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时间:2019-05-14 04:4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第一篇:浅谈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浅谈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环境 全面发展 美丽中国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1、生态文明(1)含义

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2)核心内容 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就要求人们在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转变。

2、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深化改革为核心,进一步提出这5个方面的体制改革。与其他4个方面体制改革比较起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更多地意味着建设,因为生态文明本身处于建设之中,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是“五位一体”的制度空白。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其中,有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的字眼出现两次。这一个“必须”两个“加快”反映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生态文明提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11月15日,《决定》全文公布,共包括16项60条。本次三中全会最大的亮点在于超越以往以经济改革为主题,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五位一体”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成为重要的改革议题之一。“全面改革”、“发展”、“生态文明”等关键词在《决定》中多次提及,“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被提出。

《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三、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

1、在价值观念上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在指导方针上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3、在实现路径上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4、在目标追求上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生产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5、在时间跨度上需要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必修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跨越路”

四、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都是一种粗放式发展,我们的生产方式脱胎于传统工业化的路子,以往主要拼资源、拼环境消耗带来的发展成果伴随着高昂的生态恶化代价。同时,生态治理却停留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打补丁、擦屁股阶段,走不出末端治理的圈圈。生态文明建设既事关发展方式,又事关人民福祉。无论是着眼于当前的环境恶化现实,还是着眼于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我们都“必须”并且“加快”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统筹发展经济和环境治理的问题,寻找更为有效的制度性解决方案。今年9月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就体现了这一点。大气污染治理不再在末端治理的圈子里打转,而是直指发展方式的积弊,以大幅削减燃煤消耗、大幅淘汰落后产能为主阵地,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作为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的主要手段,为环境保护方式变革写下了很好的注脚。与此同时,重点湖泊水环境综合整治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范围有序推进。

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说明在第二部分“关于全会决定的总体框架和重点问题”“第十,关于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中用600多字6个段落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书记的话令人警醒、发人深思:“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总书记2013年9月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时说:中国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集中性、结构性、复杂性,只能走一条新的道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的美好家园。

李克强总理说:“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是对全球环境与发展事业的一大贡献。”

“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提升。”李克强总理说,人类发展史是一部文明进步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

李克强总理强调:“既要有‘走钢丝’的忧患意识,也要有‘登高峰’的必胜信心。”全社会都要增强生态意识、营造良好氛围,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点点滴滴的保护行动就可以汇成蓬蓬勃勃的生态文明建设力量。”“节能环保是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涉及理念的更新和利益的调整,必须发挥体制机制这一杠杆的撬动作用,摆脱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

五、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任务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2、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3、深化节能减排,加大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4、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6、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

7、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8、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其中,有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的字眼出现两次。这一个“必须”两个“加快”反映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那么,人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六、怎样做

1、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对现行的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建立了政府生态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还未能形成对粗放型、外延扩张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制约,致使不少地方片面追求生产总值的增长,以攫取和损毁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增长,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生态越来越恶化。面对严峻形势,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加快体制机制改革。

2、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包括法律和政策性制度、公众参与制度、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责任制度。

3、法律和政策性制度主要是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用途管制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4、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实行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5、公众参与制度主要是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全民节约制度、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和社会监督举报制度。

6、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责任制度重点是落实生态环境责任制,改革现行的干部考评制度,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7、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对现有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探索建立绿色行政体制。各级政府都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重要职责,切实加强政府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功能。

8、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立足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既要看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感,又要看到这个问题与其他领域问题存在的错综复杂联系,不能单兵独进,只有统筹兼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导航仪和方向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价值理想和目标追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

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途径。建设生态文明孕育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长期实践证明:即环境保护能够刺激技术创新,减少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建设生态文明为推动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加大对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新能源开发项目、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无论对眼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

八,建议:

(一)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领导是关键。各级领导要摒弃“唯GDP论”,“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二)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人才是根本。有两个数字比GDP更为重要,一是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是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两条才是最有力、最持久、最可靠的发展因素。

(三)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环保的生态意识是基础。要把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关于生态文明观念宣传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四)学习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精神,加强生态文明机制体制建设,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四、感想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生产、生活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已越来越严重。而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资源问题,我们不但不应该限制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反要善于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来提高人类活动的预见性,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危害。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从而缓解我国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的局面下,我们要努力学习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倡导低碳生活。同时也要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在身学校,我们要懂得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下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投身社会,我们更要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热情与力量。参考文献:

1、总书记2013年9月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2、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内容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党的十七大报告[J],2007,(1).

4、夏群友.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理论前沿,2010,(1).

5、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J].社会主义研究,1999 ,(5):1-3.6、.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N].人民日报,2009-04-06

7、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0.

第二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促进绿色发展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促进绿色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特别是生态领域,由于过去长期单纯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导致环境欠账多,生态质量下降大,严重制约人民群众享受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

为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制度,组织实施重点节能环保项目,推进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打好环境污染攻坚战;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第三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

尊敬的党组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对现行的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建立了政府生态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还未能形成对粗放型、外延扩张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制约,致使不少地方片面追求生产总值的增长,以攫取和损毁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增长,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生态越来越恶化。面对严峻形势,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加快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包括法律和政策性制度、公众参与制度、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责任制度。

法律和政策性制度主要是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用途管制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要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要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要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实行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公众参与制度主要是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全民节约制度、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和社会监督举报制度。要运用经济和社会力量,推动发展环保市场发展,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责任制度重点是落实生态环境责任制,改革现行的干部考评制度,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要使生态环境方面的制度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项制度相互衔接,成为一个完整的、无缝隙的制度体系。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对现有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探索建立绿色行政体制。各级政府都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重要职责,切实加强政府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功能。要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建立独立的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体制,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体制机制。要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体制和国家公园体制。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立足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既要看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感,又要看到这个问题与其他领域问题存在的错综复杂联系,不能单兵独进,只有统筹兼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取得成功。要始终坚持用发展解决我国面临的问题这个重大战略判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动力,发挥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作用,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走出一条低投入、低能耗、少排放、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汇报人:xiexiebang

第四篇:湖北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

湖北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

扬改革之帆 破环保难题

目前湖北武汉市有多家企业选择了将污水处理交第三方运行管理的模式,帮助企业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达标运行、经济运行是格林公司的愿望和目的,武汉格林环保设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也将继续为您关注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外包、污水处理运营的行业动态。

坚持绿色、市场、民生“三维”纲要,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全面深化改革,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方面取得更大实效。

—— 湖北省委书记 李鸿忠

从根本上破解资源环境难题,必须从改革上找出路,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湖北省长 王国生

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加快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核心在改革,动力在改革。

—— 湖北省副省长 曹广晶 ◆余桃晶

新年伊始,湖北省在治理空气方面再出重拳,2015年年底印发的《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 实行,即日起,湖北省各地市的空气质量改善将会成为硬任务,谁改善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这是湖北省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新近推出的又一项改革举 措。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依靠改革、依靠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从提出“三维纲要”发展理念,到把“绿色决定生死”列在“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首位。

从将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纳入五个一票否决事项到跨界面水质监测。从将空气质量环保目标纳入市(州)党政班子绩效考核和省直单位目标考核体系到出台环境空气生态补偿制度。从向市州环保部门下放25个类别建设项目的审批权到在全国第一家完成省级环科院环评机构脱钩改制。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前进步伐中,湖北省迎难而上,克难创新,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使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焕发着盎然生机。空气质量生态补偿

攻坚当前最突出的环境问题

入冬以来,严重雾霾笼罩了大半个中国,湖北省也未能幸免。上月8日起,湖北省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指数呈现上升态势,全省除恩施、宜昌、神农架地区以外,其他 大部地区均出现霾,武汉、襄阳等地达严重污染。23日起,湖北省大部地区再度出现雾霾,武汉、荆门等地已达重度污染级别,这是这个月湖北省出现的第二次大 范围重度污染。

雾霾席卷,谈霾色变,在此严峻形势下,如何破解?

据了解,为了应对严峻的环境空气质量形势,今年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多措并举狠抓大气污染治理,建立了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党政同责,湖北省考核办将PM10、PM2.5浓度下降率纳入市州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全省各地大力加强露天秸秆禁烧,召开了省市县乡四级电视电话会议进行 组织部署,全省巡查达50多万人次,出动无人机104架次,查处火点(黑斑)390个,问责干部达到510余人。从环境保护部通报的数据来看,湖北省夏季 秸秆疑似焚烧火点数14个,较上年同期相比减少82.28%。

在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全省累计淘汰黄标车12万辆,完成全年任务205.5%。同时,全省加大了问责力度,省政府约谈了8个地市政府负责人,省环保厅对11个市(州)进行了环评限批预警,对5个地市实施了环评限批。

经过持续努力,2015年二季度以来,湖北省各地蓝天白云的天气持续呈现,空气质量持续好转。来自湖北省环保厅《全省2015年1~11月份空气可吸入颗 粒物(PM10)平均浓度通报》显示,1~11月份,全省纳入国家考核范围的12个地市PM10平均浓度为100μg/m3,较2014年同比下降 9.1%。这意味着,全省在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但随着冬季到来,重污染天气时有发生,如果不采取严厉措施加以控制,空气质量极有可能出现反弹,将会直接拉高全省的平均浓度。

症重还需良药治。12月中旬,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规定省环保厅每季度公开发布环境空气质 量考核结果,并将各地生态补偿资金核算结果上报省政府。省财政按通过调整相关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额度,实行生态补偿和奖惩。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 偿奖惩资金由省和各地统筹用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得挤占挪用。据悉,《办法》按照“谁改善、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结合国家空气质量考核标准和湖北省实际情况,以湖北省大气首要特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 PM10、细颗粒物PM2.5)为指标,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与“目标任务完成”双项考核的生态补偿机制,考核范围包括全省17个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对PM10、PM2.5年平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地方,若按考核方法计算结果为负 值,不扣缴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

为确保考核数据的可靠性与公开性,《办法》规定必须采用经省环境保护厅核准的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并且按月向社会公开发布监测数据,数据和计算方式公开透明,便于公众监督。

在生态补偿金计算方法上,PM10依据各市空气质量同比变化和与目标差值来核算补偿资金额度,该算法既考虑了各地目标的完成情况,同时也考虑了各地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如某市同 比改善的绝对量越多,完成目标值越多,对全省空气改善的贡献率越大,补偿资金额度越高。体现了“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着得到合理赔偿”的基本 原则。

《办法》的出台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通过政策激励更好地推动各地治理大气污染,进一步提高地方各级政府保护环境意识、落实和强化地方政府保护环境的主体责任。跨界断面水质考核

解决河湖流域区域管理难题

2015年以来,全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遇到的挑战更多,群众的期待更强烈。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在2015年湖北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时指出:“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加快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核心在改革,动力在改革。”

为着力解决群众呼声最为强烈的环境问题,省政府督查室先后组织了水环境、空气质量、黄标车淘汰、总量减排、机动车排气专项督查等,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生态工作的体制、机制、投入问题,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切身的基本环境权益。2015年7月,湖北省印发《湖北省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办法(试行)》,对跨界断面水质进行考核,明确规定跨界断面水质达标率需达到70%以上才算合 格,并将对不合格者实行项目限批。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杜绝跨区域河流管理“踢皮球”问题。各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对辖区内主要河流水环境保护负总责,要采取 有效措施,不断改善本行政区域内水环境质量。同时,跨界断面水质考核结果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并作为对各地方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 核评价的重要依据。针对湖北省跨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行政区域的河流跨界断面和入长江、汉江主要河口断面的水质考核管理,省环保厅每月对跨界断面水质进行监测并按月通报,主要考核指标为氨氮、总磷等污染物。

考核的结果按月评估,按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次,其中,界断面水质达标率在70%以下的,确定为不合格。发生重大水污染事故或在考核中发现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考核结果确定为不合格,并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对于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全部为优秀等次的地方政府,将予以通报表扬。存在断面考核不合格的地方政府,则予以通报批评,相关地方政府要在30日内向省人民政府做出书面报告,提出限期整改措施。

在污染严重、跨界纠纷突出的地区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对跨界断面水质考核结果变好的地区给予奖励,对跨界断面水质考核结果变差的地区予以处罚。跨界断面水质 考核结果也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挂钩。跨界断面考核为不合格的,从下一开始,对与该跨界断面相关的市(州)或县(市、区)排放水污染物的建 设项目实行限批。划定生态红线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管控制度

如果说生态追责为领导干部权力行使划定了红线,那么生态保护红线则为湖北生态省的创建提供了最为有力的支撑。生态省创建,需要依靠生态红线来支撑。生态红 线制度一旦建立完成,将让生态红线“落地”,“红线区”一类管控区内禁止开展与生态保护无关的一切建设活动,禁止工业生产、资源开发、城镇化建设等,并将 依法关闭红线区内所有污染物排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党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这一年,湖北省被环境保护部列为首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试点省份之一,承担起了探索生态红线划定、为国家提供经验和借鉴的重任。

2015年,湖北省政府将生态红线的划定纳入今年生态省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之一,省环保厅与发改、水利、农业等相关部门联动以及与103个县(市)逐一对 接,广泛征求省直部门、地方以及专家意见,反复进行论证、修改完善。9月,历时两年打磨,在综合国家图件和各部门图件的基础上,完成了《湖北省生态保护红 线划定方案(报批稿)》。

湖北省生态红线划定内容突出“三性”:系统性,划定生态红线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覆盖到了山、水、林、田、湖;安全性,从湖北省的实际出 发,守住湖北省生态安全的底线;现实性,既考虑生态保护的需要,又为下辖县(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留下必要的空间,在确保生态红线、管控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考虑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红线管控可行、可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据了解,湖北省生态红线《方案》共划分为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区、土壤保持生态保护红线区、洪水调蓄生态保护红线区等四种 类型,按区域划分41个生态保护红线区。该《方案》以维护并改善区域重要生态功能为重点,按照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布局、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改善人居环境的基 本要求,结合了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凸显了湖北省水资源等生态特色和生态地位。研究制定了要素分类、综合管理、分级管控的管理办法,为指导湖北省生态文 明建设、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将红线划定和红线管理同步进行,不仅科学合理划好红线,更重要的在于守住和管好红线。目前,已经完成了《湖北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报批稿)》。

通过划定生态红线,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脆弱区和禁止开发区将得到有效保护,为生态省建设的有效推进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约谈、限批、追责

多措并举念好环保“紧箍咒”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仍有一些地方却将保护生态环境停留在口头上,对生态环保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推进。为此,湖北省通过约谈、预警、限批、问责等硬手段直接追究相关责任人。

去年5月,湖北省政府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约谈会议,曹广晶对8个污染浓度较高、增幅较大、工作滞后的地市政府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曹广晶在会上强调,要 严格考核问责,对未通过考核以及工作不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恶化的地区,坚决落实通报、约谈、预警、限批、追责等措施,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月底,湖北省环保厅对宜昌、荆门、孝感、随州、襄阳5个城市,以及黄石、天门、神农架林区3个市州实施环评限批预警。

7月,湖南省再出重拳,省环保厅对PM10同比增幅超过7%的天门、荆门、随州、黄石、孝感5市市辖区(不含县市)暂停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民生 项目与节能减排项目除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暂停中央和省级环保资金支持,取消环保领域创先评优资格。这是迄今为止,湖北省实施的最大规模的环评限 批。

限批是紧箍咒,而生态建设“党政同责”的提出,则让生态环保问题成为悬在各级政府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地方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仅是“面子”问题,很有可能也是“帽子”问题。12月初,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将纳入经济社会发 展综合评价体系,不唯经济增长论英雄,同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党政同责、离任查责、终身追责、加重问责制度。这意味着,今后如果 因党政干部决策失误、乱作为等造成的生态严重破坏,将被终身追责。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理顺生态保护利益机制,《意见》还明确了今后三类地区取消GDP考核。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 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评价其自然文 化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

《意见》的出台,从制度上再次警示了生态红线不可逾越,强调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原则和底线,彰显了湖北省对环境保护的信心和决心。这一“紧箍咒”,既契合“建设美丽中国”的民意期待,又有利于矫正部分官员“唯GDP论英雄”的错误政绩观。

对此,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强调,“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关键是落实,落实在于体现责任追究,要宣传、加强生态责任意识教育与责任追究,兑现两手”。

12月中旬,湖北省纪检部门首次因生态环保问题约谈地方政府,省纪委监察厅会同省环保厅,就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问题,对武汉、黄石、荆州、孝感、咸宁、随州、仙桃、潜江等8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

约谈会通报了8个地市当前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意见和要求,列出了整改的任务清单和时间表。同时,要求各地方政府责成当地环保局加强对问题项目整改的监管,督促企业改正违法排污行为,对拒不执行的,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湖北省监察厅领导在约谈会上强调,各地各部门领导同志要不断强化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的主体责任,对造成环境严重损害和严重不良影响的地方,不仅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还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全面深化生态环保改革,是新常态下新的使命和任务,改革与创新成了环保与生态保护的工作主线。目前,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湖北省也加快了改革创新的不发,在全国率先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地方立法试点,在今年湖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李鸿忠主持审议《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重在行动,贵在创新,久久为功。而今,湖北省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已经迈开了大步,2014年的40项改革任务全部 完成,其中两项举措受到了国家改革领导小组肯定。2015年编制了《湖北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推进生态省体制机制集成创新”列为全省10个重大改革项目之一。湖北省印发了《关于深化全省环境保护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未来几年环境保护改革工作进行 总体安排。完善全民参与机制,设立省级“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创建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新常态下的发展,有机遇也有挑战,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需要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方能扬帆竞进,一路劈波斩浪。只有坚定不移的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才能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内生动力,保护好环境,改善好环境,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好的“湖北样本”。

第五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9 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制定本方案。

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理念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政治和社会建设,必须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发展必须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平衡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清新空气、清洁水源、美丽山川、肥沃土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生态环境,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保护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

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应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

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把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平衡点推动发展,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增长速度不能超出当地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

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

(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原则

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健全市场机制,更好发挥政府的主导和监管作用,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自我约束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

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创新产权制度,落实所有权,区分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利和管理者权力,合理划分中央地方事权和监管职责,保障全体人民分享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

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继续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农村地区的覆盖,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加大对农村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

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既要形成支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又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严惩、责任追究,形成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有效约束,逐步实现市场化、法治化、制度化。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我们的自觉行为,同时要深化国际交流和务实合作,充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体制机制建设有益经验,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承担并履行好同发展中大国相适应的国际责任。

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先易后难、分步推进,成熟一项推出一项。支持各地区根据本方案确定的基本方向,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大胆试验。

(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

到2020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

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着力解决因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导致的优质耕地和生态空间占用过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

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

构建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着力解决资源使用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构建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着力解决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偏低、生产开发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保护生态得不到合理回报等问题。

构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着力解决污染防治能力弱、监管职能交叉、权责不一致、违法成本过低等问题。

构建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发育滞后、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构建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解决发展绩效评价不全面、责任落实不到位、损害责任追究缺失等问题。

二、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五)建立统一的确权登记系统。坚持资源公有、物权法定,清晰界定全部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进行确权登记,逐步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划清全民所有、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边界,划清不同集体所有者的边界。推进确权登记法治化。

(六)建立权责明确的自然资源产权体系。制定权利清单,明确各类自然资源产权主体权利。处理好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创新自然资源全民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除生态功能重要的外,可推动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明确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归属关系和权责,适度扩大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出租、抵押、担保、入股等权能。明确国有农场、林场和牧场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权能。全面建立覆盖各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有偿出让制度,严禁无偿或低价出让。统筹规划,加强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建设。

(七)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按照所有者和监管者分开和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整合分散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组建对全民所有的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海域、滩涂等各类自然资源统一行使所有权的机构,负责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的出让等。

(八)探索建立分级行使所有权的体制。对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按照不同资源种类和在生态、经济、国防等方面的重要程度,研究实行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代理行使所有权职责的体制,实现效率和公平相统一。分清全民所有中央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权、全民所有地方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资源清单和空间范围。中央政府主要对石油天然气、贵重稀有矿产资源、重点国有林区、大江大河大湖和跨境河流、生态功能重要的湿地草原、海域滩涂、珍稀野生动植物种和部分国家公园等直接行使所有权。

(九)开展水流和湿地产权确权试点。探索建立水权制度,开展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确权试点,遵循水生态系统性、整体性原则,分清水资源所有权、使用权及使用量。在甘肃、宁夏等地开展湿地产权确权试点。

三、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十)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统筹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健全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根据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不同定位,加快调整完善财政、产业、投资、人口流动、建设用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政策。

(十一)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简化自上而下的用地指标控制体系,调整按行政区和用地基数分配指标的做法。将开发强度指标分解到各县级行政区,作为约束性指标,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将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自然生态空间,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严禁任意改变用途,防止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红线的破坏。完善覆盖全部国土空间的监测系统,动态监测国土空间变化。

(十二)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改革各部门分头设置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的体制,对上述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合理界定国家公园范围。国家公园实行更严格保护,除不损害生态系统的原住民生活生产设施改造和自然观光科研教育旅游外,禁止其他开发建设,保护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加强对国家公园试点的指导,在试点基础上研究制定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构建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的长效机制。

(十三)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有关用途管制职责,逐步统一到一个部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职责。

四、建立空间规划体系

(十四)编制空间规划。整合目前各部门分头编制的各类空间性规划,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实现规划全覆盖。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空间规划分为国家、省、市县(设区的市空间规划范围为市辖区)三级。研究建立统一规范的空间规划编制机制。鼓励开展省级空间规划试点。编制京津冀空间规划。

(十五)推进市县“多规合一”。支持市县推进“多规合一”,统一编制市县空间规划,逐步形成一个市县一个规划、一张蓝图。市县空间规划要统一土地分类标准,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和省级空间规划要求,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明确城镇建设区、工业区、农村居民点等的开发边界,以及耕地、林地、草原、河流、湖泊、湿地等的保护边界,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的统筹规划。加强对市县“多规合一”试点的指导,研究制定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指引和技术规范,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

(十六)创新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方法。探索规范化的市县空间规划编制程序,扩大社会参与,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透明度。鼓励试点地区进行规划编制部门整合,由一个部门负责市县空间规划的编制,可成立由专业人员和有关方面代表组成的规划评议委员会。规划编制前应当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以评价结果作为规划的基本依据。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当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全文公布规划草案,充分听取当地居民意见。规划经评议委员会论证通过后,由当地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报上级政府部门备案。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和较高精度的规划图,并在网络和其他本地媒体公布。鼓励当地居民对规划执行进行监督,对违反规划的开发建设行为进行举报。当地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定期听取空间规划执行情况报告,对当地政府违反规划行为进行问责。

五、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

(十七)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的要求,将基本农田落地到户、上图入库,实行严格保护,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让外,其他任何建设不得占用。加强耕地质量等级评定与监测,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建设。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严格实行耕地占一补

一、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调整结构,盘活存量,合理安排土地利用计划。

(十八)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健全用水总量控制制度,保障水安全。加快制定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加强省级统筹,完善省市县三级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水机制,促进水资源使用结构调整和优化配置。完善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主要运用价格和税收手段,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高耗水工业企业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制度。在严重缺水地区建立用水定额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耗水项目建设。加强水产品产地保护和环境修复,控制水产养殖,构建水生动植物保护机制。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建立促进非常规水源利用制度。

(十九)建立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和节约制度。坚持节约优先,强化能耗强度控制,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制和奖励制。进一步完善能源统计制度。健全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制度,探索实行节能自愿承诺机制。完善节能标准体系,及时更新用能产品能效、高耗能行业能耗限额、建筑物能效等标准。合理确定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并分解落实到省级行政区和重点用能单位。健全节能低碳产品和技术装备推广机制,定期发布技术目录。强化节能评估审查和节能监察。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扶持,逐步取消对化石能源的普遍性补贴。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建立增加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碳汇的有效机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二十)建立天然林保护制度。将所有天然林纳入保护范围。建立国家用材林储备制度。逐步推进国有林区政企分开,完善以购买服务为主的国有林场公益林管护机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稳定承包权,拓展经营权能,健全林权抵押贷款和流转制度。

(二十一)建立草原保护制度。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实现草原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规范草原经营权流转。实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确保基本草原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健全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等制度。加强对草原征用使用审核审批的监管,严格控制草原非牧使用。

(二十二)建立湿地保护制度。将所有湿地纳入保护范围,禁止擅自征用占用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确定各类湿地功能,规范保护利用行为,建立湿地生态修复机制。

(二十三)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制度。将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连片沙化土地划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立严格保护制度,加强封禁和管护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沙化土地治理,增加植被,合理发展沙产业,完善以购买服务为主的管护机制,探索开发与治理结合新机制。(二十四)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制度,确定近海海域海岛主体功能,引导、控制和规范各类用海用岛行为。实行围填海总量控制制度,对围填海面积实行约束性指标管理。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控制制度。完善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休渔禁渔制度,推行近海捕捞限额管理,控制近海和滩涂养殖规模。健全海洋督察制度。

(二十五)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制度。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制度,加强矿产资源查明登记和有偿计时占用登记管理。建立矿产资源集约开发机制,提高矿区企业集中度,鼓励规模化开发。完善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国家标准。健全鼓励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的经济政策。建立矿山企业高效和综合利用信息公示制度,建立矿业权人“黑名单”制度。完善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的产业化扶持机制。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制度。

(二十六)完善资源循环利用制度。建立健全资源产出率统计体系。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生产者落实废弃产品回收处理等责任。建立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实现种养业有机结合、循环发展。加快建立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目录,对复合包装物、电池、农膜等低值废弃物实行强制回收。加快制定资源分类回收利用标准。建立资源再生产品和原料推广使用制度,相关原材料消耗企业要使用一定比例的资源再生产品。完善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制度。落实并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制定循环经济技术目录,实行政府优先采购、贷款贴息等政策。

六、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二十七)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按照成本、收益相统一的原则,充分考虑社会可承受能力,建立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成本评估机制,将资源所有者权益和生态环境损害等纳入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强对自然垄断环节的价格监管,建立定价成本监审制度和价格调整机制,完善价格决策程序和信息公开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实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全面推行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

(二十八)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扩大招拍挂出让比例,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纳入预算管理。改革完善工业用地供应方式,探索实行弹性出让年限以及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供应。完善地价形成机制和评估制度,健全土地等级价体系,理顺与土地相关的出让金、租金和税费关系。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出让地价水平,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探索通过土地承包经营、出租等方式,健全国有农用地有偿使用制度。

(二十九)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矿业权出让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矿业规律的探矿权采矿权出让方式,原则上实行市场化出让,国有矿产资源出让收支纳入预算管理。理清有偿取得、占用和开采中所有者、投资者、使用者的产权关系,研究建立矿产资源国家权益金制度。调整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标准、矿产资源最低勘查投入标准。推进实现全国统一的矿业权交易平台建设,加大矿业权出让转让信息公开力度。

(三十)完善海域海岛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海域、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征收标准调整机制。建立健全海域、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制度。

(三十一)加快资源环境税费改革。理顺自然资源及其产品税费关系,明确各自功能,合理确定税收调控范围。加快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在华北部分地区开展地下水征收资源税改革试点。加快推进环境保护税立法。

(三十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逐步增加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办法,以地方补偿为主,中央财政给予支持。鼓励各地区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继续推进新安江水环境补偿试点,推动在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广西广东九洲江、福建广东汀江-韩江等开展跨地区生态补偿试点,在长江流域水环境敏感地区探索开展流域生态补偿试点。

(三十三)完善生态保护修复资金使用机制。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的要求,完善相关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整合现有政策和渠道,在深入推进国土江河综合整治的同时,更多用于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等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保护修复。

(三十四)建立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制度。编制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的耕地用途,逐步将25度以上不适宜耕种且有损生态的陡坡地退出基本农田。建立巩固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成果长效机制。开展退田还湖还湿试点,推进长株潭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试点、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

七、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

(三十五)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尽快在全国范围建立统一公平、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排污者必须持证排污,禁止无证排污或不按许可证规定排污。

(三十六)建立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完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其他地方要结合地理特征、污染程度、城市空间分布以及污染物输送规律,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在部分地区开展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创新试点,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环评、统一监测、统一执法。开展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试点,构建各流域内相关省级涉水部门参加、多形式的流域水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和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建立陆海统筹的污染防治机制和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与环境风险程度、污染物种类等相匹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三十七)建立农村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快推进化肥、农药、农膜减量化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鼓励生产使用可降解农膜。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制度。健全化肥农药包装物、农膜回收贮运加工网络。采取财政和村集体补贴、住户付费、社会资本参与的投入运营机制,加强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扶持措施,培育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主体。强化县乡两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要统筹考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治农村污染。

(三十八)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全面推进大气和水等环境信息公开、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监管部门环境信息公开,健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健全环境新闻发言人制度。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有序行使环境监督权。建立环境保护网络举报平台和举报制度,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

(三十九)严格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健全环境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制度、评估方法和实施机制,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依法严惩重罚;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以损害程度等因素依法确定赔偿额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十)完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调整到一个部门,逐步实行城乡环境保护工作由一个部门进行统一监管和行政执法的体制。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建立权威统一的环境执法体制,充实执法队伍,赋予环境执法强制执行的必要条件和手段。完善行政执法和环境司法的衔接机制。

八、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四十一)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采取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废止妨碍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鼓励各类投资进入环保市场。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开展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事务,都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单位向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企业转变。组建或改组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推动国有资本加大对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投入。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国有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四十二)推行用能权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结合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行动和新建项目能评审查,开展项目节能量交易,并逐步改为基于能源消费总量管理下的用能权交易。建立用能权交易系统、测量与核准体系。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案。完善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监管体系。

(四十三)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在企业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基础上,尽快完善初始排污权核定,扩大涵盖的污染物覆盖面。在现行以行政区为单元层层分解机制基础上,根据行业先进排污水平,逐步强化以企业为单元进行总量控制、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得减排收益的机制。在重点流域和大气污染重点区域,合理推进跨行政区排污权交易。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将更多条件成熟地区纳入试点。加强排污权交易平台建设。制定排污权核定、使用费收取使用和交易价格等规定。

(四十四)推行水权交易制度。结合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健全,合理界定和分配水权,探索地区间、流域间、流域上下游、行业间、用水户间等水权交易方式。研究制定水权交易管理办法,明确可交易水权的范围和类型、交易主体和期限、交易价格形成机制、交易平台运作规则等。开展水权交易平台建设。

(四十五)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推广绿色信贷,研究采取财政贴息等方式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的发放力度,明确贷款人的尽职免责要求和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加强资本市场相关制度建设,研究设立绿色股票指数和发展相关投资产品,研究银行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鼓励对绿色信贷资产实行证券化。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建立上市公司环保信息强制性披露机制。完善对节能低碳、生态环保项目的各类担保机制,加大风险补偿力度。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绿色评级体系以及公益性的环境成本核算和影响评估体系。积极推动绿色金融领域各类国际合作。

(四十六)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将目前分头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统一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完善对绿色产品研发生产、运输配送、购买使用的财税金融支持和政府采购等政策。

九、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四十七)建立生态文明目标体系。研究制定可操作、可视化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异化绩效评价考核。

(四十八)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研究制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建立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数据库和信息技术平台,定期编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报告,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超过或接近承载能力的地区,实行预警提醒和限制性措施。

(四十九)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指南,构建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的资产和负债核算方法,建立实物量核算账户,明确分类标准和统计规范,定期评估自然资源资产变化状况。在市县层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核算主要自然资源实物量账户并公布核算结果。

(五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合理考虑客观自然因素基础上,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以领导干部任期内辖区自然资源资产变化状况为基础,通过审计,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责任情况,依法界定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责任,加强审计结果运用。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浙江湖州市、湖南娄底市、贵州赤水市、陕西延安市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

(五十一)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实行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制。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和生态环境损害情况为依据,明确对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有关领导人员、部门负责人的追责情形和认定程序。区分情节轻重,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予以诫勉、责令公开道歉、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领导干部离任后出现重大生态环境损害并认定其需要承担责任的,实行终身追责。建立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制度。

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实施保障

(五十二)加强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精神,深刻认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确保本方案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加快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要求抓紧制定单项改革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进度,密切协调配合,形成改革合力。

(五十三)积极开展试点试验。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鼓励各地区按照本方案的改革方向,从本地实际出发,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发挥主动性,积极探索和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其中需要法律授权的按法定程序办理。将各部门自行开展的综合性生态文明试点统一为国家试点试验,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予以指导和推动。

(五十四)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国家公园、空间规划、海洋、应对气候变化、耕地质量保护、节水和地下水管理、草原保护、湿地保护、排污许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五十五)加强舆论引导。面向国内外,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宣传力度,统筹安排、正确解读生态文明各项制度的内涵和改革方向,培育普及生态文化,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良好氛围。

(五十六)加强督促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对本方案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正确解读和及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问题,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

下载浅谈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县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送审稿)

    XX县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送审稿) 为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建设美丽XX,根据•中共XX州委办公室、XX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XX州全面深化......

    县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武威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发„2016‟14号)精神,结合武威实际,制定......

    江苏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江苏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逐步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中......

    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精选五篇)

    第十章,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播放视频)我国目前生态现状 各位老师: 听了前面几位老师的讲座内容,大家还沉浸在新时代、中国梦、民族复兴之路的宏伟蓝图中......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措施完成情况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措施完成情况 我局根据莱办发[2015]13号文件要求,加强在规划审批、规划监察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严把规划审批关,提高规划审批质量。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生......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半年总结(范文大全)

    按照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细化责任分工,多措并举,有力推进了2020年度生态体制改革目标任务,现将涉及的两项生态体制改革工作半年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州地质灾......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要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孟建柱:准确把握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司法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稳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