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全文5篇)

时间:2019-05-14 04:1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第一篇: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一、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发生转变。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几项具体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围绕研究主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研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 1 的人生态度。

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一)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二)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三)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四、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功于提高各地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有利于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保持较强的探索动机和创造欲望。

(二)重视资料积累,提供共事机会。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为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参与和师生合作探求新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师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所获取的信息;采用的方法策略;得到的体验和取得的成果,对于本人和他人,对于以后的各届学生,都具有宝贵的启示、借鉴作用。将这些资料积累起来,成为广大师生共享并能如以利用的学习资源,是学校进行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适应差异,发挥优势。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内容和方法上是有层次差异和类型区别的,因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可以各有侧重,在内容选择上可以各有特点。学校应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和校内外教育资源的状况,形成有地区和学校特点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同时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具体条件,自主选择研究课题留有足够的余地。另外,教师要在日常的各科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性质,对于提高学科教学水平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2 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都要发生较大变化。

(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类型

1、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可以区分为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

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

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前者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策划,后者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的设计等。

一项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属于一种类型,也可以包括多种研究类型。综合性较强的专题,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研究内容,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参加者之间的分工协作。

2、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小组合作研究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课题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个人独立研究可以采用“开放式长作业”形式,即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也可以不确定范围,由每个学生自定具体题目,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用几个月到半年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

采用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全班同学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化研究,之后或进入第二轮研讨,或就此完成各自的论文。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本阶段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

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研究题目的知识水平,该题目中隐含的争议性的问题,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可能获得的信息、准备调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可能得到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反思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变问题。

2、实践体验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①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要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 3 的问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②调查研究。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对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③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3、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提倡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采取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同时,还应要求学生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发表,或通过指导老师主持的答辩。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三)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

1、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因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方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2、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3、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4、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班级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不同目标和主客观条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重。点的指导,如若重指导资料收集工作,或指导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指导学生如何形成结论等等。

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

(一)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二)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开展项目内容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等。如果有的成果参加评奖或在 4 报刊上公开发表,则意味着专业工作者和媒体也扮演了评价的角色。

2、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如是否认真参如每一次课题组活动,是否认真努力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是否主动提出研究和工作设想、建议,能否与他人合作,采纳他人的意见等。

二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以及小组讨论记录、活动开展过程的记录等来反映,也可通过行为表现和学习的结果反映出来。

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要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有关方法、技能的水平进行评价,如查阅和筛选资料,对资料归类和统计分析,使用新技术,对研究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

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要考察学生在一项研究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罢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研究性学习结果的形式多样,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教师得要灵活掌握评价标准。

3、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来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田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三)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施

1、评价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操作时可以重点从三个环节,即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着手。

开题评价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中期评价主要是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中资料积累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情况等。对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对于在研究中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学生小组间交流、寻求校外帮助等方式予以解决。

结题评价主要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资料积累情况、结题情况、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

2、评价的具体方案可以由指导教师提出,也可以在师生协商的基础上提出。鼓励由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自己设计评价方案,对自己的研究情况加以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3、研究性学习评价既要考虑学生参与活动、达成研究性学习目标的一般情况,又要关注学生农某一些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要使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要让研究上卓有成效的少数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既要着眼于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又要注意到个人在课题研究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的具体作用及进步的幅度。

七、研究性学习的管理

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必修课,全体学生必须参与。研究性学习作为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有许多新的特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实践的研究和指导,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努力开拓、创新,形成有效、可行的经验。

学校对研究性学习的管理

学校必须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评定和统筹协调等方面着手,加强研究性学习的开发;实施、评价和管理。

1、建立起相应的指导、管理小组,负责校内外指导力量的组织协调和设备利用、过程落实、实施检查等项工作的统.筹安排,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

2、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一年和三年规划。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如计算教师工作量制度、课程建设档案制度;校内设施设备使用制度、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制度;教师指导经验的交流制度等,并建立家长和社区有效参与的机制,使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管理走向规范化的轨道。

3、注意加强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发挥年级组在组织、协调方面的作用,强调班主任在研究性学习管理上的重要作用,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4、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学校内部资源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的教师和职工,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校园等设施、设备和场地,也包括反映学校文化的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专业技术部门的人才资源,利用电子信息资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要特别注意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构建起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人才资源库。

第二篇:普通高中数学课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

高中数学课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

天水市麦积区新阳中学 张兆东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数学作为中学课程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自然是实施研究性学习方式的一块主阵地。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一样,从特定的数学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数学的学习。数学研究性学习强调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选择课题,学生从自身数学学习实践出发,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开展数学研究性课题学习将会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性、训练性学习”为新颖的“研究性学习”,它有利于克服当前数学教学中注重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发展的弊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和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

数学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应该贯穿在整个数学教育的所有活动中,在现行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数学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加以引入,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如何在高中数学课中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呢?

一、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求知欲是人们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越高,他的主动探索精神越强,就能主动积极进行思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趣、激疑、悬念、讨论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低谷。在讲授新课时,我们可根据课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悬念,急于要了解问题的结果,而使学生求知欲望大增。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活动铺垫了基础。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而展开,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结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当学生学习一章新的知识、乃至一个新的定理和公式时,对学生来说,就是面临一个新问题。事实上,课本中,不少定理、公式的证明、推导本身就是一节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好材料。比如,三角函数中,正弦、余弦诱导公式的推导;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研究;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等等。以某一数学定理或公设为依据,可以设计适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一般规律,体验研究的乐趣。

二、在数学问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在课堂上要形成“问题中心”,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搬进课堂内进行研究,使课堂成为问题展示平台、讨论与辨析的场所。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带着探索问题的强烈欲望来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那么,他们的大脑就会处于积极活动之中,他们所得到的知识就比较深刻、扎实。教师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教学全过程,紧密结合教材中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实际问题渗透学生自主创新性的研究型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初步学会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努力促进学生提出问题,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反思;促进学生讨论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培养质疑精神;促进学生自觉地把问题专题化。

第三篇:3—6年级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3--6年级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小学三年级起,在必修课中开设研 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 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本指南旨在指导普通小学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落实课程计 划中的相关要求。

一、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

小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促边学生智慧潜能的发展为宗旨,以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 开放性学习时空,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与生活相关的自然问题或社会问 题,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一〉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重视学习过程中书本知识学习与行为实践活 动的平衡和结合.小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活动为中介,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活动 去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和自由地创造。

〈二〉关注学生的兴趣,让学习充满探究的快乐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身边问题有浓厚的探究兴 趣.关注学生的兴趣,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问题,并以此作为探究的出发点,能有效地引 导学生主动投入到研究性活动中。

〈三〉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发现和开发学生的多方面智慧潜能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多方面的智慧潜能,也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研究性学习可以使 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类探究方式,关注自然、走向社会、发现自我,开发多方面的智慧潜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

现代教育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实现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研究 性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转变.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中, 获得思维、能力、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一〉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接触和了解自然与社会,对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 积极观察和思考,并通过简单的操作实践,品尝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愉悦,获得 问题探究的初步经验,激发对自然与社会问题探究的兴趣,初步养成好观察、好质疑、好探究的心理倾向。

〈二〉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小学生应当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发展对 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包括:针对特定情境中的事物仔细观察并且提出问题:针对所 探究闯题,形成简单的探究思路,并以自己的方式实施探究: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设备, 采集基本的信息、数据:运用信息和数据对问题作出简单但合理的解释或回答:用明白的 话语与同伴交流观察、思考、探究的过程与心得,展示成果。

〈三〉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乐于与伙伴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克服依赖心理,养成认真完成 分工的自觉性:形成人际沟通的初步能力:热爱集体,乐于与同伴交流和分享信息、创意 及成果。

〈四〉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在研究性学习中,耍初步形成尊重客观规律的意识、养成凡事认真思考的习惯,既敢于大胆想象,又能够认真实践、尝试、探究:不怕困难与挫折,不轻易放弃探 :能进行 初步的反思和自我评价;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等。

〈五〉初步形成对于社会的责任意识

小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初步形成的社会责任意识,主要包括:初步形成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注意个人行为对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后果,初步形成关注社会 进步的意识,懂得社会发展人人有责的基本道理等。

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涉及学生的 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十分广阔。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更广泛、更灵活、更富有弹性。

〈一〉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基本特点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领域,对象和范围可以来自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基本特点是开放性和具有可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确定,也 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建议:可以来源于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也可以产生于家庭或社会生 活实际:可以是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的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应该 具有值得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的价值。对于同一个问题或主题,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 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范围。

〈二〉学习内容选择的要求

1.尊重兴趣爱好

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让他们自主选择探究内容,是研究性学习活动持续并有效开 展的基础.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确定方向,积极地投入探究.学 生对某个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不仅是进行学习和探究的直接动力,也是充分发挥他们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的前提.教师在活动指导中要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可供学生 自我选择和个性发展的空间,不宜硬性规定研究的内容和题目.可以通过开设科普讲座、推荐科技书籍、介绍科学人物等途径和方式,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形成问题.在学生产 生研究的兴趣和愿望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他们提出研究的题目和思路。

2.关注生活实际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已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进 行思考,并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此同时,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活动和探究 的范围又有较大的局限性.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掘适合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 水平的探究题材,是有效地选择和组织研究性学习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开展研究性 学习.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要利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的各种机会,启发小学生提出值得思考和探究的各种问题。从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到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从个人的衣食住行到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从校园的环境布置到城市的 规划建设,都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 于思考,从现实生活和身边小事中寻找和提出有价值的探究内容和问题。

3.鼓励动手实践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研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研究 性学习强调更多地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究来获得直接经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多一点学生的亲身体验,少一点教师的知 识传授:多一点实地调查和实验,少一点书面资料的研读整理:多一点手脑并用,少一点纯思维训练.教师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要结合具体的问题和情境,要深入浅出、注重实用,避免单纯的名词术语的讲解和记忆。

〈三〉学习内容设计的策略

1.由扶到放,选定课题 小学生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志向, 需要有适当的引导和鼓励。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问题可以是来自学 生,也可以由教师提出。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要为问题及课题的产生做好充分 的铺垫和引导工作。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学校和教师可以提出一定的选题范围 或参考题目,帮助学生思考问题,选定课题.在学生取得一定的经验以后,逐步扩大选题 的范围,或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学校和教师的指导,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要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空间。

2.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根据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发各种教育资源.设计活动 内容.在校内外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社会生活中,都包含着可以探讨研究的问题和解 决问题时可资利用的丰富素材,应予以充分注意和发掘.农村、边远地区与大中城市相比, 信息资源、环境特点差异明显,研究性学习可以更多地与乡土教育、劳技教育、手工制作 以及当地的生产、科技活动等结合进行。要注意选择和利用一些时间性、季节性较强的事 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如社会热点问题或突发事件,比较引人注目,可及时用以激发兴趣,引导思考.对于农作物栽培等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的活动,要掌握情况.预先 设计安排.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社会教育资源,这是研究性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

3.逐步积累,资源共享

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校可以根据校内外教育资源和本校的实施情况,总结积 累有关材料,逐步构建有地区文化特点和学校特色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系列:并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条件,自主选择探究项目留有足够的余地.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是学生、教师共同学习、探究的过程,也是合作、分事的过程.要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 使不同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施围内共享资源.把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过程、操作要点和经验体会通过案例形式总结出来,并分别从学生小组、指导教师、学校管理等不同层面或角度予以反映,在实践中可以起到资源共享的良好作用。

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具体方法上,对教与学双方都提出了新的要 求.为了确保研究性学习达到预期效果,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总结。

〈一〉实施的基本要求

1.全员参与.要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全过程中的自主 性,特别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不能以学科成绩落后等理由,限制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2.任务驱动.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任务,引导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展开.任务一般可包括用多长时间,完成那些工作、向谁递交或发表怎样的成果等.可以通过范例介绍 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任务。

3.形式多样.要从地区、学校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和确定适合自己特点的实施办法.提倡将研究性学习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其它指定领域,如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学校、班级、少先队活动整合起来实施。

4.课内外结合.需要利用一部分课内时间.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或由学生进行交流研讨等:也需要利用较多的课外时间,包括节假日和寒暑假时间,由学生进行集体的或独立的研究活动。

小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不强,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缺乏,思想单纯,因而活动范围应 以校内、家庭和所在社区为主:活动的组织应以教师带领下的集体活动和在教师或家长能有效控制范围内的分组活动或个人活动为主。

〈二〉实施的组织形式

研究性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包括小组合作探究、个人独立探究以及在班级、年级或 更大范围中展开的合作研究等等。在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的研究性学习,主要应采取小组合作形式“研究小组 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研究小组一般由本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结合,有条件的也可组织跨班级甚至跨年级的小组。

个人独立探究主要由学生自己在一段时!可内独立完成探究活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 也需要与他人交流.在小学阶段,特别提倡家长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探究活动,但家长不要包办代替。班级集体探究需要全班学生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交流大家搜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由此推动同 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入探究.此后.可以进入第二轮研讨,也可以就此完成各自的”作 品"。小组研究、班级研究或其他各种合作研究形式要强调集体中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要以 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认真钻研为基础,避免出现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闲,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学生之间的不合作现象。个人研究并不排斥交流与合作,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学会分享资源。

〈三〉实施的一般流程

小学研究性学习展开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发现问题阶段、解决问题阶段、总结交流阶 段这三个阶段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相互交错和彼此交互推进。

1、发现问题阶段

这一阶段着重帮助小学生寻找到所要研究的问题,明确研究任务由于小学生个体差 异大、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探索欲旺盛、课业负担轻,本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帮助他们发现问题例如,可以通过组织参观与访问、讲故事、辩论等活动来激发他们对日常 现象的探索欲望,引导他们意识到这些现象与他们原有知识的差距,从而发现井归纳出问题、形成简单的研究思路这一阶段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建立研究性学习小组,从多个角度去发现问题和分析思考问题,也可以邀请校内外指导人员提供帮助并共同参与这一 阶段的活动。

2、解决问题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的问题后,随之进入了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这时,学生通过动手操 作与体验探究,获得对探究过程的初步感性认识,掌握基本的探究方法,形成通过探究解 决问题的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碰到各种困难,小学生兴趣激发快, 变化也快的特点容易使活动不能持久,教师要及时予以帮助。

3、总结交流阶段

学生要通过总结阶段将自己经过实践探究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加工整理由于小学生的 书面表达能力弱,他们的最终成果可以主要是口头材料、实物、图画、音像制品或简单的 书面材料等成果的交流方式要多样化,可以通过辩论、研讨、展览、墙报、刊物、网页 等方式来交流学生要有始有终地完成研究性学习项目的任务,争取达到预期的目标但 是,经过努力仍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也属正常。

〈四〉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能 否运用促进性的指导技能,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展开并取得预期效果,具有决定性意义。

1、针对小学生的经验背景和知识基础,在研究性学习开始阶段,教师需要结合实例对 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例如,如何进行简单的实验、如何记录与统计数据等等,以便于学 生比较顺利地进入研究过程。

2、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 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或小组要进行辅导,创设必要条件校外活动前要特别做好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既能大胆进行探究活动,进行人际交往,并能很好地自我保护。

3、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4、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可能的手段,如记日记、录音、绘画、摄影等,及时记载探究活动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同时要创造机会,帮助学生通过交 流、研讨与别人分享成果。

5、基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会面临既不能多臂,又不能不管的两难局面教师 应改变传统的做法,注意保护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允许学生在方法运用和成果获得上的层次差别,不要求全责备。

五、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一种多元的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始终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

〈一〉评价的一般原则

1、正面评价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所表现 出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每一步的想象、创造和实践,激励和维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重视过程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关 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动手实践和参与、体验情况,强调让学生在过程中通过自评、互评来改进学习。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评价结果也不宜给出数值成绩。

3、重视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亲自参与探索性活动、开展人际交往,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别人所传授的经验。

〈二〉评价的主要内容

1、学习态度.主要指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通过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行为表现等方面来评价,如学生是否认真参加课题组每 一次活动、主动提出设想和建议、认真观察思考问题、积极动手动脑、认真查找相关资料、准时完成学习计划、不怕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等。

2、合作精神.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如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的帮助,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 乐于和别人一起分享成果,在小组中主动发挥自己的作用等。

3、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快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及其对 探究结果的表达来评价.如是否敢于提出问题,以独特和新颖的方式着手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的学习结果:是否善于观察记录、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的资料、积极采用多种多样的方 法、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等。

〈三〉评价的具体措施

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多元评价,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评价者可以是教师,也 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甚至可以以学生为主。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法应灵活、多样, 比较常见的有:

1、学习过程档案。这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档案记录,可以记录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次数、内容和行为表现:可以包括观察日志、讨论过程、访谈记录、-探究计划或 结论、收集到的资料、作品;还可以包括自己的感想、别人的评价等多方面的内容。学习过程档案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展示个人独特的风格.;档案材料 的积累也有助于学生获得成功和满足感,并为师生对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调整和反思提供 依据。

2、展示与交流.展示和交流可以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它要求学 生在别人面前进行演示或生动的表演,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性和表达能力.在展示与 交流中,学生也能学习他人的探究成果,激发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展示和交流可以采用学生的绘画、制作、文章展示,以及口头演说、讨论会等多种方式。

〈四〉评价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对过程材料的收集.要求学生注意收集和积累反映研究过程动态的、真实的和 完整的记录,包括探究计划、活动记载、小型设计、实验观察记录、上课笔记、学习总结、心得体会等等.这些记录是研究性学习评价不可缺少的重要素材,也是学生自我评价和反 思的重要依据。

2、注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与学生的学习密切结合,和教师的指导密切结合: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3、注意评价的激励功能。要鼓励学生的新想法,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热情,促进广大学生积极实践、勇于创新。

六、研究性学习的管理及配套措施

〈一〉教育行政部门对研究性学习的管理

研究性学习是列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必修课程。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充分 认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增强教育改革的紧迫感,选择合乎实际的推进策略,切实履行管理职责,使之在学校中有效地加以实施。

1、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从本地的实际出发,采取先试点突破,再面上推开的工作策略,积极创造条件,在一两年内做到全面实施。

2、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对学校的管理与对学校工作的指导结合起来,要着眼于帮助学校领导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学校切实地、创造性地落实课程的有关要求。

3、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评估项目中增加对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情况〈包括课程落实、制度建设、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情况〉的检查内容。

4、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区域性的、校际的经验交流活动,鼓励先进,加强推动的力度。要针对地区差异和学校类型差异,进行分层、分类指导,注意扶植、帮助有困难的地区和学校。

〈二〉学校对研究性学习的管理

学校必须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评定和统筹协调等方面着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管理。

1、学校应建立起相应的指导、管理小组,负责校内外指导力量的组织协调和设备利用、过程落实、实施检查等项工作的统筹安排,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

2、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在计算教师工作量、课程档案建设、校内设施设备使用、课程实施情况评价、优秀学生表彰、教师指导经验交流等方面,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 使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管理较快地走向规范化。

3、要注意加强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发挥年级组在组织、统筹、协调上的作 用,强调班主任在研究性学习管理上的重要作用,建立起必要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实 行对研究性学习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

4、学校要认真研究并采用有助于本校推进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工作策略,包括宣传、学习、转变观念,点上突破,典型示范,扩大试行,面上铺开等等。

(三)教师培训

教师是研究性学习有效实施的关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有关的教育研究、教师培训机构都要十分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把它放到实施研究性学习、落实课程计划要求并不断提高质量的关键位置上来。要制订近期和中长期的培训计划,并切实加以落实。

1、教师培训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促使教师更新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养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培训中,要帮助教师了解并掌握一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方法,尤其要让教师在不同类型的案例剖析中获得多方面的启示。

2、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设置研究性学习,本身就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学校要 把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与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研究探索结合起来,并通过鼓励、支持教师对研究性学习实施问题的探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教师耍重视相关资料的积累,逐步丰富适合本地、本校实际条件、受学生欢迎的 研究专题的综合性资料储备。

(四)开发利用多种教育资源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决定了它的实施必然要求大大地扩展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

1、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要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学校内部资源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的教师和职工,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校园等设施、设备和场地, 也包括反映学校文化的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社区教育资源中包括了各种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和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事 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包括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技能技艺的居民。学生家庭中也有各种可以支持学生研究性学习展开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学校要要特别注意发展校 外指导教师队伍,构建起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人才资源库。

2、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从实际出发,开拓思路,支持和帮助学校开辟校外学习、研究的渠道,发展教育系统与外系统的关系,在创设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社会环境上发挥作用。

地方和学校要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开辟比较稳定的参观、学习和实验基地,要支持和鼓励学校之间相互交流,共享校内外教育资源。

(五)教研、科研机构对学校研究性学习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新设置的一种课程类型,无论是学哎教师还 是管理人员,都缺少实施的经验,加强教学研究既是紧迫的,又是需要妖期努力的一项工 作。

1、在新的课程计划试行和推广实施中,要重视发挥教研、科研机构的作用。各级教研、教育科研机构具有指导本地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井有效实施的职能,要组织力 量开展切实的研究、指导工作,并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2、地方教研、教育科研部门要及时发现和总结学校、教师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应用。要在研究本地社会资源和教育条件的基础上,对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第四篇:普通高中数学课如何渗透研究性学习

内容摘要: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和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是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 界以及人类自身的 发展 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如何在高中数学课中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呢?

一、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在讲授新课时,我们可根据课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悬念,急于要了解问题的结果,而使学生求知欲望大增。采用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活动铺垫了基础。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而展开,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结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当学生学习一章新的知识、乃至一个新的定理和公式时,对学生来说,就是面临一个新问题。事实上,课本中不少定理、公式的证明、推导本身就是一节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好材料。比如,三角函数中,正弦、余弦诱导公式的推导;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研究;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等等。以某一数学定理或公设为依据,可以设计适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一般 规律,体验研究的乐趣。

二、在数学问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我们开展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亲身体验问题。数学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我们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许多研究的方向,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都是渗透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

1、在数学的应用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传统教学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状况。使学生能将学到数学知识能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也是我们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数列知识解决购房、购车分期付款问题,利用函数求最值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最佳方案问题,等等。带动学生去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数学研究性学习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真正的做到使学生学以致用。数学的应用不仅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与实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研究数学问题,建立解决各种问题的数学模型,这样学生一方面能用所学的数学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又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抽象成数学的模型,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循环推进。

2、在数学开放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数学开放题能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能体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体现解答对象的实际状态,数学开放题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将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是十分有意义的。

开放题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是一种新的 教育 理念的具体体现。数学开放题作为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一个切入口,促进了数学教育的开放化和个性化,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题通常是改变命题结构,改变设问方式,增强问题的探索性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多角度思考,对命题赋予新的解释进而形成和发现新的问题。

第五篇: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参考选题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参考选题

语文学科:

X X学校高一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中国春联的对仗研究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影响研究 唐诗作品魅力的研究

关于学习方面的成语典故的研究

数学学科:

数学中选择题作答技巧研究 生活中黄金分割的应用研究 购房分期付款的最优原则研究 商场打折、反卷的促销手段研究 提高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实验研究

英语学科:

北京人英语口语学习对奥运服务作用的研究

莎士比亚生平研究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研究 中学生留学的利弊研究 英语单词记忆规律的研究

物理学科:

汽车刹车ABS技术的研究 桥梁受力分析的研究

高中男女生物理学习方法差异研究 通讯手段变革的研究

摩擦力在生活中应用的研究

化学学科:

X X地区豆腐食品制做工艺的研究 趣味化学实验的研究

X X地区土壤PH值测量的实验研究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研究 化肥使用利弊的研究

生物学科:

高一学生对“爱滋病”认识情况的调查 关于蟑螂生活习性的研究 克隆技术发展现状的研究 中学生近视成因的研究 蔬菜无土栽培的实验研究

历史学科:

秦始皇在历史上功与过的研究 中学生对长城文化的评价研究 曾国藩处世原则的研究

我们家乡历史的研究

中学生对台湾问题认识情况研究

地理学科:

全球气候变暖的文献研究

X X地区旅游景点开发现状的研究 高中生对地震知识的认识情况调查 X X星座的观测研究

X X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研究

政治学科:

高一学生消费观念的调查研究

城乡结合部不良团体成因的调查研究 广告对人们购买力影响的调查 中国军事能力调查

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的研究

艺术学科:

中学生校服的设计

提高中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日本漫画对中学生的影响研究 店铺音乐对购物者的影响 艺术家形象的调查研究

体育学科:

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研究 乒乓球运动的技术要点研究 运动与节食对减肥功效的研究 举办奥运会对一个国家影响的研究

体育运动对提高学习效率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信息技术学科:

会上楼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 互联网对中学生影响的研究 计算机发展历史的研究

提高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的研究 网吧对未成年人拒绝情况的调查

其它方面

古崖居硅化木野鸭湖 等基地的选题

社会热点中选题实际生活中的选题

(以上仅供参考,无需照搬)

下载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题目: 课题(题目)的由来(或研究背景): 选题的目的(意义):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研究过程或方案(包括时间、研究内容、成果形式): 研究方法: 实施的可行性: 任务......

    研究性学习实施和组织(汇编)

    研究性学习实施和组织研究性学习实施三个阶段: 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实践体验阶段 表达交流阶段 这三个阶段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实施步骤 一是培训指导。主要进行有效的......

    研究性学习结题指南(★)

    研究性学习结题指南1. 撰写完成并上交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学生以课题组为单位,在课题组长的带 领下完成本组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由组长统筹安排,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于6月5日之......

    寒假研究性学习选题指南(精选)

    寒假研究性学习选题指南 语文学科 1.《成语故事研究》 目的:了解成语的出处,产生成语的历史背景。 形式:查阅资料、历史书籍等。 要求:写出成语故事内容、历史背景与现实作用。 2......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 通过由点到面逐步实施的实践证明,从教育的时代性、社会特征来看,研究性学习应当,而且可以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探究和实施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实施计划(精选五篇)

    桓台县渔洋中学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研究性学习实施计划 (2013年3月5日) 第2周:选择课题、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 1、学生根据学习、生活情况提出课题。课题汇总及审查筛选。......

    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计划

    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

    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计划

    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计划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上的一种创新,旨在改变过去那种封闭、被动的状态,使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地体现。为认真落实新课改关于开展综合实践......