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年2学期电大-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
1答案:
一、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这一案例,我认为权力制约更好,道德制约也应起辅助作用。
二、制约政治权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民主政治立法和行政立法,健全监督制约权力的法律体系。(1)完善规范权力主体方面的立法。(2)抓紧行政程序立法。(3)完善廉政方面的法律。(4)完善监督方面的法律,以避免权力的滥用。2.搞好内部权力分解,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对一些重要的权力,必须加以分解,交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交叉分工序行使,使之在分工序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互相监督制约,从而改变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个人多项职能揽于一身、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3.推进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应运用行政手段、教育手段、法律手段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硬性措施,推动公开办事制度的深入实行。4.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有力的监督机构。(1)在现有体制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以使各监督机构协调行动,形成监督合力。(2)强化行政监察机关的地位和职权。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规格,设立“行政监察委员会”,(3)在纪检监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强化其垂直领导关系,逐步过渡到以垂直领导为主,以保证其独立履行监督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5.还要强调社会监督,其途径和方式包括有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舆论监督是一种宪法权利,舆论监督需要立法保障,兼具私益与公益的双重性质,舆论监督行为需要法律限权。
政治学原理作业2 个人讨论提纲:近日,有报道称,湖北省第六巡视组在秭归县不到20天的时间里,留下了80.19万元的天价账单。报道并附上了两张从秭归县官方渠道获得的《县委巡视组进驻秭归工作经费明细表》,共分五大开支项目,包括接待费、礼品费、外出考察费、购置设备和其他费用等。其中,接待费370193元,礼品费113477元,外出考察费139921元,购置设备109888元,其他费用68491元。
联系实际的例子:搀扶摔倒的老人,车主却被法院判赔108606元,而且是违章爬马路护栏摔倒的老太。这一判决引起网友热议。(京华时报8月20日)小组讨论提纲:
1、社会监督所具有的功能
(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
(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一旦用权失误发生,社会监督机制会诉诸于规定的程序及时调整,以减少用权失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
(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社会监督要求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救济途径与之相配合,作为它的坚实后盾和可靠保障。
(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作为一种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它形式上是广大社会成员对少数处于执政地位者的权力制约,本质上却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之中利益表达以及对公共利益的一种维护方式。
(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对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2、如何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 发挥社会监督功能的途径有三个:
(1)公民监督,主要是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
(2)是舆论监督,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有其独特的优势。(3)是社会团体监督,即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是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政治学原理作业3
论语读书笔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政治学原理作业4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8分)
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2.根据 权力制约 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利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利制约权利的监督制约机制。3.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 国家暴力 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4.经验事实表明, 权力 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5.政治社团 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6.宪政建设 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二、选择题(每题一分,共计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远均不能得分)
1.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信纸基 础上的(C)
A.直接民主 B.间接民主 C.宪政民主 D.人民民主
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政治发展的产物。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共和民主 D.议会民主 3.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BCD)A.平等选举原则 B.直接选举原则 C.自由经济 D.自由贸易
4.“第三条路”,指着一种既非资本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它与所谓的(A、D)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A.新社会民主主义 B.保守主义 C.自由主义 D.后社会主义
5.精英与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C)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6.(B)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7.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A经济的集中体现 B.要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8.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D)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9.民主的限度包括(ACD)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10.(A)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法律 B.利益 C.阶级 D.国家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0分)
1.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过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2.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3.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式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32分)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哪些内容?
答: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了3个内容:(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爷,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项。(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3)每个人在行动与会论中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有: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1)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2)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3)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它只是用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同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关政治生活。
3、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强调“法”、“术”、“势”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显法和统治来驾驶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受”,“非政”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予盾来维持统治。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善治”模式的特征。
答:善治良好的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善治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善治模式的主体系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一直以来公共权力中心的惟一性被默认为一个可更迭的原则,便是善治理论却使公共权力中心多元化。除了政府之外各种机构(包括社会的,私人的)只有到公合的认可才可以成为公共权力的中心,公共权力不再被政府所垄断,使得政府与其他公共权力中心之间不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百是平等合体,依赖互动的关系。
(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作为政府管理模式善治与市场,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独立组织等具有许多联系,存感动私人领域和三领域的治理并了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们与政府的治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公民社会。后者包括各种私人都和公民自愿性团体,它们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国家承担的责任,国家与社会之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界限便日益变得模糊不清,便这种模糊与古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本分化有本质的区别,当代社会的模糊说明利益整合和聚会的程度,其前提是在社会利益的分化程度非常发达,而古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模糊却是在社会利益的多个化程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发生的。
划分“公权”与“私权”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是什么?
“公权”与“私权”的划分是对“权威”与“自由”关系的界定和确认,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是:
(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如果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对“公权”和“私权”做一个划分,从理论上提供理论依据,从法律上提供法律保障,这就为公共权力机构有效行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法律准绳。使权力得到有效行使和利用。
(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公共权力机构或者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或者出于机构工作人员的私利目的却往往打着保护公共利益的旗号,对公民个人权利进行侵害。如果对“公权”和“私权”进行明确划分,就能从法律上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防止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权利的损害。
(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从理论上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限制公共权力,保护公民权利,并从法律上赋予公共权力效力范围,规定公民权利保护范围,为二者各自的活动界定范围,能够有效防止“公权”超越其界限而产生的对“私权”的侵害。
(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够对公共权力有效行使提供保障,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权力的范围有所限制,权力的行使有法可依,并受到约束和监督,权利得到合法保护,这是对社会秩序的基本确认。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划分“公权”与“私权”的界限,使权力得到有效限制、权利得到有效保护,这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第二篇:电大政治学原理选择题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C 道德)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B德治
C礼治)。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B 法自然)为思想核心。
4、孙中山先生是(A 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5、美国政治学家(B 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6、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A 亚里士多德)7、1880年美国(D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8、根据(D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A 柏拉图)
1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 经济的集中体现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A 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 官本位
C “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 权力本位)。
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A 经济秩序)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1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 法
B势C术),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1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B 权力研究途径)。
15、马克思主义创立的(C 历史唯物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16、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D 治国之道)而展开。17、1949年—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D 民众主义)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1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C 精英主义)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19、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D 国家)。
20、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D 社会伦理)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21、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B 伦理政治学)。
22、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B 儒家)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23、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政治哲学研究
B政治科学研究)。
24、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A 隐性价值问题
B 价值中立问题
D 数据问题)。
25、(C 现实主义)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26、(A 理想主义)途径可以把我们引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其实质就是“公民自治”的结论。
27、行为主义政治学要求用研究(D 自然科学)的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由此出发,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28、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他所撰写的(A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 《新民主主义论》
C 《论人民民主专政》D 《论联合政府》)等著作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主要代表作。
29、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A 公共权力
D 人性)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30、行为主义政治学着重研究(A 政府
B 政党 C 利益集团
D 选民)的活动,以期发现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实际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
31、(B 利益)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32、政治权力具有(A 权威性
B扩张性 C 排他性 D强制性E 支配性)的特性。
33、(D 理论与策略)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34、(B 规范方式)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35、(B 孟德斯鸠)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36、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A 君权神授论)。
37、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申诉和控告权
C 监督权
D 批评和建议权)。
38、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A 民主权
C 生存权
D 自由权)。
39、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A 政治权利)。
40、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D 参政权)上。
41、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C 村民自治),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42、马克思主义认为(D 利益)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43、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A 肝胆相照
B 荣辱与共
C 互相监督
D 长期共存)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44、从历史的角度看,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A 自由权
C 公民权)。
45、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A
复决权
B 罢免权
C 创制权
D 选举权)。
4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A 政府
C市场)是最为基本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
47、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A 权力制约原则
B 法治原则
D 人民主权原则)。
48、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原则中(D 人民主权原则)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
49、议行合一原则是(A 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50、(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51、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A 欧洲共同体
B独联体
D东南亚国家联盟)。
52、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A 限任
B 监督D 选举)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53、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A 司法独立
B 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体现了法治原则。
54、马克思主义认为(A 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55、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A 苏维埃政权形式
C 巴黎公社政权形式
D 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5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A 私有制
D 分工)的产物。
57、(C 阶级性)是政府的灵魂。
58、(D
人民主权原则)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59、作为1787年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的(A 汉密尔顿)指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人,因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60、(B 潘恩)指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61、市民社会是在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A 制度化
D 独立性)为特点。
6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 议会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63、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D共产主义者同盟)。64、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C 单位化)政党的典型。
6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民主党派属于(D 参政党)。66、(A 法国
D 意大利)是多党制的典型。67、作为社会(或市民社会)构成的主要角色,(C 社团
D 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68、西方国家政治社团发挥功能和作用的途径主要有(A 大众传媒
B 立法机关
C 超国家机构
D 政党和议会党团)。
69、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A多党制)。
70、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团发挥其作用的非常规方式有(A 示威抗议
B 政变
C 恐怖活动
D 司法诉讼)。
71、英国政府一直在(A 保守党
D 工党)的轮流执掌之下。
72、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A 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 组织政府的手段 C 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D 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73、两党制以(C 英国
D 美国)最为典型。74、西方传统政党最早出现于(B 英国)。
75、美国政治学家(D 达尔)认为,没有自治组织的存在,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层面上的民主。
76、社会主义将(D 议行合一)确定为其宪政规则。
77、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D 政治改革)。78、(A 罗尔斯)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民众。
79、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C 政治合作)的理解。80、(C 契约)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81、(A 布坎南)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82、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概念的是(C 马克斯·韦伯)。
83、治理方法的单一从根本上说是古代治理中缺乏(D平等协商)精神的结果。84、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B 自愿),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85、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A 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
B 合作
C 伙伴关系
D 协商)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86、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具体而言包括(B 制度效率
C回应性
D 管理效率)。87、从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A 效率精神
C 契约观念)。
88、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对(C 公共利益
D 市场原则)认同之上的合作。
89、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是通过(D 重叠共识)的形式来实现的。
90、宪政制度于17世纪在(D 英国)确立以来,到今天已经发展形成了稳定和完备的制度体系。
91、(A 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92、(A 法国
D 阿根廷)的总统是由直接选举产生的。93、在现代社会中,(B 选举)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
94、马克思主义对于(D 政治参与)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志。
95、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A 义务
B 责任
D 权利)关系。
96、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B 选举)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97、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D 普选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98、政治参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B 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C 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
D 有助于经济发展)。
99、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因为公民可以利用(A 撤销决定
B 制止行为
C 否决议案
D 选举权利)制约手段监督和影响政府的行为。
100、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平等选举原则
B 直接选举原则
C 间接选举原则
D 普遍选举原则)。101、在现代法治社会,(D 新闻舆论)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102、一般来讲,(A 社会监督)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103、(B 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104、一般来说,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要求(C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
D 政治参与渠道的通畅)。
105、舆论监督以其(A 评价性
B 广泛性
C 及时性
D 公开性)而对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曾经被马克思形象地称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106、(A 《公民文化》)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107、“第三条道路”,指的是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它与所谓的(A 新社会民主主义
D 后社会主义)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108、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D 葛兰西)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109、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B民主制)。
110、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A 冲突
C 竞争)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111、(A 自由主义)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11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主义和(B 自由主义)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113、(A 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114、现代自由主义以认同和支持(C 国家干预)为特点。115、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A 福利改革
B 经济干预)。
116、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C 社会平等
D 收入平等)这样的观念。
117、下列关于改良社会主义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A 按照道德原则分配财富
C 反对暴力革命)。
118、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义信奉(D 实用主义),反对任何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
119、保守思想和观念大体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对以(D 法国革命)为标志的经济和政治急剧变迁的反动。120、1970年代以后,(C 新右派)的产生,使英美保守主义思想受到冲击。121、新右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它的理论具体表述就是(A自由经济D强国家)。122、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A 现代化)过程。
123、抽象地看,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包括(A 政治制度化
D 减少政治参与)。124、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的深刻影响是(A 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
B 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
C 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
D 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5、(D 政治制度化)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126、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公共领域里的(C 政治秩序),它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普遍合作。
127、(A 宽容
D 理性)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128、(D 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
129、宪政的核心是(D 民主政治)。
130、现代政治文明并不要求宗教、思想和的统一,而要求(D 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得到承认,能够在公民中取得统一。
131、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D秩序)。
132、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来看,推动着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有(A 技术革命
B 各国的制度变革
C 文化趋同
D 跨国公司)。
133、现代政治文明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平等原则
B 宽容和理性精神
C 自由原则 D 秩序原则)。
134、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D 厘清宪法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135、宪政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它的(A 法治 B 形式
C 结果
D 程序)正义。136、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有(A 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B 政府的执行危机 D 利益冲突加剧)。
137、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D 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138、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B平等)139、(A 工人阶级 C 资产阶级 D 小资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
140、为了防止政府滥用公权,侵害公民自由权利,代议制民主理论家提出(A 有限政府C 高效政府 D 法治政府)等原则,限制公共权力,还主张通过分权与制衡,实现公共权力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
141、目前,现代国家一般都采用(B 一元)民主制。142、民主化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进程是在(A 19世纪)。143、多元民主理论认同(B 代议制)主义的民主观,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持有不同观点。144、从政府政治体系的角度来说,政治民主化主要表现为(A 政府职能)的民主化改造。145、人们把古希腊(A 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看作是精英主义的最早表述。146、民主的限度包括(A 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 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D 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147、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在于(B平等)。
148、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A 工人阶级 B 中产阶级 C 资产阶级 D 小资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
149、第三次民主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的现实显示,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C 政治文明化)
150、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论基础上的(C 宪政民主 D 人民民主)是最通行的制度模式。
151、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A 文化 C 政治 D 道德)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第三篇:电大2012年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亚里士多德把
国家 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 道德性 结合。
2. 政治权利 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3.法律与政治同属___上层建筑___,都建立在特定的__经济基础_______上,维护和实现着特定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4._亚里士多德专门著有《政治学》_认为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5.政治学是研究__个人、社会、__国家__的学问。
6.政治学以探求___政治关系__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7.政治学是一门科学,它要求人们以客观政治关系为研究对象,以__科学态度___和科学方法从事研究。
8.政治学研究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即政治哲学研究和_政治科学研究_______。9.政治学理论是人们对于_政治现象_____的理论概括和认识。
10.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_____治国之道_______”而展开。11.在长达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中,中国思想以_____先秦思想__之思想为基础。12.基督教神学是中世纪时代___欧洲__的主导思想。
13.从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政治研究大体经历三个时期,即“_古希腊-罗马_____”时期、“__中世纪__”时期和“__现代___”时期。
14.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 问题。
15. 理想主义 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 人治 ”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6.对 国家政治 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17.公共利益具有 公共性 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 公共利益。
18.经验事实表明,权力 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19.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马斯洛的“___《人类动机理论》___”揭示了人的需求变化的一般规律。
20.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主要有__能力素质__、__身份资格__、__理论与策略___、__组织____。
21.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____自由权____和___公民权___。
2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是公民自由权利的体现。23.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 村民自治,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2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 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25.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 分权原则。26. 专制君主制 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27.资产阶级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和_共和制两种基本类型两种基本类型。28.当今世界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主要有__美国___、__加拿大_等。
29.一般来说,政府组织机构具有___阶级性__,__公共性__,____权威性___,___特定的职能规定性___的特征。
30.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 议行合一原则。
31. 一元主义 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 国家与社会 关系的基本模式。32.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 政府权力。
33.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_共产主义者同盟____。
34.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 民主党 和共和党所把持。35.多党制的典型国家是__法国__和___意大利__。
36.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 军人集团 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37.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 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38.良好社会一直是人类特别是政治思想家所追求的目标。如中国古代的__大同世界_、柏拉图的__理想国__、托马斯·莫尔的___乌托邦__等等都是人们所设想的各种不同形式的良好社会。
39. 宪政 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 政治正义观念。
40.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 权利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41.政治 合法性危机 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42.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 统治。
43.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 普通公民 的政治行为。44.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有执政、议政、政治选举、政治组织 45.
制约权利 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46.根据
分权制衡 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47.我们把人民运用其 民主权利 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之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48._________公民监督_________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49.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
政治社会化 得以传播和沿袭。50.政治认知过程常常包括政治知觉、政治印象和政治认知判断三个阶段。51._____自由主义__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52.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53.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 经济自由 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54.19世纪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思想被统称为“__空想社会主义_________”。55.
第三条道路 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56.______无政府主义________是一种反对权威崇尚自由的意识形态。57.家庭是__政治社会化___的第一个途径。
58.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_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59.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政治革命 和政治改革。60.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都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_阶段三个阶段。61.政治稳定 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62.宽容和理性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63. 政治稳定 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64.宪政的核心是_有效限制政府权 力以保障个人______。65.选举权和
罢免权 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66. 代议制民主 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67.精英民主理论被认为是__________现实主义_________的民主理论模式。68.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在于权威、平等、_自由_________。69.英国政治思想家密尔将人类行为分为“涉己行为”和“涉他行为”
70.__法国________革命实践了“人民主权”原则,通过革命推翻旧制度,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模式。
71.具有现代化和 民主意识 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名词解释
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权力:就是集体赋予领导主体(领导者个人或领导团体)支配公共价值资源份额的一种资格 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权利:就是人在相应的社会关系中应该得到的价值回报。
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权力制约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权与制衡原则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监督原则的总称,其存在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前提是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导致出现了一个不依附于土地、国家、教会、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私人自治的领域。社会成员本身获得了私人意义上的“市民”和“公”意义上的国家公民两种身份。为了保证公共权力的行使不脱离人民的掌控,所以必然要寻求制约公共权力的机制。
法治:即法的统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切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
议会:又称国会,起源于英国,是从封建性质的等级会议演变而来的,议会是一个主权地区的立法机关,其成员由属该地区的代表组成。
君主制:国家最高权在实际上或名义上掌握在君主个人手中,君主终身任职并且实行世袭的政权组织形式。
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政党: 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政党制度: 就是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政党之间相互关系、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则或规定。政治社团组织: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公开性:指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必须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
政治投票:政治投票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选举、罢免、复议等各领域表达自己政治倾向的行为方式。
普遍选举原则:指凡符合法定年龄的中国公民,除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之外,不受限制地、普遍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根据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竞选:候选人依法进行的争取选民支持的活动。如资本主义国家各政党间竞选总统、议员或某种机构、部门的领导人。某些民间社团亦常有竞选活动。
政治监督:政治监督,又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公民监督: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政治态度: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表现为从肯定到否定、从赞成到反对的连续状态,由政治认知成分、政治情感成分和政治动机成分构成,三种成分的不同配置和组合构成政治态度的不同内容。政治态度通常表现为一系列以成型而又系统的政治意识、政治价值、政治信仰为表现形式的综合信念体系。
政治信仰:对既定的政治形态的价值认同,是对政治的终极关怀。它反映了一种政治理性,也反映了一种政治安慰。它是特定政治形态的心理基础,这种心理基础是政治稳定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当一种政治秩序建立之后,为这种政治秩序服务的政治信仰随即建立。
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民主化:就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三、问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
答:阶级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社会经济分析社会上层建筑的研究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方法。
2.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3.宪政体制下,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答:自由权,各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既涉及政治方面,也涉及非政治方面;平等权,公民平等权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即公民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的惩罚性对待,公民同等地具有遵守法律的责任。此外,在政治活动中公民资格、机会的平等,尤其是一人一票的权利,也体现着这种政治平等;民主权,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参政权上。4.简述政府的特性。
答:1 阶级性:政府的阶级性是其赖以建立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所规定的,是国家的阶级性在政府基本特性方面的体现。2 公共性:国家本质上是一种阶级的统治,但是,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统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往往不得不以形式上的中立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的面貌出现,而政府就是实现这种表面上公共性的基本形式。权威性: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一方面,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这是国家权力强制性在政府机构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合法赋予。有机组织性:尽管现代政府都形成了严格的职能分工和权力划分,但是就政府机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言,则构成了严密的有机整体。特定的职能规定性:从总体上来看,政府执行着国家的对内和对外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基本职能,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各个不同的国家的政府的职能在其范围、内容和行使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特定的内容。5.构成宪法精神的原则统一体是什么?
答:(1)、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2)、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
(3)、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6.政府组织机构具有哪些特性?
7.简述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民主化的意义。答:(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
8.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1)(2)(3)(4)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 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 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9.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应当包括哪些?
答:A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因而也必然是一个冲突频度大为增加的社会。
B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度化的程度较高。稳定性是良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实现稳定性就要求存在一种稳定的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
C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法治要求权力的运行必须符合规范,这对于利益冲突的意义在于,它规定了解决的边界。
D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政府是建立在政治共识之上的执行国家意志的组织,一个高效而廉洁的政府能够将人们稳定的政治共识付诸现实。10.如何理解治理的含义?
答:(1)治理的目的是维护一种政治秩序;(2)治理具有公共性,其对象是公共事务;(3)治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政治行动。11.简述善治模式的特征。
答:(1)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
(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
(3)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4)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12.简述政治文化在政治生活中功能的主要表现。
(1)影响社会政治体系(2)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
(3)影响社会的政治发展政治文化环境的改变是政治发展的先导力量。
13.宽容和理性精神在政治上的含义是什么?
答:(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宽容和理性精神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仰,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容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要求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识;
(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
14.民主观念的现代性变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一)就民主的意义和“人民”在民主政体中的地位的作用而言,“人民统治”的民主转化成了“精英统治”的民主。
(二)就民主的范围而言,“有限的”或“自由的”民主取代了“无限的”或“极端的”民主。
(三)就民主的运用方式而言,“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取代“直接民主”或“参与制民主”而成为民主的主要方式。
(四)就民主的基础或前提而言,“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成了民主必不可少的内容。15.为什么说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 答:(1)崇尚自由,反对干涉;
(2)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死我活;
(3)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
四、论述题
1.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是什么。
答:(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如果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对“公权”和“私权”做一个划分,从理论上提供理论依据,从法律上提供法律保障,这就为公共权力机构有效行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法律准绳。使权力得到有效行使和利用;
(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公共权力机构或者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或者出于机构工作人员的私利目的却往往打着保护公共利益的旗号,对公民个人权利进行侵害。如果对“公权”和“私权”进行明确划分,就能从法律上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防止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权利的损害;
(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从理论上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限制公共权力,保护公民权利,并从法律上赋予公共权力效力范围,规定公民权利保护范围,为二者各自的活动界定范围,能够有效防止“公权”超越其界限而产生的对“私权”的侵害;
(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够对公共权力有效行使提供保障,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权力的范围有所限制,权力的行使有法可依,并受到约束和监督,权利得到合法保护,这是对社会秩序的基本确认。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划分“公权”与“私权”的界限,使权力得到有效限制、权利得到有效保护,这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2.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主要特点。
答:(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8个政党,这些政党都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政党和积极力量;
(2)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对国家实行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而且对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3.试述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社会。
答:(1)良好社会指的是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态之中的情形,即政治传统中人们常指的人类的理想社会。良好社会包括以下基本因素:A存在着稳定的政治共识,并可以调节人们的政治行为;B政治体系良性运转。稳定的政治共识在社会意识形态上表现为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而政治体系的运转则是依靠治理来实现的;
(2)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应当包括:
A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因而也必然是一个冲突频度大为增加的社会。如果一种利益坚持不肯妥协,必须与对方达到你死我活的结果方肯罢休,这将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B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度化的程度较高。稳定性是良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实现稳定性就要求存在一种稳定的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法治是通过一种制度化的机制来协调不同利益的。
C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法治要求权力的运行必须符合规范,这对于利益冲突的意义在于,它规定了解决的边界。而有效的协商机制则有助于确定在大的秩序范围内,将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合作形式。
D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政府是建立在政治共识之上的执行国家意志的组织,一个高效而廉洁的政府能够将人们稳定的政治共识付诸现实。从经济管理上看,它可以使国家经济发展保持一个良好的势头;从社会管理上看,它还可以有效缓解和抑制由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是有效防范政治秩序混乱的重要环节。4.论述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
答:对权力主体的防范不可能天衣无缝,对其的约束也难以保证每一次权力运用都得当。但是社会监督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对不当或越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矫正和补救。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
5.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请详述之。
答:1)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政建设的根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内容十分广泛。但应看到,某些基本权利的细化和实施上仍然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宪政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宪法阶段,而应当在各种普通立法中体现基本权利;
(2)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的主要渠道和场所。在人大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并使之上升到宪法保障的高度。完善人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厘清宪法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真正作到“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使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实现政治法律化、制度化,体现出政治文明的内在题旨。另外,完善人大的选举制度、罢免制度和质询制度以及人民代表的构成、职权也是完善人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逐步推广直接选举、差额选举以及竞选人资格的逐步开放、罢免提议条件的逐步放底,是当前扩大人民民主的重要步骤。只有民主权利得以真正确立,公民的自由才可能得到保障,而两者的统一是在宪政的框架下才能实现的;
(3)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
(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的组成,参与重大国策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也是宪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四篇:电大政治学原理复习小抄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填空
1中国 儒家 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 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旧中国时期的 法家。4直到 马克思主义 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 社会价值 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 国家 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 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 意识形态 三大结构。政治权力 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 理性经济 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11 理想主义 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马基雅维利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 问题。伦理 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 君主专制 政治延续2000多年。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 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1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 霸道。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 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 无为而治。
20行为主义 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公民权利 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2公共权力具有 权威性 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 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24公共利益 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25法学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 人民主权 学说。
26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 信访。
27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 公共利益 的诉求。
28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 价值和利益
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 公共利益。
30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 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31 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 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32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戏家划分为 传统型权威 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33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 君主专制 的中央集权制。34政府以 法律制度 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3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 单一制 和复合制。
36权力制约原则在酱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 分权原则。37 专制君主制 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38从社会政治发展只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 议行合一原则。
39政府的 权威性 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
分权制衡 原则主要是酱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41政治学所研究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 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关系问题。
42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国家 与 社会 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43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 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44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 选举 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4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 民主党 和共和党所把持。46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 政府权力。47政党的产生是现代 议会民主 政治发展的产物。
48政治社团 提供信息 的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的作用中发挥得最为突出。
一元主义 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50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 军人集团 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政治秩序 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5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 政治合法性 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53 宽容 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54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 政治秩序 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5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 权力制约 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56 宪政 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动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57政治 合法性危机 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58 善治 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59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 统治。
政治合法性 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61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人民权利 的思想。62一般说来,专制制度下的人民只能通过政治斗争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63与古代社会的选举活动相比,近代选举制度在形式上彩用 普选制。
制约权力 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65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 合法方式 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66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 普通公民 的政治行为。67在我国,参与政治的社团一般称作 人民团体,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68我们把人民运用其 民主权利 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之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69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 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70根据 分权制衡 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71政治文化 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72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 政治社会化 得以传播和沿袭。73 个人主义 是自由主义的核原则。
74现代社会科学把 意识形态 当作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75作为政治理论,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永远是目的、国家权威 始终是手段。76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 法律下的自由。77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 经济自由 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78 顺从型 政治文化往往与独裁政治统治相伴随。
第三条道路 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80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 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81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政治革命 和政治改革。82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利化 三个阶段。83政治 正义观 是政治合法性的最根本的基础,它是人们评价政治体系的标准。84 政治稳定 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85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政治管理 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86 宪政建设 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87宪政 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88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89 政治稳定 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90选举权和 罢免权 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9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 公民的意志 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92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 宽容精神 和个人独立。
93代议制民主 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告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94宪法和 个人权利 被看成是民主宪政体制下约束政府权力的根本机制。
9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 权力制约 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民主化 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建立现代民主制度,明确公民自由权利,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重角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
97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被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而判处死刑,这一贯被看成是 暴民统治 的典型。
19世纪,由于 市场经济 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
99现代民主宪政包含人民的统治和 对人民的保护 两方面的内容。100 具有现代化和 民主意识 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篇:2020电大考试《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本科补修)
一、课程介绍
《政治学原理》课程就是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得一门必修课,就是行政管理专业
学生必须学习得一门骨干基础课。《政治学原理》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王浦句力教授任主
编,燕继荣副教授任副主编。它就是教学与考试得主要依据。辅助教材就是《政治学原理学习指导》由中央电大组织编写。两书均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考试方式、试题得题型及占分比例
1.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考试得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与论述题五种。
其中单项选择题占总分得20%;多项选择题占总分得10%;名词解释占总分得24%、简答题
占总分得30%、论述题占总分得16%、三、各章重点问题提示
复习要求分为了解、理解与掌握三个层次。要求了解得内容,基本上就是考试得基础部分;
要求理解得内容,基本上就是考试得主要范围;要求掌握得内容基本上就是教学与考试中得
重要内容。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重点内容提示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一、有代表性得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认为政治就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就是一种规范性得道德。
2、政治就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得体现与外化,3、认为政治就是围绕着权力展开得活动,包括对于权力得追求、运用与维护,对于政治含
义得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4、认为政治就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瞧法被称之为管理政治观。
5、认为政治就是对于社会价值得权威性分配得决策活动。
二、马克思主义得解释:1、2、3、4、政治就是一种具有公共性得社会关系。
政治就是经济得集中体现。
政治得根木问题就是政治权力,也就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政治就是有规律得社会现象,就是科学,也就是艺术。
三、政治得含义:
政治就是人们在特定得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与维护特定阶级与社
会利益要求,处理与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得社会关系。、政治学得知识体系
政治学研究内容分为两个大得方而,即政治哲学研究与政治科学研究。
第二章
政治研究得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政治研究得历史过程
中国古代关于政治得研究主要围绕君主得“治国之道“而展开°
(1)
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与“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就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
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得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与
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3)
道家得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
得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与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与“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就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
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儒家得这种主
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得“王道”。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得
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与统治术来驾驭人民C法家得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得“霸道“。
二、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得基本特点
首先,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得角度瞧,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得学问。
其次,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得儒家思想来瞧,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
为“伦理政治学”。
最后,从具体得研充角度与成果来瞧,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与理论
观点:
1、君权神授说
2、圣贤政治观
3、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
4、重民养民教民思想
5、德刑兼重
6、法、术、势统治术
7、重农抑商思想
8、天朝大国理想
9、忠孝观念,三纲五常
10、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得尊卑观念
11、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
12、“汤武革命,应天顺人”
三、行为主义革命
行为主义就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E观察得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
化得数据展开研究得观点。
四、政治研究得科学化及其局限性
政治研究得科学化进程将遇到以下三个难题:
1.数据问题
.隐形价值问题
.价值中立问题
第三章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
一、“公权”与“私权”划分得意义
1)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就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得保证。
(2)
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就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得保障。
(3)
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得侵犯。
(4)
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就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得基础。
二、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界限得界定
1、个人利益:指得就是从公民个人角度出发,基于一定得社会生产基础之上,源于人们生
理、心理需求得物质及精神需要。
2、团体利益:就就是出于同一社会关系与社会地位得人们在维护各自利益得基础上结成得
共同利益。部分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成员个人利益得交叉就构成团体利益。
3、公共利益:就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得统称,它就是全体社会成员
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得总体意志与要求得表达,就是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得利益意志得表现。
三、权力与政治权力
1、权力与政治权力得概念
从政治学得角度讲,权力就是人与人之间得一种关系,就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
得能力,就是一套执行政策与决定得能动得工具。
政治权力就是一种政治能力,也就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得就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
服从、控制与被控制得关系。
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得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与社会平等
三个方面得权利。
(1)
(2)
(3)
(4)
(5)、政治权力得特性
权威性
支配性
强制性
扩张性
排她性
五、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得基本内容
在不同得国家、不同得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政治权利有不同得内容。就当今世界来瞧,具有
典型意义得主要国家宪法与法律规定得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自由权
2、平等权
3、民主权
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
-、国家得含义
国家就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得阶级为了维护与实现自己得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
组织起来得,以暴力为后盾得政治统治与管理组织。
二、政府得特性
1、阶级性
2、公共性3、4、5、三、权威性
有机组织性
特定得职能规定性
宪法与国家组织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就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得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
力得来源与归属得问题。
2、权力制约原则就是指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得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
民权利得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木主义国家得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在社会主义国
家得宪法中主要表现为监督原则。
3、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得统治”,就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得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三大原则构成了宪法精神得统一体,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建构得基本指导原则,具体说来就是
人民主权就是国家产生得逻辑起点,权力制约就是国家运行得基本手段,法治则就是国家治
理得根本保障。
四、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就剥削阶级国家政体来瞧,在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中,主要实行过
君主制与共与制两种政体。
君主制就是指以世袭与终身任职得君主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
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得国家管理形式。
专制君主制就是指国家得最高权力为君主个人独揽,君主不受任何法律与机关得监督与
限制,拥有超然于一切法律与机构之上得最高得个人权力,君主得意志就就是国家得意志与
法律,君主得权位由世袭而来,一经拥有即终身占有,国家权力得运行以君主为中心,围绕
君主权力形成并且为之服务得政治军事官僚机器统辖全国,臣民们服务与忠诚得对象就是君
主个人。
立宪君主制,也称君主立宪制。在实行这种政体制度得国家,君主名义上为国家元首,就是整个国家得最高权力,实际上君主得权力受到宪法与议会、政府等机关得限制。近代以
来,君主立宪制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就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妥协得产物。由于各君主
立宪制国家得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得力量对比不同,所以同样实行君主立宪制国家,君主得
实际地位与权限有较大得差距。
共与制就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与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得国家政体形
式,它就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得政体。
五、国家结构形式
1、单一制
2、复合制
六、政府得组织机构
1、阶级性
2、实体性
3、严密组织性
4、特定得职能性。
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一、市民社会得意义
从广义而言,市民社会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得一种介于“国家”与“个人”之间
得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得各种各样得组织与团体所构成。
1、多元得市民社会就是“多元民主”得社会载体
2、健康得市民社会就是国家权威与个人自由之间得缓冲地带
3、自治社会就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得良好基地
4、多重组织得社会就是民主发展得平衡IS码
二、政党得含义及其特性
政党就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她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得政治团体。
三、政党得基本功能
1、实现利益聚集与表达得途径
2、形成与培养政治精英得渠道
3、实现社会化与政治动员得途径
4、组织政府得手段、政党制度及政治政治
政党制度,就就是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形成得关于政党得地位与
作用、政党之间相互关系、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得方式、方法、程序得制度性规则或规
定。
1、一党制
2、两党制
3、一党居优制
4、多党制
五、政治社团及其特点
政治社团组织就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得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
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与政府决策得社会组织或团体,m能包括各种形式得行业协会、商
会、工会、俱乐部、兴趣爱好者协会、利益集团等等。
政治社团得特征:
1、政治社团就是利益与目标较为单一具体得政治组织;
2、政治社团就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得政治组织:
3、政治社团就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得政治组织;
4、政治社团就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六、压力集团得含义
压力集团又称为利益集团,它就是具有特定利益要求与社会政治主张得人们,为了维护
自己得利益与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与行为得政治性团体。
七、政治社团得功能与作用
政治社团作为政治性得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具有象征性功能、意识形态得功能、提
供情报得功能、工具性功能、经济性功能以及政治社会化功能。
第六章
政治秩序与治理
一、政治秩序得含义
政治秩序就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得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得一种状态。
二、良好社会得标志与条件
良好社会指得就是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与连续状态之中得情形,即政治传统中
人们常指得人类得理想社会。
1、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得精神
2、良好社会必须就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度化得程度较高
3、存在一个有效得协商机制
4、存在一个高效、廉洁得政府
三、政治合法性得含义
政治合法性就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得政治秩序得合理性,其核心观念就
是人们对政治合作得理解C、政治合法性得基础
1、政治正义观;
2、政治制度基础;
3、政治体系得效率。
五、政治合法性危机与政治革命
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得情况,它主要存在三种情况:(1)
政治共识得危机;(2)政治制度在人们得观念中失去了其正义性;(3)政治体系得低效率,它无法实现人们得利益。
六、实现政治合法性得途径
1、建立政治共识:
2、宪政建设
3、提高政治体系得效率
七、“治理”得含义
治理就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得综合性得政治行动。这一概念具
有如下儿个要素:
1、治理得目得就是维护一种政治秩序
2、治理具有公共性,其对象就是公共事务
3、治理就是一种综合性得政治行动
八、“善治”得精神
1、契约观念,契约观念得要素:
第一,自愿;第二,一致同意;第三,责任性;第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
2、效率精神,包括得内涵:
第一,管理效率,即指管理得成本与效果得比较;
第二,制度效率;第三,回应性。
九、善治模式得特征:
1、善治模式得主体未必就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得强制力量来实现。
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得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得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
调国家与社会得依赖关系。
3、善治就是一个上下互动得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得参与。
4、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得多元化。
第七章
政治参与与监督
一、政治参与得涵义与特征
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得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与政策过程得行为。
政治参与得基本特征:
(1)
(2)
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得政治行为;
政治参与就是公民对于国家得权利、义务与责任关
从政治参与得主体来瞧,从政治参与得本质上瞧,系;
(3)
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得活动,而
从政治参与得外延来瞧,不包括非法得行为;
(4)从政治参与得目标与对象来瞧,它不只就是囿于政府决策,而就是包括所有
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得公共政治生活。
二、政治参与得主要方式
1、政治投票
2、政治结社
3、政治表达
4、政治接触
5、政治冷漠
三、政治参与得作用
1、政治参与促有助于进政治民主发展
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选举与选举制度得概念
1、选举:选举就是指国家或其她政治组织依照一定得程序与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
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得一种政治过程。
2、选举制度:选举制度就是一个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得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以及
国家公职人员得原则、程序与方法等各项制度得总称。
五、选举得基本原则
1、普遍选举原则
2、平等选举原则
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原则
4、秘密投票原则
计算选票方法:
(1)
多数代表制
(2)
比例代表制
六、监督、政治监督与社会监督
政治监督指得就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
得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得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
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社会监督指得就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与公民个人依据宪
法与法律赋予得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
体进行得监督。
七、社会监督得途径
1、公民监督,公民监督主要就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
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得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就是一种自
下而上得、“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得直接监督。
2、社会团体监督,这主要指各种社会组织与利益集团对对国家机关与公职人员得监督。
社会团体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得监督。
3、舆论监督,这就是指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与采取多种形式,表达与传导有一定倾
向得议论、意见及瞧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得矫正与制约。
八、社会监督得功能
1、社会监督得预防功能
2、社会监督得矫正功能
3、社会监督得惩戒功能
4、社会监督得保健功能
5、社会监督得教育功能
第八章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一、政治文化得含义
政治文化就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得相对稳定得对于生活其中得政治体系与所承担政治
角色得认知、情感与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得主观
要素。
二、政治文化得构成1、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
2、体系文化、过程文化与政策文化。
三、政治文化得功能
1、影响社会政治体系
2、影响人们得政治行为
3、响社会得政治发展
四、政治意识形态得含义
意识形态就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得信念体系,一种指导与激发政治行为得综合性得思想
观念。
五、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1、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原则:个人主义原则;自由原则;理性原则;平等原则;宽容原则;同意原则;宪
政主义原则
2、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得基本思想要素:传统观;实用主义;人性论;社会有机论;等级观念;权威
观念;财产观念。
3、社会主义
4、第三条道路
六、1、2、3、七、政治社会化
儿童时期得政治社会化
青年时期得政治社会化
成年时期得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得途径
1、家庭,2、3、4、5、学校
大众传播工具
社会政治组织
政治符号
第九章
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
一、政治发展得含义
政治发展主要就是指当代政治得现代化问题,尤其就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得现代化问
题
二、政治发展得方式
1、政治革命
2、政治改革
三、政治发展得类型与模式
1、早期现代化国家得政治发展
2、后期现代化国家得政治发展、现代化过程中不稳定得原因
1、现代化过程中得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
2、新旧价值观念得冲突
3、人们得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得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
4、政府得执行危机
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得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得不稳定
因素。
五、政治制度化
政治制度化就是指政治秩序逐步建立制度,依据制度运作得过程。政治制度化就是实现
政治稳定得根本途径。
六、现代政治文明得基本原则1、2、3、4、秩序原则
自巾原则
平等原则
宽容与理性精神
七、宪政建设:政治文明得基本路径
宪政主要就是通过宪法与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得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这一概念具有
以下几个要素:
第一,宪政必须以宪法为前提;
第二,宪政得核心就是民主政治;
第三,宪政以限制政府、保障公民得权利为目得。
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得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扩大公民基本权利得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得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得权利保
障网络;
第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主得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
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得主要渠道与场所;
第三,实现党得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得统一;
第四,坚持与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得多党合作制度。
八、全球化得内涵
全球化,它就是指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与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得全方位得沟通、联系、相互影响得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
1、技术革命提供了全球化得物质基础;
2、跨国公司就是推动全球化得重要主体;
3、各国得制度变革推动着全球化日益深入。
九、全球化对国家政治得影响
1、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得制约:
2、全球化对政府得治理提出了更高得要求;
3、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得民主化;
4、全球化对后发展国家得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
第十章
民主与民主化
一、民主得含义
民主就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
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得决策过程。
二、民主观念得变革
1、民主得意义与“人民”得地位与作用:“人民统治”转化为“精英统治”
2、民主得范围:“有限得”或“自由得”民主取代了
“无限得”或“极端得”民主
3、民主得运作方式:“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取代“直接民主”或“参与制民
主,4、民主得基础与前提:倡导“宽容精神”与“个人独立“
三、现代民主理论模式
1、直接参与民主理论
2、代议制民主理论
3、精英民主理论
4、多元民主理论
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得价值在于“自治”、“平等”、“权威”。
经验主义途径认为民主得价值在于:(1)民主宪政保证国家政权得与平交接,从而保持国家
得长治久安。(2)民主制度能使政府更加关心人民得幸福。(3)民主制度就是到目前为止所
有可能得政治制度中最为优良得一种制度。
五、民主可能得缺陷
1、轻视个人权利,容易制造“温与专制”,2、趋附时尚,可能降低政策水平
3、争执不已,可能造成效率损耗
六、民主应有得限度
1、民主须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2、民主须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3、民主须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得暴政为限度
七、民主化得含义
民主化就就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与推行现代民
主宪政得过程C
八、民主化得三次浪潮
1、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
2、第二波民主化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3、第三次民主化浪潮首先出现在南欧。
九、民主与平转变得一般条件
1、经济市场化
2、文化世俗化
3、政治文明化
4、政治领导人与执政党开明化
四、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传统得中国被认为就是一个高度
政治化
得社会。
2.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就是一种
社会价值
追求,就是一种规范
性得道德。
3.“政治”概念得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得
奴隶
社会时期。
4.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就是一种具有公共性得—社会关系
o
5.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
民众主义
得自下而上得集权式得政治
发展策略。
6.儒家与法家得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得王道与
霸道。
7.理想主义
方案政治设计得核心就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得好人统治,这就
是“人治”社会得政治设计思路。
8.马基雅维利
被认为就是近代西方政治学科得奠基人。
9.使神学与政治理论分家得就是意大利思想家
马基雅维利—o
10.密尔将人类行为分为
涉己
行为与
涉她
行为。
11.利益
得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得特性,形成了公
共权力与公民权利存在得基础。
12.公共权力
指得就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行为客体得制约能力与力量。
13.公共权力具有
权威性
与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14.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就是分—私有制
与工得产物。
15.政府以—法律制度
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得普遍
强制力。
16.国家得产生以
政府
得形成为组织标志。
17.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
单一制
与复合制。
18.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与社会提供服务就是国家与政府得
合法性
唯一
来源。
19.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得领导地位,就是执政党,而其她政党就是
参政党。
20.—中华全国总工会
就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
21.目前,各国形成了不同得政党制度,其中主要包括一党制、两党制、一党居优制
与多党制。
22.在西方
市民社会,就是伴随着自给自足得自然经济得衰落、自治城市得兴
起、社会角色得日益多元化与生活方式得日趋多样化而逐步孕育生成得。
23.政治秩序就是用来描述政治生活得有序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得概念。
24.古代社会治理得核心理念就是—统治
o
25.政治秩序并不要求预测人们得行为,它更多地关注人们之间得—合作
行为。
28.现代意义得政治参与思想就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
人民权利
得思
想。
29.从政治参与得主体来瞧,政治参与就是
普通公民
得政治行为。
30.公民行使政治表达得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政治言论
o
31.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对于
政治事务
得参与。
32.宪政
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与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
目中得政治正义观念。
33.根据马克思得理解,意识形态指得就是
统治阶级
得思想观念。
34.阿尔蒙德与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
政治文化
研究提供了
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
35.根据系统分析得理论与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
与
公共政策
三个方面。
36.卡尔•波普与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
法西斯主义
得分析,认为意识形态
就是一种“封闭得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
37.一般而言,政治发展得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政治革命
与政治改革。
38.早期现代化国家得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利化
三个阶段。
39.现代政治文明得基本原则包括秩序原则、自由原则、平等原则
与
宽容与理性
精神o
40.全球化得内容以
经济
领域为主,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41.精英民主
理论被视为民主研充得现代学派。
42.英国革命确立了
议会政治
得民主模式。
43.理想主义途径就是民主得
政治哲学
研究得基本思路。
44.具有现代化与
民主意识
得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得存在,对于民主得与平转
变具有重要意义。
45.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美国革命
与法国革命。
二、选择题
1.政治学名著《政治学》得作者就是(A)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哥拉底D西塞罗
2.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得代表人物得就是(B)
A孔子B韩非C庄子D荀子
3.中国古代得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BC),即政治权力得获取、保持与运用。
A法B势C术D权
4.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得方法有(ABCD)
A经济分析方法B历史研究方法C利益分析方法D阶级分析方法
5.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B)O
A政治哲学研究B政治科学研究C政治经济研兖D政治法律研究
6.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得最高形式就就是(D)。
A城市B城邦C法律D国家
7.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得主题就是关于(ABC)o
A城市国家得观念B城邦得理论C世界国家论D直接民主理论
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得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C)得自上而下得相对分权主
义得政治发展策略。
A民粹主义B民本主义C精英主义D民众主义
9.(C)方案就是“法治”社会得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B理想主义C现实主义D经验主义
10.政治权力实现方式中得(C)就是积极得权力作用方式。
A说服方式B命令方式C奖酬方式D规范方式
11.(ABCD)就是政治权力得主观构成要素。
A组织B能力素质C身份资格D理论与策略
12.政治学家划分国家与社会得界限,力图界定公共权力得范围与社会自治以及个人自由得
领域。在此方面,德国学者(D)得观点最具代表性。
A叔本华B黑格尔C康德D哈贝马斯
13.下列权利属于第二代“权利”得就是(ABCD)与居住等权利。
A受教育权利B健康C选择职业D保持最低生活标准
14.“守夜人”得小政府阶段政府得职能主要就是(ABCD)
A保护社会成员得财产安全
B提供一些公共事业与公共设施
C保卫国家不受侵犯
D保护社会成员得人身安全
15.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ABCD)
A行政机构B国家元首C司法机构D立法机构
16.纵观各国得宪法,以下得(ABCD)体现了法治原则。
A司法独立
B国家制定得法律必须就是良法
0法律而前人人平等
D各国家机关得权力必须由宪法与法律授予
17.马克思主义认为(A)制就是奴隶制与封建制国家得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B贵族C二元君主制D寡头制
18.当今世界,(ABD)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A法国B中国C德国D日本
19.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ABCD)
A行政机构B国家元首C司法机构D立法机构
20.欧美得保守党、自由党、民主党、共与党等都属于(A)政党。
A核心会议型B精英型C支部型D代表性
21.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团发挥其作用得非常规方式有(ABCD)o
A合法示威抗议B政变C恐怖活动D司法诉讼
22.政治社团发挥功能与作用得途径主要有(ABCD)等。
A大众传媒B立法机关C超国家机构D政党与议会党团
23.中国当前最重要得政治社团就是(BCD)o
A农民组织B青年组织C工会D妇女组织
24.社会主义将(D)确定为其宪政规则。
A民主法治B三权分立C依法治国D议行合一
25.善治即良好得治理,它就是(A)所应追求得目标。
A治理B民主C法制D法治
26.善治则就是一个上下互动得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ABCD)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
得管理。
A确立认同与共同得目标B合作C伙伴关系D协商
27.治理方法得单一从根本上说就是古代治理中缺乏(D)精神得结果。
A法制B法治C民主D平等协商
28.社会主义将(D)确定为其宪政规则。
A司法独立B三权分立C党得领导D议行合一
29.自上而下得监督我们称之为政治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包括(ABCD)等。
A司法监督B行政监督C立法监督D政党监督
30.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得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B)则就是最根本得民
主途径。
A监督B选举C弹劾D罢免
31.-般来讲,(A)只有在民主社会与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与实现。
A社会监督B政治监督C以权力制约权力得监督D政府监督
32.(ABC)采用多数代表制计算选票方法。
A美国B法国C英国D意大利
33.新闻舆论得监督方式主要有(ABC)等舆论形式。
A调查B报道C评论D批评
34.特定得政治符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得政治(8D),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
要得政治文化得传播作用。
A凝聚意义B代表意义C表现意义D象征意义
35.根据阿尔蒙德观点,政治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得一套(ABC)
A政治态度B政治信仰C政治感情D政治观念
36.克林顿与布莱尔政府所倡导得“第三条道路”宣称就是一种“新革新主义”,它倡导建
立一种新得结构,并把(ABC)作为其基础。
A机会平等B个人责任C公民与社区动员D自治
37.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得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AB)。
A代议制B民主制C法治D法制
38.在成年阶段,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ABCD)来实现。
A日常社会生活B大众传媒C政治实践D政治活动
39.(A)就是西方国家得主流意识形态。
A自由主义B福利社会主义C社群主义D
“第三条道路
40.从广义上瞧,政治文明主要就是指公共领域里得(BCD),它意味着人们之间得普遍
合作。
A政治稳定B政治一致C政治秩序D政治共识
41.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得(A)过程。
A现代化B民主化C法治化D法制化
42.渐进一妥协式得发展道路,以(C)为典型。
A德国B美国C英国D法国
43.(D)就是实现政治稳定得根本途径。
A发展经济B共同富裕C政治发展D政治制度化
44.宪政得核心就是(D)o
A形成公民社会B依法治国C保障自由D民主政治
45.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得价值在于(ABC)
A权威
B平等
C自由
D自治
46.从历史与理论发展逻辑来说,(C)民主理论就是民主理论最早与最典型得形态。
A.自由B.代议制C.直接参与D.间接参与
47.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得方式就是(CD)o
A暴力革命B军事战争C妥协D选举
48.(B)就是天生得民主派。
A.工人阶级B。中产阶级C资产阶级D小资产阶级
49.民主得限度包括(ACD)o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得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50.民主化成为一种世界性得进程就是在(B)o
A.19世纪
B.20世纪C.19世纪末D.18世纪末
三、名词解释
1、政治:就是人们在特定得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与维护特
定阶级得社会利益要求,处理与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得社会关系。
2、行为主义:就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得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
可量化得数据展开研究得观点。
3、公共利益:就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得统称,它就是全体社会
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得总体意志与要求得表达,就是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上升到
全社会范围内得利益意志得表现。
4、政治权力:政治权力就是种政治能力,也就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得就是一种
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得关系。
5、政治权利:就是根据宪法、法律得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得权利。
6、国家:就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得阶级为了维护与实现自己得阶级利益,按照区域
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得,以暴力为后盾得政治统治与管理组织。
7、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她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得政治团体。
8、政治社团:就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得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
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与政府决策得社会组织或团体,可能包括各种形式得行业协会、商会、工会、俱乐部、兴趣爱好者协会、利益集团等等。
9、利益集团:又称为压力集团,就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与社会政治主张得人们,为
了维护自己得利益与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与行为得政治性团体。
10、政治秩序:就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得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得一种
状态。
11、政治合法性:就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得政治秩序得合理性,其核心
观念就是人们对政治合作得理解。
12、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得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与政策过程得行为。
13、政治监督:指得就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
负职权得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得各种活动,包括
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14、政治文化:就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得相对稳定得对于生活其中得政治体系与所承担
政治角色得认知、情感与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得
主观要素。
15、意识形态:就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得信念体系,一种指导与激发政治行为得综合性
得思想观念。
16、政治革命:就是以阶级为主体以暴力为特征得对旧得政治秩序得根本颠覆。
17、政治改革:就是指政治关系得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得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
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得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得改进,调节政治关
系,以巩固与完善政治统治得过程。
18、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与行为方式上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与社会有效制
约得政府。
19、民主化:就是指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与推行
现代民主宪政得过程。
20、民主:就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得决策过程。
四、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得基本内容就是什么?
(1)
政治就是一种具有公共性得社会关系;
(2)
政治就是经济得集中体现;
(3)
政治得根本问题就是政治权力,也就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
政治就是有规律得社会现象,就是科学,也就是艺术。
2、什么就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得含义?
政治就是人们在特定得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与维护特定阶级
与社会利益要求,处理与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得社会关系。
对于政治得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它强调政治就是一种社会关系,并
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本质上就是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得利益关系。(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
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与协调得社会利益要求与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
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得利益关系这--社会关系得本质出
发,揭示政治得含义,这就在人们得基本需求得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得深刻性。
3、儒、法、道、墨政治学说得主要内容就是什么?
(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与“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就是“仁政”,主张为
政以德,修己治人,艮L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
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得政治观,主张以明
令显法与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与法家得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得“王道”与“霸道气
(3)
道家得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得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与社会矛盾来维持统
4、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得基本特点就是什么?
(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得角度瞧,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得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得
综合研究。
(2)
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得儒家思想来瞧,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
概括为“伦理政治学”。
(3)
从具体得研究角度与成果来瞧,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与
理论观点: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重民养民教民思想;德刑兼重;
重农抑商思想:天朝大国理想;忠孝观念,三纲五常;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得尊卑观念;
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汤武革命,应天顺人”
o
权威性;
支配性,:
强制性;
扩张性;
排她性。
5、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1)
(2)
(3)
(4)
(5)
6、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1)
自由权,各国宪法与法律所规定得公民自由权利既涉及政治方面,也涉及非政治
方面。
(2)
平等权,公民平等权主要就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即公民受到法律得
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得惩罚性对待,公民同等地具有遵守法律得责任。此
外,在政治活动中公民资格、机会得平等,尤其就是一人一票得权利,也体现着这种政治平
等。
(3)民主权,各国宪法与法律规定得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得参政权上。参政
权就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得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与罢免权。
7、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哪些原则要求?
(1)
人民主权原则;
(2)
权力制约原则;
(3)
法治原则。
8、如何理解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就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得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
得来源与归属得问题。
首先,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得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
得建立应该经人民得同意,国家机关得权力应该受人民得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
其次,既然国家机关得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只有通过
人民全体得默契或表示,国家才能获得权力,也只有在为了全体人民得利益时,权力才能给
予国家。因此,权力总就是归属于人民,总就是服务于人民。
再次,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
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得整体利益与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
它。
最后,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得权利与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人民得委托
表现为国家机关得权力,有关国家机关因此取得了派生得权力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规定
公民享有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中广泛得权利与自由,这就是宪法实现人民主权原则得重要
途径。
9、法治原则得具体要求就是什么?(亦可出题为:法治原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纵观各国得宪法,在体现法治原则时一般都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宪法就是国家得最高法律,其她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
织与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得活动原则;
第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三,国家制定得法律必须就是良法;
第四,各国家机关得权力必须由宪法与法律授予;
第五,司法独立。
10、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与利益集团得特性就是什么?
(1)
政党得H标就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
政党就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得较为稳定得组织机构;
(3)
政党对政府政策得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得关注;
(4)
政党以一定程度得共同政治偏好与意识形态为基础。
11、政治社团具有哪些一般性特征?(或政治社团得特征就是什么?)
(1)政治社团就是利益与目标较为单一具体得政治组织;(2)政治社团就是社会成员
按照特定规则形成得政治组织;(3)政治社团就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得政
治组织;
(4)政治社团就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12、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得条件有哪些?
(1)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得精神。(2)良好社会必须就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
度化得程度较高。(3)存在一个有效得协商机制。(4)存在一个高效、廉洁得政府。
13、善治得精神就是什么?
(1)
契约观念,契约观念得要素:第一,自愿;第二,一致同意;第三,责任性;第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
(2)
效率精神,包括得内涵:第一,管理效率;第二,制度效率;第三,回应性。
14、统治模式得基本特征就是什么?
(1)政治色彩浓厚。(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3)政府职能包罗万象。(4)
治理方法单一。
15、政治参与得作用就是什么?
(1)
政治参与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
(2)
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得
力量;
(3)
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就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得过程,它有助
于使社会利益分配得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得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
16、现代国家得选举原则就是什么?
(1)
普遍选举原则;
(2)
平等选举原则;
(3)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原则;
(4)
秘密投票原则。
17、政治选举得意义就是什么?
(1)
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得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得转移
提供了制度保障。
(2)
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
径。
(3)
政治选举就是促进民意得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得重要手段。
(4)
政治选举还就是缓与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得重要措施。
18、为什么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
(1)现代化过程中得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o(2)新旧价值观念得冲突。(3)
人们得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得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得执行危机。(5)此
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得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得不稳定因素。
19、现代政治文明得基本原则就是什么?
(1)
秩序原则;(3分)
(2)
自由原则;(3分)
(3)
平等原则;(2分)
(4)
宽容与理性精神。(2分)
20、民主得价值就是什么?
概括而言,政治学对民主价值得研究与论述大体存在两种途径,即理想主义得与经验主
义得。前者带有哲学研究得特点,后者具有历史与社会学研究得特点。
理想主义途径就是民主得政治哲学研究得基本思路。传统得民主理论家认为,民主得首
要价值在于“自治”。
民主得笫二个价值在于“平等”。民主反对任何特权,反对权力垄断,强调公民平等,提倡所有得职位与权力向所有公民平等开放,公民平等地享有参与决策与管理得权力。
民主得第三个价值在于“权威”。民主反对霸权,反对个人专制,反对强暴统治。民主
为政治权力提供了合法性。
经验主义途径体现了民主研究得现实主义思路。
经验主义理论认为与其她政治制度相比较,民主方法或制度得最大优势在于:
(1)民主宪政保证国家政权得与平交接,从而保持国家得长治久安。
(2)民主制度能使政府更加关心人民得幸福。
总之,民主制度就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可能得政治制度中最为优良得一种制度。民主制度
得价值主要体现为:它就是一种有益于多数人而不就是少数人得制度,因而,民主政府就是
“最能使社会繁荣得政府”;它将政治竞争纳入到既定得程序与规则之中,有利于减少社会
对抗得突发性与社会成员在政治上铤而走险得可能性;它以多数人得意志为其政治合法性得
基础,有助于实现政治权力得与平转移,也有助于避免与消除由于政权更迭与政策变动而引
起得社会动荡。
(本题答题时只需答出划线得内容)
21、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
1)
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得中产阶级,这就是民主得基础之一。中产阶级就是天生
得民主派。她们崇尚自由,反对干涉;主张合作双赢,反对您死我活;倾向中道温与,反对
极端与突变等。她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不就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
2)
与中产阶级规模发展相伴随得就是教育水平得提高。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得发展。公
民受教育程度提高,自主意识增强,不容易受极端分子得煽动,不盲从政治野心家得蛊惑,这有利于民主政治得成长。
与上述两方面因素相联系,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
自我意识与个人权力观念得形成,就是要求制度保障其权利得开始。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
自立、多元化、宽容以及不要期望过高。这都有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
五、论述
1、试评述历史上得具有代表性得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答案要点:
(1)
认为政治就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就是一种规范性得道德。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
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得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辩与抽象得
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得本质。
(2)
认为政治就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得体现与外化;这种政治观被称为神学政
治观。这样得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
(3)
认为政治就是围绕着权力展开得活动,对于政治含义得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
治观。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得价值与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得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得把握就是不深刻与不全面得。
(4)
认为政治就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瞧法被称之为管理政治观。在西方,有许多政
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得角度来探讨与阐述政治得含义。
(5)
认为政治就是对于社会价值得权威性分配得决策活动。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
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得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也具有片面性。
(展开论述见教材10—12页)
2、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得意义。
(1)
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就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得保证。如果公共利益与
公民个人利益存在矛盾或不一致得时候,就需要对“公权”与“私权”做一个划分,从理论
上提供理论依据,从法律上提供法律保障,这就为公共权力机构有效行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
据与法律准绳。使权力得到有效行使与利用。
(2)
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就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得保障。在公共利益与个
人利益不一致得时候,常常会发生这样得事情,公共权力机构或者出于保护公共利益得目得,或者出于机构工作人员得私利目得却往往打着保护公共利益得旗号,对公民个人权利进行侵
害。如果对“公权”与“私权”进行明确划分,就能从法律上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防
止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权利得损害。
(3)
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得侵犯。从理论上对
“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限制公共权力,保护公民权利,并从法律上赋予公共权力效
力范围,规定公民权利保护范围,为二者各自得活动界定范围,能够有效防止“公权”超越
其界限而产生得对“私权”得侵害。
(4)
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就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得基础。对“公权”与“私
权”进行划分,能够对公共权力有效行使提供保障,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权力得范围
有所限制,权力得行使有法可依,并受到约束与监督,权利得到合法保护,这就是对社会秩
序得基本确认。经验事实表明,权力得滥用就是社会动荡得根源。划分“公权”与“私权”
得界限,使权力得到有效限制、权利得到有效保护,这就是社会秩序稳定得基础。
(划线部分为要点,下同)
3、试述政治社团得功能。
政治社团作为政治性得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具有象征性功能、意识形态得功能、提
供情报得功能、工具性功能、经济性功能以及政治社会化功能。
(1)
政治社团得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为表示性功能。政治社团可以为其成员提供种种象
征性或表示性得权益。
(2)
政治社团得意识形态功能就是指政治社团能够反映与形成其成员共同得政治信念
与信仰。政治社团得意识形态功既为维护成员利益提供了理论根据,也为发展与聚集成员,形成共同行动提供了条件。
(3)
政治社团提供信息得功能就是指政治社团为其成员、行政官员,议员或人民代表
以及广大公众提供有关行业、本社团成员以及其她具体问题得信息或资料。政治社团能否有
效动员本社团成员与普通民众,能否说服议员或政府官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提供情
报得数量与质量。政治社团提供信息得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得作用中发挥得最为
突出。中国共青团、工会、妇联最主要得功能之一就就是上传下达,一方面把本社团成员得
想法与利益要求上传给党与国家机关,另一方面又把党与国家机关得政策意图传达给本社团
成员。
(4)
政治社团得工具性功能就是指政治社团被其成员用来完成某一具体目标。
(5)
政治社团得经济性功能就是指社团在帮助成员实现经济利益方面所发挥得作用。
政治社团得活动与经济利益紧密相关。
(6)政治社团得政治社会化功能,可以使其成员通过社团活动学习与获得政治文化与政治
技能。政治社团就是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得重要媒介与场所。一方面,其成员通过参加政治
社团得活动与社会政治生活,了解政治生活得规则与技能:另一方面,政治社团也以特定得
政治价值与政治规范影响其成员。
4、试述善治模式得特征。
答案要点:
(1)
善治模式得主体未必就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得强制力量来实现;
(2)
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得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得明确界限,并且
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得依赖关系;
(3)
善治就是一个上下互动得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得参与;
(4)
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得多元化。
(以上要点均须展开论述,否则酌情扣分)
详细论述如下:
善治模式得特征:
第一,善治模式得主体未必就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得强制力量来实现。一直以来,公共权力中心得唯一性被默认为就是一个不可更迭得原则,但就是善治理论却使公共权力中
心多元化。除了政府之外,各种机构(包括社会得、私人得)只有得到公众得认可,才可以成为公共权力得中心。公共权力不再被政府所垄断,使得政府与其她公共权力中心之间不再就
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得关系,而就是平等合作,依赖互动得新型关系。
第二,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得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得明确界限,并且
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得依赖关系。统治基本上局限在社会公共领域,所关联得对象就是一种
二元对立式得国家与民众。作为政府管理模式得善治与市场、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独立组织等具有许多联系。存在于私人领域与第三领域得治理(如公司治理、社区治理)
并不就是一个封闭得系统,它们与政府得治理有着密切得联系。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
它独自承担得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后者包括各种私人部门与公民自愿性团体,它们正在承
担越来越多得原先由国家承担得责任。国家与社会之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得界限便
口益变得模糊不清。但这种模糊与古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得未分化有着本质得区别,当代社
会得模糊说明利益整合与聚合得程度,其前提就是在社会利益得分化程度非常发达,而古代
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得模糊却就是在社会利益得分化程度非常低得情况下发生得。
第三,善治就是一个上下互动得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得参与。统治得权力运行方
向就是自上而下得,它运用政府得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与实施政策,对社会
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得管理。与此不同,善治则就是一个上下互动得管理过程,它主要通
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与共同得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得管理。善治得实
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与认同之上得合作。它所拥有得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
得权威,而就是合作网络得权威,其权力向度就是多元得、相互得,而不就是单一得与自上
而下得。善治组织得产生不就是来自于授权,而就是来自于协商,就是由成员平等协商产生
得。组织内部得议事规则、办事程序又经过成员协商约定。决定事项得过程由于通过了彻底
得民主协商,成员得意见能够得到充分得表达,具有非常灵活得利益表达机制,能够更好地
体现公开、公平与公正。
第四,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得多元化。统治得典型模式就是运用发号施令
来达成目标。而善治模式则认为办好事情得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得权力,在公共事务得管理
中,还存在着其她得管理方法与技术。政府应该运用各种可行得办法来达到公共事务得良好
管理。行为主义就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得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
量化得数据展开研究得观点。
其主要特点体现在;其一,主张以政治行为与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得研究对象;其二,注重政治研究形式与手段得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其三,强
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得实证性政治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就是经验性与描述性得;其
四,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得科学态度与方法得到公正得结论;其五,吸收大量得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多个层次
得研究,构成了形形色色得政治学说,大大拓宽了政治学研究得领域,形成了诸如政治社会
学、政治心理学等等大量边缘学科;其六,规定自己得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得“应然”,而
在于政治得“实然”,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从技术角度瞧,怎样进行统治与权
力分配,而不就是阐明统治为何就是合理得。
5、试述自由主义理论所遵循得原则。
(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就是自巾主义得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
得就是人类个体,而不就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C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得道德意义,而且
具有独特得特性。自由得目标就就是建立一种社会,使每个个人根据自己得判断尽其所能地
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得利益与幸福。基于上述观点,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得原则,给
每个人以同样得机会做出她们自己得道德决定;它认为,人要得到自由得发展,不仅要排除
人类活动得一切自然障碍,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得干涉,而任其个人得本能自由发展
与自我实现。
(2)自由原则,个人自由就是自由主义得核心价值c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
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得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
己得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得自由可能会威胁她人得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
下得自由”。按照这种观点,自由也就是一种许可,每个人都必须做出承诺,最大可能地享
受与其她所有人一致得自由。
(3)
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得结构,凭借人得理性能力与严格审
慎得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得判断,即
对个人最为有利得判断。同时,它也鼓励每个独立自由得个体相信进步,相信人类有能力通
过争论与交换意见来解决分歧而无需流血与战争。
(4)
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得道德价值性。
这使它对平等权利采取认同态度,特别就是对于“法律得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政
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给以大力支持。然而,基于个人才能与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
样得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社会平等或收入平等这样得观念。它更倾向于认可机会平等(给
每个人以同样得比赛场地),认为那会给每个个人以同样平等得机会去实现她们不平等得潜
能。所以,自由主义支持“知识精英”得原则,认为那就是对天才加勤奋这一事实得认可。
(5)
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得人说话或行动)不
仅就是个人自由得保障,也就是社会强大得手段。它相信,多元主义作为道德、文化与政治
多样化得体现,就是社会积极健康发展得条件与标志。它确保所有得观点都能够在自由思想
得市场上得到检验,从而促进争论与智力得发展。此外,自由主义还倾向于认为,竞争观点
与利益之间存在着--种平衡与自然与谐得关系,它往往使各种相互矛盾冲突得观念大打折
扣。
(6)
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与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政府
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得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制与民主制。
同样,社会组织与机构也就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得个人自愿协议而形成得。所以,权威,无
论就是政府得权威,还就是社会组织得权威,都来自下面,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获得合法性基
础。这种认识使自由主义拥护民主,但它所坚持得自由原则又使它对民主持一种审慎得态度。
在自由主义瞧来,民主就是为了防止公共权威侵害个人自由得手段与制度保障。自由主义还
认为,“民主得最大危险来自于多数得无限权威”一一“多数得暴政”,因此,民主政治实
行多数原则得同时,还必须实行保护少数得原则。为了防止民主偏离正轨而走上专制得道路,自由主义者主张为民主设防,给民主以限制。
(7)
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就是社会秩序与稳定得保护者,但就是,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得危险。因此,自由主义倡导
有限政府。同时认为,实行政府分权,在政府各制度之间实施制衡原则,确立保障个人权利
得成文宪法来界定国家与个人得关系等等,就是实现有限政府目标得基本途径。
6、试述政治社会化得途径。
(1)家庭,家庭就是政治社会化得笫一个途径。儿童时代得经历与影响对一个人--生得
政治态度十分重要,而家庭正就是一个人最初得、影响最为直接得政治社会化媒介。在家庭
环境中,上一•代人通过日常生活把她们对世界、对社会得瞧法,对政治体系得态度,对政治
事件得评价以及她们得政治价值观与政治态度、政治感情,直接或间接地传授给下一代,使
其初步学习与了解外部政治生活。许多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尤其就是父母亲对待事物得态
度与意见影响着子女得态度与意见。
(2)
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得专门化得学习与训练场所,因而,就是传播文
化得专门机构,就是系统化强有力得社会化途径c在学校生活中,学生_方面通过接受专门
得文化知识与系统得政治教育,形成了对政治生活得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在与同学与老师
得相互关系中,初步体验了社会政治生活。
(3)
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就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
化得重要途径。它不仅在传播政治文化、形成共同得政治意识方面,而旦在改造政治文化、引导社会政治方向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众传播工具实现政治社会化职能主要通过两种
方式:(1)通过新闻报导、舆论渲染等方式,吸引社会大众对问题得关注,以增强公众政
治认知。(2)在宣传报导中直接宣传某种政治观念、政治价值与政治感情。大众传播工具
不仅就是信息沟通得桥梁,而且就是改造政治文化得工具。一种新政治文化要上升成为社会
得主体政治文化,必须通过广泛得大众传播。因此,谁掌握了大众传播工具,谁就拥有了政
治文化得领导权。
(4)社会政治组织,各种各样得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如工会、职业协会、社团、政党、国家机关等,也
吸纳新成员,使其过一
织与机构中,政党就是
众得政治态度;通过发
来实现其成员与拥护者
(5)政治符号,[就是政治社会化得重要途径。它们通过宣传自己组织得主张与信仰,种有组织得社会生活等方式,实现政治文化得传播。在所有得政治组
最重要得社会化途径。它通过宣传党得纲领、政策主张,影响社会大
展新成员,使她们在党组织中受到社会化得培训;通过党得各项活动,,得政治参与°
协定得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政治领袖人物得肖像等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彳与
卜政治象征意义与代表意义,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得政治
文化得传播作用.此外,教会、工作场所与娱乐、职业、文化团体、社区等,也都具有政治社会化得功能,承担着传播政治文化得功能。
7、试述我国当代宪政建设得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
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得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扩大公民基本权利得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得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得权利保
障网络;
第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主得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
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得主要渠道与场所;
第三,实现党得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得统一;
第四,坚持与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得多党合作制度。
(展开论述见教材256-258页)
8、试述民主与平转变得基本条件。
第三次民主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政治发展得现实显示,民主得与平转变需要具备
以下基本条件:
1、经济市场化:在一个温饱不能保障得国家,在一个政府对社会主要资源即经济资源
实行高度控制得国家,在一个连经济自由都无从谈起得国家,保障政治自由得民主宪政不可
能得到成长。
2、文化世俗化:在一个宗教观念主导人们思想,人们总在非理性地寻求与证明自己得
“正统”,而把其她持有不同信念得人视为“异教狂徒”得地方,民主不能得到成长。
3、政治文明化:在一个政治没有得到“驯服”得“自然状态”下,在一个动不动拔刀
相见、崇尚武力得国度,民主也不能得到成长;在一个没有“给政治家与反对派以出路”得
地方,民主转变也不会通过采用与平手段得到实现。
4、政治领导人与执政党开明化,精英在政治转变中起着非常重要得作用。具有现代化
与民主意识得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得存在,对于民主得与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