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选修课一(QBASIC)
QBASIC选修课教程
(一)一、电脑语言的历程
电脑语言也叫程序语言(Program Lauguage),是人与电脑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早期电脑都直接采用机器语言,即用“0”和“1”为指令代码来编写程序,难写难读,编程效率极低。为了方便编程,随即出现了汇编语言,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仍然不够直观简便。从1954年起,电脑界逐步开发了一批“高级语言”,采用英文词汇、符号和数字,遵照一定的规则来编写程序。高级语言诞生后,软件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1953年12月,IBM公司程序师约翰·巴科斯(J.Backus)写了一份备忘录,建议为IBM704设计一种全新的程序设计语言。巴科斯曾在“选择顺序控制计算机”(SSEC)上工作过3年,深深体会到编写程序的困难性。他说:“每个人都看到程序设计有多昂贵,租借机器要花去好几百万,而程序设计的费用却只会多不会少。”
巴科斯的目标是设计一种用于科学计算的“公式翻译语言”(FORmula TRANslator)。他带领一个13人小组,包括有经验的程序员和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人,在IBM704电脑上设计出编译器软件,于1954年完成了第一个电脑高级语言——FORTRAN语言。1957年,西屋电气公司幸运地成为FORTRAN的第一个商业用户,巴科斯给了他们一套存储着语言编译器的穿孔卡片。以后,不同版本的FORTRAN纷纷面世,1966年,美国统一了它的标准,称为FORTRAN 66语言。40多年过去,FORTRAN仍然是科学计算选用的语言之一,巴科斯因此摘取了1977年度“图林奖”。FORTRAN广泛运用的时候,还没有一种可以用于商业计算的语言。美国国防部注意到这种情况,1959年5月,五角大楼委托格雷斯·霍波博士领导一个委员会,开始设计面向商业的通用语言(Common Business Oriented Langauge),即COBOL语言。COBOL最重要的特征是语法与英文很接近,可以让不懂电脑的人也能看懂程序;编译器只需做少许修改,就能运行于任何类型的电脑。委员会一个成员害怕这种语言的命运不会太长久,特地为它制作了一个小小的墓碑。然而,COBOL语言却幸存下来。1963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将它进行了标准化。用COBOL写作的软件,要比其他语言多得多。1958年,一个国际商业和学术计算机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在瑞士苏黎世开会,探讨如何改进FORTRAN,并且设计一种标准化的电脑语言,巴科斯也参加了这个委员会。1960年,该委员会在1958年设计基础上,定义了一种新的语言版本——国际代数语言ALGOL 60,首次引进了局部变量和递归的概念。ALGOL语言没有被广泛运用,但它演变为其他程序语言的概念基础。
60年代中期,美国达特默斯学院约翰·凯梅尼(J.Kemeny)和托马斯·卡茨(T.Kurtz)认为,象FORTRAN那样的语言都是为专业人员设计,而他们希望能为无经验的人提供一种简单的语言,特别希望那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能通过这种语言学会使用电脑。于是,他们在简化FORTRAN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 “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Beginners All purpose Symbolic Intruction Code),简称BASIC。由于BASIC语言易学易用,它很快就成为最流行的电脑语言之一,几乎所有小型电脑和个人电脑都在使用它。经过不断改进后,它一直沿用至今,出现了象QBASIC、VB等新一代BASIC版本。
1967年,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希摩尔·帕伯特(S.Papert),为孩子设计出一种叫LOGO的电脑语言。帕伯特曾与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一起学习,他发明的LOGO最初是个绘图程序,能控制一个“海龟”图标,在屏幕上描绘爬行路径的轨迹,从而完成各种图形的绘制。帕伯特希望孩子不要机械地记忆事实,强调创造性的探索。他说:“人们总喜欢讲学习,但是,你可以看到,学校的多数课程是记忆一些数据和科学事实,却很少着眼于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思考。” 他用LOGO语言启发孩子们学会学习,在马萨诸塞州列克星敦,一些孩子用LOGO语言设计出了真正的程序,使LOGO成为一种热门的电脑教学语言。
1971年,瑞士联邦技术学院尼克劳斯·沃尔斯(N.Wirth)教授发明了另一种简单明晰的电脑语言,这就是以帕斯卡的名字命名的PASCAL语言。PASCAL语言语法严谨,层次分明,程序易写,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是第一个结构化的编程语言。它一出世就受到广泛欢迎,迅速地从欧洲传到美国。沃尔斯一生还写作了大量有关程序设计、算法和数据结构的著作,因此,他获得了1984年度“图林奖”。
1983年度的 “图林奖” 则授予了AT&T贝尔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邓尼斯·里奇(D.Ritchie)和他的协作者肯·汤姆森(K.Thompson),以表彰他们共同发明著名的电脑语言C。C语言现在是当今软件工程师最宠爱的语言之一。
里奇最初的贡献是开发了UNIX操作系统软件。他说,这里有一个小故事:他们答应为贝尔实验室开发一个字处理软件,要求购买一台小型电脑PDP-11/20,从而争取到10万美元经费。可是当机器购回来后,他俩却把它用来编写UNIX系统软件。UNIX很快有了大量追随者,特别是在工程师和科学家中间引起巨大反响,推动了工作站电脑和网络的成长。1970年,作为UNIX的一项“副产品”,里奇和汤姆森合作完成了C语言的开发,这是因为研制C语言的初衷是为了用它编写UNIX。这种语言结合了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的优点,大受程序设计师的亲睐。
1983年,贝尔实验室另一研究人员比加尼·斯楚士舒普(B.Stroustrup),把C语言扩展成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C++。如今,数以百万计的程序员用它来编写各种数据处理、实时控制、系统仿真和网络通讯等软件。斯楚士舒普说:“过去所有的编程语言对网络编程实在太慢,所以我开发C++,以便快速实现自己的想法,也容易写出更好的软件。”1995年,《BYTE》杂志将他列入“计算机工业20个最有影响力的人”的行列。
二、BASIC语言的发展
.BASIC语言于1964年问世
.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
1、初期的BASIC(第一代).14——17个语句,Minimal BASIC
2、微机BASIC(第二代).Microsoft总裁Bill.Gates编写只有4k字节的解释程序.TRS-80 BASIC.Apple BASIC.MSBASIC(BASICA).GWBASIC
3、结构化BASIC(第三代).限制GOTO语句,程序模块化.True BASIC
真正的BASIC.Quick BASIC.Turbo BASIC.QBasic(DOS5.0以上)
4、面向对象的BASIC.windows环境下的Visual BASIC,图形界面,支持多媒体,简称VB
三、QBasic使用环境
1、启动
.在DOS状态下运行QB.在Windows下双击QBASIC图标
2、工作窗口.程序窗口(上).命令窗口(下).两窗口之间的切换F6
3、基本操作
光标、行列位置、鼠标指针、菜单、窗口的缩放
四、运行程序
1、从键盘输入程序或从磁盘读入程序
2、运行程序
.选择菜单RUN中的“Start“命令.直接按F5键或Shift+F5.在命令窗口中输入run命令
3、修改和编辑源程序 删除、插入、复制、粘贴
4、程序存盘
5、退出Qbasic
五、程序结构
1、一个程序由若干个语句行组成,每一行称为一个语句行,一行中可以包含多个语句(语句间用“:”号相隔)。
2、语句行可以没有行号,程序按语句排列的顺序依次执行,但也允许有行号,行号仅作为行标号(源程序转移的目标)而不代表执行顺序。
3、语句结构
<语句定义符(关键字)> [<语句体>]
4、程序以END语句结束
可以有多个END语句,一般放在程序的最后。
5、行标号
.行的标志
.只能在一行的开头
.可独占一行(即为空语句)
6、主程序与子程序
一个程序只包含一个主程序,但可包含若干个子程序或函数。
例如:
一、求三角形的面积,设三角形的三条边长a,b,c分别
为10、12、15。
从数学 上可知,三角形面积公式为:
QBasic源程序如下: REM The area of triangle LET a=10: LET b=4: LET c=5 IF a+b<=c OR b+c<=a OR c+a<=b THEN PRINT ”area=****“:GOTO a LET s=(a+b+c)/2 LET area=SQR(s*(S-a)*(s-b)*(s-c))PRINT ”area=“;area a: END
二、对任意整数进行因数分解的程序。INPUT ”n=“,n PRINT n;”=1“;LET q=2 DO WHILE q<=INT(SQR(n))DO WHILE n MOD q=0 LET n=n/q PRINT ”*“;q;LOOP LET q=q+1 LOOP IF n<>1 THEN PRINT ”*“;n END IF END
三、简单的打字练习
SCREEN 0: COLOR 7, 0, 0: WIDTH 80: CLS LOCATE 45, 10: PRINT ”---------------------------“ RANDOMIZE TIMER fen = 0: k = 0: d = 1000000 GOSUB sub1 DO y = y + 1 IF y > 44 THEN GOSUB sub1 a$ = INKEY$ IF a$ = zi$ OR a$ = z$ THEN GOSUB sub2 LOCATE y, x: PRINT z$ FOR i = 1 TO d: NEXT LOCATE y, x: PRINT ” “ LOOP END sub1: k = k + 1 IF k = 11 THEN END LOCATE 8, 4: PRINT ”k=“;k n = 97 + 25 * RND zi$ = CHR$(n): z$ = CHR$(n-32)x = 10 + INT(60 * RND): y = 2 RETURN sub2: LOCATE y, x: PRINT CHR$(15)BEEP: fen = fen + 1 LOCATE 9, 4: PRINT ”fen=“;fen FOR i = 1 TO 1000: NEXT LOCATE y, x: PRINT ” " GOSUB sub1 RETURN
第二篇:qbasic教学设计
课题:QBASIC程序设计的语句格式 课的类型:新授课 课时:1节课 教学目标:(1)掌握QB中的五种常用语句的格式。
(2)掌握每种语句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3)灵活运用各种语句。教学重点:各种语句的语句格式
教学难点:在使用各种语句时用不同的格式的区别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教学关键:明确每种语句的不同格式的运行结果,理解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教学方法:讲授法、学生演习教具: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常量可以分为两大类:数值常量和字符串常量。
2、变量也有数值变量与字符串变量两类。
3、简单变量的命名规则:
① 在数值变量名中允许出现的字符是英文字母(大写、小写均可)、数字和下划线,但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② 字符串变量的命名规则与数值变量的命名规则相同,但字符串变量名的末尾必须有一个“$”。③ 不允许使用某些关键字和函数名作为变量名。
方法:
1、2由教师讲述,3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二、引入
就像英语中的语法一样,编程语言的语句格式规定了每一种语句的用法。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了六种常用的语句,对它们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这是不够的,还必须弄清楚每一种语句的用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9、3、3节 语句格式(书写标题):
ξ9.3.3 语句格式
由于下一小节也会涉及到单行条件语句,所以我们今天就只讲前五种语句的格式,对第六种——单行条件语句留到下次课再讲。
三、新课讲授:五种语句的语句格式 [板书]
(一)注释语句
注释语句就像课文的标题,它告诉我们这个程序是用来干什么的。用计算机的专业术语来说,注释语句就是给程序所加的注释,起说明的作用,它可以提高 程序的可读性。它的语句格式是: [板书]
1、语句格式:
REM 注释内容
假如我想给一个打印程序添加注释语句,为了使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程序是 用来干什么的,我们把注释内容定为“DaYin”,所以这条注释语句就为:
[板书] REM DaYin 关于REM语句这里有2点需要说明:
[板书]
2、说明:
[板书]①QB遇到REM语句定义符,并不执行其后的注释内容,而是跳过REM这一行,去执行后续程序行。[板书] 例:REM DaYin a=3 PRINT“A=”;a END 上面的程序的第一行就是一个注释语句。程序在执行时,并不执行REM后面的 注释内容“DaYin”,而是跳过REM这一行,按顺序执行后面的三行。我要说明的第2点就是:
[板书]②REM与后面的注释之间必须有空格分开,不能连在一起。
这一点很重要,大家务必要记清楚。根据这一点,若把上例的注释语句改为: [板书] REMDaYin 就是错误的。
假如现在有一个数值变量,我想把它和一个数值联系起来,怎么办呢?这时我们需要使用赋值语句:
[板书]
(二)赋值语句
[板书]例:A=3*y 这就是一个赋值语句。语句中“A”代表一个变量,A右边是赋值号,赋值号右边的3*y是一个表达式。通过分析可得出赋值语句的格式为: [板书]
1、语句格式:
[LET] 变量=表达式
早期的QBASIC规定,赋值语句必须以关键字LET开头,但现在LET可以省略,所以用方括号把LET括起来,表示这部分是可选的(可有可无)。
在使用赋值语句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板书]
2、注意事项:
[板书]①赋值号左边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变量名要符合规范。
对于变量名的规范问题,在上新课前已经复习了,这里就不再讲了。下面请
同学们判断下面的例子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请同学回答)[板书]例:X+Y=7 ╳
应改为:X=7 或 Y=7 [板书]②赋值号两边的常量、变量的数据类型必须一致。
也就是说,数值只能赋给数值变量,不能赋给字符串变量;字符串也只能赋给字符串变量,不能赋给数值变量。
[板书]例: A=“computer”
(提问,请同学回答)A代表什么类型的变量,computer是什么类型的常量。
(教师公布答案)A代表数值变量,computer是字符串变量,赋值号两边的数
据类型不一致。所以这个例子是错误的(在上例的右边划一个“╳”),[板书]应改为:A$=“computer”
要结束一个程序的运行就得有程序结束语句,它的语句格式怎样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板书]
(三)程序结束语句
它的语句格式很简单,只有一个关键字“END”。即为:
[板书]END语句的语句格式: END 对于END语句只需要注意一点:
[板书]注意:在每个程序的末尾都必须有结束语句,不能省略。
在QB中有两种给变量赋值的方法,第一种就是赋值语句。第二种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输入语句。
[板书]
(四)输入语句
输入语句和赋值语句不同,它是从键盘上输入数据给变量赋值。它的语句格式为:
[板书]
1、语句格式:
INPUT [“提示字符”{;|,}] 变量表
关键字“INPUT”后面可以加上“提示字符”,也可以不要。加上“提示字符”使程序更容易读懂。同时在“提示字符”后面的大括号里,用竖线把逗号和分号分隔开,表示必须从这两项之中选择其一。若“提示字符”后不用分号也不用逗号,程序将无法运行。
针对上面的语句格式我给大家写三条语句: [板书]例: INPUT X ① INPUT “X=”;X ② INPUT “X=”,X ③
语句①把格式中所有可选项都省了,仅有一个变量名,这是INPUT语句最基本的用法。运行时屏幕上会出现一个问号“?”,提示用户输入数据。
[板书] 语句①:?
语句②和语句③都加上了可选项“提示字符”。语句在执行时,提示字符会原样输出。它们的区别仅在于提示字符和变量名之间的分隔符一个是分号,一个是逗号。
语句②运行时会在提示字符后显示一个问号“?”,语句③运行时则不会显示这个问号。
[板书] 语句②:X=?
语句③:X= 在上面的3条语句都只输入了一个变量的值,其实一条INPUT语句可以输入
多个变量。
[板书]
2、用一条INPUT语句输入多个变量。
在书写时,只要把多个变量名用逗号隔开就行了。
比如我想从键盘上输入两个数值分别赋给变量X和Y,这条语句应写为:
[板书] INPUT “X,Y=”,X,Y 运行时输入数据的个数要和INPUT语句中的变量个数一致。
若不一致,系统会给出出错信息,要求重新输入。
学习了输入语句,当然接下来就应该学习输出语句了。
[板书]
(五)输出语句
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数据)要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必须执行输出语句。它的语句格式为: [板书]
1、语句格式:
PRINT [输出项列表] [{;|,}] 语句格式中,关键字PRINT后面的部分都是可选的。当输出项列表中的输出项个数大于1时,各输出项之间可以用分号或逗号隔开。[板书]例: PRINT “This”;“is”;“a”;“test.” PRINT 34,-9,3.14,“QB”,3*7,“Apple”
对于这两条语句的输出结果书上的157页已经很清楚的列出来了,这就留给大家下去看。希望同学们在上机的时候把这两段程序输入,看看结果是否与书上的相同,并根据输出结果总结输出规律。对这个问题我们下次课再具体讲。
(注:对于第五种语句——输出语句,由于时间关系,我在用黑板讲时是按照此教案来讲的,但在用多媒体讲时增加了一些内容,这些内容并未在教案上,请参见课件。)
四、归纳
对于新课的讲授就到这里,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五种语句的格式:
注释语句、赋值语句、程序结束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对每一种语句同学们首先要掌握它们的语句格式,其次对每种语句的说明、注意事项也要掌握。对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由于它们的语句格式相对要复杂一些,它们的语句格式可以派生出很多不同的格式,所以请同学们要注意区别各种格式之间的区别。
五、作业
1、上机作业:P156的[练一练]。
2、思考:P156——P157的两个[试一试]。
第三篇:一机一中化学选修课初探
一机一中化学校本选修课实践初探
新课标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化学课程标准改革的要点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因此教师的职责也随着发生了变化,我们在原来授业、解惑的基础上,还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将已有的知识、方法进行整合改进、变通迁移的能力,这是新的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
2011年4月~6月,化学教研组为高一学生开设了《魔法化学》选修课,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和评价。2012年5月~6月,继第一期选修课,化学教研组在高二年级开设了第二期选修课《生活化学》。两期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略有不同。第一期旨在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兴趣,在奇妙的化学反应中增添了许多魔法的元素,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神奇和魅力;第二期旨在丰富学生对于化学知识以及化学学科在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与理解,同时贴近高考考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化学实验水平。
经过一年多的课程开设,我们走了许多弯路,遇到了许多坎坷,同时也积攒了一些经验,希望我们的经历可以为开设选修课的老师们提供一些帮助,在教学活动中吸取我们的经验,更好地开设选修课。
一,课程内容的选定。有些学生反映,如果选修课是讲解知识的,他们表示不太愿意参与这样的课程学习。
二,报名对象的选取。第二期选修课比上一期报名人数少了许多。2011年报名人数三百余人,2012年报名人数才三十余人。在与学生私下交流,我们了解到,在高一学生们对各种活动都比较好奇,觉得很新鲜,但是到了高二,基本上不能为高考加分的活动学生都没有太多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高一的学生对选修课的兴趣较为浓厚,适宜开展选修课,由于高二课业负担较重,并不太适合开设。
三,上课时间安排。去年课时安排上我们参考了年级的课表,找出了同学都能参与的时段开设课程。一般选在周三下午第三节和第四节,但是由于今年的疏忽,还是采取了去年上课的时段,导致许多学生有正课不能来参加活动。
四,设置评分细则。选修课在不久的将来会列入高考总分,因此要设计一定的评分细则。我们的课程一般为三个学分,如果上课不迟到早退,按时完成作业,我们将给予三个学分;如果学生表现优异,我们将会酌情加分;如果担任助教,将会获得双倍学分,这不仅减轻了老师们收拾实验室、指导同学们完成实验的负担,还使一些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五,课程评价与教学反思。课程应该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和情感体验,每一次实验的成败并不是评价的关注点,关键是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以及实验结束后,所经历的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心路历程。我们建议课程结束时,让学生进行书面小结和心得体会交流,这样可使教师更了解学生的需要,同时为今后的教学积攒经验。同时教师应对每堂课进行教学反思,这对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者,将会是继续努力的空间和值得完善的方方面面。如果能在终期做一次独立而全面的校本课程调查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让我们完善课程。
下附我们在开设选修课的流程示意图,以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今后更多的老师开设选修课,弘扬新课标的精神。
2012年6月
第四篇:附和导线平差程序[QBASIC]
附和导线平差程序[QBASIC]
由本人在网络上收集整理
DECLARE FUNCTION DEG!(X!)
DECLARE FUNCTION DMS!(XX!)
DECLARE FUNCTION XCHAR$(XX!, N!)
CLS
PRINT “ 附和导线平差程序(2.0R)”
PRINT “ 作者:徐振刚”
PRINT “ 1999年12月31日”
PRINT “功能:本程序可以用来进行一般导线平差计算,包括附和导线、闭合导线和支导线,其中” PRINT “ 闭合导线和支导线需对原始数据进行一定处理。”
PRINT “备注:坐标计算误差≤5mm;角度计算误差≤0.5s”
REM N----角度个数(包括已知方位角)
REM M----导线边数
REM H----允许方位角闭合差秒值
REM A----方位角(A(0)为起始方位角)
REM D----边长
REM X,Y----坐标(X1,Y1;X,Y为已知坐标)
REM F0----方位角允许闭合差
REM F1----导线方位角闭合差
REM F3,F4,F----增量闭合差
REM K----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PRINT “新建数据文件?(Y/N)”
LOCATE 25: PRINT “按 ESC键 返回主菜单.”;TAB(60);DATE$;“ ”;TIME$
DO
YN$ = INKEY$
IF YN$ = “Y” OR TN$ = “y” THEN
RUN “DXPCEDIT.BAS”
ELSEIF YN$ = “N” OR YN$ = “n” THEN
EXIT DO
ELSEIF YN$=CHR$(27)THEN
RUN “MAIN.BAS”
END IF
LOOP
REM ******************************************************************************** CLS
PI = 3.14***93#: PU = 180 / PI
INPUT “请输入数据文件名:(DXPC.DAT)”;FILEIN$
IF FILEIN$ = “" THEN
FILEIN$ = ”DXPC.DAT“
END IF
OPEN FILEIN$ FOR INPUT AS #1
INPUT #1, N, M, H
DIM B(N), D(M), A(N1
A(I)= A(I360
END IF
NEXT I
F0 = H / 3600 * SQR(N1)1)
FOR I = 1 TO N360
END IF
NEXT I
S = 0: X(0)= X1: Y(0)= Y1
FOR I = 1 TO M
S = S + D(I)
X(I)= X(I1)+ D(I)* SIN(A(I)/ PU)
NEXT I
F3 = X(M)Y: F = ABS(SQR(F3 * F3 + F4 * F4))
D = 0
FOR I = 1 TO M
D = D + D(I)
X(I)= X(I)F4 / S * D
NEXT I
REM ********************************************************************************
PRINT ”方位角允许闭合差 F0=+/-“;XCHAR$(DMS(F0), 6)
IF ABS(F1)<= F0 THEN
PRINT ”导线方位角闭合差 F1= “;XCHAR$(DMS(F1), 6);” OK!“
ELSE
PRINT ”导线方位角闭合差 F1= “;XCHAR$(DMS(F1), 6);” OVER LIMIT!“
END IF
PRINT ”相对闭合差:“
PRINT TAB(5);”F3=“;F3, ”F4=“;F4, ”F=“;F, ”K=1/“;S / F
PRINT ”改正后方位角:“
FOR I = 0 TO N1
PRINT #1, TAB(5);”A(“;I;”)=“;XCHAR$(DMS(A(I)), 6)
NEXT I
PRINT #1, ”改正后坐标:“
FOR I = 0 TO M
PRINT #1, TAB(5);”X(“;I;”)=“;XCHAR$(X(I), 4), TAB(30);”Y(“;I;”)=“;XCHAR$(Y(I), 4)NEXT I
PRINT #1, TAB(5);”X(“;M;”)=“;XCHAR$(X(M), 4), TAB(30);”Y(“;M;”)=“;XCHAR$(Y(M), 4)CLOSE #1
REM ******************************************************************************** PRINT
PRINT ”详细数据资料业已备份到 JHFY.OUT。“
PRINT ”按 ESC键 返回主菜单...“ DO
LOOP UNTIL INKEY$ = CHR$(27)RUN ”MAIN.BAS“
END
REM 将度分秒转换成度
FUNCTION DEG(X)
D = INT(X)
M = INT((XDD)* 60)
S =(XM / 60)* 3600
IF XX >= 0 THEN
DMS = D + M / 100 + S / 10000
ELSE
DMS =-1 *(D + M / 100 + S / 10000)END IF
END FUNCTION
REM 以字符串形式输出保留 N 位小数的 X FUNCTION XCHAR$(XX, N)
X = ABS(XX)
R = INT(X)
F = INT((X-R)* 10 ^ N +.5)
TEMP$ = MID$(STR$(F), 2)
WHILE LEN(TEMP$)< N
TEMP$ = ”0“ + TEMP$
WEND
TEMP$ = STR$(R)+ ”.“ + TEMP$
IF XX >= 0 THEN
XCHAR$ = TEMP$
ELSE
XCHAR$ = ”-" + MID$(TEMP$, 2)
END IF
END FUNCTION
第五篇:QBASIC分支结构程序说课教案
《QBASIC》分支结构程序说课教案
四川省宣汉中学
杨桂林
一、教材分析
所选教材为四川省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该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BASI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易于学习和掌握的计算机高级语言,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入门课。
该教材采用第三代BASIC——QBASIC,它是完全模块化、结构化的计算机语言,是学习程序设计较理想的入门语言,其中的分支结构程序作为高中会考的重要考试内容。
2、课程的主要特点(1)
突出算法的概念
(2)
全部采用模块化、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流程图则主要采用N-S结构化流程图
(3)
例题丰富,叙述通俗,便于自学
(4)
书中没有引入过多的有关高等数学的内容,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序的读者均可掌握本书的主要内容
3、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 a.建立起程序的概念; b.初步建立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路; c.掌握QBASIC的基本语句,等。
(2)
能力目标:通过程序设计的讲解、练习及上机运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QBASIC语言编程技巧和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实验上机操作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3)
发展目标:通过学生提问和讨论,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初步具备创新意识。
(4)
情感目标: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师生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对QBASIC语言这门学科更加热爱。
4、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
a.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中的基本结构之一分支结构程序; b.QBASIC的基本语句等等;(2)难点: 多重分支结构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QBASIC语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使学生掌握一些理论知识,而应着力于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自学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的几中方法:(1)
讲授法(口述法);(2)
演示法;
(3)
实验法;(4)
谈话法(问答法)和讨论法;(5)
练习法;(6)
自学法;(7)
比喻法;(8)
成果激励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上述几种方法往往不能一种方法用到底,而是需要几种方法灵活地组合使用。
2、教学手段
教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结合使用,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现状分析及学法指导
我深深地体会到,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学会学习”。学生刚从初中步入高中,对QBASIC语言非常陌生,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数学功底不好,但QBASIC语言这门课与数学又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学生的接受能力肯定是非常有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学法指导。
结合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现状,除了教育学生养成“课前仔细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教材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析,错误让学生议,实验让学习做,问题让学生自己主动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程序
1、课时安排:教学总课时约为4学时,在这4学时中,用1—2学时上理论课(结合多媒体),用1—2学时在机房上机实验。
2、教学进度:
第一节:上理论课(结合多媒体)第二节:程序的初步练习(边讲边实践); 第三节:让学生独立在机房上机实验 第四节:综合练习并评价,结束全部内容。
3、每课时的教学过程:(1)
激情导入,引发兴趣;(2)
艺术精讲,启发诱导;(3)
激活练习,培养能力;(4)
归纳总结,加强记忆;(5)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4、板书设计。
五、教学效果预评估及学生素质培养情况预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牢固建立起程序的概念,进一步建立起结构设计程序的思路,掌握QBASIC的基本语句,掌握一定的QBASIC语言编程技巧和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实验上机操作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此外,学生还应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思维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初步具备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