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西方情人节差异文档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节日被中国人所接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正如中国人现在用近乎狂热的热情过起了圣诞节一样,情人节也已经悄悄渗透到了无数年轻人们的心目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
二、文献综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中西方文化交流日渐广泛的背景下,西方的一些节日和习俗,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已传入中国并呈现出在几乎所有社会群体中扩散的趋势,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由于洋节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国人对洋节的热情更甚于传统节日。尤其是西方圣瓦伦丁节在中国的盛行,对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礼俗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以乞巧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习俗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精神需求,七夕节面临着生存困境。
前人通过分析比较指出趋于彼此融合中的各国节日文化、节日风俗中鲜明的民族特色才是节日的永恒魅力、民族特色才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特征。挽救七夕节,不能盲目效仿西方情人节。研究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继往开来,只有发掘本民族节日文化的内涵,对节日文化进行革新,认识到与传统节日相随的传统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构成诸要素中最具普泛性、丰富性的要素,抓住这个主题要素,即在不断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才能共同实现七夕节等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创造再生,使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文献中更多的是从节日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符号角度出发比较分析,通过阅读分析这些文献,我得到了相应的启发,传统的七夕节的衰落和情人节的热捧有着鲜明的社会性意义,也让我认识到这一现象是在跨文化传播的背景下出现的,不仅仅是我们有这类现象,其他处于文化弱势的国家也同样如此,从而启发我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交流中提升软实力的角度分析两个节日的差异。
三、情人节与七夕节的缘起与发展
曾几何时,西方的情人节已经悄悄渗透到了中国无数年轻人的心目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而且大有越来越狂热之势。由此,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了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人的情人节——七夕节。虽然两个节日属于相同的类型,都是有情人代表爱情的日子,但他们的缘起与发展,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背景。
(一)情人节的由来
情人节的来由,众说纷纭。比较公认的来历是,传说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Claudius)。离暴君的宫殿不远,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修士瓦伦丁(Valentine)就住在这里。罗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聆听瓦伦丁的祈祷。
这一时代,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他下令禁止人们于此时结婚,甚至连已订了婚人也马上要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满怀悲愤地走向战场。
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多斯的耳里。他暴跳如雷,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将瓦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月14日,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
为了纪念瓦伦丁,后来的人们把这一天作为“情人节”。所以在英语中,情人节的直译就是“圣瓦伦丁节”。
(二)七夕节与牛郎织女
七夕节则起源于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一个非常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双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嫂一起过日子。嫂嫂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活。一年秋天,嫂嫂逼着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够回家,牛郎无奈地只好赶着牛离开了村庄。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两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以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件事很快就让天帝知道了,王母娘娘亲自下凡,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了。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了以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它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了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已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飞上天去追织女。眼看就要追到了织女,谁知却被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而哭。他们忠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纷纷飞来,搭建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他们两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
后来,每年一到七月初七,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已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已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姻缘,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四、追捧与冷遇
通过上文的背景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的情人节与中国的七夕节属于同一类型的纪念性节日,只是西方的情人节充满了宗教般神圣色彩,而中国的七夕节则具有神话般的浪漫氛围,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和文化蕴含。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西学东渐的文化潮流中,西方的情人节也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可是当这样两个节日在中国大地上相遇、碰撞时,他们却具有了大相径庭的命运。西方情人节在近几年成为很多年轻人热衷的节日,对它的重视几乎到了夸张的地步,甚至连很多外国人也觉得中国人的情人节过得有点太疯狂。可以说,过与不过情人节,似乎成了检验一个人是否时尚的反映之一。与此相对,中国传统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七夕节则日益受到冷落。舶来的节日成了香饽饽,而本土的节日则有意无意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为何中国的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的情人节?其原因很多,不能单一的认为是某个方面所造成的。简单分析一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西方文化的侵染,使得中国人熟悉和了解了西方的情人节。其实,不仅是在我国,在许多亚洲国家都是如此。比如在日本,情人节时女性送巧克力给她喜欢的男性,而男性则在一个月后的白色情人节回赠礼物给女性以表衷肠等。可见,西方的情人节,不光是在中国,甚至是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节日了。这也是因为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浸染的同时,作为经济的附属品的文化也如同好莱坞一样传播并占据了新一代青年人的身心,新一代青年人在追求西方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自然而然的追随着西方的文化潮流。
其次是西方节日传入我国,是全球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结果,也是现在众多商家疯狂炒作的结果。无论是我国还是日本等东方国家,情人节都和大众传媒及众多商家的疯狂炒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众传媒之所以炒作,是因为很多标榜为精英文化的传媒执掌者一向以西方文化为追求导向,素以西方文化为自己的精英文化标向,商家之所以炒作,原因很简单,就是为利益所趋。为了获取利益,对于他们来说,节日是越多越好。因为每一个节日,这些商家都会借机会向年轻人促销商品,总使得某些商品为之畅销。像情人节那天,玫瑰和巧克力之类的商品甚至于畅销到许多商家断货的地步。越是畅销,他们就越是哄抬物价而从中牟利。
最后是西方情人节的内容更适合年轻人追求时尚的潮流。像我国的七夕节,其内容有待更新,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经蜕变为“吃”的节日,如元宵节也只是吃元宵,赏看焰火,无其他节目,春节不守夜,十五不观灯,重阳不登高,中秋不赏月。进一步而言,在经历了文革的断代、改革开放的潮流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产生割裂现象,新一代年青人所接触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已经极为淡薄,甚至很多年青人都不知中国众多传统节日的由来,和西方情人节相比,似乎使人无法喜爱。火红的玫瑰花,让人心花怒放,即使是一个外表冷漠,不懂浪漫的女人人,也会被那一束束火红的玫瑰花所感染。而巧克力迷人醇香的味道,是爱情的味道。璀璨无瑕的钻石,更是象征着尊贵与爱情的坚贞不渝。随着时代的变化,情人节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和丰富,像什么烛光晚餐、情人约会等等。这些东西,又如何不令年轻人所追捧呢?
相比之下,中国的七夕节走向没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少现代元素符号。传统的“七夕节”是有一定的仪式的:夜晚设香案、置瓜果、迎巧娘(织女),少男少女学习模仿男耕女织,此谓之“乞巧”。主要是祈求得到忠贞爱情与美满家庭。七夕节还有许多民俗活动,如“种生”,就是人们把红豆、绿豆、小麦等浸于碗中,等待出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求子”;“彩线”就是姑娘们以各色彩丝,穿针引线,进行比赛;“瓜果”就是茂盛的瓜果架下,少女们偷听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以求日后获得千年不渝的爱情。“红豆、彩线、瓜果”,这些习俗在形式上过于传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但我们可以加以改良发展来为今天所用。“七夕节”备受冷落是一种传统的断代,一个重要原因是“七夕节”没有一个统一的且适合年轻人活动的载体。而西方情人节,有情男女相互送鲜花、巧克力,这样的载体既简单而又浪漫。“七夕节”活动大多适合在乡下进行,从而很难被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人所接受。
两个节日相对而言,一个是具有西方外露表白的奔放特性,另一个是含蓄内敛的中国传统风情,而当今时代的年青人在西方文化的浸染下成长,在感情表达方式上也趋向于西方的个性张扬,甚至以此为荣。失去了父辈对传统节日的引导下自然导致情人节的热捧与七夕节的冷遇。
五、如何在跨文化传播中保持优势
情人节与七夕节的一冷一热对比鲜明。那么,问题也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如何正确看待不同的节日?如何扭转畸轻畸重的节日偏好?更深层次的考虑,如何在跨文化传播中保持自身优势? 依笔者之见,在以节日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提升其各自文化的内涵与张力。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价值,实现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向当代性过渡。每一种节日文化都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更是承载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现阶段我们面临着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日显苍白的困境,因而要挖掘并提升传统节日文化中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价值的文化精神,使其顺利实现当代意义上的调试。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创新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也就是传统节日的表现形式,有效实现节日文化的当代传承。符号的传达关系和传达功能不仅要受到符号使用者的限定,还要受符号使用环境的制约。所有的节日符号系统的传达意义和传达功能,要受到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及各民族的文化心理环境的影响。[11]适应这种经济发展及转变的民俗活动就自发地得到保存和发展,而主要以早期农业文明为基础的活动因难以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基石而逐渐式微和消亡。因此,要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过渡,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中恢复其应有的地位,在全球化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语境中获得话语权,就需要创新传统节日的符号品牌,以使得它不仅能够被本国民众所接受,也能够在跨文化传播中保持一定的民族特色和优势地位,才不至于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归于沉寂。
因此,在挖掘与提升文化内涵的同时,我们需要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特色,走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之路。这也是在跨文化传播中保持自身优势的内在要求。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西方节日对我国的传统节日造成了强大的冲击,节日的西化现象日益凸现,本土节日文化正面临着日渐式微以及失去其民族个性的危机。这种局面也为我们保护本土节日文化,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个性敲响了警钟。最后,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还需要与西方的节日文化进行和谐对话。与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不同,西方的节日文化更多的注重个性的张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参与性等,体现的是一种平等自由、充分展现自我国的精神面貌。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也填补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某些空白。因而,对于西方节日文化,既不能盲目推崇,也不能任意否定,而是要与之进行相互互动,吸收其能优化本土节日文化的元素,为本土节日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和丰富的营养。通过异质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既坚持了民族个性又创生了世界品格,有利于传统节日文化焕发生命活力。这不仅阻挡了传统节日文化在我国日渐式微的现状,而且也将为传统节日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某种可能性。
六、结语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与竞争日益频繁。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相互融合与相互碰撞中。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已经逐渐被对方所接受和容纳。但是,中国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则是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相互碰撞与冲击的典型例子。受风靡中国的西方情人节的冲击,作为中国民俗大节之一的七夕节,近年来处于濒临消亡的状态。如何在西方情人节在中国日趋盛行,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对自身传统节日丧失应有的温情与敬意的今天,使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发挥应有的伦理文化意义,是现在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很多人开始反思七夕节走向式微的原因,力图挽救中国传统节日礼俗文化。挽救七夕节,不能盲目效仿西方情人节。官方与民间应该通力合作,创设各种条件,使七夕传统节日既不失其文化意蕴,又在新时代下增添新的载体和新的方式,使年轻人在尽情享受西方情人节愉悦的同时,不忘记自己的民族节日七夕节,在对洋节多一份宽容的同时,对传统节日多一份温存和敬意。因为在节日的背后,是我们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认同与尊重。
参考文献
1、董今.《心动情人节》.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
2、刘元.《趣说万事由来》.北京.哈尔滨出版社.2008年01月
3、段宝林.中国情人节的立体思考.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李蜜.中西方重大节日对比研究.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张海艳.传统节日文化的大众传媒解读——从七夕到“中国情人节”.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8期
6、李建立.《现代广告文化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
7、房泽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山东大学.世界史专业硕士毕业论文.2008年
8、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9、张勃.以重构求生存——关于七夕节命运的思考.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03期
10、马力.中西“情人节”之探源和比较.西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论文.2008年
1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12、张秀芬.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节日产业化探讨.兰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论文.2007年
13、成利军.从维护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角度看情人节与七夕节.科学时代.2007年.01期
14、萨默瓦,波特著.闵惠泉等译.《跨文化传播》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第二篇:浅析中西方情人节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情人节的差异
一引言
情人节是西方国家一个奇特而有趣的节日,流行于欧美及大洋洲,也为其他各洲的青年男女所接受,现已成为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在2月14日这一天,人们采用各种方式向自己的心上人表示爱慕之情,如送玫瑰花卡片巧克力等,或用诗和书信向自己的意中人表示爱慕之情。人们大都喜欢在这一天以相互赠送小礼物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青年男女把情书或卡片精心制成花朵奔驰的骏马飞翔的蝴蝶等形状,送给心爱的人。不少青年男女还以幽默诙谐的短信形式来表达埋在心底的爱,有的人还别出心裁地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公开向自己的心上人表示爱情。青年男女常常在情人节这一天举办舞会、订婚和举行婚礼。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亦称“中国的情人节”。在我国民间历来有七夕乞巧的习俗,“乞巧”就是乞求灵巧,乞巧是七夕节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因此,“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尽管各地的乞巧方式不同,但出现最早且流行最广的乞巧方式就是女子月下拿线穿针。在《西京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俗也。”在七夕的月光下,妇女们眼望星空,用彩丝线竞赛穿针乞巧,大显身手先穿完的为“得巧”,迟穿完的为“输巧”。
近年来,西方的情人节已悄悄渗透到我国无数年轻人的心目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而我国传统的七夕节正遭受着寒流。许多人一提到情人节就眉飞色舞,而对于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却很少关注,以至于情人节在中国越来越盛行,而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则变得越来越冷清了。同为“情人节”,它们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为何如此大相径庭? 二西方情人节和中国七夕节本质的不同
1物质方面的变性
西方的情人节是一个简单的纪念爱情的日子,但在中国它却充斥着复杂的含义,淹没了人们对爱情的期许。通常在情人节,以赠送一支红玫瑰来表达情人之间的感情。玫瑰是世界主 要的礼品花之一,表明专一情感和活力情人节以送红玫瑰的最多,当然,还有巧克力,意思是“甜心”,表明在彼此心中的位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具理性对人的渗透,巧克力在慢慢地变味,玫瑰花也在悄然失色情人节的精神内涵,爱情已经被物质化了。批发玫瑰只是基础的课程,巧克力钻戒和女性内衣才是主要目的。不少商家在情人节这一天大做文章大肆炒作,打造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浪漫商事情人节。最大的卖点是浪漫,于是商家大发浪漫财一枝玫瑰已不能代表“一心一意”,999朵才是“天长地久”;普通的红玫瑰已毫无心意,300元一枝的人工“蓝色妖姬”才是新时代爱情的象征。2月14日还是所有西餐厅酒吧迪厅电影院时装店礼品店的节日。西餐厅贴出“非情人勿进”的告示,各式各样的套餐的价格也贵得离谱;酒吧迪厅人挤价高;电影院推出了“浪漫情侣专场”;情人节变成了奢侈日,男人的荷包血流成河因此,在情人节这一天商家过得比情人还要快乐,情人节已变成了“物质节”。
2精神方面的变性
中国人向来是没有浪漫传统的,即使进口一些,也往往坏了味道。“情人”在西方是一种美好的称谓,多指恋爱而未婚或已婚的有情人,但它在中国的语境中却带有暧昧的色彩,多指未婚或婚后配偶外的性伙伴,情人总和“偷情”、“非法”、“二奶”、“小蜜”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因此,情人在中国是一个暧昧的称谓,它接近于第三者,即英语中的lover。
情人节跟谁过?这在西方毋庸质疑,但在中国却成了问题一般人认为,若是谁在情人节那天收到礼物,就意味着这个人的背后存在着一段暧昧关系,可见中国的情人节过得不地道,所以人们常常会喜欢爱情,但却鄙视情人。慕容雪村说过:“我不知道哪个男人能忠诚到底,也不知道哪个女人会永远坚贞,背叛与放纵似乎已成了这个时代的通行证。”慕容雪村对中
国男女情感现状的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情人社会在情人节这一天,有些人可能会分身乏术,因为要忙于与情人约会。2月14日还被很多心中早存怀疑的人视为调查另一半是否忠贞的最佳时机,很多婚外情都是在情人节那天暴露的,连私家侦探都因情人节而多收了红包。于是,情人节在中国变成了情况节,这违背了西方情人节的初衷。
三情人节和七夕节的共同点
情人节和七夕节都与生殖崇拜(即对妇女分娩的崇拜)有关,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1情人节和七夕节共同的起源:生殖崇拜
(1)情人节和生殖崇拜
关于情人节的起源,学术界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情人节起源于鸟儿求偶。古代人认为2月中旬是百鸟发情择偶的开始,人们推鸟及人,认为青年男女也应该在这一天择定佳偶,互致祝愿,以表明心迹另一种解释是情人节起源于古罗马牧神节的生殖崇拜。当初,古罗马人在过牧神节时,女人要光着身子跑,男人要抽打她们的臀部,认为这样有利于她们生育。开始是已婚的妇女在这一天祈求牧神祭司鞭打,以治不孕症,后演变为情人通过信物互相祝愿。到16世纪后期,情人节的风俗有所改变在情人节那天,青年人当天看见的第一个年龄相当的异性,将成为自己的情人。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提到,在情人节的早晨,姑娘们在卧室窗口等候男子走过,这表明,情人节最重要的内容是帮助女子找到丈夫,这和生殖崇拜也是相关的。
(2)七夕节和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是世界各地原始初民的一种普遍现象,黑格尔认为重视生殖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特征。生殖崇拜是人类生存本能的观念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国华研究员指出:“在人民的意识中,满足性欲与追求人口繁盛全然是不相干的两回事,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与性欲无涉,它既不是色情也不是淫荡,出于对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人的再生产的严重关切,原始人类中出现了生殖崇拜换句话说,生殖崇拜深刻反映了一种绝对庄严的意志——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人的再生产。”
七在古代文化中是个具有生殖魔力的数目,古人将七月七日作为节日并非是无缘无故地喜欢,而是崇拜七这个神秘之数的结果,其实质是对生殖的期盼和膜拜因此,七月七日成为节日是有它的民俗根据的,它跟数目七的生殖义蕴有着内在的联系。《淮南万毕术》中“取生瓜叶七枚以拭面魇”说法跟生殖气息相通。人们相信瓜叶可以消除面痣,这是瓜的生殖魔力的衍生,而瓜叶必在七月七日采集,且必采七片。这是为了使瓜的生殖魔力发挥最佳的效应,而其深层意识则植根于七为生殖之数的古老信念。
在古代,七月初七有祈祷人“生育”的礼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夕》中记载:“七月七夕„„又以小板上傅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谓之‘谷板’„„又以绿豆、小豆、小麦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兰彩缕束之,谓之‘种生’。”这些礼俗反映了民俗观念中七所具有的生殖意义。
最早,人们认为生育是由女性单独完成的。因此,最早的生殖崇拜都是女性崇拜。在生殖崇拜的问题上,中国是最重视、最强调、最根深蒂固的民族和国家之一,只不过有时人们把对生殖的崇拜变成对生育的重视而已。在封建社会里,生育的重任社会几乎全部推给了女子,能否生育,生男生女,生多生少,都是女子的责任,所以女子对七夕节尤为关心,以至于后来七夕节基本上成了她们的节日,所以七夕节也被称为“女儿节”或“少女节”。由此可见,从七夕节本身来看,生殖崇拜是它的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
另外,在中国,还有一个与七夕节有关的传说,那就是牛郎织女的传说,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在七夕相会于天河。从牛郎织女的传说来看,七夕节也跟生殖崇拜有关,《玉烛宝典七月孟秋》引博玄《拟天问》曰:“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这则记载明确说明牛郎织女七
夕相会,并将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传说联系在一起。《风土记》中说“俗重是日”,说明当时社会上对七夕节很重视,七夕节已渐成风气此后,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就盛传开了。2情人节和七夕节共同的主旨: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赋予了情人节和七夕节爱情故事,使得情人节和七夕节拥有了浪漫的爱情色彩,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其实,关于情人的节日很多,然而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情人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爱。爱在情人节,爱在每个有情人的心中人们在这一天对于爱情总有很多美好的希望,从这个意义上看,情人节和七夕节所表达的主旨是相同的: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向往。节日的那一天不但是表达情意的最佳时刻,也是向自己心爱的人求婚的最佳时刻。在情人节那一天,许多小伙子把求爱的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艺品,剪成蝴蝶和鲜花,以表示心诚志坚姑娘们晚上将月桂树叶放在枕头上,希望梦见自己的情人。通常在情人节那一天,以赠送一枝红玫瑰来表达情人之间的感情小伙子将一枝半开的红玫瑰作为情人节送给女孩的最佳礼物。而姑娘则以一盒心形巧克力作为回赠的礼物。
在中国,每年一到农历七月初七,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在夜深人静的时刻,抬头仰望星空,祈祷自己能有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
早在千百年前,我国的唐诗宋词中对爱情就多有吟咏。白居易的《长恨歌》云:“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徐凝在《七夕》中说:“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秦观的《鹊桥仙》中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正是这些文学作品,使七夕节充满了浓郁的爱情色彩。
四结语
情人节是人类古老的文化遗产,情人节所唤起的并不是对西方文化的盲从,而是对神圣情感的向往。从表面上看,情人节对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冲击很大,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交融,这里确实有进步的一面。进一步说,让年轻人坦然地在情人节里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是有益无害的,当代年轻人喜欢新潮和时尚,就连一些中年人和老年人也逐渐接受了这一异域传来的节日,这充分说明了: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回避和抵制,而是引导年轻人在追求爱情的同时,也懂得奉献社会,对生活感恩。另说西方情人节的来历:
Valentine'sday是情人节在英文中的叫法。从字面上看,估计大家很难看出中西方叫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其实这里面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大约在公元三世纪的罗马,那时恺撒已经死去快三百年了,暴君Claudius当政。当时,罗马内外战争频仍,民不聊生。为了补足兵员,将战争进行到底,Claudius下令,凡是一定年龄范围内的男子,都必须进入罗马军队,以生命为国家效劳。自此,丈夫离开妻子,少年离开恋人。于是整个罗马便被笼罩在绵长的相思中。对此,暴君大为恼火。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竟然下令禁止国人举行结婚典礼,甚至要求已经结婚的毁掉婚约。然而,暴政禁止不了爱情。就在暴君的国都里,居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Valentine,我们的主人公。他不忍看到一对对伴侣就这样生离死别,于是为前来请求帮助的情侣秘密地主持上帝的结婚典礼。一时间,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整个国度传开,更多的情侣秘密地赶来请求修士的帮助。但是,事情很快还是被暴君知晓了,于是他再一次显示了残暴面目——将修士打进大牢,最终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2月14日,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第三篇:中西方建筑差异
一建筑材料的差异
中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受其自然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文化心态的影响。中国建筑自古以来以土木 为主要建筑材料,而西方主要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由于地理环
境辽阔,而导致各个地域之间存在较大的自然差异,但是无 论民居或者宫殿等建筑,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土木为建筑 材料。中国以农业为主的原始经济,使得人们对土地和植物 有着特殊的眷念,造就了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人与自然和 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所在从上古时期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人 们自然将十分常见的土木作为最为基本的建筑材料。而后 衍生而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更是将人与自然看成一 个整体,可以说,讲求“天人之际,合二为一”的中国古人,将 土木结构作为建筑的最基本的材料,从本质上说是重视生 命亲和关系的体现。
据考证,我国古代的穴居、浅穴居、巢居等建筑,基本上 都是黄土与树木建造而成的。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进步,建 筑材料也在不断进步,然而以黄土树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 传统,却依然被沿袭至明清,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特 征。例如,在中国南方,由于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南方民居 除了采用青瓦覆顶,以砖砌墙外,大量的建筑材料都是木 材。以粉墙青瓦、砖木石雕、亭台楼榭、层楼叠院等为主要建 筑基调的徽派,就是一个典型木质结构建筑形态。与此类似 的还有我国云贵高原一带常见的木楼和竹楼。西南地区因 为气候潮湿把民居抬离地面,便有了所谓的吊脚楼,这类民 居所用的材料都是木材。而我国的北方民居却一般多用砖 瓦黄土作为建筑材料,例如西北地区的窑洞,东北地区的土 坯房,都继承了我国古代穴居的传统。
比较之下,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古罗马地势崎
岖,河流短促,缺少平原,土质稀松而石材丰富,蕴藏有大量 石灰岩和大理石等石材资源。这也成为古代西方人选择以 石材作为建筑材料的自然环境基础。加之,西方以狩猎为主 的原始经济,造就出西方人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心态,而后衍 生成为“体分为二”的哲学传统,都影响着西方人的社会文 化。西方人选择石材作为建筑材料,一方面体现其追求真理 的理性精神,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的力量能 够战胜一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宗教观念的影响,石材隐 喻着宗教的神秘感与神圣美感。这种产生于原始文化中的 “恋石情结”,使得石材建筑成为欧洲自古希腊到西方现代 崛起的20世纪初期,整整2500多年建筑史中的主流建筑 文化。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中世纪欧洲的教堂 等等,都是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直到文艺复兴时 期的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宫殿等官方建筑,都已经以石材为 主要建筑材料。以土木为建筑材料的中国建筑,在质感上偏于朴素、自 然而优美和谐,更富有生命的情调和阴柔之美。而以石材为 主要建筑材料的西方建筑质地坚硬、可塑性很小,给人以力 量感、力度和刚度,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二建筑结构的差异
北宋精于修造木塔的喻皓在营舍之法的著作《木经》中 说:“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 分”。这里的“梁以上”指屋顶,“地以下,梁以上”指屋身,屋 身以下阶梯、台基便是屋基。喻皓的这种描述,明确指出了 中国建筑结构的3个组成部分即:屋顶、屋身和屋基。无论 是以木材构架的叠梁式和穿斗式,还是土木混合结构混合 式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个体,都是由这3个部分构成。在 空间造型中,中国建筑最显著的结构特征莫过于屋顶之美。传统的中国建筑多采用梁柱支撑屋顶,同时为了防止以土 木为主要材料的构件损坏或腐烂,而采用了斗拱技术使得 屋檐在斗拱的支撑下向外延长,以便阴雨天气将积水排出 屋顶。
梁思成曾有过这样的阐释:“历来被视为极特异、极神
秘的中国屋顶曲线,其实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并没 有什么超出力学原则以外和矫揉造作之处,同时在实用及 美观上皆异常的成功。这种屋顶全部的曲线及轮廓,上部巍 然高耸,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美丽的冠冕,是别系建筑所没有的特征。”正 如梁思成所说,中国建筑的屋顶多种多样,并且成为中国建 筑空间造型中最为精彩的一个部分。这种如翼轻展的具有 坡度的屋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各具特征,例如在大唐时 期,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屋檐出挑深远,在日照之下投下 美丽的阴影,使人深感其自然生动之美。而清代的建筑屋顶 坡度陡峭,让人深感其庄严肃穆。总体上,由于受儒家“中 和”思想的影响,中国建筑多表现出和谐含蓄之美,重视建 筑各个结构部分的协调共生,统一通顺。因此无论是损坏了 建筑中的哪个部分,小到一木一墙,都会给人以残缺不全的 感觉。
比较而言,西方建筑追求一种与自然对立的结构形式。夸张的尺度和精密的几何比例之下的西方建筑,体现了西
方人改造自然的征服精神,这种“数的结构”建筑,处处强调志Writer Magazine 2010 No.4艺术空间 的是人工伟力而非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古希腊帕提侬神 庙的立面、平面和剖面,在内外部空间都有着相互适宜的几 何比例,从而建造出一种“数的结构”美。
就如中国建筑的屋顶之于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性,西
方的雕塑艺术之于西方建筑,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经 过了巴洛克文化和洛可可文化以后,西方建筑开始营造一 种雕塑美。其注重建筑立面的雕塑,而不是结构,这种雕塑 与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结构的美是透过雕塑来创 造的,结构是内在的,雕塑是外在的,因此从外表看,西方建 筑雕塑感十分强烈。这种雕塑感是富有重量和力度的顽强 的美感,伟大崇高而又震撼人心。例如柯布西埃充满激情的 建筑作品“朗香教堂”,实际上是一座令人充满想象的雕塑 品,这部经典创世之作不仅体现了西方建筑追求雕塑感的 建筑文化理念,也在现代建筑文化中,体现了西方建筑对于 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三建筑空间布局上的差异
中国社会自古以血亲关系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这种血亲家族关系对中国建筑的群体布局的影响深远。我 们常见于中国建筑的群体空间布局,多是以“四合院”的形 式出现,讲究以和为贵的中国,建筑上体现了一种家族式集 体的美。王国维曾说:“我们家族之制古矣。一家之中,有父 子,有兄弟,而父子兄弟各有匹偶焉。即就一男子而言,而其 贵者有一妻焉,有若干妾焉。一家之人,断非一室所能容,而 堂与房又非可居之地也„„然欲诸室相接,非四阿之屋不 可。四阿者,四栋也。为四栋之屋,使其堂各各东西南北,于 外则四堂,后之四室,亦自向南北凑于中庭矣„„”王国维 的这段话,说明了中国古代家族制对中国建筑群体布局的 影响,家族结构与建筑布局的相互照应,最常见的庭院是四 合院、三合院、二合院。总的特点是由数座建筑个体与墙、廊 等围合而成,一个院落接着一个院落,构成一个递进式的建 筑群体。多个庭院被组织到一个群体布局之中,表现在出一 种主从分明,轴线齐整。庭院建筑组接的过程中,体现了中 国建筑布局的条理性,也体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秩序 和清醒世俗的理性精神。
与中国建筑不同的是,欧洲建筑不受血亲关系,家族观 念的影响,不再追求中国式的封闭式的建筑文化形式。在西 方,广场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与城市一起成长,成熟。它 是城市政治、经济与文化交往的中心区域,在广场的四周往 往建有政府大厦、教堂、剧场、商场、神庙等等。广场是一种 富有民族个性的建筑文化,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圣 马可广场,是威尼斯一个中心广场,周围有市政府大厦、圣 西密尼安教堂,总督府与圣马可图书馆等著名建筑。圣马可 广场为市民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娱乐休闲场所,是一个人们 用于嬉戏玩耍的露天客厅。广场的开放性,是西方人活泼、好动的个性的体现。
另外,西方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一种高空垂直、挺 拔向上的形态。同时,重视主体意识,强调个体观念的社会 文化心态,这决定着西方建筑重视个体特性的张扬特点,在 空间布局上多努力突出其个性特征,尽可能建造得高大挺 拔。例如法国莱茵河畔的斯特拉斯堡主教堂,高达142米; 德国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古罗马的万神庙,其穹顶直 径和顶端高度均达43.3米,混凝土建造的墙体厚度达6.2 米,实为庞然大物。古罗马城的一个平面呈椭圆形的大角斗 场,规模巨大。长188米,短轴156米,观众席立面48.5米,分为四层,可容纳8万观众。这些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建 筑个体,在体积和高度上的庞大,突出了西方建筑的个性形 象。这样的建筑空间布局,是西方世界开放民主的社会文化 氛围的有利体现,反映了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利用技术 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四精神层次的差异
布鲁诺·塞维在《建筑空间》论一书中,对欧洲建筑文化 的人与神的冲突做了这样的阐释:“埃及=敬畏的时代,那 时的人致力于保存尸体,不然就不能求得复活;希腊=优美 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深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 的时代;早起基督教式=虔诚和爱的时代;哥特式=渴慕的 时代;文艺复兴式=雅致的时代;各种复兴式=回忆的时 代。他指出在建筑史上这一主题是不断转换的,从精神层面 上来讲,建筑和其他文化一样,也是以人与神的文化冲突调 和作为文化主题的。
中国建筑文化中提及人与神的关系,当然要从最原始 的天地宇宙观开始说起。上古时代的中国建筑实际上就是 人们心中的宇宙,世人从天地宇宙中划出一个人为的时空 领域,房屋建筑效法人们想象中的天地宇宙的外形。可以说 在古代中国,人与建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宇宙的关系,中国天地宇宙起源于建筑文化的起源,原是合二为一的。“人类之初,仅能取天然之物自养而已。稍进,乃能从事于农 牧。农牧之事,资生之物,咸出于地,而其丰歉,则悬系于田。故天文之智识,此时大形进步;而天象之崇拜,亦随之而盛 焉”。早在殷商之际,地上的王权观念放映到“天”上,便形成 了人们心中关于“天帝”的观念。而后“,天帝”,“天”,在殷末 周初被奉为神灵,人们在行事之前,常常问卜于“天帝”。而 古代的皇帝就是“天帝”的替代,帝号统摄天下,进而使得人 们对天地宇宙的崇拜,演变成对建筑营造活动的崇拜。相比较而言,在体现人与神的冲突调和关系时,西方建 筑有着比中国建筑更为明显的特征。例如其宗教建筑,都在 空间的建构中留下了“神”的痕迹。正如黑格尔所说:“自由 地腾空直上,使得它的目的虽然存在等于消失掉,给人一种 独立自足的印象”。“它具有而且显示出一种确定的目的,但 是在它的雄伟与崇高的静穆之中,它把自己提高到超出单 纯的目的而显示它本身的无限”。西方教堂人与神的冲突,基本上是以神的灵光压倒人性为特征,却不等于人性的彻 底毁灭。在神面前,人一方面变得渺小,一方面又把自己的 理想寄寓到神那里。而在中国,由于儒家传统文化的强大和 顽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淡泊宗教的民族,使得中国宗教建 筑,尽可能收敛神的灵光,舒展人的姿态
第四篇:中西方园林差异
中西方园林差异
什么是园林?无论你远渡重洋去过法国的凡尔赛宫,伦敦的丘园,还是纽约的中央公园„„只要你到过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江南苏州,欣赏过那“甲江南”的苏州园林,就一定会被那清丽的典雅的园景所陶醉;如果你到过曾是九朝国都的北京城,看过故宫、北海、颐和园等辉煌的皇家苑囿,也会被那恢宏的气势,壮丽的屋宇和楼堂所倾倒;如果你曾信步“深山藏古刹”的宗教圣地,那金碧辉煌的殿堂,山明水秀的风景,定使你心旷神怡,超凡脱俗。这些风格迥异,令你流连忘返的人间仙境,就是园林。
园林的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知识的发展而变化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和适用范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界定也不完全一样。历史上,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英美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 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定: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配景和建筑布置,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在中国的园林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和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形成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两大派系,它们各具特色。皇家园林主要分布于北方,规模宏伟,富丽堂皇,不脱严谨庄重的皇家风范;私家园林分为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两个分支,江南园林自由小巧,古朴淡雅,具有尘虑顿消的精神境界;岭南园林布局紧凑,装修壮美,追求赏心悦目的世俗情趣。中国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体系中的一大分支,都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风景园,都富于东方情调。这个造园系统中风貌各异的两大派系,都表现了中国园林参差天趣,丰富多彩的美。
(1)皇家园林。皇家园林追求宏大的气派和“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的意志,形成了“园中园”的格局。所有皇家园林内部几十甚至上百个景点中,势必对某些江南袖珍小园的仿制和对佛道寺观的包容,同时,出于对整体宏伟大气势的考虑,必需安排一些体量巨大的单体建筑及组合丰富的建筑群落,这样一来也往往比较明确的轴线关系或主次分明的多轴线关系带入到本来就强调因山就势,巧若天成的造园理法中。
(2)私家园林。
①江南园林:江南园林大多数是宅园一体的园林,将自然山水浓缩于住宅之中,在城市里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它是可居、可赏、可游的城市园林,是人类的理想家园。江南园林的叠山、石料以太湖石和黄石为主,能够仿真山之脉络气势做出峰峦、丘壑、洞府峭壁、曲岸石矶,或以散置,或倚墙彻壁山等等,更有以假山作为园林主景的叠山技艺手法高超,称盛时,苏州环绣山庄的假山堪称个中佳作。
②岭南园林:岭南园林亦以宅园为主,一般都做成庭园的形式,叠山多因姿态嶙峋、皴折繁密的英石包镶,很有水云流畅的形象,沿海也有用珊瑚石堆叠假山的,建筑物通透开敞,以装饰的细木雕工和套色玻璃画风长。由于气候温暖,观赏植物的品种繁多,园林中几乎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阴葱郁。
西方园林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18、19世纪的西方园林可以说是勒诺特风格和英国风格这两大主流并行
(转自“)
第五篇: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商务礼仪(小论文)
课题名称:
完成期限: 2013年10月01日至 2013年10月31日
学院名称 外经贸学院专业班级 工商管理21102 学生姓名 江 津 学 号 1014221075 指导教师 陈晓燕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学院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绪论„„„„„„„„„„„„„„„„„„„„„„„„„„„„„„„„„1
一、商务礼仪的内涵„„„„„„„„„„„„„„„„„„„„„„„„„„2
(一)礼貌„„„„„„„„„„„„„„„„„„„„„„„„„„„„2
(二)礼节„„„„„„„„„„„„„„„„„„„„„„„„„„„„2
二、中西语言文化差异„„„„„„„„„„„„„„„„„„„„„„„„„3
(一)中西方礼尚交往的区别„„„„„„„„„„„„„„„„„„„„3
(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3
三、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3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4
(二)餐饮礼仪的差异„„„„„„„„„„„„„„„„„„„„„„„4
(三)中西方服饰礼仪的差异„„„„„„„„„„„„„„„„„„„„4 结论„„„„„„„„„„„„„„„„„„„„„„„„„„„„„„„„„5 参考文献„„„„„„„„„„„„„„„„„„„„„„„„„„„„„„„6
绪论
中国一向是礼仪之邦,礼仪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会见亲朋好友或者是在人与人的打交道上,都离不开礼仪。礼仪被认 为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一个人若毫无礼仪可言,那么他在学习或工作时都将不会很顺利,因为没有人愿意和这样一个人相处。如今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形成,各国间的联系加强,商务往来增多,如何才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除了需要卓越的能力外,还要掌握有效沟通及妥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优雅的企业形象,此时,商务礼仪便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商务礼仪顾名思义就是商务活动中对人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普遍要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同时也约束了商务活动中的某些方面。而在商务往来中,任何一个表现都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也许是一块手表,也许是一顿晚餐。学习商务礼仪最主要的是可以提高个人的素养。比尔盖茨曾讲过,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进而到企业,就是企业形象的竞争,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素质。可见一个人的素养高低对企业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啊!其次是为了交际应酬,因为商务活动中毕竟是离不开这个的,在不同的交往活动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而面对不同的人怎样进行交往也是一门艺术,如何让人感到舒服,却又没有拍马屁的嫌疑是非常关键的。最后便是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在商务交往中,个人便代表了整体,个人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是企业的典型活体广告。
东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一、商务礼仪的涵义
商务礼仪是指在商务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和准则。它是一般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在内容上比一般的人际交往礼仪更为丰富。同一般的人际交往礼仪相比,商务礼仪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且与商务组织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商务礼仪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方面。
(一)礼貌
礼貌是指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得体的风度和风范。礼貌是礼的行为规范,是指人在仪容、仪表、仪态、语言和动作上待人接物的表现。礼貌主要通过言语和动作表现对他人的谦虚和恭敬,它是一个人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的体现。良好的教养和道德品质是礼貌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自觉的培养和必要的训练,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习惯的微笑、主动打招呼、善意的问候、得体的举止等都是礼貌的反映。商务交往中有礼貌的人往往热情大方、待人谦恭、行为举止得体,显得很有教养。在商务会面时,他会自觉地向对方问好,行致意礼或握手礼,说话彬彬有礼,一切礼仪的运用看上去自然和谐。
(二)礼节
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礼节是礼的惯用形式,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比如现代商务交往中,初次见面要行握手礼、交换名片等礼节。礼节从形式上看,具有严格规定的仪式;从内容上看,它反映着某种道德原则,反映着对人的尊重和友善。在行握手礼时,长辈、上级、女士先伸手,晚辈、下级、男士才能伸手相握;交换名片时一般是地位低的先向地位高的递名片,对方人员较多时,先 将名片给职务高或年龄大的,分不清职务时,按照座次递送名片,这都是礼节。在国际交往中,由于各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的不同,礼节的具体表达具有明显的差异。例如,握手、点头、拥抱、鞠躬、合十、碰鼻子、折肚皮等,都是礼节的表现形式,而且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表达形式不同。礼节是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约定俗成的“法”,是必须遵守的表示礼仪的一种惯用形式。因此,我们平时应十分注重不同礼节的具体运用,以避免出现“失礼”行为而影响商务活动的进行。
二、中西语言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礼尚交往的区别
近代历史上有两则故事,相信大家会比较熟悉。故事一是:李鸿章曾应俾斯麦之邀前往赴宴,由于不懂西餐礼仪,把一碗吃水果后洗手的水喝了。当时俾斯麦不了解中国的虚实,为了不使李鸿章丢丑,他也将洗手水一饮而尽,见此情景,其他文武百官只能忍笑奉陪。还有一个故事是:一个国民党军官携夫人去机场迎接来自美国的顾问。双方见面后,美国顾问出于礼貌说:“您的夫人真漂亮!”军官甚感尴尬又不免客套一番:“哪里,哪里!”在中国,这本是一句很普通的客套话,可是蹩脚的翻译却把这句话译成:where?where?美国顾问听了莫明其妙,心想:我只是礼貌地称赞一下他的夫人,他居然问起我他的夫人哪里漂亮?于是他只好说:“从头到脚都漂亮!”这两个故事都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闹出的礼仪上的笑话。通过以上两则小故事可体现出:了解中西方礼尚交往之间的习惯差异是很有必要的。往大处来说,一个国家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中,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将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交往。从小处来讲,一个人了解对方的礼仪民间习惯,是对对方的尊重,容易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交往的顺利进行。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发展,东西方的礼仪正在相互融合,西方人逐渐地接受了东方文化中重情感等合理因素,东方人也逐渐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中先进文明的礼仪和交往方式。
(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
跨国商务活动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和沟通是极其重要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很容易出现误解。虽然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时,基本上可以直接而准确传达信息,但是实践中也出现过因语言差异而造成国际商务活动失败的案例。例如,百事可乐公司的“七-UP”(七喜)牌汽水在上海一直销路不畅,经过调查才发现,这个品牌用上海方言来说即为“去死”,上海人当然是不会去买这“去死”牌汽水了。再比如,法国雪佛莱汽车公司对“诺瓦”牌轿车在拉美地区的销售状况很是沮丧,随后才发现该品牌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不
走”。最终,雪佛莱公司只好改变销往拉美国家的汽车品牌。
所以从种种生活中的小例子可体现出:所以说,对商务活动中难以理解事情的分析,从文化背景角度上考虑往往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与其他领域相比,许多国家的商界对跨文化活动 较为敏感。来自《1995国家竞争报告》的研究显示,对跨国文化的理解程度最高的是瑞士,其下依次是新加坡、荷兰、马来西亚和瑞典,中国排在墨西哥之后列第十六位。在跨越文化鸿沟时,要有一双倾听的耳朵,敞开理解的胸怀,这样双方的沟通才不是一件难事。
三、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二)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三)中西方服饰礼仪的差异
古今中外,着装从来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素质的无言的介绍信。从某种意义上说,服饰是一门艺术,服饰所能传达的情感与意蕴甚至不是用语言所能替代的。在不同场合,穿着得体、适度的人,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穿着不当,则会降低人的身份,损害自身的形象。在社交场合,得体的服饰是一种礼貌,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影响着装效果的因素,重要的一是要有文化修养和高雅的审美能力,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二是要有运动健美的素质。健美的形体是着装美的天然条件。三是要掌握着装的常识、着装原则和服饰礼仪的知识,这是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美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变成象征,中国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到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而最能代表我们国家的是中山装,西方代表装是西装。
结 论
商务礼仪乃商务人员交往之艺术,只有在商务交往中做到“约束自己,尊重他人”才能使商务活动在更轻松更愉快地氛围中顺利进行。可以说,正确运用商务礼仪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又是企业展示形象,塑造企业文化的一种艺术。因此,只有正确掌握商务礼仪才能有助于提高我们自身素质修养。从而,更好改善人际关系,通过自身良好的礼仪展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 汪洪梅.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3)[2] 吕维霞.现代商务礼仪及其发展的新特点[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报 2004(03)[3] 郭 华.浅谈商务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