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上册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匈奴的兴起及贡献(2)匈奴与两汉关系(包括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两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难点: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
教学方法:问题研讨法、讲解法、图片资料展示法等。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分析资料等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渗透点
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树立科学正确的历史观。教学资源
教材、课件、网站资料。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背景音乐、长城画面,在我国北方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万里长城,提问:谁修筑的;用来抵御哪一少数民族的。(学生回答)教师设问:万里长城真的能有效阻止匈奴的进攻吗?秦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怎样?古今文人笔下的昭君出塞给汉匈两族关系带来了什么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些问题。2.讲授新课:(四边互动)
图片展示:内蒙古大草原,提问:今天的内蒙古大草原在古代史上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学生答)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互动1
秦时,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修筑长城,遏制了匈奴的南下。但是到了秦末中原战乱,匈奴崛起。请思考:冒顿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图片回答)展示冒顿统一蒙古图。
明确:战国以来,匈奴逐渐强大,占据了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秦始皇末年,匈奴形成强大国家,他们的首领成为单于,秦末汉初,匈奴杰出首领冒顿单于英勇善战,励精图治,严于治军,拥有一支数十万人的骑兵队伍,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从此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
正是如此使得匈奴族的生产迅速发展。其表现有三:一是畜牧业繁盛二是手工业有了发展,尤其是冶铸业三是受汉族影响,逐渐有了农耕。经济的发展又促成了 匈奴的强大。互动2
结合所学,考虑课本第72页“动脑筋”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作出了哪些贡献?今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
明确:今天56个民族中已没有匈奴族,但匈奴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作出了贡献,主要有:(1)匈奴族用勤劳的双手开发了祖国的北疆。(2)第一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3)他们创造的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汉匈人民密切的中;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历史。
互动3(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78页小字内容回答问题)展示问题:
一、什么是“和亲”
二、汉初为什么实行“和亲”政策?
三、“和亲”能从根本上解决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吗?
明确:和亲就是指汉朝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单于为妻。汉初,因国家贫困,国力较弱,对匈奴实行了“和亲”,以安定边境。“和亲”并没有阻止匈奴年年南下掠夺,为此到汉武帝时开拓了大规模反击匈奴。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汉武帝时期能够开始大规模反击匈奴?(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经过汉初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为汉武帝进行反击匈奴战争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且汉武帝时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大一统,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同时,汉武帝认识到“和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匈奴问题,下决心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再一次体现了他的雄才大略。互动4
汉武帝时是怎样打败匈奴的? 展示课本第78页地图
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明确: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经历了很长时间。可用两员大将(卫青、霍去病),三次战役归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由学生介绍漠北战役的经过,强调此次战役的影响。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在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展示图片霍去病及霍去病墓激发情感 互动5
课本第79页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并要求学生积累 互动6
你知道西汉与匈奴和亲的使者是谁吗?展示王昭君图片。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断。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并同西汉订立了和约。这样,恢复了汉匈之间断绝已久的友好关系。昭君出塞就是嫁给了呼韩邪单于。讲讲有关她的故事。
三、昭君出塞
课件展示《昭君出塞》图,放背景音乐《琵琶曲》由学生讲述王昭君的故事。今天我们如何评价昭君出塞呢?(组织学生讨论)展示诗句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
明确:昭君出塞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互动7
东汉时又出现了两位抗击匈奴的大将,他们是谁? 明确:窦固、窦宪。他们与卫青、霍去病一样打败匈奴。课堂小结:(课件展示)
汉与匈奴关系 和→ 汉初
↓
战→ 汉武帝
↓
和→ 汉文帝
课堂反馈:(小组竞赛形式完成)课后反思
第二篇:七年级上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
七年级上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
战》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了解匈奴对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贡献,通过描述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昭君出塞与汉初和亲政策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能力方面:通过前安排学生搜集本人物的故事,使学生初步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堂上讲述搜集的内容,提高表述历史现象的技能,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积极参与的意识。
思想方面:
通过组织学生角色模拟,加强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认识到少数民族对我国边疆地区开发的贡献,树立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历史观念。
认识到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既有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也有和平往来。和平相处是主流,不仅符合人民的意愿,而且也是各自经济发展的有利条。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教学难点:汉初和亲与汉元帝时昭君和亲的异同点。
三、教学思想:
由于学生前搜集资料而对本的有一定了解,所以在堂上教师应设计适当的问题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学好这一。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回忆在前面文里,我们学习过秦始皇统治时期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大家想一想长城修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抵御匈奴。匈奴是什么样的民族?秦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怎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学生结合事先找的资料、本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冒顿单于是怎样使匈奴强盛起来的?、匈奴的强盛有哪些表现?、面对匈奴的进攻,汉高祖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冒顿单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冒顿单于励精图治,严于治军,训练了一支数十万人的骑兵队伍,军事力量增强,秦末汉初统一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匈奴经济也迅速发展,一是畜牧业繁盛;二是匈奴地区受汉族影响,逐渐有了农耕,这说明汉匈两族人民生产上已经有了交往:三是手工业有了发展,尤其是冶铸业,能够铸造铁制农具和兵器,而且全属制品上装饰着动物图案表现出游牧民族的特点。西汉初年,匈奴向中原发动进攻。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被围平城白登山,侥幸逃脱。
冒顿单于是一个勇武善战,富于谋略的少数民族军事家。
和亲政策:
问题:
白登之围说明了什么?西汉国力不足,相对匈奴处于劣势。
西汉对匈奴的骚扰打又打不过,该怎么办?被迫采取和亲政策。
和亲政策效果如何?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但大的冲突暂时避免,为西汉争取了发展生产的时间。
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首先,请同学交流自己下搜集的卫青、霍去病的故事。
问题:
为什么汉武帝时能对匈奴发动反攻?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对当时西汉与匈奴有什么影响?
你怎样看待汉武帝时对匈奴的战争?
西汉王朝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到汉武帝时,有条对匈奴发动大规模反击。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使匈奴从此再也不能与西汉抗衡。匈奴部分开始西迁。第3问可引导学生回忆第12中提到的汉武帝晚年的财政危机,答案让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三、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互相攻杀。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南迁长城附近。他表示愿与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呼韩邪单于的请求,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汉元帝把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昭君出塞和亲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半个多世纪里,西汉与匈奴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局面。
汉和匈奴的和战
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同汉朝和好逐渐内迁。北匈奴仍在蒙古高原,并控制西域,经常派骑兵进攻东汉的边境,河西走廊的郡县常常白天关闭城门。东汉王朝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恢复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北匈奴战败以后,部分向西远迁。
总结提问:
学完匈奴和秦汉关系的这一,同学们有什么想法?
匈奴和汉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既有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也有和平往来,它们总是存在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的历史。
第三篇:《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学设计
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设计思路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合作探究,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的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觉的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掌握所学知识。在课堂中给学生大量的思考及展示空间,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三个不同阶段讲述了汉与匈奴的关系:一西汉初年的“和亲“二为汉武帝时期的兵戎相见,三为昭君出塞后的和睦相处。以此为主线,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分析历史人物,和让学生了解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三、学情分析
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时间还不长,知识积累有限,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有效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但他们思维活跃、乐于表达、有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样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但本课涉及民族问题较多,不易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知道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及匈奴兴起的史实。
2、掌握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过程,历史作用。
3、了解昭君出塞的史实,体会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对汉匈两族所做的贡献。
4、认识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五、重点与难点
重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难点: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与合作是历史的主流。
六、教学流程
(一)课堂导入:
(出示长城的图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传和民族精神。秦汉时期是我国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代。(提问)那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长城修建于哪个朝代?修建的目的又是什么?(学生回答)然后教师设问:匈奴族是秦汉时期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那么,匈奴是怎样的民族?他是如何强大起来的?与汉朝的关系又如何?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些问题。(利用同学们熟悉的图片,放松心情、渲染气氛,激起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课堂。)
(二)自主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让学生首先熟悉本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2、认真阅读本课内容,依据学案独立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在课本中勾画出知识点,如有争议的问题,可组内讨论,总结正确答案。)
3、学生分组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利用各组黑板,展示成果,不同见解用双色笔纠正,各组互相检查,教师及时点评并讲解)
学生展示:(1)、匈奴统一蒙古草原的时间、人物、意义?(2)、匈奴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畜牧业、手工业、农业)?
教师总结:(出示答案)这一框题我们要重点掌握秦汉时期,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并使匈奴族的经济迅速发展,势力不断壮大,发展到鼎盛时期。匈奴人从汉族人那里学会农耕,体现汉匈之间的密切交往。
学生展示:汉与匈奴的关系,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期、汉元帝时期对匈奴的政策,列举史实加以说明。
教师总结:(出示答案,并讲解)
(1)教师总结西汉初年汉匈关系为和亲提问西汉初年与匈奴人主动和亲的原因?(学生回答略)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力衰弱,实行和亲,使双方关系比较缓和,为中原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赢得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为以后大规模的反击赢得时间。
(2)汉武帝时期汉匈关系为战争(出示图片,漠北战役示意图)让学生感受战争的场景,利用直观的图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请同学交流自己课下搜集的卫青、霍去病的故事。体现两个人的功绩,引出漠北战役的影响。教师提问:汉武帝时期为什么能组织大规模的战争抗击匈奴?(学生回答)重点体现国力强盛。并且是汉武帝大一统在军事上的表现。
(3)汉元帝时期汉匈关系为和亲(出示昭君出塞图片,材料)指导学生读图,并分析材料。教师提问通过材料体现了昭君出塞的历史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
昭君出塞也是我国民族团结,友好交流的象征,体现我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回顾和战和的关系脉络总结出决定民族关系的关键因素是综合国力。和与战只是民族交往的方式,和才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熟悉本课内容)
(三)、合作探究(出示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再息(意为生长繁盛),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 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再听不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2)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3)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答案,分组展示,形式多样,教师规范答案)教师总结:两者都有积极的作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胜利使北部边部得到了安定;昭君出塞,汉、匈和亲,为两大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再次体现汉与匈奴的和与战。
(四)、当堂检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组内对正答案)教师分析个别问题,并指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
汉族和匈奴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既有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也有和平往来,它们总是存在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的历史。像王昭君、霍去病这些为民族间安定、和平做出贡献的人物,永远受到后人的称颂。
(六)板书设计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二、汉与匈奴的关系
西汉初年 汉武帝时期 汉元帝时期 和 战 和
第四篇:修改后的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学设计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学设计
王金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对我国古代历史所作的贡献,并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观察和分析民族问题的能力。
2.了解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等史实,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昭君出塞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站在历史背景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汉朝不同时期对匈奴不同政策及原因”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从史料、图片中提取信息的方法,以及分析、归纳、比较历史知识的方法。
2.通过分析昭君出塞的背景、人物性格,掌握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昭君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友好交流的象征。
【教学重点】
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汉与匈奴的和战对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1.讲解法。对于匈奴生活的习性,匈奴族的演变这些学生不太熟悉的内容,要以教师讲述为主;对于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过程,教师可用讲述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比较分析法。对于汉初和汉中期对待匈奴的不同政策,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知识,想一想我们第一次接触匈奴这个民族是在什么时候?当时它与中原政权的关系如何?(秦朝时期,匈奴不断进扰,为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采取了积极的防御策略。命将军蒙恬大举反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那里垦田戍边。后来又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来阻挡匈奴的南下。)那么,匈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它与西汉的关系如何呢? 【学习探究新课】
一、匈奴的兴起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内容,谈谈你对匈奴族的认识(生
活在蒙古草原上,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
[教师补充]匈奴是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商代时称鬼方,西周时称狁(xian yun),战国时称匈奴(或胡)。长期以来,他们活动于南达阴山,北至贝加尔湖之间(可以用地图配合),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居。匈奴人的习俗和中原地区不同,从小孩开始就骑羊,射鸟、鼠,成人后以骑射为长技。父亲死了,异母子可以娶其母,兄死,弟弟可以娶其妻。以畜肉为食,以畜皮为衣。)
[教师提问]匈奴敢于不断进扰秦朝疆域,说明什么?(匈奴的强大)
指导学生阅读莫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的相关内容,然后说说匈奴是怎样强大起来的?(了解冒顿励精图治,严格治军。他训练了一支纪律严明,听从指挥的骑兵队伍,逐渐征服了周围的游牧民族,统一了蒙古草原的事实。)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回答: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统一使匈奴族的生产迅速发展起来,畜牧业兴旺发达。冶铸业也发展起来,铁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在同中原的交往中,一些匈奴人从汉族那里学会农耕,开始垦田种谷。匈奴的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
[教师提问]匈奴统一蒙古草原的意义是什么?
[教师讲解]匈奴政权是我国历史上北方民族所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的出现,结束了我国北方有史以来上百个游牧集团互不相属的长期的分散局面,实现了我国北方地区的统一,为整个匈奴
地区统一于全中国创造了条件。强大的匈奴政权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北方地区畜牧业经济以及其他各种经济的发展,在长期的交往中,有力地以畜力和皮毛产品支援了中原地区农业和的手工业的经济的发展。
[教师引导]同学们根据我刚才讲到的匈奴统一蒙古草原的意义和你们看书的内容,回答“动脑筋”下的问题: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在今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
[学生回答]今天56个民族中没有匈奴族。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的贡献有:开发了祖国的北疆地区,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匈奴族与汉族间的密切交往,共同缔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
[教师过渡]冒顿单于在秦末汉初,抓住中原发生战乱,无力顾及北方边境的时机,乘机再次夺取河套地区,并且继续南下。自此,汉与匈奴的和战关系开始。
二、匈奴与汉朝和战关系
1、请同学们阅读“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及“昭君出塞”两个子目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西汉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匈奴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2)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政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不同的政策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并通过圈划书上的相关重点语句来整理答案,学生回答时进行板书
(1)汉高祖时期采取“和亲”政策(2)汉武帝时进行反击(3)汉元帝时昭君出塞
3.请同学们继续思考:
(1)“和亲”的含义是什么?(“和亲”就是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匈奴单于为妻。每年还送给匈奴大量的谷物和纺织品,并开放边境市场,与他们进行贸易。)
(2)汉初为什么要采取和亲政策?(引导学生回忆汉初的经济状况:西汉初年,经过秦的暴政,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谷物奇缺,物价昂贵,再加上诸侯王割地称雄,没有力量抵御匈奴的进攻,不得不对匈奴采取退让的和亲政策;)
(3)这种“和亲”政策是否起到了阻止匈奴南下的作用?(没有,在“和亲”政策下,匈奴依然年年挥师南下,经常威胁着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4)这一时期的和亲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这一时期的和亲是被迫的,是权宜之计,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实力做保障,你就不能占据主动权)
(5)那么,西汉初年实行的“和亲”政策是否完全失败了?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一时期的“和亲”政策呢?
[教师补充]公元前201年秋,匈奴围攻马邑(今山西朔县),驻守马邑的韩王信投降了匈奴。接着,冒顿又继续南下,兵至晋阳(今太原市西南)。公元前200年冬天,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抵御匈
奴南下。但被匈奴围困在平城白登山达七天之久。汉高祖用陈平计,使人暗中以厚礼贿赂冒顿的妻子,才得以脱险。刘邦战败之后,遣使到匈奴结和亲之约。并赠给金钱、絮、缯、酒、米、食物等,以换取边境的安宁。对西汉王朝来说,这是一种不得已的政策。由于汉初社会秩序尚待恢复,无力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因而“和亲”政策从高祖起,经惠帝、吕后、文帝、景帝,维持六七十年的时间。这期间,汉前后嫁出七个公主,糜费了无数钱财,但匈奴南下侵扰始终没有停止过。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和亲”政策的实行,毕竟避免了汉与匈奴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为中原地区经济恢复和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安宁的环境。这六七十年里,双方的关系还是比较缓和的。这为汉以后进行大规模的反击赢得了准备的时间,文景之时,采取移民实边,鼓励养马,在长城沿线囤积军粮,驯练骑兵等措施,就是为反击匈奴作准备的。
引导同学们了解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内容
请同学们思考:
(1)汉武帝时对匈奴进行反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国力强大。)
(2)汉武帝时期国力强大的原因有哪些?(3)汉武帝时期是如何反击匈奴的?
[教师讲解]结合“西汉与匈奴战争示意图”讲解汉武帝时反击匈奴的战役主要有三次。第一次在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李息沿黄河北岸前进,采取避实击虚的战略,迂回到陇西,对河套及其
以南的匈奴军进行了包围,完全收复了河南地区,解除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在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入匈奴境千余里,和匈奴兵短兵相接,大获全胜,并攻到祁连山,再次大破匈奴军,俘虏3万多人,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第三次在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分东西两路进军,深入到漠北作战,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卫青北进千余里,霍去病深入2000余里,使匈奴主力全部被歼。经过这次战役,匈奴力量大大削弱,已无力大举南下,再也无力与汉对抗。西汉北部边界的危险彻底解除。)
[教师提问]这些反击起到了什么作用?(指导学生看地图的方法,并通过地图分析汉武帝时军事反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漠北战役的胜利使汉武帝完成了军事上的大一统):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了解了汉武帝时在军事上取得了反击匈奴的重大胜利。那我们结合前面学过的内容,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政治上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将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并实行盐铁官营,抑制商人势力发展;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教师分析]汉武帝以前,对匈奴实行退让和亲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则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武力反击。这种政策的变化,自然和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有关,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西汉国力的变化。因为国力的强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如果不具备国力强
盛的条件,汉武帝不可能多次对匈奴大规模用兵,并取得战争的胜利。[教师过渡]汉匈战争后,双方处于和平状态。汉宣帝时,匈奴内乱,五个单于争夺统治权。彼此攻杀不休,结果是郅支单于打败呼韩邪单于,占领了漠北广大地区,呼韩邪单于占据漠南,要求归附汉朝。这就出现了呼韩邪单于附汉和昭君出塞的故事。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昭君出塞的内容 1.呼韩邪单于归汉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所引《汉书》史料:“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勿得相诈相攻。”这时,呼韩邪单于要求归附汉朝。在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首次到长安,对汉宣帝称臣。汉朝热情接待,并颁给他“匈奴单于玺”金印,承认他为匈奴最高首领。在西汉王朝的帮助下,呼韩邪单于重新统一了匈奴。并于公元前43年,呼韩邪单于北归漠北单于庭,临行时与汉使者订立了这份盟约。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上昭君出塞的内容。
2.昭君出塞
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并思考……
(1)汉元帝时为什么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匈奴的分裂,造成势力衰弱;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为了表示要与汉朝世代友好下去,请求和亲。)
(2)昭君出塞会遇到哪些问题?她会有怎样的想法?那么,她为什么还要自愿前往?(结合昭君的故事,分析其性格特点)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昭君出塞的故事具体讲一下,观点可以
和课本上不同。
[学生讲解]呼韩邪单于为了表示要与汉朝世代友好下去。请求汉元帝答应他跟汉朝结亲。汉元帝同意了他的请求。过去,汉朝与匈奴和亲,都得选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次汉元帝决定挑选个宫女代替公主。他吩咐太监到后宫传话:“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对待。”当时后宫有一个宫女叫王嫱,出身于小康家庭,幼年念过几年书,学名叫做昭君。她刚被选入宫中不久,还没见过皇帝。听说匈奴要与汉朝和亲,觉得这是关系到匈奴和汉朝友好的大事,便报了名。经办这件事情的官员,禀明了元帝。元帝吩咐为王昭君准备嫁妆,并且找了匈奴人给王昭君讲解匈奴的生活习惯,教她学习匈奴语言,演奏琵琶、胡琴等西域地方乐器。王昭君不久就全学会了。呼韩邪单于按照汉朝的风俗习惯,亲自来接王昭君。汉元帝设宴为他们饯行,文武百官一直送到十里长亭。王昭君抱着琵琶,骑在马上,内心交织着欢乐和忧愁。并很快把这种矛盾的心情谱成了一首曲子,一边走一边弹奏起来,人们把这首曲子称为《昭君怨》。王昭君到匈奴后,帮助呼韩邪单于发展匈奴的生产事业,改革了一些牧民的风俗习惯。从王昭君到匈奴开始,匈奴人学会了使用从汉朝输入的农业生产工具,逐步发展了农业生产,基本上解决了粮食自给,出现了人畜两旺。王昭君出塞以后更加思念家乡,可又不能回到汉朝,年老的时候,她立下遗嘱。要求在她死后安葬在归化(呼和浩特)郊外,坟墓要坐北朝南,让她能够遥望自己的父母之邦。她去世后,她的子女们在归化郊外选了一块向阳的水草丰茂的小坡地,为她修建了坟墓。沙
漠地区寒冷干燥,大多数地方只在夏季很短的一段时间才长青草。可据说昭君墓上的草却是四季常青。因此,后人就把昭君墓称为“青冢。”引导学生阅读导入框的内容
(3)请同学们结合导入框中董必武的《谒昭君墓》以及动脑筋下面三则材料,谈谈昭君和亲的历史作用(引导学生从对汉朝、对匈奴、对两族交往等角度回答)
材料一:“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
材料三:“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董必武《谒昭君墓》
[教师引导](教师解释:烽烟:指战争。鸣镝:响箭,鸣镝无声,指匈奴没有入侵)
[学生回答]王昭君出塞后,极力维护汉朝与匈奴的友好关系。匈奴与汉和睦相处,很长时间没有发生过战争。
[教师补充]昭君出塞还密切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匈奴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昭君出塞体现了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其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融合也是汉朝时期“大一统”的表现之一
(4)汉与匈奴有战有和,哪一个才是主流?(认识到“和”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5)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和”?(和亲、和平、融合,从而促进大一统局面的出现)【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学习了匈奴与汉的关系。匈奴的兴起和冒顿统一蒙古草原是汉匈关系发展的一个前提。匈奴与汉的关系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汉高祖到汉景帝时期的“和亲”;二是汉武帝时期的兵戎相见;三是昭君出塞后的和睦相处。希望同学们把它理顺,加深理解,关于东汉与匈奴的关系,请同学们自己下去看书,了解一些即可。在这里就不作统一要求了。【课堂练习】 【附板书设计】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匈奴的兴起 2.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3.匈奴势力的壮大
二、汉与匈奴的和战关系
1.汉高祖到汉景帝时的“和亲”政策 2.汉武帝时期的反击 3.汉元帝时期的昭君出塞 【课后反思】
本节课重点放在汉与匈奴的关系上,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识读战争示意图,并进行历史知识间的前后联系,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识读图表的能力,表达能力等,这也是在课程标准能力目标中明确提出的。昭君出塞则是重点中的重点,通过讲述人物故事,分析人物性格,设身处地的站在人物立场上揣摩人物心理,是想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历史发展中最鲜活的因素,没有人物的活动,也就没有历史事件的发生,更不可能形成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但是历史人物应该是鲜活的,丰满的,生动的,要想体现其鲜活、生动、丰满,就得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置于其特定历史背景之下进行分析与考查。本节课设置“昭君出塞途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就是想通过情境创设来达到这一目的。最后一个环节,对汉与匈奴民族关系的分析,是想突出单元主题,同时认识到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各民族之间在互相交往中不断融合,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
另外我认为,在我们的教学中,让学生获取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获取知识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对自身、对社会、对世界的客观认识,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历史形成基本的认识,具备基本的历史素养,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
第五篇: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学反思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学反思
反思一: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放在汉与匈奴的关系上,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识读战争示意图,并进行历史知识间的前后联系,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识读图表的能力,表达能力等,这也是在课程标准能力目标中明确提出的。昭君出塞则是重点中的重点,通过讲述人物故事,分析人物性格,设身处地的站在人物立场上揣摩人物心理,是想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历史发展中最鲜活的因素,没有人物的活动,也就没有历史事件的发生,更不可能形成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但是历史人物应该是鲜活的,丰满的,生动的,要想体现其鲜活、生动、丰满,就得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置于其特定历史背景之下进行分析与考查。本节课设置“昭君出塞途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就是想通过情境创设来达到这一目的。最后一个环节,对汉与匈奴民族关系的分析,是想突出单元主题,同时认识到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各民族之间在互相交往中不断融合,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
另外我认为,在我们的教学中,让学生获取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获取知识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对自身、对社会、对世界的客观认识,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历史形成基本的认识,具备基本的历史素养,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
反思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学反思
今天终于上完汇报课,深圳之行即将画上圆满句号。我今天上了《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根据备课的思路,课堂实际操作情况,综合导师和学员老师们的意见,反思如下:
1.本课的设计线索脉络清晰,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教材内容分解成三部分:
一、草原帝国的兴起。
二、草原帝国与西汉王朝的和战。
三、草原帝国的消失。以匈奴政权的兴起、发展、消亡为主线串起全文。以汉匈的“战—和—战”为中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教学过程宏观设置合理,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第一环节【设置情景点拨导入】约三分钟。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合作掌握】约三十五分钟,其中
一、草原帝国的兴起约十分钟。
二、草原帝国与西汉王朝的和战约二十分钟。
三、草原帝国的消失约五分钟。第三环节【本课>总结】约两分钟。第四环节【自我检测巩固提高】约五分钟。
3.教学设计平稳扎实,知识脉络构建系统清晰,能用学生喜见乐闻的形式,把握重难点适时形成课堂高潮。如:问题二(3)观看《漠北战役》视频再用上节课总结的学习史实的方法概述漠北战役的经过和影响(时、地、事)。问题二(4)你赞同这时再实行“和亲”政策吗?(创设汉元帝朝辨情景,学生分文武大臣两组辩论)假如你是王昭君,你愿意出塞吗?这使大部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出现有效知识生成,达成教学目标。
4.能挖教材,找立意,联系生活,关注社会,引导学生扩散思维。如:问题二(2)结合史实比较一下,汉初对匈奴的政策与汉武帝时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请用史实说明(政治、经济、军事)。---关注社会:放眼当今世界,你认为中国立足于世界取决于什么?。问题三(1)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问题三(2)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拥有56个民族,那么今天民族与民族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
5.但是,总的来讲这一节课我仍然没有改变对知识点处理面面俱到的习惯,所以受时间限制,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这一部分的拓展还是有所不足。我是应该打破体系,还是坚持风格呢?
反思三: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学反思
1、课前准备较充分,使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上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前的充分准备是顺利完成教学的必要前提。首先对教材进行了总体的把握,写好了完整的教案,并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出了教学目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辅助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比较熟练的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
在 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主要采用的是讲述法、比较分析法,提问法。同时还通观看与课题相关的图片,使学生能直观,清楚的了解相关知 识。通过讲述法,把与课题相关的背景知识讲述给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
3、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略有欠缺
在教学互动方面,通过提问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但在这堂课中,尚未完全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同时在课堂中应更多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 的课堂参与性充分调动起来,还课堂于学生。
4、教学过程中暴露的长处及不足
教学过程基本得以顺利的进行,教学目标也比较 顺利的实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过渡语言,都通过现有教材的知识和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过渡。并在新授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旧的知识的基础上,再得出答 案,做到“温故而知新”。但在培养学生学习技巧方面仍有很大的不足,以后应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学,如何思考,注重加强历史学法的培养。
5、价值观培养。
学习历史,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要运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思考分析问题,并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在这节课中通过对历 史人物的评价,体现历史教育中的价值观教学。如对霍去病为抗击匈奴而说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时,有意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学习他们为民族利益而把个人 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树立学生良好的人生价值观。
以上是我对这次汇报课的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并努力学习其他老师的长处,优化自己的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专业教学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
反思四: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是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升他们学习能力,塑造学习者健全的人格。但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会产生这样的困惑: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主动地、积极地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带着困惑,我完成了这节《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的教学。课后,回顾我的备课和课堂教学,我有以下的一些感受:
1、在导入部分,我用了“沉鱼落雁”的成语来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课题。
2、在讲到西汉大规模反击匈奴的部分,又使用从《汉书》中摘录下来的三段材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从而更加珍爱和平,一方面想教育学生多利用古代历史典籍了解更真实的历史情况,另一方面教育学生要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3、还利用纪录片《中华上下五千年》和电视剧《昭君出塞》的片段进行教学。因为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的作用非常大,所以,我使用情节生动的电视剧《昭君出塞》的片段,从教学现场来看,效果很好。
4、但在整节课的把握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课堂思考和讨论是最容易将课堂推向高潮的,但我这节课课堂讨论不热烈,高潮未出现。而讨论不热烈的原因在于问题的设计过于平淡,不易产生争议。例如分析题: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战争消除了边境的隐患,但是,又给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你支持战还是和?为什么?该问题设计没有激起学生的争论点,学生回答该问题时不需要看那两段从《汉书》中摘录的史料,所以学生讨论不热烈,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还有当播放完电视剧《昭君出塞》片断后,我的设计问题是:为什么后人对王昭君给予这么高的评价?学生在观看《昭君出塞》的过程中很投入。但看完录像后,讨论该问题过程中仍不热烈。这是因为问题设计没有对比性,如果将问题设计为:汉代远嫁匈奴的皇室女子很多,为什么前面皇室女子少为后人所闻,而王昭君却被人世代尊重?可能对比的效果更好。
通过这节课的准备、教学和反思,我认识到历史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归属和落脚点,要解决现存问题,就必须多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得到的感悟和收获越多越深入,要做到这些,对我们历史教师来说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