和爱护学生为借口,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5.谢某是初一女生,一天下午课间,因与学生吵架而私自离开学校,晚自习时班主任检查发现谢某不在教室,同桌报告说谢某与同学吵架,可能回家了,班主任信以为真,未予追查,原想待谢某回校后再予批评教育,第二天下午,班主任上课发现其仍未返校,这才与家长联系,但家长说谢某昨晚并未回家,经家长与亲友联系,仍无下落,无奈中家长报案,但至今仍无其下落,家长最后到法院状告学校,要求学校赔偿10万元。问题:谢某失踪,学校和谢某班主任是否承担责任?如果承担,学校和谢某班主任可能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本案例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答题要点:班主任老师代表学校形势教育教学职权时没有履行“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的义务,也没有履行“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和“教育保护”职责,所以,对于谢某的失踪,学校和班主任老师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
启示:一是要强化依法治教的法律意识,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严格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力;三是切实履行对学生的教育保护职责,杜绝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切实保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为推动教育的法制建设做出贡献。
2013年教师资格《教育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4)C.16周岁以上不满l7周岁 D.18周岁以下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A.以学生为主体 B.以教师为主导
C.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D.育人为本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权力
2.()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3. 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严格责任原则 D.公平原则
4. 教师法律救济的途径是指教师认为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请求解决或补偿的渠道或方 式。一般不包括()A.司法救济 B.行政救济 C.社会救济 D.自力救济
5. 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途径?()A.自行协商解决 B.申请调解
C.伤害事故的赔偿 D.不予理睬
7.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A.14周岁以下
B.14 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9.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批准。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0.哪一项不是学校作为法人的主要特点?()A.公益性
B.民事活动范围的有限性 C.财产的受限性 D.盈利性
11.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初级职务 B.中级职务 C.高级职务 D.特级职务
12.《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 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A.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矛盾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14.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奉献补助
15.哪一项不是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A.小学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16.义务教育实行__________领导,__________统筹规划实施,__________为主管理的体制。()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17.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不包括哪一项教育?()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A.靠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政府
19.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三至五年
20.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1.__________规定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2.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阶段。
3.__________是依法治教的要求,也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管理效率、保护有关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需求。
4. 在我国,教师节是每年的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5. 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依法取得
6. 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国家在实施义务教育教师培训方面,校长和教师 的在职培训工作,由__________级以上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7.义务教育法规定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__________,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臵,审订教科书。
8.学校依法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承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责任。
9.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和——负责筹措,予以 保证。
10.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培训师资,有计划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__________以上水平,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有__________毕业以上水平。
12.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
__________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13.__________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1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__________。
15.《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__________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16.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__________费用。
17.普通初级中学和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设臵,应当根据人口分布状况和地理条件 相对__________。
18.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实施义务教育的__________,把实施义务 教育的情况作为对有关负责人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19.冬冬今年15岁,其父母经常外出经商,让冬冬一个人在家单独居住,冬冬父母这样 做违反了__________。
20.《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在学校周围__________米范围内开 设网吧。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A. 3. A 4.D 5. A 6.D 7. B 8.D 9.D 10.D11.D 12.B 13.B 14.C 15.A 16.A 17.A 18.C 19.D 20.D
二、填空题
1.教育法 2.初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 3.依法治校4.9 10
5.教师资格 6.县 7.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 8.教育管理保护
9.国务院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0.政治素质 业务素质 心理素质 11.中等师范学校毕业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12.工作成绩 13.教师德性 14.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15.适龄儿童、少年 16.杂费 17.集中 18.目标责任制 19.《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0.200
导论
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谈谈加强依法治教、推进依法治教的必要性。
依法治教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法律素质,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基础性工程,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广大学生家长的迫切期望。
(1)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的领导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既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领域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
(2)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教育法律关系主体间关系变化以及民办教育的兴起等教育领域的新问题、新情况都需要依法治教。
(3)是教育行政部门改变领导方式、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与水平的必然选择。使教育事业在微观上搞活,在宏观上健康有序发展。(4)是培养新世纪一代新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保证。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的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养成守法习惯,提高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为提高国民素质、推进民主法治进程提供强有力保证。
2.我国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这些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根本性原则
(2)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首先解决义务教育公平性问题。
①起点上的平等——入学上的平等 ②过程中的平等——就学过程的平等 ③终点上的平等——学业成就上的平等
(3)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①教育活动必须对国家和人民负责,不对个人或小集团负责。
②教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不以赢利为目的。③教育活动必须接受国家和社会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
④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4)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①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有什么样的权利就有什么样的义务。
②权利与义务相依存,权利人权利的享受依赖于义务人履行其义务,义务人如果不履行义务,权利人就不可能享受权利。
③权利与义务相联系,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未履行义务,也就放弃了相应的权利。
(5)教育法制统一的原则
①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权只能由国家机关在各自的职责权限范围内行使;执行权只能有国家机关或有关机构依法行使,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行使。
②下位法要服从上位法 ③后定法优于前定法
④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局部地区)
3.当前应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我国的依法治教?
(1)提高教育法律意识,树立依法治教的思想观念,养成依法治教的自觉行为。
(2)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教育法规网络,保证有法可依。
(3)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促进和深化教育改革。
(4)依法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5)继续推进教育法律的实施与监督工作。(司法监督、政府系统的层级监督、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等)4.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的异同
同: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在本质上式一致的。他们的内容都体现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劳动人民在教育领域中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他们的根本任务都是为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抱枕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使教育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异:(1)制定主体不同。教育法律只能有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而政策制定的主体既包括政党,也包括国家机关。
(2)表现形式不同。教育政策市以文件形式出现,法律是以法律条文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的。政策文件注重原则性和导向性的要求,法律注重条款的规范性、确定性。
(3)实施方式不同。政策主要通过宣传教育,法律的实施则具有普遍约束力。
(4)作用不同。党的教育政策是教育法律的基础和灵魂,教育法律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定型化,是教育政策的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政策对于国家、政党和社会的作用,具有指导性,调控性和灵活性。
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之间的关系?
①政策是法律的基础和灵魂。法律是政策的特定表现形式,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必须在 政策指导下进行。
②政策和法律有着共同的本质,但有时也会发生不一致、甚至相抵触现象。应及时总结经验,按照政策要求,对法律适时进行“废”、“改”、“立”,使法律和政策保持一致。
③政策和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上具有各自特定的优势。既要发挥政策对法律和实践的指导作用,又要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事,发挥法律的规范性作用。
6.你认为依法治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有哪些?
实行依法治教是一个必然趋势。
实行依法治教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它是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的必然结果,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必然要求依法而治。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它必须用法律手段来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
依法治教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教育事业的一条基本经验。现在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教育法制的强化和完善,以此来保障国家对教育要求的实现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依法治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管理必然由过去主要依靠政策和行政手段,逐渐转移到运用法律手段,教育行政管理范围的扩大和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也迫切需要实行依法治教。总之,实行依法治教是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
7.青年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的必要性(1)贯彻依法治教方针、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以及强化依法治教意识的必然要求。
(2)增强教育法律意识、维护合法权益以及教师岗位规范的法律保障和要求
(3)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和做好学校各项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
(4)教师岗前培训的必修课程,是教师在教育政策法规方面应知、应会的主要内容 7.教育法基本理论
教育法的基本特征和原则有哪些? ①教育法的特征:
a.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公定力(公认而确定的效力)
b.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强制性(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c.教育法具有多变性的特点(立法主体的多元性所致)
d.教育法没有统一的法典(散见于宪法、民法和行政法
等法律、法规之中,没有统一的法典和完整的系统)
②教育法律的基本原则: a.方向性原则 b.公益性原则 c.平等性原则 d.终身性原则
谈谈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教育法律文件、教育法律条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育法律规范: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具有自己内在逻辑结构的一般行为规则,教育法律规范是教育法、教育法律文件及教育法律条文的基本内容,是组成教育法律的基本细胞。具有概括性和规范性的特点。联系:
教育法律规范是教育法律的基本内容,是构成教育法律的基本细胞,而教育法律则是教育法律规范的载体。
教育法律规范与其他教育法律文件的区别:= 与教育法的区别:教育法是教育的全部行为规则总和;教育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指的行为规范。与教育法律文件的区别:教育法律文件包括教育法律规范、立法目的、立法依据和有关概念解释;教育法律规范是各种教育法律文件的基本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
与教育法律条文的区别:教育法律条文未必都是教育法律规范;教育法律规范用教育法条文表述。
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教育法作用的认识。
教育法的规范作用
1.指引作用 2.评价作用 3.教育作用 4.预测作用 5.强制作用 教育法的社会作用
①保障我国教育的正确方向
②保障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保障按教育规律办教育
④保障有关各方在教育上的合法权益 ⑤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 我国教育法的主要渊源有哪些?
主要有: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以及教育条约和协定等。(1)宪法:原则性规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教育立法的基本原则,规定了教育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
(2)教育法律:
①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9月1日施行)(18章84条)
②教育单行法律——四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2月12日五届人大十三次会议通过,1981年1月1日施行)。
(3)教育法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规定制定的、实施和管理教育事业的规范性文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包括条例、规定、办法或细则等。
①国家教育行政法规;
②地方性教育法规;包括执行性、补充性的和自主性地方教育法规。
(4)教育规章:----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与其他部门联合制定并发布的、对教育法律法规的补充性文件。通常称之为:规定、办法、规范、大纲、标准等。
①地方性教育规章;②部门教育规章;(5)其他渊源:
行政法、民法、刑法、教育政策、教育判例等。在没有国家政策或法律的情况下,党的政策实际上起着法律的作用。简述教育法律关系的类型。
就其性质而言可分为两类:教育行政法律关系(纵向性的法律关系)
教育民事法律关系(横向性的法律关系)
教育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教育行政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教育民事法律关系是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学校与行政机关、企事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个人之间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简述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教育法律关系客体、教育法律关系内容
①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②教育法律关系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权利主体指向的客体与义务主体指向的客体具有一致性。
③教育法律关系内容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依法成立的关系中享有的某种权利和应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它由法律规范所确认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教育法律关系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
如何理解教育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权利是教育法律规范对教育法律主体能够作出或不能作出一定行为以及有权要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又称法定权利。权利的行使是以其他人履行义务作为保障的。
义务是教育法律规范对其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又称法定义务,它以法律规定为前提,不履行者将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
权利和义务是依存的;是相互关联的;是相统一的。
学校、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法学视角上学校的概念是什么?学校的法律地位如何?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从法学视角看,学校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设立和登记注册的教育机构,是享有一定权力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学校具有三种不同身份与地位:
①学校是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享有国家权力的法律、法规授权;可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职权;独立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②学校具有民法上的法人地位——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并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具有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行为能力、责任能力。
③学校是行政相对人——排除违法行政的请求和行政介入;参与制定教育法规和计划;听证的权力。
学校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学校的权利:(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3)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处分
(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 法干涉(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学校的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贯彻教育方针、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
教学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4)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
人了解情况提供便利(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 监督
学生法律地位的确立对保障学生的权利具有哪些作用?
(1)师生关系由尊卑发展到平等,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学习的主体;
(2)师生关系变为民主、平等关系,学生主体意识逐渐增强;
(3)法律法规对各类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
(4)学生法律地位的特点: 不同年龄段的法律地位的特点不同,作为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权利义务不对等性(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
学生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的权利:
(1)有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2)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3)享有公正评价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
权利(4)享有申诉权(5)享有人身权 学生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其它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特殊学生群体由哪几部分构成?他们分别享有哪些特殊教育权利?
女生——教育的平等权等
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权等 残疾人学生——受教育权等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教师的法律概念与法律地位各是怎样的?
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的法律地位就是通过立法确立的教师的职业地位。
通过立法确立教师的职业地位。(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通过立法确立教师的经济地位。(教师的平均工资应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通过立法确立教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有权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容面对挑战,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教师的任职条件是什么?教师聘任的形式有哪几种?
任职条件:1.具备各级各类相应教师的资格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分别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教师的权利:
①教师作为普通公民的权利:
平等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公民的人身自由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监督权等
②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特有的权利:
1教育教学自主权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试验;
2学术自由权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个人意见;
3管理学生权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并就学生就业、升学等方面的发展给予指导;
4获取报酬待遇权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
5参与教育管理权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
6培训进修权 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
7申诉权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所属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申诉并要求作出相应的处理。教师的义务
1遵纪守法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教育教学义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义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和爱
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品德、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组织带
领学生参加和开展各项有益的社会活动;
4尊重学生人格义务。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 等方面全面发展;
5保护学生权益义务。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和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抑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提高思想业务水平义务。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取得教师资格的法定条件有哪些? 1国籍,必须是中国公民
2思想品德,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3学历,具备规定的学历或者国家资格考试合格 4教育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 5身体素质,身体健康,无面部畸形、严重口吃、精神病、传染病等
2.遵守法纪,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3.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术水平,能全面熟练地履行现职务职责
4.具备学历、学位以及工作年限的要求
5.身体健康
聘任形式:1.招聘 2.续聘 3.解聘 4.辞聘任 谈谈教师培养与培训的意义何在?
教师培养与培训对于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对于教师的培养正在有三级教师教育逐步向二级教师教育过度,并鼓励非师范生根据国家需要,到中小学或职业学校任教,这些规定为逐步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素质提供了法律保证。教师的培训渠道主要有各级教师进修学校、高等学校以及广播、电化教育机构、自学考试等,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充制度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队伍素质、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教育法律责任
教育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教育法律责任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因实施了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教育法律责任的特点:
(1)必须有法律明文的规定(2)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
(3)由违法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所承担
(4)由国家专门机关或国家授权机关依法追究 教育法律责任的主体有哪些?
教育法律责任的主体是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义务的特定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它主要包括教育行政机关、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学生及其他受教育者等。
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有损害事实
损害的行为必须违反教育法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什么是学生伤害事故?其类型、原因是什么? 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类型有:运动伤害、课余伤害、校外活动事故 原因:1.制度不严,管理不善
2.设备陈旧老化,未及时修复或拆除 3.玩忽职守,工作责任心不强 体罚或变相体罚
5.安全保护措施不利 学生体质特殊或疾病
7.学生自尊心较强,心里承受能力低(1)教师认为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教师监护职责与教育保护职责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监护和教育保护的主体和对象不同 监护和教育保护产生的根据不同
监护和教育保护的法律关系的性质不同 监护人和教育保护职责的产生方式不同 监护和教育保护的内容不同 监护和教育保护的手段不同
监护和教育保护的存在时间不同(监护有期限——未成年人,教育保护无期限——无论学生是否成年,只要在学校教育教学期间,学校负有教育保护职责)
监护和教育保护的责任不同(监护责任为无限责任——只要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监护人有无过错都承担责任,教育保护为有限责任——只有当学校教育管理有过错才承担相应责任)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关于学校责任范围的界定 关于适用的范围 关于学校责任的性质 关于伤害事故的类型
关于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程序
关于学生伤害事故的赔偿原则与经费的来源
教育法律救济
什么是教育法律救济?其特征和途径分别是什么?
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特征:
权利受到伤害是教育法律救济存在的前提,如果权利未受损害,就无所谓救济。
教育法律救济具有弥补性,它是对受损害的权利的弥补。
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合法权益并保证法定义务履行。途径:
诉讼渠道——通过司法程序和诉讼方式寻求救济。
行政渠道——通过申诉和行政复议方式寻求救济。
其他渠道——通过校内调解、协商沟通、教育仲裁等方式寻求救济。
什么是教师申诉制度?有哪些特点?
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的合法权益在受到侵害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特点:
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法定申诉制度
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 教师申诉制度是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 简述教师申诉和受教育者申诉的范围及程序各是什么?
法》规定的合法权益时,可以提出申诉
(2)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处理决定不服时,可以提出申诉
(3)教师认为当地政府的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教师法》规定的合
法权益时,可以提出申诉
什么是教育行政赔偿?有什么特征?
教育行政赔偿,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依照《国家赔偿法》由国家给予赔偿的法律救济制度。特征:
(1)侵权主体为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2)侵权损害发生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
(3)侵权行为源于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行政
(4)教育行政赔偿主体是国家(5)教育行政赔偿是一种法律责任 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内容? 1.职务行为主体 2.职务违法行为 3.损害事实 4.因果关系
需要熟悉的教育法律: 法律条文:
1.《宪法》中有关教育条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7.《教师资格条例》
8.《国家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9.《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案例分析:(20分)
1.某中学因片面追求升学率,借口教室不足,对一些成绩不好,考试不及格的学生采取停课或开除的办法,要求他们“立即离校回家”.然而这些学生一离开,该校又接受了一部分初中毕业生。为此事,被责令退学的14名学生家长联名向上级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试分析该校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并阐述法律依据.答题要点:该中学“对一些成绩不好,考试不及格的学生采取停课或开除的办法,要求他们“立即离校回家””的做法是错误的;此做法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第四条“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二十七条“不得开除未成年人”的法律规定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对品德有缺点、学习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
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的规定。应当按照《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胁迫或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学童失学、辍学的”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条有关规定,对该中学予以行政处罚。
2.2000年5月某中学初二班主任李某,怀疑该班一女生与一男生关系亲密,于是将双方家长请到学校,在办公室当着其他人大谈其早恋问题,并当众翻查该女生的书包,强迫她交出日记.第二天,该女生没有到校上课,并离家出走,其家人后来在南京寻回.2000年8月1日,该女生对李某和学校提起诉讼,指控李的行为侵害了自己的名誉权.2001年12月27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责令李某和学校分别口头向该女生赔礼道歉,并承担交通费,误工费等共计3000余元和精神抚慰金500元.法院为什么判该女生胜诉?法院对此案判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
答题要点:教师李某在代表学校行使教育教学职责期间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不得开拆、查阅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等)的法律规范,并造成损害事实,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且损害结果与违法事实之间有明显的因果关系,所以法院判该女生胜诉。其法律依据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条“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3.2000年12月25日,安徽淮南市某小学六.四班班主任张某,认为其班上的9个同学挤进会议室观看演讲比赛,给班级丢了脸,“脸皮太厚”,于是要求这些学生当众用小刀刮脸,直到出血为止.事发后,学校对张某作出了停职检查决定.2001年8月,其中受害的6名学生及其家长向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2001年12月淮南中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张某及淮南某小学在全校向6名原告公开赔礼道歉,淮南某小学赔偿6名原告精神抚慰金各3000元.此案中民事赔偿部分为什么由淮南某小学承担,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题要点:教师张某在代表学校行使教育教学职责期间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应是学校和学生,张某代表学校行使职权,应由学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法律依据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条“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学校作为行政主体在赔偿后,可责令有故意过失的张某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行政诉讼法》)。4.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纸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和权利,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再者他是从家里出走的,这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我也没有责任。”请问:吴老师的做法和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试述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答题要点:吴老师的做法(私自拆阅学生信件的行为和当众宣读学生信件)是不正确的。其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不得开拆、查阅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等)的法律规范。吴老师的解释也是不正确的。因为教师虽然有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以教育和爱护学生为借口,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5.谢某是初一女生,一天下午课间,因与学生吵架而私自离开学校,晚自习时班主任检查发现谢某不在教室,同桌报告说谢某与同学吵架,可能回家了,班主任信以为真,未予追查,原想待谢某回校后再予批评教育,第二天下午,班主任上课发现其仍未返校,这才与家长联系,但家长说谢某昨晚并未回家,经家长与亲友联系,仍无下落,无奈中家长报案,但至今仍无其下落,家长最后到法院状告学校,要求学校赔偿10万元。问题:谢某失踪,学校和谢某班主任是否承担责任?如果承担,学校和谢某班主任可能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本案例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答题要点:班主任老师代表学校形势教育教学职权时没有履行“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的义务,也没有履行“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和“教育保护”职责,所以,对于谢某的失踪,学校和班主任老师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
启示:一是要强化依法治教的法律意识,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严格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力;三是切实履行对学生的教育保护职责,杜绝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切实保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为推动教育的法制建设做出贡献。
2013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九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数学课上,老师在讲解例题的解法。小明突然举手说,他想为大家演示例题的另一种解法老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A.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B.稍作停顿,批评学生影响课堂秩序 C.请小明上讲台为大家演示 D.跟小明说下课谈论
2.教师素质的核心是()。A.教师的人格素养 B.教师的知识水平C.教师的专业能力 D.教师的科学素养
3.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等习、合作交流的情境。A.生活环境 B.社会环境 C.实际问题 D.现实问题
4.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A.可以 B.不得 C.应当 D.适当
5.我国原《义务教育法》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的时间分别是()。A.1986年9月1日和2006年9月1日 B.1986年7,月l日和2006年7月1日 C.1986年7月1日和2006年9月1日 D.1986年9月1日和2006年7月1日
6.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实行()。
A.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B.校长负责制
C.教职工代表大会负责制 D.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7.师德的灵魂是()。A.关爱学生 B.提高修养 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
8.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A.四条 B.六条 C.八条 D.十条
9.“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行为规范,这是由教师职业道德的()决定的。
A.示范性 B.责任性 C.继承性 D.特殊性
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提高人的道德素质
C.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D.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
11.“月有阴晴圆缺”,用科学的观点看待这件事,原因是()。A.人有悲欢离合
B.地球绕太阳转动,月球绕地球转动,两者转速不一样,出现偏角,使地球挡住了月球的一部分 C.地球绕月球转动偏角不同 D.太阳光照射不均匀
12.以下关于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唐朝时主要的火药武器有火箭和突火枪 C.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D.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 13.纳米是一种()。A.水稻的一种 B.长度单位 C.粒子 D.时间单位
14.14是数据8,12,16,30,18,10的()。A.算术平均数 B.众数 C.中数
D.几何平均数
15.下列属于差异量数的是()。A.标准差 B.平均数 C.众数 D.中数
16.描述单个数据在样本或总体中的地位的统计量数是()。A.集中量数 B.差异量数 C.地位量数 D.相关系数
17.根据教育概念的分类方法,“课程”属于()。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关系概念 D.属性概念
18.以反映教育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以及教育活动中各要素之间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概念是()。A.关系概念
B.属性概念 C.操作性概念 D.集合概念
19.三班的一次联欢活动有学生没有参加,何捷、小马、丹丹、小珍中有一人没有参加,其他三人都参加了,老师在询问时,他们做了如下回答。
何捷:“小马没来。”
小马:“我不但参加了,而且还表演了节目。” 丹丹:“我晚来了一会儿,但一直到晚会结束才走。”
小珍:“如果丹丹来了,那就是我没来。”
如果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了谎,则以下哪项成立?()
A.小珍没参加 B.小马没参加 C.丹丹没参加 D.何捷没参加
20.主要说明“事物有多少”的分析是()。A.定性分析 B.定量分析 C.因果分析 D.系统分析
21.一天,小红、小明做完数学题后发现答案不一样。小红说:“如果我的不对,那你的就对了。”
小明说:“我看你的不对,我的也不对。”旁边的小刚看了看他们俩人的答案后说:“小明的答案错了。”这时数学老师刚好走过来,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并查看了她们的运算结果后说:“刚才你们三个人所说的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 请问下述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小红说的是真话,小明的答案对了 B.小刚说的是真话,小明的答案错了 C.小明说对了,小红和小林的答案都不对 D.小明说错了,小红的答案是对的
22.实际意义取决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人们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理解的是()。A.约定性定义 B.描述性定义 C.纲领性定义 D.操作性定义
23.用已有的用法来解释所定义的词语,适当地描述所要界定的对象或使用该术语是()。A.约定性定义 B.描述性定义 C.纲领性定义 D.操作性定义
24.将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或层次,分别抽取其个别属性加以考察,从而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是()。A.比较方法 B.演绎方法 C.分析方法
D.综合方法
25.一般而言,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是()。A.正概念 B.负概念 C.关系概念 D.属性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素质教育要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反映应回以关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2.A【解析】教师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学生的学业质量。因此,教师的人格素养是教师素质的核心。3.A【解析】对于学生而言,生活环境比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更大一些,而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现实问题均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环境。4.B【解析】《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5.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
法))198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我国正式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6.B【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六条: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7.A【解析】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8.B【解析】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
9.A【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示范性”,因此“为人师表”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是由示范性决定的。
10.D【解析】此题考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的确认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就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11.B【解析】略。12.D【解析】略。13.B
15.A【解析】差异量数是对一组数据的变异性,即离中趋势特点进行度量和描述的统计量,也称为离散量数。这些差异量数有全距、四分位差、百分位差、平均差、标准差与方差等。
16.C【解析】地位量数是描述单个数据在样本或总体中地位的量数。17.A【解析】略。
18.A【解析】关系概念是以反映教育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以及教育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概念。
19.A【解析】四个人的四句话实际上分别是“小马没来”,“小马来了”,“丹丹来了”,“如
果丹丹来了,则小珍没来”。其中,“小马没来”和“小马来了”是互相矛盾的,这两句话中必然有一句真话,一句假话,既然四句话中只有一句假话,假话就一定是这两句中的一句,那么,“丹丹来了”和“如果丹丹来了,则小珍没来”都是真话,因此,可以推出“小珍没来”。故选A。
20.B【解析】定量分析是主要回答“事物有多少”的分析。
21.A【解析】题干中小红和小明的话是相互矛盾的,因此根据排中律,其中必有一句是真的。既然老师说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则小刚的话就是假的,由此可知小明的答案没有错,是对的,于是又可以知道小明的话是假的,而小红的话是真的。因此,正确答案是A。
22.A【解析】约定性定义是指实际意义取决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人们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理解的定义。
23.B【解析】描述性定义是指以已有的用法来解释所定义的词语,适当的描述所要界定的对象或使用该术语。
24.C【解析】分析方法是指将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或层次,分别抽取其个别属性加以考察,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法。
25.A【解析】一般而言,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是正概念。
2013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现代学生观坚持()。A.以人为本 B.以教材为本 C.以课堂教学为本 D.以教师为本
2.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是()。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性向 D.专业自我
3.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教师的()。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性向 D.专业自我
4.国家实行()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C.教师选拔
D.教师淘汰
5.王某担任某校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6.《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认定,学校对学生安全负有的职责是()。A.教育、教学和监护 B.教育、管理和保护 C.教育、教学和监管 D.教育、监管和救护
7.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和主干地位。A.重要 B.首要 C.核心 D.完全
8.“你怎么这么懒?还不快去做作业!”属于()。
A.沟通本意是“想了解学生的心理反应”却变成了“斥责”
B.沟通本意是“指导”却变成了“命令” C.沟通本意是“提醒”却变成了“批评” D.沟通本意是“想了解学生的状态”却变成了“催促”
9.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符合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教书育人”规定和要求的是()。
A.学习教育的新理念,主动改变育人模式 B.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C.严格执行教学方案,照搬教材以及教参 D.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0.以下各项中,属于空间技术的是()。A.探空气球 B.人工降雨 C.卫星通讯 D.大气环流探测
11.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科学”项目,其意义和影响被誉为不亚于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和载人飞船登月的“阿波罗计划”的是()。A.基因工程技术 B.人类基因组计划 C.细胞工程 D.基因技术
12.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A.蚂蚁 B.甲虫 C.蜘蛛 D.蝴蝶
13.近来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在舒适工作环境里工作的人比在不舒适工作环境里工作的人生产效率高25%。评价工作绩效的客观标准包括承办案件数和案件的复杂性。这表明:日益改善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工人的生产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以上结论?()A.平均来说,生产率低的员工每天在工作场所的时间比生产率高的员工要少
B.舒适的环境比不舒适的环境更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C.生产率高的员工通常得到舒适的办公场所作为酬劳
D.生产率高的员工不会比生产率低的员工认识错误的时间长
14.测量的三要素不包括()。A.参照点 B.量具 C.测量时间 D.统一的单位
15.从“所有的植物都是需要阳光的”推出“有些需要阳光的东西是植物”,是利用()得出的结论。A.换质法 B.换位法 C.换质位法 D.引导法
16.去年的通货膨胀率是l.2%,今年到目前已经达到4%。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通货膨胀率呈上升趋势,明年的通货膨胀率会更高。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严重削弱上述结论?()A.通货膨胀是根据有代表性的经济灵敏数据样本计算的,而不是根据所有数据
B.去年油价下跌导致通货膨胀率暂时低于近几年来4%的平均水平
C.通货膨胀促使增加工人工资,而工资的增长又成为推动通货膨胀率以4%或更高速度增长的动力
D.去年1.2%的通货膨胀率是十年来最低的 17.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表示“更加、尤其”的意思的一句是()。A.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珍宝尽有之 D.直好世俗之乐耳
18.A、B、C、D是a、b、c、d的原因,A是a的原因,B是b的原因,C是c的原因,所以,D与d之间有因果联系。这是()。A.剩余法 B.共变法 C.求异法 D.求同法
19.目前所知,最硬的矿石是钻石,其次是刚玉,而一种矿石只能用与本身硬度一样或更硬的矿石来刻痕。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所指的矿石一定是可被刚玉刻痕的矿石?()Ⅰ.这种矿石不是钻石 Ⅱ.这种矿石不是刚玉
Ⅲ.这种矿石不是像刚玉一样硬度 A.只是Ⅰ B.只是Ⅲ C.只是Ⅰ和Ⅱ D.只是Ⅰ和Ⅲ
20.若要在百度上搜索有关“能源”方面的文章,但涉及“核能”方面的文章不要,用逻辑检索的方式,可以表示为()。A.能源+核能 B.能源or核能 C.能源一核能 D.能源and核能
21.概括段落大意的常用方法不包括()。A.中心句摘引法 B.自然归纳法 C.内容取舍法 D.性质区分法
22.美国黑人患高血压的比美国白人高两倍。把西方化的非洲黑人和非洲白人相比,情况也是如此。研究者们假设,西方化的黑人之所以会患高血压,是两个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原因是西方食品含盐量高,另一个原因是黑人遗传基因中对于缺盐环境的适应机制。
以下哪项如果是真的,最能支持研究者的假设?()
A.当代西方化非洲黑人塞内加尔人和冈比亚人后裔的血压通常不高,塞内加尔和冈比亚历史上一直不缺盐
B.非洲某些地区的不同寻常高盐摄入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严重问题
C.考虑到保健,大多数非洲白人也注意控制盐的摄入量
D.西非约鲁巴人的血压不高,约鲁巴人有史以来一直居住在远离海盐的内陆,并远离非洲撒哈拉盐矿
23.议论文的三要素不包括()。A.论文 B.论据 C.论点 D.论证
24.形序法不包括()。A.字母法 B.声部法 C.笔画 D.部首法
25.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而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A.反对关系 B.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
D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现代的学生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思想。
2.A【解析】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3.B【解析】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它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4.A【解析】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只有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公民才能依法成为教师。
5.A【解析】对教师提出的申诉的受理机构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王某在某县就职,因此王某的申诉由当地县教育局受理。6.B【解析】略。
7.C【解析】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引导性和示范性,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干地位。
8.B【解析】教师的本意是想指导学生做作业,因为表达的失误,给学生以“命令”的感觉。9.C【解析】略。
10.C【解析】空间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又称为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因而,卫星通讯属于空间技术。11.B【解析】略。
12.C【解析】昆虫是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较繁盛的动物。其基本特点是体躯三段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一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蜘蛛不属于昆虫,它是蛛形纲。
13.C【解析】题干的观点是舒适的工作环境是工人高效工作的条件,而C中表述的观点是,获得舒适的工作环境是工人高效工作的结果,能够削弱题干观点。
14.C【解析】测量的三要素是参照点、统一的单位和量具(测量工具)。
15.B【解析】从“所有的植物都是需要阳光的”推出“有些需要阳光的东西是植物”,是利用换位法得出的结论。
16.B【解析】题干依据去年和今年目前的通货膨胀率的对比,得到了通货膨胀率呈上升趋势的结论,B中所述如果成立,那么便指出去年的通货膨胀率是特例情况,不具有一般性,不能用来作为总结通货膨胀率规矩的数据,严重地削弱了题干结论。
17.A【解析】B中“安”表示“怎么、哪里”;C中“尽”表示“共、同”;D中“直”表示“只、仅、单独、只是”。
18.A【解析】剩余法是指这样一组操作:如果已知某一复杂现象是另一复杂现象的原因,同时又知前一现象中的某一部分是后一现象中的某一部分的原因,那么,前一现象的其余部分与后一现
象的其余部分有因果联系。可用公式表示为:A、B、C、D是a、b、C、d的原因,A是a的原因,B是b的原因,C是C的原因,所以,D与d之间有因果联系。
19.A【解析】如果题干所述为真,那么除了钻石之外的矿石都是可被刚玉刻痕的。只有工所述正确,故选A。
20.C【解析】逻辑检索中,逻辑“非”可以用not或一表示。如,A—B,意为含有检索词A,而不含有检索词B的文章将被检索出来。
21.D【解析】概括段落大意常用的方法有中心句摘引法、自然归纳法、内容取舍法。22.A【解析】略。
23.A【解析】议论文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24.B【解析】形序法是根据字符的形体结构,把形体上有某些共同点的字符加以归类的排检方法。这一方法适应人们以形查字、词的一般要求。形序法分为部首法、笔画法和字母法。25.A【解析】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而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反对关系.矛盾关系
2013年教师资格《教育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A.初等教育 B.小学教育 C.学前教育 D.高等教育
2. 学校()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入担任工作人员。A.可以 B.不得
C.特殊情况可以 D.经批准可以
3.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次日起()内作出处理。A.15日 B.20日 C.30日 D.60日
4. 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臵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5. 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A.全面发展
B.均衡发展 C.能力为重 D.德育为先
6. 法的要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 C.法律概念 D.法律制定
7. 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投诉
8.我国的教育法规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性质的 B.私人性质的
C.社会下资本主义性质的 D.原始性质的
9.教育法规的基础和灵魂是指()A.教育计划 B.教育发展 C.教育政策 D.教育惩罚
10.我国制定教育政策的机关不包括()A.学校
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党的机关
11.教育政策一经制定和公布,在一定时期内()A.可以随意变动
B.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改变
C.不能随意变动,应保持相对的稳定 D.不能有任何改动 12.教育立法是()A.指由特定的立法主体按照一定的立法权限和程序所从事的制定教育立法的活动
B.指人们按照一定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人人喜欢的法制体系
C.是指教育在立法主题上的主观看法
D.是说由一定权威的人士在教育上作出的科学的成果供所有人参考
13.学校法律地位的特点不包括()A.办学的自主性 B.财产独立性 C.机构的公益性 D.收益的最大化
14.()是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的一项基本活动,是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A.因材施教 B.教育教学 C.招收学生 D.颁发毕业证书
15.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小学教师资格的最低学历要求是()A.高中
B.中专 C.本科 D.中师
16.关于教育政策功能具有的两个特点,正确的是()
A.强制性和惩罚性 B.稳定性和强制性 C.易变性和惩罚性 D.易变性和稳定性
17.法律的规范性就是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一系列带强制性的原则,它主要体现在()A.法律的具体化、条文化和法典化方面 B.法律的稳定性、强制性和条文性方面 C.法律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稳定性方面 D.法律的一体化、稳定性和法典化方面 18.下面有关教育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B.教育就是学校教育
C.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
D.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9.要想使教育政策目的变成现实,在考虑教育政策的目的性的同时还应考虑()A.可行性 B.功能性 C.理论性 D.实用性
20.我国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A.税收
B.国家财政拨款 C.学校自筹资金 D.社会力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根据__________和__________确定的。
2. 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__________制定的。
3. 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__________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4. 确定教育政策的四个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6.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__________小时,小学不超过——小时。
7. 我国学校语言文字教育政策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
8.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臵__________的标志。
9.《教师法》规定,__________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10.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 资格考试。11.《教师法》明确规定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奠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构成了教师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
12.义务教育法规定由__________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13.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__________。14.__________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5.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行助学金制度的具体办法,由__________级人民政府规定。
16.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的学校,应当在__________或者开设汉语文课程,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前开设。
17.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省级 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__________,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18.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达到__________规定的要求。
19.“文教科技法”又可称为__________。20.教育法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作用和保障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C 5.B 6.D 7.A 8.A 9.C 10.A 11.C 12.A 13.D 14.B 15.D 16.D 17.B 18.B 19.A 20.B
二、填空题
1.宪法 我国实际情况 2.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3.高于 4.方向正确抓住要害适度具体 5.当地人民政府 6.8 6 7.普及普通话政策 8.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9.教师 10.3 11.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职务制度 教师聘任制度 1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3.权利和义务 14.依法治校 15.省
16.小学高年级 中学
17.指导性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
18.义务教育法 19.智力开发法 20.指引作用 评价作用
2013年教师资格《教育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有关法律规定: “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 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A.教师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 D.校长负责制
3.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4. 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5. 教师资格证书适用的地域范围是()A.在全国范围适用 B.只在本地区适用 C.只在本校适用 D.在外国也适用
6. 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A.15 B.20 C.30 D.60
7.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年义务教育制度。A.九 B.十
C.十一 D.十二
8. 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A.相当予 B.不低于 C.略高于 D.略低于
9. 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实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人民政府
10.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C.仲裁 D.教师诉讼
18.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不属于其职责的是()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11.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学费 B.杂费、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12.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校长 B.学校负责人 C.有关直接负责人
D.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
13.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AB两种责任
14.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15.“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的规定。A.《教育法》
B.《山东省实施(教师法)办法》 C.《教师法》
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16.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A.某教育局局长 B.菜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17.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19.学校对高中生不能进行以下何种处分?()A.警告 B.记过
C.送劳动教养 D.开除学籍
20.下列哪种情形学校不可以解聘教师?()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__________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3.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__________实施义务教育。
4. 《刑法》是规范有关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 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必须是__________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6. 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__________检查一次。7.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__________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8.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为辅的原则。
9.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__________执行。
10.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__________,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11.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2.__________是调整各级各类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3.教师主要通过__________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出教育改革的六项任务是:__________、考试招生制度改革、__________、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
15.《教师法》规定,__________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16.教科书由国务院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出版行政部门按照__________原则确定基准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出版行政部门按照__________确定。
17.国家鼓励教科书__________使用。
18.__________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19.节假日补课是一种__________行为。
20.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__________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D 3. B 4. D 5. A 6. D 7. A 8. B 9.D 10.A11.C 12.B 13.C 14.B 15.D 16.C 17.A 18.D 19.C 20.A
二、填空题
1.学前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2.财政拨款
3.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 4.犯罪 刑罚 5.县 6.每月
7.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8.教育惩罚 9.不停止 10.受教育权
11.法定监护指定监护 12.教育法
13.教职工代表大会
14.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15.教师
16.微利基准价 17.循环
18.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 19.非法
20.二级乙等以上
第二篇:2013年教师资格《教育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教育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A.初等教育
B.小学教育
C.学前教育
D.高等教育
2. 学校()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入担任工作人员。A.可以
B.不得
C.特殊情况可以
D.经批准可以
3.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次日起()内作出处理。A.15日
B.20日
C.30日
D.60日
4. 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5. 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A.全面发展
B.均衡发展
C.能力为重
D.德育为先
6. 法的要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
C.法律概念
D.法律制定
7. 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投诉
8.我国的教育法规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性质的B.私人性质的
C.社会下资本主义性质的D.原始性质的
9.教育法规的基础和灵魂是指()A.教育计划
B.教育发展
C.教育政策
D.教育惩罚
10.我国制定教育政策的机关不包括()A.学校
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党的机关
11.教育政策一经制定和公布,在一定时期内()A.可以随意变动
B.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改变
C.不能随意变动,应保持相对的稳定
D.不能有任何改动
12.教育立法是()A.指由特定的立法主体按照一定的立法权限和程序所从事的制定教育立法的活动
B.指人们按照一定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人人喜欢的法制体系 C.是指教育在立法主题上的主观看法
D.是说由一定权威的人士在教育上作出的科学的成果供所有人参考 13.学校法律地位的特点不包括()A.办学的自主性
B.财产独立性 C.机构的公益性
D.收益的最大化
14.()是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的一项基本活动,是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A.因材施教 B.教育教学 C.招收学生
D.颁发毕业证书
15.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小学教师资格的最低学历要求是()A.高中
B.中专 C.本科
D.中师
16.关于教育政策功能具有的两个特点,正确的是()A.强制性和惩罚性
B.稳定性和强制性
C.易变性和惩罚性
D.易变性和稳定性
17.法律的规范性就是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一系列带强制性的原则,它主要体现在()A.法律的具体化、条文化和法典化方面 B.法律的稳定性、强制性和条文性方面
C.法律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稳定性方面
D.法律的一体化、稳定性和法典化方面 18.下面有关教育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B.教育就是学校教育
C.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
D.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9.要想使教育政策目的变成现实,在考虑教育政策的目的性的同时还应考虑()A.可行性
B.功能性 C.理论性
D.实用性
20.我国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A.税收
B.国家财政拨款 C.学校自筹资金
D.社会力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根据__________和__________确定的。2. 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__________制定的。
3. 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__________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4. 确定教育政策的四个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6.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__________小时,小学不超过——小时。
7. 我国学校语言文字教育政策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
8.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__________的标志。
9.《教师法》规定,__________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10.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 资格考试。
11.《教师法》明确规定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奠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构成了教师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
12.义务教育法规定由__________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13.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__________。
14.__________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5.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行助学金制度的具体办法,由__________级人民政府规定。
16.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的学校,应当在__________或者开设汉语文课程,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前开设。
17.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省级 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__________,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18.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达到__________规定的要求。19.“文教科技法”又可称为__________。
20.教育法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作用和保障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学生人身权和人格权是如何保护的?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取得小学、初中教师资格分别应当具备哪些相应的学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5.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0'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 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 “我作为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
(1)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2)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C 5.B 6.D 7.A 8.A 9.C 10.A 11.C 12.A 13.D 14.B 15.D 16.D 17.B 18.B 19.A 20.B
二、填空题
1.宪法 我国实际情况 2.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3.高于 4.方向正确抓住要害适度具体 5.当地人民政府 6.8 6 7.普及普通话政策 8.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9.教师 10.3 11.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职务制度 教师聘任制度
1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3.权利和义务 14.依法治校 15.省 16.小学高年级 中学
17.指导性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
18.义务教育法 19.智力开发法 20.指引作用 评价作用
三、简答题
1.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2.(1)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适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2)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3)对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
3.(1)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 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4.(1)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
(2)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 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5.(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
(3)保障教育的公共性原则;(4)确保教育的战略性原则;(5)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原则。
6.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行教师资格制 度,将大力推动未达到资格标准的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有 利于吸引其他行业优秃人才通过取得教师资格到学校任教,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实行教 师资格制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地位。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 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特点和它的严格性,有利于教师任用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四、论述题
(1)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2)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 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 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 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 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三篇:教育政策法规试题
教育政策法规试题
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D)
A、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AB两种责任
D、民事责任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B)周岁的公民。A.16周岁
B.18周岁
C.20周岁
D.14周岁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B)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周岁
B.16周岁
C.12周岁
D.18周岁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B),不得对未成年人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A.个人志愿
B.人格尊严
C.人身自由
D.人身安全 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C)批准。
A、地市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D、省级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哪年哪月哪日起施行(A)
A、1995年9 月1 日
B、1998年9 月1 日
C、1999年9月1日
D、2000年9月1日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行时间为(A)A、2006年9月1日
B、2007年1月1日 C、2007年9月1日
D、2008年1月1日 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选项)
1、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ABD)A、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B、具有《教师法》规定的经历 C、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D、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
2、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ABC)A、教师资格制度
B、教师职务制度 C、教师聘任制度
D、教师任命制度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ABC)
A、遵守法律、法规
B、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C、依法接受监督
D、实行教育督导制度 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是:--(ABCD)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ABD)
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适应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C.不必管教,任其发展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ACD)A、初级职务
B、特级职务
C、中级职务
D、高级职务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ACD)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ABCD)
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
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所指的各级各类学校是指。(ABCD)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特殊教育 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ACD)进行考核。A、政治思想
B、言行举止
C、业务水平
D、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
《教师法》规定:对教师的考核结果作为(ABD)的依据
A、受聘任教
B、晋升工资
C、教书育人
D、奖与惩 下列人员不能取得教师资格--(ABCD)
A、受到剥夺政治权利的 B、受到刑事处罚的
C、不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的学历的D、未满十六周岁的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必须做到(ABCD)A、教书育人
B、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C、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D、应当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 学校或者教师在义务教育工作中,违反下列法律(ACD),必须受到有关规定处罚。A、教育法
B、学校规章制度
C、教师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学校或者教师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ABCD)依法给予处分。A、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B、直接责任人员
C、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的人员
D、非法方式谋取利益的人员 《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ABCD)
A、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B、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
C、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和教师在建设平安校园中必须---(ABD)
A、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
B、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C、管理不管理无所谓
D、及时清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学校和教师必须做到-(ABCD)
A、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
B、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C、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D、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应当配合未成年学生的父母,保证未成年学生的(ABC),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A、睡眠
B、娱乐
C、体育锻炼的时间
D、劳动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ABCD)A、耐心教育、帮助
B、不得歧视
C、不得开除
D、不得侮辱人格尊严 判断题(共30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教师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3、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依法取得教师资格。(∨)
4、不具备《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不需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5、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6、国家鼓励非师范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者职业学校任教。(∨)
7、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适用我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的法律。(∨)
9、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10、汉语言文字不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
11、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12、国家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应当接受扫除文盲教育。(∨)
13、国家鼓励境内、境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
14、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15、学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有关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6、学校、教师不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1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18、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19、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20、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主、教育为辅的原则。(×)
21、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22、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23、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罚款等强制措施,督促其履行责任。(×)
24、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必须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25、如果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学校可以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26、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但可以收杂费。(×)
27、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可以不进行义务教育。(×)
28、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9、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30、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第四篇:教育政策法规试题
陕西省201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教育政策法规》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20题,共20分)
1.()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已经形成。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2.在对教育机会平等概念的理解上,所谓过程上的平等是指()。
A.入学过程的平等 B.学业成就过程的平等C.学习过程的平等 D.就学过程的平等
3.《教育法》第八条关于“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确立了我 国教育的()。
A.公共性原则 B.公办性原则 C.公立性原则 D.方向性原则 4.Tee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正式施行是从()开始的。
A.1993年10月31日 B.1994年1月1日C.1995年5月15日 D.1996年9月1日
5.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为()。
A.教育法规 B.教育法律C.教育行政法规D.教育规章
6.教育法律关系形成的前提是()。
A.教育法律规范 B.教育法律文件 C.教育法律规定 D.教育法律文书
7.对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教育立法的基本思想以及教育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进行规定的是()。
A.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
C.宪法
D.教育基本法
8.学校在实施教育法规定的招生权、颁发学业证书权的过程中,其法律地位是()。
A.事业单位法人
B.行政相对人
C.公务法人
D.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
9.下列不属于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的是()。
A.法人 B.教师
C.经费
D.组织
10.根据机构性质的不同,我国对学校设立、变更和终止的管理,实行审批制度和()。
A.报批制度 B.备案制度 C.登记注册制度 D.批准制度
11.在现阶段,我国学校与社会各种组织和个人之间关系的法律调整,最突出地反映在所有权关系、邻里关系和()上。
A.协作关系 B.合同关系 C.知识产权关系
D.财产关系
12.我国教师的身份特征是()。
A.公务人员
B.专业人员
C.非专业人员
D.自由职业人员
13.将中小学教师列入公务员职务的国家是()。
A.美、法
B.英、美
C.中、韩
D.德、法
14.根据《教育法》等的规定,违反教育法的行政法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两类,即行政处分和()。
A.行政处罚
B.撤销职务 C.没收财产
D.赔礼道歉
15.制裁手段表现在教育法律责任上的形式有()。
A.强制措施
B.精神补救
C.剥夺财产
D.赔偿损失
16.对教师追究其教育法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
A.扣押教师资格 B.通报批评
C.降职或撤职 D.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17.学生伤害事故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过错推定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
D.公平责任原则
18.张某担任某市高一数学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张某服务期未满、学校数学老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张某在职学习。张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当地县人民政府
B.当地县教育局
C.教育督导室
D.省教育厅
19.在教育行政复议过程中,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内作出决定,并应制作复议决定书。
A.十五日
B.一个月
C.两个月
D.三个月
20.我国独立的行政诉讼制度建立于()。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叶
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10题,共20分)
1.我国目前的教育法律法规关于教育行政部门责任权利等方面的规定存在的问题 是()。
A.重实体、轻程序
B.轻实体、重程序
C.轻权力、重责任
D.重权力、轻责任
2.根据法作用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形式和内容的不同,教育法具有两个作用即()。
A.保障作用
B.规范作用
C.社会作用 D.引领作用
3.我国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上的不同。A.内容体现 B.实施方式
C.根本任务
D.制定主体
4.教育法律规范一般具有两个特征即()。A.规定性
B.操作性
C.规范性
D.概括性
5.从逻辑结构上看,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包括()
A.行为准则
B.法律后果
C.法律文书
D.法律文件
6.学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与企业法人的不同表现为()。
A.设立目的不同
B.设立依据不同
C.审批程序不同
D.经费来源不同
7.下列属于学生享有的基本权利的是()。
A.申诉权
B.人身权
C.参与教育管理权
D.评价教师权
8.按照我国《教师法》 《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应包括()。
A.学位 B.身体素质
C.籍贯
D.教育教学能力
9.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是构成教育法律责任的主观要件,其中过错包括()。
A.失误
B.故意 C.过失
D.损害
10.教育行政诉讼作为诉讼中的法律救济手段,其特点为()。
A.诉权专属
B.原告举证
C.标的确定
D.可以调解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10题,共10分。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当人类社会物质生产资料极大丰富以后,绝对意义上的教育机会平等就可以实现。()
2.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育法律是教育政策的基础和灵魂,教育 政策是教育法律的特定表现形式。()
3.教育法的多变性主要是由于教育执法主体的多元性所致。()
4.教育法律规范是教育法各种规范性文件的基本内容。()
5.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在逻辑上是从属关系,教育法是属概念,教育法律规范是种 概念。()
6.学校作为行政相对人,享有参与制定教育法规或计划、听证、排除违法行政的请求和行政介入等权利。()
7.目前我国对学生的纪律处分方式有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六种,这六种处分方式在所有学校都是适用的。()
8.教育法律责任是实施法律制裁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法律制裁则是实施教育法律责任 的主要方式。()
9.无论是监护人的监护职责还是学校的教育保护职责,其产生的方式有法定与指定两种。()
10.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教育行政机关既具有上诉权,也具有反诉权。() 《教育政策法规》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D 3.A 4.B 5.C 6.A 7.C 8.D 9.A 10.C11.B 12.B 13.D 14.A 15.C 16。D 17.A 18.B 19.C 20.B
二、双选题
1.AD 2.BC 3.BD 4.CD 5.AB 6.AD 7.AB 8.BD 9.BC 10.AC
三、判断题
1.× 2.× 3.×4.√5.× 6.√7.×8.√ 9.× 10.×
第五篇:bd-tmkly教育政策法规试题
、.~ ① 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教育政策法规测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A)年义务教育制度。
A.九 B.十 C.十一 D.十二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C)。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3、义务教育实行()领导,()统筹规划实施,()为主管理的体制。(A)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4、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
申请,由(D)批准。
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B)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
A.相当于 B.不低于 C.略高于 D.略低于
6、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C),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D),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8、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C)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奉献补助
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
经费由(D)予以保障。
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人民政府
10、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
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1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
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1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1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1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
A、三年 B、三至五年 C、二年 D、四年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
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
公布的。
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18、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19、(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
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20、(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2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
体现了行政职权的(C)特征。
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
审理的年龄是(B)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2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D)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2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
构应当是(A)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2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A)
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2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D)来处罚。
A、学校 B、教育主管部门 C、家长 D、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2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C)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2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2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B)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3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B)承担责任。
A、司机负责B、某寄宿学校负责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教育政策法规测试题(2)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入题干后的()
内,每题3分,共24分)
1.我党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时间是(A)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四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二大
2.某初中学校门口商店经常向该学生出售烟和酒。该商店的行为违反了(B)A.《义务教育法》 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育法》
3.我国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实行(D)
A.校长负责制 B.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C.教育行政首长负责制D.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4.根据《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由四部分组成,它们是(B)
A.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 B.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C.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 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
5.一位具有教师资格身份的教师因故意体罚学生,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期一年执行。
那么,他的教师资格将被(A)
A.剥夺,永远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B.撤销,五年内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C.撤销,三年内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D.暂停,缓刑期间不能任教
6.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A)
A.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7.义务教育年限是(A)
A.九年 B.六年 C.十二年 D.八年
8.2001年1月17日,中办国办发出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应将(D)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
A.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 B .社会公德、法制意识、文明行为习惯教育C.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 D.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教师的职业权利有哪些?
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民主管理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进修培训权
2、学生的法定义务有哪些?
守法,完成学习任务,遵守行为规范,遵守学校制度
3、简述教师申诉的范围
教师认为学校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教师对学校的处理不服的,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部
门侵犯其根据教师法规定合法权益
4、简述学校安全事故的类型
由学校引起的事故,由教师引起的事故,由学生引起的事故
教育政策法规测试题(3)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九年制义务教育。)
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6、义务教育法在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7、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的?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
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8、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是如何规定的?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9、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共几个阶段?都是什么?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
教育。)
10、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谁确定?
(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
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2、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13、义务教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审订教科书的根据?
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14、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哪一级政府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5、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6、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采取什么政策?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
要求,举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类学校。)
17、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对义务教育是怎么保护的?
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必须包括相应的义务教育设施。
18、义务教育法对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收费是怎么规定的?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19、义务教育法规定,谁承担“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
育”的义务?
适龄少年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20、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谁申请?由谁批准?
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21义务教育法对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是如何规定的?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
教育政策法规测试题(4)
一、填空题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 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 财政拨款 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适龄儿童、少年 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 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
起60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
设置 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的标志。
6.《刑法》是规范有关 犯罪 和 刑罚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8 小时,小学不超
过 6 小时。
8.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 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
部门。
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10.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 每月 检查一次。
11.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 权利和义务
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 预防和
矫治
1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14.《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 财产关系 和 人身关系 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
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 不停止 执行。
16.《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 田径 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
会。
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的原则。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 2004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
19.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
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0.权利是以 法律形式规定 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
二、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多向选择,共30分)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
职权的什么特征?(C)
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B)A、14周岁以下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D)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
是(A)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A)
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D)的规定。
A、《教育法》 B、《山东省实施〈教师法〉办法》 C、《教师法》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C)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B)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B)
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二)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
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ABCD)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BCD)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
位证书
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AD)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ABC)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BCD)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BC)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BCD)
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AB)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ABCD)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10.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ABD)A、警告 B、记过 C、送劳动教养 D、开除学籍
4.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哪些法律关系?
答:⑴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⑵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⑶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⑷互相尊重的平等
关系。
5.简要回答学校的法定义务。答:(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情况提供便利。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6.简要回答教师的法定权利。
答:⑴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⑵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⑶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⑷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⑸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
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⑹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1〃 18.教育立法和程序:
(1)教育法律议案的提出.(2)教育法律草案的审议(3)教育法律案约通过.(4)教育法律的公布 19.教育执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要求:正确.合法,及时.原则:(1)行政合法性原则(2)行政合理性原则(3)责任行政原则 20.教育执法形式:
(1)教育行政措施(2)教育行政处罚(3)教育行政强制执行(4)教育行政救济 来_源: 21.教育的法律含义:
(1)就教育的身份特征而言,教师是专业人员(2)就教师职业特点而言,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3)就教师工作目的而言,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22.教育权利有哪些:
(1)教育教学权(2)科学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4)获取报酬权(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 23.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
(1)必须是中国公民(2)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3)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4)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24.教师考核的内容与原则是什么:
内容:(1)政治思想(2)业务水平(3)工作态度(4)工作成绩 原则:(1)客观性原则(2)公正性原则(3)准确性原则 25.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学校的权利:(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3)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5)学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6)聘任教师及其他员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的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26.教师聘任制的含义与特征:
教师聘任制:就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工作岗位,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育职务的一项教师作用制度
特征:(1)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2)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3)聘任双方依法签订了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27.如何正确实施教师聘任制:
(1)聘任双方切实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和看待教师聘任(2)依法规范教师聘任合同(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师聘任机制(4)尽快建立和完善与教师聘任制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28.学生的义务有哪些:
(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委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管理制度.29.什么是教育法救济制度?有何特点?
教育法律救济制度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造成损害时,通过法定程序裁决纠纷,纠正,制止.或矫正侵权行为.使受害者的权利得以恢复,利益得到补救的法律制度.特点:(1)纠纷的存在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基础(2)损害的发生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3)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是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30.建立和完善教育法律救济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确保和实现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诉权和受救济权(2)有利于切实维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利益.(3)有利于监督和促进依法行政(4)有利于加强和完善教育法制建设.31.教师申诉制度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进,依法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现由,请求处理的制度.特点:(1)法定性(2)专门性(3)行政性 32.教师申诉程序:
教师申诉程序包括提出,受理,处理三个环节,并依次进行.33.受教育者申诉制度:
即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受教育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34.什么是教育行政复议?其范围有哪些? 教育行政复议是指教育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做出该行为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原处理机关提出申诉,受理行政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进行复查并做出裁决的活动制度.其范围有:(1)对教育行政处罚不服的(2)对教育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3)对侵犯其合法以营自主权的(4)对不作为违法的(5)对违法设定义务不服的.(6)对行政机关做出的决定不服的(7)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35.教育行政复议的程序:
(1)申请(2)受理(3)审理(4)决定(5)执行 36.教育行政赔偿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教育行政赔偿制度,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依照法律规定,由国家给予的赔偿的法律救济制度.构杨要素:(1)损害事实存在(2)职务行为主体确定(3)职务行为违法(4)存在必然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