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怀疑论思想述评-西方哲学史作业

时间:2019-05-14 04:0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休谟怀疑论思想述评-西方哲学史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休谟怀疑论思想述评-西方哲学史作业》。

第一篇:休谟怀疑论思想述评-西方哲学史作业

休 谟怀 疑 姓 名:院 系:专 业:学 号:

论 思 想 述

休 谟 怀 疑 论 思 想 述 评

摘要:怀疑论问题在认识论中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至今仍是哲学领域极具争议性的一个问题。近代休谟的怀怀疑主义哲学其内容是非常丰富而复杂的,休谟哲学的意义是非常广泛而深远的。他深刻反思以往的一切哲学,提出的一系列怀疑,探索了人类的认识领域。休谟的怀疑主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关于普遍性、必然性的怀疑主义,关于外界物体存在的怀疑主义以及关于心灵实体的怀疑主义。本文就休谟哲学的三方面怀疑思想作简单的述评并浅析其在哲学史上的意义。

关键词: 体谟; 怀疑; 实体; 因果关系

休谟在某些方面继承了洛克和贝克莱的经验论传统,对人类的认识能力、范围、认识和心理活动的发生、机制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提出了一套包括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在内的系统的“人性科学”。他认为人性科学是经验科学,他必须建立在观察和经验之上。人性科学的一切结论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不能超出经验,并只以经验作为确实性的根据。同时他也批判和发展了洛克和贝克莱的经验主义,他通过严密的分析和论证,最终解释了经验主义哲学的怀疑主义性质。

休谟的三种怀疑论思想

休谟的怀疑思想(不可知论)认为,人类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和观察基础之上,“思想中的一切材料都是由外部的或内部的感觉来的”,感觉经验是惟一的存在,感觉之外的任何客观物体和心灵实体是否存在都是不可知的,自我、外部世界和规律性全部是“虚构”的。

关于普遍性、必然性的怀疑主义

休谟从经验论的基本原则出发,把所有知识都归结为心灵的知觉,认为知觉是构成心灵的原子元素。全部知觉表现为印象和观念两种,印象是观念的来源,观念是印象的精确复现,两者的差别只在于刺激心灵的强烈和生动的程度的不同。每一个简单印象都对应于一个简单观念,各种观念之间是相互区分,各自独立的,它们之间相联结的方式仅仅表现为类似关系、接近关系、因果关系三种性质,心灵通过联想顺利地从一个观念推移到另一个观念。

一方面,对事物普遍性的否认。每个事物都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种性质,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休谟认为,我们的全部观念都由印象复现而来,观念的本性是个别性、特殊性。否认理性对同质同构事物的抽象、规整作用。休谟认为,所谓的因果关系,客观规律都不过是心理习惯形成的,一切都是习惯的产物,一切都是主观的约定。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是其认识论的核心部分,他运用实验推理方法对其进行了极其繁琐的归纳论证。在对因果关系的心理现象考察中,他发现凡是被认为是原因和结果的那些对象总是接近的,而且在时间上因先于果。这种接近关系和接续关系是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但仍不能提供一个完善的因果性观念。

休谟把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直观和演绎确定性的知识,一类是以经验为根据的或然性知识。因果知识属于或然性知识。在休谟看来,人们在看到两个对象的恒常结合之后形成的所谓“必然联系”的观念,实质上只是对象的恒常结合在人心中形成的一种习惯,这样,休谟就把事物的客观必然性转化成主观的习惯和信念了。关于外界物体存在的怀疑主义

休谟认为,所谓实体观念,仅仅是各种特殊观念的集合体,是从反省印象而来,宇宙万物都不过是一束知觉之流。因此,知觉以外的存在原则上是无法知道的。休谟把对物体存在的信念划分为物体继续存在的信念和物体独立存在的信念,认为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证明了其中一个,也就证明了另一个。休谟主要论证:为什么当我们没有关于物体的感觉呈现时仍然相信物体的继续存在? 他把对继续存在信念的说明作为解决外界物体存在信念问题的突破口。

首先,物体存在的信念不依赖于感官或感觉的直接性。休谟认为,信念的本质在于我们想像它的方式和它呈现于心灵的生动活泼性,当我们把相信继续存在的感觉与不信继续存在的感觉相比较时,我们发现前者具有恒定性和一贯性两个特性。由于感觉的本性是原子性,各个感觉元素之间是互相区别、独立的,因此,感觉的恒定性和一贯性不是来自感觉的本性,而是由心灵的一种想像和联想功能所决定。休谟认为,由于感觉的恒定性和一贯性,就使得假设和虚构感觉在间断或中断时仍然继续存在成为势不可免,以不破坏心灵在想像时的自然进程,并使得心灵在想像的推移过程中带有原初感觉的活泼性。休谟认为,一般人不会对知觉对象作任何思辨的分析,知觉的“天赋”本性和直接性使他们很自然地把感觉中所呈现的对象当成是外界的存在,把感觉和对象予以混淆,感觉就是对象,对象就是感觉。显然,他对物体存在信念的自然主义心理描述因缺乏理性的思辨而显得松散、没有说服力。

关于心灵实体的怀疑主义

就像对外界物体存怀疑态度一样,休谟对心灵实体是否存在也认为是不可知的。传统上,西方哲学把心灵看作是能进行思维活动的精神存在,认为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存;近代西方哲学普遍接受心灵实体概念,认为心灵实体是一切心理属性的承担者和所有精神活动的发动者。休谟对这个心灵实体提出疑问,认为人类一切知识都建立在经验和观察之上,如果紧紧依据经验的原则,关于心灵实体的问题是绝对不可理解的,无论把它看成精神的还是物质的。休谟采用自然主义心理描述和推理方法来论证对心灵实体的不可知。

在历来的哲学中,人格的同一性是建立在心灵实体或自我之上的。休谟认为,人格的同一性只依赖于意识,主张将“人”的同一性与人格的同一性区分开来,认为“人”是指某种有生命的机体和组织“ 人”的同一性要根据人体生命组织的同一性来理解。而人格是指思想意识之类的东西,是对自己“内间经验”反省的结果。由于一切知觉都是独特的存在,我们无法知道知觉间有何种实在的联系。因此,人格同一性只能是由知觉在想像中的联结产生的,其联想原则主要是_类似联想和因果联想。休谟十分倚重所谓心理的“原则”或倾向。在类似联想的心理过程中,接续出现的知觉极其相似,形成知觉链,从而使想象较为顺利地从知觉的一环转移到另一环,整个知觉串显得像一个持续存在的对象。

对休谟怀疑论思想的认识

在休谟的体系中出现了自然信念同怀疑倾向的对立,自然主义描述和怀疑主义论证的对立,感性和理性的对立,这些对立是休谟怀疑论的一个基本立足点。休谟认为即便是自然主义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抵消怀疑思想的出现。但是,他不能消灭怀疑论思想,因为它所描述的事实仍然是“可错的、可骗人的”,并不能说自然主义具有绝对的真理性。

在很大程度上,休谟出于调和各种矛盾的目的,在承认知觉真实存在的同时,又通过其信念说并求助于想象而承认了外界物体和心灵的存在。休谟有承认外界物体存在的需要,但设法之予以承认以后,有深感不妥。这就是休谟在构造其哲学体系时所陷入的无法摆脱的困境。另外,从休谟在停止纯理论性的哲学思辨,而接触实际生活,从事实际活动以后心情所发生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克服理性与实践的完全分离,对于他摆脱困境足多么的重要。休谟的怀疑主义是理论的怀疑主义而不是生活的怀疑主义,温和的怀疑主义而不是极端的怀疑主义。理论的怀疑主义是对某些信念或是知识体系的有效合理性依据提出质疑,生活的怀疑主义只是对日常生活中言行方式犹豫不绝的状态。休谟在理论上是个彻底的怀疑者,而在日常生活中又倾向于实践和常识。

怀疑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在哲学史上,休谟最直接的贡献是推动了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休谟还证明从经验中找不到普遍的必然性。休谟的怀疑论,尤其是对因果关系的理性根据的怀疑,将康德从“独断论的迷梦"中唤醒。

迄今为止西方哲学界对休谟哲学的各种评价中有两种主要的论点。一种论点是把休谟当成纯粹的怀疑论者,认为他的主要目的和成就就是通过彻底展示经验论的内在含义,把洛克和巴克莱的哲学发展到它的逻辑结局——哲学的怀疑主义。另一种论点是把休谟当成是一个分析哲学家,认为他反对形而上学并对知识做出了划分,是为了确立对概念、意义、命题等分析性知识的可能性和主导地位。怀疑主义的出现往往有其历史和逻辑发展的必然性,往往成为推动哲学发展的契机,休谟的理性怀疑论正是当时欧洲各派哲学理论陷于无法克服的自身矛盾和理论纷争的必然产物。

不管是对心灵实体和外界物体的怀疑,还是对事物普遍性及其因果必然性的否认,休谟的怀疑主义的根本缺陷是离开实践去考察人的认识能力。休谟的哲学出现在近代哲学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阶段,具有承上起下的历史作用。他的怀疑论为康德的思辨哲学铺平了道路,将近代哲学从客观主义拉回到纯意识的轨道,为胡塞尔现象学的完成打开了通路,为当代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建立铺下了基石。休谟的怀疑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革命的。

参考文献

【1】徐向东.怀疑论、知识与辩护【M】.北京大学出版社

【2】于霞.论休谟的怀疑论【J】.湘潮(理论版).2007年第10期

【3】周晓亮.胡塞尔和休谟关于主体性问题的理论关系【J】.《德国哲学论文集》.第十 期.1991年

【4】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81年

【5】朴光哲.休谟的因果论【J】.中国大学生毕业论文精选精评哲学卷.2002 【6】周晓亮.人性论导读【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4一_35页 【7】阎吉达.休谟思想研究【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

【8】周晓亮.休谟及其人性哲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53页

【9】马良.休谟知识论体系的核心一理性怀疑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五期 【10】A.J.艾耶尔.休谟【M】.曾扶星,郑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11】张钦.休谟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12】休谟.人性的断裂【M】.冯援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9)

第二篇:《西方哲学史》作业: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公元前469年,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城邦附近的一个小山上。他的父亲是个雕刻匠,母亲是个助产婆。苏格拉底长得其丑无比:他的脸面扁平,像被平底锅砸过一样;嘴唇肥厚;鼻子扁大而向上翘,集狮子鼻与朝天鼻之大成;两眼相距甚远,有“眉间尺”的风范;眼球凸出,眼放凶光。这样的长相实在不应该一天到晚在街上闲逛,不过正如罗丹决定砍去那过于漂亮的双手以免使人忽视整个雕像的美感一样,上天造就他这副尊容也许是想让人们看清楚哲学家真正的魅力所在。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他喜欢在广场上与人讨论各种问题,或者仰面朝天进行哲学沉思,有时甚至通宵达旦。苏格拉底虽然述而不作,但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哲学。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在柏拉图的三十多篇对话体作品中表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识你自己。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引用镌刻在德尔菲神庙门前的名言来号召人们:“人啊,要认识你自己。”在他看来,哲学应该研究正义、美德、勇敢、虔诚等与人生相关的问题,而不要把眼光盯在深邃玄奥的自然界。正因为如此,西塞罗才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第二,灵魂不灭说。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第三,美德即知识。

第四,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第五,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苏格拉底生得很丑, 却死得很美。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爱智”的事业, 直到生命的终结。他被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判处了极刑, 大义凛然, 从容赴死, 遂成了千古美谈。他死后, 雅典人幡然醒悟, 追悔莫及, 深深自责——据说雅典人没等审判就处死了控告苏格拉底的人。后人极其怀念这位有着伟大人格的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死了, 他没有选择自动放逐来取代死刑, 也放弃了他有钱的弟子包括柏拉图在内买通狱卒逃生的机会,他更没有对法官的要求作出让步。他以至高的人格坚守了自己的哲学。

苏格拉底的哲学是同他的生活实践融为一体的,而他个人的命运同雅典的命运是不可分的。他为了祖国追求善的理想,而他的祖国则用死刑酬答了他的贡献,成全了他的哲学。苏格拉底没有丝毫的激愤、畏惧或是悲哀,而是依旧用他智慧的语调诚挚地奉劝着一切。他明白他是神的使者,这一切都是神的安排,他还有他生命未完成的部分,而死恰恰能给他一个完美的结局。

苏格拉底用他的死完成了他的哲学——他的伦理学是关于人生的幸福的德性,他“精神助产术”是关于人的智慧,而他的死亡则最终见证了人生的意义和责任。如果说哲学是关于人生的幸福、智慧和价值的思考的话,那么苏格拉底就是西方哲学史上三位一体的巨人。正如德国哲学史学家策力尔所说:“苏格拉底给了哲学以有力的推动,以至于直到整个古代世界的终结,哲学都没有离开过他所指引的道路。”实际上,苏格拉底的影响远远超过哲学的范围。他用他的思想、言辞、生活、和死亡深刻地影响了整个西方文化,被称为“西方的导师”。他对社会沉沦的危机意识、甘为牛牤警醒大众的精神和挽救社会道德的行为都已成为西方知识分子的人格典范,他的死亡和耶稣受难一起,使整个西方文化具有了深刻的悲剧性色彩。他已与耶稣基督、中国的孔子、印度的释迦牟尼一起,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四位至圣先师,堪称“人类精神之父”。

第三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上卷读后感

整个西方的哲学史就如同浩瀚的星空,闪耀着各种哲学家的智慧,从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们所闪耀出来的哲学星光。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位哲学先贤们的思想,西方哲学的长河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实话实说,自己在读《西方哲学史》这本书的时候的确是特别的吃力,在自己高中对哲学学习的基础上还是脑子里还是一半浆糊一半水,没有能够深切的领悟到在这些哲学先贤身上的精神。我在这里想对我感兴趣的话题:在西方哲学史的过程对于科学和神学之间哲学的唯心和唯物的争论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在书的绪论中:罗素说,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至于这两种因素在哲学家的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大不相同;从前苏格拉底时期,古希腊哲学中,神学和哲学的结合,在这段哲学史中我读到的更多的是关于荷马时期英雄的神话,从神话中去寻找哲学。而到了亚里士多德时期,他力求哲学像科学研究那样明晰。关于哲学和美,到底是偏向于纯粹的形上的思辨,还是偏向于严谨的富有逻辑的对自然万物的精确的观察和把握,亚里士多德选择了后者。用科学的角度去解释哲学,去领悟哲学。但是,唯有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当然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更去倾向于哲学向科学的严谨,对大自然的把握去迈进。

我想关于罗素对于哲学是介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说法,对于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来说,这个说法无疑我们应该是更坚信于前者,我们所能够接受的。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世界是物质是构成它的主体。而对于物质的研究我们需要的是科学,是从实践中去认识物质,而不是神学那样虚无缥缈。所以我自己理解哲学中介于这两种学说之间其实也是有偏向的。更多的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我思故我在的思想我觉得是在向神学的方向靠拢。他们所强调的正如同古希腊时候对于英雄神明的崇拜。这些神明可以用他们的主观意志去改变世界,改变历史。更多的是从唯心的角度出发。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的观点,还有中世纪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是在向科学的方向靠拢。更多的是强调用实证的精神和态度去研究哲学,从实践中区认识物质去了解物质来发展丰富自己的意识。我想在西方最初的哲学史中这种科学和神学的争论就在两个大师身上体现: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他们开创了所有的哲学命题,可他们之间又有如此巨大的分界:柏拉图是一个诗人,他用激情体验着宇宙的美的统一;而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科学家,他用冷静的理智规范着宇宙机械的秩序。在他们以后的时代里,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人类的意识中几乎始终贯穿着他们两人的思维方式。

而在西方的漫长哲学史中,我发现了哲学在西方世界的发展和前进长久的都是在宗教环境的发展的。所以哲学的发展没有离开神学的影响。而在神学的影响中,又出现了更多理性的哲学家对于客观存在世界的思考。从柏拉图要把荷马这样的诗人驱逐出他的理想国了。用诗人的力量去触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到了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是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去研究世界了解科学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哲学开始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写到这里我也突然更加明白。西方哲学的这一段开始的历史里面,并不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更多的是对宗教的狂迷感性的对哲学的认识和一种理性科学的对哲学认知的区别。

当然我更是推崇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人与自然万物的距离拉近了。人类意识中哲学的、宗教的、科学的三种认识方式中,科学的认识方式的力量在逐渐强大,开始被确立了起来,这也表明人类自身的分界变得明显了。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老师柏拉图那种冷静的理智,但他比柏拉图更彻底的抛弃了激情和诗人。他在观察宇宙万物时,更像是带着一架显微镜。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物理的或者生物学意义上的宇宙,富有秩序而有那么机械。他在寻找宇宙万物的原因时,他发现了“不动的推动者”或者“第一推动力”。可以说,柏拉图是完全沉浸在一种关于美的幻想中发现了“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则基于对现实的冷静观察而推出了宇宙万物。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面被中世纪的思想界奉为经典的原因吧。

但是,这其中我更有疑惑,也许是自己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认识还不够深入,我不能了解,为什么他科学严谨的研究,对于哲学用一种理性而不是宗教的观点去研究却在中世纪被封建的罗马教廷奉为了权威,甚至于出现了中世纪长时间的思想禁锢。以至于到了后期是文艺复兴中无数先哲们的鲜血和勇气才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理论的禁锢。这是我疑惑而不明白的。理性和科学的研究为什么在宗教的背景下反而成了压制科学的最好武器。

对于西方哲学史的阅读我想我现在也仅仅只是在管中窥豹,只是很局限的了解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一些思想,至于对这些思想的影响我认为必须要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用整体的思想把西方哲学的长河和它的宗教历史人文背景结合,用西方思维去了解,也学才能更好的认识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智慧。对于《西方哲学史》这本书我还会继续的去研读,发现更多的疑惑和丰富自己现在的马克思唯物观,真正的做到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认识,发展自己的意识,更好的去指导实践。

第四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时间显得很有限。读得不多,可能真正关键的理论也尚未读到,但是在看序言部分时,便已有了些许模糊的感受。它让我有想把这次漫长的阅读坚持下去的想法。

哲学于现在的我,还有太多的东西不能完全理解。它的问题甚至是没有具体的答案的,它也并不是要让人信服于某个唯一的答案的。在绪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或者说,哪怕宇宙是坚定不移地趋向于死亡,它也还是值得加以追求的吗?究竟有没有智慧这样一种东西,还是看来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是极精炼的愚蠢呢?对于这些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各派神学都曾宣称能够做出极其确切的答案,但正是他们的这种确切性才使近代人满腹狐疑地去观察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如果不是对于它们的解答的话,——就是哲学的业务了。

作者所提出的疑问,也正是我的疑问所在,或者说是我们的疑问所在。

我们现在所能认识到的一切,对于全部的世界,未知的、久远的、广阔无边的甚至是我们不能定义的世界而言,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所确定的对,为什么是对的,我们所公认的错,难道真的如我们心想的那般,一无是处?现代社会所公认的标准,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使社会能够比较稳定地运转起来,然而我们从何可知这一切的规则就是完全没有BUG的呢?规则只因为大家的公认,就可以被认为是对的么?谁能肯定现在的规则会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下去,而不是积重难返呢?我们眼中的和已知的社会最高形态,就一定如同前人的书中描绘的那般美好么,新的问题会不会出现,而达到巅峰之后的社会又会不会逐渐走向衰亡?

有时候我不太敢去想心里的疑问,因为有很多东西我还想不明白,困惑和怀疑在得不到正确导向的时候,往往会有不理想的结果出现,倒不如暂存心底,日后再来寻求答案。

我并不认为我能通过这本书找到最终的答案,作者也一定不是这么希望的。但从一定程度上,它能让我清楚一些过去不清楚的事物的由来和发展,我们的世界是怎样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同时我又觉着,有些事,即便它确实是一个问题,也没人能给出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沿袭着某种规则来完成这件事的原因,我们还是要把这些事继续做下去。

比如宇宙坚定不移地走向死亡。如果说宇宙是一个生命体的集合,它也会有衰老的一天,那么说宇宙会有死亡也是合理的。但是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就应放弃对宇宙的追求么?可能到头来,在某些意义上,追求探索一个最终会毁灭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但至少在眼下,我们凭借着我们这一点点精炼的愚蠢去探求宇宙,并没有什么不好。可能是人类的好奇心让我们无法一直等待到宇宙和我们自然相遇的那一天,所以在那天来临之前,即使是一直在大门外徘徊,人类还是会乐此不疲。

不能因为哲学而放弃一些已有的希望和基本的认知,尽管它们看起来都是那么令人怀疑。这样浅薄的想法,有着对未知的、难懂的世界的恐惧。我也没有信心能完全理解哲学,同时我也畏惧于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陷入迷茫和虚无,因为别人并没有这份迷茫和虚无。人们摒弃了对本源的困惑,而专注与日常的生活;哲人们拨得云开见月明,活得自然而明白。而思考着本源,又无法成为哲人的人,既不能专注地生活,也不能活得明白而自在。

虽然这本书还没有读多少,却有这么多想要说的事,即使有那么点废话连篇。希望,能够找到一点点的答案,虽然是凭我那极不精炼的愚蠢。(宋俊豪)

第五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1

以前看过很多哲学的书籍,看的我是雾里看花,一头雾水啊!这段有时间了,从头又读了一遍哲学,终于让我知道什么是哲学了。就是一般比较有思想的人,整天吃饱之后,玩的没玩的之后,问一些让人头大的问题。比如说,世界是什么,我们是怎么来的,宇宙是怎么来的,人为什么而活的。

自己问自己之后,开始的时候又给不出答案,就编造一个,结果又得蒙对了,有的蒙错了。一些有权利的`人也去猜,猜完就说是对了。不让别人反对他,有人反对就弄死。比如哥白尼就被弄死了,还有著名的苏格拉底也悲剧了。西方的哲学和东方的哲学不一样,西方的哲学偏于理性,以逻辑为手段,来研究世界时什么。东方的哲学偏于感性,以阴阳为基础,结合四象八卦,生万物。我们不研究世界是什么,但是我们尊重世界的法则,讲究顺其自然,按照世界的变化去行事。

西方的哲学是首先要推崇希腊哲学,也就是古希腊哲学。这里首先研究的就是自然,研究一下金木水火土是什么,由什么组成的,以及他们之间是怎么变化的。研究这些问题的一些牛人有记载很多,比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慢德。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和行为问题被提出来了,就是说,真理的问题,那句“吾爱吾师,我更爱真理”的话大家就知道了吧。由于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都出来了,就会有人站出来了,说好多东西不合理,有名的就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位,他们去除糟粕,取其精华。把哲学的世界重新整理了一下。之后就是伦理问题,说实在的,我一直没有弄明白伦理到底说的是什么,好像是说,人的灵魂和世界还有社会之间的关系。但是是什么关系不太懂。

随着人类的进步,出现了经院哲学,也出现了教会。教会以信仰为背景,以神权为手段,以统治者的身份出现了。人类还在进步,科学的大门已经找到了,但是还没开。但是人类还是向着真理出发的,以当时的科学水平,发现很多经院哲学是错的,有人出来反对。结果也是悲剧了。历史的必然规律是:一个出现,就会伴随着另一个消亡。自然哲学的出现(科学)打击了经院哲学,经院哲学为了生存,只能改变了,变得更玄乎了。自认科学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个就叫做经验哲学。既然是经验,就自然出现个人主观色彩,大家就是出来理论一番。理论的最后结果一般是,出来一个大人物,以公正的身份去评判。以批判的眼光对待问题。这里面也参杂着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其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到现在还很实用。到现在的实用主义哲学登上历史舞台,看看身边的人,都是实用主义,不喜欢理论。各个问:有什么用啊?问这种话的人,我想还是先读读书吧,之后再问吧。要不会让人笑话的。因为理论是基础,理论很重要的。不要问他有什么用,比如问你:刚出生的小孩有什么用啊?与此相同,理论就是刚出生的小孩,等他长大了,就知道他有什么作用了。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2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应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透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透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因此“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能够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应对了死亡后,在应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此刻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它需要有什么来明白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职责。人类根本的职责,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状况来看,只有持续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3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觉得哲学似乎高于生活,甚至与实际相距甚远。但不可否认,从古至今,哲学对历史轨迹的沿革,社会进步的推动和阻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时代哲学的发展,往往引导着那个时代最前沿的思想革新,而思想往往是变革中最具先行性的事物。罗素将哲学解释为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事物。但哲学,同样是诉诸于理性,而不应盲从于权威。因此,罗素在解读哲学史、我们在解读罗素与他的《哲学史》的时候,不应只认知客观的事实论述,更应加之我们独立的思考与理解。智者也许不可寻,但若能成为一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思辨思维的人,让哲学为我们明智,从而指导实践、用于生活。那么读一本哲学史,我将收获的一定会更多。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本源的问题,亦是意识能否正确认知存在的问题。溯其根本,哲人最初的哲学思考,是对世界本质的探寻。罗素便是从最早的哲学流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展开一篇篇相承或相对的哲学巨章。泰勒斯最早提出世界的本源是火,荷马史诗亦辉耀着智慧与哲思,毕达哥拉斯以数学几何的原理剖析世界的方圆,从而开辟了影响深远的毕达哥拉斯学派。随着古希腊城邦文明的`发展,伯利克里的黄金时代伴随着智者学派的崛起,从而开始将哲学问题从自然带进到人类自身。纵然存在唯心主义的流弊,纵然过分的自我让道德趋于流散,但无疑是哲学史上一步重要的跨越。伯罗奔尼撒战争极大地摧残了古希腊文明,三十僭主统治时期,雅典的繁华摧残开始陨落,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不再夺目,苏格拉底的学说备受限制。但哲学总能在哪怕最黑暗的时代中找寻到生存的夹缝,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普罗泰戈拉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代表。不曾停滞的哲思影响着一代代人,从而有了柏拉图时代的辉煌。

柏拉图,代表着古代哲学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其《理想国》、《申辩篇》、《蒂迈欧斯》等名篇详细阐述了他的理念论、不朽论、乌托邦式的民族国度。纵然困于时代的局限,柏拉图的思想难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缺乏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但无可否认,他的理论之宽宏广阔,足足影响了至今的哲学的发展轨迹。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也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亚历山大继承父亲腓力的伟业,在短短十余年时间东征西讨,将马其顿从一个城邦小国发展成为一个横跨亚欧非的庞大帝国。同时,亚历山大帝国不仅打破了古希腊相对封闭的城邦体系,也将辉煌的古希腊文明在欧洲、北非、近东广为传播,促进了文明的融合,拉起了希腊化时代的序幕。亚里士多德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环境下,汲取文化的百家之长,将哲学与各门类学科相结合,开创了实用性哲学的先河。包括同时代的阿基米德、亚婆罗尼等哲人、科学家,都将哲学与其他门类的学问相糅合,让其成为一种指导科学以及社会发展的方法论而存在。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4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5

本周继续阅读罗素《西方哲学史》,并对如下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首先,“一个判断虽然不见得比另一个判断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后果这一意义来说,它却可以比另一个判断更好。这就暗示了实用主义。”

读到这句话,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学》中学习第六章决策时,讲到行为决策理论时提到了西蒙的“满意性原则”。所谓“满意性”是指决策时,个体并不考虑所有可能的选项及其可能的结果,而是仅仅考虑几个选项,一旦感到满意,就会立即停止搜索。就比如我们买电脑,电脑的品牌多种多样,我们会综合自身的用途、预期价位、实用性等来进行选择,在这个范围内挑选自己满意的电脑并作出决策。

前两天听老师的录音讲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该呆的那个位置上。那怎么就不失位?灵活。其实“满意性原则”就是一种灵活,不应该在难以抉择的时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满意的.选项,在一定范围内学会适度的降低目标,也会是最优的结果。

第二,亚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学说所主张的是,适度的资产才最能够与德行结合在一起:“人类并不借助于外在的财货才能获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财富要借助于德行;幸福无论是存在于快乐,还是存在于德行,还是兼存于这两者,往往总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灵上与性格上有着最高度的教养却只有适度的身外财富的人们的身上才能够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无用的身外财货却缺少高尚品质的人们的身上找到的”

抛开亚里士多德不信仰“平等”的观念不谈,我同意以上的观点。身外财货是需和德行、品质相称的,比如医生要有“医德”。医生需要有过硬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只有“德”“才”兼备换来的“自身财货”才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当今社会风气过多的抬高了“身外财货”的价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义,即乡下财大气粗、没什么品味的有钱人。所以一些商贩会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图,却早已对“诚信”置之不理。还有一些现代的偶像剧,动辄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里,租的起一套豪华单身公寓。或者遇到一个“霸道总裁”,从此咸鱼翻身。

针对这些虚构的偶像剧,我们可以一笑而过,但是对于正处于追偶像剧而又没有形成稳固的价值观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会对这样的生活抱有幻想,这就是在传播一种错误的社会风气,传达一种不劳而获的“成功秘笈”。所以外在的财富是要借助于德行的,需要与德行、高尚的品质相称的。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6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7

我认为《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学术著作,但也是一部科普佳作。

我还记得在接触哲学之前,“哲学”这个概念似乎与我的生活相距甚远。通过高中政治课的学习,我发现“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有无数的答案,我最赞成“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一种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是一种思维方式”。

通过阅读《西方哲学史》,我更加对此有所体会。古希腊著名哲人亚里士多德有许多论调在今人看来与事实不符,但在当时人们对这个世界认识有限的情况下,哲人们能积极去探索、辩论的浓厚学术风气却是令人欣慰的。况且亚里士多德犯下的错误并未影响其“哲学家”的名号,反而激励更多哲学家去思考。因而产生了分歧,一个新的思路产生了,一个新的“哲学体系”也就产生了。这也验证了我的想法。当然也验证了发展观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的”这一观点。

在我看来,我们阅读《西方哲学史》的目的,不在于揪住前人的小辫子不放,嘲笑他们犯下的看似愚蠢的错误,而在于从先贤的曲折之路中拾取遗漏的养分。例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就与今天的原子论非常相似。但最吸引我的还是在他之前的芝诺。

在漫威大片《复仇者联盟4》中,复仇者联盟的成员们进入量子领域从而实现时空穿越,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穿越的前提是钢铁侠的“莫比尤斯环”模型实验成功了。实际上莫比尤斯环本身是一个悖论。一个环本该有两个面,但莫比尤斯环永远只有一个面,从外面进去的物体又将回到外面,这也是有关“变化”的一个悖论。同样的,芝诺提出了“运动不可能”悖论。最有趣的是“飞矢不动”——一支射向靶子的箭在任何既定的瞬间都在一个确定的空间位置上——也就是说,它是静止的或者零运动的,但零的总和不可能产生运动。这涉及到物理学中的时间与空间观念,与今天令人费解的`量子力学有着共性,似乎我们也处在一个“莫比尤斯环”中,古人未能解决的难题被历史长河洗刷沉底后,又被今人淘出思考,不禁令人感慨。

既然哲学教会我们思考,那亚里士多德肯定不仅有错误理论,一定也有正确的理论。原来,他在数学逻辑上有着突出贡献。他指出定义必须用先存在于所定义事项的某种东西来表述,实际上就是讲的是与定义有关的逻辑顺序,即先有事物本身再有定义。这种认识比19世纪的数学家们领先了千年。欧拉也曾说过“我决然不是先想到行列式的运算规则才提出行列式的”。

可见接触哲学以后,我们思考问题变得客观,因为一切事物本身存在着矛盾与统一,我们不能非黑即白,对与错只是每个人各自的理解与看法。

下载休谟怀疑论思想述评-西方哲学史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休谟怀疑论思想述评-西方哲学史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方哲学史 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1、试从“有定形”和“无定形”的角度来说明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思想的发展脉络。2、为什么说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创了西方形而上学之源......

    西方哲学史讲稿

    “西方哲学思想”讲稿 一导论 1、西方哲学的源流;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精神家园。(黑格尔)(希腊得名于神话:普罗米修斯生丢卡利翁和皮拉,他们是大洪水后仅剩的两人,他们的儿子希伦是......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苏格拉底在其一生中没有写下只字片语.他的思想完全是通过他的两位学生色诺芬和柏拉图以谈话录等形式记录下来.色诺芬是个军人,他的思想是因袭守旧......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可以说,在苏格拉底之前,人类的意识是由酒神的迷狂主导的,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在虔诚之中呐喊世界是一团不灭的火焰,可以听到荷马在疯狂之中演唱神与英雄们强大的力量;而到了苏格拉......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以前看过几本哲学的书籍,一般都看不懂!这段有时间,从头又读了一遍西方哲学史,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哲学。西方的哲学是首先要推崇希腊哲学,也就是古希腊哲学。......

    西方哲学史笔记

    西方哲学史笔记(一)从神话时代到米利都学派 这是我重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笔记。让我们离开各种各样的潮流,一切归零,让我们回到混沌的最初,看那黑暗中的第一个闪亮,看那荒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这学期我们有一门课程叫做《西方文化概论》,觉得老师讲的很有意思,自己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闲暇又看了一本《西方哲学史》。我选择了梯俐、伍德编著......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延吉市第十三中学:洪源《西方哲学史》我选择了梯俐、伍德编著的版本。因为看到有些书上评论说:它拥有更通俗的解释和客观的立场,所以就选择了它,望读能让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