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实录:《念奴娇 赤壁怀古》专题

时间:2019-05-14 04:05: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名师课堂实录:《念奴娇 赤壁怀古》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名师课堂实录:《念奴娇 赤壁怀古》专题》。

第一篇:名师课堂实录:《念奴娇 赤壁怀古》专题

名师课堂实录:赵志升《念奴娇赤壁怀古》 执教:南京市第五中学特级教师 2005年11月26日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我和同学们一道来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大家告诉我,你们喜欢这首词吗? 生:喜欢!

师:喜欢。好!我们就来学习。(众笑)

师:请大家来看一看,看书。有人说苏轼的这首词要关西大汉来读,可惜我没那么壮,我来读读看,好不好? 生:好。

师: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鼓掌)

师:谢谢。我想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遍,好吗? 生:好。

师:念奴娇赤壁怀古,一、二——(众生朗读全词)

师:好,总的来说,大家读得很有气势,尤其是男生。请大家注意,有几个地方,提醒一下。看一下开头,“浪淘尽、”这儿是顿号,我们停顿的时间要稍微短一点,显得急促一些;最后,“一尊还(hái)酹江月”,不读“还(huán)酹江月”。注意这个字。好,我们读完了。这首词大家课前预习了,四十位同学交给我七十二个问题,我把相同的合并一下,一共有三十九个问题。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挑出几个问题来,大家一块讨论讨论。(投影)

师:戴睿同学问:“这首词被公认为豪放派代表作,豪放风格表现在哪儿?”谁来说说?根据你的理解。好,请你说。

生:我认为这首词的豪放风格主要表现在上阕。上阕中尤以倒数第二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寥寥数字便描绘出了当时长江边上那种震撼人心的画面,而在前面,第一句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中,可以联想到当年在三国时,周瑜火烧赤壁,大败曹操的英勇战绩。我由这一句中不禁联想到当时激烈,甚至可以说是惨烈的那种战斗场景,由此我认为这首词是豪放派的代表,极具豪放的风格。

师:好的,请坐!还有别的意见吗?有没有?没有?大家都认同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就在上阕?是不是?写景的那部分?噢,你请讲。

生:我认为这首词在它的下阕,也同样反映出苏轼豪放的风格,像它描写周瑜的“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以“笑”来写出周瑜在当时那么危急、紧张的战况下,他依然能够笑着面对强敌,指挥军队打败八十万曹军,这也体现出苏轼那种豪放的风格。

师:好,这儿也看出它的豪放。还有吗?没有新的意见?好,我们大家来看一下,上阕。把写景的部分,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次我想请一位同学读。哪一位自告奋勇?就读写景的语句。谁来?我想请一位男生,找一位壮壮的。哪一位?你们班谁最壮?(众生指一位同学,笑)在哪儿呢?好!有请。

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师:好的,要不要鼓励鼓励啊?(众生鼓掌)

师:嗳,读得这么有气势,应当鼓励。不过有一个问题,我刚才说的,是描写景色的语句,是不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最能体现豪放风格的,就是那个地方,哪儿啊?(生:乱石„„)好,一起读,一、二——

众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师:好的,我们来看看写景的地方,它好在哪儿啊?你请说。生:这几个动词,穿、拍、卷,写得好。师:好在哪儿啊? 生:三个字用得很有气势!

师:很有气势,怎么看出它的气势来? 生:拍,卷,就是很有力度的词。

师:很有力度,你有没有注意到,如果是拍电影,拍电视的话,这个“乱石穿空”的“穿”,是一种什么样的镜头? 生:速度很快。

师:速度很快,一下子把天空穿一个窟窿,是不是?(众生笑)噢,你说。

生:我想应该是在江边,乱石耸立,直插云天的一种状态。

师:直插云天的一种境况。我刚才问的是拍电影,拍电视,用一种什么样的镜头,这个角度,怎样的? 生:仰视。

师:好,下面,“惊涛拍岸”。生:俯视。

师:好,“卷起千堆雪”。生:平视。

师:哎哟,你看苏东坡那会儿,如果我们现在拍电影片,拍电视的话,就有了一个脚本了,是不是?仰视、俯视、平视,我们都有了,写出了这种气势,好得很吧?再来读一遍。乱石穿空,一、二——

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师:为什么苏东坡的这个词就给人这种豪放的感觉呢?我们来比较一下,李后主有这么两句,我不说大家也明白,哪两句?(众生:问君能有„„)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也写江水啊,比较一下,有何不同?请一位女同学说一说。有请。

生:我觉得“问君能有几多愁”,那个“愁”字就表现出词人的心情,不是那种很豪放的,而是一种愁,“愁”,就感觉,当然就不是那种气势磅礴了。

师:说得太好了。有同学说了,为什么说苏东坡这首词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刚才两位同学,有的从上阕,有的从下阕,分别找了一些语句。这位同学通过比较李后主的词,让我们明白了。李后主写什么?写个人的愁,家国的愁。不过这是词的正宗,过去词都写什么?写男女的爱情,写离别,而苏东坡呢?你看看,他写的什么?怀古!有同学问,怀古怎么跟“念奴”捏在一块儿了。你请讲。

生:“念奴娇”是一个词牌名,“赤壁怀古”是词的内容。师:噢,是这样把它们放在一块儿了。生:“念奴娇”是一个体裁,是词牌名。

师:好,你请坐。有同学问的是“念奴”,那是歌妓,是不是?那为什么要用她来怀古,显得豪放?这儿要说一下,“念奴娇”这里的“念奴”,她唱歌的时候音调很高亢,适宜抒发胸中的豪情,所以很多豪杰之士都用这个词牌来写念奴娇。好了,这个问题,我们说到这儿。(投影:“作者对三国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向往,但为什么尤其艳羡周瑜? ——朱志宇同学问)

师:朱志宇同学问,他是抓住上阕里面提到的“三国周郎赤壁,一时多少豪杰”,这多少豪杰啊,很多啊,刘备算不算?曹操算不算?为什么苏轼要独独地艳羡周瑜?为什么? 生思考,举手。师:你请讲。

生:我认为这与苏轼当时的政治状况有关。因为周瑜备受孙权的器重,让他指挥赤壁之战,而且他有才智、有谋略,而苏轼当时是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他政治上不得意,所以他希望借周瑜来表达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怀。

师:好的,你说得不错。我刚才问的是为什么不羡慕刘备,不羡慕曹操,偏偏要羡慕周瑜?我们来看一看这个问题。(板书:羡周瑜)生举手。师:好,请你说。

生:周瑜在年轻时就非常有作为,而这就和作者“早生华发”而碌碌无为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而刘备、曹操都不是青年时就有多大成就的。

师:是吗?刘备、曹操年轻的时候没有什么作为?请注意,这儿是赤壁!请坐,好吗?哦,还有,那接着说。生:由于周瑜他年轻时„„ 师:别慌。

生:年轻的时候作为比较大吧。(众生笑)他不羡慕其他人,就羡慕周瑜,因为他就是,比较„„(众生大笑)

师:就是比较喜欢,是吧?行,说到这儿。

生:在上阕中我们看到一句话:“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也就是说,苏轼根据当地的传说来看,他就认为这个地方暂且把它当作是赤壁之战的战场。赤壁之战的主角是周瑜。因为他打败了兵力众多的曹操,虽然刘备、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也做出了一些贡献,但周瑜做出的最大。所以他艳羡周瑜是自然的。

师:很自然的,没写曹操,没写刘备,因为曹操是周瑜的马前败将。(投影:李白《赤壁歌》)根据李白所说的“周瑜于此破曹公”。还能写败将吗?当然要写战胜的英雄了。仅仅是因为这个吗?我们再想想,还羡慕什么? 生举手。师:好,你来。

生:我们知道,周瑜在赤壁之战时年仅34岁,而此时苏轼被贬黄州45岁。师:47岁。

生:周瑜在34岁时就有了这么大的功绩,而苏轼自己已经45岁了,还没多大的成就,所以他就借赤壁羡慕周瑜。

师:嗯,好的,请坐。你查的资料是45岁。45岁时苏轼遭遇“乌台诗案”,到黄州隔了几年写了这首词,所以应是47岁。生举手。师:好,你来说。

生:老师,我觉得周瑜属于将才,而曹操、刘备都是属于帅才,而苏轼作为一个被贬的官员,所以属于将才,因此他与周瑜作比较,着重写周瑜。

师:你从将才、帅才这个角度来区分,觉得他特别羡慕周瑜,是不是? 生举手。

生:下阕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第一句写的是周瑜与江南美女小乔喜结连理,正是才子配佳人。第二句“羽扇纶巾”,写周瑜大破曹军。这两句一句写的是周瑜,写他人生得意的境况。而下一句写周瑜,写他运筹帷幄的雄才大略、辉煌业绩。我想当时的苏轼正是为周瑜这种美妙的人生以及他的气度所吸引而独羡周瑜的。

师:好!刚才很多同学谈了不少,引经据典地说了不少。看来这个问题又牵扯出一些问题来了。我们来看一下,(投影)张璧琳、杨柳等同学问:“词的下阕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刚才这位同学也提到了,对吧?和东吴的美女小乔喜结连理。好,我们来看看为什么? 生:首先,我认为是因为美女是配英雄的。

师:噢,美女是配英雄的,美女衬英雄,所以这也是苏轼艳羡周瑜的一个原因。(板书:小乔(美女衬英雄))好,你接着说。

生:小乔的姐姐大乔,是孙权的嫂子。所以周瑜他能得到孙权的绝对信任。生大笑。

师:大家笑了。嗯,有同学说有道理。你来说说看,有什么道理。噢,你请稍等。生:赞同而已。

师:噢,赞同而已。好,你接着说。

生:就是因为周瑜得到孙权的绝对信任,所以他才能够指挥赤壁之战,才能这样从容地把曹操打败。

师:好,请坐。你好眼力!你不光看到美女衬英雄这一点。其实更重要的是什么?因为小乔的姐姐大乔嫁给了孙权的哥哥孙策。孙策死后,他的母亲就对孙权说:“你可一定要把周瑜看作是自己的兄长。”正因为这一点,所以孙权、周瑜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得到信任,他才能指挥作战。好的,看看下面的问题。

(投影)魏恺同学问“赤壁之战对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弱敌强的战争”,我觉得魏恺同学这个“敌”字用得特别好。曹操多少兵力?八十三万。东吴多少?五六万人。“为何将周瑜描绘成毫无惧色的样子?这与历史符合吗?” 生思考。师:谁来说说?

生:从一点来说,东吴的兵力一般都是水军,东吴久居江南,以长江为天堑,周瑜所谓有恃无恐啊!

师:这个词用得不太准确。好,你接着说,没关系。

生:而曹操的兵大多来自北方,就算他收复荆州的兵马,但他的兵大多是乌合之众。而对于周瑜那些精良的兵马来说,周瑜本来不必怕曹操,而且他把曹操手下的蔡瑁、张允都设计除掉了。因此以长江为天堑,曹操想攻破,是比登天还难。

师:你是从宏观的角度,大的方面来分析战局。请注意,魏恺同学问得很细,说为什么要把周瑜描绘成毫无惧色的样子。从哪儿看出来?“羽扇纶巾”,特别用了一个“谈笑”(板书)。请注意,谈笑之间就能破曹,跟历史相符吗? 生举手。

生:我觉得,这多少带有苏轼个人的情感在里面。因为此时苏轼他被贬黄州,此时的境遇与周瑜多少有点相似,他把周瑜描写得毫无惧色,同时有一点也是表现苏轼他自己此刻的情感。师: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魏恺问的是跟历史相符不相符?我说不符。就在赤壁之战,破曹以后,曹操是走了,留下曹仁在那儿守着。周瑜要与曹仁交战,他身先士卒,右肋中了一箭。没那么儒雅,不符吧。苏轼这样写有没有根据呢? 生:我觉得这应该是文学与历史的相比较的一个层面。师:两者结合? 生:是的,文学脱胎于历史。苏轼写这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想表达与周瑜相同的豪情壮志。而当时具体的周瑜情况到底什么样,若根据《三国演义》或其他史书我们也是无法得知。苏轼想借助这首词表达这种情怀。根据这首词来说,我觉得苏轼借毫无惧色表现他的壮志豪情。

师:表达他的壮志豪情。他特别要写出周瑜的“羽扇纶巾”,一派儒雅的装束。这种儒雅的装束充分显示出周瑜的才干,(板书:儒雅显才干)如此地破曹。我刚才说的《三国志》,——那位同学也讲《三国演义》不等于《三国志》——《三国志》是历史记载。史书上记载周瑜还是身先士卒的。那么他的儒雅有没有根据呢?有。《三国志》里面还提到周瑜精通音乐。喝酒喝多了,他还能听出旁边演奏的乐曲哪个地方错了,——当时流传“曲有误,周郎顾”——他掉过头来看看:“怎么搞的?你们演奏错了。”从这一点看,看出什么?看出周瑜的儒雅。刚才那位同学说文学与历史对比、结合,脱胎于历史,说得很好!所以这个儒雅还是可以相信的。再看苏轼说他“雄姿英发”。(板书)

师:“雄姿”,是说他长得很雄壮、很有姿色;“英发”,说他议论、见解卓越不凡。好,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了。

(投影徐政康、徐晓曦等同学问:

“多情应笑我,„„”是否与苏轼一贯的乐观情绪相抵触?“人间如梦,„„”是说苏轼消极,还是积极?)

师:这上面一个问题是柏坤同学提出的。哪一位是柏坤同学?噢,是你。你说说,你怎么知道他一贯乐观?

生:我想起了他其他的一些词,比如《密州出猎》中的“老夫聊发少年狂”。从此句中他把自己比作行将就木的老者(师:没有行将就木,在密州时苏轼40岁),但他仍抱有一种像少年般的凌云壮志。他说“老夫聊发少年狂”,一个“狂”字,我想,大可以体现出苏轼的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

师:好,他是这样理解的。他又提出一个问题,“多情应笑我”是否和乐观情绪相抵触?我们接着看下面一个问题,“人间如梦,„„”是说苏轼消极,还是积极?”同座位交流,交流。

生交流。(约1分钟)

生:我觉得消极和积极是相对的,此时苏轼面对的是一种“被贬黄州”,面对的是人生中的挫折。而这里的“消极”,是消极地面对他人生中的挫折,而积极地面对的,是政治上的理想和抱负。总体来说,是积极地面对人生。师:你认为总的说是积极的。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

生:从这个“梦”字,我不禁想起了苏轼的另一首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是纪念他的亡妻的。“记梦”之后,梦醒之后,体现出的是对亡妻的一种更深的爱。那么同样,我想,这里的“梦”,应该是他梦醒之后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寄托了一种感情,抒发了他的政治抱负与豪情。我想在这种情形下,苏轼必定是乐观和积极的。他梦醒之后,必定会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师:梦醒以后,更加奋发。

生:从这个“人间如梦”,我想从某种意义上,他和尼采的观点有相似之处。“梦”,在尼采的哲学中应该是日神艺术的现实代表,也就是指表象艺术。在这里也就是一个乐观的表象,无论人世间现实是苦是悲,是喜是乐,不过是一场梦罢了。而在这里,我认为,最后一句,“一尊还酹江月”,表明他已经抛开了表象的迷茫和纠缠。他已经超脱了。我总体觉得,他应该是一个乐观的态度。并且,前一句“多情应笑我”,我认为,是个自我解嘲。“早生华发”,他很早就已经愁白了头。而这时,他自己再看他愁白了头这个现实,又是对自己的一种嘲讽。我觉得根据跟前面对比,周瑜的现实,“故国神游”,他觉得自己早应该看透了这一切,不应该在这种痛苦中继续纠缠了。

师:刚才这位同学还引用了外国人尼采的话来诠释这个问题。他认为,总的来说,苏轼超脱了。

生:我觉得苏轼此时的心态应该是积极和消极并存的。说他积极,是可以从前面“他艳羡周瑜”,是因为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角,然而苏轼当时是被贬黄州,而且他时刻关心国家的政治,他看到北宋国力日渐衰落,边境有一些战事,他是非常想,像三国风流人物一样,去实现他自己的抱负。他想换一种方式去诠释自己的理想。从这点说,他是非常积极的。但是当他从“故国神游”一下跌落到现实,看到自己已经是头发斑白的时候,他自然而然会想到自己在他们面前是很惭愧的。他的心态自然会从一个高度跌落下来。他肯定要感叹一下,他在人世间是虚度光阴了,因为别人已经在报效祖国,而他自己却头发斑白而没有作为。师:你分析得很好!我们来看一下。刚才这位同学说,周瑜是值得自己羡慕了,可是看看自己,苏轼这时47岁(师板书:叹自己早生华发),早生华发。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是有点悲慨的。从羡慕周瑜来说,刚才这位同学分析,他还是积极的。(师板书:积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苏东坡被贬黄州,遭那么大的难,大难不死,没有像有一些人犬马声色,游戏人生。在那种处境下,他还在想,如何为国、为皇帝效力。你看周瑜34岁就立那么大的功劳,我都47岁了,我空有报国之志,没有施展的机会,对这点有着慨叹。但这种慨叹,能不能说就是消极的呢?我们还可以看一看,苏轼在黄州的时候,写过这样一首词:《定**》。(投影:定**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师:看看这首词,能够看出苏轼什么样的心态?

(读)莫听穿林打叶声(那个雨下得很大),何妨吟啸且徐行(慢慢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不光是遇到这个雨,还可以让我们想到什么?)(生:政治上的„„)(对!政治上的风雨。)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我想请你说说。

生:我觉得这首词表现了苏轼一种很乐观的心态,别人都是很狼狈的,他却“吟啸徐行”,表明了他对于生活的一种很乐观的态度。

师:与其说是乐观,不如说是很平和。再大的风浪他都经得起,“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宠辱不惊啊!平和,旷达,这就是苏东坡的这样一种人生态度。他受的打击太多了,在黄州呆了四年多,后来又到了京都,但是他还是不顺。什么原因呢?他有很大的抱负,早就想为国、为君效力,但他的性格很耿直,不随大流,该怎么说怎么说。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他有些不赞成;旧派上台后,他又觉得新法之中还有些东西可取,又不完全反对。两边都不落好,总是倒霉。有一天在家晒书的时候,他拍拍自己的肚子,对那些婢女说:“你们说我这里面装的什么?”有一个婢女说:“您这里面装的一肚子文章。”苏东坡笑笑:“不是。”还有一位说:“您这是满腹经纶啊!”他还是笑笑:“不是。”他的侍妾朝云说了:“您呀,一肚子是不合时宜!”所以,他总是一再地被贬。黄州;后来又贬到惠州,惠州在广东;再贬的时候,当朝的宰相竟然出了一个点子,看到苏轼的字“子瞻”,他们按地图查,海南岛有个地方叫“儋州”,就那儿去吧。——还有这样贬人的?——但是苏轼宠辱不惊,就在那儿,他仍然很平静地生活。我们看,苏轼,他就是这样来对待外界的打击,就像在《赤壁赋》里面说的那样:(投影《赤壁赋》中文字: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苏轼《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就是这样的气派!所以,你看,慨叹过了以后,他就怎么样呢?举起杯中的酒,邀空中的明月,洒在江里,“一尊还酹江月”。用浩浩的大江,用空中的明月作证,我苏东坡是有报国之志的,只要有机会,我还是为国、为民去效力。你说这是消极,还是积极? 众生:积极。

师:好,我也是这么看的。

(投影课外随笔题目:东坡先生,我对您说)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苏东坡的这样一首词。我们看,他这儿有写景的,有抒发自己情感的(板书:景绘江山如画情)。从苏轼的诗词文赋,可以看出他的人生思想。让我们走近苏轼,与其对话。课外感兴趣的话,就写一写:“东坡先生,我对您说。”想说什么,你们就说吧。有话要说吗? 众生:有!

师:好,那就好!下课。谢谢同学们!

(汪洋、王涛、王梅根据课堂实况录象录音记录 2005年12月30日)附:说课

赵志升(2005年11月27日)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我一向很喜欢苏轼的诗词文赋,更敬重他的为人。特别是他多次遭贬以后,仍然关心民生疾苦,每读一遍,我都有很大的触动。

《念奴娇•赤壁怀古》,从旧教材到新教材,它是一个传统的保留篇目。这次上,我想,苏轼在十岁的时候,跟着他母亲读《后汉书•范滂传》,被范滂的“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所感动。我想,苏东坡十岁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想法,我们的中学生为什么不能有一些大气的想法呢?所以,在考虑上这首词的时候,我就想,我能不能让学生了解一下,或者说,更深入地了解一下苏东坡的人生思想。因此,教学目标,我就定位在,第一,要让学生去品味语言,去欣赏这首豪放派的代表作;第二,要了解苏东坡的人生思想。重点和难点也是这方面的。

苏东坡特别让我敬佩的是,他多次遭贬的时候,不管是当官的时候,还是不当官的时候,在其位,不在其位,都谋其政。这很不容易!你看他,在密州,实际上已经是第一次受打击了。为了捕蝗虫,抗旱灾,从早到晚,他奔忙在田间地头,亲身体验农民的疾苦;在徐州,为抗洪排险,他是整天身披蓑衣,脚穿草鞋,在最危险的地方出现,亲自指挥战斗;在杭州,那会儿闹饥荒,有瘟疫,他自费购药,设置了医院,还熬粥煎药,送给过往行人,——这是当官的人啊!——救了几千条命;还是在杭州,他还治理河道,疏浚六井,建筑长堤。所以,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民众都爱戴他,信赖他。

当他再次被贬,到了惠州,生活上已经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还设法动员他的弟媳妇,——因为弟媳妇到皇宫里面去过一次,受到过赏赐,有几千两黄金——他动员他的弟媳妇把这些黄金拿出来,在惠州,建桥,同时搞了一个自来水工程,(众笑)——真的,自来水工程——引来了甘甜的泉水;当他晚年到了海南岛的时候,那就更窘迫了,苏东坡居然还讲:“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这种品德,我觉得,真是值得我们一辈子崇敬和学习。我想把这一点,让学生明白。

课堂教学,我主要是采用的一种质疑、点拨和探究的方法,没有更多地去搞一些什么样的设计。抓住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作为一个初步的框架,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根据同学提出的问题,去讨论,探究。所以,可能显得比较匆忙。有些地方,我自己也感到,由于时间关系,还有一些没有能说到。

第二篇: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教学要点:

一、进行有成效的诵读练习,掌握诵读的方法和技巧。

二、体会苏轼词风豪放的特点和洒脱,旷达的性格。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近两周来,我们穿越千年历史,神游了国人引以为傲的盛唐时代,诵读了“诗仙”李白激越奔放,气势磅礴的《将进酒》以及大诗人白居易充满伤感和愤慨之情的叙事长诗《琵琶行》,当然还有唐宗散文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的著名散文《师说》。今天,让我们再穿越一次来到词的王国宋朝领略宋词带给我们的无限美感。

二、板书课题《边说边写边解释词牌,题目》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词牌)(题目)(作家)

三、介绍作者及背景。

俗话说唐诗、宋词。唐诗乃诗中奇葩,宋词则诗中极品。宋词又分为“北宋词”和“南宋词”。“词至北宋而始大,至南宋而遂深,”其中北宋词又以柳永、苏轼、周邦彦为代表而苏轼又是豪放派词风的开创者和代表作家。

(揩板书)苏轼。请大家翻看题注。老师提问:北宋文学家《东坡全集》《东坡乐府》,同学们请思考,题注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讲解: 苏轼,有各的文坛奇才、全才。诗,词,文,书法,绘画,诸多领域、均为卓然大家,散文,苏轼直逼韩愈,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爽,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对后代很有影响,书法方面擅长行书、楷书,与当时书法各家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等等,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全才,在当时的官场上却屡遭贬谪、倒霉透顶下面请大家 听我读一段背景资料(P152参)

四、教师范读全词(以下是练习诵读时间)

1.指<男、女各一人>领读全词各一遍。

2.全体齐读课文。老师指导纠正后再齐读

五、诵读、分析、讨论

1.由学生齐读上片,<教师指导,再齐读> 2.指名学生读注释<可考虑2遍> 3.教师串讲并点拨<可参考教参P149> 教师:下阕就着重写周瑜……(参考教参P149)

A.由学生齐读下篇<教师指导> B.指名学生读注释<可考虑2遍> 指导轮读全词(分句轮读,分片轮读,男女生轮换跟读)

六、教师归纳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苏轼的《赤壁怀古》领略了豪放词风的壮美,大气,也感受了苏轼为人的练达,洒脱,下面我们具体认识一下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1.豪放的 风格 2.烘托映衬

3.情景交融(可参考教参P150)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第三篇: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料,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四篇:《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王静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了解和品味以苏轼为代表的宋词豪放派的风格和特色,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解读能力;积累古诗词的有关知识,解决课后相关练习;

过程与方法目标:品读和学习过程中,分析诗人使用的诗词创作手法和修辞手法,感受古诗词创造的独特审美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和感受作者渴望为国效力,忧国忧民,壮志未酬的家国情怀;学习苏轼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词作,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鉴赏词作的能力。

2、学习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掌握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3、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他复杂矛盾的情感,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讲述法、阅读法 【教学过程 】

• 导入: 导入语: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宋词与唐诗并称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说到宋词,同学们,你们想到哪些著名词人呢?(让学生举手配合回答,一两个学生回答完毕后),看来大家的文学常识还是很丰富的,很好!那老师觉得呢,说到宋词,我们不得不提到苏东坡—苏轼,他的词风堪称经典,被誉为豪放派的代表,今天呢,请大家喝老师一起走进苏东坡的诗词世界,学习他的一篇经典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 解读课文,整体感知 • 作者简介

师:苏轼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家,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可以说,苏轼的文学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写作背景介绍

师:和《赤壁赋》一样,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免罪后发配到黄州充军。在心情极度失落的情况下苏轼两次游览赤壁,几乎是在和《赤壁赋》同样一个时期,苏轼写下了这篇《念奴娇 赤壁怀古》。

3、问题:文章标题是“赤壁怀古”,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什么? 答案:作者游览赤壁,触景生情,抒发怀古之情。

4、带着两个问题通读全文:

问题:(1)、整首词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内容上有什么不同点?

上阕运用了哪些的修辞手法?

• 文本研读:

分析上阕的字词,豪放的气势。• 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内容上有什么不同点?上阕运用了哪些的修辞手法? 夸张、拟人、比喻。

2、提问:上阕描写了赤壁的哪些景色?用笔在文中画出来,思考这些景有什么特点

景物:大江、浪、乱世、惊涛、千堆雪

景物特点: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 上阕的一些词用法很精到,表现了“大江”的雄浑壮阔,请大家找出来并作赏析;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4、齐读上阕,注意关键字重音,读出铿锵有力的语气。

分析下阕,对周瑜人物形象分析,苏轼的情感。1、1、问题:这样的壮阔场景,确实很美,“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句话在文中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问题:作者为何只提到周瑜,而不是三国里的其他人物(比如:曹操,刘备)呢?

(一)、抒发对英雄的丰功伟业的仰慕之情;

(二)、怀古思今,感慨万千; 借周瑜的年轻有为来感叹自己的事业无成。壮志难酬、年华虚度;

3、齐读课文下阕,看看作者笔下的周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羽扇纶巾(外貌)——儒雅、风流倜傥的儒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 泰然自若(自信洒脱的语气)

4、作者在遣词造句中,运用哪些写作手法?语言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烘托和映衬:词中有两种映衬:一种是实景和虚景相互映衬,另一种是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如上半阕对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半阕刻画周瑜形象倾注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最后借“一樽还酹江月”表达自己的感慨。全词意境开阔,感情奔放,语言也非常生动形象。

讨论:作为一个豪放的词人,作者有没有一直沉迷于这种失落的心境?作者有没有排解这种失落的心境的方法?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全班分六个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师:确实,作者将自己的惆怅寄托给明月,斟一杯酒洒向大地,体现了自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赤壁赋》中,作者也有类似的表述:“惟江上之清风.........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自由探讨:学习了本文,你认为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

四、结语

师:无数的宦海**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如果苏轼的这首词可以让我们学到了用一种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困难,那也算是我们的一个收获了。

【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写景 江山如画 怀古 遥想公瑾 抒情 人生如梦

课后作业:

•(1)通过网络等手段,自学有关宋词的 知识,查找学习苏东坡其他的诗词作品,课后与同学谈论学习

•(2)比较柳永《雨霖铃》与苏轼的《赤壁怀古》,体会两种不同的词风:豪放派和婉约派,并作概括和总结

•(3)背诵课文 •

第五篇: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的 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入梦”的思想情绪。2 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3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难点重点分析] 1 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教学设想]联系余秋雨的《东破突围》,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文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解、议特点等方法,提高学生宋词阅读鉴赏能力。安排一教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导入

介绍余秋雨的《东破突围》,正是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二指导朗读,正音,读出气势。三研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1,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分析“大”“淘”---------有气势

淘尽风流人物,解释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 可怀人物那么多,为什单单怀念周瑜?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小组讨论

明确:小乔初嫁了---------英雄 雄姿英发-----------有气魄 羽扇纶巾--------------儒将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 是个风流人物 作者把周瑜放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写? 明确:景色描写中--------------乱石惊涛浪花 4 这个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 明确:气势磅礴 穿空-----------峻伟 卷千堆------------浩大

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 千堆雪比喻巨浪 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景色中去? 衬托英雄气概、英雄风采,景和人相得益彰。6 讨论:为什么单单怀周瑜? 参考:①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团练副使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 ②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 ③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④惺惺惜惺惺苏轼:“知音如周瑜。”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7抒发什么感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笑什么--------------多情 多情--------------多愁善感

愁什么--------------被排挤不得志仕途不平大志难以实现 感---------------惆怅失意 但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不是苏轼了。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四总结归纳主旨: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五评价《赤壁怀古》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豪放派词人苏轼词作的整体风格(余秋雨: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六拓展加深,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查阅一些资料,思考比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赤壁怀古》的异同,就其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写一篇短评。

[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赤壁奇景穿山势险峻气势拟人

写景咏赤壁拍巨浪惊险声音对偶夸张 大江气势卷江水汹涌色彩比喻 年轻得意英俊潇洒英雄风采 咏史怀周瑜儒将风度非凡胆略 抒情抒己感慨人生如梦壮志未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体会辛弃疾与苏轼豪放词风的异同。

2、理解文中用典的作用,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当的愤概。教学设想

1、注意诵读,从自由读到范读,再齐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读”课文,从读中感受作者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

2、注意比较,比较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1、检查背诵

2、指名学生回答:作者在词中描写赤壁景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赤壁之景,显得雄伟惊骇,既烘托了当年古战场战斗之激烈,又有力地衬托了英雄人物。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的周瑜相比,东坡自然会发限的感慨,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学生自学课文,完成

(1)学生查找资料,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正音、正义,疏通词语(3)学生自读课文

(4)听录音,注意范读的语气和感情(5)齐读课文,感受文章

2、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上阕:歌颂迨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

下阕:借刘义隆,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以及自己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

四、品味鉴赏

1、要求学生找出词中的典故,并分析其作用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2)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3)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今者对照,不堪回首(4)元嘉草草,封猩居胥: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5)凭谁问,廉颇老矣:自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这些典故的使用使诗文情思隽永,含蓄深刻)

2、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对比,并体会其作用

(1)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针对南宋的萎靡不振。

(2)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这些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五、拓展延伸

《念奴•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此题设计,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两首词内容的异同,还要领会苏辛这两位豪放派代表词人风格上的异同)

1、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 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 主旨上均为把古喻今

2、不同点:(1)《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和“一时多少豪杰”从景中逐层托出人物,为下阕的议论作好铺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写景中就含有议论,下阕议论之中也有写景的地方。(2)议论涉及的问题不同,深度不同。苏轼词作纵横决荡,议论能上以形而上的层面,思索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辛弃疾的词作扣紧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3)苏词多铺叙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用事多,层层转折,显得隐晦。

下载名师课堂实录:《念奴娇 赤壁怀古》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名师课堂实录:《念奴娇 赤壁怀古》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 领略苏轼豪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3、 品味两首词不同的风格,感受豪放与婉......

    《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 文章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

    念奴娇 赤壁怀古(比赛)

    刘宏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优质课有怎样的面孔 ——点评江苏省优质课第一名刘宏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有幸去江苏省沭阳中学参加江苏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活动,听到了很......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说课稿

    吟诵中品味美,探讨中感悟情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说课稿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印平一、说教材 《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苏教版必修二中“历史回声”专题中第二板块“......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苏轼 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能力目标:1、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2、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 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合集]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9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精选合集)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说......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说课稿 单位:延津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说课人:刘亚娟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念奴娇 赤壁怀古》,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理念、教法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