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企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国企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国企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遴选机制、竞争机制、评价机制、流动机制、激励机制和相应的保障措施,创造能够使人的才能尽可能发挥和人才辈出的良好机制和环境[1],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人才强企的根本,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国企能否做强做大的关键所在。
一、推进聘任制改革,增强用人机制活力
国企人事制度的改革要以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为切入点,使员工能够更多的参与管理,能够更多的沟通,更好的工作,在生活和工作中产生良好的生理与心理健康的感觉。各级管理层和人事干部首当其冲就是要转变旧的思维方式,淡化“管”的意识,牢固树立和强化“服务”的理念,把了解员工需求,实施民主管理,畅通信息渠道做为一个重要的工作,积极主动地改善员工在劳动报酬、人际沟通,工作安全性,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工作生活质量。改变过去单纯由上级委任企业干部的做法,根据企业不同的特点,采取委托、聘任、选任等多种形式,合理选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逐步缩小委任制的范围,扩大和推行聘任制与选举制。
(一)是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和干部身份
在国企改制中,总公司、企业集团明确所属企业与行政级别脱钩,重点、难点和切入点,应当是基层员工和管理团队聘任制度的改革。
1.深化基层员工聘任制度改革。推进基层员工聘任制是《公司法》、《劳动法》的法律规定,是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迫切要求,符合国有企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强国企基层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关系国企改革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重要问题。为整体推进基层员工聘任制改革,有针对性地借鉴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以“淡化身份,强化岗位,按需设岗,竞争上岗,合同管理”为原则进行基层员工聘任制度改革。主要做法有以下四个方面:
(1)以“淡化身份,强化岗位”为人才评价的指导原则,克服人才评价中重职称、重学历、重资历,轻能力、轻业绩的倾向,以知识、能力、素质和业绩为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由“资格评审机制”向“岗位聘任机制”转变。
(2)以“按需设岗”为国企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标准,按岗位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划分为:生产岗位、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服务岗位等四大类。每一大类分为若干小类,如技术岗位分为研发、设计、工艺、质检等若干小类;生产岗位分为:机修工、电工、焊工、沙钣工、喷漆工等若干小类[2],克服以往因人设岗、重复设岗等问题。
(3)以“竞争上岗”为用人机制的操作方法,改传统的“伯乐相马”制为“赛马”制,实现由论资排辈向竞争择优、激励约束机制转变。自主择岗,使基层员工更珍惜自己所选择的岗位,从而更加敬
育工作,指导基层员工全面发展。另外,国企与大学合作,共同联合建立培训基地,为提高员工技能和人才储备作准备。
实践证明,通过多种形式柔性引进不同类型的人才,使企业人才队伍结构渐趋合理化和多元化,使整个基层员工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为基层员工专业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改革行政管理层单一的任命制,实行聘任制、任期制。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仅需要一流的管理队伍,也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锐意创新的管理干部队伍。因此,提高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成为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以往的行政委任制,实行聘任制与任期制,是企业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干部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企业对中层干部实行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层干部。经过严格审核、公开面试和考核,择优录取。实践证明,经过公开、公正、公平竞争上岗的中层干部开拓意识和责任意识较强,工作能力普遍得到企业领导和基层员工的认可。
二、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健全企业分配激励机制
分配制度改革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又一重要环节。这个环节的改革,“触动了过去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触动了个人的实际利益,必然引起震动。但不改革这种分配制度,就很难建立起适应新时代发
革只是用人方式、管理方式的改变,但实际上涉及用人机制、分配机制以及员工的观念转变。一些国企领导决策水平不高,经营观念跟不上形势的要求,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后备人才缺乏,企业管理水平不够高;选人用人方式不活,视野不够宽,缺乏有效地激励约束机制等。具体表现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企业领导体制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企业没有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体制和结构,没有建立新的企业人事分类管理体制,仍然沿用党政机关管理模式。在企业决策中,往往是厂长一人说了算,权责不清,制约机制不健全;企业决策和长远发展规划不科学,在技术更新、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上短期行为过多等,议事规则不规范,决策层和经营层没有分开。
(二)用人机制不活,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多年没有引进人才,缺少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没有真正建立以经营业绩为中心的综合考核体系,有时只注重内部管理、市场开拓,却忽视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大锅饭思想,影响了技术人才的积极性。
(三)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责、权、利不相统一
企业制约机制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来,党委书记、厂长一肩挑,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际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既能使法人代表充分行使权力,又能对其有效制约的机制,正像朱熔基说的那样:要想搞好一个企业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但想要搞垮一个企业往往一个人就够了。
素的影响,竞聘者多为本企员工,这必然导致竞争不充分,象征意义多于实质意义。其中,人员“全员竞岗”机制的建立是中国国企普遍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聘任制将会流于形式。
3.分配机制配套问题。国企在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主要考虑三方面问题:
第一,分配制度的改革应使员工普遍受惠。
第二,分配制度的改革应体现优劳优酬,增量拉开,向高层次人才倾斜。
第三,分配制度的改革应有足够的财力用于聘请知名的专家学者,增强企业在行业的声誉和影响。
深化国企人事制度改革,加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1)要着眼于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充分认识员工队伍人才培养教育和引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多年来,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人才开发利用没有市场竞争机制。普遍存在管理理念落后,靠经验管理的多,科学管理的少。经营者队伍年龄结构、专业化水平、知识层次等方面均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抓好员工队伍人才的培养、教育和引进工作,是当前国企面临的紧迫、长期的基础性工作。要统筹考虑,未雨绸缪,超前制定人才的培养引进规划。通过与名校联合建立培训基地,到专业院校短期或脱产培训等方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科学化的培训机制。在培训内容上,重点搞好企业领导人员的资本运营、国际贸易、市场法规、信息工程等现代经济知识方面的
策失误追究制度,完善任期经济责任考核审计制度。
(4)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推进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社会化。管理人员队伍作为生产要素,作为高层次的人力资源是稀缺的。只有引入市场机制才能有效合理地配置这些资源。通过市场方式配置管理人员队伍,可以公平、公正地评价管理人员队伍,降低用人的机会成本,提高用人效率和管理效益。通过发挥市场的评价功能和约束功能,可以有效地调动管理人员队伍的主观能动性,约束个人行为,防止行为偏差。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身份界限,大胆推行干部队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为企业人才提供公平竞争的舞台。要做到这几点,需要营造一个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高质量、高层次的人才是单靠经济条件吸引不来的,还要靠企业来吸引,为员工创造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这是国企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
第二篇: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
高金星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人事处,河南郑州450011)
中图分类号: G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043-03
党的十六大就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明确提出: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积极营造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要按照十六大的这一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深化高校编制改革、用人制度改革以及分配制度改革,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1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需要 高等学校现行的内部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要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改革转变中的这一深层次矛盾,必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在最能促进学校发展和办学质量、水平的提高上。
1.2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再次向全党、全社会发出科教兴国的动员令。高等学校是实施科教兴国的主战场,要占领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营地;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青年学术攻坚人才;要努力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作贡献。高等学校要完成好这一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人事制度改革,靠改革求效益,在改革中上水平。
1.3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是高校发展内在的客观需要近年来,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虽然取得一些成效,或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然而新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尚未完全涉及教师队伍建设,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部分应是教师队伍,尤其是在改革后的转型时期或过渡时期,新的用人机制与原有的以身份管理为基础的职称制度、工资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矛盾和冲突。从总体上说,高校还比较明显地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种种弊端,突出表现在,教职工事实上仍然端着“铁饭碗”,坐着“铁交椅”,吃着“大锅饭”;学校管理机构政府化倾向严重,机构重叠,非教学人员比例过大;学校“干部”级别意识浓厚, “官本位”思想严重;用人效益不高,优秀人才和中青年教师待遇偏低,教师工作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学校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影响了高校自身的发展。
1.4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时机已成熟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改革文件,为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用工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府机关精简机构、人员分流已取得明显成效。科研单位已成功转制,科研人员实行了全员聘任制。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已逐步建立,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已开始实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相继出台,全社会各方面都在深化改革,这些都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氛围,提供了难得的外部环境和机遇。目前,高校教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大为增强,愿望迫切,改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2目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几年来,各高校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但是, 由于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相配套的政策不完善以及人们思想观念不够解放等原因,改革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仍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全员聘任制未到位。聘任制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口。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实行彻底的聘任制,不但要破除职务和待遇的“终身制”,而且要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从近几年的实践看,完全意义上的聘任制难以实行,多数高校仍停留在校内岗位聘任上,受聘职工没有落聘危机感。因为高等学校是一个相对独立于社会环境的整体,用人有其特殊性,人员自我消化的能力差;高校和社会之间又缺乏人才互聘和流动的渠道和办法。因而,实施聘任制时,难以把不适合的人分流到社会上去,或者予以辞退。所以,对于落聘人员的处理直接影响了聘任制的实施效果,人事制度改革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二是干部职务能上能下未到位。打破干部职务终身制,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内容。近几年,多数高校在干部竞争上岗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由于受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又因干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多数高校在打破干部终身制问题上不理想、不到位。三是由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不到位。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模式形成的人事管理都是身份管理, “身份”成为难以突破的障碍,加上现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仍然沿袭1949 以来的工资管理模式,即身份管理模式的工资制度,使这种观念更难突破。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只能暂时在身份管理与岗位管理中寻求一种趋于平衡的模式。然而,这种模式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是不配套的,必然要被岗位管理所取代。四是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一方面,高校教师、教辅人员、党政管理人员、工人等诸类人员的工作对象、方式、手段是不同的,岗位工作难以量化,考核指标难以做到科学和易于操作;另一方面,诸类人员考核要求不统一,考核结论在评聘职称、晋职晋级等使用上缺乏可比性和科学性。因而在聘后管理上,落实岗位责任制,制定符合高校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是长期探索的课题。五是分配不合理依然存在。近几年,许多高校在校内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以校内津贴拉开分配差距,向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倾斜,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初步解决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但是,在改革中也暴露出了新的矛盾,仍存在着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比如,专任教师的考核通过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均可量化,而党政管理人员由于工作性质却难以量化考核,因而,在分配上导致专任教师收入是刚性的,而党政管理人员则相反,造成分配不尽合理。
3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3.1精简机构,加强编制管理
3.1.1 精简机构,核定领导职数 根据《高等教育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所确定的工作任务和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学校党政管理机构,明确管理机构基本职能,剥离服务、经营职能,划出教学科研辅助服务部门,职能相近的机构尽可能合并或合署办公。学校党政管理机构和领导职数在不超过上级规定限额内,根据学校实际确定。
3.1.2加强编制管理 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总数内,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对各类人员实行定编、定岗、定职责,压缩非教学科研人员,严格控制进人,提高人员使用效益。学校党政管理人员编制控制在全校人员总数的15 %以内;教学科研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占学校人员总数的80 %以上。按职能、任务和性质分类,加强编制管理。(1)学校本部编制。学校本部编制包括基本教育规模编制(教师编制、教辅编制、职员编制)和专职科研编制,由学校直接管理,统一使用。①教师编制:指从事教学工作、学术研究工作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编制。② 教学辅助人员编制:指从事实验实习、情报图书资料、电化教育等工作,以及其他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编制。③职员编制:指专职从事党务、行政管理、行政事务工作的人员编制。④专职科研编制:指学校承担国家重要科学研究任务所专项配置的人员编制。(2)附属单位编制。生活后勤服务单位从学校整体分离,实行后勤社会化;产业部门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行企业化管理。承担公益性社会服务任务的附属单位,如校医院、幼儿园等,根据承担学校任务情况,实行编制总数控制。
3.1.3完善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的人事管理体制 规范流动编制管理,对新增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实行人事代理制度,建立新的流动编制人员管理机制。3.1.4实行新的用人办法 实行固定人员和非固定人员相结合,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用人办法。
3.2改革用人制度,推行全员聘用(任)制
3.2.1根据“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推行全员聘用(任)制度 打破专业技术职务和干部职务终身制,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党政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聘任制和领导职务聘任(选任)制,工勤服务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制,学校、系(部)与教职工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同,确立受法律保护的劳动关系,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3.2.2学校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科研、职员、教辅、工勤等各级各类岗位 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权利义务和聘任期限,按照规定程序对各类岗位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3.2.3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革领导干部单一的委任制 在选拔任用中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完善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对不同类型的领导职务,分别实行聘任、委任、考任等多种任用形式。
3.2.4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 对照岗位职责和任期目标,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在规定期限内对上岗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辞聘、晋级、分配、奖惩等之依据。
3.3改革分配制度,建立以岗位津贴为主要形式的分配激励机制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实行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建立国家工资与校内岗位津贴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真正体现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导向,将职工收入与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直接挂钩,充分发挥激励功能,努力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根据学校实际,逐步实现以下分配形式: ①国家规定的工资、津贴、补贴照发,以学校自筹拉开分配差距;②把国家规定的活工资部分和自筹收入捆在一起搞活分配;③把全部工资收入重新进行分配;④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条件成熟的高校,在实行目标责任制、科学定编和目标考核的基础上,可以实行
以院(系)为单位的工资总额动态包干,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在包干范围内,单位有用人、分配自主权,并承担相应责任。
3.4妥善安置未聘人员,建立人才流动机制 按照“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学校新聘用的教职工,严格按照《聘用合同书》规定,在聘期内双方履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聘用期满后双方根据自愿的原则,决定续聘或不再续聘。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对在聘任工作中落聘、待聘的教职工,可在校内转岗聘任或向校外流动,对少数因身体原因不适合继续工作或接近退休年龄的教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校内退养制度或提前办理退休手续。设立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承担待聘、落聘人员的管理、托管、培训、转岗安置等工作,并积极向社会用人单位推荐聘余人员。待聘、落聘人员可通过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与省、市人才交流中心进行交流,也可由省、市人才交流中心进行人事代理。
3.5设立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学校设立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受理教职工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相关问题的投诉和申诉,维护教职工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正当权益,保证改革的公正、公平和顺利进行。
4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4.1统一思想,坚定改革信心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是在思想认识上。统一思想,就是要统一到“发展是硬道理,以改革求发展”上来。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根本性改革,且非改不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学校党政领导认识上要高度统一,拧成一股绳,迎难而上,不能瞻前顾后,等待观望。早改革,早主动;晚改革,就被动;不改革,无出路。同时,这项改革涉及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牵涉到方方面面利益关系的调整,学校在改革的步骤和具体组织实施方面,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地实施。
4.2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高校党委要加强对改革的领导,书记、校长要亲自抓,成立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明确改革思路,确立工作目标,精心设计方案,狠抓落实,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如何,对改革的成败和成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改革气氛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要把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利益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政策交给教职工,使广大教职工能同心协力,思改革,议改革,参与改革,营造良好的改革气氛,确保改革收到实效。
4.4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保证。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要围绕有利于教职工队伍的整体优化,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有利于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有利于学校的稳定来进行。在改革中要特别注意做好落聘人员的思想工作和转岗安排。当前,高校人员分流主要靠学校自身消化,高校要以“改革无情,操作有情”的精神,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这项工作,确保学校事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第三篇: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三点思考
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三点思考
张国辉
上海市企业人事制度改革适应了企业转制的需要,为上海产业结构大调整,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好了干部队伍结构调整的准备工作。同时引发了三点思考:
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企业人事制度是我国整个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实行党管干部的原则,遵循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企业过去套用党政机关干部管理的同一套方式进行管理,出现了许多弊端,影响了企业活力的发挥。研究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必须从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按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调动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探索规律,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实行岗位管理是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性环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干部是一种身份,填写“干部履历表”即成为“国家干部”。这一身份就是一张“全国粮票”。干部只要不犯错误,只能安排在干部岗位上工作,逐步形成了干部职务“铁交椅”的现象。这种能上不能下的干部任用方式使企业无法建立竞争性的任用机制,干部队伍愈来愈膨胀,企业不堪
重负。企业应该是因事择人,而不能因人置岗,更不能让庸者占据重要职位。能者上,庸者下,企业干部使用才能有活力。企业围绕身份使用干部,而应是围绕岗位使用干部。要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这是加强企业人事管理配置人力资源的基本依据。根据岗位开发利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基本依据。根据岗位特点和需要来使用人。只要是企业的职工,都有资格参与任何岗位的竞争。考核、奖惩、培训、薪酬等管理方法,都应根据岗位规范和工作目标来进行。
企业人事制度改革需要内外配合。企业应树立科学管理的理念和尊重人才的观念,建立健全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真正建立人员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具有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新机制。政府主管企业的职能部门要树立依法管理的理念和服务企业的观念。合理界定国家和企业在人事管理方面的职责权限,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政府作为企业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经济活动管理者,对企业人事管理依法享有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的职责,包括指导企业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企业人事管理政策法规,选拔和管理企业中的有关领导人员,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等。企业依法享有人事管理自主权,包括人员编制权、招聘职工权、人事任用权、工资分配权和解聘辞退权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尊重和维护企业的人事管
理自主权,营造与企业用人配套的社会环境。教育培训机构、人事仲裁机构、人事代理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社会保障机构等,要为企业用人提供有效的社会化服务。要不断健全人事管理的政策法规,切实保障企业和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
第四篇:人事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用“人”制度率先规范
下一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继续坚持试点先行、加大聘用制度推行力度的同时,大力加强制度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一直沿用党政机关的管理模式。为了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按照十四大的精神,人事部启动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不断摸索路子、积累经验。2000年以后,随着聘用制的全面推行和公开招聘的正式开展,以及岗位管理的逐步实施,改革逐渐加速。
目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并将日益规范。
改革已触及深层次的矛盾
1995年的郑州会议拉开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的序幕。2000年,党中央下发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针对事业单位用人机制不灵活、效率不高、存在实际上的干部身份终身制等弊端,提出了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同年,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改革的具体要求,对改革进行了部署。2002年,国务院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为事业单位试行聘用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据。
近年来,人事部先后出台了关于试行聘用制度的政策解释、公开招聘暂行规定、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聘用合同范本等政策文件,进一步规范了改革。在改革实施过程中,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科研、卫生、高校、中小学、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事业单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配合行业体制改革,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也都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改革的政策措施和办法,稳步推进改革。截止到2006年9月底,全国已推行聘用制度的单位占事业单位总数的51%,签订聘用合同的人员占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59%。通过改革,逐步改变了按照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做法,淡化了身份,强化了岗位,转换了机制,增强了活力,调动
了事业单位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改革的深化,改革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更加复杂,触及到深层次的矛盾。
首先是事业单位转换用人机制的任务还很艰巨。比如,进人方面尚存在进人不公开不透明、向事业单位乱塞人的问题;在管理上,聘用合同还没有真正成为确定人事关系的依据;岗位管理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出口政策不完善,出口不畅;人事监管方面也缺乏对事业单位用人的监督管理手段。
其次,事业单位人事法制建设亟待加强。目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急需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加强规范,同时,人事管理的单项政策规定也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
再次,改革发展不平衡。从全国情况看,有的省、市聘用制度已经全面推开,一些地方已超过80%;有的还处在试点阶段。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不平衡,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地处偏远的事业单位和乡镇所属的事业单位改革相对滞后。
最后,整体改革需要配套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也需要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机构编制、社会保障和财政体制等领域的改革相配套。
制度建设有步骤分阶段进行
事业单位层次不
一、类型多样、队伍庞大,截至2005年底,全国事业单位总计125万个,涉及教科文卫、农林水、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工作人员超过303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83.7万人,占事业单位总人数的66.4%,占全国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2%,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7.3%。其人事制度改革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不难想象。因此,下一步改革将在继续坚持试点先行、加大聘用制度推行力度的同时,大力加强制度建设。目前,人事部正在积极研究制定包括《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及十几个配套文件在内的制度规定,逐步形成健全的管理体制、完善的用人机制和完备的法规体系。
在人员进口上,实行公开招聘。人事部已经出台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暂行规定》,对公开招聘的范围、条件、程序、权限、方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改变目前事业单位进人不规范、不严格的状况,扩大选人视野,提高人员素质。
在人员管理上,推行岗位管理,包括规范岗位设置,实施竞聘上岗,完善考核奖惩,实行合同管理。
在人员出口上,完善退出机制。主要是建立与聘用制度相配套的、保证人员正常流动的解聘辞聘制度,在解决社会保障基础上畅通人员出口,形成正常的人员退出机制。
在人事监管上,在事业单位建立起人员总量、结构比例、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起宏观管理、政策监管和个案争议处理相结合的监管机制。
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有步骤、分阶段进行,通过先行试点、全面推开、深化完善等改革过程,逐步实现改革的目标。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并充分依靠群众,单位的改革方案要广泛听取广大职工的意见,使整个改革平稳推进。
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为突破口
聘用制度是我国事业单位的一项基本用人制度,要求在人事管理方面做到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这些制度目标需要通过推行聘用合同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来实现。这也是国务院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的明确规定。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度,须不断扩大实行聘用合同制度单位和人员的比例,把聘用合同作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依据,建立起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事业单位各种形式的用人都要签订聘用合同,做到同工同酬、一视同仁。
积极探索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度的办法,实行长期聘用与短期聘用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办法。有条件的单位可积极探索采用项目聘用、人才派遣等新型用人方式,搞活用人机制。对关键岗位、骨干人员可按有关规定实行长期聘用,以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推行聘用合同制度,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分阶段积极推进。
岗位管理是事业单位新型用人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实行聘用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践的迫切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职员)、工勤人员都要实行岗位管理。
岗位设置是岗位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顺利实施岗位管理、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逐步打破职务终身制的前提和基础。科学设岗既是推行聘用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的需要。
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也对制定岗位设置规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确定,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将岗
位作为确定工资的主要因素,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规定,将为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依据和基础。
为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人事部下发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还在与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岗位设置管理的行业指导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和事业单位要按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的要求,规范岗位设置管理,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开展岗位设置工作,从本单位工作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不同等级的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岗位,优化岗位梯次结构,使岗位管理成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管理制度。
借鉴经验实现改革目标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有利于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有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要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的部署,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重点,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坚持整体推进与分行业实施相结合,坚持政府宏观管理与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相结合,并积极促进综合配套改革。改革重在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壮大,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
回顾几年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有四条经验值得借鉴坚持:
第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减少人员,减轻财政负担,更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须符合事业单位的特点。事业单位专业化公共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其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应不同于机关;事业单位公益性公共服务的特点又决定了其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应不同于企业。因此,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既要区别于党政机关,也要区别于企业,必须遵循事业单位的规律和特点,建立有别于机关和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第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分类指导。我国的事业单位数量大,类型多,涉及的领域广。要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职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事业单位的特点,分类推进改革。要紧密配合行业体制改革,及时跟进人事制度改革,把全面推行与分行业实施结合起来。
第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做到积极稳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一场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体制机制的重要转变,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我们既要积极推进改革,又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积极稳妥,逐步深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把握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群众承受程度的关系,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侯福兴 作者为国家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文
第五篇:人事制度改革
浅谈基层科研院所的人事制度改革
改革和完善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是推进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科技工作运行机制的关键环节。经过十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科研机构已较普遍地实行了院(所)长负责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等内部管理制度,有效地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积极性。但是,目前科研机构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用人机制不灵活,分配制度不适应科技工作新形势等问题,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科研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已成为推进我国科技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地区级的科研院所我们在改革中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做法
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是新形象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的重要条件。按照上级人事部门的部署,进行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先后建立了干部管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干部考察责任追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尤其是近年来,单位不但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而且立足于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开拓创新,重点突破,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1、解放思想,转化观念,深化人事体制改革
经济要发展,科技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管理是保障。“十一五”期间,农科所党委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硬道理,不-1-
断更新观念,深化人事体制改革。一是要打破科技人员安排使用制度,率先实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实行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增强危机感,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要破原有机构,按照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设置岗位,彻底解决人浮于事的状况,转变终身制的旧观念,树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新观念,不断引进各方面人才。三是打破过去事业单位论资排辈、铁工资的旧观念,树立按岗位、按贡献、按效益大小分配收入的新观念,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的原则。
2、建章立制,完善机制,为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奠定基础。
结合实际,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围绕抓落实促进干部队伍建设。在干部的培养管理使用上建章立制,并依据《干部管理暂行规定》、《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考核办法》、《关于在领导干部中实行诫勉暂行规定》、《关于定期召开干部监督工作联系会议的意见》、《加强试用期干部教育管理的意见》、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和规定。有效地促进了干部选任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3、引入竞争择优机制,推进干部选任工作的制度化。进一步加大竞争上岗、择优选拔工作力度,把竞争机制引入领导班子建设中来。在中层领导干部中中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
办事,把握好五个关键环节:一是公开竞争职位、条件、程序、方法;二是公开报名,采取个人自荐、职工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确定竞争候选人;三是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四是测评,民主测评和领导推荐各占40分,当场公布竞争候选人得分情况,排出名次;五是严格考察,充分酝酿讨论,按干部管理权限履行任职手续。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为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积极建立健全各项激励机制。一是建立课题(项目)立项的奖励。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地区级及横向合作课题(项目)的科研人员,均可获得立项资助与奖励;二是建立主持课题(项目)的奖励。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地区级课题(项目)的第一、二、三主持人,都可获得不同金额的补助性奖励;三是建立新品种审定与技术成果鉴定的奖励。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新品种或技术成果通过了鉴定,可获得重奖;四是建立专业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的奖励。在国家级、省部级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或编写出版学术著作可获得奖励;五是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奖励;六是建立省部级奖励的再奖励机制。这些行之有效的奖励措施,不仅加大了科研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而且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5、加强交流与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能力
实行干部交流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
此,要不遗余力地对科技人员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交流,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能进能出,合理流动。并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各层次人员学习与培训培训。此外,为增强科研后劲,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防止出现人才断层的局面。
作为地区级科研院所人事制度改革由制度创新向机制创新推进,改革的成效也逐步显现出来。一是扩大了民主,提高了用人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二是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了科技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了用事业选人,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的良好氛围。三是有效地防止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随着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干部工作已置于广大干部群众监督之下,体现了“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要求,对提高选人用人质量,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人事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1、干部基础性工作不够细致,执行制度还缺乏力度;
2、对干部的跟踪考核较少,了解平时工作动态不及时,最终评价干部不够十分准确。
3、促进干部“能上能下”的有效运行机制上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下一步工作中,还应当进一步把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
革,增加干部队伍活力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结合,抓住难点,大胆探索,务求实效。在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加大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工作力度,加大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力度,推进干部交流努力形成一种干部“能上能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