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西方饮食差异
浅谈中西方饮食差异
众所周知,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地大物博,农作物栽培历史悠久。汉代时儒学成为官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礼教文化。总的说来,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兼以礼教化的国家,内敛封闭。西方文明源自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宗教影响渗透到生活各方面,人类历史上重大的思想运动和工业文明也都最先发生于此,海洋文明、工业文明还有近现代科学所造就的多元化文明,使得西方人显得外向开放。
中国饮食文化和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起源,受人们的观念影响不同,它们自然有很大差异。下面简要从三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俗语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西方饮食观念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吃的是营养,他们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起来。
(一)中国的感性饮食观念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特点。
(二)西方的理性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最关心的是食物是否能够提供营养,补充人体所需的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食物的颜色、味道、造型等方面对于他们来说不太重要。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即使味道不怎么好,他们也照吃不误,而对于他们看来没有营养价值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等,他们通常弃之不用。虽然中国菜是世界公认地好吃,但是得益于西方这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西方人普遍比中国人的个子高,体格健壮。
二、烹饪方式的差异
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风土人情以及独特的历史发展经历,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和饮食风情迥然不同。中国人饮食的特点是美味,注重烹饪方式;西方人注重营养,烹饪方式简单。
(一)中国复杂多变的烹饪方式
在中国人的眼里,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认为烹饪是一种艺术,方式有六十种之多,如,爆炒、清蒸、香酥、麻辣、红烧、鱼香、糖醋、干蝙、油炸、砂锅、拔丝等。此外,还有烩、扒、炖、垠、卤、溜、闷、余、熏、煮。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较为费时,同样的食材用不同的方法烹饪,添加不同的佐料和配菜就会做出不同的菜肴,就连最普通的食材—鱼,也能做成许多不同风味的菜肴,如水煮鱼、麻辣鱼、糖醋鱼、红烧鱼、清蒸鱼、炸鱼、烤鱼、鱼火锅、糟鱼、煎扒鱼、剁椒鱼头等。
(二)西方简单机械的烹饪方式 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西餐主要烹饪方法仅有煎、炸、烤、煮、拌等几种。其中铁扒、烤、煽最有特色。因为注重营养,西餐烹调注重工艺流程,讲究科学化、程序化,菜肴制作工序严谨。虽然不及中餐的复杂,但看重餐食的装盘,选用立体感、可食性较强的元素,比如蔬果做的雕花、甜品等点缀食物,而这些点缀物作为配菜,都能食用。西餐侧重新鲜、环保、天然,所以选择的原料基本以这个为标准,为了保证食物的营养不被破坏掉,西餐烹饪的工序比较简单。
三、餐桌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上最明显的差异表现在餐桌礼仪上,无论是平常的家庭用餐,还是正式的宴会上都是如此。中国人用筷子夹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不同的饮食方式不是偶然的,而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
(一)中餐共食制
由于饮食多为蔬菜和熟食,因此中国人可以灵活地使用筷子来取食。无论是日常的一日三餐还是过年过节招待宾客的正式宴会,人们都是团团围坐,共享一席,互相礼让,共享美食,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大团圆”心态的普遍反映。为了表达热情好客,在客人进食过程中,主人会不断的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甚至还会主动为客人夹菜添食倒酒。同时,宾客之间会高声聊天,餐桌上气氛活跃,人人都乐在其中。在招待客人时,如果准备的饭菜太少,客人会觉得主人小气,主人也会觉得没面子。因此,中国人餐桌上的食物一般都会超出客人的需要,经常出现食物的浪费。
(二)西餐分食制
西方人的饮食方式和他们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一脉相承。为了方便切割肉食,西方人的餐具多是刀叉。在餐桌上,每个人的食物都是定量配置的,进食的过程中客人按照各自的需要取食,不经客人同意,主人是不会主动为客人夹菜或者劝客人喝酒的,热情的主人最多也只是会说“try this one, it is very delicious”,吃不吃全靠客人的主观意愿,主人不会像中国人那样勉强客人吃菜或喝酒。人们轻声交谈、举止优雅端庄,整体环境和气氛安静浪漫,中国人餐桌上的大声吵闹在他们看来是不礼貌的。通常,西方人都会把自己那份饭菜吃完来表示对食物的喜欢以及对主人热情招待的感谢。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长短。如今,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形等境界发展。随着信息的交流,中西饮食文化也在互相渗透,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更健康、更绿色环保的食品,这是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更是我们所密切关注的。
第二篇:中西方饮食礼仪差异
中西方饮食礼仪差异
易中天先生曾经在《餐桌上的文化》里对中西文化进行了精妙阐释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然也就以和为贵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陌生文化,因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不同,交往过程中难免发生文化冲突。
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可过满。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东西方出现进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环境有关系。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研究表明,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大约15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欧洲人才使用了双尖的叉。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如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在使用刀叉时也有一些禁忌。如 手里拿着刀叉时切勿指手画脚。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忌用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餐品不要一次性切好,尤其带汤汁的餐品,要一小块的逐一切食等等。
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讲究“女士优先”的西方绅士,都会表现出对女士的殷勤。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不可在进餐时中途退席(如有事确需离开应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用餐时,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长。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记得要抬头挺胸着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进口中时,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弯下腰以口去就食物。
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文化无优劣之分。应该避免用自己的文化、道德、价值观作为标准去衡量、评判而应采用一种客观的、宽容的态度对待异国文化;同时,又要避免盲目的追随、模仿异国文化,而应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
第三篇:中西方饮食方式与餐桌礼仪差异
中西方饮食方式与餐桌礼仪的差异
摘要: 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就中西方迥异的饮食背景。中西方饮食方式在就坐形式、用餐工具、餐饮对象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且中西方餐饮礼仪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通过中西方饮食方式差异以及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比较, 不仅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传统,而且这种交流也有利于促进各民族语言、人文文化的发展。
关键字:饮食方式
餐桌礼仪
用餐工具
餐饮对象 餐桌举止 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就了中 西方迥异的饮食背景。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于是深入了解中西方饮食方式差异和餐桌礼仪的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一)就坐形式的差异
中美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的宴席,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
西式饮宴上,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
(二)用餐工具的差异
中国人用餐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而西方人用餐使用的是刀叉,并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
(三)中西餐饮对象差异 1.餐饮对象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2.一日三餐的饮食差异
中国人的早餐主食一般应吃馒头、豆包、稀饭等,还要适当增加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豆浆、鸡蛋等,再配以一些小菜。午餐一般主食就是在米饭、面制品中任意选择。副食品的种类很广泛,如:肉、蛋、奶、禽类、豆制品类、海产品、蔬菜类等。晚餐全家三餐中唯一的大家相聚共享天伦,这一餐大家都煮得非常丰富。但是中国人没有吃夜宵的习惯,而且一天遵循的是一日三餐的习惯。
而西方人的早餐以面包、牛奶、鸡蛋、果汁、麦片、咖啡、香肠等为主。午餐一般在工作地点用快餐,一般有三明治、水果、咖啡、汉堡包、热狗等。晚餐是正餐,比较丰盛,如牛排、猪排、烤肉、炸鸡等,配面包、黄油、青菜、水果、点心等。他们在临睡前有吃点心的习惯,成人以水果、糖果为主,孩子则食用牛奶和小甜饼。周末或假日,许多家庭只吃两顿饭。他们将早餐和午餐合并为一顿,称为早午餐。
二、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饮食文化、餐具、进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礼仪等则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样式和文化取向。现代社会文化礼仪无处不在,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 了解了两者的不同能够防止失礼于人。
1.餐桌气氛
餐桌气氛上的差异总的来说是西方餐桌上静, 中国餐桌上动。西方人平日好动, 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地去静静切割自家的盘中餐。中国人平日好静, 一坐上餐桌, 便滔滔不绝, 相互让菜, 劝酒。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
2.座位的排序
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坐次安排。中国人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 两边为偏座。请客时, 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 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 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请客用长桌, 男女主人分坐两端, 然后在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
3.餐桌举止
着装时,在中国人们在餐馆用餐的穿着可以随便一些,即使是T恤、牛仔裤都可以,只有在重要的宴会上才穿得隆重一些。吃饭时穿着得体是欧美人的常识。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不可以穿休闲服到餐馆里用餐(即使再昂贵的也不能)
喝酒时,会喝酒的人饮酒前,应有礼貌地品尝一下。可以欣赏酒的色彩,闻一下酒香慢慢品味。不要为显示自己的海量,举起酒杯看也不看,便一饮而尽,使酒顺着嘴角往下流。也不必矫揉造作地在举杯时翘起小手指,以显示自己的优雅举止。不宜一边饮酒,一边吸烟。当今许多西方人, 尤其是美国人不喜欢吸烟或喝酒, 许多人也不喜欢别人在他们的住处吸烟喝酒。而在当今的中国, 许多人既吸烟又喝酒, 有一种社会怪现象似乎是“不吸烟不喝酒”就无以社交。所以在中国的餐桌上依旧存在吞云吐雾、烂醉如泥的“陋习”。
喝汤时,中国人饮汤时是用匙羹从碗里勺起来喝或直接用碗饮,而喝的时候发出声音,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喝汤也不能吸着喝。西方人喝汤,一般先用汤匙由后往前将汤舀起,汤匙的底部放在下唇的位置将汤送入口中。汤匙与嘴部呈45°角。身体上半部略微前倾。当碗中的汤剩下不多时,便用手指将碗略微抬高。如果汤用有握环的碗装,通常直接拿住握环端起来喝。
通过中西方饮食方式差异以及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比较, 不仅反映出各地迥异的文化传统, 还折射出不同民族心理、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差异, 即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 而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家庭结构简单;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 家庭结构较复杂, 传统的幸福家庭多为四代同堂等。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利于文化的正迁移作用,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有利于促进各民族语言、人文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俊霞 《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 [2]罗露莎 《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第四篇: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商务礼仪(小论文)
课题名称:
完成期限: 2013年10月01日至 2013年10月31日
学院名称 外经贸学院专业班级 工商管理21102 学生姓名 江 津 学 号 1014221075 指导教师 陈晓燕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学院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绪论„„„„„„„„„„„„„„„„„„„„„„„„„„„„„„„„„1
一、商务礼仪的内涵„„„„„„„„„„„„„„„„„„„„„„„„„„2
(一)礼貌„„„„„„„„„„„„„„„„„„„„„„„„„„„„2
(二)礼节„„„„„„„„„„„„„„„„„„„„„„„„„„„„2
二、中西语言文化差异„„„„„„„„„„„„„„„„„„„„„„„„„3
(一)中西方礼尚交往的区别„„„„„„„„„„„„„„„„„„„„3
(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3
三、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3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4
(二)餐饮礼仪的差异„„„„„„„„„„„„„„„„„„„„„„„4
(三)中西方服饰礼仪的差异„„„„„„„„„„„„„„„„„„„„4 结论„„„„„„„„„„„„„„„„„„„„„„„„„„„„„„„„„5 参考文献„„„„„„„„„„„„„„„„„„„„„„„„„„„„„„„6
绪论
中国一向是礼仪之邦,礼仪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会见亲朋好友或者是在人与人的打交道上,都离不开礼仪。礼仪被认 为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一个人若毫无礼仪可言,那么他在学习或工作时都将不会很顺利,因为没有人愿意和这样一个人相处。如今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形成,各国间的联系加强,商务往来增多,如何才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除了需要卓越的能力外,还要掌握有效沟通及妥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优雅的企业形象,此时,商务礼仪便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商务礼仪顾名思义就是商务活动中对人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普遍要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同时也约束了商务活动中的某些方面。而在商务往来中,任何一个表现都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也许是一块手表,也许是一顿晚餐。学习商务礼仪最主要的是可以提高个人的素养。比尔盖茨曾讲过,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进而到企业,就是企业形象的竞争,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素质。可见一个人的素养高低对企业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啊!其次是为了交际应酬,因为商务活动中毕竟是离不开这个的,在不同的交往活动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而面对不同的人怎样进行交往也是一门艺术,如何让人感到舒服,却又没有拍马屁的嫌疑是非常关键的。最后便是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在商务交往中,个人便代表了整体,个人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是企业的典型活体广告。
东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一、商务礼仪的涵义
商务礼仪是指在商务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和准则。它是一般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在内容上比一般的人际交往礼仪更为丰富。同一般的人际交往礼仪相比,商务礼仪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且与商务组织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商务礼仪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方面。
(一)礼貌
礼貌是指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得体的风度和风范。礼貌是礼的行为规范,是指人在仪容、仪表、仪态、语言和动作上待人接物的表现。礼貌主要通过言语和动作表现对他人的谦虚和恭敬,它是一个人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的体现。良好的教养和道德品质是礼貌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自觉的培养和必要的训练,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习惯的微笑、主动打招呼、善意的问候、得体的举止等都是礼貌的反映。商务交往中有礼貌的人往往热情大方、待人谦恭、行为举止得体,显得很有教养。在商务会面时,他会自觉地向对方问好,行致意礼或握手礼,说话彬彬有礼,一切礼仪的运用看上去自然和谐。
(二)礼节
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礼节是礼的惯用形式,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比如现代商务交往中,初次见面要行握手礼、交换名片等礼节。礼节从形式上看,具有严格规定的仪式;从内容上看,它反映着某种道德原则,反映着对人的尊重和友善。在行握手礼时,长辈、上级、女士先伸手,晚辈、下级、男士才能伸手相握;交换名片时一般是地位低的先向地位高的递名片,对方人员较多时,先 将名片给职务高或年龄大的,分不清职务时,按照座次递送名片,这都是礼节。在国际交往中,由于各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的不同,礼节的具体表达具有明显的差异。例如,握手、点头、拥抱、鞠躬、合十、碰鼻子、折肚皮等,都是礼节的表现形式,而且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表达形式不同。礼节是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约定俗成的“法”,是必须遵守的表示礼仪的一种惯用形式。因此,我们平时应十分注重不同礼节的具体运用,以避免出现“失礼”行为而影响商务活动的进行。
二、中西语言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礼尚交往的区别
近代历史上有两则故事,相信大家会比较熟悉。故事一是:李鸿章曾应俾斯麦之邀前往赴宴,由于不懂西餐礼仪,把一碗吃水果后洗手的水喝了。当时俾斯麦不了解中国的虚实,为了不使李鸿章丢丑,他也将洗手水一饮而尽,见此情景,其他文武百官只能忍笑奉陪。还有一个故事是:一个国民党军官携夫人去机场迎接来自美国的顾问。双方见面后,美国顾问出于礼貌说:“您的夫人真漂亮!”军官甚感尴尬又不免客套一番:“哪里,哪里!”在中国,这本是一句很普通的客套话,可是蹩脚的翻译却把这句话译成:where?where?美国顾问听了莫明其妙,心想:我只是礼貌地称赞一下他的夫人,他居然问起我他的夫人哪里漂亮?于是他只好说:“从头到脚都漂亮!”这两个故事都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闹出的礼仪上的笑话。通过以上两则小故事可体现出:了解中西方礼尚交往之间的习惯差异是很有必要的。往大处来说,一个国家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中,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将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交往。从小处来讲,一个人了解对方的礼仪民间习惯,是对对方的尊重,容易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交往的顺利进行。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发展,东西方的礼仪正在相互融合,西方人逐渐地接受了东方文化中重情感等合理因素,东方人也逐渐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中先进文明的礼仪和交往方式。
(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
跨国商务活动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和沟通是极其重要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很容易出现误解。虽然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时,基本上可以直接而准确传达信息,但是实践中也出现过因语言差异而造成国际商务活动失败的案例。例如,百事可乐公司的“七-UP”(七喜)牌汽水在上海一直销路不畅,经过调查才发现,这个品牌用上海方言来说即为“去死”,上海人当然是不会去买这“去死”牌汽水了。再比如,法国雪佛莱汽车公司对“诺瓦”牌轿车在拉美地区的销售状况很是沮丧,随后才发现该品牌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不
走”。最终,雪佛莱公司只好改变销往拉美国家的汽车品牌。
所以从种种生活中的小例子可体现出:所以说,对商务活动中难以理解事情的分析,从文化背景角度上考虑往往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与其他领域相比,许多国家的商界对跨文化活动 较为敏感。来自《1995国家竞争报告》的研究显示,对跨国文化的理解程度最高的是瑞士,其下依次是新加坡、荷兰、马来西亚和瑞典,中国排在墨西哥之后列第十六位。在跨越文化鸿沟时,要有一双倾听的耳朵,敞开理解的胸怀,这样双方的沟通才不是一件难事。
三、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二)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三)中西方服饰礼仪的差异
古今中外,着装从来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素质的无言的介绍信。从某种意义上说,服饰是一门艺术,服饰所能传达的情感与意蕴甚至不是用语言所能替代的。在不同场合,穿着得体、适度的人,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穿着不当,则会降低人的身份,损害自身的形象。在社交场合,得体的服饰是一种礼貌,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影响着装效果的因素,重要的一是要有文化修养和高雅的审美能力,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二是要有运动健美的素质。健美的形体是着装美的天然条件。三是要掌握着装的常识、着装原则和服饰礼仪的知识,这是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美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变成象征,中国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到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而最能代表我们国家的是中山装,西方代表装是西装。
结 论
商务礼仪乃商务人员交往之艺术,只有在商务交往中做到“约束自己,尊重他人”才能使商务活动在更轻松更愉快地氛围中顺利进行。可以说,正确运用商务礼仪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又是企业展示形象,塑造企业文化的一种艺术。因此,只有正确掌握商务礼仪才能有助于提高我们自身素质修养。从而,更好改善人际关系,通过自身良好的礼仪展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 汪洪梅.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3)[2] 吕维霞.现代商务礼仪及其发展的新特点[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报 2004(03)[3] 郭 华.浅谈商务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6)
第五篇:中西方道德观差异
从英汉谚语看中西方道德
观的差异
姓名
韩
琨
系别
2012级数学(2)班
学号
124050102021
序号
18号
【摘要】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表达着人民群众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火花。中西方化在个自的传承过程中都出现了大量谚语,两种不同文化简的异同在谚语中也有所反映。本文主要分析这些谚语所反映的中西方道德观念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谚语;差异
道德与法律一起,对社会行为加以约束。在法制不健全或法律意识淡薄的社会,道德通过家喻户晓的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舆论约束人的社会行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并在各自的文化中的体现。但是中西方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形态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因此道德观念也有所不同。这一点从广为流传的谚语中也有所体现。下面从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观念的差异在谚语上的反映进行比较。
1、中西方交友观念的差异在谚语中的反映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中,自身利益与国家、集体、家庭、朋友的利益比起来是小利益。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友情重于个人利益已成为公认的道德观君子必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因此有这样的谚语:士为知己者死;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而西方文化中,个人的利益总是超过其他利益,比起自己来,朋友是自己的,甚至会带来不利。因此,英语中有这样的谚语:
Love your friend,but look after yourself.(爱朋友但要照顾好自己)Friends are thieves of time.(朋友是偷时间的贼)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之一是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交友讲究互利互惠,对一些人来说有着极重的功利色彩。不仅在饥饿时顾不到朋友,朋友落难时,也最好不要伸出援手,以免殃及自身。这些在谚语中也有所反映:
He that has a full purse never wants a friend.(钱包丰厚的人从来不需要朋友)
Never catch at a falling knife or a falling friend.(千万不要接正在落下的刀或正在落难的朋友)
2、中西方对待债务态度的差异在谚语上是反映
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非常重视仁义。仁就是要以慈悲为怀,乐善好施。义就是仗义疏财,助人为乐。当别人与大困难时,伸出援手,主任一臂之力就是仁者所为。在中国的仁义教育中,“黄金不为贵,仁义值千金”直白表达出借出者的担忧显得不仁,劝人不要将钱财借出更显得不义。但是借出者的担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这种矛盾下,这类谚语多强调借入者的信,借贷者要如约还债。
互助互助,穷能变富。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借人一只鹅,还人一峰驼。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在西方重视自我,以自我利益为重的传统下这些常情和常理在谚语中得到直白的表白:
Lend your moner and lose your friend.(借出你的钱,失去你的朋友)He who has but one coat,cannot lend it.(仅有一家外套的人是不能将他借出的)
Lend and lose,so play full.(借出等于失去,所以装傻吧)Neither a borrower nor a lender be.(不要当债务人,也不要当债权人)
3、中西方在“面子”和“人言”态度的不同在谚语上反映
3.1 中国人非常看重面子。平时,受到别人尊敬是有面子的重要一环。任何让自己失去尊重的行为都是令自己失去面子的行为。中国人在传统道德观念影响下,即重视名誉,也重视面子。有关谚语有:
人有脸,树有皮,没脸没皮没出息。死要面子活受罪。
由于在乎面子,中国人最怕不利于自己的流言。不少谚语表现了中国人害怕流言蜚语的心态:
人言可畏。
水浮不起石子,人担不起闲话。害人的舌头比魔抓还厉害。
西方的道德观念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他人和社会,不违反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是非重要。所以,英语谚语涉及流言蜚语时并不感到可怕,而是觉得无所谓:
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but words will hurt me.(棍棒石头可能打断我的骨头,但话语绝不会伤害我)
Hard words break no bones.(难听的话不会伤筋动骨)
3.2 中国传统文化里,规矩的、有道德人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而且,中国文化认为,如果你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那是无法隐瞒的,当然也无需隐瞒。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肚里没邪事,不怕冷风吹。
西方人的传统文化很重视隐私,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有隐私,隐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他们不说三道四,不干涉别人的隐私。所以有谚语: A tattler is a worse than a thief.(搬弄是非的人比贼还可恶)Who chatters to you,will chatter of you.(对你说是非的人也会说你的是非)
4、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在谚语上的体现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汉语中留下了宗法制度和礼教的印迹。子女对父母孝顺需服从父母对自身事业婚姻的安排。不可抗拒。如: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千里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
西方资本主义道德中,虽然也要求儿女尊敬父母,但不强调对父母言听计从,子女都有自己独立的个人的人格,更没有要求子女三从四德,以及把“无后”看作不孝的罪行。
Children when they are little make parents fools,when they are great they make them mad.(还小时候使父母变傻,长大后把父母逼疯)
Children are not to be blamed for the faults of their parents.(不能因父母之过使孩子受到责备)
5、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在谚语中的体现
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礼教严重束缚男女的自由恋爱。婚姻凭父母做主,听媒妁之言。做到明媒正娶,有的多则是买卖婚姻。反映这方面情况的谚语有: 爹娘做主,一世受苦。
少年媳妇年年有,只怕铜钱不凑手。取到的媳妇买到的马,由人骑来由人打。
在这种情况下,婚姻是社会义务,谈不上爱情的结晶。妇女要恪守妇道,顺从丈夫,根本没有谈爱情的权利,感情完全遭到忽视。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嫁二夫君。
在西方国家,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追求自由、追求人性解放的要求就受到肯定。资本主义社会更提倡自由恋爱,甚至达到爱情至上的地步。英语中有很多歌颂爱情,评论爱情的谚语:
Love is free.(爱情是自由的)
True love never grows old.(真正的爱情是不会过时的)
All stratagems are fair in love.(在爱情中,一切策略都是正当的)
6、结语
在中国社会,道德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道德的训律也很多,有时与政治行为统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概念也有变化;对不同的人,道德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势力较强,以前的封建主义道德影响已趋淡薄,又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几乎不受共产主义道德影响。总体而言,中国与西方在道德观念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依然存在诸多不同,尤其是现代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海外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郭建民《英语谚语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3】周盤林《中西谚语比较研究》,台湾师范大学2006年版.【4】杨树国.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的体现.山西师大学报.2010年s1期.【5】张彦鸽.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